📖 ZKIZ Archives


2012年投資總結——正義雖然遲到,但她永不缺席 釋老毛

http://xueqiu.com/6146070786/22728904
「正義雖然遲到,但她永不缺席」是我今年投資說得最多的一句話,中恆、蘇寧、茅台、康美……,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樓塌了;金融、地產、建築、煤炭、汽車……,王者歸來。2012年壬辰年,龍年,瑪雅人預言的世界末日,在末日之中,我依然在堅持,雖然比雪球上動輒80%、100%的回報可憐得多,但自己還是比較滿意的。不能免俗,還是做個年終總結。[鼓掌]

一、基本判斷
今年對股市有兩個基本判斷:
1.今年專殺消費股http://xueqiu.com/6146070786/22027484
2.房地產王者歸來http://xueqiu.com/6146070786/21868999
可惜,基於投資理念,看空不做空,沒有做空消費股,只是金融地產不斷加倉。

今年對價值投資者的招牌蘇寧茅台有兩個具體判斷:
1.關於茅台精神文化經濟學的商榷http://xueqiu.com/6146070786/22247236
2.蘇寧是成長股投資的失敗http://xueqiu.com/6146070786/22048417

今年最得意的一筆:254的茅台換股9.6的招行
http://xueqiu.com/6146070786/22085276
http://xueqiu.com/6146070786/22104702

今年最遺憾的一筆:做了個抄底的夢,想抵押房子買招行,被領導否決
微小說:夢境http://xueqiu.com/6146070786/22106452

今年最失敗的一筆:張裕B被套
張裕B成了今年虧損最大的股票,特別是農殘事件後,含量復合國家標準,這和塑化劑事件是不同的,但股價依然慘遭腰斬,越抄底越被套,目前仍虧損6%,這極大的拖累了B股的整體業績,期待張裕的否極泰來。

二、投資業績
A股:增長35%,上證指數增長3%,超越大盤32個點
A股集中了我大部分的資金
第一重倉:招商銀行
第二重倉:中國平安
第三重倉:中國建築
其他:貴州茅台、上海醫藥、新華百貨、富安娜、冀中能源、福耀玻璃

B股:增長21%,上證指數增長3%,超越大盤18個點
張裕B、麗珠B、蘇威孚B、粵照明B
B股抓住了兩隻大牛股,麗珠、蘇威孚,可惜也踩了張裕一個地雷,2013繼續看好B股。

美股:今年新開賬戶,基本空倉,買了點伯克希爾
美股,估值不低,與A股的藍籌比存在一定程度泡沫,憑直覺擔心奧巴馬第二任期極有可能出大問題,暴跌之後買入較為理想,耐心等待機會。
中概股,看上去很便宜,是價值餡餅還是價值陷阱?

綜合:B股折合人民幣後,2012總回報33%,超越大盤30個點(+3%)

三、交易記錄
A股今年忍不住,主要的交易有三次。很悲催的是,費盡心思交易三次、配置資產,最後還不如@東博老股民 持有一支民生銀行從頭到尾42%的回報高。[汗]

第一次交易,2、3月,格力換倉中國建築。這次換股現在看不算成功也不算失敗,兩者股價都大幅上漲。格力是我最賺錢的股票之一,去年還參與了格力的增發。換股原因是2011年底家電業的四季報和市場數據都讓我對家電行業感覺寒風徹骨,預計一季報可能踩地雷,於是換了幾乎跌到淨資產的隱形地產股中國建築。沒想到在美的、海信其他家電企業過冬的同時,董姐姐竟能領導格力創造一個又一個行業奇蹟,此非我視野所能及也。君子不立於圍牆之下,退出亦無大錯!後來朱江洪隱退,國資委想下派個豬頭官僚接班,我徹底把格力從股票池刪除。高槓桿的製造業是需要特殊才能的管理層才能營運,朱董退休後格力會走向何方,格力有沒有長期投資價值,我實在沒把握。

第二次交易,6月,中信證券換倉上海醫藥。上海醫藥內訌,二級市場給的價格太有誘惑力了,玩一玩撿煙頭的遊戲!這次交易我認為非常失敗,失敗在中信證券根本就不該買。去年買了中信證券,一是價格超低,二是郭樹清主席推動的金融創新改革給了我莫大的預期,竟然真以為中信會成為中國的高盛。還好,解套之後正好上藥提供了可乘之機。現在看,券商依然是而且可能永遠是一個靠天吃飯的行業,一方面券商大裁員,一方面在二級市場上12月股價暴漲,我看不懂。我的觀點是,中國的金融業未來還會是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格局,投金融還是投銀行、保險更確定。

第三次交易,7月,貴州茅台換倉招商銀行。今年最得意的手筆,理由不解釋,見前文。7月的不對稱加息導致銀行暴跌,招行竟然險些跌破淨資產,而茅台卻高高在上不斷提價,有人喊出了市值1萬億的口號,哈哈,正好拋給他![哈哈]

B股,交易一次,江鈴B換粵照明B、張裕B,今年江鈴殺入重卡領域,莫名其妙,資本支出增加,SUV搞不過長城,對未來比較擔心。我是非常看好城鎮化進程中的汽車行業的,汽車行業處於週期底部是毫無疑問的,未來無限光明也是毫無疑問的,尋找其中具有核心競爭力和護城河的企業,絕對是一筆好生意!B股蘇威孚、A股福耀玻璃,都是汽車產業鏈的企業,出於行業配置平衡的考慮,江鈴B清倉就清倉吧!

四、2012年投資的三點體會
第一,雪球越滾越大,已經是10、11、12連續三年戰勝市場。2010年增長3%,跑贏大盤17個點(-14%);2011年虧損10%,跑贏大盤12個點(-22%);2012年增長33%,跑贏大盤30個點(+3%)。09年的股市大反彈跑輸市場,07年同樣,牛市總是跑輸指數,熊市基本跑贏指數,看來信奉價值投資之後,業績波動也開始像巴菲特了,哈哈!回首從前,不知不覺,玩的雪球已經大得有點令人吃驚,無為而治,不疾而速,複利的魅力總是那麼令人神往!

第二,交易越來越少,始終滿倉,今年主要換股三次,爭取明年儘量不交易。對老巴的話體會越來越深刻,「給你們一張印有20個細孔的票,你們有20次打孔的機會,我可以提高你們終身的金融財富——這20個孔代表你一生中所有的投資。一旦你把這張卡片上所有的孔都打遍了,就表明你的投資生涯到此為止。」。

第三,標的從集中到分散,從一開始重倉1-3支,到現在分散到8支,還開通了B股和美股,和@堅信價值 斯德哥爾摩綜合症的觀點有點相似,是不是膽子越來越小呢?

五、2012年的三大變化
第一,登陸雪球,在這裡滾雪球、堆雪人、打雪仗,其樂無窮。@不明真相的群眾

第二,開通美股賬戶,以後逐步學習美國股市,國際視野,全球配置。@梁劍

第三,今年投資最有意義的一件事,全程參與了@水晶皇 的茅台塑化劑事件,見證了股票和人性的複雜。

瑪雅人的世界末日過去了,新的輪迴開始了。2012,我很懷念她……祝大家新年快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122

蘋果定價策略揭秘:永不打折

http://www.chuangyejia.com/archives/25819.html

蘋果的成功不僅僅產品所具有的獨到的與人性共鳴的產品設計,也在於其合理的產品價格以及產品佈局,可以直接打動消費者打開他們的錢包,最為重要的是在蘋果的價格策略中,永不打折。網站MacWorld為我們揭開了蘋果定價背後的秘密,以下是文章節選:
原來,為了保持各零售商之間的價格不變,蘋果公司採用了一種叫做「價格維護」的策略。絕大多數商品都是由分銷商到達零售商的,擁有一個「生產商 建議零售價」(MSRP價格),但各零售商有權設定其自己的出售價格。舉例來說,零售商一台建議零售價為500美元的筆記本付出了250美元的成本,將其 價格表為為350美元且打上7折的名號。其他的零售商可能會賣得貴一點,或者便宜一點。產生這些價格差別的原因就是「建議零售價」和經銷商拿貨價格之間的 巨大差距,零售商可以在這之間擁有價格變化的空間。

而蘋果產品的「建議零售價」則和拿貨價格相差很小,具體的數字受到保密協議的保護而無從考究,但它們之間大概只有幾個百分點的差距。零售商很難在提供折扣的同時獲得可觀利潤。

「價格維護」策略有著兩方面的影響:因為利潤很薄,零售商將很少有動力把珍貴的廣告空間留給蘋果的產品。另一方面,大型的連鎖店有時會故意降低薄利潤的暢銷產品,犧牲一些成本來吸引客流,從而提升利潤率更高產品(例如配件和線材)的銷售。

蘋果零售策略的第二步就在這個時候發揮作用了:蘋果會在薄利潤的基礎上向零售商提供更多的資金獎賞,但前提是零售商為蘋果產品做了廣告,並且售價在蘋果的「最低廣告價格」之上。這種策略讓蘋果零售商們獲得更多的利潤,並且防止了蘋果產品擁有各異的價格。

這一政策讓蘋果受到了許多好處。首先,公司在直接銷售產品中獲得了更多利潤,因為它們無須和自己零售商的折扣價比拚。因為蘋果自己的零售系統是全世界最賺錢的零售系統之一,削價來爭取更廣泛的分銷網絡會對盈利帶來負面作用。

最重要的是,減價空間小讓零售商無法建立起足以和蘋果抗衡的市場地位。像沃爾瑪之類的大型零售商最擅長的就是利用它們的市場地位從生產商處獲得更低的進價,其程度之大幾乎影響到了後者的生存。

蘋果iPhone手機的銷售有所不同。在美國和加拿大,客戶除了可以用零售價購入手機之外,絕大多數客戶在購買時捆綁了兩到三年的手機通訊服 務,每月支付70美元或以上。在這類交易中,電訊運營商自己補貼零售商,這筆補貼對於零售商來說是更重要的利潤來源。這就是為什麼許多iPhone零售店 的折扣價只有在客戶實施「店內運營商激活」之後才可以享受。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有時候有些零售商可以打折銷售蘋果的手機。沃爾瑪就在過去的假期裡以127美 元的價格銷售原價為199美元的iPhone,在市場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蘋果改採取的定價技巧是合法的,而且其中絕大多數在行業中被普遍採用。蘋果只是憑藉消費者對蘋果產品源源不斷的渴望將這些技巧發揮到了極致。

蘋果定價策略對於消費者的影響很難估量。首先,消費者失去了在自由市場裡起到正面作用的價格競爭機制,你或許可以買到一台很划算的筆記本電腦,但想買到一台低過市價的蘋果筆記本則難得多。

但換句話說,消費者買到質量稍差的蘋果筆記本的幾率也大大降低了。豐厚的利潤率以及對於其分銷渠道的嚴密控制讓蘋果僅用略高於對手的售價就製造出質量方面優勢巨大的產品。所以顧客所花費的每一分錢在長期都物有所值。

不論如何,蘋果強勢的控制慾早就臭名昭著,而定價策略則是其中很吸引人的一點。撇開其他因素不談,光是蘋果產品的價格會一直保持穩定這一點,就會減輕消費者們在購物時的壓力:他們唯一需要的就是耐心等待快遞員出現在他們的家門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914

任正非「家庭成員永不接班」背後的故事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2399.html

導讀:這是作者親歷華為4月28號「家族成員永不接班」的事件現場經歷的一些背後的故事,關於為什麼發,和為什麼這個時候發的一些親身經歷。

9:00 到了辦公室,遲到了。因這幾天給華為黑馬特訓營授完課,處於極度疲乏中。

進辦公室,見任總正與EMT秘書處的秘書們在聊天,談笑風生,精神飽滿。任總的臉上貼著紗布,剛看見以為是掛著藍芽耳機。

或許是沒有看見,或許是看見了,彼此沒有打招呼,這也是他的一貫風格,他不理我,我也不會搭訕,他從來不玩虛的。

9:45 正在吸煙室吸煙,秘書MM通知任總召見。回到辦公室,帶上記錄本,進入任總辦公室。

坐定,第一句話如往常一樣:「過來了」?

我問:臉受傷了?答:動了個小手術。

接下來,如往常一樣聊天,所聊話題:商學院教育、創業家精神及創業能力培養、軍事、團級幹部蹲點、大學生教育與就業、信任危機與危機管理、紅十字、火星一號、曠野生存。。。。話題有點散,一點不聚焦。

唯一聊到公司的話題是徐直軍副董事長前幾天關於美國市場的講話,印象最深的是任總提到的一段歌詞:「紅塵呀滾滾,痴痴呀情深,聚散終有時,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至少夢裡有你追隨,我拿青春賭明天,你用真情換此生,歲月不知人間多少的憂傷,何不瀟灑走一回」。

看得出,任總有點疲憊,聊天過程中,由軍人坐姿,變為斜靠在沙發上。

10:30,結束聊天,帶著任總贈送的袋裝豆腐乾,離開他的辦公室。

豆腐乾是四川所產,品牌忘了,記得包裝袋上有一行小字:來自小平故里。剛進辦公室時送一袋,臨走前又追加一袋。味道很好吃,據說是尼姑做的。

12:00 秘書MM來通知:任總在辦公室請大家吃飯。共8人,套餐,有湯、玉米、花生、葉菜、筍片,任總買單,每份120元,餐廳對老闆下手也夠狠的,難怪公司的大領導也要跑到員工餐廳排隊就餐。

今天中午又沒吃飽。後悔當初派代表參加的合理化建議沒被採納。

其實,在公司的幾天,已經大致知道今天有文件發佈,亦知道了大致的內容。但一直有一種莫名其妙的焦躁和期待。

與公司級文件發佈權限的秘書MM,同一辦公室,什麼時候發佈,「核按鈕」就在她手裡。

一個下午,更多地關注她的一行一動。但她若無其事,進進出出,忙忙碌碌。MM你好淡定阿!

17:52 在公司內網「公司文件夾」的「總裁辦電子郵件」中,出現了《任總在員工持股代表大會的發言摘要》,文件編號2013-56號。

約20秒後,此文件出現在《心聲社區》論壇的「華為家事」板塊中。

此時,路經任總的辦公室,已關門。

18:00 本文首次出現外部媒體上,是《創業家》雜誌的新浪官方微博:「【華為內部郵件!之前,他們的記者打過電話,很顯然,他們在趕時間,沒有耐心地聽本人講下去。微博得全文:任正非:家族成員將永遠不會接班.今天下午 18左右點宣佈,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宣佈其家族成員將永遠不會接班,華為5-10年內一定不會上市。」並附來自《心聲社區》的文件截屏。

提示一下,《創業家》組織的華為-黑馬特訓營第二期27日晚剛剛結束,牛文文社長的微博為證:「華為特訓班第二期結業了,三天三夜沒出華為,吃住上課在百草園培訓中心,和華為的高管、顧問、員工密集交流學習,恍若華為人。做媒體十幾年,總想著走近神秘華為報導傳奇華為,這段時間作為一個創業人走進了華為,反而覺得華為如水,靜水潛流。創業的華為,令人尊敬,引人學習。」抱歉,我不會截屏。

然後,然後,天下人都知道了。

弱弱地回答幾個問題:

1.為什麼華為選擇這一天發?

這份文件是3月30日形成的,一個月後才發出,這符合華為的慣例。總裁

辦和EMT文件都是幾經反覆,徵求意見,修改補充,才正式公佈的。尤其是任總的文章,一個月以後甚至更長時間,都是常態。

在這份文件後,多處出現「。。。。。。」,因為這是一份摘要,在此之前,相信華為的中高層管理者已先於員工看到了「全本」。這也需要時間。

2.為什麼選擇節前發?

為了利用放假減少外部對這份文件的關注、炒作。還有別的考慮嗎?沒有了!

真的沒有了。

3.為什麼選擇這個時點發?

其一,任總給文件發佈權限秘書的授權是:「你下班前」。想一想,秘書MM

如果在4:00發出了文件,任總肯定知道她早退了。借給MM三個膽,她也不敢,華為的考勤制度可不是吃素的。何況,連這點智商都沒有,還能做總裁辦秘書?

其二,在18:00前發出,也是為不影響員工的正常工作。員工因這封郵件而奔走相告,思緒難平,百感交集,必定影響工作,降低效率,破壞氛圍。這不符合華為的核心價值觀,也不是華為人的做派。其實,文件公佈後,在華為內部並沒有引起多大的波動,截止24:00,《心聲社區》上的點擊只有1000餘條,目前(29日20:00)也僅有1萬1千多次點擊,147條回覆,與那些動輒幾十萬的熱貼相比(當天就有一條37萬多點擊的熱貼),顯得很冷清。與外面鋪天蓋地的熱議相比,公司內部平靜如水,靜水潛流。為什麼這樣?華為就應該這樣,理解不了,說明您他太不瞭解華為了!用陰險心理解讀別人的人,得出的永遠是陰暗的結論。

4.為什麼以這種方式發出?

文件是以「總裁辦電子郵件」發出的,文件密級:內部公開。即面向全體員工,這裡面並不包括外部媒體等。既然是內部公開,肯定也出現在《心聲社區》,而後者對社會限制開放的,只要想看,一個終端,一個有線或無線接入方式,再加上一個小學及以上學歷的人。華為絕沒有主動地向某位員工或外媒發郵件—任總喜歡的是自媒體。

當晚,回到百草園,一杯鐵觀音,一支柔和七星,伴隨著網絡上鋪天蓋地的

轉發、評論、解讀、質疑、狂讚、猛貶。。。。。

21:17發了一條:「答某人:我在百草園的房間裡,面對電腦中一位軍人的一篇講話稿,致以軍禮!」—-本人是軍人的後代。

24:00 我困了,該洗洗睡了!

晚安!華為!晚安!任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898

赴星念EMBA 內心掙扎60天的真情告白 吳寶春:永不放棄,做自己生命中的貴人


2013-06-10  TWM
 
 

 

他是全台人氣最高的麵包師傅,也是國內第一位擁有經紀人的麵包店老闆。

即使他的麵包烘焙坊一年營業額兩億元,

但他仍不放棄學習;

最近被新加坡頂尖商學院碩士班錄取,他用態度證明,「只要你想學,學習的大門永遠為你而開。」撰文‧梁任瑋 攝影‧吳東岳五月三十日,安靜的台灣大學總圖書館彌漫一股騷動的氣氛,會議廳早早就坐了兩百多位台大學生,他們等待的,是只有國中學歷的世界麵包冠軍師傅吳寶春。

穿著廚師服、頭頂白色廚師高帽的吳寶春一出現,果然也伴隨如偶像明星上台的熱烈掌聲,只見吳寶春紅著臉,看著台下兩百多位學生青澀稚嫩的臉龐;儘管比這個還大的場面他都見過,但他的心情依舊五味雜陳。因為只有國中學歷的他,不僅首次登上台灣最高學府的講台,也是他生平第一次走入台大校園。

「以前我很自卑,一步也不敢接近台大。」吳寶春維持一貫靦腆的表情說,二十多年前,他剛上台北木柵當學徒,放假時唯一的娛樂就是坐公車到中正紀念堂看魚,「每次經過台灣大學,我只敢遠遠望著校園,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自己可以站在台上對著台大學生演講,更遑論今年九月還要成為台大的講師。」由於曾經兩度榮獲樂斯福盃世界麵包大賽的冠軍,台大管理學院近日也邀請吳寶春以實務講師身分在今年九月赴台大開課,主要教學內容定位為美食通識課程;吳寶春也已準備好介紹台灣特色農產品,幫助台灣小農發展。然而,今天站上台大講台當講師的吳寶春,從小卻是成績吊車尾的學生。

吳寶春永遠忘不了,小學在課堂上被老師叫起來問問題,總是一問三不知,常常被罰站,讓他開始討厭念書。「我寧願被老師罰站,也不願意翻開書本,因為我不知道讀書要做什麼,又不能吃,又不能賺錢。」「我從小到大考試都是最後一名,讀書是我最討厭的事情。」演講的這一天,也是吳寶春歷經三月底EMBA風波後,第一次公開露面。他對著台下求學過程一帆風順的台大學生坦言,在自己的人生字典裡,讀書從來就不是他最想追求的事。

不服輸 決心精進自己

國中畢業學徒 二十歲重拾書本開始學習今年四十四歲的吳寶春,成長在窮困的屏東鄉下,那個時代沒辦法讓小孩讀很多書,讀書雖然可以學習到知識和技能,但並沒有辦法立刻賺到錢;因此,就在家裡窮、學校成績不好,導致強烈的自卑心作祟下,吳寶春索性自我放棄學習,「許多事情只要被別人取笑,我就覺得很丟臉。」所以,國中一畢業,他就離家去當麵包學徒。

這席話對比吳寶春這一年來積極向國內大學申請就讀EMBA被拒,近日又考上新加坡國立大學亞太EMBA碩士班,外界更好奇的是,什麼樣的動力,促使他後來對知識有著熱切的渴望?

第一位開啟吳寶春對於學習的想像,是他當兵時在部隊認識的大專兵官健良,「他帶著我參觀大學校園,說起大學生必修的愛情學分,讓我真正認識了這個世界;如果想要得到更多的工作機會,多讀書是必要的。」愛讀書的官健良影響吳寶春也成為一個愛閱讀的人,原本識字有限的吳寶春,二十歲開始重拾書本,也培養了學習的興趣;但真正讓吳寶春想要鑽研企業管理,則是因為退伍之後,吳寶春在職場上兼負管理職務,讓他更深刻體悟到,企業管理知識還是必須有系統地學習才能連貫。雖然自己有心進修,但因為只有國中學歷,所以始終無法踏入大學修課。

「以前我們做麵包總是靠經驗與直覺,一遇到瓶頸,就像困在進退兩難的沙堆前進不得,只能用土法煉鋼的方法找答案,非常痛苦。」吳寶春說,其實麵包師傅也要懂數學、物理與氣候學,甚至要有敏銳的行銷概念,但真正懂的師傅不多,年紀大了、體力衰退,就容易凋零。

學管理 麵包店企業化

「沒有管理知識 就像蒙眼走在斷崖前面」吳寶春說,他很驚訝國外的連鎖麵包店可以開到八十幾家,但在台灣只要超過五家,品質就會不穩定;因此,隨著管理經驗日漸豐富,他更了解管理在現代烘焙事業中的重要性。「現在的烘焙業完全不同於傳統麵包店,除了要有各種方便的設備,更重要的是要以科學方式管理,才能以最有效率的方式達到最佳烘焙效果,生產出品質穩定的美味麵包。」「我常比喻,沒有管理知識,我的人生與事業,就像蒙著眼走在斷崖前面,不知道前方的道路在哪裡。」因為不喜歡被疑問困住的感覺,吳寶春這幾年也陸續上過許多進修課程,包括到中國生產力中心上企業管理課程,或是到政治大學商學院旁聽,甚至為了克服自己遇到陌生人容易害羞、臉紅的問題,他還曾經自掏腰包去上直銷訓練課程;並且總是自告奮勇在朋友喜宴上引吭高歌訓練膽量。由此可見他想達成目標,就會努力達到的人格特質。

拚考試 一圓大學夢

每天念書二十小時 申請到星國EMBA吳寶春堅強的意志力,從此次他申請就讀新加坡EMBA過程也可看出端倪。吳寶春透露,從三月下旬他要念EMBA的消息曝光後,他消失的這兩個月都在讀書。「我把自己關閉起來,全心準備新加坡國立大學EMBA的考試,包括管理學、會計學,都從頭開始念。每天五、六點就起床,念書到晚上十一、二點,累了就到健身房運動。」外界的流言蜚語都阻撓不了他的鬥志,吳寶春還是照著自己的步伐往前走。

就在吳寶春鴨子划水般地進行下,五月底,經過一連串筆試與面試後,新加坡國立大學核准了他的就學申請,吳寶春終於一圓埋藏在心裡二十多年的求學夢想。

從一個國中畢業連注音符號、九九乘法表都不會背的麵包學徒,到日後兩度榮獲樂斯福世界麵包大賽的冠軍;從最後一名到世界第一,他憑藉的就是性格裡一股不服輸,且對於設定的目標永不放棄的態度。

吳寶春的故事證明,不管離夢想有多遠,只要願意努力,一定有機會達成。他傳奇的奮鬥故事,也將在近期搬上大銀幕,在吳寶春身上印證了任何平凡的夢想都有實現的可能,「只要永不放棄,自己就是生命中最好的貴人。」

吳寶春

出生:1969年

現職:吳寶春 店負責人經歷:高雄帕莎蒂娜烘焙坊主廚

學歷:屏東縣崇文國中

成績:2010年樂斯福盃世界麵包大師個人賽冠軍

家庭:育有二子

小學徒邁向企業管理者

吳寶春人生大事紀

1985年 吳寶春國中畢業,因為不想讓母親辛苦工作,離鄉背井到台北當麵包學徒。

1994年 在麵包師傅陳銘信介紹之下,到台中沙鹿擔任麵包師傅,正式出師。

2006年 受邀參加樂斯福盃世界麵包大賽台灣區比賽,得到第一名。

2007年 以「酒釀桂圓麵包」取得世界盃亞洲區比賽資格。

2008年 榮獲樂斯福盃世界麵包大賽銀牌。

2010年 得到樂斯福盃世界麵包大師個人賽冠軍。

2013年 考取新加坡國立大學亞太EMBA碩士班。

新加坡給台灣上的一堂「搶人才」課吳寶春將入學的新加坡國立大學(NUS)EMBA,在2012年《金融時報》全球EMBA排行榜名列第26名,是新加坡唯一躋身世界30強的商學院;學術競爭力遠比台大還高,吸引不少亞洲優秀企業人士前往上課,10年來台灣已有數十位畢業生。

新加坡國大EMBA一年半學費高達新台幣260萬元,是台灣一般EMBA課程的4倍;但考量商務人士時間寶貴,學程只有17個月,每3個月上課2周,總共只上6個學段。

曾以第一名成績進入新加坡國大就讀EMBA的台灣昇達橡膠董事長黃世賢說,該校EMBA上課時間彈性,是吸引企業老闆就讀的主因。新加坡國大EMBA課程緊湊,除了研讀教授指定書籍外,每次還有考試及讀書心得報告,從白天上課到晚上8、9點;回去後還要準備隔天課程,上床睡覺都已經凌晨1、2點。

黃世賢說,他畢業之後,新加坡經發局曾主動來台灣邀請他赴星投資移民,甚至給他各種投資移民與技術移民相關資料,最低金額新台幣2000萬元,「新加坡政府甚至直接表明他們最缺醫師與會計人才,如果有這方面專業,可以完全協助赴星開業事宜。」吳寶春赴新加坡求學記,讓人見識到新加坡搶人才的積極作法,而這恐怕也給台灣上了一堂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8720

「所售產品或服務永不過時。」 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http://xueqiu.com/5545011370/24417496
「所售產品或服務永不過時。」

非常簡短的一句話,其實蘊含深意。在人類社會中,哪些東西會永不過時呢?那就是只要人類存在,人類就需要的東西,最基本的是生老病死性健壽娛,次一層次的就是為了滿足這些需求人類進行的生產物質或獲得資金的活動或服務。具體一點講就是飲食、醫藥,當然隨著人類的進步,現代人有一些古人所沒有的必需品,比如金融、家庭和個人用品之類,也成了生活的基本需要。正因為這些東西是與人類存在相始終的,那麼,其中的優秀公司必定能持續穩定地提供收益,在複利的魔術變換中積累成一個巨大的盈利數字。

在50年的試驗、犯錯和改進中,戴維斯家族最終選擇了保險和銀行業作為自己主要的投資行業,尤其是保險行業給了戴維斯第一代1700多倍的收益。戴維斯以15萬美元原始資金,通過50年的積累,在12只股票上積累了2.61億美元的財富。這12家公司中,有11家是保險公司,剩餘的一家房利美,也跟保險相似。

在人們大肆買進債券的年代,「戴維斯並不關心債券市場的動盪,他為保險股票忙得不亦樂乎,尤其是那些小的、勢頭強勁的品種。1954年,他結束了7年的自營職業,進入了富人行列。市場的每一個領域都有錢可賺,讓人垂誕,但戴維斯偏偏瞄準了最香甜卻無人注意的那部分。毫不誇張地說,人壽保險公司收益的增長速度就如同日後的電腦行業、數字處理行業、醫藥業,以及知名零售商麥當勞和沃爾瑪那樣。」

戴維斯認為,「保險公司同生產商相比,擁有許多得天獨厚的優勢。保險商的產品總是推陳出新,將客戶的錢投資以獲取利潤,無需昂貴的工廠和實驗室,也不製造污染,還能抵禦經濟衰退。經濟低潮來臨時,消費者推遲大宗購買(房屋、汽車、家用電器等等),但他們不能推遲交納住房、汽車以及人壽保險費用。」

相對於保險業,戴維斯對鋁、橡膠、汽車或混疑土公司絲毫不感興趣。因為「諸如此類的生產商都需要造價很高的廠房,修理和不斷革新會讓他們的現金所剩無幾。他們會在經濟蕭條期賠錢,因此股票收益也不牢靠。他們總要引進新工序或新發明,這會使他們面臨破產危機。縱觀生產製造業的歷史,沒有幾個公司能夠長壽,只有那些不斷革新改造的公司才能不被淘汰。」

保險業就不一樣了,它具有永不過時的特點。「一些保險公司已經度過了他們200歲生日,而銷售的產品基本上沒變,還是開國者活著時候的那些。他們把客戶的錢用於投資,從中漁利;而生產商永遠得不到這樣的機會。」

但是保險業本身卻並不是一個包賺不賠的行業,由於受到政府的嚴格管制,保險業是一個低利潤行業,同時,由於保險產品本身沒有差異性,競爭激烈,購買者對品牌的價值不像其他行業那麼重視,因為他們購買保險的時候主要是從當地代理商那裡購買,他們推薦什麼就買什麼,對任何一個保險商同樣的懷疑和憎惡。這也就是多爾西在《巴菲特的護城河》一書中,認為保險業沒有護城河的緣故吧。但是,仔細思考巴菲特投資保險業的經驗,我發現,也許保險業的護城河不在保險業自身而是在保險業之外,即誰更有投資優勢,誰能讓浮存金獲得穩定而持續的收益?這是題外話,以後再談。

那麼戴維斯為何能從這樣一個低利潤、競爭激烈的行業獲得巨額收益呢?書中總結了幾條原因:

1、保險商掩蓋了真正的盈利能力,…….. 利潤不高很可能是,至少部分是,保險精算的假象。

2、戴維斯以低價格為入手點,在他最初的投資組合中,有很多都是小本經營的保險商;當這些小公司被大公司併購,戴維斯就可以坐享其成。

3、他抓住了二戰過後房屋、汽車和人壽保險的高峰期。

4、他並沒有選擇那些始終未能發揮潛力的公司,比如安泰公司,股東的忠誠在那裡往往得不到回報。他尋找那些富有冒險精神而又低成本運營的複利機器,例如日本的保險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和AIG,它們都能幾十年如一日地使股東獲得滿足感和信任感。

5、一家經營得當的科技公司常會被聰明的對手或尖端發明所擊倒;但一家同樣經營得當的保險公司卻能夠在競爭中以計取勝,且永遠不用擔心產品過時。

戴維斯王朝的第二代斯爾必則選擇了銀行業作為自己的主戰場。他認為,銀行和保險業都傾向於一種場外運轉方式,冠冕堂皇的總部不過是一座巨型墳墓。銀行業永不過時,因為金錢永不過時。

「銀行不製造任何產品,因此不需要昂貴的工廠、精密的機械、倉庫、研究室或高薪博士。銀行不會造成污染,所以不用花錢購買控制污染的設備。它不出售小器具或成衣,因而毋須聘用銷售人員。它不用裝運貨物,因此沒有運輸費用。銀行惟一的產品就是貨幣,從儲戶手中借款再貸給借款人。貨幣表現為多種形式(硬幣、紙幣和證券),但永遠不會過時,銀行之間相互競爭,但銀行業本身永遠時興。」

「因為銀行不會過時,所以也不能引領潮流,那麼投資者就不會情願花大力氣購買銀行股票。這樣一來,你可以總是以較低價格買到銀行股票,不用花許多錢,就能為銀行的發展投資。」

戴維斯家族集中投資於「金錢永不過時」的主題,不管是保險和投資,其實內核都是用錢生錢,只要謹慎配置資金,不讓自己利慾熏心,長期下來一定是碩果纍纍。從股東權益報酬率的組成來看,保險和銀行都有很高的槓桿率,這個槓桿率表示的是用別人的錢來賺錢。

不管是保險業還是銀行業,其特點是永不過時,但要獲得豐厚的收益,一定是在它們被大眾投資者忽視的時候,戴維斯投資保險股的時候,很少人關注這個行業,他能以很低的價格買入,等到1965年時,大家都意識到了保險的魅力,這時候,保險的業績增長了四番,而投資者要多花上3倍的價格才能買到這些股票,利潤增長和市盈率上漲造就了戴維時雙殺的暴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5352

信達國際:蹊蹺的減持,叫小股民如何判斷是好? 永不賣股票

http://xueqiu.com/2894925127/27036937
2013年11月28日,中國第一家資產管理公司中國信達上市,作為發行後市值超千億的大型公司,在母公司熱烈上市的過程中,旗下參股子公司銀建國際,卻堅決而猛烈地減持了控股子公司信達國際控股的股份,確實令人大跌眼鏡!

    我們先來看看中國信達,信達國際,銀建國際的股權和董事關系:
查看原图信達國際(   HK00111)是2008年12月,中國信達旗下全資子公司華建國際的項目公司
SINODAY和銀建國際(HK00171)作為一致行動人在香港併購的本地券商公司(原名亨達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其主要業務是在香港從事受證監會規管的證券經紀,企業融資顧問,資產管理等業務,擁有香港證監會五類牌照的香港聯交所上市公司。

銀建國際(HK00171)是一家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的投資控股公司,其主要股東為:中國信達持有19.01%,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持有15.8%,銀建集團持有10.15%的股份,171的董事會主席一直由中國信達委派。

中國信達(HK01359)是第一家由國家金融管理公司轉型而來的大型資產管理公司,在2013年底的IPO中,獲得了超過160倍的超額認購,發行募集資產達到驚人的219億港元,是2013年香港股市的第二大IPO事件。

在母公司熱烈上市,前景一片光明,籌資超過預期,這樣美好大背景下,我們的第三大股東,與母公司關係非常深厚的銀建國際(HK00171)竟然劇烈地減持了111的股票。首次公告是2013年11月27日,銀建國際當日減持了2098000股,均價1.386元,持股從7.17%降到了6.85%。(巧合的是:2013年11月29日香港披露易的數據顯示:太平證券席位證券減少2098000股。)如果這個巧合是真的銀建國際減持的話,那麼也就意味著在減持當天,證券還沒有過戶的時候,銀建國際就主動公佈了減持消息!)

這個公告應該震驚了市場。因為中小投資者弄不懂為什麼在美好前景清晰可見的情況下,知內幕的投資者竟然要逆向減持,是111有外人不知的暗疾嗎?因為銀建國際的主席陳孝周先生,同時也是信達國際的主席,銀建國際減持甚至清倉信達國際,陳孝周先生是怎樣想的呢?

正當市場疑慮未定的時候,隨後的12月5日,銀建再次公告,以均價1.29減持414萬8000股,持倉從6.19%到5.55%,再次,2013年12月9日,銀建再次公告,以均價1.28減持479萬股,持倉從5.04%降到4.29%,再以下的減持,由於已經低於5%,不算主要股東,已經不需要公佈了。

在2013年12月9日,銀建國際已經將111減持至5%一下無需披露的水平的時候,111發了一紙公告,內容是2013年111跟母公司關於IPO的服務交易成立,營業額和利潤較2012年12月31日大幅增長!但是,111的2012年才做了1億的營業額,淨利潤1千萬,所以,即使有50%的成長,其總營業額和利潤都是微乎其微的!難道,是銀建國際在這樣的朦朧利好之下,利用111市場稍顯活躍的交投氣氛,就悄悄開溜了嗎?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隨後的日子裡,銀建仍然在持續減持111的股票。因為銀建國際在2013年11月27日到12月9日短短12天中,就減掉了2000萬股以上的111,去意之決,不可謂不堅決。

按照最後的減持價1.28來看,在111已經公佈了2013年已經大幅盈利的基礎上,111的PB預計低於1.3,在堅守了6年之後,平均成本達到1元,是什麼讓銀建國際在我們認為是111公司發展苦盡甘來的檔口,突然對111絕望了呢?這一點,確實讓持有111和準備投資111的中小股東,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股份公司的股票買賣是十分自由的,任何股東的操作,只要不違反法律,都是可以,但是,銀建國際減持111的股票,就有一個很特殊的地方:

首先,銀建國際持有111的股票,是通過和111的母公司中國信達的子公司SINODAY一致行動人併購亨達國際得來的。而且從2008年到2013年底,銀建國際都是111的主要股東。銀建國際的董事會主席陳孝周先生,同時身兼111的董事會主席,而銀建國際的獨立董事洪木明先生,也同時身兼111的獨立董事。我想,在銀建國際開會決議賣出111的以後,再讓兩位董事在兩家公司分別開會,是否有點尷尬呢?

陳孝周先生 同時還是中國信達1359的高級管理人員,在中國信達公司中主管投資及資產管理業務。如果在母公司熱烈上市的檔口,把2011年據說是可以分享111發展機會的1.1元買入的供股賣掉用1.28的均價賣掉,那麼,大股東又如何向中小投資者解釋呢?

據此,:

1.             鑑於公司主要股東在業績預告敏感期拋股,且該主要股東為買賣雙方的董事會主席,知道公司內幕,為公平起見,敦請111今早公佈2013年度業績經營情況,包括營業額和經營利潤,相信對於一家規模只有6。5億市值,主要經營地集中在香港的小規模公司,半個月時間已經可以做到,公佈真實的2013年業績有助於所有111的投資者(以及潛在投資者)同主要股東銀建國際一樣瞭解111的經營情況,特別是此次母公司IPO上市對111的業績直接影響。

2.               鑑於母公司IPO上市後,其全面規劃會有重要變化,因此,敦請大股東近早明確對111的定位和實施步驟。不要讓這家微型公司五年後還處在朦朧當中。

3.             請證監會密切關注,以便發現在這個不符合邏輯的交易中,是否存在內幕交易的問題,如有問題,應該立即嚴懲,還中小投資者以公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8054

華爾街:金錢永不眠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012

“華爾街人”留在競爭激烈,壓力巨大的投行為了什麽?答案顯而易見:金錢。隨著全球股市在過去兩年的節節攀升,華爾街也不出意外的將迎來豐厚的“獎金季”。

eFinancialCareer的調查顯示,超過三分之二的“華爾街人”認為今年的獎金將超過去年;“金融街人”(英國的金融從業者)則有56%的人“看漲”獎金。約有26%左右的英美投行人士給予獎金“平於大勢”(和去年一致)的評級。悲觀人士的比例則僅有14%和17%。

調查同時顯示45%的受訪者承認從事金融行業的主要原因就是獎金豐厚,另外56%的受訪者則願意降低獎金以換取其他福利。

在獎金趨勢是否會越來越厚的問題上,受訪者分歧較大。以下是eFinancialCareer統計結果。

screen shot 2014-10-28 at 1.10.35 pm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983

處理舊著作《永不當田雞》 止凡

來源: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4/12/blog-post_41.html

曾經在某篇文章的留言版被blog友問過舊著作《永不當田雞》的資料,當時我話家中還有部份存貨,有興趣可以與我連絡,今天就跟一位blog友有以下的email討論安排。


豪:

止凡先生你好,我是你BLOG的新閱讀者,很喜歡看你的文章。


在留言中,看見你說仍有《永不當田雞》的存貨,請問可索取一本嗎?


止凡:

無問題,亦多謝你有興趣。不過提醒一下,這是一本哲學類的書籍,是與財務知識無關的。


不知道你買了我的新書未,即《不讓自己陷入中產貧窮
尋找財務自由的關鍵之路》,如果你未買而又想買,
我可以連這新書一併寄出,還可以親筆簽名,你把新書價錢$88加郵費(在港平郵我想$10以內可以了吧)作銀行過戶即可。
 

如果只想要《永不當田雞》的話,可直接給我地址,我寄一本給你,這樣的話,郵費就由我付吧。即是,要新舊兩書,就付新書價錢加$10,只要舊書的話,給我地址就得,看你如何選擇。
 

豪:

止凡先生,好的,請連新書一併寄給我吧,因我在兩間大型書店也找不到呢。有勞你在書上親筆簽名了~ ^^,謝謝你。

我的地址是:xxxxxx

哪我共過數 $98 元給你,對嗎?請給我過數戶口號碼。


止凡:

在簽名中叫你「豪」,下面是我的匯豐戶口:
xxxxxx
 


我下周一或二會把兩本書寄出,待你收到書之後才過戶給我吧。  

若還有朋友有興趣,不妨提出,讓我也在blog中談談,謝謝
 

後記:

相信不是每位blog友都閱讀文章的留言,所以這個處理舊著作的消息未必太多人知道,所以今天不如發這一篇文章出來,有興趣的blog友不妨email與我連絡。

《永不當田雞》是2006年的作品,亦與投資理財無關係的,只是一本無聊的哲學書,索取的blog友要有心理準備。

如果人數不多的話,一點點郵費我不會計較的。若然好像上面的blog友連新書也想要的話,我也可以幫忙代買,加簽名,不過這就要按市價付錢的噢。


email:[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513

美聯儲前主席沃爾克痛斥華爾街 “永不停息的遊說”!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257

682da9fc-e4d2-46b4-b6c1-528359b72aef

銀行業遵守“沃克爾法規”的截止期限被延遲兩年後,美聯儲前主席保羅·沃爾克(Paul Volcker)痛斥華爾街“永不停息的政治遊說”。

沃爾克在一份聲明中稱:

讓人吃驚的是,世界領先的投資銀行們,憑借他們的聰明和敏銳為客戶提供咨詢,如何重組公司乃至整個行業,然而他們卻無法在超過五年多的時間里完成對自身業務的重新調整。

......

“或者說,據我所知,政治遊說是永不停息的,而到2017年或以後,我是否應該形成這樣的預期——法律本身就是可以改變的?”

作為多德-弗蘭克法案的一部分,2010年初推出的沃克爾法則意在限制銀行利用自有資本去從事高風險業務。根據原先的規定,銀行需要在2015年之前大幅削減甚至徹底放棄私募股本業務。

然而,華爾街見聞網站介紹過,美聯儲本周四宣布,將銀行業符合金融監管法“沃克爾法規”(the Volcker rule)規定的截止期從2015年7月推遲到2017年7月。這意味著,到2017年7月,銀行業才必須完成該法規要求的拋售其所持私募基金和對沖基金,限期寬限了兩年。此前呼籲爭取更多時間清倉的銀行爭取了更多時間繼續以高風險投資獲利。

自限制銀行交易的沃克爾法規去年決定今年實施以來,美國銀行業一直施壓監管機構,希望對其限期拋售所持私募基金等基金的要求推遲數年。美聯儲昨日聲明中提到,上述推遲期限的決定將“減少大規模剝離‘擔保基金’可能導致市場大動蕩的影響”。

高盛、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都是這一美聯儲新規的受益者。上月發布的一份監管機構文件顯示,僅高盛一家華爾街機構的私募基金投資就約有70億美元。

《華爾街日報》報道指出,對於某些流動性差的銀行所持基金,美聯儲還可以選擇寬限五年。而昨日美聯儲並未明確會不會這麽做。不過,這次新規已經是華爾街限制沃克爾法規監管的又一次勝利。截止新規發布當天收盤,高盛、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的股票一日內分別上漲3.56%、5.79%和3.81%。

20141219goldmansachsstocks,w_640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400

美聯儲前主席沃爾克痛斥華爾街 “永不停息地遊說”!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257

682da9fc-e4d2-46b4-b6c1-528359b72aef

銀行業遵守“沃克爾法規”的截止期限被延遲兩年後,美聯儲前主席保羅·沃爾克(Paul Volcker)痛斥華爾街“永不停息地政治遊說”。

沃爾克在一份聲明中稱:

讓人吃驚的是,世界領先的投資銀行們,憑借他們的聰明和敏銳為客戶提供咨詢,如何重組公司乃至整個行業,然而他們卻無法在超過五年多的時間里完成對自身業務的重新調整。

......

“或者說,據我所知,政治遊說是永不停息的,而到2017年或以後,我是否應該形成這樣的預期——法律本身就是可以改變的?”

作為多德-弗蘭克法案的一部分,2010年初推出的沃克爾法則意在限制銀行利用自有資本去從事高風險業務。根據原先的規定,銀行需要在2015年之前大幅削減甚至徹底放棄私募股本業務。

然而,華爾街見聞網站介紹過,美聯儲本周四宣布,將銀行業符合金融監管法“沃克爾法規”(the Volcker rule)規定的截止期從2015年7月推遲到2017年7月。這意味著,到2017年7月,銀行業才必須完成該法規要求的拋售其所持私募基金和對沖基金,限期寬限了兩年。此前呼籲爭取更多時間清倉的銀行爭取了更多時間繼續以高風險投資獲利。

自限制銀行交易的沃克爾法規去年決定今年實施以來,美國銀行業一直施壓監管機構,希望對其限期拋售所持私募基金等基金的要求推遲數年。美聯儲昨日聲明中提到,上述推遲期限的決定將“減少大規模剝離‘擔保基金’可能導致市場大動蕩的影響”。

高盛、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都是這一美聯儲新規的受益者。上月發布的一份監管機構文件顯示,僅高盛一家華爾街機構的私募基金投資就約有70億美元。

《華爾街日報》報道指出,對於某些流動性差的銀行所持基金,美聯儲還可以選擇寬限五年。而昨日美聯儲並未明確會不會這麽做。不過,這次新規已經是華爾街限制沃克爾法規監管的又一次勝利。截止新規發布當天收盤,高盛、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的股票一日內分別上漲3.56%、5.79%和3.81%。

20141219goldmansachsstocks,w_640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53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