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業績好概念足 上海機場受外資青睞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5/4621024.html

業績好概念足 上海機場受外資青睞

一財網 趙星巍 2015-05-21 22:10:00

“海外投資者的投資理念比較重視穩定性,看重公司盈利的持續性和投資回報的穩定性”

5月19日,上海機場(600009.SH)因總境外持股比例超過28%,觸及滬港通下買盤暫停的紅線,而被上交所緊急叫停滬股通買入交易。據港交所發言人,只有當境外持股比例降至26%以下,買盤才會恢複。

上海機場由此成為滬港通開通以來,首支因境外持股比例超過規定而被暫停接受買盤的個股。而這支“開創首例”的股票近兩日的漲勢也堪稱淩厲。Wind資訊顯示,繼5月20 日大漲7.2%之後,上海機場昨日開盤又迅速拉升,之後走勢強勁,一路領漲迪士尼概念板塊,截至收盤漲幅達9.99%,報收33.59元。

外資機構的熱烈追捧無疑為上海機場的市場行情添了一把熱火,上海機場一枝獨秀首開先例,如此受外資追捧,究竟為哪般?

上海機場年報顯示,早在2006年,UBS就已經出現在其十大股東名單之中,持股2796萬股,占總股本比例為1.45%。據公開信息,QFII制度正式推出是在2003年7月,這也就意味著上海機場是QFII進入中國初期便布局的重點標的之一,雙方“友誼”已久。

自去年滬港通開通以來,外資對上海機場的增持愈發明顯。公司2014年年報顯示,截至去年年底,外資通過滬港通持有的股份比例為4.18%;而今年一季報則顯示這一比例已經大幅升至12.82%。另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以前十大股東持股數量為統計樣本,截止2015年一季度,QFII持股所占總市值的比例近6%,位於QFII 持股比例相對較高的 50 大個股名單前列。

對此,多位機構人士向記者表示,外資對上海機場的“感情”首先是由海外機構本身的投資理念決定的。“海外投資者的投資理念比較重視穩定性,看重公司盈利的持續性和投資回報的穩定性”,廣證恒生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袁季向記者表示,外資機構歷史上就比較看好基礎設施、食品飲料、券商、金融等收益較為穩定的藍籌板塊。

無獨有偶,上海知幾投資發展中心的投資總監陳立秋也向記者直言,“外資機構十分看重公司的現金流,上海機場的現金流充足,盈利情況也很好,這是外資選擇上海機場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據上海機場公布的財務數據,公司的業績成績單始終亮眼。從2010年至2014年,公司連續5年實現凈利潤增長。繼2014年實現歸母凈利潤21.0億元,同比增長11.9%後,2015 年一季度又實現歸母凈利潤6.275 億元,同比增長23.13%; 歸母凈利潤增幅明顯擴大。此外,一季度公司實現每股收益0.33 元/股,同比增長26.92%,

除了公司本身所屬行業的性質投外資所好,公司業績增長穩定為外資看好,多位市場人士也分析認為,上海機場如此受寵的原因還來自於上海自貿區,迪士尼概念和國企改革三重利好因素的疊加催化。

“對上海機場的追捧其實反映出了外資機構對上海區域發展的良好預期”,正如袁季所言,上海自貿區從試點到將來成型推廣,對上海未來發展的意義十分重大。外資機構在看好地區發展的前提下,選擇投資標的的時候肯定會選擇具有地方中樞,有戰略意義的標的。“未來上海會進一步開放,海外投資者考慮到資金還會持續進入,現在搶先布局優質標的;不排除這種可能性。”袁季補充道。

陳立秋也向記者表示,“外資機構喜歡像機場這樣的稀缺資源,上海機場旗下的機場毫無疑問是上海發展的交通樞紐,這決定了它是具有戰略意義的稀缺資源標的。”另外,銀河證券研究指出,上海自貿區建設通過中轉旅客與中轉貨物需求的增長推動上海機場的樞紐機場建設,並進一步推動機場非航業務發展,公司受自貿區概念影響明顯。

另一個重要的催化因素則是迪士尼概念,“迪士尼的催化效應十分顯著,明年春季開園後,上海機場是最受益的標的。”陳立秋如是告訴記者。花旗銀行認為,2016年迪士尼開園後將帶動需求端,旅客的增量將為上海機場提供額外的增長潛力,重申買入評級,輝立證券(香港)則首次給予增持評級。

除了上海自貿區和迪士尼之外,國企改革概念的催化效應也不容忽視。據招商證券,上海國資市場化改革逐步落地,整合步伐已經提速。上海機場集團有望開始規劃通過一個上市平臺整合集團下航空相關的未上市資產,如虹橋航站樓、物流、廣告、商業地產等,業績提升的想象空間有望進一步擴大。

編輯:許雲峰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641

“互联网+机场”风渐起:又一个将被改造的传统行业

http://www.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8674


一、“互联网+” 15年持续引爆A股市场


15年A股市场最“IN”的词汇是什么?毫无疑问是“互联网+”。15年两会中李克强总理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使这一概念迅速点燃A股投资者的热情,“触网”公司股价涨幅惊人,让人联想到了美国“科网泡沫”时期对以“E-”为前缀和以“.COM”为后缀股票的“前后缀投资潮”。A股15年“互联网+”公司中也已经不乏牛股。




“互联网”作为最基础的信息能量,对传统行业的改造本质在于对原有旧的盈利模式实现“颠覆与进化”,借助互联网入口打开新的需求增长空间,拉长产业链的同时提高效率,打造全新的商业盈利模式。


中国互联网波澜壮阔的时代才刚刚拉开序幕。如今,我们认为市场对“互联网+”概念股的追捧已从“鸡犬升天”的第一阶段中渐渐平复下来,“互联网+”的投资主线开始找寻那些还未被挖掘的传统行业,而机场板块作为一个潜在的“大型入口”,即将成为下一个被“互联网+”盯上的绝佳领域。


二、机场,下一个将被“互联网”改造的传统行业


机场在满足公共交通需求的基础上,逐渐成为高端客源和贵重货源聚集的交通枢纽,具备强大的资源价值。越来越多互联网巨头开始留意机场背后蕴含的巨大商机,“互联网+”之风已悄然吹来。


2.1 机场:盈利与估值波动平淡,机构接近零配置


(1) 机场是典型的高经营杠杆行业,目前业绩稳定增长


机场行业是资本密集型的交通基建行业,由于机场建成后固定资产占比较高(上海机场、白云机场的固定资产占比超过60%),从而折旧等非付现成本较为固定,使行业具有较高的经营杠杆。


从机场行业最新的盈利趋势来看,净利润增速自14年Q3触底后连续两个季度改善,年化ROE水平也连续两个季度回升。由于行业成本端与收入端波动不大,业绩保持稳定增长。




(2) 国内机场航空收入占比较高,非航收入占比与国际机场相比仍有差距


机场收入分为航空性收入和非航空性收入。其中航空性收入包括旅客服务费、起降费、安检费、廊桥费等,收费对象是航空公司;非航空性收入包括租赁、广告、地面运输、客货代理等,收费对象是航空公司以及广告、商铺的经营商。非航收入是机场的“辅业”,但却是经营附加值较高的一环,因此非航收入占比往往是衡量机场综合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目前我国机场行业收入结构中占比较高的仍是航空性收入,非航性收入占比与国际大机场相比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由 于机场往往是高端客源聚集的交通枢纽,商业消费潜力可以和主要商区媲美,因此广告等非航业务的边际利润率要远高于航空性业务。最新14年报数据显示,国际 先进机场的非航收入一般占总收入50%以上,法兰克福机场14年的非航收入占比高达63%,但国内机场非航收入占比一般低于40%(白云机场非航收入占比 仅24%),与国际主流机场相比仍存较大距离。


未来国内机场航空性业务的增长将保持稳定,而非航业务才是新的盈利增长点,非航业务量增速的变动将通过高经营杠杆带来更大的业绩弹性。从国内主要机场上市公司看,航空业务的增长主要依靠飞机起降架次、旅客及货邮吞吐量的增长,本身基数已经比较高,将保持稳定增长。未来盈利能力的提高主要取决于非航业务,非航业务上升将通过经营杠杆将业绩增长进一步放大。




(3) 国内机场行业估值处于历史均值水平

从行业估值水平来看,机场行业估值处于历史均值水平。目前机场行业绝对PE经过一段时间的上升,处于均值+1倍标准差附近,但相对全部A股的相对PE却仅在历史均值左右水平。


由于中国已步入窄幅波动的“存量经济”时代,旅客及货邮吞吐量难现爆发性增长,机场行业的营收和成本都较为稳定,现有盈利模式下行业估值提升空间有限。因此机场长期以来是A股鲜有投资者关注的小行业,机构配置比例接近0%。


2.2 “互联网+机场”风渐起

国内传统意义上的机场是满足公共运输需求的交通集散地,随着2015年“互联网+”蔚然成风,机场作为智能出行领域具有大量潜在客户资源的枢纽,引来越来越多互联网巨头的关注。6月16日,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与阿里巴巴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动“互联网+”在上海机场的推进,携手打造全国首个“互联网+机场产业创新基地”,实现传统机场业务的创新发展。这并不是互联网企业第一次与机场合作,2015年4月以来全国已有4所机场与互联网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试图在智慧型机场的领域实现新突破。


“互联网+机场”是什么?我们认为首先要从机场“先天”具备的资源价值说起:

(1) 旅客优势:大流量、高端消费、长逗留时间

相较于火车站,选择飞机出行的旅客一般都是具备较高消费能力的商务旅客及旅游旅客,目前我国大城市主要机场的年旅客吞吐量在3000万人次以上,集中的旅客资源使得商业价值得以凸显,背后的商业消费潜力巨大。

此外,由于乘机均有提前办理值机手续的规定,且国内航班准点率不足七成,造成旅客在机场的前后逗留时间较长,平均逗留时间在2小时以上。

(2) 商业优势:一定的垄断特性

机场往往建在远离市中心的空旷地带,因此在地理位置上具备一定垄断性。旅客到达机场值机后,往往在通过安检之后的候机区域活动,因此机场的商业消费潜力可以和主要商业区媲美,机场的餐饮、购物、娱乐等商业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垄断优势。

(3) 入口优势:面积广、屏幕多

于人流密集、吞吐量大,机场航站楼往往面积较广,上海虹桥机场两所航站楼面积超过44万平方米,远超虹桥火车站23万平方米,因此机场配备的购物、餐饮等商户数量更多。

此外,由于航班信息滚动更新的速率快,机场配设了大量的显示屏幕。随着互联网企业利用机场屏幕提供精选内容和服务,机场屏幕将成为最好的“互联网入口”。

机场几乎不需要增加额外成本便具备了上述三个先天优势,其背后蕴含的巨大资源价值不言而喻。商业消费、广告投放的受众人数足具吸引力,更是天然绝佳的“互联网入口”,依赖于这种资源,互联网企业与机场的合作将会打开广阔的想象空间。


2.3 海外经验,“互联网+机场”可以做什么?

以 机场为代表的临空经济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后的产物。机场从运送航空旅客的集结疏散的一元化中心变成集国际中转、娱乐购物、金融投资、休 闲会客等多元于一身的航空港,是目前全球大型机场的发展趋势,而“互联网+” 就是打破单一机场模式、改造成为多元化临空经济城的必要手段。

我们以走在“互联网+机场”前沿的美国的芝加哥奥黑尔机场、北肯塔基机场、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等机场为例,来探究智能机场到底可以做什么——

机场的互联网入口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旅客手机上的APP应用端,一个是机场配设的屏幕终端,通过这两项强大的互联网入口,走在前沿的城市已重构了智能机场的生态圈。首 先,APP自带的交通指南及地图导航可以让我准确到达机场,APP中的智能停车系统能让我快速找到空闲的车位以缩短盲目找寻的时间。到达值机大厅,我可以 先通过FlySmart等机场合作APP查询航班信息,进行手机值机操作,并通过Bliptrack等移动机场跟踪系统找到人流最少、排队最短的安检口, 再利用“自动化护照检查服务终端”与“全球通关服务终端”(GlobalEntry),通过扫描护照、联网查询核对等方式快速通过安检,极大地缩短了安检 等待时间。通过安检后,我可以找到机场配备的一些互动网络终端获得一些感兴趣的信息,如天气、新闻、体育赛事实况等;也可以通过B4 you Board等机场合作APP或机场网络终端浏览机场餐厅信息及评价,挑选心仪的餐厅下单,并等待餐厅送餐至指定登机口;此外,我还可以浏览手机中的机场商 户信息,下载商户优惠券,在指定商户购物消费后可以使用手机支付,并选择将货品快递至某地址。

如果我是刚到达机场,则可以在机场的提取行李处旁边配设的网络终端快速浏览机场附近的酒店及评分并预订,而一些机场合作APP可以让我快速获得周边地图、天气、汇率、租车等服务信息。

2.4 中国尝试,期待商业模式的重构

从海外成熟“互联网+机场”的案例可以看出,更多的APP企业、专车、广告商、系统集成终端等参与方拉长了机场上下游产业链,带来了全新的商业运营模式,机场的非航业务向更宽广的领域延伸。

中国机场与互联网巨头的合作开始加速,意味着越来越多领先者已开始留意临空经济背后蕴含的商机。我们认为,随着上海机场与阿里巴巴合作的推进,将重构盈利模式带来收入的增长,并对全国主要机场起到示范作用:

(1) 效率提升带来机场固定运营成本的下降

基 于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现代互联网技术,机场可以快速、高效地实现地勤服务。如手机值机的完善和推广将有效节省无行李旅客的值机,登机口变更、登机时 间等手机推送能使旅客按时获取有效信息,大数据运算能通过旅客出行习惯和当下信心能有效推送个性化服务……互联网技术的变革将带来机场人力、物力成本的下 降。

(2) 提升旅客消费意愿,实现流量变现

互联网思维下,巨大的流量可以转变为机场的非航收入。可以预见的流量变现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类:

首先,机场合作的APP或机场屏幕可以通过扫码领红包、推送电子优惠券等方式促进旅客在机场内商户消费,直营的免税店将直接受益,并带动其他租户租金的上升。

其次,机场合作APP或机场屏幕可以成为广告投放的绝佳平台,带来广告商竞标价格的上涨,促进广告业务收入。

再次,机场合作APP或机场屏幕可以实现旅客对租车、专车、酒店、娱乐等配套服务的查询、点评和预订,以中介平台的角色参与配套服务收入的分成。

(3) 提供O2O商户体验的平台

由于建设的需要,机场的候机区域一般拥有很大的空间,除了现有的门店以外,还可以增加一些O2O的展览体验单元,如新车发布、按摩椅、电子产品推介等,在机场设立的展览馆体验,并进行线上下单,候机等候不再枯燥。

结语
机 场从运送航空旅客的集结疏散的一元化中心变成集国际中转、娱乐购物、金融投资、休闲会客等多元于一身的航空港,是目前全球大型机场的发展趋势,而“互联 网+” 就是打破单一机场模式、改造成为多元化临空经济城的必要手段。在互联网思维下,旅客出行便利、机场非航收入上升、互联网企业抢占入口能够形成良性的“正循 环”,建议关注机场板块的投资机会!(广发证券香港经纪公司

格隆汇声明:文章系格隆汇转载文章,代表其特定立场和看法,不代表格隆汇观点。格隆汇作为免费、开放、共享的海外投资研究交流平台,并未持有任何关联公司股票。转载本文,请务必注明来源“港股那点事”及作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833

倫敦城市機場將被出售 中國投資者有興趣嘛?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8/4666186.html

倫敦城市機場將被出售 中國投資者有興趣嘛?

一財網 繆琦 2015-08-06 15:23:00

美國的基礎設施基金管理公司GIP決定出售自己控股的倫敦城市機場,此次轉手的總定價在20億英鎊左右。

美國的基礎設施基金管理公司——全球基礎設施建設合作夥伴(Global Infrastructure Partnership,下稱“GIP”)最近決定出售自己控股的倫敦城市機場。

用GIP交通主管邁克(Michael McGhee)的話來說,轉賣的原因是“如今市場對機場質量的要求非常高”,未來投入只會更多,挑戰也會更大,所以現在是轉手的合適時機。

倫敦城市機場 圖片來自網絡

作為這家機場的最大股東,GIP目前已經雇傭了專業團隊,希望能在今年內成功轉手。

20億英鎊誰會買?

倫敦城市機場有兩個股東,GIP擁有75%的股權,Oaktree Capital擁有剩下的25%。兩大股東均同意出售倫敦城市機場,因此這一機場將被完整轉讓,預計售價約20億英鎊。

倫敦城市機場由工程公司Mowlem於1986年開發,建有1500米長的單跑道。20年後,被GIP以7.5億英鎊從愛爾蘭商人戴斯蒙(Dermot Desmond)手中買下。10年不到,這個頗受英國金融人士歡迎的機場又將再次易主。

由於靠近倫敦的市中心,該機場主要接待短途的商務旅行者,提供無需候機多時的快速登機服務。飛行的主要目的地為歐洲的城市,比如阿姆斯特丹、都柏林、馬德里和佛羅倫薩,另外每天還有兩趟航班飛往美國紐約。

作為英國第15個繁忙的機場,2014年,倫敦城市機場共接待了360萬名乘客,同比2013年增加了8%。

然而,面對著市場需求的增加,這座機場的擴張卻道阻且長,尤其遭到了來自政治的阻力。倫敦市長約翰遜(Boris Johnson)提出民眾對噪音汙染的關註是政府阻止該機場擴大規模的原因。

GIP並不會定期公布倫敦城市機場的財務報表,GIP在購買設施時花費了約27倍的收益。因此,此次轉手的總定價也在20億英鎊左右。

倫敦城市機場是GIP持有時間最長的一個機場,長達9年。另外,GIP還擁有英國第二大機場——蓋特威克機場(Gatwick Airport)42%的股權以及愛丁堡機場(Edinburgh Airport)的股權,這兩者目前還沒有易主的打算。

中國買家有興趣麽?

這家將100%出售的倫敦城市機場會吸引中國的買家麽?

事實上,中國投資者對於英國的機遇一直很青睞,近幾年的興趣越來越濃。暫不論中國買房客是否是推高倫敦房價的主因,就買機場而言,早在2012年,中投國際用2.574億英鎊從西班牙基礎設施投資企業法羅里奧那里購買了希思羅機場5.72%的股權,然後又從其他投資者手中買到了剩余股份,總共持股10%。

倫敦希思羅機場位於英國倫敦西部的Hillingdon自治市,離倫敦中心有24 公里遠,於1946年開始啟用。該機場是倫敦最主要的聯外機場,也是全英國乃至全世界最繁忙的機場之一。

另外,中投還購買了英國泰晤士水務公司8.68%的權益,並以2.5億英鎊收購了德意誌銀行(Deutsche Bank)的倫敦總部大樓。

中企在英國投資基建和買樓買地標的項目並不鮮見。2013年7月,中國平安保險用2.6億英鎊買下倫敦金融城標誌性建築之一——勞埃德大廈的大手筆創下標桿。同年12月,中投公司花了12.57億美元購買了倫敦西區寫字樓奇斯維克園區。 2014年6月,中國人壽買下倫敦金絲雀碼頭房產。 2015年初,泰康人壽和基匯資本(Gaw Capital Partners)以2億英鎊(約合人民幣19億元)拿下倫敦金融城的地標性建築Milton Gate。

近兩年,英國首相卡梅倫被媒體稱為“高調地討好中國”。在中英關系迅速升溫的大背景下,英國正在張開雙臂熱情地呼喚中企的投資。在基建領域,英國財政部去年宣布,將實施規模達1000億英鎊的基礎設施投資計劃,主要項目包括高速鐵路、交通系統升級、新屋建設和防洪工程等。政府承諾將在2015——2016財年首先支出約500億英鎊,用於基礎設施建設,並在2016年至2020年期間陸續投入另外500億英鎊。

編輯:仇芳芳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037

在內地機場漫長的等待 Raging Bull

來源: http://hkcitizensmedia.com/2015/10/26/%E5%9C%A8%E5%85%A7%E5%9C%B0%E6%A9%9F%E5%A0%B4%E6%BC%AB%E9%95%B7%E7%9A%84%E7%AD%89%E5%BE%85/

(greatsoup 按: 都是一隻假貨。天韻同四環兩隻都是。敬請留意。)


過去一個週末,和一班業界朋友,一行19人,去山東南部縣級城市臨沂,探訪考察一間最近上市的公司,天韻國際(6836)。一班人包括資深財經專欄作家,基金經理,投資銀行,股評家,及財經公關等。天韻國際在今年7月7日,以每股$1.28上市,是今年比較細小的上市公司。

股價最高在7月22日升到$2.57,經歷暑假股災,跌至$1.29,最近成交價是$1.41,比上市價升了10%。集團業務主要是從事生產及銷售,各類包裝的加工水果,包括玻璃,塑膠,及鐵罐。原來中國生果產量是佔了全球85%,而加工水果更佔全球高達90%。加工水果生產集中地,就是山東,主要加工水果生產企業都在山東,天韻是山東省最大水果加工廠之一。加工水果主要是梨,蘋果,葡萄,水蜜桃等。我們到訪時工廠正在生產什果,工廠首先洗淨梨,去皮,切割,去爛,切片;之後加溫至約攝氏70度,再加入已經準備好的桃,葡萄,及車厘子,然後再包裝入鐵罐或塑膠。集團有幫國際名牌代工生產,也有生產自主品牌Bingo賓果,在內地超市銷售。

上市後天韻第一次中期業績,盈利下跌6%至3500萬元人民幣,主要是受到上市費用拖累。上市得來的資金是用來擴充產能,現時在建第三及第四條生產線,到2017年,集團年產能將由現時8.7萬噸,擴充到近13萬噸。集團也會考慮併購同業,加快擴展速度。其中集團積極研究收購橙加工企業,擴充集團產品的結構。橙生產於中國南部,是屬於亞熱帶產品,而桃,葡萄及梨,則屬於溫帶產品。增加橙產品加工,集團可以提供由熱帶到溫帶的水果。天韻是一個基本產業,並不是好像阿里或騰訊系公司,可以大炒特炒。上市到現今,股價只升了10%,並不是令人亢奮的股票。

在回程中,在機場等十小時漫長空檔中,我問基金經理,為什麼會對這間樸實公司情有獨鍾。他的答案是天韻是間實實在在的公司,老闆勤力工作,不搞花巧,他對公司有信心。投資這間公司,晚上可以睡得著。反而一些股價飛龍在天的公司可以令他一朝破產,他舉例2010年10月28日以$4.60上市的四環藥業(460),上市後股價升天,在2014年5月6日一送四,等於一開五。在2014年10月17日升至歷史高位$6.68,等於未分拆的$33.40,是上市價的7.26倍。因為四環上市後兩年內卓越的表現,四環成為基金愛股,四環成為很多基金或機構投資者愛股,很多基金都買重四環。

但是好景不常,晴天霹靂四環股票在2015年3月26日停牌,至今仍未有復牌的消息,很多基金損失慘重。傳聞四環的核數師不肯簽核數報告,認為有很多不清楚或不明白的因素,對公司業績有很大保留。其實基金經理或機構投資者在買入四環後,都賺了很多錢,收了不少表現費。成功往往令人盲目,不去深入了解公司情況。如果能花多點時間做基本功夫,可能損失可以減少。

一般市場智慧都了解製醫藥股的毛利率比較高,但其實只是對一級醫藥生產商。一元生產成本的藥可以賣到十元或更高,最大的成本是在研發及臨床試驗。中國只有極少的公司有一級藥生產,頂多都是二級藥生產商。一級藥商盈利是驚人的,最明顯的例子是費沙(Pfizer)的壯陽藥偉哥,一隻偉哥佔了費沙盈利的四分之一。

醫藥業的暴利是限於一級藥的生產商,成藥代理商的毛利在中國是受到國家食物及藥品管理局規管,代理商的毛利率一般限定於30%以下。四環藥業2014年全年毛利率67%,而純利率高達54%。在金融界有一個成語,如果某公司的業績是好到難以置信,那就根本不可以置信。令人難以接受的事實,一間飛黃騰達的公司,可以一晚之內停牌,事前是完全沒有任何跡象,令機構投資者損失慘重。這個實例令人明白,為什麼一個資深的基金經理,會支持一些平實無奇的企業,而不至追一些有大量幻想空間的股票。

Raging Bul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7203

中國錢進歐洲 意在物流 人民幣大買希臘港口、鐵路及機場腹地

2016-02-08  TCW

歐債危機時,只有中國有足夠財力救援。 歐洲雖因此起死回生, 卻也讓中國勢力長驅直入。

希臘的雅典是歐洲各國裡,中國資金投注最多的地方。希臘位於歐洲和中東連接的要衝,對經濟大國來說,是具有戰略考量的重要位置。特別是雅典為地中海物流的中心,若能將雅典當作據點,便能順利發展物流。

掌控歐洲海、陸運樞紐

事實上,雅典港的三個碼頭中,已經有二個由中國國營海運公司的中國遠洋負責營運。中國遠洋二○○九年金融危機時,以四兆韓圜(約一千億新台幣)投資雅典港的碼頭,取得三十五年的經營管理權;它們甚至支付雅典政府八千億韓圜,取得雅典港開往捷克布拉格的鐵道經營權。這樣一來,中國等於掌握歐洲中部和北部的貨物搬運權,能隨心所欲地在陸路上進行運輸。比起海運上有時需要繞道,陸上運輸能節省時間和費用。

另一方面,其他國的企業若想使用雅典港,就必須向中國政府和企業支付費用,這豐厚的收入,使中國政府和企業口袋滿滿。在全球化趨勢的推進下,市場應往自由化的道路邁進,但國家的鐵道、港口、空運等社會基礎設施,理應置於企業的利益之上,以國民的便利性為考量。然而,現在卻成為他國企業私有化的產物。

希臘政府甚至把坐擁地中海最美景觀的雅典機場腹地,也賣給了中國。夾帶著中國資金的開發公司,以十年內支付一.二兆韓圜代價,支付給希臘負責管理機場周邊土地的民營化機構,買入當地的土地。這等於把土地免費送給別人,希臘政府招致極大的批判。

希臘把國有企業賣給外國人,可不只發生在這裡。○四年,希臘準備迎接奧林匹克運動會時所建造的運動場,背後最大的金主居然是中國不動產開發商。

中國開發商預計一六年後拆除這個運動場,改為大飯店、水族館、購物商城等設施,將成為希臘最大的娛樂中心。

一四年夏天,中國經濟的總舵手李克強總理來到希臘。他此行主要針對中國購入希臘國有企業的十四項內容,與希臘政府進行協商。透過這次的協議,中國得以用非常低廉的價格,取得在經濟危機中資產縮水的希臘企業,並據此獲得巨大的利益。但,希臘的國營企業為何要將資產賣給中國呢?

希臘觀光產業高度發達,在貿易和海運也頭角崢嶸,但其他產業就顯得欲振乏力。從八○年代開始,希臘便陷入嚴重的財政危機;到了○九年,財政赤字和政府負債過高,瀕臨破產。

這時,以救援投手之姿登場的,便是中國。中國即時買入了危險等級最高的歐洲國家債券,等於將大捆大捆的鈔票送入了歐洲。因為財政惡化而處於資金泥沼的歐洲,得以起死回生;當然,其中也包含了希臘。

希臘還跑到中國招商

希臘為了從財政危機的漩渦中脫身,只好將國有資產變賣,甚至連雅典機場和雅典港的旅客碼頭,都被當作要賣出的項目。雅典國際機場一年有一千五百萬旅客造訪,年年獲利;而雅典港的旅客碼頭,每天都有許多的歐洲遊覽船停泊於此,是連接歐洲各國的中心點。

然而,即使這樣重要的資產以十分低廉的價格賣出,歐洲各國也不敢輕舉妄動。只有當時具備強大資金力的中國,得以出線成為買家。希臘政府甚至派使節團前往中國,舉辦投資說明會。在各種嘗試和努力下,中國政府才透過希臘政府的幫助得以搶灘,攻下進入歐洲的灘頭堡。

(本文摘自第三章,孫蓉萍整理)他國企業若想使用雅典港,就必須支付費用;這豐厚的收入,使中國政府和企業荷包滿滿。

你不敢正視的超級中國:

看13億人口、

中國錢如何吞下全世界

作者︰KBS《超級中國》製作團隊KBS《超級中國》的製作團隊是由韓國KBS電視台總製作人韓昌錄、製作人朴晉范、金永哲、黃應九等人組成的。他們眼看中國即將在2020年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的經濟大國,為了探索這個新超級強國的崛起要素,以及這樣的改變對韓國而言,究竟是危機,抑或是機會,而開始這個節目的企畫。

《超級中國》一經播出,立刻成為熱烈討論的話題。作為一部紀錄片,竟然罕見地創造超過10%的收視率,並獲得放送通信審議委員會當月優良節目獎、汝矣島俱樂部紀錄片類別優秀獎。

譯者:鄭匡宇

出版:今周刊(2016年2月)撰文 / KBS《超級中國》製作團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045

比定價便宜20%,還幫你送到機場 機場免稅店 開到東京市中心

2016-03-04  TCW

在東京銀座商圈,一棟百貨裡的某樓層,這裡只給外國客、準備出國的日本客採買,它原本是機場才有的免稅店,如今進市區賺觀光財。

中國人遊日本的「爆買」潮,在東京的百貨戰場銀座隨處可見。四十歲的廣東人王蓉利用春節假期赴日旅遊,目標是採購化妝品。她手提著同事託買的高級化妝水、精華液、粉底等商品,一出手就花了十二萬日圓(約合新台幣三萬五千元)。

王蓉造訪的是位於銀座四丁目交叉口前的三越銀座店八樓,這裡是今年一月才剛開幕的機場型免稅店「Japan Duty Free GINZA」。

三越銀座店的化妝品賣場其實是在地下一樓,不過當她走到某個化妝品專櫃時,專櫃小姐卻告訴她「樓上比較便宜」,請她上八樓。

便宜也是合理的。在地下一樓專櫃消費,雖然消費稅八%可以辦理退稅,但在八樓的機場型免稅店,包括消費稅、關稅、菸酒稅全都免稅,售價比定價便宜二〇%左右。

目的一:搶觀光客血拼時間

像王蓉就很高興的說:「我是跟團來的,沒有時間在機場免稅店購物。在這裡可以利用空檔時間買到想買的東西,真是太好了。」

一般來說,外國進口商品在完成入境程序前,就稅法上來說不屬於任何一國,所以不課徵任何稅金,機場型免稅店就活用這個架構,讓旅客可以購買海外商品,而不用付關稅或國內稅。

為了防止課稅前的貨物透過這類型的免稅店在日本國內流通,根據規定,該類免稅店只能開在有關稅法上「保稅藏置場」許可的區域內。因此,原則上免稅店只會開在機場出關後的區域內,以確實避免商品流入國內市場。

現在,三越銀座店內取得了「保稅藏置場」許可,因此得以在市中心開設機場型的免稅店,「Japan Duty Free GINZA」就是這樣誕生的。

觀光客可在登機前一天以前,在市區的免稅店先行採購,登機前再到機場內的「市中免稅商店交貨櫃台」領取自己購買的商品。

「我們想創造旅客離開日本前的全新購物模式。」負責營運的Japan DutY Free Fa-So-La三越伊勢丹社長山本兵一說,在市中心開免稅店,契機是為了開拓新的需求。

過去機場內的免稅店受惠於日本好景氣,湧入許多日本旅客,二〇〇〇年以後則因為日圓升值帶動出國旅遊需求,免稅店也因此雨露均霑。

不過近幾年來隨著日圓貶值,外國人的旅遊需求已經高出日本人,赴日旅客大多忙著在市區觀光,很少時間在機場內逗留消費。日本機場大樓專務米本靖英就說:「現在已經來到光在機場等,也等不到客人上門的時代,我們必須主動出擊。」

有別於機場內免稅店客人邊擔心起飛時間邊購物,Japan

DutY Free GINZA營造的是「有質慼的購物空間」,近千坪的賣場裡,分區打造成森林、海洋、山丘等風格,還引進日本機場裡沒賣的歐洲高級品脾如范倫鐵諾、YSL等。

三越銀座店也對免稅店的開幕,抱著極大期待,它把場地提供給經營免稅店的公司,然後收取租金。

目的二:讓日本消費者回籠

然而令人擔心的是,這種做法可能會對賣場裡既有的化妝品、包包等專櫃,亦即赴日觀光客需求較高的商口叩帶來衝擊、影響業績,不過三越銀座店店長淺賀誠表示:「我們一點也不擔心互相搶客的問題。」因為其認為帶外國觀光客前往八樓,反而可以讓以往因為賣場充斥著外國客,而不願意靠近的日本人,重新回來消費。

三越銀座店的營業額中,外國觀光客貢獻逾二五%,在日本國內百貨公司中是數一數二的多。三越伊勢丹控股公司社長大西洋以前就常說:「如果來自外國觀光客貢獻的營業額占比超過一〇%,就必須備妥為外國人著想的服務。」這次的免稅店,可說是具體落實其想法。

為了免稅店而進入三越的觀光客,也會順道在店內的一般賣場消費,具有帶動營業額成長的好處。淺賀誠強調:「最主要目的,就是提升三越銀座店在銀座地區的吸引力,並提高市場戰率。」

若加上免稅店的營業額,整棟百貨的營業額可望由目前約七百億日圓上看一千億日圓(約合新台幣二百九十億元)。三越希望藉此在號稱「購物一級戰區」的銀座領先群雄。

韓資樂天也進軍日本市場

二〇一六年可謂日本市中心機場型免稅店的「元年」,因為銀座地區還有另一個免稅店即將開幕。距離三越銀座店僅數百公尺的「東急Plaza銀座」,八樓及九樓將由樂天集團(Lotte)進駐,經營韓資的「樂天免稅店銀座」,預計今年三月底開幕,營業額規模上看全球第三。

店內面積逾一千三百坪,比三越的免稅店大,目標客群鎖定中國人,還將引進近來頗受中國人歡迎的韓國化妝品牌。

樂天之所以堅持在銀座開免稅店,目的是經由在蛋黃區開店,成為進軍日本市場的墊腳石。二〇一四年在關西國際機場開幕的樂天免稅店,隨著廉價航空起降班機增加所帶來的大量中國客,順利提前達成首年度的營業額目標。這個經驗為樂天帶來信心,深信日本市場的潛力無窮。

日本樂天免稅店營業團隊主管李聖?說:「未來還將在秋葉原、新宿等地開店,免稅店越多,越能發揮採購面、成本面的規模經濟效益,打造獲利的體質。」

全球免稅店商機年增近一成

放眼世界,免稅店增加已經是全球趨勢,背後主因就是中國旺盛的旅遊需求。

熟知全球免稅店市場的美國波士頓顧問集團(BCG)於二〇一三年底公布的報告指出,到二〇三〇年以前,中國的旅遊市場有增無減,平均年成長率可達一一%。美國研究機構RnRMarket Research也預估,全球經營免稅店等以旅客為客層的零售企業,今後的營業額平均年成長率可達八.六%,二〇一九年前商機可望上看七百三十六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二兆四千六百億元)。

BCG資深合夥人暨管理主任津坂美樹表示,在全球推動免稅店的企業,原本就有因為「在該國容易做生意、法令容許才會進軍」的一面存在,所以就像韓國政府傾全力推動免稅事業一樣,日本政府介入推動市區免稅店,可能也是必要的作為。

不過現階段日本政府觀光局對機場型免稅店,仍採取「放手讓民間發展」的立場。

隨著中國經濟成長力道減弱,赴日觀光客的消費力也很可能受到影響,免稅店事業也不能說是「穩賺不賠」。無論如何,隨著免稅品的銷售管道增加,如果可以增加旅客的選擇性,讓購物更方便,商機潛力仍舊可期。

對於赴日觀光客來說,銀座非常知名,在代表日本的地區做生意,無疑會成為日本免稅事業的「試金石」。

(Nikkei Business(c)2016 NikkeiBusiness Publication,Inc.)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210

最低僅出租車費用1/5 上汽牽手浦東機場推新能源車分時租賃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05407.html

再不用擔心深夜飛機到達打不到車,或是出差私家車停機場需要繳納高昂的停車費。上汽集團旗下分時租賃項目“e享天開”即將入駐浦東機場。

4月19日,上汽集團旗下上海汽車工業銷售有限公司(下稱“上汽銷售”)與上海機場集團旗下上海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機場”)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機場新能源保障車輛、分時租賃業務、充電樁及汽車配套設施等新能源汽車應用,以及汽車後市場綜合服務領域展開深入合作。

分時租賃用車成本不足出租車1/3

上海浦東機場的分時租賃將先在P1、P2停車場各設置一個大網點,首批將投入約20輛上汽榮威新能源車。用戶下機後,可以通過APP客戶端進行車輛訂車,取車、用車、還車全程都可以在線實現。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粗略算了一筆賬,從浦東機場到上海南站距離大概是50km,如果選擇乘坐出租車,用時1小時左右,用戶需要支付約180元,但如果通過e享天開分時租賃選擇一輛榮威e50純電動車,每分鐘僅需0.6元,全程僅需支付36元,為出租車1/5。如果選擇榮威e550插電混動車型,每分鐘0.9元,全程也僅需54元,成本僅為出租車的1/3。

那麽,如果是開車呢,按照浦東機場的停車價格,24小時之內需要60元停車費,24-48小時之內為80元,但是超過48小時就需要110元了。

兩相對比,對於消費者來說,選擇分時租賃新能源車出行確實更為經濟。但不足的是,目前e享天開分時租賃的網點相對較少。記者從官網上看到的數據是不足60家,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用戶的使用便利。不過,上汽車享的內部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上汽e享天開項目有“點亮上海”的活動,用戶可以提出希望e享天開新增的網點地址,經由考察滿足條件後有望得到落實,而未來,e享天開分時租賃的網點將進一步豐富。同時,上汽將與浦東機場一起建設一批公共充電樁,滿足新能源車自駕旅客的充電需求。

對於上汽來說,牽手機場集團,顯然不只是想要開展分時租賃,而是試圖以此為切入口,將浦東機場每年6000萬旅客的吞吐量部分變成自己的流量,導入由上汽打造的“全生命周期”O2O汽車電商平臺車享。 據了解,未來上汽將在浦東開2家車享家,用戶乘機時可以將車放在車享家的門店進行維修保養,不僅省卻了停車費,還非常的便利。

機場“油改電”節油率將達到30%

對於機場集團來說,牽手上汽,也是當下機場“油改電”節能減排大勢所趨。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機場地面特種車輛消耗的汽油、柴油約占機場總能耗的13%,是行業地面能耗與排放的重要源頭之一。

從2013年開始,民航局開始調研“油改電”項目,並於2014年正式啟動。簡單地說,“油改電”就是將在機場區域內運行的牽引車、客梯車、機場擺渡車、引導車等特種車輛逐步更替為由電能驅動的新能源車輛。

在此次合作中,浦東機場從上汽引入首批榮威e550新能源車加入浦東機場航空器引導車隊列。據測算,使用榮威e550替代原有的燃油引導車,每車每月節約燃油消耗130升,節油率達到30%。未來,上汽將繼續向浦東機場分批量投放榮威e550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榮威e50純電汽車等新能源車輛,進一步提高機場地面工作車輛的“油改電”比率。

對於目前一直在探索如何降低成本的民用機場集團來說,新能源車的應用無疑將為其提供更為經濟的成本解決方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401

【支招】廣州機場今起嚴查超規行李 超重了該怎麽辦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4059.html

從今天(5月16日)開始,廣州白雲機場將執行國家民航局有關隨身行李的規定,嚴格攔截超規行李上機,隨身攜帶上機的行李物品規格不得超過20×40×55厘米,重量不得超過5公斤,每位旅客限帶一件。

據記者了解,白雲機場將聯合各大航空公司在各個值機島、安檢口前放置“超規行李限制框”,設置“乘機行李檢查線”,對旅客隨身攜帶的行李物品進行嚴格把關,超規行李物品不能隨身帶上飛機。

其實,在此之前,《中國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國內運輸規則》第三十七、三十八條已經明確規定,隨身攜帶物品的重量,每位旅客以5公斤為限。持頭等艙客票的旅客,每人可隨身攜帶兩件物品;持公務艙或經濟艙客票的旅客,每人只能隨身攜帶一件物品。每件隨身攜帶物品的體積均不得超過20×40×55厘米。超過上述重量、件數或體積限制的隨身攜帶物品,應作為托運行李托運。

不過,這一規定根據機場和航空公司的不同,此前並沒有完全嚴格執行。而此次廣州白雲機場率先嚴抓,主要出於安全方面的考慮:首先,客艙行李架空間有限,超規的隨身行李可能會導致關不緊行李箱蓋,容易造成行李滑落傷人等事件,影響客艙安全;其次,鋰電池、充電寶等物品禁止托運,需隨身攜帶。但當某一航班上攜帶超規手提行李物品的旅客較多,客艙行李架不夠裝,航空公司會將溢出部分的行李物品轉移入貨艙,如果這部分行李中有鋰電池、充電寶等物,則會造成新的安全隱患。

那麽,隨著各個機場和航空公司對隨身攜帶行李的檢查越來越嚴格,應該如何選擇隨身攜帶的行李物品呢?

首先,盡量將衣物、食品等價值不高、不怕擠壓的物品托運,書籍等單個重量較大物品也要托運,將隨身行李的空間留給易碎物品或價值較高的物品。

其次,隨身行李要擺放整齊充分利用空間,在有限的空間內裝入更多物品。若隨身行李的尺寸沒有明顯超標,航空公司或機場一般不會對所有旅客的行李進行稱重。

再次,實在是超重或者超標,那就充分利用自己的身體吧,隨身衣物能穿多少穿多少,衣服口袋里能放多少放多少。

而關於行李托運,不同航空公司有著不同的規定,為了避免超重,出發之前了解航空公司對托運行李和隨身攜帶行李的標準很重要。以經濟艙為例,部分航空公司關於托運行李的標準如下:

圖片來源:央視財經頻道

可以看出,國內航線托運行李限額基本都是20千克,國際航線大部分公司托運行李限額為2件行李、每件23千克,也有部分公司限額為1件行李。此外,廉價航空一般沒有免費的托運行李額度或者免費額度較小,具體標準還請在出行前登錄航空公司網站查詢以免產生逾重行李費用。

如果行李肯定會超重怎麽辦?建議登錄航空公司網站查找,或者致電航空公司客服詢問是否能提前購買托運行李額度。

目前,包括國航、東航、春秋航空在內,有多家航空公司都推出了預付逾重行李費用的業務,旅客可以提前在網上或通過電話購買托運行李額度或支付逾重行李費用,價格相比在機場現場支付優惠30%甚至超過60%,一定不要浪費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214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2020年將投用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5-28/1008434.html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一期工程計劃2019年基本建成,2020年投入使用。機場遠期規劃建設6條跑道,航站樓總面積126萬平方米。一期工程將新建3條跑道,飛行區等級為4F,規劃總機位資源為202個。新機場建成後,成都將成為繼北京、上海之後,國內第三個擁有雙機場的城市。

1.thumb_head

航站樓造型取自成都特色的太陽神鳥,四座單元式航站樓,猶如四只馱日飛翔的神鳥,寓意古蜀文明的傳承,同時象征著成都以高昂的姿態面向世界騰飛。

飛美國,飛歐洲,到南非,抑或是飛澳大利亞……直飛五大洲,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國際旅行,以後成都人在自己家門口就能輕松實現了。

飛美國,飛歐洲,到南非,抑或是飛澳大利亞……直飛五大洲,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國際旅行,以後成都人在自己家門口就能輕松實現了。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一期工程計劃2019年基本建成,2020年投入使用。機場遠期規劃建設6條跑道,航站樓總面積126萬平方米。一期工程將新建3條跑道,飛行區等級為4F,規劃總機位資源為202個。新機場建成後,成都將成為繼北京、上海之後,國內第三個擁有雙機場的城市。

高顏值

單元式航站樓飄逸靈動

“太酷了,就像是科幻片里的星球基地!”27日上午,當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的規劃設計圖再次出現在眾人面前時,前衛又炫酷的造型,引得眾人一致點贊。

事實上,關於新機場高顏值,早在去年就已提前曝光。華西都市報記者專訪了來自中國建築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的設計團隊。據介紹,天府國際機場航站樓造型取自成都特色的太陽神鳥,四座單元式航站樓,猶如四只馱日飛翔的神鳥,寓意古蜀文明的傳承,同時象征著成都以高昂的姿態面向世界騰飛。航站樓造型飄逸靈動,以手拉手方式予以連接,較好地結合了單元式航站樓和集中式航站樓的優點,該種構型為國內首次采用。

不迷路

候機可觀四川“八景”

設計方介紹,傳統航站樓規模大、面積大,旅客體驗不佳。此次新機場規劃設計中,團隊放棄了大型的集中式機場,采用單元式航站樓,尺度合適,這樣乘客不會因為機場龐大而迷路。乘客進了安檢口之後,步行600米可以走到最遠的登機口。

閑庭信步前往登機口候機,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還會與“機場八景”不期而遇。據悉,八景被設計成航站樓內的庭院,並被分別命名為:武侯印象、普道青城、天府之韻、三星秘境、蜀南竹海、九寨天堂、蜀山秀水、稻城繽紛。“這是成都閑適自在生活態度的體現。”設計者說。

新技術

引入旅客捷運和“地暖”

個人定位、自助登機,甚至生物技術識別、智能化行李傳輸……這些智慧科技未來都能在新機場得到應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APM系統(旅客捷運)。據設計方介紹,為了應對未來中轉量的增加以及航站樓區之間的銜接,在航站樓底規劃預留了捷運系統。如果乘客要從T1航站樓去往T2航站樓,可以乘坐電梯去到地下,隨後搭乘APM前往。遠期南航站區建成後,會形成T1、T2、T3、T4四座APM地下車站。此外,從工作區到航站區,還引入了PRT無人駕駛智能小車系統。

先進的技術不僅在看得見的地方,也在看不到的地方。據介紹,新機場內將鋪設放大版的“地暖”——冬天供熱,夏季去熱,而機場本身巨大的面積也讓雨水的收集得以開展,收集到的雨水經過處理後將會用於盥洗間和灌溉等。此外,已在雙流國際機場實驗應用的新太陽能發電技術也會被考慮嘗試。

買買買

機場規劃臨港經濟區

圍繞機場發展臨空經濟,以後不出機場,可以各種買買買了。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新機場建設中將規劃建設臨港經濟區,目前正在做總體規劃,產業布局還在進一步研究中。以機場為圓心,半徑3公里內建設小型機場城。半徑15公里的外圈將形成大型航空城,以此實現機場與臨空產業的良性互動。

值得關註的是,新機場出入境廳都設有面積很大的免稅店。其中,T1航站樓國際到達廳設有2000多平方米的免稅商店。

 
  • 華西都市報
  • 羅偉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847

實地探訪吳建民車禍現場 司機守在機場一直未睡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9577.html

資深外交官、前駐法大使吳建民在武漢遭遇車禍不幸去世,享年77歲。

第一財經記者從武漢交警部門獲悉,18日4時17分,孫彧(男、30歲)駕駛鄂AA9S01號別克商務車,搭載乘客吳建民(男、77歲,外交學院原院長),劉鋒(男,54歲)、朱曉馳(男、52歲)、陳偉傑(男、27歲),沿武昌區梨園地下通道由北向南行駛至南出口處時,所駕車頭撞擊路中隔離花壇,發生單方交通事故,造成車內五人受傷。吳建民、朱曉馳經醫院搶救無效當日死亡,傷者正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接受治療,暫無生命危險,事故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18日中午,第一財經記者在車禍事發地看到,盡管距離事故發生已過去六個多小時,但仍有三名工作人員在清理現場,維修護欄和隔離花壇。

據搶救醫生說,因航班多次更改,出事司機一直守在機場沒有睡,導致了疲勞駕駛。

梨園隧道於2012年7月1日正式通車,這一隧道起於東湖路,止於二環線紅廟立交,全長約1.3公里,雙向六車道,是武漢市二環線的三大隧道之一。這次車禍發生位置在梨園隧道出口與東湖路交接處,淩晨車輛較少。

吳建民是應邀赴武漢大學講學途中遭遇車禍不幸身亡的。據武漢大學黨委宣傳部的情況通報顯示,吳建民一行2人乘坐MU2454航班從北京飛抵武漢(該航班比預定時間晚點約2小時抵達武漢天河機場),計劃於18日上午給武漢大學承辦的中小企業領軍人才培訓班學員授課。吳建民一行與3名接機人員共5人乘車赴住地。4時許,車輛行至武漢梨園隧道出口處發生交通事故。

事件發生後,武漢大學迅速成立由校長李曉紅為組長的應急處置小組,全力配合救治受傷人員,派出專人看望慰問遇難者家屬,協助公安機關開展事故原因調查。

據初步了解,吳建民乘坐的是武漢大學車隊派出的一輛七座商務車,事發時,一行人正從機場趕往市區的途中。坐在第一排的司機和武漢大學水電學院副教授因安全氣囊彈出而受傷,坐在第二排的吳建民和朱曉馳兩人經搶救無效死亡,吳建民的陪同人員陳偉傑坐在第三排亦受傷。

吳建民長期在中國外交系統服務,曾任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外交學院院長,國際展覽局主席。1959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學院法語系,學校畢業後就進入外交界。

他曾為毛澤東、周恩來、陳毅等國家領導人當過翻譯。中華人民共和國恢複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後,他曾是常駐聯合國的第一批工作人員。後擔任過外交部發言人,駐外大使。

2003年12月,他又當選為國際展覽局主席,這是第一位中國人、第一位亞洲人、第一位來自發展中國家的人士擔任這一重要職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96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