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窮查理寶典讀書筆錄---第四章 人類誤判心理學 LHQ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99bn.html

第四章是整本書最核心的部分,收錄了查理的十一次演講,回過來做讀書筆錄,可能不會每一講都寫,因為內容上有部分重複,先重點談談最後一講、也是最精華的一講,人類誤判心理學。

首先這篇文章談到的心理學的二十五個傾向,本身就是一種悖論,因為這種心理反應的形成可以說是人類長期進化所學成,他們的存在很可能具有本身的好處,只是在某些環境這些心理反應是否造成了一些錯誤,或者某些心理反應已經逐步不適合現有的環境,需要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退化出去。

查理寫這邊文章依然是效仿三位先人:約翰班揚 富蘭克林 恩尼斯特.巴菲特 ;「我的劍留給能揮舞他的人」。在第一篇讀書筆錄中,曾提到為什麼查理不喜歡自己寫書,我想信奉「訴諸於理性不如訴諸於利益」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可以說伯克希爾就是他們的一個講台,並獲得了一定的成功。

我明白人是社會的動物,他會觀察周圍人們的各種行為,並自動地受到他們的影響;人生活在等級結構中,傾向尊重當權者,喜歡和同階層的成員合作,對於下層並與之競爭的人表現出極大的不信任和不喜歡。但這種以進化論為基礎的理論結構太過簡單。

在我的求知過程中,有兩種思維習慣起到了很到的作用,第一逆向思考,第二熱衷收集錯誤判斷的例子。

現實的問題不會恰好落在某個學科的界限之內,他們跨越了界限。目前心理學教科書對於如何弄清楚相互交織的心理傾向造成的複雜結果避而不談。

人類心理的微量效應,如果刺激被維持在一定的水平之下,人類便察覺不到它的存在。如自由女神像的魔術。(這種作用在生活中或者在資本市場上很常見)

人類的經常出錯但總體有用的心理傾向非常多,而且相當不同,大量的心理傾向自然結果就是社會心理學的重要原理:認知往往取決於情景,所以不同的情景通常會引起不同的結論,哪怕是同一個人在思考同一個問題的時候也是如此。

後來純粹的好奇心驅使我去思考邪教的問題

推薦了幾本書《影響力》

一、獎勵與懲罰

激勵機制具有威力但又不能過於強調激勵機制的威力。在激勵機制的案例中,芒格讚揚了聯邦公司按照任務量而不是按照工資來支出薪酬的方法。但是現實生活中,比如說水泥工的薪酬運作中就兩種方式都存在,而且我們依然有很多不是按照任務量衡量的工作方式,其中可能的問題在於任務量中包含兩方面,一方面是質,一方面是量,因為質是隱性的,除非我們可以通過方法將其顯性化,否則是很難衡量的,而導致在任務量的考核上過分地關注於量。對於某一種觀點都不能過於的極端,否則就容易犯錘子的錯誤,這點芒格舉了心理學教授斯金納的例子。

激勵機制引起的偏見,每個專業人士都可能有這種認知傾向,比如管理顧問喜歡在文後寫上「這個問題需要更多的管理顧問服務」。我們的對策(1)如果顧問提出的專業建議本身對他特別有利,你就應該特別害怕。(2)和顧問打交道時,學習和使用你的顧問所在行業的基本知識(3)覆核、質疑或者更換你得到的建議,除非經過客觀考慮之後的建議看起來是合適的。更普遍的例子是成本保利合同下導致的貪污受賄問題。

 

文中提到的收款機的例子,注意在道瓊斯指數最早期就有一家國民收款機公司,而且這家公司與後來的IBM公司是有緊密聯繫的。收款機是一種偉大的道德工具,他的作用就是在於將收款員的隱形行為顯性化,糾偏了可能的激勵機制引起的問題。

 

同樣的會計其實本身也是一種信息系統的工具,將企業的行為顯性化,屬於信息學的一部分。信息不對稱越嚴重的地方也容易出現問題,次貸危機就是一個例子,當我們的辛勤努力無法消除這種信息不對稱至於可承受的水平的時候,我們就只能選擇敬而遠之。文中還舉了西屋電氣的例子,這家公司原來也是道瓊斯成分股,公司因為效仿GE將自己的資金貸款給外面的公司,而按照貸款給內部公司的會計方法進行計量,而這種計量方式並未反應真實的風險,在這種風險與收益錯配的中獲取的紙面上的超額收益,進而引發激勵機制下,放大這種錯誤的行為,最終導致西屋電器損失數十億美元。

 

如果有的事情在生活中極為明顯,但很難通過容易做的、可重複的學術實驗得到證明,那些心理學的尋菇犬就會忽略它。

 

自由市場資本主義體系取得極大成功的原因之一在於防止了許多由激勵機制引起的偏見造成的不良影響。絕大多數能夠在殘酷競爭中倖存下來的資本家均非等閒之類,他們會防止企業中出現任何浪費的行為。

 

激勵機制引起的偏見另一後果是人們傾向於鑽各種空子,他們往往在損人利己方面表現得特有創意。制度設計的原則:儘量避免獎勵容易作假的事情。

 

雖然各種獎勵中金錢是最主要的,但它並不是唯一有效的獎勵,人們也會為了性、友誼、伴侶或者更高的地位和其他非金錢的因素而改變他們的行為和認識。

 

祖母的規矩要求孩子在吃甜點前必須先把胡蘿蔔吃掉,管理人員每天強迫他們自己先完成他們不喜歡而必要的任務,再獎勵他們自己去處理那些他們喜歡的任務。

 

二、喜歡/熱愛傾向

一般來講,人類終身都會渴望得到許多和他毫無關係的他人的憐惜和欣賞。

喜歡/熱愛傾向帶來的好處:引起極度的熱愛和傾慕的人往往能夠發揮榜樣的作用,這對社會政策有極大的借鑑意義,例如學校的老師對於學生的品行的影響,政府塑造的公眾人物。

缺點:(1)忽略其熱愛對象的缺點(2)偏愛那些能夠讓自己聯想起熱帶對象的人、物品和行動(3)為了愛而扭曲其他事實。

三、討厭/憎恨傾向

「政治是正確地處理仇恨的藝術」我想經濟在一定程度上也有這樣的功能,羅伯特席勒在最後一課中回顧了美國貧富差距的歷史,而促使美國效仿歐洲國家的社會保險基金、商業保險模型的功能正在於降低了人們對於由於貧富差距引發的憎恨傾向。

巴菲特:「窮人與富人的主要區別是,富人能夠一輩子起訴他們的親戚」

這種心理造成的缺點:

(1)     忽略其討厭對象的優點,(2)討厭那些能夠讓自己聯想起熱帶對象的人、物品和行動(3)為了討厭而扭曲其他事實。

四、避免懷疑傾向

這種傾向進化上的解釋早起來源生物受到危險的時候需要立刻做出反應。而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是由於困惑或者壓力所引起的。面對宗教問題的時候這兩種因素當然都存在。

五、避免不一致傾向

生物學意義上的機理:

(1)     當人類的遠祖還是動物的時候,迅速作出決定對生存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而這種抗改變的模式有助於更快地作出決定。

(2)    它使得我們的遠祖能夠通過群體協作而獲得生存優勢,因為如果每個人的反應總是不停地改變,那麼群體協作將會變得很困難。

(3)    從人類剛開始識字到今天擁有複雜的現代生活,中間的時間並不長,他是進化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所能得到的最好的辦法。

好處:(1)人們在獲得新身份的過程中作出的重大犧牲將會提高他們對於新身份的忠誠

              度。

(2)    莊嚴的儀式能夠強化好的關係,也能夠強化壞的關係。

(3)    許多裝好人的偽善者的道德水平確實得到了提高

(4)    老師不太可能把自己不相信的知識教授給學生    

這種現象在社缺乏客觀標準的研究將會造成嚴重的後果,如果學生被灌輸了被值得懷疑的整理理念,危害也是很大的,資本市場的羊群效應也是很明顯的。

如何避免:

(1)     法院中判決前的辯方長篇大論(我們研究工作的基本面也是一種糾偏的方法)

(2)    要敢於摧毀自身錯誤的思想,即數學上的反證與逆向思維的方法

六、好奇心傾向

好奇心能夠幫助人們減少其他心理因素造成的影響,但又容易引發不專注的心理。雅典人因好奇心推動了數學的發展,而羅馬人對此無貢獻,但更關注與礦藏水利等實用工程。

七、康德式公平傾向

含義:如果所有人都遵守某些行為,那麼久能夠保證社會制度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最好的。這其實是經濟學上研究的囚徒困境,以及個體理性與整理理性之間的關係。

芒格認為過去300年奴隸制度的廢除中這種公平傾向起到主要作用,而之前奴隸制度存活了幾千年。不過個人覺得經濟生產力的發展、突破舊有的社會或者心理的束縛可能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

八、豔羨/妒忌傾向

生物學上的機理:

如果某個物種在進化過程中經常挨餓,那麼這個物種的成員在看到實物時就產生佔有那種食物的慾望,如果該食物已被其他成員佔有,則可能會有衝突的局面發生。

猶太文明認為這種心理是極其邪惡的

九、回饋傾向

以德報德 以牙還牙

生物學上的機理:

(1)     大自然並沒有普遍的法則使得物種內以德報怨的行為能夠推動物種的繁榮

(2)    如果一個國家對外交往時放棄以牙還牙的做法,這個國家是否有好的前景還不好說。

(3)    如果國與國之間都認為以德報怨是最好的相處方式,那麼人類的文化將要承擔極大的重任,因為人類的基因幫不上多少忙了。

但以德報德作為現代社會的推動因素,會帶來很多建設性的行為,如在交易中履行承諾,甚至如宗教上的原罪的理念。但也有可能帶來不好的效應,如收受賄賂下的行為、貪小便宜的行為,。

化解敵意的方法:延遲自己的反應,商業中避免採購員從供應商獲得好處(如早期的格力)。

如果一開始的條件非常苛刻,而之前的條件放鬆,也能夠激發人們的反饋心理。例如商店人員喜歡一開喊高價,然後讓客戶博取砍價的樂趣。

十、受簡單聯想影響的傾向

  跟條件反射類似,在日常生活中,廣告是該傾向最好的例子,詩歌音樂鑑賞中的聯想也是。

   缺點:建立不符合常識的聯想。

   對策:(1)謹慎地審視每次成功,找出其中的偶然因素(2)看看新行動中不同以往行動的風險。

   富蘭克林「結婚前要睜大眼睛看清楚,結婚後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芒格「實事求是地看清現實,但還是去愛」。

      在企業中,我常常看到人們貶低他們討厭的競爭對手的能力和品德,這是非常危險的做法。

伯克希爾「有壞消息立刻向我們匯報,只是有好消息是我們可以等待的」。

受簡單聯想的傾向通常在消除以德報德的自然傾向中有驚人的結果,例如某些窮人對於接濟他們的富人,反而更高仇視,因為他們聯想到富人們的生活,誘發了妒忌心理。

未完待續

除了宋體的部分為LHQ添加的,其他的均為摘抄自《窮查理寶典》,保持批判、客觀、獨立之精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113

查理.芒格人類誤判心理學之十四: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 大道至簡-榮令睿

http://xueqiu.com/1471745203/23286984
芒格夫婦曾經養過一條溫順而善良的狗,這條狗會表現出犬類的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只有一種辦法能讓這條狗咬人,那就是在給它喂食的時候,把食物從它嘴裡奪走。如果你那麼做的話,這條友善的狗會自動地咬你。它忍不住。對於狗來說,沒有什麼比咬主人更愚蠢的事情。但這條狗沒辦法不愚蠢,它天生就有一種自動的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不知各位什麼反應,我覺得這是一個讓人震撼的案例或故事。

人類最典型的關於被剝奪的超級反應,莫過於失戀。有人說愛情是盲目的,其實很多人失戀後往往做的事情更盲目,我們可以回頭想想,誰沒有年輕過。經常聽到戀人分手後,由愛變恨,一方把另外一方致傷、致殘甚至致死,甚至還經常看到失戀後殺了對方的愚蠢事件報導。這裡面有三分的愛恨情仇都抬舉事件當事者,更多的可能就是他被剝奪的超級反應傾向——失去了自己好像曾經擁有的美好的東西,哪怕他們根本沒有經過的所謂的美好,甚至就算繼續相戀是否真的美好都不知道。讓一方做出愚蠢事件的原因,不是真實的失去愛人,而是被剝奪的超級反應,是人自私、嫉妒等心理的暴露。因為失去愛人只會讓人痛苦,不會反目成仇甚至殺人。在被剝奪的超級反應方面,人往往跟芒格家的狗沒有本質的區別。

再說跟錢有關的超級剝奪傾向。《金錢遊戲》有一個案例:

路人甲在A電影院買票,剛好是第1000名購票者,根據相關活動安排獲得獎勵100美元。

路人乙在B電影院買票,剛好是第10001名購票者,根據相關活動安排獲得獎勵200美元。

我們可以直觀的看出,路人乙要比路人甲更開心,如果是兩個性情差不多的人,實際上可能也是這樣。可路人乙開心了不到10分鐘,當他知道自己前面的第10000名購票者獲得10000美元獎勵時候,他的開心可能迅速無影無蹤,可能後悔自己為什麼不快走幾步,後悔自己曾在路上蹲下來繫鞋帶等等,甚至比自己什麼獎勵都沒有得到還難過。這也是一種被剝奪帶來的超級反應傾向行為。

我們人類往往有一種「反現實思維」,就是當事情發生後回過頭來看,一切事件的發生都是確定的,概率是100%。而這在現實中,根本不存在。問題在於事後我們很容易忘記當時決策面臨的窘境以及眾多的不確定性,所以會出現那麼多的「事後諸葛亮」。比如路人乙根本不知道自己可能是第幾個購票者,甚至連電影院當時是否有獎勵活動等都不清楚,所以沒有理由因為是否獲獎而做路上做「要否快走幾步」、「是否要蹲下來繫鞋帶」這樣的決策。這種差一點就獲獎、差一點就能贏的感覺,能害死人,是典型的剝奪帶來的超級反應,賭博相關的場所往往利用人性的這個弱點,來引誘賭徒上鉤並連續押注,查理舉了老虎*機的例子,比如還有很多民工最樂於購買的彩票,8個數字相同的概率要遠遠低於7個數字相同的概率,但很多買到7個數字相同的彩票,往往認為自己離中獎僅僅只有一步之遙,遺憾之情難以言表。

在股市中,很多人因為錯失了漲停板而大發脾氣,好像這些漲停板本來就是他們囊中之物,特別是他們曾經關注過這個公司,更讓他們有一種已經失去的錯覺。另外,很多人會因為自己在股市的低點沒有買入或者買入的倉位過低而後悔不已。這也是「反現實思維」,回過頭來看,當時抄底成功的概率100%,肯定會成功,而往往忘了當時面臨眾多的不確定性、股市悲觀的預期甚至自己心理的糾結和猶豫不決等。其實就算再下跌到悲慘的程度,給你個抄底的機會,你也很可能不會成功抄底,那目前又有什麼好後悔的?所以我說,給你在低點買入信心的是對公司和價值的理解,而不是對短期漲跌的判斷;承認不確定性,拋棄這種不切實際的「反現實思維」,才能讓人更理性些、更從容些。
                                                                             榮令睿  20130315
=====================================================

查理.芒格

一個人從10美元中得到的快樂的份量,並不正好等於失去10美元給他帶來的痛苦的份量。也就是說,失去造成的傷害比得到帶來的快樂多得多。除此之外,如果有個人即將得到某樣他非常渴望的東西,而這樣東西卻在最後一刻飛走了,那麼他的反應就會像這件東西他已經擁有了很久卻突然被奪走一樣。我用一個名詞來涵括人類對這兩種損失經驗(損失已有的好處和損失即將擁有的好處)的自然反應,那就是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

人們在表現出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的過程中,經常會因為小題大做而惹來麻煩。他往往會對眼前的損失斤斤計較,而不會想到那損失也許是無關緊要的。例如,一個股票賬戶裡有1000萬美元的人,通常會因為他錢包裡的300美元不小心損失了100美元而感到極端的不快。

芒格夫婦曾經養過一條溫順而善良的狗,這條狗會表現出犬類的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只有一種辦法能讓這條狗咬人,那就是在給它喂食的時候,把食物從它嘴裡奪走。如果你那麼做的話,這條友善的狗會自動地咬你。它忍不住。對於狗來說,沒有什麼比咬主人更愚蠢的事情。但這條狗沒辦法不愚蠢,它天生就有一種自動的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

人類和芒格家的狗差不多。人們在失去——或者有可能失去——財產、愛情、友誼、勢力範圍、機會、身份或者其他任何有價值的東西時,通常會做出不理性的激烈反應,哪怕只失去一點點時也是如此。因此,因為勢力範圍受到威脅而發生的內耗往往會給整個組織造成極大的破壞。正是由於這個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存在,傑克·韋爾奇長期致力於掃蕩通用電氣中的官僚作風是很明智的行為。很少企業領袖在這方面做得比傑克·韋爾奇更好。

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通常能夠保護意識形態觀點或者宗教觀點,因為它能夠激發直接針對那些公開質疑者的討厭/憎恨心理傾向。這種情況會發生,部分原因在於,這些觀點現在高枕無憂,並擁有強大的信念維護體系,而質疑者的思想若是得到擴散,將會削弱它們的影響力。大學的人文社科院系、法學院和各種商業組織都表現出這種以意識形態為基礎的團體意識,他們拒絕幾乎所有和它們自身的知識有矛盾的外來知識。當公開批評者是一位從前的信徒,那麼敵意會更加強烈,原因有兩個:(1)遭到背叛會激發額外的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因為失去了一名同志;(2)擔心那些矛盾的觀點會特別有說服力,因為它們來自一個先前的同志。前面提到的這些因素有助於我們理解古代人對異教徒的看法。數百年來,正統教會基於這樣的理由殺害了許許多多異教徒,而且在殺死他們之前通常還會施以酷刑,或者乾脆就將他們活活燒死。

極端的意識形態是通過強烈的方式和對非信徒的極大敵意得到維護的,這造成了極端的認知功能障礙。這種情況在世界各地屢見不鮮。我認為這種可悲的結果往往是由兩種心理傾向引起的:(1)避免不一致性傾向;(2)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

有一種辦法能夠化解這種受到刻意維護的團體意識,那就是建設一種極端講禮貌的文化,哪怕雙方的意識形態並不相同,但彼此之間要保持彬彬有禮,就像現在美國最高法院的行為那樣。另外一種方法是刻意引進一些對現在的團體意識抱懷疑態度而又能力突出、能言善辯的人。德雷克·伯克(註:德雷克·伯克,1930—,美國律師和教育家,哈佛大學前校長)曾經成功地改變了一種造成糟糕後果的團體思維。他在擔任哈佛大學校長期間,否決了不少由哈佛法學院那些意識形態很強的教授所推薦的終身教職人選。一個一百八十度的景觀哪怕損失了一度,有時候也足夠引起讓鄰居反目成仇的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我買過一座房子,原來的房東和他的鄰居因為他們之中一人新種了一顆小樹苗而結下深仇大恨。

正如這兩個鄰居的事例所展現的,在某些規劃聽證會上,有些鄰居為了某些細枝末節的事情而吵得不可開交,表現出非理性的、極端的被剝奪超級反應,看到這樣的事情可不會令人愉快。這種糟糕的行為促使有些人離開了政府規劃部門。我曾經向一位工匠買過高爾夫球杆,他原本是個律師。當我問他以前從事哪方面的法律工作時,我以為我會聽到他說「婚姻法」,但他的答案是「規劃法」。

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對勞資關係的影響是巨大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發生的勞資糾紛中的死亡事件,絕大多數是在僱主試圖削減工資時造成的。現在出人命的情況比較少見,但更多的公司消失了,因為激烈的市場競爭只提供兩種選擇,要麼工資降低——而這是不會得到同意的——要麼企業死掉。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促使許多工人抵制降薪計劃,而往往工人接受降薪對他們本身更有好處。

在勞資關係以外的地方,剝奪人們原本擁有的好處也是很難的。因此,若是人們能夠更加理性地思考,在潛意識層面上更少受到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的驅使,許多已經發生的悲劇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也是導致某些賭徒傾家蕩產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它使得賭徒輸錢之後急於扳平,輸得越多,這種不服輸的心理就越嚴重。其次,最容易讓人上癮的賭博形式就是設計出許多差點就贏的情況,而這些情況會激發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有些老虎*機程序設計者惡毒地利用了這個人性弱點。電子技術允許這些設計者製造出大量無意義的「BARBAR-檸檬」結果,這些結果會促使那些以為自己差點贏得大獎的蠢貨拚命地繼續加注。

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常常給那些參加公開競拍的人帶來很多損失。我們下面就要討論到的「社會認可」傾向促使競買者相信其他競買者的最新報價是合理的,然後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就會強烈地驅使他去報一個更高的價格。要避免因此而在公開報價拍賣會上付出愚蠢的價格,最佳的辦法是巴菲特的簡單做法:別去參加這些拍賣會。

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和避免不一致性傾向通常會聯合造成一種形式的經營失敗。在這種形式的失敗中,一個人會耗盡他所有的優質資產,只為徒勞地試圖去挽救一個變得很糟糕的投資項目。要避免這種蠢事,最佳的辦法之一是趁年輕的時候好好掌握打撲克牌的技巧。撲克牌的教育意義在於,並非全部有效的知識都來自正規的學校教育。

在這裡,我本人的教訓可能很有示範意義。幾十年前,我曾犯過一個大錯誤,而犯錯的部分原因就是我在潛意識中受到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的影響。當時我有個股票經紀人朋友給我打電話,說要以低得離譜的價格賣給我300股交易率極低的貝爾裡奇石油(Belridge)公司的股票,每股只要115美元。我用手頭的現金買下了這些股票。第二天,他又想以同樣的價格再賣給我1500股。這次我謝絕了,部分原因是我沒那麼多現金,只能賣掉某些東西或者舉債才能籌到所需的173000美元。這是個非常不理性的決定。當年我生活很好,也不欠債,買這只股票沒有賠本的風險,而同樣沒有風險的機會並不是經常有的。不到兩年之後,殼牌收購了貝爾裡奇石油公司,價格是大約每股3700美元。如果我當時懂得更多心理學知識買下那些股票,我就能多賺540萬美元。正如這個故事所展示的,人們可能會由於對心理學的無知而付出昂貴的代價。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我對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的定義太寬泛,把人們失去即將得到的好處的反應也包括在內,比如說那些老虎*機玩家的反應。然而,我認為我對這個傾向的定義還應該更加寬泛一些。我提議為這種傾向下更寬泛定義的理由是,我知道有許多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東在公司市值獲得巨大增長之後從來不賣掉或者送掉哪怕一股股票。這種反應有些是由理性的計算引起的,而有些肯定是由如下幾種因素引起的:(1)獎勵超級反應;(2)避免不一致性傾向造成的「維持現狀偏見」;(3)自視過高傾向造成的「稟賦效應」。但我相信他們這麼做最主要的非理性原因是受到某種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的驅使。這些股東之中有許多人無法忍受減持伯克希爾·哈撒韋股票的想法。部分原因在於,他們認為這只股票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減持它無異於自貶身份;但更重要的原因在於,他們擔心把股票賣掉或者送掉之後,他們就無法分享未來的收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657

查理·芒格在威斯科 一隻花蛤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9b8db20102dy6w.html

 最早知道威斯科是查理·芒格先生在其股東大會上的實錄。後來才知道威斯科曾經只是一家小型的地區性儲蓄貸款機構的公司。但自從1976年被巴菲特和查理·芒格收購以後,就逐步被改製成結構與伯克希爾·哈撒韋非常相似的控股公司。威斯科的控股股東是藍籌印花股份,藍籌印花股份的控股股東是伯克希爾·哈撒韋,而巴菲特又控股伯克希爾·哈撒韋超過35%,因此巴菲特可以控制威斯科。不過,與伯克希爾·哈撒韋旗下的其他公司相似,巴菲特並不直接參與威斯科的管理,他只擔任威斯科金融保險公司和威斯科精密鋼業倉庫的總監。

   查理·芒格先生才是威斯科的主席,但是他擔任的這個職務並沒有領取任何報酬。於是威斯科成為他的「獨立王國」。其股東大會成為芒格一個人侃侃而談、沒完沒了的發揮場所。威斯科的股東大會一般在伯克希爾股東大會之後的兩個星期。舉行大會的場所經常選擇在裝潢破爛的餐廳。參加大會的人數不多,但是卻逐年增加,以致芒格抱怨說這些人好像貪吃者,一旦你吸引了他們,隊伍就會越來越壯大因為沒人離開。公司的年度報告是獨立發佈的,紙質差勁,沒有什麼圖表,然後把其中的一部分再印到伯克希爾報告的後面。

   威斯科的業務簡單,其部門只分成兩類:保險和工業。主要的幾家子公司是,威斯科金融保險公司、堪薩斯銀行家擔保公司、精密鋼業以及科特商業服務集團。到1999年底,威斯科金融保險公司擁有25億投資資產。堪薩斯銀行家擔保公司是在1996年出資8000萬美元收購的,該公司為約1200家銀行提供擔保,其中70%是內布拉斯加州的銀行。精密鋼業在1979年收購,這是一家鋼鐵產品供應商。科特商業服務集團於2000年收購,當時出價4.67億美元。這家集團是科特家具租賃公司的持有人。芒格先生對這幾家公司津津樂道,在每年股東大會上他都會做一番簡要的介紹。其實有的公司,比如像精密鋼業,也曾經陷入困境,但是芒格先生認為,賣出陷入困境的公司不是他的風格。

   伯克希爾並不分紅,但是威斯科卻經常分紅,因為股東們喜歡分紅,芒格解釋說,我們只是尊重了非常典型的小股東的意願。你可以說:「那太奇怪了。」不過這樣的說法是正確的。巴菲特則進一步解釋,因為威斯科的少數股權由許多人共同持有。在那種情況下,我們告訴那20%甚至更少的股份持有人:分紅規則由他們來定,一切取決於他們。對於我們,分紅規則如何不影響納稅情況,而他們不一樣。他們有家有室,更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因此由他們來決定分紅規則。

   威斯科也是一家上市公司,約有5000名股東。它的交易非常平靜,在美國證交所每天約有1300股成交。其股價經常在220-350美元區間波動。藍籌印花買入第一筆威斯科股票的價格為6美元,後來再增持時就成了17美元一股。威斯科與伯克希爾投資的方向類似,但是相對於伯克希爾A股10萬美元左右,但是威斯科的股價似乎便宜了許多。有人通過威斯科洞察巴菲特在伯克希爾的投資風格,把威斯科看成伯克希爾的微縮版或經濟艙版進行對比,然而芒格先生不以為然:「威斯科並不是伯克希爾的微縮版,也不是因為它的規模小就更容易成長。相反,每一美元的賬面價值在威斯科所產生的內在價值遠低於伯克希爾。此外,近年來,賬面價值和內在價值間存在質量上的不一致性。伯克希爾在這方面的優勢越來越明顯。」

   雖然按照芒格說的這從來都不是他們的本意。很早的時候他就說,我們在伯克希爾和威斯科所創造的,從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個人崇拜。不過他並不喜歡這種崇拜,正如2007年在股東大會上所說的,如你們所知,我從未打算成為一場造神運動的副首領。你可以說這是一種良性的個人崇拜,你喜歡加入這些人,我們也這樣認為。不過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我們的一些追隨者對於他們所做的事情有著非同尋常的興趣,他們覺得投資在我們身上感覺良好。我相信這一點對於伯克希爾和威斯科的股價也有所影響。

   為了讓個人投資者的思路更清楚,芒格先生甚至違反伯克希爾的投資哲學,在年報中為股東計算威斯科的內在價值。1998年底,芒格說威斯科的內在價值是324美元一股,當時威斯科的交易價格是354美元一股。1999年6月,他又告訴股東們值294美元一股,而在當年年底威斯科的交易價格是253美元一股,這讓當時看到股價上升到353美元的投資者大為失望。其實芒格根本沒有義務在股價高估時通告股東。回到1993年,他曾這樣說,一隻猩猩也能算得出。要是公司清算,現在的股價遠遠高出其內在價值。我不斷告訴人們這一情況,但他們不斷地買入股票。然而芒格依然認為為股東計算內在價值是正確的。對於伯克希爾不合適,但對威斯科合適,因為威斯科容易變現,它的經營業務規模不大。你可以想像,一旦公司關門大吉,給所有股東寄回支票,會發生什麼情況。

   「威斯科繼續更努力地嘗試通過牢記那些顯而易見的事,而不是去理解深奧複雜的事情來盈利,」芒格說,「像我們這樣著眼長期收益的人,通常儘量不做傻事,也不試圖扮演非常聰明的角色,最後獲得的收益是非常可觀的。俗話說『擅泳者溺』,這句話充滿了智慧。」當然,威斯科股票的下跌並沒有影響芒格先生。他那時說,我已經76歲了,我經歷過很多熊市。如果你活得夠久,有時你就不會去追趕投資潮流。或許因為查理·芒格非同尋常的個性,威斯科也吸引了一大批自己的追隨者。芒格可能反對這種愚蠢的行為,但是他還是非常樂意坐上幾個小時來回答股東和媒體提出的問題。股東們看來也非常享受他的講話,因此會弄到芒格先生必須參加緊接著股東大會之後的董事局會議才作罷。

   查理·芒格是獨一無二的,威斯科也是獨一無二的。查理·芒格先生不但以他的另一種方式經營自己的生活,也以他的另一種方式經營著威斯科。最近幾年來,威斯科年度股東大會顯然已成為投資者的又一場饕餮盛宴,與伯克希爾年度股東大會交相輝映。人們閱讀威斯科股東大會實錄及其相關資料的熱情絲毫不遜色於伯克希爾。瞭解威斯科是必要的,因為可以進一步理解查理·芒格先生,尤其是他對投資者的一系列建議和忠告。正如著名的財經作家珍妮特·洛所說的,查理·芒格先生從不指導人們具體應該做什麼,只有當你真正理解了指令的含義並且一路遵循到底,寶藏的大門才會為你而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907

窮查理寶典讀書筆錄---第四章 人類誤判心理學 續 LHQ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ad1w.html
 十一、簡單的、避免痛苦的心理否認

這種傾向造成的最極端的後果經常跟愛情、死亡和對化學物質的依賴有關。

人們應該避免任何有可能養成化學物質依賴性的行為,由於這種依賴性會造成   極大的傷害,所以哪怕只有很少的概率會染上,也應該堅決避免。

   十二、自視過高的傾向

這種傾向就好像瑞典90%的司機都認為他們的駕駛技術在平均水平之上(從數學上已經是不可能的,但這種傾向在股市中博傻的遊戲下也很常見)。

人們一旦擁有某件物品之後,對於該物品的價值評估就會比他們尚未擁有該物品之前對其的價值評估要高,這種過度高估自己的私人物品的現象在心理學裡面有個名稱:「稟賦效應」。因此,我們這個文明社會中最有用的成員就是那些發現他們管理的機構內部出現問題時願意「清理門戶」的負責人。

在買彩票時,如果號碼是隨機分配的,下的賭注就會比較少,而如果號碼是玩家自己挑選的,下的賭注就會比較多,這是非常不理性的。和賽馬博彩相比,體育彩票更容易上癮的部分原因就在於人們會自動過度讚賞他自己得出的複雜結論。

在面試中大部分僱主高估了他們根據面試印象所得結論的價值,防止這種蠢事的正確對策是看輕面試的印象、看重求職者以往的業績。

在托爾斯泰看來,罪犯並不認為他們自己有那麼壞,他們或者認為(1)他們從來沒有犯過罪(2)考慮到他們在生活中遭遇的壓力和種種不幸,他們做出他們所做過的事情,變成他們所成為的人,是完全可以理解和值得原諒的。

從個人層面來說,人們應該試圖面對兩個事實(1)如果一個人能夠改正糟糕的表現,卻沒有改正,而是給自己找藉口,那他就是品德有問題,而且將會遭受更多的損失;(2)在要求嚴格的地方,比如說田徑隊或者通用電氣,如果一個人不做出應有的表現,而是找藉口,那麼遲早是會被開除的。

從機構層面化解托爾斯泰效應的對策(1)建設一種公平、唯才是用的、要求嚴格的文化,外加上能夠提升士氣的人力資源管理方法。(2)開除最糟糕的不守規矩者。

在所有有益的驕傲中,也許最值得欽佩的是因為自己值得信賴而產生的驕傲,一個人只要值得信賴,哪怕他選的道路崎嶇不平,他的生活也要好很多。

十三、過度樂觀傾向

大約在基督出生之前300年,古希臘最著名的演說家德摩斯梯尼說:「一個人想要什麼,就會相信什麼。」看到人們興高采烈地購買彩票,或者堅信那些刷卡支付、快遞上門的雜貨店將取代許多現金付款、自提貨物的高效超市,我認為那位希臘演說家是正確的。

解決愚蠢的樂觀主義的方法:學習,習慣性應用費馬和帕斯卡的概率論。

十四、被剝超級反應傾向(人類對於損失已有的好處和損失即將擁有的好處的自然反應)

在給狗喂食的時候,把食物從狗嘴裡奪走,友善的狗也會自動地咬你。

傑克韋爾奇長期致力於掃蕩通用電氣中的官僚作風是很明智的,很少有企業領袖在這方面比傑爾韋爾奇更好。

古代人對於異教徒實施酷刑的可能原因:(1)遭到背叛會激發額外的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因為失去了一名同志;(2)擔心那些矛盾的觀點會特別有說服力,因為他們來自於一個先前的同志。

極端的意識形態是通過強烈的方式和對非信徒的極大敵意得到維護的,這造成了極端的認知功能障礙。

對策:一方面,建設一種極端講禮貌的文化,哪怕雙方的意識形態並不相同,但彼此之間要保持彬彬有禮(如在一些學術圈子之中);另一方面是刻意引進一些對現在的團體意識抱懷疑態度而又能力突出、能言善辯的人。文中舉了哈佛校長否定法學院終身教職人選的例子。

老虎機通過製造出大量無意義的「BAR-BAR-檸檬」結果來激發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而引起人們拚命加注。

公開競拍中,「社會認可」傾向會促使競買者相信其他人報價是合理的,而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就會強烈促使他去報一個更高的價格,最佳的辦法就是不要參加這些拍賣會。(其實我們在股票下單的時候也會有這樣的心理,所以我在想在開盤前把單子委託好,讓系統自動成交可能更好)。

十五、社會認同傾向

生物學機理:社會認同傾向有助於個體複雜行為的簡化。

年輕人最尊重他們的同齡人,而不是他們的父母或者其他成年人。所以對於父母來說,與其教訓子女,不如控制他們交往朋友的質量。

人們在感到困惑或者有壓力的時候,特別是兩者兼有的時候,最容易受社會認同傾向影響。

猶太人、阿拉伯人和所有其他人為了一塊有爭議的土地而浪費大量的資源,其實他們隨便把那塊地分掉對每個人都好,而且還能大大降低爆發戰爭——可能是核戰爭——的危險(這種例子在國際爭端中很常見,其中還有個體最優與整體最優不一致的因素)。

十六、對比錯誤反應傾向

生物學上機理:感知和認知是依靠對比來捕捉信息。

生活中的例子:經紀人先領顧客看性價比低的房子,然後看性價比中等的房子,往往容易成交。

十七、壓力影響傾向

輕度的壓力能夠輕微改善人們的表現,而沉重的壓力則會引發徹底失調。

生物學上機理:巴甫洛夫給許多狗施加壓力使其精神崩潰,然後再來修復這些崩潰。發現:(1)能夠對這些狗進行分類,然後預測具體某隻狗多麼容易崩潰。(2)那些最不容易崩潰的狗也最不容易恢復。(3)所有狗都可以被弄崩潰。(4)除非重新施加壓力,否則他無法讓崩潰的狗恢復正常。

十八 錯誤衡量易得性

生物學機理:大腦高估容易得到的東西的重要性。

對策:按程序辦事,使用檢查清單(這點德國人做的比較好

     重視反面證據的做法,特別關注那些不容易被輕易量化的因素

     聘請知識淵博、富有懷疑精神、能言善辯的人,請他們扮演現有觀點的反

     方角色。

十九 不用就忘傾向(只要勤奮就能降低)

二十 化學物質錯誤影響傾向(詳見簡單的、避免痛苦的心理否認)

二十一 衰老-錯誤影響傾向(帶著快樂不斷地思考和學習在某種程度可以延緩該過程)

二十二 權威-錯誤影響傾向

二十三 廢話傾向

學術管理機構的首要任務,就是讓那些無關緊要的人不要去幹預那些有關緊要的人的工作。(包括研究工作的中去行政化

二十四 重視理由傾向(某些商業機構和邪教組織經常利用各種有噱頭的理由來達到他們不可告人的目的)

二十五lollapalooza傾向

這種傾向在我翻閱過的基本心理學教科書上找不到的,然而他在現實生活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學術上不重視的原因可能在於錯誤衡量易得性傾向。(學術上目前對於多因素的作用還沒有找到很好的研究方法,正如西醫重視各個因素的病理基礎,而中醫重視整體效用一樣,但是兩者均為經驗科學)。

 

問與答

芒格用麥道飛機不合理的乘客撤離測試為例子說明了上述心理傾向的運用。

這些心理傾向帶來的好處可能比壞處多,所以這些傾向不能、也不該,遭到自動的清除,但是如果得到正確的理解和應用,將有助於智慧和端正行為的傳播。

運用基本心理學的例子:

1) 卡爾 布勞恩交流方法

2) 飛行員訓練中對於模擬器的使用

3) 酒癮戒除組織的制度

4) 美國製憲大會的規則:絕對保密會議;最終投票前所有的投票都不記名;大會結束前選票隨時可以重投,對整部憲法只投一次票。

5) 醫學院中的臨床培訓方法

6) 使用祖母的激勵機制

7) 哈佛大學對決策樹的強調

8) 強生公司所用的類似於屍檢的做法:強生公司要求每個人都要審視自己完成的併購,將預測和結果進行比較。

9) 達爾文在避免確認偏見方面做出的偉大榜樣。新藥研究中的「雙盲試驗」

10)沃倫 巴菲特關於公開競拍的原則:別去

 

這些思維體系中存在著悖論,在社會心理學裡面,人們對於這個系統瞭解得越多,他的真實性就越低,而這恰使這個系統在防止糟糕後果,推動良好結果方面具有很大的價值。

我希望我的後代和朋友將會認真考慮我所說的話,我甚至希望會有更多的心理學教授和我一起致力於(1)大量採用逆向思維(2)詳盡描繪心理學系統,讓他能夠像檢查清單那樣發揮更好的作用;(3)特別強調多種心理傾向共統發揮作用時產生的效用。

如果你在思考我所講的內容的過程中得到的快樂,有我寫下它的時候得到的快樂的十分之一那麼多,那麼你就是一名幸運的聽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547

查理芒格語錄 Conan的投資筆記

http://xueqiu.com/1830611415/28308818
1,大部分人都太浮躁、擔心得太多。成功需要非常平靜耐心,但是機會來臨的時候也要足夠進取。

2,根據股票的波動性來判斷風險是很傻的。我們認為只有兩種風險:一,血本無歸;二,回報不足。有些很好的生意也是波動性很大的,比如See's糖果通常一年有兩個季度都是虧錢的。反倒是有些爛透了的公司生意業績很穩定。

3,所謂的「息稅折攤前利潤」就是狗屎。

4,巴菲特有時會提到「折現現金流」,但是我從來沒見過他算這個。(巴菲特答曰「沒錯,如果還要算才能得出的價值那就太不足恃了」)

5,如果你買了一個價值低估的股票,你就要等到價格達到你算出來的內在價值時賣掉,這是很難算的。但是如果你買了一個偉大的公司,你就坐那兒待著就行了。

6,我們買過一個紡織廠(伯克希爾哈撒韋)和一個加州的存貸行(Wesco),這倆後來都帶來了災難。但是我們買的時候,價格都比清算價值打折還低。

7,互聯網對於社會是極為美好的,但是對於資本家來說純屬禍害。互聯網能提高效率,但是有很多東西都是提高效率卻降低利潤的。互聯網會讓美國的企業少賺錢而不是多賺錢。

8,市面上對每個投資專家的評價都是高於平均的,不管有多少證據證明其實根本不是那回事兒。

9,同第5條。如果你買了一個偉大的公司,你就坐那兒待著就行了。

10,巴菲特每個禮拜有70個小時花在思考投資上。

11,人們算得太多、想得太少。

12,無論何時,如果你覺得有東西在摧毀你的生活,那個東西就是你自己。老覺得自己是受害者的想法是最削弱自己的利器。

13,稅法決定了,還是買個偉大公司傻等它飛起來最划算。

14,如果你買的股票每年複利回報15%,持續30年,而你最後一次性賣掉的時候交35%的稅,那你的年回報還有13.3%。反之,對於同一支股票,如果你每年都賣一次交一次稅,那你的年回報就只有9.75%。這個3.5%的差距放大到30年是讓人大開眼界的(博主註:30年後前者回報42.35倍,後者只有16.3倍,相差26.05倍)。

15,最重要的,是要把股票看作對於企業的一小片所有權,以企業的競爭優勢來判斷內在的價值。要尋找未來折現的現金利潤比你支付的股價高的機會。這是很基礎的,你得明白概率,只有當你贏的概率更大的時候才去下賭注。

16,人們破產的常見原因是不能控制心理上的糾結。你花了這麼多心血、這麼多金錢,花的越多,就越容易這麼想:「估計快成了,再多花一點兒,就能成了……」 人們就是這麼破產的----因為他們不肯停下來想想:「之前投入的就算沒了唄,我承受得起,我還可以重新振作。我不需要為這件事情沉迷不誤,這可能會毀了我的。」

17,說到我這輩子在生意中見過的錯誤,過度追求避稅是一個常見的讓人做傻事兒的原因。我看到有人為了避稅干很大的錯事。巴菲特和我雖然不是挖石油的,但是我們該交的稅都交,我們現在也過得挺好的。要是有人向你兜售避稅套餐,別買。

18,我認為我們(美國)正處於或者接近我們文明的頂點……如果50或者100年後,我們(美國)只比得上亞洲某國家的的三分之一,我一點兒也不會覺得奇怪。如果要賭,這世界上將來幹得最棒的應該是亞洲。


19,某些程度上,股票就像是倫勃朗的畫。它們的價格基於過去成交的價格。債券要理性得多。沒有人會認為債券的價格會高到天上去。想像一下如果美國的所有退休基金都去買倫勃朗的油畫,它們都會升值並且引來一幫追隨者。

20,有人認為阿根廷和日本發生的事情在咱們這裡(美國)絕對不會發生,這種想法是很瘋狂的。

21,比起機構投資者,房產投資信託(REIT)更適合個人投資者。巴菲特還留著一些煙頭性格(意指其早期偏重格雷厄姆式的投資價值低估企業的風格),這讓他願意在人們不喜歡房產投資信託並且市價跌出八折以內的時候,用自己的私房錢買點兒REIT。這種行為能讓他回憶起當年撿煙頭的快樂,所以他自己有點兒閒錢鼓搗這事兒也挺好的。

22,聰明人也不免遭受過度自信帶來的災難。他們認為自己有更強的能力和更好的方法,所以往往他們就在更艱難的道路上疲於奔命。

23,「莊家優勢」是個在現代理財學裡很有意思的概念。那些機構的基金經理看上去很像是賭場裡的總管,只是規模更大。

24,三人行必有我師,要成為領導者之前必須先做跟隨者。

25,我們總是在學習、修正、甚至顛覆各種主意。在恰當時機下快速顛覆你的想法是一項很重要的品質。你要強迫自己去考慮對立的觀點。如果你不能比你的對手更好地說服對方,那說明你的理解還不夠。

26,我以前那個年代,漢堡包5美分一個、最低時薪是40美分,所以我算是見證了巨大的通脹了。但它摧毀了投資環境嗎?我不這麼認為。

27,大部分生活和事業上的成功來自於有意避免了一些東西:早死、錯誤的婚姻、等等。

28,有兩種錯誤:一,什麼都不做(看到了機會卻束之高閣),巴菲特說這個叫做「吮指之錯」;二,本來該一堆一堆地買的東西,我們卻只買了一眼藥水瓶的量。

29,經常對照一下清單可以避免錯誤。你們應該掌握這些基礎的智慧。對照清單之前還要過一遍心理清單(意指平常心),這個方法是無可替代的。

30,打官司是出了名的費時、費力、低效、以及難料結果。

31,連續40年每年回報20%的投資只存在於夢想之國。現實世界中,你得尋找機會,然後和其他機會對比,最後只找最吸引人的機會投資進去。這就是你的機會成本,這是你大一經濟課上就學到的。遊戲並沒有發生什麼變化,所以所謂的「現代投資組合」理論非常愚蠢。

32,最好是從別人的悲慘經歷中學到深刻教訓,而不是自己的。我們有些成功是早就預言的,有些是意外獲得的。

33,一般認為,最好的情形就是你坐在辦公室裡,然後美好的投資機會一個接一個地被送到你的面前 ---- 直到幾年之前,風投界的人們就是這樣享受的。但是我們完全不是這樣 ---- 我們就跟要飯的似的到處尋找好公司來買。20年來,我們每年最多投資一到兩個公司……說我們已經挖地三尺了都不誇張。(好機會)是沒有專業推銷員的。如果你坐在那裡等待好機會來臨,那你的座兒很危險。

34,我們最大的錯誤是該做的沒做、該買的沒買。

35,你只有學會怎麼學習你才會進步。

36,我們長期努力保持不做傻事,所以我們的收穫比那些努力做聰明事的人要多得多。

37,BRK的過去業績簡直輝煌得離譜。如果我們也用槓桿,哪怕比默多克用的少一半,也會比現在的規模大五倍。

38,買可口可樂股票的時候我們花了幾個月才攢了10億美元的股票 --- 是可口可樂總市值的7%。要攢成主要股東是很難的。

39,所有的大資本最終都會發現很難擴大,於是去尋找一些回報率更低的途徑。

40,如果今天你的資本較少並且年輕,你的機會比我們那時候要少。我們年輕的時候剛走出大蕭條,資本主義那時候是一個貶義詞,在20年代對資本主義的批判更是肆虐。那時候流行一個笑話:有個人說「我買股票是為老了的時候考慮,沒想到六個月就用上了!我現在已經覺得自己是老人了。」你們的環境更加艱難,但並不意味著你們做不好 --- 只是要多花些時間。但是去他娘的,你們還可能活的更長呢。

41,關於所謂「嬰兒潮(美國5、60年代出生)」的人口學現象,其影響相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來說小很多。過去的一個世紀,美國的GNP(國民生產總值)增長了7倍。這不是嬰兒潮導致的,而是由美國資本主義的成功和技術的發展帶來的。這兩樣東西的影響太利好,嬰兒潮問題相比之下就是一個小波動。只要美國的GNP每年增長3%,就能保持社會和平--- 足以覆蓋政客們的花銷。如果美國的發展停滯了,我敢保證,你們將會見證真切的代溝,不同代的人之間關係會很緊張。嬰兒潮是這種緊張的催化劑,但是根本原因還是經濟不增長。

42,實際上,每個人都會把可以量化的東西看得過重,因為他們想「發揚」自己在學校裡面學的統計技巧,於是忽略了那些雖然無法量化但是更加重要的東西。我一生都致力於避免這種錯誤,我覺得我這麼幹挺不錯的。

43,你應該對各種學科的各種思維都有所理解,並且經常使用它們 --- 它們的全部,而不是某幾個。大部分人都熟練於使用某一個單一的模型,比如經濟學模型,去解決所有的問題。應了一句老話:「拿錘子的木匠,看書上的字兒就覺著像釘子。」 這是一種很白痴的做事方法。

44,對於我而言,把股票分成「價值股」和「成長股」就是瞎搞。這種分法可以讓基金經理們藉以誇誇其談、也可以讓分析師們給自己貼個標籤,但是在我眼中,所有靠譜的投資都是價值投資。

45,我這一輩子認識的所有智者,沒有不愛看書的。我和巴菲特看書之多都能嚇著你。我的孩子取笑我說我就是一本伸出兩條腿的書。

46,我們都愛大量閱讀,聰明人都這樣,但這還不夠,你還應該有一種批判接受、合理應用的態度。大部分人看書都沒有抓到正確的重點,看完了又不會學以致用。

47,我們經常從那些上進的孩子們那兒聽到這些問題。這是個很「聰明」的問題,你對著一個有錢老頭問:「我怎麼才能成為你呢?怎麼才能迅速地成為你呢?」

48,我們如果要再開一家See's糖果幾乎不用花費任何資本。我們的資本太多了都快淹死我們了,所以幾乎是零成本。對於有些極度缺錢的煎餅店,增設特許經營店簡直是瘋狂的事情。我們喜歡搞直營店以便更好地控制服務品質。

49,做空行為是很危險的。

50,坐在空頭位置,又看到股價遇到利好大漲,這是一件特別讓人氣憤的事情。人生苦短,遭受這種氣憤太不值當了。

51,世界上最鬱悶的事情之一,就是你費盡力氣發現了一個騙局(並且做空這個公司),但是眼睜睜地看著股價繼續瘋漲三倍,而且這些騙子們拿著你的錢彈冠相慶,而且你還要收到證券行的保證金追加通知。像這種鬱悶的事情你哪能去碰呢?

52,上市的代價已經變得非常高了。一個小公司謀求上市是沒有什麼道理的。很多小公司正在走私有化的路子以此擺脫上市公司的繁冗負擔。

53,公開叫價的競價方式就是設計來讓人的腦子變成一鍋粥的:由於別人也在叫價,你覺得(你的競價)得到了社會認同,你會有一種回饋傾向,會陷入一種「被剝奪超級反應綜合症」,覺得(必須想方設法阻止)你的「心頭好」離你而去……總之我的意思就是這種方式就是設計來操縱人的心理的,讓人們去做白痴的事情。


54,暗標競價的問題在於標的物常常被那些犯了技術錯誤的一方贏得,比如殼牌石油支付給貝利奇石油的價格是(另一方的)兩倍。在公開叫價的競標中,你就不可能比輸掉的那一方多付一倍的價錢。

55,我們偏愛把大量的金錢投放到那些不需要我們再做什麼其他決策的地方。

56,能理解投資的真髓也能讓你成為一個好的企業管理者,反之亦然。

57,有件事情很有意思:你可能擁有一家價值100億美元的公司,而這家公司可能連1億美元都借不到。但是,由於公司是上市公司,公司的大股東憑著手裡的小紙片(股票)做擔保卻能借到好幾十億美元。但是如果公司不是上市的,它可能連那些大股東能借到的20分之一的錢都借不到。

58,我經常見到一些並不聰明的人成功,他們甚至也並不十分勤奮。但是他們都是一些熱愛學習的「學習機器」;他們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都比那天早上起床的時候稍微多了那麼一點點智慧。夥計,如果你前面有很長的路要走的話,這可是大有裨益的啊。

59,不管是對於私有企業的企業主還是上市公司的股東,進行買賣時參考的標準應該是企業內在價值而不是過往成交的紀錄,這是最基本的價值概念,而且我認為永遠也不會過時。

60,巴菲特和我不是因為成功預測了宏觀經濟並且依此下注才獲得今天的成功的。

61,提問者來自新加坡,新加坡可能是世界歷史上成績最輝煌的發展中經濟,所以這位提問者才會把15%的增長率稱作「保守」。但其實這不是「保守」,這是很狂妄的。只有新加坡來的人才敢把15%稱作「保守」。

62,我不會花太多時間追悔過去,一旦吸取了教訓,我就不會再陷在裡面了。

63,如果你從我們的投資決策裡剔除掉最好的那15個,我們的表現就顯得非常平庸了。(遊戲的重點)不是非常多的動作而是非常大的耐心。你要堅守你的原則,當機會出現的時候,就大力出擊。

64,我們會把一些決策議題扔進名字叫做「太難了」的檔案櫃,然後去看其他的議題。

65,如果想提高你的認知能力,忘記過去犯過的錯誤是堅決不行的。

66,30年代的時候,靠房產抵押得到的貸款可以比房子的售價更多。這大概就是現在私募股權領域的情形。

67,模仿一大堆人意味著接近他們的平均水平。

68,生命中的很多機遇都只會持續一小段時間,它們持續是因為(別人)暫時不便(攫取它)……對於我們每個人,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所以你最好隨時預備好行動並且有足夠的思想準備。

69,有巨額佣金的地方常常就有騙局。

70,承認自己不懂某樣東西意味著智慧的曙光即將來臨。

71,即使你不喜歡現實,也要承認現實 --- 其實越是你不喜歡,你越應該承認現實。

72,我們努力做到通過牢記常識而不是通過知曉尖端知識賺錢。

73,長期而言,一個公司股票的盈利很難比這個公司的盈利多。如果公司每年賺6%持續40年,你最後的年化回報也就是6%左右,即使你買的時候股票有很大的折扣。但反過來如果公司每年資產收益率達18%並且持續二三十年,即使你買的時候看起來很貴,他還是會給你帶來驚喜。

74,就像工人必須瞭解自己工具的侷限性,用腦子吃飯的人也要知道自己腦子的侷限性。

75,許多市場最終會形成兩到三個大競爭者 ---- 或者五到六個。其中有些市場裡壓根兒沒有人能賺到什麼錢。有些市場裡每個競爭者都做得不錯。多年以來,我們一直在研究,為什麼有些市場裡競爭比較理性,股東們獲得的回報都不錯,而有些市場裡的競爭則讓股東血本無歸。我們舉航空公司的例子來說吧,咱們現在坐在這裡,可以想到航空公司們為世界作出的各種貢獻 --- 安全的旅行、更好的體驗、能夠隨時飛向你的愛人,等等。但是,這個行業自從萊特兄弟的時代以來,給股東們回報的利潤是負的,而且是一個巨大的負數。這個市場裡的競爭是如此激烈,以至於一旦放開監管,航空公司們就開始(大降價)來損害股東們的權益。然而,在另外一些行業裡,比如麥片行業,幾乎所有的競爭者都混得挺舒服。如果你是一家中型的麥片生產商,你大概能有15%的資產回報率。如果你的本事特別好,甚至能達到40%。但是為什麼麥片這麼掙錢呢?在我看來他們整天搞各種瘋狂的營銷、推廣、優惠券來激烈競爭,竟然還這麼掙錢。我不是很明白。顯然,品牌效應的因素是麥片行業有而航空行業沒有的。這可能是個主要因素。或者麥片生產商們有共識,認為誰都不可以那麼瘋狂地競爭 ---- 因為如果有一個二楞子視市場佔有率如命根,比如說如果我是家樂氏的老闆然後我決定要搶佔60%的市場佔有率,我想我可以把這個市場的大部分利潤都給弄沒了。這個過程中我可能會把家樂氏給毀掉。但是我想我還是可以做到(佔據市場以及消滅行業利潤)。你應該有信心去顛覆那些比你資深的人,條件是他們的認知被動機導致的偏見矇蔽了、或者被類似的心理因素明顯影響了。但是在另外一些情況下,你應該認識到你也許沒有什麼新意可想 --- 你最好的選擇就是相信這些領域中的專家。

76,我們發現那些在生意中優勝的「系統」往往有些變量被近乎荒謬地最大化或者最小化 ---- 比如Costco的打折倉儲店。

77,有些情況比坐擁大量現金無處可投更糟糕。我還記得當年缺錢的情景 --- 我可不想回到那個時候。

78,如果你(在發出指令和訴求的時候)總是告訴他們你的原因,他們就會更好地理解你的意圖,並且覺得你的想法更重要,他們也就更願意聽你的。

79,量入而出、時刻攢錢、把錢放到可以延期交稅的賬戶裡。時間長了,你就會攢出一筆財富了。這完全不需要動什麼腦子。

80,我儘量遠離那些不懂裝懂的人。

81,我覺得先好好掌握別人已經整理好的知識才是靠譜的學習方法。我不認可那種閉門造車自己鼓搗出結果的方法。沒人能那麼聰明。

82,我有個熟人,他們家旁邊那個房子看起來很不起眼的,但是竟然賣了1700萬美元。房市價格有很極端的泡沫。

83,經驗告訴我們,當機會來臨的時候,如果你有足夠的準備並且適時、果斷、有魄力地做一些簡單而合理的事情,就能奇蹟般地讓你致富。偶爾出現的這種機會往往賜予那些時刻準備著、一直搜尋著、並且願意分析複雜事物的人。當機會出現的時候,你所要做的全部事情就是使用你平時謹慎耐心攢下來的彈藥、大手下注在那些勝算極大的賭局上。

84,現在這個時代是以往的資本主義中沒見過的。與以往相比,我們有史上最多的知識分子投身在炒賣股票和投機倒把上。許多我所見到的事情讓我聯想起索多瑪和蛾摩拉(墮落罪惡之城)。自私、妒忌、還有各種山寨貨。以前也有過這些事情,它們導致了可怕的後果。

85,我們的投資風格被稱作焦點投資,意在持有十隻股票、而不是一百個或者四百個。好投資不好找,所以應該集中在那些少數幾個好的上,這對於我是很顯而易見的事情。但是投資界98%的人都不這麼想。這對我們倒是挺好的。

86,你要當心過於強烈的意識形態觀念。如果你腦子裡只有一個念頭的話那是非常危險的。

87,和巴菲特一樣,我有很強的致富慾望。不是因為我喜歡法拉利什麼的,而是我喜歡獨立。我極度渴望獨立。

88,每一個有工程師思維的人看到會計準則都會想吐。

89,你只有學會了如何學習才能進步。

90,多談談你的失敗歷程、少吹噓你的成功經歷,這樣對你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876

查理·芒格的投資建議(上)(很值得拜讀的文章) 證券市場紅週刊

http://xueqiu.com/2994748381/30121138
性格、耐心和求知慾的重要性
  (成功投資的關鍵因素之一就是擁有良好的)性格
——大多數人總是按捺不住,或者總是擔心過度。成功意味著你要非常有耐心,然而又能夠在你知道該採取行動時主動出擊。你吸取教訓的來源越廣泛,而不是僅僅從你自己的糟糕經驗中吸取教訓,你就能變得越好。
  我想說說怎樣才能培養那種毫不焦躁地持有股票的性情。光靠性格是不行的,你需要在很長很長的時間內擁有大量的求知慾望。
  你必須有濃厚的興趣去弄明白正在發生的事情背後的原因。如果你能夠長期保持這種心態,你關注現實的能力將會逐漸得到提高。如果你沒有這種心態,那麼即使你有很高的智商,也注定會失敗。
集中投資
  我們的投資風格有一個名稱——集中投資,這意味著我們投資的公司有10家,而不是100家或者400家。
  我們的遊戲是——當好項目出現時,我們必須能夠認出來,因為好項目並不會經常出現,機會只眷顧有準備的人。
  好的投資項目很難得,所以要把錢集中投在少數幾個項目上,這在我看來是很好的主意。投資界有98%的人並不這麼想,而我們一直以來都是那麼做的,這給我們(也給你們)帶來了許多好處。
  好玩的是,絕大多數大型投資機構的想法不是這樣的。他們聘請了許多人,比較默克製藥公司和輝瑞製藥公司到底哪個價值高,分析標準普爾500指數的每隻成份股,以為他們能夠打敗市場。你這樣做是無法打敗市場的。
我們的投資規矩是等待好球的出現。
  如果我有機會進入某個企業工作,而那裡的人用各種指數標準來衡量我,逼我把錢都投出去,聚集在周圍監視我,那麼我會討厭這家企業,我會有戴上腳鐐手銬的感覺。
  很少有人借鑑我們的方法。採用集中投資策略的公司略有增加,但真正增加的是無限制使用投資顧問來建議資產如何配置、分析評估其他顧問等等做法。也許有2%的人會走進我們的陣營,剩下98%的人將會信奉他們聽來的道理(比如說市場是完全有效的)。
錯誤的投資課程
  Beta係數、現代組合投資理論等等——這些在我看來都沒什麼道理。我們想要做到的是用低廉的價格,甚至是合理的價格,來購買那些擁有可持續競爭優勢的企業。
  大學教授怎麼可以散播這種無稽之談(股價波動是衡量風險的尺度)呢?幾十年來,我一直都在等待這種胡言亂語結束。現在這樣亂講的人少了一些,但還是有。
  沃倫曾經對我說:「我對學術界的總體看法可能是錯的(把它看得這麼糟糕),因為那些跟我打交道的人都有一套瘋狂的理論。」
坐等投資法
  如果你因為一樣東西的價值被低估而購買了它,那麼當它的價格上漲到你預期的水平時就必須考慮把它賣掉。那很難。但是,如果你能購買幾個偉大的公司,那麼你就可以安坐下來啦,那是很好的事情。
  我們偏向於把大量的錢投在我們不用再另作決策的地方。
優秀企業是什麼?
  有這麼兩類企業:第一類每年賺12%,你到年底可以把利潤拿走。第二類每年賺12%,但所有多餘的現金必須進行再投資——它總是沒有分紅。這讓我想起了那個賣建築設備的傢伙——他望著那些從購買新設備的客戶手裡吃進的二手機器,並說:「我所有的利潤都在那裡了,在院子裡生鏽。」我們討厭那種企業。
喜詩糖果:優秀企業的個案研究
  如果喜詩糖果(在我們收購它的時候)再多要10萬美元(巴菲特插口說:「1萬美元」),沃倫和我就會走開——我們那時就是那麼蠢。
  伊拉·馬歇爾說你們這兩個傢伙瘋啦——有些東西值得你們花錢買的呀,比如說優質的企業和優質的人,你們低估了優質的價值啦。我們聽進了他的批評,改變了我們的想法。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很好的教訓:要有能力建設性地接受批評,從批評中吸取教訓。如果你間接地吸取我們從喜詩糖果學到的教訓,那麼你將會說,伯克希爾是建立在建設性的批評之上的。
錯誤
  伯克希爾歷史上最嚴重的錯誤是坐失良機的錯誤。我們看到了許多好機會,卻沒有採取行動。這些是巨大的錯誤——我們為此損失了幾十億美元。到現在還在不斷地犯這樣的錯誤。我們正在改善這個缺陷,但還沒有完全擺脫它。
  這樣的錯誤可以分為兩類:1,什麼也不做,沃倫稱之為「吮吸我的大拇指」;2,有些股票本來應該買很多,但是只買了一點。
  在差點犯下沒有購買喜詩糖果的大錯之後,我們有很多次犯了相同的錯誤,很顯然,我們吸取教訓很慢。這些機會成本並沒有反映在財務報表上,但卻讓我們失去了幾十億美元。
  由於坐失良機的錯誤(是無形的),絕大多數人並不會注意到它們。我們會主動說出我們犯下哪些坐失良機的錯誤——就像我們剛才所做的那樣(剛剛在討論的是,他們因為沃爾瑪的股價上漲了一點點而沒有買進,結果犯下了少賺100億美元的錯誤)。
當股價下跌時買進
  過去幾十年來,我們經常這麼做:如果某家我們喜歡的企業的股票下跌,我們會買進更多。有時候會出現一些情況,你意識到你錯了,那麼就退出好了。但如果你從自己的判斷中發展出了正確的自信,那麼就趁價格便宜多買一些吧。
誘人的機會總是轉瞬即逝的。
  真正好的投資機會不會經常有,也不會持續很長的時間,所以你必須做好行動的準備,要有隨時行動的思想準備。
小投資者的機會
  如果你今天只有很少的資本,年紀尚輕,那麼你的機會比我年輕時要少一些。當年我們剛走出大蕭條,當時人們認為資本主義很糟糕。
  20世紀20年代出現了許多弊端,當時有個笑話是這樣的,一個傢伙說:「我買股票是為了晚年,這種方法很靈驗——不到6個月,我就覺得自己像個老頭了!」
  你遇到的困難更大,但這並不意味著你沒辦法做得好——只是需要更多時間而已。但那有什麼關係呢,你能活得更長久啊。
  如果我是你,我就會買些很小的股票,尋找一些罕見的錯誤定價的機會,但這類機會的確是很少。
股票賣空
  賣空股票,卻又看到股價因為某些因素而上漲,是很苦惱的事情。你在生活中不應該去做這麼苦惱的事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915

查理•芒格如何評價格雷厄姆 大道至簡-榮令睿

來源: http://xueqiu.com/1471745203/30991277

本文發表於《投資與理財》2014年第15期 文/榮令睿
一次訪談中,巴菲特談到查理•芒格時說:“查理把我推向了另一個方向,而不是像格雷厄姆那樣只建議購買便宜貨,這是他思想的力量,他拓展了我的視野;我以非同尋常的速度從猩猩進化到人類,否則我會比現在貧窮得多。”

本傑明•格雷厄姆和查理•芒格都很有幽默感,他們的幽默往往帶有諷刺性(這跟巴菲特的幽默風格不同),二人都涉獵甚廣,對很多文學、科學及大思想家的學說深感興趣,並都喜歡引經據典。另外,兩人都認為獨立思考、理性等是投資的首要條件。格雷厄姆常告訴學生,在華爾街成功的要件有二:第一是正確思考,第二是獨立思考,這跟芒格經常強調的理性、克服誤判心理等具有一致性。

芒格遇見巴菲特時,對優劣企業的差異,已有強烈定見,並且他也不像巴菲特般對格雷厄姆有特別的情感與崇敬。格雷厄姆有些看法根本無法打動他,他曾表示,“我認為其中很多想法簡直是瘋狂,忽略了相關事實,特別是他看事情有盲點,對於有些實際上值得以溢價買進的企業的評價過低。”但是芒格非常認同格雷厄姆最基本的教條,比如內在價值、安全邊際、市場先生的比喻等。他說:“對私人股東和股票投資人而言,依據內在價值而非價格波動來買賣股票的基本投資概念,永不過時。”

查理•芒格1994年在美國南加州大學的一次演講中,進一步談到了格雷厄姆的投資思想和方法,可供我們參考。

(一)格雷厄姆購買股票的時候,世界仍未擺脫20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的影響,人們很久才擺脫大蕭條帶來的恐慌心理,而本傑明•格雷厄姆早就拿著蓋格探測器在20世紀30年代的廢墟中尋找那些價格低於價值的股票。當時,有很多股票的價值遠低於凈資產,甚至股價只有流動資金凈額的一半,這在隨後的時期很難再看到。就像查理芒格所說:本傑明·格雷厄姆經典概念的問題在於,人們逐漸變得聰明起來,那些顯而易見的便宜股票消失了;你們要是帶著蓋格探測器在廢墟上尋找,它將不再發出響聲。

(二)在格雷厄姆的時代,流動資金確實屬於股東,工會等機構並沒有後來那麽強勢,股東較容易采用破產等辦法裁掉人員拿到流動資金。而後來按照現代文明的社會制度和新的法律,企業並不容易清算,並且員工補充和安置往往要有限考慮,企業就算不景氣,也往往需要支撐下去,直到流動資金耗盡。

(三)事情並不絕對,“雪茄煙蒂”投資法仍有積極作用。芒格說,後來格雷厄姆的信徒們做出的反應是調整他們的蓋格探測器的刻度,他們開始用另一種方法來定義便宜股票。他們不斷地改變定義,以便能夠繼續原來的做法。他們這麽做效果居然也很好,可見本傑明·格雷厄姆的理論體系是非常優秀的。

(四)芒格認為格雷厄姆的理論最厲害的部分是“市場先生”的概念。格雷厄姆並不認為市場是有效的,他把市場當成一個每天都來找你的躁狂抑郁癥患者。有時候,市場先生說:“你認為我的股票值多少?我願意便宜賣給你。”有時候他會說:“你的股票想賣多少錢?我願意出更高的價錢來買它。”所以你有機會決定是否要多買進一些股票,還是把手上持有的賣掉,或者什麽也不做。在格雷厄姆看來,能夠和一個永遠給你這一系列選擇的躁狂抑郁癥患者做生意是很幸運的事情。這種思想非常重要,也讓巴菲特在其成年之後的一生中受益匪淺。

(五)作為教授,格雷厄姆想發明一種簡潔的、適合所有人的投資方法,他也就很難突破自身的局限性。芒格評價說,教授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格雷厄姆也一樣,他想要發明一套每個人都能用的理論。例如,格雷厄姆甚至不願意跟企業的管理人員交談,他並不認為隨便什麽人都能夠跑去跟企業的管理人員交談並學到東西,而認為企業的管理人員往往會非常狡猾地歪曲信息,用來誤導人們,所以跟管理人員交談是很困難的。這些對管理層評價、對優秀商業模式的評價等都具有主觀性,也不符合格雷厄姆的簡潔性要求。

查理•芒格說,我們起初是格雷厄姆的信徒,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慢慢地,我們培養起了更好的眼光。我們發現,有的股票雖然價格是其賬面價值的兩三倍,但仍然是非常便宜的,因為該公司的市場地位隱含著成長慣性,它的某個管理人員可能非常優秀,或者整個管理體系非常出色等。

一旦我們突破了格雷厄姆的局限性,用那些可能會嚇壞格雷厄姆的定量方法來尋找便宜的股票,我們就開始考慮那些更為優質的企業。而伯克希爾·哈撒韋數千億美元資產的大部分來自這些更為優質的企業。最早的兩三億美元的資產是我們用蓋格探測器四處搜索賺來的,但絕大多數錢來自那些偉大的企業。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4a56860102uz2o.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550

查理·芒格的投資法則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959

本文作者為金融博客A wealth of Common Sense博主、基金經理 Ben Carlson。華爾街見聞翻譯整理。

“如果你善於破除你自己的錯誤想法,那是一個巨大的天賦。”--- 查理·芒格。

股神巴菲特在執掌伯克希爾·哈撒韋之前曾有自己的投資公司,並且成績不凡。其實,巴菲特的合作夥伴查理·芒格也曾有過自己的投資公司。以下是他的基金從成立到結束期間相對於道指和標普500的表現。

Munger

總體來看,這支基金表現出眾。但1973-1974年的熊市期間,道指下跌33%,這支基金卻下跌53%. 美國財經作家Janet Lowe在她的書中(《Damn Right: Behind the Scenes with Berkshire Hathaway Billionaire Charlie Munger》)提到,查理芒格是這麽看待他在1973-1974年的表現。

“我經歷過好幾段表現不佳的時期。如果你活的時間夠長,你總會有表現不好的時期。”

芒格的這支基金的波動水平(Volatility)幾乎是市場整體波動水平的一倍。 如果基金表現好的話,波動性過大有關系麽? 查理·芒格是這麽看的:

企業財務中過分強調波動性, 這一做法在我看來豪無道理。只要賺錢的概率比較大,並且我們沒有押上公司的全部身家,我們並不介意波動性。我們在意的是,賺錢比虧錢的概率大。

投資行業很多人都自稱他們的投資策略,是唯一的成功之路。芒格其實是為數不多的有資格說這個話的人。不過,他認為,每一個投資者都需要找到符合他們自己個性的投資策略。

“每個人投資時都需要考慮自己的心理特點。如果你承受不了虧損, 你也許需要選擇更為保守的投資策略。每個人都需要根據自己的個性和天分調整自己的投資策略。我不認為有哪個投資策略可以放之四海皆真理。”

金融市場沒有簡單的答案。永遠也不會有一種能夠適合每個人的投資技巧。投資者必須願意嘗試任何投資策略。

投資是一個艱苦的工作。這對於想跑贏市場的人來說更是如此。這並非不可能,但並不容易。芒格對於投資者是否應該買指數基金是這樣看的:

“你是否應該買指數基金能?這取決於你的投資回報是否會高於平均水平。或者你是否你能找到投資結果比平均水平好很多的管理者。”

不論投資者策略如何,芒格認為,長期投資、減少操作有巨大優勢。

“如果你做做幾筆很棒的投資、並且不用太多操作,這樣的情況對投資者來說非常有利。你聽的廢話更少。如果投資結果卻是不錯,你還能省些稅。”

芒格還提到,好的投資者必須花大量的時間閱讀:

“我想,你不可能成為一個好的投資者,如果你不廣泛閱讀的話。”

最後,芒格喜歡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建立一個長期的體系和流程。有這套體系,他自己和巴菲特都不需要花太多精力用於日常監督。

“伯克希爾的資產配置非常合理,不需要總部在日常給予不斷的支持。”

以上這些,看起來簡單,做起來不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110

《查理周刊》究竟畫了什麽招致殺身之禍?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865

法國雜誌《查理周刊》巴黎總部昨日遭襲,大巴黎地區響起了50年一遇的最高警報。法新社消息稱,至少2名襲擊者攜帶沖鋒槍和火箭彈發射器行兇。這起事件已造成12人死亡。

火箭彈都用上了,究竟是什麽樣的深仇大恨?《查理周刊》究竟畫了什麽導致殺身之禍?紐約左派政治漫畫家Scott Bateman用以下圖表展示,漫畫是恐怖分子最痛恨的事物。

查理周刊,法國,恐怖主義,穆斯林,伊斯蘭教

2006年以來,《查理周刊》多次刊發諷刺伊斯蘭教先知的漫畫,引起穆斯林憤怒,其辦公室2011年就曾遭到燃燒彈襲擊。而昨日恐怖分子的襲擊也主要原因是為先知報仇。恐怖分子開槍前還問清了編輯和漫畫家的名字,確保沒有殺錯。微信公眾號“大象藝術”用以下長微信內容介紹了《查理周刊》那些招來仇恨和血腥報複的諷刺畫,個別字句有改動。


《查理周刊》從1970年創刊以來就是自由和諷刺媒體的象征。通過具有諷刺、挑戰色彩的漫畫對政治人物,以及包括宗教領袖在內的“明星”進行嘲諷。

據《查理周刊》律師Richard Malka介紹,自從刊登了穆罕默德的漫畫後,8年來,周刊就經常受到威脅,雖然受到警方保護,但是今天面對手持“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的“野蠻人”,一點辦法都沒有。他說,《查理周刊》所做的就是捍衛言論自由,捍衛所有人的自由。但不幸的是,今天,一些記者和漫畫作者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查理周刊,法國,恐怖主義,穆斯林,伊斯蘭教

這幅題目名為《如果默罕默德回來》的封面,先知跪在地上被自己的信徒拿刀威逼著,先知說道:“傻瓜,我是先知!”恐怖分子答道:“閉嘴,你這個靠不住的!”今天的《訊息報》專題欄目諷刺了《查理周刊》,欄目的副標題為:“如果默罕默德回來?查理周刊恐怖事件11人死亡!”

查理周刊,法國,恐怖主義,穆斯林,伊斯蘭教

《無法觸及》這部近些年來法國最偉大的電影,講述一個法國權貴因極限運動致殘,機緣巧合招了一個沒有任何護理常識,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黑人作為私人護理,最終二人跨階級跨種族的友誼成為一段佳話。該電影是改編自發生在巴黎的真實故事。

《查理周刊》借用《無法觸及》的劇情,一個猶太人推著一個穆斯林,題目為:《無法觸及2》。《查理周刊》此舉不僅重新挑起了穆斯林和猶太民族的仇恨,還把無辜的法國人也牽連進來了,因為他們大部分的編輯就是法國人。

當時法國政府就嚴重警告了《查理周刊》,此舉也引發了巴黎大規模示威遊行。

查理周刊,法國,恐怖主義,穆斯林,伊斯蘭教

查理周刊,法國,恐怖主義,穆斯林,伊斯蘭教

2011年11月,盡管持續受到壓力,但《查理周刊》堅持出版了一期名為《伊斯蘭教法周刊》(Charia Hebdo)的特刊,頭版就是一張穆罕默德的諷刺漫畫,這份特刊大受歡迎,共售出40萬份。而就在特刊出版當天,《查理周刊》總部被燒毀。當時,法國政府指責“激進伊斯蘭分子”涉嫌制造了這起“恐怖襲擊”事件。《查理周刊》的網站隨後也多次遭到黑客襲擊。今天死於恐怖襲擊周刊總編Charb因受到死亡威脅,一直處於警方保護中。

查理周刊,法國,恐怖主義,穆斯林,伊斯蘭教

《查理周刊》的封面廣告,大意為:“笑不死你!”這個封面是《查理周刊》最著名的廣告,也曾多次被法國其他媒體譴責。

 

查理周刊,法國,恐怖主義,穆斯林,伊斯蘭教

本周上市的最後一期就主要聚焦今天上市的法國著名作家米歇爾 ∙胡艾勒貝克(Michel Houellebecq)的新作《屈服》(Soumission),作者在書中想象了2022年被伊斯蘭化的法國。《查理周刊》頭版刊登的是胡艾勒貝克的漫畫頭像,畫中人物說“2015年,我開始掉牙,2022年,我就要過伊斯蘭齋月”,在另一幅漫畫上,這位作家說“2036年,伊斯蘭國組織將進入歐洲”。

不過《查理周刊》不光諷刺穆斯林,他也諷刺自己人。比如薩科齊和奧朗德。

查理周刊,法國,恐怖主義,穆斯林,伊斯蘭教

該封面是諷刺薩科齊在政治上的無為,薩科齊為自己辯解:“我是無辜的。”記者回答:“演技一流!”

查理周刊,法國,恐怖主義,穆斯林,伊斯蘭教

薩科齊落選之時:“玩笑開夠了,謝謝!”

查理周刊,法國,恐怖主義,穆斯林,伊斯蘭教

圖中海里的國民都要淹死了,奧朗德坐在海灘上輕輕說道:“我是不會動的。”

最後來看看《查理周刊》今早在FaceBook 的最後一條更新吧。

查理周刊,法國,恐怖主義,穆斯林,伊斯蘭教

這是恐怖襲擊前一個小時《查理周刊》在FaceBook上的更新。襲擊前最後一次更新也是諷刺穆斯林的,結果下一個小時,全副武裝的恐怖分子就到達了《查理周刊》的辦公室。

逝者安息

查理周刊,法國,恐怖主義,穆斯林,伊斯蘭教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588

基地組織宣稱對《查理周刊》恐怖襲擊負責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142

也門基地組織領導人宣稱,其組織策劃安排了1月7日對巴黎諷刺雜誌《查理周刊》辦公室的恐怖襲擊。

彭博新聞社報道,在今日發布於社交媒體上的一則視頻中,也門基地組織領導人Nasr bin Ali Alanesi聲稱,1月7日的襲擊是對《查理周刊》此前刊發漫畫諷刺先知穆罕默德的回應。

Alanesi稱,

“我們要向烏瑪(指全世界的穆斯林團體)澄清,是組織的領導人選擇了目標、制定了計劃、資助了行動並任命了執行人。”

法國諷刺雜誌《查理周刊》總部7日發生槍擊事件,共造成12人死亡,其中包括法國著名的諷刺漫畫家和一名穆斯林警察。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這是法國50年來最嚴重的襲擊事件。一名法國電視臺消息人士表示,襲擊發生時,雜誌社正在進行每周例行編輯會,這意味著幾乎所有記者都會在現場。事件發生後,法國總統奧朗德譴責稱,這是一起恐怖襲擊活動,是針對一家報紙、針對言論自由的極其殘暴的行徑。

制造槍擊事件的兩名嫌犯Cherif和Said Kouachi兄弟於當地時間9日被警方擊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4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