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讀《沃爾特·施洛斯資料集》
我手頭上有一本沃爾特·施洛斯的資料集,這是大連一位投資者的譯作,屬於非正規出版物,所以售價不菲。但是為了研究施洛斯的投資方法,我咬咬牙只好買下來了。
這本資料集總共有13節。第一節是《1973年:破爛換錢》。那是1973年8月15日福布斯雜誌對施洛斯的采訪。在這篇采訪里,施洛斯成為一個“撿破爛”的投資者。確實,真正的價值投資者一定是“撿破爛”的——買進冷門的、被市場遺棄的股票。大多數人只關心盈利增長、管理層,但是施洛斯只對便宜的股票感興趣。這個便宜是指相對公司的資產或公司持續經營創造的價值來說便宜。
1955年,施洛斯開始管理自己的公司,在他管理的早期,他只尋找“價格低於營運資金的股票”。很顯然,這是他的老師本傑明·格雷厄姆的方法。所謂的價格低於營運資金的股票,指的是在扣除所有負債和優先股後,每股股價低於每股包含的營運資金。那就意味著,實實在在的工廠和設備都是白送的,沒有比這樣的股票再便宜的了。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有許多這樣的股票。“那時候,如果價格低於營運資金的股票消失了,我們就知道股市太高了。”但是從五十年代末期開始,這樣的股票根本找不到了。當然,還有些相當好的公司,其股價不到凈資產的1/3,這值得關註。
施洛斯並不關心公司的盈利,因為盈利固然重要,但是①盈利不穩定,②就算盈利能夠預測得很準確,別人給的市盈率可能會發生變化。所以凈資產給人的感覺更踏實更放心。施洛斯喜歡按凈資產來估值。比如共和鋼鐵,每股凈資產65美元,若要重建一個這樣的鋼鐵廠,每股130美元都不夠。而日本人開廢鋼廠,美國人沒人會進入鋼鐵生意,新公司也不會進入這個行業。一方面這些公司需要投入大量資本,另一方面它又賺不了錢。這種公司由於各種原因會遭到人們拋棄,被打壓, 但是只要情況稍有好轉,在杠桿效應的作用下就能賺很多。施洛斯舉例他買進的馬凱特水泥和基斯通鋼鐵公司的股票都是屬於這種類型。
施洛斯買進這樣的公司,不但買入價是打折的,而且大多數還會在等待估值修複的過程中分紅。施洛斯問:“一個是利息7.5%的債券,到期之前保證支付7.5%的利息;一個是股息5%的股票,有機會從14美元漲到35美元,你選哪個?”當然,前提是這樣的公司能夠東山再起。從歷史上看,許多陷入困境的公司最後都走出來了,大部分都好轉了,不能因為一時的衰退就說一切都完了。
施洛斯最得意之作是買進奄奄一息的波士頓-普羅登斯鐵路。他最初以96美元買進它的保息股,並且一路買進,直到漲到240美元。施洛斯持有1800多股,最終獲得了50萬美元。當然,施洛斯每次不一定都勝出,他投資密爾沃基鐵路就損失慘重。1969年,他以每股50美元買進,以為它要漲到80美元,不料市場恐慌下跌了,這筆投資沒做成。至於虧損了多少,施洛斯沒有說。
施洛斯只追求合理的回報,他只是希望每年增長15%到20%。他的平均業績是17%。“利潤差不多了,我就落袋為安。我認為,有些人真是不虧錢心里就難受,反之,在投資上保持理智的人會做得不錯。”施洛斯不知道如何評價市場,但是他認為,有些股票值得關註。買進這種低迷的股票其實有三條後路:①盈利改善,股價上漲;②收購方介入,購買公司控制權;③公司自己要約回購。買進這樣的公司都是低迷的,有問題的,不可能每個都能成功,但是如果買進15個或20個這樣的公司就難說了。
施洛斯管理的資金規模不大,但始終保持著穩定的業績。他管理的資金只有400萬美元左右,但是17年間,年均收益率是17%,也就是稅前70萬美元左右。因為有這樣的收益率,所以施洛斯根本不會去抓像施樂那樣的大牛股。
自從全面禁止象牙及其制品的國際貿易以來,非洲大象得到很大定程度上的保護,一些國家的大象數量出現大幅反彈。南非、贊比亞等非洲國家日前表示,希望即將開幕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締約國會議能夠解禁象牙交易,允許其出售象牙換取資金。
據中新社報道,9月24日至10月5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第17屆締約成員國會議將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舉行。屆時,東道主南非和津巴 布韋、納米比亞等南部非洲國家將借機提出解禁象牙貿易的倡議。不過,要改變禁止貿易的現狀,他們需要得到183個公約締約國中三分之二的支持。目前,反對 象牙國際貿易合法化的陣營仍很強大,主要包括西方國家、非政府組織以及肯尼亞等個別的非洲國家。
在南部非洲國家看來,上個世紀80年代出臺的對象牙國際貿易的禁令已經不合時宜。20多年來,雖然盜獵活動仍屢禁不止,但這些國家大象的數量已經出 現了反彈,甚至象滿為患。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非洲的草原象約為35萬頭,而森林象則為7萬頭。其中,在過去的20年中,納米比亞的大象數量從7500頭已 經增加到2萬頭,津巴布韋目前大象也增加到了8萬頭。博茨瓦納的一個國家公園中,大象數量從80多年前的30頭猛增到13萬頭。南非僅克魯格國家公園,大 象數量就從1994年的8000頭增加到17000頭。
在南非最大的克魯格國家公園內,因為大象數量太多,很多樹木被連根拔起或者剝去樹皮,公園內一片狼藉。另外,數量眾多的大象還破壞莊稼,威脅到樹 木、鳥類甚至是窮苦人民的生計。納米比亞在一份解禁象牙貿易的提議中說:“大象破壞莊稼,損害財物甚至傷害人命,被認為是禍害偏遠地區民眾生活的罪魁。”
長時間以來,大部分南部非洲的國家都對象牙交易持歡迎的態度。南非市面上至今可以看到擺攤交易的象牙,而津巴布韋和納米比亞等也要求解禁全球的象牙 貿易,以利用其大量被收繳或大象自然死亡而產生的象牙庫存來換取保護野生動物的資金,並資助受其侵害的民眾的生活。津巴布韋目前存有70噸象牙,目前在國 際黑市的價格大約為3500萬美元。近十多年來一直陷入經濟危機的這個國家表示,出售這些象牙折現是他們籌資保護大象、補償民眾的唯一可行方式。
反對者擔心,一旦解禁象牙的國際貿易,可能會給社會一個合法化的信號,從而刺激需求造成更猖獗的盜獵活動。今年4月份,肯尼亞總統肯雅塔曾親手點燃 了收繳的105噸象牙和1.35噸犀牛角,正式向象牙、犀牛角貿易和盜獵宣戰。該國此舉得到了美國、歐洲甚至是烏幹達、加蓬等非洲國家的支持。加蓬總統邦 戈表示,非洲各國在這個問題上應該一個聲音說話,完全禁止象牙交易,來保衛大象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