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現金股-大中華實業(431)(3)

該公司的歷史如下:

該股票前稱詠輝國際,本業是從事OEM分判,製造手袋、哥爾夫球袋業務。其後因股東炒樓炒股,陷入財困,公司債務有八億多,其附屬更遭入稟清盤,股東更要轉讓股份還債。

以下是當中的負債情況。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00614/LTN20000614020_C.doc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00711/LTN20000711015_C.doc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00731/LTN20000731023_C.doc
看見公司出問題,股東不停減持股份。

公司又不停配股減債,股東的股權亦隨之降低。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00807/LTN20000807020_C.doc
以0.1元折讓配售4.4億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00926/LTN20000926034_C.doc
又以0.1元折讓配售3.0637億

其後更要兩次延遲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01017/LTN20001017025_C.doc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01101/LTN20001101012_C.doc

為何要以0.1元配股呢?

因為股份票面值是0.1元,所以不能以低於0.1元配售股份,可見0.1元是最低配售價,我們由此知道他們「要錢唔要貨」。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10319/LTN20010319028_C.doc

公司宣佈解散詠輝實業,並以Royal Treasure 取代經營詠輝實業的業務,以擺除其債務問題,防止令債務問題影響營運。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10319/LTN20010319031_C.doc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10319/LTN20010319031_C.doc
發新公告後不久,該公司宣佈以配售價為0.15元,配售3.0637億大中華科技及七名獨立第三者,並宣佈易名大中華科技控股。前董事同時辭任職位,由新人補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10330/LTN20010330030_C.doc
公司公告欲收購一家營業額達四億元,盈利達一億的線路板企業,並委任財務顧問,目的如何,非常明顯。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10507/LTN20010507032_C.doc

Power Chain 認購15億新,每0.1元,完成後Power Chain 成為股東,持有41.16%股權,Power Chain 由劉韻婷持有37%、周賢儒持有23%、石志鵬及陳俊吉各持有20%。劉韻婷來頭不少,是國民黨劉泰英的義女。

Power Chain取得控制權後,作出了和不少公司換及配股的動作。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10523/LTN20010523012_C.doc
配售2.5億,每0.238元。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10525/LTN20010525026_C.doc
招商箨辰(現已轉讓給黃坤,易名東方明珠創業,632)認購50,000,000,每亦為0.238元。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10613/LTN20010613049_C.doc
Power Chain認購15億的計劃,改由Power Chain 認購12億,和它有關係台灣海峽旅行社認購3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10810/LTN20010810028_C.doc
公司配售5億,每0.163元。

經過解除Power Chain股份凍結(當然為了要減持股份退出)及多次轉換董事後,班子轉,其實已為下次改組做準備。

解除Power Chain 股份凍結公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10928/LTN20010928043_C.doc

轉換董事公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11017/LTN20011017044_C.doc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11030/LTN20011030042_C.doc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11109/LTN20011109039_C.doc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11119/LTN20011119042_C.doc

在班子轉換完成後,就迎來這份公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11127/LTN20011127029_C.doc

公司和恆鋒集團(現易名特速集團,185)旗下的海峽集團(現易名中國燃氣,384)互換股票,發行6億,以6股大中華科技換1海峽,變成持有1億海峽股權,大中華科控和海峽集團互換股份後,大中華持海峽8%,海峽持大中華11%。

由此公告可見,Power Chain已減持9.5億,持減至2.5億,以減持平均價0.15元計算,套現1.35億,減除認購成本1.2億,實際上已收回成本,並有錢入袋。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10928/LTN20010928043_C.doc

公司償還3,900萬予中華世紀,以1,400萬現金及發行2.5億,每0.1元的新支付。旗下的Bondwise並和Brandon協議,由之提供3,500萬無抵押貸款,並以Tech-Finance作抵押。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20103/LTN20020103031_C.doc
由 於Bondwise 的3,230萬無抵押貸款不能償還,Brandon並宣佈不能繼續此等貸款,於是出售該筆貸款抵押品予Better Reward,套現1.07億,扣除3,230萬貸款後,並獲發還5.4%科達控股(673,現名中國衛生控股),這個又是一個套現手段,真是高手。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20109/LTN20020109036_C.doc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20129/LTN20020129050_C.doc

經過兩次小換班後,之後又來一個洗牌了。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20219/LTN20020219015_C.doc
中國未名投資以一價值1.6億的擺花街物業,換取11億優先,年利率0%,及5億的新,完成後,中國未名多成為股東,另外,公司易名大中華實業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30113/LTN20030113057_C.pdf
公司一百合一遭否決,但都要五十合一,數由六十八億,減至一億多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30909/LTN20030909034_C.pdf
配售2,759.8萬予獨立第三者Chiu Winterman,每0.221元,集資500多萬。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31209/LTN20031209104_C.pdf
配售3,310萬予獨立第三者黃賴培,每0.231元,集資近700萬。

兩者都是主席在「社交場合」中認識,那個擺花街物業都值1.6億,以幾百萬出售16.67%股份給他們,意欲何為?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40301/LTN20040301103_C.pdf
收購農業業務51%股權,作價3,000萬。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40422/LTN20040422162_C.pdf
欲以賤價2,800萬出售擺花街物業予一名陳姓「獨立第三者」但失敗。

(這次售出和收購擺花街物業有關連,目的在用公司錢做一些見不得光的事情,3,000萬減一些必要費用是2,800萬,失敗了,當然......,請看下面)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40430/LTN20040430344_C.pdf
簡志堅先生出場,認購3,970萬股份,每0.2898元,公司集資1,100萬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40531/LTN20040531133_C.pdf
現主席退任為副主席,簡先生成為該公司主席兼執行董事。

(出售公司主要資產的物業,加上連配兩次,這些人都是在「社交場合」中認識,第三次真命天子終於出現,三次配股佔公司總股份超過40%,加上中國未名的股票,已超過50%,若合起來已成單一股東,前兩人應該是甚麼來的,大家應該明白,其實是為簡先生入主鋪路?)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40702/LTN20040702036_C.pdf
在一個月之後,簡先生又出售全部股份予陳長貴先生,每0.3元,微賺離場,更辭了在公司的職務,公司副主席,又重新變成主席,究竟他們想玩甚麼呢?估計簡先生已知道些甚麼,估計是看見自己因物業未能沽出,沒有可能取得公司控制權而退出。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40928/LTN20040928230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50201/LTN20050201079_C.pdf
公司班子又不停更換,加上剛才的情況,十之七八又洗牌。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50323/LTN20050323164_C.pdf
農業業務51%權益減至500萬,回復合理估值,因不用再做勾當了。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50620/LTN20050620040_C.pdf
真命天子至今出現,確實沒猜錯,這人購入了前三次配股的所有股份,每0.5元,共作價4,700萬,持有收購公司的人只得23歲,並是中國未名的董事,是不是人頭成疑問,中國未名派正式掌握該公司的控股權。前三人大賺而歸。公司主席辭職,由該位23歲的主席取而代之。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50805/LTN20050805111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50719/LTN20050719025_C.pdf
公司又換班,這次全面收購又取得9.27%的股份(約2,200萬),中國未名派已控制接近64%的股份,成功完全控制公司。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50905/LTN20050905140_C.pdf
用和財顧同一的配售代理以0.5元配售4,760萬,集資2,380萬,接貨者是誰,大家應該知道。

其後的歷史,請看(1)和(2)吧,以此看來,公司的貨源已經很集中,但是2007年已經炒上,應該散了點貨,不過價已經回穩,加上公司折讓甚大,盤子又少,非常有價值,但需要超長的耐性才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29

股價、盈利、派息穩步上升-金利來(533)(初步研究)

(上半部因技術因素遺失,現只餘下半部,望有心人能找出)
公司表面計,現價頗貼水(約7倍,一般大概8倍,最多給10倍),但深入一點去計,又看來不太便宜(計出約13-14倍,一般12倍,以其增長來計,最多只給15倍P/E),但扣除物業因素,只純計服裝業務的P/E來看,市盈率是超級便宜(只得約5倍),此業務預料仍有高速增長,加上現價約5厘的息率,看來頗吸引。

技術上(第一次提到呢!),這隻股給人邪惡控制中,不停按某一規律上升,例子如超大現代農業(682),應該值得買。

總的來說,公司的租金收入繼續上升,會導致估值上升,加上人民幣升值,對其盈利頗有利,由於中國樓市放緩,所以本自物業重估的盈利下年應會減少。

服裝業務方面,以其存貨及應付帳的情況看來,盈利仍有機會以高速上升。

在股票配股方面,公司上市以來,只是有發過1次認股證,配過2次股,其中1次是上年因購入廣州的金利來物業而致,所以公司的攤薄效應頗少。

稅務方面,因遞延稅務利益是一次過,會致稅務支出下年會突增,導致下年的表面盈利稍降,但實際上的盈利有上升的趨勢,加上派息預料亦會繼續增加,可當作投資的對象。

欲以最好時機購入股票,應待公司下年中期/末期業務倒退的表象,令股價下跌的時候,趁市場對實象的不了解低位買入,以其邪惡控制法的行為,可能要升多一倍才停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30

純增長的紡織公司-天虹紡織(2678)(初步研究)(1)

在第100篇已經講過這家公司

1. P/E低: 約6-7倍,息Ok:約4.8%
2. 股價偏低:管理層不肯以股本融資,以借債成長
3. 匯率賺錢:借美元用人民幣還,以人民幣每年升5%計,基本上是無息貸款
4. 成長性:連續五年增長,工業股中頗少
5. 有越南概念:其在越南新廠的產能相等於中國的產能的接近一倍,預計一年後上市,以越南的概念來看,其在越南的投資可值$2-$3
6. 市場:主要為國內客戶(92.2%),不太受人民幣升值影響,原料上升,都以人民幣付,抵消成本上升
7.併購:上市後由6個生產基地增至11個(不計越南及徐州大明),已經比上市前成長近兩倍,但股價只比上市高30%,嚴重偏低

公司公佈2007年年度業績,每股盈利較上年增22.7%,達2.37777億人民幣,扣除3,889.4萬人民幣的收購折讓,盈利仍達1.98883億元,又扣除通州的廠的營運利潤約200萬元,盈利約有1.97億元,雖較上年稍增約4%,計及人民幣升值約10%,以港幣計算的盈利約增14%,但公司純利率下跌了約2%,由8%左右,下跌至約6%,毛利率下跌超過2%,由15%,降至13%,可見公司環境頗嚴峻。

公司上半年盈利只得7,900萬人民幣,較上年下跌三分一,雖上半年營業額上升,但利潤下跌,主因為增值退稅減少及原料、人工及生產要素上升,在下半年,扣除收購影響後,下半年的盈利較上半年急增50%,可見公司增產,提高技術的以提升利潤暫時奏效。

自有盈利數字以來,公司已經是第6年增長,但只較上市時的招股價僅多30%(計及股息則多約40%),公司盈利頗為純正,沒衍生公具,沒亂發新股,沒太多的稅務優惠突然減少或增多,不是好像魏橋紡織的明增實減,不是好像那些華鼎(3398)、錦藝(565)等盤數有點不真實(紡織業股一向都是負債高,但這些公司現金情況不錯),這家公司盤數顯然像真度較高。

以總股數882,655,173股、收市價1.07元及,人民幣1:1.1港幣計算,公司表面市盈率
=(882,655,173 x 1.07)/ (237,777 x 1.1)
= 3.61倍

扣除收購折讓的影響後,公司的市盈率是:
=(882,655,173 x 1.07)/ (198,883 x 1.1)
=4.317 倍

由於公司處於淨借貸狀況,估值要打折扣,但公司派發的股息為多家同類公司最高,約有7.01厘,股值可稍加提升,加上有真的有越南概念(在越南投資已有四億),估值又可加分,但較同類的5-6倍(但它們大多倒退)的市盈率只稍有折讓。

老闆為改組國營工廠的能手,上市時6間廠均由改組而來,其後上市增購的7間也是這樣,公司不停擴張,已成為全國五名之內,盈利不停上升,技術也不停進步,業務開始向下游擴張,加上銀團放的是長期貸款,還要是美元,資金應不成問題,資金成本,計及升值因素,可能更是負的,老闆確實是一個較好的企業經營者。

但是大環境對大小型的紡織公司不利,增值稅減少、勞動法實行,原料及生產要素價格上升,利息上升,人民幣升值,美國紡織品限額及經濟衰退,始終圍繞著紡織業,但這家公司出口頗少(只佔10%),人民幣升值對其影響不大,配額問題及人民幣升值令成本升高以在越南設廠部分解決,利息上升問題由美元貸款解決,毛利下跌以提高技術解決。但其他問題仍在,困擾著毛利。

惟一可喜的是,公司已經做到相當的規模,在這場淘汰低技術、小型企業的中國紡織殲滅戰上,暫可過關,使公司的營業額仍可能有相當的增長,不過由於多種因素令成本上升,毛利率仍在下跌,加上公司借貸頗大,未來的擴張能力視乎能否向銀行繼續取得信貸,但繼續增加信貸對於盈利方面會有負面的影響。

公司在越南設廠,越南上市法規定有一年盈利可上市,該公司在越南的廠房已投資四億多,因紡織業的行業問題(要購入幾個月的原料,加工後才可賣出,數期也頗長),所以負債較多,因此有機會就一定上市,以集資擴大生意。

公司要收回成本,盈利要有約三千多萬,若要上市後獲得上市收益的話,附屬應要有要更多盈利,但是由於越南附屬剛剛投產,該廠仍未能提供盈利貢獻,所以上市資格也未能取得。

越南是一新興市場,所以股票亦可以較高P/E上市,保守地以15P/E計算,但是現在越南股市不振,能否以這樣高市盈率集資,是一個疑問。

越南附屬能不能上市是一個關鍵,附屬能在越南上市的話,公司的資金壓力有望紓緩,但不會改善太多,不過短期內能令股價有一定機會上升。

總的來說,公司市盈率較同業相若,但它的賣點則是同業之中有增長,加上派息頗高,未來的增長點在越南及中國的擴充能否成功,若成功的話,不出十年之內,規模應不下於建滔,若失敗的話,會招致財困,成為殼股。

如果以公司創辦人的魄力來計,成功機會頗高,但是在香港市場上,增長比它多,P/E比它低,財政比較健康也頗多,但領導人的眼光卻沒有這家公司深遠,最大的賣點莫過於此。不過大環境卻可能繼續令公司處於不利的境地,若公司繼續擴張,令債項偏高的情況持續,只會使盈利受損,若對公司領導人有信心的話,建議先觀望,再視乎情況,另行跟進。

下篇會跟進該公司的新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31

純增長的紡織公司-天虹紡織(2678)(初步研究)(2)

2007-07-12 經濟通
《神州民企》天虹向主席購印染公司股權,涉3千萬元半數發新股付 (11:29)


《經濟通通訊社12日專訊》天虹紡織(2678)公布,於昨天訂立收購協議,其向執行董事洪天祝全資持有的香港天虹實業收購南通紡織全部已發行股本37%,總代價3000萬元(人民幣.下同),其中1500萬元於完成交易時以現金支付,餘額1500萬將配發1065萬股新股支付,佔已發行股本約1﹒22%及經擴大後股本約1﹒21%,每股代價股份為1﹒45元,較前收市價1﹒4元溢價約3﹒57%。

南通紡織主要從事印染布料及銷售面料之業務,其擁有四條染色生產線及四條印刷生產線。此外,南通紡織新建擁有6萬紗綻之紗線生產廠房預期於今年9月開始投入生產。

該公司董事表示,相信投資南通紡織有助該集團成為中國面料印染業之市場參與者,及為能以低成本收購紡紗產能之機會。(iw)

2007-08-13 經濟通
《神州民企》天虹紡織:繼續留意縱向收購機會,現時資金充裕 (11:43)


《經濟通通訊社13日專訊》天虹紡織(2678)財務總監舒華東於股東特別大會後表示,繼向大股東收購印染業務後,會繼續留意縱向的收購機會。  因原材料價格早前波動較大,故希望透過收購有關企業,以穩定供應,包括留意氨綸絲廠房的收購機會。  不過,他指出,由於氨綸絲的供應現時尚算充裕,故會待該行業競爭加劇時,有經營者支持不住時,才進行併購。  此外,執行董事湯道平亦表示,仍會留意其他縱向收購項目,包括黏膠項目,而該公司現時手頭現金充裕,不過若進行收購時,不排除會尋找新融資方法。


舒華東補充,早前簽訂一筆約8000萬美元銀團貸款,用作支付越南廠房第二期項目,現時則剩餘約2億元人民幣現金,若收購規模不太大,已足夠應付所需。(cn)

2007-08-13 經濟通
《神州民企》天虹:研究分拆越南廠房到當地上市,但短期內難成事 (11:53)


《經濟通通訊社13日專訊》天虹紡織(2678)財務總監舒華東於股東特別大會後表示,仍在研究將越南廠房項目分拆於當地市場上市,早前已拜會越南交易所及當地大型證券行,不過由於當地上市規例要求,上市的企業需要有一年營運紀錄,而越南廠房剛開始營運,故短期內不會落實分拆。  他稱,越南項目分拆到當地上市,而不選擇在香港上市原因,是由於分拆的業務與現有核心業務相類似,若在同一市場上市,只會面對同一班投資者,但在不同地方上市,則可面對不同市場的投資者。  他又表示,越南廠房第一期產能約為3萬噸紗,為現有總產能的25%,而今年9月份將動工興建第二期廠房,預期明年6月可以投產。(cn)
2007-08-13 經濟通
《神州民企》天虹:手頭訂單同比增25%,原材料價格已見穩定 (11:28)


《經濟通通訊社13日專訊》天虹紡織(2678)執行董事湯道平於股東特別大會後表示,早前原材料價格大幅上升,涉及主要產品氨綸絲及棉花,但現時價格已見穩定,以氨綸絲為例,價格已在6月開始趨穩定,現時每噸價格約7萬元人民幣,較高峰期時每噸9萬元人民幣為低。  雖然氨綸絲價格仍較未攀升前高出30%至40%,但預期價格仍有下調空間。而由於原材料價格穩定,相信毛利率在下半年會有改善,他對原材料價格走勢亦感樂觀。  另外,財務總監舒華東又表示,該公司現時手頭訂單以數量計算,同比有20%至25%增長。(cn)

2007-09-07 信報 思聰

天虹紡織越南設廠降成本

天虹紡織(2678)2007年上半年營業額14.4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同期上升20.21%;獲利7992萬元,減少28.41%,每股獲利9.2分;股東資金9.07億元或每股1.04元。

由於歐盟和美國向中國紡織及成衣產品出口設置各種限制,加上人民幣升值,以及紡織與成衣產品出口增值稅退稅減少,令中國紡織業在出口方面遭到沉重打擊,不少歐盟和美國的紡織及成衣產品訂單,已轉到亞洲其他國家,令中國2007年上半年紡織及成衣產品出口增長只有17.6%(2006年同期上升 24.5%)。另一方面,原材料、能源及勞工成本上升及更嚴苛環保政策,也大幅推高生產成本,其中又以下游紡織品廠商所受影響最大。

集團在中國及海外市場的紗線及坯布銷量分別上升26.6%及18.6%,達42007噸及5500萬米,中國主要客戶來自江蘇省、浙江省及廣東省,營業額達13.117億元,上升24.8%(其中以廣東省升幅最大,達52%。)來自中國紡織業需求,抵銷部分出口不利因素,但毛利率仍要下跌3.7個百分點至13.8%(2006年同期17.5%),部分原因是坯布平均售價下降,而氨綸(集團使用第二主要原材料,僅次於棉花)售價卻上升。

2007年4月,與蘭精纖維訂立合作夥伴協議,該公司是奧地利蘭精集團(在纖維素纖維技術方面堪稱世界翹楚)的全資附屬公司,每年生產粘膠、莫代爾及天絲纖維,產能達52萬噸。集團通過夥拍這些大型纖維供應商,有助集團開拓中國和海外高端紡織及成衣市場,並已成功在日本同歐洲爭取不少高端客戶。

集團亦在常州成立一個研發中心,以提升集團開發新產品能力,增加集團產品種類,並成功推出金屬絲系列紡織品,今年上半年再推出滌綸、錦綸及丙綸長絲的棉包芯紡織品。

上半年非氨綸棉包芯紡織品銷量較去年同期上升105.7%或2.049億元,集團在積極推出新款高附加值棉包芯紡織品以抵銷成本上升風險。

2006年集團亦改善策略,改在越南擴充產能,計劃2008年底前在越南擴充35萬個紗綻(第一期7萬個紗綻,今年8月已試產,10月商業性投產,第二期14萬個紗綻,2008年第二季試產,第三期14萬個紗綻,2009年上半年開始試產。)越南整體成本較集團在中國11個廠房平均還低,隨着越南投資逐步投產可大大降低集團生產成本,改善毛利率。

歐盟與中國簽訂紡織品協議2007年底屆滿,2008年1月起撤銷,但保護主義威脅仍然存在,擔心歐盟同美國繼續以技術壁壘限制中國產品入口;此外,印度與巴基斯坦等發展中國家紡織業已快速發展,加上中國政府2007年7月1日把成衣出口增值稅退稅下調2%,令中國紡織業邊際利潤進一步受壓。集團亦在越南逐步建立新生產基地,以減少對中國生產力依賴及努力開拓中國內銷市場。
2007-09-10 中港紡織報
天虹紡織越南二期廠房動工


天虹紡織表示,該公司現時手頭訂單數量,同比有20%至25%增長。越南廠房第一期產能約為3萬噸紗,為現有總產能的25%,九月份將動工興建第二期廠房,預期明年六月可以投產。

2007-11-30 文匯報
天虹越南新廠昨開業


【本報訊】天虹集團(2678)越南拓展項目第一期7萬個紗錠產能廠房昨正式營運,所生產的高附加值棉紗產品主要售予中國內地客戶,而第二、三期各含14 萬個紗錠產能的廠房將分別於08年第二季和09年上半年試產。天虹主席洪天祝表示,越南的整體平均生產成本包括人工及電費,比在內地的11間工廠低許多。隨着上述越南三期廠房投產,集團的平均生產成本會逐漸下降,而主要產品的整體毛利亦將有所改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32

大凌(211)再出江湖-百齡國際(8017)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408/GLN20080408001_C.pdf

I. 收購協議
於二零零八年三月二十八日,賣方與本公司訂立收購協議,據此本公司已有條件地同意按總代價24,700,000港元購入,而賣方已有條件地同意促使出售待售股份(相當於誠信之全部已發行股本)及整筆待售債項。

1. 收購協議之主要條款
收購協議之主要條款載列如下:
日期
二零零八年三月二十八日
訂約各方
(i) 大凌集團有限公司,一間於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其證券在聯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號:211)(作為賣方)。據董事經作出一切合理查詢後所深知、所悉及確信,除本公司之公司秘書及合資格會計師楊純基先生同時擔任賣方之獨立非執行董事外,賣方及其最終實益擁有者為獨立第三方;


(ii) 本公司(作為買方)。

代價
收購事項之總代價為24,700,000港元,須由本公司以下列方式支付:
(a) 待條件(2)及(3)同時達成後,本公司須以現金向賣方支付2,470,000港元
(「按金」),作為代價之按金及部分付款;

(b) 於完成時,本公司須透過發行等同面值之可換股票據而支付10,700,000
港元,作為代價之部分付款;及

(c) 於完成日期後七(7)個營業日內,本公司須以現金向賣方支付代價之餘額
11,530,000港元。
2. 可換股票據及換股股份
可換股票據之主要條款
可換股票據將不會上市,而可換股票據之持有人於本公司概無投票權。可換股
票據之主要條款如下:

本金額: 10,700,000港元
息率: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所報之港元最優惠利率減三厘之年利率
到期日: 自發行當日起計一年。倘可換股票據未有被先行兌換,則本公司須於到期日償還可換股票據剩餘未償還之本金額
兌換期: 可換股票據之部分或全部未償還本金額,可於發行當日起直至到期日(但不包括該日)止之期間內,隨時兌換成新股份
換股價: 初步換股價將為股份於十四(14)個交易日(包括完成日期)在聯交所所報之平均每股收市價(惟最低價格為0.055港元)

換股價(0.065元)可換作該公司擴大後股本5.69%,最低換股價(0.055元)可換作該公司擴大後股本6.66%。

greatsoup:
大凌在2000年前後是有名的垃圾股殺手,又不停投資小型上市股份,旗下公司好像現在273系不停供供合合,但兇殘度更勝273系,這家公司不停殺盡小股民財富,未知今次入股百齡,意欲何為?

補記:

該交易雖不獲股東通過,但是仍擺脫不了疑似老千股的嫌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33

老x系正式進駐 136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407/LTN20080407427_C.pdf

委任董事會主席及副主席
董事會欣然宣佈,執行董事Peter Temple Whitelam先生(「Whitelam先生」)已獲委任為董事會主席,本公司執行董事兼董事總經理鍾紹淶先生(「鍾先生」)則獲委任為董事會副主席,兩者均由二零零八年四月七日起生效。

Whitelam先生於二零零七年八月一日獲委任為本公司執行董事。有關Whitelam先生的履歷,請參閱本公司於二零零七年八月一日刊發關於委任Whitelam先生為本公司執行董事之公佈。

鍾先生於二零零八年一月二十八日獲委任為本公司執行董事兼董事總經理。有關鍾先生的履歷,請參閱本公司於二零零八年一月二十八日刊發關於(其中包括)委任鍾先生為本公司執行董事兼董事總經理之公佈。

greatsoup:
Peter Temple Whitelam 是 279 的獨立非執董,鍾紹淶是913合十投資的主席兼執行董事,大家如有看我這篇老千股更新,就知這個A系的所作所為,看埋呢個股東分佈圖,你就明。

















































股 東 名 稱今 次 持 股 量所 佔 率 %日 期上 次 持 股 量所 佔 率 %日 期
DIRECTOR CHAN OI LING193,340,00020.5202007/09/30193,340,00036.8402007/07/17
HENNAxxx175,224,0009.1902008/01/16175,124,0009.1902008/01/02
913106,126,0005.5702007/11/13106,126,0008.2802007/11/07
27397,000,0005.0902007/11/1397,000,0007.5702007/11/07


由此看見913,273 和 Hennaxxx 是 A系的股票,已持有公司20%,和榮譽主席陳小姐的股權相近,接近成為大股東,請大家小心小心。

其 實,A系的公司有273,279,901,913和855,現在136已經盡有老千股A系的特徵,看埋這個投資者的資本已亮起警號,他們的手法我們勝不過 他們。若有股票,請從速沽出,若無股票,老友叫你買,同他「炒蝦擦蟹」,勸慰一番,不聽的話,就由他去給老x集團奉上寶貴的金錢吧,哈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34

明顯的供股-順昌集團(650)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408/LTN20080408425_C.pdf

公司盤子細小,只得約一億三千八百萬股,市值不過兩億,極之明顯的股。

今次供股的細則如下:
於本公佈日期,莫天全先生(非執行董事兼主要股東)全資擁有之公司Upsky
.....包銷股份將由Upsky按照及根據包銷協議所載條款及條件全數包銷。

發行統計數據
供股基準: 按記錄日期所持每兩股現有股份獲配三股供股股份之基準
現已發行股份數目: 於本公佈日期 138,930,400股股份
供股股份數目: 208,395,600股供股股份
包銷商: Upsky Enterprises Limited

認購價
認購價為每股供股股份0.50港元

Upsky之承諾
於本公佈日期,莫天全先生(非執行董事兼主要股東)全資擁有之公司Upsky,擁有
70,718,249 股股份之權益,佔本公司已發行股本約 50.51 %。根據包銷協議,Upsky已向本公司承諾,其將接納或促使他人接納 105,267,373 股供股股份,即其身為供股項下70,718,249 股股份持有人而將於接納日期下午四時正之前獲暫定配發的供股配額。

包銷協議
日期: 二零零八年四月七日
包銷商: Upsky Enterprises Limited
供股股份數目: 208,395, 000股供股股份
包銷股份數目: 103,228,227 股包銷股份
包銷佣金: 包銷股份認購價之 2.00%

若無人供股,大股東會持有80%的股份。

greatsoup:
一股一塊多的股票,還要出二供三供股,出一塊五來供股,小股東要出咁多錢,應該好少人會供,大股東全數包銷,完成後持有80%的股權,大股東意圖明顯,小股東注意注意,供股後的情況不難預料。


greatsoup

供股完成,大股東持股增至59%,卻跌破供股價,仍要耐心等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35

唔怪之得賣殼-亨達國際控股(111)

公司從事多項金融業務,包括保險、證券買賣、金屬買賣、外匯及企業融資業務。

公司在二零零零年八月以每股1元配售7,475萬股上市,集資7,475萬。

公司上市時的股本為301,350,000股,在二零零一年八月股市低潮配售6,000萬股,每股0.73元,集資約4,380萬,股本變成361,350,000股。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10822/LTN20010822032_C.doc

二零零一年十月,公司以8,180萬元向大股東收購經紀業務(包括股票、期貨、資產管理、企業融資等),其中5,450萬以現金支付,其餘2,730萬元,以每股0.735元,發行3,712.2萬股支付,股本變成398,472,000股。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11009/LTN20011009029_C.doc
(點解要以0.735元發股(0.73元加少量手續費是0.735元?點解要5,400萬以現金支付?(上次集資了4,300萬,今次要5,400萬,那1,000萬是甚麼來的?)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20111/LTN20020111013_C.doc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20208/LTN20020208065_C.doc
2002年初,商討和台資的KGI合併,但告吹。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30611/LTN20030611016_C.pdf
2003年,公司收購從事外匯的台資元太20%的股權,作價600萬,以現金支付。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51004/LTN20051004028_C.pdf
2005年10月,注資約600萬現金,從事外匯業務的Fuji-Hantec11.2%,至17.1%。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60630/LTN20060630019_C.pdf
2006年6月,向其餘兩名少數股東,收購從事新西蘭外匯業務的CHI30%股權,作價2,564萬,其中1,000萬以現金支付,其餘以0.68港元,發行2,300萬新股支付,其中有少量回購,股本增至414,130,000股。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314/LTN20070314072_C.pdf
2007年3月,該公司收購一台灣住宅,供公司高層住宿之用。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411/LTN2007041107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225/LTN20080225255_C.pdf
2007年4月,成立合營,開展哈薩克外匯業務,但最終失效。

http://space.zkiz.com/index.php?uid/38/action/spacelist/php/1
http://space.zkiz.com/?38/viewspace-1371.html
這家公司控股股東出售少於30%股份予賣方,剩下約34%股權,但又要重新商討。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408/LTN20080408483_C.pdf
公司公佈終期業績,在證券業一片大好情況下,公司利潤竟下跌約30%。

公司的應收/應付帳大致相抵,應為客人的保證金。

忽略應收/應付帳,公司的現金扣除其他所有負債有約3.1億,折合每股0.748元。

公司昨天收市每股價格為1.19元,市值約4.928億。

公司的表面P/E:
=1.19/(40,357,000/414,130,000)
= 12.211倍

公司扣除現金的P/E
(1.19-0.748)/(40,357,000/414,130,000)
= 4.54倍

以每股1.19元計,公司的價為:
4.928 - 3.1 = 1.828億元,折合每股0.414元。

總的來說,公司的業績看來有少少造出來的樣子,公司佣金增加的數目和佣金支出相當,以比例計支出增加更快於收入增加,普遍的是按一樣比例增加,所以對這家公司來說,極不尋常。

公司現價像極不便宜,加上倒退,但扣除現金的P/E只得約5倍,但公司有大量現金,雖價略貴,但這種優質的股不是隨時可有,價略貴也應該。

盤子很少,公司董事及關連人士持有約65%,其餘35%約1.5億股,表面上應有大部分(記得配售那6,000萬股嗎?)在強有力的人士之手,加上圖表非常對板,這幾個月,此股急升過後回軟,但已經展開第二度升浪,這次升幅應較上次更大,加上破了幾年大位,新高指日可待。

現價購進雖不便宜,但有勢的股加以有概念,可炒中線,不過慎防回吐急促,以1.03元止損,目標以單日/單周轉向的價格決定。


補記:

昨天仍聲稱在商討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36

雙高一低?-聯邦製藥(3933)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409/LTN20080409498_C.pdf

公司聲稱盈利不少於上年2.8倍,即較上年增長1.8倍,以上年盈利1.73838億計,即不少於4.86858億元。

公司較預期業績更好,有5.1億,急增超過190%,以總發行股本12億股計,每股42.53仙,盈利派息17仙,以昨天收市價2.92元計,P/E約6.87倍,股息約5.82厘。

公司業績大好,毛利及純利急增,毛利率提升超過10%,至46%,純利率亦都急增相若的水平,至約20%。

公司上市集資後,雖表面償還了2億元銀行貸款,但又借取約3億的長貸,加上集資約7億多,籌到這8億後(借長貸3億+上市集資7億-還短貸 2億),有2億用了去派息,其餘6億多也投入在擴廠(主要為內蒙古新廠)上。

公司財務較上市前更吃緊,公司現金只得4億,但負債
卻有13億多,其餘均為存貨、廠房及應付款等資產,估值要打折扣,但這盤數的像真度很高。

公司業績急增應為產量及價格均突破臨界點所致,每生產1元的東西,他們就可以賺約0.5元,但價格急增可能因產量及市場競爭等,而最多能持續兩三年,故當務之急是繼續急增產量,先搶佔市場,拿到領導地位後,才慢慢加價,以維持毛利,現在已有大型醫藥集團開始著手中。

中國的大環境是支持醫療改革的,農村醫療的展開更擴大了市場,該公司致力發展,應有不俗回報。

總結而言,該公司前景不俗,但公司財務吃緊,加上擴產計劃,下年可能未能維持太高的派息率,所以公司股價會有一定的壓力,但該公司的增長應能夠維 持,雖下年的增長不能像今年這樣高。惟一的隱憂的是競爭者已開始以減價作為競爭手段,大大降低盈利率。另外,市盈率以其規模來計算頗低。管理層方面因上市 時間不長,未能見其性格,故保持中立的態度,我建議在現價購買,但需有耐性。

下一篇文章會述及公司的新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37

雙高一低?-聯邦製藥(3933)(2)

2007-06-04 信報

聯邦製藥—無懼藥品政策變動


對於內地醫藥市場,常聞價過高,醫生與商勾結,使生病成為有錢人的專利。近年中央政府鐵腕整肅歪風,自1998年5月以來,多種藥品的最高零售價便下調超過二十次,意使上至富者、下至貧民,有病均可尋醫。


藥品半年調價四次


發改委5月又再一次調低醫藥價格,對於將來是否還會調價,現在還無迹可尋。不過,港資聯邦製藥3933)無懼發改委是否還有大動作,挾去年高達二十一億元的業績,在主板上市。


自今年年初,發改委第二十一次降價,3月之後幾乎每一個月均對價進行調整,不到半年時間,價被連續四次大幅下調,發改委也創造了藥品「十年降價史」上的一次紀錄。


受單獨定價影響


有說今年5月份的調價是最後一次,但政策時常改變,會否再調整藥品售價,現在仍是未知之數,聯邦製藥也把國家政策列入風險之一。


根據發改委,中國的藥品價格在1996年至2005年持續下跌,造成取樣醫院的抗生素製劑產品採購價格在這段期間累計下跌50%。


聯邦製藥在國家政策規管下,在2004年,有二十二種製劑產品的最高零售價格被調低16%至55.1%,2005年有九種製劑產品價格被調低20.1% 至64%,其中有八種產品已在2004年被調低。去年則有五種製劑產品被調低17%至53.8%,這五種產品之前並沒有受到之前價格下調所影響。


發改委雷厲風行,過去三年,聯邦製藥業績也有起伏。2006年營業額錄得二十億八千萬元,較2005年上升20.9%;純利上升近五成,達二億元。但2005年純利錄得一億二千萬元,較2004年下跌一成二。


此外,沒有政府允許,即所謂的「單獨定價」允許,價格受管制的產品無法以高於政府規定適用最高價格的零售價格銷售。


但是,「單獨定價」適用於零售,基於聯邦製藥的製劑產品售給分銷商,而不是零售客戶,集團所得價格未必能取得與零售價格相同的售價。所以,由於業內激烈的價格競爭,為維持競爭力,聯邦製藥的某些產品將以低於政府規定的最高價格及「單獨定價」出售。


截至2006年年底,聯邦製藥共有一百二十七種產品合資格在中國及或香港投產,其中包括三十種原料及九十七種製劑產品。


外資可進入藥品銷售或分銷


另外,集團有五種最高價格受管制的抗生素劑產品獲授自2002年1月開始生效的單價定價許可,其中四種於去年年底投產。


以往中國法律禁止外資企業在內地經營藥品銷售及分銷業務,但有關法律在2004年12月被撤銷。沒有了進入內地藥品市場限制的外資企業,已可開始進入,與本土醫藥企業分一杯羹。


外資與中資的醫藥市場爭奪戰看似將烽煙四起,但依集團主席蔡金樂的說法,暫時似乎還沒進入一個白熱化的狀況。他在記者會表示,進入醫藥市場,進行驗證和 註冊的工作已需二至三年的時間,要至少六年時間,產品才能推出市場。按照去年年底的統計,按中國二百五十七家取樣醫院的市場份額計算,聯邦製藥合共有三種 抗生素產品仍排名第一。

海外市場銷售額逐年遞增

屬港資老牌廠的聯邦製藥3933)主要從事抗生素製劑產品以及用於生產該產品的原料及中間產品的生產及銷售,除繼續深化中國市場外,集團也力拓中國以外地區的原料市場。


說起公司運作,其中涉及一條龍生產模式。中間產品生產屬於上游作業,透過提取及結晶過程以天然原材料,例如種子生產的核心化學混合物;中游工序則是加工 中間產品成為原料;到了下游作業時,則是以原料生產各種抗生素製劑產品。原料包括青霉素類和頭孢類,而製劑的劑型則包括了膠囊、顆粒和注射劑等。


截至2006年底止的過去三年,集團海外市場銷售額逐年增加,2004年的銷售額為一億一千八百萬元,佔總營業額10%;之後兩年同步上升,分佔12.3%及21.4%。


除海外市場外,中國醫藥市場仍商機無限。內地公眾衞生保健開支近年維持大幅增長。人均衞生保健總開支由2000年約三百六十元,增加至2004年的六百 元,複合年增長率達12.8%,比美國還高。根據政府統計,內地城鎮家庭的人均全年醫療保健開支佔家庭開支的比例,從1995年的3.1%增至2005年 的7.6%。


據IMS Health公布的全球醫藥市場預測,預計中國醫藥市場今年增長15-16%,美國市場則增長4-5%,縱觀全球,增長速度約為5-6%,與美國相近。


集團招股書表示,預計化學藥品,包括原料及製劑產品於今年在內地市場將佔全部藥品銷售額的54.9%,其次為中藥、生物及生化藥品。



中國證券報 2007-07-11












大宗原料價格上升





本報記者 江沂 深圳報道


毋庸置疑,中國大宗原料出口步入了一個景氣周期。


來自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大宗原料出口表現搶眼。前4月,我國共出口維生素C2.57萬噸,同比增10.78%,出口平均單 價3.55美元/公斤,同比增長4.72%。另外一個大宗原料藥品種維生素E也應聲而漲。而據瞭解,同樣占出口大頭的青霉素工業鹽價格比低谷時期翻了一 倍。不少人也對步入景氣周期的大宗原料充滿了想象。但近幾年原料價格跌宕起伏,景氣能夠延續多久,也讓人心存疑問。


复產的陰影仍然存在


“在漲價之前,這些大宗原料企業已經熬過了艱難的歲月。前幾年,在價格低谷的時候,國內價格戰激烈,每個品種能活下來的只有實力雄厚的幾個大企業。”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在泛酸鈣漲價之前,鑫富業與國內的另一家企業經歷過長時間的價格戰。而維生素C經歷過2003年幾個國際巨頭停產,“非典”影響 價格短暫上揚,隨後的三年多都徘徊在低位,一直到今年價格才見提升。


“漲價—擴產—降價—停產”的故事在大宗原料行業一再重演。平安 證券醫藥行業分析師倪文昊稱,本輪青霉素工業鹽漲價,原因就是青霉素工業鹽的大廠聯邦製藥彭州基地出現停產,而“四大家族”之一的石家莊製藥也產量減少, 市場出現了缺口。“但是這一輪上漲能夠持續多久,還要看以前一些停產的企業复產了多好。”據倪文昊透露,目前四川抗菌素工業研究所有限公司、江中製藥下屬 的東峰製藥廠均已复產,但這兩家企業以訂單生產為主。“未來若聯邦製藥在內蒙新建的青霉素工業鹽生產基地也投入生產,或許價格格局就會發生變化。”


同樣的,复產的可能性也存在於維生素C原料的出口,健康網首席分析員吳惠芳告訴記者,維生素也就比最低谷的時候漲了20%左右,但據她瞭解,不少企業 都有复產的考慮。甚至,原先因為價格過低,把自己生產線停下來的國外維生素C生產巨頭帝斯曼、巴斯夫都有复產的可能性。“如果維生素C國際價格能夠維持到 4.5到5美元每噸,對於成本約為2.8美元每噸的廠家還是有誘惑力的。”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環保將加大企業成本


中國製藥工業協會秘書長周燕分析到原料漲價的幾個因素,首先就提到環保成本的上升,這是本輪景氣周期特有的問題。“盡管企業之間的環保設施不盡相同, 但是在環保部門日益重視的情況下,有些企業可能因為不達標而停產,盡管企業可以通過整改复產,但在停產的時間內自然就形成了缺口,需求不變的情況下,市場 價格會有所上升。”周燕認為,這是近期值得注意的問題。


倪文昊透露,在江浙一些原料生產廠,因為環保問題,今年就有大約三分之一的小 廠被迫關停。而未來,整個行業的整治力度將會加大。業內人士預測,正在起草的《製藥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很有可能從2008年1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在環 保成本加大的情況下,漲價只是企業的一種被動行為,成本也同步增加。


而縱觀以往的景氣周期,記者發現持續的時間很難超過一年,而廣發證 券分析師張力認為,各個品種的情況不同,預計泛酸鈣、核黃素,因為市場集中度較高,價格影響力較強,即使回落,速度也會較慢,其次是維生素A,維生素E, 而維生素C、青霉素等產品,由於生產企業眾多,競爭激烈,回落的速度將最快。


倪文昊則認為,中國的大宗原料項目集中度高,成本有優勢,應該能夠掌握定價權,如果幾大巨頭之間能夠摸索出“相處之道”,原料的市場波動趨勢會更為合理。



第一財經日報 2007-08-24












環保風暴繼續猛刮兩大原料廠被勒令停產





環保風暴繼續猛刮兩大原料廠被勒令停產


河南華星製藥廠及福抗業因環保違規被勒令停產整改


邢少文


今年以來,原料企業經歷了嚴峻的環保考驗,先後有多家原料廠因環保違規被停產限產(見本報4月10日C3版報道),如今,在停產名單上,又出現了兩家大型原料廠。


昨日,《第一財經日報》從全國最大的青霉素工業鹽生產廠家河南華星製藥廠瞭解到,目前該廠已被勒令停產。而國內另一家生產抗生素中間體的主要企業福建福抗業也因環保違規處於停產整改階段。


華星製藥廠因環保違規被勒令停產,已不是頭一次。2004、2005年,該廠就曾經因排污超標被勒令停產(本報2005年5月曾有報道《排污嚴重超標 全國最大青霉素生產企業停產》),時隔兩年,華星製藥舊態复萌,再觸環保紅線。


河南新鄉市人民政府新政辦[2007]158號文件指出,“河南新鄉華星廠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兩年至今不能正常運行,經常間歇性排放高濃度廢水,造成省 控衛河皇甫斷面水質嚴重超標,直接影響我市水環境質量目標的完成。”華星製藥廠於2007年5月31日和7月18日兩次違規排放高濃度廢水,因此被勒令於 “2007年7月31日前停產到位”。


昨日,華星製藥廠副廠長章正義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工廠已大部分停產,只保留小部分青霉素工業鹽的對外供應,而對於何時才能复產,他表示目前尚無法確定,“估計要兩三個月。”


2005年初,華星製藥廠曾表示將投入1.3億元用於環保治污,而此次被通報的污水處理設施正是2005年被停產之後整改建設的,但“菌種沒有培養好,相關工作沒有細化。”章正義說。


利益驅動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今年青霉素工業鹽和抗生素中間體的價格行情比較好,開工率比較高,導致“小馬拉大車”的情況又出來了。”他說。


記者同時瞭解到,國內生產抗生素中間體7-ACA(7-氨基頭孢烷酸)和頭孢類原料的主要企業之一福建福抗業目前也因環保違規處於停產整改過程中, 福抗業已被列入福州市重點監控的11家環保污染大戶之一。而這家企業,曾在上世紀90年代獲“全國環境保護先進企業”稱號。據悉,早在2003年福抗 業在福州市的工廠就因環保問題屢遭當地群眾非議,後搬至福州福清,但仍然存在污水排放超標問題。


但福抗業7-ACA銷售部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否認了整廠停產的說法,表示“只是部分停產,正在整改,目前7-ACA和頭孢原料對外的供貨量很少”。對於具體的复產時間,他表示“很難講,可能要2個月”。


業內人士透露,由於環保違規,另外幾家主要的抗生素原料生產企業都處於限產階段,聯邦製藥彭州生產基地正處於地方環保部門的重點監控中,只開了一部分 產能,石集團內蒙古生產基地開工率也只有一半,某河北製藥廠的阿莫西林原料生產線也只能晚上“悄悄”開工。一些小化工廠更是銷聲匿跡,“去年還給我們 供貨的小化工廠今年一下子不見了三分之一。”浙江某原料廠人士對記者說。


由於此起彼伏的環保違規事件,今年以來,國內青霉素工業鹽、 抗生素中間體、維生素C、維生素E等大宗原料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供貨緊張,價格大幅上揚。目前,從青霉素工業鹽到7-ACA到頭孢類原料整條產業鏈正在 續寫“貨緊價揚”傳奇,如青霉素工業鹽出口價格飆至18.5美元/BOU,7-ACA飆至900元/公斤,頭孢曲松粗品飆至950元/公斤,紛紛衝擊歷史 高位,且貨源普遍緊張。


如今,青霉素工業鹽產量排名第一的華星製藥廠和7-ACA產量排名第二的福抗業兩大廠的停產,可能將會加劇這一狀況。

2007-08-31 第一財經日報


環保風勁吹原料企盤算一遷了之


郭艾琳


“如果按照目前的態勢發展下去,我很擔心明年我國的原料格局會發生變化,產能越來越少、價格越來越高,而因為環保問題,原料生產企業正紛紛嚮中西部遷徙。”一位長期從事原料生產的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說。


受到環保風暴影響,目前我國的原料生產企業正面臨嚴峻考驗,眾多企業因觸到環保紅線而陷入停產或減產狀態。


或停產或轉產


今年3月,國家環保總局公佈的6066家工業污染源重點監控企業中,醫藥企業占到117家,以發酵類原料生產企業居多。


而幾天前,國家發改委公佈了《上半年醫藥行業經濟運行分析》,報告指出,為提高三廢治理水平,實現資源的合理利用和清潔生產,《製藥工業污染物排放標 準》將在年內制定出台,該標準將成為醫藥企業新的准入門檻。隨着環保門檻提高,相當一批污染嚴重、治理不力的企業將面臨停產、關閉。


事 實上,已經有不少企業因為環保問題付出巨大代價。前不久,全國最大的青霉素工業鹽生產廠家河南華星製藥因為環保違規被勒令停產,而這已不是其第一次遭遇環 保問題。同樣遭遇停產的還有7-ACA(7-氨基頭孢烷酸)主要生產企業之一的福建福抗業。而早在2005年,國內最大的喹諾酮類原料生產企業京新藥 業也同樣陷入“環保門”。


諸多原料企業的停產限產,已讓目前原料因為供應不足而導致價格一路上漲。記者瞭解到,由於目前7-ACA供應緊張,現在的市場價已經提升到近900元/公斤,就在上兩個月,這一價格還徘徊在800元/公斤左右。


面對停產、限產,除了花大筆費用進行治理改造外,部分原料企業開始選擇轉產。目前華星製藥已經開始試產VC原料,而這一產品的污染相對其主打產品青霉素工業鹽要低一些。


嚮外部搬遷


事實上,除了對企業實行停產限產外,出於環保考慮,目前不少地方政府已經要求區域內的原料企業朝外部搬遷。


此前,聯邦製藥和石集團紛紛將原料生產企業搬到成都、內蒙古等偏遠地區,而新昌地區也對包括新和成藥業、京新藥業、新昌製藥等在內的三家製藥企業提出了搬遷要求。


新和成藥業有關人士告訴記者,目前搬遷還在進行中,除了新昌當地已滿足不了其生產容量外,對附近居民造成的污染也是促使其搬遷的一大原因。


而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常務副會長於明德告訴記者,目前對於藥品企業的污染治理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做法。諸多企業選擇關門走人,嚮外省市遷徙,但如果環保標準達不到,一樣無法解決污染問題。新和成藥業有關人士也同樣表示了擔憂。


事實上,上述幾家已經決定搬遷的企業在完成搬遷後,同樣遭遇了被查封的問題。


上述業內人士也告訴記者,美國作為全世界最大的原料生產基地,其在污染治理上擁有一套非常先進的設施,但同樣這套設施的費用也相當昂貴,對於國內企業來說是無法承擔的。


於明德表示,除了讓企業承擔環保費用外,國家也應該對改善治污進行大規模的投入和集中整治。“比如,天津畫供園區和湖南瀏陽生物園區,現在都有比較完善的治污系統。”



2007-9-27 信報












聯邦五億蒙古建廠房





聯邦3933)計劃投入五億元(人民幣.下同),在蒙古起建第六座生產廠房,預期明年初投產;另將斥資約一千萬元,增聘銷售人員約五成,至今年底 前達到二千四百名,從而拓展內地的農村銷售網絡。  集團主席蔡金樂接受本報訪問表示,蒙古廠房主要用作生產藥品的中游材料中間體,設計年產能為五千噸, 二○○八年年底可達產。目前,內地中間體市場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而蒙古的生產成本,可較現有的成都廠房低約一成七。


即使藥品仍未擺脫國家價格管制,但今年上半年,聯邦錄得純利一億七千萬元,較去年同期上升一點○八倍;毛利率則由百分之三十六點二,增至百分之四十三點七,主要是因為旗下原料及中間體平均售價增長近六成及銷量上升。


蔡金樂表示,國家對製藥廠的環保及污水處理要求嚴謹,內地部分廠因未能達到標準已遭到淘汰或限制生產,導致旗下產品的市場售價上升。


他認為,由於污水處理設備須投入技術、資金及土地,非短時間可解決的問題,故預期產品價格在未來一年半內,仍有繼續提升的空間。


蔡金樂說,集團的藥品過往主要針對大城市大醫院,但此市場只佔去整體人口的三分之一,餘下的三分之二集中農村人口。隨着國家對農村醫療保障的投入增加,未來集團將加強建設農村銷售網絡,預期銷售可跟隨銷售人員的增幅上升■


2007-10-13 經濟一週










一條龍 聯邦賣點:香港製造





聯邦(3933)為內地主要抗生素生產商之一,雖然產品主打內地市場,其實集團屬港資公司,在香港設有廠房,打正「香港製造」旗號進軍內地,生意愈做愈大。另外,集團兼產中間產品及原料,有助減低生產成本之餘,亦可開拓原料市場,成功闢出另一條路。


擁有超過20年製藥經驗的聯邦,在內地及香港設有五間廠房,生產127種產品,除抗生素外,還有止咳、抗過敏及空心膠囊等。


除西藏外,集團產品銷售網絡已遍及全國所有省份及直轄巿,規模在內地數一數二。


其實,在上世紀80年代,聯邦只是香港一家小型廠,客戶是全港約1,000名私家醫生,每天只靠數輛輕型貨車送貨,一年營業額不過數百萬元,與06年度逾20億元營業額相比,實是天壤之別。


聯邦主席蔡金樂說:「香港只是一個很小的巿場,但競爭特別大。全球藥品在香港也有得買,如果要發圍,一定要進攻內地。」


內地優質渴市


蔡金樂表示,20年前內地業並不發達,藥品種類少,質素也不高。他曾在內地醫院看見一個母親帶著患感冒的兒子求診,醫護人員只替該兒子注射青霉素。


「青霉素的副作用不少,對藥物敏感的人用了,可能會有生命危險。內地醫院藥品選擇有限,為業市場發展提供很大空間。」蔡金樂說。


由於看到內地對優質藥品的需要,蔡金樂在90年代初決定進軍內地。他一個人跑遍廣西桂林、柳州及南寧,成功聯絡多間醫院採用其藥品,銷售量一下子提升不少。


為進一步拓展業務,聯邦1994年在中山興建第一間內地製劑工廠,後來更在珠海及成都興建製藥的原料廠及中間體(原料的前身)廠房,實行一條龍生產。


蔡金樂說:「從前由歐洲進口原料,價格大上大落,自行生產原料及中間體,可省回至少五成成本。現在連內地其他廠,也會向我們購買原料及中間體,生意因此增長不少。」


蔡金樂又透露,集團已斥資5億元人民幣,在內蒙古興建第二間中間體廠,預計明年初投產,屆時生產廠房數目將增至六間。


力拓農村市場


雖然聯邦在內地不斷興建新廠房,但始終堅持保留本港廠房,並於2000年把本地廠房由火炭遷至元朗。


蔡金樂表示,打正「香港製造」旗號的藥品,特別受內地人歡迎。目前香港廠房佔集團約四成生產量,可見有關產品的受歡迎程度。


聯邦截至6月底止07年度中期業績顯示,上半年營業額已超過1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8%;純利及每股盈利分別達1.74億及0.188元,各較去年同期上升逾一倍。


盈利上升,除受惠於原料價格上升外,亦因為集團近年積極拓展農村市場。


蔡金樂指出,目前全國農村人口達九億人,但得到的藥物支援十分少,他說:「內地人對醫療的要求愈來愈高,雖然很多農村目前只有小型醫療所,但三年後隨時會變成大醫院,市場潛力絕對不容忽視。」


隨著內地藥品競爭愈來愈激烈,聯邦亦要自我增值,除抗生素外,亦不斷研製新藥,當中不乏採用高科技研發的專科藥物。


蔡金樂表示,明年初集團有四種新藥上市,包括治療肝炎的藥物;另有26種不同藥品正在研發中,包括治療癌症的藥物。


「目前主要癌症藥物都是由歐、美國家研發,若中國能成功研發第一隻癌症藥物,可以說是內地製藥史上一大突破。」蔡金樂說。

2007-11-29 中國醫藥報










聯邦製藥6—APA項目在內蒙古投產





本 報訊 聯邦製藥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在內蒙古巴彥淖爾市建設的年產5000噸6一APA項目目前正式投產。 今年1月10日,巴彥淖爾市政府與聯邦製藥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簽訂了投資建設年產5000噸6一APA的合作協議。該項目總投資5.1億元。投產後的聯邦製 (內蒙古)有限公司, 6一APA生產能力全球最大。 巴彥淖爾市委常委、副市長侯鳳岐在開工典禮上說,該項目的投產,標誌着巴彥淖爾市生物製藥產業嚮前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他透露,雙方在合作成功的基礎上。又 簽署了二期總投資6億元的5個建設項目。 (蒙文)

2008-01-21










青霉素工業鹽市場又遇寒流





價 格跌進低谷口郭艾琳 經歷了2007年上半年的價格高潮後,我國最大的原料產品青霉素工業鹽自去年第咧季度起價格又開始一路下滑,目前已跌進低谷。 來自健康網的統計數據顯示,自去年第四季度起,青霉素工業鹽出口出現近年來少有的僵持局面,11月份出口成交量415噸.創近3年來的歷史最低紀錄。出口 訂單明顯減少 目前,國內市場青霉素工業鹽的報價已經接近65元~67元╱B0u,扣除關稅等因素,其價格已經跌破8美元╱Bou,接近6美元╱Bou的歷史低點。


而就 在去年4月份,青霉素工業鹽曾出現過20美元╱Bou的最高報價。 據健康網首席研究員吳惠芳介紹,從目前的狀況來看,青霉素工業鹽價格下降的情況並沒有好轉。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有關人士同樣證實,青霉素工業鹽價格 還在下跌趨勢中,因此,國外客戶也處於觀望狀忑,他們擔心價格會進一步降低。


按照目前已統計出的數據來看,出L]訂單量比去年11月份明顯減少。 據瞭解。由於此前青霉素工業鹽價格過高,使得印度幾大青霉素工業鹽生產企業紛紛复產,也導致印度方面的訂單直線下滑。目前,我國青霉素工業鹽有60%用於 出口,而出口至印度的量占其中的85%。 由於印度方面訂單減少,使得國內出廠]商也明顯減少。據吳惠芳介紹,去年11月;國內只有華星、哈等3家企業在自營出口。


與此同時,貿易公司卻在想方設 法拋售存貨,他們以低於生產商的價格出售,並出現以最低小到11美元╱Bou的價格成交的現象,導致整個青霉素上業鹽市場價格混亂。 “由於此前價格上漲太厲害,同時匯率浮動和出口退稅減少等因素,使得我們外銷訂單明顯減少。照來我們青霉素原料及衍生物一年的出口額近200萬美元,但目 前基本已經不做了。”上海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公司總經理蔣震偉說。


今年價格升降兩難 “這是青霉素工業鹽價格下降的一個周期性表現。由於苛霉素工業鹽的生產技術壁壘不高,價格高時許多企業紛紛擴產.從而導致產能過剩,企業庫存增加,價格下 滑。而對於生產企業來說,雖然目前價格下降會使其出現微利甚至虧本,但事實上,企業已經看慣了這種周期性的循環,價格下降到一定程度就不生產了,等到價格 回調時又會紛紛開工。”一位證券分忻師說。 “任何產品的價格都會出現波動,這屬於正常現象。而對於我們來說,此次價格下降並不會影響我們的生產,出口量也不會減少。”華星公司總經理張全意對今年本 公司的經營形勢還是比較樂觀。


而吳惠芳認為,今年青霉素工業鹽將進入升降兩難的局面,一方面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大幅度提高,存在提價的必要性,但另一方面,國際需求方在經歷了2007年 的價格大漲所帶來的壓力之後,不會輕易對供應方的再次漲價做出響應。因此,今年對於青霉素工業鹽生產企業來說將是一次嚴峻考驗。 事實上,今年青霉素工業鹽的市場形勢的確不容樂觀。


目前,聯邦製藥在內蒙古投資16.8億元的6一APA生產基地已經試運營,同時,健康元7一AcA項目 的產能也大幅提升,在市場已經趨於飽和的狀態下,這些大規模項目都將給行業帶來壓力。但在日前剛剛結束的健康網新年論壇抗生素專題會上,業內專家認為,去 年12月底和今年1月初,將是青霉素工業鹽出口和內銷價格的最低點,今後存在價格反彈的可能。



2008-02-14 中國醫藥報












漲跌匆匆詮釋“過客心態”





石 青璇 短短不到一年時間,青霉素工業鹽的價格迅速飆升.經歷短暫輝煌.然後一路狂泄。這場充滿戲劇性的產業異動如此迅速地草草落幕,以至於我們很難從產業戰略的 高度來探討它所帶來的影響——不過是另一輪短期價格導向下的投機衝動而已。但考慮到“2007年我國青霉素工業鹽的總產能已超過七萬噸,全球青霉素年需求 量僅為五萬噸左右”的現狀,我們的企業,在掌握市場大局的前提下,依然遲遲不能擁有話語主導權,依然只能以過客的心態在價格和市場定位中來去匆匆隨波逐 流.這種情況愈發令人擔憂。


略作回顧就可以發現,對中國青霉素工業鹽產業來說,價格是一個極度敏感.可以瞬間從風吹草動變成風聲鶴唳的要素。2003年7月.青霉素工業鹽價格跌至 60元╱十億單位以下、國內生產企業正式掀起了青霉素工業鹽第六次價格大戰。不久.印度又對我展開反傾銷調查。暫停為期1個月的青霉素類和6APA進口許 可審批。致使我國該類產品出口在2004年7、8、9三個月跌入兩年來的最低谷。2()()5年上半年,石、華星、聯邦製藥的產能擴張啟動.徹底顛覆了 國內青霉素工業鹽舊格局。在2006年5月份印度對中國反傾銷案件傳出印度撤銷的消息後,國內青霉素工業鹽出口數量便持續攀升,行情一路高歌猛進,但好景 不長價格迅即回落。按照業內的話說即是。2003年~20‥D4年上半年的青霉素價格大戰.是國內制企業競爭力增強戰勝了國外競爭對手;2005年 ~20()6年上半年的青霉素價格大戰,則是國內制企業自己打敗了自己。從2005年開始,國外采購需求開始大量轉移至國內.而國內企業之間過度的低價 競爭,使中國製藥企業不自覺地扮演着國外採購商的加工工場和贏利工具的角色。


“印度企業停產或复產雖會對中國青霉素工業鹽的價格產生一定的影響,但真正左右該產品市場價格的.還在於國內生產企業自身的動向。”權威人士的這種表述有 過高估計中國企業話語權之嫌。印度國內的青霉素工業鹽產能確實並不大,全部加起來大概有5000噸的產能。因此,從理論上講,即使印度企業開足產能生產。 也未必能與中國的逾10萬噸產能抗衡。但恰恰就是在印度复產後不久.中國企業的報價開始逐步下降。這種巨大的“心理恐慌”.也許比市場上真刀真槍的比拼更 具殺傷力。以產能而論,“中國製造”已成青霉素工業鹽市場的“巨無霸”,但這是靠低廉的能源成本、勞動力成本和“昂貴”的環保安全成本換來的.特別是過度 低價競爭是一頂戴着越來越頭疼的價值打折的“草帽”。




雖然國外製藥企業以大量採購來替代自主生產青霉素工業鹽,但青霉素工業鹽的尖端發酵和提取技術卻仍掌 握在國外製藥企業手中,無尖端技術一直是中國原料的硬傷和長痛。據悉,目前國外青霉素工業鹽發酵能力遠遠高於國內生產水平。 自信心不足和話語權缺失直接催生過客心態.具體表現就是急功近利的投機戰略。價格上揚.企業紛紛复產或擴大生產規模:產能過剩庫存激增再導致價格繼續走 低。 對於抗生素原料的市場反彈行情的預判,無論是利好,還是利空,都不能解決根本問題。要麼是產能繼續過快增長,低水平重複性建設.市場過度競爭;要麼就是 資源閑置浪費.使用成表日益增加。



“是選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青霉素工業鹽連年的價格戰、產能無序擴張、國外反傾銷等因素使這一處於化學製 造鏈最低端的產業又身陷市場規律的原始階段難以提升。控制產銷經濟規模、提高合理贏利空間、符合國家環保節能產業政策要求所帶來的主動效應.能否真正改變 滿負荷生產、支付較大環保成本、銷售價格低迷的被動狀態,答案同樣有待觀察。



2008-03-20 中國醫藥報












7-ACA降價背後有玄機





本 報記者胡芳 2008年春節後,正在青霉素工業鹽與阿莫西林處於價格上升通道的時候,7一AcA(全稱7一氨基頭孢烷酸,是第二代抗竺素頭孢類抗生素的中間體)的市場 價格卻以跳水姿勢,從950元╱公斤直降到750元╱公斤,重新回到兩年前的水平。 業內人士指出,此次7一AcA降價,“老大哥”石集匠是始作俑者。其目標是對準已開始正式生產的健康元在焦作的生產基地和聯邦製藥在四川彭州的牛產基 地。 隨着石集團帶頭降價,其他7一AcA生產企業自然足緊跟其後。



直到現在,7一ACA的市場價依舊保持在750元╱公斤的價位。隆儉近王垡苤差丞 7一AcA為合成各種頭孢菌素的關鍵中間體,是孢菌素的三大母孩之一,國內生產的50種以上頭孢菌素都需要以它做原料。它和青霉素工業鹽、阿莫西林原料都 屬於同一產品線的產品,以往這幾種原料大多是齊漲齊跌。此番,青霉素工業鹽和阿莫西林的價格都在上漲.為什麼7一AcA價格卻陡降呢?




對於業內人士的相關猜測。石相關人士不置可否。只是簡單表示“市場是有限的”。但在健康網首席分析師吳惠芳看來,導致7一AcA價格波動的原因主要還是 市場供需的變化。“春節過後,7一ACA呈現出明顯供大於求。市場過度飽和,降價是必然的。”



據悉,國內7一AcA下游製劑生產商主要有麗珠、聯邦製藥、哈醫藥、福抗、魯抗等廠家。其中哈醫藥、魯抗等本身就有完備的產業鏈,使用的7一AcA基本上 是自己生產的。極少外購。而聯邦製藥、麗珠等下游製劑產品日益豐富和完備的廠家,為了擺脫受帶懺人的局面,也開始向上游延伸,建立自己的原料生產線,以 實現產業鏈的優化組合。



據悉.目前這兩家企業的7一AcA已正式投產: “我們目前生產的7一AcA主要還是內部銷售,直接供給麗珠集團,不過目前也開始給一些下游製劑企業提供產品試用,今年年底產能將達到120(]噸。”健 康元副總經理邱慶豐表示。據悉,健康元希望通過二期擴產使自己的7一AcA占據市場主導地何。



2007年7月30日,麗珠與焦作健康元達成協議,自2007年8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期間,麗珠合成製藥有限公司采雁分次購買方式,嚮焦作健 康元採購總量約541噸的7一AcA。 而健康網跟蹤的數據顯示,在聯邦四川彭州製藥,投產後除了部分自用外,一部分自產的7一AcA已經實現了出口。 “從以前‘買’到現在的‘不買’,僅麗珠和聯邦製藥就使得市場需求降低了至少20%。


”吳慧芳說。市場供給在擴大,而市場需求在縮小,不管石有沒有擠兌 新入者的意圖,7一AcA降價是必然的: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往頭孢系列和大環內酯系列的製劑生產中,7一AcA應用的可替代性非常強。如果7一AcA還繼續保持在900元╱公斤的價格高位運轉, 製劑廠家有可能不選擇用7ACA。“換句話說,如果上游廠家不希望7一AcA受到市場沖擊,只能對這類產品降價。”



集團製藥總廠市場部金部長也表示.春節過後7一AcA價格之所以下降,關鍵在於“市場還是過剩的”。直場童壘堡豎力Ⅱ劇 金部長告訴記者,7一AcA降價並沒有波及到下游產品。“人們在春季容易患上肺部感染,再加上此前全國範圍內出現的雪災,整八抗生素市場還是偏緊的。3月 11日,頭孢曲松鈉還是880元╱公斤,15日其價格已經』:升到920元╱公斤。”



據瞭解,目前7一AcA的生產工藝主要有兩種:化學裂解法和酶法。除了健康元在使用酶法工藝外.其他廠家使用的都是化學裂解法。由於用化學裂解法生產的青 霉素工業鹽和7一AcA的生產線可以轉換,廠家完全能夠根據市場變化,決定到底是生產青霉素工業鹽還是7一AcA。7一AcA的供應也會隨着市場供求關系 而變化。 “一旦生產7一AcA不賺錢,廠家可以轉而生產青霉素工業鹽.所以7一AcA價格也跌不到哪裡去。”


金部長透露,盡管7一AcA目前報價還是750元╱公 斤。實際上要真想以這個價格買到產品已經比較困難。 有關資料顯示.目前,7一AcA中間體全球需求量在4000噸左右,國內市場需求滅約在2500噸左右,而目前國內的產能已經達到7000噸左右,其中有 1500噸出口。已經遠遠大於實際需求,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健康元方面在接受採訪時依舊雄心勃勃: “酶法是未來發展的方嚮。健康元將依靠先進工藝,不會改變發展計劃。


至於誰能夠占據7一AcA市場,還要靠市場說話。” 針對石率先降價的做法,有業內人士估計,石可能是希望借機擠佔國際市場。 “隨着國內生產工藝的提高。國內生產的7一AcA質量是比較過硬的。尤其是7一AcA屬於中間體。目前國際市場對此設置的門檻還不高,政管理也不是很嚴 格,搶佔國際市場未見得不是7一AcA的未來出路。” 吳惠芳表示,目前我國7一ACA占國際交易量的30%,總規模不大。但是國內市場競爭直接帶動了7—AcA生產實力的提高,無論是菌種優化還是工藝提高, 都變相擴大了產能。“估計在三年之後,我國7一AcA將占到國際交易量的80%。”



經濟通 2008-04-10












聯邦3933):今年資本開支10億,負債比率有提升空間 (14:34)





《經濟通通訊社10日專訊》聯邦(03933)財務總監兼公司秘書梁永康於記者會表示,今年資本性開支約10億元,當中5億元投資於內蒙廠房第二 期,內蒙廠房去年投資額已達6億元;另外,中山及珠海廠房則各投資2﹒5億元。  他指出,去年底該公司手頭現金約4億元,而負債比率則由2006年的 40%,降至29%,未來會透過內部資源及借貸,支付內蒙廠房開支,料負債比率有空間提升至40%。(cn)











聯邦:去年毛利率上升11個百分點,新產品毛利可達50% (14:55)





《經濟通通訊社10日專訊》聯邦(03933)表示,去年整體毛利率由2006年的35﹒4%,上升至46﹒6%,主要受惠中間體價格及原料價格 上升所帶動。  財務總監兼公司秘書梁永康於記者會表示,由於06年的中間體業務屬發展初期,故利潤率只有3﹒2%,去年在價格上升及產能增加帶動下,業 務的利潤率升至22%,而原料業務的利潤率亦由5﹒4%,升至11﹒4%。  另外,董事兼總裁彭韙則表示,今年會再推出七種新產品,其毛利率高達 50%,較現有產品毛利高10至20個百分點。她又指,首季成品銷售上升達25%。  主席蔡金樂表示,海外業務比重去年有所增加,上升2個百分點至 23﹒4%,由於產品於海外的銷售價格理想,故希望今年海外銷售比重可升至25%至30%。(cn)












聯邦(03933):中間體價格仍會上升,對今年業績樂觀 (14:34)





《經濟通通訊社10日專訊》聯邦(03933)主席蔡金樂於記者會表示,由於國家加強中間體廠房的排污要求,故不少中間體生產商被迫停產,令供應緊 張,中間體價格因此於去年出現大升,去年該公司「6-APA」產品平均售價上升達95%,今年首季價格較去年底再增加約20%。  他指出,由於今年屬奧 運年,大部分中間體生產商處於北京周邊地區,故更受環保規例限制,料中間體價格今年持續上升,而該公司於內蒙的廠房完全符合國家環保要求,故對今年業績感 樂觀。  另外,董事兼總裁彭韙則補充,去年中間體業務佔總營業額約10%,料增加內蒙廠房產量後,今年可升至20%;而中間體業務去年貢獻盈利高達 2﹒5億元,屬盈利貢獻最多業務。(c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