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地产商邹锡昌倒苦水:别抬杠别对赌早退休


From


http://house.focus.cn/news/2009-08-10/731411.html


 赌气买地、被迫借债、上市搁浅、卖地还债……过去的20个月,邹锡昌一直在反思这段不堪回首的经历,“向外国投行伸手借钱的事,今后真的再做不得 了!”邹锡昌1992年在香港创办昌盛中国集团,在北京、广州、太原等地的核心商圈开发商住物业。由于扩张心切,他曾借下巨额外债。

  上 周末接受CBN记者专访时,终于“无债一身轻”的邹锡昌说:“今天为了见你,我从衣柜里找出了一套西装。这一年多来,今天是我第一次穿西装。”邹锡昌不穿 西装,为的是励精图治,重新思考经营企业的方向。他把从外资投行借来的钱视作“慢性毒药”,称今后不能再上当。事实上,外资投行、风投资金和金融衍生品本 身并无毒,邹锡昌“中毒”实为好胜心作祟。

  慢性毒药

  邹锡昌吞下的“慢性毒药”,是两笔巨债。

   “最致命的一笔是2007年11月19日为支付8.34亿元竞拍款欠下的。”邹锡昌指的正是竞拍中山地王——中山广场。他回忆说,“这块地挂牌后,我就 一直盯着,业内也都知道我势在必得。但在竞拍过程中,一家知名开发商还是插了一脚,跟我抬价。这块地的底价是2.3亿元。到了7亿多的时候,我想过放弃, 但又心有不甘。”经过308次举牌,邹锡昌最终以8.34亿竞得了这块地,高出底价6亿多元。

  由于公司实力不济,邹锡昌不得不花了两个多月时间四处找钱。最终与香港苏格兰皇家银行签订了贷款协议。“就是这两个月的时间,延误了上市的好时机,也让我背上了沉重债务。”邹锡昌向CBN记者坦言。

   而将邹锡昌进一步推向举债度日深渊的,则是他的再一次“赌博”。2006年12月18日,昌盛中国与高盛旗下创投基金(GSSIA)签署可转换债券协 议,向创投基金发行2500万美元可赎回可转换债券,利率为7%。双方约定,若昌盛中国没有在债券的年期内进行首次公开发售,创投基金可要求邹锡昌按预定 的价格购买其所持全部可赎回可转换债券。另外,若昌盛中国未能在年期内偿还本金,该项可转债的利息便按每年28%计算。

  “当时,我就想着高盛名气大,而且对上市有帮助,甚至可抬高股价,所以选择了与其合作。其实对我们来说,条件是很不对等的。”对这个带有对赌性质的协议,邹锡昌心知肚明,但为了上市,他豁出去了。

  愿赌服输

  2008年底,上述两笔债务到期在即,但由于上市计划的搁浅,昌盛中国陷入了财务危机。

  当时,邹锡昌面临两个选择,要么出售中华广场的现成物业,要么放弃“中山地王”项目。最初,昌盛中国将出售中华广场物业作为较切实可行的融资方案之一——传闻称,中华广场的转让价格约为20亿元,折合楼面价为2万元/平方米。

   直到今年6月份,邹锡昌最终以6.4亿元低价卖掉“中山地王”项目(卖给奥园地产),“用6.4亿还清了苏格兰银行的债务,高盛的债务通过贱卖公司设备 以及向国内银行贷款等方式也还清了。”回望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邹锡昌为了保住“儿子”(指中华广场),几乎是倾其所有。

  “经营企业还是要稳妥,不要超出自身能力范围去做事。”上市遭挫,虽然使昌盛中国损失惨重,甚至差点失去中华广场,但对于邹锡昌来说,未尝不是个很好的教训——缺乏足够的风险意识,拒绝不了外国投行的诱惑,都是邹锡昌总结出来的经验。

   现在把中华广场托付给海印集团后,邹锡昌将投入新的“3+1”项目,即武汉、天津、太原的三个住宅项目和广州市内一个6万平方米的商场项目。对于中华广 场原来的管理团队,邹锡昌表示,除了部分员工将留下来配合海印集团的调整工作之外,会将其他管理人员安排到新的商场筹备工作中。

  目前,邹锡昌没有为昌盛中国拟定更长远的发展计划。他向CBN记者坦言,自己打拼了大半辈子,天天为了赚钱奔波,做完已签好的四个项目后便打算退休了,“做些慈善或社工服务,都是香港人退休之后的选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62

一種情況,兩個下場-恆大地產(3333) 及昌盛中國(1863)(留言回覆)



文仔:

雖然我無抽恆大. 但睇到NEWS. 基本幾個投資者入手都係有 "保証回報". 乜可以係SET 咁既CONDITION 係注資既時候?<-----點解恆大要咁做.. 咁咪自己害左自己. 問了些基本問題.唔好意思.


揭恒大低價上市來龍去脈

(明報)2009年10月23日 星期五 05:10

【明報專訊】恒大(3333)首日招股反應熱烈,與此對照,主席許家印卻多次為公司低價上市大呼心痛。其實,除了聲言的平賣外,許氏更痛心的或許是為引入 的投資者以解財政困難之時,多番都被逼作出異常慷慨的回報保證。當中最誇張的是包括鄭裕彤 在內的財團,在一年多前與恒大簽下的對賭式入股,以每股成本價不過1.65元,卻要求回報在1倍以上,如恒大發售價最終不能達到每3.78元,許家印就需 轉讓更多股權補足他們的回報,加上上市後1年的回報補償,許家印未來還可能要付出高達17億元的代價(見附表)。

翻查恒大的招股書,可見許家印近年多次引入不同的機構投資者,而在與各投資者訂立的協議中,「保證回報」的字眼可謂隨處可見。首先在06年底時,引入美林 、德意志及淡馬錫等機構投資者,以優先股形式融資4億美元 。但由於08年初的上市失敗,股份不再值錢,優先股隨即被轉化為貸款,並且訂下了三成至七成的保證回報。此外更訂明恒大不得遲於09年底上市,而上市之 後,還要保證一年內的差價賠償。

上市不能遲於今年底

與此同時,在07年時,恒大接受了由瑞信發行的一筆美元結構擔保貸款,5億美元的年度保證回報率竟高達19.5%。當初恒大的如意算盤是上市後即可償還,但結果卻臨門脫腳,最終背下高息負債。

到08年3月恒大最終上市失敗後,當時為上市而大肆搶地的惡果亦即時湧現。許家印早前曾稱,當時為避免公司資金斷裂,曾在香港逗留了幾個月,求見不同的本 地大孖沙、投資銀行。消息人士稱,結果在楊受成 的引薦下,終於找來鄭裕彤、美林、科威特 主權基金等大水喉接應。

楊受成引薦 覓大水喉

總共5.06億美元的注資暫時止住了恒大當時幾近崩潰的局面,但後果卻是再多了幾項「保證回報」。

以彤叔的1.5億美元投資為例,折合每股入股價約為1.65元,但當時簽下的協議卻訂明,恒大若能在2010年3月前上市,這筆投資的保證回報最少達100%。而若上市程序拖延,保證回報更變成年回報率最少50%。

雖然,在最近的談判中,包括彤叔在內的新舊投資者,同意將保證回報打個18%的折讓,但卻同時要求許家印作出上市後一年內的回報補償。意即上市後一年內, 恒大股價的升幅若未能補回扣減了的回報率,則許家印要個人作出賠償,總承擔最多達到17億元,剛好是許今次賣舊股套現所得金額。

許家印總承擔最多達17億

許得注意的是,按照彤叔等投資者的保證回報要求,恒大的招股價亦受影響。恒大的招股價介乎3至4元,但招股書表明,恒大最終的定價若低於3.78元,許家 印要額外出讓最多4.9億股股份,亦即許家印的持股將降至僅58%。故此為免轉讓股份,許家印似有壓力要在上限區域定價。

除了保證回報外,更辣的條件是,各投資者與許家印還簽下了認沽期權,即是當恒大一旦被催債,許家印必須要先行買回各投資者的股權。


greatsoup:


我兩個字答你,缺水。以下的新聞已告訴這家公司上市不了帶來的問題。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1277

自 从3月20日恒大地产宣布放弃在香港资本市场的IPO计划以来,这位恒大地产集团董事局主 席便陷入一场艰难的自我救赎之中。只有巨额的资金才能帮他收拾眼前的烂摊子──相当于2个万科的巨量土地储备的大部分在等待开发,截至今年1月的 111.334亿元人民币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还有近10亿美元的机构投资者借款,以及未来4个月内至少40亿以上的土地出让金欠款。

...
许家印救得了自己吗?现在,恒大最迫在眉睫的是一笔近40亿元的土地出让金。今年1月18日,恒大经过两百多轮叫价,最终以41亿元拿下广州天河区一块土地,但其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3月13日恒大仅支付了1.3亿元。而全部出让金须在8月份之前付清。

..
但颇像黑色幽默的一个后话是,在恒大IPO失败后,一些新入职员工也感受到了这家公司所遭遇的寒意。一位恒大重庆分公司的新员工向《环球企业家》抱怨,上班的第一个月工资就被拖欠了,另外一位新员工的身份证被公司借去办理电话和网络开通事宜,原因是个人身份办理可以省钱。

你可以看到上市不成,又欠下高息巨款,銀行又唔肯放水的時候,無論任何方法,他都會接受的。

私募報導: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1283



  而此次許家印私募金額高達6億美元,將近恒大原計劃IPO規模的一半,許家印自身則形容此次私募有點類似于一次小型的IPO。此外加上鄭裕彤投資的7.8億人民幣參股恒大的相關項目,恒大此次融資超過50億元人民幣。

  恒大此次擴股融資出售股權約佔公司16%的股份。其中鄭裕彤投資入股1.5億美元佔公司股份3.9%;科威特投資局投資1.46億美元佔公司股份3.8%;德意志銀行、美林銀行等其他5家機構投資入股2.1億美元。

  資料顯示,美林銀行、德意志銀行是2006年第一批投資入股恒大的三家股東中 的兩家,目前美林以及德意志銀行已向恒大投入5.23億美元,約佔 恒大總股份的13%,加上科威特投資局及鄭裕彤父子入股後的股份,因而,在多次私募之後,恒大約已出售超過20%的股份。恒大自身的負債率則下降到 65%。



其實有一家大家遺忘了的昌盛中國,一樣都是因為借下投資銀行高息貸款,都是情況不好上不了市。其下場遠遠劣於恆大,他差點要賣掉核心項目,並且需要破產,幸好市場突然回暖,他能賣出部分項目,還清債項,不然就一生累積的就化為塵土。

現時,他的項目只剩下發家的一個商場,並且連租務權都給了人,但仍保留該核心商場,都算好運。他說以後都不想上市了。


招股書: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118/LTN20080118083_C.HTM


終止招股公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123/LTN20080123003_C.pdf


過程: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7813

  2006年10月,昌盛中国开始酝酿赴港上市。当时香港昌盛集团董事局主席、广州市中华广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邹锡昌、昌盛中国与高盛旗下创投基金 GSSIA签订协议,向后者发行可赎回可转换债券,利率为7%,约占当时已发行股本20%,双方同时订立2008年底之前上市  “对赌” 协议。协议表示,如果在2008年底之前不能完成上市的话,高盛这部分投资额将转化为昌盛的负债。

        2007年11月,昌盛向香港苏格兰皇家银行提取银行贷款6.11亿元,用以结清中山广场一期二期土地使用权收购融资的贷款。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因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加之房地产市场低迷,2008年11月12日,昌盛中国未能如期上市。为了渡过困境,昌盛集团被迫将旗下核心业务——中华广场套现抛售,较实际市值降低了近10亿元,但至今谁来接单仍无明确消息。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0058


        目前中华广场运营成熟,开业至今9年,仍保持100%的出租率和租金收缴率。由于地处广州繁华地段,其每年的租金增长率在5%左右。目前中华广场每年稳定租金收益约1.1亿元,年利润达3300万元。

        据悉,海印股份在广州的商业地产项目做得不错,一直觊觎邹锡昌手上优质的中华广场物业。今年4月28日发公告,拟收购由广州兴盛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拥有产权或权益的广州市较场西路23号裙楼商业物业项目,也即中华广场物业。

        此次每年1.3亿元的租金,业内人士认为其将面临一定的租金压力,但对于邹锡昌来说,这笔长达14年的投资合作,可大大缓解他的现金流。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2162



  慢性毒药

  邹锡昌吞下的“慢性毒药”,是两笔巨债。

   “最致命的一笔是2007年11月19日为支付8.34亿元竞拍款欠下的。”邹锡昌指的正是竞拍中山地王——中山广场。他回忆说,“这块地挂牌后,我就 一直盯着,业内也都知道我势在必得。但在竞拍过程中,一家知名开发商还是插了一脚,跟我抬价。这块地的底价是2.3亿元。到了7亿多的时候,我想过放弃, 但又心有不甘。”经过308次举牌,邹锡昌最终以8.34亿竞得了这块地,高出底价6亿多元。

  由于公司实力不济,邹锡昌不得不花了两个多月时间四处找钱。最终与香港苏格兰皇家银行签订了贷款协议。“就是这两个月的时间,延误了上市的好时机,也让我背上了沉重债务。”邹锡昌向CBN记者坦言。

   而将邹锡昌进一步推向举债度日深渊的,则是他的再一次“赌博”。2006年12月18日,昌盛中国与高盛旗下创投基金(GSSIA)签署可转换债券协 议,向创投基金发行2500万美元可赎回可转换债券,利率为7%。双方约定,若昌盛中国没有在债券的年期内进行首次公开发售,创投基金可要求邹锡昌按预定 的价格购买其所持全部可赎回可转换债券。另外,若昌盛中国未能在年期内偿还本金,该项可转债的利息便按每年28%计算。

  “当时,我就想着高盛名气大,而且对上市有帮助,甚至可抬高股价,所以选择了与其合作。其实对我们来说,条件是很不对等的。”对这个带有对赌性质的协议,邹锡昌心知肚明,但为了上市,他豁出去了。

  愿赌服输

  2008年底,上述两笔债务到期在即,但由于上市计划的搁浅,昌盛中国陷入了财务危机。

  当时,邹锡昌面临两个选择,要么出售中华广场的现成物业,要么放弃“中山地王”项目。最初,昌盛中国将出售中华广场物业作为较切实可行的融资方案之一——传闻称,中华广场的转让价格约为20亿元,折合楼面价为2万元/平方米。

   直到今年6月份,邹锡昌最终以6.4亿元低价卖掉“中山地王”项目(卖给奥园地产),“用6.4亿还清了苏格兰银行的债务,高盛的债务通过贱卖公司设备 以及向国内银行贷款等方式也还清了。”回望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邹锡昌为了保住“儿子”(指中华广场),几乎是倾其所有。

  “经营企业还是要稳妥,不要超出自身能力范围去做事。”上市遭挫,虽然使昌盛中国损失惨重,甚至差点失去中华广场,但对于邹锡昌来说,未尝不是个很好的教训——缺乏足够的风险意识,拒绝不了外国投行的诱惑,都是邹锡昌总结出来的经验。

   现在把中华广场托付给海印集团后,邹锡昌将投入新的“3+1”项目,即武汉、天津、太原的三个住宅项目和广州市内一个6万平方米的商场项目。对于中华广 场原来的管理团队,邹锡昌表示,除了部分员工将留下来配合海印集团的调整工作之外,会将其他管理人员安排到新的商场筹备工作中。

  目前,邹锡昌没有为昌盛中国拟定更长远的发展计划。他向CBN记者坦言,自己打拼了大半辈子,天天为了赚钱奔波,做完已签好的四个项目后便打算退休了,“做些慈善或社工服务,都是香港人退休之后的选择”。

     恆大的成功,主要是因為規模大,在比率中亦有部分是優質項目,亦其負債規模大,破產會對社會造成大影響,加上大股東的鬥心,所以成功。昌盛中國的失敗,其 實一來時勢使然,二來大股東氣魄不足,他其實早在1990年代已經在搞這個商場,建成時剛剛就是現時那堆上市發展商開始跑馬圈地的時刻,但他沒這樣做,到 了前兩年,其規模已經不能和大型發展商相比。

加上根本做大上市,都是因為別人游說,上市時機又不適合,加上承平日久,已無鬥心,如果或者大減招股價以求上市,甚至用一些奇怪手段圍貨,先上市後再說,又或是多撐兩三個月,等氣候逐步回暖,賣出價能夠高些,情況也遠較這個佳。

    所以大氣候和老闆的性格,是決定一家企業成功的重要因素。

   如果想看多些關於這兩家公司的資料,請善用本博的search功能,謝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63

兩位金淑賢-金朝陽(878)、鈞濠國際(115)

味皇:

「四大」兩會計師做數 釘牌譴責兼罰巨款
(明報)2009年10月23日 星期五 05:10
【明報專訊】香港會計師公會就兩名會計師捏改審計文件作紀律處分。被處分的會計師為葉振輝及何淑賢,葉振輝會從會計師註冊紀錄冊中除名,為期18個月,並須繳付紀律程序之部分費用,共43.5萬元。至於何淑賢,則被公會公開譴責,亦要繳付罰款10萬元。

葉振輝查唔到,何淑賢可能同金朝陽(878)及鈞濠(115)等有關


http://www.irasia.com/listco/hk/grandfield/announcement/a36881-cw_00115ann_10022009.pdf



本公司已於二零零九年二月十日接獲何淑賢小姐之經簽署辭任函件。何淑賢小姐聲明,鑑於其工作排程非常緊密,因而未能處理執行董事職務,故作出請辭。


http://www.todayir.com/cms/soundwill/cms_attachment/LTN20041004140_C.pdf

何淑賢小姐,52歲,於一九九零/九一獲美國加州聖提巴巴拉大學授予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彼 於一九九五年獲頒英女皇榮譽獎章及自一九九六年獲委任為太平紳士。何小姐為匯基顧問有限公司創辦人,該公司於香港及國內個別省市提供管理顧問、公共關係及 培訓服務。她現為僱員再培訓局委員及課程審批小組主席、道路安全宣傳委員會委員、青年獎勵計劃委員、青年大樓督導委員會委員、語常會委員、市政事務上訴委 員會委員及鐵路上訴委員會委員。


自二零零四年九月,何小姐亦為光彩未來集團有限公司之獨立非執行董事,該公市於聯交所上市。

燈膽權(鱷兄):


味皇:

金朝陽(878)及鈞濠(115)的何淑賢,很可能是兩個人。金朝陽的何淑賢,曾任光彩未來集團(8071)非執董,年齡與另一位何淑賢相若,但沒會計界 背景,David Webb網站指她的英文名叫Junia,港交所資料則指均濠的何淑賢叫做Nancy。均濠的何淑賢有會計界背景,但沒資料確認她是否就是香港會計師公會所 指的那位。


greatsoup:


直接翻閱鈞濠(115)的委任公告、光彩未來(8071,前名絲綢路數碼、現名中國金屬資源)及金朝陽(878)的年報,何淑賢的資料如下:


鈞濠(115)在2008年12月1日發佈的Nancy委任公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1201/LTN20081201590_C.pdf

何淑賢小姐(「何小姐」)
何小姐,現年58歲,為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資深會員以及英國特許秘書及行政人員公會附屬會員。何小姐於核數、財務會計、管理及企業融資方面擁有逾30年經驗。何小姐於過往三年並無出任任何公眾上市公司之董事職務。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90309/GLN20090309050_C.pdf


至於金朝陽(878)在2009年4月28日發出的年報第5頁稱這位何淑賢小姐,即鱷兄所稱的Junia,57歲,至於資歷一如味皇兄所稱,但是無會計資歷。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428/LTN200904281253_C.pdf


她做過執董的光彩未來(8071,前名絲綢路數碼、現名中國金屬資源)在2004年9月28日委任這位何淑賢的資料如下,但她短短做了一年多,在2006年3月31日辭任。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40928/GLN20040928036_C.pdf


何 小姐, 五十四歲, 為匯基顧問有限公司創辦人, 提供管理, 人際關係, 培訓顧問服務。彼現為僱員再培訓局委員會委員、市政事務上訴委員會委員、語文教育及研究事務委員會委員、鐵路上訴委員會委員、青年大樓督導委員會委員、青 年獎勵計畫理事會委員。彼亦持有美國加州University of Santa Barbara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何小姐亦是香港上市公司金朝陽集團有限公司之獨立非執行董事。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60228/GLN20060228012_C.pdf


光彩未來集團有限公司(「本公司」)之董事會(「董事會」) 謹此宣佈, 何淑賢女士太平紳士(「何女士」)基於私人理由, 辭任本公司之獨立非執行董事、審核委員會成員及薪酬委員會成員, 並由二零零六年三月一日起生效。董事會及何女士確認, 彼等並不知悉任何有關上述辭任之事宜須提呈聯交所及本公司之股東注意, 何女士亦並無與董事會意見不合。


所以,這兩位同名同姓的小姐,因在公開資料方面有分別,簡介也有不同,所以就是兩個人。另外,Junia較Nancy 年紀輕1-2年。


P.S.


(1)至於這位Nancy Ho,原來有一家顧問公司,但網頁的設計就真的好簡單,員工也不多。


http://www.nancyho.com/


http://www.hktdc.com/sourcing/hk_company_directory.htm?companyid=1X02IF7K&locale=zh_TW


(2)這位Junia原來都上過報紙: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lifestyle/20090831/00298_001.html


(3) 在網頁資料找到,又有一位何淑賢小姐做財務總監,但是找公告卻找不到,反而找在MoneyTimes寫文的一位胡先生,其資料如下,但他委任為董事,不久先是調任非執董,最後辭任。


原來他說的礦業公司的這一家,其實他在文中說搞茶業,我也知是這一家,但未能確定,現時找到,則真相大白。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612/LTN20070612180_C.pdf


胡景邵先生,37歲,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持有工商管理學學士學位及日本大阪外國語大學頒發的研究生文憑。


彼於金融及投資界擁有約十二年經驗,期間任職於多間國際投資銀行。就此方面,胡先生於牽頭及經辦首次公開招股事宜及就合併與收購礦業及資源相關公司提供意見方面擁有豐富經驗,董事會欣喜可受惠於胡
先生之經驗。胡先生將專注為本公司訂立策略計劃,以及評估收購及合併機會。


改任非執董: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131/LTN20080131412_C.pdf


辭任: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502/LTN20080502321_C.pdf


延伸閱讀:


吳先生玩轉兩張殼(2)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4076


武夷茶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7313


蝕錢、掏空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739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67

關於周顯不能做成的賣殼生意的想法


昨天買了周顯揀股祕密,在第書中3.5.1「誠信的重要性」一段,提及他其中一單企圖作的賣殼生意。


他 稱「上市公司名下有三億的物業、兩億的現金,但其大股東只有51%的股份。他想將殼賣掉,但他要拿回所有的資產。換言之,他要從其他股東偷掉其他股東應份 的49%的資產,還要再拿回5,000萬的現金」,他「找來了一家巨無霸國企」作為買方,然後那家國企買殼後,就注入資產,但是因為買賣的步驟談不成,就 沒有成功。


但不能成功的原因,據他稱如果舊大股東 「先把殼賣掉,買家以5,000萬買下3億的資產,不肯交回如何辦?如果他先把資產弄走,買家最後放棄怎辦?如果先簽文件再公佈,那是違法的行為,雖然很 多人都這麼做過,但被揭發了則有坐牢的風險,但如簽文件時馬上報上交易所,跟著轉換資產過程就很麻煩了。」


但是,如果他真的不要公司的現金,只要物業的話,我也許有一個辦法,這個辦法其實梁伯韜、杜輝廉買泰盛發展(後易名百富勤,已清盤)已經用過。


首先,把手上值3億的物業抵押,以60%的按揭計算,約值1.8億。


其後,把手上的2億現金,加上按揭得來的現金約1.8億當作特別股息派發,大股東可得1.919億(2 + 1.8) x 51%。


然後,再把殼賣給那班中國巨企,作價約1.5億,然後大股東以3億的作價購回物業,如果怕無業務,就收購該等物業的管理權/包租權,以維持公司的經營。


這樣做,三者都可以獲利。


(1)在大股東來說,如果賣不了殼,他有1.9億落袋,如果賣得成的話,他可以有約5,000萬現金加物業,滿足到他的期望。


(2) 在紅色巨企來說,他1.5億買了這個殼,然後這個殼有1.2億的現金加上舊物業的管理權/包租權,實際上只是3,000萬買了上市地位,實在划算,況且公 司手上已經有現金,除了可以維持公司運作之餘,也可以買下一些紅色巨企小業務,增強短期的盈利能力之餘,紅色巨企也可套回收購代價。


(3) 在小股東來說,派特別股息,股價立即會升,賣給紅色巨企,股價還不大升特升,所以也獲得不少利益。


所以在現實上,這個計劃是可以實行的,並且絕對顧及三方的利益,成事機會很高。但是大股東見到股價升得這樣勁,可能也不肯賣殼,就是要考慮的地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68

策略短評 Consilient Lollapalooza


From


http://consilient-lollapalooza.xanga.com/715065350/%E7%AD%96%E7%95%A5%E7%9F%AD%E8%A9%95/


很多行業自6月份已進入調整,這星期陸續突破再展升浪。6月至今的市場廣度收窄被打破,創新高幅度再次增加,動能突破橫行區,散戶依然畏高,熊證暢旺,大市成交增加。

短線資金太少,機會太多,所以要選擇。見眾行業沒有動靜,讓石油與出口業走甩,但它們能否維持成為後來的依據。捕捉了內房及航運的突破,再到保險與能源設備。下一站是水泥玻璃鐵路內房為主。

中線投資表現堅挺,希望提高持股質素。

黃金投資表現呆滯,做了一次波段,但隨著波動性收窄,石油突破,金礦突破指日可待。

市場結構改變:
1國際資金對中國的資產配置會持續提升
2對沖基金活動更會活躍,如沽空(包括埋short squeeze),pair trade,期貨
3海潚後,投資者風險意識提升。

有技術及國際競爭力的高科技/設備公司,中長線前境壯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69

香港中国城开山祖细说名人荒唐秘闻







陈子水、方东青/


曾经是香港舞国一哥的邓崇骥,中国城夜总会的开山祖,坐拥七间顶级夜总会,身为两家上市公司行政总裁,风头一时无两。九八年金融风暴后,繁华梦一朝碎,亿万家财尽散,七年来漂泊天涯,四处寄居无人过问。

过去十五年风光岁月中,在夜总会这英雄地,他看尽了名人、江湖猛人、明星的七情六欲、荒唐古怪行径。而在他统领下,十四间夜总会曾组成大联盟,打败来势汹汹的大富豪,邓崇骥的风头,一时成为舞国中无人不晓的名字。

七年漂泊,他辗转到了深圳一家小餐厅当顾问,前尘往事如梦,夹一声声叹息, 无论远观近看,什么中国城开山祖,夜总会大联盟盟主的霸气早已烟消云散,贫病交迫反而煎熬缠绕他。今年五十九岁的邓崇骥,身高五尺八寸,一百一十磅的他,走在深圳的街头,步履蹒跚,一脸落泊。

但曾几何时,这位前中国城夜总会及宁顿集团行政总裁,由于心广体胖,体重达一百八十多磅,江湖上被冠以花名「肥佬骥」。 港一九六二年,十七岁的邓崇骥和几兄弟偷渡到港,时值大跃进,全国大饥荒,加上邓父为国民党军医,饱受迫害。因此经过四次的偷渡,最终在六二年成功到港, 享受自由,和温饱的两餐。

在台湾读过两年大学的邓崇骥,七○年先在针织厂做工,后来看见细佬邓崇光在夜总会打工发展不错,便选择同向那条路发展。 到一九八○年,他转职去「第一夜总会」做副总,因为他经营手法灵活,在行内打出名堂。其间邓崇骥和兄弟邓崇泰更合组一间伦敦金公司,公司炒卖不但获利,一 年后更把公司转手,赚了第一桶金;加上邓家五兄弟经营日本时装生意认识一班日本朋友,「大家眼看日式夜总会有得做,我同阿棠(邓崇光)又熟行,咪夹资搞日 式夜总会,第一间系中国皇宫,后来就开埋中国城、吉百利。」

八十年代开始,邓崇骥与其他四兄弟邓崇正、邓崇泰、邓崇光、邓崇天可谓一帆风顺,度过十多年的繁华梦。「我利用夜总会带动其他生意,小姐同客出街要食,所以搞饮食;□ 去开房就开酒店,又有会所俾班客同小姐去桑拿、唱歌、打麻雀;小姐要买衫装身可以去我开 时装店。」

邓崇骥自称这个一条龙经营概念,令 宁顿与环球饮食先后在九二年及九三年,得以成功上市,其中宁顿市值共八亿。全盛时期,他身为集团行政总裁,掌管七间夜总会、四间酒店、六间时装店、一个会 所、数十间食肆。地产投资亦远及中国、美加,居住于加多利山的豪宅,「刘德华就住我楼上,我就要埋个花园。」他并坐拥阳明山庄、南湾多个私人物业,身家超 过数亿。回想这段黄金岁月,边吐烟圈的邓崇骥仍然神往和牙擦。

宁顿的邓氏兄弟王朝告终,原因竟与上市有关,「唔上市,就唔会搞到依家□。上市之前,公司个个月分红利,上市之后,一年先可以分一次。阿棠(其弟邓崇光) 咪开始炒股□快钱,后来仲将炒股当成公司主要业务。」邓崇骥劳气地说:「阿棠炒股票,可以自己玩,但不可以将几千人 饭碗 去玩,□根本就不以为然。不单止行错,系非常非常错,太过不务正业。」当时邓崇光动用公司资金炒股,结果一铺连公司也押了进去。

金融风暴令邓家兄弟在股场损失惨重,债务缠身。九八年被美国运通银行申请破产,几兄弟变卖两间上市公司及住宅,但仍然负债三百万,当年炒股欠债超过几亿,至于具体数目,他则不愿透露。其后邓崇光亦相继被债权人申请破产。

自此,邓崇骥开始他的飘泊日子。他先后到过上海、北京、台北、深圳,替朋友所开的避风塘酒楼做顾问,换取三餐一宿。「呢七年真系好 down, 台北段时间,真系谂过自杀,因为又穷又病。」他先后又在大陆住过民工宿舍,其他兄弟也四散飘泊,邓崇光也曾沦落至住入板间房。邓崇正、邓崇泰和邓崇天则到 上海帮助朋友打理生意。

他徐徐吐出烟圈,十五年繁华梦的浮光掠影,又再次在眼前出现。邓崇骥的黄金岁月,也正是香港八十年代至九七前的黄金岁月,他在夜总会看尽各色明星、名人百 态,亦周旋于黑白两道间,见证江湖风云。「当时湾仔之虎陈耀兴只系跟住白头康 湾仔做泊车仔,我见□有中六程度,有文化,外形又靓仔,□咪有心扶□一把。□系叻仔,扶一扶□就即刻上位。」

邓崇骥于是把湾仔区两间夜总会、一间酒店、几间食肆的代客泊车及睇场交给陈耀兴,令他有地盘□钱又可以聚过百手下,于是在九○年一年间迅速上位,被人称为湾仔之虎。

其后陈耀兴结识了来夜总会献唱的梅艳芳,结果因而惹下杀身之祸。「九二年, 次黄朗维掌掴阿梅,阿梅即 call耀兴去帮手,耀兴一时火起打伤黄朗维。后来,黄朗维又俾人 医院杀埋,传闻阿梅后来亦赔成千万至收科。」邓崇骥知道弄出人命,对方不会就此罢休,多次规劝耀兴收敛锋芒避风头。

「不过□就唔识见好就收,响 朵,仲成日出去左劈右劈。我叫□上 位就要用脑啦,将军难免阵中亡,叫 □唔好去澳门赛车,点知□话玩埋九三年 次就唔玩,怎知一语成谶, 澳门被人开枪打死。」回忆爱将横死,邓崇骥无限惋惜。

在他眼中尖沙咀之虎黄俊,是新义安雄霸尖沙咀的智将,「尖沙咀最早期都系十四 K同新义安,十四 K挂住争睇场,反而黄俊就睇中唔起眼泊车仔。你要知道 晒所有泊车部做,一 系□到钱,二 就系可以将的靓仔安排有做。 阵时新义安最具风头,唔似而家暗晒。」邓崇骥眼中的黄俊是有脑又有手腕,怎料最后一念之差,落得客死异乡。「黄俊如果唔系行差踏错卖粉,就唔会搞到□惨。 □俾人笃 出 ,只有走去东南亚,最后撞车死埋,唉!」

江湖血腥,一些城中富豪名人,同样是极尽荒唐。当年一名传媒老板常到中国城玩乐,一日遇上某江湖大佬,双方素有夙怨,碰面后互不相让,老板恃酒醉更辱骂对 方。江湖大佬即时召大批手下欲围殴老板,幸得邓崇骥出面摆平。这名老板自此数年不到尖东玩乐,却在中国城包了一间长房供职工耍乐,以示答谢中国城。不过自 从邓家兄弟身家散尽,这个老板便不再跟他们联络。

至于娱乐大亨的背景更是得罪不得,邓崇骥就透露,娱乐大亨的幕后大老板是东南亚某政府,因此很多人都很怕他,即使他的死对头兄弟富豪,亦只会公开向他骂个痛快。同时娱乐大亨虽然喜欢锄大 D,常相约其他富豪开局,查实他的赌技一般,常常要找一高手在旁做军师。

当年中国城夜总会绰头可说一时无两,还不时邀请国际巨星如 Air Supply、和 Tom Jones,就连张国荣、梅艳芳、罗文等也前来表演。但邓崇骥最照顾的艺人却并非什么天王巨星,而是金牌司仪锺保罗。

八九年,当时他知道锺保罗因在澳门烂赌欠下巨债,便安排他逢周一、周三晚到中国城打碟十五分钟,给其月薪数万。另外旗下七间夜总会的推广节目,也起用他做司仪,每次酬金也过万,由于七家夜总会一年有廿多个推广节目,共为锺保罗每年带来过百万收入,以助他还债。

当年吸收小姐新血,他还有独特招数;夜总会先招请女侍应,由于中国城女侍应须跪在地上递毛巾、水果盘等,她们眼见其他小姐可与客人嘻哈,赚钱又比自己多, 心理必不好受。「渐渐就想去做茶舞,因为茶舞唔一定同客出街。做茶舞之后,见肯出街赚多好多钱,着系名牌,终于把心一横同客出街。既然抛身出 做,不如转做晚舞仲好□。」故此,小姐货源可以不断供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71

张扬其人


2003年10月28日14:35:30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李小宁 上海报道


“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

资本如兵法,资本富豪驱以亿计资金纵横于市场,“诡道也”,自是了然。而2003年资本控制力榜第18名张扬亦深谙此道。

张扬,40岁,上海人,上海第二职工大学毕业,曾长期从事酒店及餐饮业,三年来,张扬在福布斯富豪榜年年露脸,其背景介绍仍旧寥寥。

张扬26岁时移居香港,据说张扬是从做内地与香港间做轮胎贸易掘得第一桶金。两年来更以资本运作上的大手笔令人侧目,成为香港资本市场赫赫著名的上海富豪重要人物。

张扬的主要融资平台为2000年8月买壳上市的国中控股,至今日旗下已有两家上市公司。


“国字系”猛龙过江

“国中控股”和“国新集团”是张扬旗下两家上市公司,而张扬也正是在这两家公司的买壳过程中展露资本“诡道”。

1999年张扬首次在资本市场出手,是充当“白武士”挽救受内地房地产拖累、负债11.48亿元、年度亏损9.44亿元的柏宁顿(0202,HK)。

张扬是联手贺学初完成其收购的。贺也是上海富豪中翻云覆雨的人物,1979年17岁时进入安徽财贸学院,1983年毕业后,长期供职于香港华润集团财务部,1997年离开华润自立门户。

张扬的WLDC公司和贺学初的CJRL公司联合成立NEWCO(分别持股42%和32%),向柏宁顿注资3亿元,换取柏宁顿79%股权,其中张扬斥资2亿 元,贺学初出资1亿元,条件是柏宁顿原主席邓崇光出局,张扬做董事长。11亿多元债务,25%获豁免偿还,部分由柏宁顿旗下物业偿还,贺学初的1亿元也用 上了,其余的通过发行新股支付。因为张扬高调表示会集中发展海内地产项目,柏宁顿改名国中控股(02020)。

买壳并不特殊,市场并不在意张扬的出手。

不久,国中控股的股价开始发力,从2001年4月的0.2元开始一路飙升,8月已经达到0.7元,到9月中,窜至1.67元,大升735%,高峰市值74亿元。令香港市场刮目相看。

一个烂壳为何有如此飚升?

香港联交所资料显示,2001年4月,国中控股以先旧后新方式配股集资1.5亿,配股价仅0.26元,配股股权基本落入15名股东之手,其中张扬持有国中 控股36.46%,其余53.77%集中在其他股东,公众股远低于25%的标准。这期间,13名股东的买卖占交易量4成,往往是自己接第一手货,卖回给自 己持有的多间公司,数轮反复,股价循环倍升。

股价飚生后,张扬忽然减持2.24亿国中控股股份,同时减持国中控股全资子公司WLDC15%股份,间接减持国中5.475%股权。另外,国中控股执行董事贺学初全资拥有的CJRL,也减持9.5亿股公司股份并套现1.8亿元。

香港联交所的公开资料也表明,买卖国中控股的,都是代号3138和5219的券商,据说前者是张扬自己收购的国易淘金券,专做买盘,后者是以上海富豪出名 的申银万国,专做沽盘。国中控股一个小壳,张扬不断把内地各种题材加入国中,到2002年5月,市值还有55亿元,但净资产只有9亿元,而到2003年 10月,国中控股市赢率高达176,以一个不可思议的遗产回应当年炒做。

2001年5月,张扬和贺学初再次联手向有2亿多元债务的华利资源(1215,HK)注资8600万元,挽救已经岌岌可危的华利。

华利资源是一家在百慕大注册成立的公司,1997年初在香港主板上市,主要以特许经销商身份在海内分销空调、影音、摄影器材及其它电器消费品。上市之初, 赶上红筹股炒卖热潮,加上有光大集团原董事长朱小华任公司顾问,华利资源倍受追捧,股价节节走高。但是金融风暴爆发之后,该公司经营不善,无力还债,加上 1999年朱小华被揭收受华利资源贿赂而遭到审查,华利资源股价大跌,公司陷入清盘危机。华利资源股票从2000年4月20日起停牌。

华利资源(后更名国新集团)大折让以每股0.01元向张扬和贺学初定向发新股44亿股,令张、贺获得50%左右的控股权,折算后收购的净价格只有5700万元。

收购华利资源复牌后两天,张、贺就以收购价5倍的价格批股20亿股,套现1.04亿元。和5700万元收购成本相比,利润率超过50%。到2002年5 月,张扬全资拥有的公司Sourcebase减持50亿股公司股份,每股价位在0.039港元至0.046港元之间。减持后,张扬通过 Sourcebase持有国新的比例,由原来的约53.98%降至35.37%。

张扬的资本诡道,震惊香江。

“张扬典型的做法是,寻找长年亏损、业绩转变无望的壳,先稀释原有大股东持股比例,通过协议大比例折让认购大量新股,获得绝对控股权,再加入新投资概念, 炒热、炒高股价,再大折让减持套现,然后庄家出逃,任由股价插水大跌。明显的特色是减持的部分股价套现往往与当初的投资成本相称,之后再找下家全盘接手, 再批股集资、向大股东转让的股份收益基本是纯利润,获利极其丰厚。”上海证券一位分析员分析认为。



概念天边

2003年4月23日,正是香港人被“非典”折腾得焦头烂额之时。很少有人会注重到上市公司国中控股(0202.HK)在联交所发布的一条澄清公告。

该公告称:此前香港媒体报道的国中董事局主席张扬在上海声称将以3亿元收购一家具有30亿融资能力的内地A股公司,“仅处于初步阶段,尚无论价及时间表”,投资可能不一定进行,提醒投资人审慎行事。

据记者翻查香港的媒体,张扬涉及的内地项目涉及的项目就还有:安徽的“水务”,每年投资额为20亿,十年内达到500亿的资产规模;房地产,增加土地储备5万亩,投资过百亿;湖南长沙的地产项目,预计盈利20亿。

早在2001年10月下旬张扬炒做国中控股时,已经在北京借懵懵懂懂的国内记者之笔,大谈内地项目注资国中控股和华利资源,市场利好一波接一波,在2001年11月5日,一开市就出现10宗大手成交批股,总额达到1.49亿元,正中张扬下怀。

有分析人士指出:“像长沙那样的内陆城市,流动人口不多,本地居民房产的需求和购买力都很有限,职工年收入一万出头,商品房均价不高,不知到哪里去找20亿的利润?”

但是围绕张扬的概念永远不会少,2003年以来,与张扬和国中控股有关的消息是:

第五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的日益临近,作为主会场的长沙体育新城周边正变得炙手可热,据悉,来自香港的国中控股公司将投资24亿元对这片用地进行整体开发;中 国节能投资公司及其下属中国环境保护公司与香港国中控股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国中水务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中国环保水务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双方确定,未来3 年,在南水北调沿线、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三峡库区和京津沪渝城市带等区域,投资建设和收购30~40家污水处理厂,形成总资产达50亿元人民币的 国内最大的跨区域、跨流域大型专业化水务集团;

上海证券研究员认为,这是否是张扬炒做概念的遗留产物,有待跟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72

国美电器3C升级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10-26/150973.html


10月21日,记者从广州国美获悉,国美电器管理层正在主导最新一场革命——“产品结构革命”,即逐步提高3C产品(通讯、IT、数码)的销售占比,目标是三年内一二级城市的国美电器门店的3C销售占比从目前的35%提高到60%左右。

目 前,广州、深圳、北京、上海等地国美电器率先取得突破,继今年4月牵手广州移动销售3G上网本后,广州国美、深圳国美近日又与广东联通签署了合作协议,在 其100多家门店将全部引入联通的“精彩在沃”的3G体验店,并且将在10月30日开始在第一时间销售苹果iPhone 3G智能手机。

记者了解到,在国美电器与联通的合作中,国美电器改变了以往单纯销售手机终端获得分成模式,而将在联通3G的运营中的放号、套餐销售中全部获得利润分成,这将改变国美电器3C产品利润率偏低的局面,使国美3C产品的平均利润率从此前的5%左右提高到15%以上。

美国电器连锁巨头百思买的销售结构中3C产品和增值服务的占比在85%以上,这一直是国内电器连锁追赶的标杆,尤其是在传统家电产品增长空间有限的情况,国美电器在3C领域销售模式的改革显然将对原有的分散的3C渠道造成冲击。

广州国美电器总经理高集群告诉记者,“我们在广州、深圳等地家电销售的占有率可以达到50%,但是3C产品的占有率依然只有15%左右,我们将提高的机遇就是3G时代的到来,而与运营商的合作将可能改变3G手机销售的渠道格局。”

记 者了解到,在2G、2.5G通信时代,手机终端销售中既有运营商的捆绑销售,也有迪信通、中复等手机销售连锁,还有国美、苏宁等电器连锁,更多的近半的销 售则是分散的“夫妻店”等零售模式,虽然国美通讯2008年以超过200亿元的销售额位居全球手机零售的前列,但是其整体占有率依然很低。

广州国美借助自身庞大的销售网络配合运营商实施高额话费补贴,率先启动2G手机切换3G工程,这中间出现了199元的华为3G手机,此外国美联合中移动采购了大量三星、LG、中兴的TD手机,消费者购机赠送700-3000元话费。

高集群告诉记者,“国美电器与电信运营商在3G运营上的合作,既将有助于国美电器掌握3G手机、上网本的销售主导权,也有可能改变手机销售领域分散无序的市场局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75

史玉柱:说到做到是领导力的第一条


http://www.21cbh.com/HTML/2009-10-26/151082.html


史玉柱的创业史上,一个让许多人颇为佩服的是,他的核心骨干,无论在事业的高峰期,还是低谷期,都是紧密团结在身边,所谓同甘共苦。这也让许多人觉得史玉柱在吸引和凝聚员工(followers)上,颇有独到之处。

史玉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领导者用人,第一条是说到做到,建立信任,这是首要的前提。

《21世纪》:外界评价您在“带队伍”这方面,做得比较好,不管你是哪一次创业,不管是顶峰还是低谷周期,核心团队一直在。

史玉柱:我觉得这是两个方面,第一个首先你和团队之间的这种心理距离,要保持距离,不要太远,这个怎么做的呢?你看地主老财,为什么做不大,他老是把长工当佣人,你是不尊重他,只要你尊重他了,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会帮助你,所以首先你要尊重他。

另 外说到平时的言行上之外,一旦你有利益了,老板获得利益了,你一定要让他们分享,不能太抠,不要做周扒皮,否则没人愿意跟你,我觉得这方面,我们算合格, 这次一上市,亿万富翁出了一批。第二,你平时要敢于放开,不要什么权都要自己抓着,甚至出张支票都要自己签字报销,我们公司不大只有十几个人时候,我就有 这个习惯,什么事喜欢放给别人去做,放给别人做以后比自己做好,刘伟我就研究过,有很多事,我放给刘伟做,然后我自己做,我发现她做得比好,因为她做她有 压力,她做得不好上面有一个人会说三道四,我自己做就没有这个压力了。

《21世纪》:怪不得外界评价您,说您很会用人。

史玉柱:我以前用人,离开巨人的人累计也有上万人,骨干这些人,看基本上还没有骂巨人的。企业文化是我在最困难的时候反思比较多的地方,为此我找老柳(联想创始人柳传志先生)聊了好几次。我觉得我的企业文化扮演什么角色?企业文化实际上是大家的一种习惯。

因为什么企业文化很重要呢?因为管理一个公司,毕竟是不能面面俱到,另外管理,不管怎么制度化,必然是会有漏洞的,别人如果想钻漏洞,总是能钻到的。

所以,一个企业,全靠管理是不行的,必须要有企业文化这种无形的约束。管理加上文化,这个企业才能健康。企业文化起什么作用呢?就要起到制约于企业发展的一些大家的习惯和错误的认识,要把这个问题给解决掉。

像 我过去珠海巨人的时候,存在几个问题:第一、下级对上级经常拍胸脯,我保证完成这个任务,如果下任务指标的时候,没问题我保证完成,到时候不完成了也没 事,下次又这样吹牛。下级的随意性,上级对下级失去信任;然后上级也经常有时候:你这个任务完成了,我发一千块钱奖金给你,最后突然间发现,这个任务其实 很简单,两分钟完成了,这么容易完成了,不发了,或者改别的了,所以下级对上级又不信任,我过去知道珠海巨人休克的时候,这个情况一直存在。所以后来,我 们的企业文化里面,第一条总结就是说到做到,做不到你不要说。

《21世纪》:但是这条要通过制度,才能有效推广起来吧。

史玉柱:这一条一推广,确实效果好很多,这样的公司上下级之间是信任的,这是你一个公司能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上级和下级之间,普遍都持不信任态度,下级不信任上级,上级不信任下级,这个公司,你骗我,我骗你,这个公司肯定不行。

《21世纪》:很多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都习惯提倡“家文化”,巨人过去也这样,现在怎样?

史玉柱:巨人大家庭,现在还延续,现在我们还在建食堂,伙食要好,饭菜要好,但这种文化也是在不断的变,不断修正、调整的。

我们第二次创业,因为我们已经到了最低谷,已经到了比海平面还低了,相对来说,我们不太提太空洞的东西、虚的东西,就是什么实用我提什么的,那种虚的东西,相对来说搞得比较少。

《21世纪》:中国公司的创业历史都比较短,企业内部构成和外部环境变动和波动都特别大,经常容易陷入一种无规则的状态。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史 玉柱:因为历史的原因,时间短,是没有办法的。但是企业是需要这种规则的,只有有规则的企业,才是安全的,规则少了是不行的,后来我一直主张我们的公司, 巨人网络要上市,上市之后制定了很多规则,比如说萨班斯法案等等,很多东西沟通成本、流程可能更多了,费用增加一些,效率下降一些,但这样的话,企业会更 安全。规则是需要的,是一个沉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77

马蔚华:十年铸就马氏领导力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10-26/151083.html


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被誉为“最具创新意识”的银行家。当政十年,马蔚华领导招商银行,成为中国最新锐的具有国际网点业务的商业银行之一。从下放知青,到政府官员,管理国际大行,兼具学者风采,马蔚华的领导力风格,融合了中国式特色,务实又开放。

有责任 还要保有兴趣

《21世纪》:看到财报公告,2008年的年薪,您减薪了,是为什么?

马蔚华:我们去年的净利润增长38%,但是我们的薪酬降了20%,我的意思是和我们招行的公司口号一致的:效率和公平。市场的原则不能丢,但是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还要兼顾公平。

《21世纪》:招行到现在已经十年了,您在招行这十年中,领导招行改制上市,中间也经历了很多困难。怎么解决这些困难的呢?

马蔚华:现在回顾这十年,很艰辛,但是也很愉快,我觉得在我们这个行业里面,没有人把薪酬当成决定我们动力的、唯一的力量。董事会怎么定我们作为管理层就怎么做,而且我们对下面运用薪酬制度,尽量让它起到一个激励的作用,市场的原则和激励的作用。

我觉得拿我自己来说,我觉得做了这么多年,这十年心无旁骛,实事求是的说,专心致志的在做这个事情,没有想过再去选择其他的职业,这是我真心的想法,凭良心说。

《21世纪》:责任感特别强烈。

马蔚华:当初我到招行,其他的地方还有很多的机会,但是我从选择它到今天,没有想过离开它,我看我的同事也都是这样,没有别的想法,我和我的团队在这个问题上都没有其他的想法。

原 因有两条:一个就是我觉得当行长有一种责任,西方银行职业道德就是责任,对于我们中国的银行,也不说是伟大的精神、高尚的品质、共产党人,咱们不这么说, 因为你说你受聘于这里当了行长,上面是股东的利益,股东把钱给你让你去做,下面是客户的利益,那么多客户的资产需要主导,还有几万名员工,在这里当一把 手,在一天就有一天的责任,所以压力是很大,要防范风险,要有回报,员工利益要有保证,现在我们又成了一个比较好的银行,要让它怎么样别退步、要继续的前 进,每天想的都是这些:你要对得起责任,要不你别干,你在这里干就有责任,这是职业道德,我觉得这是应该有的。

第二,还是要有兴趣,光有责 任感,要是太枯燥了就没人做。每天我确实觉得大家都很有兴趣,这个兴趣就是商业银行在中国是一个探索,而且你能感到每一步前进、每一次创新、每得到一份回 报都觉得很愉悦,不光是我,是大家共同的愉悦,大家觉得很有兴趣,这个团体、这个环境很愉悦,大家的进取精神、企业的文化、企业的凝聚力,人就喜欢在这样 一种环境中探索,为它的进步感到激动,有时候也会因为它的失误而感到痛惜,但是还是在往前探索,这个团队大家很团结、很愉快的在探索,这十年就走过来了。

企业文化是银行的竞争力

《21世纪》:这十年中,您也推行了很多改革,改革中同时要维系改革效果和企业文化间的同和谐。怎么做到的?

马行长:我总结招行自己十年的经验,就是六个字:战略、管理、文化。回忆这十年,你做了哪些?你用什么和同业务去竞争?这个世界、这个社会是平的,每家银行实际上放在那里都差不多,谁比谁强多少?

招行这十年比较动脑筋的地方就动了三点:第一所谓战略,就是分析未来几年,现在大家都没有做,你想未来、两三年、三五年我们要做一点什么,官话说是“战略”,实际上就是我们怎么想象三、五年之后,行动上叫做早一点、快一点、好一点。

第 二是管理,我觉得中国的银行和西方银行的差距,并不在产品和服务,我并不认为产品是第一的,也不认为服务是第一的,我认为我们差在管理上。尽管我们这些年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我们的比起外银行,不一定说他们出了问题我们的管理就比它强,他们现在是大的系统出了问题,是大的疏漏,但是他们管理的素质、管理 的体制,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是管理里面有体制、方法、手段,管理是一个系统的,我认为在管理这个问题上最大的差距就是管理的理念,所以我们这 十年不断的去冲击我们管理层和员工的理念,我们要不断的变革甚至颠覆传统的理念,这个我们做得比较突出。比如最早我们小银行都是规模成功的,都是做大做 强,非常的愿意把自己一夜之间变成大银行,这是小银行的共性,这个叫“速度情结,规模目标”,但是如果你超越了自己的管理水平把它做大、做快,肯定要付出 代价,等于就是进三步退两步,招行就有这样的教训,我们最初也是非常快的,但是我们不得不进行一段调整,最后还是放慢了。

第三是文化,我觉 得一个银行的竞争力,就我们自己的体会是文化,就是建立在自身之上、特定的企业文化,这个对招行太重要了。比如说创新文化、服务文化、风险的文化、人本的 文化,这些东西都是在找上这个特定的体制下发自内心的,所以招行的执行力很强,凝聚力很强,从上到下大家都有一种文化的支持。这是别人学不到的,也偷不 去,是我们自己独有的,是一个基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7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