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年初曾唱淡中國經濟 上季掉頭入貨索羅斯掃中資股ETF

1 : GS(14)@2016-11-16 05:39:33

【本報訊】「國際大鱷」索羅斯掃港股!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文件披露,索羅斯第3季買入iShares安碩中國大型股ETF(指數買賣基金),這個ETF十大權重股均是在本港上市的中資股。索羅斯這次大舉買入中資股,一反他過去對中國經濟的悲觀看法。記者:賴俊達 余倩敏



據SEC文件顯示,索羅斯上季售出全球最大黃金ETF——SPDR黃金ETF,並增加對日本、中國及新興市場ETF持倉。根據資料,索羅斯買入63萬股iShares安碩中國大型股ETF、240萬股安碩MSCI新興市場基金及WisdomTree日本對沖股票基金。



專家:大戶持倉只宜參考

翻查資料,iShares安碩中國大型股ETF成份股比重側向港股,10大權重股均是在本港上市的中資股,當中騰訊(700)以9.06%比重名列榜首,建設銀行(939)以8.76%比重位居第二,而中國移動(941)則以7.91%比重排行第三位。索羅斯今年初對全球經濟發表悲觀看法,並大手買入黃金ETF及金股。現貨金今年上半年累積漲25%,惟第3季錄得0.3%跌幅。一般投資者應否借鑑「大鱷」手影?耀才證券研究部經理植耀輝認為,散戶跟隨大戶的投資策略較困難,因為當大戶對外持倉時,持倉變化早已完成。他又解釋,不少外資對內地的看法在第3季轉趨樂觀,故索羅斯上季增持中資股屬正常,但不知道他第4季是否仍看好中國。「市場變化很快,若見形勢不對,大戶可以很快減持,故索羅斯持倉只適宜參考」。索羅斯第3季大舉增持中資股,有可能是他改變了對中國經濟前景的看法。今年上半年,索羅斯數次唱淡中國前景,他先於1月發表「中國經濟硬着陸在所難免」的言論,後於4月指中國面臨如美國2008年金融海嘯的危機。



股神買入美國3間航空股

今年中,市傳索羅斯「重出江湖」,親自指揮其家族基金的交易活動。證監會資料顯示,索羅斯近期多次派遣人手進駐香港,他旗下索羅斯基金管理(香港)最近獲得曾於泰國總理辦公室任職的Kasedith Vardhanabhuti「加盟」。另外股神畢菲特旗下投資旗艦巴郡公佈,其已購入美國3間航空公司股份。根據公告,巴郡持有市值7.97億美元的美國航空股份、2.49億美元的達美航空股份及2.38億美元的聯合航空股份。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16/198352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749

美股ETF單周吸金2,106億

1 : GS(14)@2016-11-20 23:43:04

【本報綜合報道】路透旗下基金分析公司理柏資料顯示,對上一周美國股票上市交易基金(ETF)吸資270億美元(約2,106億港元),創紀錄以來最高。另邊廂,新興市場債券基金則走資64億美元。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的財政擴張主張,令市場對通脹預期升溫,全球債券錄得26年以來跌得最慘烈的兩周。據彭博巴克萊全球總體債券指數顯示,至昨日止兩星期,指數已累積跌4%,為自1990年已來最大兩周跌幅。美國十年期國債孳息已升至2.3387厘,創自2015年12月以來新高;澳洲十年期國債息本周亦升15點子至2.72厘;日本40年國債息升至0.71厘,創自3月11日以來高位。美股早段個別發展,道指報18880點,跌22點;標普500報2186點,跌不足1點。納指創盤中紀錄新高,見5346點,升12點。歐股尾段個別發展,德股升0.2%,法、英股市跌0.12%及0.43%。


福士擬全球裁減3萬人

另外,全歐洲最大汽車生產商、德國福士汽車(Volkswagen)與工會達成協議,2020年前全球裁員3萬人,德國總部將削減2.3萬個職位,每年節省37億歐元,並逐步增撥資源研發電動車。福士全球員工總數超過60萬人,多過豐田一倍,惟兩間公司去年出產汽車數量相若。去年福士被揭減排造假,面臨數十億歐元損失,至今為造假醜聞撥備約182億歐元。另外,福斯為走出減排造假陰霾,計劃逐步轉型至研發電動車,並將額外投放35億歐元到德國車廠拓展新科技,以及增聘9,000名新員工,並提升汽車出產25%。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19/198386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204

指數納「泡沫股」 被轟無王管 藺常念﹕ETF投資者蒙受損失

1 : GS(14)@2016-12-07 07:24:13

【明報專訊】近年市况動盪,收費廉宜,以追蹤各大指數為基礎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隨之而興起,成為不少入門投資者首選。有股評人撰文點名批評,富時及摩根士丹利等指數公司,近年在未有做盡職審查,便納入漢能(0566)等「熱炒股」為指數成分股,間接令大量投資者蒙受損失。不過,有市場人士認為,指數公司並非基金公司,無責任對個別股份進行審查,惟直言「ETF只係最懶最平,但從來都無人話ETF一定好穩陣,呢個只係大眾嘅誤解。」

明報記者 溫婉婷

智易東方證券行政總裁藺常念昨日撰文,直斥富時及摩根士丹利等指數公司,只以股票的市值及成交量作為納入指數的標準,卻未有考慮該股是否存在造假及泡沫等問題;即使近期指數公司已修例將股權高度集中股份剔除,但難以彌補對投資者造成的傷害。他又以近年「股王」之一、上周剛宣布將獲納入MSCI中國指數的豐盛控股(0607)為例,指其四出收購其他上市公司,股價於3年內大升30倍;但近日市場上已開始出現針對該股的負面消息或評論,股價急跌14%,市值單日跌100億元,幸而豐盛加入MSCI中國指數未生效,否則投資者或蒙受損失。

指豐盛近日大跌幸未正式納MSCI

藺常念其後接受本報查詢時補充,那些ETF指數基金納入標準存在問題,令「垃圾股」也可成為指數一部分;又指購買ETF的投資者一般不是追求高風險回報,但因指數追蹤性質卻將這類高風險的炒股納入其中,違背了投資者意願。他認為,證監會沒有做好自己本份,首先是要杜絕細價股瘋炒,「膳源(1632)上市幾日升幾倍,之前的聯旺(8217)更瘋狂,應該從源頭着手,有需要時將這些炒股停牌」;此外,他認為除了靠ETF指數基金自行做好在職審查,證監亦要因應情况向這些基金予以重罰。

漢能「爆煲」前納MSCI富時

近年最著名的指數成分股「爆煲」個案首推漢能。市值高峰期逾千億的漢能,接連獲納入MSCI及富時旗下指數,以及恒生指數公司旗下部分小型指數;不過,漢能在2015年5月停牌後,令不少追縱相關指數的ETF及基金受到影響,當時已有基金需全額撇帳,事件甚至影響到遠在美國的太陽能基金Guggenheim Solar ETF,因指數公司以零價值剔除漢能,單日價值急挫近一成,而其他案例亦不在少數(見表)。

市場人士﹕ETF穩陣 屬大眾誤解

不過,有市場人士則認為,ETF屬於被動式管理基金,純粹跟蹤市場較具代表性的旗艦指數表現,毋須基金經理操盤,可節省相關費用;問題只在於投資者是否了解,其所選擇的基金追蹤指數包含哪些成分股,如果其中包括質素欠佳的股份,亦只是反映市場實况,故投資者投資ETF失利不可歸咎於指數公司。他直言,如果指數公司要額外聘請研究分析師作審查,變相與基金公司無異,「但世界上無免費午餐,投資者買ETF慳咗啲基金管理費,就要承受一定風險。」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125&issue=201612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385

南方東英推中資新經濟ETF

1 : GS(14)@2016-12-09 07:55:39

【明報專訊】南方東英昨日推出標普中國新經濟行業ETF(3167),追蹤內地、香港、美國及新加坡上市的中國新經濟企業,主要投資在科技、互聯網、消費、新能源及醫療保健等新興行業,金融股只選擇保險公司。

阿里騰訊權重最大 暫不納深創板

該ETF昨正式在港掛牌交易,定價50元,每手50個單位;昨價格波幅介乎49.7元至50.25元,收報50元,成交約1000萬元。

指數當中權重最大的是阿里巴巴及騰訊(0700),其次為友邦(1299)、中移動(0941)及百度,平保(2318)及中人壽(2628)亦在10大成分股之列,另外還包括京東商城、貴州茅台及網易。標普道瓊斯指數亞太區總監陸巧兒稱,指數每半年檢討一次,單一股份權重不會超過10%。現時以香港上市公司權重最大,40隻股份合共佔49.4%,連同在內地及美國上市的,指數合共涵蓋95隻股份,而深圳創業板暫不會納入指數。

昨在港掛牌 收報50元

南方東英ETF策略師李梓維表示,該指數無論在行業或上市地都做到分散投資的作用,雖然自美國大選後,資金轉追舊經濟股,令環球新經濟股帶來壓力,但估計只是短期資金流動。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935&issue=201612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815

領航看好美股ETF市場

1 : GS(14)@2016-12-10 03:40:52

■陸頴詩指儲局加息的話,會利好美國市場。 李家皓攝



【本報訊】轉眼間香港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市場已經發展差不多17年之久,截至今年6月底止,港交所(388)上市的ETF有143隻。領航投資亞洲零售及中介業務董事總經理陸頴詩表示,「香港過去十年ETF資產平均每年都有20%增長」,並且隨着更多發行商參與,ETF產品的選擇也更多元化,包括更多覆蓋於炙手可熱的美股市場。近期美股持續創新高,港人想搭順風車,投資美股有何途徑?最直接的方法當然是到美國開投資戶口,不過一般散戶都會取易不取難,希望於香港可以買到美股。而其他途徑包括買美股基金,但基金收費之高令人卻步,因此ETF是出路之一。至於領航亦有發行追蹤標準普爾500指數的ETF領航標普500(3140),旗下亦有5隻ETF已可以覆蓋全球八成指數成份。美股標普500指數自11月至今,升幅超過半成,跑贏恒指。陸頴詩也睇好美國股市,認為市場不明朗因素消退,有機會加息的話,會利好美國市場。
ETF雖然發展了近17年,但港人始終愛炒股,ETF似乎被冷落,港交所數據顯示,2015年ETF全年交易額佔港交所總成交額不足一成,只有8.4%(遠低於美國ETF交投佔比),買賣股份成交額則佔67%。


旗下ETF減收費吸客

為提升市佔率,近期ETF供應商也開始減低ETF投資成本。今年10月,領航投資降低旗下全線5隻指數ETF總開支比率,減幅介乎22至47%。陸頴詩又表示,降價之後,市場反應正面,她指出市場ETF存在減價的空間,並希望可營造「領航效應」,令同業跟隨減費趨勢。早前,亦有ETF供應商就推出全港最平港股ETF。記者:曾木秀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09/1985975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848

產品性質介乎ETF與孖展

1 : GS(14)@2016-12-24 05:42:53

【明報專訊】槓桿及反向產品首次出現於美國,過去10年,槓桿及反向產品已伸延至歐洲及亞洲。

傳統ETF屬長線持有,槓桿及反向產品性質則明顯不同,首先可買反向指數,另外有槓桿元素,換句話說投資者能看淡看漲,在市况單邊升、跌一段時間,甚至在市况波幅收窄時,以較少資金獲得倍數回報,但是看錯市時亦要按日計算帳面損失。

毋須保證金及強制平倉

不過,三星資產交易所買賣基金市場推廣副董事蕭曉婷稱,槓桿及反向產品雖有槓桿元素,但與孖展仍有很大分別。孖展既要收保證金,亦要平倉,而槓桿及反向產品就沒有這回事。另一方面亦由於產品存在槓桿元素,因此證監會要求槓桿及反向產品不能以ETF命名,避免令投資者誤會。華夏基金(香港)業務拓展部總監陳志豪亦表示,槓桿及反向產品就像介乎ETF及孖展之間的產品,為投資者提供多一種投資工具。

據證監會規定,槓桿及反向產品的最高槓桿為兩倍,反向產品最高槓桿率為1倍,令風險受一定限制,亦強調產品較適合每日有時間觀察市况的投資者,否則還是選擇ETF較適合。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715&issue=2016122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773

槓桿反向ETF 擴至追蹤恒指 較為投資者熟悉 業界歡迎

1 : GS(14)@2016-12-24 05:42:53

【明報專訊】今年2月推出的槓桿及反向產品(實際操作類似ETF)將於明年1月初擴大產品種類,證監會昨日發出通告指,將於明年1月9日開始,接受追蹤港股指數,及非股票指數的槓桿及反向產品申請。有相關產品供應商對證監會決定表示歡迎,認為投資者對恒指、國指較熟悉,相關的槓桿及反向產品能令他們有更多選擇,增加吸引力。

明報記者 陳子凌

證監會於今年2月首次容許槓桿及反向產品申請,但當時只限追蹤韓國、印度及美國等海外股市指數。當時證監會曾表示會在首批產品推出6個月後檢討,並考慮將合資格指數擴闊至香港股票指數,有關檢討完成後,證監會昨日決定擴大範圍,接受追蹤香港股票指數的槓桿及反向產品的申請,同時按個別情况接受追蹤非股票指數的產品申請。

現只限追蹤美韓印指數

港交所隨後發表聲明,歡迎證監會擴闊香港上市的槓桿及反向產品合資格指數範圍。港交所市場發展科交易所買賣產品主管羅博仁表示,這標誌着香港成為亞洲交易所買賣產品中心的目標又邁進一步,可為有不同需求、風險承受能力及喜好的市場參與者提供合適產品,協助他們實現投資目標。

現時在港交所上市的槓桿及反向產品共有12隻,分別由韓國的未來資產、三星資產,以及中資的華夏和南方東英發行。華夏基金(香港)業務拓展部總監陳志豪表示,公司已經準備相關計劃,會盡快申請新產品,他又預期,新產品「絕對會受投資者歡迎」,因為恒指、國指等都是投資者較熟悉的指數,而隨着範圍擴大,市場產品更齊全,投資者選擇也將更多。至於下一步,陳志豪表示剩下的就是追蹤A股,但相信要等候一段時間,因A股市場未完全開放。

今年6月推出全港首隻槓桿及反向產品的三星資產交易所買賣基金市場推廣副董事蕭曉婷稱,證監會今次動作符合市場需求,為投資者提供更多產品。她亦期望,公司能再次成為首批推出追蹤港股指數的槓桿及反向產品供應商。

券商:港股低迷 散戶或願意嘗新

翻查港交所數據,自今年6月開始有槓桿及反向產品上市後,過去7個月的成交額平均每月不足1億元(見圖)。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表示,這些產品既追蹤海外指數,又要每日觀察變化,難免降低投資者興趣,但近期港股低迷,如果市場有追蹤港股的槓桿及反向產品,不排除有散戶願意一試,但要視乎產品推出時的市况而定。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795&issue=2016122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774

槓桿反向ETF擴至港指數

1 : GS(14)@2016-12-25 13:15:14

【本報訊】證監會日前公佈,將於明年1月初起,接受追蹤港股指數的槓桿及反向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申請,同時按個別情況接受追蹤非股票指數產品申請,惟表明目前未計劃接受追蹤內地指數的槓桿及反向產品申請。


暫不接受追蹤內地指數

港交所(388)隨後發表聲明,歡迎擴闊本港上市槓桿及反向產品合資格指數範圍,港交所市場發展科交易所買賣產品主管羅博仁稱,此為港交所買賣產品市場發展的重要里程。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表示,近期港股低迷,「波幅細啲冇咁容易啲亂,初期測試吓市場反應先」,又預料入場費不高,對港股比較熟悉的散戶或願意嘗試。他又指,內地股票市場風險較高,暫不考慮接受追蹤內地指數的產品申請亦合理。張智威提到,目前市場上已有的槓桿反向ETF吸引力不算高。今年2月,證監會首次將槓桿及反向ETF納入公眾投資產品,初期只可追蹤非本港及非內地、具廣泛流動性的海外指數。當局曾表示,首批產品批出後,將於6個月後進行檢討,再決定是否擴充至本港指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25/1987623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049

陸振球:低槓桿債券ETF 港應拓展

1 : GS(14)@2017-03-20 10:16:51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472&issue=20170320
【明報專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大閉幕記者會中提出,準備今年在內地和香港試行債券通,過去香港人的主要投資項目,一直離不開股票和磚頭,近年在低息環境下,更是側重於地產,如果債券通能搞活香港的債巿,讓巿民有更多穩健的收息工具可以選擇,實在是大大的好事。

香港巿民之所以熱中買樓,重要原因是存款息口近零,令到雖然住宅租金回報偏低,不少人仍認為收租好過將錢存在銀行,港人雖也可買高息股,但股價確較波動,若香港能提供較穩建的債券,比如孳息率能貼近現時美國10年債息約2.5厘或更高的債券,市民便不一定要高追買樓,因為大家經歷過1997年後的大跌巿,也應知道買錯樓可以10年也翻不到身,更不排除可能變成負資產的風險。

說實在的,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至近日才有恒指和國指的槓桿ETF(交易所買賣基金)和逆向ETF產品出現,實在令人匪夷所思。如日後香港能有一些低槓桿的債券ETF,比方說能有包括新地(0016)、領展(0823)等難以倒閉或違約風險極低的債券打包成ETF,加上約一倍左右的低槓桿,巿民便可透過買入這些ETF,收4、5厘息,相對下買樓收租,如計入按揭,其實也是有槓桿成分,有關ETF涉及的風險未必會比買樓高,卻可以用更少資金參與,投資更靈活。

明報投資及地產版資深主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971

中資易方達伙台資元大 推恒指反向ETF

1 : GS(14)@2017-03-22 00:18:01

【明報專訊】內地基金公司易方達旗下唯一國際業務平台易方達(香港),邀請台灣元大投信擔任技術顧問,協助推出易方達元大恒生指數每日反向(-1x)產品(7302),今日正式於本港掛牌交易,為易方達(香港)首隻反向產品,為投資者提供更多不同類型的投資工具。

易方達(香港)總裁黃高慧表示:「本次與元大投信合作發展的恒指反向ETF產品,相信可迎合市場及客戶的需求。元大投信作為亞洲最大的反向ETF發行商,而易方達(香港)獲評為最佳離岸中資基金公司,兩間機構的合作,將積極發揮優秀資產管理能力,為投資者帶來最專業的服務。」

元大投信總經理劉宗聖稱:「香港市場自去年開始發展槓桿及反向型ETF,這次元大投信與易方達(香港)合作發展有關產品,希望結合台灣發展經驗,同時邀請台灣業者於當地擔任參與證券商,在香港槓桿及反向型ETF產品中創造差異化。」

透過恒指期貨合約建立短倉

易方達元大恒生指數每日反向(-1x)產品旨在提供相當於恒指單日表現反向1倍的投資回報,每手買賣單位為100,每單位定價為12.5元。產品透過投資於恒指期貨合約,建立短倉部分,並透過每日重新調整,以致產品對指數的每日反向投資比率與其投資目標一致。同時將產品資產淨值不多於90%投資於銀行存款及以港元計價的現金管理工具,如香港外匯基金票據和貨幣基金,一方面可以平衡產品期貨保證金需求,另一方面有機會為產品增加額外回報。

槓桿反向產品佔台灣ETF成交76%

槓桿及反向產品在亞洲市場已迅速發展,日本、韓國及台灣各地市場的槓桿與反向產品分別佔當地整體ETF市場的87%、59%和76%的成交額。易方達(香港)預期香港市場進一步開拓有關恒指及其他指數的槓桿及反向產品,將有助增加產品在市場上的滲透程度,從而增加成交量。

明報記者

[投資新領域]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051&issue=201703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00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