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全國31個小城鎮房價過萬 河北燕郊“一騎絕塵”超2萬

在一線城市和二線核心城市房價節節上漲的同時,周邊的一些小城市也水漲船高。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根據中國房價行情平臺發布的全國小城鎮房價排行榜統計發現,到今年8月,已有31個小城鎮的房價突破萬元大關,而在今年5月,這一數字僅有24個。短短三個月,房價過萬的小城鎮就新增了7個。

需要說明的是,這里的小鎮既包括了縣、縣級市,也包括東莞、三亞等不設區縣的地級市下屬的郊鎮,因為在這些城市的鎮相當於其他城市的區縣。由於區域範圍較小、樓盤不多,而且是一月一統計,因此數據相對變動也會比較大。

這其中,排名第一的是河北廊坊轄下燕郊鎮(屬縣級市三河),其8月均價達到了20794元/平方米,成為唯一一個均價突破2萬大關的小城鎮,領先第二名的三亞鳳凰鎮4千多元。值得註意的是,今年5月,燕郊的均價還是每平方米16728元,短短三個月就上漲了4千多元,漲幅高達24%。

去年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消息正式發布後,緊鄰通州的燕郊樓市迎來了一輪瘋漲。一年前,市場還在驚呼房價漲到了15000元/平方米;現在,燕郊的不少新盤已經突破或者逼近了3萬大關。


在燕郊之後,廊坊還有3個小城鎮入圍,其中三河市以16433元/平方米的價格高居第3,大廠以14276元/平方米位居第10,香河位居第19,固安位居第24。

廊坊樓市為何最火?這是因為隨著北京市政府東遷,通州城市副中心確立,通州發布史上最嚴限購政策,與通州一河之隔的“北三縣”和京南的固安(即廊坊“四小虎”)樓市之火越燒越旺,構成了環京樓市中最為活躍的四個板塊。由於被北京、天津包圍的特殊位置,該區域一直是京津購房人置業的熱門地區。

與廊坊類似,得益於一線城市房價高企、購買力外溢的還有深圳周邊的東莞、上海周邊的江蘇太倉等地。尤其是在今年3月滬、深限購政策收緊之後,大量的購買力湧向了環一線城市地區。這其中,鄰近深圳的東莞有10個鎮均價突破了萬元大關。

這十個鎮分別是鳳崗、塘廈、長安、大嶺山、大朗、清溪、黃江、厚街、虎門和寮步。其中靠近深圳的鳳崗、塘廈、長安位居所有小城鎮的前十位。

東莞小鎮房價高企,主要是因為在深圳房價高漲的情況下,大量的購買力外溢到東莞的臨深片區置業,直接造成了東莞的房價直線飆升,實際上,臨深片區的不少地方,房價早已突破了2萬大關,超過了東莞市區,直追廣州。

例如,以往作為臨深片區樓市價格窪地的清溪鎮,7月2日開盤的碧桂園天譽以每平方米20000元的均價,遭到了購房者的哄搶。在臨深片區中,黃江、塘廈一年時間內成交均價上漲幅度達到100%。

不過,從去年到今年上半年臨深片區的房價上漲並非剛需推動,而很大程度上是投機所為。根據當地媒體報道,在臨深片區的房地產市場上,目前深圳客仍是主要購買群體,但在經歷了4月、5月份深圳客上演退房鬧劇後,相比前幾個月,臨深片區樓盤銷售勢頭相對減弱,不少投資客已經開始擔憂深圳的房價走勢。

此外,值得註意的是,在房價快速上漲的同時,今年上半年,鄰深片區的塘廈、鳳崗、黃江等則在GDP增速上放緩了步伐,看來房價的飛速增長,並沒有拉動GDP的增速,一個地方經濟的發展關鍵還是要靠實業和新興產業支撐。

得益於一線城市房價高企、購買力外溢的還有蘇州的昆山、太倉等地。易居智庫研究中心總監嚴躍進說,今年3月後,滬深部分剛需以及投資投機購房需求開始轉移至周邊的城市,也帶動了周圍地區房價的上漲。

不光是一線城市的購買力在外溢,二線熱點城市的房價高速上漲後,不少購買力也被迫轉移到周圍地區。比如,二線“四小龍”的廈門目前房價高居全國第4,直追北上深。目前廈門島內的房價已經普遍在5萬以上,島外也要突破了3萬,在這種壓力之下,不少購買力流向了鄰近廈門的縣級市龍海(屬地級市漳州),目前龍海均價也突破了萬元大關。

排名

小城鎮名稱

所屬城市

平均單價(元/㎡)

1

燕郊

廊坊

20,794

2

鳳凰鎮

三亞

16,513

3

三河市

廊坊

16,433

4

鳳崗鎮

東莞

16,423

5

塘廈鎮

東莞

15,508

6

崇明縣

上海

14,840

7

瑞安市

溫州

14,832

8

溫嶺市

臺州

14,594

9

長安鎮

東莞

14,367

10

大廠縣

廊坊

14,276

11

大嶺山鎮

東莞

14,270

12

義烏市

金華

13,275

13

永嘉縣

溫州

13,197

14

常熟市

蘇州

13,022

15

大朗鎮

東莞

12,643

16

永康市

金華

12,424

17

清溪鎮

東莞

12,358

18

青田縣

麗水

12,335

19

香河縣

廊坊

12,040

20

黃江鎮

東莞

11,883

21

臨海市

臺州

11,514

22

樂清市

溫州

11,309

23

昆山市

蘇州

11,240

24

固安縣

廊坊

10,949

25

厚街鎮

東莞

10,942

26

寧海縣

寧波

10,609

27

江山市

衢州

10,347

28

虎門鎮

東莞

10,330

29

太倉市

蘇州

10,272

30

龍海市

漳州

10,102

31

寮步鎮

東莞

10,03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317

渝三峽A:擬近31億並購拓展雙主業 12日複牌

渝三峽A11日晚間公告,公司擬以9元/股向重慶紫光發行34371.82萬股股份,作價30.93億元購買其持有的寧夏紫光100%股權。此次交易構成關聯交易。

交易後公司主營業務將由油漆塗料業務向油漆塗料業務與飼料添加劑業務“雙輪驅動”的雙主業模式轉變,產業鏈進一步拓展。

渝三峽A已對深交所重組問詢函所涉及的問題進行了回複,並對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預案等相關文件進行了相應的補充和完善。公司股票10月12日複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192

31個省會房價:12城均價過萬 北京一套房可換重慶長沙七套

作為所屬行政區域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省會城市往往具備了該省最好的教育和醫療等公共資源,在城鎮化加快推進的過程中,資金、人口進一步向省會城市集中,這些城市也成為未來城鎮化的核心區域。

那麽各個省會城市的房價是怎麽樣的? 《第一財經日報》根據中國房價行情平臺發布的9月31個省會城市(含四大直轄市)的住宅房價排行情況統計發現,9月份,有12個城市均價超過萬元大關,北京均價已經超過5萬元/平方米,是重慶、長沙的7倍多。在部分東部和中部省會房價高企的同時,西部和東北的大部分省會仍處於去庫存的過程中,房價也比較平穩。

這也正是本輪樓市的一大特點,即一線城市和二線熱點城市十分火熱,廣大三四線城市和弱二線城市仍比較平淡。熱點城市房價上漲過快的情況,也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視,從9月30日開始,各地也紛紛出臺了限購限貸的調控舉措,房價上漲過快的熱點城市出現了明顯降溫。

需要說明的是,統計中價格和漲幅為該市的全市範圍內均價,在現實成交中,一個城市中心城區的價格和漲幅都會比統計的數據高出不少。

12城均價過萬 合肥上漲最快

首都北京的均價已達到了52104元/平方米,是31個城市中唯一一個突破5萬元大關的城市。必須指出的是,這僅僅是統計中的均價,目前北京中心城區市場早已豪宅化,10萬+比比皆是。

北京之後,另一個超一線城市上海的均價達到了46154元/平方米。位居第三的是南京,這個二線省會城市均價達到了23472元/平方米,超過了廣州和杭州。之所以位居第三,是因為去年下半年以來南京房價持續高漲,今年更是與蘇州、廈門、合肥並稱房價上漲的二線“四小龍”,而同期廣州、杭州漲幅遠低於南京。

在31個城市中,房價最高的7個城市來自沿海發達地區,除了北京、上海和天津三大直轄市外,南京、廣州、杭州和福州對應的江蘇、廣東、浙江和福建,剛好是東南沿海四個民營經濟最為發達的省份,經商群體眾多,老百姓的可支配收入也比較高。

例如,位居第七的福州,盡管在外邊的影響力不如省內的另一個中心城市廈門,但作為省會,福州近年來經濟發展勢頭不錯,其均價也達到了18149元/平方米,與天津、杭州相當。

福州之後,排名第8到第10的是中部的三個省會城市合肥、武漢和鄭州。這其中,第8的合肥,雖然與第7的福州還有較大的差距,但上升速度最快。去年9月,合肥的均價只有8122元/平方米,在中西部排在武漢、南昌等城市之後,但到今年9月,合肥均價已上漲至13298元/平方米,雄踞中西部各城市榜首,其漲幅高達63.71%,位居31個城市第1。

過快上漲、過高的房價也帶來了不少隱憂。從產業結構上看,由於緊鄰長三角經濟發達地區、承東啟西的地理位置、較低的綜合成本、良好的高教資源、以及安徽充足的勞動力資源等優勢,加上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的獲批和建設,作為該示範區的核心城市,合肥吸引了美菱、榮事達、海爾、格力、長虹、美的、華淩、三洋等家電巨頭落戶,並一舉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家電制造業基地。

制造業的發展壯大對合肥區域經濟快速發展至關重要。制造業的發展需要一個較低的綜合成本環境。房價上漲過快、房價過高,同樣也會造成房租等各種生活成本的提高,進而會阻擋年輕人流入的步伐,那麽未來合肥在與同類型中西部城市的競爭中就可能處於不利的位置。

武漢和鄭州兩個中部省會的大漲也頗為引人關註。作為這些人口大省的省會,武漢和鄭州都是所在省份的單極核心城市。例如,在人口大省河南,早在2010年末,河南省的戶籍人口就超過1億人。盡管有1000多萬人口流向了沿海發達地區,但本省常住人口還有9000萬左右,城鎮化還有很大的空間,這其中,鄭州最可能吸引大量的人口進入。因此,鄭州也成為近兩年來房地產市場廣為看好的二線城市。

北京1套房可換重慶、長沙7套

排名第11位的第三經濟大省山東的省會濟南,房價低於合肥、武漢、鄭州三個中部省會,與同為東部沿海的省會南京、廣州、杭州、福州更是有相當大的距離,這其中的一大原因在於山東雖然是第三經濟大省,但產業結構中以農業和重化工業為主,在城鎮化水平、人均純收入等方面與浙江、江蘇、廣東、福建都有差距。

不過,城鎮化率低的另一方面也意味著潛力無限。今年以來,濟南樓市也開啟了一輪火爆的行情,價格隨之上揚,9月濟南均價已達到了11770元/平方米,比去年同期上漲了兩成。

排名第12的是石家莊,隨著京津冀一體化的推進,身為人口大省河北的省會,石家莊的房價也水漲船高。9月石家莊均價突破萬元大關,達到了10974元/平方米,同比漲幅超過了三成以上。

總體上看,31個城市中,房價排名靠前、漲幅較多的大多位於東部沿海以及中部幾個勞動力大省的省會,房價較低的省會則主要來自東北、西北和西南。雖然省會城市作為所在省份的核心城市,聚集了所在省份最好的教育和醫療文化等各種公共資源,但仍有不少省會由於供應量過大,目前仍處在去庫存的階段,在今年以來一二線城市房價上漲的過程中,這些省會仍處於下滑或不溫不火的水平。

從漲幅上看,沈陽、長春都出現了同比下降的情況,哈爾濱、西安、銀川、呼和浩特等地的漲幅也很低。這些城市大多來自能源重化省份或西部地廣人稀省份,供應過大,人口流入緩慢,面臨著不小的去庫存壓力。

一個城市的房價與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緊密相關。但這並不等於說,房價越高,經濟發展水平就越好,競爭力就越強;房價越低,經濟發展就越差,城市競爭力就越弱。比如重慶和長沙,這兩個城市近年來的經濟增速領跑一二線城市,但這兩個城市的房價卻保持穩定,至今仍沒有超過7字頭,這個價格甚至還不如浙江、江蘇的很多縣城。

這其中的一大原因就是,重慶、長沙的供應十分充足,很好的滿足了購房需求,從而使得房價保持在較為平穩的水平,有利於為當地的實體制造業提供較好的外部成本環境,區域經濟也得以快速發展。

以重慶為例,9月重慶的均價為6869元/平方米,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在西部地區,這一價格排在蘭州、昆明、成都、南寧、西安等城市之後,不到北京的七分之一。中部的長沙均價也只有6906元/平方米。也就是說,同樣買100平方米一套的房子,北京1套房子就可以換至少7套重慶、長沙的房子。

但在房價保持低位的同時,重慶、長沙的實體制造業卻保持十分良好的態勢。例如,重慶市統計局發布的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重慶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8000.8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0.6%,較全國高3.9個百分點。這也是重慶經濟增速連續十個季度在全國領跑。

各直轄市、省會、首府的小區在當月出售的存量住宅均價的算術平均值(元/㎡)。

排名

城市名稱

省份

平均房價(元/㎡)

同比上年

1

北京

北京

52,104

+41.11%

2

上海

上海

46,154

+35.04%

3

南京

江蘇

23,472

+36.09%

4

廣州

廣東

21,211

+6.43%

5

杭州

浙江

19,323

+7.91%

6

天津

天津

18,925

+23.49%

7

福州

福建

18,149

+26.72%

8

合肥

安徽

13,298

+63.71%

9

武漢

湖北

12,732

+29.96%

10

鄭州

河南

11,833

+26.77%

11

濟南

山東

11,770

+18.72%

12

石家莊

河北

10,974

+31.15%

13

南昌

江西

9,359

+3.99%

14

蘭州

甘肅

8,980

+6.79%

15

成都

四川

8,362

+3.87%

16

昆明

雲南

8,312

+1.62%

17

太原

山西

8,180

+3.15%

18

海口

海南

7,926

+7.78%

19

拉薩

西藏

7,709

-0.85%

20

哈爾濱

黑龍江

7,423

+1.43%

21

南寧

廣西

7,288

+3.54%

22

沈陽

遼寧

7,097

-0.49%

23

長沙

湖南

6,906

+8.41%

24

重慶

重慶

6,869

+0.02%

25

西安

陜西

6,789

+0.06%

26

烏魯木齊

新疆

6,588

-2.87%

27

長春

吉林

6,526

-1.04%

28

呼和浩特

內蒙古

6,437

+2.52%

29

貴陽

貴州

6,062

-0.78%

30

西寧

青海

5,872

+2.56%

31

銀川

寧夏

5,018

+0.57%

(數據來源:中國城市房價行情平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830

31城失業率三年來首次低於5% 東北用工需求低迷

在宏觀經濟企穩的同時,就業態勢整體比較穩定。

在19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介紹,目前就業好於預期,前三季度城鎮新增就業1067萬人,提前一個季度完成全年預期目標。9月份31個大城市的城鎮調查失業率低於5%,這是自2013年6月份以來首次低於5%。

31城失業率三年來首次低於5%

如何看待這一數據?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去年同期的數據。2015年前三季度,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66萬人,今年的新增就業總量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為何在總量持平的情況下,失業率卻出現明顯下降?

這其中的關鍵就在於人口結構變化,尤其是年輕勞動力資源數量的下降。16-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數量近幾年每年減少300到400萬人左右,這意味著從供給方這個角度來看,勞動力市場供求壓力有所減輕,這也是有利於調查失業率的降低。

其次,就業穩定與中國產業結構調整有關系。盛來運說,近幾年中國產業結構最大的變化是由原來的工業主導向服務業主導轉型,去年三產比重中服務業占比第一次超過50%,這個轉型對中國就業帶來深刻的影響,整個經濟體對就業的彈性在增加。而三產對勞動力的需求是增加的。

貴州省政府參事、貴州省社科院胡曉登教授對第一財經分析,相比一產、二產,三產每增加一個百分點,對就業的拉動作用明顯要大很多。尤其是隨著農業規模化、現代化和工業信息化,一產、二產的就業容量在下降,相反三產的就業容量在不斷提高。也就是說,盡管近年來經濟增速在趨緩,但隨著經濟結構的不斷優化,整體的就業態勢仍比較好。

就業領域新變化

這種產業結構的變化體現於就業領域方面。國家發改委近日發布的《2016年上半年就業形勢調研報告》(下稱《調研報告》)也指出,目前我國就業保持總體穩定。同時,就業領域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變化。

首先,共享經濟茁壯成長,催生了大量新就業形態。隨著移動互聯網、APP、移動支付等新技術、新應用的出現,共享經濟迅速發展,汽車共享、住宿共享、社區服務共享等新經濟形態不斷湧現,催生了大量新增就業機會。

據國家信息中心初步測算,2015年,我國共享經濟市場規模約1.95萬億元,全職從業人員約1000萬人,平臺企業員工超過140萬人。58同城網大數據分析顯示,今年上半年專車共享領域用工需求同比增長了36.4%。

其次,消費升級催生新動力,服務業吸納就業能力明顯提升。隨著消費結構的優化升級,各類新服務不斷湧現,教育、文化等發展型消費需求持續提高,吸納了大量勞動力轉崗就業。今年上半年,58同城網大數據分析顯示,教育、娛樂、醫療保健行業用工需求同比分別增長57.1%、40.2%、13.6%;四川省城鎮新增就業中服務業占比達72.42%,同比提高8.72個百分點。

返鄉創業也成為一大亮點。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深入推進和返鄉創業支持政策的進一步完善,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意願不斷增強,返鄉創業人數不斷增多,創業帶動就業效果顯著。2015年,山東省返鄉創業人員同比增長了一倍左右。山東省泰安市大力發展農村電商,帶動2.2萬農民工返鄉創業,直接吸納了8.7萬余人就業。2012—2015年,湖北省返鄉創業帶動就業人數由167.5萬人增長到了341.4萬人,年均增長約27%。

阿里研究院9月發布了國內首份返鄉電商創業研究報告。報告指出,返鄉電商創業正在成為一種新的潮流,電子商務有效釋放草根創造力,成為推動年輕人返鄉創業的最大動力。

報告指出,近兩三年,年輕人離開大城市、返鄉創業,在浙江、江蘇、廣東、福建、河北等地廣泛湧現。年輕人回到家鄉後,創業方向大多與電子商務相關,有的通過電商平臺銷售特色產品,有的幫助鄉親們網購生活生產用品,有的承接本地的電商快遞服務,等等。年輕人返鄉創業,為本地發展註入新的活力、帶來新的面貌。

東北等地就業需求低迷

不過,盡管就業形勢總體平穩,發改委的調研報告也指出,在多重壓力交織疊加下,就業領域依然面臨一些挑戰和問題。

這些問題包括,新增就業壓力與轉崗安置困難並存。今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約有765萬人,同比增加16萬人。再加上中職畢業生和初高中畢業後不再繼續升學的學生,需要就業的新成長勞動力保持在1500萬人左右,新增就業任務處於高位。

同時,受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化解過剩產能加快推進等影響,轉崗就業壓力加大,一些技能單一、年齡偏大的職工轉崗安置較為困難。

其次,部分傳統產業和資源型地區用工需求低迷。受市場需求不旺、產業結構加快調整等因素影響,重化工業、建築業等一些傳統產業就業崗位減少,東北地區、山西等部分資源型省區經濟繼續低速增長,市場用工需求有所下降。

再次,返鄉創業基礎設施不完善與要素瓶頸制約問題亟待解決。雖然各地加大了創業孵化基地、創業園區等平臺建設力度,但與快速增長的返鄉創業需求相比,仍顯不足。一些地方生產、生活配套不完善,物流、交通等基礎設施發展滯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返鄉創業熱情。

調研報告認為,做好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就業工作,要聚焦關鍵環節、脆弱環節、基礎環節,把握好新舊動力、產業、區域、人群四個方面的抓手。

其中,在區域方面,調研報告提出,既要發揮中心城市吸納就業的龍頭帶動作用,更要通過發展農村電商支持返鄉創業、加快培育經濟困難地區接續產業和就地就近就業機會。一方面,要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擴大中心城市吸納就業龍頭作用,創造更多區域性經濟和就業中心。另一方面,也要通過發展農村電商支持返鄉創業,積極培育接續產業,緩解困難地區經濟發展和就業壓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466

長城信息:將連續停牌至終止上市 31日為最後交易日

長城信息27日晚間公告,中國長城計算機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城電腦”)換股合並長城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 或“長城信息”)的方案已經長城信息於2016年3月 28日召開的2016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和2016年7月 1 日召開的 2016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並獲得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許 可[ 2016] 1968號批複的核準。

根據本次換股合並方案,長城信息被長城電腦吸收合並、長城信息不再具有 獨立主體資格並註銷。根據中國證監會《關於改革完善並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 制度的若幹意見》及《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的規定,公司符合主動終止上市的情形,後續將向深圳證券交易所申請股票(證券簡稱:長城信息, 證券 代碼: 000748) 終止上市。

公司股票將自 2016 年 11 月 1 日起開始停牌,此後將進入現金選擇權派發、行權申報、行權清算交收階段, 不再交易,直至實施換股後,轉 成中國長城計算機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股票(股票代碼: 000066)在深圳證券交 易所上市及掛牌交易。

2016 年 10 月 31 日為公司股票的最後一個交易日,敬請廣大投資者註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743

上財報告:31省財政透明度僅兩省及格 全國得分有進步

11月26日,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在上海發布《2016年中國財政透明度報告》(下稱報告),在對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信息展開調查後,研究計算得出中國財政透明度平均分數為42.25分(總分100分)。其中寧夏是財政透明度最高,為65.53分,江蘇省財政透明度分數墊底,為23.71分。

這是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第八年公布該報告,近些年財政信息公開力度越來越大,財政透明度也逐步改善,從2009年21.71分增長至2016年42.25分。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劉小兵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中國財政透明度總體得分還是很低,透明度得分為42.25分,意味著還有約58%的信息我們看不到。現在政府主動公開意識還不夠,得分高省份很大程度上也是在調研組申請後才公開相關信息,如果把依申請公開得到信息剔除的話,可能中國財政透明度得分只有現有的一半。

根據報告,31個省份中超過60分(及格分)只有兩個省份,分別是寧夏和湖南。高於平均分(42.25分)還有安徽、山東、山西、新疆、福建、遼寧、廣東、黑龍江、上海、河南、北京、廣西12省。

調研組發現,寧夏和湖南財政透明度得分屬於典型的“逆襲”。寧夏省從2015年透明度排名23名飆升至2016年第1名,湖南省財政透明度從2015年第27名躍升至第2名。這主要是兩個省份對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重視。

劉小兵告訴記者,總體來看,透明度得分高的省份主要是領導重視財政信息公開。現在更多的省份越來越重視信息公開,山東、黑龍江等地相關部門已經來主動聯系我們,希望做好信息公開工作。未來希望制度因素在信息公開方面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據了解,報告描述了各省2014年度決算的財政信息公開程度。信息要素包括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專戶資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政府資產負債等9方面。在2016各要素得分中,政府資產負債和財政專戶管理資金方面信息透明度得分靠後,平均分不到13分。

調研組認為,這反映了相關部門長期以來忽視對財政專戶和政府資產負債的統計和信息公開。

根據財政透明度調研組調研結果,目前財政信息公開廣度與深度仍不夠,信息公開的完整性和細化程度有待進一步提高,地區間與部門間在信息公開的形式與標準方面差距較大,公開的載體建設滯後、便民性不強,這些年一直存在的問題表明,政府部門對財政信息公開的法律意識和責任意識依然不夠,有待進一步加強。

財政部2015底針對省市縣三級政府2015年預算和2014年決算公開的完整性和及時性的專項檢查顯示,政府仍有不少部門“保密”習慣遠遠超過“公開”意識,有36638個單位未公開2015年部門預算,56481個單位未公布2014年部門決算。不過,全國省、市兩級政府預決算全部公開,縣級政府預算公開100%,決算公開達到99%。

近日,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公開表示,目前地方預決算信息公開的突出問題表現在,未公開部門預決算的部門仍然較多;已公開的預決算中,有的內容不夠完整,有的細化程度欠缺,有的及時性有待提高,有的公開渠道需要進一步規範。

該負責人分析,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除了部分地方特別是基層黨政領導和預算部門負責人對公開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到位,接受社會監督意識相對淡薄外,一個重要方面是一些地方還沒有結合現行法規制度,對地方預決算公開的表樣體例、詳略程度、公開方式等做出更加明確、細化的規定,預決算公開缺乏更為具體的操作規範。

為加大地方預決算信息公開,財政部近日披露了《地方預決算公開操作規程》,對地方預決算的公開原則、基本要求、部門職責、公開時間、公開內容、公開方式等做出了明確規定。

為了確保《規程》能夠落地。財政部除了對2015年地方預決算專項檢查發現的問題進行整改外,正抓緊對2016年公開情況進行排查,排查發現的問題要立即糾正,確保2016年公開工作有明顯改進。

另外,上述財政部負責人表示,結合2015年專項檢查整改落實情況和2016年預算公開情況,對不依法履行公開義務、不按規定公開預決算的,依照《預算法》、《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定,追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責任。未來將公開情況納入財政和部門工作績效考核範圍,強化職能部門和相關人員責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957

樸槿惠案或致韓執政黨分裂 31名議員宣布下周二集體退黨

21日韓國執政黨新國家黨31名“非樸派”議員在國會宣布將於27日集體退黨,執政黨由於總統樸槿惠的彈劾案正面臨分裂。

韓聯社報道稱,新國家黨前黨首金武星、劉承旼、黃永哲等33人在國會會面。黃永哲在吹風會上表示,其中31名議員決定退黨,截至目前共有35名議員表達退黨意願,將於27日付諸行動。

黃永哲說:“為了與‘假保守’離別,構建保守政治的良好生態,我們決定退黨。我們將為築牢新的保守政治根基,消除‘挺樸派(親樸槿惠派)’和‘挺文派(親文在寅派)’的霸權主義,使真正的保守派在下一屆總統大選中獲勝而履行責任。”

新國家黨議員金聖泰(左起)、劉承旼、金武星、黃永哲宣布退黨後合影(圖:韓聯社)

至於為何將退黨時間定為27日,KBS報道稱,黃永哲表示,說服更多議員參與集體退黨,以及向地區居民和黨員作解釋都需要時間。

12月9日,韓國國會以234票贊成通過總統樸槿惠彈劾案,至少有28名新國家黨議員投了贊成票。20日韓國憲法法院召開全體法官會議,決定於22日下午2點就總統彈劾案進行首次預審,作為控方的國會代表和辯方的總統樸槿惠律師團將首次正式會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565

中央結算:31日質押式回購等四個交易結算業務正常進行

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中央結算公司和上海清算所擬於國家法定節假日2016年12月31日(星期六)當日,向市場提供銀行間本幣市場部分業務的交易、清算和結算服務及債券付息兌付服務。具體安排為:

1.信用拆借、質押式回購、買斷式回購和現券買賣等四個市場交易結算業務正常進行;債券借貸和債券遠期等市場不提供交易服務,結算日在12月31日的債券借貸和債券遠期結算業務正常進行。

2. 交易時間為9:00-12:00,13:30-17:00。

3. 債券付息兌付、清算和結算業務正常進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912

31 Dec 2016 - [香港八十前] 國際家居零售(1373)財務分析數據

若想得到更多最新訊息,請Like已有超過11,900個Fans的「紅猴FACEBOOK」(按此),謝謝支持!

今天在香港最受歡迎財經雜誌之一「經濟一週」,繼續隔週刊登的專欄「香港八十前」,我這個「八十前」會主力分析市值未到80億港元(約10億美元),市場較少留意的港企。今天的主角是國際家居零售(1373),而就著實體書篇幅所限,我會將集團財務分析數據放在「紅猴」Blog上,相輔相乘,實行內容O2O。若大家想盡快參閱專欄內容,請購買「經濟一週」實體書或電子版。

(按一下下圖可放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248

報告:去年反腐立案數或超前年 31省區市均有“老虎”落馬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課題組4日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前三個季度,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29萬件,處分26萬人,全年立案數或將超過2015年,連續四年增長。

31個省區市均有“老虎”落馬

在當日上午召開的第六部《反腐倡廉藍皮書》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副秘書長、副研究員蔣來用介紹,十八大以來,中央紀委立案審查中管幹部222人,給予紀律處分的中管幹部212人。2016年中央紀委“打虎”力度不減,1到9月,處分省部級幹部共67人。

1月4日,第六部《反腐倡廉藍皮書》新聞發布會。攝影/章軻

蔣來用介紹,2016年,一批“新虎”浮出水面,包括天津市委原代理書記、原市長黃興國,河南省委原常委、洛陽市委原書記陳雪楓,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原副主任龔清概,天津市原副市長尹海林,湖南省委原常委、宣傳部原部長張文雄,安徽省原副省長陳樹隆等先後接受組織調查。

一批之前接受組織調查的中管幹部被移送司法機關審查或被判刑:山西省委原常委、統戰部部長白雲被以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12年;山西省委原常委、秘書長聶春玉被以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15年;海南省原副省長譚力被以受賄罪判處無期徒刑;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原副主任委員白恩培被以受賄罪判處死刑,緩期2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在其死刑緩期執行2年期滿依法減為無期徒刑後,終身監禁,不得減刑、假釋;山東省委原常委、濟南市委原書記王敏被以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12年;廣東省委原常委、廣州市委原書記萬慶良被以受賄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所有被判刑的“老虎”均被判罰金或沒收個人全部財產等財產刑,受賄等違法所得財物予以追繳,上繳國庫。

截至目前,全國31個省區市均有“老虎”落馬,司法、環保、安監、國企等多個領域均有中管幹部被查處。“反腐敗不做‘選擇題’,充分顯示了中央有腐必懲、有貪必肅的堅定決心。”蔣來用說。

滌蕩“四風”寸土不讓

課題組介紹,從全國來看,中央八項規定實施以來,截至2016年8月31日,全國已累計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39622起、處理187409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91913人。其中,2016年1至8月,處分26609人,占四年總數的30%,已超過2013年、2014年全年總數。

十八大以來(2012年12月至2016年8月),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處分違規操辦婚喪喜慶事宜人員9959人,處分人數逐年攀升:2013年處分971人,2014年處分2537人,2015年處分4035人,2016年1至8月處分2368人。

2016年1至8月,全國共查處違規公款吃喝問題3210起,在查處的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中位列第四,查處數比2015年同期增加了36%。

嚴肅查處“基層貪腐”

在打“老虎”的同時,群眾身邊的“蒼蠅式腐敗”、“基層腐敗”和“小官巨腐”直接啃食群眾獲得感、損害群眾對反腐敗鬥爭的認同感。

2016年初,中央紀委做出部署,要求“堅決整治和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切實加強基層黨風廉政建設”。課題組介紹,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上半年,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扶貧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5292個,給予黨紀政紀處分5737人。

海南、江西等地陸續通報利用職務之便在扶貧項目中從事營利性活動、在農村危房改造工作中收受好處、不認真履行責任造成低保金損失、騙取扶持補貼和補助資金、收受扶貧對象禮金、為親屬謀取扶貧補貼等扶貧領域侵害群眾利益的腐敗問題。2016年前9個月,海南共查處扶貧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71件,處理113人,其中給予黨紀政紀處分85人,誡勉談話28人,移送司法機關2人。

湖南省在“雁過拔毛”式腐敗問題專項整治中,共受理截留挪用、虛報冒領、侵占貪汙、優親厚友等各類舉報1121件,黨紀政紀處分378人,移送司法機關64人,追繳各類資金8592萬元。

全國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還重點查處和糾正超標準超範圍向群眾攤派費用、籌資籌勞、克扣群眾財物、拖欠群眾錢款、違規收繳群眾款物或處罰群眾等突出問題;惠農、土地征收、集體“三資”管理等領域強占掠奪、貪汙挪用的問題。

天津市紀委組織開展了“整治和查處農村基層‘微腐敗’專項行動”,2016年1至8月,專項行動共查處“微腐敗”問題207件,其中黨紀處分141人、移送司法機關31人,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196%、88%、288%。

“紅通人員”歸案已達37人

如果說在國內進行的“打虎拍蠅”是反腐敗的“第一戰場”,那麽在境外的追逃追贓則可被視為“第二戰場”。

課題組介紹,2016年4月21日,中央反腐敗協調小組、國際追逃追贓工作辦公室部署“天網2016”行動,繼續向逃往境外的腐敗分子發出強烈震懾信號。

7月17日,我國首次從拉美國家成功引渡潛逃18年的走私嫌犯黃海勇,成為“獵狐行動”和境外追逃追贓的重要戰果。11月16日,隨著在海外潛逃13年之久的“百名紅通人員”頭號嫌犯楊秀珠回國投案自首。“百名紅通人員”歸案人數已達37人。

據統計,2014年1月~2016年11月,我國從70余個國家和地區追回外逃人員2442人,追回贓款85.4億元人民幣。我國還在《聯合國反腐敗公約》框架內積極開展國際合作,探索綜合運用引渡、遣返、異地追訴、勸返等方式追回外逃貪官。9月,在杭州舉行的G20峰會上,相關成員國領導人一致通過《二十國集團反腐敗追逃追贓高級原則》(簡稱《高級原則》)、《二十國集團2017~2018年反腐敗行動計劃》等重要反腐敗文件,並決定設立G20反腐敗追逃追贓研究中心。

課題組表示,這些成果的推出與落實,將成為國際反腐敗新秩序的重要內容,增強中國在這一重要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高級原則》創造性地提出了“零容忍、零漏洞、零障礙”的合作概念,即對外逃腐敗人員和外流腐敗資產零容忍,國際反腐敗追逃追贓體系和機制零漏洞,各國在開展反腐敗追逃追贓合作時零障礙。

此外,我國還強化雙邊交流合作機制建設,加強與美、加、澳、歐等國家和地區的反腐敗執法合作,推動引渡、司法協助條約談判工作有序進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76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