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直覺 黎智英

2013-06-27  NM  
 

 

我自小便對直覺着迷。那時我才十二、三歲,剛從大陸偷渡到香港,在九龍福榮街手襪織造廠當小工。織造手襪的工序,是先要將之織好、挑妥縫線結口,然後拿去洗水。手襪的粗糙線頭藏在襪裡面,洗水過後要翻轉手襪處理線頭。因此製造手襪是從裡面做起,做好了裡面才翻過來熨好、經過品質檢驗然後出廠。

我當時的工作之一是翻轉手襪。這個工作看似簡單,其實不然。每隻手襪有五隻手指,手指的長短不一、位置有別,翻轉手襪,先得從底部將手襪的五隻手指插進類似手掌的銅模,隨而往上揪進上面的銅模,將手襪反到正面然後取出。洗過水、熨好的毛手襪纖維鬆軟,給人溫暖的手感。剛洗過水未熨的手襪纖維發脹捲作一團,不是那麼討好。插入銅模掙開五隻手指,再往上揪,整個工序三個動作以一個行動做完,不假思索便可以做到了。每天不斷重複地這樣做,可是不知為什麼,有一天click一聲,你突然做出了個新動作,儘管你說不出新動作跟舊動作有什麼不同,哪怕是拿起手襪的方位、手勢、前後左右上下用力以至用心的方向改變了,總之令到你不再覺得插入及揪出銅模的是隻手襪,而這些動作是你全身官能智能和體能三位一體、互相融合、各抒所長、機緣巧合發展出來的流程,整個動作更令你覺得像是click着如來那樣。

那個時候我每天翻超過一百打手襪以上吧,但要做到那個境界,則要完全集中精神、體力,而腦袋只能專注那些動作。一達到那個境界,眼底下重複又重複的動作便變成一齣去到如來層面的drama,那是個天靈地靈人靈的境界。一旦到了靈的境界,那又還有什麼真與假之分呢?我這裡說的是一般人說的真與假。你可能會反駁:超越真假是沒有可能的。是的,你說得對,我更沒有學識能力證明你錯。理性的盤算總是天衣無縫的,它解釋現象的能力幾乎有鬼斧神工之妙!但是有些現象是超乎理性的,那麼理性又怎解釋得到?的確,人是血肉之軀,超乎理性的現象我們可能永遠都解釋不到。神來之筆是靈的境界,不只是藝術家才能有的神來之筆,福至心靈,幹手工藝的手作仔同樣可以進入神來之筆的境界。哪怕是夜以繼日不停重複同一項操作,只要全情投入官能智能體能,當三者融入操作,每分每秒的心思都追隨眼底的現象在變,剎那間即使是刻板單調的過程亦將會出現千變萬化。沉醉其中的人會有個如有神助的驚喜,恍如看到自己的指間滲出了奇跡那樣。對懂得謙卑的人來說,在直覺層面發揮自己的能力,那便是如有神助的境界了。

為什麼做人做事要專注?因為只有專注才能在直覺層面發揮出如有神助的效應。直覺是與生俱來的,但上天不可能為每個人度身訂做不同的天賦;我們只能透過專注投入工作,用時間與苦心發掘出自己的天賦。換言之,上天賜予的天賦是塊未經琢磨的寶玉,發掘天賦猶如雕琢寶玉,只有官能智能體能專注投入、苦心經營才能發掘出自己的獨特天賦。玉不琢不成器,每個人的命運是自己用心用時間全情投入雕琢出來的奇跡。故此天才絕非奇跡,那是長期苦心經營的成果。有些直覺來自本能,一觸即發。男歡女愛、傳宗接代,性愛靈慾昇華,都是來自本能的直覺。廝磨相悅,愛撫兩體相連,皆本性使然;無論是囗舌雙手以至軀體互為愛撫、取悅對方,全都是「摸」的觸覺,全都是功能導向的。性愛之外,人也是憑觸摸,摸索感受生活的,故此以摸索為生活功能的導向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所以當以觸幕(touch screen)取代鍵盤為介面的iPhone面世,便馬上給人一個很自然、很舒服的感覺,因為它充分發揮了人們源於觸摸的本能。

順應人們直覺本能的iPhone令人一見鍾情,因為它巧妙地配合了人性本能。Steve Jobs事前有否從一人的直覺本能出發設計iPhone的介面,抑或是有了觸幕介面他才發現這是個巧妙的安排並不重要,重要的是,iPhone讓我們知道,跟人的本能直覺全面配合的產品,一旦推出市場即大行其道,進而改變人的生活模式。手機提供的娛樂資訊節目愈來愈多,供應刺激需求,愈來愈多人因而透過手機收看這些節目。用手機收看娛樂資訊節目令觀眾跟廣告建立一個互動關係。例如想買在節目中見到的廣告產品,只消觸一下熒光幕上的小光點,出現OK,再觸一下就買到了,那又多方便!

最重要的是,這種形式的廣告是互動的,因而為廣告商創造促銷搶客的機會。若然你可以跟顧客直接建立互動的關係,這種廣告產生的促銷效益又怎不比一般靠recall促銷的廣告大得多? 透過手機跟顧客直接建立關係的廣告將會為marketing起革命。透過這些廣告購買的東西一定是以 package方式推銷的,這些廣告不是經銷貨品而是輸送經驗,讓未用過這些貨品的人作出嘗試進而愛上。故此透過這些手機廣告促銷貨品的商戶,都會以比零售價格便宜好幾成的推廣價格吸引顧客。這些跟顧客建立直接互動關係的廣告,其效益將大到不得了。不過,今天要是有人跟我打賭,這種互動廣告會否成為未來廣告、marketing的主流趨勢,我真的不敢賭。最重要的是要看這樣的廣告能否配合人的直覺本能。不少有益於世道人心的產品未能普及,往往是因為它們不能配合人的直覺本能之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037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