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南韓得「日本病」 財閥大到不能倒

 

2012-12-20  TCW
 
 

 

南韓的企業財閥勢力舉世聞名,催生者是第五任總統朴正熙。經過六十年,國內五大財閥幾乎大到推不倒,民眾普遍不滿,合力在今年十二月十九日推舉出新總統朴槿惠,諷刺的是,背負「終結者」期望的她卻是朴正熙之女。

中小企業積弱不振七成五人民不滿大財閥

南韓當前的財閥勢力,幾乎可以說是朴正熙一手打造出來的:一九六○年代,朴正熙上台後,制定了出口導向策略,政府扶植一批出口型企業並給予優惠,使得南韓出現一批雖然不是國有、但卻和政府支持密不可分的大企業,它們為南韓締造了經濟起飛的「漢江奇蹟」,但其後遺症卻是中小企業因此積弱不振,整個經濟和財閥血脈相連。

如今南韓財閥的勢力究竟有多龐大?據南韓財閥網(chaebol.com)追蹤統計,二○一一年,資產規模前十大財閥的總營收,高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約八○%,前五大集團三星、現代、大宇、樂金及鮮京就吃下五七%,其中,龍頭三星更獨拿約兩成。

再看市值,財閥網說,截至十二月中,三星的市值突破了一百五十兆韓元(約合新台幣四兆一千億元),囊括股市一三%總值。它在報告中這麼寫:「如果把南韓視為一家企業,按照股份劃分的話,也許南韓早就該更名為『三星共和國』了。」

高麗大學教授張夏成更比喻:「大財閥好似森林裡的冠狀樹木,它們無止境吸取國家社會的養分,樹冠已經大到不像話,但樹冠之下卻百草難生。」大樹枯草的意象,描繪出南韓產業與社會貧富之間的懸殊差距。

如今,朴正熙打造出的財閥式經濟,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大逆轉,每四個南韓人就有三個(約占七成五)對財閥勢力太大感到不滿,而且每四家上市企業就有一家虧損的窘境下,各大財閥竟然還大幅成長,這就更普遍激起南韓一般民眾的反感。

出現泡沫經濟徵兆兩年內跨入人口負債時代

財閥勢力過大,除了造成中小企業積弱不振外,另一個後遺症是使得南韓經濟逐漸走向日本化。南韓第一大報《朝鮮日報》和美國智庫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日前就都從大財閥、窮國民的角度示警:南韓得了「日本病」。

《朝鮮日報》就稱:「終於,我們也罹患了日本病。」有如在二十年前,日本經濟泡沫化的翻版:財閥在海外日益壯大,但是國內人口卻是急速的高齡化,打擊南韓經濟,引爆不動產價格走跌、股市不振、成長率衰退的連鎖效應。「即使再不喜歡,我們正步上日本的後塵。」

尤其再不到兩年,南韓將跨進「人口負債」時代:十四歲以下、六十五歲以上的撫養比超過六○%,初期的負面徵兆包括消費力連五月下滑、全年不動產價格跌幅創一九九八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值,而且經濟成長率也一再下修。企業感受尤深,「勞動力減少,開啟一幅過去從未看過的景象。」

外交政策則是指出,以人口結構來看,十五年後的南韓就是當今的日本,中國則是得再過十五至二十年後,才會追上南韓;如果以經濟發展結構來看,中國還養不出像日本與南韓一樣,足會動搖國本的超級大財閥。

這就是朴槿惠當選總統後,面對的南韓經濟情勢。幾乎一切問題的根源都指向南韓的財閥勢力,因此雖然這些勢力是當初父親一手打造,但朴槿惠很清楚,若想在未來五年執政實現「與民同在」的承諾,不能沒有財閥改革的主張。

新總統改革避重就輕僅柔性壓迫企業擴增員工

但是細看朴槿惠提出的政策,事實上她所開的經濟支票,打擊財閥從來就不是優先選項。在《韓國時報》整理的八大承諾中,僅出現兩條與財閥相關:禁止集團分公司之間的新循環持股結構、反對限制子公司之間股權投資。兩者的用意皆是避免集團藉由交叉持股或循環持股壟斷整體市場利益,要讓中小企業與中堅企業有更多市場成長空間。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質疑,被當地媒體貼上「親商派」標籤的朴槿惠,真有撼動財閥的意願與決心嗎?漢城大學經濟學教授金相九(Kim Sang Jo)觀察朴槿惠投票日隔天的勝選演說內容,直指她避重就輕,毫無改革財閥壟斷經濟結構的腹案。

不過,朴槿惠曾在公開場合明說,雖然改善財富過度集中財閥的不平等現象是「民生總統」的責任,但是「瓦解或打擊財閥並非我的目的,而是希望改正經濟權力濫用的問題,另一方面,也繼續維持財閥為南韓經濟所帶來的正面效益,例如創造工作機會。」

朴槿惠不願對財閥下猛藥,或許正是投鼠忌器,外交政策舉日本為例,說明南韓要改革財閥勢力可能付出的代價: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曾力推自由市場、解散巨頭株式會社、打擊貪腐等政策,尋求日本經濟脫離大企業控制,然而多年過去,不僅無法刺激經濟成長,還幾乎賠上國家競爭力,看看當今日本幾大電子、金融與房產集團的苦境就知道。

或許朴槿惠要撼動韓國五大財閥的風險可能也一樣高,不過雖然這些財閥貢獻南韓GDP超過一半,也不代表就完全摸不得。朴槿惠找到的突破點是:這些財閥雇用員工數不到總勞動力的四分之一,因此,朴槿惠儘管不願限縮財閥規模、大舉加稅,但據《朝鮮日報》,新總統打算縮短大企業年均工作時間四百個小時以上,軟性壓迫它們擴增員工。

此外,她也提出修改《公平交易法》、《國民養老金法》、《銀行法》等法源依據,解放資金與社會資源都集中財閥手中的現象、破除非法借貸的惡象;限制總統赦免權,一旦與政府關係良好的企業大老涉及貪污舞弊,不再有奢求總統提供保護傘的特權。

朴槿惠認為,與其壓抑財閥的成功,矮化它們「在先進技術與商業貿易中最富進取心」的角色,還不如聚焦在成長,因此摒棄前任政府大力投資財閥、出口和製造業領域的做法,計畫扶植中、小企業、內需和服務業領域。

她的目標是在五年任期內提高全民的就業率至七○%,一邊從公共機構大量聘用年輕人做起,一邊則是支援青年創業或出國工作、協助婦女與貧困族群充分就業;她也喊出開創一個中產階級達七○%的時代,墊高企業解雇門檻、改善臨時工待遇,最好能誘導企業將他們轉換為正式員工。

大企業面臨權力交接經營若不善禍及國家經濟

朴槿惠的計畫能否討好一般民眾有待觀察,倒是財閥就已經有些不滿,一位不具名高層就對《朝鮮日報》說:「雖然沒有達到扼殺的地步,但也可視為藉由『剝削大企業』創造業績,不是嗎?公平交易委員會很有可能會採取比當前政府更有力的限制措施。」

抱怨歸抱怨,《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認為,南韓奇蹟雖然泰半要歸功財閥頑強的生命力,不過若人人都活在財閥的陰影下規避風險,原本創新就僅局限在手機與電腦遊戲產業的南韓,更難見後起之秀或技術領先的初創產業。這樣的態度非得改變。

尤有甚者,如今五大財閥中有三家都在權力交接的觀察期,《經濟學人》警告,大企業最危急的時刻正是公司領導權交接時,如今南韓經濟都是靠這些財閥在支撐,兩者幾成命運共同體,「三星的年輕總裁李在鎔如果具有商業才幹,那是幸事;但若沒有,那就是國家之禍。」

這幾年來,韓國藉由學習其他國家經驗打底,終於打敗宿敵日本,還成為其他亞洲國家的典範,但未來已沒有前例可循。在本屆大選創下五個第一紀錄的新總統朴槿惠,若能牽引韓國經濟掙脫落入日本化的局面,或許就能再為自己添一個世界第一美名。

【延伸閱讀】朴槿惠不下重手改革——南韓新總統打破財閥獨大8主張

●若大企業對中小企業發生掠奪式行為,將比照損害賠償施以懲罰●若大企業違反《公平交易法》,公平交易委員會與監察院中小企業廳都可舉發●加強對企業子公司間內部交易的限制法令●禁止集團分公司之間的新循環持股結構●反對限制子公司之間股權投資●縮短大企業年均工時達400個小時以上,以刺激雇主擴增員工●限制總統赦免權,以加重定罪財閥首腦的刑罰、切斷貪污企業退路●修改《公平交易法》、《國民養老金法》、《銀行法》、《商法》等法源,解放資金集中在大企業手中現象

資料來源:《朝鮮日報》、《韓國時報》、《日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14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