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成為高效能人士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7-27/100416044.html

「你有能力做任何你想做的事。」這句母親常常在他睡前講的話,使得斯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一個曾經拄拐三年的小男孩,日後成為美國《時代》週刊評選的「25位最有影響力的美國人之一」,被譽為「人類潛能的導師」。

  這聽起來有點像濫俗的勵志故事,但是柯維的人生確實如此。他一直諄諄勸告父母和學校,要為孩子們創造充滿信任和鼓勵的環境,以激發他們的潛能。

  當然,柯維最有名的理論並非關於兒童教育,而是教人們如何成為高效能的成功人士。這幾個詞語的組合在今天看來正閃閃發光,至少在中國,大量同質書籍擠滿了任何一家書店。不難想像,當上世紀80年代柯維寫出這些信條時,曾引起了多麼大的熱潮。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是柯維傳播最廣的作品,在全球以32種譯本銷售了2.5億冊,被《福布斯》雜誌評為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的十大管理類書籍之一。他提出的這七條是:積極主動;從設想結果開始;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首位;學會雙贏思維;爭取別人的理解之前,先去理解別人;學會合作;不斷自我提升(中文譯本將它們都譯為四字詞語,如「以終為始」「知彼解己」,反而使原本簡單曉暢的意思變得難以理解)。

  聽起來毫無出奇之處。柯維本人也承認,這些都是常識,他不過是把它們寫了下來。他自稱對這本書的大賣頗為困惑。但這不妨礙他接下來的成功,此後他不斷書寫這些「常識」,本本都是銷售過百萬的暢銷書——《領導者準則》《要事第一》《高效能家庭的七個習慣》《生活中的七個習慣》《第八個習慣:從效能到偉大》⋯⋯

  有人批評他的想法並非原創。柯維也謙虛地承認,他的許多管理學想法來自閱讀經典的哲學著作與領會偉人的生平——比如亞伯拉罕·林肯和本傑明·富蘭克林。他意識到,幾百年來力圖幫助人們完善自我的書都在強調塑造內在性格,但「二戰」以後幾十年裡,這類書開始轉向更為形式化的部分,比如如何打造外在形象、如何在公眾面前講演一類。他不認同這種轉變。在他看來,人的內在性格才是最根本、最有力的東西。

  還有人認為柯維的理念來源於他所信奉的摩門教信仰(更正式的名稱是「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尤其是關於人生的目的、家庭、信心、智慧等內容。柯維對此予以否認,儘管他確實是虔誠的摩門教徒。

  柯維1932年出生於美國猶他州鹽湖城——摩門教的總部,祖父曾為摩門教第九任領袖的使徒與顧問。由於少時腿骨受傷,原本鍾愛體育運動的柯維不得改為專注於學業,16歲便考入猶他大學,並獲得科學學士學位。

  每一個成年摩門教徒,都要在18歲到22歲之間義務為教會傳教兩年,地點由教會指定。大學畢業後,柯維被派往英國,並參與了培訓英國各地區教堂負責人的工作。

  這段經歷扭轉了他的一生,「我發現培訓人的頭腦非常有意思,決定以此為一生志業」。而原本,他的父母是希望他繼承家族超市生意的。

  柯維在哈佛大學獲得工商管理學碩士學位,又在楊百翰大學獲宗教教育博士學位,其博士論文的題目是關於美國歷史上的「成功文學」。其間,他在楊百翰大學擔任校長助理以及組織行為和企業管理學科教授,常常組織聽眾逾千人的演講,主題也大多關於勵志和時間管理。

  1983年,他傾己所有創立了柯維領導中心——一家專注於培訓與諮詢的機構。1997年,該機構與富蘭克林公司合併為富蘭克林柯維公司,柯維出任聯合主席。這是一家為組織和個人提供培訓和管理諮詢的世界頂級公司,《財富》500強中三分之二以上的公司都是他們的客戶,此外還有成千上萬家中小企業以及政府職能部門與他們有合作關係。如今這家公司在50個國家設有分支機構,2011年的銷售業績為1.6億美元。

  柯維取得的成功愈加增強了他的理論的說服力。這成功不單來自事業,還來自家庭。他遵循摩門教早婚多育、忠於家庭的信條,與妻子相守到老,有9個子女和52個孫輩,甚至還因此獲得過美國父權行動協會評選的「最佳父親」。據說這是他一生最得意的獎項。

  2012年7月16日,柯維去世,終年79歲,原因是三個月前騎車時意外摔傷引發併發症。按照他「從設想結果開始」的原則,他已多次想過自己葬禮的場景,不知道最終他是否滿意。■

  作者為本刊記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56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