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海通計劃「國際超車」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1499
 海通證券加快了追趕中信證券的步伐。


  4月27日,這家國內第二大券商在港交所的股票將正式掛牌交易。海通此次IPO共發售12.3億股H股,價格為10.6港元,共募集資金約130億港元。


  照此計算,海通的融資規模超越了一個月前荷蘭有線運營商Ziggo NV上市時的12.2億美元規模(約合95億港元),成為迄今為止今年全球資本市場的融資之王。


  根據海通證券的招股說明書,此次融資所得款項的最大部分,即35%的資金將用於戰略性收購海外券商和開拓海外證券業務。通過這次IPO,海通既可以把 業務向國外拓展,又可以增加公司的資產。這是目前國資券商在近年來主要收入來源—經紀業務和投資銀行業務大幅收縮後的一項合理選擇。


  最先玩起這種「遊戲」的其實是國內最大的券商中信證券。最近兩年,中信證券在經紀和投行業務上經營慘淡,在本頗具規模的自營業務上也巨虧14.4億 元。因此在2011年9月,中信證券將其港交所IPO中65%的募得資金,投入到了國際證券業務的發展中,希望這些新業務可以對衝風險。


  一個行業內公認的看法是,國際業務將成為證券行業新的業務增長動力。除了中信證券和海通證券以外,招商證券、國泰君安等國內知名券商也正加快國際化的步伐。


  對於海通而言,現在是解決海通證券子公司海通國際控股,與海通國際證券的同業競爭問題的時候了。


  2009年12月,海通證券以18.22億港元收購了大福證券52.86%的股權,一年之後的2010年11月,將其更名為「海通國際證券集團有限公 司」;幾乎與此同時,海通證券香港子公司海通(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也更名為「海通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目前海通國際控股主要業務為企業融資、資產管 理和經紀服務,與海通國際證券的業務有相當程度的重疊。


  目前海通並沒有公開如何處理這一問題的計劃,不過將相同業務整合到一個平台中,似乎是最合理的方案。至於是選擇業內資源和品牌兼具的海通國際證券,還是選擇源自內地、擁有國際化人才平台的海通國際控股,取決於海通對運營重心和運營策略的考量。


  儘管在國內各項業務上,海通離中信仍有較大差距,但是通過IPO之後的快速收購,海通將迅速切入國際市場、開展國際業務。海通證券的這一計劃體現出,這家公司正試圖以國際化擴張的方式趕超中信證券—或者至少可以減小差距。


  眼下海通證券2011年總資產佔股本比率約為2.3倍(不包括從新股發行中即將籌集到的130億港元)。而相比之下,野村證券的槓桿率為16倍,某種程度上,這意味著海通證券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目前中國每年的股本衍生品交易價值不足美國資本市場的5%,不過最近監管機構將能夠進行保證金交易的股票數量增加了兩倍。如果中國能夠持續推進金融改革,像中信證券和海通證券這類券商,還是可以在國內市場上有所獲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5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