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光伏變局

magazine.caijing.com.cn/2011-11-06/111383851.html

 「無錫尚德可能會破產。」10月18日夜,這樣一條頗具爆炸力的消息在網絡中流傳開來。一天之後,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STP.NYSE,下稱尚德電力)出面闢謠,一週之後,尚德電力董事長兼CEO施正榮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對此「莫名其妙」。

  電話當中,施正榮拒絕對《財經》記者談及此事,而無錫市政府相關人士則對《財經》記者稱,該信息系來自於一個當地人的謠言,並稱尚德電力對當地稅收貢獻使當地政府絕對不會坐視尚德沉淪,「尚德是無錫的名片」。

  但是,光伏產業所面臨的嚴峻挑戰人所共知,主要出口市場的需求在減少,歐美多家光伏企業已經宣佈破產。8月底,尚德電力公佈其二季度業績,虧損2.595億美元。

  「尚德電力的破產傳言有其必然性。」正略鈞策合夥人,低碳研究院副院長梁瑞芳告訴記者,中國光伏企業整體不景氣,全行業在下滑,尚德電力的表現也差強人意。

  從今年二季度開始,中國光伏企業不同程度地陷入價格下滑,存貨增多,開工不足的困境。除尚德電力,賽維LDK(LDK.NYSE)、晶澳太陽能(JASO.NASDAQ)、中電光伏(CSUN.NASDAQ)均有不同程度的虧損。

  根據i美股新能源分析師王毓明的統計,在美上市的11家中國光伏公司的毛利率全部出現環比下降,去年同期有9家公司的毛利率達到或超過20%, 今年僅剩3家,並且有將近一半的公司毛利率在10%以下。其中,尚德電力的毛利率由上一季度的20.8%銳減至4.1%,賽維LDK僅有2.2%,晶澳太 陽能甚至出現了生產成本超過營業收入,毛利率跌至-2.7%。

  不過,熟悉尚德電力的投行人士也表示,不考慮政府救助的因素,這家在全球光伏市場舉足輕重的企業,暫時應當沒有生存危機,上一季度其出現的虧損,是在為曾經不合時宜的硅材料交易埋單。

  實際上,去年大多數光伏企業形勢一派欣欣向榮,但尚德電力贏利能力卻未在其列,其當年出貨量達到1.5GW,產能突破1.8GW,以出貨量計算,已超過First Solar,成為全球第一大光伏組件供應商。但這並未能提振尚德電力主營業務的業績,2010年財報顯示,尚德電力淨利潤為2.623億美元,但主要來自於投資收益,扣除投資收益,全年主營業務的實際虧損6000萬美元。

  8月23日,在2011年二季度分析師會議中,施正榮指出,該季度財報的一大「亮點」是出貨量較上年同比上漲48%,環比上漲2%,總收入8.307億美元,卻環比下滑5.3%。

  施正榮表示,尚德電力二季度在經營層面仍然贏利。但梁瑞芳認為,施正榮傳遞出的信息有限,並未能給人以信服的解釋。

  11月3日,在江蘇召開的一個光伏會議上,在重複了全球光伏產業的美好前景之後,施正榮也承認,光伏產業當前面臨巨大挑戰。

  他認為,光伏市場的增長在減緩,但是沒有萎縮,中國在過去三年中投資過熱,導致產能嚴重過剩。施正榮估計,國內產能跟全球市場真實需求相比,至少超過1倍。過剩產能將會如何消減,引人注目。

  為什麼是尚德

  2001年9月,施正榮創立無錫尚德,主要從事晶體硅太陽電池、組件業務,是中國最大的光伏產品製造企業。

  2005年底,尚德電力在美國紐交所上市。2006年,尚德電力的光伏電池產能達到300GW,躋身全球光伏電池製造商前三甲。

  今年3月,尚德電力產能達到2GW,一躍成為世界最大的晶硅組件製造商。另外,無錫尚德還是中國唯一光伏產品出口免驗企業,一家頭頂各種光環的明星企業。

  2011年二季度的財報顯示,尚德電力以支付違約金的方式,提前終止與美國硅料供應商MEMC的供貨合同,僅此一項即令尚德付出2.12億美元 的代價。這也直接導致尚德電力的毛利率由上一季度的20.8%銳減至4.1%。遠遠落後於另兩大在美上市的中國光伏企業,英利綠色能源和天合光能今年二季 度的毛利率分別為22.1%和18%左右。

  2006年,為規避原材料價格上漲風險,尚德電力與MEMC簽訂為期十年的硅片供貨協議,尚德電力以40美元/片合同價購買硅片。但隨後多晶硅價格大幅跳水,目前硅片價格已接近於1.5美元/片左右。

  尚德電力終止供貨合同勢非得已。i美股新能源分析師王毓明表示,多晶硅價格下滑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國際幾大多晶硅巨頭的產能將在10月逐漸釋放,「過剩預期非常明顯」。

  根據solartrade的最新統計,目前多晶硅的現貨價格是38美元/公斤。多晶硅廠商的定價能力已經弱化,新產能、新技術的出現,使得多晶硅的加工成本回落,價格下滑,「這使得長單合同已經幾乎不存在了」。

  對市場情形的誤判也給尚德電力的發展帶來不確定性。王毓明認為,大家普遍低估了光伏行業供需失衡的嚴重程度,「去年大家在電話會議上還一派樂觀,很多公司表示2011年出貨量標有充足訂單作保障,美國市場有望出現積極增長,意大利不錯,德國市場收縮」。

  基於形勢基本樂觀的判斷,國內光伏產業並未停止擴張規模。「順利投產,順利做大,順利回收資金,利用回收資金來維繫應還的債務。」 王毓明說,「這非常危險。」

  擴張規模一直是中國光伏製造企業的策略,但在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繼續擴張規模,無疑使緊張的資金鏈再度緊張。今年3月,尚德電力將其產能擴張到 2GW,一躍成為世界最大的晶硅組件製造商。雖然出貨量環比增加2%,但應收賬款賬期卻從一季度的60天左右,上升至二季度的近90天。

  資金鏈緊張也在尚德電力的財務報表中可見一斑。截至二季度末,尚德電力的短期借款16.6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7.74%,長期借款為2.0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逾1倍。

  從總市值來看,尚德電力並非最大的中國光伏產業公司。截至2010年底,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光伏企業有11家,天合光能、英利綠色能源和尚德電力分列總市值的前三位。

  「尚德電力在11家光伏企業中上市時間最早,但在三家企業中的產業鏈最短。」一位業內資深人士指出,尚德電力的產銷結構為光伏組件、光伏電池以 及光伏系統,這種過於集中在產業鏈下游的生產格局掣肘了公司的贏利能力,毛利率在行業中也一直處於相對較低的水平。尚德電力把毛利率過低的原因歸結為,光 伏組件平均售價的下滑和晶硅材料邊際成本的上升。

  深圳市萬業隆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何承義認為,尚德電力的主營收入來自於組件收入,現在下游市場萎縮。「光伏組件成為這一產業鏈條中壓力最大的。」何承義說,組件價格不高,上游的硅料成本可以向下轉嫁給組件,但組件的成本卻無法轉嫁給下游的運營商。

  光伏製造的鏈條中,上游原料廠商和系統設備環節,有相對穩定的利潤,組件環節是光伏生產的增值環節,只能做代工,電池、組件生產缺乏關鍵技術, 門檻低,這也是近年來浙江等地許多服裝企業湧入光伏製造行業的原因。「代工的利潤能有多少?好的時候也就3%、5%,差的時候就只有虧錢。」梁瑞芳說。

  一家國外太陽能企業人士向《財經》記者表示,在整個光伏產業鏈條上,組件是薄利環節,上游煉硅企業雖然價格下滑,但利潤相對較高,仍然擁有充裕的現金流。光伏企業的日子都不好過,但電池和組件生產商的資金尤為緊張。

  集體受困

  經過近十年的迅速發展,中國已是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光伏產品製造基地,但九成以上的光伏產品出口國外,原料和產品對國外市場的高度依賴,成為中國光伏製造企業的隱患。

  王毓明告訴記者,在過去五年,2009年受經濟危機影響,中國的光伏產品產量增長增速放緩為58%,其餘四年中,中國光伏產品產量的增長率均超過了130%,而同期的全球平均增長水平為45%。截至2010年,中國已經連續三年成為世界第一大光伏產品製造國。

  歐洲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場,受歐債危機的影響,德國等相繼削減太陽能補貼,安裝量萎縮,這對嚴重依賴國外市場的中國光伏企業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目前,產量排名全球第一的光伏電池、組件、硅片供應商均為中國企業。王毓明計算,以2010年12月6日的收盤價計,在美國上市的11家中國光伏企業的市值之和為109.23億美元,而美國薄膜電池生產商First Solar一家的市值即達到114.91億美元。今年,無錫尚德的出貨量已經大幅超過First Solar。

  然而,「賺錢的是多晶硅供應商和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並不是直接供應產品的中國企業」。王毓明說。

  中國的光伏企業大多集中在與晶硅技術相關的生產製造環節,業務重心偏光伏產業鏈的中游,即由硅錠、硅片、光伏電池到光伏組件的生產環節。

  近年來,中國的光伏企業開始向上游進行垂直整合,英利綠色能源自建多晶硅生產企業六九硅業;主打光伏電池的晶澳太陽能開始增加光伏組件的產能。出貨以硅片為主的昱輝陽光分期建設年產能6000噸的原生多晶硅項目。

  施正榮也曾經嘗試過垂直一體化。公開資料顯示,2009年上半年,尚德電力不僅購買中國光伏電池生產商順大集團和俄羅斯多晶硅料生產商Nitol Solar的股份,此外,還出資購買中國多晶硅料生產商亞洲硅業的少量股權。

  去年底,尚德電力計劃提升硅片產能。施正榮在發佈三季度報告時表示,尚德電力正在「進行縱向一體化擴張」,收購香港輝煌硅科技有限公司下屬一家硅片廠70%股權,交易完成後,尚德電力獲得375MW的硅片產能。

  施正榮當時表示,尚德電力下一步還將繼續收購硅片製造商,以保證同時實現高產量和低成本兩個目標,使其在2011年的硅片產能擴大到其電池和組件總產能的25%到50%。

  「一體化時機選擇不好。」王毓明表示,尚德電力目前試圖做大的硅片產能,處境尷尬:不做,錢已經投入了,設備已經買了;做的話,硅片價格已跌到冰點,不如直接從專業硅片廠商手中購買成本更低,品質更好,供應更穩定。

  通過垂直一體化擴張規模和產能,做組件的開始做硅片,做硅片開始做電池,生產線完全從國外買,培訓員工,這樣做是可以實現短期內擴張規模的目的,但並不能真正把成本壓下來。

  經緯創投合夥人方元亦贊同專業化的發展路徑,尚德電力與其做薄膜電池,不如專注在自己已經建立起優勢的晶硅電池和組件業務,薄膜電池選擇的技術 路線,與晶硅技術成熟度差很遠,需要冒很多技術風險和產業成熟度的風險,在多晶硅價格大幅下滑的情況下,薄膜電池的成本優勢不復存在,對一個上市公司來 說,戰略退出是正確的選擇。

  春天有多遠

  「尚德破產傳言可以說是行業見底的信號。」王毓明說,去年浙江有好多做服裝的企業也轉做光伏,「看到光伏企業形勢不錯,說明這個行業已經非常不健康了」。

  2010年10月,制襪企業浪莎集團,宣稱涉足光伏行業,但在做完前期基建後卻陷入停工狀態。

  中國的光伏企業終會在長期的行業低迷當中完成洗牌,各個環節都壓低價格,壓低利潤,讓準備進來的企業很難生存。中國多個省份都將光伏產業列為新興產業和支柱產業,盲目招商引資,缺乏統一規劃,也造成這個行業重複建設和產能過剩。

  投資市場對於光伏行業的投資熱情也正在快速降溫。德豐傑龍脈創業投資諮詢公司李廣新告訴記者,2010年以來,光伏行業的投資趨於放緩,但行業已經形成規模,成熟度較高,已進入產業整合的階段,但並不排除沒有投資機會。

  「現在只是需求被抑制住了,加上政府的財政狀況也不妙,整個產業暫時不景氣。」李廣新認為,但不排除過兩年也會好,光伏行業還是朝陽行業。

  方元告訴記者,今年歐洲光伏市場收縮,對產業鏈造成很大的影響。過去幾年拚命擴張產能的惡果顯現,產能過剩,受上下游市場兩端的擠壓,企業的贏利狀況下降,預計三季度還有巨幅下降,這對金融機構和市場的壓力有直接的體現。

  方元認為,多晶硅、單晶硅組件電池和硅片製造,業已成熟,亦不適合做創業投資,薄膜、聚光等新光伏技術的中長期發展,則是其關注的方向,近期,經緯創投比較看好的是聚光電池。

  中國的光伏企業在經歷低谷後,應該在產品性能和不同的太陽能利用形式,做一些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以提高技術含量和產品的差異化。

  梁瑞芳表示,全球的太陽能市場,多依靠政策的推動、資金的跟進,才得以運轉,目前世界經濟發展陷入低迷,根本無暇顧及這樣一個小的行業。但就中 國政府而言,還是能做一些事情,對光伏產業的投資本身並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之前投資流動性過大,資金過度充裕,帶來的投資衝動。現在是資金緊張,對企業 即時損失的過度敏感。

  「最大的挽救就是加強行業的市場化。」梁瑞芳指出,在這個環節聚集四成到六成的產能,九成多的市場都在外,中國的光伏企業處於生產鏈條最容易被狙擊的環節。出台過多的政策,只會授人口實,就是中國企業享有巨額信用額度、貸款支持,是不公平競爭。

  梁瑞芳表示,尚德電力的麻煩只是光伏製造行業陷入困境的一個縮影,光伏產業已步入寒冬期,而要度過這個漫長的冬天,預計2014年的中期才能結束。

  和光伏產品的產能相比,中國安裝在光伏電站的產品卻與之不協調。儘管自2008年以來,中國的光伏裝機容量連年翻番,即使今年的光伏裝機容量將要達到2GW,但這與中國光伏產能20GW的產能相比,顯然有差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6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