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力推準入前國民待遇,中國再釋放改善外資環境信號

就在七國集團(G7)峰會因為貿易爭端議題不歡而散的節點上,中國方面再次主動釋放擴大開放、改善外商投資環境的重要信號。

6月8日,在國新辦舉行的“積極有效利用外資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幹措施吹風會”上,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表示,商務部廣泛聽取了外商投資企業、跨國公司、外國商協會和東西中部各省份意見,和36個部門一起研究,提出了積極有效利用外資的若幹建議,國務院常務會議已經原則通過。

“從今年全年看,預計全國外資規模和去年持平,我對這一點還是有信心的。”他說。

此前一天,新華社報道稱,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宣布與中國中興通訊公司達成新和解協議。

5月24日傳出消息,中歐雙方同意盡快舉行第七次中歐經貿高層對話。但多位業內相關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今年對美歐投資的多重阻力仍不容小覷,疊加美國稅改政策對全球宏觀環境的影響,對中國吸引外資流入及向海外投資,均會帶來一定負面效應。

聯合國貿發組織(UNCTAD)投資司司長詹曉寧對第一財經記者稱,很難預測2018年中國吸收外資和對外投資的趨勢,因為這不僅取決於中國,更取決於世界形勢,而後者的不確定性太大了。

UNCTAD投資司另一位官員梁國勇則表示,預計2018年中國引進外資穩中小升,對外投資企穩反彈。引進外資繼續由服務業和高科技行業驅動,“一帶一路”則是對外投資的重要增長動力。

“個別發達國家對來自中國的投資政策收緊的影響還是局部的,中國整體對外直接投資有望出現比較大的恢複性增長,但在半導體等高科技行業的並購,今後會越來越難。”梁國勇說。

負面清單將有比較大的改進

自去年初以來,中國已經不斷推出優化引進外資的措施。

最新舉措是,5月30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了《關於積極有效利用外資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幹措施的通知》(下稱《若幹措施》),這個文件將於近期印發。

頗引人關註的是,王受文在上述吹風會上稱,在投資保護方面,將完善中央層面外商投資企業投訴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同時要求建立健全各省份外商投資企業投訴工作機制,及時解決外商投資企業反映的一些不公平待遇和發展訴求等方面的問題。

他認為,與以往相比,《若幹措施》具有特殊的作用和價值:部分措施,明確規定了時間表;大幅下放審批權限,10億美元以下的都由省里來批,10億美元以上的才報商務部;各地制造業企業廠房加層、廠區改造、內部用地整理,提升集約化水平,政府不再增收地價款。

《若幹措施》還明確,有些情況支持可以簽訂短期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等方式降低用工的成本;進一步賦予各省級政府更多的自主權,支持各地在法定權限範圍內制定人才獎勵的專項政策;授權國家級開發區依法享有地市級經濟管理的權限,在有條件的地方,國家級開發區還可以享受適當的省級經濟管理審批權限。

此前,已有多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人士表示,所有措施中,最為關註新的負面清單(也即新的全國版和自貿試驗區版外商投資負面清單)的內容和知識產權保護措施的落地。

談及負面清單,王受文在上述吹風會上表示,《若幹措施》明確提出,要借鑒國際的高標準,制定全國的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至於負面清單采用什麽樣的形式,是兩張負面清單還是一張負面清單,這只是一個形式的問題。重要的是負面清單的內容,這個負面清單現在正在抓緊制定。

“最新負面清單和去年的相比,會有比較大的改進,將有更多的領域對外國投資者開放,是值得期待的。”王受文說。

以往的外資準入政策,也在經歷試驗的總結和反思。

經過三年多的試點試驗,前兩批自貿試驗區陸續進入深化階段,中國自貿區也已擴散到11地。今年4月,中央宣布在海南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探索實行自由貿易港政策。

《2017 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年度報告》稱,隨著改革進入深水區,自貿區的制度創新遭遇越來越多“難啃的硬骨頭”,尤其在法律權限、政策協同、事中事後監管、地方聯動等方面面臨的問題比較突出。

商務部外資司司長唐文弘在吹風會上稱,全球投資者高度關註的投資自由化最主要的一個體現,就是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制度。

他介紹說,自2013年在上海自貿區試點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以來,也聽到一些外國投資者反映,還是會受到一些沒有列在負面清單以內的、專門針對外資的限制。我們得承認,這和國民待遇不相符。我們做了一些了解,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既有部門規章、規範性文件修改不及時,也有工作人員理解不正確、執行不到位。《若幹措施》明確了負面清單之外的領域,各地區、各部門不得針對外資準入進行限制,把這個作為一條紀律規定下來。下一步,商務部在推動督促《若幹措施》落實的過程中,也會把落實準入階段的國民待遇作為一項重點內容來抓緊抓好。

中國引進外資、對外投資將迎新挑戰

本屆G7峰會不歡而散,這只是一個縮影。事實是,伴隨美國總統特朗普執政以來的“美國優先”理念的不斷演進,全球貿易投資格局正經歷新一輪方向不明的變革,而這樣的不確定性,正是投資者猶豫不決和觀望態度的主因。中國該如何研判,並采取相應的措施?

UNCTAD給第一財經記者發來的最新版《世界投資報告》(下稱《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FDI)下降23%,為1.43萬億美元。這與全球GDP及貿易增長加快形成鮮明對比。全球FDI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跨境並購大幅下降22%造成的。同時,2017年已宣布的綠地投資額也下降了14%。

《報告》預計,2018年全球國際投資增長勢頭將十分脆弱,增長約為5%,最多不超過10%,總量仍將低於過去10年的平均水平。貿易關系緊張局勢的升級和擴大將對全球價值鏈投資產生負面影響。美國稅收改革及各國減稅競爭加劇也會對全球投資存量及投資模式產生重要影響。此外,一些宏觀經濟變量,如一些國家的債務問題,也可能出現不利的變化。

尤其以中國對美投資為例,根據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和榮鼎集團今年4月公布的年度數據,早在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升溫之前,中國企業和投資者在美國的收購活動就已放緩,去年中國對美投資額下降了36%,至294億美元。去年進行的投資幾乎都是此前已宣布的項目或收購交易。與去年中國對美投資主要受到中國政策影響相比,今年則主要會受到美國相應政策影響。

本屆G7峰會不歡而散

引發多方關註的是,美國財政部等推進的旨在解決國家緊急問題的法律《外商投資風險審查法案》(FIRRMA),阻止中國企業獲取美國先進技術,這是特朗普政府阻擋中國政府為贏得自身經濟和軍事優勢的做法而采取的措施之一。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貿易法律專家加里·胡弗博(Gary Hufbauer)在一份報告中稱,上述戰略可能會賦予特朗普權力,使其能夠放手解決美國政府對中國貿易和投資行為的擔憂。

面對複雜的外部形勢,王受文稱,1~4月份我國利用外資以人民幣計價基本持平,以美元計增長2%,持平來之不易,因為周邊國家今年一季度利用外資的情況也不是很理想。

王受文表示,中國高層一直在釋放對外開放的政策信號,近期出臺了包括《若幹措施》在內的一系列政策;中國經濟在發展,市場規模在擴大,對外國投資者仍有很強吸引力。他還援引中國美國商會發布的調查報告稱,有1/3以上的美資企業在中國的投資將要增加10%以上,這反映出外資對中國投資環境的信心。

前述《報告》也稱,2017年中國吸收外資全球排名第二,在美國之後。2016年中國全球排名第三,位於美國和英國之後。2017年中國對外投資全球排名第三,在美國和日本之後。2016年中國全球排名第二,僅次於美國。中國仍為發展中國家最大的吸收外資國和對外投資國。在最近宣布的一系列投資便利化以及招商引資措施的推動下,流入中國的FDI有望繼續保持在高水平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72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