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財記者揭秘:生態環境部為何要建2050個“文化水站”

要不了多久,全國各地就會冒出2000多個新的旅遊景點。

與以往各式各樣的景點不同,在這里,遊客們不僅能了解到每天喝的水是從哪里來的,水質如何,還能知曉更大範圍的流域水環境狀況,欣賞頗具地方特色的建築風格和人文景觀,以及生態環境監測的一個個感人故事。

這些景點出自前不久剛組建的生態環境部之手。它們是“國家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站”(下稱“水站”),也稱為“文化水站”“科普小站”。這些水站涵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最終將構成一張國家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網。

從這張大網出來的監測數據,不僅能監測地表水水質現狀,及時預警潛在的環境風險,也將為我國評估水汙染治理成效,打好水汙染防治攻堅戰提供支撐。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從去年8月起,全國範圍內就分階段、分步驟地推進地表水監測事權上收改革。

這一改革分三步走:第一步,2017年10月起,全面推行采測分離模式。將水質采樣和分析測試交由第三方機構承擔,改變過去屬地監測的基本模式;第二步,到2018年7月底,各地完成國家地表水水質自動站建設,形成以自動監測為主、手工監測為輔的監測模式;第三步,實行數據聯網共享。

這是我國第一次實現地表水監測分析與考核對象脫鉤,真正做到了“誰考核、誰監測”,對於厘清中央和地方事權與支出責任,保證監測數據的真實、準確和客觀具有重要意義。

在水站的建設過程中,生態環境部別出心裁。“推進水站文化建設,將進一步強化水站的公共服務功能,引導公眾走進生態環境監測,了解生態環境監測,信任生態環境監測,積極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同時也能樹立國家生態環境監測品牌和權威。”4日上午,生態環境部環境監測司有關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按照生態環境部制定的《國家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站文化建設方案(試行)》,通過推進水站文化建設,賦予水站人文內涵,豐富和拓展水站文化屬性,把水站打造成生態環境監測知識的傳播平臺,生態環境科普的宣傳基地,生態環境文化的交流窗口,公眾參與和監督的重要媒介。

今年3月,第一財經記者在重慶采訪時看到,當地正在抓緊建設水站。重慶市環保局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羅財紅告訴記者:“目前在國家地表水自動監測實時發布平臺中,重慶市只有朱沱一個點位,年內會增加到48個點位。這對於及時掌握重慶市地表水水質狀況和保護水環境非常必要。”

3月28日,重慶市武隆區鑼鷹地表水國控考核斷面水質自動站主體建築已基本完工。攝影/章軻

在重慶市武隆區烏江白馬斷面站和鑼鷹斷面站,水站的主體建築已基本完工。不過,按照生態環境部上述建設方案的要求,水站既要“統一規範”,又要“鼓勵創新”。

統一規範是指對水站LOGO、標誌標識及水站內部管理制定統一要求;鼓勵創新是指鼓勵各地結合地方特色,采用綠色低碳、環境友好的建設模式,綜合考慮周邊自然環境、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特征等因素自主創新,突出地方特色,打造既相對統一又各具特色的水站設計精品。

生態環境部環境監測司上述負責人表示,國家統一設計並持續優化水站公眾號和APP應用,滿足公眾的環境信息需求。同時,鼓勵各地選擇位於城市市區、公園、風景名勝地等人流密度較大區域的水站,打造“環境科普文化宣傳小站”,講好生態環境監測故事。

水站建成後,公眾只需要用手機掃描水站二維碼,就能獲取水站各項信息,如水站簡介、水質信息、考核目標、監測指標解析、儀器原理及工藝、運行方式及流程等,還能在手機上查看水站建設歷程影像資料,了解生態環境監測和保護知識。

生態環境部表示,將適時組織開展全國“最美水站”評比,選出100個左右(約占全部水站數量的5%)既滿足國家統一規範要求,又充分展示地方特色的水站作為“最美水站”,向社會公開。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水質監測數據這張網只是全國生態環境監測“大網”中的一部分。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2015年7月印發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到2020年,全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將基本實現環境質量、重點汙染源、生態狀況監測全覆蓋,各級各類監測數據系統互聯共享,監測預報預警、信息化能力和保障水平明顯提升,監測與監管協同聯動,初步建成陸海統籌、天地一體、上下協同、信息共享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使生態環境監測能力與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相適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53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