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BIS證偽“美元荒”,首提中國債市及理財風險

3月7日,有“央行的央行”之稱的國際清算銀行(BIS)發布季度報告稱,反映全球流動性的關鍵指標過去有所好轉——非美地區美元融資大幅回升。同時,報告也首次對此前出現大幅波動的中國債市以及理財產品風險予以關註。

BIS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9月的6個月間,非美地區非銀機構美元融資激增至10.5萬億美元,大漲4200億美元。這是衡量全球流動性的關鍵指標,也是BIS定期發布的針對全球金融市場融資難易程度的綜合指標。

此外,由於美聯儲加息預期飆升、美國貨幣市場共同基金(MMMF)改革使得一些金融機構損失了美元融資,“美元荒”擔憂也持續升溫。但BIS發現,在2016年三季度末,全球非美銀行美元融資總量創下了9萬億美元的歷史新高,並未受其影響。

回顧2016年一季度,全球非美地區非銀機構的美元融資出現2007~2009年危機以來首次下跌。BIS經濟顧問與研究部門負責人申鉉松曾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全球流動性指標自2009年首次停止增長,表明全球流動性條件可能已經開始收緊,而這對於新興經濟體而言影響巨大。”不過,目前似乎情況有所緩解。

美元荒擔憂緩解

BIS表示,2016年下半年以來,全球融資環境複蘇,向非美地區非銀部門發放的美元銀行貸款在2016年三季度同比上漲2.4%,而2016年前兩季度增速僅為1%。以融資金額來看,美元融資上升了4200億美元,其中新興市場借款人占了三分之一,即3.6萬億美元,該數據首次包含了中國和俄羅斯銀行發放的融資情況。

(對新興市場非銀部門發放的美元融資)

由非居民和非金融部門持有的美元計價債券去年三季度同步上升6.2%,一、二季度分別為4%和5.9%;非美地區的非金融機構美元融資(包括銀行貸款和債務融資)從2016年一季度末的8.1萬億美元升至三季度末的8.4萬億美元。

截至去年三季度,非美國銀行的資產負債表美元融資上升到了9萬億美元,這一好轉實則有些出乎意料。

BIS此前預計,從2016年10月正式生效的貨幣基金(下稱“貨基”)監管改革,將導致約4150億美元的資金在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間從非美銀行撤離,轉入政府貨基。

具體而言,BIS測算,在這五個季度中,非美銀行從優質貨基損失了約5550億美元,但從政府貨基獲得了約1400億美元的回購資金。

基於這些證據,許多研究分析認為,非美銀行將遭受美元資金短缺。然而事實卻恰恰相反,“這種結構性的變化也展現了美元融資在全球銀行體系中扮演的重要作用。”申鉉松表示。

2014年7月,美國證監會(SEC)出臺貨基監管框架改革方案,新規部分條款於2016年10月 14日正式實施。新規要求優質和市政貨基采用“浮動”凈值,這無疑會降低這類基金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不執行浮動凈值規定的政府貨基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則相應上升。

根據投資標的劃分,美國貨基市場可分為政府貨基、優質貨基和市政貨基。美國政府債券通常被認為是安全性和流動性更好的標的,對其的監管限制相對較小。這意味著資金會從商業票據、存單市場撤出,逐步轉移至政府債券市場。

這一監管新規是為了打破隱性擔保,即此前機構投資者能夠全額收回投資本金(即不低於票面價值),美國貨基在金融危機前從未跌破1美元的凈值。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特別是雷曼兄弟破產後沖擊貨幣市場造成的混亂局面,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美國對貨基的監管。危機期間,美國歷史悠久的貨基管理公司Reserve Management旗下的貨基凈值跌破1美元,引發大規模贖回,並快速擴散至其他優質貨基。之後,美國財政部啟動對貨基的臨時保護計劃,才使其凈值穩定在1美元。

危機後,為防止再次出現危機期間投資者蜂擁逃離貨基的情形,SEC於2010年開始醞釀一系列加強貨基監管的措施,要求貨基保持每日和每周的流動性水平,並進行壓力測試。

自去年6月開始,對於新規的預期也導致3個月期倫敦銀行間同業拆借美元利率(Dollar Libor)急劇飆升,一度創下2009年5月以來的最高點。

首提中國債市和理財產品

除了全球流動性狀況,BIS在此次報告中還首次提及中國債市和理財產品的情況。去年四季度以來,中國公開市場利率大幅攀升,去杠桿進程導致債市巨震,銀行理財產品層層嵌套的風險也不斷暴露。

BIS表示,在過去幾年中,中國的銀行融資模式越來越依賴理財產品和公司存款,絕大多數產品遊離在表外。

截至2016年6月底,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總額為26.3萬億元人民幣,幾乎是2015年GDP的40%,這些工具的激增表明銀行和證券市場之間的傳統界限開始模糊化。BIS也強調,任何監管結構都需要考慮到金融體系的內聯性質。

“銀行不僅是理財產品的發行者,還是買家。”報告稱,大型銀行通常通過購買小銀行的理財產品來向小銀行提供批發融資。在上述26.3萬億元的總額中,4萬億元由其他銀行購買。

此外,大型銀行將由其自身發行理財產品獲取的資金投放同業貸款,給小銀行提供流動性,這些貸款占2016年上半年理財資金的16%。

BIS稱,為了能夠將理財產品保持在表外,銀行經常將發行理財產品所得資金交由券商或基金公司管理(即“委外機構”)。截至去年6月,大約40%的理財資金投向債券市場。在流動性充裕的情況下,委外機構通過回購協議來為其債券投資加杠桿,以增厚收益。這些回購協議通過市場參與者之間的非正式口頭協議進行,不受監管,導致杠桿易上難下。

“在流動性突然收緊的情況下,這些杠桿投資組合的去杠桿似乎已導致去年12月中旬債券市場的拋售。隨著債券價格下跌,流動性收緊,機構被迫出售債券以應對小銀行的贖回要求,而小銀行又面臨著償還大銀行貸款的壓力。這最終導致債券價格進一步下跌,流動性通過資金鏈擠壓市場。”BIS稱。

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橫跨2016年和2017年的這場金融“降杠桿”很難不引發BIS等國際機構的註意,BIS也警示了金融機構的交叉性風險。當前,監管考核將引導銀行調整資產負債結構,機構“去杠桿”已然成為大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54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