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城商行小微“逆勢戰”:事業部制促客戶下沈 互聯網+提升效率

金融支持實體經濟,銀行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是一個重要方面。在經濟下行壓力之下,銀行對小微企業的投放趨於謹慎,不過仍有不少銀行特別是深耕地方金融的城商行的小微業務呈現“逆勢”生長態勢。

10月20日,蘇州銀行、東莞銀行和南充市商業銀行在2016年第53期銀行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城市商業銀行如何布局小微業務。

上述3家城商行的小微企業貸款占比均超過50%。為深耕小微業務領域,城商行紛紛進行內部組織架構的變革,實現更為精準、專業小微業務發展。同時,“互聯網+”的興起也成為城商行探索小微業務創新的手段。

 “逆勢”的小微業務

銀監會數據顯示,2014年小微企業貸款增速還保持在17%以上,到2016年二季度末,小微企業貸款余額達到25萬億,不過增速已經下降至13.2%。

在經濟下行趨勢之下,特別是小微企業經營風險加大,銀行提供小微貸款風險也在加大,這會導致銀行在小微企業信貸投放上更加謹慎。

不過,有地方城商行卻在逆勢加碼小微業務。

今年剛上市的蘇州銀行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9月,蘇州銀行中小企業貸款余額764.71億元,占比75.73%,小微企業貸款余額601.06億元,占比59.53%。

蘇州銀行董事長王蘭鳳在上述例會上表示,城商行堅守定位、深化轉型是大勢所趨,沈下心來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是蘇州銀行的戰略選擇。

東莞銀行和南充市商業銀行的小微業務,也同樣有“逆勢”態勢。

截至2016年9月底,南充市商業銀行小微企業貸款合計472.14億元,占全部貸款79.75%,較年初增加77.77億元,增幅20.64%。截止2015年末,東莞銀行小微貸款余額347.42億元,占全行公司類貸款余額的56%,戶數5374戶,小微貸款申貸率94.82%。

位於珠三角腹地的東莞,制造業曾是當地的活躍產業,但是隨著近年來經濟增速放緩,部分小微企業出現減產、轉移,甚至關閉。制造業也是成為銀行不良的“重災區”,東莞銀行副董事長、行長程勁松也告訴第一財經,其不良主要集中在制造業以及批發零售行業。

不過,在制造業困境當中,東莞在力推經濟轉型之後,小微企業有回暖跡象。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底,東莞實有企業30.2萬戶,同比增長25.8%。 1-8月,東莞新登記企業5.1萬戶,同比增長44%;註銷企業0.6萬戶,新登記數是註銷數的8.4倍。

小微業務風險相對較高,比較直觀的是,小微業務占比高的銀行不良水平相對會高。蘇州銀行公布不的業績報告顯示,2016年6月末,其不良貸款率與2015年末持平,為1.43%。由於中小微企業業務占比較高,蘇州銀行在招股說明書中也表示,通過加大行業貸款結構調整來控制風險。

例如,蘇州銀行將制造業細分為24個子行業進行名單制管理,並將客戶分類為“增、持、減、退”四大類。同時將批發零售行業列為“審慎介入”行業,細分5個子行業,明確行業信貸詳細管理等。

“事業部+”與“互聯網+”

上述城商行能夠在經濟下行趨勢下,保持小微業務的“逆勢”生長,一個直接的影響在於銀行通過內部組織架構的變革來保證對小微業務的資源傾斜。

2015年7月,蘇州銀行全面實施組織架構變革,形成公司銀行業務、零售銀行業務、金融市場業務三大專業化經營事業部。

在組織架構變革之後,如何去保證蘇州銀行對小微業務的戰略不改變?

“在組織架構的設計上,把一些我們認為相對比較大的客戶,全部上收到總部。在公司總部向下有幾個事業部,他們只做行業中比較大的客戶,中小客戶全部下沈到分支機構。”王蘭鳳稱。

即,一方面,蘇州銀行針對不同行業和客群分別設立了小微事業部、小企業事業部和企業自主創新金融支持中心,另一方面,公司銀行總部按照行業類別成立各子事業部,集中上收區域重點客戶、政府平臺客戶、房地產企業客戶等大中型客戶。

王蘭鳳介紹,蘇州銀行在零售總部設小微事業部,為以個人名義借款的微小、小小微企業、個人經營性貸款服務的部門。對小微業務,有專門團隊、考核、資源配置、風險管理等,保證小微金融服務戰略實現方面的資源配置。

在小微業務上,同樣采取事業部制打法的南充市商業銀行,在事業部制具體設置上則與江蘇銀行有所不同。

南充市商業銀行董秘兼副行長簡颋在上述發布會上表示,南充銀行在總分行經營管理架構的基礎上,建立了13個事業部,包括7大專業事業部和6個渠道平臺事業部。

“為了更專業、精準地服務小微,南充市商業銀行成立了專門的社區金融事業部,機構網點專註小微,同時布局設立多家‘社區銀行’,”簡颋稱。

在南充市商業銀行7大專業事業部中,設立了社區金融事業部。據改行提供的數據,目前,為小微客戶提供金融服務的專兼職客戶經理近800人,客戶經理組近70個,占全行員工人數的60%左右。

除了事業部制的組織架構變化了實現小微業務的精準發力,“互聯網+”的興起,也給城商行帶來小微業務創新的契機。

例如,蘇州銀行2015年上半年啟動了“蘇州綜合金融服務平臺”開發建設,這是建立在人民銀行征信系統基礎上的平臺。

“企業有融資和金融服務的需求,就可以登錄這個綜合服務平臺。所有加入這個平臺的銀行就可以看到實時的需求,可以看企業的背景,有沒有不良記錄,繳費情況、工商登記情況等,銀行可以在平臺上搶註企業的金融服務。”王蘭鳳介紹稱。

例如,企業A有3000萬的融資需求,按照平臺的規則有5家銀行可以同時關註這個信息,其他銀行在這5家銀行沒有退出之前,不允許再關註A企業的這項需求。如果5家銀行當中,有銀行已經選擇為A企業提供其所需的金融服務,其他銀行就不能在為A企業服務。

在王蘭鳳看來,這種模式下,對企業公平,對銀行來講平臺上的企業需求發布已經通過大數據平臺進行篩選,可以大大降低信息不對稱的,縮短企業獲得融資的時間。

截至2016年9月末,該平臺累計註冊登錄中小企業1.11萬家,累計授信超千億元。其中,蘇州銀行共完成平臺內對接1146家企業,解決企業融資需求53.7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94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