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重磅|大潤發19年來首次關店!揭秘零售業“隱形冠軍”的“隱痛”

當沃爾瑪、家樂福、蔔蜂蓮花等零售業巨頭都在關店縮水或增速放緩時,只有大潤發還在堅挺地擴張,甚至提速發展。進入中國大陸市場19年以來,無論是金融風暴還是零售關店潮,大潤發從來沒有關閉過一家門店!

然而,這個19年的“零關店”紀錄在今天(10月12日)要被打破了!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多方采訪獲悉,大潤發濰坊濰一廣場店擬今天關閉,目前相關工作人員和門店商品的後續安排正在處理中,19年以來首次關店的背後,更多的是大潤發遭遇合約未到期,卻因業主問題而被迫終止營業。這家門店關閉的背後不僅折射出零售業遭遇各類成本上漲被迫關店止損的窘境,同時也體現出租賃模式下,業主問題導致超商業者停業的結癥,這也是作為零售業“隱形冠軍”的大潤發的“隱痛”。

命運多舛的濰一廣場店

2009年,大潤發正式簽約入駐濰一購物廣場,該廣場比鄰白浪河,這個位置屬於濰坊城區的傳統商圈。根據資料顯示,濰一購物廣場屬於休閑廣場地下建築,整個建築分地下一層和地下二層。2011年1月5日,大潤發入駐濰坊的第一家門店濰一廣場店開業。

“當地的商業在多年前還不是太發達,應該說,大潤發的進入是第一次讓當地消費者接觸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大賣場業態,這是非常具有商業意義的。”從事大型賣場零售業多年的沈軍指出。

很快,大潤發濰坊濰一廣場店的經營就進入正軌,在該店成功經營之後,2013年大潤發又入駐當地新華路商圈,這讓大潤發成為濰坊消費者喜愛的品牌。

可惜好景不長,去年,有消息稱,大潤發濰坊濰一廣場店的業主是托管式經營商鋪,托管期限已到,而受托方濰一購物廣場商業管理有限公司卻一直未向業主支付托管收益。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輾轉了解到,該店業主一度出售商鋪,之後又返租,再將商鋪出租個大潤發等一眾承租商戶,由於產權和租賃等方面的糾紛,導致整個濰一購物廣場一度停業,很多小商戶紛紛與業主分討說法或撤離。經過一段時間糾葛後,大潤發幾乎成為唯一一家還在個濰一購物廣場營業的商家。

不少當地消費者反映,大潤發濰坊濰一廣場店的生意一直還不錯,大家也都很習慣到該店購物。這或許也是大潤發一直苦撐的主因。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開業後,大潤發濰一廣場店營業額每年保持著同比10%的增長,但從業主方的矛盾發生後,大潤發2015年的業績比2014年下滑了10%,來客數同比也下滑了16%。

終於,實在難以支撐的大潤發計劃在10月12日忍痛關閉濰坊濰一廣場店。

19年不關店,憑什麽?

根據聯商網統計,2015年零售業的關店數量再創新高,150家百貨公司開店135家,剔除重複計算,實際開店122家,包括其他百貨單體店,全年開店總數約150家。其中70家大型百貨集團開店117家,關店87家。值得註意的是,去年,超市是關店的主體,家樂福關閉門店18家,人人樂關閉11家,永輝關閉8家、物美、麥德龍關閉2家,沃爾瑪、蔔蜂蓮花、歐尚、永旺關閉1家,當時只有大潤發依然保持著“零關店”的紀錄!且去年家樂福關18家超過開店數(17家)、人人樂關店11家超過開店數(7家),這也反映了兩大品牌的變革之難。

緣何19年以來,大潤發可以保持“零關店”?

“這和其工業化管理以及供應商迅速結款體系等都有關系。在零供關系的體系內,零供矛盾突出,比較主要的是大量拖欠貨款,有企業以壓低供應商價格來獲得競爭優勢。但大潤發盡量以最快速度給供應商貨款。遇到節假日,大多零售業者都是節後給款,但考慮到供應商過節的需要,很多時候大潤發基本提前一周就結款了。這使大潤發擁有良好的供應鏈關系。”資深零售業專家丁浩洲指出。

同時,大潤發還有一套“工業化”零售管理法則。

大潤發方面透露,在實戰中學會打拼的大潤發高層幾乎都有經營工廠的背景,工業化管理是大潤發與其他擁有眾多零售背景人才的同業者完全不同的一點。工業更細化,一個零件是否合格有精準數據衡量,大潤發就運用這個理念實行累計誤差管理,精細化標準化企業。工業精細化運作讓大潤發眾多高層幾乎365天親力親為巡店、考察,有時高管甚至會為一個促銷展區親自布置。

此種模式下,大潤發的業績非常不錯,屬於“過冬時期”零售企業中少見的佼佼者。

公開數據顯示,大潤發在2010年以營收人民幣404億元,取代家樂福成為中國大陸市場零售業冠軍。大潤發的單店年銷售額一度高達3.33億元,當時一舉超越家樂福,成為零售業“隱形冠軍”。

由於業績不錯,大潤發在擴張方面不遺余力,只要是大潤發看中的店鋪,其都會大力拿下,且依靠良好的供應鏈關系和工業化管理來維持經營,不主張關店止損。

“隱形冠軍”的難言之隱

雖成為業界的冠軍,但大潤發的挑戰依舊存在。

人工和租約成本的上漲,以及電商的沖擊對每一個零售商都有影響,因此大潤發也巨資投入了飛牛網,希望以此來應對電商競爭。

而此次大潤發濰坊濰一廣場店的關閉實屬無奈之舉,卻也有難言之隱。

大潤發方面透露,濰坊濰一廣場店的確計劃關閉,但此次並非合約到期,而是因為業主問題所致,這令大潤發很是憋屈。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了解到,在這次打破了19年紀錄的關店事件背後也反映出租賃模式下,零售業者的被動和痛苦。由於投入金額太高,而零售業又是低毛利產業,所以大部分賣場和超市業者都是租賃經營,極少有類似麥德龍這樣購地自建賣場的業者。而租賃模式下,一旦租約到期或者業主方出現糾紛則零售商就會被迫停業。

“在簽約時,大潤發肯定也做過價值和風險評估,但這些都只能反映當時的狀況,比如為了引入一個大品牌,當地各方面都會給予支持,可一旦市場或其他相關因素發生變化,則始料未及的風險就會發生。這也是大潤發濰坊濰一廣場店逼迫關店的結癥所在。”沈軍坦言。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為規避此類風險,沃爾瑪、步步高等業者也在努力轉型,試圖自己投建項目,然而這種方式對資金要求非常高,薄利經營的零售業者未必都承擔得起。而業主糾紛帶來的問題也成為諸多零售業者的“隱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33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