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新华人寿股东再洗牌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04511&time=2010-12-04&cl=115&page=all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漏夜赶科场”,在新华人寿增资、上市前夕,股东的选择各有不同
《新世纪》周刊 记者 陈慧颖 范军利

 

  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华人寿)增资终于在11月底完成,这比他们内部预期的年底前完成增资,提前了一个月。

  “140亿元已经全数到账。”一位接近新华人寿的知情人士告诉本刊记者。11月29日,是本次增资缴款的最后期限日。

  11月26日下午,新华人寿召开股东大会,内容包括向股东披露增资认缴的情况。会上传出的新消息是,除了北亚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北亚实业)所持股权为世纪金源和华泽集团高价购得,还有另外两家老股东也出让了他们的股权。

  这两家选择在增资前夕退出的股东是上海亚创和博智资本。上海亚创在新华人寿持有9%的股份,这部分股权已经为石药集团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购得。2007年6月,石药集团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弘毅投资收购。

  外资身份的博智资本则将所持有的新华人寿4.5%股份转给了另外两家外资机构。据本刊记者了解,英国渣打银行与新加坡国有投资机构淡马锡控股为最终受让者,分别购入1.5%和3%的股份。

  这两宗交易的价格均未披露。但参考11月17日北亚实业所持5.7%新华人寿股权公开拍卖成交单价约43亿元,市场人士据此分析认为,撇除公开拍卖成交价的“非理性”因素,另外两笔股权转让的价格应在每股30多元,每笔交易的规模都不下数十亿元。

  新华人寿的股东结构在增资前夕再度洗牌,投资者“辞官归故里”和“漏夜赶科场”的不同选择,令人回味。

  “新华人寿股权的高价转让,显示了市场对保险类资产的热捧。”一位参与竞拍人士称,此番股权转让拉开新一轮保险股首次公开发行(下称IPO)的序幕,有关成交价可能成为泰康等其他筹谋上市的“保险股”未来定价的重要参考。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有关增资款已经到账,但上述交易均在报监管机构批准中。而新华人寿下一步的上市计划,也需要资本市场的“天时”和公司内部的“人和”。

140亿增资背后

  在今年底完成140亿元增资,是新华人寿的预定计划。

  10月14日,新华保险召开股东大会通过增资方案,公司股东将按每持有12股认购14股的比例参与增资,每股认购价为10元,增资总规模将到达 140亿元。11月24日,新华保险副总裁刘亦工对媒体表示,公司增资扩股计划进展顺利,当时已经到账120亿元。新华的控股大股东中央汇金、以及宝钢、 苏黎世等股东,早已入手准备增资工作。

  11月29日周一是新华人寿增资缴款的最后期限,140亿元已经悉数到账。

  接近新华人寿的知情人士告诉本刊记者,上海亚创已决定将所持的新华人寿股权转让给石药集团的一家下属贸易公司。外资股东博智资本则决定将股权转让给渣打银行旗下一家公司和淡马锡旗下的富登金融。后者同时也是淡马锡入股建行等国内金融机构的平台公司。

  上海亚创、博智资本分别持有新华人寿9%和4.5%的股份。

  为了不影响新华人寿增资的既定进程,有关新股东都采取了预缴增资款,同步到保监会报批股东资格的做法。

  石药集团是国内特大型制药企业,现有资产总额达120亿元。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上半年,石药集团累计实现不含税销售收入62亿元,实现利 税总额8.03亿元。石药集团2007年6月为联想控股旗下的弘毅投资整体收购,后者是国内最大的私募股权投资(PE)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弘毅的第二期人 民币基金刚刚募集完毕,目标规模为98亿元,第一期交割了73亿元。

  虽然有关方面三缄其口,交易的进程也还没有最终完成,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两单交易涉及金额颇大。仅以不久前新华人寿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时候的 底价每股13.82元计算,博智资本和上海亚创手中的新华人寿股权的作价已经分别达到7.5亿元和15亿元。更何况,新华人寿股权在北交所拍卖的成交价是 底价的3倍有余,加之需要参与同比例增资,前述两笔交易实际上均达到几十亿元的规模。

  “单价均在30多元。”接近新华人寿的知情人士透露,上海亚创参照了博智资本转让股权的价格,“但稍高一点”。“为了谈判价格,亚创甚至先期缴付了一部分增资款项,以显示自己不着急出手股权。”他说。

  至于成交价为何没有完全参照此前的公开拍卖价43元,有关市场人士分析认为,“当时的拍卖非常激烈,最终的成交价存在一定的非理性因素。”

  新华人寿是一家总部在北京的寿险公司,截至今年10月底的保费规模超过826亿元,仅次于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根据北京产权交易所的拍卖公告, 新华人寿的2009年营业收入为736.59亿元,营业利润26.9亿元,净利润26.49亿元,资产总值为2065.6亿元,负债为2023.6亿元, 所有者权益为41.99亿元。

  1996年新华人寿成立时,注册资本5亿元。2000年苏黎世保险为首的四家外资入股新华人寿,使注册资本增至12亿元。2006年,时任新华 人寿董事长关国亮非法资金运作乃至变相控股公司的操作曝光,部分股东推动了震动整个保险业的“逼宫”事件,关国亮终被绳之以法,新华人寿亦历经动荡,股权 关系、公司治理无法理顺,注册资本也一直只有12亿元,与连年增长的保费规模远远脱节。上海亚创和博智资本都是2006年4月,分别承接新产业和日本明治 安田生命保险公司所持股权,成为新华人寿股东的。

  “现在的买家一下子把市场炒热了。”前述投行人士说。

高价拍卖

  “价格高得离谱!”一位参与拍卖但最终铩羽而归的业界人士表示,这实属意料之外。“北亚实业处于破产边缘,它持有的这笔新华人寿股权是被强制拍卖,因此招来很多好事者,大家都认为能拣个便宜呢。”

  11月17日下午5时,北京产权交易所,北亚实业所持的5.7%的新华人寿股权被拆分为两个标的进行公开拍卖,分别为3600万股与3249万股,挂牌价格为4.98亿元和4.49亿元,每股底价13.82元。

  当天共有14家买家到场,最终参与两宗交易竞价的机构分别是6家和7家。此次拍卖采用一次性报价方式,价高者得,即刻出结果。

  最终,北京房地产企业世纪金源和酒业公司华泽集团获胜。其中,世纪金源以42.75元每股的价格,购得新华人寿3%的股份。而另一买家华泽集团以43.09元每股的价格,将新华人寿2.7075%的股权收入囊中。

  他们的出价是挂牌价格的3倍还多。世纪金源报出的每股42.75元的价格,比第二名竞拍者高出8元。华泽集团的夺标价更高达43.09元。两家 公司为此交易支付的总价分别达到了15.39亿元和14亿元。两家公司还需要在约定时间内分别斥资4.2亿元和3.79亿元,认购新华人寿增发的股份。

  由于新华人寿对股东内定的增发价格仅为每股10元,增发之后,世纪金源和华泽集团两家的持股成本被摊薄至约每股25元。

  如果按新华人寿2009年底的财务数据估算,这相当于25倍的市盈率,这已经超过了中国人寿(601628.SH/02628.HK)在二级市场的估值水平;或是相当于3.6倍的市账率,也与同类A股上市公司非常接近。

  据参与此次拍卖的机构透露,此次新华人寿股权竞拍吸引了多方买家,新华人寿部分老股东、中信金石、海通开元、招商局、渤海产业基金、联想投资等机构均进入竞拍。

  这并不是新华人寿的股份第一次被拍卖。2006年,北亚实业持有的新华人寿2163万股法人股曾被拍卖,起价每股1.2元,最终以每股6.6元 的价格被上海证大拍得。上海证大的相关人士回忆,当场竞拍从每股1.2元起价,最终以每股6.6元成交,总金额1.43亿元,“那时新华人寿内部问题还看 不到解决的迹象,更不要说上市了。当时我们觉得价格已经很高了。”

  2007年11月,关国亮因不能足额归还挪用资金被司法调查,关氏阵营的五家问题股东股权由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斥资27亿元收购。上海证大一年前决定性的举牌价格,也成为保险保障基金入股的参考。

  2009年底,经国务院特批,保险保障基金将其承接新华人寿问题股东的38.8%的股权,转让给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作价40亿元。

备战IPO

  “新华人寿和泰康人寿,是市场最关注的潜在保险上市股。”一位市场人士表示,新华人寿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资本市场的神经。

  对于此次股权转让创下的高价,投行亦喜亦忧。喜的是,按这一价格水平推算,新华人寿上市必将创下明年屈指可数的大单。“新华人寿目前在寿险行业 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中国太保(601601.SH/02601.HK)。太保A股H股两次融资的总金额超过500亿元,你可想见新华人寿上市的规模!” 一位投行人士说。

  忧的是,如此高的Pre IPO价格给新华人寿的上市定价增加了压力。

  高价格、巨额增资本身即是双刃剑,新华人寿将面临着每股净利润、市盈率被迅速摊薄的局面,这对于正在积极开展上市计划的新华人寿来说,不可谓压力不大。“解决偿付能力不足还是首要的,相信投资者能够理解利润短期被摊薄的情况。”一位接近新华人寿的知情人士表示。

  不过,此次140亿元增资计划的顺利完成,去掉了新华人寿前进通道中的最大障碍。经过这轮增资,新华人寿多年累积下来的偿付能力缺口将得以弥合,增资后其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35%,与监管机构制定的100%的要求相比已经达标,但尚不到150%的更高标准。

  根据保监会的相关规定,要进入不动产、未上市股权等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领域,必须要达到150%以上的偿付能力充足率。接近新华人寿的多位人士都表示,完成IPO后可以一举解决这一资本金缺口。

  为了备战IPO,目前新华人寿内部正在厉兵秣马,比如,对前任总裁孙兵时期将费用向销售端和分公司倾斜的政策有所调整。新华人寿董事长康典曾表 示,“控制费用是精细化管理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上市的目标。明年将要实现全预算管理。”目前保险业内实现全预算管理的有平安集团等,这意味着管理要再上 一个台阶。

  事实上,新华人寿2010年全年都在转型的“痛并快乐”中度过,在经历了人员流失,销售下降等多方面挑战后,新华人寿保费已于2010年8月重拾升势并加大IT后援方面投入力度,意在补足功课,“向现代化保险企业进军”。

  “公司设想采取A+H方式,在香港和内地实现同步上市。”这是刘亦工在11月24日对外披露的。而据接近新华人寿的中介机构人士透露,新华人寿 计划明年三季度上市。目前新华人寿仅正式聘任了中国国际金融公司和瑞银证券作为增资项目的财务顾问,IPO的承销商尚未最终选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1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