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馬克·史華茲 回歸高盛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11-23/100464507.html

  高盛此前從未在中國派駐過如此高層的人物。高盛集團的四位副董事長之一——馬克·史華茲(Mark Schwartz)從今年6月起兼任亞太區董事長一職,常駐北京。

  「對高盛而言,中國一直是高盛希望重點開發的市場。我的回歸對高盛全球3.3萬名員工而言,是一個強烈的信號,即中國市場的優先級大幅提升。」史華茲對財新記者表示。這是他此次上任以來首次接受媒體專訪。

  今年57歲的史華茲,1979年首度加入高盛,那時的他還是投資銀行部的一名普通經理。1985年,史華茲轉入固定收益部,創立並主管高收益部門;1988年,他升任公司合夥人;1991年,他被任命為資本市場部主管;1997年,他被調往東京,擔任高盛日本總裁;1999年,史華茲成為高盛亞洲董事長。

  在史華茲常駐日本期間,高盛在東京、新加坡、香港先後大力擴展業務。就在事業達到巔峰之時的2001年,史華茲突然宣佈離開高盛,轉投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並於幾年後升任該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未曾預料到,史華茲會於11年後高調重返高盛,重返亞洲,並將這一次的駐地選在了北京。

  他此番到來,將給高盛在亞太區乃至中國的佈局帶來什麼?

歸去來兮

  整齊的絡腮鬍,一絲不苟的商務正裝,洪亮的嗓音,回答問題喜歡先稱呼記者的名字,繼而將問題拆分為「首先,其次,最後」幾點作答,史華茲是典型的華爾街精英。

  史華茲1979年從哈佛大學畢業,獲得文學學士、公共政策碩士和工商管理碩士三個學位。至2001年他離開高盛時,位至高盛亞洲董事長。

  「從1979年到2001年,我當時在高盛已經22個年頭,這並不算短。當時做到亞洲總裁後,我認為已經完成了在高盛能完成的所有工作。」史華茲回憶道,「2001年,我的女兒在日本高中畢業,要回美國讀大學。於是我和太太商量,決定離開高盛。」

  「當時許多人猜測我離開高盛的原因。事實上我是懷著愉快和滿足的心情離開的。」時隔多年,史華茲如是說。

  離開高盛後,史華茲加入了喬治·索羅斯的團隊,於2003年-2004年出任索羅斯基金總裁,之後又創立MissionPoint投資公司並出任董事長。在此期間,他一直對亞洲十分關注,在日本軟銀集團和中國網通集團兩個亞洲企業的董事會擔任職務,每隔兩個月左右,就會來亞洲一次。

  史華茲不在高盛的11年間,高盛也在亞洲包括中國悄然壯大著。

  11年前,高盛在亞洲的業務幾乎都圍繞日本,在香港和新加坡的規模較小。如今,高盛亞洲區有5000名員工,還有4000-5000人在印度班加羅爾的全球服務中心,總共有近1萬人。

  在中國,高盛還同其戰略夥伴高華證券成立了高盛高華合資公司,高華及高盛高華目前共有員工300餘名。

  「11年中,我看到高盛在亞洲日新月異的變化,特別是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這對我很有吸引力。我開始思考,我是不是離開得太早了。」史華茲表示。

  正當史華茲心生感慨時,2012年5月的一個夜晚,一份邀請不期而至。

  「高盛集團CEO勞埃德·布蘭克費恩(Lloyd Blankfein)和我年齡相仿,是我30年的好朋友,也一直保持著密切的往來。今年5月在紐約的一次私人晚餐聚會上,他向我提出,希望我回到高盛。我聽了非常驚訝,並試探如果回到高盛,是否可以去北京工作。布蘭克費恩高興地表示,他正有此意。」史華茲回憶道。

  當天晚上回到家,史華茲就向妻子講述了布蘭克費恩的邀請,妻子當即表態:「我知道你對高盛和亞洲一直都很有感情,你當然要接受這份工作。」

  在之後的幾週時間裡,史華茲又慎重地徵求了朋友們的意見,其中包括剛剛退休的索羅斯。

  史華茲笑道,「索羅斯是我多年的朋友,他知道我對高盛付出了很多,因此當他聽說我要回歸高盛,絲毫不感到驚訝。事實上,大部分認識我的人都不感到驚訝,我自己反而是最驚訝的一個,因為先前未曾想到還有這樣的機會向我敞開。」

  2012年6月,史華茲正式對布蘭克費恩的邀請給予了肯定的答覆,並立即前往北京走馬上任。

  「我回到高盛和索羅斯的退休沒有任何關係。儘管我和索羅斯共同工作的時光非常愉快,但我回到高盛有種回家的感覺。是的,我回到了和11年前一樣的崗位(之前是亞洲董事長,現在是亞太董事長),但旗下的業務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史華茲表示。

推進中國業務

  接受財新記者專訪時,史華茲已抵達北京五個月了。他幾乎每週都在亞洲各地奔走巡視,並稱要將高盛打造成中國第一的投行。

  2004年12月,證監會批准由北京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高華)和高盛(亞洲)有限責任公司共同設立中外合資券商——高盛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高盛高華),註冊資本8億元人民幣,按照當時對外資持股比例的要求,高盛持股33%,高華持股67%。高華和高盛高華如今在中國幾乎獲得全牌照,目前在中國開展投行業務、證券業務(包括固定收益業務和股本業務)、投資業務、資產管理業務和財富管理業務。這幾乎是外資投行在中國獲得的最好的合資架構。

  「自從在中國建立合資公司以來,高盛在中國進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各類合作的結構很堅固,也讓我們能夠開展全牌照業務。和高盛在其他國家的目標一樣,我們希望在中國建立本地品牌,未來在各項業務上高盛能排名第一。」史華茲表示。

  但目前高盛高華距離這一目標還很遙遠。史華茲表示,自1970年在倫敦建立辦公室開啟國際業務,高盛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獨立投資銀行之一。但在一個新的市場,往往要花幾十年時間才能成為當地最領先的投資銀行。現在高盛在亞洲還很年輕,還需要花10年至20年的時間去建立業務優勢。高盛看到,中國正在經歷緩慢、漸進、深思熟慮的改革,因此高盛也希望將中國業務進程謹慎、穩健、深思熟慮地推進。

  2012年10月16日,證監會宣佈將合資券商外資持股比例上限由此前的33%升至49%。

  關於外界對高盛高華和高華將合併的傳聞,史華茲表示,暫時沒有提升持股比例的計劃。

  「我們很滿意高盛高華和高華目前的結構,在這個結構下我們可以開展各項業務。」史華茲表示,上述政策是很強烈的信號,中國有強烈的決心對資本市場進行改革,讓外國投資者和投行有更多的空間。

  提到投資銀行、證券經紀、資產管理和財富管理、投資四大塊業務,史華茲表示希望能夠同時發展,因為「很難講哪個業務更重要,它們都代表了各領域的機會」。

  高盛在各國都是以投資銀行業務見長。史華茲坦言,投資銀行部門扮演顧問和承銷的角色,為高盛在各地樹立品牌和聲譽,投資銀行業務在各地都是各項其他業務的基礎。在中國,今天高盛高華投資銀行部有超過百名員工。

  但史華茲指出,在過去的三年裡,可供上市的大企業越來越少,許多原本準備在A股、H股上市的企業也因市場的原因調整了上市計劃。然而,投資銀行業務不僅包括首次公開發行(IPO),還有債券發行、兼併與收購、增發、配售、大宗交易等許多別的機會,涵蓋的服務非常廣泛。

  史華茲還認為,未來投資銀行部的客戶會趨於小型化。「幾十億美元的大型企業沒上市的越來越少,會有更多的小企業參與到資本市場來。」

  除了投資銀行業務,史華茲還提到了證券業務與資產管理和財富管理業務。「近年來,高盛的戰略合作夥伴高華證券的重點放在了資產管理和財富管理上。這兩個部門新進了很多員工。因為他們看到中國在國家層面、企業層面和個人層面都積聚了大量財富。」

  「放眼高盛全球,證券業務已經給高盛帶來了50%以上的收益。在中國我希望也是如此,通過發展固定收益和股本交易業務能力,也能創造同樣的收益。」史華茲表示。

後危機時代

  金融危機中,高盛幾乎是受損最小的投行,也因此遭遇前所未有的責難。

  當財新記者問,在過去這輪金融危機中,外界批評高盛把公司利益置於客戶利益之上時,史華茲沉默了幾秒鐘才開口。「金融危機帶來的兩個最重要的教訓,一個是客戶利益至上,另一個是穩定的公司財務。」史華茲表示。

  他說,在金融危機中,面對各界對華爾街的指責,高盛學會了要更加重視客戶,對客戶講信譽,讓客戶享有透明的信息權;同時,高盛意識到要有更穩定的公司財務、更保守的報表、更強的風控能力。在危機期間,高盛大幅降低槓桿率,將資產質量提高,保證公司項下高評級、流動性強的資產;同時也增加了現金的儲備。

  談到危機後的全球經濟形勢,史華茲表示,過去三至五年全球經歷的衰退是週期性的,但週期也可以持續很長時間。同時,此次衰退也有結構性的變化衝擊,包括科技的改革、全球化、亞洲的崛起、更嚴格的監管等。因此,此次衰退既是週期性的也是結構性的。

  如今危機並未結束,在歐債危機和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下,投行的形象大受打擊,生意亦越來越難做。

  史華茲表示,很多投行都因此改變了經營策略,變身零售銀行或者機構性公司、削減部門或者削減員工等。高盛也拿出了自己應對危機的方式。

  「高盛的做法是不改變我們的業務和目標,在人員上做了一些調整,但基本上都是每年根據市場及經營狀況做出常態調整,這意味著我們還在進行招聘。我們不希望平時不裁員,而後突然做大的變動。」史華茲表示。

  儘管目前危機尚存,但是史華茲認為,中國的金融市場將會繼續積極、漸進地發展。

  史華茲指出,目前在中國大部分企業70%-80%的融資都通過銀行。在世界其他地方,大型跨國企業70%-80%的融資都來自資本市場。他認為,未來中國更多的企業會通過資本市場融資,而不是銀行。

   「我對中國新的領導班子改革的力度抱有信心,不僅包括金融領域的改革,也包括社會、文化、環境方面的改革。」史華茲表示,他相信未來的中國市場會全方位創新,資本市場會全面向企業債券、高收益債券、抵押債券開放,衍生品市場、期貨市場也會更完善,所有全球現存的金融產品,都將在未來十年進入中國。

  「我相信,金融市場改革會持續下去;同時,我認為,穩定、謹慎的改革方式對中國的金融市場是最有利的。」史華茲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228

馬克·庫班:25歲時的經歷改變一生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4/2598954.html
者按:本文是《福布斯》「那年我25歲」專題系列回憶文章的其中一篇,我們這個時代最成功的企業巨頭將在這裡講述他們的起步故事。

馬克·庫班(MarkCuban,1958.7.31—),出生在美國匹茲堡市,曾在印第安納大學打過四年橄欖球,畢業後一直在俱樂部打球,1983年創立計算機資訊公司MicroSolutions,並在網絡經濟最繁榮的時候轉賣給了美國最大的在線服務公司。2000年1月14日,庫班購買了NBA球隊達拉斯小牛隊。馬克·庫班「為勝利不惜一切」的格言已經感染了整個球隊,成為小牛隊的精神。

以下為馬克·庫班的自述:

24歲時,我離開了印第安納州,開著1977年生產的菲亞特(Fiat)X19型號轎車,行駛在前往達拉斯的路上。這轎車的底板有一個洞。我每開60英里就需要給它加一次油。我之所以選擇去達拉斯是因為我大學裡的一些好兄弟的建議,他們說那裡氣候好,工作機會多,還有很多美女。就算我沒有聽到前兩個理由,第三個理由我肯定是聽到了的。

但是讓我先說說之前的經歷。我已經在印第安納州待了幾個月,供職於一家名為Tronics 2000的公司。在此之前,我生活在家鄉匹茲堡。1980年,22歲的我從印第安納大學(Indiana University)畢業之後,加入了位於匹茲堡的梅隆銀行(Mellon Bank)。那時,許多小型的地方銀行仍舊在紙上辦公。梅隆銀行有一個部門專門負責幫助這些依靠紙上辦公的地方銀行改換為電腦化辦公。這就是我所做的工作。在梅隆銀行,我的同事都是那種有一份工作可干就心滿意足了的。而我想更富有開創精神並且凡事都更加積極主動。我曾向CEO呈遞過報告。有一次還把一篇敘述公司如何通過預扣社會保障費用來節省開支的雜誌報導剪下並寄給他,而他給我回了一封感謝信。我後來又開始創建了一個「菜鳥俱樂部」,邀請高級主管和像我一樣只有20多歲的年輕僱員們共同參與「歡樂時光」(方便在職人士下班後消遣的酒吧優惠時段——譯註)聚會,聊聊天,分享經驗。此後,我又更進一步,開始撰寫通訊郵件,向大家報告當前項目的最新進展。我試著在報告中注入一些幽默元素,以為上司會因為我的這些舉動而對我喜愛有加。

然而,有一天,我的老闆把我叫到他的辦公室,把我訓了個狗血淋頭。他對我吼道:「你***以為你是誰!」我告訴他我只是在試圖幫助梅隆賺更多的錢。他告訴我我永遠不可以僭越於他,否則他就滅了我。那時我就知道,是時候走人了。就這樣,我回到印第安納,然後又踏上了去往達拉斯的路。

結果證明,這並不是我最後一次與上司陷入此種爭端。

在達拉斯,我搬進一套狹小的公寓,與另外五名好友同住。那個地方名字就叫「村子」(The Village),當時是全美最大的綜合性公寓樓,住著很多20多歲的年輕人。我是最後一個搬進這套公寓的,裡面只有三間臥室和三張床,我睡在地板上。我沒有衣櫥也沒有櫃子,只能把我的衣服堆在角落裡。公寓裡本來就已經亂得像一個垃圾場了,而我們卻把它弄得更加雜亂不堪。

我們之中沒有一個人有錢,但是我們卻度過了一些狂野的時光。我們為了省錢而在公寓裡辦派對。當我們出門時,我們約定好每人最多只能花20美元。我們會去一個名叫「Fast and Cool」的商店買12美元的香檳酒。我們像富家子弟般到處轉悠,卻不懂優質和劣質的香檳酒有何不同。

我們六個人分攤750美元的房租。為了拖延付房租的時間,我們會寫好支票,然後我們其中一人收全其他所有人的支票並把錢存到銀行。之後,這個人會把房租付清。這會給我們三四天的寬限。有一次,我們的室友多比(Dobie)在收完大家的支票之後就跑了。那是我們最後一次見到他。

我的室友們一個在達拉斯最差的居民區賣防盜欄,一個是服務生,還有一個是建築工。我最開始在達拉斯人氣很旺的一家名為「Elan」的俱樂部當酒吧招待,但是做招待並不是我的最終目標。我想自己創業

在做酒吧招待的同時,我也在申請工作。我得到一家名叫Your Business Software的公司的面試機會。他們面向企業和消費者銷售PC軟件。當時我剛花99美元買了一台德州儀器生產的電腦並且開始自學編程。他們對此頗為讚賞。同時他們也對我願意閱讀所有的軟件操作手冊印象深刻。因此我順利得到了這份工作。他們給我1.8萬美元的年薪,外加提成。

我對這份工作非常滿意。不僅是因為我賣軟件賺錢,最重要的是,我正在學習和瞭解個人電腦和軟件產業,同時也在積累客源。在進這家公司九個月之後,我得到了一筆價值1.5萬美元的生意,客戶是一位名叫凱文(Kevin)的人。而因此,我將得到1,500美元的提成,這可是一大筆錢,足以使我搬出公寓並有一張自己的床。

我讓我的一位同事在辦公室裡幫我打掩護。而我打了個電話給了我的老闆,也就是公司的首席執行官。他叫邁克(Michael)。我告訴他說我將接下這筆銷售,以為他會十分興奮,但是他卻沒有。他讓我別這麼做。我當時想:「你是在逗我玩嗎?」我決定無論如何我都要接下這筆生意。我想當我帶著15,000美元的支票出現時,他就會沒事的。

但是,當我回到辦公室時,他當場就把我炒了。因為我不服從他的命令。他是那些眾多講究排場和愛裝腔作勢的首席執行官之一,也如他們一樣,隨時都擺出一副「難道你不知道我是誰嗎?不知道我是做什麼的嗎?」的姿態。他努力使自己的言行舉止都表現得像一個首席執行官。他穿著得體,但是他卻有一個很大的缺點,那就是他從來不干實事。他從來不主動外出進行銷售。那時我就意識到「銷售額可以解決一切問題」。我至今仍信奉著這個道理。他是我的導師,只不過是反面的。直到現在,每當我想起他做事的方式,我就會反其道而行之。他使我對於頭銜十分迷信。我從來不將自己列為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在我的公司,沒有首席執行官。我是總裁。

但是被那家公司辭退是我商業生涯的決定性因素。我那時就決定要創建自己的公司。我沒有什麼可損失的,並且我知道我有什麼事必須去做。當時我25歲。我回去找到了手中握有價值15,000美元的工作的人並且告訴他,我還沒有錢,但如果他能給我這份工作和薪水,我會好好幹並且這將幫助我開創我自己的公司。他欣然答應了。

接著,我創立了一家名叫Micro-Solutions的公司。我擔任PC顧問,銷售軟件,做培訓並且配置計算機。我自己寫程序,讓自己沉浸在計算機產業中,學習微軟和Lotus軟件,並且認真觀察那些聰明人如何促成一件事情並使之順利運轉。記得有一天我要開車去奧斯汀一家名為PCs Limited的公司取一些PC部件。這家公司由一個比我還年輕的孩子在運作。我們坐下來聊了好幾個小時。我對他印象非常深刻。我記得我告訴他說:「兄弟,我想我們倆都很有前途。」這個「哥們」就是邁克爾·戴爾(Michael Dell)。

那一年,我決定把Microsolutions併入區域網路。我們把中小規模企業的PC進行聯網,這樣員工們就可以互相分享信息。我們是最早做這個的公司之一。我們轉售TeleVideo及Novell公司的產品。這確實是我之後事業的基礎。MicroSolutions成長為一家年營收3,000萬美元的公司。幾年後,我把它賣給了網絡服務公司CompuServe,這使我有能力創建AudioNet,也就是Broadcast.com的前身。而我的合作夥伴托德·瓦格納(Todd Wagner)把它賣給了雅虎。後來又有了達拉斯小牛隊的收購和還有其他大家都瞭解的事情。

哦,對了,在幾年以前,我從我的舊室友多比那收到一封郵件,裡面寫道:「你過得怎麼樣?」我回了封郵件告訴他說,在他歸還我在「村子」公寓裡他拿走的本應交房租的125美元之前,我不打算和他說話。他把支票寄給了我。我把它兌現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323

馬克·塞斯勒談企業的四種護城河 米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34cdc10100dljf.html
 
 如果你是一家公司的CEO,哪些類型的競爭優勢能在競爭中保護你呢?你如何才能擁有一條如巴菲特所形容的寬闊的「護城河」來保護自己呢?
   科技並不是「護城河」的來源,如果它是你的唯一優勢的話,它最終一定會被模仿。在這種情況下,你的最佳選擇是被收購或者是上市並搶在投資者意識到你並不具備可持續的競爭優勢前拋售自己所有的股份。科技是一種短命的優勢,類似的優勢還有管理團隊、廣告戰或者熱門流行趨勢,這些因素會創造暫時的優勢,但隨著時間的變遷,它們會變化或者被競爭對手所模仿。
   一條經濟「護城河」是一種結構性的競爭優勢,正如上世紀90年代的西南航空,它的優勢紮根於企業文化中,紮根於每個僱員之中,沒有對手能模仿它,雖然每個人都明白西南航空是怎麼做的。如果你的競爭對手明知你的秘密卻仍然無法模仿的話,你就擁有一種結構性競爭優勢,那才是「護城河」。
   在我看來,實際上僅有四種經濟護城河難以被模仿因而得以持久。第一種「護城河」是規模經濟,沃爾瑪就是一個例子,類似的有制服租賃業的Cintas公司、Procter& Gamble公司、HomeDepot公司和Lowe's公司。第二種「護城河」是網絡效應,比如e-Bay、Mastercard、Visa和AmericanExpress。第三種「護城河」是知識產權,比如專利、商標、商譽等,迪斯尼、耐克、Genentech等都是很好的例子。最後一種「護城河」是客戶轉用其他公司產品所產生的高成本。Paychex和微軟是這類護城河的絕佳例子。
   僅有這四種競爭優勢是持久的,因為競爭對手很難模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566

人氣部落客馬克 深入各行業找笑點 有病呻吟的「靠腰哲學」幫窮忙上班族解悶

2013-08-05  TWM  
 

 

部落客馬克為廣大的上班族抒發苦悶心聲,「靠腰」靠出一片天,,二○○八年部落格開張後,迄今累計超過四千二百萬人次;出版過的圖文書,也曾登上暢銷新書榜。

其實馬克本人是個不折不扣的工作狂,網友熱烈的回響,就是他保持熱情的最大能量。

撰文‧鄧 寧

周五的早晨,暢銷圖文作家馬克在他的臉書上,貼了一張單格漫畫,圖中的主角馬克,換下白襯衫、穿上睡衣,流著口水幸福地甜睡,「睡前不用設鬧鐘,是件幸福的事。」短短一句話,說出了上班族最簡單也最渴望的心聲。

精準命中廣大上班族的苦悶,用幽默的漫畫道出每一位上班族感同身受的職場潛規則,正是馬克暴紅的原因。

二○○八年八月一日,馬克的部落格正式開張,五個月內即衝破百萬點閱人次,迄今剛滿五周年,累計點閱數已超過四千二百萬人次;除此之外,已出版的三本圖文書中,《菜鳥IN起來》、《老闆不願透露的事》,一上市便登上博客來與誠品書店的暢銷新書榜,八月一日則甫出版第四本圖文書《人人有腰靠》。

有紀律發表新作

與其他部落客區隔 培養大批死忠粉絲「我是馬克,你也不見得不是馬克…… 。」這是馬克在臉書上的自我介紹,馬克本名李含仁,其創作的虛擬上班族與他同名,也叫馬克;在他的職場漫畫中,還有豬頭老闆、女強人Rita、主管Charlie、老鳥Jacky等眾多人物,一同登場演出酸甜苦辣的職場百態。

但馬克的漫畫不單純只是搞笑,更非只是為了上班族發聲「靠腰」,他講求「靠亦有道」、有病呻吟。「很多素材不是我天馬行空發想出來的,而是花工夫去採訪各行各業……。」馬克的漫畫除了讓人會心一笑,往往也讓許多上班族在讀完之後細細思考,咀嚼出一些不自覺卻真實存在的職場巧門、藝術,甚至是無奈。這樣表裡兼顧的表現,仰賴的不是單純的創意天分,更多的,是來自於他扎扎實實「做足功課」。

前陣子,馬克創作了一系列以HR(人力資源部門)為主題的漫畫,其中一則是這樣的:一位員工手提汽油桶、眼燃兩簇火地說:「我要去燒死老闆!」勸阻的HR一臉淡然:「不要啦,現在油價成本太高,反正時間久了他早晚會死……。」簡單的搞笑劇情,巧妙點出了HR人員必須作為勞、資雙方之間溝通橋樑的角色,也傳達了HR必須具備的溝通技巧。「為了了解這群人在幹什麼,我還特別約訪了好幾位台灣資深的人資專員。」馬克說。

除了採訪工作毫不馬虎之外,馬克與其他創意工作者最大的不同,還包括了「紀律」。

從部落格到臉書,網路世界固然養出了一大票的圖文創作者,但大多數仍是一人工作室;而馬克在歷經五年的廣告公司生涯後,選擇自行創業當老闆,與廣告界同業李心童合開了「美學經濟」公司,資本額五百萬元。公司成立前三年以網路行銷業務為主,近幾年才全力轉型,將馬克的職場漫畫當作品牌經營。關於馬克的工作紀律,創業夥伴李心童最能體會。

「他是全台灣部落客中,第一個在固定時間發作品的創作者,他的部落格版頭清楚地寫著『每周一三五發文』,他說到做到。」李心童認為,馬克之所以能培養出一批忠實的讀者群,關鍵之一就在於他能嚴守「交稿時間」。

固定時間發文,讓馬克與其他部落客產生區隔;比起隨心所欲地發表文章、分享心得,馬克以其規律性,對讀者創造出如同閱讀報章雜誌一般的「期待效果」。

自己也是工作狂

沒靈感就去加班 早睡早起的創意人一月出生的馬克是摩羯座,而該星座最為人所知的特徵之一就是工作狂。對此,馬克苦笑:「所以我真討厭摩羯座,我不想當工作狂,但工作狂也差不多就是我這樣。」擔任馬克三本圖文書編輯的天下文化責任編輯張怡沁也說,馬克是相當求好心切的人,即使書的內容多半是選材自部落格,馬克還是會努力加入新東西,為了廣大讀者用力想新梗。短短一年連出三本書的馬克,可說是出版公司捧在手心的當紅炸子雞,但接到編輯催稿電話時仍常立刻連聲道歉:「對不起、對不起」,「其實我根本沒有要怪他的意思啊!」張怡沁笑道。

「人家常說,寫歌的人沒有靈感就去談戀愛;我是沒有靈感就去加幾次班,靈感就生出來了。」有趣的是,從事創意工作的馬克,不只對於工作紀律的自我要求超乎一般創意工作者,在生活作息方面,也不太「創意」。

「通常,我在晚上十一點準時上床睡覺,四點起床工作,我也從不要求同仁加班熬夜。」對於自己比許多上班族更加規律的「早睡早起」作息習慣,馬克笑說:「我知道,這樣規律的生活,在創意工作這一行裡,是會被看成一件很噁心的事啦!」美學經濟公司現在共有七名員工,馬克主掌創作,李心童則扮演經紀人的角色,負責為他的創意找「錢途」。李心童表示,目前公司有八成收入來自廣告代言,合作廠商橫跨3C、食品、生活、金融,甚至是公益領域,今年以來合作的品牌包括統一、久津實業(波蜜企業)、台新等企業。

另外,在PChome商店街也有馬克的品牌商品專區,販售馬克杯、手機殼、桌曆等商品,讓公司也能開發周邊商品的收入。

從危機學品牌經營

「將傷害降到最少 你就是贏家」回想這一路走來的創業過程,馬克很感謝在讀文化大學美術系時,遇上了指引他進入廣告界的兩位貴人──現任達一廣告董事長徐一鳴以及插畫家陳裕堂。因為,當年就是徐一鳴給馬克實習機會,讓他了解創意轉化成商業行為的過程;陳裕堂則讓馬克習得插畫創作的美妙之處,讓他在努力創作之後,作品能被《聯合文學》、《聯合報》、《自由時報》、《Taipei Times》等採用,後來更以本名李含仁,獲選為○九年第六屆《講義》雜誌年度最佳插畫家。

事實上,馬克從大學時代就已在報章雜誌上投稿插畫作品。除了早期的作品見諸許多平面媒體之外,直到現在,馬克每周仍然固定為雜誌提供專欄插畫;其細緻華麗的風格與令他暴紅的職場漫畫大相逕庭,這或許是馬克對於一般讀者較為陌生的一面。

雖然插畫也有截稿壓力,但馬克形容畫插畫是調劑身心,「我比較不當插畫是工作,每次馬克『靠腰』靠煩了,就快快樂樂地當個插畫家,畫圖還有人給我錢,多棒!」至於如何成功經營品牌,倒是馬克在創業之後,才有深刻的體會。例如,發生在一一年的慘痛教訓。

一一年之前,馬克畫筆下的老闆並不是現今穿西裝、打領帶的模樣,而是穿卡其外套、戴紅色臂章的造形,容易令人聯想到獨裁者希特勒。當時馬克與群光電子合作推出人物公仔隨身碟,並在便利商店上架,不料惹出一場希特勒風波,以色列辦事處發出強烈抗議;馬克更因此成了台灣首位登上CNN新聞的部落客,六天後商品全數下架,損失數百萬元,是馬克創作生涯中最慘痛的教訓。

後來馬克靜下心來,了解到希特勒造形對西方人來說真的「不OK」,便從善如流更改了老闆的造形,雖然賠了不少錢,但他學到更多東西,「將傷害降到最少,你就是贏家,好的品牌形象才有利於走向國際。」事實上,馬克從○八年靠腰到現在,已經成功跨出台灣,中國、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都能見到馬克蹤跡。品牌邁向國際的第一步已如願,更有在台灣從未發表過的漫畫人物在當地生根,如一一、一二年,馬克連續為北京人民廣播電台舉辦的「我要上學」活動創作的連環故事,期望能幫助中國偏遠地區的小朋友。

作品成功走出台灣

要效法迪士尼 創造不朽的卡通人物為此,馬克一樣做足功課,親自跑了一趟中國貴州,到少數民族的寨子觀察小朋友的生活;於是,當台灣網友在中國地鐵站看到這些漫畫人物時,還特地拍下來急著告訴馬克:「中國好像出現了你的山寨版!」殊不知,這些都是貨真價實的馬克作品。

馬克身高一八九公分,視野既高、想得也遠,對於公司的未來,馬克並不局限於台灣,更希望能走向國際。「要作夢就作大一點。」馬克笑說,希望能效法迪士尼,即使原始的創作者迪士尼(Walt Disney)離開,但米老鼠、唐老鴨等卡通人物,仍能繼續譜出美麗的故事,延續最初的夢想。

人生有夢,逐夢踏實,這是一句頗為老套的勵志小語,但最有創意的馬克,其實就是這樣成就了他的創意天地;從生活作息、工作紀律到品質要求,馬克踏實且扎實,然後,創意與夢想才能漂亮起飛。

(本刊自八六八期起刊登馬克漫畫專欄)

馬克

本名:李含仁

出生:1975年

現職:美學經濟公司負責人、部落客學歷:復興商工廣告設計科、文化大學美術系作品:《五斗米,靠腰》、《菜鳥IN起來》、《老闆不願透露的事》、《人人有腰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273

SENSE隨筆130826馬克的崩落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3/08/26/sense%E9%9A%A8%E7%AD%86130826%E9%A6%AC%E5%85%8B%E7%9A%84%E5%B4%A9%E8%90%BD/

SENSE隨筆130826
馬克的崩落: 金融之王(二)
執筆人:蟬

<掌門楔子>

我的小學老師們都親身經歷過國民政府 “金元券超級通脹” 的日子, 其中一位訴說過下面這兩則「流行笑話」:

(甲則) 在食肆吃麵, 單價用粉筆標寫在牆壁黑板上面. 由於標價快速更新, 導致顧客進食速度同步加快, 並且很多人失了預算, 不夠錢買單.

(乙則) 鄉民一人用木頭車推著幾大麻包袋紙幣到市集購買日用品, 途中用廁, 出來後驚覺木頭車不見了, 幾大麻包袋紙幣則被棄於道旁….. 大劑, 呢鋪損失慘重!

“金元券超級通脹” 如與歐戰後德國的超級通脹相比, 卻是小巫見大巫, 蚊髀鬥牛髀.

巴黎和會

1918年11月,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它為歐洲帶來極大的傷害,約有1,100萬戰鬥人員死亡,平民900萬遇害,另外2,100萬人受傷。

美國除了因為較遲投入而傷亡人數較輕,還因為戰時歐洲對物資需求大增而令經濟飛升。戰前美國GDP約為英法德三國的總和,戰後卻比三國總和多出50%。

戰後歐洲最大的外交問題便是德國的賠償問題,*** 被 “凡爾賽條約”稱為“挑起戰爭的唯一元兇”的德國,面對各戰勝國不同的索償要求。

美法英三個主要戰勝國中,法國一直被猜測為會提出極嚴苛條件的一方。 法國多年來受到德國復興的折磨,除了德國表現得充滿活力和進取外,德國比法國人口多出50%亦是法國處處提防的原因。

相對法國,外間一直認為英美會提出較溫和的要求,除了害怕壓垮德國外,法國在歐洲大陸獨大亦非兩國所願見。

然而結果出人意料,英國代表提出極苛刻的要求,而美國則一如估計地溫和。 英國之所以會像“壓榨水果一樣擠壓德國”,是因為當時國內傳媒發起了一場要求施行強硬外交政策的運動。 英國談判團的團員之一,前英格蘭銀行行長Walter Cunliffe更提出令人驚訝的1,000億美元賠款要求, 當時德國每年GDP僅為120億美元。***

凡爾賽條約

經過兩個多月的談判,各國的賠款金額要求為英國550億,美國100-120億,法國對賠款要求相對看輕,更重要的是如何透過裁軍和割地削弱德國。***

1919年,反對過度壓榨德國的英國首相David L. George提議將賠款評估交與專門的機構負責,並訂下除賠款外的其他條款。

同年5月,〈凡爾賽條約〉草案確立,提出德國將損失1/8國土,軍隊裁減至不超過10萬人,並在兩年內支付第一筆50億美元的賠款,剩額再議。

此等要求令德國震怒,內閣大臣 沙伊德曼為了不在文件上簽上自己的名字而辭職。

當時對賠款額作出最有力批評的不是別人,正是英國代表團內的經濟學家 凱恩斯。***  他出版了《和平的經濟後果》一書, 提出“若想從德國擠奶,首先要保證其不被毀滅。”據他推斷,德國所能承受的賠款金額不多於60億美元。此書於出版後6個月內全球銷量超過了十萬冊,被翻譯成超過十種語言,影響力甚大。

德國在條約簽署後對賠償問題一直採取不滿和採延的手段,頭兩年只償還了50億中的20億。1921年5月,總賠款額敲定為125億。德國人亦作出讓步,由抵制履行條約轉為履行責任政策。

但實際情況是,德國並無能力去償還此鉅額賠款。 戰後政府除了為軍人和遺孀提供養老金,也實施了多項社會保障政策,令德國財政背上極大的負擔。 為了籌資填補開支缺口,戰後德國的政府都依賴德意志銀行印制鈔票,令其陷入著名的超級通脹Hyperinflation。***

比狗跑得還快的德意志銀行

根據美國經濟學家Philip Cagan(費利曼的博士班教授)於1956年的著作《The Monetary Dynamics of Hyperinflation》所下定義,Def. 「超級通脹」開始於貨幣在一個月內貶值率高過50%;而當開始後, 若貨幣的月貶值率回落至50%以下並維持最少一年,則被視為超級通脹的結束。***

超級通脹期間,人們會偏向盡量減持貨幣,貨幣購買力急速下降,但貨物間相對價值大致維持不變。

1914年,馬克的幣值為4.2馬克兌換1美元,至一戰結束後一年多,馬克與美元的兌換率跌至65:1。有趣的是,於1920年接下來的18個月,即使通貨增長了50%,但馬克的幣值卻開始穩定。外國的投資者認為馬克過度貶值並已經見底,歐洲和美國人無不紛紛購入馬克債券,估算當時國外投資總額約20億美元。

事後證明投資者是錯的,馬克在1921繼續下跌,並且進入高速期。***

1922年德國物價上漲了40倍,馬克兌美元由190:1跌至7,600:1。年內法國和比利時入侵德國魯爾區,令情況雪上加霜。1922年德國發行了1萬億馬克,繼而在1923的上半年,發行了17萬億馬克。***

當時的德意志銀行為了應付龐大的發鈔需求,印刷業成為主要的後勤業務。它擁有133間印刷廠共1,783台印刷機及30多家紙廠。:)

1923年8月,兌換率為620,000:1;同年11月,兌換率為630,000,000,000:1(是六千三百億馬克兌一美元!)**** 當時一公斤煙肉要1,800億馬克,貨幣面值出現了1,000億元的紙幣,但仍然難以追上通脹。當時的工人拿到工資都要以最快的速度換取貨物,否則到了周末便會失去9/10的購買力。

據稱當時德國發現一種新的病症,名為“零中風症 Zero Stroke”,患者會忍不住寫下很多零,然後開始熱情地投入計算。他們會說自己已有100多億歲或40萬億個子女。患者多為出納員,簿記員和銀行家。:)

1923年8月23日,當時的德意志銀行行長向國會提交經濟報告,內文如下:

“德意志銀行現在每天發行20萬億馬克新鈔票,其中有5萬億是大面額的。到下周,將增至每天發行46萬億,其中18萬億是大額。截至目前,發行總額為63萬億馬克,因為過幾天,我們一天內所發行的鈔票量將是目前流通量的2/3。”

1923年10月,新貨幣Rentenmark取代馬克,並奇蹟性地終止了這次超級通脹。***  Rentenmark與馬克的兌換率為1:1,000,000,000,000。“零中風症”的患者看來有救了。:)

 

參考:
《金融之王:毀了世界的銀行家》
《Lords of Finance: The Bankers Who Broke the World》, 2009, Liaquat Aham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272

一個職業投資人的九年小結 劉馬克

http://xueqiu.com/5002027561/26923748
一,初衷

本人寫這篇文章的初衷,在於與雪球的球友相互探討投資路上的心得與體會,如若有緣,能夠結識2-3 位職業投資的知己和諍友,則喜出望外,誠為人生一大快事!投資是馬拉松,單一年度的業績好壞,本人歷來輕鬆看之。

二,2013 年業績及倉位

 總資金收益為25.28%,同期上證為-6.74%,標普為29.59%

 2.1 美股:

    佔總資金72.7% ,共持有8只股票,其中前7只均為標普500指數股,佔美股比例為96.7%,

 2.2 國內:

     佔總資金27.3 %,基本為類現金資產和期限很短1-3年內到期的債權類資產,標底的基礎收益大約為6%-8%,我選擇此類投資的標準依次為:安全性,流動性,收益率。

三,2005-2013年收益及說明:

3.1 本人現為職業投資人,家庭可用金融資產的100%均投資和統計在表中。

3.2 計價單位為人民幣,如計價單位為美元,則2008-2013年每年年化收益會增加約2%

(從08年開始,本人資金67%-73%投入美股,同期人民幣對美元每年約升值3%)

具體收益見以下三張表:

表1各年度收益比較

年度                 本人       上證        上證對比    標普      標普對比

2005             41.02%     -8.34%   49.36%     4.90%    36.12%

2006           152.53%   130.43%   22.10%   15.80%   136.73%

2007             41.37%     96.67%    -55.30%   5.50%     35.87%

2008              -7.56%      -65.39%    57.83%   -37.00%  29.44%

2009                43.08%    79.98%    -36.90%   26.50%  16.58%

2010              20.43%     -14.31%    34.74%    15.10%   5.33%

2011             11.27%      -21.68%     32.95%   2.10%     9.17%

2012            26.21%         3.18%       23.03%  13.35%   12.86%

2013             25.28%     -6.74%           32.02%    29.59%   -4.31%

表2 整體收益對比

                                本人       上證        上證對比    標普      標普對比

2005-2013年化         34.19%  5.87%     28.32%     6.50%    27.69%

2008-2013年化       18.74%    -14.08%  32.82%     5.46%       13.48%

表3  5年滾動收益對比

5年滾動年化               本人       上證      上證對比    標普      標普對比

2005-2009             46.11%    20.94%    25.17%    0.42%    45.69%

2006-2010            41.57%    19.32%    22.25%     2.30%    39.27%

2007-2011            20.17%    -3.84%     24.01%    -0.24%    20.41%

2008-2012           17.47%     -15.48%   32.95%   1.20%      16.27%

2009-2013           24.83%      3.05%     21.78%    16.91%    7.93%

四,本人的投資經歷

4.1 投機,探索階段(1997-2001)

  1997年入市,買入深發展和深科技,半年約賺60%,隨後的五年,嘗試過技術分析,成長股動量投資,籌碼分析,跟莊等等,也編過自己的公式和量化交易系統,結果卻是越戰越賠,越賠越戰,5年下來基本不賠不賺。

4.2  理論學習期 (2001-2004)

 股市無投入,主要原因是:

1)自己痛感知識不足,本著「磨刀不誤砍柴功」的原則決定先理論,後實踐,研讀巴菲特,格雷厄姆的著作和其它能找到的各類價值投資著作以為未來做準備。

2)本人從國企辭職進入外企,事業正處與快速上升期,事業上佔用精力頗多。

3)2001年購房,首付3成,本人極度不願負債,決定用5年時間付清所貸的7成按揭,可用資金所剩無幾

4.3 低風險投資期 (2005-2007)

 2005年年初本人重返股市,主要投入萬科轉債和招行轉債,2006年則主要將萬科,招行轉股,並賣出額外獲得的股改權證,2007年年初約3300點左右時,本人判斷萬科招行已經嚴重高估,決定賣出所有股票並將資金全部投入打新股和其它低風險套利機會。

4.4 價值投資階段(2008-至今)

2008年下半年開始,將總資金的約2/3 投入美股,剛入市時候,標普已經從高點1500點下跌了20% 到了1300點,本人完整的"品嚐"了標普跌到1000左右(巴菲特號召大家買入美股),以及後來暴跌至600多點的全過程。2009年3月,本人如願買入了等待很久的BRK。此後本人的股權投資,基本全部放在美股,持股週期很長,隨著研究的深入,持股也逐漸從2-3只 轉變為6-8只。國內則基本只做准現金/債務類投資以及機會不錯時做一些低風險套利。

2009年辭去外企的中層管理職位進入國內某民營上市公司任高管,這次經歷,最大的收穫是能夠更加真實和深刻的理解中國企業。

2011年,從民企辭職,追隨自己的夢想,正式開始職業投資之路。

五,2013年年底美股統計及說明

5.1 美股的圖表(圖1-圖4)直接產生於盈透(IB)的投資組合分析,僅略去本人認為不宜公開的信息,如帳戶名,資金,具體持倉個股等

5.2 美元資產的統計方式按更加嚴格的資金加權(MWR)而不是按時間加權,這裡面的區別,我舉一個簡單例子大家就清楚了,假如第一年投入1元,收益為100%,第二年再追加投入10元(含前期投入及利潤共12元),第二年收益為負20%(負2.4元),2年末剩餘資金為9.6元,總計投入11 元,累計虧損為1.4 元,如按時間加權,則會得出正的年化26.5%收益!

5.3 本人最滿意的地方是圖2中的夏普指數,本人為1.08,同期標普為0.43

圖1 美股統計區間
查看原图圖 2 美股風險對比
查看原图圖3 美股累計收益對比
查看原图查看原图圖4 美股按季度對比
查看原图查看原图按月統計的結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148

車神舒馬克 他的名字就叫冠軍

2014-01-06  TCW
 
 

 

「沒有百分之百把握就去做某事,不是我的風格。」這是「車神」舒馬克(Michael Schumacher),二○一二年十月宣布退出F1賽場時說的話。不過這位賽車界傳奇恐怕沒料到,一場滑雪讓他四十五歲生日(一月三日)變成一場「不確定」。

飆速,從小展露天分六歲奪冠,12歲破格拿執照

對許多人來說,舒馬克就是「賽車」的代名詞。翻開一級方程式賽車(F1)歷史:最多次大獎賽勝利、最常站上頒獎台、最快贏得世界冠軍、最多最速圈,紀錄保持人都是舒馬克。據「歐洲商業」(EuroBusiness)統計,舒馬克也是史上第一個身價十億美元的運動員。

一九六九年出生於德國的舒馬克,父親是砌磚工人,四歲時父親在一台四輪車上加了一個摩托車引擎,舒馬克就開著飆速把它撞爛。五歲時舒馬克就把家裡割草機開上路當賽車,其後父母帶他到當地一家卡丁車(編按:karting,一種小型賽車)俱樂部,舒馬克成為當中年紀最小的會員,六歲時就拿到他第一個俱樂部冠軍。

舒馬克的父母發現他的賽車天分,全力提供財務支援,舒馬克之父為此還兼差做兩份工作,母親也去鐵路餐廳裡上班。

在德國,十四歲才能拿到賽車執照,早在童年就展現天分的舒馬克不得不跑到盧森堡去拿執照,當年他才十二歲。一九九○年底的澳門大賽,是舒馬克嶄露頭角的開始。當時芬蘭的名車手哈金南(Mika Hakkinen)是排位賽首位,舒馬克還名不見經傳,但賽事開始後他就和哈金南競爭激烈。最後一圈當哈金南要超越之際,舒馬克擦撞了他的車,哈金南衝撞護牆,下車掩面哭泣,只能看著舒馬克拿下冠軍。

一九九○年澳門一戰讓舒馬克出名,隔年他受邀到英國測試喬登福特車隊(Jordan-Ford)的F1賽車。當時他雖然身患感冒,但他的測試卻創該車隊史上最快圈速紀錄。

懂車,比電腦還敏銳數據之外,他總能揪出問題

舒馬克的天分為他帶來緣分:一九九一年比利時賽站前夕,喬登福特車隊的一名正式車手在倫敦和計程車司機吵架被拘留,車隊老闆喬登(Eddie Jordan)想到了破紀錄的舒馬克,於是用他上場代打。雖然最後因為離合器故障,舒馬克生涯第一次F1就以只跑五百公尺作收,然而這卻為舒馬克踏入這個最高賽車殿堂開啟契機。隔年舒馬克跳槽到班尼頓雷諾車隊(Benetton-Renault),當年他以二十三歲拿下首個分站冠軍。

而真正奠定舒馬克「車神」地位,乃是他取代了巴西的洗拿(Ayrton Senna)。一九九四年五月一日的F1正賽,洗拿和舒馬克競爭激烈,最後洗拿的車失控撞上護牆,送醫不治,年僅三十四歲。在洗拿死亡的這場賽事裡,舒馬克拿下第一,同時首度獲得年度車手頭銜。

賽車場上只憑零點幾秒就可決勝負,而各大車隊無不絞盡腦汁花鉅資,企圖讓自己的車可以跑快一點,哪怕快個一秒都可能花上數百萬元。舒馬克的價值在於:他可以在電腦數據之外,還能指出哪些地方可再調校,他曾說賽車「不是一個考驗勇氣或力量的運動。你必須知道極限在哪裡。」他不是光憑天分或本能反應就上場,每場勝利都有他對賽車的智慧與算計,這也是為什麼,法拉利車隊或之後他加入的賓士車隊,不惜以天價(二○一○年,賓士車隊開出約合新台幣二億八千萬元年薪)延攬他。

然而舒馬克的風格也不是沒有爭議。一九九四年賽季最後一站比賽,舒馬克在積分上只領先當時另一名車手希爾(Damon Hill)一分。當希爾在三十五圈超越舒馬克時,舒馬克卻撞上希爾的車,最後兩人都沒有得分,但以積分算卻由舒馬克拿下當年車手冠軍。雖然事後大會調查認定這是意外,但當時輿論都認為舒馬克是故意的。

爭議,「故意」一撞西班牙一役,被取消成績

最明顯的是一九九七年賽季最後一場在西班牙的比賽,舒馬克與當時來自加拿大的車手維倫紐夫(Jacques Villeneuve)競爭激烈,當第四十八圈時,維倫紐夫準備超越舒馬克,舒馬克用右前輪撞上維倫紐夫的車。最後舒馬克退賽,維倫紐夫也只拿到第三名。大會在調查後認定舒馬克是故意,因此取消當年舒馬克所有成績,維倫紐夫成為新的世界冠軍。這是舒馬克生涯最大的不名譽紀錄。

舒馬克的對手對他沒什麼好感,二○○六年舒馬克首度退休時,另一個名車手阿隆索(Fernando Alonso)曾公開說:「雖然和他(舒馬克)競爭很過癮,但他卻是最沒有運動精神的車手。我一點都不會懷念他。」

然而撇開賽場上的爭論,舒馬克私下形象卻相當好,他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特別大使,在非洲塞內加爾出錢建學校供窮人孩子上學;在秘魯首都利馬設立基金收容無家可歸的孩子。二○○四年南亞大海嘯,舒馬克個人捐款一千萬美元,是所有個人捐款中金額最多的。二○○七年彭博(Bloomberg)的統計顯示,四年間,舒馬克的慈善捐款逾五千萬美元。

舒馬克對輿論的評價頗為泰然,他曾說:「相信我的就相信,不相信我的,我也沒辦法。」儘管舒馬克在賽場上或有爭議,但他留下的紀錄前無古人。在這次的滑雪意外後,或許更能讓人們珍視舒馬克這個當代傳奇所創下的紀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429

橡樹資本董事長馬克斯:投資如何像玩撲克般中佔上風 億利達

http://xueqiu.com/2164183023/30166183
不守常規是取得卓越投資表現的唯一途徑,但並非適合每一個人。除了高超的技能外,成功的投資還需有能力堅持暫時看起來錯誤的決定,並經受住犯錯的考驗。

「你必須給自己犯錯的機會。」NCAA大學生籃球聯賽期間的一個晚上,「噴氣機」肯尼•史密斯(Kenny Smith)在電視上談到一個明星選手在比賽開始時投籃手感不好,因此在整個比賽過程中很少出手投籃,結果導致球隊最終失利時這樣評論。任何人都不想失敗,但在努力獲得優異表現的過程中我們卻不免會遭遇失敗。

我們在嘗試實現卓越投資表現時必須接受犯錯的可能性。常規做法只能取得一般水平的表現,因此想要取得出眾表現的投資者就不可能通過常規做法來實現投資目標。他們的做法必須與眾不同。而在嘗試不同方法以取得更好的投資回報過程中,這些投資者就必須承擔這種不同可能導致的更為糟糕的結果。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既要獲得非凡的成就,又不承擔其所附帶的風險是不可能的。

事實上,一項卓越的投資,其方方面面幾乎都是一把雙刃劍:

• 如果投資,一旦市場下跌,你就會遭受損失;

• 如果不投資,一旦市場上漲,你就會錯失由此帶來的收益。

• 正確把握市場時機可能會增加投資收益;

• 在無法正確把握市場時機的情況下,買入持有策略將實現更為理想的回報。

• 激進型投資將於市場上升時帶來幫助,但也會於市場下跌時造成不利影響;

• 防守型投資將於市場下跌時帶來幫助,但也會於市場上升時造成不利影響。

• 如果投資組合過於集中,你的錯誤會令你全盤皆輸;

• 如果分散投資,你成功時所獲得的回報也將有所減少。

• 如果採用槓桿,你的成功將被放大;

• 如果採用槓桿,你的錯誤也將被放大。

以上每一組都是對稱的。上述策略在使用正確的情況下將增加投資收益,但如果判斷錯誤,代價也不含糊。因此,任何策略內部或其本身都沒有蘊藏一定會取得優於平均投資表現的秘密。

投資界只有一樣是確定的,那就是「阿爾法係數」,即出色的洞察力或技巧。無論市場漲跌,技巧都能夠幫助投資者獲取回報。出色的技巧能夠通過增加投資決策的正確率,通過集中投資和使用槓桿以提高預期收益。但這種出眾的技能顯然是極其少見且難以掌握的。

投資所需要實現的目標是「不對稱性」:即在獲得投資回報的同時又不必承擔相應的風險,較大程度地受惠於市場上升,同時減少因市場下跌而遭受的損失。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能遭受一絲一毫的損失。從另一個角度詮釋上述目標,即取得的收益要超過遭受的損失,而不是避免遭受任何損失。

為了在任何追求收益的活動中取得成功,我們都必須有能力承擔可能遭受損失的風險。避免遭受任何損失可能導致無法實現成功投資的目標,這和遭受過多損失帶來的結果一樣。以下是三種可能導致投資失敗的「避免損失策略」實例:

• 假設我在打網球。但如果在開賽前我就暗下決心絕不會出現雙發失誤,我就無法為了防止對手抓住扣殺的機會而在第二發中準備足夠的「力量」。

• 同樣,假如我要在撲克遊戲中佔上風,就需要我有一手好牌時贏很多錢,而在牌差的時候輸的較少。但如果我堅持除非拿到「最好的一手牌」(這手牌幾乎不可能被打敗),否則絕不下注,那麼我會錯過很多輪遊戲,而這其中則蘊藏著許多雖然不確定但仍有很大可能贏牌的良機。

• 舉一個真實的例子,橡樹一直強調避免違約是在高收益債券領域取得理想表現的必經之路。因此,一直以來橡樹的違約率平均僅為市場整體違約率的1/3,而橡樹的經風險調整回報跑贏各項指數。但如果橡樹堅持零違約率並在此基礎上設計激勵機制,就一定會因此過分注重風險規避,從而不可能獲得如此理想的回報。正如馬克斯的搭檔Sheldon Stone所說:「如果你沒有經歷過任何違約,那麼你所承擔的風險就過小了。」

1968年,馬克斯剛到花旗銀行工作時,他們的口號是「膽小難成大事」。採取明智而審慎的投資方式,爭取勝多負少,及在成功時獲得的收益要多過在失敗時遭受的損失十分重要。但避免所有的損失則會帶來嚴重後果,堅持這樣的投資方法也絕非制勝之舉。這樣可能會確保你避免損失,但同樣也可能導致你無法取得收益。就此,許多人心目中最偉大的冰球運動員韋恩•格雷茨基(Wayne Gretzky) 說的話可能會為你帶來一些啟發,他曾說:「如果你不出手,就會100%地錯過進球的機會。」

要知道,並沒有某種固定的投資方法一定會帶來卓越的風險調整回報。也不可能有這種方法。在相對公平或「有效」的市場中,投資者一致尋求估值偏低的資產導致大部分市場相當公平,不對稱性就會減弱,大家都掌握的投資方法就不可能再發揮作用。

正如John Kenneth Galbraith所說:「並沒有萬能的生財之道。如果有,大家一窩蜂去學習,任何一個智商正常的人都可以致富。」如果僅僅是採取一個人人皆可獲得的方法就能輕鬆獲利,那麼這些利潤從何而來?又有誰會在交易中失手?失手的人為什麼不學習和採取同樣的方法呢?

或者如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 曾告訴馬克斯的一樣:「投資本來就不簡單。認為投資是易事的都是愚蠢的。」換句話說,認為可以輕輕鬆鬆投資成功的人都十分單純膚淺,他們忽略了投資的複雜和競爭本質。

新手、未經訓練或懶散的人憑什麼可以獲得卓越的回報?沒有經過努力的研究,沒有出眾的技巧,知識積累也無過人之處,憑什麼獲得出色的回報?但許多人卻偏偏認為自己可以獲得出色回報,然後就作出投資決定。(如果他們不這樣想,恐怕就會進行指數化投資或至少將項任務交給其他人去做了吧?)

不,答案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策略、眾所皆知的方法或可以消除損失的規則……或是避免所有風險。只有具備優於常人的投資能力,能夠識別何時冒險會獲得回報,而何時會導致損失,才能獲得理想的回報。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敢於蒙羞

最基本的因素不在於你是否敢於與眾不同或者犯錯,而在於你是否敢於蒙羞。

大多數人都理解和接受在努力作出正確投資決策的過程中,他們需要承擔犯錯的風險。幾乎沒有人會期望找到眾多確定無疑的投資或完全跑贏平均水平的投資。

儘管他們接受這樣的觀點,即在努力成為優秀投資者過程中必須承擔損失的風險,大多數機構投資者-尤其是在政治或公眾領域開展業務的投資者-卻可能發現自己無法承受給人以嚴重犯錯的印象,當眾蒙羞。而機構員工很可能會因為牽扯上了很多投資錯誤而被減薪甚至失業。

3月17日《Pensions & Investments》就目前見於報端的某大型西海岸債券公司(我在此不提該公司的名稱)發表了如下評論:

……資產所有者擔心與該公司開展業務會招致不必要的關注,可能會給他們帶來頭條新聞風險及/或丟失工作的風險……

某大型公共養老基金的一位高管表示他們最近向新興市場配置1億美元,是該基金進行的首次此類配置。他表示鑑於目前的形勢,今時今日他不會那樣做,因為這會招致董事會以及當地媒體的揣測。

「如果這一做法不奏效,會讓人覺得你不懂自己在幹什麼(有不專業之嫌)。」他表示。

這裡插一句離題的話,馬克斯覺得人們這樣想是完全符合邏輯的。大部分「代理人」,即那些用別人的錢進行投資的人,從成功的大膽決策中獲益甚少,但在這些大膽的決策失敗時卻要承受巨大的損失。因為少數幾次成功而得到喝彩的機率,不足以彌補因一連串失敗而遭到解僱的風險。只有腦子發熱的人才會認為在這些情況下值得冒險爭取獎勵。同樣地,非營利組織的投資委員會成員也會理智地得出這樣的結論:鑑於其志願性質,他們沒必要冒著在同行面前蒙羞的風險實施大膽卻不一定成功的決策。

馬克斯相信對於許多機構投資組織而言,一條有意或無意的運營規則是:「凡是不成功就會對我們的形象造成惡劣影響的資產,我們一律不會過多地買入。」對許多代理人及其組織而言,現實迫使他們遵循這樣的規則。但遵循這項規則的人必須明白,這種行為顯然將使他們無法買入足夠的能為他們帶來更理想投資表現的資產。

1936年,經濟學家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 在《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中寫道:「世俗的智慧教導我們:對於我們的名聲來說,遵循傳統慣例而失敗要好過違背傳統慣例而成功。」對於以金錢衡量成功的人而言,冒險在做出正確投資而獲得收益時使你受益,而在做出失敗投資而造成損失時使你受挫。但如果看重名譽或為了保住職位,那麼對你而言所造成的損失意味著一切,因為你的受益是不可能超越損失的。在這種情況下,成功完全取決於能否避免不成功的非傳統投資行為。

通常,在不同投資行為中做出選擇的最佳辦法是弄清楚哪個具備最高的「期望值」:將各種可能結果乘以其發生概率之後,將各乘積相加所得出的總值。正如50年前馬克斯在沃頓商學院的第一本教科書(《Decisions Under Uncertainty》,作者C. Jackson Grayson, Jr.)中學到的,如果某件事的期望值高於另一件事以及「……如果決策者願意純粹從金錢的角度看待每一個投資行為的結果,那麼該事件就是一個合乎邏輯的選擇。然而,請謹記只會發生一件事情而且事情只有一種結果(而非加權平均結果),」代理人可能無法根據期望值或所有可能結果的加權平均值來作出選擇。如果一個既定行為可能會帶來完全無法接受的不良結果,那麼所有期望值(不論好壞)都無關緊要。

相對於典型代理人的不具對稱性的收益表,機構投資者的上述運營規則遠稱不上不合常理。但該規則一經採用,機構投資者就應該意識到可能的結果:投資過度分散。這可以追溯到本篇備忘錄的開頭,每個組織需要建立自己的信條。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對以下問題作出回答:

• 在嘗試實現卓越投資結果時,對我們認為表現突出的投資、策略及管理人的集中程度應有多高?即使面臨決策錯誤以及遭遇尷尬的風險也會這麼做嗎?

• 或者我們是否會因恐懼犯錯、尷尬、批評以及不愉快的頭條新聞而高度分散投資、倣傚基準投資組合以及為確保安全而摒棄大膽嗎?我們會選擇低成本、低期望的被動策略嗎?

在本篇備忘錄開頭提到的報告中,馬克斯向主權財富基金的管理人指出,他們在過去15年向橡樹管理配置近10億美元。儘管這聽起來像是很大一筆錢,但實際上這只佔資產總值(據估計)的零點幾個百分點。根據其基金的投資和退出週期,這意味著在任何時候他們的資金配置在橡樹基金中的比例甚至沒有達到這零點幾個百分點。因此,儘管橡樹的表現良好,馬克斯覺得可以肯定地說橡樹不會對該基金的整體業績造成重大影響。當然,人們會把這種行為與極度風險厭惡以及極度厭惡頭條新聞風險聯繫在一起。馬克斯懇請他們考慮這是否反映了他們的真正偏好。

聖路易斯紅雀隊的Lou Brock是1966年至1974年期間棒球界最優秀的搶壘者之一。他有一句名言:「如果你能告訴我誰害怕出醜,那我就能告訴你誰每次都會被打敗。」這句話的意思是為了防止優秀的跑壘員搶壘,投手可能需要連續10次將球投向壘包以讓他接近壘包,而不是投向擊球員。但經過幾次這樣的投球後,投手看起來就像膽小鬼而且會被喝倒彩。那些害怕發生這些事情的投手對Lou Brock而言就是能輕鬆對付的對手。怕出醜的人注定要失敗。

看起來正確可能比作出正確決策更難

怕出醜尤其會讓投資者、客戶或管理人實力減弱。這是因為很難始終作出正確的投資決策。

• 首先,很難始終將所有相關因素和注意事項考慮在內,從而作出正確的決策(即做出正確決定很難)。

• 第二,很難確定「正確」的決策將會取得成功,因為每一項決策都需要對未來看起來將會怎樣作出假設,即使合理的假設也會被世界的不可預測性所擊敗。因此很多正確的決策將會最終失敗(即看起來正確很難)。

• 第三,即便決策有充分依據且最終結果是正確的,也不太可能迅即就被證明是正確的。這是因為不但未來事件存在不確定性,而且其發生的時機也特別多變(即不可能及時看起來正確)。

這讓馬克斯想起他喜歡的三條格言中的一條:「過於超前無異於犯錯。」某些東西便宜並不意味著它明天一定會升值,其價格很可能長期在低位徘徊。某些東西價格過高當然並不意味著價格會立即下跌,牛市可持續數年。如凱恩斯所說,「市場能夠維持不合理的時間總比你能夠維持有償付能力的時間長。」

格林斯潘於1996年12月發出「非理性繁榮」的預警,但是之後股市持續上升超過3年。馬克斯認識一位傑出的管理人,他在與格林斯潘差不多的時間開始看空,卻一直等到2000年才證明是正確的……期間,他的投資者撤回了大部分資本。他並沒有「錯」,只是太早了。但這並沒有令他經歷的痛苦程度有所減少。

同樣的,保爾森 (John Paulson) 也在2006年通過做空抵押貸款證券而完成有史以來獲利最多的交易。很多人也進行過相同的交易,但進場太早。當押注未能在第一時間發生作用時,走上錯誤軌道的表象令投資者無法堅持他們的決策,他們被迫拋售可能會盈利非常豐厚的持倉。

為了成為卓越的投資者,你需要有不隨大流的實力、堅持你的信念,以及維持持倉直至結果證明是正確的。在受到嚴格監督和在工作環境不穩定的條件下運作的投資者可能比其他人更難做到這一點。

這讓馬克斯想起從耶魯大學的史文森教授獲得的第二條格言:……主動管理策略需要機構採取非機構行為,這造成了一個幾乎難以解決的矛盾。

查理芒格認為這不容易,
的確如此。馬克斯確信在投資中每一件重要的事情都是違反直覺的,而每一件看似顯而易見的事情則都是錯誤的。保持反直覺的特殊立場對任何人都是非常困難的,特別是乍看是錯誤的情況下。所謂的「機構因素」可能使難度變本加厲。

渴望取得卓越表現的投資者必須接受這一現實。不守常規是取得卓越投資表現的唯一途徑,但並非適合每一個人。除了高超的技能外,成功的投資還需有能力堅持暫時看起來錯誤的決定,並經受住犯錯的考驗。因此,每個人都必須評估自己是否具備做這些事情的特質,以及就員工、客戶和他人意見的影響而言,在關鍵時刻和太早行動讓自己看上去犯了錯時,他所處的環境是否允許其堅持意願。並非每個人都能對這些問題給出肯定的答覆。只有認為自己能夠做到的人,才應該一試成就偉大的運氣。

來源:福布斯中文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900

意大利的馬克·扎克伯格,19歲輟學創建新型招聘網站Egomnia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724/144395.html
當很多大學生還沉浸在各種法律,技術,財經考試的複習中,來自意大利的小夥子Matteo Achilli已經準備在今年九月將他的線上招聘公司發展到世界各個角落了。但是其實這一切真沒什麼奇怪的。

他的公司,Egomnia,和谷歌,微軟展開合作關係的計劃已經推上日程;而公司服務的「藍籌客戶」早已有諸如 沃達豐(英國電信企業), 寶格麗(意大利著名手錶和珠寶品牌),意大利忠利集團,索尼愛立信這樣的大公司了。

回想到3年前在他高中畢業前想到創建Egomnia招聘公司的那個思想火花,其實這一切真的沒什麼好驚奇的。

沒遇到天使投資人

「大學生可以查到他們申請學校的排名,」Matteo Achilli說,「然後我突然就想到,為什麼不給那些招人的公司建一個求職者的排名,而這個排名取決於他們和招聘的崗位匹配程度?」

儘管這只是簡單的想法,但是對於一個還在上學的男孩,想要創建他理想中的公司,他那一點存款根本不夠,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很不幸,意大利沒有風險投資和孵化器的大環境,因此我只得獨自前行。」他這樣說到。

他試圖去招幾個專業程序員寫算法,但是他們想要10萬歐元,他可沒這筆錢,計劃還沒開始就流產了。

隨後他問了問一些學生程序員,一些人同意為他寫算法,只要十分之一的價格,他的父親幫他籌了這筆錢。

但是一個公司光靠一套算法和一個19歲的創始人就能開下去了?

扎克伯格效應

意大利博科尼大學有著歐洲最久負盛名的商學院,在那兒的的第一年,Matteo Achilli得到了別人的幫助,一個學生寫了一篇關於他的公司Egomnia的文章,文章登陸了一些全國性的網站,被多次轉載。

當正式上線的那天,已經有1000個學生和20家公司入駐Egomnia了。

Matteo Achilli告訴我們,在博科尼大學的就業服務和100多家公司有緊密聯繫。

但是真正的巨大轉機,來自於意大利充滿影響力的雜誌Panorama,把Matteo放在首頁,並授予他「意大利的馬克扎克伯格」這樣的稱號,很容易讓人聯想起Facebook的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

雜誌的封面很快像Facebook進入紐交所的新聞一樣,成為了非常轟動的消息。

一瞬間各種公司都蜂擁而至,他們想知道更多關於「意大利的馬克扎克伯格」能為他們的公司做些什麼,甚至有微軟這樣的大公司把Matteo置於其羽翼之下,展開了合作關係。

兩年後,Egomnia已經有25萬會員了,700家公司在用他們的服務。

「我們在譜寫互聯網的歷史,」他說,「對於互聯網來說,真正的行家是年輕人,那些頭髮還沒發白的人」

「在22歲做就能做這些事情,對於所有人來說都充滿創新精神的意味。一開始我覺得年齡是我的劣勢,現在我才明白,這是我最大的優勢所在。」

他的成功故事已經不僅僅侷限於意大利了。幾個月周後,他要在家鄉之外開一個新的工作室,於聖保羅,巴西。

網站很快會在英語版之後再弄一個葡語版,與此同時,新上線的高級服務專門為那些有需求的公司設計,收費服務很快就會正式運營。

目前已經有一部關於他生活歷程的電影正在攝製中,製片人想讓他自己演自己,但是他拒絕了。或許是省下來的時間能讓他去複習一下法律,科技和財經的考試吧。

翻譯:i黑馬 蔣思豪
譯自:spyghana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213

馬克.扎克伯格的"野望"——Internet org計劃是「投機人道主義」?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804/144672.html
硅谷曾經是科技領域的引領者。但是如今,硅谷的那些領銜企業開始在那些傳統的範圍外大肆投機,尤其值得注意是,他們對國際發展的野心——他們大肆為那些一度被國家政府或國際機構控制的區域做出許諾,說要帶來革新,把他們轉變成一個充滿極客思維和新鮮app的地帶。

瞭解這種「投機人道主義」到底是怎麼回事,沒有比Internet.org更好的例子了。那是一個由Facebook主導的聯盟組織,三星和幾個其他的大型科技公司也加入其中,他們許諾為世界上那些缺乏公共設施建設的地區,提供價格低廉的互聯網路,連接智能手機。他們組織起了這個「極效黑客馬拉松」的活動,它計劃構造一些能在較舊的手機上工作的app,並且遊說那些「細胞」網絡提供者,不收取「重要」數據的使用費用,比如預測天氣的app或者維基百科。

(編者按:internet org的計劃就是做設計一些連接免費的app,自動發信號和接受信號,然後那些連不了網絡的人也能看一些簡單的app,比如天氣和維基百科,感覺就像是想方設法把每一個人變成信號源)

主管Internet.org項目收費形式商討的正是馬克扎克伯格本人。他的野心顯露無疑:Facebook最近買了一家生產小型無人機的公司,他想讓電波信號真正在空中連接起來。

提供普及通用且價格便宜的互聯網路的目標是一個值得讚頌的宏願。但是這種所謂的非盈利組織的公益議程問題比表面上顯示的內容多得多,它的潛台詞其實像徵了硅谷的「解決主義論(solutionism)」的破綻——相信科技行業可以解決生活中所有問題。

讓我們先開始從所謂的「internet.org」可能會給發展中國家提供那種能和其他地方一樣瞭解世界的互聯網路這一舉動來開始分析吧,它這麼做的是因為Facebook得天獨厚的特殊條件:除了少數實用的app,internet.org推出的網絡現在只能連接Facebook,也就是說,所有那些服務——不論是教育,銀行,醫療健康——都得讓Facebook當它的中間人才能帶你玩。

Internet.org的戰略中正在討論的一個重大方向——目前已在菲律賓,巴拉圭,坦桑尼亞試點過——叫做「app現用現付」制(pay-as-you-app,這個詞來源於pay-as-you-go,意思是現購現付),它意味著給那些用戶的發送的數據速率將會因不同的app而區別開來。因此,這這意味著:所有的app是平等的,而有些app比其他的更平等(這句話取自喬治.奧威爾的小說《動物農莊》);Internet.org會「資助」那些為數據流付錢的人,他們會控制數據流,然後把那些「更不平等的」app發給每個人。

這種模式無疑會特別吸引Internet.org聯盟的成員(更不用說那些移動電話商了),但是我們剩下這些人會以其他的方式發現它的粗暴行徑:想像一下,你的水表給你免費而快速的淋浴功能,但是你每洗一次澡都要收費。這就是所謂的公益仁慈背後的關於利益驅動的假設:當有足夠多的人用這種免費的數字「淋浴」的時候,用戶就相當於進入他們的口袋裡來洗這個所謂的數字「澡」。

當大多數人認為這種制度是非常邪惡時,硅谷的人卻認為這是善良之舉。馬克扎克伯格今年曾經發過一篇文章,當中有一個目標是向人們顯示「為什麼這種模式對於那些資金拮据的人來說合理而慷慨。」誠然,這個模式確實展現了一些與眾不同的地方:如果你經營一個網站或者手裡握著一個app,進入Facebook這個生態系統確實挺合理的,因為你的受眾將不需要花錢就可以瀏覽你的內容(作者的言下之意就是免費上網的話看的人會更多)。

當一個記者用誘導性毒品來形容Internet.org的時候,扎克伯格先生極力反駁,他更喜歡把這個看作是所謂的「互聯網的重大一步」——確實是對於Facebook的重大一步,它可以把越來越多的內容引流到Facebook上,創造更為恐怖的影響力,其業務將會不僅僅是它目前只能作為用戶獲得娛樂或新聞這一渠道,而成為用戶獲得教育,醫療,銀行和其他社會服務的平台。

想想「身份識別服務」所在你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吧,身份識別網在傳統意義上主要是駕照或者社會保險號這種東西,但是這種東西將會成為Facebook賬號裡的一個部分。在一篇簡短介紹Internet.org背後遠景的短文中,扎克伯格先生說它們的一個目標是提供信貸和身份識別等「基礎設施」,「在發展中國家中這些東西還處於起步階段。」這些服務或許能幫助一些發展中國家,但是在這些事上,Facebook最有資格嗎?

Lenddo是一家在發展中國家獨立經營的初創公司,作為貸方他們可能更瞭解這些業務該怎麼做。它通過社會媒體網站來評估信貸申請人的項目,之後再貸款。對於Lenddo來說,Internet.org極為有用:他們的申請人在Facebook上面畫的時間越多,他們對貸款項目的評估就越準確。但是,假如Facebook作為身份識別系統的提供者,對於其他服務項目來說,現在還不清楚這種識別能力的邊界在那兒——用戶對於這種體系非常憂慮——到什麼時候才會停下來。無論扎克伯格先生在太陽谷裡如何布經講道,Facebook和它的聯盟公司都是著眼於利潤的企業,他們的利益出發點當然與普通民眾的關切不一樣,就是忙著賺錢。

誠然,「internet.org」所提供的「互聯網」可不是自然資源,就它的固有特徵而言,它的體系肯定在不同的地方會有一些區別。對於通信基礎設施的使用權來說,它是一個複雜而充滿爭議的議程。這個決定將會取決於多年的遊說和電信運營商的操縱,以及不同國家的私有化和自由化改革。由於對於長期利潤的考量,Facebook在發展中國家大放廣告,確實可以使互聯網易於接入大眾。但是接受它的議價,就是意味著放棄鬥爭,放棄創建不同的制度——比如去聯合起來控制電信運營商的力量,從而並提供更便宜、更公平的服務。

我們也不應該接受一個讓學生別無選擇的發揮佔一成,只能不得不把他們的數據資料放到Facebook或者不得不支付某些強制的在線課程(Internet.org已經開始在盧旺達提供這種課程了——Facebook提供作為媒介提供技術支持)。電信運營商給出的答案,心照不宣地得到了Internet.org的贊同,根本沒有其他選擇:市場總是知道什麼是最好的,最合適的,如果不是Facebook和它的合作夥伴設立的這種門檻,連通行業就應該被作為一種商品來看待。(作者的意思是反壟斷)。

任何為了互聯網路普及度和低價格而戰的社會運動,——和硅谷那些人的統合主義(corporatism)相對的——不應該認為他們這種模式的賺錢前提是理所當然的。他們也不應該因為科技公司這種假冒人道主義的花言巧語而失去對於權力主張的判斷標準。無論馬克扎克伯格說些諸如「聯網是人權,」這樣的大話,在他的Internet.org的文章中,你應該在同意他的觀點之前再想一遍。畢竟,獲得免費連接到一個空的圖書館或者瀏覽一個什麼都沒有的書店,所能帶來的微小快樂——這些Internet.org所能提供的好處,是建立在不平等的,不正當競爭的速付系統的基礎上的。

在這種模式下,Facebook和Internet.org在走著一條很多人都實踐過的道路。世界銀行曾經做過一個論述,當發展成為一種斂財的手段的時候,失敗的,受傷的,永遠是最底層的人民。因此,對於硅谷問的那個問題,「互聯網是人權嗎?」,我們可以這樣回答:什麼類型的「互聯網」才是人權?什麼「接入方式」才是人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09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