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全國確診感染H7N9患者增至16人 世衛組織:無法就中藥是否能預防病毒做出評論

http://www.infzm.com/content/89522

截止4月5日下午5時,H7N9禽流感暴發病例分佈圖。 (魚仔/圖)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4月6日通報,截至4月5日17時,全國共報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16例,其中死亡6人。病例分佈於上海(6例,死亡4例)、江蘇(6例)、安徽(1例)、浙江(3例,死亡2例)。報告的16例確診病例間未發現流行病學聯繫。所有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均已採取醫學觀察措施。只1名密切接觸者出現症狀,但已排除人感染H7N9禽流感,其餘密切接觸者均未發現異常。目前疫情處於散發狀態,尚未發現人傳人。

4月5日新增2例

江蘇省衛生廳4月5日通報,江蘇省新確診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患者殷某,女,61歲,南京市秦淮區人,退休在家。3月20日患者發病。4月2日因病情加重轉至南京某醫院治療。目前,患者病情危重,正在全力搶救。患者陸某,男,79歲,南京市秦淮區人,退休在家。3月21日患者發病。3月31日因病情加重至南京某醫院治療。目前,患者病情較重,正在全力 搶救。

除江蘇外,其他地區4月5日未通報新的病例。

4月6日起上海暫停活禽交易

農業部4月5日晚上9點多消息,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再次從上海市送檢的738份樣品中檢測到19份H7N9禽流感陽性樣品,8份陽性樣品來自松江區滬淮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其中雞7份、環境樣品1份;3份來自閔行區景川市場,其中雞1份、環境樣品2份;8份來自閔行區鳳莊市場,其中雞2份、鴿子2份、環境樣品4份。此前,4月4日,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從上海市送檢的松江區滬淮農副產品批發市場鴿子樣品中檢測到H7N9禽流感病毒。

浙江則有鵪鶉驗出H7N9病毒。據新華網4月6日消息,浙江省衛生廳3日確診的第二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病前在上城區濱盛農副產品商行活禽攤點購買並食用過鵪鶉。杭州市疾控中心5日已從該活禽鵪鶉攤點上的鵪鶉中檢出N7H9病毒。目前該病毒樣品已送國家疾控中心複檢,並等待最後確認。6日凌晨,杭州市有關部門已對濱盛農副產品商行內放存的活禽進行撲殺,並暫停該商行內的活禽交易。

另據上海政府新聞新聞辦公室官方微薄「@上海發佈」4月5日消息,上海4月5日再次就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舉行新聞發佈會。上海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威通報,4月6日起,上海全市範圍內暫時停止活禽交易,並關閉所有活禽市場。徐威表示,將對相關人員進行一定的經濟補償。

上海市農委副主任邵林初表示,暫停活禽交易會產生一系列問題,上海將儘量減少老百姓損失,包括儘量不損害經營者和養殖戶的基本利益。上海已經關閉松 江區滬淮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活禽交易區,被檢測出H7N9病毒的鴿子主人正在配合肉鴿來源調查,所有禽鳥已經被撲殺,共計2萬餘隻,並進行了無害化處理,對 商販等擬以不低於市場價50%的標準給予補償。

上海從4月6日起對全市3大活禽批發市場和461家活禽零售點以及各類花鳥市場,暫停活禽、野生鳥類的交易活動,並對所有活禽交易市場進行清理、消毒和封閉管理,堅決取締各類馬路市場活禽交易行為。暫時封閉公園等的進入式鳥園、鴿場等場所,鳥類表演等活動。

央視新聞官方微博@央視新聞4月6日消息,上海市信鴿協會緊急通知:2013年全市、區、縣信鴿比賽即日起全部暫停,任何信鴿組織及個人不得以任何名義組織信鴿賽事及信鴿司放活動。

世衛組織:無法就中藥是否能預防H7N9病毒做出評論

新華網4月6日消息,世界衛生組織發言人格雷戈裡·哈特爾5日表示,目前在中國確診的所有H7N9感染病例的密切接觸者中,沒有人的H7N9病毒檢測呈陽性,而且沒有跡象表明病例之間有流行病學聯繫,現階段沒有證據顯示該病毒可以「持續人際傳播」。

針對關於使用「持續」這個說法是否表明該病毒有人際傳播可能的提問,哈特爾表示,在對密切接觸者的跟蹤觀察結束前,必須保持警惕,現階段還不能就病毒是否具有人際傳播能力下定論。

哈特爾還表示,他無法就中藥是否能預防H7N9病毒做出評論,世衛組織推薦的預防方式包括個人衛生防護、避免接觸患病動物和死動物等。此外,初步試驗結果顯示,奧司他韋和扎那米韋等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可能對該病毒產生影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275

「裘莉效應」掀起全球預防醫學熱潮癌症基因解碼


2013-07-01 TWM
 
 

 

癌症,萬病之王,一種人類費時五千年對抗的疾病;基因,生命起源,一個人類研究百年都還在尋找的答案。

當癌症遇上基因,那些我們找不到答案的問題、長征的五千年黑暗戰役,開始露出一線曙光……撰文‧賴筱凡 研究員‧蔡曜蓮「我的母親與癌症病魔搏鬥近十年,在五十六歲那年過世。她撐得夠久,所以能看見早些出生的幾個孫兒,享受含飴弄孫之樂。我其他的子女卻永遠沒有機會認識她,感受她是多麼和藹可親的一個人。

我們經常談到『媽咪的媽咪』,我發現自己得試著解釋把她從我們身邊帶走的病症。子女問我是否會被相同的病魔帶走,我總是叫他們別擔心;但事實是,我帶有一個『有缺陷』的基因BRCA1,讓我罹患乳癌和卵巢癌的風險大幅增高。」五月十四日,當這篇名為〈我的醫療選擇〉的投書登在《紐約時報》上時,那一刻,全世界開始用不一樣的眼光來看影星安潔莉娜.裘莉(Angelina Joie),她是三個小孩的媽,也是一位罹患乳癌母親的女兒。裘莉的舉動之所以震撼全球,或許是她身為一位好萊塢巨星,卻選擇切除乳房換得活下去的機會。這事件也讓世人意識到,人類在與癌症搏鬥五千年後,終於露出曙光。

基因變異等於癌症?

不會立即致病 但對某些毒素代謝較差四千六百年前,埃及古王國時期名醫印和闐(Imhotep)記載了癌症病歷,其後以外科手術切除,就成了治療癌症的主要手法;一直要到一九○二年,居禮夫人發現輻射性的鐳元素,人類才又增添了對付癌細胞的新武器;而二次世界大戰後,化學製藥的發達,又為治療癌症導入了化療的流程;但直到近年基因技術的突破,癌症的預防性治療才得以實現。這一步,我們走了將近五千年之久。

儘管如此,癌症存在這五千年來,深深困擾著人類,就如同裘莉在投書中所說:「癌症仍是一個令人望而生畏的字眼,深沉的無力感油然而生。」我們對癌症了解得太少,但罹癌的人數又太多,全世界每年約有七百萬人死於癌症,在台灣也有八千多條生命因癌隕落。因此,每當癌症到來,就像是世界末日般令人絕望。

我們無法理解,有些疾病的出現,如肺結核,是掏空我們的器官;但癌症的出現,卻是不斷的增生,無止境地擴張,像是要侵入我們體內的每個器官。因此,在癌症發現、治療、預防之前,我們應該先知道,癌症是怎麼來的。

如果把人體比喻成一個王國,那麼我們體內多達一百兆個體細胞,就像是在這個王國裡辛勤工作的子民,它們都依照著一套標準作業程序──DNA,作為工作的最高指導原則,不停地複製、分裂、複製、分裂,周而復始地進行著。

可是,百密總有一疏,當這些忠心耿耿的體細胞在複製過程中,約莫一百萬次會出錯一次,造成人類體內基因的變異,也就是科學上稱為「單核苷酸多態性」(SNP)。

這些基因變異,不會讓你致病,卻可能讓你對一些事物的反應特別敏感。台灣很早就投入基因工程領域的科學家如中研院院士陳垣崇,最早就是用基因檢測,診斷一些代謝性疾病。

安法抗衰老診所院長王桂良進一步舉例,人體內的第二對染色體裡,有著一個名叫CYP1B1的基因,它掌控我們體內的解毒功能,所以,「當這個基因出現變異,你就會得某些疾病嗎?顯然不是,而是代表你的身體對一些毒素代謝較差。」他說。

癌症都是後天造成?

不抽菸也可能得肺腺癌 元凶是基因一連串的化學名稱如同外星語般難懂,陳列在檢測報告上,它們叫作多環芳香烴、異環芳香烴、雌激素。這些看似遙不可及的名詞,卻存在我們的生活裡,「廚房油煙、香菸的煙霧、汽機車排放的廢氣,就連你燒香拜佛的裊裊香氣裡,都有多環芳香烴的存在。」王桂良的話乍聽之下,令人驚恐。

正常人體的解毒功能,可以排除這些毒素,「但如果你的CYP1B1基因變異,代表你身體對這些毒素的排解功能比較差。」王桂良緩緩解釋著,解毒功能較差的人,又虔心禮佛、一日三炷清香,或者長期籠罩在廚房油煙裡,常吃燒烤食物,都會加速毒素累積,最後造成細胞病變,癌症就這麼產生了。

「肺癌、乳癌、前列腺癌,都是這個基因變異下,可能導致的疾病。」王桂良說。於是,我們體內原本盡忠職守的體細胞子民們,依舊不停地複製、分裂,只是製造出來的是有缺陷的癌細胞。聽起來很科幻,卻有越來越多的數據告訴我們這些答案。

「台灣罹患肺腺癌的人,有一半以上都來自基因變異。」二○○七年,一篇刊登在國際期刊《癌細胞》(Caner Cell)的論文震撼全球,主導這項肺癌研究的是國際權威、台大醫學院院長楊泮池;而惹禍的這個基因叫作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它控制人體內細胞生長,這個基因病變的結果,就是即使你不抽菸,也可能得到肺腺癌,如前副總統蕭萬長。

然而,這還不是最令人震驚的,深耕基因醫學的禾馨婦產科執行長蘇怡寧說:「基因變異不一定會造成癌症,可是遺傳性癌症,卻有很高的機率發病,而且這個突變基因,你一生下來就存在。」遺傳性癌症就像是原罪,讓這些患者一出生就背負著沉重的十字架,他們有的人終生不敢嫁娶;有的人活在隨時可能撒手人寰的不安裡,就像裘莉一樣。

罹癌真是命中注定?

有家族變異基因遺傳者 幾乎躲不掉接下來這個故事距離我們很近,一位台灣女孩薇薇安(化名)的故事。

二十九歲,是一位女孩的黃金歲月,她們通常累積了一定的工作成就,身邊攢了一筆錢,足夠讓自己打扮得光鮮亮麗,她們自信、美麗、享受人生。只是,比起一般的二十九歲女孩,薇薇安眉宇間多了一股憂鬱。

「她已經切除了左邊乳房,發病時,她只有二十九歲。」薇薇安不是蘇怡寧遇到的第一件病例,基因檢測開始發展的這十年來,上門找蘇怡寧做檢測的乳癌患者很多,但多半已經發病,且家族有超過兩個人都得了乳癌、卵巢癌。「她們上醫院時,通常會被送到癌症中心接受治療,細心一點的醫師會多問一些罹癌家族史,能像裘莉這樣做到預防治療的人,很少。」薇薇安的媽媽和外婆,都是乳癌患者,在癌症醫師的建議下,她找上了蘇怡寧。「她接下來很有可能罹患卵巢癌,如果基因檢測結果確認她就是BRCA1基因突變的患者,我們會建議她趕快生小孩,然後切除卵巢。」十年了,從蘇怡寧投入基因醫學以來,真正接受預防切除的病患數,是零。「這就是東方人與西方人的差異,東方人覺得乳房是外表的一環,願意動切除手術的人,少之又少。」乳癌和卵巢癌是少數可以透過切除手術,杜絕癌細胞增長的疾病。

「倒是願意切除卵巢的人多一些,大概是五個吧。」蘇怡寧說,這些病患多數是從國外得到基因檢測資訊,回來台灣做基因檢測,想知道自己是否為遺傳性乳癌與卵巢癌的帶因者。

這樣的數目聽起來少得可憐,但不得不面對的真相是,台灣每年新增的乳癌患者有八千多人,高居台灣女性好發癌症的第一名,其中有一○%至一五%是遺傳性乳癌。「BRCA1與BRCA2基因的突變,會讓遺傳性乳癌、卵巢癌的帶因者,八○%在七十歲前罹患乳癌。」蘇怡寧拿出歐美統計數據佐證,BRCA1、BRCA2基因被證實是遺傳性乳癌、卵巢癌的致病原因,至今已超過二十年,歐美國家更累積大量的數據證實。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台南的一個家族。老父親因為大腸直腸癌而過世,膝下八名子女,其中六人都是大腸直腸癌的患者;尚未發病的另外兩人,完全拒絕接受基因檢測,他們的理由很簡單:「如果確定帶有突變基因,別人會怎麼看我們。」尤其他們其中一人是待嫁閨女,深怕未來的夫家因此用異樣眼光看她。

「造成遺傳性大腸直腸癌的基因突變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家族性多發腺性息肉(FAP),一個是遺傳性非息肉性大腸直腸癌(HNPCC);前者約占大腸直腸癌的五%,後者則占五%至一五%。」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專任主治醫師謝政毅說,這是一種顯性遺傳,帶有突變基因的人,平均三十五歲前會發病。

面對絕症束手無策?

透過基因檢測 可及早發現、治療於是,當基因檢測開啟了如潘朵拉盒子般的神祕密碼,我們的身體為何生病、罹癌,不再是找不到答案的問題。這一切,都是從一九八八年的兩篇論文開始的,為基因醫學時代揭示了新頁,讓全世界的科學家、醫師無不大舉投入基因研究。VIVO生技創投共同創辦人孔繁建就說,基因檢測市場規模爆發力強,幾乎每年都以二○%的速度飛快成長。

以美國為例,美國可說是全世界基因檢測發展最快的國家,早在一九八七年,美國國會就通過三十億美元的預算,要進行人體基因定序的大型人類基因組計畫(HGP),計畫時間長達十五年;美國政府甚至還成立國立人類基因研究所(NHGRI),就是希望解開人體基因密碼。

時至今日,小自親子檢定,大至癌症基因篩檢與預防,都有機會用到基因檢測技術。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更直接點出九大基因,可能造成乳癌、卵巢癌、攝護腺癌、腦瘤等病症遺傳。

但基因檢測的範疇不僅於此,「在基因檢測技術快速發展下,小腦萎縮、帕金森氏症、亨丁頓舞蹈症等疾病,都可以更早被檢測出來,及早投入治療。」蘇怡寧說,這是他投入基因醫學十多年來的堅持,在基因科技發展下,成為顯學指日可待。

確實,在美國政府與許多生技公司投入下,基因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有權威如賽雷拉基因公司(Celera Genomics,後併入美商應用生命公司),二○○○年六月,還與時任美國總統的柯林頓一同在白宮宣布完成人類基因定序初稿;也有為裘莉做基因檢測而聲名大譟的「無限大數」基因科技公司(Myriad Genetics)。

基因檢測是萬靈丹?

雖可能如驗孕棒般便利 恐引發爭議這些基因公司無不希望大力推廣基因檢測,美國更出現「消費者基因檢測(Direct-to-Consumer Genetic Testing)」,或者稱之為「居家基因檢測(At-Home Genetic Testing),你只要上網填妥收件地址、電子信箱與電話號碼,刷卡支付九十九美元(約新台幣三千元);兩天後,你就會收到一個基因測試盒,裡面有著長長的管子,貼著一組條碼。上網註冊完成後,蒐集部分口水,封存寄回,六到八周後,你就會得到基因檢測報告。

在美國,提供居家基因檢測最為知名的基因公司,叫作「二十三與我(23 AND ME)」,它之所以名聞遐邇,是因為其創辦人沃斯基(Anne Wojcicki),她有一位全球知名的丈夫──Google創辦人之一的布林(Sergey Brin),Google創投也因而投資「二十三與我」,募資超過一億美元。

「這些基因公司,終極目標是要把基因測試做到像驗孕棒一樣便利,但這可能會引發非常多的問題。」謝政毅搖了搖頭,這些「居家基因檢測」越來越氾濫,消費者拿到基因檢測報告後,爭議才正要開始,「如果報告結果很好,皆大歡喜;但如果報告結果不好,你要不要相信報告內容?」不論如何,基因檢測就像是打開潘朵拉盒子,它讓我們對於自己會罹患哪些疾病?為何會得病?都有了清楚的解答輪廓;癌症的形成、治療、預防,也不再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

就如同「DNA之父」華生(Jame Watson)在「DNA結構發現五十周年」慶祝會的演講上所說:「知識和教育是人類進步的基礎,人類有追求幸福的權利,但也有巨大的責任。」只是,在潘朵拉盒子被打開後,我們要如何正確運用這些資訊,將會是未來處於新基因時代的我們,不得不面對的課題。

基因,是致癌凶手?

1988年,《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兩篇論文,開啟了基因時代;隨著越來越多研究顯示,人類罹癌的關鍵因素,可能就出在基因。當我們不解為何罹癌時,得先從認識基因開始。

什麼是基因?──決定每個人獨特性的關鍵每個細胞都有一個細胞核,細胞核裡又藏著23對染色體,一半染色體來自母親,另一半則來自父親。而我們體內的99.99%細胞都帶有同一套染色體,不同的0.1%造就了每個人的獨特性,例如有些人會捲舌、有些人不會。

每個染色體裡又藏有DNA,外形雙螺旋的DNA裡,主要由四個字母A、T、C、G不斷變化排序,大約可以組成32億對,這就是我們的基因組。

正常排序為C、G人體的基因排序,充滿基因變異,有些變異安靜地存在染色體中;有些變異則會讓身體生病的風險大大提升。變異排序為T、A

整理:賴筱凡

關於基因檢測

你該知道的3件事

1.為什麼基因會變異?──以第2對染色體基因變異致癌為例我們體內的第2對染色體,有一個負責控制解毒功能的基因,叫作CYP1B1。有這個變異基因的人,對部分毒素的排解功能較差。當他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接觸多環芳香烴、異環芳香烴等化合物,在毒素無法排解下,癌症就來敲門(如下圖示)。

2. 基因解密可提早發現哪些病?

透過基因檢測,現在已有超過5千萬個基因變異可被偵測出來,從心血管疾病、巴金森氏症、僵直性脊椎炎、骨質疏鬆、黃斑部病變,到遺傳性的小腦萎縮症、亨丁頓舞蹈症、唐氏症,都在基因檢測的範疇。

其中,可檢測出的癌症包含有:乳癌、卵巢癌、大腸直腸癌、前列腺癌、肺腺癌、血癌、胰臟癌、腎臟癌、視神經母細胞瘤等。

第2對染色體(CYP1B1)控制排毒功能基因變異對多環芳香烴、異環芳香烴排解能力較差+抽菸、廚房油煙、汽機車廢氣、吃燒烤,大量累積毒素

肺癌、乳癌、前列腺癌

3.有些人罹癌是天生注定?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公布,超過50種癌症與基因遺傳有關,這些基因突變會透過遺傳,一代一代地世襲下去。其中最為人知的顯性遺傳癌症有三:遺傳性乳癌與卵巢癌、遺傳性大腸直腸癌,與視網膜母細胞瘤。

有這些突變基因的人,罹癌的機率將比一般人高,癌症成了他們身上的原罪。

你是4大高危險群嗎?

—— 以遺傳性乳癌、卵巢癌為例1. 家族中有兩人罹患乳癌或卵巢癌。

2. 家族中同一人接續罹患乳癌與卵巢癌。

3. 家族中有男性罹患乳癌。

4. 三人以上一親等被診斷為乳癌患者。

整理:賴筱凡

裘莉勇敢面對的真相

從曾祖母到母親、阿姨與叔叔,裘莉家族裡至少有五人罹患癌症。基因檢測告訴裘莉的真相是:70歲前罹患乳癌的機率高達80%,得到卵巢癌的機率是63%,而基因突變也可能讓她步上媽媽與祖母罹癌的後塵。

曾祖母Virginia Gouswens乳癌祖母Lois Bertrand乳癌母親 Marcheline Bertrand乳癌、卵巢癌阿姨 Debbie Martin乳癌叔叔Raleigh Bertrand癌症裘莉 38歲尚未發病,卻已做預防性乳房切除大女兒7歲、兒子5歲、小女兒5歲未來有很高的機率罹患遺傳性乳癌、卵巢癌

基因突變者

比一般人易得乳癌、卵巢癌罹癌機率(%)一般人具BRCA基因的人

乳癌50歲250

乳癌70歲887

第二次罹乳癌70歲1164 卵巢癌70歲<144

整理:賴筱凡、蔡曜蓮

基因檢測

將成疾病預防顯學──基因研究發展大事紀

1866年

「基因之父」奧地利人孟德爾發現,豌豆芽的高矮、顏色都是由一對基因決定,開啟人類對基因的研究。

1933年

丹麥遺傳學家詹恩布瑞契發現DNA在染色體內,RNA在所有細胞的細胞質中,基因的研究進入DNA時代。

1953年

美國生物學家華生與克立克發現DNA的雙螺旋結構,讓分子醫學有重大進展,兩人並獲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1972年

華特法爾和他的研究團隊對基因分子的結構研究,開啟基因定序的發展。

1990年

由美國投資30億美元,啟動人類基因組計畫,著手基因定序工作,後來包括英、日、法、德、中國都陸續加入這項計畫,形成「國際人類基因組組織(HUGO)」。

2003年

由數位科學家發起的跨國基因定序合作計畫,宣告完成99%基因定序,人類的基因解碼已達99.99%的準確率。

2013年

影星安潔莉娜.裘莉自切雙乳預防乳癌,讓眾人意識到基因醫學的長足進步,人類預防疾病的能力大幅提升。

整理:蔡曜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2809

掃盲埃博拉:起因、風險、預防 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890

埃博拉,Ebola,傳染病,WHO,西非

今年9月17日,美國總統奧巴馬表示,“埃博拉在美國暴發的幾率極低”。當地時間昨日,美國疾病與預防控制中心(CDC)公布,9月下旬美國首次出現埃博拉病例,9月28日病患入院接受治療。

盡管奧巴馬曾警告埃博拉疫情“在逐步失控”,上月中旬華爾街見聞的文章還提到,埃博拉本月侵入美國的幾率有20%,但疾病首現美國本土的傳播速度還是讓一些人始料未及。

意外已發生,驚慌也無用。與其憂心忡忡卻無所適從,不如客觀地了解形勢,以正確的態度對待。華爾街見聞在此總結彭博、世界衛生組織(WHO)等媒體和機構的介紹,以問答的形式幫助大家對今年的埃博拉疫病形成全面的認識。

問:埃博拉疫病怎樣暴發及傳播?

答:目前尚未查明埃博拉病毒起源何處。WHO認為,屬於大蝙蝠亞目的果蝠(fruit bat)是最有可能的宿主,即為埃博拉病毒提供生存環境的生物。

通過血液和尿液、唾液等體液接觸,熱帶雨林生活的大猩猩、黑猩猩和蝙蝠將埃博拉病毒傳染給人類。

健康人皮膚破損的部位或者粘膜如果接觸到留下埃博拉疫病患者體液的物件,如床單、衣物和用過的針管,也可能被感染。

問:埃博拉疫病今年怎樣傳播開來,有多大的幾率在非洲以外地區大範圍暴發?

首批埃博拉病例出現在中非的偏遠村鎮,那里靠近熱帶雨林。但今年暴發的史上最慘重埃博拉疫病發生在西非。

華爾街見聞今年8月援引《紐約時報》報道介紹,這輪埃博拉疫病的首個病患是一個幾內亞的男孩。目前西非的大城市和鄉村都有確診的感染病例。

今年3月首次確診以來,西非地區暴發的埃博拉疫病已致6500人感染、將近3100人死亡。

美國CDC透露,美國本土的首個埃博拉病例是在從利比里亞回國後確診的,公共衛生官員正在追查所有該病人接觸過的人。三名在利比里亞服務的美國醫護工作者已被送往美國國內醫院治療。

CDC認為,在美國,埃博拉疫病不可能像在西非那樣瘋狂傳播,因為國內醫院和掩埋處理過程在控制傳染方面做得更好。

問:埃博拉病毒有無治愈的方法和藥物?

答:目前還沒有治療這種傳染病的特效藥。病情嚴重的患者應得到密集的支持性護理。他們會經常脫水,需要靜脈註射或者口服含有電解質的溶劑。

問:咳嗽和打噴嚏會不會傳播埃博拉病毒?

答:只有在出現埃博拉疫病的癥狀以後,患者才具有傳染性。如果埃博拉病患朝著健康人的面部打噴嚏或者咳嗽,對方可能被傳染。但埃博拉病毒並非通過空氣傳播,這種病毒進入人體的主要渠道還是身體的小切口、擦傷處,以及眼、耳、鼻、口的粘膜。

問:感染埃博拉病毒後多久會出現疫病癥狀?

答:埃博拉疫病的潛伏期是2-21天。在最近的疫情來看,潛伏期一般是4-6天。

問: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癥狀有哪些?

答:典型的癥狀最初是突然發高燒,一直覺得身體虛弱、肌肉疼痛,頭痛,咽喉也痛,然後病人會嘔吐、腹瀉、出皮疹、腎臟與肝臟功能受損。有些病人體內體外都會出血。只有經過實驗室測試才能確認是否被感染。

問:如何降低感染埃博拉病毒的風險?

答:WHO認為,應采取以下三方面措施降低風險:

1、降低野生動物傳染人類的風險:避免與攜帶病毒的果蝠、猴類/猩猩接觸,不要生食這類動物肉。接觸這類動物時應戴手套,並穿戴其他適當的防護衣物。如要食用與動物血液和肉類有關的食品,應將這些食物烹制熟透。

2、降低人類傳染的風險:避免與患者直接接觸,尤其要避免接觸他們的體液。在家中護理病患時,應戴好手套,使用適當的個人防護設備。去醫院探望病人或在家中照料病人以後要定時洗手。

3、控制傳播的措施:迅速又安全地掩埋死者,確認患者生前可能與哪些人接觸,然後在21天內監控疑似被感染者的健康狀況,將患者與健康人隔離很重要,保持良好的衛生環境、維護清潔的環境也都很重要。

問:今年的埃博拉疫病與往年有何不同?

答:今年疫情首先出現在西非的幾內亞、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亞三國。到目前為止,剛果和烏幹達的疫情都是國內史上最嚴重的,兩國都要設立隔離區。

可是,由於邊境管控不嚴,並未尋求治療的被感染患者還可能自由出入上述西非三國。

今年9月下旬,WHO的專家發布了一份為期九個月的評估報告,稱西非地區埃博拉疫病的死亡率高達71%,目前應對這種傳染病的“前景黯淡”。該報告警告,若控制傳播的措施未取得明顯進展,未來幾個月埃博拉病例的增加速度將由目前的每周數百例增至數千例,到11月2日可能超過2萬例。

問:當前有哪些抗埃博拉藥物正在研制?

答:美國政府、加拿大公共衛生署(PHAC)和兩家制藥公司——美國加州聖叠戈的Mapp Biopharmaceutical Inc.與加拿大多倫多的Defyrus Inc.正研制一種實驗性的抗體複合物。動物實驗顯示了這種藥物的治療前景。

Defyrus公司稱,可能明年上半年就會進行相關藥物的臨床安全試驗。

以煙葉制造的ZMapp藥物未經臨床實驗,但得到了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批準,成為應急用藥,兩名被感染的美國醫護工作者服藥後已經康複。

制藥公司Tekmira Pharmaceuticals Corp.測試的埃博拉藥物幫助治愈了另一名美國醫護人員。那是治愈的第三個美國醫護人員病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709

“結束緊縮”承諾恐落空 希臘政府給民眾“打預防針”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509

希臘,德國,歐洲債務危機

希臘新政府最遲本周一晚要提交承諾采取的經濟改革措施清單,希臘總理齊普拉斯(Alexis Tsipras)可能難以既滿足歐元區債權國的要求,又維持其領導的政黨聯盟Syriza的反財政緊縮立場。Syriza此前已經在為希臘民眾“打預防針”,讓選民對Syriza今後可能無法兌現大選時所做的撤銷緊縮承諾有心理準備。

上周五的歐元集團會議上,希臘與其他歐元區國家財長達成一致,歐盟對希臘的援助將延長四個月,前提是希臘要在本周一結束以前提交上述改革的措施清單,國際援助方——歐盟、歐洲央行和IMF將對此審議。到今年4月為止,希臘政府將必須就改革措施的細節與援助方談判,然後才可能得到新的救助款。希臘政府可能為此被迫做出讓步,而讓步又可能招致國內民眾和Syriza內部的抵制。

《華爾街日報》報道指出,自上月大選獲勝以來,Syriza領導的希臘政府已經逐步調整向選民傳遞的信號,已明確體現出,準備放寬將外債重組的相關要求,將兌現其選舉期間承諾的期限由幾個月延長至幾年,將立即上調希臘國內最低工資的目標改為未來兩年內逐步上調,其重新聘用上屆政府解雇的約萬名公務員承諾也改為,在今年預算允許的情況下,讓不合憲法規定解雇的公務員重返工作崗位。

前日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如果歐元區財長不接受最遲本周一晚希臘提交的計劃改革措施,上周五的協議結果理論上就會取消,本周又要開始新一輪緊急談判。彭博報道援引雅典經濟與商業大學教授Panos Tsakloglou的預測稱:

“對歐元區、主要是對希臘而言,風險太高。希臘的經濟、特別是銀行系統可能立即崩潰。無論采用何種方法,他們(希臘政府)都會在延長救助所需的措施清單方面做出讓步。”

到目前為止,希臘新政府還擁有很高的人氣。上述《華爾街日報》報道稱,上周日親政府希臘報紙Avgi公布的民調結果顯示,80%的希臘民眾支持本屆政府處理債務談判的表現,其他獨立的報紙調查結果也與此類似。報道援引希臘大學政治學教授Ilias Nikolakopoulos的評論稱:

“(希臘新政府)已經為政策回調做準備,已準備了(回調的)基礎。貸款協議出現轉變會讓一些人失望,但不足以威脅政府整體的人氣。” 

但上述報道也提到,Syriza內部已出現不“和諧”的聲音:92歲的歐洲議會成員、Syriza最資深、最活躍的政客Manolis Glezos上周日在個人博客上發布公開信稱:“一個月過去,承諾還未成現實。我個人要請求接受這一幻想的希臘民眾原諒。”

而上述彭博報道提到,希臘財長Yanis Varoufakis上周六還在內閣會議結束後表示,希臘政府與援助機構討論過改革措施,沒有任何不同意見,“我們幾乎可以肯定會得到機構同意。”

以下《華爾街日報》圖表展示了從今年開始希臘有多少債務到期,債主分別是誰。

希臘,德國,歐洲債務危機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931

中國經濟如何預防“日本病”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2/4752652.html

中國經濟如何預防“日本病”

第一財經日報 章軻 2016-02-23 06:00:00

“我最近讀了東京大學伊藤教授的一篇文章,說全球正在出現‘日本病’。”近日,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舉辦的“2016年經濟形勢座談會”上,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殷劍峰說。

“我最近讀了東京大學伊藤教授的一篇文章,說全球正在出現‘日本病’。”近日,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舉辦的“2016年經濟形勢座談會”上,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殷劍峰說。

他解釋說,日本病有幾個特點:第一是增長停滯,實際增長率小於潛在增長率;第二是長期萎縮,實際自然利率小於零或者小於實際利率。日本病的背後名義大衰退主要是需求萎縮,而在總需求萎縮的背後,主要是家庭收入的下降。

“日本病”的起源是資產價格泡沫破裂引發的資產負債表衰退;日本病持續的原因:總需求不足、總供給側缺乏活力、通貨緊縮和高杠桿;日本病的根源:預期不好、信心不足。家庭預期未來收入下降、開支增加。企業預期未來的資本邊際報酬下降。

回顧2015年中國經濟,殷劍峰說,2015年7月到12月匯市名義貶值6%,2015年7月上證指數破5000點,同時股市的杠桿不斷地上升。房市也出現分化,2013年底開始,一線、二線、三線城市房價增速都在下降。從2015年開始,不僅實際GDP在下降,名義GDP也在下降。

從日本的經驗看,PPI通縮到CPI通縮主要是通過工資。殷劍峰說,從中國目前城鎮企業單位的工資增速來看,2012年以來,國有企業的工資總額和平均工資增速都已下降到10%以下,其他單位的工資增速下降也非常快。

殷劍峰說,衡量中國目前的“日本病”指數,如果用季度產出缺口加上PPI或者CPI,再加上銀行的利率,會發現如果用CPI統計,目前指數還在零之上。但用PPI統計,這個指數從2015年二季度開始已跌到零以下。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蔡昉認為,當年日本出問題時都以為是周期性問題,因此按周期性問題解決,結果導致了“日本病”。蔡昉認為,中國應著眼於提高勞動參與率和全要素生產率的改革紅利,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性改革。

編輯:一財小編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397

美國高科技公司聯名上書給下任總統打政策“預防針”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0186.html

為了TPP,美國矽谷的高科技公司破天荒地站在了同一條戰線上。

近日,據路透社報道,代表亞馬遜、優步、蘋果、臉書等科技企業的13家美國行業協會聯名上書,呼籲下一任美國總統支持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並降低高科技公司從海外招攬人才的難度。

特朗普和希拉里:反對TPP,但接受人才跨境流動

趁7月的共和黨和民主黨代表大會還未召開之前,4日,這些行業協會在發布的公開信中提出了十多條政策建議,要求候選人在11月8日的總統選舉中考慮他們提出的意見。

不過,“支持TPP”這一要求與共和黨候選人唐納德·特朗普和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克林頓此前所持的立場背道而馳。

早在2015年10月,民主黨總統參選人希拉里就曾發聲,明確反對(TPP),原因是該協議並沒有達到她所要求的高門檻。

希拉里通過競選團隊發布聲明稱:“據我迄今所知,我無法支持這項協議。我從一開始就強調,貿易協議理應創造良好的就業機會、提高工資水準和提升國家安全。現在,我依然認為這是我們必須滿足的高門檻。”

而特朗普更是明確批評了TPP,直言“TPP是個糟糕的協議,政府的無能已經超出了理解範圍。”

盡管對奧巴馬的貿易政策多有批評,但在科技人才的跨國流動上,務實的特朗普和希拉里都表達了更具彈性的立場。

在3月共和黨的一場辯論中,對於是否要為高技術外國員工提供H-1B簽證,特朗普表示自己“軟化了立場,因為這個國家需要更多人才。”

H-1B是美國簽證的一種——特殊專業人員/臨時工作簽證Specialty Occupations/ Temporary Worker Visas (H-1B)。作為美國最主要的工作簽證類別,H-1B簽證發放給美國公司雇傭的有專業技能的外籍員工,屬於非移民簽證的一種。

持有H-1B簽證者可以在美國工作3年,然後可以再延長3年,6年期滿後如果簽證持有者的身份還沒有轉變,就必須離開美國。希拉里同樣為應該向高技術人才放寬簽證數量表示支持。

矽谷政治影響力崛起

作為美國經濟中不斷崛起的力量,矽谷的科技公司在美國政治領域的影響力也正在逐步加深。除了移民和專利改革,高科技行業也成功地加強了對網絡中立性的保護,並削減了政府在一些領域的監管力度。

“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一大批技術貿易機構在總統大選期間站在同一條戰線上。”據路透社報道,在聯名信的簽名中,可以看到創業者聯盟、BSA軟件聯盟、計算機技術工業協會、計算機與通訊工業協會、消費者技術協會、半導體工業協會、矽谷領導力集團、軟件和信息工業協會、技術CEO委員會和技術網。

在十多條政策建議之中,高科技企業呼籲限制對第三方演講的網上審查制度、支持分享經濟、減輕稅負等。

此外,高科技企業也呼籲建立“精準的政府對用戶數據的使用權”,並確認加密是一種“關鍵性的安全工具”。

這一建議與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的態度直接相關。在競選期間,特朗普曾表示自己將敦促國家安全局恢複對美國電話記錄的收集。

在他看來,當局應該將保護國家利益置於個人隱私之上。

今年年初,由於蘋果公司與美國聯邦調查局在是否解鎖加州槍手的手機一案中發生激烈爭執,特朗普也曾呼籲聯合抵制蘋果公司。希拉里也支持了對美國國家安全局的改革,她認為,在個人隱私與安全之間應該產生一種平衡。

另一方面,矽谷公司選擇此刻進行聯名上書恰逢美國總統大選的關鍵轉折。

當地時間5月3日的印第安納州初選中,特朗普再下一城,黨內對手克魯茲、卡西奇先後宣布退選,特朗普成為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幾乎板上釘釘。

有關特朗普的提問甚至出現在了5月4日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

有記者提問:“特朗普在經貿等問題上對華立場強硬,中方對他可能出任下屆美國總統是否感到擔憂?”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對此表示:“美國總統選舉是美國內政,我們對當前選舉情況不作評論。需要指出的是,中美經貿合作的本質是互利共贏,符合雙方共同利益。我們希望美國各界人士理性、客觀看待這一關系。”

從5月4日開始,下一任美國總統幾乎必將在特朗普與希拉里之間產生,這兩位總統候選人的政策傾向將在未來產生決定性的影響,而矽谷科技企業此時打出“政策預防針”也顯得意味深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074

最高檢:嚴肅查辦和預防六類食藥監管領域職務犯罪案

8月3日據最高檢網站,最高人民檢察院反貪汙賄賂總局近日下發了《關於嚴肅查辦和積極預防食品藥品監管領域職務犯罪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各級檢察機關職務犯罪偵防部門堅決貫徹落實“四個最嚴”要求,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為“嚴把從農田到餐桌、從實驗室到醫院的每一道防線”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通知》強調,各級檢察機關要堅持貪瀆並懲,重點查辦六類職務犯罪案件:

一是人民群眾反映強烈,黨委政府關註,新聞媒體曝光,損失後果嚴重以及社會影響惡劣的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的瀆職犯罪案件;二是食品藥品安全惡性事件涉及的瀆職犯罪案件;三是負有食品藥品安全監管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對轄區內存在的食品藥品行業“潛規則”不聞不問,致使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瀆職犯罪案件;四是以罰代刑,對依法應當移交司法機關處理的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的刑事犯罪案件不移交的瀆職犯罪案件;五是徇私舞弊,偽造食品檢驗結果及動植物檢疫結果,或對應當檢驗檢疫的不檢驗檢疫以及延誤出證、錯誤出證的瀆職犯罪案件;六是國家工作人員索賄受賄、充當“保護傘”的犯罪和食品藥品生產經營者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而拉攏腐蝕圍獵國家工作人員的行賄犯罪。

《通知》指出,各地檢察機關職務犯罪偵查預防部門結合自身實際,圍繞重點領域和案件,適時組織開展專項活動。加強同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公安、法院等部門的聯系協調,做好情況通報、線索移送、案件協查、信息共享等工作。強化組織協調,積極運用提辦、交辦、指定異地管轄等辦案措施,突出查辦大案要案和窩案串案。深入查擺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的體制機制問題,形成高質量的預防調查報告,促進主管監管部門堵塞監管漏洞和解決監管空白等問題。

《通知》要求,各級檢察機關職務犯罪偵防部門加強組織領導,積極爭取和依靠當地黨委、人大、政府的領導、監督和支持,努力營造良好的執法辦案環境。全力配合、主動對接偵查監督部門的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專項立案監督工作。及時向最高檢反貪汙賄賂總局報告本地區查辦食品藥品監管領域職務犯罪案件情況和重大食品藥品監管領域職務犯罪案件,加強經驗總結。

(綜合最高人民檢察院網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496

日本預防過勞死白皮書:2成企業月加班超80小時

據共同社7日消息,厚生勞動省首次基於《預防過勞死等對策推進法》匯總的2016年版《預防過勞死等對策白皮書》概要。

其中提到,實態問卷調查顯示,有正式員工月加班超80小時的日本企業占23%等,寫入了反應過勞死背景原因的長時間勞動數據。白皮書最早10月公布。日本政府相關人士透露了這一信息。

據了解,日本《預防過勞死法》於2014年11月施行。作為對策,該法規定日本國家和地方政府應開展有關過勞死和過度勞動實際狀況的調研和科普活動等,有義務向國會報告過勞死的現狀和政府采取的措施。

白皮書中寫入了日本厚勞省委托外部機構開展的2015年度調研工作結果,問卷調查以約1萬家企業(回答1743份)、約2萬名勞動者(回答約19583份)為對象實施。

調查結果顯示,日本正式員工的加班時間最長的月份里,回答加班時間“超過80小時不滿100小時”的企業占總體的11%,更有12%稱“超過100小時”。

按行業來看,加班最多的是“信息通信業”的44%,“學術研究、專業技術服務業”為41%,“運輸業、郵政業”為38%。平均每月加班時間超過45小時的企業中,“運輸業、郵政業”最多,達14%。

白皮書還登載了日本“全國思考過勞死家屬會”代表寺西笑子的專欄文章,呼籲“企業和勞動者自身都需要改變意識。過勞死遺屬的呼籲對此不可或缺。希望促使各種立場的人們一起參與,努力實現沒有過勞死的社會”。

此外,作為國家的相關舉措,白皮書介紹了設置勞動條件咨詢窗口、在大學和高中召開工作條件學習會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136

中國擬立核安全法,預防和應對核事故對人身和環境造成危害

31日據中國網消息,《中華人民共和國核安全法(草案)》今日初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草案共七章86條,明確了核設施、核材料安全,核事故應急準備與響應,信息公開與公眾參與,監督檢查以及法律責任等方面的內容。

根據規劃,預計到2020年,我國核電機組數量將躍居世界第二位。為進一步提高核安全保障措施,迫切需要制定核安全法律予以規範。

草案從如下四個方面明確了立法目的,一是為安全利用核能,保證核設施、核材料安全;二是為預防與應對核事故;三是為保護涉核人員和公眾的安全與健康;四是為保護環境。這一立法目的主要是預防和應對由核設施、核材料導致的核事故造成的對人身和環境的危害。

據中新社報道,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張雲川當日表示,核安全立法有利於增進社會公眾對核安全的了解和信心、完善核安全法律體系、強化核安全監管工作、促進中國核安全國際合作。

草案明確,從事核事業應當遵循“確保安全”的方針。國務院核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負責核安全的監督管理,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範圍內負責有關的核安全管理工作。

草案規定了具體的各項制度和措施,包括規劃、標準、報告與反饋、許可、核事故應急準備與響應、資質資格管理等制度,明確了一些相關的核安全保障措施,如核安全文化、宣傳和教育、人員培訓、國際合作、科研、資金保障等。

在信息公開與公眾參與方面,草案設專章進行明確。草案規定,國務院有關部門及核設施所在地省級人民政府應當在各自職責範圍內依法公開核安全相關信息;國務院核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依法公開核安全行政許可程序及結論,公開核安全有關活動的安全監督檢查報告、總體安全狀況、輻射環境質量等信息。

草案規定,對依法公開的核安全信息,應當通過政府公告、網站以及其他便於公眾知曉的方式,及時向社會公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依法向國務院核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及核設施所在地省級人民政府申請獲取核安全相關信息。草案同時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不得編制、散播有關核安全的虛假信息。

此外,對於放射性廢物處置、核損害賠償等,草案也做出了相應規範。其中,關於核損害賠償問題,應當制定專門的核損害賠償法予以規範。

中國秦山核電站

目前,中國是世界上核電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截至今年6月底,中國正在運行的核電機組有31臺,裝機容量為2969萬千瓦,在建機組23臺,裝機容量為2609萬千瓦。根據規劃,預計到2020年,中國核電機組數量將躍居世界第二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436

國務院安委辦:各地立即開展預防坍塌事故專項檢查

據國家安監總局網站消息,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11月24日發布《關於江西豐城發電廠“11·24”冷卻塔施工平臺坍塌特別重大事故的通報》。通報中要求,要清醒認識當前安全生產工作的嚴峻形勢,針對建築施工安全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立即組織開展預防坍塌事故專項檢查。重點整治各類高處施工平臺、起重機械、架橋機、腳手架、模板支撐體系等各環節存在的安全隱患和違規作業行為,堅決防範和遏制建築施工領域重特大事故。

11月24日7時40分左右,江西豐城發電廠三期在建項目工地冷卻塔施工平臺坍塌。該項目總承包單位為中南電力設計院,施工單位為河北億能煙塔工程有限公司。

事故發生現場

事故發生後,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等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同誌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組織力量做好救援救治、善後處置等工作,盡快查明原因,深刻汲取教訓,嚴肅追究責任,各地區各部門要舉一反三,強化監管和防範措施,全面徹底排查各類隱患,狠抓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切實堵塞安全漏洞,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嚴防此類重特大事故再次發生。

通報提出,為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同誌重要批示精神,深刻吸取事故教訓,進一步做好建築施工安全生產等工作,現要求如下:

一、立即組織開展建築施工預防坍塌事故專項檢查。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等中央領導同誌關於安全生產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進一步提高認識,牢固樹立發展決不能以犧牲安全為代價的紅線意識,時刻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要清醒認識當前安全生產工作的嚴峻形勢,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於印發標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安委辦〔2016〕3號)和《關於實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構建雙重預防機制的意見》(安委辦〔2016〕11號)要求,針對建築施工安全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立即組織開展預防坍塌事故專項檢查。重點整治各類高處施工平臺、起重機械、架橋機、腳手架、模板支撐體系等各環節存在的安全隱患和違規作業行為,堅決防範和遏制建築施工領域重特大事故。嚴厲查處工程項目違法分包、轉包和以包代管。對檢查中發現的重大隱患和嚴重非法違法行為,要堅決責令停工停產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逐一制定整改方案,做到責任、措施、資金、時限和預案“五落實”;對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要依法嚴厲處罰,嚴肅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二、嚴格落實建設工程相關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依法督促建設、施工、設計、監理等建設工程各方落實主體責任,特別是建設單位要嚴格工程承包管理,加強工期管控,合理統籌組織施工。施工企業在冬季年底施工過程中,嚴禁搶工期、趕進度等危及安全生產的行為;要落實基層項目部安全責任,並細化到施工作業現場的每一個技術環節和崗位操作人員;要進一步強化施工現場安全管理,規範施工流程,嚴格作業程序,細化安全措施,嚴格落實施工方案,確保做到“五個必須”,即:施工作業前必須編制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必須按規定審批或論證,施工作業前必須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施工過程中必須按施工方案施工,施工方案完成後必須經驗收合格後方可進入下道工序。要進一步加強對現場作業人員特別是架子工、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等特種作業人員的培訓、考核和監督管理,培養一線作業人員遵章守紀習慣,提高安全防護意識,杜絕施工現場“三違”(違章指揮、違規作業和違反勞動紀律)行為。

三、切實落實建設工程行業主管部門監管責任。各建設工程有關主管部門特別是電力行業主管部門要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進一步加大日常監管執法力度,對重點地區、重點企業和重點工程要采取巡檢、抽檢、互檢等方式進行逐級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和隱患,限期整改,跟蹤落實,嚴厲打擊非法違法行為,切實糾正違規違章現象,消除事故隱患。對專項檢查工作不力、流於形式、走過場,特別是隱患嚴重並引發事故的,要進行通報並依法嚴厲查處,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訓,強化警示教育,認真落實整改措施,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務求取得實效。

四、依法嚴肅查處建築施工事故。各地區要按照“四不放過”和“科學嚴謹、依法依規、實事求是、註重實效”的原則,認真組織查處每一起建築施工事故。要嚴格執行事故查處掛牌督辦制度,地方政府安委會要對下級開展的建築施工事故調查處理落實情況進行掛牌督辦、審核把關,對性質惡劣、影響嚴重的典型事故,要實行提級調查。要依法依規嚴肅追究責任,從嚴處罰違法違規企業及其有關責任人員,並及時向社會公布查處結果,切實起到震懾和警示作用。同時要加大對重特大事故整改措施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力度,督促有關地方、部門和企業深刻吸取事故教訓,舉一反三,進一步加強建築施工安全管理和監管,切實用事故教訓推動安全生產工作。

五、切實抓好歲末年初安全生產防範措施的落實。歲末年初歷來是安全生產工作的關鍵時期,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認真研判安全生產形勢,盯住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認真落實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於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切實加強歲末年初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安委辦明電〔2016〕13號)的要求,進一步深化建築施工、礦山、交通運輸、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油氣輸送管道、冶金煤氣、粉塵作業、“三合一”場所及人員密集場所等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大檢查,堅決做到“把風險管控挺在隱患前邊、把隱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切實提高風險管控和事故防範能力,堅決防範和遏制各類重特大事故發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82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