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電影好難做-東方娛樂(9)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205/LTN20080205337_C.pdf

黃柏鳴的電影公司-東方娛樂透過收購成都的地產項目,作價2.4億,以現金1億加以0.4元發行3.5億股(股票加可換股債)支付,完成後,兩名賣方每位會擁有18.9%的股票(即兩位共37.8%)。

雖然黃先生表面上仍是大股東(其持股量在完成後約30.3%),但兩名賣方合共的持股已為該公司的大股東,這又是一種反向的收購。實際上已經等於賣殼。

這公司雖然上市後大部分年份都虧錢,但是總是無對小股東造成大傷害,前一陣的配股和供股應該是賣殼的一部分,不是特意為騙股東錢想的。

下一步應該是黃先生賣出其持有的20%以上,30%以下的股份予"獨立第三者",一來使其持股量降至少於10%,二來使兩位第二大股東成為第一大股東,三來使公司盤子較輕易於炒(因"獨立第三者"的問題),黃先生亦會退出此公司(包括辭任公司主席及其所派的董事辭任)。

其後,黃先生可能會把公司的電影業務買回,但是我不肯定這一步會不會實行。

黃先生早期有份創辦新藝城,其後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初拆夥,以自己的能力創辦東方娛樂,九十年代初盛極一時,但其後受到盜版的衝擊,大受打擊,雖勉強支持,終於二零零一年九月中上市,上市前夕受九一一事件影響,股價由招股價0.9元,跌到上市首日的0.35元,收市仍報0.5元,跌幅近半,其後慢慢回升至招股價附近,但

其妻子患病的影響亦令公司接近停止發展,但零五年後的方向亦由港產片轉向大中華合拍片,又和橫店合作建後期基地,但轉型暫時看來亦已失敗,因現在以賣殼告終。

但是,由此可見到電影公司的生存環境是非常困難的。不知這家公司未來的路向會是如何,但我有預感以六毛錢以下買來的股票,長線來說可能真的會大賺,因黃先生上次已0.5元供股,賣股價應不會低於此價,其他人接手後應該要賺幾倍先會收手,所以六毛以下買的人必賺。

這家公司的賣殼手段,有華園賣殼的影子。



補記:
大股東之前委任兒子入董事局及今次供股行為,證明他決定保住上市公司地位,我今次完全猜錯,該公司是不是憑著供股賣殼?但是財技高手當道,損害公司價值,之前買入的建議取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48

中環在線:盧永仁呻I.T生意難做 李華華

2009-03-13  AppleDaily






 

喺 金融海嘯冲擊下,零售商叫苦連天,就連曾揚言要幾年內將公司盈利同股價double嘅I.T(999)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盧永仁都話,踏入3月,生意真係 好唔掂,雖然公司經已將折扣加大,但同舊年3月比,香港嘅生意額都只係維持住,大呻生意難做。盧博士話今個月開始生意唔掂,o依家唔戙個減價牌出嚟,啲客 就真係唔入嚟,搞到連啱啱擺出嚟嘅春裝都要開始減價,減幅仲大過舊年o忝,咁嘅時勢,真係連毛利率都唔顧得咁多嘞!好彩,不幸中嘅大幸喺內地業務冇受到太 大影響。

唔縮規模但撤離靚舖

生意難撈,I.T會唔會縮減規模呢?盧博士話暫時冇咁嘅計劃,要睇吓未來幾個月嘅情況而定,反而 可能會用呢個低潮期,當乜都好平嘅時候,做吓廣告擴大品牌滲透率咁話。之不過,華華見到佢旗下間九龍灣分店啱啱close咗,要搬離港鐵商場出入口個超級 靚舖,唔知咁算唔算縮減規模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600

中環在線:內陸人身家唔多中民嘆墓園難做


2010-8-5  AD





 

講錢多數都係傷 感情,但身後事呢啲錢點都唔慳得啦啩?內地有成13億人口,搞殯葬呢個行業到底有無得做?答案係有嘅,不過千祈唔好響內陸搞!經營內地殯葬業務嘅中民安園 (8085),截至舊年蝕咗近4000萬,中民執行董事崔光球話,原來內陸嘅人喺呢方面服務需求,唔係好似沿海城市咁大,好多仲可以自己搞掂!

崔總話,佢哋響內地經營4個墓園3個仍然蝕錢,而墓園平均使用率亦不足五成,點解會咁?佢話係因為內陸人對處理先人身後事唔係咁執着,要求唔高,可以隨山搵個地方自行安葬先人就搞掂!

咁又係呀,內陸好多地區仲係生活逼人,生人都未有啖好食,點會有閒錢幫先人搞咁多嘢呢又?

李華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217

教科書難做 左丁山


2010-12-24  AD




 

旺角奶路臣街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係買舊書嘅集中地,每年暑假,就有大批學生到奶路臣街買二手教科書,當年買書學生窮,賣書人都窮,只係在街邊擺地攤,但有一個攤檔做做吓就買舖,業務不斷擴充,一家人成為億萬富豪,成為香港傳奇。呢間舖頭就係漢榮書局。

最 近閱報得知漢榮第二代覺得賣教科書生意日艱,決定轉型,先在油麻地用六千萬元買入新舖,然後將通菜街舊舖祖業招標出租,有人以月租九十五萬元承租,一年就 係一千一百四十萬元,收租唔使六年,就可以供滿新舖,呢條數計落認真和味,據講新舖不再係教科書專門店,而係乜書都賣,教科書只係其中一瓣。點解四十幾年 前,香港人呻窮時,可以養得起舊書攤,令書攤老闆發達,但今日香港人有錢,書店老闆反而話生意難做,要轉型呢?唔通香港人唔再買教科書?

問 吓一位教科書中小企出版社負責人,佢唉唉聲話:「當年人口不斷增長,香港係年輕城市,學生每年增加,賣舊書利潤可觀,但今日香港係成熟城市,學生數目銳 減,學校要縮班,政府要殺校,新書市場都難搞啦;舊書?冇乜家長、學生鍾意。實行三三四之後,學校俾學生讀六科至七科,普通係讀五至六科,唔係以前嘅八至 九科,於是中國文學呢科成為大冷門科目,極少學生選修,出版中國文學教科書者,無不嗌救命,即使係出版物化生三科熱門科,以前所有理科生都讀齊三科,但現 在好多只係三選其二,市場又細晒。出生學生總數少,繼而學生選科少,市場萎縮難止,偏偏就遇上通脹不停,你叫我地點辦?漢榮好叻好夠運o架嘞,幾十年前就 買咗舖!始終都係香港致富鐵律,做一世生意,不如買一間地舖,我地做生意而唔識買舖嘅,可以等執笠!」咁講法,下一個學年嘅教科書價格有冇得減呀?中小企 負責人話:「唔畀我加價都跳樓啦,仲要減價?遲早香港只會剩低幾間最大嘅出版商!」市場傳聞一間中型出版社,已經賣咗畀新加坡大公司,一葉知秋嘞,中小企 逐漸收爐,大者會越大。呢位仁兄話1996年時,教科書出版社有58間,到2009年就只有17間,再過幾年,隨時得番十間八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12

票據貼現兩頭難做替代品國內信用證「走紅」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11026/2416300.shtml

  每經記者 胡俊華 發自上海
一方面是信貸額度受限,讓商業銀行無錢用於貼現;另一方面是貼現利率高企,令一些企業無奈棄用票據。於是,不佔用信貸額度、利率又低的國內信用證業務,正成為部分中小銀行票據業務的替代工具。
「因為沒有額度,我們停止票據貼現業務一段時間了,」昨日(10月25日),一股份銀行上海某支行行長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之前被我們冷落的國內信用證,現在正替代票據業務。」
對此現象,多位接受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表示,一旦票據貼現利率降下來,估計國內信用證就會「好景不長」。
國內信用證業務流行
由於國家銀根收緊,監管部門對各銀行的監管越來越嚴,自今年7月起,銀行承兌匯票直貼價格直線走高,並在9月末一度達到13%以上,導致企業融資成本迅速增加。
對於一部分股份制銀行來說,銀行承兌匯票能帶來大量保證金存款,但由於一些有話語權的大中型企業拒絕承受銀行承兌匯票貼現利率高企帶來的成本壓力,因此,部分中小銀行今年以來逐步開展國內信用證業務。
一西部大型企業集團財務總監表示,國內信用證,是授信銀行為了完成任務,在承兌貼現價格較高的情況下,幫企業出的一個變通的策略。最近3個月,其所在單位國內信用證代替國有股份制銀行承兌的總量超過10億元。
「如果年底之前承兌價格月息都在8(千分之八)以上,我們可能會考慮繼續使用國內信用證。」上述財務總監說。
另一位企業集團財務人員也表示,目前該企業和當地各家銀行都有開展國內信用證業務,「雖說此項業務還不成熟,但從各大銀行最近的態度來看,他們是有意要做大此業務,我們也會加大信用證方面的計劃,除非銀行承兌價格有實質性下跌。」
據業內人士介紹,雖然流程更為繁瑣,但國內信用證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代替票據業務。但與銀行承兌匯票相比,信用證結算方式只適用於國內企業之間商品交易產生的貨款結算,且只能用於轉款結算,不得支取現金。
前述股份行上海某支行行長表示,國內信用證體現為代付業務,「一般來說,就是我們為申請融資的企業開立國內信用證,同時向其他銀行拆借資金,並向融資企業的交易對手支付資金,信用證到期我們回籠資金後再歸還其他銀行資金。」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一些銀行代付業務量增長快速。比如,去年末北京銀行代付規模48.7億元,今年6月末為130億元;浦發銀行去年末代付規模152億元,今年6月末814億元;民生銀行去年末代付規模243億元,今年6月末562億元。
不佔額度 但操作繁瑣
「部分缺乏信貸額度的銀行,以同業拆借方式取得資金放貸,比如國內信用證代付。」一股份銀行金融機構部人士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樣(操作)既不佔用信貸額度又可以滿足客戶的貸款需求」。
「國內信用證業務我們早已有之,只不過今年做得比較多。」滬上一股份銀行信貸人士說。
國內知名票據經紀公司上海普蘭投資公司近期一份調研報告稱,自1997年以來,儘管所有商業銀行都聲稱可開辦國內信用證。但到目前為止,僅中國銀行和招商銀行國內信用證業務形成了一定規模。究其原因,在於國內信用證操作繁瑣,同時不如銀行承兌匯票使用方便。
「一般國內信用證操作下來,企業需要承擔的成本約在7%~8%(年化利率),比票據低很多,」上述股份銀行金融機構部人士表示,「這也是國內信用證為企業所接受的原因。」
一股份銀行信貸經理則稱,(國內信用證)只能說是一些中小銀行在考核指標下的無奈之舉。國內信用證屬代付業務,但不佔用額度,還能有保證金存款,貸款利率也能為企業接受,所以雖然操作繁瑣很多,「我們也是只能硬著頭皮做」。
根據普蘭公司9月末對成都市場的調查報告顯示,股份制銀行成為當地國內信用證業務的主力軍。比如某股份制銀行,原先每年票據量保持40%~50%的增長,受到近期市場影響,客戶出票意願已下降較大,直接導致該行存款量的下降。
「所以,類似這些股份銀行,在目前這個階段,大量開國內信用證,是暫時取代承兌匯票的一種重要手段。」報告稱,另一家股份制銀行,雖然開票量近期萎縮50%,但信用證方面卻增加30%。
「替代品」能熱多久?
「國內信用證,實在是中小銀行的無奈選擇。」前述股份銀行上海某支行行長稱,主要還是看票據利率能否回落。
普蘭公司的報告也贊成上述觀點。報告稱,9月末隨著票據貼現價格的高企,貼現利率加上貸款利率,大部分企業的綜合成本目前已經達到18%以上。但作為目前主要的出票行業主體,鋼鐵,化纖,冶金等,它們的行業綜合毛利率分別在5%、8%、13%。
報告還稱,如果這些行業在目前這種情況下繼續大量開票,企業生存將會非常困難,所以這些企業拒絕大量開票也在常理之中;反過來思考,這些企業又都是資金密集型的,如果它們不開票,將得不到貸款,同樣無異於自殺行為。
「企業和銀行無疑都處於非常尷尬的境地,在這種情況下,國內信用證業務便隨之誕生,作為在目前緊張環境下的一個替代品。」報告稱。
目前票據直貼利率已從高點回落。根據普蘭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昨日該公司發佈的直貼利率為8.5‰(月息)。「各家商業銀行前段時間對票據規模進行了調 劑,目前票據利率出現回落,就是規模在慢慢釋放跡象」,該公司一管理層人士表示,「但應該不會回到6的水平,大概在8左右徘徊吧。」
也有股份行交易員表示,目前政策面沒有明確放鬆信號,銀行受信貸監管仍然較為嚴厲,因此,票據利率難以出現持續下行的狀況。
另一股份行公司業務部人士也認為,由於信貸收緊的大趨勢沒有變,銀行業機構可用於收票的規模並不多,預計票據利率進一步下行的空間有限,對一些中小銀行而言,國內信用證仍有繼續使用的理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93

過度擴張生意難做 李寧表明裁員 業界掀關店潮 管我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db8fda0102dwqo.html

過去五年裡,體育用品行業營業額的平均年增長率達到驚人的55-60%,因為過度擴張而認定這個行業只是煙頭,那可是太無知了过度扩张生意难做 <wbr>李寧表明裁员 <wbr>业界掀关店潮整個行業正向著正確的改革方向前進,庫存積壓理順後,相信行業還能夠以每年複式20%增長率高速成長过度扩张生意难做 <wbr>李寧表明裁员 <wbr>业界掀关店潮

剛獲美國私募基金 TPG 入股的李寧 (HK-2331) ,昨 (3) 日公佈「變革策略」,就組織結構進行優化及調整,其中包括「提高費用使用效益的控制和管理」、「整合非核心部門」及「精簡人員」等。有分析員認為,李寧講法表明集團將會裁員,在內地體育行業整合下將出現關店潮,刪減人手亦不意外。

李寧公司宣佈優化組織結構 整合非核心部門 
(難道會賣掉Lotto?)

李寧公司(02331)宣佈,因應集團主動變革的策略,及今年業務發展規劃,將就組織結構進行優化和調整,目標希望聚焦核心業務,優化組織結構,提升運營效率,並改善淨利率水平。

其中對於前線的業務部門,如市場系統,銷售和產品系統,將提高費用使用效益的控制和管理,進一步整合非核心的業務部門,以集中於核心業務上。而後勤部門, 包括人力資源、資訊技術及戰略發展等部門,將採取優化組織結構的方式,提升運營效率及降低人員成本,將資源投入核心業務。是次調整包括精簡人員,整合資源 及激勵優秀員工。該公司強調,其策略發展方向不會因是次調整而有所改變。

香港《明報》報導,李寧昨日宣佈因應集團主動變革的策略步驟,以及 2012 年的業務發展規劃,將就組織結構進行優化和調整,目標是希望集中核心業務,優化組織結構,提升營運效率,並改善淨利率水平。集團稱希望改革後可降低人力成本佔銷售額 0.5 個百分點。去年上半年,李寧整體人力成本佔銷售額的 7.5% 。

集團稱,對於前端的業務發展部門,如市場系統,銷售和產品系統,在保證必要投入的同時,會進一步提高費用使用效益的控制和管理。對於一些非核心的業務部 門,如其它品牌等部門將進行整合,以把更多精力集中在集團核心業務上。對於後台的職能部門,包括人力資源、資訊技術及戰略發展等部門,將採取優化組織結構 的方式,提升營運效率,降低人員成本,並將資源投入到集團的核心業務。

換言之,此次調整包括精簡人員,意味將會裁員。不過集團表示,是次優化計劃與 TPG 入股並無關係。

有外資證券商分析員稱,體育用品股由去年開始出現存貨過剩問題,由最近訂貨會結果看來,分銷商訂貨意欲疲乏,預計將會有分銷商流失,零售渠道已出現泡沫,分銷商過度擴張之後,都做不到生意,隨著關店潮到來,管理分店的人手都不需要太多,自然會裁員。

 
瑞銀早前便發表報告,估計李寧目前約 40% 分銷商並沒有錄得盈利,預期李寧於未來 3 年將關閉逾 3000 家分店,由逾 8000 家大減至 5000 家。(單店面個體戶太多了,很多根本不懂得如何經營)

雖然獲 TPG 入股,但李寧股價仍然弱勢,昨日收市大跌 5.4% ,收報 8.08 港元。

 
同場加映我的收藏 去年同期的文章 (看完就會明白黑天鵝並不是突然到來的) 今天看到股票暴跌,其實一切風險早就已經徹底獲得釋放了。

 

李寧整合風波背後:渠道商暗戰 或致分銷洗牌

2011年01月07日01:57

 

 

 
 

每經記者 李潮文 發自深圳

就在新舊年交替之際,李寧公司陷入了一場風波。因今年第二季度訂貨量下跌,關店傳聞四起。對此,李寧方面不得不出面澄清:並非關店,而是整合銷售渠道。

看起來,李寧把業績下滑歸咎於分銷渠道的問題,就在此時,廣東茂名有分銷商向《每日經濟新聞(微博)》記者爆料,當地有上一級經銷商越過分銷商直接開店,使得分銷商生意難以為繼。該分銷商卻不知道,在李寧諸多的整合手段中,鼓勵經銷商直營正是策略之一。

未來一年,對於李寧的經銷商和分銷商來說,少不了一番優勝劣汰。

分銷商:遭受「不公平」待遇

「事情到現在還沒有解決,我們向公司各級部門都有反映,但他們依舊在開店。」在廣東茂名市有6家李寧專賣店的鴻大體育負責人徐先生日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抱怨。

徐先生說的,是他的上一級經銷商「廣州超速」越過他們直接在茂名開店。

按照李寧的分銷網絡,李寧總公司下設華東、華南等分公司,每個分公司下面有幾大經銷商,每個經銷商線下又有多個直接面對市場的分銷商。鴻大體育正是分銷商之一,從上一級經銷商超速公司拿貨,超速公司則從李寧北京體育用品總公司直接進貨,賺取差價。

像茂名這樣的二、三線城市一直是李寧的重要市場,就在茂名人民南路一條兩三百米長的路段上,就有3家李寧專賣店,其中一家正是超速公司於2010年9月5日新開的店舖。

讓鴻大體育徐先生不滿的是,超速公司作為批發商,因為成本優勢,搶佔了鴻大的市場。「我們作為下一級的分銷商,要向超速拿貨,每件貨品他們賺我們7%~8 %;而他們開店後,就宣傳他們是廠價直銷,比我們店的貨品要便宜。」更讓他覺得不公平的是,李寧公司每季度都有特價商品出售,給超速的價格是掛牌價的 15%,但超速給他們的價格是掛牌價的45%~50%。

徐先生說,自從超速公司開店後,他們的年營業額減少了大概20%。

在這種情況下,鴻大仍然要按照規定,以每年23%的速度增加訂貨量,「按照掛牌價計算,2008年我們的訂貨量是1083萬元,2009年是1210萬元,到了2010年是1397萬元。」

徐先生說,在這種制度下,銷量下滑,按年遞增的訂貨任務給他們帶來很大壓力,「賣不出去的貨只能堆在倉庫裡,再特價銷售出去」。

他向李寧公司各個部門都反映了此事,卻沒有得到回覆。

李寧:整合經銷商,鼓勵直營

鴻大體育徐先生不知道,李寧公司正計劃整合銷售渠道,其中一項措施正是鼓勵經銷商開設直營店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李寧(02331,HK)2010年中期財報發現,截至去年6月30日,李寧有129個經銷商及超過2000個分銷商。公司認為,目前大部分分銷商的零售管理能力、貨品採購能力及產品生命週期的管理都較弱,導致店效及經營利潤率都不理想。

此外,這些分銷商缺乏規模效應,「現在大部分分銷商規模都比較小,平均經營兩間店,其中超過1700個分銷商只經營一間店」,李寧公司相關負責人稱,經銷 商和分銷商都面臨成本快速上漲的壓力,為此,李寧公司必須要加大低效率分銷商的整合力度,讓較大經銷商或想進一步發展的分銷商對低效率分銷商的店舖進行收 購。同時,李寧公司也鼓勵大型經銷商增加直營店舖數量。

李寧一再向外界強調,他們是「整合渠道」,而非「關閉500~600家店舖」。但無論如何,這難免引起分銷商的優勝劣汰。

「關店」背後:放緩的業績增長

這場整合渠道風波起源於逐漸放緩的業績增長。李寧公司此前公佈,在2011年第二季度李寧牌產品訂貨會上,按照零售掛牌價計算,服裝產品和鞋產品平均價格均同比上漲超過8%,但訂貨量同比分別下降超過7%和8%,本次訂貨會訂單總值同比下降約6%。

近年來,整個國內體育用品市場增長放緩。2008年奧運會的召開,是國內體育服飾行業的重要分水嶺。當年,李寧、安踏、特步、中國動向上半年收入或營業額 都實現了同比50%以上的增長,當時特步的收益同比暴增174.3%;到2009年上半年,上述4家企業中,營業額同比增長最高的是中國動向,僅為 33.5%;2010年上半年,這4家企業中營業額同比增長最高的是安踏,為22.6%。

從李寧去年上半年的財報看來,一味靠增加開店數量來維持擴張似乎行不通了,公司2010年上半年收入為45.04億元,比2009年的40.51億元增長11%,與此同時,上半年的銷售成本23.46億元比上一年同期21.15億元也增加了逾10%。

整合渠道是運動服飾企業常用的手段。據瞭解,耐克從2009年初就開始對渠道大動「手術」,淘汰業績不佳的經銷商,將銷售業務往規模較大的經銷商手中集中。阿迪達斯則更願意押寶在加強市場營銷和自有銷售渠道的建設上。

李寧的股價也不盡人意。相比去年4月最高31.95港元的股價,自去年12月底整合風波傳出後,一度持續下跌至16.22港元,市值大幅縮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95

納斯達克的中國殤:看門人失效 難做的中國首代

http://capital.cyzone.cn/article/225284/

為業務而開展業務,至於參與者的潛在利益與可能損失,或許就看各自的命硬不硬了。

用這樣的話來形容納斯達克最近面臨的窘境,多少有些刻薄,但確是事實。

伴隨著一系列發生在美中國概念股身上的風波不斷掀起,以納斯達克為代表的美國交易所追求上市數量的做法正在遭到普遍質疑。

為什麼總是納斯達克?

「看門人」失效?

「雖然公司在上市前有很多機構,比如投資銀行、會計師事務所、律師等參與其中,但交易所的確是最後一道把門的,還是發揮著很大的作用,這也就是為什 麼一旦在美上市公司發生問題,往往被冠以『納斯達克泡沫』之類的標籤的原因了。」針對近來中國公司遭遇的困境,知情人士如是評價。

過去的幾個月中,華爾街突然掀起了做空中國的風潮。這其中,很多引人注目的公司大都集中在納斯達克市場上。

大批在美國上市的中國概念股被拋空,多數公司的股票跌幅在30%以上。做空中國概念股的邏輯,來自對中國上市公司「財務欺詐」的指責,這些指責包括做假賬、虛構利潤、隱藏關聯交易等等,中國企業普遍的「先天不足」,也使這些指責幾乎是百發百中。

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公司,即使有很好的概念,也難逃一劫。

去年,土豆網順利完成首次公開募股(IPO),但該股上市交易首日股價便下跌。而和土豆同時的幾家公司,如凱賽生物和龍騰集團都推遲了IPO進程。

這還沒完,從去年3月以來,中國概念股停牌或被勒令退市風突然吹來。神舟礦業、中國高速頻道和艾瑞泰克等19家中國公司首先「受寒感冒」。其中,中 國高速頻道復牌申請被否,並被清理至粉單市場交易。盛大科技、艾瑞泰克同樣也被退至粉單市場。更糟糕的是,去年年中,美國經紀商盈透證券以「中國企業造假 或信息披露有問題」宣佈禁止客戶以保證金方式買入超過130家中資上市公司的股票。

市場不禁要問:這些公司的問題雖然不一而同,但都是在上市前已經存在了的,那麼,作為「看門人」的納斯達克在做什麼呢?

眾所周知,交易所的收入絕大部分來源於服務費,也就是說上市公司越多,納斯達克交易所獲得的收益也就越高。據稱,納斯達克上市公司一年的服務費用從 最初的10萬美元/年上漲到15萬美元/年,而它的最大競爭對手紐約證券交易所則也從15萬美元/年飆漲到25萬美元/年。當然,與紐約證券交易所相比, 納斯達克已降低了所有流通股的年度收費,而美國存托憑證(ADR)年度收費最高不超過3萬美元。

這種態勢下,想要獲得更好的收益就意味著數量決定一切。事實上,在針對中國公司去納斯達克上市的問題上,他們也一直是以絕對數量的增長來考量中國團隊是否合格的標準。

據說,納斯達克中國團隊每年最提心吊膽的事情就是年底時候統計數據。因為這既意味著過去的一年是否完成承諾、完成任務、獲得獎金,也意味著下一個年度壓力更大。

中國公司的「財務欺詐」成了引爆火藥桶的炸藥,而冷靜下來想一想,深諳財務規則的美國會計事務所、評級機構以及投行們,難道不應該因為輕易放過這些財務漏洞而被指責麼?

難做的中國首代

「納斯達克還有一個大問題就是人員問題。」一位熟悉納斯達克的知情人士坦言。

其實,在投資領域,人就是一切,或者說人脈決定一切。因此,擁有良好客戶資源、廣泛人脈的投資界人士一直是各大投資銀行、基金的不二人選,但這個定律在交易所不適用,至少在納斯達克,多少顯得有些尷尬。

知情人士透露,當下納斯達克中國團隊的人員構成並非最強,然而,經歷了幾屆人事更迭,納斯達克傷不起了。「更致命的是,因為交易所的業務限制,收入 有限。幹過投資銀行、律師的人看不上交易所的工作,不願意來。而國內機構人員素質一般都有不足,即使能幹好國內的工作,也未必能和美國等市場對接,語言、 業務能力有限,所以納斯達克中國的執行團隊的人員流動反而不是很大,因為,往上走和向下去都不容易。」

納斯達克中國區執行層面的人員變動不大,但首代的位子則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幾年來,人事數次更迭,且每次更換首代背後都是爭議、迷團疊加,讓人 們對納斯達克的「穩定性」不得不心生疑竇。從最開始的黃華國,到後來的勞倫斯·潘,再到徐光勳的低調隱秘,到而今的首位女首代,納斯達克的人事更迭可以用 連續劇來形容。雖然每一屆都有自己得意的作品,但似乎都是不歡而散。

其實,這種人事更迭不斷的背後也顯現了納斯達克的壓力,追求數量實在也是無奈之舉。不過而今,中國公司也正在越來越「聰明」地選擇著上市的地點,而不是在迷戀紐約、倫敦這些所謂的金融中心了。多倫多、德國都正在成為新的選擇。

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青睞德意志交易所,一部分原因在於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地接觸到全球投資者;另外則是因為德意志交易所業務模式覆蓋整個證券市場價 值鏈,從上市、證券及衍生品交易、清算、結算和託管,到高流通性電子交易系統的操作,以及市場數據和指數納入的規定。當然,對於交易所來說,如何為公司帶 來巨大的回報才是企業關注的焦點。

目前,已有3家中國企業加入了DAX國際指數大家庭,其中亞洲竹業股份公司進入了由100只最具流通性的德國國內和國際公司股票組成的DAX國際 100指數。而網訊無線技術股份公司和中德環保技術股份公司則被納入DAX國際Mid100指數中,這一指數包含了DAX國際100指數之後的100只最 具流通性的德國國內和國際公司股票。再比如,德意志交易所根據上市公司不同的發展階段及規模為企業提供包括高級市場、一般市場、初級市場和准入市場等四個 上市板塊。

如果說「外部」的競爭還可以忽略,同在紐約的競爭就直接決定了納斯達克中國首代的命運。

長期以來,紐交所往往給中國企業一種高不可攀的印象,特別是對於那些高增長型的中小企業來說,更是如此。紐交所高增長板市場的推出為中國中小企業海 外上市帶來了新的機會。這些企業可以採取兩步走的策略,即先在紐交所高增長板市場掛牌,待公司在短時期內迅速成長,達到紐交所主板市場上市要求以後,再轉 板到紐交所主板市場。

紐交所高增長板市場是一個完全電子化的股票交易所,為成長型公司上市提供一個開放、公平的市場交易平台,為暫時無法達到紐交所主板上市標準的中小企 業提供了一個新的選擇。在這個市場上市的公司既有直接進行IPO的,也有從納斯達克、美國證券交易所等其他交易所轉板過來的公司。並且,來此上市的公司還 可以在條件成熟時順利轉板到紐約證券交易所主板市場。

據稱,納斯達克的老闆們非常在意和紐交所的競爭,由於在美國上市,很多企業往往是上市前最後一刻才決定究竟是納斯達克還是紐交所。因此,對於納斯達克中國團隊來說,不惜一切代價搶奪上市資源就是唯一的選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34

生意難做,好股難求需珍惜 摸啊摸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bce9940100obx7.html
評論:文章的作者冷眼,原名馮時能是馬來西亞南洋商報總編,有差不多30多年的投資經驗,且幾乎完全依靠個人力量在投資上獲得了財務自由。著有《冷眼:三十年股票投資心得》,其中的文章在網上可以找到。我看過基本每篇都是真知灼見,表達了一個價值投資的肺腑心聲。
    回到這篇文章,我覺得真是很有感觸,原文的題目是《好股難求需珍惜》,我在前面加上了「生意難做」,很多股票的投資投機者其實都沒有實業經營 的經驗,不知道創業和實業經營的艱難,所以買賣股票時不知道珍惜,這山望著那山高,好像我們小時聽過的寓言故事「小猴子下山」,一路摘一路丟,最後為了追 兔子把到手的東西都丟了,空著手回家。
    投機者我就不說了,其實很多價值投資者選擇投資目標時挑肥撿瘦,持有股票時如驚弓之鳥,只與企業共富貴不與企業共患難。從網上找了首兒歌,共勉之:
    小猴子真貪心,見了桃子丟玉米,
    小猴子真貪心,見了西瓜丟桃子,
    小猴子真貪心,見了兔子丟西瓜,
    我們大家不學他,不呀不呀不學他。

以下為轉載:
-----------------------------
好股難求需珍惜(Jan 28th, 2011 | By 冷眼)

數十年來,閱讀上市公司常年報告書,已成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項目。

在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有很大的感觸,覺得做生意真的很不容易,而錢真的不易賺。

試想,一家大資本的上市公司,每年所做的生意,可能高達6億令吉,不但沒錢賺,反而蒙受虧蝕,這是多麼難堪的事。

一年營收6億令吉,表示每個月要賣出5000萬令吉的貨物,要動用多少的資金,多少的人力,化了多少的心思,才能達到如此的成績?數百名員工,經過12個月的拚搏之後,到頭來公司竟然虧本,那是多麼令人失望的事啊!


然而,在1000家上市公司中,面對這種難堪處境的,恐怕不止少數。需知上市公司都是規模較大,組織較佳,歷史較久的企業,這樣也擁有較多的人才,這樣的企業,竟然無利可圖,其他規模小,資金少,人才缺乏的中小型公司,所面對的困難之大,處境之難,就可想而知了。

我曾在上市公司擔任高職多年,有機會參與公司高層的決策會議,瞭解公司的營運內情,對於「生意難做」,真的感觸良深。

當公司在惡劣的經營環境中,面對周轉不靈或破產的威脅時,高層人員和老闆所面對的壓力,不是外人所能想像得到的。

不要以為老闆容易做,實際上,當公司陷困時,在床上輾轉難以成眠的,是老闆,因為當公司倒閉,損失最大的就是他。

事業失敗翻身難

員工的最大損失不過是失業,職業可以再找,但老闆事業失敗要東山再起可能比登天還難!老闆的一生可能就這樣完了啊!他憂心如焚是可以理解的。

生意為什麼那麼難做?

這是個資本主義社會,人人都有做生意的自由,而在這個社會中,金錢往往是地位和生活享受象徵,所以人人都想賺錢,做生意是被認為有機會賺大錢的途徑,每天都有數以千計的人在尋找做生意的機會,只要有利可圖的生意,就一窩蜂般搶著去做。

結果是原本好賺的生意,到了競爭趨於白熱化,大家競相削價爭生意時,都變得無利可圖了。

較遲加入競爭行列的生意人,到較後也發現生意難做,但也得勉強支持下去,因為騎虎難下。

一門生意,尤其是涉及昂貴設備的生意,如果不成功,要放棄嗎?

這些設備可能當廢鐵賣也沒人要,如果中途改行,這些設備都要報銷,損失慘重不在話下,而員工的遣散,屋租的負擔,債務的攤還,都要應付。

收盤進退兩難

所以,要收盤也不容易啊!在進退兩難的情況下,只好拖下去,希望生意扭轉,守出一個春天來,然而往往事與願違,到最後希望還是落空,其下場之慘,不是身為員工者可以瞭解的。

有些上市公司,連年虧蝕,但仍勉強支撐下去,就是因為欲罷不能,有時我發現,公司其實是稍有盈利,但因負債高,利息支出大,在支付利息之後,反而虧蝕,這種企業,簡直是在為銀行做工而已。

作為上市公司的股東,尤其是散戶,對公司的期望很大,當公司沒錢賺,沒辦法派股息,股價又長期不振時,在股東大會上對掌管公司的大股東聲色俱厲地加以責問,是常見的事,這也難怪,因為小股東用來買股票的,都是血汗錢,投資虧蝕,心懷不滿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大股東也難做。

他持有上市公司的大部分股份,投資額大,公司虧蝕,他的損失比小股東更大。

睜大眼睛勿與狼共舞

是的,有些公司的大股東,做生意不誠實,中飽私囊,欺騙公司,不顧公司及股東的利益,這類大股東是有的,在任何行業中,都有害群之馬。

我跟不少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有來往,根據我的觀察,大部分大股東其實都是誠實可靠,都是盡心盡力為公司賺錢的。

理由很簡單,他們握有公司的大部分股份,公司所賺的錢,大部分是屬於他們的,他們為什麼不努力把生意做好?有什麼理由故意把公司搞垮?公司垮了,他們的損失比任何股東都大,為什麼他們要這樣做?

有許多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公司就是他們的全部身家、事業,也是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公司做不好,他們能安穩過日子嗎?

是的,他們在公司享受高薪,享受福利,我認為不過份。因為他是為公司工作,責任重大啊。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是錯誤的想法。

種植業難插足

但是,無可否認的,有一小部分大公司大股東,只顧私囊,不顧公司的利益,這類大股東,小股東對他們口誅筆伐,亦無可非議。

所以,小股東在選股時,要睜大眼睛,不要與狼共舞,對於長期不賺錢的公司,或是大股東有不誠實表現,最好避之則吉。上市公司多達1000家,任君選擇,為什麼你要與這些企業界敗類做股東?沒有這個必要啊!

在企業界,每一個行業都有人做,而其中一些行業,早已有人捷足先登。在該行業,根深蒂固,要動搖他們,談何容易?有些行業,後來者根本難以插足。

就以種植公司來說,好的土地,早已為歷史悠久的大種植公司所擁有,現在要在大馬找到大片優良的農業地,簡直難如登天。

而已擁有農業地的公司,無論大小,都奇貨可居,不肯輕易脫售,造成農業地價值有升無降。現在要種植油棕,已不可能,除非到印尼去,在這種情形之下,資金不 多的散戶,要在盈利豐厚的油棕種植業分一杯羹,難如登天,惟一的辦法,而且是人人都有機會做到的,是購買種植股,通過投資於種植股,分享油棕種植業的盈 利。

要這樣做,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研究上市種植公司,瞭解他們的一切,然後乘股價低沉時買進,作長期投資,這樣其實往往比直接種油棕,成本更低,也更省事。你們為什麼不這樣做呢?錯過這樣的機會,太可惜了。

家喻戶曉屹立不倒

要在一個行業中長期賺錢,不但要資本雄厚,而且要在有關行業有深厚的基礎,牢固的顧客群,公司的組織要嚴密,監控要有系統,更重要的是要有忠心及有經驗的員工,所經營的生意,要有被信任的品牌,具有這些條件,才有可能長期屹立不倒,才會經得起經濟風暴的打擊。

在1000家上市公司中,這類優秀企業,屈指可數,而且幾乎都是家喻戶曉的,散戶只要購買這類公司的股票,長期持有,就不大可能虧本。

但是,你們偏偏舍此而不為,卻去追逐那些業務根本還沒有經過考驗的,基礎脆弱的公司的股票,實在令人費解。

所以,散戶在股市虧錢,有時是咎由自取,怨不得別人,更怨不得股市。散戶們,自我反省吧!

股市投資策略可分三等

上策

低價購買好股,長期持有,只要公司盈利不斷上升,就不賣。

大馬甚至全球的富豪,都是這樣成就的。

中策

股票價值被嚴重低估時,買進好股,中長期持有,等到牛市到來,股值被嚴重高估時拋不出,按兵不動,等到股價回跌至被低估水平時再買回來,而且以高價賣出時 所得的資金,全部買回同一隻股票,反覆這樣做,你所擁有該股的數額越來越多,而每股成本越來越低,回酬越來越高,這樣做可以致富。

下策

在股市中不分股票好壞,只看價格波動,低買高賣,搶進殺出,往往搞到茶飯不思,晚上失眠,最後焦頭爛額。這是下策,下下之策!以此法在股市賺到錢的,少之又少!

散戶們,能不能在股市賺錢,其實大部份決定於你本身的做法,並不是決定於外界的條件是否有利,你們的命運其實是操在你們自己手中,而不是操在別人手中,所以,停止怨天尤人吧!

千金易得,好股難求。買到好股,要懂得珍惜,不要有蠅頭小利就迫不急待地賣掉,因為往往賣掉後就沒法再以原價買回,以後就失去分享有關公司的成長的機會,太可惜了。

至於股價的波動,那是股市的正常現象,不必過於擔心。只要公司盈利不斷成長,你的股票的價值就會持續上升,短賺不如長賺。

細水長流勝過易漲易退的山溪水!好股難求需珍惜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85

實業難做 上市公司小貸熱升溫

http://www.yicai.com/news/2012/11/2245731.html

天之內,發佈三份收購股份公告,投入約7000萬元受讓三家小貸公司股份,輝隆股份(002556.SZ)打造小貸集團的熱情不言而喻。

輝隆股份對小貸公司的熱衷在上市公司中並非孤例,上市公司進入小貸領域的熱潮在今年繼續升溫。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經有40多家上市公司發佈涉足小貸公司公告。

市場分析人士稱,在實業難做的情況下,通過涉足小貸公司賺取相對更高利潤,已成為上市公司的一種生財之道。

輝隆股份斥資7000萬收購三家小貸公司

11月14日晚間,輝隆股份一連發佈三份公告,稱將收購合肥德善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合肥德善」)等三家小貸公司的股份,收購總價約7000萬元。

公告顯示,輝隆股份與關聯方安徽新力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新力投資」)於11月14日在合肥市簽訂了股權轉讓合同,以現金收購新力投資持有的合肥德善18.48%的股權及廣德德善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下稱「廣德德善」)20%的股權,兩者分別作價3557.87萬元和2209.43萬元。

另外,輝隆股份使用自有資金1291.83萬元收購張家港保稅區金海投資有限公司所持的馬鞍山德善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下稱「馬鞍山德善」)10%股權和合肥冠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所持的馬鞍山德善10%股權。

輝隆股份和新力投資的董事長均為李永東,輝隆股份和新力投資的實際控制人同為安徽省供銷合作社聯合社,三家小貸公司為安徽省供銷商業總公司發起,連同各地方的國有資產經營公司及供銷社共同設立。

輝隆股份前期通過收購控股子公司新力化工間接持有合肥德善11.21%的股權,本次成功收購合肥德善18.48%的股權後,成為合肥德善的第一大股東。

上市公司熱衷小貸

上市公司的小貸熱在今年得以延續。據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經有40多家上市公司涉足小貸公司,其中半數為發起設立。在目前經濟增長放緩的大背景下,上市公司頻頻參與小貸又是意欲何為?

對此,有券商表示,在目前國家積極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背景下,對小貸公司往往持鼓勵態度。而另一方面,實業的回報率進入低迷狀態,相較於實業,金融行業利潤較高,能夠使得富裕的資本獲得更高回報。

這種解釋在輝隆股份這裡也得以體現。

對於上述收購,輝隆股份稱,將致力於打造「德善小貸集團」,推動公司農村金融板塊的快速發展,從而為公司主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撐,提升公司綜合競爭力,提高公司整體盈利能力,實現資本的利潤最大化。

事實上,輝隆股份已經嘗過了放貸的甜頭。今年以來,輝隆股份多次通過委託貸款的形式對外放貸。4月,其公告稱擬通過銀行以委託貸款的方式向安徽東森投資有限公司發放貸款10000萬元,年利率13%;5月,公告稱將向安徽舒綠茶業有限公司發放貸款1000萬元,年利率13%;6月,公告稱將向中城建第六工程局發放委託貸款17000萬元,年利率升為15%;10月,公告稱將向蕪湖偉明房地產發放委託貸款20000萬元,年利率為15%。

相較輝隆股份的其他業務,貸款利息收入可謂豐厚。2012年上半年,其化肥主業的毛利率只有3.95%,農藥業務毛利率為6.69%,農副產品毛利率則低至1.89%。三季報顯示,輝隆股份的投資收益較上年同期增長550.03%,主要原因是公司委託貸款利息收入增加。

11月14日,輝隆股份盤中一度衝擊漲停,收盤報5.28元,上漲6.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858

難做的淘寶生意:小賣家活不下去 中等賣家賺不到錢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5733.html

7月17日,幾十個淘寶賣家在杭州文二路上的一個賓館開了兩天閉門會議。這些賣家都不願單純靠打折提高收入。

他們分成幾個小組,討論「如果未來不靠打折促銷,又是否有新的賣點能夠保住足夠的流量?」他們試圖用新的場景、套餐來吸引買家,例如推出一次去夏威夷旅行的全副裝備——草帽、沙灘裙、墨鏡……甚至避孕套,又或者推出全年的定製服務,每個月定期給買了套餐的美女寄送衛生巾。

對於淘寶網賣家運營事業部總經理湛盧,他要做的就是試圖引導這些不願再靠打折提高收入的賣家們找到一個新的玩法。

湛盧稱,他們正在試圖建立一個越來越沒有淘寶小二的全新遊戲規則,淘寶只負責建立制度以及「定製度的制度」,提供工具和開放數據,其他的一切都交給賣家來做。

而在花名「語嫣」的淘寶網負責人口中,把2013年淘寶要做的這件事情形容為「失控」——他們決定不再把一切流量、規則和判斷都抓在淘寶自己的手裡,而要讓市場自己去判斷。

從表面看,淘寶在做一件類似於「自殺」的事——新政策將讓商家不需要再依賴砸廣告位、做促銷以及投重金去做SEO搜索優化。要知道前兩項,是淘寶收入的重要來源。

但淘寶依然要改變。淘寶集市的管理者正在醞釀又一次重大遊戲規則調整,新規則將影響所有賣家生態環境,重新定義「淘寶小二」,重鑄賣家與買家之間的信息鏈渠道。這個計劃很有可能將在今年9月實施。

生意難做

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淘寶上「生意難做」:小賣家抱怨活不下去,中等賣家則抱怨賺不到錢。

經濟觀察報在淘寶上隨機抽取了100多名中小賣家,在75個有效問卷的調查結果中發現,超過九成賣家網店的經營時間不超過三年,兩年以下的賣家佔到60%,不到一年的接近30%。這意味著大部分淘寶賣家是新的經營者,需要一定時間去建立信譽和業績。此外,調查中大約一半的小賣家團隊不到3人,另外的超過三成中小賣家的團隊有4-6人以下,其餘的不到兩成的線上店有超過8名人員。

張如晨的網店就是家庭式作坊,只有她的爸爸和媽媽兩名「員工」,月平均收入不到3000元。她遇到最大的困難就是前赴後繼的價格拚殺者:一茬又一茬大學畢業生到淘寶來創業,他們拿著父母的血汗錢先砸「好評」,大約一年後錢燒完了退出淘寶,但此時又有一批新的創業者,同樣從燒錢砸「好評」開始。

盧經理的公司目前不到30個人,2012年總收入不到2000萬,仍然沒有盈利。一件衣服在成本之上的加價率是2-3倍,行業平均推廣費用是10%到15%,還有房租水電、員工工資,以及一切雜七雜八……庫存如果不能控制在10%以下就絕對都是虧的。

「就這樣熬著,一個草根型的自有品牌公司如果年營業額不到3000萬以上根本無法大規模盈利。」盧經理稱。他的公司在這兩三年中還交了幾百萬學費,對供應鏈的掌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學會的,90%的服裝企業都是死在庫存上——當然,這可能並不是淘寶的錯。

但這就牽扯到了一個電商的悖論,商家只有下大單、大庫存才能讓平均成本降下來,但是這樣的話庫存風險極大:「神仙難斷款量」。因此創業公司就只能小批量、多批次。不過這樣的結果就是很高的成本,沒有競爭力。

儘管沒有店面的租金壓力,但如果沒有推廣,賣家也不可能有好的收入。慘烈的價格競爭、無休止的打折以及必須支出的推廣費讓網店盈利能力極低。

經濟觀察報抽取的受訪者中僅有18.67%表示半年內利潤上升,38.67%表示利潤持平,而42.67%的店舖表示自己的利潤在下降。這讓57.33%的賣家認為競爭環境已經「較激烈」,29.33%則毫不掩飾地稱「過於激烈」。

當然,不能忽視淘寶上的賣家數量已高達幾百萬。

淘寶給出數據來說明情況並不那麼糟:年成交額10萬以下、10萬-100萬、100萬以上的賣家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截至今年6月,年成交額10萬以下的賣家同比增長60%,10萬-100萬賣家同比增長30%,100萬以上賣家同比增長33%。

2012年5月淘寶上在線店舖的數字是5964460家,改版後店舖數字永久地消失了,本報獲悉,目前這個數字在800萬左右。

馬云在2012年在網商大會上強調了兩點:第一,淘寶要減少中間環節,讓賣家跟買家直接溝通;第二,要培養100萬個年營業額在100萬的賣家。

這樣的淘寶仍然是創業者的天堂嗎?在經濟觀察報的隨機調查中,29.33%的賣家認為「是」,26.67%的賣家認為「不是」,還有44%的賣家認為「不好說」。

那麼,現在的淘寶,是什麼呢?

改變

中國互聯網這些年一直都遵循著一種邏輯:有流量就有生意,沒有流量就等於被世界遺忘。

淘寶上商品的展現機會來自於購買頁面右側直通車廣告、儘量做所謂SEO優化才能在搜索結果中排在高位,以及去買廣告「坑」位獲得流量——網上的生意規則被固化為一種拼資源獲取流量的較量。

在經濟觀察報的調查中,40%的網店推廣費佔到總成本的10%-30%,22.67%的店舖推廣費佔到總成本的30%到50%,甚至有5.33%的網店推廣費佔到總成本的50%到75%。僅有33%的店舖推廣費佔成本的10%以下。

盧經理的經驗是,燒錢的事一定不能做,例如在淘寶首頁做廣告。

儘管在淘寶投廣告的ROI(轉換率)可能是整個電商中最高的,但部分商家卻感覺「直通車」的價格在一路上漲,效果卻越來越差,花錢買了「爆款」詞,生意卻沒原來那麼好。而語嫣也看到微博上「生意難做,淘寶已是同台的競爭」等抱怨,但淘寶的數據讓她認為「不是這樣」:在外面喊的是沒賺到錢的,賺到錢的都不說,悶聲發大財。在這位淘寶的管理者眼中,倒是商家們的思路亟待解決:原來店舖少,一些商家躺著都能掙錢,但是現在商家多了,流量成了稀缺資源,且買家行為變了,商家如果不能隨之改變,生意就會越來越難做。

如何發現變化?搜索就是買家行為變化的晴雨表。

在語嫣看來,2011年到2013年的買家行為發生了很大變化,例如2013年5月淘寶上長詞搜索對PV的導流貢獻同比上漲了9.4%,而高頻詞、爆款詞的搜索量下降了6.4%,另外低頻詞佔整個引導PV的比重上升了3.5%——這意味著,買家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什麼。這個時候賣家就需要作出改變:搜索量向長尾發展,不會集中幾個頭部詞。賣家投的關鍵詞廣告如果不改變,生意當然不如以前。

事實上,淘寶管理者早已開始反思過去的買搜索流量和廣告位等機制是否對淘寶的未來有益。他們的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靠拼錢的流量只屬於少部分商家,有些寶貝永遠無法獲得展示的機會。

於是,淘寶的管理者們一直試圖建立一個新的秩序來讓淘寶的商家們重新站在一個公平的展示機會面前,這個機會並非通過砸錢,而是要通過他們自己對產品進行定義「標籤」——讓買家通過搜索標籤來直接找到賣家的寶貝,而不需要通過拼資本來獲取流量。

例如某賣文胸的店舖給小號文胸貼的標籤是「小胸也聚攏」,「飛機場」型的女生自己搜「小胸」或者「小胸也聚攏」時就能讓他的產品出現在其面前,而不用去買廣告。

退後,再顛覆

淘寶建立時,遵循的是ebay的拍賣機制,按照商品的上架、下架時間來排序。後來到了2006年前後,搜索的出現讓淘寶的整個生態發生了一次大變革,商品開始打亂順序,按照搜索的內容呈現。與此同時,還有另外一種傳統的呈現方式就是類目,一直延續到今天。類目之下再有子類目、子類目之下還有類目……目前淘寶網上大約有2萬個類目。

在第二個時期,基本上淘寶的賣家都是靠流量為商業基礎——在淘寶內部被稱為「獵手型賣家」,他們通過各種方式搞到流量後賣貨即可。

而這次,淘寶正在醞釀第三次大變革,其核心是讓淘寶創造SNS,建立以每個商家為核心向四周擴散的毛細血管。這個時候如果一個商家搞來了流量後,就不再單純是賣貨,而是要集中找出那些最符合該店舖的買家,並且沉澱下來,經營他們。淘寶試圖讓這些商家的生意不再依靠獲取新用戶來實現增長,而是要靠老客戶。這個時期,流量不再絕對重要,流量的使用效率才重要。

語嫣說「2013玩法變了」。湛盧用「鬆綁」和「enable」(記者註:enable 意為「賦能,使之能夠」)來形容淘寶即將推出的新政:讓賣家有能力直接找到新、老買家,賣家將不再被「鋪面位置」(也就是流量)所困擾,他們自己能吸引新用戶,圈住老用戶,買家也能順利找到商品,提升購物效率。

淘寶的管理者試圖用搜索個性化、推薦引擎和大數據來實現這個意圖:他們嘗試讓買家在搜索結果中看到自己關注的店舖排名在靠前,「我的淘寶」頁面則會猛推用戶收藏的店舖新品,不管它是不是皇冠店。淘寶還計劃引導賣家用微博、微信、論壇等方式做推廣,比如紅味坊的紀丙健和雕爺牛腩,他們從來不在淘寶開直通車投廣告, 生意照樣紅火。再比如無數口碑相傳的特色小店。

越來越多的大數據工具以及「更好的環境」將可能開放給淘寶賣家——這源於湛盧等管理者的一些觀察:一些熟悉的店舖某天突然把店名改成了「向小米蟲子致敬」之類的。這讓他們開始反思,為什麼商家為了做生意連名字都不要了?管理者認為還是自己做的不好:沒有提供一個讓買家通過字號記住賣家的通道。

因此淘寶要推出「淘字號」,每個賣家有一次機會重新給自己命名,但不能重名,淘寶將建立從店舖名稱進入店舖的通道,以及基於淘字號的買家和賣家建立連接的工具。語嫣稱之為「這個可能是賣家最終安居樂業最基礎、最底層的東西」。

此外還有防盜圖的知識產權保護、能夠更數據化地對自己老客戶進行實時營銷、個性化搜索,商品分類以標籤的體系進行,瞭解消費者的興趣愛好並把消費者變成粉絲,徹底打通賣家觸達和影響買家的通道,比如微淘、微博、購物車等。

而語嫣口中的下一個「樣板房」概念就更加「玄妙」——此前賣家經常為了一個商品放在哪個類目下能夠獲得更多的流量而糾結,而語嫣正試圖讓賣家擺脫這樣的流量困境。她希望未來的淘寶就像宜家,所有的商品在庫的固定地方,但是消費者通過去看樣板間選擇產品,最後再根據貨品號到庫裡去提貨。

於是賣家的事情只簡化到:去想辦法搭建好自己的「樣板間」,自己搭也可以,與別人合搭、請別人搭、跟著淘寶搭都可以。最終消費者是通過樣板間認識到寶貝,擺脫賣家在類目之間的流量資源爭奪問題。

這樣做的結果會讓淘寶損失多少廣告收入?又會有多少新收入出現?這一切都還是未知。

現在的阿里巴巴集團已經是賺錢能力最強的公司——根據雅虎在分析師電話會議中披露的數字,阿里巴巴集團2013年第一季度淨利潤為6.6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2.2億美元,增長了兩倍。

按照淘寶內部人士的看法,淘寶如果想要往前走,既要留住買家又留住賣家,這件事必須做,一旦成功,淘寶將進入一個新的飛速發展階段,且不再有瓶頸。

當然,前提是淘寶商家們很快學會使用新規則,包括那些新工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768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