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一邊開會一邊塗鴉 竟更有效率

2014-06-30 TCW
 
 

 

我們的社會以智商(IQ)做為智性能力的最佳衡量指標已達近一世紀,大家普遍認為,智商越高者,不論做什麼,成功的可能性越大。其實,高智商未必意味你能做到你想做的,獲得你想要的。另一方面,那些智商測驗得中低分的人,如何成為商業大亨、暢銷書作家、或創新的發明人?我們想告訴你,智商並不是智性能力的最佳衡量指標或人生成功與否的最佳預測指標,尤其在二十一世紀。

感謝Google及其他類似的搜尋引擎問世,我們在尋找、濾除、及吸收資訊方面出現了徹底的變革,如今,我們生活在Google時代,Google對人們的學習與認識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它顯著減少了我們必須查詢、探究、排除的資訊與事實數量。

如今,只需要幾個按鍵與點選,我們就能取得我們需要的任何資訊。不過,現在的智性能力要素是要能夠彙總那些事實,判別資訊的優先順序,並對資訊做出建設性的使用,工作記憶是最能幫助我們做到這些的最重要技巧。智商是你知道什麼(你的知識),工作記憶是你能夠運用你知道的東西來做什麼。

成功者最愛三種習慣慢跑健腦,半小時就有效

當布魯斯.史普林斯汀(Bruce Springsteen)唱著:「寶貝,我們生來就該跑」時,這可不是一句玩笑話,克里斯多福.麥道格(Christopher McDougall)的著作《天生就會跑》(Born to Run)提倡一個概念:人類的身體構造天生適合跑步,尤其是長跑。

雖然,現今大多數的人不需要再為食物而跑,但跑步對我們的腦有益。研究顯示,跑步使我們較不會沮喪憂鬱,有助於產生新的腦細胞,分泌腦內啡(endorphin),幫助我們應付壓力狀況。

根據伊利諾大學的研究,跑步也有助於改善工作記憶。跑步對腦力很有助益,尤其是在剛跑時,工作記憶能力大增,但就算跑完半小時後,工作記憶的表現仍然優於運動前。

跑步對工作記憶如此有益,原因之一在於跑步使前額葉皮質活絡起來。

若跑步需要的控制注意得仰賴工作記憶,那麼,以更高度的控制注意來跑步,是否對工作記憶更有益?為解答此疑問,我們自己脫掉鞋子,「腳踏實地」的測試赤腳跑步的效果。哈佛大學的李伯曼教授是這個研究領域的先驅,他的研究指出,從運動力學來看,赤腳跑步比穿鞋跑步好。

你必須注意視覺刺激(你能看到的東西),以及穿鞋跑者視為理所當然的觸覺刺激(你的腳能感覺到的東西)。

我們檢視這些資料,得出有趣發現:跑步時,穿不穿鞋,對工作記憶能力有影響,赤腳跑步者的工作記憶能力優於穿鞋跑步者。

開會塗鴉,更快理解新資訊

你可曾在課堂上或會議中塗鴉而被抓?嗯,其實,你這麼做可能在幫助你更瞭解資訊。當你在試圖理解新資訊(例如成長率的預測)時,你需要運用你的工作記憶,問題是,在冗長的課堂上或會議中,你的工作記憶可能耗弱,尤其是當授課或會議內容乏味時(就算那些資訊很重要),最終,你會失去注意力,資訊從你的左耳進,飄過你的腦袋,右耳出。但新研究顯示,塗鴉使你徵召你的工作記憶,因此能幫助你記住資訊。

這種「塗鴉效果」可能是因為塗鴉使你的工作記憶不會飄走,塗鴉把你的工作記憶保持在起碼的清醒狀態,於是,你仍然在注意談話內容,而不是做白日夢去了。塗鴉的另一個好處是,它其實並不會爭用你的工作記憶資源,塗鴉不需要運用多少專注力,因此,在塗鴉的同時,你仍然能夠聚焦於手邊工作。

臉書查看狀態,腦袋更靈光

如今,臉書已變成無所不在,就算你沒有臉書帳戶(例如羅斯),你也認識有臉書帳戶的人。一項研究指出,臉書成癮症可能比菸癮更難戒。

這當然有可能,不過,有節制的使用臉書,可能對你的工作記憶有益。

青少年加入臉書會員的時間越久者的工作記憶技巧較佳。我們也在二○一二年發表另一項研究發現,我們詢問近三百名成人,他們在臉書上從事各項活動的頻率,像是更新他們本身的狀態、查看朋友的狀態更新、線上聊天等。我們發現,其中一項臉書活動特別有助於提高工作記憶能力測驗得分:查看朋友的狀態更新。這是有道理的,因為當你查看朋友的狀態更新時,你使用你的工作記憶去刪除儲存在海馬迴區的此人先前狀態資訊,以新資訊取而代之。(本文摘自第一、第六、第十一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404

下一個輪到資管:監管部門急開會議部署風控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112

中國整頓影子銀行的刀口開始對準券商和基金子公司的資管業務。

據《證券時報》報道,日前,中國基金業協會給各家證券公司和基金公司發布特急通知稱,為進一步提高資管行業的風險合規意識,於9月12日在鄭州召開資管行業業務情況通報會。屆時,監管部門領導將出席並做重要講話。

據報道,會議的主要內容是通報券商、基金上半年來出現的違規案例和處理情況。

但此次會議的規格之高令許多業內人士詫異。

上述報道稱,通知規定每家公司僅限於董事長或總裁一人出席,不能參會的必須請假。“證券公司創新大會都還可以副總裁去,此次會議規格超越創新大會”。

此外,從通知下發到會議召開,中間僅隔一周時間。“情況的確很緊急。”

最近一段時間,資管業務的風險逐漸暴露。例如近兩年異軍突起的華西證券,目前該公司的資管部門涉嫌違規為關聯方四川省川威集團有限公司及關聯企業融資,而川威集團目前正瀕臨破產。華西證券涉及資金約有9億元。

上周五,證監會還對近期子公司業務出現風控風險的華宸未來、萬家共贏、金元百利責令整改。資管業一片風聲鶴唳。

近三年來,券商資管規模呈幾何倍數增長,2011年至2013年年末,其規模從2800億升到1.89萬億再暴漲至5.2萬億。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這一數字已經達到6萬億元以上。

海通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余際庭曾表示:“券商資管規模中,主動管理規模約10%,90%是通道業務,說明券商資管基本淪為影子銀行的平臺。”

基金子公司的規模膨脹速度有有過之而無不及。目前,91家基金公司成立子公司的比例超過70%。據基金業協會最新披露數據,截至2014年二季度末,基金子公司資產管理規模突破1.6萬億元。僅僅一年時間,基金子公司的規模就占到了保險行業總資產的16%、信托業資產總規模的12%。

《財經國家周刊》曾引述業內人士指出,通道類業務對子公司規模的急速膨脹功不可沒,其業務量起碼占到總業務的一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658

幾點開會、跟誰會面 柯文哲30天行事曆獨家曝光

2015-02-02  TCW
 
 

 

美商宏智國際顧問有限公司(DDI),以《財星》500大高階主管常用的領導力評鑑,判讀柯文哲上任滿月行事曆,發現他重視資訊蒐集與問題決策,缺乏人際情感的建立,以下是首席顧問陳煜輝主要的4項發現:

發現1》每日2小時晨會,有利市府運作上手

自封「一人空降部隊」,他就任第2天就下令,每天早上7點半,核心主管開晨會,不僅能調快團隊節奏,更從各局處每天3至4個議案報告中,迅速摸清楚市府運作。

發現2》重事不重人,易缺乏人際互信基礎

一般新任首長上任,會先一對一拜會主管,鑑別雙方能力與互信基礎,但他上任後將大多時間放在內部決策會議,較少一對一詳談;企業與機關團體拜訪,也是請對方入府來談,顯示他優先處理事,對人際情感較不重視。

發現3》旋風式決策法,恐怕導致判斷失準

他上任首月,平均每天7個行程,多數會議控制在1小時內,不僅時間緊湊,議題更是五花八門,顯示他決策速度夠快,轉換能力也非常強。缺點是,若團隊沒有提供精準資訊,可能會做出錯誤決策。

發現4》把媒體當傳聲筒,對執政未必加分

他堪稱曝光度最高的行政首長,首月行程中有8%的時間接受媒體專訪,顯示出他樂於成為鎂光燈焦點的特質。然而,專訪內容凸顯個人色彩多於政策推動,曝光過多未必為執政加分,反倒成為未來的施政壓力。

■ 內部會議 32%

1. 晨會:每日7:30-9:00

2. 專案:世大運、社子島開發案、美河市、資訊結合、食品安全委員會、毒品防制、AIDS防治、和平國小、大巨蛋、日租套房

3. 業務:人事處、政風處、警察局、都委會、民間能源、議會報告、市政大樓駐警隊支援保大現行勤務等

■ 市政行程 20%

1. 記者會:市政會議、治安會報記者會

2. 座談:市長與里長市政座談會

3. 訪視:北投社區大學暨石牌國小樂齡學堂、仁德虎山國小水耕農園、纜翠之旅、榮星花園螢火蟲基地復育計畫、直興市場

4. 展覽:智慧城市展、市府員工協談室及幼兒園

5. 餐會:就職典禮、北市議會迎新暨惜別餐會

6. 典禮活動:元旦升旗與健走、北市聯合醫院新卸任院長交接、里長工作研習、內湖老人日間照顧服務開幕、北市高中學生家長會聯合會第13屆理監事授證典禮、消防節慶祝大會暨金龍獎頒獎典禮

*會議控!跟過去首長相比,幾乎不走出辦公室

■ 私人行程 14%

1. 餐會:新竹高中校友感恩茶會、台聯募款餐會、蔣渭水文化基金會之友誼聯誼

2. 活動:李宗盛演唱會、大英博物館百品特展、台南永康大灣廣護宮參拜、東港東隆宮參拜、莊瑞雄競選總部成立晚會、探視陳水扁、臺大創傷醫學論壇

3. 休閒:泡溫泉

4. 其他:為臺灣智慧醫療現況與未來發展趨勢錄製影片、與三采文化談新書

■ 未曝光會面 14%

1. 私人會面:台大生命教育研發育成中心劉溢鈴、法鼓山果東法師、金門醫院院長王必勝、誠致教育基金會、台北前市長黃大洲、美麗島電子報副董事長吳子嘉、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理事長施義芳、大陸工程董事長殷琪、PChome董事長詹宏志(被媒體發現而曝光)、邱復生之女邱于芸

2. 機構拜會:紐西蘭商工辦事處代表、波士頓市府官員

3. 政黨:民進黨團三長會議

■ 接見訪客 12%

1. 個人訪客:教育部長吳思華、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學學文創董事長徐莉玲、北市府體育顧問紀政、雅虎亞太區董事總經理鄒開蓮、國發會主委管中閔、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日勝生董事長林榮顯、遠雄巨蛋董事長趙藤雄

2. 機構團體:法國駐台代表、愛爾蘭國會眾議員訪華團、臺北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英國經濟學人智庫

*無包袱!藍綠兩黨重量級人物、各企業人士、歷任北市首長他都見

■ 媒體專訪 8%

1. 網路媒體:東森新聞雲、NowNews、上下游新聞市集

2. 電視節目:《新台灣加油》、《正晶限時批》、《關鍵時刻》、《兩個醫生》、《頭家來開講》

3. 平面媒體:《Cheers》雜誌、《Foreign Policy》

*媒體紅人!上任首月見報率是郝龍斌4倍,仍繼續上電視台專訪

註1:內部會議是以市長身分主持會議;市政行程是以市長身分出席的公開行程;私人行程是以個人身分出席活動但行程公開;未曝光會面指未公開行程;接見訪客、媒體專訪為公開行程

註2:數據占比以柯文哲每日7:30至21:30、一週6日的工作時間計算,4週共336小時,本表僅計199小時,乃因行事曆未列處理公文、會議延長、赴外交通往返行程等時間,故不計入

註3:統計自2014/12/25至2015/1/25,僅列舉部分

資料來源:台北市政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319

中紀委:禁止到黃山等21個風景名勝區開會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05-03/913048.html


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消息,中央紀委監察部網日前在其網站刊發圖文《這些地方風景雖好,開會可別去!》,提醒各級黨的機關、人大機關、行政機關、政協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以及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一律不得到黃山、武夷山等21個風景名勝區召開會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818

開會的動物 蔡東豪 Tony Tsoi

2015-05-07  NM
 
 

 

看完一田百貨CEO莊偉忠的新書《不開會的CEO》,感覺是暢快,如果初出道時遇到這樣過癮的老闆,很多事情我會更早開竅。莊偉忠強調他的管理哲學,是返璞歸真,大小難題從小學雞最低層次想起,不被時下流行企管概念牽着走,以最人性方法處理貌似沉重的企管問題。莊偉忠掛在口邊的一句話:「我的正職是做人。」在今日不敢說真話的香港商界,可謂是一股清泉。這句話如當頭棒喝:工作身份非凌駕一切。

這本書我看得最心花怒放,是關於開會的一章。書名已開宗明義,莊偉忠討厭開會,認為開會是內耗,可免則免。莊偉忠提到第一日到一田上班,被帶到一個早上例會,各部門主管輪流發言,內容全是不重要的事,與會人士沒深入討論,各說各話後散會。莊偉忠上班第一日做的第一件事,是取消早會。這震撼決定是向全公司宣布新CEO來了。我也怕開會,原因源於一種缺陷:我怕坐定定聽人講嘢。不時被邀參加一些seminar、conference等,我閃得就閃,盡量不出席。擔任講者還好一點,講完即鬆人,如果為俾面坐足半日,我會想死。我發覺自己集中精神時限是一至一個半小時。任何會議長過一個半小時,我認為是浪費時間。各式各樣會議中,我最怕一種叫「腦震盪」(brain-storming)。據聞腦震盪最先在廣告界出現,一班人圍在一起,不預設開會議程,鼓勵天馬行空,重點是不立即批判,遊戲規則是不准有人一錘定音。我出席過不少腦震盪,每次開完會,效果好像是增加了疑問,距離解決問題愈來愈遠。腦震盪出席者分開兩類人,第一類希望控制場面,一出閘便爭取說話權,希望自己的意見被採納。另一類坐在一旁,純聽,睇清睇楚才出招。腦震盪變成這兩種人的角力,一面擁有強烈意見,另一面唔知想點,只知唔想支持第一類人。

腦震盪的精髓是,不批判,假設怎戇居的意見也可能有用,問題是,我們的獨立思考能力有限制,特別是在一個開會環境,很容易被一些流利發言者迷倒。對,流利已足夠,內容不需要有實料。一班人坐在一起,一兩個發言特別流利,我們便被牽着走,因為我們寧願聽,多過講。本來自己也有其他意見,但一會兒便忘記了,或者覺得自己說話不及人家流利,沒說出口。人是群體動物,希望和其他人和睦相處,即使與其他人意見不相符,也傾向改變自己迎合其他人,證明自己合群。一班人腦震盪後,得出的意見,很多時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因為有些人不想製造反感,話到口邊收回。我認為最有效的腦震盪是一個人腦震盪。一個人也可以腦震盪?當然可以,我們不時做,只是沒留意。有很多事情需要經驗和知識,做過就是知多一點,沒其他東西取代。也有很多事情需要寧靜的空間思考,困獸鬥不是最佳解決方法。想事情需要反覆想,經過時間提煉出來,然後不停改良方案。還有一點,批判不是壞事,特別是當大部分人沒意見時,批判可逼其他人行多一步,我甚至認為不斷批判才是進步的泉源。

腦震盪美其名是尊重他人意見,代價是效率低及意見質素參差。我信莊偉忠的一套,直截了當的簡短談話,然後由有實權的同事作決定,速速行事。大部分企管事情,需要有人作決定,並且愈快愈好。腦震盪不是完全不好,放工後同事happy hour,你一言,我一語,便是輕鬆一下的好主意,但happy hour談話性質不是認真處理問題。莊偉忠的不開會哲學,是建基於實戰,依他的經驗,開會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環境。開會時,大家保持作戰狀態,不肯在人前輸掉半句口舌之爭,反而在私人討論中,大家卸下盔甲,更容易達成共識,建立互信,一同解決問題。莊偉忠認為透過電郵或當面討論,效果比開會好。莊偉忠沒直接談論腦震盪,但我相信腦震盪在一田不大受歡迎,震十分鐘,莊偉忠便走人。

蔡東豪 Tony Tsoi

上市公司精電國際前行政總裁,他曾任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http://www.facebook.com/TONYTONGHOOTSOI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3653

審委會:從開會到開庭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1953

審判委員會直接開庭,讓當事各方及律師均有機會參與。 (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官方微博/圖)

審委會開庭的意義:強化“真正裁判者”的親歷性,讓裁判過程更加公開透明。

審委會開庭的邊界:著眼於法律適用問題,不能替代法庭審判。

審委會角色的調整:大幅度減少討論案件比例,以總結審判經驗為主。

2015年9月17日,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包括院長宿遲在內的審判委員會全體七名成員,並排坐到審判席上,審理安徽華源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訴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等商標行政糾紛一案。

作為法院內部的最高審判組織,審委會親自開庭審理案件,這在全國法院系統還是第一次。

“這也是貫徹司法改革的精神。審判委員會對案件中的哪些法律適用問題進行了審理,這個今後在我們的判決書中會有明確的表述的。就讓大家都知道,哪些問題是審判委員會直接審理的。”宿遲說。

讓審與判不再分離

按照法院組織法,作為法院內部的最高審判組織,各級法院的審判委員會具有重大事項決定權,承擔著總結審判經驗,討論重大、疑難案件和其他有關審判工作的問題的任務。

但在過去,審委會討論案件,只開會,不開庭。

法官組成的合議庭對於難以作出決定的重大、疑難案件,可在審理之後,提請院長交由審委會討論決定;對於審委會的決定,合議庭必須服從。於是出現了被詬病的“審者不判、判者不審”現象。

雲南高院副院長田成有曾撰文指出,審委會的成員不直接參加庭審,缺乏對案件證據的感性資料,工作中不可能對討論的案件進行詳細評閱,不可能全面了解案情,在不親歷庭審的控辯的情況下,僅憑案件承辦人的審理報告來做出判決,難免有些主觀臆斷,這種未經過庭審程序而對案件所做出的決定,違背了“審判不離”的原則。

此次審委會開庭的另一重要意義在於公開:案件的真正決策者不再隱身於幕後,讓雙方當事人都能看得見。

按照以往慣例,審委會討論案件,以內部會議的方式進行,當事人和律師都不能參加。只有檢察院可以列席刑事案件的討論。

多位法官、律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過去審委會討論案件,誰參與了討論,決定的理由是什麽,基本不公開。最後判決書怎麽寫,各地也不一樣。有的就簡單寫個“經審委會研究討論,判決如下”,不寫理由。有的審委會討論後定下的案子,判決書中甚至不會提及審委會。

對審委會的約束更無從談起。

“當事人如果認為法官和這個案子有利害關系,可以提出回避,但對審委會的成員就沒有這個程序。”一位江蘇省基層法院的法官說,“合議庭一般只有三個人,審委會人數要多得多,在小地方,需要回避的情況可能更多。司法公開做得又不好,不專門打聽,都不知道審委會有誰,怎麽申請回避呢?”

2011年開始,上海、廣東、江蘇等地的部分法院開始推行審委會回避制度,案件如需提交審委會討論,須在此前告知當事人,當事人可以申請審委會委員回避。但在全國範圍內,這項制度仍未全面推行。

“北京知識產權法院這次的審委會開庭,雖然沒有涉及回避問題。但能出來直接面對雙方當事人,也有利於提高司法的公信力。”前述江蘇法官說。他同時期待,這個案子的判決書能夠寫好,為審委會在判決書中“講理”,樹立典範。

“不能構成對法庭審判的替代”

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在這次的案件中,對審委會與合議庭的具體分工是:審委會只直接審理重大法律適用問題,事實問題和一般的法律問題,仍由合議庭審理,分別誰審的,將在裁判文書中有所體現。

具體來說,審委會只對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的一份規範性文件的合法性進行審查。

“這個規範性文件的審理,肯定不僅僅涉及個案的問題,而是涉及類案的問題,也就比較重大。”宿遲說。

審委會主要討論案件的法律適用問題,這與法院“四五改革”綱要的目標一致。此外,綱要還提出,要完善審委會改革的議事規則,“完善院、庭長、審判委員會委員擔任審判長參加合議庭審理案件的工作機制”。換而言之,這只是強調審委會委員親自去審案,但審案本身並不代表審委會。

審委會開庭的做法,顯然多邁出了一步。

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的大部分法官都在肯定之余,表達了相對謹慎的態度:對於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審委會開庭可能是種有意義的探索,但在更大範圍內,可能難以推廣。

“他們法院比較小,審委會一共才七個人,全院二十多個法官。但在其他地方,審委會經常十幾個二十幾個,真要開庭,估計法庭都坐不下。”北京市三中院的一位法官說,“畢竟沒有相關的法律依據,開庭時按照什麽程序,都需要探索。”

因此,近年來更多的探索方式是:重大疑難、案件,直接由幾名審委會委員組成合議庭審理,來保證庭審的水平。這樣,可能有些問題在合議庭層面就能決定,不需要再上審委會了。

四川大學法學院教授左衛民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現行法律規定的法院面對當事人開庭的形式只有兩種:獨任制和合議制,沒有提到審委會,所以在制度上沒有審委會開庭的規定。

“但審委會討論時能不能更深入地去了解案件情況?怎麽去更深入地了解?這些不是不可以嘗試的,只是在程度上應該謹慎把握,不能構成對法庭審判的替代。”左衛民說。

討論個案越來越少

“這個案子可能只涉及審委會改革的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審委會的人員組成、討論的範圍、程序,還有紀律、履職,都很重要。接下來,最高法院準備發表一系列的文章,表明我們對審委會改革的態度。”最高法院一位法官說。

改革的方向,從2014年12月2日,最高法院審委會召開的會議中可以略窺一二。那次會議的主題,就是專題研究部署審委會制度改革問題。

最高法院院長周強在會上表示,根據新的形勢,審委會的首要任務應該是從宏觀上總結審判經驗,研究審判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切實發揮審判決策、審判指導、審判管理和審判監督的功能作用。“各級法院要建立審委會議題的把關機制,明確議題範圍,大幅度壓縮討論案件比例。”

長期對審委會改革進行實證研究的左衛民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這些年來,審委會對個案的討論已經越來越少。

“這個趨勢非常明顯。提交審委會討論的案子,全國可能百分之一都不到,沒有大家印象中那麽多。當然,這也和案件越來越多有關系,討論不過來。今後的方向,可能更多以總結審判經驗為主。當然不同級別的法院角色不太一樣,高級法院和最高法院更多偏向總結經驗、出臺規範性文件,基層法院討論個案多一些。”

2014年12月,最高法院司改辦主任賀小榮也在一次研討會上提到,各地法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案件的比例存在較大差異。“以上海為例,上海法院去年審理47萬案件,審委會討論493件。所以亞東院長就說,說我們上海法院行政化,太冤了。”

那麽,以後審判委員會是不是就該盡量不討論個案了呢?學者和法官們的意見並不一致。

“我們覺得,現階段審委會(討論個案)還是必要的。有些案件比較複雜,確實拿不太準,法官們希望審委會能幫忙把下關。還有的涉及各方利益,法官壓力比較大,交審委會討論之後,也是分擔下壓力。”廣東省一位中級法院的院長說。

做過多年實證研究後,左衛民現在的觀點也更傾向於“完善”而非“取消”。

“未來的趨勢,三十年五十年後,如果法官的業務水平比較高了,社會也比較尊重他,各方面職業保障也跟得上,讓他敢判案子,那麽審判委員會可能就可以取消了。現在還是有必要的。”

在那次會上,周強同時提到,應進一步規範審委會的組織構成,積極吸收資深法官、相關審判領域專家進入審委會的可能性;最高法院要率先垂範,對審委會會議實行全程錄音錄像,對委員出勤率、發表意見情況、主持或參加庭審以及違反職責等情況建立履職檔案,以適當方式予以公開。

“現在的審委會組成基本是按照級別來的。有的副院長管後勤和政治部的,從來沒審過案子,也是審委會成員,能對重大、疑難案件發表意見,審委會討論的科學性就存在問題。有個笑話是,一位法院的副院長開審委會討論時從來都是支持少數意見,因為少數意見不會成為判決結果,也就永遠不用擔心錯案追究。這樣的情況,將來都要改變。”最高法院一位法官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282

早上7點到晚上10點 立委的一天都在幹嘛?! 生活實錄》開會、跑紅白帖……一天趕好幾攤



2015-09-28  TWM

你是否曾因立委出席家族喜慶活動而感到臉上有光?選民服務,是許多鄉親檢視立委表現的重要指標。但日復一日的紅白帖行程,正一點一滴榨乾了立委的問政精力,也一點一滴地侵蝕國家競爭力。

七月底的晴朗早晨,剛甦醒的陽光正要驅走前晚的微涼,嘉義市選出的民進黨籍立委李俊俋,已經從服務處大門鑽進休旅車後座,才剛坐定就翻閱起手中的行程表與訃聞。雖然時間不到上午七時,市區主要道路都還空蕩蕩的,他還是不厭其煩地與助理確認行車路線,深怕一個不小心,耽誤了參加公祭的時間。

白天問政 傍晚回選區

「每天幾乎都在高鐵上遇到同事」「農曆六月,是一年裡告別式最多的時候,每天早上跑個三到五場是很平常的事。」他身上穿著印有姓名的馬球衫與牛仔褲,腳下踩著輕便的氣墊鞋,解釋自己休會期間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盡可能出席所有的婚喪喜慶活動,「立法院有開會時,真的趕不到的攤還可以託人送花致意,但是在暑假,我沒有缺席的理由。」一個上午,李俊俋就跑了四場公祭;午餐也是邊吃邊向辦公室助理交代工作。下午,他又搬著板凳到選民家門口泡茶聊天;晚餐後還有一對一預約的選民服務時段。「開會期間,我五點半起床趕第一班高鐵到台北,傍晚再回來跑攤到十點。休會就是不斷參加地方上的紅白帖和社團活動、做選民服務,生活一直這麼重複,轉眼明年又要選舉了。」他拿起杯水快速吸了一口,臉上帶著苦笑。

「高屏地區立委大概都搭早上六點半第一班高鐵上台北,下午四點半或五點半再搭回左營,每天幾乎都在高鐵上和同事們見面。」民進黨籍立委趙天麟一踏出高鐵站,立刻換乘助理駕駛的小轎車,手機還一邊響個不停。

一般人想像中的國會議員,大概就如同影視作品裡描繪的,總是西裝筆挺地穿梭在企業鉅子與政治人物之間;一場神祕的晚宴,可能決定了難以想像的龐大利益。

在台灣,這樣的場景或許同樣存在,卻絕非常態。大多數的立委寧可像他們這樣,套上繡著姓名的背心與不起眼的便服四處奔跑,期望留下勤懇親民形象。

立法委員,全國僅有一百一十三個名額、手握各種權力的「特殊族群」,其薪酬福利以及生活形態,不免令人好奇。

身為最高民意機關代表,國家給予立委的待遇當然不能太離譜。目前每位立委月薪為十九萬零五百元,含年終獎金年薪約兩百五十萬元。但除了薪資以外,立委依《立法院組織法》享有額外的行動電話費、油料、文具、服務處租金、國會交流經費、健康檢查等津貼。二○一二年,為回應社會對於立委「自肥」的質疑,立法院曾自刪補助津貼,目前每人每年約能額外支領逾百萬元補助。

根據《憲法》,立委每屆任期四年,連選得連任。然而這四年當中,立委可不是從頭到尾都得死守在國會。立法院每年集會兩次,分別是二月至五月底,以及九月至十二月底,遇特殊情況得延長集會或召開臨時會。也就是說,在正常情況下,非集會時間就等於立委的寒暑假。

儘管休會期間不須定期赴立法院,有些立委也會利用假期到國外參訪或從事國際交流活動。但對區域立委來說,這難得的空檔,就是最好的「拚選舉」時機。

「一般時候我是上午問政,下午跑選區。休會期間當然就是把更多時間投入地方事務。」擔任立委超過二十年的國民黨籍立委丁守中,過去兩次選舉都大贏對手三萬票以上,基層實力相當穩固,卻絲毫不敢輕忽選區事務,「別人的好日子,就是立委的壞日子,但身為民意代表,我沒有選擇的權利。」他說得理所當然。

丁守中和李俊俋兩人,無論所屬政黨或選區屬性都南轅北轍,日常行程作息卻近乎雷同,可見選區服務,確實是立委生活中極為重要的一環。

重點放錯了嗎?

「有人連最基本的開會都做不到」「立委跑紅白帖的頻率和在立法院專業的問政時間一定是衝突的,在○八年以前,很多立委甚至連最基本的簽到開會都做不到。」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執行長張宏林說,「但在過去,這樣不適任的立委還是能不斷被選進國會,讓我們開始質疑,是不是台灣的選舉文化和選民素質出了什麼問題?」根據《今周刊》民調,選民最期待立委完成的三項責任,依序是「監督政府和審查預算」、「爭取地方建設和福利」、「反映民間團體意見」,與紅白帖有關的「選民服務」則僅排在民調中第五位。

台灣指標民調公司總經理戴立安分析,雖然多數民眾不認為選民服務是立委最重要的職責,但值得注意的是,「爭取地方建設」排名第二,顯示選民相當重視立委是否花足夠的時間關注選區大小事。

跑攤頻率能降低嗎?

「民意跟專業,我們盡量兼顧」「做民調,選民一定告訴你立委問政專業是最重要的,但現實中還是希望看到一個隨時能夠出現在附近,聽聽你需要什麼的民意代表。所以我們必須盡量兼顧。」立委賴士葆分析。

儘管立委平時各有所長,卻也不是三頭六臂,複雜的預算法案內容,甚至繁瑣的選民服務及婚喪喜慶活動,都不可能由立委獨力完成;分身乏術時,大多只能由助理代打。

根據現行法令,每位立委每月最多可申請四十一萬兩千元的助理薪資,以及八萬四千元的加班費,用來聘請八到十四位公費助理。

儘管立委讓親友擔任助理領取薪資的狀況時有所聞,但這筆經費時常不足以負擔立委聘請助理開支。在「入不敷出」的情況下,有人會自掏腰包、有人靠民間基金會支應,也有立委會接受「贊助」,讓實際替立委工作的助理,名義上任職私人企業,並由私人支薪。曾有欲轉戰地方首長的立委利用類似方法,一口氣在地方上聘請了數十位選民服務助理。

公費助理制度僅規定助理薪資總額,並未限定立委要如何使用助理,因此各立委國會辦公室助理人數落差相當明顯,不少資深助理建議將「專職國會助理」法制化,建立徵用機制篩選助理水準以確保問政品質。

「雖然席次減半之後,不認真的立委變少了,但如果一般人只是投完票就算了,對於自己選出來的立委究竟在做些什麼並不感興趣,立法院終究很難真正透明,並且符合人民期待。」在公督盟常務理事顧忠華眼中,關注與了解,正是國會改革最重要的第一步。

跑紅白帖、幫喬事、跟選民泡茶,立委快變里長伯立委一天裡的行程中,選民服務占了很大一部分,以李俊俋7月29日(休會期間)的行程為例,清早參加公祭、下午和選民泡茶,就連購屋糾紛,也要幫忙調解。

07:00-10:00

四場公祭

10:30-10:50

調解選民購屋糾紛

11:00-11:45

陸委會官員拜訪

12:15-12:40

午餐、文宣會議

13:15-15:00

商討選戰

策略

15:50-16:20

聲援環島反課綱學生

16:30-17:30

到選民住所泡茶

18:00-18:30

嘉義縣市鐘錶鏡片聯合會理事長交接

18:45-18:55

晚餐

19:00-22:00

一對一選民服務(當天8人)

撰文 / 鄭閔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890

頂級診所安法西進 打造大老闆「抗衰老」基地 高端健檢夯》收百萬年費 可邊打點滴、邊開會


2015-10-12  TCW

中國經濟起飛,醫療需求增加,尤其是有錢人想活得更久、變年輕,看準這塊高端醫療市場, 年費高達兩萬到五萬美元的上海安法診所,十月二十一日將在上海開幕, 引起大陸媒體與企業家高度關注,預計三年客戶破千人。

從上海虹橋機場出來,不到二十分鐘車程,到達位於長寧區的安法診所,在專人引導下,坐電梯直達八樓。占地七百坪的上海安法診所,是台北安法的兩倍大,裝潢選用接近大地色系的色調,採環狀設計,一出電梯的右邊,是精巧的日式室內造景,有草皮、碎石、小徑和漂亮的小盆栽。

診所裡,有間簡潔俐落的辦公室,一張長桌配十幾張坐椅,陽光從落地窗灑進來,照在桌上的鮮花,就像電影中華爾街金融大樓的會議室場景,原來這裡提供客戶可以邊打點滴、邊開會,不浪費一分一秒。

另一排則是十五間「治療室」,由一張小沙發、小茶几、鮮花、訂做的小床組成,有的還備有按摩椅,每間擺設與設計風格不同,與其說是治療室,不如說是五星級飯店的房間。

最特別的是天花板上的裝飾被稱為「細胞雲」,是動用二十多個人,夜以繼日花了兩個禮拜的時間,用一條條的鐵絲綁上去的。

上海安法診所,註冊資本額一千萬人民幣,光裝潢就花掉一千五百萬人民幣(約七千八百萬元新台幣),全部家具都是安法診所創辦人王桂良的妻子親自挑選,從歐洲進口,整體空間有說不出來的現代感與精緻感,也是許多企業家保持不老的祕密基地。

客源穩》

不做廣告,靠有錢人口耳相傳這是台灣安法在海外的第一個據點,讓企業家客戶可以多一個保養空間。一位安法老會員、經常往來於世界各地的跨國企業家說:「太方便了!不用為了看醫生而特別飛回台灣。」安法是國內頂級抗衰老診所,一般人或許並不熟悉,但股東大有來頭,包括投資銀行家胡定吾,以及中國信託、中國化學、和成、歌林、掬水軒等企業第二代,加上年費六十六萬元的高價,備受矚目。

安法的「抗衰老」,不是健檢或打玻尿酸做醫美,因為安法院長王桂良認為,抗老要從內而外,先要全面檢測基因,了解自身基因弱點,搭配尿液、血液等分析,看生活環境影響程度,從先天到後天一起綜合評估,給予生活上的建議,再由口服或用針劑方式注射身體所需的營養素,調整體質。

安法副院長陸正鋒說,最有特色的是食物過敏原檢測、新陳代謝檢驗、身體的環境荷爾蒙檢查、重金屬檢測和全面基因篩檢,這些檢測別家醫院雖有提供,但通常不是全面性的,在安法卻是會員們例行性的檢驗項目。

占優勢》

預防醫學走前端,中國亮點產業台北安法從一九九四年設立以來,從不做廣告,都靠客戶口耳相傳。

一位在安法超過十五年的資深會員說,一開始是母親先到安法接受照顧,母親八十八歲時罹患肺癌末期,回到美國接受治療,治療六個月就痊癒,連美國醫生都說「身體怎麼保養得那麼好」,他才跟著加入安法療程,而母親到了九十四歲都還可以自己過馬路,精神很好。

這位會員說,以前他很容易感冒,接受安法抗衰老療程後,已經十年沒感冒。其中生活改變最多則是飲食習慣,盡量選擇蒸、煮方式,而不是吃炒或油炸的食物,不再拚酒,加班再晚,晚上十點過後也不吃油膩食物。

現在台灣安法一年總共服務六、七百人,其中有三成是像這位會員一樣從外國來的企業人士,甚至有幾位客人是乘坐私人飛機到松山機場,或是用私人飛機來載王桂良到法國南部、義大利、俄羅斯幫他們服務。近來許多陸客卡在簽證過不來,加上台商客戶的需求,多年前安法就在評估是否進軍中國。

直到二○一三年上海自由貿易區設立後,安法才在特區中設立公司,今年正式開設診所,十月二十一日開幕。「現在大陸人民消費得起,是西進好時機。」王桂良說。

台北安法和上海安法的股東胡定吾說,要在中國市場發展得好,「走在前端」很重要,投資者的術語叫做「先發者優勢」,安法走預防醫學領域,中國還沒有,長期來說成功機會大。

至於市場有多大?胡定吾說,沒辦法估算。陸正鋒笑著表示,一五年 《 富比世》雜誌「全球富豪榜」中,中國富豪就占了二一三位,比去年同期增加二八.六%,中國富豪在全球經濟地位逐漸上升。

根據一四年胡潤中國富豪排行榜統計,總共有一二七一位企業家財富達到二十億人民幣以上,這些富豪及其家人都是安法的潛在客戶群。

王桂良評估安法西進之後,第一年預計有二五○到三百位會員加入,希望到第三年達到一千位目標。

如果以上海安法年費兩萬到五萬美元(註:療程不同,收費也不同)的平均數三.五萬美元(約一一五萬元新台幣)來算,三年後安法的年營業額至少三千五百萬美元(約十一.五億元新台幣),相當驚人。

品牌亮》

各地區領導招手開設診所

安法為何如此有信心?原來,還沒登陸,就已經拿到三個「第一」 。首先,它是第一個從上海自貿區出來設立的診所。

王桂良說,自貿區不是用低租稅吸引外資,而是要最好的產業過來,安法靠的就是走在時代尖端的預防醫學,以及豐富的服務經驗。

胡定吾進一步解釋,中國各城市、各區間非常競爭,安法這種在大陸稱為「亮眼」的項目,當地政府就會很積極促成,對該區領導者也有加分作用。

陸正鋒還透露,海南島、杭州等地也積極向安法招手。

安法也是中國第一個全科(家醫)診所。台灣家醫科診所隨處可見,但中國卻只有在醫院才有家醫科。

上海安法診所院長徐惠風說,上海醫療是全中國最難搞的,法規非常嚴格,像有全科執照的門診中心,必須要有內科、外科、婦產科、小兒科和X光科等五科俱全才行,安法抗衰老是全身評估,加上現在大陸正在推行,因此順利拿到執照。

背景佳》

執照、商標搞定,股東皆企業大咖它同時是第一個把商標拿回來的單位。台灣許多知名商標在大陸都有山寨版,安法也面臨此困擾,還沒登陸就一堆安法抗衰老、醫美診所,陸正鋒說,中國國家工商總局主動將安法的商標還給台北安法。

上海安法另一個祕密武器是:股東的背景雄厚。

執行長是具有豐富管理經驗的世通華納集團董事長張鎮中,也是國際傳媒界影響力相當大的企業家;董事除胡定吾外,還有恒寶利集團(大陸知名能源集團)創辦人岳欣禹、中睦集團董事長郭亞陶等。這些有錢人之間的口耳宣傳,就是安法最好的廣告。

王桂良未來一個月會往返台北、上海兩地,開拓市場,當地診所經營則請來深耕上海七年的徐惠風擔任院長。

徐惠風分析,上海近幾年積極推廣家醫科制度、預防醫學與高端醫療,三項都與安法不謀而合,因此他非常看好中國市場,以上海為旗艦店輻射發展,也以上海為培訓中心,做醫療技術的支援。

徐惠風說,中國經濟發展有目共睹,錢賺到了以後,就會開始重視身體健康,只要有效,「錢都是捨得花的。

」高端醫療市場相當大

過去,長庚、明基友達和聯新醫療集團等都是西進搶攻醫療的先發者,但由於與當地醫院競爭激烈,或因特色不明顯,經營得相當辛苦;但安法走頂級路線,自行研發獨特的抗衰老療程,不容易複製,西進之後,是否能夠如魚得水,外界拭目以待。

撰文 / 林思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590

新人新氣象?立委老毛病還是沒改 國會觀察》登記開會不來、提案「重量不重質」

2016-04-04  TWM

第九屆立法委員上任將屆兩個月,仍然出現浮濫提案、一到下午委員會就唱空城的情況,離國會專業化的目標,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

二○一六年的總統暨立委大選,國會改革是重要議題,第九屆立法院開議一個多月以來的表現,依據國會觀察基金會董事長姚立明觀察,整體來看,立委問政比起過去更認真,「畢竟全民都在監督,有一個凸槌,馬上就被放大檢視。」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理事長黃秀端也肯定立委素質有改善、國會運作更公開透明。然而,這樣的改變還不夠,根據《今周刊》記者連日觀察,一些立法院長久以來的問題仍然存在。

第一個問題,是立委常常「不在家」,未盡到專業問政的責任。光看三月二十三日各委員會,九點開議,八個委員會中就有五個在下午一點半以前會議就結束,接下來就是立委各自跑行程、做選民服務的時間。三月二十四日的狀況也差不多,半數以上委員會,在中午即結束。

忙選民服務 快開會才出現而在各委員會質詢名單上,最常見「落落長」的三、四十位立委登記要發言,最後卻有將近一半未出席,以致會議早早結束。

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召委段宜康就曾在主持會議時,因為要不斷覆誦未到場立委的名字、歷經冗長程序,而公開呼籲立委:「如果登記了就不要不來,我一直唱名也很累。」另外,每位立委雖然各有主責委員會,但有時針對特定議題,可以到其他委員會登記質詢,所以時常可以看到同一人列名在三到四個委員會的電腦螢幕上,但往往是登記了卻不見人影,成為一種「不正常」的「常態」。

有立委私下表示,會有「登記未到」的情況,有時是趕不及,有時是本來就不是真的要出席,只是為了「方便換順序」,例如同黨立委晚到,若自己先去登記,就可以換順序,讓對方提前上場。

「怎麼讓立委留下來(待在立法院),是個大問題。」黃秀端指出,公聽會上,常看到立委坐兩分鐘就走人,委員會質詢也只在快輪到自己的時候出現,大家都忙著選民服務。

加上立委席次減半後,每個委員會人數僅十三到十五人;根據規定,出席達三分之一的委員數即可開會,表決時,最少三個人同意,就可以通過法案,「法案往往對國家社會有重大影響,這樣的人數實在太少了,至少要十多位立委審查才合理。」黃秀端說。

簽名連署提案 一分鐘看完第二個問題,是浮濫提案。根據立法院公報,有些立委一個多月以來提案超過三、四十件,幾乎是每天就提一案;第一名的林俊憲高達四十六件,其次是三十六件的陳亭妃、三十件的黃昭順。

「一方面我沒有特別去算提案數量,另一方面同事都很用功,邀請連署的提案很多。」新科立委林俊憲強調,自己的提案內容主要來自選民陳情、競選政見、因應台南震災後續和轉型正義四大類。分居二、三名的連任立委陳亭妃和黃昭順,則都表示是將上屆任內、因立法院屆期不連續未討論完的法案重新提案。

立委衝量不是新鮮事,放眼上一屆提法案的立委排名,前五名都分別提出超過四百件法案;但立法院過去四年總共通過的法律案,卻只有五八一件,可見立委提案「重量不重質」,讓人為法案品質擔憂。

「同一案就有一堆立委提,沒有整合,光是法案對照表,看了就頭昏眼花,對立法品質是很大的損害。」前立委林濁水感慨,他在立委任內法案提案量,已是同期中數一數二多,但十幾年來也沒有超過四十案。

每到黨團會議、委員會開會空檔,常見助理穿梭於不同立委之間,拿著筆請對方連署提案、互相幫忙。只見一個法案常常在一分鐘之內,就閱讀完畢簽名,到底有沒有消化法案內容,誰也不知道。

評鑑靠量化 立委猛提案

段宜康曾為文感慨,「過去已經有同事提了的法案,不大有人會跟著提大同小異的案,怕被笑抄襲。」但現在卻是反其道而行,立法院開議兩星期時,就有六名立委,參考陳水扁政府行政院版本的「不當黨產處理條例」草案,各自提出法案。

「提這麼多法案,哪有辦法一一審查!」林濁水建議,應該由立法院法制局幫忙整合類似提案,增加立法的品質和效率。

對於外界認為,立委衝法案數量,是要滿足公督盟的評鑑,怕被扣上「不適任立委」的帽子,這種過於量化的指標,反而沒有兼顧品質;黃秀端表示不解,她解釋,一名立委只要一個會期提五案,該項目就是滿分,「提一百件法案和五件法案都同分。」因為網路直播管道大開,每天都有許多網友隨時檢視立委表現,立委是否能專注本業,監督、質詢、研擬並議決攸關國計民生法案,各界都在觀察這個史上期待度最高的立法院,能否走出新局。

撰文 / 賴若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616

把開會變有趣 玩出職場創新腦 不同領域員工如何凝聚創意?

2016-04-11  TWM

專門設計、建造醫院等特種建築的公司艾迪塔(Aditazz),幾位共同創辦人近年來煩惱不堪。建築師主張,設計建築物時,動線都只朝一個方向;公司執行長、電子與電腦工程師出身的狄帕.艾崔西(Deepak Aatresh),則主張運用電腦,做到同時兼具內、外雙向功能的設計。 諸如此類看來解決不了的衝突還多得很。艾崔西說,「我們知道我們都用心良善,都非常聰明,也都想把事情做好;但想推動進展真的很難。」衝突感,換個角度變助力對神經學者、阿提曼創投(Artiman Ventures)合夥人,同時也身為艾迪塔董事的阿吉.辛哈(Ajit Singh)來說,這類衝突很常見。歸根究柢,原因就出在腦子。想創新就必須結合不同領域的人一起工作,但不同領域的人思考方式往往也不同。所謂右腦控制創意、左腦控制邏輯的概念,經證明並不正確;不過研究顯示,左腦確實對語言較有反應,空間處理與注意力則是右腦的專長。辛哈解釋說,「人不選擇職業,是職業選擇人。」這種思考方式的差異,會對決策形成干擾。過去每在專案展開之初,艾崔西一定先與負責推案的團隊開一小時會,討論重要決策;但一小時很快過去,會議卻往往一點進展也沒有。

於是他找上了專門研究大腦的辛哈,問他決策應該花多少時間。辛哈說,「我也不知道。不過我們不要規定時限,試試看。」他們想出一個解決辦法:在公司開闢一個休閒區,擺幾張很舒服的座椅,讓員工可以三五成群坐在一起。會議通常於下午六點在休閒區展開,會中不僅提供酒品、點心,會議也不預定結束時間,有時一直開到凌晨一點才散會。艾迪塔一些最有創意的點子就在這樣的會議中誕生了。

安全感,有助好決策艾迪塔這套作法適用於各式各樣場合。它所以有效,是因為它造了一個讓員工可以放心大膽、無拘無束、合作共事的環境。

《對話的智慧:偉大領導人如何營造信任與卓越成果》一書作者茱蒂絲.葛拉瑟(Judith E. Glaser)認為,讓員工做出優秀決策的關鍵,就是讓他們「有安全感」。

因為一旦失去安全感,「我們會採取保護行為,腦部主管情緒與本能的『杏仁體』就會接管,理性的『前額皮層』隨即關閉。」葛拉瑟說。

杏仁體與人的恐懼反應與快樂有關;前額皮層則主管移情作用、直覺、較高層社交技巧與三維思考,並且「能讓我們以一種至今仍無法解釋的方式,將創意發揮到破表。」葛拉瑟在會議展開時,會先要求與會人士形容成功像什麼樣子。當有人聽到另一人的說法與自己的看法不謀而合時,腦部職司社交決定功能的中間突起前額皮層就會受到刺激。葛拉瑟解釋,「中間突起前額皮層會說,『讓我們交朋友吧,我比你想像的更像你。』」認同感,可提升溝通效率辛哈囑咐艾崔西,要與建築師會面時,彼此先向對方表示,了解對方的想法與自己不同。辛哈說,「這好像是在幼兒園教小朋友一樣。但過了一段時間以後,我發現他們之間比過去更能溝通了。」艾崔西因此改變了自己的行為。他說,「當工程師的人動不動就跑到白板前面。我發現,這麼做很讓那些講究直覺的人擔驚受怕,因為他們一見到你這麼做,就知道你又要迫使他們根據你畫的那些方塊來思考了。」現在的艾崔西會拋下白板,走進休閒區。他總是發現那些與會建築師在紙上塗鴉,工程師卻在一旁勤做筆記。他說,「多年來我一直認為,開會時在紙上塗鴉的人是在浪費時間,現在我才察覺,在紙上畫草圖,與在紙上畫出內心想法,其實是有關聯的。」具備4條件,你也可以有企業家的腦

心理彈性大

《一針見血的解決:以腦為根據的優化業績作法》(The Sharp Solution)一書作者海蒂.漢納(Heidi Hanna)說,企業家最擅長迅速變換工作。

她說,「這可能是因為他們必須在同一時間做太多的事,也或許對他們的成功而言,能不能同時做許多事比對其他人更重要。」

抗壓性很高

漢納說,「大多數成功企業家都說,他們承受高度壓力,但壓力越大越讓他們鼓舞。」她的團隊在下階段研究中,將觀察生物標示,看看企業家會不會因為壓力緊張而受傷。

想法很積極

所謂積極性偏差(positivity bias),指一種你認為你很安全的無意識假定;那些懷有消極性偏差(negativity bias)的人,會認為到處都充滿威脅。將偏差度從消極到積極做一個從1分到10分的表,一般人可以拿5.5分,但企業家平均可以拿到6.5分。

準確而敏捷

企業家的運動肌肉協調能力比一般人強。漢納起先認為這一點不重要,但她之後發現這可能與一種關鍵特質有關。「我與企業家們討論他們何以與眾不同,他們自認決策速度很快,如果事後發現決策錯誤,他們也很有自信,相信自己能夠加以更正。」

一堂神經課》

提升表現 從3處著手

留心無意識舉動

MyBrainSolutions.com執行長伊維安.戈登(Evian Gordon)博士說,「人會用肢體語言表達強有力的訊息。我們會在無意識狀況下,用五分之一秒表達這類訊息。我們在感覺受到威脅時,無意識模式就會冒出來。如果有人說,「但我很關心」,說著把兩臂交抱在一起,這人已經在無意識狀況下表達一個訊息,說他準備不玩了。

平心靜氣很重要

想取得成功,在發表演說或出席會議以前先讓自己平心靜氣。

例如,紐約市神經領導研究所(NeuroLeadership Institute)研究部主任、《絕妙兩小時:用有科學根據的策略駕馭你最寶貴的時間,做好你最重要的工作》(Two Awesome Hours: Science-Based Strategies to Harness Your Best Time and Get Your Most Important Work Done)一書作者喬西.戴維斯(Josh Davis)就建議,可以先做20分鐘溫和的運動。在感到壓力很大時,不妨想一些讓人平靜的東西,例如一束花或風景等等。

讓人感覺到舒適

奢侈電器產品零售商、設在新澤西州的Pirch,用神經科學創造空間,讓消費者覺得安全而自得其樂。Pirch的共同創辦人吉姆.史都華(Jim Stuart)說,「我們會選在一家店、而不在另一家店裡買東西,還會找出這麼做的理由。但事實是大腦邊緣系統(limbic brain)劫持了腦的皮層(cerebral cortex)。對無意識模式的腦來說,第一要務就是避開風險,尋找相對安全的選項。」撰文 / 作者•Minda Zetlin 譯者•陳曉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45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