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37岁张烨冬玩转中国金属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81015/09595392250.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0

梁先生玩轉兩張殼-中盈控股(766)及中國金屬資源(8071)(1)

中盈控股相信大家都熟,但大家知不知道它是做甚麼生意的?

上市招股書: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20503/LTN20020503069_C.htm

上市高管: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20503/0766/F113_c.pdf

業務: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20503/0766/F112_c.pdf

該公司在2002年5月股市淡時上市,發價2億股,每股0.25元,只集資5,000萬,包銷商有在大海兩岸的兩間證券行,在這樣淡的市況,又集資只5,000萬,包銷商又為他們,大家應知道如何吧,大致是貨乾,但路子野的公司。

其實該公司上市時只有在大連的三個項目,一個是「大連東港」,為其主要業務,該業務的主要資產為「亞太國際金融中心」,佔公司資產的大部分、一個為「金石灘」及「高爾基路項目」,其中「高爾基路項目」是尚未完成程序,資金需求亦很大。

上市時公司股本8億,由梁先生持有75%,即6億股。

上市後不夠半年,公司已經轉換了一名楊姓董事,該董事是從事金融業務,自然是要搞財技啦。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21118/LTN20021118030_C.pdf

11月,公司持有29%股權的公司,宣佈進軍煤能源業務,作價不過800萬人民幣。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21231/LTN20021231011_C.PDF

公司公佈中期業績,已經走樣。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30317/LTN20030317016_C.pdf

2003年初,公司宣佈股權集中,7人持有97.49%股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30321/LTN20030321105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30718/LTN20030718094_C.pdf

2003年中,公司宣佈佔其大部分資產的「大連亞太國際金融中心」,因違反銷售協議,公司資產已遭凍結,索償額240萬美元(約1,900萬人民幣),公司聲稱對其資產沒大影響,但是最大的項目涉及法律的訴訟,對公司打擊不可謂不少,亦可見這些公司滿是炸彈。

但最後問題被解決。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30711/LTN2003071107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30331/LTN20030331127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30613/LTN20030613089_C.pdf

公司董事辭任,又換授權代表,Big 4 核數師德勤辭任。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31008/LTN20031008088_C.pdf

公司進軍北京地產業。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40126/LTN20040126068_C.pdf

收購能源管道商。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40402/LTN20040402140_C.pdf

公司賣出其主要資產「大連東港」及物業代理業務,進軍能源業務,可說是賣殼先聲。

之後的事大家都在周顯先生的大作可見,另我之前都有專文說這家公司現金很多,折合約一毛錢,但是一件事,就變成了悲劇。

梁先生之後以一毛至六毛不等沽出四億多股,以平均價約四毛計算,套現約一億多。

由近來的股權,金銀證券行也涉入了該公司。






































名稱持有權益的股份數目(請參閱上述*註解)佔巳發行股本之百分比(%) (請參閱上述*註解)最後申報有關通知之日期 (日/月/年)
梁毅文171,550,000(L)13.34(L)19/07/2008
詹榮光140,330,000(L)11.01(L)21/08/2007
李月華92,000,000(L)7.15(L)23/05/2008
馬少芳92,000,000(L)7.15(L)23/05/2008
China National Machinery & Equipment Import & Export Corporation80,000,000(L)6.99(L)10/02/2006

據公司全年業績可見: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728/LTN20080728528_C.pdf

公司虧損2,782萬,公司現金達2.70億,另應付款項2,500萬,淨現金達2.45億,以公司1,286,163,158股計算,公司每股現金達0.19元。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919/LTN20080919687_C.pdf

但梁先生見公司有這樣多現金,加上看來要搞兩個殼股,現金不足,自然想獨佔之,於是在九月初,公司宣佈發行257,230,000股新股,每股0.125元,集資3,115萬,以低於現金價發售股票,簡直不知所謂,但現金達2.76億元,也算不錯,但是其後,公司以2.3億人民幣(即2.58億港元)向梁先生收購一位於河北省承德選礦廠,以1.8億人民幣現金(約2.02億港元)及5,000萬人民幣(5,617萬港元)以每股0.16元的新股支付。

但公司採礦期只得2年,擔保的9,000萬噸礦藏根本無作用,因扣除開設的時間,此外,法律問題也沒解決,只剩下約一年,花了不少錢,只換來一年採礦時間,有何作用?另公司現時無收入,只有虧損,另並無採礦經驗,又如何賺回這兩億?可見這是財技把戲。

另大股東亦有騙取資財的嫌疑:

據公告所述:

直至收購事項完成,目標集團向賣方支付之原來成本(包括資本、股東貸款以及已出資及將予出資之該等目標礦點購買成本)乃為賣方估計之約人民幣 95,000,000元(包括目標礦點購買協議項下之購買價人民幣 90,000,000元,另加專業及其他成本及開支約介乎 3,000,000港元及 5,000,000港元不等)。根據收購協議,賣方同意,香港目標公司將向外商獨資企業出資之總數 50,000,000港元,會作為提供資金之股東貸款,並於收購事項完成前由彼(代表香港目標公司)出資,有關貸款將構成待售貸款其中一部分。賣方亦承諾,根據法律規定就該等目標礦點應付至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各期間之所有採礦權費用、擔保費、水電費、礦石資源補償費及稅項,均由賣方承擔,並且對本集團及╱或目標集團不具有追索權。

大股東投下9,500萬人民幣(約1.06億港元),就向公司換來1.8億人民幣(2.02億港元),即一買一賣間已賺9,600萬港元,另發行時值5,000萬,現時值約1,800萬的股票,即共賺約1.14億港元。

對公司的影響卻是,若發行新股失敗,公司現金大減至約4,000萬,雖不用付採礦相關的支出,但是對公司核心價值有大損害,現金只剩下每股約2.5仙。

這些股票已顯露出大股東缺水嚴重,另外路子亦野,要迴避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75

梁先生玩轉兩張殼-中盈控股(766)及中國金屬資源(8071)(2)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917/GLN20080917027_C.pdf

在兩日之後,中國金屬資源(8071)宣佈股份2合1,另北京中冶投資有限公司認購公司5,000萬新股,作價每股合併後0.5元。

公司公告稱:

北京中冶投資有限公司,為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原稱中國冶金部)屬下一家具規模之國有企業,專門從事鋼鐵冶金業投資。


就董事所知、所悉及所信及經作出一切合理查詢後,認購方及其最終實益擁有人均為獨立於本公司及創業板上市規則所指之本公司關連人士之第三方。


誠如中盈控股有限公司(「中盈」)(一間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公司,其股份於聯交所上市)於二零零六年二月三日刊發之公佈所披露,認購方認購中盈股份,而梁毅文先生(執行董事及於二零零八年一月二十三日所公佈之本公司非常重大收購事項之賣方)亦為中盈之董事及主要股東。除上文所披露者外,就董事所知、所悉及所信及經作出一切合理查詢後,認購方與梁毅文先生之間概無其他任何交易╱關係。

在公告中,梁先生竟在列中,究竟這家公司是搞甚麼的,為何梁先生會進入這家公司呢?現在就一一為你拆解。

其實這家公司是八年上市經歷中的典型。

公司最初的招股書: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10226/00000MC20010302092928P.htm

公司原名叫絲綢路數碼,主要業務為一expo24hr.com的網站,經營網頁設計,業務介紹等B2B業務,由一名姓阮的人在1998年創辦,其後獲得多家公司入股,在2000年8月科網熱潮後期上市,發行1.3億股,每股0.25元,集資約3,000萬元,扣除費用後,集資淨額約2,000多萬元。

http://www.hkexnews.hk/newlistings/prospectuses/tc_8071pro-20010226app01.pdf

從公司帳目可見,公司上市前兩年並無收入,上市當年收入180萬,支出卻是收入10倍,虧損達1,557萬,以這個速度計算,集資的錢約2年就會用完。

http://www.hkexnews.hk/newlistings/prospectuses/tc_8071pro-20010226chap18.pdf

公司股本達6.5228億股,以上市價值算,價值達1.6332億元,以1家180萬營業額,虧損1,557萬的公司來說,這個價值肯定是虛高。

(下文再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76

五百萬變二千萬-中國有色金屬(8306)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50221/GLN20050221011_C.htm


該公司原名叫綠陽國際,主要是銷售肥料,以2.5元,發行2,000萬股上市,集資淨額約4,000萬,包銷商為本地的亨達控股(111,現名信達國際控股)附屬亨達融資,可見集資之少及貨源之少。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50221/08306/CWP119_c.pdf


公司盈利不前,上市前數年盈利約數百萬人民幣,市值卻是兩億,非常顯然不是給投資者買的。


公司上市後,首年盈利因上市關係,跌至幾十萬,後來回復至上市前水平,約八百至一千萬人民幣,股價亦維持多年橫行,成少稀少之局,可見公司貨源甚乾。


這種日子只維持3年之久。


2008年某一天,這隻股票突然由開市時1.8元,升至上午收市前的3元,又不久升到下午的6元,後來回至約5元收市。其後幾星期,一直升到5.2元,之後停牌購入一礦。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205/GLN20080205002_C.pdf


公 司以8.925億購入內蒙古一礦75%,其中3,000萬以現金支付,其餘以每股5.5元,發行1,920萬股支付抵1.056億及以7.569億,年息 3%,換股價5.5元的可換股債支付,這批可換股債可換137,618,182股,若全數新股發行及可換股債兌換,佔公司擴大後股本66.22%。


若公司2007年及2008年盈利少於1.5億港元及2億港元,不足之數則需向公司退還等值現金及可換股債。


其後當然是例行公事,股價暴升、配股、拆股。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306/GLN20080306056_C.pdf


以10.17元配售590萬股,集資淨額5,800萬,代理為中銀。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305/GLN20080305068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310/GLN20080310076_C.pdf


股權非常集中。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326/GLN20080326109_C.pdf


股票1拆5,每手股數由1,000股,變為2,500股,成本降低一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416/GLN20080416041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522/GLN20080522032_C.pdf


條件更改。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714/GLN20080714028_C.pdf


易至現名中國有色金屬。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819/GLN20080819027_C.pdf


大股東向礦注入939萬人民幣,然後公司取得估值不少於5,000萬以後,以5,000萬購入此礦,最多分5批支付。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90714/GLN20090714032_C.pdf


昨天,大股東又重施故技。


公司向大股東購入天祝縣玉天建材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持有甘肅省一礦,作價5,000萬,該礦有9.909噸之黃金儲量,若於交易三年內探明或發現超出儲量之1噸黃金儲量,則每噸上調1,000萬,少於1噸則忽略計算。


付款方式,則分五期,每1個月付1,000萬。


此外亦有利潤保證,若公司2007年及2008年(greatsoup: 應為2010年及2011年,謝謝toni兄提醒,因昨晚趕睡覺,所以沒看清楚就照copy上一段,對不起。)盈利少於1,000萬港元及2,000萬港元,不足之數則需向公司退還等值現金及可換股債。若虧損則視盈利為零,即大股東最多需賠3,000萬。


據公告稱:


公司為一家於二零零四年十一月十日在中國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其註冊股本總額為人民幣 1,000,000元,於本公佈日期,全部由賣方全資擁有。目標公司主要從事貴金屬勘探業務,現擬於礦場開採礦產資源,以及銷售建築材料。


由於目標公司自其註冊成立以來尚未展開任何業務,故過去數個財政年度並無錄得任何營業額或溢利。


於二零零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目標公司之未經審核資產淨值約為人民幣 1,000,000元。經計及礦場之估計價值(即約人民幣 44,000,000元),目標公司之未經審核資產淨值將約為人民幣 45,000,000元。


...


截至本公佈日期,中國有關當局尚未向目標公司簽發採礦許可證。根據中國法律法規,某特定地塊勘探許可證持有人享有優先購買權,申請該特定地塊之採礦許可證。


目前,中國有關當局授予目標公司之勘探許可證(「勘探許可證」)只於二零零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至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期間有效。目標公司很可能可於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前開始辦領採礦許可證申請手續。


鑒於完成之其中一項先決條件為目標公司取得採礦許可證,故賣方將須於完成前負責礦場之一切勘探工作。因此,本公司只會於賣方完成勘探工序後才參與礦產資源開採工作。


...


獨立估值師評估之採礦許可證之採礦權徵費合共約人民幣 5,000,000元。賣方將負責支付領取採礦許可證之所有有關成本及開支。


greatsoup:


看到其中的財技嗎?


今次的交易是先用一百萬買礦權,然後取出五百萬估價成五千萬,然後用五千萬賣給公司,分五個月付錢,其後分兩年最多拿回三千萬出來,造出公司盈利來,炒高股價發新股集資,取得真錢。


總的來說,拿公司的錢,還掉一部分成本後,再放回公司,大股東只是用公司錢肥了自己。


炒的話,這隻股看線已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87

吉利前世今生:从回收废金属到造汽车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3/328366.html


上世纪末时,国内汽车产业有着“6+3”的格局,以上汽、一汽、东风为代表的国内车企,加上唯一的一家民营车企——吉利。

作为创始人的李书福,此前是浙江台州从事摩托车制造的企业家,在1999年,李书福的摩托车厂年产达到了43万辆,实现产值15亿元。虽然这点现金 对于汽车产业来说并不算什么,但手握这些钱的李书福开始规划他的汽车产业帝国。

这位浙江人显然充满想象力,他的第一桶金来自废旧金属回收,有了点钱就在自家村里开设照相馆,后来他用这些钱去开设了电冰箱厂,等到再有了积累,他 又做起了摩托车。如果有谁是干一行、爱一行的话,那肯定不是李书福。

不过,直到昨天晚上,汽车这一行已经让他迷恋了14年之久,可谓最长的一次“恋爱”。当1996年,李书福把自己的亲信,现任吉利宁波基地总裁的安 聪慧叫到身边时,他告诉这位刚刚来到吉利工作的年轻人,他们要在台州临海做一个汽车项目。

安聪慧当时十分狐疑,因为他们没有生产汽车的资格,原先申请的是一个摩托车项目。他问李书福,是否要生产农村大街上满处跑的微型面包车,李书福则拍 拍自己的奔驰车说,这才是他想要的。

没有生产许可的情况维持了很久。1998年底,第一辆两厢“吉利豪情”车下线,市场价定在4.79万元,成为当时中 国最便宜的“电喷车”,当时上海大众的普桑售价近20万元。豪情的价格得到了众多家庭购车者的关注,市场需求渐旺。

不过,李书福再次撞大运。不久,他从四川德阳一所监狱汽车工厂拿到了一个车型目录,车型生产基地从德阳搬到了台州临海。2001年12月26日,国 家经贸委发布了第七批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吉利集团生产的轻型客车HQ6360、MR6370和三厢式轿车MR7130又名列其中,这标志着民营 企业成为中国汽车制造业的正规军,吉利也成为迄今为止中国唯一一家获得轿车生产资格的民营企业。

2001年~2002年,在宁波北仑,通过收购日本人的破产钢结构企业,李书福拿到了不到1000亩的土地,这里后来诞生了吉利的第二款车型——美 日。加上此前建立的临海基地,两大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年产20万辆汽车的生产能力。

此后,利用汽车项目在地方政府中的号召力,吉利先后在台州、济南、湘潭、成都、兰州等地开出了若干汽车产业基地。虽然吉利的产能2009年在全国整 车企业中仅排在第十位,但从生产基地的数量来看,无疑将排在第一位。

另一方面,吉利自主技术的研发上,也不断成长。吉利快速地从创始时,无图纸、无模具、无标准的状态中,过渡到拥有变速箱、发动机等核心技术的企业。

发展上述技术的同时,吉利在2005年登陆港交所,吉利控股(00175.HK)作为李书福的资本平台,成为吉利后来对外实施并购的主体,不管是收 购英国锰铜、澳大利亚DSI,还是吸引诸如高盛这样的战略投资人,吉利控股都是资本运转的核心部件。

事实上,李书福本人原先也是个资本玩家,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当他刚刚离开电冰箱业时,参与了海南的房地产开发热潮。后来,中国足球的火爆也吸引 充满好奇心的浙江人参与其中,不过这些投资案例都失败了。

资本运作实际不是这位浙江人所擅长的,他的财技更多的是其团队的财技;而吉利之所以能成功,和李书福作为实业家对于产业的敏锐嗅觉分不开。

“电视机前的观众们,这辆汽车来自中国,没有天窗、地毯,也不豪华。无论你们喜欢还是不喜欢,无论你们同意还是不同意,这就是汽车的未来。”当吉利 第一次参加底特律车展时,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主持人在吉利展台上如是说。

如今吉利收下沃尔沃,未来的大幕缓缓开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30

賣方是誰?-中國有色金屬(8306)


(謝謝gemininkl的提醒。)

(1)


其實今天沒甚麼好寫,只是想說,只要肯多走一步,必能找到這些東西。


關於這家公司,我在2009年7月已寫了一文,請按此處。現在補回後續的新聞。


2009年7月,公司宣佈1拆5, 加上此前的1拆5,即上市時1股變成25股。


8 月,公司宣佈此文的主角巴盟烏中旗甲勝盤鉛鋅硫鐵礦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未能達成2007年及2008年的盈利保證,故此以此前收購發行予梅偉先生的部分可換股債券抵銷。


10月,公司宣佈向梅偉先生控制的礦公司55%售予公司,其中20%是向他人購入,然後轉售公司。原理正如前文購礦一樣該股權作價8,250萬人民 幣,分6期支付,首期支付30%,即2,475萬人民幣,其餘5期,則逐個月支付,每期1,155萬人民幣。梅偉先生提供兩年利潤保證共2,750萬人民 幣,即向公司取走5,500萬人民幣(6,100萬人民幣)。


加上此前購入的兩礦,梅偉先生公司共取得1.5億左右。(第1礦取得4,000萬+第2礦5,000萬+本礦6,000萬)。


這筆錢和其後原股東向公司購回原上市肥料資產的作價1.3億人民幣(約1.476億港幣)非常相近,連付款方式都是分5期支付,可說其實買礦這筆錢不是由梅偉先生吃掉,只是從公司拿 走,然後接轉回公司。


(2)


為籌集這筆資金,除了上文談及的一些外,幾乎每個月都有集資的行動,和付出資金相若。


8月,發行少量購股權。幾日後,發行5,787.5萬股,每股26仙,集資1,490萬。


9月,發行5,962萬股,每股26仙,集資1,500萬。


12 月,發行2.019億股購股權,每股行使價26仙。


2010年 1月,發行2.29556億股,每股24.6仙,集資5,600萬,足夠幾個月需要。


3月,又發行5,988萬股,每股25.7仙,集資1,514萬。幾日後,又發行3,000萬可換股債


待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07

賣方是誰(2)?-中國有色金屬(8306)


續昨日的文章。前文談及公司以幾個空殼礦來轉移資金協助原主購入資產後,前幾日又 有新計劃。


(3)


4月16日,公司作了一個交易,向少數股東深圳市朗通貿易有限公司購入巴盟烏中旗甲勝盤鉛鋅硫鐵礦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股權,關於此礦的資料,可以參看前兩年向梅偉先生購 入該礦75%股權時的通函,其 奇怪之處如下:


(1) 該公司的賣方是Peng Huiman先生及Zhou Lixiang先生,是何方神聖?


(2) 他們持有25%股權,為何只售出16%股權?


(3)付款方式又如往次一樣?

明天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12

賣方是誰(3)?-中國有色金屬 (8306)


(4)


今日回答昨日幾個問題:


(1)鱷兄前幾日給了我一個網站,發覺 各地的工商部門可以查到公司的註冊紀錄,深圳也不例外,我從公告找到賣方是深圳市朗通貿易有限公司,從這個從工商部門找到的資料如下。











從以上幾幅圖可見到,Peng Huiman即彭惠滿,及Zhou Lixiang即周禮相,分別持有40%及60%股權,並分別自擔任董事、總經理及監事的職務。

至於地址,如有深圳的網友們可以去看看的話,請替我去拍幾幅照吧。





(2) 關於第2、3問題,其實只是股票分佈圖就可以:


由此看到不要付這麼多股票的原因,就是因為付這麼多股票,會導致賣方成為大股東,但目的確不是想這 樣,故此就作出付現金的安排,但為何不再多付現金?








前文之的批股可見,公司其實是確實 缺現金的,故此付的現金代價不會太多。


根據肥料業 務的付款方式, 公司每個月拿回的現金只有約2,640萬,且資金最快到今月底,最慢到五月底就會付完,留下一些營運資金後,所以每期付約2,000萬至2,140萬,也 屬適當,但是在6月底那筆錢看來未有著落,或許要以集資解決,也吻合現金流入流出情況,或有可能有借錢的嫌疑。


(5)


總的來說,這個交易應該是屬第三方交易,但有可能私下有協讓,況且最後一期資金未有著落,故此需要以發新股解決,但是梅先生要這麼多錢來幹 嗎?


也許真的要好好分析,可能都是買其他礦或業務 需要錢,認購股權需要錢,公關或控盤需要錢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16

内外交困 有色金属业面临洗牌


http://www.21cbh.com/HTML/2010-7-22/yNMDAwMDE4ODEyNQ.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68

兩岸三地:有色金屬市場「倒掛」 因念


2011-1-20  AD




 

剛過聖誕,不到個半月就是農曆新年,打工的、做生意的,還是歡天喜地,中國人嘛,過年大過天!不用等到年三十,筆者今周已開始團年活動,與各個工廠客戶、廣東友人乾杯、乾杯!

頭炮是廣東投資友人,和他的一幫自稱「小康」但身家數億的有色金屬行業老闆,中午在廠內到會團年,跟數百工人載歌載舞!老闆高興起來,本來筆者對杯中物過敏,也給他不留面子的指罵:「不是請你過來吃飯的,是請你喝酒的。」筆者知道話已出口,再不喝會反枱的,只好捨命。

平時很少見到老闆如此兇猛,有點不服氣,但不敢報仇。跟他的拍檔問個究竟,原來2009年公司受累金融危機,有色金屬商品價格暴跌,虧損之大從未試過。終於熬過2010年,把所有輸掉的全贏回來,而且還每個股東有錢分,老闆不高興才怪。

努 力有成果,當然為他們錦上添花,乘機追問2011年預測,沒想到回覆是:「你沒見到老闆喜中有悲嗎?多跟他喝酒你就知道喇!」原來從去年第四季開始,內地 有色金屬價格追不上國際價格,出現行內所謂的「倒掛」現象,對於他們以進口材料為主的貿易加實業公司,可以想像,入貨價比賣價更貴,能笑乎?但做這行不能 停下來,進口貨源只可拖慢,比如延遲發運,到貨後租用保稅倉一個短時間等,但這些都是費用,且誰敢保證延遲後的價格可升。

供求問題 國策影響大

這個情況,根據友人分析,全因國家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的財政收緊政策,把國內需求一下子壓住,結果形成供過於求的現象。至於國外價格,由於美元持續貶值,商品價格只是反映這個事實而不斷上升,正是此起彼落。

對 於我們這些沒有直接參與商品投資的,中國與海外市場差距,理應不會有甚麼影響。不過,倒掛如一直維持,理論上市場力量肯定會把其中一方推往另外一方,以達 到平衡,所以2011年商品價格走勢,也是一如既往,讓中國發揮最大影響力。看官,手頭上持有有色金屬股或投資,不能不注意這方面的發展。

因念

[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0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