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华强北救赎:山寨之都“转基因”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2-27/2NMDAwMDIxMjY2Ng.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07

美國小麥查出禁種轉基因 歐盟要求檢查進口小麥 日本取消訂單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5343

因美國俄勒岡所產小麥查出帶有未批准種植及出售的基因Roundup Ready,5月30日本週四,歐盟委員會要求成員國檢查進口美國軟白麥是否使用轉基因種子生產商孟山都(Monsanto)的相關產品。

法新社報導,美國每年出口歐盟小麥的之中,約80%都是軟白麥,大部分都出口到西班牙。
 
美國農業部週三表示,在基因測試中發現含有未獲銷售批准的孟山都實驗性轉基因產品。孟山都多年前就開發了小麥轉基因技術,但因各國拒絕接受這類作物從未將種子投產使用。
 
孟山都公司同日聲明稱
 
如發現小麥中存在Roundup Ready基因,不存在任何與該基因有關的食品、飼料及環境安全擔憂。
 
雖然美國農業部稱未發現任何跡象顯示轉基因小麥進入商業市場,但穀物交易員警告,俄勒岡州農場的發現可能傷害美國小麥出口前景。
 
美國是第二大亞洲進口小麥供應國,僅次於澳大利亞。亞洲年進口規模約4000萬公噸,幾乎佔全球小麥貿易量的三分之一。
 
由於擔憂食品安全,日本政府取消了美國小麥的一筆訂單。日本農林水產省一位負責小麥貿易的官員週四告訴路透記者,
 
我們今天會有效地限制向西方購買白小麥和飼料小麥。
 
中國、韓國和菲律賓等其他主要亞洲進口國稱在密切關注形勢發展。
 
過去兩個月中國進口美國小麥約150萬公噸,美國農業部預計,到2014年6月將增長21%,達到350萬公噸。
 
中國稱進口商會小心行事。
 
菲律賓一年進口小麥約400萬公噸,主要由美國供應。菲律賓官員稱,在行動以前要等待美國農業部公佈更多的細節。
 
韓國農業部消息人士透露,韓國政府在徹底檢查進口美國產品。
 
渣打銀行新加坡分析師Abah Ofon認為
 
亞洲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緊張不安,這讓他們更加擔憂全球小麥食品現有的質量和獲得能力。
 
孟山都近兩日跌幅0.5%以上,30日當天下跌0.43%,盤後再跌0.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344

你別無選擇----反對轉基因是在做無用功(兼談國人 抵制新事物的慣性) 二月立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ba21780101m1yg.html

轉基因能夠被爭論成這樣,背後是有一定的利益驅動的,這種利益驅動主要是來自一些商業目的,比如有機食品生產商就會強調轉基因的安全性是值得懷疑的,不過最終這種混淆視聽是無用的,包括有機食品本身實際上也是一個商業噱頭,沒說它是騙局算是客氣的了。

 

民眾討論和質疑轉基因本是件好事情,質疑不僅是基本權利,更是推進事物發展的反作用力,是必不可少的;但漸漸的從質疑到聲討轉基因就不對了,尤其是其中三個最大的主流觀點很有問題,它們是:

1.是個背後存有巨大陰謀的利益驅動,害中國人的。

2.請給我們告知權和選擇權。

3.好不好尚無定論,我們迴避,請挺轉派先吃,並多吃

 

利益驅動那是肯定的,陰謀的利益驅動,那就太義和拳思維了,基本上是受迫害狂想症的再次發作,很多東西不是專門為了害中國人而設計的,閉關鎖國,就沒人害得了你,既然選擇國門洞開,那就要面對一切;轉基因最大的利益驅動,和每一個推進人類進步發展的科學技術一樣,在改變世界的同時也獲得巨大的利益,這無可厚非,也光明正大。

 

告知權和選擇權看似表面有道理,實際是沒有可操作性的,比如無線信號,有害無害一直有爭論,過去量很小,沒怎麼關注也就算了,現在移動互聯時代,無線輻射劑量增幅成百上千,足夠量變到質變了,到底有害無害?過去量不大時就有畸變、致癌和影響後代之說了,那麼今天如此高劑量會怎樣,需要時間來驗證,那你用不用呢,你不用可以,你死到鄉下去,發現死到鄉下也不行啦,谷歌要搞大氣球了,從天空直接輻射你,在這個問題上,沒有告知權,也沒有選擇權,你只有挖地窖的選擇,而且還不能隨便亂挖,很可能那是犯法的。

 

轉基因食品在美國不需要特別標識。FDA 對此的解釋是「專門的轉基因標註,在食品安全法律上說不通。有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成分才要用標記的方式提醒消費者。轉基因至今為止並沒有發現任何不安全的例子,標記後就會給消費者以轉基因成分有安全問題的錯覺」。因此在美國,民眾沒有得到轉基因食品的告知權和選擇權。

在中國,這個告知權和選擇權也是給不起的,不要說法理上行不通,操作上也沒有可行性,我們目前連基礎食品工業的安全性尚不能保證,做不到出了問題立即溯源追究,更別奢望在轉基因食品上能夠做到完全標識,要做也是騙人的,因為根本經不起推敲,漏洞多多,任何反轉人士想找麻煩都是輕而易舉,就好比霧靄裡面帶個所謂的口罩那樣,可以有心理安慰,但不可能真正杜絕霧靄。

 

 至於請挺轉派先吃,並多吃的話,是很無知的,因為轉基因產品量最大的是基礎食材,比如白糖,食用油,玉米,大豆,西紅柿;轉基因食品首先不是為個別人服務的,它是為解決全人類糧食安全和供應為第一要務的,所以能有幸成為轉基因產品的,必然是整體食品產業中用量最大的群體;所以,你大快朵頤的某些食物,正是轉基因產品或者含有轉基因食材,你不吃可以的,高價去買所謂的「有機」食品,最好植物自己種,菜油自己榨,醬油自己做,不要外出下館子,餐館可以保證不用地溝油,但保證會用轉基因油,合理合法而且省錢經濟,更不要出國,尤其是美國加拿大,必會被轉基因食品轟炸而死;一些化妝品也不能用,因為內含提取物原料極可能就是轉基因的。

 

不管你挺轉還是反轉,轉基因是必不可迴避的,除非你滅掉物質追求的慾望,回歸森林,去做個野人,退到鄉村你都迴避不掉。

 

人類能大規模的全面走進工業化,基本的支持來自於農業生產力大解放,百多年來,全世界農業是在耕地不斷減少,人口不斷激增的情況下,逐年增產的,這個過程中還伴隨著農業生產人口的急劇下降,但仍然逐步實現了農業現代化,不僅基本消滅了困擾全人類的饑荒問題,不斷提升全人類的平均壽命,還更大力度的支持了現代工業,因為農產品早就不僅是食品,還是工業原材料的一個巨大分支,這個農業現代化,支撐了當今世界的一切,幾乎每一個人,都是這個成果的受益者,尤其是我們這個曾經把讓十億人吃飽作為豐功偉績的、正在追趕先進的「發展中國家」。

 

農業現代化,典型如美國,是以不到5%的從業人員養活三億多人口,還兼顧糧食出口同時要支撐整個工業原材料的供給,如此強大的產能來自化肥,農機,農藥,生物科技,氣象氣候和土壤植被等多學科的綜合發展,這種需求隨著人口增長不斷增大,這種上升趨勢未變,以至於到了現在,能持續提升和優化這種產能的唯有基因技術了,因為人人都要吃飽,吃好,住好,用好,同時耕地又不斷被侵蝕,糧食產量要持續增長,化肥農藥要儘量少用,農業從業人口遞減再遞減,因為這是工業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標誌,同時資源投入相對有限,如此條件下,要求一個高效率的產出,目前人類科學能力所能滿足這樣苛刻要求的,基因工程技術是唯一,沒有之一,轉基因是這個體系中的重要一支;生活在現代的每一個人,正在追求物質享受的每一個人,絕無可能和轉基因技術的成果----轉基因食品隔絕,不僅不可能,連選擇權都沒有,人口基數放在那裡的。

 

所以要反對轉基因,首先要反對這種追求物質無限擴大化的生活方式,反對工業化無限螺旋上升的發展態勢,像不丹那樣以追求全民幸福感為國家發展目標,徹底放棄GDP增長為目的的發展方式,甚至否定科學發展觀,回歸自然,弘揚農耕生活,這是根本性的解決問題,如果全體國民能有此共識,那麼獲得幸福感的難度是不大的,吃的更加自然是不難的,農耕型社會為主體也是必然的,只要運作的好,不餓肚子的目標可能可以達到,反轉基因也是可以真正落實的;一旦走上西方工業化發展的道路,千轉百繞終究不能迴避效率最優化的經濟選擇,而效率最優化原則下,馬上要發生的就是食物的豐富性被漸漸抹去,在中國,你可以吃到口味上百種的雞,在美國,你只能吃到不超過四五種的雞,絕大多數是那種60-90天裡從雞蛋破殼到殺頭拔毛變光雞,一輩子沒見過陽光的工廠籠子雞;在中國,你可以嘗到多種口味的西瓜,在美國,全年供應的幾乎就一種西瓜,大、紅、甜還無籽,但是不好吃;還有那大大的草莓,自然環境裡是不可能長成這樣的,口感遠遠不如中國的小草莓;

 

但是大規模農耕生產就是這樣的要求的,在這個道路上,來自英國的種公豬正在準備擠佔全中國豬爸的位置,壟斷趨勢強勁,因為它的基因可以讓豬三個月就出欄,經濟性倍增乃至數倍增長,抗病性也好,困擾中國豬倌的兩大核心問題迎刃而解,困擾中國CPI的豬指數也將會被降伏,就這兩個好處,不論是豬倌還是國家高層主管,放棄各地優良口味的豬種還不是時間問題?

 

未來十年的中國,城鎮化是一個重點發展的區域,將有更多的農民轉為城市市民,農業從業人員必然不斷下降,這是我們下一個十年經濟成功的必要符號,同時糧食生產不能下降,農產品總產量要上升,耕地最好的結果是不再下降,靠什麼?靠農機、農藥、化肥,大規模集約化生產,這個過程中我們必然會失去農產品的豐富性,因為多樣性必然是低效率的,同時我們絕對要拚命提升單位時間和土地與投入成本下的效率,這個效率提升的手段,最高級的就是轉基因了,當所有條件都具備的時候,結果是唯一的,所以,今天,以崔永元這位高級腦殘為代表的反轉人士,就是那種一邊享受著現代物質文明,一邊又不遺餘力的反物質文明,套用文革那句「打著紅旗反紅旗」的老話,崔主播的做法可以叫做打著物質文明反文明,虛偽透頂,愚蠢至極!

 

我本人骨子裡本來不認同西方的發展模式,但是我根本無力反抗,我生活在這個時代,我無從選擇,我想通了是因為反正最後宇宙都是要滅亡的,地球生命更是不久遠,與其坐以待斃,循道自然,倒不如和自然比拚一下高低,看看智慧到底能發展到哪一步,所以我對抵擋這種發展態勢的,任何螳臂擋車的無用功,除非是精神和道義上的,一概嗤之以鼻。

 

一直說國人缺乏科學素養,在轉基因這件事上表現的很是淋漓,而且能夠參與這場討論的人,應該是具備了一些基本條件的,首先他們必定溫飽過頭,因為他們有選擇吃不吃的能力,其次他們受過教育,甚至高等教育,第三他們基本是社會中高層人士,具備這些特徵的人在當下中國應該算是中堅了,都不能去認真認識一下什麼是轉基因,去瞭解一下我們有沒有可能根本上迴避轉基因,其代表性人物崔永元自己造謠傳謠,隨著認識的加深觀點立場也且戰且退,從反對到保留選擇權,殊不知結果是連選擇權都沒有的,作為一個有一定話語權的媒體人,有著太多更應該關注的痛點,今年的媒體年終總結,有一個中國「哄搶」專輯,崔永元有去美國瞎折騰的時間、精力和金錢,不如去深度瞭解一下,這些參與哄搶的人們,有沒有時間興趣來關心一下轉基因是什麼,如果有一車轉基因食用油翻撒滿地,他們會不會一樣哄搶,你個吃飽飯的大V,來看看你生活的國度其國民基礎是個啥樣,相比之下,他們是不是更值得關注?轉基因食品是不是更無法迴避?

 

轉基因的不可迴避,是經濟發展方式和國情決定的,沒有選擇餘地,但可以有質疑精神,因為質疑可以讓代價最小化,所以我一直很關注各種質疑,可惜多種質疑幾乎沒有任何學術討論的意義,讓人感到很突兀的是多數人最後集中在三個問題上,一是要權威說法,二是退一步,自己不做小白鼠,讓別人先來;三是完全抵制。

 

首先權威說法是要不來的,就算美國FDA,聯合國糧食總署的認可,它也是相對權威,有沒有副作用,就是讓時間來給出答案,副作用無非有三種,好影響、無影響,壞影響;全人類來做小白鼠,美國人做了二十年,我自己估計也做了十年了。

 

國人提出拒做小白鼠,或者根本徹底抵制。

 

近代中國是個極其落後又坐享其成的國家,在人類文明進步史上,極少有開拓者的身影,而對於文明發展的成果,更多的是反對和抵制;人類是怎麼進步的?人類是先驅者不斷用自己做小白鼠付出代價一點一點進步的,居里夫人提純鐳的時候,還對其放射性的危害沒有認識,以至於她把提純的鐳放在小瓶子裡隨身攜帶;飛機誕生之前,有多少好男兒死於自己的狂想和實踐;醫藥的發展史更甚之,新藥毒性都是時間和人們的身體反應積累出來的,四環素造成整整一代人牙齒發育不良;農藥的使用更是傷害巨大,這一切,除了那些科學家們有沉重的付出,普通民眾也付出不菲的代價。

 

中國都是拿來主義,用了並且感覺良好,理所當然;孟山都公司是化肥和轉基因工程的踐行者,被污化成一個十惡不赦的惡人,要推進滅人滅種的撒旦計劃;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很多評論,覺得這個國家的一些人特別可惡可恨,好處都是我的,壞處你都先給我試錯一遍,別跟我談別的,混蛋的可真不是一點點,雖然不能要求普通人都具備這種無畏的精神,但是哪怕你對這種試錯精神表達一點點敬意,也是善莫大焉,可惜,沒有!

 

世界村裡有這麼一個族群,他們享受現代文明,同時以各種方式和角度反對現代文明思想和發展方向,他們喜歡文明的產物----各種現代化商品,他們是拿著別人的優秀產品來比拚購買力的一群動物,同時無任何感恩之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571

[已推薦到博客首頁,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從轉基因輿論看烏合之眾 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49r.html

     借用了這本書的名字,不過我還沒看過這本書,最近訂閱社會心理學的一些書籍,順便定了這本書,過些天我就知道講什麽了。

     社會心理學在美劇中有許多應用,不少編劇不自覺的選取了心理學特征來描述人類社會,比如僵屍片。

     如果你相信中國傳統文化的人之初性本善,你會難以理解僵屍、生化危機、災難片里的情景。當災難面臨,政府失控後,城市就陷入一片混亂,燒殺搶掠。而僵屍片中最出名的片段就是人吃人,而不是守望相助。《行屍走肉》第五季開篇,主人公一幫人被一個居住區吸引過去,然後就被抓捕,女的被輪奸,男的被一一殺戮做食物。

      因而當一個地區陷入無政府狀態後,所有的人做的事不是相互幫助,而是相互防範。

     是的,這不是電影或者電視劇曲解,而是社會心理學血粼粼的呈現。美國作為全世界最強大的警察國度,在過往的歲月里,一再出現大騷亂,每次都是以極端混亂和燒殺搶掠來告訴人們,人類是怎樣的一種動物。奧爾良風暴過後,城里就開始武裝劫掠輪奸婦女。洛杉磯大騷亂,也同樣打砸搶。

     同樣的,這也屢次出現在中國歷史上,幾十年前的文革讓許多五六十歲以上的人余生噩夢連連。

     人類社會是由法律和一系列無形的行為規範組成,而熟人社會更加強了這點。然而群體失去了正常的社會形態之後,約束力失去,群體性變成暴民就成為必然的事情。人類是如此的自私,只是恐懼和虛榮維系正常的秩序。當缺乏約束力,沒有罪惡感,卸責的處境存在後,群體最容易變成禽獸。

     這種狀態表現最強烈的是戰爭。戰爭中,暴力、殺戮和戰爭狀態下的無責任感,驅使群體行為變得暴虐而無約束。如果宗教和領導者蓄意放縱,就會變成屠城的野獸部隊。

     而正常的社會里,群體行為表現在演唱會、足球場、酒吧等場合,人們會放縱自己,放聲歌唱、吼叫、跳舞,極端情況下,甚至裸體。這種狀態是群體行為中,個人特征弱化而導致。人們個人獨處時不會做的事情,在群體行為中都會去做。

     這樣你也明白,當各種遊-行行為,無論當初如何打著和平的旗號,最終會導向暴力和極端行為。因為群體性的暴虐會削弱個人的自制力,群體卸責的概率,鼓勵脫離社會規範的行為。在循規蹈矩社會里,爆發的群體行為會更加極端,難以控制。

    如果塞給群體一個看上去正義的口號,就會壓制群體所有的法制和道德觀念,因為得到一個道德的高地後,做出所有殘暴的事情。

    文革時代,造反派對普通民眾的劫掠暴力,以及對對手的殘殺,都因為有一個光輝燦爛的道義背書。同樣的,日本鬼子也在一個大東亞共榮和為天皇榮耀的名義下燒殺搶掠輪奸中國人。而在群體遊行反日時,打砸搶,甚至傷人性命的事情,就在一個正義的旗號下發生了。

     從這點上看,香-港目前的態勢終有一天會走向不可收拾的暴-力極端行為,任何道義都將變得暗淡。

   把社會心理趨同,弱化個性的群體行為放大,你會看到許多案例。比如說轉基因。

   轉基因農作物被妖魔化已久,連初始作俑者本人也已經偃旗息鼓裝道德家去了,這十年卻已經妖魔滿地。最早的轉基因妖魔化,並不是現在的標示問題,而是說孟山都和美國政府要滅絕中國人,自己不吃,專門供應中國人。後來,隨著互聯網的傳播,中國人發現美國人居然也是吃的,孟山都已經很多年拒絕賣給中國人轉基因種子,而中國人去美國偷盜轉基因種子的時候。許多反轉者已經不再抨擊美國佬要滅絕中國人,而是專註於轉基因的危害不確定性,和權貴為何不吃轉基因食品。

    從而定位為階層區分和未來不確定的訴求。

    實際上,從社會心理學來說,群體行為更容易尋找一個共同的觀點,以取得認可,得到自己的社會屬性。他們從對支持轉基因的民眾憤怒和仇恨中,得到認同和心理安全。

    這點很快被媒體專家洞悉,一些心存意圖的人就蓄意通過選擇性訪問和剪輯,來輕而易舉的獲得群體認同,並得到巨大名聲,從而獲得個人利益。

    對於行業和政府來說,尷尬的事情在於行業專家過早的放棄了爭辯,政府有意無意的避而不談,甚至因為社會心理趨同,造成許多官員和富人自身也認同轉基因有危害的看法,從而選擇高價昂貴的有機食品。這在另一個層面,也就是階層劃分上,更是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

    當惡性循環堆積到群體心理牢固不可辯論時,整個社會的群體低智商行為模式就已經固化,實際上,除非十年內,中國因為糧食危機出現大饑荒,或者因為糧食危機導致中國支付高昂代價,對國民生活造成嚴重影響,這個局面已經不可打破。

    回到交易上來說,有個群羊效應,也稱群氓效應。我曾關註了一下棉花,是因為在我們的第一次論壇上,青島棉花業的大佬發表觀點,認為棉花跌破1萬是時間問題。當時價格在15000,市場認為價格過低,不太好空。我於是寫了篇微博,轉達了這個大佬的看法,並開始做空。

    後來展開跌勢後,市場就開始分化,有的人相信1萬這個關口,有的人相信成本高達19000以上,不可能利空。還有多頭亮單,聲稱要抗2萬手。此時的行情就非常順暢。

    但市場很快進入趨同,散戶開始蜂擁而至跟著同樣看空的投機大戶做空。在暴漲前的時間里,我和偉波當時在群里說了幾句不同的話,也發了微信和微博。我認為棉花可以撤離空單了,但我沒做。偉波掉頭做多,並為防止周圍趨同的聲音給他造成妨礙,做了比較極端的動作:退群。

     在國慶後的論壇飯局上,我和在坐的交流看法,我認為散戶追隨做單有利有弊。初始,意見分歧時,會合力打擊對手盤。但幾乎所有散戶和主力空頭意見一致時:群氓效應就會產生。所有的人自反饋都是加強看空,卻忽視做多的理由。此時還發生什麽現象,就是底層籌碼不多。

     所以,當對手主力利用一些消息和價格的邏輯拉升時,一根陽線就足以讓散戶動搖,二根就會改變趨勢看法,三根之後散戶連性別都不要了。這種散戶猢猻散的結果還帶來一個致命的後遺癥,就是減倉上行直接打擊空頭主力,助力變成損害。

     而散戶們在幾次虧損後,就會掉頭痛恨曾經帶他們賺大錢的人。公信力瞬間就瓦解了。

    這就是烏合之眾在社會活動和經濟活動上的癥狀,如果我們不能理解社會群體心理學和群氓效應,對許多事情就難以有清醒的認識。

     作為父母要教自己的孩子少湊熱鬧,因為那是最危險的地方;作為交易者要小心群氓散戶,利用散戶也可能遭受反噬,咬你入骨。

    索羅斯說市場的反身性,並不是指人性的反身性,恰恰說的是:人性本來就是這樣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982

真實的美國轉基因現狀: 農民認為更環保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9158.html

真實的美國轉基因現狀: 農民認為更環保

第一財經日報 邵海鵬 2015-09-22 06:00:00

美國農場主不理解:生物技術是服務於農民的高科技,就跟智能手機、電子郵件等技術大家都在用一樣,為什麽要阻止使用呢?而且尚無任何可靠的、科學的信息來源證明這項技術是有害的。

“今年的雨水格外多。”57歲的羅尼·羅素(RonnieRussell)抱怨道。

羅素是美國密蘇里州的一位農場主,也是密蘇里州大豆協會董事會成員。因土壤、降雨、氣候等自然條件優越,密蘇里州的農業生產在美國乃至全球獨具優勢。再加上密蘇里河與密西西比河分別流經該州西境與東境,農產品物流也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密蘇里州的主要農產品為大豆和玉米。為保護耕地,農民一般會選擇輪作,即同一地塊今年種大豆,來年就種玉米。因為與大豆共生的根瘤菌具有固氮效應,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事實上,在美國,大多數農民都這樣輪作。

多雨導致的晚播

擁有1500英畝(1英畝約合0.4公頃)家庭農場的羅素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在他們這一帶,農場的大豆種植面積一般都在1000英畝左右。他不但種有大豆、玉米、小麥,還養了一些肉牛。這些土地一半屬於自己,另一半則是從其他農民手中租來的。

他說,這一帶出產的玉米,基本上都是沿密蘇里河往南運輸,主要供南方地區用於肉牛養殖。而密蘇里州的氣候種大豆也能適合。在全美,密蘇里州大豆產量排名第六。

當然,農產品銷售畢竟是一門生意。美國的農場主們也會根據對市場價格的判斷,微調來年玉米、大豆的種植比例。

也有農場主更在意輪種對土壤恢複的影響。北達科他州科爾法克斯縣(Colfax)的農場主保羅·庫默(PaulKummer)即是如此。他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價格只是決定其播種面積的一個影響因素。因此,他選擇在輪作大豆、玉米的同時,間或種植一些大麥和甜菜。

在密蘇里州,種植時節一般是:玉米4月下旬,大豆5月初。然後,玉米收獲於9月中旬,大豆收獲於10月初。但今年受全球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氣候一反往常,5月初豪雨大作,打亂了全州農民的種植時序,只得晚播或者重播。

“因為比往年晚播了一些時候,今年的單產可能會低一些。”羅素說。

位於密蘇里州亨利埃塔市(Henrietta)的艾倫—西克農場(AaronHick’sFarm)今年的種植面積達到3000英畝,大豆、玉米各占50%。農場主稱,5月下旬才開始播種,有一部分地塊因為沿河,地勢較低,再加上降雨過多,無法正常播種,於是采用了飛機撒播的方式。6月中旬才最終播種完畢。

密蘇里小鎮達爾頓(Dalton)的鮑勃—利托頓農場(BobLittletons’sFarm)種植面積約為2500英畝,農場主也說,5月1日時已種下400英畝左右的大豆,但因雨水過多,6月7日又重新開始播種,直至7月初結束。

盡管前期降雨導致晚播,使得收割期較往年推遲兩周左右,但密蘇里州的土壤墑情及播種後的天氣良好,這些都有利於大豆生長,彌補了晚播的不利影響。

8月下旬的密蘇里州,天氣炎熱,正在結莢並陸續進入灌漿鼓粒期的大豆郁郁蔥蔥。這是大豆生長的關鍵時期。距收割期尚有6周時間。有農場主認為,至少從這些情況看,大豆的單產未受到影響,不會低於,甚至會好於去年。

“不耕地”也有科學道理

農業受自然因素影響較大,相對於其他產業有弱質性特征,即使在農業發達的美國也不例外。前述厄爾尼諾現象所引起降雨,進而導致晚播,即是直接表現。這就需要順應自然,尊重規律。

在美國,農業生產堅持可持續的理念,與環境保護相結合。輪作以保證土壤肥力是一種保護方式,免耕是另一種方式。這種方式的選擇,則是緣於大自然的教訓。當然若有必要,也會有少量土地被輕微翻耕。

美國19世紀初開始工業革命,應用到農業領域就是大規模使用拖拉機翻耕土地,數千萬公頃幹旱、半幹旱草原因此被開墾成為大片糧田,奠定美國成為“世界糧倉”的根基。但到了20世紀30年代,終於釀成了震驚世界的“黑風暴”事件,原因就在於,西進拓荒時期的墾殖,導致土壤風蝕嚴重,而連續不斷的幹旱更加劇了土地沙化現象。

1934年5月,美國爆發號稱世界上最嚴重的一次沙塵暴。風暴從美國西部土地破壞最嚴重的幹旱地區刮起,狂風卷著黃色的塵土,遮天蔽日,形成一個東西長2400公里、南北寬1500公里,高3.2公里的巨大移動黑色風暴帶。風暴持續了3天,橫掃美國2/3的國土,3億多噸土壤卷進大西洋,使16萬農民傾家蕩產,逃離西部,不少人死於沙塵暴引起的肺炎。

面對大自然的懲戒,美國開始推動各種有利於水土保持的耕作方法研究。“免耕法”即是其中之一,它也被稱為“保護性耕作”(ConservationTillage),這與中國傳統農業所講究的精耕細作截然不同。中國北方所遭遇的沙塵天氣,翻耕土地也是原因之一。單從農業生產來講,翻耕土地盡管松動了土壤、消除了雜草,可以幫助土地恢複營養,但這樣一來卻侵蝕了土壤,也殺死了生長在土壤中的一部分有機物。

免耕的核心要素是盡量少地擾動土層,盡量少地裸露地表,盡量少地田間作業,盡量多地保留稭稈。免耕與作物覆蓋、輪作相配合,會使土壤有機物含量持續增加,起到保護耕地肥力、防止土壤遭侵蝕的作用,而且還可以節約農業用水,提高農田的生物多樣性。目前美國已經廣泛地采用了免耕法。

免耕法的關鍵在於:怎樣去除雜草,以避免跟作物爭肥、爭水、爭光。盡管地表殘茬的覆蓋對雜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還是需要使用除草劑。那麽問題來了,如何才能只除掉雜草而不傷害作物幼苗呢?

直到抗除草劑轉基因作物品種的出現,免耕條件下的除草問題才得到根本解決。免耕法的采用,配合轉基因技術,很好地實現了保護環境與發展農業生產的有機結合。

轉基因大豆種植面積擴大

截至2014年,全球轉基因作物的種植面積為1.815億公頃。這與1996年的1700萬公頃相比,增幅超過100倍。這一年,中國種植390萬公頃轉基因作物,主要為抗蟲棉。

上述數據來自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ISAAA)發布的《2014年全球生物技術/轉基因作物商業化發展態勢》報告。該組織成立於1992年,設在美國康奈爾大學,是一個非營利、依靠農業業界及政府資助的國際組織。

1996年是全球轉基因作物商業化種植元年,發源地為美國,品種為抗除草劑大豆。

根據上述報告,2014年,美國種植轉基因作物的面積為7310萬公頃,仍居全球首位。比2013年增加300萬公頃,增長率為4%,為創紀錄的最高同比增長率。

每年6月,美國農業部國家農業統計局(NASS)會在全美各州做一次農業調查,其中一項是:在各州隨機抽取一些農場,統計其轉基因作物的種植面積。今年6月30日,美國農業部公布了美國2015年轉基因作物種植情況:玉米、大豆和棉花的種植面積分別為3600萬公頃、3448萬公頃和358萬公頃,分別比2014年減少1.9%、增加1.7%和減少18.4%。

因為調查數據代表著全美86%的玉米面積、87%的大豆面積和85%的棉花面積,根據轉基因品種種植比例推算,美國2015年轉基因大豆種植面積繼續擴大,而轉基因玉米和棉花的種植面積下降。

不論爭議如何,中國乃至全球都不得不直面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的事實。

轉基因的是與非

種植轉基因作物已經有20年歷史的美國農民,顯然在關於轉基因的討論中更有發言權。

從堪薩斯州到密蘇里州,再到北部的北達科他州,田塊肥沃程度的不同,降雨量的差異,以及農場主管理水平的高低等多種因素決定了作物的生長狀況。《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考察沿途,仍然可見“草盛豆苗稀”的地塊,盡管作物是轉基因品種。

在密蘇里州哈丁市(Hardin)的德曼農場(Durhman’sFarm),就有一片雜草叢生的豆田。農場主凱勒·德曼(KyleDurham)告訴本報記者,最近兩年的確陸續出現了抗性雜草,今年尤為糟糕,豆田中出現了大面積雜草。

不過,德曼否認今年出現的主要是抗性雜草。他說,這是因為天氣的原因(降雨較多),錯過了關鍵的除雜草的時機。如果明年正常噴施除草劑,仍然是可以消滅雜草的。

德曼說,如果是抗性雜草的話,那就換抗另外一種除草劑的轉基因大豆來種植,或者輪作玉米。他說,其中有一塊地,本來是要輪作玉米的,但仍然連續第二年種了大豆,這就使得本來可以有效處理豆田雜草的輪作無法發揮作用。

在北達科他州,運營著2300英畝家庭農場的傑·邁耶斯(JayMyers)則對本報記者表示,過去幾年,雜草的抗性越來越強。他采取的措施是,使用新的除草劑,在出苗之前就噴灑,而且噴灑次數由兩次變為三次。

抗性雜草的出現跟轉基因有關嗎?

北達科他州科爾法克斯縣的庫默說,一般來講,只要某種除草劑使用的時間長了,雜草自然而然都會產生抗性,這是正常現象。在轉基因技術出現之前,有數十種對除草劑具有抗性的雜草。耐除草劑雜草的出現,不是生物技術導致的結果,而是自然界演化導致的現象。

庫默1964年高中未畢業就開始在家里幫忙種地,1972年真正作為農民註冊交稅至今,務農已經超過50年,現在經營著4500~5000英畝的家庭農場。農業從業經驗豐富的他說,對付雜草的辦法就是,摻雜一些其他種類的農藥來去除有抗性的雜草。

種植非轉基因作物,出現抗性雜草就更難以避免。對種植非轉基因作物的農場主來說,除雜草就只能采用傳統的方法——噴灑傳統的除草劑,甚至人工除草。

北達科他州的大豆種植面積中有7%為非轉基因大豆。該州大豆委員會市場營銷總監斯蒂芬妮·辛納(StephanieSinner)告訴本報記者,她經營了一個有機農場,種植的就是非轉基因大豆。這個農場需要耗費大量勞力來搞田間管理。在使用化學品方面,需要綜合考慮作物、土壤等因素,做很多的額外工作,稍有閃失就會功虧一簣,毀掉整片作物。

斯蒂芬妮說,因為非轉基因作物的頂端覆蓋太少,不能很好地遮蔽陽光,給了雜草生長的機會。這種作物農田里除雜草時,只能采用傳統的施灑除草劑方式,耗費人力用不同的除草劑除雜草。這樣會對主要的作物產生一定的影響,“長相”會不好看。

今年沒有種植非轉基因大豆的庫默告訴本報記者,轉基因對農民有利,對環境也有利,因為減少了耕地使用,保護了土壤。在實驗室里,科學家也反複檢測其致敏性、致毒性,保證其不會對人體造成影響。此外,美國環保署、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農業部也均認可了轉基因作物的安全性。

那麽,轉基因種子貴不貴?的確很貴。

庫默聳聳肩,略顯無奈地抱怨說:“大家都認為是這樣的(貴),從降低成本這個角度考慮,盡管買傳統的種子會便宜一些,在產前會劃算,但產中的田間管理就需要付更大成本。農民最終還是會衡量,購買生物技術(轉基因)的種子是否物有所值。”

種子公司雖然多,但核心技術仍然來源於孟山都、先正達、先鋒等種業龍頭企業。這些龍頭公司會選擇合作夥伴育種,然後銷售給農民。上述邁耶斯的農場就是主要負責育種的。

密蘇里州的農場主羅素也是轉基因技術的支持者。他說,自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種植抗除草劑的轉基因大豆、玉米以來,用在田地里面的化學制劑比以前要少得多,化肥使用量也只是原先的1/3。從農民的角度看,種植轉基因作物比起非轉基因作物,對保護環境更為有益。

羅素種植的大部分是轉基因作物。他表示不理解:生物技術是服務於農民的高科技,就跟智能手機、電子郵件等技術一樣,大家都在使用,為什麽要阻止農民使用這種先進技術呢?而且目前還沒有看到任何可靠的、科學的信息來源證明這項技術是有害的。

編輯:一財小編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一財工作坊

禪宗七祖

專欄作家

晏木

酒店

社論

專欄作家

陳姍姍

媒體人

錢克錦

媒體人

楊燕青

媒體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1798

新種子法通過:堅決打擊生產經營未經批準的轉基因種子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07283.html

新種子法通過:堅決打擊生產經營未經批準的轉基因種子

一財網 邵海鵬 2015-11-04 19:26:00

對生產經營未經批準轉基因種子的違法行為會堅決打擊。對批準的作物種子,通過生產經營許可審批,品種審定、登記,標簽、檔案等的要求,建立可追溯制度,依法依規管理。

11月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表決通過了種子法修訂案,修改後的法律將於2016年1月1日起施行。今年4月,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初次審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修訂草案)》。

轉基因品種需信息公開

對於《種子法(修訂草案)》第七條提到轉基因相關內容,農業部種子管理局局長張延秋說,關於轉基因的管理,農業部一直的態度是“積極研究、慎重推廣、依法依規、加強監管”。這次修法進一步明確了對轉基因品種要跟蹤監管和信息公開的要求。在落實中,對生產經營未經批準轉基因種子的違法行為會堅決打擊。對批準的作物種子,通過生產經營許可審批,品種審定、登記,標簽、檔案等的要求,建立可追溯制度,依法依規管理。

新增“新品種保護”

對於新增的“新品種保護”章節,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法案室副主任張福貴表示,植物新品種保護是維護品種權人合法權益、促進育種創新、提高創新能力的根本保障。目前,新品種保護的法律依據是1997年頒布實施的《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隨著我國種業的快速發展,僅靠條例進行保護已經難以滿足現實的需要,侵權套牌等違法現象日益增多,侵害了植物新品種權人的合法權益,挫傷了植物新品種權人的創新積極性,擾亂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阻礙了種業的健康發展。

之所以如此,原因在於,一是植物新品種保護的立法層級相對較低。在我國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中,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等均有相關的法律進行保護,唯有植物新品種是通過法規來規範。

二是植物新品種權保護水平偏低。保護的力度和強度、保護的範圍和內容遠不能適應當前推動現代種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需要。三是鼓勵品種創新不足,企業維權存在周期長、舉證難、成本高、賠償低、效果差,以及侵權現象嚴重等問題。

張福貴說,近年來,許多全國人大代表也多次提出加強植物新品種保護的議案。為此,在目前植物新品種權立法尚未列入本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的情況下,借鑒荷蘭、日本等有關國家在種子立法中的經驗,在種子法修訂草案中新設“新品種保護”一章,草案對植物新品種保護與種業發展密切相關的關鍵性制度進行了規範,對植物新品種的授權條件、授權原則、品種命名、保護範圍及例外、強制許可等作了原則性規定。同時提高了對有關違法行為的處罰標準和額度,加大了處罰力度。這樣規定,節約了立法資源,提高了立法效率,既有利於銜接行政保護和民事保護手段,又為將來植物新品種保護單獨立法留出了空間。既回應了全國人大代表的關切,更是落實中央關於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保護知識產權要求的重要舉措。

出售、換串僅限“當地”

《種子法(修訂草案)》第37條規定,農民個人自繁、自用的常規種子有剩余的,可以在集貿市場上串換,不需要辦理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管理辦法。

對於是否會出現假種子泛濫的擔憂,張延秋稱,這一條款在修改中爭議很大。

要求刪除的理由是現在農民自由串換種子,如果管理不好,種子來源不清,種子質量沒保障,就會給買種子的農業生產者造成損失,而且損失之後又無法得到賠償,特別是現在家庭農場、種糧大戶。有的是幾十萬畝的生產面積,他的種子要是拿出來串換,量會非常大。要求保留的理由是,種子特別是常規種子,鄰里之間相互串換,也是中國農民長期生產的一個習慣。

最終這個條款還是決定保留,張延秋稱,這一規定還是實際需要的。只是在表決稿中,修訂草案這一條只做了一處修改,在允許出售、串換的集貿市場前加上了“當地”的限制條件。將來在種子的管理當中,要處理好度掌握好量。

他說,把農民自由串換和商品種子的銷售分開,保障鄰里之間,一個村的、本地的品種,可以相互串換。同時制止和打擊鉆法律空子、拿這條以串換名義實質進行商品種子銷售的行為。種子監管部門將來要做好這兩方面的工作,使放有度,放而不亂。

對於社會上出現的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種子坑農、害農現象,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經濟法室副主任嶽仲明認為,新修訂的種子法特別強調對農民利益的保護,完善了執法機制,加大對坑農、害農種子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

這包括,一是完善了執法機制,在種子違法行為查處過程中可以采取行政強制措施,通過聯合執法,加強案件的查處力度;二是為了便利農民解決有關種子質量糾紛,完善了種子索賠的規定;三是加大對坑農、害農這種違法行為處罰的數額和幅度。

嶽仲明強調,希望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在貫徹新修改的種子法時要嚴格執法,因為嚴格執法非常重要。同時也要提高認識,農民利益無小事,要時刻把農民的利益放在心上,把保護農民利益作為工作的重點,做實、做細、做好。

編輯:姚君青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7990

專家:俄羅斯禁止轉基因或為貿易博弈

外國對轉基因的態度變化不斷撥動著國內關註者的心弦。

據新華社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本月4日簽署法令,禁止在俄境內種植轉基因作物、養殖轉基因動物、生產轉基因食品,並禁止俄羅斯進口轉基因食品,違者將處以罰款。

7月17日,在一個轉基因科學沙龍上,中科院遺傳所高級工程師姜韜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政治家眼里,各國發展農業有其自己的選擇和考慮。俄羅斯轉基因作物發展慢,反對轉基因的市場存在恰恰給了俄羅斯一個出口非轉基因作物的商業機會。短期來看,這也許是個好生意。

他認為,這並不意味著轉基因技術在科學上存在什麽安全方面的問題,完全是出於貿易博弈和政治考量。

前述新華社報道稱,俄農業部部長特卡喬夫對此的解釋為,俄羅斯幅員遼闊,擁有足夠的自然條件和資源生產非轉基因作物。禁用轉基因技術將幫助俄羅斯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獲得“最生態的食品”稱號。

據報道,特卡喬夫在多個場合表示,相比於美國的轉基因食品,如果俄羅斯糧食完全不含轉基因技術,世界對俄農產品需求將大幅上升。俄聯邦委員會分管農業和糧食的高官別洛烏索夫稱,轉基因禁令將為俄奠定世界生態農業領袖的地位,到2020年俄綠色農產品將在國際市場中占據15%的份額。

不過,也有報道稱,俄羅斯的態度是“暫停進口和研發轉基因,而非禁止”。中科院遺傳所研究員朱禎說,俄羅斯“禁止”的理由是土地遼闊,不需要采用轉基因技術,這並非意味著轉基因技術存在任何安全問題。從國際貿易角度來講,這是貿易間的技術性壁壘。“這是俄羅斯采取的農業策略,用其作為反對轉基因顯然是證據不足的。”

值得關註的是,俄羅斯在生物技術研究方面並不突出。前述新華社報道也稱,法令出臺後也引發眾多反對之聲,許多俄專家認為禁令可能導致俄轉基因領域研究同世界水平越拉越遠。

鑒於國內出現的轉基因討論非理性現象,比如陰謀論盛行,對科學家進行人身攻擊等,在沙龍上,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瑞法建議,應該建立科學理性討論的平臺,使所有發表有關轉基因安全問題觀點的專業與非專業領域人士均在此平臺上展示其科學證據。

他說,以轉基因為例,目前國內有關轉基因安全問題的網絡等媒體平臺基本上是自說自話,即支持或者反對轉基因者均有自己的平臺,缺乏一個允許支持或者反對轉基因人士充分發表其觀點並展示其科學依據的平臺。

胡瑞法稱,根據研究發現,在公眾受到謠言影響的情況下,最有效使公眾改變錯誤觀點的措施是向其提供相關的科學證據。他說,在建立科學理性討論平臺的基礎上,應該鼓勵持相反觀點人士提出並發表其反駁的證據,並采取措施打擊各種人身攻擊行為,使平臺成為真正的科學理性討論空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125

轉基因問題上最有發言權的國家阿根廷:農業官員一周至少吃三次轉基因玉米

在阿根廷,除了足球,還有轉基因作物。

從1996年首次引進種植轉基因作物以來,阿根廷已經有20年商業化種植轉基因作物的實踐。在討論轉基因這一話題時,有著20年種植經驗的阿根廷是最有發言權的國家之一。

日前,阿根廷農業專家團到訪中國,在同農業部磋商事宜間歇,舉辦了一次媒體見面會。阿根廷生物產業部副國務秘書馬里亞諾·勒查多(Mariano Lechardoy)、阿根廷駐華使館農業參贊赫爾南·維埃拉(Hernan Viola)、阿根廷農業質量衛生局農業生物安全科科長西爾維亞·帕薩拉瓜(Silvia Passalacqua)等專家接受了《第一財經日報》等媒體采訪。

今年是生物技術作物(又稱遺傳改良作物或轉基因作物)商業化20周年。連續20年關註轉基因作物種植的國際組織ISAAA(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發布報告稱,20年來全球轉基因作物累計種植面積達到空前的20億公頃。其中,阿根廷作為轉基因作物的種植大國,以2450萬公頃的種植面積位列世界第三。

勒查多介紹道,最近阿根廷政府換屆以後,原來的農業部更名為農業產業部,這體現了政府對新技術尤其是生物技術的重視。他說,如果綜合考慮給環境、人、國家帶來的整體利益,轉基因技術已經產生了高度的積極影響。網絡上有人將殺蟲劑、除草劑不規範使用導致的問題與轉基因聯系在一起,在沒有科學依據和嚴肅研究的前提下就質疑轉基因,並宣稱食用轉基因產品對人類健康有害。他說,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其背後有著不可告人的目的,而且可能是受某些國家或者某一方利益的驅使,才出現了這些言論。

帕薩拉瓜表示,阿根廷1991年成立了國家農業生物技術委員會,1996年批準並引進了首例抗草甘膦轉基因大豆進行商業化種植。目前阿根廷的糧食生產面積為3000萬公頃,其中2400萬公頃種植的是轉基因作物,最主要種植的是轉基因大豆,面積超過2000萬公頃,其次是轉基因玉米,約為400萬公頃,隨後是轉基因棉花,約51萬公頃。其中,種植的大豆基本上100%為轉基因大豆,玉米96%為轉基因玉米,棉花也是100%為轉基因棉花。

阿根廷轉基因種植面積為2400萬-2500萬公頃。其中,種植的大豆基本上100%采用轉基因大豆,種植的玉米96%采用轉基因玉米,種植的棉花100%采用轉基因棉花。來源:阿根廷生物技術信息和發展委員會(ArgenBio)

總體來看,阿根廷對轉基因作物的產業化規定了較為嚴格的審批條件和程序,一種轉基因作物要想獲得產業化種植方面的批準,至少必須滿足四個條件:其一,通過農業生物技術咨詢委員會(CONABIA)的環境風險評估,獲得環境釋放和生產性試驗許可;其二,符合全國農產品健康和質量管理部(SENASA)關於食品安全評估的規定,產品被證明是安全的;其三,經國家農業食品市場部(DNMA)的市場分析,得出該轉基因作物的產業化將對阿國際貿易產生利大於弊影響的預期;其四,獲得農畜漁食秘書處的最終批準後,在其下設的國家種子研究所(INASE)進行新品種登記。

維埃拉表示,阿根廷國內不需要對轉基因食品進行標識,這是因為考慮到轉基因作物通過審批之後,其食用安全性便已經得到確認。阿根廷消費者之所以信任轉基因,在於民眾充分信任本國國內的法規和標準體系。阿根廷的食品法規和標準體系1991年就已經形成,而1996年第一個轉基因作物才獲批。在獲批之前,轉基因品種要進行一系列的田間試驗、實驗室試驗,以充分證明它的食用安全性,因此在它獲批之日起就已經得到了充分證明。

“一星期至少要吃三次轉基因玉米”

記者:中國一些民眾會擔心轉基因的安全性,出現很多類似於“能不能先讓政府官員吃轉基因食品”、“轉基因食品至少要先試吃100年”等言論,不知貴國是如何讓民眾相信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

勒查多:對阿根廷來說這根本不是問題,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實際上,在我們國內銷售轉基因食品就像銷售一盒牛奶一樣,沒有任何區別,民眾對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沒有顧慮。

至於你提到民眾所擔心的那些問題,在阿根廷從來就沒有過。請允許我冒昧地問一聲,是不是你們對民眾的擔心有些過度關註了呢?或者,有沒有可能這些擔心或反對聲僅僅來自某個小群體?是否調查過反對轉基因的聲音到底來自哪一部分人呢?

實際上,網絡上一些反對轉基因的內容我也曾了解過,在我看來,那些言論完全是無稽之談。作為阿根廷政府官員,我們都吃轉基因食品,而且我的家人、孩子們也都在吃,完全沒有問題,我一個星期至少要吃三次轉基因玉米。

記者:阿根廷有沒有種植非轉基因作物呢?

勒查多:在阿根廷國內,非轉基因大豆、非轉基因玉米的種植面積都非常低,非轉基因玉米品種主要用途是加工成爆米花。

“阿根廷國內不存在轉基因謠言”

記者:在中國國內有著很多反對轉基因的聲音,在阿根廷是否也有,貴國政府的官方態度如何?貴國是否也有關於轉基因的謠言?

勒查多:我不知道你所謂的謠言具體指什麽,但阿根廷國內不存在關於轉基因的謠言。

在轉基因的應用方面,農民和科技人員的態度高度一致,他們都認為轉基因技術是有益的,它能夠並且已經給他們帶來了實際的收益,未來還將繼續給他們帶來更多的利益。

當然,應用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比如在一些地方出現了抗性雜草。但要想解決抗性雜草這一問題,絕不是去減少轉基因技術的應用,相反要更多地使用生物技術,準確地說,要更多地使用多樣化的生物技術。

從消費者角度來講,實際上阿根廷人對轉基因的安全性沒有任何疑慮或者有任何其他問題,相反,社會上更為關註除草劑和殺蟲劑的不當操作和過度使用。

反對轉基因並非科學問題

記者:中國民眾對於轉基因的接受程度不高,你如何看待?

維埃拉:在與中方人員的交流當中,我們確實就公眾接受這一話題進行過探討,而且這也是近兩年一直關註的議題。讓我們回到網絡上流傳的一些謠言:盡管並沒有足夠的科學依據,但由於其文字或者所配圖片貌似都很完整,容易迷惑中國民眾的認知。比如,曾經流傳的一些關於阿根廷轉基因農業聳人聽聞的謠言,只要大家理性認真地去研究一下,很容易發現一些內容無法自圓其說。還有一些內容一看就是不真實的。但不得不說,那些配圖的確很具有沖擊力,容易引起大家的關註,這也是能夠理解的。

我們知道中國農業部也開展了很多工作,積極尋求有效的信息傳播機制,將這些科學信息向公眾進行宣傳,但是需要以一種公眾容易理解、能夠接受的語言進行科學普及。也許,中國可以借鑒阿根廷過去20年來生物技術使用實踐中的一些經驗。

記者:對於有調查稱絕大多數人是反對轉基因的,你怎麽看?

勒查多:我一再強調,這是一個政治、經濟的問題,而非科學問題。

關於轉基因的言論,有些人是基於謊言而非科學依據,他們蓄意把農藥濫用問題跟轉基因作物的安全性混為一談。在阿根廷,一些年輕農民由於沒有接受過培訓,對農藥操作不當從而出現了問題,這些問題是現實存在的,但有一些人蓄意將這些問題和轉基因聯系起來,這便是其他性質的問題了。

一般都是謠言和小道消息最容易傳播。這麽多年來蓄意的負面宣傳,一些謠言在消費者腦海中已經形成負面烙印,這樣他們也就達到了自身目的。實際上,不論是中國政府還是阿根廷政府,發現這一問題都為時已晚,直到現在才意識到大力宣傳的重要性。最後說明一下,不論是中國、阿根廷的政府官員,還是國際組織的官員,都有義務開展一系列的活動,來對抗這些謊言。

記者:最近俄羅斯禁止轉基因食品的進口和使用,貴國如何看待此事?

勒查多:反對食用轉基因食物實際上是一種貿易壁壘,比如,歐盟一些國家就有類似的壁壘。這樣的禁止是沒有科學依據的,所以我反對這樣做。一句話來總結,這不是科學,是交易。

帕薩拉瓜:我再補充一點,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預測,到2050年,全球人口將超過90億。要想養活這麽多的人口,推廣轉基因食物是具有戰略意義的。目前,全球的耕地面積十分有限,但如果采用轉基因技術,將能夠突破這樣的限制,從而增加糧食產量。很遺憾俄羅斯會做出禁止轉基因食品進口的決定。實際上到目前為止,我們對轉基因評估的法律框架體系都是非常堅實的。

不強制要求標識

記者:從1996年允許商業化種植轉基因作物至今,20年來阿根廷轉基因大豆的種植面積達到2000多萬公頃,政府是否采取了刺激措施?

勒查多:在轉基因大豆種植之初,政府並沒有采取任何的刺激推廣舉措。相反,這20年來,阿根廷政府對轉基因大豆、玉米還有小麥的種植采取的是出口征稅的抑制措施。直到2015年,對於出口的轉基因大豆,政府還征收高達35%的重稅。(據新華社報道,2015年12月14日,阿根廷新任總統馬克里宣布,即日起大豆出口稅率從35%降低至30%)盡管出口稅率很高,但得益於生物技術、免耕直播技術的使用,農民還是有錢可掙。促使國民種植的原因,是大宗商品的國際價格在不斷升高。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後期增加的種植面積,是原來的半畜牧半農業用地,由於種植農作物的收益較高,牧民就遷出去了,這些土地也就變成了真正的農業種植區。另外還帶動了土地價格的高企。

1997-2015年,六類主要作物在阿根廷的播種面積和產量示意圖。其中,1996年政府批準商業化種植轉基因作物以來,農業面積增幅約80%,產量增加約185%,很重要的原因在於GMOs(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和產量的不斷攀升。

記者:貴國有在做轉基因食品標識嗎?效果如何?

勒查多:轉基因食品和非轉基因食品在營養成分方面並無不同,也沒有負面作用,因此我們認為不應該強制對轉基因食品進行標識。當然,如果企業認為消費者希望對轉基因產品知情的話,他們可以標識有或沒有轉基因成分。從阿根廷政府的角度講,這並不是國家的政策,我們的態度是不強制要求標識。

尚未商業化種植本國轉基因品種

記者:阿根廷是否有本土研發的轉基因品種?

勒查多:按照現行的法規,一些阿根廷本土企業已在開展環境釋放之類的試驗,但目前還沒有本國轉基因品種的種植和商業化。本國農科院正在研發一種具有更好固氮功能的轉基因小麥。

記者:據了解,有中國企業在阿根廷進行轉基因品種的研發、種植,貴國在這一方面有何政策?

勒查多:無論是對中國企業還是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企業,我們在轉基因品種研發和種植方面的政策都是一致的,都需要按照阿根廷現行的法律標準體系和要求開展有關工作。在本次跟中方的交流訪問中,這也是我們非常關註的一點。而且,已經有一家中國企業和阿根廷企業合作,成立了合資公司,他們將共同研發轉基因品種,將來不僅要在阿根廷生產,而且還要在全球範圍內銷售。這是雙方開展良好合作的見證,也展示了未來雙方的合作機遇。

記者:有謠言稱,貴國使用孟山都轉基因種子每年需要向其繳納巨額種子專利費,剛才你也提到種植的轉基因作物都是采用國外專利產品,專利費用情況如何?

勒查多:阿根廷不對任何企業支付這些專利費用。準確來說,阿根廷的農民在購買種子時向這些企業支付的是其產品的研發費用,從而使企業能夠持續進行產品和技術方面的改良。阿根廷有一個相當於中國種子局的政府機構,負責監督本國所有種子的使用,保證每一顆種子都有來源信息。實際上,農民購買種子所花費的資金,是為了保證研發商對技術的不斷更新和改進。有一些種子農民有權留種自用,但是禁止將種子作為商品再銷售給他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836

讓消費者“買得明白” 美就轉基因食品標簽立法

經歷了數月的艱難“拉鋸”,美國終於要給轉基因食品“貼標簽”了。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29日簽署名為《國家生物工程食品披露標準》的法案,授權聯邦政府農業部長就生物工程食品確立強制性披露標準及實施方法和規程。

“生物工程食品”即人們慣常所稱的“轉基因食品”。這一法案先前由美國國會參議院和眾議院表決通過,再由總統簽署成為法律,是相關領域內第一項立法。

新法要求食品生產商自主選擇在包裝上標註轉基因成分的形式,包括文字、符號或由智能手機讀取的二維碼,滿足消費者對食品屬性的知情權及選擇權。農業部將利用兩年時間撰寫相關規定,包括說明食品中究竟含有多少成分的“生物工程加工物質”,這一食品才必須標註轉基因成分。

法案提交參議院和眾議院表決前,美國國家科學、工程和醫學學院於今年5月發布《轉基因作物:經驗與前景》報告,集納20名專家參與,綜合30年間大約900份論文,以超過400頁篇幅論述轉基因作物的“前因後果”,特別比較了美國轉基因食品上市20多年與歐洲國家歷年回避這類食品各自累積的數據,得出兩項結論:沒有證據表明轉基因作物與傳統作物有健康風險差別,沒有發現轉基因食品與任何疾病有關聯。

隨後,以自然科學研究人員為主體的108名諾貝爾獎獲得者聯名簽署一封公開信,支持借助生物技術手段改良作物品種。

報告和公開信客觀上為轉基因食品標簽立法做了鋪墊,但圍繞轉基因的爭議依然未消,主要集中在人體食用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以及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等。據了解,美國市場上現有食品中75%至80%含有轉基因成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933

十三五科技規劃印發:加大轉基因玉米大豆研發力度

據中國政府網8日消息,國務院發布關於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的通知,指出“十三五”科技創新的總體目標是:國家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大幅躍升,創新驅動發展成效顯著,國家綜合創新能力世界排名進入前15位,邁進創新型國家行列,有力支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

“十三五”科技創新主要指標

未來五年,我國科技創新工作將緊緊圍繞深入實施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有力支撐“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網絡強國、海洋強國、航天強國、健康中國建設、軍民融合發展、“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實施,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增添發展新動能、拓展發展新空間、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中的核心引領作用。

規劃要求,部署啟動新的重大科技項目。面向2030年,再選擇一批體現國家戰略意圖的重大科技項目,力爭有所突破。力爭在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深海空間站、量子通信與量子計算、腦科學與類腦研究、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深空探測及空間飛行器在軌服務與維護系統、種業自主創新、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智能電網、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大數據、智能制造和機器人、重點新材料研發及應用、京津冀環境綜合治理、健康保障等重點方向率先突破。按照“成熟一項、啟動一項”的原則,分批次有序啟動實施。

另外,規劃要求,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技術體系。包括發展高效安全生態的現代農業技術;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智能綠色服務制造技術;發展新材料技術;發展清潔高效能源技術;發展現代交通技術與裝備;發展先進高效生物技術;發展現代食品制造技術;發展支撐商業模式創新的現代服務技術;發展引領產業變革的顛覆性技術。

7月22日,科技部副部長李萌表示,我國創新指數在全球排名上升至第18位,是全球唯一一個多年來持續上升的國家。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科技創新還有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比如原始創新能力還需要加強,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還沒有根本扭轉,領軍人才和高科技人才還比較缺乏,產學研用通道還不順暢,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在‘十三五’期間繼續努力加以解決。”李萌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22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