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補充3335的新聞

>多謝y2kchatman 的支持,所以我找多一點啦。

2007-11-15 信報
上市剛半年的DBA電訊(3335)表現異常波動,收市跌24.53%,收報八角,較全日低位五角九仙已有不俗反彈,但相對上市招股價一元二角六仙則跌 幅不小。繼在禁售期剛完結便在低位被拋售,令人困擾。執行董事及首席財務主任陳偉銓昨天剛表示公司營業狀況正常,手頭現金達四億元,上市集得資金亦無轉 變,且預期派息比率亦將達三成或以上。但佔公司24.06%投資的第二大股東Kenwell在禁售期完結,以一元零五仙,出售四千五百萬股。雖然主席兼行 政總裁俞龍瑞昨天在場內買入三百萬股,但受全面收購限制難大手增持。市場指出,Kenwell於內地物業投資受緊縮政策影響下被迫套現作周轉。DBA作為 國內五大公共電話及電話亭製造商,亦是最大智能卡售賣機製造商,業務應較平穩增長,而軟庫金滙亦指公司基本因素無變,今次雖遭到拋售,但仍維持其買入評級 及二元三角目標價。

DBA电讯主席俞龙瑞被告欺诈
http://bbs.finance.sina.com.cn/treeforum/App/view.php?tbid=6795&bbsid=62&subid=0&fid=279108&id=null

DBA(3335)主要股东签发900万元支票弹票
http://business.sohu.com/20070416/n249463488.shtml

2007-06-10
福州市委書記今抵港 促榕港合作 【本報海峽西岸新聞中心記者李東波、林蓉福州9日電】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書記袁榮祥10日率團抵港,展開為期3天的參訪與拜會活動。據本報了解,福州 市訪港團成員規格高,以袁榮祥為首,成員包括福州市委常委、統戰部長王玲,福州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徐啟源,福州市委常委陳大強,福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陳樹雄,福州市副市長杜源生,福州市副市長陳為民等廳局級領導,以及福州五區八縣(市)的主要官員。

賀同鄉會70周年慶

此次在港行程除參加11日晚的香港福州十邑同鄉會70周年慶典外,還將拜會中聯辦以及部分知名港商。而福州下轄五區八縣(市)也將分別展開在港的經貿活 動,推介福州商機。據記者了解,榕港合作不斷邁向深層次,香港不僅是福州主要外資來源地,也是福州企業海外融資的主要地區。袁榮祥此次率福州高層來港慶祝 福州同鄉會活動之外,與港各界廣泛謀求溝通合作應是福州市委書記今次訪港的重中之重。

拜會中聯辦及港商

上月在福州落幕的第 九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福州市共利用外資16.69億美元,在所有簽約項目中,港資項目99項,利用外資9.74億美元,佔到今次引資的半壁江山。而目 前,在港上市公司中福州背景的有13家。去年至今年,DBA電訊(福建締邦)、飛毛腿電子以及武夷藥業(三愛藥業)先後在香港交易所掛牌上市,分別募集 2.77億、6.3億以及9.15億港元,為企業的迅速發展提供了資金上的保證。據透露,此間永輝集團、金綸石化、天寶壽山石以及振雲塑膠等企業對赴港上 市表現了濃厚的興趣。

(小心該等公司!)


福州13企在港上市

福州市明確了「以港興市」戰略,並掀起工業經濟向江陰、羅源灣兩大港區為重點的 「南北兩翼」集聚發展熱潮。在港口建設方面,2006年福州碼頭群建設規模也不斷擴大,先後建成或基本建成了5萬噸級元洪碼頭二期、7萬噸級松下康宏碼頭 和5萬噸級江陰港區2#集裝箱碼頭;加快實施了羅源灣碧里作業區B4、B5通用和多用途泊位、江陰港區3#碼頭等在建碼頭工程。動工建設了江陰港區4號、 5號泊位碼頭、松下港區鑫海18號、19號泊位、福建華電儲運公司10號、11號通用碼頭等項目。

今年投資逾兩千億

今年福 州則安排在建、新開工、預備及前期重點項目240項,總投資約2337億元。其中包括續建溫福鐵路福州段、福廈鐵路福州段、灣邊大橋及接線工程、可門疏港 公路等項目;開工建設長樂機場高速公路二期、福州繞城高速公路西北段、平潭海峽大橋、向莆鐵路福州段等。據悉,海峽西岸省會中心城市的福州近年來經濟持續 快速發展。今年前4月,全市生產總值達486.5億元,同比增長13.1%;工業總產值完成853.41%,增長20.6%;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達 189.9億元,同比增長4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2

股息超過十五厘-精熙國際(2788)(少量補充)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318/LTN20080318504_C.pdf

公司公佈二零零七年全年業績,盈利達二千七百六十七萬美元,以八點二七七七八億股計算,每股盈利達每股0.2544元,由於現金非常充裕,淨現金達一億美元(扣除派息後仍有七千七百萬美元),故公司派息0.15元,全年派息達0.222元,股息率達十四點七厘。

該公司現市盈率為五點七八倍

(827,778,000(公司股份數) * 1.51(股價) / 27,678,000(盈利,以美金計) * 7.8(港元對美金匯率) = 5.78

派息後扣除現金的市盈率為二點九七倍!

(827,778,000(公 司股份數) * 1.51 - (128,590,000(現金,以美金計,下同) - 27,082,000(所有負債) - 23,573,000(派息)) * 7.8(港元對美金計匯率) / (27,678,000 (盈利) * 7.8 (港元對美金計匯率))

= 2.97


公司的聲稱不受勞動法影響,加上生產能力滿負,未來需增加產能,可望抵消毛利率下跌的影響,可見以下新聞。











2008-03-19 新報
精熙稱不受新勞動法影響






【新 報記者郭珮錚報道】精熙國際(2788)昨日公布截至2007年12月31日止年度業績,集團期內營業額為1.24億美元(約9.6426億港元),上升 50.8%;盈利為2,768萬美元(約2.1526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2%,每股盈利0.0334美元(約0.2566港元),建議每股派末期 息0.175元。受業績向好消息刺激,該股昨日收市報1.66元,升幅9.934%(0.15元),成交金額為371萬元。


精熙董事吳淑品表示,集團2008年度資本開支為1,000萬美元(約7,775萬港元),用以提升20至30%產能。她說,內地新勞動法對集團沒有影響,集團未有計劃將廠房撤出東莞,不排除有收購機會。


營業額增半至9.6億


至於人民幣升值方面,她表示,集團員工成本佔總成本10%,對集團影響不大。她相信,未來營業額將會持續增長,可以抵銷美元貶值壓力。她表示,集團2008年增長動力主要來自數碼相機部件、手機部件、醫療器材零部件及打印機部件業務
























2008-03-19 經濟通
精熙(2788)今年資本開支1000萬美元,計劃拓家電業務 (14:55)




《經濟通通訊社19日專訊》精熙國際(2788)董事吳淑品出席傳媒午宴時表示,今年資本開支約1000萬美元,用作提升約20%至30%產能,因現時 廠房已滿負荷,使用率已達100%。  她稱,正洽談家電業務合同,但詳情暫不便披露。  她又表示,今年業務增長動力來自數碼相機及手機業務,因前者已 接獲新客戶,而手機方面則可捕捉3G市場帶來商機。  她並補充,不排除在市場上進行收購,但暫未有確實收購對象。(cn)


但這公司公司有幾項隱憂
(1) 公司主要從事替數碼相機等零件,這項工業容易產生污染。
(2) 公司下年需按25%稅率繳稅,但往年稅率只是約4%。
(3)原料及人工上升,導致成本上升,影響利潤,今年已經出現這種情況。
(4)公司替生產商提供零部件,生產商從事出口業務,因匯率及其他問題,毛利受壓,當然會壓下一層的零部件的價格,使毛利率進一步下滑。

隱憂最重要是第二項,雖產能上升會抵消成本上升的影響,但繳稅增加影響盈利。

預期該公司下年盈利會下跌,此價仍不便宜,另外該公司回購突然於十二月停止,可能有我們不可預見的事情發生,建議再看中期業績以視此四種原因的影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91

大凌(211)前主席張志誠其人(補充版)

想看他的溢美之詞,請到:
http://www.cheungcs.com
(greatsoup:在這網頁中,真可看到不少東西,甚麼上市公司和他有關係呢,看這兒一目了然。)

在網上找到資料如下:

http://www.cheungcs.com/files/qyjzl.pdf

greatsoup:

(之前的東西我不知如何說,自己看看,是真是假,自行判斷。

公司在一九九一年初上市,當年末東歐劇變,以他在東歐市場的營商經驗,應該能避得過,為何公司賺了十多年錢,年年盈利都上升,為何突然要上市呢?眼光確是非常準確。

這篇文章露了底:
http://www.cheungcs.com/files/nbj.pdf

(有問:東歐劇變是否出乎他的意料?
他曰:一直在變,只不過外面的不留意,....在這過程中,有很艱難的適應期。)

看到這段不禁失笑:


投資重點轉移

東歐劇變後,張志誠將投資重點逐步向中國大陸轉移。



他作出這樣的決策主要是因為他看中了中國大陸市場,認為它有發展潛力;此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他深有血濃於水的情懷。



他說:中國是我的根!採訪中,張志誠向筆者傾吐了他為什麼將投資重點轉向中國大陸的原因,他講了四點:




一、東歐劇變,大淩作為一個上市公司要對股民負責,必須採取措施為股民作保障。



(greatsoup:你對股民做過甚麼保障?你保障的股東只有張志誠本人及聯繫,其他小股東都讓你累慘了。)


對於大淩來說,有錢要放在保險的地方,至少是風險小的地方。


(greatsoup: 最保險、風險最小的地方當然是自己袋子啦)


從觀目前世界各國投資環境及大淩的具體實際,大陸是個理想的投資地方。



二、九七香港回歸祖國的日期越來越近,今後的來往和聯繫會更多,回歸日期到來之前,同大陸多些接觸,對公司今後的發展有好處。



三、對我個人的奮鬥生涯來說,東歐經歷雖受挫折,但曾經擁有過,而我可以接受新的挑戰,經受新的考驗。我也希望在大陸創造在東歐曾經有過的那種業績。



四、我是一個中國,公司在香港上市,把錢投資在香港和內地是件好事。



……



張氏生意經

筆者問張志誠你從商幾十年,最深刻的體會是什麼?他不假思索地說:每一件事都要自己爭取,世間沒有不勞而獲的東西。

(greatsoup:說得很對。)



做任何一樣工作,都會有想像不到的情況出現。最重要的是盡力去爭取,隨之而來的成果往往出乎自己的想像之外。例如,我小時候在工廠做童工,幹的都是重體力,當時想的只是要充實自己,不懂的儘量去學,將學到的東西發揮出來。他講了一些生意中的趣事。有一次,他根據合同運去價值五十萬美元的成衣到波蘭,但由於對方申請外匯遇到困難,到了合同日期仍未能付款,他竟能找到新的另一客戶,結果價格翻了一番。




他說,我成功的秘決在於為客戶著想。做生意要照顧雙方的利益,要為對方著想,不要只顧自已賺錢。如果你為人家著想,令客戶心滿意足,你就會無往而不利。


(greatsoup:照顧雙方的利益?為對方著想?客戶心滿意足?不要只顧自己?無往而不利?他在說甚麼,看完之後,我在想他之前的作為,他整句都在說反話,哈哈。)



對客戶有誠意很重要。他說,這 是相互間建立信任關係的至關重要的因素,相互間缺乏信任就無從談生意。比如報價,我總是實事求是,力求準確,給對方印象間肯定的,而不是可變的,只有這 樣,對方才會信任你,才會放心地同你談生意。有時我會坦率地說,也說我的報價不是取低的,但肯定是一個最中肯、適中的價格。

(greatsoup:誠意他最具備的了,我未見個一家公司(或他整個抽水系),公告像他的公司這樣有人性,但他實在是缺乏對的信任,炒落真是他想得出的主意。)




張志誠認為,談生意就象打仗,要有認真準備,不打無把握之仗,要有周密的計畫。有一次,香港貿易發展局介紹香港一些公司與到港的一位羅馬尼亞商人洽談生意,大淩是被介紹的公司之一。張志誠為了表達自己的誠意,親自到那位商人住宿的酒店拜訪,不茂的是那位商人外出,張志誠耐心地等了好幾個鐘頭,見面後雙方談得十分投機,生意也成了。


(greatsoup:他做賣股票生意也是一樣,所以做了幾年既危而不倒。)



張志誠接獲的生意中,最大的一份合同總值達二千四百萬美元。這份合約是以易貨形式進行的,對方購買總值一千二百萬元美元的成衣及電子產品,而大淩向對方購買相等數額的鎳。為了處理好這宗生意,他進行了周密的安排和部署,專門招聘一名財務總監審核全盤計畫,聘請專業會計控制支出,還在第一線物色一批採購員。他足足花了三個月的準備時間,結果這宗生意進行得順利。



張志誠把人才看作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他說,他喜歡在人才上投資。當他發現公司有培養前途的員工,就為他們提供進修晉升的機會。大淩首創時,擔任為他接聽公司電話也當秘書的一位女職員,經過多年的培養,現在已是集團董事局的成員。他重視人才,愛惜人才,培養人才,使他同員工的關係越來越緊密。正如他說,投資在項目、寶物,回報是固定的;而在人才方面的投資,回報是無形的,而且是無限的。

(greatsoup:人才?他雖然得了他在有誼圈的人才,但失了全部香港股民的人才,確實可惜,不過對他來說,確實足夠。)




大淩的業務不斷發展,員工也在增加,為了實行有效的管理張志誠採用了美式管理法:有決策權的不能簽發支票,能簽發支票的起監察作用但無決定權;每宗交易的執行人員要經另外兩個同事審核,而批准者又無需親自去執行。這種相互制約的管理方法,避免了大權獨攬,想鑽空子、做手腳也較難。


(greatsoup:宋朝的管理方法。)



張志誠做生意強調健康。他說,無論是在道德或做生意方面,從未做過違禁品或者說軍火的貿易。

(greatsoup:好識捉字蝨。)

至於像桑拿浴室、夜總會、卡拉OK和桌球等生意,看來他也是不會考慮的。





多年來,張志誠結交大批好友,他們對他的瞭解尤為深刻。讓我們看看他們是如何評價張志誠的:



香港貿易發展局的高級經濟主任潘永才說,許多對東歐這些國家望而卻步,但張志誠眼光獨到,先一步拓展東歐市場。耐性是他成功的一個秘決。東歐業務最初訂單不多,需要時間慢慢積累起來。



馬紹援先生與張志誠相識十多年,是會計師行首席合夥、香港會計師協會主席。他對張志誠鍥而不捨的精神大加讚賞。他說,張志誠花了不少心血和時間拓展東歐市場,他可說是先行者。他有鍥而不捨的精神,聯繫生意吃了閉門羹,但並沒有放棄。”“他創意非凡,面對難題時能想出新的解決辦法。東歐市場若非採用以貨易貨方式發展,相信很難成為一個市場。

(greatsoup: 把馬先生說的的「東歐市場」改作「賣股票生意」,你會發覺非常合適。改後如下:

...花了不少心血和時間拓展賣股票生意,他可說是先行者。他有鍥而不捨的精神,聯繫生意吃了閉門羹,但並沒有放棄。”“他創意非凡,面對難題時能想出新的解決辦法。賣股票生意若非採用以貨易貨方式發展,相信很難成為一個市場。)



張志誠合作投資地產生意的香港利好地產管業有限公司董事黎耀強先生說,張志誠是個十分勤奮的,他頭腦精密,反應快,無論在地產或貿易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現。”“他決斷力強,能在十多分鐘內作出決定,為爽快,而且非常信任”“他白手興家,不只憑經驗發展事業,而且還不斷學習理論。他學得快,看得准,信念穩,所以能成功建立貿易王國。”“他對員工很好,用人唯才,疑不用,是一位管理人才。

(greatsoup:同上註解)



http://tech.sina.com.cn/it/c/72676.shtml

可以見到1995年,先生在大凌生意兩次接近「失敗」(一為東歐劇變、一為中國宏觀調控)之後,經某協助借貸救回,但又負下一身債,又要還利息。

在公司嚴重債務負擔之下,他不想拿太多錢出來救(在後文聲稱有25億資產,不過有沒有這樣多,真確性成疑),所以不惜挺而走險,於是開始賣股票生意(主要是炒作概念,讓購買)、並替別人進行「證券融資」(從個人網頁可見是在1996年開始),還完公司的債項後,發覺股票生意是一個新出路。

他又逐步購入更多上市公司股權(為增加自己股票的銷路、增加集資的平台),更加是一門前所未有的新財路,於是開始「抽水機」生涯,經他改良及後改進之後,給發揚光大至今,和官先生之路如出一轍(但是官先生玩得較光明一點),老莊先生更加青出於藍。

後文又述先生如何用真消息製造題材,來炒作自己的股票,若有細心留意,一定心領神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58

吹水終於成為現實-曼盛生物科技(512)(補充)

該公司原名太陽神,創辦人懷漢新,是一名「下海」商人,在80年代末進入保健品市場,主營飲劑。不到幾年,已成為一家非常出名的保健品公司,在1993年上市,該年營業額13億,盈利2億,曾一度佔全國保健飲劑的65%。

但是上市後,該公司進行多元化,因攤子太大,難於照顧,所以全部虧損而回。

另外保健品市場,在1990年代初保健品銷售商利用廣告轟炸,導致該行業的井噴現象,但因保健產品良莠不齊,終於在1995年爆破,導致該公司的沒落。

2002 年被迫賣殼至現大股東遠大集團關係公司,現大股東在2002年進行多次注資,並多次配股收購,但仍不能挽頹勢,其後在2004年3月,20合1,之後更進 行兩次供股,一次1供3,每股8仙,一次1供2,每股11仙,2005年第一大股東把股權轉讓予第二大股東後,其後並無動作。

以下是2年前一份快破產的報紙的一名財經寫手的專欄:

2006-04-20 成報




















曼盛勢成遠大集團上市旗艦



喺 熱熾嘅投資氣氛下,曼盛生物( 512 )除了具大股東龐大注資憧憬外,公司亦有引入外資巨頭作為策略性股東嘅引子下,預期未來股價將會展翅高飛。根據國內網上媒體報道,曼盛將會獲國務院屬下企 業之中國遠大集團,注入總資產高達30. 5 億元醫藥產業,同時再引入一家國際性名列前茅嘅大藥廠作為策略性股東,呢兩項重大嘅利好消息,勢可刺激曼盛嘅股價展開巨大升浪。依家,曼盛市值只係1 . 3 億元,純屬一隻淨完身等待大股東注資做嘢嘅殼股,所以擬注入30. 5 億元嘅資產,相當於依家公司市值嘅22. 5 倍,每股資產2 . 85元,所以刺激作用會好勁抽。噚日,曼盛股價以12. 2 仙報收,仍然處於谷底邊緣,值博率相當吸引矣!

最近,曼盛嘅控股權成功落係中國遠大集團嘅掌舵人之胡凱軍手上,其持股量約54. 8 % 。根據國內網上媒體報道,中國遠大集團擬將醫藥產業嘅資產注入曼盛,使其成為中國遠大集團嘅海外上市醫藥旗艦,然後再引入一家「M 」字頭嘅國際大藥廠做策略性股東,預期未來曼盛業務變身後嘅發展前景將會相當樂觀,加上有外資入股作為強心針,所以呢隻股份極大機會可變身成為一隻基金愛 股,依家係佢變身前奏趁低吸納,潛在上升空間會相當可觀矣!

傳注資兼外資入股

舊年,曼盛收購擁有中藥及保健產品製造商「雷允上」及「九芝圖牌」中國以外全球獨家分銷權嘅海珠,令曼盛與中國遠大集團拉上第一段情。大家知道,國內常說 「北有北京同仁堂,南有蘇州雷允上」,而雷允上係一家享譽過百年嘅中藥企業,正是「六神丸」始創企業,而有 265年歷史嘅雷允上,是由中國遠大集團嘅醫藥產業一部分,所以曼盛做了佢嘅海外獨家分銷商,已經同中國遠大集團拉上密切嘅關係。

最近,曼盛控股權又賣畀中國遠大集團嘅掌舵人,故此從舊年至今,投資銀行一直流傳中國遠大集團會將醫藥產業注入曼盛,使其成海外上市旗艦。

與雷允上再續情緣

成中國遠大上市旗艦根據報章報道,曼盛會大量發行新股予中國遠大集團,換取其龐大嘅醫藥產業。依家,中國遠大集團係一家集醫藥、房地產開發、國際貿易及金 融證券業等產業於一體嘅股份制集團公司,遠大集團目前已控股或參股了三家醫藥類上市公司,分別是如意集團、華東醫藥、浙江醫藥。

此外,遠大集團旗下還包括蘇州雷允上藥業有限公司、常熟雷允上藥業有限公司、武漢制藥廠等,在醫藥領域涉及了化學藥製造、生物製品、批發、零售等子行業。 中國遠大集團業務規模大,所以今次會先選擇向曼盛注入醫藥產業,而雷允上係其中一項,一來雷允上已是廣為華人認識的百年老店,二來是雷允上早已研究來港上 市,希望通過本港融資市場籌集來發展業務。

雷允上「六神丸」已被列為國藥絕密產品,現在國內市場佔有率達八成。雷允上現產80多種中成藥。鑑於中草藥產品及健康食品嘅銷售額超過 200億美元,正以年均高達兩位數嘅速度迅猛增長,所以雷允上呢家百年老藥店,亦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注資後,曼盛會成為其上市旗艦,故此曼盛股價可望展開 綿綿升浪。

而家,曼盛股價仍然未起步,所以極之抵博矣!噚日,其股價以12. 2 仙報收!

黃希知


但請勿稱讚此名寫手的先知先覺,以下是部分對這專欄的評價:

http://www.inv168.com/phpBB2/viewtopic.php?t=26181&highlight=512


http://www.inv168.com/phpBB2/viewtopic.php?t=27393&highlight=%A6%A8%B3%F8

yylam:
其實有少少想八下 , 呢一挺報章推介 , 個筆者係自己都有份買丫, 定係收左人地著數先會推介 ?
我發覺呢d股 , 只會炒一兩日, 唔怪得d人話報紙佬一唱得既股 , 就好沽啦.

http://www.inv168.com/phpBB2/viewtopic.php?t=27593&highlight=%A6%A8%B3%F8

yylam:
再咁玩法 , 我諗成報呢個筆者, 遲早出事.

但是老吹又被它撞中一次,不過要兩年才兌現,那些信眾未猜中已經輸死,以下是今日這公司的一份公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509/LTN20080509364_C.pdf

大股東注入一盈利2,000萬的製造製物業務的70.98%股權,以1.5億的承付票據及5,000萬的可換股債支付,換股價0.3元,同時售出原太陽神的保健品飲劑業務,作價100萬元,收購完成後,正式易名為遠大醫藥控股。

驟眼看來,此次收購對公司有利,但是只是為公司減少大部分的虧損(上年虧損5,200萬,售出的資產虧損約4,000萬),但仍不能帶來太多的盈利(2,250萬(預期2,000萬盈利上升12.5%) x70.98% = 1,580萬),最多能持平。

但是有一項潛在利好因素,就是收購的公司有一塊地,那塊地的資產,在今年3月重估後有1億元的利潤,公司完成收購後持有70.98%股權,所獲得的盈利效應約7,100萬,但只是一次過,並只是帳面數字,但卻對今年的業績卻有大幫助。

以該公司全面攤薄後計,在完成收購後,計及重估因素,今年盈利約有每股0.06元,以10倍市盈率計,股價已是0.6元,不過這次重估並不具可靠性,若無其他因素的影響,2009年的盈利鐵定會下降,所以公司並不具備任何投資價值,可見畫餅的利潤只是用來炒作拉抬短期的股價,在長期而言,公司股價肯定會回落。

總而言之,星期二復牌的股價一定會上升,此股價並一維持一陣,但以最終股價應只限於原地踏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61

中聯石化(346)歷史(2)(補充)


上篇: 中聯石油化工歷史(1)補遺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7205


上文講到,上市一年多的聯大控股出售予中國明倫集團的周先生,而其當時的財力也不可算是充裕。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20918/LTN20020918115_C.pdf


其後周先生再成功購入2,531萬股股份,加上之前的1.36億股,共1.6131億股,以全購價0.417元計,共斥資6,727萬元。因現時持股為80.66%,令流通量少於25%,導致要出售部分股分,以維持流通量。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21017/LTN20021017079_C.pdf


其後周先生以虧本價0.417元減持約1,131萬股,套現約472萬,可以得知買殼淨成本約6,255萬。配售代理為匯富,為其全購時的財務顧問。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21028/LTN20021028098_C.pdf


舊人全部出局,新人換入。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21107/LTN20021107067_C.pdf


2003年3月,這時候周先生成功以下面這一份明倫集團審計報告,以3.8億人民幣來購入上海上市公司明星電力(600101),內中有很多奇怪現象,例如現金、借款和營運規模不相稱,營運現金所得被支付收購款抵消抹掉公司款項等,另外營運資金充裕下借款,三項東西已符合假數公司的特徵,以下不敘。

http://www.sse.com.cn/cs/zhs/scfw/gg/ssgs/2003-04-05/600101_20030405_1.pdf


公司易名明倫集團。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30509/LTN20030509078_C.pdf


該股份買殼後持續上升,由全購時約4毛錢,持續上升至1.2元,公司建議1拆5,股本增至10億股,為派貨套現準備。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30626/LTN20030626111_C.pdf


公司換核數師,由Big 4安永,換國衛。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30730/LTN20030730175_C.pdf


鱷兄補充此公告的資料:

剛發現一件事,346的年結是3月31日,照計需在7月31日前公佈業績。在2003年6月,
346忽然要撤換核數師,結果到了7月30日怱忙出份未經審核業績勉強交差,當中提到「除截至本公布日期尚未能聯絡周益明先生及陸志明先生外,............」未能聯絡周益明,公佈這份業績是誰人主意?

其實,我相信在聯交所壓力下,公司已有一份業績,但是水份甚多,安永覺得太麻煩唔肯做,所以找家無咁好造出來先,應付聯交所。加上大股東在中國忙著撲水,又或是有一些特別原因不能出境,所以兩樣合起來,導致有以上的事件。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30807/LTN20030807016_C.pdf

在2003年的年結中,公司已透露已在2002年4月以1,520萬元售出部分業務,即已完成需要的動作,兩位賣殼者套現即共套現約4,000萬港元,並保留需要的生意。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30811/LTN20030811074_C.htm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30811/00346/CWF110.pdf


公司盈利及營業收入變化不大,看來正常。


在資產負債表中,可以看到不少東西。


(1) 本年應收關連公司款項達1,862萬。


(2) 現金總額增加,但主要是抵押存款增加,但真正現金卻減少,加上應付款增加,可見有部分資金或被用作非營運用途,如扣除不能用的銀行抵押存款,數額約在3,303萬之間。(9,947.4- 7,181.6 + (3,506 - 2,968萬)


(3)多了一項應付控股公司款項約635萬。


這三項合起上來約5,800萬,和不計其他使費收購的成本約6,255萬相比非常相近,可以相信,這位周先生或有挪用公司款項作購殼之用。


在上面的文章中,已講到其集團公司做假情況如此嚴重,這家公司也不例外,但尚大致真實。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30901/LTN2003090104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30911/LTN20030911099_C.pdf


公司加入執董,其為關係公司大陸明星電力的董事。

第二天,和三位「獨立第三方」,簽訂意向書購入昌東順燃氣公司的股權,以大股東緊絀的財務情況,原因不言自明。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31017/LTN20031017002_C.pdf


公司配售1.7億股,每股0.21元(即拆股前1.05元),集資3,400萬,購入燃氣業務及作一般營運用途。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31118/LTN20031118065_C.pdf


公司又放出消息稱,簽訂無法律約束力的意向書,在四川省的達州市投資1億美元建甲醇業務,四川省為明星電力的發源地。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31222/LTN2003122216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40315/LTN2004031511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40324/LTN20040324000_C.pdf


公司投資2,123萬元作投資北京昌東順燃氣的69.23%股權,其後展延限期,最終失效。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40220/LTN20040220079_C.pdf


公司又投資瀋陽新民蠟化學品實驗廠,投資約3,500-4,500萬人民幣,看來財務黑洞更大,需要更大的收購才能解決。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40531/LTN20040531057_C.pdf


公司以4,500萬人民幣收購瀋陽新民蠟化學品實驗廠100%股權,而該廠已兩年虧損。


該收購經審批後已在2004年8月完成。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40729/LTN20040729025_C.pdf


公司公佈2003年業績,雖營業額下降,但盈利大增。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40802/LTN20040802169_C.htm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40802/0346/f108_c.pdf


但一看資產負債表,公司應繳稅項持續上升,更超過當然的盈利,可見本年和之前幾年的盈利真確性不太高。


加上細看其財務報表附註,存貨及即期應收款劇增,有造大業績之嫌。


公司配股後,現金雖增加,但很快又沒有了2,000多萬(2,967.6 + 3,400 -4,008.7萬),可見公司有可能在存貨及應收款造了手腳,另外欠控股公司款減少,大股東亦拿回了一些款項。


估計2003年拿了的錢約在4,400萬之間(在途存貨1,800萬+應收款3,000萬-應付控股公司款項減少約400萬),加上之前拿了5,800萬及購入新民廠折合4,000萬港幣,這兩年應累計取了公司約1.43億元。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40915/LTN20040915028_C.pdf


像上一次一樣,公佈業績後約一個月,又宣佈賣殼,看數可能是買殼條件之一。


許浩明先生及陳華先生分別持有55%及45%的Wisdom On宣佈,以0.1元(即拆股前0.5元)全面收購周先生的7.5億股,即約62.66%股權,周先生套現約7,500萬元。


收購後,公司會易名為中聯石油化工。


我們可以替周先生算一把帳。


其收購殼的價錢,加上手續費,約在6,500萬之間,但其中5,800萬是在公司拿的,實際只出700萬。


其後又用了公司4,400萬,又拿了4,500萬去收購,然後賣殼又套現7,500萬,即共1.64億元。


可以算得出其投資公司兩年,獲得利潤以20倍計,尚未計其散貨出街的利潤,所以如果有財力,在低潮時期購入殼股是一盤好生意。但如果無財力,這就是一個悲劇。


下一篇開始由買殼,研究至智富能源的交易,約在2006年間。


題外話: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60712/LTN20060712130_C.pdf

鱷兄稱,346經2次易手,人面全非,唯獨傅榮國繼續長期安坐財務總監及公司秘書,就算不炒他,點解新老闆不另派親信接管公司賬目?傅榮國曾經擔任2309泓鋒國際的非執董,非常奇怪,在2006年7月12日,傅榮國忽然由獨立非執董變成非執董,又說與「任何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主要股東或控股股東概無關連」,那是甚麼葫蘆賣甚麼藥?同日蕭俊文辭去2309董事之職,他後來卻加入346成為非執董。


我想,這個可能和真實金主的意圖有關。泓鋒國際和1142有些關係,1142曾高價購入泓鋒,曾給別人查過。不過這些只是懷疑。


http://www.sfc.hk/sfcPressRelease/TC/sfcOpenDocServlet?docno=08PR15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254

新加坡龍籌造假-中華環保科技、峻煌生化科技(補充韓風先生的文章)


昨天,匿名人告訴韓風先生的文章的公司並不是指這家金迪科技,經多方查證後,海峽時報的文章,實是指以下的文章。


韓風先生文章如下: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8030


海峽時報原文如下:


http://www.asiaone.com/print/Business/News/My%2BMoney/Story/A1Story20090505-139444.html



The case of the DWINDLING STAKE

SINO-ENVIRONMENT Technology Group founder Sun Jiangrong has put the entire company in jeopardy as a result of excessive borrowing.

The waste recycler shocked investors with a belated disclosure last week that Mr Sun, also its chairman, had pledged his entire 56.3 per cent stake in the firm as collateral for a loan in August 2007.

That was 10 months before the company launched a $149 million bond issue in June last year. Back then, it gave bond-holders the option to get their money back should Mr Sun fail to keep control of more than half of the company's outstanding shares. This option now threatens to undermine the firm financially, as Mr Sun has lost control of the company. Bond-holders can now ask for their money back.

His stake had been whittled down from 56.3 per cent to 6.23 per cent as the lender - Stark Investments - took possession of the shares and force-sold them on the open market. This was after Mr Sun defaulted on an outstanding $65 million he still owed Stark which was to be repaid in February.

Traders were unnerved by the company's belated disclosure of the situation, following a query from the Singapore Exchange. The company explained that it had not been informed of the share pledge - when Mr Sun first pledged them to Stark and again when the bonds were issued.

Surely, if the board had been aware of Mr Sun's loan arrangement, it would have scrutinised the term-sheet of the bond issue more carefully before allowing the company to proceed, traders noted.

Its independent directors included former MP Goh Chee Wee, Dr Wong Chiang Yin and Mr Pan Jinquan. Former chief financial officer Tan Tar Wuei, who had just quit, has been appointed as a non-executive director.

Mr David Gerald, the president of the Securities Investors Association (Singapore), said it was puzzling that the board did not ask its chairman about his financing arrangements before it went ahead with the bond issue.

'The board owes shareholders an explanation,' he said.

But investors got few answers from Sino-Environment. In a reply last week to queries raised by bond-holders, it said Stark had 'insisted on a confidentiality agreement and objected to disclosure to the bond-holders'.

It also said that as of March 6, its cash balance stood at 300 million yuan (S$65 million), all earmarked for capital expenditure and working capital. But this fell far short of the $149 million needed to repay the bond-holders.

The case of the 'MISSING FUNDS'

INDEPENDENT directors at China Sun Bio-chem Technology have raised serious concerns over the management of the corn-starch producer.

They complained, in a nine-page announcement yesterday, of the obstacles faced by KPMG Advisory in getting to the bottom of accounting irregularities first highlighted by auditors PricewaterhouseCoopers (PwC).

They alleged that China Sun's executive chairman Sun Guiji even objected to the release of yesterday's announcement and had 'threatened to hold the independent directors fully responsible for any costs or expenses suffered and incurred' for releasing it without management consent.

China Sun has been suspended from trading since March 23, after PwC said that it could not complete its annual audit and was unable to establish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bank confirmations received on bank balances of 592 million yuan (S$127 million).

PwC added that it did not have sufficient audit evidence to confirm Mr Sun's explanation that the money had been used to buy 'corn raw materials'. It also had difficulties establishing the existence of the debtors which owed the company about 337 million yuan.

Yesterday, the announcement noted that independent director Lai Seng Kwoon had written to Mr Sun on May 1 asking for 'a full explanation on the whereabouts of the purchased corn or the cash of 592 million yuan'.

It also gave accounts of the problems allegedly encountered by KPMG at China Sun's Suzhou and Tongliao offices. It said KPMG could not access accounting records in the Suzhou office.

The auditors were told by staff that the records had been moved to the company's Shenyang office for auditing purposes.

There was also a mysterious power failure when the auditors tried to access four computers at the Suzhou finance office. Mr Sam Yeh, an assistant general manager of China Sun, attributed the electricity supply cut to ongoing refurbishment.

However, KPMG observed that one other computer in the room remained in working condition, and noted that this was 'an unusual phenomenon'.

In Tongliao, KPMG could not assess the records 'as the truck that was transporting the relevant accounting records back to Tongliao from the Shenyang office was stolen on April 1 when the driver was having his dinner'.

China Sun's independent directors also disclosed in the announcement the steps which they had taken to safeguard the company's finances.

這篇文第一家是Sino-Environment Technology 中文名稱是「中華環保科技」,其資料如下:


http://sgpfinance.blogspot.com/2009/03/sino-environment-tech.html


  中华环保科技(Sino-Environment Technology Group)昨天宣布公司主席兼总裁孙江榕面对无法支付债款的困境。这也是继妍华控股之后,近两天来又一家本地上市的中资企业陷入财务危机。


  孙江榕是通过Thumb(中国)控股集团(TCH)持有中华环保科技56.29%的控股权。TCH是他个人的独资公司。

   据公司昨晚发布的文告说,孙江榕在2008年4月以总值约100亿人民币的房地产以及公司股票作为抵押,向两家对冲基金管理公司购买1亿2000万新元 的票据。他在票据到期之前,偿还了5500万新元,其余的6500万新元在2月16日到期,不过,因为目前金融危机的问题,他无法筹足足够的资金来偿还这 笔债款。

  同时,他与对冲基金公司之间就增加抵押品的磋商也宣告失败。有关的对冲基金公司已经通知孙江榕,它们将会强制抛售他所持有的部分或全部中华环保科技股票,这可能导致公司股票下跌,同时也会出现不寻常的交易量。

  此外,中华环保科技也表示,因此孙江榕有可能不再成为公司的主席和总裁,而且,目前公司所签定的一些合约也有可能被客户取消。更糟糕的是,这起事件也有可能引发公司多达1亿4900万新元债券的赎回潮,并导致公司陷入财务危机。

  中华环保科技股票交易昨日暂停,公司昨晚已向新交所申请于今日恢复交易。


greatsoup:


個網站已經去唔到,看來已經走了。


http://www.sino-env.com/


      現時他的持股量已被Stark Investments 減持至約12%。從上文可見搞房地產搞得太大,資金壓力大,公司現金應被它挪用到所餘無幾,才出此下策。


第二家公司是指China-Sun's Biochem,中文名稱為峻煌生化科技。



據聞這家公司的背景如下:




http://www.zaobao.com/stock/pages11/local091104a.html



  昨天在本地主板市场挂牌交易的峻煌生化科技集团,其英文名字是China Sun。公司创办人孙贵吉说,他这个Sun不是夕阳,而是正在冉冉上升的朝阳。

   峻煌生化的核心业务是从事农产品加工,把玉米处理、加工、生产成玉米淀粉(corn starch)、变性淀粉(modified starch)和与玉米有关的产品。淀粉被广泛运用到食品配方、饮料稳定剂、糖果生产、化工、胶粘剂、造纸 以及纺织、药品及化妆品等领域。

  峻煌生化是第一家到本地挂牌的中国辽宁企业,也是本地上市公司中唯一一家淀粉生产厂家。据孙贵吉讲,变性淀粉是公司的强项,产品占中国变性淀粉市场的10%以上,玉米淀粉则占3-5%。

  公司目前在辽宁的沈阳、内蒙古的通辽、江苏的苏州和广东的顺德有五家生产基地,年产近34万吨的淀粉。其中,70%的产品供应给工业用户,30%供应给食品生产商。

  目前全世界生产3000多种变性淀粉,中国只生产300多种,而峻煌生化生产了200多种。孙贵吉说,同世界相比,中国在这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而差距就是未来的发展空间。

  公司已经成功地将淀粉转换成酒精,用于许多领域来部分替代石油,并同汽油混合产生“清洁汽油”,能将汽车的废气排放量降低30%。这既解决了能源的再生问题,又保护了自然环境。

  谈到公司上市后的业务发展计划,孙贵吉首先提出要在通辽市建设一家年产10万吨的酒精厂。他表示,根据目前中国的能源紧张状况,公司有可能在今后把酒精生产发展为自己的“主打产品”。公司也计划进一步扩大淀粉产能,并扩大目前在苏州的公司研发中心。

  中国市场对变性淀粉的需求量去年达到了100万吨,国内生产只能提供50万吨,另外一半需要向欧美商家进口,后者的成本要比国产品高出30%至40%。

  孙贵吉说:“在中国搞我们这个行业,市场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有没有足够的生产能力、能不能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去扩展我们的生产规模。”

  淡马锡控股不久前专门派员去中国考察峻煌生化,并在这次公司首次公开售股中购买了3000万股公司股票,占公司已扩大资本的5%,是这次售股的最大买家,表明淡马锡控股看好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

  孙贵吉曾经是沈阳一家煤矿工作人员,1992年承包煤矿下属的淀粉厂,1995年成立自己的公司,到去年公司的营业额已达到人民币5亿1170万(1亿零234万新元),税前盈利1亿4900万元。

  峻煌生化昨天在本地首日上市交易,股价一度攀升至46.5分,最后以39.5分收报,比它的发售价高出4%,交易量达到1亿8990万股,是全场最活跃的股票。

網站:


http://www.chinasungroup.cn/


核數師文件摘要:


http://info.sgx.com/webcoranncatth.nsf/VwAttachments/Att_AEF927EF2C7B6886482575AC002ABE49/$file/Update.pdf?openelement


E-mail 來住及中文版:


http://info.sgx.com/webcoranncatth.nsf/VwAttachments/Att_AEF927EF2C7B6886482575AC002ABE49/$file/APPENDICES.pdf?openelement


看來這位老闆又是博命搞大之輩,亦有可能挪用公司的錢。


http://www.dqjw.gov.cn/html/zwgk/zt/545731336563411.html


  峻煌生化科技200万吨/年玉米深加工项目,由北京峻煌生化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厂址位于肇源县新肇粮食产业园区,规划建 设用地100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26亿元,年深加工玉米200万吨,全部项目达产后,年产值82.7亿元,利润8.38亿元,税金3.4亿元。项目分三 期建设,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开工,计划投资4.97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6亿元,年加工玉米60万吨,主要生产淀粉和淀粉糖,项目达产后,可实现产 值16.9亿元,利润1.71亿元,税金7100万元。
目前,项目一期工程立项工作已完成,省里的项目环评报告已做完,厂区内现有各种机械40台已进行回填土20万立方米左右。沈阳铁路局已同意在厂区内铺设铁路专用线,已经着手进行具体线路设计,企业注册手续正在办理当中。



http://www.zgzy.gov.cn/zf11_news.asp?id=275

  6月14号,峻煌生化科技集团董事局主席孙贵吉带领基建、规划等专家团来我县研究、规划玉米淀粉深加工项目以及厂区建设规划、设备安装、生产能力等具体问题。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新站粮食产业园区常务副主任李同友接待了孙贵吉一行。  在李同友的陪同下孙贵吉一行深入到200万吨玉米生化园厂区建设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踏查,对厂区的设计和建设进行了详细、具体的规划。  在宾馆会议室举行的座谈会上,李同友与峻煌生化科技集团董事局主席孙贵吉以及技术专家一道就企业厂区建设、设备安装、技术流程等9项内容进行研究、论证。
  峻煌生化科技集团在新肇粮食园区拟建的玉米淀粉深加工项目预计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年加工处理玉米200万吨,产值规模达到50亿元,主要产品有玉米淀粉、冰醋酸等产品。目前,厂区建设正在紧张建设施工中,预计年底可投入试生产。

http://finance.nen.com.cn/74310493363240960/20051114/1792082.shtml


 

  据了解,今年4月,峻煌生化科技控投子公司沈阳万顺达集团投资12亿元,在沈阳农业高新区兴建了一个年加工玉米120万吨的酒精生产基地,项目建成后可年产10万吨食用酒精,并在酒精的基础上进而生产醋酸酯、醋酐、醋酸乙烯、聚乙烯醇等化工原料。

這家公司真實成份高些,看來只是擴張太快,資金不足而已。


筆者者以下列此文總結,下文三間公司我都找過一些資料的。


http://www.cnwnews.com/html/biz/cn_ckxx/20090321/87428.html

在新加坡,中资上市公司通常被称为“龙筹股”(S-chips),多少有点被投资者宠幸的意思。然而最近,这种“宠幸”却有转淡迹象。

“实际上,富时海峡中国指数从2008年1月就开始呈下跌趋势,尽管在去年11月中国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出炉后有所反弹;但1月开始又急剧下跌。”新加坡历史最悠久的四大证券行之一Lim&Tan的首席分析师Buck Koon Tan 告诉本报记者。

数据显示,富时海峡中国指数在过去一年里下跌62.5%,跌势较同期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的44%跌幅和上证综指39%的跌幅大得多。3月20日,富时海峡中国指数再度下跌3.57%。

大华银行资产管理亚太区总监Mark Tan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新加坡上市的中资股最近下跌得厉害,而且,相比于在中国内地以及香港上市的大型中资股来说,新加坡龙筹股的股价很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回转。他认为原因有三。

首先,新加坡上市的中资企业多数属于中小企业、二线公司。当经济下行时,小公司受到的冲击往往会比大公司要大,因为它们很难从银行得到贷款,此外,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这些小公司失去市场份额的压力也更大。

其次,环境不佳的时候,基金经理也会选择投资 在流动性更强的大公司,而那些小公司却可能陷入流动性枯竭的境地,而基金经理出于应对赎回压力的原因,也会尽量避开流动性不佳的中小股;此外,Mark 称,最近龙筹股爆出多宗财务问题,而在经济不佳的环境下,这种问题的放大效应就更强,这也让投资者对该板块避之不及。

Mark称,去年10月,中国金属尽管业绩不 错但最后还是破产了,问题是该公司没有足够现金去应对短期债务;化纤科技的CEO被指挪用公款并虚报公司现金状况,东方纪元也差不多,该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向董事会承认做假账并夸大公司现金量,令投资者对新加坡中资股多少有些顾忌。

1/3中资股发盈警

“目前,一些中资公司账面上看是没有问题的,但谁也不能保证两三天后不会突然爆出问题来。只要几家公司出事情,市场就会担心其它龙筹股是不是也会爆出同样问题。”Mark对记者表示,东方纪元这个新“烫手山芋”的出现,成为压低龙筹股的又一记重拳。

“市场稳定的时候,这些龙筹股价相对比较便 宜,或许还能吸引一些小股民;但是现在是经济危机的非常时期,如果公司管理不善导致公司陷入财务问题,那么投资者肯定会避而远之。”Mark 强调,这些龙筹股之所以容易出问题,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公司大都是成立时间很短的公司,运营时间不长。

“很多投资者最近都极力避开龙筹股,而相对便 宜的估值也不足以把他们吸引回来。”Mark解释说,一般而言,在经济复苏的后期,小公司以及龙筹股会开始跑赢大盘,因为那时候流动性充足,投资者也会愿 意青睐知名度不高的中小盘股。“这也就是为什么2006年以及2007年上半年上一轮牛市后期,会成为小盘股、龙筹股的天下,而反过来,2008和 2009年,这些龙筹股就开始剧烈下跌,远远跑输大盘。”

星展报告指出,目前部分中资股的已经低于2倍PB,该报告称,很多龙筹股需要重树投资者的信心,其中包括恢复分红、成功融资、回购股份以支持股价等。

据称,截至2月底,在新交所挂牌的150家龙筹股中,已有45家发出盈利预警,占总数的30%。

不过,“普遍来看,中资股的资产负债表还算强劲,到去年底我们研究的18只中资股中,11只处于净现金状态,3家负债率超过50%。”星展表示。

其實還有其他案例,起碼仲有多幾件。看來新加坡造假的程度仲勁過香港,可能香港因為近中國,找人都唔太遠,加上捉人都可以找中國公安。但是新加坡就距離遠,且沒引渡法例,所以一上市拿到錢就萬事大吉,搞壞了,走番中國做其土富豪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122

暗夜帝國補充、味皇新作- 華人系


味皇兄剛剛寫了華人系,在此未經味皇兄同意,先把該圖貼出來供大家觀賞:


http://hk.myblog.yahoo.com/lgaim-foolman/article?mid=1809








另外,之前味皇兄講起溫家宏先生呢位猛人,我看到文中有提及過陳振聰先生的文章,特找出當日東方日報的文章補充一下:


2007-04-23  東方日報

陳振聰驚天網絡




自言是龔如心遺產唯一繼承人的神秘富商陳振聰,隨着知情人士將其照片和資料曝光,陳的龐大商業脈絡逐漸浮出水面。陳在本港出任三間公司的董事,其中一間公司的董事更是猛人雲集,包括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弟弟溫家宏,及港澳名人何添細仔何厚鏘。此外,本港有近十間公司與其家族及好友有千絲萬縷的關係,陳振聰的名字七年前出現在清華大學的內部通訊中,在介紹陳背景時,指陳的公司控制逾廿億元的資產。

本 報根據近日出入陳振聰住宅的數架車輛翻查運輸署資料,發現該些車輛均由楠樺置業有限公司、及宏高物業顧問行有限公司為登記車主,而兩公司的董事均為陳振聰 弟弟陳振鴻及陳振國,而車輛登記地址則在數碼港。根據公司註冊處資料,宏高物業及由陳振聰本人任董事的漢氏峰明環保集團有限公司,註冊辦事處地址亦為數碼 港同一地址,記者發現上址門外水牌列出的四個公司名字,分別為宏霸數碼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宏霸數碼有限公司、RCG (Hong Kong )Limited 及宏盾科技有限公司。

數碼港為基地 百足咁多爪

然而按公司註冊處資料,宏霸數碼集團(控股)並無登記,但 宏霸數碼有限公司的登記董事則為陳振聰弟弟陳振鴻及陳振聰妻子譚妙清的親屬譚妙芬,譚妙芬同時是宏盾董事之一。至於以陳振鴻及陳振國為董事的另一間公司宏 圖東方控股,其登記地址亦為該數碼港地點。另外,巧合的是,陳振聰出任董事的「漢氏峰明」亦以該處作公司登記地址,可見陳氏家族的商業王國以數碼港為其主 要基地,其生意遍及地產投資、生物科技辨識行業,當中以宏霸數碼的業務最為矚目,幾乎遍及全球。○四年,部分業務在英國上市。據知情人士透露,陳振聰雖無 出任宏霸數碼的董事,但不排除他到英國做生意期間,亦有協助打理龔如心的私人事務。

生意拍檔人脈關係非尋常

在本港,已知的陳振聰生意拍檔,包括新世界發展鄭裕彤的親信魯連城,陳與魯一起投資搞航空業務。此外,與陳振聰同時出任「漢氏峰明」董事的人士,包括溫家宏、 何厚鏘、趙小貽等人,除溫、何二人外,據稱趙亦來頭不小。陳振聰一直非常低調,但早前罕有地在內地留下生意足迹。清華大學在二○○○年三月的內部通訊中, 出現過「陳振聰」的名字,當時陳以香港宏圖控股有限公司總裁兼董事長的身份訪問該校,商討在生物科技及傳媒方面與該校合作、予以投資及參觀,當時介紹該公 司背景時,指其為以香港作基地的全球控股公司,控制資產市值更逾廿億港元,主要參與互聯網相關業務。另外,成都高新區技術創新服務中心的網頁,亦出現「陳 振聰」的名字,顯示陳○四年以香港宏霸數碼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主席的身份到訪,商討投資發展。

自稱深知龔如心經商哲學的陳振聰,當年將目光放到生物科技及互聯網業務上,巧合的是,靠地產起家的龔如心,近年亦對生物科技有濃厚興趣,有投資大筆資金搞生物科技和內地互聯網業務,兩人的投資眼光有相近之處。
 

2007-04-24  AppleDaily


半年來8億餽贈陳本人




【本報訊】神秘風水師陳振聰非出身富裕家庭,對外聲稱靠炒樓致富,但小甜甜龔如心的朋友指出,陳振聰是認識龔之後才富起來。知情人士透露,龔如心臨終前半年將一筆8億元巨款,分數次無條件餽贈陳振聰,足證陳振聰的億萬財富跟小甜甜有莫大關係。

轉移款項方式甚隱蔽

一 名認識龔如心的知情人士向本報透露,龔如心臨終前半年,把一筆合共8億元的巨款交給陳振聰。該人士估計,龔、陳相識十多年間,龔如心贈送對方的款項稱得上 是天文數字,隨時多達100億元。接近龔家消息人士稱,該筆8億元巨款是分成數次送出。知情人士透露,龔如心送贈陳振聰的款項,非以現金也非以銀行支票或 過戶形式進行,轉移款項的方式十分隱蔽。龔如心是透過律師行成立多間公司,部份以信託基金方式運作,部份是海外公司,而基金的受益人或海外公司的股東正是 陳振聰。知情人士又指,陳振聰過往經常跟隨龔如心到內地或在港接待內地高官,因而認識了不少內地高官及高幹子弟,包括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胞弟溫家宏、 全國政協副主席劉延東、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賈春旺等人。陳振聰擁有一艘非常豪華的遊艇,會用來接待內地高官,帶他們海上暢遊。雖然龔如心生前十分節儉, 每月生活開支不多於3,000元,但她在陳振聰身上的花費非常大方。據了解,陳振聰93年認識龔如心後,曾聲稱透過作法得悉王德輝下落,因而取得龔如心信 任。龔如心每次在陳振聰看風水後,均會打賞對方最少5萬元,後來不斷加碼,並不時有巨額餽贈。

花巨款隨陳出外尋夫

華懋高層透露,龔如心一直堅信王德輝仍然在世,對陳振聰的說法深信不疑,每次跟隨陳出外尋夫,均要花上一筆可觀費用,可惜總是失望而回。
 

2007-04-25  東週刊

陳振聰大起底




龔如心的屍骨未寒,爭產的風暴已經刮起。

陳振聰以「外人」身份,要拿下龔如心遺下的千億財產,不單引起他與龔家和華懋之間的連場角力,更引起公眾的強烈關注。因此事涉及國家和公眾利益,連中央和特區政府亦十分關心,特首已指示律政司司長黃仁龍注意事態的發展。

雖然陳想極力淡化風水師的形象,但本刊找到曾跟隨他學風水的嫡系學員,揭開他使用奇門遁甲茅山術的手法。另外,亦追查出陳的巨額身家,以及他的超豪生活。

外界對陳振聰這個神秘人所知甚少,對他出示與龔如心的合照更存很多疑問。本刊找到拍攝此照的攝影師,親述這幀照片的來龍去脈,解開了所有疑團。

本周一,本刊記者直接打電話找到陳振聰,與他獨家對話,陳對被記者找上感到極之愕然,但相信他沒有隱身海外,而是留在香港展開爭產的連串部署。

撰文:時事組、財經組、調查組︱攝影:時事組、調查組、《星島日報》︱資料:資料組︱設計:梁志深、張瑋麟



刊 上期率先踢爆龔如心的神秘好友Tony Chan陳振聰的身份後,他終於在上星期五透過代表律師麥至理在傳媒面前「現形」,指自己就是龔如心遺產的「唯一承繼人」。但陳振聰並非真的現身,而是指 示律師發放一幀他與龔如心在九十年代初的合照,「以顯示陳龔二人共處的狀況」。此一舉動,容易導致別人聯想到陳龔二人的關係非比尋常。

這幀照片頓時引起很大的議論,也帶出很多疑團,有不少人甚至懷疑照片被人做了手腳。本刊找到當年拍攝此照的攝影師,接受本刊獨家專訪,揭開拍攝這幀照片的來龍去脈。

陳龔似是普通朋友

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資深攝影師說,此照於九三年拍攝,當年他任職中環一家知名的影樓,一天早上有人致電預約拍攝人像照片,客人中午時份來到,是一男一女,女的五十多歲,男的約三十出頭。

攝 影師和影樓內的職員,都察覺不到眼前的婦人是誰,但卻認出那位男士是「陳先生」。「他來影樓前幾個月才在君悅酒店擺酒結婚,我們影樓為他影結婚相,所以認 得出來,他特別搬了一座名貴的白色三角鋼琴在宴會場地作布景,但當時只以『陳先生』稱呼對方。」攝影師說,陳龔兩人在影樓商議後,選了一個人像攝影的相宜 套餐,不計曬相數量,拍攝費是幾百元,由陳先生付錢。

「其實這次只是為那位婦人拍攝人像照片,陳先生一直站在布景之外。我用哈蘇相 機,120mm菲林拍攝,一共拍了三四卷菲林,以每卷十二格底片計,應該拍了三十六至四十八張,全個過程約半小時。」攝影師說,那位婦人只要求拍攝她自然 一點,沒有其他造作特寫照,拍攝至最後,他見還有幾格菲林,於是順口提議陳先生不如跟女士合照,兩人欣然應允,陳先生走入布景內,動作很自然的站在女士身 旁,現在公諸於世的合照,便是這樣出來。

他回憶當日的情景,陳和婦人之間的言談舉止表現得十分客氣,只似是普通朋友,當整個拍攝工作完畢, 兩人正要離去之時,陳神神秘秘問攝影師:「你知唔知佢係邊個?」攝影師表示不知道,陳便低聲的說:「佢就係億萬富婆華懋的龔如心!」攝影師才恍然大悟,連 忙親自送兩人下樓,司機已在等候把他們接走。

原來她就是在此之前幾年丈夫被綁架不知所終的龔如心,所以攝影師對她特別有記憶。幾個月後,陳先生送來一座獨立屋的模型叫他拍攝照片,當時陳先生說是他的朋友住的。現在看見本刊出示陳在港島寶雲道的大宅照片,才知道那座模型,正是該大宅。

當年連底片買走

有 人揣測陳振聰現在公開的合照做了手腳,該名資深攝影師說,原照片是正方形的,現在公開的版本被人裁去了龔右手邊一支用作布景的白色「羅馬柱」,但仍見該柱 的一小角。底片沖好後並沒有在底片上加工,但在曬放照片時,在放大機上加了柔光濾鏡,令影像看起來柔和舒服一點,除此之外,並無任何改動。

陳 振聰的代表律師麥至理說,龔如心葬禮的遺照亦是來自同一輯照片,該名攝影師也仔細研究過那幀遺照。「雖然髮型幾似,件白色衫都似,但遺照中粉紅色外套似是 西裝褸,但我當日為龔如心拍攝時,她是穿上一件粉紅色風褸來影樓的,即合照中放在椅背上那件,因為衫上印有菲林公司『KONICA』的字樣,所以我記得好 清楚,該風褸是有帽的,而遺照中那件看不出背後有沒有帽,我不能確定有沒有拍攝過這張照片。」

他又說,遺照面容線條清晰,相信曬放照片時沒有加上柔光濾鏡,而他記憶中影樓當年曬放的照片都加了柔光濾鏡,所以遺照即使是他拍攝的,也應該不是當年的原裝照片。他記得對方最後連所有底片都買走,對方以後是否再複曬照片就不得而知了。

發放合照動機成疑

陳振聰發放這張合照,動機惹人猜測。原來他為了穩得龔如心的千億資產,作出小心部署,待龔如心喪禮完成,即發動攻勢。

爭 產事件政府亦高度關注。「上周五,特首主持與眾高官的『早禱會』,當勞叫黃仁龍密切注意呢單嘢嘅發展。」消息人士說,由於爭產案其中一方涉及慈善基金,屬 於政府規管範圍,律政司司長黃仁龍將會留意事態發展。此外,接近中方消息人士表示,龔如心去世前曾約晤中聯辦高官,提出將身家捐給內地作慈善用途,因此亦 涉及國家利益,不過因這是龔家私人事務,中方不會介入,但會密切關注事態發展。

事實上,陳振聰已出招,他的代表律師麥至理上周五在灣仔君悅 酒店開記者會,重申龔如心生前決定將全數遺產交付陳振聰,陳對龔的信任及疼愛感到非常榮幸。出示這幀合照便是要證明兩人曾「共處」的關係,據知現時已剪了 平頭裝的陳,亦想用一張十多年前的年輕照片,來轉移連日來全方位追查他下落傳媒的視線。

陳振聰聲線陰柔

本刊從絕密途徑取得陳 振聰只給至親及親信的手提電話號碼,本周一下午致電給他,從電話鈴聲判斷,他仍在香港。電話響了三、四下他便接聽,當他知道來電者是本刊記者,感到十分愕 然,即時語塞,其後三番四次推卻記者的訪問要求,並說周二會覆電記者,對話期間,記者聽得出陳振聰聲線陰柔,語氣溫文。

據與陳熟悉的人說,陳平日說話的語氣和聲線就是這樣,相信電話中人正是他。兩小時後,記者收到相信是陳振聰發來的電話短訊,再次拒絕在現階段接受訪問。

陳 振聰一方連日來頻頻出招,又登聲明又開記者會,以確定他是龔如心遺產唯一受益人的身份。不過,龔家亦不甘示弱,不動聲色地主動出擊。在陳振聰代表律師麥至 理開記招的前一天,華懋慈善基金已率先向遺產承辦處登記「知會備忘」,阻止任何人未通知其代表律師下取得遺囑認證以申領遺產。不過,陳振聰本周一亦透過律 師,向承辦處登記「知會備忘」,雙方爭產進入短兵相接階段。

擁市值四十億公司

陳振聰何許人?外界對他所知不多,本刊從多個消息人士綜合資料,揭開他的底細。他是九九年成立、○四年七月在英國倫敦證券交易所另類投資市場(AIM)上市的宏霸數碼的幕後老闆。

不過,即使認識他的人,絕大部分都不清楚他的財富來源,也不知他如何起家,只知他喜歡結交富豪,也與富有的女士特別有緣。

宏 霸數碼近半年股價倍升,市值超過四十億港元。陳振聰沒有出任宏霸數碼董事局成員,但透過The Offshore Group Holdings Limited持有四成四股權,而宏霸數碼則由朱偉民出面任主席,朱持有一成三股權,其他股東則包括高盛、富達、美林、瑞銀等。

這間公司的業務是生物辨別產品及方案的全球供應商,先後於香港、深圳、北京、澳門、倫敦、馬來西亞及中東設立辦事處。○六年三月,宏霸數碼更收購了一家軟件公司八成半權益,意圖進軍亞洲博彩業軟件市場。

心腹乃法律專才

朱偉民正是追隨陳振聰多年的心腹助手,當陳的馬前卒出面主理業務,朱八四年獲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頒授法學學士學位,並先後於八七年、九一年及九四年在香港、英國及威爾斯、新加坡取得律師專業資格。○五年朱氏於宏霸數碼的年薪已達一百二十萬英鎊,兌換港元後屬千萬打工皇帝。

至於執行董事兼副營運總監應勤民,主要負責集團全球業務拓展。據年報資料,應氏於九七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獲工商管理學士學位,其後在中港台、馬來西亞、美國等地從事生物辨別工作,現時亦是香港創新科技協會理事。

陳 振聰現時在本港只出任三間公司董事,包括「漢氏峰明環保集團有限公司」、「BAA Flight Services Limited」及「BAA Jet Management Limited」。BAA與深圳航空達成協議,成立合營公司聯手發展私人飛機業務,專門幫機主管理和出租飛機。

溫家寶胞弟任董事

陳的人脈網絡極廣,以「漢氏峰明」為例,該公司之董事猛人雲集,當中包括溫家宏、何厚鏘等人,溫家宏為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胞弟,何厚鏘則是恒生銀行開行元老何添幼子。據知,近年才認識陳的生意夥伴,只知道他是一名商家,很少知道他是風水師出身。

麥至理在記者會上,也刻意淡化陳振聰是風水師的大眾印象,形容陳以地產為主要商業事務,並於近年取得佳績,麥說:「他(陳)曾經對他人給予風水意見,但現在這只屬嗜好。」

不 過據知情人透露,陳振聰早年確以風水師,甚至是茅山師父身份游走政商界,他亦喜歡跟人說自己在加拿大唸醫科,暗示非一般江湖術士,而是高學識的人,加上他 英文十分流利,因此能在政商界打滾。他能一步一步靠攏龔如心,全憑三個貴人,包括金象苑泰國菜館創辦人王麗明(Helen Wong)。

當年王麗明對陳振聰非常信任,據知曾以自己的鮮血做滴血法事,她經常向朋友落力推介陳振聰說:「呢個茅山師父好叻㗎!」王麗明當時與陳振聰已不只師傅與客人的關係,陳振聰九三年結婚時,王麗明便擔當聯絡角色,替陳打電話叫朋友出席他的婚宴。

王麗明是商場強人,八四年與前夫施養德創辦首間高檔次、以自助餐形式經營的泰國菜館「金象苑」,離婚後獨力開設二十多間時裝精品店、鞋店,襪子專門店和百貨公司等零售商舖,亦曾經是約十間公司的董事,生意做得十分大。

然而王的生意後來忽然走下坡,迫着把金象苑易手給現時的老闆徐美琪,而其他公司商舖亦先後關門大吉。王麗明自此人間蒸發,傳聞她轉戰上海經營餐飲業。

陳 振聰透過王認識另一名貴人、立法局議員石禮謙,當時他是土地發展公司總裁。據地產界中人說,石禮謙對風水學說很感興趣,每遇高人總要求問一番,他覺得陳振 聰有料,於是介紹給朋友,陳振聰靠石禮謙打入地產界及政界,因而認識他的第三名貴人、因賄選而入獄的前立法局議員梁錦濠。

梁錦濠未言聽計從

梁 錦濠九二年透過石禮謙認識陳振聰,梁即聘用他看風水,有說梁對陳振聰言聽計從,包括聘任的職員,都要先經陳「過目」,看員工的八字是否有助其事業發展。由 於梁錦濠與王德輝甚為稔熟,王被綁架前,他經常陪伴王德輝出席土地拍賣會,陳振聰因此主動向梁錦濠表示,作法後知道王德輝仍然在世,希望能協助龔如心尋 夫,要求梁錦濠介紹龔如心給他認識。

梁錦濠被控賄選,陳振聰曾建議他每晚以一千元紙幣煲水飲,但梁錦濠不捨得,改以一百元紙幣,結果無法避 過三年牢獄之災。據說,在梁錦濠服刑期間,有人不時探監,更曾要求梁簽下一些財產轉讓授權書及在一些白紙上簽名,指有助轉運,但懲教署人員卻不批准這幾頁 簽了名的白紙被人帶走。本刊記者聯絡梁錦濠的胞兄,其兄表示梁錦濠近年已移居內地,但他證實陳振聰曾替胞弟看風水。

陳振聰教人以日燒千元紙 幣、在白紙上簽名、甚至滴血法術等方法來趨吉避凶,堪輿學家吳佩孚指,這些手法屬於茅山道術。吳指,當事主遇上大劫時,茅山師父會教他把錢財等寄託予祖師 爺,或把它們轉移到其他地方,如道堂、慈善基金會等,「有時亦會叫佢先『分家』,把財產轉給家人或信得過的人,以減輕當事人的財煞。」

但吳認為,客人多數不會把財產轉給師傅,「叫客人寫畀師傅自己,一定有問題啦,除非師傅能代表一個宗教!」

陳有千度近視

陳 振聰於九一年註冊四間公司,全部均名為振業興隆,經營服裝及保險生意,而風水業務就名為「振業興隆堂」,陳自封為「教主」,他主要是教授風水命理及幫助客 人睇風水,寫字樓在尖沙咀柯士甸路,面積只得五百餘呎。一名當時在無㵟任編審,現轉當資料蒐集,以睇氣色在電視圈聞名的姓梁前輩,協助陳一同上堂教授。

一名曾經跟隨陳的嫡系學員透露,當年陳衣着普通,短髮、千度大近視,他曾說自己習醫,常引用物理與科學論據解說。他亦曾經偶然說起,王德輝其實尚在人間,並未離世,只是外面無人敢說此話。

另 一位嫡系學員說,九一年元朗八鄉擬建骨灰龕,遭原居民大力反對,陳即時聯絡八鄉鄉事會,希望組團勘察作學術研究,並解決風水紛爭問題,不收費用。當日三十 五名穿胸前印有振業興隆堂標誌,背面有「振業興隆堂」大字的學員到場,與村民發生爭執,結果翌日全港報章圖文並茂,打響「振業興隆堂」名聲。

九 二年,一名鄧姓小巴司機開工時離奇撞上巴士站,導致一死多傷,後被警方落案檢控。鄧經朋友介紹認識陳,陳率眾學員擺設一個名為「官非化難局」,其後鄧打贏 官司並脫罪。該布局於其家中大廳,掘地放金錢玉環及燒真銀紙,陳引用天文星座,布下七星圖陣,其後鄧封千元利是給陳。但鄧上周六接受本刊採訪時,卻不認為 是風水布局幫助脫罪,而是律師於法律觀點上取勝。

布奇門遁甲術

陳振聰風水布陣慣用古錢及玉環,而獨立屋就會鋪設一條名為金水 路之布局。一位嫡系學員娓娓憶述一次於大埔康樂園獨立屋布陣之事。金水路由大廳掘出至花園足有四十呎坑道,坑道約深八吋,羅庚及紅頭繩度好尺後,鋪上金鏡 玉環、古錢,放好後還要等七七四十九日納氣,吸收日月精華,再燒百元紙幣後才封土。此布局祈求一家化難消災,家宅安寧、財運興旺。此陣名為「金鎖玉環遁甲 術」。

據知,陳振聰曾找人介紹認識壹傳媒的老闆黎智英,兩人相約於尖沙咀福臨門見面,但兩人見面後黎智英並無請他睇風水。

直至泊上龔如心這個大碼頭後,陳振聰專心一意替她看風水,更逐漸脫離茅山師父行列,轉而從商,更進軍地產樓市,在小甜甜身邊的十四年間,他身邊的朋友估計其身家暴漲至一百億元。

鮮為人知的是,在他認識小甜甜不久,陳在九三至九五年兩年間,即豪擲三千八百多萬元掃入五個住宅單位,完全不用按揭,該批單位至今未有轉手,市值已增至五千多萬元。

陳振聰報住的半山區寶雲道十六號獨立屋——楠樺居,是由楠樺置業持有,九四年購入價為四千九百多萬元,不用按揭,估計現值一億六千萬元。資料顯示,楠樺置業的董事分別為陳振聰的兩位弟弟:陳振鴻和陳振國。

年初買超豪遊艇

去年,陳振鴻斥資一億六千多萬元,購入山頂豪宅倚巒逾五千平方呎三號屋,呎價逾三萬三千元,一度創出該屋苑新高,由此可見,陳氏三兄弟皆已是隱形富豪。

記者上周到過楠樺居,大屋外貌裝修華麗,屋內更停泊了多架豪華房車,除了價值一百二十多萬的灰色寶馬及一百五十多萬的平治外,還有一輛逾八百萬元的邁巴赫豪華轎車(Maybach)。邁巴赫豪華轎車乃根據車主要求度身訂製,每一輛可說是獨一無二。

除了名車,陳近期亦十分豪氣,值二億八千萬的私人飛機Gulfscream 450即將到港,而三個月前在小甜甜病重之時,他更以五千五百萬買下頂級的意大利遊艇Ferretti 881,新艇仍未出牌,現時停泊在深灣遊艇會。

陳手上遺囑 弱點多

龔如心的千億財產,花落誰家?目前至少有龔家持有的○二年遺囑及陳振聰持有的○六年遺囑出現爭拗。

陳振聰手持的遺囑,聲稱是龔如心於○六年十月十六日訂立的,以英文撰寫,附陳振聰的姓名、身份證號碼及出生日期,有兩名見證人簽名,也有龔如心的英文簽名,但據稱並非在律師樓訂立。

這 後立遺囑佔時間優勢,但法律界認為新遺囑有三大疑點,令龔家可用「含糊而無效」進攻,令其作廢。擅長處理遺產法例事務的前律師會會長蔡克剛說:「all of the rest,residue and remainder of my estate這句,可能指陳先生只接管遺產的一部分,有rest(餘下),即係有main part(遺產主要部分),點知剩番幾多畀陳先生?

「Mr. Chan Chun Chuen will be capable of determining the distribution and use of my estate in a good and proper way(妥善及適當地分配和使用遺產)這句最值得商榷,因為未有清楚指明怎樣分配,可演繹為陳振聰只是託管人,不是受益人。」

「My family(家人)and loved ones(我的所愛)也有斟酌之處,因為古代家人可以計九族,這個勉強都界定到,但『我的所愛』卻虛無縹緲,未必淨係指人,屋企隻狗都可以係loved ones,都可能需要照顧。」

龔家持遺囑有缺憾

另 一位律師梁永鏗亦指,此遺囑缺少了一項關鍵字眼:「當中的用語,是律師樓慣用的字眼,但最弊無這句『This is the last will and revoke all previous wills』(這是最後一份遺囑,並把之前所立的遺囑推翻),所以龔家手持的遺囑也可被視為有效。若兩份遺囑都成立,就會按龔如心○二年七月二十八日訂立 的遺囑分配遺產後,再把餘額分予他人,但○二年那份遺囑是全數撥歸華懋慈善基金,根本沒有餘款可給予陳振聰。」

龔家所持遺囑內容是,將所有 財產撥歸華懋慈善基金,並希望基金繼續現有各項慈善事務、照顧丈夫王德輝的家人及華懋職員等。梁永鏗指出,該遺囑的弱點,是部分條文難以行使:「基金董事 局權限不清,基金屬慈善用途,但卻又要供養王家中人及幫助職員進修,這樣便不屬於慈善用途,其合法性將受到質疑。」

蔡克剛則認為,兩份遺囑都有不完善之處,現階段很難評論哪一方贏面較大,但法庭一般會先確定後立遺囑是否有效,如屬有效,前立遺囑便即時失效:「所以龔家的關鍵,是要設法證明龔如心○六年所立的遺囑無效,○二年遺囑才是最後遺囑。」

要推翻○六年的遺囑,其中一招是以「undue influence」(不適當的影響)去攻擊對方。

「陳振聰持有的遺囑,訂立日期正值龔患癌,龔家可對龔如心立此遺囑時的身體和精神狀況,例如當時她是否有能力立遺囑提出質疑;即使證明到她有此能力,亦需要證明她當時是否經深思熟慮才作出決定,以及在沒有受威脅壓迫的情況下立遺囑。」蔡克剛說。

神志不清遺囑失效

根據英國普通法案例,病人若於臨終前,將名下遺產交由主診醫生,死者家人可提出質疑,理據是主診醫生在診病時,可以對病人作出「不適當的影響」,趁對方神志不清訂立遺囑。

「龔家可以搵龔如心的御用醫生、一名精神科醫生、一名獨立醫生作證人,證明她去年立遺囑時精神狀況受到影響、思想怪異等,從而影響她作出不正確的決定,但要證明這點也非易事,畢竟已是半年前的事,除非醫生有文件記錄龔如心當日的精神狀況。」蔡克剛解釋。

他又指,即使龔家出此招,陳振聰一方也有機會防守:「為免遺囑引發爭議,如果陳振聰醒目的話,應該在龔如心立遺囑當日搵醫生駐場,證明她當時的精神狀況無問題,但究竟當日有冇醫生證明,就要上庭才知道。」

龔 家似乎已為「undue influence」這一攻擊點鋪路。本周日,龔如心生前的私人助理王禮泉忽然爆料,指龔臨終前一年,三番四次懷疑自己被人落降頭,導致她不時精神恍惚。 王禮泉更說,龔並非迷信的人,並曾對他說:「唔好信埋晒啲神神怪怪嘅嘢。」王的言論,可能暗示龔如心在訂立○六年遺囑時有可能神志不清,亦表達了龔如心本 身不信風水學說。

中方官員可做證人

龔家進攻的另一點,是陳振聰所持的遺囑,與龔如心生前的意願南轅北轍,加上龔如心○一年出席漫畫節時曾公開說過,會立遺囑將部分資產撥入華懋慈善基金,而○二年與家翁王廷歆爭產時,在呈交法庭的文件中,也表示將丈夫王德輝的遺產捐作慈善用途。

不過梁永鏗指出:「意願是主觀的,可以隨時間改變,佢○一年想做善事,不等於○六年有同樣諗法,而龔如心向法庭表示會捐慈善,亦只是她當日的意向,並非合約或法庭命令。」

不過,龔如心臨終前的意願卻可成為有力證據。消息人士透露,龔如心臨終前幾個月,中聯辦主任高祀仁、副主任王鳳超及郭莉便曾往探望。後來龔如心提出捐獻內地,中聯辦便委派兩名處長負責,期間二人多次到醫院探望,並提交捐款文件讓龔簽署。

「如果中聯辦官員肯出庭作供,證明龔如心臨終前想將所有資產捐作慈善,意願與○二年遺囑一脈相承的話,便可以令○六年遺囑受到質疑。」蔡克剛說。

另 一點可受爭議的,是英式普通法模式下,儘管是好朋友關係,倘若要贈送東西或者錢財給對方,雙方也要訂立契約。假如沒契約,即使是習慣上說的餽贈金錢,在法 律上是不允許的,這種餽贈只能算是一種託管形式,將來贈出金錢者或其財產繼承人是可以依法追討這些「託管」金錢的。所以陳振聰分分鐘爭產不成,還「偷雞不 到蝕把米」,被龔家反追討以往龔如心贈送的資產也說不定。

委託信得過的外人

不過,據與陳稔熟的知情人士說,在這宗爭產官司 中,必須留意小甜甜○二年官司纏身、萬念俱灰而立下遺囑時,寫明把財產捐獻國家和用作慈善,而不是家人,後來官司勝訴,○六年病危時,她一樣不是先把財產 委託家人,而是委託一個她信得過的外人,小甜甜與家人的關係未必如外界般想像。

「有說她病到神志不清,但死前四日委任細佬龔仁心入華懋慈善基金,又親自指令買中信1616,咁又係咪神志不清?」相信陳一方,會以此為打官司的攻略。

陳振聰與本刊記者 獨家電話對話 

龔家持02年遺囑

我,龔如心謹立遺囑如下:

一."華懋慈善基金有限公司"是我與我先生王德輝共同創立。我所有財產于我離世之後全部撥歸"華懋慈善基金有限公司"。

二. "華懋慈善基金有限公司"在我離世之後希望交託由聯合國秘書長、中國政府總理和香港特區政府首長組成的管理機構監管,并在此監管下"華懋慈善基金有限公 司"除必須繼續自創立以來所進行的各項目,使其不斷發展,還要繼續達到設立中國的類似諾貝爾獎的具有世界性意義的獎金和基金的目的。

三."華懋慈善基金有限公司"之董事會必須在上述監管機構監管下切實管理好公司的業務和資金,維護與擴大"華懋集團"和我們開創的所有事業,確保"華懋慈善基金有限公司"之商業王國不斷壯大,并以其部分盈利將慈善事業不斷發展達至永遠。

四. "華懋慈善基金有限公司"必須繼續做到:

1.對王氏家族的老一輩,王廷歆先生及任玉珍女士,須給予按其意願、令其滿意的供養。

2.負責王德華的生活與醫療。及照顧其子女和深造之需要。至于我丈夫王德輝的其餘弟妹,如有需要公司也有責任給予照顧。其子女如升大學或深造公司均應負責。

3."華懋慈善基金有限公司"有責任給予"華懋集團"的同事及其子女以關懷和幫助。鼓勵他們不斷進修,不斷自我增值。鼓勵他們一起為實現造福人類的理想共同努力。

(龔如心的英文簽名)

July 28, 2002

(王錦添簽名)

Heng Kim Thiam

(李梓明簽名)

Li Chi Ming

28/7/2002

陳振聰持06年遺囑

When one is announcing the following will that I have written, I would have rested heavenly in peace.

Here is my will:

All of the rest, residue, and remainder of my estate, both real and personal, of every kind and description, wherever situated and whether now owned or hereafter acquired, including any power of appointment, I give, devise, and bequeath to Mr Chan Chun Chuen (HKID______ ), who was born in Hong Kong on____.

To my belief, Mr Chan Chun Chuen, will be capable of determining the distribution and use of my estate in a good and proper way. My will is established entirely and wholeheartedly for the need and good of my family and loved ones. It is my great appreciation that my will could be announced fairly and righteously as stated.

I am deeply and thankfully convinced that my will is proudly guided with God help. I thank you all.

龔如心的簽名

Oct 16, 2006

兩名見證人的簽名

本刊中譯本

當以下由我所寫的遺囑被宣讀時,我就在天國安息了。

這就是我的遺囑:

我將所有剩餘及有待繼承的遺產,包括不動產及個人財產,所有種類及述,不論在何處,不論現在擁有或在此之後獲得,包括任何委任權,給予及遺贈陳振聰先生(香港身份證號碼?禳禳禳禳^,他於(日期)在香港出生。

我相信陳振聰先生將可妥善及適當地,決定如何分配及使用我的遺產。我訂立我的遺囑時,是完全及全心全意地,為我的家人及所愛的人的需要及福祉着想。對於我的遺囑可如前述公平公正地宣讀,我深表感激。

我是深切及心存感激地相信,我的遺囑堪稱得到天主的幫助指引。我感謝大家。

龔如心的簽名

2006年10月16日

兩名見證人的簽名

至於那位賈紅平,看來水很深,只找到他可能駐北京的。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00927/LTN20000927039_C.doc


http://www.cninfo.com.cn/finalpage/2008-04-29/39305984.PDF


以下是公司去年的介紹:



(1) 賈紅平先生(44)自二零零零年起擔任本公司之執行董事,現任本集團北京代表
處之首席代表兼本公司多間附屬公司之董事。賈先生在企業管理、投資策略及
政府關係等各方面均擁有豐富經驗。彼於加盟本集團前,曾在隸屬於中國國務
院的多個部門歷任要職。一九九八年,賈先生擔任美國李爾中國有限公司執行
董事兼其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賈先生持有北京理工大學工科學士學位。


http://xinwen.cass.cn/user/erjiview.php?list=5&&TxtID=564


....




  2002年8月30日,香港上市公司泛华科技(1105HK,即現時的星島)宣布,旗下全资子公司泛华媒体与人民日报社全资大 地发行中心签署合资合同,成立大华媒体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大华媒体”),从事中国大陆书报刊发行分销及相关媒体服务。10月,大华媒体开展书报刊发 行分销“试点”业务的申请获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

  大华媒体因此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获得书报刊分销权的合资企业。不仅如此,大华媒体还提前一步拿到了诸多外商觊觎 已久的书报刊发行权。5个月后,中国为履行WTO协议承诺而制订的《外商投资图书、报纸、分销企业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公布。7个月后,也就是今年 5月,“办法”正式生效。

  泛华科技的老板乃是香港著名的何氏家族掌门人何柱国。何以港区工商界爱国人士身份于1998年当选全国政协委 员,2003年当选全国政协常委。泛华科技是何在香港借壳上市的结果,公司原名“柏宝”。大华媒体能够一马当先,甚至与中国最权威的官方媒体结盟进行发行 “试点”,似非偶然。

  泛华科技驻京办首席代表贾红平向记者介绍,大华媒体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其中泛华占49%股权,大地占51%股权。项目总投资额2.5亿元人民币,除双方投入的资本金外,泛华方面另向合资公司注入股东贷款。


http://renlifang.msra.cn/result.aspx?q=%E8%B4%BE%E7%BA%A2%E5%B9%B3&action=keyin


如果大家還有甚麼人想認識的,我可以儘量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180

股仔發大量新股探源(1)-少量補充


 

最近中策(235)大發新股的消息火紅火綠,引起市場迴響,但是,這項大發新股的事情,實已經有接近兩年歷史,近來也有普及的趨勢,所以特找出源頭,讓大家分享。




以下是關於中策發新股的新聞: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8561


 

中策瘋狂配售780億股
最多籌78億 公眾持股大攤薄

《明報》
2009/06/10

牛市未獲確認,卻有「毫子股」提出「超級集資計劃」,部署配發新股集資78億元。市值僅5億多元的中策集團(00235),昨日表示擬向獨立人士配售780億股,是現有股本的38倍,每股作價0.1元。中策要召開股東特別大會,尋求股東給予特別授權進行配股計劃。

倘配股大計順利完成,中策的公眾持股,會由81%大幅攤薄至2%,而最大單一股東範國萍的持股,亦會由約19%降至1%,即公司控股權變相易手。大幅度攤薄現有小股東權益,市場注視此舉能否過到上市委員會的一關,又能否順利取得股東會通過?

市場亦注視中策透過擴大股本將控股權易手,儼如變相賣殼,不過配股的安排卻刻意避免新的主要股東要提出全面收購建議。中策表示,雖然無法確定會否有承配人,因為今次配股而成為公司主要股東,但公司已促請配售代理金利豐證券,確保承配人及其一緻行動人士,不會取得中策30%以上的投票權權益。根據《收購合併守則》,任何人或公司倘取得個別上市公司30%以上投票權,便要提出全面收購。

中策昨日刊發通告,表示計劃配股集資78億元,有關配售可分批完成,但每次要最少配售20億股。配售價0.1元,較中策前日收市價折讓17%,亦較中策過去5個及10個交易日的平均價,折讓22%及31%。

或成現金公司 上市地位危

中 策沒有具體交代集資用途,隻說將物色潛在的投資機會,但承認配股後公司所持的大量現金,或會令公司成為「現金公司」,即隨時會被港交所視為不適合上市。根 據現行《上市規則》,上市公司的大部分資產倘為現金或短期證券,港交所會要求公司停牌,直至經營一項適合上市的業務為止,但相信公司提出復牌申請時,會被 港交所視為重新申請上市。

昨股價反大升逾倍

不過,中策股價昨日未見受配股消息拖累,反而大升1.1倍(或0.134元)至0.255元,成交達1.67億元。

中策將向最少6名人士配售股份,配售代理金利豐會收取2.5%的配股傭金,如真的能夠完成配股集資78億元,即金利豐是次最多可賺得1.95億元傭金。金利豐同系的金利豐財務,現持有中策已發行股本約17%的抵押股份,金利豐財務由金利豐證券負責人朱李月華及其母馬少芳持有。

中策在07年8月時,亦曾大手配售股份及可換股票據,當時公司指集資金額將用於潛在投資機會,惟後來改變資金用途,改為「已用作一般營運資金及/或贖回現有可換股票據」。


金利豐證券老闆朱李月華(右一),經常協助二、三線股融資。(資料圖片)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8565

 
2009-06-10  HKET






  炒作細價股的股民,不少昨日都對中策(00235)嘖嘖稱奇,皆因這間原來市值隻有2億多元的公司,昨早公布擬按每股0.1元,配售最多780億股新股,集資最多78億元,股價即勁升1.1倍,收0.255元。

昨勁升1.1倍

  麗珍翻查通告,有關配售是按盡力基準進行,即是可以進行部分完成,另外,雖然配股將佔已擴大股本97%,對現有股東攤薄幅度驚人,但配售仍需股東特別大會通過。

  不過,中策的大型配股,就叫麗珍想起另一間公司智富能源(01051),皆因智富早前公布聯同中國科技(00985)投資印尼的金銀礦,擬批股集資45.5億元,以細價股來說,金額同樣驚人。

  而且翻查3間公司董事會成員,中間亦有似曾相識的感覺,例如中策董事楊國瑜及許銳輝,同樣是中國科技的執行董事;而許銳輝連同中國科技另外兩名執董關錦鴻和徐正鴻,又是智富能源的執董。

  中國科技的年報更話,楊國瑜及許銳輝均是公司主席趙渡的姻親;至於中策的年報就話,楊國瑜是公司主席趙晶晶的妹夫。

其實,第一次的大型發股行動,應該是2007年8月6日的宏安國際(1222)系的利來控股(221),包銷商是金仔。其後金仔發揚光大,8月23日的中策(235)、在8月28日中國科技(985)、9月3日及10月23日的中國星(326)及系內公司采藝多媒體(8130,前稱銀河電影),12月12日的東方銀座(996,前稱實惠、時惠環球)都有此等行動。


利來: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807/LTN20070807402_C.pdf


中策: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830/LTN20070830449_C.pdf

中國科技: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903/LTN20070903466_C.pdf


中國星: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907/LTN20070907406_C.pdf


采藝多媒體: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71026/GLN20071026071_C.pdf


 東方銀座: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1212/LTN20071212350_C.pdf



另外,奧瑪娛樂(959,前稱佳信國際、前、後稱奧瑪仕)亦有大量發行新股,但是其初用一家類似洗頭水名稱的配售代理,後改用里昂。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1018/LTN20071018388_C.pdf

 今日再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27

金蟬脫殼-博智國際藥業(1149)(補充)


 


謝鱷兄補充。


昨日鱷兄來信,其內容則是提及這家公司的交易有問題,於是我就研究一下,發覺這家公司真有問題。


招股書: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31111/LTN20031111039_C.htm


這家公司又是一家福建藥業公司,主要從事針劑製造業務,2004年以每股93仙,發行1.08億股上市,其中公司發行新股8,400萬股。扣除使費後,集資淨額為6,900萬。


上市時股本為4億股,價值3.82億元。


其中2,400萬股為一名陳秋云小姐減持的,套現近2,230萬,除套回數年前投入600萬的成本外,更賺得超逾1,600萬的現金及8,028萬股,以上市價值計,價值7,400萬。兩者合計逾9,200萬。以成本價計,這位陳小姐賺近15倍。


所以說,如果你有錢,又有能力,搞成一家上市公司,回報是很大的。


該位陳秋云小姐非常神祕,在招股書稱它從事證券投資僅有兩段提及,此外她亦非董事之一,所以甚麼都查不到,為甚麼投了近600萬,佔股33%,都不進入董事局進入管理?真的是非常奇怪。

值得一提的,本公司主席鍾先生的妻子為吳文玉小姐。


陳秋云小姐的出現: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31111/01149/CWP113_c.pdf

其持股量: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31111/01149/CWP118_c.pdf


高管: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31111/01149/CWP117_c.pdf


業務情況: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31111/01149/CWP116_c.pdf

核數師用造假聖手陳業馮,所以公司財務財務報表的可信程度是很低的。


盈利情況及財務情況看來非常漂亮。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31111/01149/CWP125_c.pdf


有人稱該公司的造假情況非常嚴重,手法多端,更稱某上市公司主席操控股價圖利:


http://tw.netsh.com/bbs/704735/html/tree_19897079.html


博智国际药业控股有限公司(股票代码:1149.HK)及福建省福清药业有限公司法人钟厚泰特大造假案
 
  博智国际药业控股有限公司制假手段远远超过“远东生物制药案”。钟厚泰利用博智国际药业控股有限公司为国外公司无人监管的事实,疯狂造假上市;伪造企业性 质;虚构营业收入;虚构营业利润;虚构应收帐款;伪造购销合同;造假货物入库单、出库单、假库存帐;大量购买假增殖税普通发票;私刻大量公章;虚开发票; 伪造纳税凭证;伪造金融票据;造假手段令人堂目。

 “博智国际药业控股有限公司”于2003年4月16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其唯一经营企业为全资附属公司“福建省福清药业有限公司”,“博智国际药业控 股有限公司”的实际资产只有“福清药业有限公司”,“博智国际药业控股有限公司”的业绩实际就是 “福建省福清药业有限公司”的业绩,二公司帐目应基本相同,但钟厚泰为达上市及圈钱,疯狂造假。

  1、企业造假:“福清药业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产权为集体所有的“福清制药厂”,直到2002年底以800万的价格转制给钟厚泰等人,2002年11月11 日集体企业“福清制药厂”变更为外商独资企业“福建省福清药业有限公司”,当时钟厚泰等人对工商局承诺注册资本2100万元,但钟厚泰等人除转制800万 元外,已无资金(这800万元大部分也是借来),遂要求工商局将未到注册资本1300万元宽限,余款直到2004年3月将上市圈来的钱补办登记手续。重金 收买工商局人员,指使抽掉真档案,换进假档案,将“福清制药厂”企业所有权性质变更时间提前到1996年。

  2、虚构巨额业务收入:利用假发票伪造营业业绩,博智国际药业控股有限公司营业额和利润。


2002年营业额1.55547亿元,净利润0.53195亿元。


2003年营业额2亿多元,净利润0.68亿元。


2004年营业额2.3亿多元,净利润0.81亿元。


2005年营业额2.6亿多元,净利润0.66 亿元。


而 福建省福清药业有限公司向大陆税务局申报(2002年为“福清制药厂”),2003年营业额980多万元,净利润亏损近30万元,2004年营业额960 多万元,净利润亏损近40万元,2005年及2006年营业额净利润直线下降,现在每星期最多只做一天,几乎处于停产,每月向税务局申报营业额不足30万 元(2006年以来以福建南少林药业有限公司申报),钟厚泰妻子吴文玉也讲:现在药厂一年要亏损二百多万元,但在博智国际药业的帐上继续做着每月几千万元 的药品销售假帐。

鉴定“博智国际”中大量的发票,即可发现“博智国际”帐目用大量假发票做成的。而“福清药业”所有销售及采购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没有一张做到“博智国际” 的帐上。“博智国际”用假发票做帐早已被福州市国税局发现,但因该公司是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的外国公司,假发票做帐对大陆及福建省无任何损害,此事就不了 了之,“博智国际”假帐是钟厚泰指使陈伦斌等人在福州实施做的。做假帐地址己从写字楼转侈到居民房。

  3、虚构巨额采购费用及巨额利润:虚构一系列假凭证在博智国际药业控股有限公司帐目上虚增利润1.5亿多元(不包括2004年及以后),而福建省福清药业有限公司报给福清税务局中的报表上年年亏损。

  4、虚构大量纳税额:“博智药业”年纳税2004年为0.134亿,2003年为0.056亿,2002年为0.0417亿,而“福清药业”报给福清税务 局报表中没有一年纳税超过百万元。将“博智国际”帐目与福清税务局中“福清药业”报表一核对,即可发现虚假的销售额、虚假利润、虚假纳税额、虚假应收款 等。



香港证券核查人员每次来福清税务局及银行核查,钟厚泰事先与税务局人员及银行人员串通,利用假的纳税凭证,假的纳税记录及假的税务局人员(通常钟厚泰叫其 公司人员提前赶到税务局冒充税务人员来接待核查人员),利用假的银行记录,假的银行凭证及假的银行人员(钟厚泰叫其公司人员提前赶到银行冒充银行人员接待 核查人员),已多次欺骗香港证券核查人员。“博智国际”帐面大量现金余额,均已被钟厚泰私吞转移,银行实际几无存款,但钟厚泰利用以上方法已多次轻易骗取 香港核查人员。将“博智国际”帐目与福清工商银行中“福清药业”实际往来银行凭证,银行存款余额一核对,即可发现虚假的银行凭证、虚假银行记录、并发现大 量现金已被转移的事实。


将“博智国际”中纳税凭证的税务章,银行凭证中的银行章与税务局、银行中实际章核对,即可发现假税务章及假银行章。

  5、制造大量假应收款帐,虚构大量存货,制造大量假应收帐款对帐单,并叫人从广州等地寄回,以得到对方确认的假像。帐目显示“博智国际”应收帐款2004 年3.6千万元,2003年5.3千万元。而“福清药业”报给福清税务局报表的应收帐均不到1百万元。去应收款帐户实地核对,即可发现其无中生有的应收款 及帐户。

  6、私刻大量公章,钟厚泰为“博智国际药业”上市假资料需要私刻大量公章制造大量假合同.假协议.假凭证等,甚至私刻国家政府机关的印章,比如工商局、税务局、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等等。
  7、购买及使用大量假增值税普通发票:钟厚泰为“博智国际药业”虚构营业收入;虚构营业利润;虚构应收帐款;虚构各种资产及费用等,购买及虚开二十亿元左右假发票,但这些金额未在大陆.香港及任何国家纳过一分税。

  8、诈骗贷款,将“福清药业有限公司” 资产抵押给工商银行、兴业银行及交通银行,骗得贷款几千万元,其中交通银行1千万元刚刚骗来,但在博智国际药业控股有限公司帐目上却己无任何贷款。
  9、虚增收购价格: 福清药业有限公司实际用60万元(起初谈价150万元,实际由福清药业支付支票30万元,.现金30万元)收购厦门思明制药有限公司的39种药品批文, 因厦门思明制药有限公司己严重亏损即将倒闭,这些批文如无人收购,将一分不值,这些批文都是销售不畅的低技术重复产品, 但在博智国际药业控股有限公司帐目上却将收购价虚增为4360万元,真正虚构4300万元。

  10、虚构土地价格:“博智国际”在其公告中称用七千多万元购进“福清药业”边的土地50亩,其实这些土地的原持有人本身就是钟厚泰吴文玉夫妻全资控股的 福清华州有限公司,福清华州有限公司原法人代表为钟厚泰,现已改为其妻吴文玉,此土地是2001年每亩2万元购进,现该土地市场价约每亩10万元左右。

  11、虚构厂房价格;“福清药业有限公司”新建厂房9千多方,采用包工不包料,造价极低,实际造价不到400万元人民币,但在“博智国际药业”中却用假发票大量虚增造价。新厂房中大部分生产设备都是能看不能用的便宜货,因此新厂房至今一直无法正常生产。

  12、生产多种假药:钟厚泰为了高价卖出药品,私自更改多种药品名称,更改药品生产批件,骗得福建省物价局超高药价批件,将更改名称后的药品高价向市场销售,这些药品已被多家大陆药管局定为假药,因此事件,“福清药业”银行帐号.部分厂房及土地证已被有关法院查封。

  13、操纵股价:在香港用股票质押贷款四千万元,钟厚泰一则考虑如果造假上市案发,也还能捞到四千万,二则用此钱来操控“博智国际”股价。06年9月18日,钟厚泰对其驾驶员讲“前几天我把股票拉上去赚了几千万”。

  14、骗得几十家供应单位上千万货款:钟厚泰认为中国太大.骗不完人,只要从那个供应单位久来几十万货款,就会马上以种种理由欠款不还,而且还与司法院搞好关系,即使对方打官司,对方不是输就是迫对方调解减钱,己骗得供应仅运输等单位货款上千万元。

  15、目前钟厚泰已在福建另批一家“福建南少林药业有限公司”,已将“福清药业有限公司”的生产批文、药品批号、证书等,甚至资产转到“南少林药业有限公 司”名下,“福清药业有限公司”已变成只有贷款几无资产的空虚负债公司,钟厚泰从上市公司骗得的钱已转出国外(据说转往其女儿处)


  “福清药业”目前已几乎处于停产状态,由于钟厚泰将主要精力放在制假造假及找保护伞上,原来负责经营的钟厚尧(钟厚泰的哥哥)早已于2004年不在公司, 上市后“福清药业”业绩一年不如一年,现在一星期连一天生产也难保,今年来没有一个月的销售超过30万元(可去税务局查),全公司人大部分被放假。

  总之:“福清药业”及“南少林药业”报在大陆税务局的帐本报表基本属实,而“博智国际”帐目及报表几乎全用假发票做成,其造假数目及手段令人堂目。其实以“博智国际药业”名义至今未纳过一分税,亦未销过一分药。

  此案早在去年上半年多人向香港证监委及香港警方举报,起初钟厚泰非常害怕,但06年9月份钟厚泰讲都已被其摆平。


上市後,獲利持續增長,其現金亦持續增加,但是派息只在在2006年年結時派息3.6仙,其他年份則欠奉。


2005年子公司少林藥業,向濟南瑞貝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購入的39項藥劑專利,價值4,360萬。


但連通函也沒說得很清楚這些東西確實是些甚麼,連獲利能力也成疑,所以可能是用來抽走資金的手段。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50314/LTN20050314170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50404/LTN20050404138_C.pdf


三十九種醫藥產品包括顆粒丸、散劑、茶劑、溶液劑、糖漿劑、滴眼劑、滴耳劑、氣霧劑及外用酊劑,由用途分類,分別有健康食品、瘦身產品、治理感冒引起之痛症、營養性藥、眼及鼻之痛症、神經衰弱、過敏等等。


董事認為,收購該三十九種醫藥產品之配方、藥品批准文號及日後開發權利,可以節省產品研發時間、增加生規模及多元化的產品類別,從而為本集團及股東帶來更快的回報。


 


鱷兄稱:



 


思明製藥這間藥廠的角色很重要,看看一則很短的舊聞。另外,網上有一個唐明水的履歷表,他曾在廈門思明製藥工作,他也說公司是被兼併。



 


http://www.66163.com/Fujian_w/news/fzen/fzwb/20040319/GB/fzwb%5E8266%5E%5EWba04006.htm
http://job.hbey.com/Puser_display.asp?id=2595



--------------------------------------------------------------------------------------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424/LTN20070424022_C.pdf


公司在2006年底的扣除欠付股東、稅項及其他應付款淨現金達1.38億元,每股淨值達1.09元,應無集資的需要。


 


但2007年,公司進行2次發行新股集資。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215/LTN20070215018_C.pdf



2007年2月,公司向Galaxy China Opportunities Fund批售4,000萬新股,每股87仙,淨集資3,420萬。



 


公司稱集資用途為:



 


 

本公司擬將約港幣23,000,000元用於建廠之部分建築成本後,其餘用作一般營運資金。上述廠房預期包括GMP(優良製造規模)生產線及冷藏設施,可用作生產本集團之原材料。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813/LTN20070813378_C.pdf






 


2007年8月,又向DKR SoundShore Oasis Holding Fund Ltd.發行2,300萬新股,每股93仙,淨集資2,000萬元。


公司稱集資用途為:




預期認購事項將籌得之總金額約為港幣21,000,000元。認購事項之所得款項淨額預期將約為港幣20,000,000元。本公司擬在本公司藥品業務之範圍內將港幣20,000,000元總金額用於建廠,以及購買設施作提煉及儲存用途。






 


在此公告,又稱公司去次配股的資金作以下用途,其稱派息為「一般營運資金」,即是指甚麼呢?


 


於本公布日期,董事確認上述補足配售之所得款項淨額約港幣34,200,000
元中,約港幣10,000,000元已用於建造及擴建上述工廠,港幣16,800,000元已於二零零七年六月用作分派股息,相當於上述港幣16,800,000元之人民幣數額則將擬作建造上述工廠及一般營運資金用途。



此外,餘額約港幣7,400,000元已動用作一般營運資金。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507/LTN20080507096_C.pdf


 


其後,一份遲來的公告稱,其在2007年4月及2007年10月向濟南瑞貝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購入兩項藥物的之配方、藥品批准文號及日後開發權利,分別作價2,000萬及2,400萬,合共4,400萬。


 


其稱第一項藥物第一筆款項在2007年6月支付,合1,500萬人民幣。以當時1人民幣相等於1.1人民幣計,即是1,650萬港元。



 


另第二項藥物第一筆款項在2007年10月支付,合2,000萬人民幣。以當時1人民幣相等於1.1人民幣計,即是2,200萬港元。



 


非常巧合的是,第一項及第二項藥物的款項支付均是在批股後的兩個月。



 


另外,第一項藥物其餘款項500萬人民幣(570萬港元)在2008年4月支付,另第二項藥物的其餘款項400萬人民幣(450萬港元)在2008年6月支付。


這兒有數個疑問:


 


(1)為何公司這麼多現金,資產淨值較批股價高,還要折價去集資?



 


(2)公司這麼多現金,隨時買都可以。為何批股後兩個月才去買資產?


 


(3)2007年股市旺盛,一點消息已經可以把股票炒得高高的。為何批股之後不作為好消息宣佈,拉抬股價賺錢,要在2008年4-5月之間才公佈消息?



(4)一般商業慣例是先付少量訂金,然後才付交易金額大部分的款項作交易。為何這次交易卻是先付大量現金,然後隔大約一年才付款?


 


(5)鱷兄稱:



 


直到現時為止,1149仍然沒有取得甘草酸二銨注射液的批準文號,即是從來未曾生產,而甘草酸二銨注射液的發明者其實是1177,1177 曾經表示這產品的專利期已過。



 


硼酸冰片滴耳液的問題更怪,因為它的批準文號,早年是屬於廈門思明製藥,廈門思明製藥(2005年藥品專利交易的賣方)是曾經生產過硼酸冰片滴耳液的。



 


那思明製藥是被誰人買了?它和濟南瑞貝特生物科技是否有一些私下交易,令硼酸冰片滴耳液的權益轉移至濟南瑞貝特生物?


 


那大股東為何會批准這些花錢,又沒有即時效益的收購?


(6)那它的集資用途是否真實?


現在我大膽假設一下情景:


公司本來是做假帳的,並沒有現金,所以不能派息。


2月批股的3,500萬,其中1,680萬作為股息派發,剩下的1,650萬就作為收購第一項藥物權益,扣用必需的費用外,故公司的錢已經接近花光了。


故8月因大股東無錢,故公司再度批股集資2,000萬,而這些錢大股東又用去買第二項藥物權益。

其後大股東又再度沒錢,故又再用公司拿錢,並以剛才兩項資產作為標的,向公司套得更多款項。


這又引起另一個問題,為何大股東要向公司拿錢?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7475


但不知為甚麼,有位外國人持續增持股權至26%。


公司去年以4,400萬購入兩種藥的專利的真假成疑,故有合理理由相信這家公司的大股東的財務情況,是有一些問題,故需要利用第三方注入虛假資產解困。


但本年公司的業績已顯示其經營下去的能力已成問題,已埋下賣殼的誘因。


另外,鱷兄指,公司的物業、廠房及設備,以及無形資產都大幅增加,可是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紀錄,該公司已有兩年沒有新的批準文號,即兩年沒有新的產品獲批生產,至於獲GMP認證的生產線也沒有增加,隻發現去年有一個GMP認證過期,然後換個新的。


那它的資產是真還是假,相信大家好清楚。


最—可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904/LTN200909041034_C.pdf


2009年4月,公司批售9,200萬認股證,每股2仙,行使價41.5仙,即購入成本為43.5仙,集資淨額3,972萬。


賣殼前售股/認股證,通常這是一些賣殼伴隨的行為,目的是令大股東股權減少,為未來大股東的進入留下空間。


但是發行認股權,通常都是有點缺水的莊家才會做的,如果市況好,找到錢,就可行使,但如市況不佳,不能行使,就只損失少量資金,不用先拿貨,並冒大量的資金風險去做莊。


同時,該批認股權在8月25日被行使,公司在8月31日停牌,是否項合?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422/LTN2009042216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428/LTN2009042862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825/LTN20090825248_C.pdf


公司昨晚11時宣佈,向兩位賣方購入一項安防預警解決方案公司(類似近來上市的中國全通的業務),作價13億,遠遠超過公司市值,並以現金,發行新股及可換股債支付,可見是一殼賣殼行為。


但暫時細查這家公司,發覺亦有一定問題,現在貼上一些連結,先供參考,稍後才回來分析。


http://www.findgs.com/Company/58323023.html


http://www.findgs.com/Company/136854_2.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08

淨現金地產股-中國及澳門地產篇(補充)


昨天趕著睡覺,所以沒寫完,並謝謝Mars兄提醒。)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10429


近一個星期發現更多,所以要公諸同好。


註:負債等於現金減銀行負債減其他可換股票據。

1. 今日公佈業績的湯臣集團(258,前永盛財務、湯臣太平洋、浦東發展)及它母公司川河集團(281,前偉華企業)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908/LTN20090908685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904/LTN20090904964_C.pdf


2. 保利達資產(208,前金盾集團),無銀行負債。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908/LTN20090908588_C.pdf


3. SOHO中國(410)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908/LTN20090908506_C.pdf


4. 眾安房產(672)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907/LTN20090907870_C.pdf


5. 擁有上海一項物任作為主要業務的南洋集團(211)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909/LTN20090909651_C.pdf


6.已經有集資計劃,但最新公告仍是處於現金情況的建業地產(832)及奧園地產(3883)


建業地產


集資: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805/LTN20090805189_C.pdf


業績: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903/LTN20090903869_C.pdf


奧園地產:


集資: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712/LTN20090712014_C.pdf


業績: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828/LTN20090828014_C.pdf



大家仍找到這些高現金低負債的地產公司嗎,不妨分享一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4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