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中國區收入持續下滑 香港外資投行將掀裁員潮/結論是明年Q3再看金融股。明年Q3Y2Y指標會很難看

http://slamnow.blog.163.com/blog/static/19931823620111078432170/

時隔一個多月,多數外資金融機構再爆新一輪裁員計劃。

「已經有動作了。」中國內地一位外資投行交易員向本報記者透露,主要外資投行現在都有裁員,投資銀行、銷售和交易部門是投行人力成本最集中的幾個部門,「裁這幾個肯定成效最明顯。」。

上一輪裁員主要集中在歐美地區,但瑞士銀行(UBS)香港投行部的一名員工認為,如果歐美資金撤出香港,該地區則可能被列入下一輪裁員的範圍。

遇缺不補是主要裁員方式

「整個投行業績不好,所以需要削減人員來減少開支,因為人員是投行最大的成本。和單個交易員的業績關係不大。」前述投行交易員表示。

歐美市場不好是既成事實,而對於外資投行來說,中國區業績的下滑則是雪上加霜。

Dealogic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0月25日,中外資金融機構在股權資本市場(ECM)的業績雖均有不同程度下滑,不過,前十位中的中資機構總數繼續增加至6個。其中,平安證券從去年的第12位躍入前三,收入增長至42.6億美元

外 資機構方面,高盛的境況相對較差。在股權資本市場,高盛痛失第一寶座,排名下滑一位,收入為58.9億美元,同比大幅下跌49%。在其他外資投行大賺的融 資兼併(M&A)市場上,截至10月25日,高盛共完成18筆交易,雖較去年多出3筆,但收入卻小幅下滑15%至151.5億美元。

自第二季度開始,高盛已經做出反應,計劃全球裁減1000個職位,佔員工總數3%,預計節省12億美元的成本。

「當時主要是針對(香港的)交易部門。」一名高盛高華員工向本報記者透露,這一舉動是由於交易部門業績不佳。

高盛今年第二季度財務數據顯示,多數部門業績增長,唯固定收益、外匯及大宗商品交易部門的收入同比下跌53%

「從9月份到現在一直有交易員走。」高盛香港一名交易員告訴本報記者,但很難分辨其中有多少人是公司節約成本的犧牲品,因為業績表現不佳被辭退是一直都有的事情。

摩根士丹利今 年第三季度淨收入同比大漲49%至99億美元,根據Dealogic的數據,其在中國股權資本市場收入為64.6億美元,排名上升兩位至第一,但較去年同 期仍下降25%;融資兼併業務方面,其今年的排名上升3位至第五,收入達103.3億美元,同比增長47%。摩根士丹利未來三年的成本削減目標將從10億 美元左右提高至14億美元,措施包括縮減離職賠償金、技術成本等。

摩根士丹利香港的一名員工告訴記者,目前員工尚未獲知裁員計劃,在其最近收到的郵件中,CEO高文(James Gorman)僅指未來招聘會更加謹慎。

根據Dealogic的統計數據,在股權資本市場的收入縮水幅度最大的是摩根大通。截至10月25日,摩根大通完成的交易總數僅為去年同期的一半,收入為14.8億美元,同比下滑67%,排名也下降9位,已經跌出前十。

摩 根大通CEO迪蒙(Jamie Dimon)早前表示,未來18個月內將裁撤1000個投資銀行部門的工作。據業內人士的微博透露,摩根大通香港投行部的中國組在本週一(10月24日) 就被裁掉8個人,均屬較低級別的經理、分析師職位。今年第三季度,摩根大通員工總數較上一季度減少1101人,而未來裁員主要通過自然離職後遇缺不補的形 式進行。

「現在多數投行都沒有新聘人員的名額。」一位巴克萊資本香港的員工向本報記者透露,遇缺不補是主要的裁員方式之一。

今年「犯太歲」的UBS在中國股權資本市場仍然排名第四,但收入大跌51%至38.5億美元。融資兼併業務則成為UBS重要的收入來源,與去年一樣完成11筆交易,但今年UBS的收入大幅增長87%至115.5億美元,排名上升6位至第三。

10月25日,UBS公佈的第三季度業績好於預期,實現稅前利潤10億瑞郎,但其中投資銀行部門虧損明顯。該部門第三季度稅前虧損總額6.5億瑞郎,較去年同期增加60%,UBS指這一損失是由於市況不佳及瑞郎走強導致。

不過,UBS並未公佈更新的裁員計劃,本報記者就此詢問,UBS發言人表示不可置評。

沃克爾法則大限將至

沃克爾法則「逼迫」投行瘦身,已經是老調重彈。剝離自營業務的最後期限延長至明年7月21日,但這一「死緩」並未給投行更多選擇。

前述投行交易員認為,需要關閉自營交易平台是促成投行裁員的另一個因素。

沃爾克法則(Volcker)要求銀行剝離其自營交易部門,而該部門曾是投資銀行的主要盈利來源。以高盛為例,其今年上半年的收入中,超過70%源於自營交易。

政府全面實施沃爾克法則給銀行業帶來的衝擊,可能遠超各家目前短期盈利欠佳帶來的負面效應

摩根大通的一項分析顯示,如果政府只瞄準自營性質的交易,高盛可能有14%的投行營收會受影響;但如果造市交易也被列入規管範圍,該比例將躍升至52%。若政府強硬執行沃克爾法則,40%的投行收入將會受到影響

現在,摩根士丹利已經關閉了幾乎所有自營交易部門,高盛也在2009年和2010年關閉了幾個自營交易部門。

「沃克爾法則沒有覆蓋券商。」一位法律相關人士向記者解釋,這一法則主要針對商業銀行,但他認為,大型投行為了繼續獲得美國政府的資金支持,可能不會放棄銀行牌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20

摩根大通:頂級投行將不再具備投資價值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3803

摩根大通在本週四發佈的報告中表示,將頂級投行的投行業務作為其全球銀行業務中的一部分,這樣的商業模式是很有問題的。

摩根大通分析師Kian Abouhossein表示:「對於那些頂級的投行來說,一旦其投行業務成為了全球銀行業務中的一部分;那麼這些頂級投行很可能不再具備投資價值。」報告中提到了一些可能對投行資本和準備金要求產生影響的政策法規。

報告中指出,頂級的投行在未來幾年提供給投資者的回報將會非常少。不斷上升的監管成本所帶來的不確定性意味著投資者應該避開那些將投資業務和個人業務合併起來的投行。

新資本金要求意味著銀行需要更多的儲備金來以防高風險的投資交易業務帶來的損失。金融危機下,投行業務的收益不斷下降,最終很可能會觸及銀行的收益底線。

摩根大通分析師預計頂級投行的平均資產收益率在2015年將下降到9.6%。遠低於新監管法規實施前的15%的資產收益率。投行業務未來不會是高資產回報率的推動力,2015年投行業務的收益比2009年的最高值低31%左右。

對於如何應對監管政策的變化,一些投行的做法是縮小投行業務規模,並以更盈利的銀行業務為主。比如去年,UBS宣佈將對投行部門裁員1萬人,並擴充資產管理部門。無獨有偶,瑞士信貸也將重點放在對高端資產管理上;巴克萊也表示今年將對主要業務部門進行重組,預計裁員4000人左右。

摩根大通的建議是,投資者們應該避開像高盛和德意志銀行這種的大型投行。相反,應該選擇像UBS和瑞士信貸,以及摩根士丹利這種的規模稍小一些的投行作為未來投資對象。一方面這些銀行的資產管理業務規模較大,另一方面他們並沒有把投行業務作為其主營業務。

雖投行在盡力縮小成本,避免高風險的金融負債,但投資者對於高投資回報的要求卻讓投行壓力倍增。各大投行為了提高利潤,很可能在未來採用包括裁員,降低薪水,甚至取消高風險的交易投資業務等方式。

摩根大通在報告中的結語中說道:「投資銀行業尚未擺脫風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461

包凡:投行將死 ,我十年後或許就是恐龍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18/147807.html

導語:VC與投行親手投資出許多顛覆世界的互聯網公司,但為何它們始終沒有被互聯網顛覆?這種情況還會一直持續嗎?

華興資本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包凡已經在金融圈摸爬滾打了二十年,他運作了超過兩百個融資、IPO和並購項目,一手促成了京東和騰訊的合作,深度參與了聚美優品、唯品會的上市。然而這樣一個人,卻對他最愛的行業越來越感到困惑,越來越充滿質疑。他為何會有這些困惑和質疑?

\以下是i黑馬整理的包凡演講實錄。

剛才91金融的許澤瑋描述了一個美好的金融未來。華興資本作為中國最大的關註於高科技與互聯網的投資銀行,是互聯網金融堅定的信仰者。在過去的兩年,我自己看了無數跟互聯網金融相關的案子,也考察了很多跟互聯網金融相關的商業模式。但是坦率說,我看得越多,自己越困惑。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困惑。

這個困惑來自於哪里呢?我感覺到金融有兩個世界,一個世界是澤瑋做的代表未來的、充滿了商機和變化的世界,大家可以利用新的技術做支付,可以做借貸,可以做投資,甚至可以把VC的事在互聯網上就辦了。

但是我每次回到公司(就是另一個世界)。看我們的業務,我就覺得很沮喪。我是1994年入行做投資銀行的,我第一年做分析師,那個時候用的工具是WET,寫PPT的工具就叫PPT。1994年到現在,20年過去了,這個世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投行從WET變成了word,PPT還是PPT。我做第一年分析師的時候,主要的工作就是給人打電話,安排會,經常做一些特別無效的工作。過了20年,我們公司的分析師小朋友都是一流大學畢業的小孩,幹的還是同樣的事情,花一半的時間打電話,約會,花另外一半時間做很多無用功,只不過他們每年拿十幾萬美金幹這些事。

我入行的時候,華爾街IPO的成交費是7%到9%,經過了20年以後,今天的成交費還是7%、9%,每次IPO定價完之後到分配的時候,大家打得焦頭爛額,不是說價高者得,而是依據每家投行最核心的客戶為他爭取資源。我1994年入行的時候是這個樣子,經過了20年,還是這個樣子。1994年,我第一次去紐交所參觀,看到紐交所人來人往,一堆人穿著小馬甲打著我看不懂的手勢,歷經了20年還是這樣,一堆人穿著小馬甲打手勢。那個時候,PE的規模只有幾億美金,分成是20%,管理費是2%,現在管理的都是上千億的資產,但是拿的管理費還是2%,分成還是20%。

所以一方面我們在這邊看了很多讓人特別興奮的互聯網與金融的交接,在互聯網做了很多創新的事,但是回到傳統投行領域,20年了,幾乎沒有變化,還是跟以前一樣,這就是我的困惑,難道我們這個行業就是脫離於這個世界之外嗎?我們這個世界就是不受互聯網影響的嗎?我們這個行業就不會被新的商業模式顛覆嗎?

我最近一直在問自己這個問題。首先,投行未來是不是還有存在的必要?當初的投行存在是在於說能夠解決市場流動性的問題,能夠幫助市場解決一個資本的配置問題。到了互聯網這個年代,當信息變得越來越對等的時候,當一個身價只有幾十萬人民幣的人,能夠跟身價幾十億的人享受同樣的信息,甚至享受接近於同樣服務的時候,是不是還需要像投行這樣的機構扮演這樣的角色?這是我問的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之所以有投行,是借助大的交易平臺商。世界上最大的交易平臺無非是交易所,中國有上交所、深交所,美國有紐交所、納斯達克,還有很多場外交易,還有很多做固定收益的交易,這是投行的平臺。我們是在平臺上參與這個投行的玩家。那麽所謂的交易所是不是真的適合幹深入的事情呢?今天在紐交所里市值最大的公司是5000億美金,最小市值的公司是幾百萬美金,這兩家公司為什麽要在同一個交易市場里?這個交易市場可以解決它們同樣的需求嗎?

第三個問題,自從金融危機以後,大家都在說金融監管、金融風險控制的問題。我也在想,如果所有的事情都在同一個市場里解決,怎麽能夠解決監管的問題?這也許是個無解的事情。這些都是我思考的一些問題。我沒有答案,坦率說這兩年我的困惑越來越多。

雖然沒有找到答案,但是我有幾個基本的想法。

第一,今天的整個金融體系,尤其我們所從事的這塊所謂機構的金融體系,以前在金融世界里面永遠分為兩塊,一個是機構的市場,一個是零售的市場。為什麽要分兩塊呢?因為機構是化零為整,所以有信息上的優勢,有規模上的優勢,有各種各樣的優勢,零售就是那塊針對個人零售的業務。我覺得,首先,在以投行為代表的機構市場里,以今天的系統,存在太多的低效點,存在太多的不合理性,所以這個應該被改變。

第二,它之所以沒有改變,是因為金融是一個公共商品,是一個被監管的商品。我們這個行業之所以沒有被互聯網技術顛覆和改革,很大程度上是今天的遊戲規則的制定者,或者說監管者在保護這個行業。沒有一個行業對政治的影響超過華爾街,超過投行,所以很大程度上我們這個行業是受監管保護的,才造成有今天這種商業模式。

第三,剛才第二點的現象是不合理的,把行業真正的遊戲規則重新顛覆和改寫,才可以推進整個體系的發展。我覺得地球是圓的,事肯定是會動的。今天跟大家分享我對未來投行的展望,我很大程度上期望的是十年以後的某一天,像我這類傳統投行家,就沒飯吃,丟了飯碗,我成了恐龍。也許那個時候的世界是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謝謝大家。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606

未及盛開,行將枯萎——同質化競爭下的OTA們以及他們會去哪兒 (睡不著亂寫版) 張玄機

來源: http://xueqiu.com/1212829434/33644946

$去哪兒網(QUNR)$
未及盛開,行將枯萎——同質化競爭下的OTA們以及他們會去哪兒
(睡不著亂寫版)

一,所有OTA都在同質化。
1,攜程。攜程從OTA轉型為OTA+平臺+元搜索,涵蓋海陸空涉及到的食住行遊娛購所有服務。目前的問題是OTA部分占比仍非常大,為了保持服務品質,早期鋪開的call center雖經裁員仍然有相當規模。比價/平臺型,則是把服務交給了商家,這是攜程轉型平臺的動力與壓力之一,第二個轉型的壓力就是封閉性的問題。市場上從來沒有一個企業可以掌握供應鏈全流程,即使以維持服務品質為借口,也不是一個好生意。所以無論業務上還是運營上,都需要開放。而攜程之所以敢做元搜索,也是james豪言放出虧10億做背書。元搜索比搜索比價更具殺傷力,搜索比價,無論誰高誰低,搜索平臺至少賺了一個CPC或者CPS的錢,但是元搜索不一樣,是雷鋒,義務比價,其他平臺價格低,用戶直接跳走了。所以可見james是下了決心,寧願虧損也要打贏這場仗。攜程以前是謙謙君子,無論公關還是業務或者創新,都被去哪兒壓一個風頭,現在則跑到了上風口。

2,去哪兒。去哪兒從比價平臺轉型為OTA+平臺+搜索,目前涵蓋的業務是攜程的子集,酒店方面相對低端(阿里-美團過去的地推負責人,草根性未改啊)。機票價格略有優勢,但預訂體驗很差。門票是純燒錢的項目,如果說機酒的問題是粘性差,門票則是毫無粘性。租車做的是流量生意,毫無新意。攻略、火車票則跟攜程一樣,純屬玩票。

3,途牛/同程/藝龍二線玩家,以及驢媽媽/遨遊/佰程三線玩家。他們要麽直接賣身,要麽拼命增發。
途牛從做代理起家,積累用戶和資源後開始轉型OTA,自己做起組團,包島和日本等線路也有了一些影響,逐漸買起了自由行、酒店、門票等,估計以後也會通過導流量做個機票生意,那麽請問你和攜程的區別在哪?比攜程還晚了一步。未來二三四五線城市,可能有一些空間,但是隨著線下運營成本越來越高,以及線上引流成本越來越高,這種小角色獨自存活下去的幾率很小。未來有兩個歸宿,一個是倒閉,一個是被傳統旅遊企業入股乃至合並,如中旅、康輝等。攜程要他沒有用,是累贅,當初純粹是防禦性投資。

同程以門票出現在江湖。現在開始做酒店、機票、自由行、團隊遊等業務,是一家門票增強版的小攜程。但問題是公司偏安一隅,蘇州無論行業人才還是金融支持都不足以發展處一家全國性企業。老板也不是專業出生,在同質化競爭下,也面臨很大的生存壓力。

藝龍是一個同質化的反面案例。當初與攜程並駕齊驅,頗有犯上的氣質,但賣身後出了問題,跟亞馬遜中國一樣,一幫美國人管著決策的事,中國人只能買辦幫辦,還能做得好?雖然請來賣牙膏的負責人崔廣福,停了機票和度假等業務之後竟然有幾個季度盈利了,但是從此也喪失了和攜程再度爭雄的實例,淪為一個偏居一隅的小角色。

驢媽媽是一家受了資本和創始人的罪的企業。最早做門票,因為其母公司景域是做景點規劃,有先天優勢,卻被同程後來居上,到現在基本是在三線軍團,自己組團+代理摻雜,兼有門票等業務,但是可有可無的角色。活的會比途牛還慘。

遨遊、佰程毫無可談之處。遨遊一身國企味道,玩不轉OTA,但出道還挺早。乍一看網站品類挺全,但SKU少,流量、訂單就更少了。佰程猶如淘寶一個專做單品的店鋪,以簽證起家,也以簽證見長,可能里面有人在使領館有關系。雖然酒店旅遊門票也做,但基本是自慰,沒人知道也沒人用。

4,新玩家去啊。
去啊能做好的品類基本就是標品,如門票、小客棧什麽的。門票這個東西,總有一些人有路子,弄特別便宜的門票,聚沙成塔,量還不少。酒店很難做好。因為大酒店都有房態管理軟件,用淘寶賣SKU衣服的方式沒辦法管理,費人費力。不過買了石基之後,跟去啊的系統對接是一個機會,估計也要一年之後見分曉了,畢竟石基之前都是在舞臺後面2B著,從未直接2C,還是有挑戰的。機票基本也做不好。攜程和票代們對接中航信多少年積累的基礎,去啊的玩家都是小玩家,說不定還有手撕票呢,他又不會像去哪兒一樣賺CPC的錢,在自己的平臺交易很難。旅遊就更做不好了,淘寶就是個賣單品的平臺,打包的功能反正之前沒看見,實現起碼也一年後。
最重要的原因是,BAT真不是萬能的。雖然去啊有滬杭之便,挖了很多攜程的人,但是說話算數的還是阿里的,外行指導內行,面臨很長的試錯期。而且因為脫胎於淘寶旅行,就導致無論賣家還是買家,都是屌絲,這個就很難改變了。蘭州拉面改名為利茲.西北.卡爾頓飯店,沙縣小吃改為君悅閩軒酒店,那做飯的還是那波人,飯還是那些飯,吃的還是那波人。

5,美團。
作為OTA整體看的話毫無競爭力。只能團低端酒店,且更多是抵用券。用戶無粘性,類目沒辦法擴張,所以這個玩家基本就是一個藝龍,未來會和去哪兒搶低端客人。

二,有沒有護城河。
1,其實不淺,只是因為中國新富階層增長太快,大家一下子湧現出來,表現為大家都不在乎服務和品質了。其實是在乎的。雖然攜程服務質量沒有以前高了,但是當你訂了一張機票想退的時候,你才發現攜程甩去哪兒好幾條街。當你參團出去玩的時候,或者這個團出問題的時候,你才會體會到攜程的服務。當然如前所說,新富階層太多,很多人還不知道服務品質是什麽的時候就稀里糊塗在去哪兒或者途牛買了傳統旅行社的東西出去了,以為參團一直是這樣的,好比吃了一輩子粗糧,以為糧食本該如此,不知原來還有白面大米呢。所以屌絲用去哪,商旅或者追求品質的人群在乎服務的人群用攜程。當然未必絕對,但大差不差。而這些屌絲養刁之後,有更多錢之後,想吃白面之後,也許會轉移到攜程去。就像用戶從淘寶去天貓和京東一樣,學生和剛畢業的淘寶瞎淘,有錢慢慢就天貓和京東了。
2,其實是分品類的。服務流程越複雜、風險系數相對高的品類,越有護城河。這里的風險系數不是說出問題,而是說出問題環節的多寡。比如門票就低,團隊遊就高。
3,那些購物和消費流程簡單的品類,同質化最高,那同質化如此之高,就導致很多大的戰役,一些平臺的起落特別明顯。比如門票大戰後,驢媽媽和同程相對攜程的優勢,就沒以前那麽大了。去哪兒OTA化也就是之前所謂TTS之後的直簽酒店增加,藝龍就被壓下去了。

三,以後怎麽辦哦,然後重點說說去攜
1,誰錢多,誰活著。誰錢少,誰賣身。
有人說去哪兒有百度幹爹。其實百度是一個時時刻刻不忘自己是流量販子的公司,無論去哪兒還是愛奇藝的案子,他都是把他們作為一個跟自己商業模式一樣的賣廣告的公司來做的。最早投資乃至收購去哪兒時,去哪兒只有搜索服務,跟百度一模一樣,一個垂直領域的百度嘛。以前OTA都在百度花錢買CPC,現在在去哪兒買了,不行,跟我搶錢啊。幹脆把你買了,這樣OTA還是在我這兒花錢買CPC。但是呢去哪兒不轉型不行啊,搜索體驗多差,得跳轉到別人那兒去再註冊再選座兒再支付,還不知道那個網站是不是釣魚的呢。於是轉型交易,轉交易就不一樣啦,左右互搏,CPC的錢少了,買低賣高又很難,因為用戶粘性茶,商品同質化又高,所以虧的越來越多。百度幹爹沒辦法,只能貸款給他。流量低?知心支持啊。但是知心的價格不便宜,這兩個季度大家看出來了,去哪兒吃了知心的虧了。所以呢,攜程拿出10億,百度也會拿出10億?百度才不會呢,再一兩個季度,去哪兒拿股份還錢的時候,百度掌控了局面,估計舊事重提,作價合並,cc不是強勢嗎,到那時候也沒辦法啊,知心欠那麽多錢,還不起只能還股份。
途牛呢更是迫不及待已經增發了,同程也一樣再繼續融資,但是這個行業賺錢,這個行業的從業者不賺錢,很可能融不到上市的那一天,跟凡客一樣。
2,天下大勢,分分合合。
如1所說,去攜在兩三個季度之後重提合並的幾率非常大。因為即使三四個季度後去哪兒被拖死了,那麽攜程也不好過,留不住人,對投資人沒辦法交代,把行業做爛了,價格提不起來了,等等。而去哪兒錢又不夠少,百度又不是一家在交易環節有理想有誌氣的公司,他不願意做這種長期耕耘的活兒,只願意簡單粗暴賣流量,他對去哪兒有了掌控權,必然要動其他心思。而途牛呢或者被傳統旅行社收購,或者被外資OTA收購,因為想不起來攜程收購他幹嘛。同程也一樣。遨遊這樣的落魄二代瞎混著,可能能混幾十年。
3,去哪兒真的高增長嗎。
Q3攜程酒店訂單同比增69%;去哪兒增85%,移動端占比55%。
Q3攜程機票訂單同比增98%;去哪兒增57%,移動端占比43%。
攜程移動端占比沒公布,不過james之前公布過酒店是50%以上,按照這個擬合的話,機票可能在40%。從這個數字看,
1)作為一個追趕者,這個同比增長真的是讓人很失望,因為必須加速度遠遠超過攜程,才能追上。現在看來已經失去這個機會了。另外因為現在都流行忽視營收和利潤直接看訂單,所以營收利潤就不列了。如果列的話,去哪兒更難看。
2)移動端攜程是後來者,james回來之後才搞的,雖然去哪兒預訂量同比增加了440%,但是跟攜程基本是一個量級內的,可見攜程的無線端增速更快。
3)去哪兒另一個兩點是直銷酒店增長很猛。這恰恰應正了以後去攜無差別,大家都做直銷,都做比價。所以以這個為前提的話,兩家業務模式一樣一樣的企業,一家量體更大且還能賺錢(或者同行虧錢但虧的少),另一家量體小但是月虧越多,哪家企業有未來?不要說增速了,增速在上面列出來了。如果真的是同質化企業,那就不好意思,“老二非死不可”了,除非有差異化。但cc矢誌不渝推行TTS,可見沒差異化,方向沒走歪,逐漸交叉去一個方向了。
4)換一種思路看去攜。現在大家對去哪兒還有一種創業公司的眼光,覺得創業公司虧損可以理解,方向對了速度上去了,還怕以後賺不到錢嗎。
但是其實攜程也已經變成一家創業公司了。所以目前有兩家生意模式一樣一樣兒的創業公司,在量體更大、增速差不多、移動端沒劣勢、存量資金更充沛的前提下,C創業公司竟然還展現出了狼性,那麽Q創業公司還有什麽優勢嗎?優勢難道是在北京,IT人才更多、離天安門更近、霧霾更嚴重嗎?
那麽大家都是一樣的創業公司,這下就容易想的通了。誰能活的更久呢。
天一,不要以未成年來逃避法律的懲罰了,一起來到陽光下大家比一比吧。

註:
1,看了這幾天攜程和去哪兒的表演,有一些行業的思考,大家隨便看看。
2,本人持有去哪兒空頭倉位,故發言有特定立場,投資決策需要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

$攜程(CTRP)$ $途牛(TOUR)$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258

2015.1.19---祭奠行將死去的市場精神 st621

來源: http://xueqiu.com/9264015334/35400805

2015.1.19日 祭奠行將死去的市場精神
    2015.1.19必然成為證券史上一個沈痛的日子,並不是因為即將到來的指數暴跌,而是因為在這天,兩個條例實施了。
     也許更多的人會關心對中信證券的處罰,或者銀監會重申禁止貸款資金進入股市這樣的規定。但是這些規定和1月19日即將實施的兩個規定比起來,好比九牛一毛。
     一個是《公司債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另一個是,另一個連條例名稱都沒有了,幹脆就是一個通知,禁止向帳戶資產低於50萬的投資者提供融資融券服務。
      先說第一個,第一條例絕對是語文是體育老師教出來的典範,市場經過多番解毒,仍然留下了幾大懸疑,一,可轉債和可交換債是不是受到此條例約束;二,200人人數限制是限於發行時期還是轉讓時期。從征求意見稿到正式搞,連一個解釋聲明都不發,可見條例制定的嚴肅性,邏輯性,合理性都很成問題,倉促實施中也並沒有聽取過市場意見,甚至在執行過程本身都如此草率倉促,以至於對個別券入庫出庫的解釋出現嚴重分歧已經給投資者造
成了巨大的損失。
     不過不管怎麽樣,有幾個事情是可以確認的,第一,低於三百萬資產的散戶就只能買買信用3A的債券了,比如兩年前的華銳債;第二,就是以後的信用債基本也沒得質押可以做了。打個比方,如果明天你眼睛睜開來證監會突然決定買股票的投資者必須是有100萬資產的投資者,每個股票單比成交額度必須在10萬以上。你是什麽感覺?你會不會有要打他的沖動?難道就因為我們債市的投資者都是理性的投資者好欺負就挑軟柿子捏?其造成的結果無非就是信用到不了3A的企業的一條融資渠道又被堵死;散戶想買買債券吃點利息的投資渠道又被堵死。當然這不是最糟的,最糟的是對公平精神的踐踏,人為制造門檻,而且在政策制定上的隨意性溢於言表,絲毫不管投資人死活,只是因為我們不是所謂的“大多數”?另外一個副產品是滋生了大量尋租的空間,比如一個企業債如果不想降級,那麽評估公司的作用
就顯得無比重要,那麽其中產生的故事,你懂的!還有如果散戶想投資債市那麽只能假手基金等資產管理產品,雁過拔毛自不必說,其中的道德風險增加幾許呢?散戶面對機構已經有巨大的不公平了,現在還要繼續認為制造這種不公平,市場三公原則你擺在哪里?
       另一個就是證監會突然提出對資產不滿50萬的投資者不能提供融資融券服務,這個限制實際上比最初訂立規定的時候更嚴格,也就是意味著沒有50萬的用戶徹底剝奪了他們避險的權力,只能看著所謂大戶們在市場上噴雲吐霧。曾記得在2014年上半年證監會言之鑿鑿將融資融券門檻的權力下放到券商層面自決。現在卻突然一聲不吭就搞突然襲擊,是不是覺得市場好了就卸磨殺驢。而且從公布的券商違規行為來看,券商的違規行為均不涉及兩融門檻問題。那麽個別券商的違規行為要全體投資者一起挨板子。這到底是保護投資者還是在傷害投資者。
      說了半天,其實這些都是表象。作出這些決定的背後,只有一個原因,就是證券市場中的靈魂之光,契約精神的熄滅。去年兩個違約債的剛兌,表面上皆大歡喜,實際上正是這種喪失的標誌,少數人通過不理性的手段維權,最終取得了債券兌付的勝利,這是他們個人的勝利,卻是我們群體的失敗,意味著這個市場契約精神的失靈,也意味著市場花了多少年建立起來的信用體系的崩潰。
     事實上這種事情並不是第一次而是慢慢發酵的。
     下錯單了,求安慰,求追索,哭爹喊娘要上吊,結果對手盤只好吐出來。
     買了理財產品,虧損了,鬧營業部,鬧上訪,結果證券公司乖乖賠錢。
     看上去好像都是皆大歡喜的結局,但是實際上呢。以破壞整個市場契約精神為代價了。而這個代價,會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報應在每個參與者身上。所以證監會大筆一揮,從源頭杜絕這類事情的發生,幹脆把你們統統拒之門外。然後美其名曰,保護中小投資者。
     對此,作為市場參與者的我來說,無能為力,也只能逆來順受。因為我不索賠 ,不堵門,不維權,不去營業部討說法,也不會站出來說,這個錯單不能賠,賠了就是對全市場的不公平。
   只能寫一篇文章祭奠我曾經為之付出了無限韶華的市場。
   少數不理性的人,剝奪了大多數人理性的權力--祭奠行將死去的市場精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958

外交部:亞投行將再擴圍!30個經濟體正式提出加入意向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華春瑩17日表示,除57個成員國外,又有30個經濟體正式提出加入亞投行意向。

據悉,亞投行包括57個成員國,其成立協議於2015年6月29日簽署,2016年1月16日在北京舉行開業儀式。亞投行成立的目的是為亞太地區基礎設施項目融資,法定資本為1000億美元。

2015年6月29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協定》簽署

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到,昨天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開業一周年。中方對一年來亞投行的運行情況有何評價?中方在參與亞投行業務方面發揮了哪些作用?

華春瑩回應稱,作為亞投行倡建方,中方非常高興地看到亞投行開業運營一年來取得的積極進展。亞投行作為新機構所展現的精簡和高效令人矚目。

她指出,目前除了現有57個成員國之外,已經有30個經濟體正式提出加入亞投行的意向,這充分表明了國際社會對亞投行運營成效和發展前景的高度肯定。

發言人表示,作為最大的股東國,中方始終堅持多邊程序和規則,一方面推動亞投行秉持“精簡、綠色、廉潔”理念,規範化、高標準運營;另一方面推動亞投行立足亞洲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現實發展需求,不斷提高資金能力、機構能力和專業能力,與其他多邊開發機構一道,共同促進亞洲地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可持續發展,為本地區和全球的共同繁榮作出積極貢獻。同時,中方積極履行東道國的相關義務,為亞投行的運營和發展提供了一流的便利和支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825

包凡:投行將來會被顛覆,有情商的創業者值得下註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10/161796.shtml

包凡:投行將來會被顛覆,有情商的創業者值得下註
天使茶館天使茶館

包凡:投行將來會被顛覆,有情商的創業者值得下註

創業者和創業者之間也不能一概而論,70後、80後和90後的創業者也有著很大的不同。

本文由天使茶館(微信ID: tianshichaguan)授權i黑馬發布。

最近,我越發感覺到金融有兩個世界,一個世界是支付寶之類代表未來的、充滿了商機和變化的世界,大家可以利用新的技術做支付,可以做借貸,可以做投資,甚至可以把VC的事在互聯網上就辦了。

但是我每次回到公司(就是另一個世界)。看我們的業務,我就覺得很沮喪。我是1994年入行做投資銀行的,我第一年做分析師,那個時候用的工具是WET,寫PPT的工具就叫PPT。1994年到現在,20年過去了,這個世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投行從WET變成了word,PPT還是PPT。

09b18dcb15dfb250bd6047f82de500bd

1.投行有沒有存在的必要?

我做第一年分析師的時候,主要的工作就是給人打電話,安排會,經常做一些特別無效的工作。過了20年,我們公司的分析師小朋友都是一流大學畢業的小孩,幹的還是同樣的事情,花一半的時間打電話,約會,花另外一半時間做很多無用功,只不過他們每年拿十幾萬美金幹這些事。

我入行的時候,華爾街IPO的成交費是7%到9%,經過了20年以後,今天的成交費還是7%、9%,每次IPO定價完之後到分配的時候,大家打得焦頭爛額,不是說價高者得,而是依據每家投行最核心的客戶為他爭取資源。

我1994年入行的時候是這個樣子,經過了20年,還是這個樣子。1994年,我第一次去紐交所參觀,看到紐交所人來人往,一堆人穿著小馬甲打著我看不懂的手勢,歷經了20年還是這樣,一堆人穿著小馬甲打手勢。那個時候,PE的規模只有幾億美金,分成是20%,管理費是2%,現在管理的都是上千億的資產,但是拿的管理費還是2%,分成還是20%。

所以一方面我們在這邊看了很多讓人特別興奮的互聯網與金融的交接,在互聯網做了很多創新的事,但是回到傳統投行領域,20年了,幾乎沒有變化,還是跟以前一樣,這就是我的困惑,難道我們這個行業就是脫離於這個世界之外嗎?我們這個世界就是不受互聯網影響的嗎?我們這個行業就不會被新的商業模式顛覆嗎?

我最近一直在問自己這個問題。

首先,投行未來是不是還有存在的必要?當初的投行存在是在於說能夠解決市場流動性的問題,能夠幫助市場解決一個資本的配置問題。到了互聯網這個年代,當信息變得越來越對等的時候,當一個身價只有幾十萬人民幣的人,能夠跟身價幾十億的人享受同樣的信息,甚至享受接近於同樣服務的時候,是不是還需要像投行這樣的機構扮演這樣的角色?這是我問的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之所以有投行,是借助大的交易平臺商。世界上最大的交易平臺無非是交易所,中國有上交所、深交所,美國有紐交所、納斯達克,還有很多場外交易,還有很多做固定收益的交易,這是投行的平臺。

我們是在平臺上參與這個投行的玩家。那麽所謂的交易所是不是真的適合幹深入的事情呢?今天在紐交所里市值最大的公司是5000億美金,最小市值的公司是幾百萬美金,這兩家公司為什麽要在同一個交易市場里?這個交易市場可以解決它們同樣的需求嗎?

第三個問題,自從金融危機以後,大家都在說金融監管、金融風險控制的問題。我也在想,如果所有的事情都在同一個市場里解決,怎麽能夠解決監管的問題?這也許是個無解的事情。這些都是我思考的一些問題。我沒有答案,坦率說這兩年我的困惑越來越多。

雖然沒有找到答案,但是我有幾個基本的想法。

今天的整個金融體系,尤其我們所從事的這塊所謂機構的金融體系,以前在金融世界里面永遠分為兩塊,一個是機構的市場,一個是零售的市場。為什麽要分兩塊呢?因為機構是化零為整,所以有信息上的優勢,有規模上的優勢,有各種各樣的優勢,零售就是那塊針對個人零售的業務。

我覺得,首先,在以投行為代表的機構市場里,以今天的系統,存在太多的低效點,存在太多的不合理性,所以這個應該被改變。

第二,它之所以沒有改變,是因為金融是一個公共商品,是一個被監管的商品。我們這個行業之所以沒有被互聯網技術顛覆和改革,很大程度上是今天的遊戲規則的制定者,或者說監管者在保護這個行業。沒有一個行業對政治的影響超過華爾街,超過投行,所以很大程度上我們這個行業是受監管保護的,才造成有今天這種商業模式

第三,剛才第二點的現象是不合理的,把行業真正的遊戲規則重新顛覆和改寫,才可以推進整個體系的發展。我覺得地球是圓的,事肯定是會動的。

我很大程度上期望的是十年以後的某一天,像我這類傳統投行家,就沒飯吃,丟了飯碗,我成了恐龍。

也許那個時候的世界是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

4ab5c9655ea180e39453992a2baf03d1

2.合適的人搭配合適的事

路一步一步走,飯一口一口吃。回到咱們這個悲催的行業,很多人問過我,作為投資人,什麽樣的創始人值得下註?

真的是很難說這件事情,但核心我覺得其實沒有絕對好的人和絕對靠譜的事。

我們最主要的一個理念是說,本身他有一件比較有意思、靠譜的一件事,但是找到一個合適的人做,這件事可能更加靠譜,我們找兩者之間的吻合。

我給你舉個例子,比如說咱們現在有很多90後創業者,90後他們在做尤其是帶社交屬性產品的時候特別有感覺,因為他們這一代人特點就是習慣於在互聯網上做社交,但是你也知道目前互聯網有一個蓬勃發展的領域我們叫做O2O,這一類呢,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很強的運營能力,很強的整合這個價值鏈的能力。那這一部分的創業我不是說90後去創業做不出來。但是未必是他們最適合於做這個事情,也許需要年齡更大的人來做這個事情。

第二點,我還是挺看中創業者的情商。我們看到太多的例子,一個創業者剛剛開始可能是一個相當好的產品經理,但是從一個產品經理成為一個真正的好的CEO,從做一個產品變成做一個企業,這里面其實有相當大的一個飛躍,我們很大一方面看這個人是不是有這種情商,是不是有很強抗壓的能力,是不是能夠保持對待挫折的能力,是不是有一種胸懷,能夠吸引到很多的牛人加入他們的團隊,是不是有分享的精神,大家來真正的能夠分享未來的成果。

創業者和創業者之間也不能一概而論,70後、80後和90後的創業者也有著很大的不同。

我其實覺得85是一個分水嶺,85之前跟70後的創業者相比,相對來說是比較接近的,還是比較傳統的。85後,最近接觸的比較多,包括我們公司來了很多85後的小孩,幾點還是比較有意思的,就是第一個像我剛才所說的,他們實際上有特別強的互聯網社交文化,他們很容易,去跟陌生人在網上建立起社交關系,我覺得這一點是相當明顯的。第二就是,他們在做產品的時候,尤其是跟他們同代人的產品,感覺相當好,能夠把握住相當強的用戶需求在這里頭。

但是,這個他們這一代85後,我覺得在情商方面還有待提高,倒不是說他們這一代人情商低,我覺得情商這個東西是需要一個生活閱歷的積累。

資本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0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