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独家】专访仰融:最脆弱的是“造车”人才


http://www.cnemag.com.cn/tebiebd/toutiaowz/2010-01-25/185203.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81

大连油管爆炸反思:脆弱的安全体系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7/380812.html

随着近年中国石油进口量剧增,沿海出现一大批原油储备基地。发生在大连新港的油管爆炸事故已经为这些储备基地敲响安全警钟。
油储建设应该安全优先

有媒体此前报道称,爆炸地点——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下称“中石油储油库”)附近有油罐99个,储有757万吨石油,在毗邻起火的103号油罐不足百米的地方就有51个液体化工品罐。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沿着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下称“西太平洋石化”)所在的大孤山一路前行,发现附近的油罐确实不少,仅中石油、大连港旗下的商用原油罐就约有12个。

而国家战略储备库并不容易望见。西太平洋石化、大连港等多位工作人员都表示,战略储备库也就在附近。由于担心新港港区的原油码头中断时间过长,此前西太平洋石化还计划申请借用国储基地中的原油,用来应急。

大连国储基地是我国首批四个基地之一,其他三个分别设在镇海、舟山和黄岛,总库容为1200万立方米。《天津南港工业区总体发展规划(2009~2023年)》也透露,其成品油国家战略储备及商业储备库未来将达到2000万吨规模。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教授对本报记者表示,设立国储基地首先要考虑安全第一,其次是方便性。

他认为,之前有关方面在对国储基地选址时,可能更偏向于一些与码头、石化企业相隔不远的地方(设立),但未来可能更要关注国储基地的安全性。

“由于国储长期不动,所以安全性显得最重要。放在化工品、原油油库集中的地方,是否真的合适,需要有关方面谨慎考量。”林伯强表示。

虽然美国的战略原油储备也集中在墨西哥湾,但其储油方式很特殊:美国人把原油注入到盐洞中并密封住。盐洞和深层原油的地质条件类似,减缓了原油的物理及化学反应。该方法现在已被采用到了中国的天然气储备上。

5米间距设计不合理

大连新港油管爆炸发生后,有关部门在油罐区发现了不少安全隐患。

记者发现,爆炸地油罐与油罐间的距离并不大。有媒体就称,部分消防车因罐间道路狭窄,而无法进入事故现场。

当然,记者从《石油库设计规范》中也注意到,立式油罐排与排之间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5米。

宁波大榭万华码头高层就表示:“在对这次火灾做更多总结后,或许相关部门要重新思考上述5米距离设计的合理性。”

她也指出,相关建设单位对油罐、码头设计时,也应该把各种风险因素考虑进去。

“比如说,当时中石油储油库3号油罐燃烧了,紧靠3号罐的2号和5号两罐阀门必须要关闭,才会阻止大火的进入。但管理阀门开关的电动装置却被烧毁, 必须要用人工来转动阀门才行。结果,每个阀门最终通过近10小时的8万圈人工转动才得以关上。这种阀门设计就欠考虑。像我们(万华码头)阀门设计的就是气 动阀,当压力不够、管道放空后,阀门将被自动关闭,可以避免事故的进一步扩大。”上述高层告诉记者。

另一个隐患在于消防用水供应。尽管消防队就在储油库的对面,步行百米而已,但配套用的消防水却难以满足需求。相关部门只有派出战勤保障部队取用海边水作现场支援。如果当时周边消防部队没有配备海边取水设施的话,将会拖慢整个救火的速度。

化工厂集聚风险不低

事实上,国储库跟商业储库的分布是跟着石化企业布局走的,而石化企业集中分布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目前国内大部分石化园区的兴建,是在沿海画出一块区域,设立一个大型炼厂(或一个乙烯厂),众多下游化工厂再围绕在周边。

以镇海炼化为主的宁波化工园区、以上海赛科石化(中石化、BP等合资的乙烯公司)为龙头的上海化工区、以中石油钦州千万吨炼油基地为核心的钦州石化基地等都是如此。

林伯强认为,这样做最大的优势在于,上下游石化产业链可以打通,下游企业获取上游资源的交通、人力成本会最低。

前述宁波万华码头的高层则认为:“化学品企业放在同一区域后,对安保、消防队的压力就会小一些。而且,有些化工区是在岛上的,岛上的居住人口也少,相对来说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可能会与人口密集区隔得更远一些。”

但换个角度看,化工区里的某家公司若发生爆炸、火灾,附近的油罐、化学品灌由于距离过近,很可能发生连锁爆炸。在爆炸现场记者就看到,距离中石油储油库数百米为大连港控股的一批原油罐。受爆炸影响,其中一个原油罐也被熏黑了。

“因此,在一个城市里,可能也需要考虑到化工区域分散的问题。”林伯强说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019

通胀力压脆弱供应链:家乐福大战康师傅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2-14/1NMDAwMDIxMDY1Nw.html

家乐福和康师傅陷入纷争。

12月13日,家乐福(中国)商业有限公司向本报记者确认,家乐福确实存在康师傅产品断货现象。家乐福中国区公关总监陈波称,“断货的原因是,日前接到康师傅的提价通知,家乐福考虑到在通胀背景下,应该稳定物价,暂时没有同意康师傅的提价要求引发的。”

到截稿时止,康师傅品牌所属的顶新国际集团还未有官方回复。

零售业内资深人士认为,“家乐福和康师傅‘开战’,是通货膨胀背景下,在并不牢固的供应商和零售商关系(供零关系)上,打开的一个缺口。两个公司的矛盾激化到停货地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胀给社会商品供应链带来的压力。”

强势对抗

家乐福卖场中,康师傅产品断货,源于康师傅上月做出的提价举动。

11月1日,康师傅旗下的“经典袋面系列”涨价,零售单价由每包2元人民币至2.2元,涨幅为10%。

作为商业价值链条上的联动企业,终端零售企业家乐福并未接受康师傅的涨价要求。陈波证实,“家乐福确实于日前接到了康师傅提出的涨价要求,但是,在目前通涨的背景之下,家乐福考虑到稳定物价,暂未同意其调价。”

但有消息指康师傅方面称,如果选择接受家乐福的不涨价,将势必出现康师傅方便面产品的价格在零售终端出现混乱,“这是康师傅不愿看到的”。

近年来,康师傅方便面品牌一直占据着国内该市场50%的份额。其中,在中高端产品上,康师傅在容器面、高价袋面、中价袋面的市场份额近70%,拥有强大的单一品类商品的话语权。

家乐福多年来一直领跑国内综超市场。根据中国连锁协会公布的百强数据显示,2009年,家乐福国内销售额为366亿元,增幅8.2%,居大润发之后。

互不退让的局面,使得矛盾骤起。11月,从家乐福的河北门店开始,康师傅方便面产品的提价要求,被家乐福全国几乎所有门店拒绝。截至目前,这种状况已经持续一月有余。

按照零售行业惯例,供应商在提价之后,零供双方会对事先已经谈妥的进货价格、合同返点(销售返点)、促销等细节重新以谈判的形式,确认利益切割。有消息称,家乐福甚至要终止与康师傅的2011年年度合同。

不过,事情正在走向调和。

陈波称,家乐福正在与康师傅积极协商,早日争取康师傅相关产品重新上架。

通胀压力

康师傅提价可能将带来新一轮方便面产品提价潮。

此前,众多方便面厂商纷纷采用了变相提价的做法。北京超市发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燕川表示,在过去数月中,主渠道中的方便面厂商,很多企业已经将单包容量从200克变为180克,通过这种减少包装等形式涨价。

这 种现象与此前行业集体涨价如出一辙。2007年,方便面行业经历了集体涨价。康师傅、统一等,纷纷涨价,最高幅度达4成。当时,涨价的背景是,原材料价格 上涨。当时,占方便面成本三成的面粉价格由均价2.04元/公斤,上涨到2.16元/公斤,由此影响到方便面成本增加了1.72%。

11月 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称,10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4%,涨幅比9月份扩大了0.8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0.1%,非食品价 格上涨1.6%。11月,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显示,标一粉、特一粉全国均价环比数据分别上涨3.4%、2.9%。

康师傅做出提价10%的举措,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家乐福方便也坦陈,通胀大背景下,涨价是一个两难举措。

矛盾的焦点在于,如何切割价值链上归属厂商和零售商的利益。对于类似问题,此前,李燕川向本报记者坦陈,“很多(超市发的)供应商也在观望,部分的减少了一些敏感商品对超市的供货量,而超市与供应商的价格是联动的。我们能做的是,尽量为消费者提供相对低价的商品。”

脆弱的供零关系

事实上,通胀使得本不牢固的供零关系更加脆弱。

北京供应商联盟代表姚文华称,今年通胀比较明显,超市供应商家的日子并不好过,供零关系又趋于紧张。供零关系紧张的局面,从今年8月开始,已经陆续出现。家乐福和康师傅打架,仅是众多他所获知的供零关系事件中的一例。

一位年销售额在5000万元的超市供应商称,零售终端强势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近年来,这种情况变得更加严重。

他以家乐福为例介绍称,他与家乐福的2009年合同扣点数(销售返点)为15%,2010年,该数据变为了21%。21%的合同扣点,是食品行业的最高额度,他预估2011年,该数据已经不会出现大的变动。

合同扣点之外,每家零售商的采购策略并不相同。家乐福会要求供应商给出比竞争对手相对低的价格,而沃尔玛的采购人员则会核算出,供应商的最低供货价,会以最低供货价进货。

该供应商认为,沃尔玛会给供应商一部分毛利空间,比家乐福逐年挤压,相对“人性化”。不过,他也表示,他代理的产品,沃尔玛的单店销售相对家乐福会低一些。

同时,该供应商认为,虽然2006年国家相关部委已经出台了《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但是,供应商所交付给零售商的费用并未减少。他举例称,部分超市征收了进店条码费,而在开出的单据上,却显示为促销费。

该供应商表示,自已企业的利润被零售商挤压得并无多少空间。“2003年销售额在400万元,今年销售额是5000万元,最终净利润相差无几”。

针对上述情况,姚文华认为,“厂商、供应商、零售商三个价值链条上的个体中,最强势的是零售商,基于厂商对产品的出厂价有一定底线,所以,流通环节中收取各种费用、扣取返点的零售商,也应该反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97

脆弱的大公司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4/725160.html

在大多數人看來,在商場的叢林法則中拚殺的企業,從弱小到壯大,其各種機制一定經過優勝劣汰,甚至成為小公司們的榜樣。

然而從美國安然、世通事件以及最近的強生賄賂醜聞,到中航油折戟期貨、三鹿「三聚氰胺」事件、雙匯「瘦肉精」事件,行業內的巨無霸們似乎在一夜之間或聲譽遭受嚴重危機,或轟然倒下,可以看出,人們此前印象中的大公司有時也會脆弱得不堪一擊。

「玻璃、陶瓷和聲譽都是很容易破碎的,而且永遠無法修復得完美如初。」本傑明·富蘭克林說。

忽視上游建設釀風險

三鹿「三聚氰胺」事件,雙匯又身陷「瘦肉精」泥潭。一個是中國肉製品市場的品牌企業,佔市場20%以上的份額;另一個一度是中國民營乳製品企業的佼佼者。

雖然存在危及人群、產品範圍、受害程度等方面的不同,但三鹿和雙匯卻有更多的相似之處,比如都是行業翹楚,卻都因為對上游原材料把關不嚴、自律不嚴,被曝光後損失慘重。

觀察這兩家企業,會發現兩家企業都栽在產業鏈缺口上。雙彙集團官網顯示,雙彙集團每年消化3000萬頭生豬,而雙匯自建養豬場一年出欄生豬約為30 萬頭。這意味著,自養比例僅為1%,雙匯每年肉類加工所需的絕大多數原料,都來源於對外收購。雖有屠宰、加工與銷售的優勢,卻缺乏養殖這一重要源頭環節。

回顧三鹿「三聚氰胺」事件同樣如此,由於奶源基地建設投資大、風險高、回收週期長,大乳品廠家全國建廠後並沒有全國養牛,往往建成幾個示範牧場給消 費者以假象後就開始依靠大量的「個體散養」和收奶販子提供原奶。這使得奶農和奶販提供的原料奶變得稀缺,正是乳品廠家的過度爭奪給假奶提供了市場,於是奶 農和奶販為了彌補牛奶的不足甚至為了獲利而摻假的行為層出不窮。

而另一方面,屠宰業資金流轉速度非常快,但養殖業相對較慢,建一個百萬頭養殖場最少需要幾十億元的資金沉澱其間,對習慣於馬上見效、兩頭謀利的屠宰 業企業而言,這是不划算的。同時,興建大型養殖場通常還會受制於土地屬性難定義、土地審批程序複雜等諸多瓶頸,堪稱費時費力不討好。

與國外盛行從種豬到養殖、收購、屠宰、加工、運輸等一條龍的全產業鏈模式相比,由於成本與利潤分配嚴重倒置,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朱天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說,企業因此沒有動力去整合產業鏈低端的養殖環節。

「在質量安全非常重要的企業,對上游的垂直整合是企業控制質量的重要方法。雖然這樣會使企業的成本上升,但是從企業的商譽角度來看是非常值得的。」朱天說。

核心價值觀不可或缺

「創業容易守業難。」對於一些大公司遇到的困境和危機,清華大學經管學院企業戰略系副教授石永恆感慨地向本報表示,品牌對企業意味著高額附加值,所 以現代企業幾乎都不遺餘力地予以打造。企業打下了品牌的天下,逐步發展壯大後,須用心經營才行,但有時這也是企業最容易放鬆的時候。

有的企業發展壯大後,開始背離了培育基業常青的企業的初衷,追求虛化浮誇的品牌宣傳炒作,或是在產業鏈構建、營銷等方面投機取巧或是在構建內控機制時不夠嚴謹,沒有踏踏實實地做好企業經營和產品品質等根本要素,最終問題爆發而導致品牌危機甚至公司倒閉關門。

「一個企業要做到基業常青,必須要有一種核心價值觀的指導,這種核心價值觀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基本準則,比如誠信經營、以人為本、尊重顧客、注重創 新等。」復旦大學管理學院企業管理系副主任李元旭認為,但光有價值觀還不行,還必須把這樣的價值觀轉化為企業的戰略、組織、文化、制度、流程、領導風格、 責權體系等,這樣才能做到價值觀的實踐。

「重要的是企業的社會責任和道德素質。」朱天說,若無自律意識且缺少長遠發展眼光,為了一點蠅頭小利就失去原則的企業發展意識,讓品牌建立在了沙土之上,沒有牢靠的根基,即便大公司也經不住微風輕輕一吹。

價值觀被衝擊

近日美國製藥巨頭強生公司因涉嫌在海外多國憑藉賄賂、回扣手段換取簽訂售藥合同遭起訴,已向美國執法和監管機構繳納7000萬美元,讓很多人對強生的價值觀產生質疑。

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採取非正常手段的可能是個人,但是企業的文化縱容可能是罪魁禍首。此前,在美國各大報紙的頭條上,全球著名的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 的前CEO拉賈特·古普塔(Rajat Gupta)也備受關注,由於受到對沖基金歷史上最大的內幕交易醜聞的牽連,這名印度裔美國精英的形象和聲譽正受到重創。而更為嚴峻的事實是,古普塔曾經 是麥肯錫形象的代表者,這一醜聞使得麥肯錫也深受其擾。一些人認為古普塔時期的麥肯錫,在追求高報酬方面像華爾街的投行一樣也變得更加大膽,使得原有職業 的倫理、專業標準、責任心和獨立判斷意識等價值觀偏離,而這最終導致了古普塔及其門生涉及內幕交易醜聞。

而實際上,一些在文化上不顧一切地追逐高收益、員工管理上過於依賴物質激勵的華爾街投行,在金融危機期間已經遭受挫折。比如已經倒閉的雷曼兄弟,它的研究能力與金融創新能力堪稱世界一流,沒有人比他們更懂風險的含義,然而自身卻最終難逃轟然崩塌的厄運。

「企業作為『理性的經濟人』,追求利益最大化本無可厚非,然而,利益最大化應該是分為短期和長期。長期利潤最大化目標培育的是基業常青的企業,若企業追求的只是短期利益最大化,不免走上錯誤的路徑。」朱天教授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097

通號系寄生鏈創業板公司:類壟斷下的脆弱高成長

http://www.21cbh.com/HTML/2011-7-28/xMMzA3XzM1MzcxMg.html

\

7月28日,「7·23」 動車追尾事件鐵道部初步自查結果出爐,上海鐵路局稱原因是溫州南站信號燈設備存在缺陷,而信號設備為北京全路通信信號設計研究院設計,其是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公司(「通號集團」)下屬的獨資企業。

記 者發現,4家創業板公司佳訊飛鴻(300213.SZ)、世紀瑞爾(300150.SZ)、特銳德(300001.SZ)、鼎漢技術 (300011.SZ)因產品涉及「鐵路調度信息」、「行車安全監控」、「鐵路箱式變電站設備」和「軌道交通信號智能電源」等高鐵相關領域,均與通號集團 有合作。

而將時間回溯到4年前,可以發現上述公司之所以能登陸創業板,實因受益於高鐵建設的推動。

隨著政府對鐵路投資力度的不斷加大,高鐵行業自2008年開始迎來發展高峰期。由此,一批中小公司憑藉鐵道部專屬供應商身份獲取大量訂單,在類壟斷的模式中獲得業績高成長,成功實現了資本市場IPO的重任。

但寄生於鐵路市場的脆弱模式,也為上述公司們的未來經營埋下風險。

「近期事故的頻發勢必會改變高鐵板塊原有的超速發展態勢,若整個產業鏈投資放緩,則將引起連鎖反應,作為鏈條的重要環節,上述寄生鐵路業務的創業板公司因規模較小,產品結構單一,或將首當其衝遭受衝擊。」一位北京地區私募人士表示。

類壟斷下突擊創業板

縱觀上述4家公司登陸創業板的時間,最早為2009年10月首批上市的創業板排頭兵特銳德,最晚是2個月前由新三板轉板而來的佳訊飛鴻。

由此,2008、2009年度的業績情況則是決定其能否順利過會的關鍵。而記者通過查閱招股書數據發現,2008年以來,上述四家公司的業績無一例外地實現了完美高成長。

其中,特銳德表現最為顯著。公司2008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達2.7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24億元大幅增長1.17倍;淨利潤也由去年同期的1842.44萬元暴漲至6119.22萬元。

事實上,四家公司業績的爆發得益於國家高鐵投資力度的增加。根據鐵路「十一五」規劃,預計到2010年,國家將建設14,000公里高速客運專線;鐵路總投資達到1.25萬億元。

依附行業的高度景氣,四家公司紛紛借利好政策「跑馬圈地」,搶奪高鐵配套產品細分市場。

其中,特銳德於2007年、2008年參與了全國所有鐵路客運專線的電力遠動箱變招標,其中2008年中標金額為2.57億元,佔電力遠動箱全部招標總額3.70億元的69.46%。與其對應,公司2008年鐵路方面營業收入高達1.27億元,較同期大幅增長7.07倍。

而從事鐵路行車安全監控的世紀瑞爾,則於2008年與中鐵建電氣化局集團簽訂了7120.88萬元的鐵路綜合視頻監控系統購銷合同,該筆收入佔2009年總營業收入的38.98%,實現的毛利佔比達37.69%。

此外,鼎漢技術的軌道交通信號智能電源系統和軌道交通通信系統2009年營業收入分別較同期增長94.82%和197.53%。

受此影響,公司2009年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較去年同期增長70.21%和83.77%;其中來自鐵路方面的營業收入達1.44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69.10%。

壟斷催生高毛利

在業績高增長背後,是超高的毛利率。在鐵道部專屬供應商名號下,上述公司的毛利率也普遍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由於關係到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鐵路部門對涉及運輸安全的配套產品採購實行必要的行政許可,一般通過行政許可或者專項招標的方式設置較高的產品准入門檻,以達到保證運輸安全的目的。

其中,佳訊飛鴻作為國內少數幾家擁有《鐵路運輸安全設備生產企業認定證書》准入證書的通信信息企業,在鐵路市場競爭方面極具壟斷優勢,2007年到2009年,鐵路市場佔有率分別為47%、47%和48%,連續三年位居第一。

世 紀瑞爾則依賴於公司高層與鐵路部門和央企背後的深厚關係。公開資料顯示,公司董事長牛俊傑,曾任華能精煤公司鐵建部項目工程師;董秘副總經理王聰,曾任中 央組織部主任科員(副處);副總經理張諾愚曾任中國鐵道建築工程總公司鐵路運輸處工程師;技術總監、副總經理尉劍剛曾任鐵道部通信信號總公司軟件中心工程 師。

2008年、2009年,世紀瑞爾在行車安全監控系統領域的市場佔有率為17.15%、20.12%,位列第一。

此外,在毛利率方面,佳訊飛鴻2010年1-9月綜合毛利率為39.92%,其中用於鐵路領域的多媒體調度產品和防災安全監控產品的毛利率分別為51.59%和50.71%。

而機械設備行業的鼎漢技術2006年-2010年毛利率分別高達48.96%、52.39%、52.16%、47.60%和42.91%;特銳德2008年至今的毛利率均穩定在35%左右。

Wind顯示,機械設備行業293家上市公司中,2006~2010年毛利率均圍繞20%波動,若參考2010年數據,則鼎漢技術和特銳德毛利率分別高出平均水平21個百分點和13個百分點。

在「鐵老大」的庇護下,高毛利率加上亮麗的業績表現無疑為上述公司其後衝刺創業板上市掃除關鍵障礙。

寄生模式存隱患

然而,類壟斷模式實現業績高成長背後,同時暗藏著過度依賴鐵路業務留下的隱患。

據2010年年報,在世紀瑞爾、鼎漢技術、特銳德中,鐵路市場營業收入佔比分別高達96.11%、87%和58%,此外2010年1-9月,佳訊飛鴻在鐵路市場實現的銷售收入佔比也達41.83%。

「這種高鐵細分市場配套公司投資風險很大。」北京一位私募人士告訴記者,「過度依賴鐵路業務導致產品結構單一,抗風險能力差;此外,高鐵配套行業受政策影響嚴重,若未來國家減少對高鐵建設方面的投資,這些公司昔日的業績高成長將不復存在。」

「目前,我們對高鐵概念股的看法就兩個字——迴避,現在機構也是觀望為主,畢竟動車追尾事故的原因尚未查明,國家會否因為近期頻繁發生的事故而放緩未來的高鐵建設還不好說。」上述私募人士表示。

「總 的來說,此次甬溫線重大鐵路交通事故的影響將是長期的,一方面,此次事故將面臨責任認定調查,如果最終結果涉及到科技缺陷,那麼相關高鐵概念股將再次面臨 深度利空;另一方面,動車事故肯定會引起鐵路系統內部自查、自糾,人士變動將有可能牽扯出進一步的利空消息,相關鐵路業務附屬企業也會迎來利空衝擊。」一 位鐵路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

而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高博軒認為「即使甬溫線重大鐵路交通事故與技術缺陷有一定的關聯,政府短期內驟減高鐵投資的可能性小,短期內鐵路業務寄生公司業績將不會受到大幅影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48

《脆弱的低估值防線》——這是神馬邏輯? 枯榮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e40a1e01011ax2.html

收到週刊,觀摩了交銀楊女士及其團隊的大作《脆弱的低估值防線》,看完真是驚詫莫名,這是神馬邏輯呢?

楊女士也算是對銀行行業有深入研究的專業人士,記憶中曾多次在媒體上稱:銀行股的歷史底部已經出現(2010年4月30日《中證報》等)。因此,作者觀點的轉變令人關注,但更需要關注的是觀點轉變的邏輯。

楊女士的結論是:「經濟下行的系統性風險之下,低估值不是銀行股的最後防線,但統一的理性預期或會確認當前估值底部。」很拗口,直白說就是:如果人們一致認可目前的低估值(投資價值),那麼低估值就是底線。乍一聽,的確有道理,再想想,似乎什麼也沒說。

什麼是統一的、理性的、預期?如果說楊女士將這個作為「確認當前估值底部」的前提條件,那麼這個前提條件顯然是不存在的。投資從來都存在分歧,並不存在什麼「統一的認識」。其次,市場並不是絕對理性的,充分信息披露和絕對理性的市場只存在於理想之中。拿這個並不存在的前提條件來推導結論,本身就意味著結論也是無效的。

 

楊女士在文章中寫了很多富國銀行的故事、德國「理性發展模式」等等,都是浮云,這段話,才是核心:「也可以說投資者的情緒,或理性的樂觀預期是銀行股底部的最後防線。但短期內影響預期並形成理性預期,並不是一個手無寸金的弱勢分析師說了算的。(俺說了不算啊?關鍵是機構要認可)這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與廣大主流客戶的充分互動,需要多種力量的配合宣傳,既要取得主力機構的認可,又要令廣大中小投資者信服並跟從。」(優秀的賣方研究員,就是編好故事,調動好各路資金,配合好上市公司和機構,吸引廣大股民入場。)

楊女士這幾年推薦銀行股投資機會,強調估值底部,但股價卻毫無反應,於是楊女士也糊塗了:究竟是我錯了?還是市場錯了?經過慘痛的教訓後,楊女士終於醒悟 了:原來不能和市場先生作對啊!市場先生現在心情顯然不佳,歐債危機、中國房地產泡沫和經濟下行,哪樣不令投資者覺得世界末日就在2012年?

即便如此,楊女士仍然表示:「衷心希望即使在2012年經濟下行,銀行依然會有穩定業績增長的前提下,由於理性預期的美好力量,銀行估值不再下降,希望現在就是銀行股底部。就目前的形勢看,這很難實現。

最後還以這樣的美好遠景作為結尾:「在這樣的前景之下,股市也會擺脫劇烈波動的困擾,有更多理性和共識,也許資本市場會不需要太多的從業人員。因為理性勝利之後,大量披著理性外衣的非理性投機行為將無處可逃,自我消滅。

更加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楊女士用富國銀行來闡述她的觀點。她說:「富國銀行1990年、1982年的低估值與業績穩定增長,說明系統性風險的威力巨大,即使個別股票或個別行業基本面不錯,但在經濟下行的大趨勢下,投資者也不會對其有樂觀預期。好時雞犬升天,壞時泥沙俱下,隨大流是多少年來人類喜歡並習慣的行為方式。」

回頭來看富國銀行的歷史發展和市值變動,作者也承認:「因此,經濟再差,在銀行股業績穩定的前提下,理性預期發揮作用的話,估值就會成為最後防線。」

我們對巴菲特投資富國銀行的例子很熟悉,我們有必要看看股神當時在1989年第一次購入、1990年大筆買入富國銀行時是如何思考的呢?他在年報中說:「我們是在 1990 年銀行股一片混亂之間買進 Wells Fargo 的股份的,這種失序的現象是很合理的,幾個月來有些原本經營名聲不錯的銀行,其錯誤的貸款決定卻一一被媒體揭露,隨著一次又一次龐大的損失數字被公佈,銀行業的誠信與保證也一次又一次地被踐踏,漸漸地投資人越來越不敢相信銀行的財務報表數字,趁著大家出脫銀行股之際,我們卻逆勢以 2.9 億美元, 五倍不到的本益比(若是以稅前獲利計算,則本益比甚至不到三倍),買進 Wells Fargo 10%的股份。......若是真有一年如此,雖然我們認為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相當低,我們應該還可以忍受,事實上在伯克希爾選擇購併或是投資一家公司,頭一年不賺錢沒有關係,只要以後每年能夠有20%的股東權益報酬率,儘管如此,加州大地震使得投資人害怕新英格蘭地區也會有同樣的危險,導致 Wells Fargo 在 1990 年幾個月間大跌 50%以上,雖然在股價下跌前我們已買進一些股份,但股價下跌使我們可以開心地用更低的價格撿到更多的股份。」

 

在楊女士感嘆1990年富國銀行估值達到極低水平,盈利卻很穩定(實際上市場先生並不是完全是笨蛋,1992年富國銀行相比1990年盈利下滑了71%),市場如此不理性時。股神卻不吭一聲的在買入。這也許就是:分析師和投資家的最大區別。前者是說服別人,而後者是說服自己。

 

另外,本文並非針對銀行股是否已經達到底部(這個問題僅針對個人有效,底部在哪裡?也許在每個人的心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78

面對收縮QE最脆弱的五大新興經濟體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8668

當今年夏天當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即將削減QE時,一些新興國家意識到必須嚴肅對抗國內的金融改革,當時資金大幅抽離導致新興市場資產暴跌。這一次當市場再次預期美聯儲最快將在本次會議後開始Tapering時,摩根大通指出存在“五大脆弱經濟體”:有五個新興國家面對美聯儲的縮減龐大購債計劃將尤其脆弱。事實上,巴西、印度、印尼、南非和土耳其這五國都在忙於加息應對變化。但是這些國家的仍然沒有展開包括勞動力市場、稅收等困難但是必要的改革,而只有這些結構性的改革才能進一步釋放其經濟活力,吸引更多他們所需要的長期投資。巴西四年前,當Lucimara Tavares的前夫跑路時,他留下了一筆1.2000雷亞爾的貸款,而現在這筆貸款本息達到60,000雷亞爾,因為巴西的消費貸款利率可以高達3位數。Tavares說:“貸款利率一路上漲,但是我的工資不漲。我意識到自己永遠還不請這筆錢,我這輩子都要花在與銀行的討價還價上。”今年年中全球流動性的巨大波動,令巴西利率一度降至歷史低點,但現在又回到了兩位數。如果美聯儲啟動Tapering,那麽將影響包括Tavares在內所有的借款人。(5年內巴西私人部門信貸規模翻了一倍,目前相當於巴西GDP的50%。)今年夏天對美聯儲收縮QE的預期,已經暴露了巴西經濟嚴重失衡,但是這並沒有促使當局采取行動。政府財政赤字仍然在飆升,而政府試圖用管制汽油等商品的價格遏制通脹。而最終的結果可能是,更疲軟的本幣匯率,更高的通脹和利率。由於2014年面臨大選,巴西現政府試圖阻止這一切發生,但是市場是否願意傾聽官員的聲音要另當別論。巴西正面臨信用降級的風險,政治示威可能發生在明年世界杯期間。巴克萊認為“不管誰贏得大選,都必須重整商業信心並促進投資。” 印度印度很有可能是在今年第一次Tapering預期高潮時受沖擊最大的國家,這一次美聯儲如果展開行動,將威脅到正在反彈的盧比和上漲中的印度股市。上周印度股市創歷史新高,投資者預期明年大選後的新政府將有利於該國工商業發展,這將令亞洲第三大經濟體發展前景看好。由於印度央行新行長Raghuram Rajan繼續嚴厲控制黃金進口,旨在吸引印度僑民儲蓄投資的政策意外獲得成功,目前對美聯儲收縮QE沖擊的憂慮有所平息。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說:“黃金管制加上吸收海外居民儲蓄,讓印度建立了600億美元的緩沖資金,再加上本次Tapering很可能將是良性的,所以美聯儲此次沖擊影響可能有限,除非這次收縮規模出乎意料的大,並導致10年期美債收益率大幅上漲。”如果美聯儲展開強有力的行動可能將顛覆印度溫和的複蘇。三季度印度GDP增幅只有可憐的4.8%,上周最新的數據顯示通脹繼續上漲,同時工業產出仍然在下滑。Ahya 說:“印度還沒解決自己的問題,資金流入為印度贏得了時間,但是他們必須在三到六個月之內做更多事情。”土耳其安卡拉對即將到來的Tapering反應是什麽?答案是“就讓它來吧”。但這個看似勇敢的回答似乎更讓人憂慮土耳其政府無視自己面臨的問題,並使得土耳其在“脆弱五國”中更引人矚目。伊斯坦布爾股票交易所總裁Ibrahim Turhan認為,什麽地方資金稀缺,什麽地方強有力的股市將會起到關鍵的作用(對他而言這個地方就是土耳其),土耳其財長Mehmet Simsek 認為,今年夏季的動蕩,已經讓市場做出了調整適應寬松資金減少的局面,現在投資者的美元更傾向購買有較高收益的本地資產。一些投資者認為美聯儲行動的最初沖擊將是有限的,尤其是如果“前瞻指引”強調將保持低利率政策不變時。但問題是土耳其的基礎經濟狀況堪憂。如果從政府債務和赤字看土耳其經濟還算健康,尤其是與印尼和巴西相比;但是由於土耳其高度依賴熱錢,其經濟前景就顯得不那麽樂觀。超過80%的經常帳赤字(相當於7.5%的GDP)屬於短期融資而不是海外直接投資。與此同時,一些土耳其企業積累了大量短期外幣債務。不單單是美聯儲的Tapering,土耳其目前還面臨潛在的政治風險。土耳其明年進行大選,目前執政聯盟內部正在自相殘殺,數名政治人物正在接受犯罪調查。這將使得解決低勞動力參與率,儲蓄率下滑等結構性難題變得不太可能。南非除了Tapering預期之外,非洲第一大經濟體正受到國內問題困擾,而對潛在的資金外逃只會惡化這個局面。南非經濟增長率降至2009年衰退來最低,失業率高達25%,貧困率居高不下。分析師預期今年GDP將跌至2%以下,遠低於2006年5.6%的高峰值。南非經常帳赤字已經達到了相當於6.8%的GDP。南非財長Pravin Gordhan年初說,美國貨幣當局應該增強溝通和透明度,來幫助應對潛在的沖擊。但是他承認新興國家必須“做好自己的功課”減少赤字增強經濟信心。盡管面臨各種不利因素,Gordhan 承諾未來3年將保持支出每年增長2.2%,盡管執政的南非國大黨明年要面臨大選。但是分析師認為他們現在希望看到減少支出浪費,更多可持續的措施促進增長和出口,並降低赤字。印度尼西亞自6月以來印尼央行把基準利率總共上調了175個基點,部分原因是夏天的資本外逃對印尼盾構成了巨大壓力。印尼經常帳赤字已經加大至90年代東南亞金融危機以來最大。盡管利率提高,但是印尼盾目前處於歷史低點。本幣走軟有助於實現政府明年把經常帳赤字率降至2.5%的目標,因為低本幣匯率有利於出口,預期今年印尼經常帳赤字占GDP比率為4.4%。經濟學家認為高利率很快將抑制進口需求,從而進一步降低經常帳赤字。但是另一些人認為一旦美聯儲展開Tapering,印尼需要做更多事情穩定經濟。目前外國人持有了印尼政府三分之一的債務。世行最近把印尼2014年經濟增長展望下調至5.3%,而2012年該國經濟增長率為6.3%。與印度一樣,印尼今年也將大選,這將使得亟需進行的結構性改革前景黯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250

抉擇 越依賴中國,台灣越脆弱


2014-06-30  TCW  
 

 

美國西岸時間六月十九日下午五點鐘,洛杉磯的半島酒店,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接受《商業週刊》獨家專訪,這是她首度接受台灣媒體訪問。

針對《商業週刊》提出的兩岸情勢及美中台關係演變問題,希拉蕊絲毫不閃避,更五度提醒,台灣與中國越來越密切的交流,「正面臨轉捩點」!雖然過去台灣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好,但現在「你們必須權衡,到底要開放到什麼程度才適當,否則將失去經濟獨立,」而「失去經濟獨立,將會影響你們的政治獨立自主。」

她還說,若台灣依賴中國太深,「這會讓你們變得脆弱(vulnerable)。」最後,她提醒,台灣與中國相處時,要「小心一點!精明一點!(carefully , and smartly)」

不論路透社或《華爾街日報》的近期民調,希拉蕊都獲過半數美國公民支持,極有可能在二○一六年成為美國首位女總統,因此她對台灣與兩岸關係的看法,勢將產生重大影響。

更重要的是,這也是目前為止,國際政壇影響力最高層級人士,對台灣處理兩岸關係所發出的最直白話語。在此之前,美國高層官員,包括希拉蕊在國務卿任內,乃至她夫婿柯林頓卸任總統後來台演講、受訪,也都未曾如此直接提醒台灣要「小心」與中國的交流、直指兩岸關係正面臨轉捩點。希拉蕊此番暢談兩岸問題,反映她在辭官後、參選前的真心想法,未來的美、中、台三角棋局會因此產生何種改變,深值重視。

採訪當天,《商周》團隊經過層層關卡,終於見到希拉蕊。

「嗨!你們好嗎!很高興看到你們,謝謝你們來,」希拉蕊跟我們逐一握手招呼之後,腳步流暢的走向預設的受訪座位。這一天,她一反過去的鮮豔色調,改穿一襲淡雅的黑白套裝,聲音高亢有活力,不時微笑、睜大雙眼,表現出對我們話題的興趣。

我們特別從台北帶來傳統台灣客家花布,底色是希拉蕊喜愛的桃紅,就在這鋪上花布的茶几前,希拉蕊首度接受台灣媒體採訪。

兩年後可能成為「全世界最有權勢人物」的希拉蕊,對台灣有何深入看法和建言?以下即為《商周》專訪全文翻譯。

《商業週刊》問(以下簡稱問):恭喜!這是你新書《抉擇》(Hard Choices)的中文版,它在台灣引起不少迴響。

希拉蕊答(以下簡稱答):我很高興我的書在台灣受歡迎!

我希望這段訪談,不只說給台灣人聽,也能夠說給全世界的華人聽。

你知道嗎?有件事很好玩(提高聲調),我在美國舉辦了多場的巡迴簽書會,來了很多台灣學生,竟然還有更多的中國學生到我的簽書會,是不是挺有意思?他們說自己是學生,我總是很開心看到他們,也希望他們(指台灣學生跟中國學生)能「跟彼此對話」(大笑。一開始,希拉蕊即表達自己瞭解兩岸關係之敏感)。

問:先感謝你接受我們訪問。同樣身為女性領導者,我相信,在二○一六年最有權勢的人會是女性。

答:(呵呵笑)我不確定這是否會成真!但是非常感謝你們提出這種觀點。 在政治和商業領域,我希望我的國家能實現兩性平等,如同我看到你們三位優秀的(女性)媒體人遠道而來,非常高興。

問:在二○一六年,台灣和美國都有可能出現首位女總統;當越來越多的女性國家領導者出現,女力的崛起將如何改變世界?

答:我認為(女性領導者)有三種方式有助於改變世界。首先,女人的力量可以除掉障礙,就是我所謂的玻璃天花板效應。對於懷有夢想的年輕女性來說,她們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某些事,只因為她們沒見過其他人成功過。第二,有助於終結潛在的歧視,包含政治在內,在家庭、工作和社會上遇到的各種性別歧視;如果你國家的總統是女性,人們就比較不會歧視女性。

第三,證據顯示,女性領導者對於家庭,以及張羅全家所需的母親,有更深的關懷,比起男性,她們會比男性領導人訂出對女性和家庭更有同理心的政策。

問:你是巧實力的專家,如果你是台灣總統(希拉蕊揚眉微笑),你會如何處理與中國的關係,既與中國維持密切的經濟連結,又能在政治上保持獨立?

答:多年以來,台灣做得很好。但我瞭解取得平衡很困難,

任何台灣領導人,必須時時權衡,對中國要開放到什麼程度才算適當。

我們都知道,中國有巨大的市場,台灣也想西進,從中獲取利益,但是中國也想在台灣市場拿到好處。你們必須謹慎小心(careful)、深謀遠慮(thoughtful)(加重語氣),並繼續從跟中國的合作中,試圖取得平衡。但這對你們會越來越難,因為來自中國的要求會越來越多,因為中國發展得如此大。

每當你們做決定時,都得審慎檢視其預期結果,以及是否會有我們所謂「始料未及」(加強語氣)的後果(unintended consequences),無論是貿易協議或是飛航協議,任何通常要持續二年、三年、五年或十年才可能看到其影響的協議(都該檢視)。不過,我認為台灣過去做得非常好。

問:所以,你確實認為經濟上的依賴會降低政治上的獨立?

答:我相信如此,歐洲就有現成的例子。我關心的區域之一是烏克蘭,它變得非常依賴俄羅斯(加重語氣);烏克蘭和其他歐洲國家,主要的能源都來自俄羅斯,當俄羅斯切斷能源供應,調價格,他們政治的獨立性就降低。

有經濟獨立,才有政治的獨立自主。如今的世界,我們都有某種程度的互依性,你們必須「權衡」到底要開放到什麼程度,以免失去經濟獨立,失去經濟獨立會影響你們政治獨立自主,對任何國家而言皆是如此。

問:你會不會覺得,當台灣跟中國靠得越來越近,美國與台灣就越離越遠?

答:我不同意這種說法(拉高音調)。

台灣加強與中國的關係是可理解而且適當的。只要你做到我剛才說的,深謀遠慮,不是只想到今天,而是想到十年後,這(指對中國的開放)代表什麼意義。 美國仍然堅持「一個中國」政策,這是基於美中三公報和台灣關係法,但是,我們一直願意支持台灣對抗中國的處處妨礙,我們會持續這樣做,我沒有看到現在美台關係有大改變。

問:你認為台灣在亞洲的權力平衡中扮演什麼角色?

答:我想這應該由台灣的政府與人民做決定。

儘管你們首要的考量是與中國的關係,但是我相信,東南亞的各個國家,團結合作是很重要的。以東海或南海來說,我們也想避免衝突,沒有人想(衝突),對全球經濟也沒好處。我認為台灣可以與其他利益團體一起合作,確保中國與其他人保持友善關係的同時,也能夠照國際經濟和國際政治的規則與期望行事。

我試著說服中國好幾次,關於他們跟菲律賓、越南的領土爭議,他們應該透過協商解決,找到雙贏的方法。你也知道中國並沒有這樣做,他們基本上就是想宰制很多區域。

我覺得這很危險,有好幾次他們差點跟日本的漁船與保安船艦公然衝突,和越南因為鑽油平台起幹戈,與菲律賓為了領域對峙,最終這對所有人都沒好處。

台灣可以用過來人的角度,告訴其他國家該怎麼跟中國人相處,如何以更和平的方式達到共識。

問:你認為,台灣政府對中國關係,是否處理得很好?

答:(思考兩秒)歷史上看來是。一開始是防衛、發展經濟,建立國防以保護自己,跟美國密切合作;然後(近期)轉趨緩和,偏向經濟,兩岸適度的接觸。

你們正面臨轉捩點! 現在你們得決定經濟對中國的依賴程度,學到處理這段關係的能力,找出「到此為止,不能越界」的底線,

例如我們可以在這項協議合作,但是在另一項協議則否。

如果中國想要的更多,就會施壓,會讓你們壓力罩頂,我想你們必須以台灣的長期利益權衡這些東西。沒有人可以幫你們決定。

問:中國認為台灣是他的核心利益(core interest,指國內事務),你覺得對美國而言,台灣是哪一種利益?

答:是非常重要的利益。我們定義利益的方式和中國不同,美國在全球有各種不同的利益。我擔任國務卿時,(美國)銷售台灣武器,這引起中國很大反感。我們告訴中國的理由是,美國堅信台灣的人民與政府有權利保護自己、擁有他們需要的裝備,美國會持續提供這些防衛。

所以美國把台灣放在優先順位,現在也依舊會是最優先順序。

我們「一個中國政策」的核心是,希望中國與台灣能和平相處,我們不希望看到台灣的獨立自主被威脅或破壞(we don't wanna see Taiwan's independence being threatened, undermined),不希望看到台灣因為不公平的競爭而經濟重創,所以我們持續將台灣列為我們的優先順位。

問:所以你認為兩岸問題是國際事務,而不是中國的核心利益,如同南海問題?

答:(思考兩秒)台灣處於很特殊的狀況,其實,中國宣稱在南海的許多權益是連結它對台灣的權益,你們應該知道台灣有個島在那裡(編按:太平島),所以中國可以宣稱南海是自己的利益。如果讓中國主張與控制南海,危害他人的經濟與完整性,我不認為對於這區域的利益是有利的。

台灣必須決定你們在這事件想扮演的角色,現在你們並未介入跟越南、菲律賓和日本的爭議,你們可能也不想介入,讓中國自己去解決,(你們)只是保衛自己所認定的水域。

問:所以你認為依賴中國越深會越危險?

答:我想這會讓你們變得脆弱(vulnerable)。但是我也夠現實到足以瞭解,你們一定得在某種程度上依賴中國,(畢竟)那裡有這麼大的市場。如何處理這件事,是台灣正面臨的關鍵試驗。

我知道你們內部正在爭論,有個兩岸經濟協定(指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政府認為它對台灣有利,但是有其他團體質疑,能不能進入上海或北京是誰的利益,我想你們必須有雪亮雙眼和冷靜頭腦。

台灣也有利益團體樂見台灣跟中國越走越近,因為他們從中大發利市,是吧?但是我認為像是你們一樣的媒體,還有政府,必須先退一步想想,好好的問自己,「這真的是台灣長期利益?」

經過分析後,答案可能是或者不是,取決於你們找到的證據,不是來自於政治或者商業利益的考量。

問:中國最近對於安潔莉娜裘莉感到很惱怒,因為她稱李安是台灣人。

答:喔,我不知道耶,她究竟做了什麼事啊?

問:裘莉說導演李安是台灣人,而非中國人。根據你的經驗,中國人總是這麼敏感?

答:(希拉蕊和幕僚都笑了)他們對於西藏和達賴喇嘛很敏感,非常敏感,對於內部異議分子也很敏感。

你們有很有活力的政治體系,大家會對彼此大呼小叫、撰文評論,但這些在中國那邊不被允許。

他們(中國)在經濟上大為成功,但是還沒認知到,如果想持續創造經濟成功,必須給人們自由去創立事業、流通商品、擁有想像力去創造機會,他們(指中國人民)會要求要更多的政治自由,這將形成內部壓力,成為他們的兩難。

現在他們試圖隔絕異議分子,但是在網際網路世界,這是很難做到的。

我希望中國變得更好,我希望看到中國進化到更開放自由與尊重人權,我希望看到中國人獲得這樣的權利,我很尊敬中國創造的經濟奇蹟,如同我很尊敬台灣創造的經濟奇蹟。

但是現在中國的領導者思考如何持續經濟成長時,他們得到的結論是,必須非常敏感的處理異議分子或是反對聲浪,否則他們沒法讓所有人專心創造經濟奇蹟,這是我的觀察。

問:你二○一一年在《大西洋月刊》的專訪中說,中國的系統注定會失敗(Chinese system is doomed),你現在依舊這樣認為嗎?

答:我想如果他們沒解決貪污問題,沒有解決絕大多數的經濟是依賴國有企業的問題,如果他們持續壓制政治意見,我認為來自內部的威脅會變多。

從他們的立場來說,過去三十年的方法有效,所以一點都不想改變。

我確信中國很多領導者知道該改變,否則會遇到大規模抗議、抗爭和經濟問題等等,未來數年,他們會遭遇很多挑戰。

問:你認為習近平是哪一種領導人?

答:一個非常聰明的領導者,很強力的領導者。他試圖強化國家力量以凌駕軍隊勢力,以讓共產黨繼續掌控;也試著打擊貪污,因為他知道這就像是癌症,會吞噬中共政權的合法性。我認為他是很聰明又有決心的領導者。

問:你覺得他會帶來什麼改變?

答:我還不知道(笑)。我想他才正開始,我不認為我們之中有人知道他在五年到七年間將會成就什麼。但是我知道他很有決心,他看到中國內部的問題,希望著手處理,但是同時他也希望持續維持中國內部與外部勢力,這是你看到南海爭議的原因。

問:關於如何跟中國相處,如果請你給台灣一個建議,會是什麼?

答:小心一點! 還有,更精明一點!(carefully , and smartly)

【延伸閱讀】不怕中國跳腳,鷹派希拉蕊任內2度軍售台灣——希拉蕊對兩岸重要談話《參議員時期》●2008/3期許總統馬英九開啟兩岸對話:她呼籲降低台海與東亞緊張情勢

《國務卿時期》●2009/2上任首次訪問中國:與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記者會上表達對西藏、台灣、人權和宗教自由的意見

●2009/4回應派兵台灣:沒正面回應,只重申「一個中國」政策與《台灣關係法》

●2010/1回應對台軍售:面對中國抗議,她指依《台灣關係法》,會繼續提供台灣防禦性武器

●2010/7談領土爭議:宣稱美支持各方在不受威脅下,採取合作的外交途徑解決各種領土爭議,反對任一方採用武力或威嚇方式

●2011/5評中國人權:中國的人權紀錄可悲,他們試圖阻止民主浪潮,終將徒勞無功

●2011/9再談對台軍售:重申基於台灣關係法,美將對台軍售,提供台灣與中國對話的信心

●2011/11澄清棄台疑慮:在美國東西中心發表亞太政策,指「台灣是重要的安全與經濟夥伴」

●2012/3發表對中國強硬談話:呼籲中國善盡保障人權與基本自由的義務,指出美國正強化與亞太國家的關係,包括與台灣的非官方關係

《國務卿卸任1年後》●2014/6接受《商周》專訪:提醒台灣應根據長期利益,審慎考量與中國交往的深度

整理:曾如瑩

【延伸閱讀】南海問題》遏阻中國南海擴張 她態度強硬2010年在北京舉行的美中戰略與經濟對話上,中國宣稱南海領土主權與台灣、西藏一樣,都是屬於中國的「核心利益(core interest)」,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不許外來干涉,試圖把領土爭議定義為「國內事務」。

希拉蕊則聯合與中國有領土爭議的東協國家,與之對抗。她以「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聯合越南等國家,讓TPP成為美國介入亞太事務與對抗中國的跳板。

2010年7月在河內舉行東協區域論壇,當各方討論貿易、氣候變化和人口販賣等問題,希拉蕊讓越南率先發難提出南海領土爭議,接著其他國家代表接連發言呼籲共同合作解決南海爭議。

即便中國代表反對在此會議提南海爭議,希拉蕊卻指出「南海的自由航行權屬於美國的「國家利益(national interest),」將此問題定義為國際問題,以對抗中國的「核心利益」之說,成功遏阻中國在南海過度擴張。(文●曾如瑩)

【延伸閱讀】訪台第一次》29年前 她以州長夫人身份與俞國華握手希拉蕊早在1985年10月,就與時任阿肯色州長的夫婿比爾.柯林頓一同訪台,行程中與時任行政院長的俞國華握手,當時她戴著又大又厚的黑框眼鏡,與如今俐落造型大異其趣。她在這次《商周》專訪中聊到,「我和先生在1980年代就去過台灣,我們在那裡過一段很棒的時光,非常有趣」。

希拉蕊對台灣和中國不陌生,她在2008年與歐巴馬競爭民主黨內總統初選時,常標榜自己與中國官方打交道的豐富經驗,凸顯她有能力處理對中關係。

她在2003年出版的回憶錄《活出歷史》提到訪中的趣事。1995年9月,她代表美國到北京參加聯合國第4屆世界婦女會議,演講結束後回飯店休息,不經意向助理說她這趟出訪好久沒看報紙,如果能看到一份《國際先鋒論壇報》該有多好。幾分鐘後,她和幕僚聽到撞門聲,一份《國際先鋒論壇報》出現在房門前。她和助理警覺到被監聽,後來還開玩笑在房間高喊希望吃到披薩、牛排、奶昔……,可惜都未如願。

那天,她的演說批評到中國強制墮胎時,記者室轉播突然被消音。當年回憶錄在中國出版,批評北京政權的段落便遭刪除、修改,她非常生氣。這些親身經歷,讓她對中國言論自由和人權問題深有所感,國務卿任內談這些議題也不客氣。(文●田習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391

反脆弱:從諾基亞裁員看組織的不可靠性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804/144667.html
這兩天,在微博上討論激烈的一則消息是:被微軟收購的諾基亞大幅裁員,僅北京有2400餘名人員裁撤,相關合作單位也有數千人遭受波及。很多員工紛紛組織抗議,看著那些年齡頗長、掛著工牌、拿著印著抗議口號A4紙、手拿iPhone的諾基亞員工,讓人有種深深的悲涼感。

我還清晰的記得,我剛大學畢業時,去找湖南華為辦事處的一個朋友,諾基亞和他們在一棟樓,結果我誤入了諾基亞那層,穿著修身職業裝的漂亮前台和印著NOKIA巨大LOGO、品味不俗的裝修,讓當時剛大學畢業不久的我驚嘆不已,這才幾年時間,已經完全沒落了。

被稱為現代最偉大的思想者之一的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Nassim Nicholas Taleb)在其著作《黑天鵝》中提出過一個著名概念:「黑天鵝事件」,泛指是事先無法預測,但是影響巨大的意外事件。事件的發生,推翻了人們根據歷史經驗得到的一切認知。這個概念來源於一個故事,歐洲人一直認為天鵝都是白色的,直到在澳洲發現了黑色的天鵝。一隻黑天鵝的出現,推翻了人們根據幾百萬隻白天鵝得出的結論。這對於長期生活「前著名」外企諾基亞的員工來說,無疑就是整個人生中的「黑天鵝事件」,這會極大影響到他們以後的生活甚至一生。

針對黑天鵝事件巨大的影響,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在他另外一本著作《反脆弱》中提到:「脆弱的對立面不是堅強,而是反脆弱,殺不死我的,使我更強大。既然黑天鵝事件無法避免,那就想辦法從中獲取最大利益,每一件事情都會從波動得到利益或承受損失。脆弱是指因為波動和不確定而承受損失。反脆弱則是讓自己避免這些損失,甚至因此獲利。」

這裡面有個很有趣的案例,可以和諾基亞裁員對比著看看:有兩兄弟約翰和喬治,約翰多年來在一家銀行任職,有一份看起來很穩定的的收入,還有其他福利。喬治是一名出租車司機,收入時多時少。兩者相對比起來,出租司機確實由於天氣等不確定性,看起來確實沒有銀行的白領工作穩定,事實是這樣嗎?

《反脆弱》提到:人們在生活中的核心錯覺,即認為隨機性是有風險的,消除隨機性,就可以消除風險。類似於出租司機的職業,沒有什麼事件能夠一下子完全切斷其收入來源,因為他們具有強韌的抵禦變化和適應能力(有人用的詞是「耐操」,很形象),這種角色和創業者有驚人的相似性,創業者面臨的是系統性的工作、高強度的工作節奏、超人的抗壓能力,靈活的變通和適應能力等等。而對於約翰那樣的高級白領來說,他從事的是一個龐大工作鏈條上很小的一部分,在數十年日復一日的工作中,溫室效應使他抗風險能力大大下降。在後來,約翰遭遇了可怕的金融危機,他在50多歲失業,這對他來說簡直是毀滅性打擊。

為什麼當危機發生時貌似很穩定的高級白領,會變得一下子束手無策?根本原因就在於高級白領意識裡平時會刻意規避不確定性,極度厭惡風險。在數十年日復一日的工作中,他的工作技能和成長在某個時間其實已經停止增長了,抗風險能力大大下降,而且他只是一個環節的很小的切片,對組織形成了高度的依賴性。一旦他的工作有波動,他用來應付風險的能力是很有限的。看起來很穩定的工作其實很脆弱,因為他不僅沒有反脆弱能力,甚至喪失了基本的應付能力。

諾基亞、寶潔、MOTO等老牌外企裁掉的這批人有很多共同特點:年齡不小、習慣了舒適的環境、歐美式的管理方式和思維方式、身價不會低、自尊心和優越感很強、對環境和組織依賴性很強、民企或者創業公司很長時間在他們入職清單中連備胎都不是。這些人就像電影《後會無期》裡被主角江河放進鍋子裡的那隻青蛙,當意識到所在的環境有危機甚至是要命時,剛掙扎幾下,現實巨大的蓋子卻把他們直接拍回了熱鍋裡。

在互聯網圈子,一直有個討論很激烈的問題:到底呆在騰訊等這樣的大公司還是選擇自己出去創業?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在大公司呆著,名氣大、福利、獎金、分紅等各種利好,大樹底下好乘涼;出去創業,資金、發展、人員等各種問題,甚至連明天的午餐都不知道在哪。在諾基亞抗議裁員的照片上,可以看到很多40多或者50多點的人,如果沒預料錯,這些人應該是準備在這養老度過的,沒想到事情突然變化了,補償再合理,也沒法替代工作,心理不能接受是可以理解。但是落到這般田地,和個人的思維方式是不是有很大關係呢?

很多人喜歡把自己的命運寄託在一個組織或者別人身上,殊不知,在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的這個時代,任何中心和機構、組織、權威都有被解構和顛覆的風險,一個組織和他人的防禦能力都有限時,這種寄託根本沒有任何抗風險能力。之前有人調侃:看完《集結號》才知道組織不可靠,其實,組織是一直不可靠的,只有自己的反脆弱能力加強才是最可靠的,現在的諾基亞、剛剛被打入冷宮的騰訊微博、被打包出售給京東的騰訊電商、還有之前的戴爾等等,生動的案例不勝枚數。

最後說一句:諾基亞員工的「討伐微軟的戰鬥檄文」寫的真爛,幾千里面就不能找一個文字寫的好點的人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092

中國污水防線,哪裡最脆弱? 污水處理廠:水務巨頭成超標專業戶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2978

目前全國設市城市、縣累計建成污水處理廠3622座,而根據IPE統計,6年間的違規監管記錄達到了驚人的4961條,平均每座污水處理廠就約有1.4條。

從數據分析中可以看出,很多在國內外上市的大型水務企業並不能獨善其身,不少已成為違規專業戶,嚴重程度不遜於其他普通污水處理廠。

環保部最近準備對污水處理廠動刀。據媒體報導稱,環保部派出20個調研小組,正在對全國污水處理廠的污染問題進行摸底調研,不久將會有結果面世。

這已是一場遲到的全國性調研。污水處理廠成為「過水廠」、「曬太陽」工程早非新聞,從環保部到各地的日常監測來看,原本應為污水最後一道防線的污水處理廠,結果反成污染大戶。

環保組織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在其編制的中國水污染地圖數據庫中,整理了從2008年到2013年間各地污水處理廠的違規監管記錄。目前全國設市城市、縣累計建成污水處理廠3622座,而根據IPE統計,6年間的違規監管記錄達到了驚人的4961條,平均每座污水處理廠就約有1.4條。

從數據分析中可以看出,很多在國內外上市的大型水務企業並不能獨善其身,不少已成為違規「專業戶」,嚴重程度不遜於其他普通污水處理廠。

污水處理廠:超標最多的污染源

2008年至2013年,正是國家兩個五年規劃期間,大量上馬污水處理廠的黃金時期。在「十一五」末年,即2010年,全國設市城市、縣及部分重點建制鎮累計建成污水處理廠,是「十五」末的3倍。

在這令人矚目的數據背後,另一組數據則令人難堪。

——從這6年共4961條記錄的時間趨勢上看,隨著污水處理廠數量的增多,違規記錄在逐年增加。2011年為陡增的一年,達到1163條,較2010年大幅上升160%。

陡增的原因,與政府環境監管信息公開密切關聯。2011年起,各省陸續開始每季度公佈國家重點監控企業的監管記錄,而污水處理廠是重要一項。其中,因出水水質超標而被披露的污水處理廠記錄佔IPE數據庫記錄總數的三至四成,成為最主要的違規原因。其他常見的還包括:處理設施運行不正常、在線監控運行不正常、建設項目未完成環保驗收等。

——數據表明,污水處理廠超標情況甚至比其他污染源更嚴重。IPE對江蘇、山東、河北等14個有代表性省份2014年一季度監督性監測結果進行分析,污水處理廠的平均超標比例達17.7%,顯著高於國控廢水重點污染源9.5%的平均超標比例。

——從地域分佈來看,江蘇、浙江和山東是監管記錄最多的前三名,包攬了監管記錄總數的超四成。這三省的共同特點是人口密集、工業發達、污水處理廠數量眾多,同時污染源信息公開也處在全國前列。比如,江蘇和浙江兩省自2008年起每年對污水處理廠環境運行狀況展開信用評級,公示記錄中顯示「有問題」的污水處理廠佔到該省記錄總數的兩到三成。

——從超標因子數量上看,上述抽樣中,超標最多的因子依次是糞大腸菌群、總磷、總氮、懸浮物、氨氮。

其中,一批污水處理廠對「十一五」減排最重要指標化學需氧量(COD)和氨氮依然未能有效控制。這個問題在江蘇、河北和新疆等省份更加突出。環保部副部長翟青在一次新聞發佈會中強調,「有專家測算,化學需氧量和氨氮總量必須削減30%-50%,我們的水環境才會有根本性改變。」而今斥巨資建設的污水處理廠卻不能有效削減污染物總量,將嚴重影響水污染治理規劃的實施效果。

總磷、總氮、氨氮三項超標次數達263次,佔總超標比例的43.5%。這一結果顯示污水處理廠二級處理中,脫氮除磷的效率及工藝穩定性存在不小問題。考慮到監測時間是在第一季度,冬季偏低的水溫也可能影響脫氮的效果。

中國許多湖泊、河流受到富營養化的困擾,包括太湖、巢湖和滇池在內的重要水域多次暴發藍藻,近海亦常受到赤潮等影響。氮、磷等營養物質過量排入正是導致富營養化的最重要因素。

超標次數比較少的因子是有毒有害物質,包括重金屬鎳、鉻、汞、砷等,以及氰化物、苯胺類等有害物質。這些污染物主要是由工業污水處理廠排放造成。儘管次數少,但危害極大,很容易造成水污染突發事件。

例如,在2014年第一季度,多家污水處理廠被發現重金屬超標。其中專門為無錫一家工業園區處理電鍍廢水的江蘇金麟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被發現總鎳最大超標15倍;河北的元氏縣槐陽污水處理廠六價鉻最大超標6倍,總鉻最大超標2.6倍;而石家莊經濟技術開發區污水處理廠則被發現總汞最大超標2.5倍。

污水防線,哪裡最脆弱? (何籽/圖)

污水處理廠全國違規記錄數量的歷年變化,2011 年突增160%。 (何籽/圖)

水務上市公司:超標常客

值得注意的是,污水處理廠頻頻上黑名單的背後,也存在著多家知名水務上市公司的身影。

IPE污染地圖的「綠色證券」數據庫顯示,大型的水務上市公司有著多條超標違規的監管記錄,其中不乏知名的外資水務巨頭如凱發集團、威立雅,在香港上市的光大國際、上海實業等。

數據統計結果顯示,2007年至2014年間,9家大型水務上市公司共有違規監管記錄198條,最多的是光大國際,達到41條。這9家上市公司的污水處理規模在全國名列前茅,因反覆違規而帶來的環境風險不容小覷。

以新加坡上市公司凱發集團為例,「綠色證券」數據庫顯示,這家被譽為亞洲一流的水處理企業,其下屬關聯方竟存在多達33條的環境違規記錄。

這家企業在長三角運營多座污水處理廠,其中位於無錫、常州、泰州的污水處理廠已是多次出現超標,而位於揚州、南通的亦有不良環境記錄。

更令人驚訝的是其在江西景德鎮樂平工業園區的表現。據《法制日報》等媒體報導,樂平工業園區集中多家高污染的化工和醫藥企業,而凱發集團於2007年建成的園區集中式污水處理廠,直至兩年後仍不能正常運轉。當時,媒體等調查人員在現場提出查看出水記錄時,發現企業工作人員竟然「正對著一張出水記錄單,商量著如何填寫出水數據」。

在污染地圖數據庫裡,上述園區污水處理廠2013年因「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行方面存在突出問題」被環保部掛牌督辦,2014年又因「總排口總磷超標排放」被責令限期整改。

位於河北廊坊的凱發新泉水務有限公司的排放數據同樣令人疑惑。環保部門公佈的2014年第二季度污水處理廠監管記錄顯示,4月28日這家污水處理廠的氨氮取樣檢測達到出水標準。然而在環保監督性執法僅僅過去3天,5月1日開始,該廠出水中的氨氮濃度直線飆升,超標近4倍。這樣的超標排放在5、6、7三個月內又頻繁出現。

同樣是國際知名水務集團,威立雅在華運營的多家污水處理廠也存在19條環境監管記錄。而威立雅在海口、烏魯木齊、深圳、邯鄲等地的部分污水處理廠還在執行二級排放標準,與同區域內其他污水處理廠相比,甚至更為寬鬆。

按照《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的規定,即使按其最高水準的「一級A」排放標準,如對照《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也僅相當於地表水劣V類(V類主要適用於農業用水區及一般景觀要求水域,為最低級別,劣V類污染程度更差,屬於不可直接利用甚至接觸的污水)。而「二級標準」則差距更大,大約相當於V類水的2.5至12.5倍(分別按COD、氨氮標準限值比較)。

即使在這樣寬鬆的標準下,威立雅執行二級排放標準的烏魯木齊河東威立雅水務有限公司、深圳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南山污水處理廠等廠依然在2012、2013年出現超標記錄。

全面透明,釐清責任

按照趨勢,2014年全國污水處理廠的違規記錄依然會再攀高峰。目前,政府及業界不乏各種解決方案的研討。但核心問題,依然是污水處理企業缺乏「改善」的動力。這既因為普遍性執法不嚴,違法成本低,也因為污水處理產業的一定的天然壟斷性。實現污水處理廠信息全面公開,讓污水處理置於陽光下運行,就特別重要。

目前,全國大部分環保重點城市的污染源監督性監測季報已實現常態化公開,而2014年正式開啟的在線監測數據實時公開也是重要突破。下一步,應借助這一信息公開的基礎,建設水污染地圖App等移動端應用程序,讓公眾充分知情和參與監督。

在公開透明之外,釐清責任也很重要,特別是接納工業廢水的污水處理廠。上文提到的凱發集團在樂平工業園區的污水處理廠,其廠長在媒體上就辯稱,園區內排污企業應對污水預處理,但絕大多數企業並沒有按協議執行,導致進水對污水處理廠設備以及管網造成腐蝕,使整個污水處理系統陷於癱瘓。

大量污水處理廠的建成運行,也帶來了污泥量的激增。目前對污水處理廠的監管記錄,大多集中在「出水水質」方面,對污泥轉運處置情況並沒有系統性的統計。事實上,媒體曾多次曝光「未經過無害化的污泥隨意堆放、偷排」等現象。污泥處理原本就是難題,而今由於大批工業企業廢水納管排入城鎮污水處理廠,造成大量污泥因含有重金屬等有害物質而成為危險廢物,處理難度進一步增加。長期來看,需要建立有毒有害物質登記及轉移公開制度,對污泥的產生、轉運及處置的各個環節進行全面公開,才有可能防止嚴重二次污染。

(數據分析及撰稿由公眾環境研究中心提供,果葉、袁言、張一對本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36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