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累積悔恨 CUP


From


http://hk.myblog.yahoo.com/Chui-Cup/article?mid=15307


 

大家經常聽到我時常講:「保持謙卑、累積悔恨」。那是軀除投資心魔的最重要的心法。

 

其實我都經常有和朋友傾談去年的「戰績」。有跟開這個網誌的朋友都知道我去年都是有損手的,幸好是不跑輸大市。那當然一些追求絕對回報的人士會鄙視這種「戰績」。說實在,我也不滿意這種「戰績」。

 

去年犯錯太多,主要原因只得一個:自己功力不足。

 

功力的意思包括對宏觀經濟的看法、操作技巧、甚至對企業分析和估值都有大量不足之處。功力不足卻自以為是,那是最大的問題。

要挽回錯誤,最重要是知道錯在哪裏,針對自己的弱項去大幅改造。而不是假檢討:

http://hk.myblog.yahoo.com/Chui-Cup/article?mid=13142

 

和我相熟的網友都知道我自去年以來,無論 在投資理念上、操作上或者認知上都作了不少改變。那是下了苦功潛修的結果(當然我的潛修,是沒有什麼航運大王或者資源大亨指點然後彈出來買股,我也沒有多 大鑽研鑼+葱,亦沒有失蹤)。暫時已追回失地有餘,雖然 so far so good,自己也感到有進步,回報比之前愈來愈好。但依然有所不足,仍要繼續往最痛苦最沉悶的地方鑽研下去,例如繼續研讀 Graham 的 "Security Analysis"。正如學功夫,其實馬步和步法是最重要。

 

去年受出版社所托「出書」,其實去年已交 了稿,只欠付印出街。但最後都是要止住。今年回頭看去年的「稿」,內容實在非常不足,若然出街,極有可能對不起讀者。於是今年洗心革面,再將書的內容從新 再寫。現已再次「上繳」了全稿,算是盡力而為,絕不會像什麼「借一千萬」的行貨那樣敷衍和「忽悠」讀者。

 

大家若有鑽研近代的政治和歷史,西方國家 尤其是近幾年美國的外交,簡直是一團糟。歸根究底是西方社會以為憑藉自己過去的成功而手握真理的「意識形態」,卻漠視世界另一邊實際發生的事情和問題,那 些問題其實是有深遠而複雜的文化、社會和地區互動因素造成。在自以為是但其實是無知的情況下胡亂插手,產生了很多不必要的混亂和仇恨。因此,以為自己掌握 了絕對真理是危險的事情,不斷認真求知、批判,與時並進才是王道。我沒有絕對真理在手,但我握有知識和常識 (Common sense)作為基礎,在與市場和別人的交流中,盡量接近真理與時並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35

稱霸七大賽 最年輕大滿貫棋士的勝負哲學 張栩:勝利是從 10%開始累積

2010-6-7  今周刊





台灣旅日棋士張栩才剛過30歲, 就已經拿下七大棋賽大滿貫,但是他風光稱王的背後,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

在成敗論英雄的世界,他始終相信自己,懷抱著熱情迎戰。

撰 文‧孫蓉萍

北縣三峽復興路上有一間兒童綜合才藝教室,名字叫「遊戲間」,顧名思義,應該就是讓小朋友邊玩邊學的地方。

邊玩邊 學真能搞出什麼名堂?這當然和每個孩子的資質個性及後天努力有關。但最起碼,經營這「遊戲間」的老闆張遠錫,已經有了一個最經典的成功案例:他的兒子,是 台灣知名的旅日棋士張栩。

屢創紀錄的不凡年輕棋士

就算不懂圍棋,但只要聽到張栩旅日生涯所拿下的頭銜與紀錄, 應該還是可以感覺到這位年輕棋士的不凡。

張栩是史上第二位拿下七大棋賽(棋聖、名人、本因坊、十段、天元、王座、碁聖)大滿貫的棋手,而且 未滿三十歲就達成(二十九歲十個月),比第一人趙治勳還年輕。除此之外,在累積七大棋賽大滿貫的過程中,張栩還創下了史上最快(十五年八個月)、最高勝率 (七三%)等紀錄。過去三年,張栩在日本獎金榜中都是名列第一。

五月中,張栩獲得徵召,將出戰今年十月舉行、首度列為正式比賽項目的廣州亞 運圍棋賽,想當然耳,張栩已被列為國家隊的奪金保證之一。對於這樣的壓力,張栩日前來台面對媒體時只是淡淡的說:「難度不低,必須做好準備,會全力以赴爭 取勝利。」這番回應聽來像是一種「制式標準答案」,但若對張栩有些了解,就會知道他的回答不是隨便說說;在圍棋的世界,張栩是用「賭上自己人生」的嚴肅態 度在耕耘著。

「變強,是因為我不喜歡輸。」說到圍棋人生,張栩的第一句回答很簡單,像是棋盤上的第一著棋,看似隨興,但接著才發現,他這第 一著棋果然是個聰明布局,「而不喜歡輸,又可以分成三個層次:比賽時全力以赴、比賽之外必須做好努力和準備,然後,在心態上,是要賭上自己的人生。」張栩 的回答邏輯有致,宛若行棋。

牌戲訓練出毅力、記憶力、專注力賭上人生,張栩走入勝負決定一切的圍棋世界,不過對小時候的他來說,圍棋和撲克 牌一樣,不過是一種遊戲。

有些父母不准小孩碰撲克牌,張栩父親張遠錫,則是和小孩一起玩牌;張栩四歲就在玩比記憶翻牌湊對的遊戲時,很快記 住十五張撲克牌。和家人一起玩撿紅點、接龍等牌戲時,張栩求勝的意志力很強,從這些地方已經可以看出他具備圍棋尤其需要的記憶力、專注力,和不認輸的毅 力。

六歲半,張栩首次接觸圍棋,一年後達到業餘初段,「天才」的壓力開始加在這名孩子身上。頂住壓力,就在剛滿十歲的年紀,張栩赴日追隨國 手林海峰,從此也有了完全不一樣的人生。

遠離父母親和姊姊,張栩獨自一人住在日本,剛去時年紀小、語言又不通,再怎麼熱愛圍棋,還是忍不住 想家。而偷偷哭著想兒子的張媽媽也一度不捨地對他說:「要回來、要放棄也沒關係。」但賭上人生的張栩,終究決定要繼續努力走下去。

既然不服 輸的程度到了要「賭上這一輩子」,事前準備絕對少不了。張遠錫透露,張栩從來不認為實力的進步只能來自於「找到好對手」,「他覺得,必須腦子裡先有新的想 法,再從與對手的實戰當中琢磨印證,才能真正進步。」所以,張栩不只練習下棋,也會花相當的時間鑽研圍棋書。

「他從小就這樣做,做得心甘情 願。為了訓練計算力,從青少年開始,他就會利用走路、乘車、搭飛機的時間,不斷地構思測試題,總之,就是全力以赴。」張遠錫說。

一心求勝 輸了先檢討失敗原因即使到現在,張栩已經攀上棋界頂峰,但理論與實戰兼修的習慣仍然沒有改變。張栩常常到各地去比賽,就算已經疲累不堪,他回到家還是會打 開常上的幾個專業網站,看看業界有沒有什麼新聞,同時看看有沒有新的棋譜或解說,或者同好網友發表的測驗題。即使多數題目對張栩來說是易如反掌,但他還是 不放過任何一個思考機會。

透過網路,張栩也會和陌生的棋友對弈來練習。有一次張栩和一位棋友殺得難分難解,戰局火熱之際,張栩愈發感到對手 的棋路竟有幾分熟悉,「高手行棋是有風格的,當時,我猜想對手很可能是我的老丈人。」趕緊默默退出,免得傷了和氣。

說到他的丈人,是日本圍 棋界大名鼎鼎的小林光一(九段),妻子小林泉美也是女流本因坊,一家都是圍棋高手。

不喜歡輸,但若輸了,張栩也不會陷入負面情緒,「這時候 我會趕緊回家,趁記憶還在拿出棋盤,重新走一回剛剛的棋局,反覆思考,當天就檢討失敗的原因,避免以後再犯。」不惜在自己的傷口上撒鹽巴,可以看出張栩的 嚴以律己和求勝的決心。

就像從張栩小時候玩牌看到的專注力,他認為「真的想贏的人,會冷靜到忘了想贏這件事」,也就是完全忘記勝負之外的所 有欲望,只是專心下棋。

和任何一種比賽一樣,下圍棋最後當然為了當贏家;但贏的哲學人人不同,張栩今年二月底的著作《勝利從一○%開始累 積》(朝日新聞出版),替他的勝負哲學、也可以說是為他的個性,做了最好的註解。

從一○%開始累積,表示不論勝算再大,在比賽開始前最多只 能告訴自己「只有一成的把握會贏」。張栩解釋,行棋過程隨時可能發生無法控制的致命失誤,為避免這種情形發生,必須採取「會轉換成正面的負面思考」,提醒 自己贏棋沒那麼容易。

但換一個角度,不論勝算再小、別人再怎麼不看好自己,也不要絕望,因為對手隨時可能發生失誤;掌握對手一次小失誤,從 二%、三%的勝算開始一點一點提高贏的機率,就有逆轉機會。從這裡可以看出,謹慎卻不悲觀,是張栩的一大特色。

罹病、生女、失敗 五味雜陳的一年張栩今年拿下大滿貫,但就在事隔不久之前的○九年,對張栩來說,卻是相當微妙的一年。這一年四月,他拿下十段頭銜,成為日本圍棋界首見的五 冠王。張栩指出:「或許因為多年來的夢想實現了,突然鬆了一口氣,之前累積的疲勞一下子全都爆發出來,因此得了帶狀疱疹。」張栩長疱疹的部位發自手掌和腳 底,確定病因所花的時間比一般人久,未能及早治療,使得復元的時間也延長。然而因為一些比賽無法延後,因此休息一個多月後,張栩就忍著病痛,繼續南征北 討。

但下半年張栩卻在十月敗給挑戰者井山裕太,失去名人頭銜;十一月次女誕生;十二月再敗,失去天元頭銜,只剩下三冠王。這一年,讓他五味 雜陳。

或許就是經過這樣的波折,張栩對於勝負的看法也更成熟。張遠錫說:「很意外的,這個從小就不想輸的孩子,變得比較輸得起。有時候雖然 贏棋,他卻很沒勁地跟我說,棋的內容不是很好。有時候輸棋,他反而很興奮地說:這場棋很有收穫。」已拿下七冠王,接下來的目標是什麼?張栩的答案很簡單, 就是「下好每一場棋」。除了亞運圍棋賽之外,七大賽當中的碁聖、王座,也都要在今年接受挑戰。高手的宿命大概就是這樣,拿到頭銜之後,就要不斷迎擊挑戰者 以保衛自己的王位。

不過,學會「輸得起」、懂得享受過程甚於結果的張栩,或許會開始用更悠然的心態面對棋手宿命。雖說棋如人生、人生如棋, 但已站上棋界頂峰的他,對於人生,大概將慢慢走出「賭上一輩子」的嚴肅命題,逐漸品味新的滋味,看見新的風景。

張 栩 Profile

出 生:1980年

現職:職業棋士(九段),隸屬日本棋院成績:1990年 赴日,拜於林海峰門下1994年 入段、二段2001年 七段,挑戰本因坊,不敵王銘琬2003年 八段、九段,首次獲本因坊、王座頭銜2004年 首次獲名人頭銜2006年 首次獲碁聖頭銜2008年 首次獲天元頭銜2009年 首次獲十段頭銜2010年 首次獲棋聖頭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052

自創「財報投資心法」 五年累積五倍財富 掌握五大祕招 三十八歲躋身億萬富翁

2010-9-13 TWM




股市中,人人都想成為贏家,但根據「二八法則」,只有兩成的人可以幸運成為贏家。在各種贏家模式中,有人利用看財報來挑選投資標的,每年穩穩獲利一倍以上,故事主角原本是一名薪水階級,他,靠著財報選股,身價上億,三十八歲就過著悠然的生活。

撰文.吳美慧

八 月三十一日,一個下著雨的下午,趁著暑假帶全家大小到美國遊玩回來的李志祥(註:故事主角行事低調,願意與讀者分享他致富的祕訣,但希望我們以化名處 理),和三、四個朋友相約在台北市信義計畫區內的春水堂聚會。這一天,他們見面的重點是討論大盤走勢並交換操作心得。桌面上擺放幾台筆記型電腦,螢幕上全 是股票走勢圖。長得瘦瘦高高、穿著簡單POLO衫的李志祥比著電腦螢幕上的線圖,大家專心的聽著他的分析。

三十八歲,對大多數男性來說,正 處於「三明治」階段。上有父母、下有小孩要照顧,忙於家計,過著如同陀螺般的生活形態。但對李志祥來說,因為在股市中找到「贏家模式」,累積了上億元財 富,提前退休。現在的他,過著每天接送小孩上下課的悠閒日子外,還一圓多年夢想,到中國念會計博士,追求自我成長。李志祥可以過著人人稱羨生活的訣竅,在 於他利用自己最擅長的「財報投資心法」,每年在股市中至少穩賺一倍。

白手起家的李志祥可說是靠「財務報表」吃飯的人。念書時期,讀的是會計系、會計研究所,到中國讀博士班,研究的還是會計。大四就考上會計師執照的他,長年沉浸在會計與財報的領域中,練就他可以從一堆數字中,看到「錢」景的好功夫。

靠「財務報表」吃飯的人

畢業後,他曾任職於會計師事務所、電子業、生技業與紡織業,做的也是與財務相關的工作,包括公司的財務規畫、募資,甚至還幫老闆做過個人理財,對資本市場以及如何運用資本市場相當熟稔。這層淵源,讓他從財報中挑選投資標的時,看到的不僅僅只是數字,還包括數字背後以及編製財報包含的「心理學」。

靠著不一樣的角度視野與「破解」招數,他常常能挑選到被外界遺漏的鑽石,穩穩當當的累積財富。

在 三十三歲時,決定退出上班族角色專心當投資人的李志祥,過去五年投資績效斐然,投報率超過五倍。二○○八年金融海嘯、不少人慘賠之際,他以獲利二○%出 場。去年股市回升,他的年度獲利率更高達三倍,是近五年來績效最好的一年。由於設計出禁得起市場考驗的「獲利模式」,讓他有穩當且優於上班族的收入。因 此,兩年前原本還在金融業服務的妻子,也跟著請辭,在家專心照顧小孩,讓小孩每天一放學就看得到媽媽。

半年前,原本住在台北內湖國宅裡的他,舉家搬遷到新店的青山鎮,離開如同鴿籠般的房子,住進有天有地的別墅裡,過著讓人稱羨的生活。而讓他生活品質改善、累積財富的根源,就是他自創的「財報投資心法」。

重視風險控管遠高於獲利

李志祥提醒,以財報的角度來挑選投資標的,基本上就是尋找安全性夠高的價值型個股,市場上充斥的題材、消息,就必須捨棄,「這些反而是干擾」。「消息太多不見得是好事」,他曾因太聽信消息,買進某一家現在股票已經下市的電子零組件公司,那一次讓他受傷不小,更加奠定「相信財報上的數字,遠比聽信消息來得正確」的信念。

他說,一般說到財報,一定會提到四大報表,資產負債表、損益表、股東權益變動表以及現金流量表。由於後面兩個報表的編製邏輯來自於前兩個,倒不如把時間跟力氣,放在好好研究資產負債表以及損益表來得更重要些。

在 採訪過程中,李志祥不斷提醒「風險」的重要性。他說,看財報找投資標的的人,最在意的就是「風險」,要認真地檢視資產負債表,尤其要看資產品質、財務結構 這兩項。他說,資產品質包括現金、存貨以及應收帳款,又都是價值比較容易被扭曲,或是動手腳的科目,觀察重點就是金額是否異常起伏。

靠順達賺進生平第一桶金

在應收帳款或存貨方面,要觀察的是,這些項目相對於銷貨收入的倍數是否過高?應收帳款倍數大,代表收款的速度很慢,如同借出去的錢要回來的時間不如預期一樣。若存貨倍數很大,則代表大多數的產品做出來後,賣不出去,統統變成庫存。資產品質代表一家公司產品的競爭力與償債能力,是觀察公司未來營運發展性的重要項目。

而在損益表中,李志祥認為最重要的就是毛利率。他說,毛利率代表這家公司所處的產業進入門檻,以及產業供應鏈的位置。毛利率愈高,代表公司產品有一定的技術門檻,外人很難隨時進入生產,成為競爭者;毛利率高的另一個意義是,公司位於產業供應鏈的上游,相反的,下游業者通常毛利率都不高。所以,毛利率的高低除了代表獲利的好壞之外,更重要的可以看到這家公司的產業位置與競爭力。

他 舉例,NB產業的毛利率大都介於五%至一○%,IC設計業的毛利率平均約五成,可以輕易看出NB產業的進入門檻比較低。他就是循著這樣的思惟邏輯,當以生 產NB電池為主的順達還在興櫃掛牌時,他在每股三十元時買了不少,等到它IPO(股票首次公開發售)掛牌後,上漲七成時,全數獲利了結,為他賺進生平第一 桶金,奠下投資股票的本錢。

這樣的幸運,還不只是出現在順達這檔股票。同樣在三十三歲那年,他也曾經買進在美國掛牌的奇景。當年,奇景宣布 放棄在台灣掛牌訊息時,股票一度成為人人喊賣的對象,但他打聽得知,奇景準備到美國掛牌,所以不斷地以每股八十元大力買進,最後以每股二八○元賣出,獲利 二.五倍,讓他的財富以等比級數的速度成長。所以,他也提醒建立多樣化的人脈,對投資絕對有加分作用。

除了兩大報表外,李志祥建議,公開說明書、季報、半年報及年報都是值得認真研究的報表,特別是半年報與年報,都是長式報告書,會在應收帳款項目中,揭露客戶明細,也是「玄機」所在。根據他的經驗,如果一家公司的客戶,都是國際大型公司,如惠普、蘋果或是戴爾等,只要這些國際大廠的業績好,這家公司的營運一定會跟著水漲船高,但也是「有心人」操縱的區塊。

他提醒,如果一家公司的客戶,大都集中在來歷不明的公司,或是產品都銷售到俄羅斯、伊朗或南美洲國家時,就須特別留意或是查證,是否真的有這家公司存在。

跟著老闆一起賺就對了

至於他個人如何從財報中找到可以投資的「訊號」?他認為,「跟著老闆走準沒錯!」問題是,要怎麼才能跟著老闆一起投資呢?

他不吝惜地分享,「關鍵密碼」就藏在各公司募資的訊息裡。他說,不論是他念書時的實證研究,或是後來工作的親身經驗,發現公司募資時,不同的籌資工具對股價會產生不同的激勵作用。根據他的觀察,詢價圈購以及發行CB(可轉換公司債)對股價的激勵程度最大。

李志祥說,詢價圈購和發行CB的籌碼,大都是由老闆或大股東認購,只要問,老闆為什麼要掏腰包認這麼多股票?答案就一目了然了。根據他的經驗,通常背後都是公司確定接到大訂單,或是有殺手級的新產品即將推出,但老闆手上的持股比重又不高,為避免錯失賺錢機會,所以找個名目增資,讓自己的持股增加,身價增值。

至 於發行CB時,股價會上漲多少,李志祥說,答案幾乎就寫在轉換率上。他舉例,聚陽發行CB時,股價就會漲一倍,「它已經告訴你轉換率二○○%了,代表股價 有上漲一倍的潛力」。○四年時,聚陽發行五億元的CB,對照前後股價表現,的確看到這樣的現象。「像這種例子,只要仔細觀察財報以及過去的案例,就可以穩 當地獲利。」所以跟隨老闆心態走,肯定就會有財富隱身其中。

李志祥說,類似的「賺錢線索」到處都有。又如台泥每三年舉行董監事改選前,股價也都會大漲一波,明年,台泥又將進行改選,歷史是否會重演?賺錢的機會存在各種訊息中,問題是自己夠不夠用功,有沒有把這些例行性發生的事情記錄下來,隨時準備抓住賺錢機會。

所以「做功課」對一個專業的投資人來說,是很重要的事。雖然退休專心做股票,但李志祥的生活依舊忙碌,每天要花十五到十六個小時上網搜尋資料,股市觀測站、證期局的網站是他每天必定造訪的網站。

「賺錢的消息都在裡面」,他說。每個月的十日,網站上會公布企業前一個月的營收,每一次公布季報、半年報以及年報時,他都會特別忙碌,尤其是他最喜歡看新股上市的公開說明書,依規定必須編列財務預測,包括未來幾年的獲利預期,就可以依照公司的預估來驗證公司的誠信度,並根據業績成長進度,作為是否投資的判斷依據。

財富隱身在數字中

此外,股東會召開時,各公司會同步將股東會的年報資料上傳到證交所,這時他會看得特別仔細,看看有沒有價值被低估,或是業績開始出現轉機,股價還未表現的公司。紡織股中的儒鴻,就是他等待一個多月,卻因耐心不足而沒有大賺的標的。

今年七月,李志祥看到儒鴻的營收突然從六月的七.八三億元,跳到七月的十.二億元,大幅增加三○%,他的經驗告訴他,這家公司業績出現「大改變」了。研究過後,他發現儒鴻的毛利率與費用都很穩定,毛利率大都維持在二○%。而第二季營收為二十.三億元,比第一季成長兩成,既然營收上來,獲利一定也會跟著上升。

參照該公司第一季獲利表現後,他推估第二季EPS︵每股稅後純益︶應該會落在一元附近。加上這家公司以 生產針織布和成衣為主,今年紡織業景氣不錯,基本面看起來也沒問題下,他便在七月二十元附近,買了約一千張的儒鴻。沒想到,股價不動如山,好不容易八月初 股價突然漲上來,他順勢全數出光,沒想到,隔天下午竟然召開法說會公布第二季業績。答案揭曉,儒鴻第二季EPS一.三元,高於他的預估,也讓市場驚豔,股 價遂一口氣上漲了一倍,最高價一度達四十二.六元。

儘管李志祥沒有在儒鴻這檔股票上大賺,令他扼腕不已,但他仔細搜尋各公司的營運表現,找出差異化,才能夠在大家都還沒注意到儒鴻時就進場買進,且推估的獲利數字與實際落差沒有太大。所以他強調「只要認真找股票,一定可以找到能安心且睡得著覺的投資標的」。

讓人好奇的是,現在李志祥在看什麼股票?他正聚焦在太陽能和觸控產業,預估太陽能族群第三季因為產品價格調漲,業績有機會上來,且預期第三季獲利會優於第二季。看好獲利好轉下,他正在追蹤昇陽科和中美晶,準備逢低進場布局。

昇陽科、中美晶值得關注

以生產太陽能電池為主的昇陽科為何會獲得青睞?李志祥說,該公司上 半年營收三十五.五億元,EPS二.七三元。九月及第四季均有新產能開出,由此推估全年營收可達一百億元。獲利方面,七月EPS○.八二元,八月營收比前 一個月增加二○%,所以他推估,當月的EPS可落在一元附近。至於對全年度獲利預期,他說,從七、八月的EPS推算,第三季可達三元,第四季有機會落在 三.五元到四元間,全年可達九元到十元。雖然現在股價百元,但以PE(本益比)角度來看,加上現在太陽能電池還是賣方市場,他預期股價還有上漲空間。

至於看好的另一檔太陽能股中美晶,也是因為營收與獲利都會逐季提高而被相中。他說,中美晶七月合併營收二十億元,該公司第二季平均毛利率二一%,依此推估,七月毛利可達四.二億元,扣除每個月費用平均約一億元,光是七月的營業淨利約為三.二億元。以該公司三十二.一億元股本計算,加上來自業外的變動因素不大,因此七月EPS可達一元。

而 八月因需求增加,營收將會提高一○%至二○%。從上半年營收九十五億元,七月二十億元推估,下半年營收有機會比上半年成長三成,達一三○億元。獲利方面, 從七月的獲利推估,第三季EPS可達三元到三.五元,第四季營收成長,稅後淨利也會推升到四至四.五億元,全年保守估計EPS可達九.五元。

中美晶的產品,是目前太陽能供應鏈中供需最吃緊的長晶,產業進入門檻高,加上該公司生產的LED藍寶石基板現在也處於缺貨狀態,基本面與營運面都不錯,所以中美晶是他看好並推薦的個股。

投資絕對不要貪心

李志祥同時強調,在投資上絕對不要貪心。他以自己做比喻,他個人建立投資組合的股票,絕對不超過二十家,「太多的股票根本照顧不過來」。而他都會實實在在地更新組合名單中,最新的財務資料及訊息,隨時掌握買點與賣點。

以 李志祥的年紀,很多人會賦予他成功者或是贏家的桂冠,但他說:「我不認為我是一個成功的投資者,但要當一個成功的投資者就是要能『趨吉避凶』,掌握對的趨 勢」。在投資道路上,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並運用自如,呆薪族也可以和他一樣,晉身成為千萬、億萬富翁,過著滿意又富足的生活。

財報達人李志祥

5大投資祕招

1風險比投資更重要從財務報表中挑選投資標的,通常都是比較保守的投資人,一定要認真檢視資產負債表,其中的現金、存貨、應收帳款的數字變化最為重要,攸關公司營運及償債能力。

2跟著公司的心態走通常,公司募資就是作多心態的表徵,其中,發行CB(可轉換公司債)以及利用詢價圈購的方式,代表大股東作多心態最積極。

3往人少的地方找機會除了投資流動性比較高的個股外,李志祥還會投資興櫃股票,找出PE(本益比)低的公司做比較長線的投資。

4勤做功課少聽市場消息要多看各種訊息,包括證交所、證期局公布的資訊,以及追蹤各公司的營收、季報、半年報以及年報。其中會暗藏投資訊息。譬如公司的轉投資,只要投資正確,往往會為公司創造意想不到的收益。

5利用多樣投資工具降低風險當對市場多空不明確時,可以利用作多與作空方式來了解市場水溫,以便調整投資組合,尋求最大的投資報酬率。他利用這種方式,成功躲過金融海嘯,獲利出場。

股息優於定存 讓退休無虞不到40歲,李志祥已經思考到未來所需的退休花費,所以,幫自己與親朋設計了「退休投資組合」。退休投資組合與投資其他股票最大的差異是要有穩定的股息收入,每一年靠公司配發的現金股息,必須要能支應全年生活所需。所以他在參考公司的營運特性以及配發股息情況,挑選出中華電、神腦以及大豐電作為個人的退休組合。

上 述幾檔股票,每一年都會配發現金股息,偶爾也配發股票股利。根據過去五年的現金殖利率來看,約落在6%至7%間,比目前定存年利率約1%高出許多。李志祥 預估,就算是未來央行可能會升息,但高點最多也只會到3%。只要找出股息優於定存一倍或是更多的標的,相當於一筆資金可以賺取兩倍的利息,把資金極大化運 用,可以安心愜意的過退休生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032

自創「財報投資心法」 五年累積五倍財富 掌握五大祕招 三十八歲躋身億萬富翁


2010-9-13 TWM




股市中,人人都想成為贏家,但根據「二八法則」,只有兩成的人可以幸運成為贏家。在各種贏家模式中,有人利用看財報來挑選投資標的,每年穩穩獲利一倍以上,故事主角原本是一名薪水階級,他,靠著財報選股,身價上億,三十八歲就過著悠然的生活。

撰文.吳美慧

八 月三十一日,一個下著雨的下午,趁著暑假帶全家大小到美國遊玩回來的李志祥(註:故事主角行事低調,願意與讀者分享他致富的祕訣,但希望我們以化名處 理),和三、四個朋友相約在台北市信義計畫區內的春水堂聚會。這一天,他們見面的重點是討論大盤走勢並交換操作心得。桌面上擺放幾台筆記型電腦,螢幕上全 是股票走勢圖。長得瘦瘦高高、穿著簡單POLO衫的李志祥比著電腦螢幕上的線圖,大家專心的聽著他的分析。

三十八歲,對大多數男性來說,正 處於「三明治」階段。上有父母、下有小孩要照顧,忙於家計,過著如同陀螺般的生活形態。但對李志祥來說,因為在股市中找到「贏家模式」,累積了上億元財 富,提前退休。現在的他,過著每天接送小孩上下課的悠閒日子外,還一圓多年夢想,到中國念會計博士,追求自我成長。李志祥可以過著人人稱羨生活的訣竅,在 於他利用自己最擅長的「財報投資心法」,每年在股市中至少穩賺一倍。

白手起家的李志祥可說是靠「財務報表」吃飯的人。念書時期,讀的是會計系、會計研究所,到中國讀博士班,研究的還是會計。大四就考上會計師執照的他,長年沉浸在會計與財報的領域中,練就他可以從一堆數字中,看到「錢」景的好功夫。

靠「財務報表」吃飯的人

畢 業後,他曾任職於會計師事務所、電子業、生技業與紡織業,做的也是與財務相關的工作,包括公司的財務規畫、募資,甚至還幫老闆做過個人理財,對資本市場以 及如何運用資本市場相當熟稔。這層淵源,讓他從財報中挑選投資標的時,看到的不僅僅只是數字,還包括數字背後以及編製財報包含的「心理學」。

靠著不一樣的角度視野與「破解」招數,他常常能挑選到被外界遺漏的鑽石,穩穩當當的累積財富。

在 三十三歲時,決定退出上班族角色專心當投資人的李志祥,過去五年投資績效斐然,投報率超過五倍。二○○八年金融海嘯、不少人慘賠之際,他以獲利二○%出 場。去年股市回升,他的年度獲利率更高達三倍,是近五年來績效最好的一年。由於設計出禁得起市場考驗的「獲利模式」,讓他有穩當且優於上班族的收入。因 此,兩年前原本還在金融業服務的妻子,也跟著請辭,在家專心照顧小孩,讓小孩每天一放學就看得到媽媽。

半年前,原本住在台北內湖國宅裡的他,舉家搬遷到新店的青山鎮,離開如同鴿籠般的房子,住進有天有地的別墅裡,過著讓人稱羨的生活。而讓他生活品質改善、累積財富的根源,就是他自創的「財報投資心法」。

重視風險控管遠高於獲利

李 志祥提醒,以財報的角度來挑選投資標的,基本上就是尋找安全性夠高的價值型個股,市場上充斥的題材、消息,就必須捨棄,「這些反而是干擾」。「消息太多不 見得是好事」,他曾因太聽信消息,買進某一家現在股票已經下市的電子零組件公司,那一次讓他受傷不小,更加奠定「相信財報上的數字,遠比聽信消息來得正 確」的信念。

他說,一般說到財報,一定會提到四大報表,資產負債表、損益表、股東權益變動表以及現金流量表。由於後面兩個報表的編製邏輯來自於前兩個,倒不如把時間跟力氣,放在好好研究資產負債表以及損益表來得更重要些。

在 採訪過程中,李志祥不斷提醒「風險」的重要性。他說,看財報找投資標的的人,最在意的就是「風險」,要認真地檢視資產負債表,尤其要看資產品質、財務結構 這兩項。他說,資產品質包括現金、存貨以及應收帳款,又都是價值比較容易被扭曲,或是動手腳的科目,觀察重點就是金額是否異常起伏。

靠順達賺進生平第一桶金

在 應收帳款或存貨方面,要觀察的是,這些項目相對於銷貨收入的倍數是否過高?應收帳款倍數大,代表收款的速度很慢,如同借出去的錢要回來的時間不如預期一 樣。若存貨倍數很大,則代表大多數的產品做出來後,賣不出去,統統變成庫存。資產品質代表一家公司產品的競爭力與償債能力,是觀察公司未來營運發展性的重 要項目。

而在損益表中,李志祥認為最重要的就是毛利率。他說,毛利率代表這家公司所處的產業進入門檻,以及產業供應鏈的位置。毛利率愈高, 代表公司產品有一定的技術門檻,外人很難隨時進入生產,成為競爭者;毛利率高的另一個意義是,公司位於產業供應鏈的上游,相反的,下游業者通常毛利率都不 高。所以,毛利率的高低除了代表獲利的好壞之外,更重要的可以看到這家公司的產業位置與競爭力。

他舉例,NB產業的毛利率大都介於五%至一 ○%,IC設計業的毛利率平均約五成,可以輕易看出NB產業的進入門檻比較低。他就是循著這樣的思惟邏輯,當以生產NB電池為主的順達還在興櫃掛牌時,他 在每股三十元時買了不少,等到它IPO(股票首次公開發售)掛牌後,上漲七成時,全數獲利了結,為他賺進生平第一桶金,奠下投資股票的本錢。

這 樣的幸運,還不只是出現在順達這檔股票。同樣在三十三歲那年,他也曾經買進在美國掛牌的奇景。當年,奇景宣布放棄在台灣掛牌訊息時,股票一度成為人人喊賣 的對象,但他打聽得知,奇景準備到美國掛牌,所以不斷地以每股八十元大力買進,最後以每股二八○元賣出,獲利二.五倍,讓他的財富以等比級數的速度成長。 所以,他也提醒建立多樣化的人脈,對投資絕對有加分作用。

除了兩大報表外,李志祥建議,公開說明書、季報、半年報及年報都是值得認真研究的 報表,特別是半年報與年報,都是長式報告書,會在應收帳款項目中,揭露客戶明細,也是「玄機」所在。根據他的經驗,如果一家公司的客戶,都是國際大型公 司,如惠普、蘋果或是戴爾等,只要這些國際大廠的業績好,這家公司的營運一定會跟著水漲船高,但也是「有心人」操縱的區塊。

他提醒,如果一家公司的客戶,大都集中在來歷不明的公司,或是產品都銷售到俄羅斯、伊朗或南美洲國家時,就須特別留意或是查證,是否真的有這家公司存在。

跟著老闆一起賺就對了

至於他個人如何從財報中找到可以投資的「訊號」?他認為,「跟著老闆走準沒錯!」問題是,要怎麼才能跟著老闆一起投資呢?

他不吝惜地分享,「關鍵密碼」就藏在各公司募資的訊息裡。他說,不論是他念書時的實證研究,或是後來工作的親身經驗,發現公司募資時,不同的籌資工具對股價會產生不同的激勵作用。根據他的觀察,詢價圈購以及發行CB(可轉換公司債)對股價的激勵程度最大。

李 志祥說,詢價圈購和發行CB的籌碼,大都是由老闆或大股東認購,只要問,老闆為什麼要掏腰包認這麼多股票?答案就一目了然了。根據他的經驗,通常背後都是 公司確定接到大訂單,或是有殺手級的新產品即將推出,但老闆手上的持股比重又不高,為避免錯失賺錢機會,所以找個名目增資,讓自己的持股增加,身價增值。

至 於發行CB時,股價會上漲多少,李志祥說,答案幾乎就寫在轉換率上。他舉例,聚陽發行CB時,股價就會漲一倍,「它已經告訴你轉換率二○○%了,代表股價 有上漲一倍的潛力」。○四年時,聚陽發行五億元的CB,對照前後股價表現,的確看到這樣的現象。「像這種例子,只要仔細觀察財報以及過去的案例,就可以穩 當地獲利。」所以跟隨老闆心態走,肯定就會有財富隱身其中。

李志祥說,類似的「賺錢線索」到處都有。又如台泥每三年舉行董監事改選前,股價也都會大漲一波,明年,台泥又將進行改選,歷史是否會重演?賺錢的機會存在各種訊息中,問題是自己夠不夠用功,有沒有把這些例行性發生的事情記錄下來,隨時準備抓住賺錢機會。

所以「做功課」對一個專業的投資人來說,是很重要的事。雖然退休專心做股票,但李志祥的生活依舊忙碌,每天要花十五到十六個小時上網搜尋資料,股市觀測站、證期局的網站是他每天必定造訪的網站。

「賺 錢的消息都在裡面」,他說。每個月的十日,網站上會公布企業前一個月的營收,每一次公布季報、半年報以及年報時,他都會特別忙碌,尤其是他最喜歡看新股上 市的公開說明書,依規定必須編列財務預測,包括未來幾年的獲利預期,就可以依照公司的預估來驗證公司的誠信度,並根據業績成長進度,作為是否投資的判斷依 據。

財富隱身在數字中

此外,股東會召開時,各公司會同步將股東會的年報資料上傳到證交所,這時他會看得特別仔細,看看有沒有價值被低估,或是業績開始出現轉機,股價還未表現的公司。紡織股中的儒鴻,就是他等待一個多月,卻因耐心不足而沒有大賺的標的。

今 年七月,李志祥看到儒鴻的營收突然從六月的七.八三億元,跳到七月的十.二億元,大幅增加三○%,他的經驗告訴他,這家公司業績出現「大改變」了。研究過 後,他發現儒鴻的毛利率與費用都很穩定,毛利率大都維持在二○%。而第二季營收為二十.三億元,比第一季成長兩成,既然營收上來,獲利一定也會跟著上升。

參 照該公司第一季獲利表現後,他推估第二季EPS︵每股稅後純益︶應該會落在一元附近。加上這家公司以生產針織布和成衣為主,今年紡織業景氣不錯,基本面看 起來也沒問題下,他便在七月二十元附近,買了約一千張的儒鴻。沒想到,股價不動如山,好不容易八月初股價突然漲上來,他順勢全數出光,沒想到,隔天下午竟 然召開法說會公布第二季業績。答案揭曉,儒鴻第二季EPS一.三元,高於他的預估,也讓市場驚豔,股價遂一口氣上漲了一倍,最高價一度達四十二.六元。

儘管李志祥沒有在儒鴻這檔股票上大賺,令他扼腕不已,但他仔細搜尋各公司的營運表現,找出差異化,才能夠在大家都還沒注意到儒鴻時就進場買進,且推估的獲利數字與實際落差沒有太大。所以他強調「只要認真找股票,一定可以找到能安心且睡得著覺的投資標的」。

讓人好奇的是,現在李志祥在看什麼股票?他正聚焦在太陽能和觸控產業,預估太陽能族群第三季因為產品價格調漲,業績有機會上來,且預期第三季獲利會優於第二季。看好獲利好轉下,他正在追蹤昇陽科和中美晶,準備逢低進場布局。

昇陽科、中美晶值得關注

以 生產太陽能電池為主的昇陽科為何會獲得青睞?李志祥說,該公司上半年營收三十五.五億元,EPS二.七三元。九月及第四季均有新產能開出,由此推估全年營 收可達一百億元。獲利方面,七月EPS○.八二元,八月營收比前一個月增加二○%,所以他推估,當月的EPS可落在一元附近。至於對全年度獲利預期,他 說,從七、八月的EPS推算,第三季可達三元,第四季有機會落在三.五元到四元間,全年可達九元到十元。雖然現在股價百元,但以PE(本益比)角度來看, 加上現在太陽能電池還是賣方市場,他預期股價還有上漲空間。

至於看好的另一檔太陽能股中美晶,也是因為營收與獲利都會逐季提高而被相中。他 說,中美晶七月合併營收二十億元,該公司第二季平均毛利率二一%,依此推估,七月毛利可達四.二億元,扣除每個月費用平均約一億元,光是七月的營業淨利約 為三.二億元。以該公司三十二.一億元股本計算,加上來自業外的變動因素不大,因此七月EPS可達一元。

而八月因需求增加,營收將會提高一 ○%至二○%。從上半年營收九十五億元,七月二十億元推估,下半年營收有機會比上半年成長三成,達一三○億元。獲利方面,從七月的獲利推估,第三季EPS 可達三元到三.五元,第四季營收成長,稅後淨利也會推升到四至四.五億元,全年保守估計EPS可達九.五元。

中美晶的產品,是目前太陽能供應鏈中供需最吃緊的長晶,產業進入門檻高,加上該公司生產的LED藍寶石基板現在也處於缺貨狀態,基本面與營運面都不錯,所以中美晶是他看好並推薦的個股。

投資絕對不要貪心

李志祥同時強調,在投資上絕對不要貪心。他以自己做比喻,他個人建立投資組合的股票,絕對不超過二十家,「太多的股票根本照顧不過來」。而他都會實實在在地更新組合名單中,最新的財務資料及訊息,隨時掌握買點與賣點。

以 李志祥的年紀,很多人會賦予他成功者或是贏家的桂冠,但他說:「我不認為我是一個成功的投資者,但要當一個成功的投資者就是要能『趨吉避凶』,掌握對的趨 勢」。在投資道路上,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並運用自如,呆薪族也可以和他一樣,晉身成為千萬、億萬富翁,過著滿意又富足的生活。

財報達人李志祥

5大投資祕招

1風險比投資更重要從財務報表中挑選投資標的,通常都是比較保守的投資人,一定要認真檢視資產負債表,其中的現金、存貨、應收帳款的數字變化最為重要,攸關公司營運及償債能力。

2跟著公司的心態走通常,公司募資就是作多心態的表徵,其中,發行CB(可轉換公司債)以及利用詢價圈購的方式,代表大股東作多心態最積極。

3往人少的地方找機會除了投資流動性比較高的個股外,李志祥還會投資興櫃股票,找出PE(本益比)低的公司做比較長線的投資。

4勤做功課少聽市場消息要多看各種訊息,包括證交所、證期局公布的資訊,以及追蹤各公司的營收、季報、半年報以及年報。其中會暗藏投資訊息。譬如公司的轉投資,只要投資正確,往往會為公司創造意想不到的收益。

5利用多樣投資工具降低風險當對市場多空不明確時,可以利用作多與作空方式來了解市場水溫,以便調整投資組合,尋求最大的投資報酬率。他利用這種方式,成功躲過金融海嘯,獲利出場。

股 息優於定存 讓退休無虞不到40歲,李志祥已經思考到未來所需的退休花費,所以,幫自己與親朋設計了「退休投資組合」。退休投資組合與投資其他股票最大的差異是要有穩 定的股息收入,每一年靠公司配發的現金股息,必須要能支應全年生活所需。所以他在參考公司的營運特性以及配發股息情況,挑選出中華電、神腦以及大豐電作為 個人的退休組合。

上述幾檔股票,每一年都會配發現金股息,偶爾也配發股票股利。根據過去五年的現金殖利率來看,約落在6%至7%間,比目前 定存年利率約1%高出許多。李志祥預估,就算是未來央行可能會升息,但高點最多也只會到3%。只要找出股息優於定存一倍或是更多的標的,相當於一筆資金可 以賺取兩倍的利息,把資金極大化運用,可以安心愜意的過退休生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042

二十萬元起家 公務員晉升房產大戶 一年看三千間房子累積億元身價

2011-2-28  TWM




她,出身農村,一家十口擠在十幾坪大的房子裡;出社會後,是一位公務員,月領六、七千元薪水;如今,已是身價數億元的房產大戶。在高房價時代,她與你分享買房絕招。

撰文‧林心怡

﹁買房子只要存夠自備款,勇敢跨出第一步,其實沒有這麼難啦!﹂談起高房價時代,年輕人大歎買不起房子,房市投資資歷逾三十年的Joy︵化名︶用過來人的經驗鼓勵年輕人。

的確,還沒成為股市與房市理財達人之前,她只是出身貧苦的呆薪族公務員,如今手上握有台北市大安區、信義區多戶住宅與店面,價值高達數億元,卻依舊不改樸實本色。

細 數Joy在房市的經典戰役,她曾經花四千萬元在台北市仁愛路買下一戶名宅,不到一個月轉手就獲利千萬元,去年以一.五億元投資的師大路兩間店面,也在短短 二個月的時間轉手帶租約,以近二億元成交,獲利五千萬元。而目前手上還有仁愛路二段的二億元店面,瑞安街與安和路的上億元住宅等,粗估她經手的房市金額, 就多達數十億元。

﹁其實投資房市賺錢不用什麼高深的學問,就是一個『勤』字訣。﹂Joy話說得雲淡風清,事實上,她三十七歲時從公務員退下 來,開始投資房地產,多年來維持每天至少看十間房子,一年看三千間房子以上的習慣,三十年如一日,幾乎從未間斷。根據一位資深房仲業者的描述,她的房市投 資實力與認真程度,足以媲美台北市知名房市投資大戶黃永義與﹁劉媽媽團隊﹂,在台北市房產理財圈其實小有名氣。

成功脫貧 退下公職每天看盤、看屋﹁當年我們一家十口、八個兄弟姊妹,就擠在一個十幾坪大小的房子裡!﹂回憶兒時農村家庭的清苦歲月,Joy不自覺地倒抽一口氣。

﹁ 我還記得,那時常常白天都是處於挨餓的狀態,夜晚經常餓到睡不著覺。﹂﹁印象最深刻的是,直到上國中,八個兄弟姊妹還是睡在無隔間的上下鋪,不要說沒有自 己的房間,就連活動的空間都很有限。」Joy苦笑著說,那時半工半讀完成大學學業,為的就是要努力賺錢,完成兒時想要擁有溫飽家庭的渴望。

時 序來到一九七七年,那年已婚的Joy也才二十四歲,由於夫妻二人都是公務員,每人月薪都不過六、七千元,為了買人生的第一戶房子,除了固定的薪水,靠著當 家教兼職賺外快,每月硬是一起存下一萬元,整整二年省吃儉用,才存到了二十萬元的頭期款,貸款買下總價一百萬元的第一棟房子。

﹁當時我們都 很窮,手頭很緊,但兒時窮苦的記憶,讓我很想自己擁有一間房子,現在想想,如果當時沒勇氣買下第一間房,就不會有今天的我!﹂Joy回憶道。﹁還記得頭兩 年為了存錢買房,我們夫妻二人不買衣服、不外食、最常做的娛樂,就是窩在家裡看電視。﹂Joy形容道,﹁當時我每天記帳,不開車、不買奢侈品,最大的興趣 就是研究股市與四處看房子。﹂Joy笑著說,那時雖然結婚了,還總是撿兄姊們不要的衣服來穿,尺寸太大就自己修改,只要是花錢的娛樂,也都是盡量避免,這 樣節儉的習慣,到現在依然沒多大的改變。Joy打趣地說,﹁到現在我常穿的衣服還是那幾件,每次買新衣服,都是朋友看不過去說了我兩句,我才想到應該添購 新衣了。﹂一九八○至九○年代,正值台股起飛期,Joy投入辛辛苦苦存到的五十萬元,讓她在股市上大賺,連自住的第一棟房子,也從一百萬元大漲到五百萬 元,增值五倍,讓她的財富大幅提升,光是個人的總資產就超過八位數字。一九九○年,Joy做了兩項重要的決定:計畫換屋至大安區,與退下公職,當個專業股 市與房市投資人。之後每天看盤、看房子,理財投資成為她最重要的事業。

﹁只要選對房子,長線來看,都是多頭﹂﹁總之,我就是個很有賺錢企圖 心的人!﹂分析著自己成功的祕訣,Joy進一步說明,為了投資股票,她會花大錢學技術分析、甚至研究法人才懂的套利交易模式,幫她在股市賺到另一桶金;為 了更了解房市行情,她經常在每天台股收盤後,就跑去看房子,有時候忙起來連午飯都忘了吃;為了要打聽房市訊息,她還會經常找不同的房仲業聊行情、聊市場、 套交情,搶先掌握賺錢的機會;為了提高房市標的的轉手性,甚至還曾花上萬元的學費,學習基礎風水。

﹁其實只要選對房子,長線來看,房市都是 多頭的。﹂Joy表示,尤其是對於自住型的購屋人來說,只要符合自己的需求、挑對好標的,隨時都是購屋的好時機。﹂例如她的第一棟房子,十年後以五百多萬 元出售,讓她整整獲利五倍;九三年在大安區以每坪近二十萬元買進的住宅,至今每坪也有八十萬元的實力,足足增值四倍。

﹁Joy很認真做功 課,對精華地段的行情很熟悉,出手向來快、狠、準,多年來與她配合投資房市,幾乎沒看她賠過錢!﹂專營住宅、店面市場的住商不動產店長許孝仁如此形容,﹁ 她還曾經有沒看到房子,就出手簽約買下的例子。﹂原來,當時Joy早就對該戶周邊的房價行情、交通環境優缺點、格局瞭若指掌,一聽到符合標準的物件,馬上 出手,果然不到一個月轉手獲利千萬元。

﹁惟有勤勞才能精準抓住價格,掌握房市敏感度!﹂現在仍每天至少要看十間房子的Joy笑著說,即使去年央行打房政策不斷,但仍無損她持續看房子、投資房地產的熱情。

﹁ 只是我現在購屋之前會更加謹慎!﹂Joy分析,長線來看,她仍看好台北市未來二至三年的多頭行情,只是從總經面來看,當M1b(國人短期流通資金﹢活存) 與M2(M1b﹢定存)呈現死亡交叉時,代表國人持有活存投資股票、房市的資金動能遞減,加上今年下半年有一二年總統大選的不確定因素,她認為,下半年房 市小幅修正的機率高,但修正幅度不高,頂多五%,但不想錯過好屋的自住型購屋者,還是可以像她一樣勤看房子,有適合的標的就大膽進場。

幸福買屋五大方向

不過,在高房價時代,該如何聰明買屋?Joy分享了她的購屋五大訣竅。

訣竅一:挑地點佳,具題材性的房子購屋最重要的就是保值性,Joy認為,在挑選標的上,可設定未來一、二年,總價可以漲一至二成的標的,這時候,挑地段、選有未來性題材的房子,就顯得格外重要。

「尤 其是精華地段出現的高價土地標售時,就會帶動該區域周邊房價大漲,例如當紅的信義計畫區,豪宅每坪開價百萬元,甚至出現三百萬元的天價,一旁鄰近的區域, 一樣可以找到三、四十萬元的中古屋標的值得投資。」Joy指出,像是信義計畫區還有土地要蓋豪宅,比方說亞太會館那塊地,未來要推每坪三百萬元的豪宅,那 麼新推案豪宅一定會帶動周邊的房價。所以像是大安區、信義區這些精華區都是房市不敗的區段。

此外,目前與未來有捷運,以及有題材且未來有潛 在性利多的區域,也是不錯的選擇。例如捷運信義線、松江線周邊房價,在經過交通施工的黑暗期後,未來房市也有想像空間;至於潛在利多題材,則像是忠孝復興 站周邊的正義國宅,即將拆掉蓋SOGO三館與晶華酒店,或者是台北車站五鐵共構周邊的房子,都是她積極鎖定、長期投資買屋的區塊。

訣竅二:選擇採光佳、風水好的房子房子最重要的是採光,當然,最好是三面採光,代表光線好,房子會覺得特別亮;其次是兩面採光;如果只有一面採光的房子,光線比較暗,未來在賣的時候,價格會受影響!所以在買的時候要特別留意這一點!

﹁買房子看風水,不是為自己看,而是為將來的買方看。﹂曾花錢上風水課的Joy笑著說,因為她就曾遇到買家帶風水老師一起來看房子。

Joy滔滔不絕地分享著,例如門口不能有電線杆、一棵大樹;若是一樓的住戶,住家正下方最好不要有地下停車道經過,因為一般人不會想買這種房子,將來脫手性就會不好;另外, ﹁背山﹂表是有靠山,但若是﹁面山﹂視野看不出去的話,房子未來的轉手性也不好。

訣 竅三:避免嫌惡設施與凶宅比方說高壓電塔附近、加油站、福地(墳墓)附近的房子,她都會避開,最重要的是,一定要避開凶宅,雖然現在有些房仲會在提供物件 資料上,註記是否為﹁凶宅﹂,但對一些年代久遠的房子來說,房仲業務在簽下該房子的時候,也不見得會知道。所以如果決定要買房,又聽到不好的﹁風聲﹂,可 以請信賴且經驗老到的業務員去查,例如,請民意代表發文給派出所,給對方住址查證是否曾有凶殺、自殺等案件,即可得到相關的資訊。

訣竅四:與經驗老到的房仲維繫好關係要與房仲做「好朋友」,一旦關係良好,只要有好的案子,就會第一個通知你。﹁就像我認識三百位房仲業務,熟悉的有六十位﹂Joy認為最好找比較專業、有口碑的房仲業務,例如住商不動產安和店店長許孝仁,就是她讚不絕口的房仲業務。

﹁例如前不久我在台北市東區,與另一位買主競購同一間店面,我都已經出到二.一億元,硬是比對方多一千萬元了,居然還被搶走。原因就是幫我出面談價的仲介實在太沒經驗了!如果是比較專業的房仲,就不會出這種錯誤。﹂講到這裡,她仍掩不住惋惜的神情。

訣竅五:價格要抓得精準

通 常買房子,中古屋我會從市價的八折開始殺起, 若是好的物件,競爭者也比較多,最高會以九折的價錢買下,即使是自己要住的房子,又很喜歡的話,頂多也只能接受九折的價錢,「因為通常賣方都會預留一成的 殺價空間來定價,至少不要買到高於市價行情的房子。」不過,Joy強調,買房子要量力而為,才不會被房貸壓得喘不過氣來。﹁就像股神巴菲特所言,永遠要留 三成資金。﹂Joy笑著說,她之所以能在房市投資多年屹立不敗,就是因為她總是保留三成的投資資金,並預留未來五年本利攤還的房貸資金。

對於有心買想屋的薪水族,Joy以過來人的經驗建議,除了存夠自備款,精算每月房貸最多不要超過薪資的一半,最好再預留一年半載的房貸預算,以免碰上重大意外時,讓自己陷入還不出房貸的窘境,這樣才是高房價時代從容買房的明智之舉。

Joy

出生:1953年

現職:房市專業投資人

投資資歷:逾30年

投資規模:數億元

擅長交易物件:中古住宅、店面

給薪水族的

幸福買屋建議

勇於議價

要先了解該區行情,中古屋可從75折或8折開始議價,很喜歡或要自住的物件最多接受85折至9折。

選中古屋

通常預售屋開價反映一、二年後的價位,以目前房價相對高檔來看,未來行情較難預測,選中古屋相對比較穩當

選保值產品

要避開短期漲勢過高會泡沫化區域,例如新莊副都心預售屋等,自住者最好挑步行至捷運站(或即將成立之捷運站)5至15分鐘內可到,或有重大建設題材的周邊產品,但要避開離市中心太遠的標的,如淡水捷運站等

打敗高房價的

達人不敗心法

不追高殺低,只挑好地段不買過度裝潢的標的,要勇於議價,從8折殺起

選擇捷運周邊的房子

不買預售屋,只買中古屋,行情比較能夠掌握

未來房市看法

房市呈現短空長多格局,未來二至三年持續看漲,新手投資者可持續看屋,不過在兩岸政府打房持續、資金動能開始不足(M1b與M2走勢呈現死亡交叉),與下半年選舉不確定因素下,若要自住的人,可在第二季後找買點;投資客要更謹慎,因為漲多的房市可能會在下半年拉回修正。

心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01

七十五歲「高齡」入市 勤學快速累積功力 亞洲股神傳授給小股民的三堂課


2011-5-30  TWM




李兆基近年從香港樓王轉作「亞洲股神」,這個一百八十度的人生大轉折,豈是易事!

《今周刊》帶你透視亞洲股神的「打造過程」,天下絕無白吃的午餐,這是股神送給小股民的投資三堂課。

撰文‧劉俞青

市場上號稱投資大師者所在多矣,但恐怕沒有幾個人敢像李兆基這樣。

二○○八年底,全球金融風暴猶在核爆中心之時,李兆基接受香港《壹週刊》的專訪,當時李兆基以個人名義成立的「兆基財經」基金已從最高時的二千億港幣,「唔見一半」(不見一半),「亞洲股神」與所有香港股民一起「坐艇」(套牢)。

第一堂課:接受失敗

坦言會看錯 雷曼風暴慘賠四十億港幣但四叔並未迴避媒體採訪,拿得起放得下的精神,已讓人佩服。而且他在採訪之中,還坦然拿出風暴前自己推薦的個股計算,當時他建議買 進五大中國國企股,與放空五檔美股,到金融風暴發生後,中國國企股跌幅四成七,而放空的美股跌幅七成七,如果投資人按此建議操作,他拿起計算機按一按說, 「還倒賺三成多!」即使面對金融風暴,他所推薦的標的仍然獲利,果然頗有股神風範!

但話說回來,四叔也坦言,自己也會看錯虧損,因為他也是雷曼兄弟苦主之一。根據他自己向香港媒體表示,光是雷曼兄弟的債券商品,就讓他虧掉超過四十億元港幣,但這似乎無損他在股民心中的地位,因為「坦然面對失敗」,或許正是學習投資的第一堂課。

四叔個人的投資公司「兆基財經」,成立於○四年底,當時的他已經「高齡」七十有五,而且早已當過香港首富,事業成就斐然;對多數人而言,此時多半已經含飴 弄孫、規畫退休,但他卻決定在此時一腳跨入一個不熟悉的領域──股市,在此之前,四叔幾乎是全心在地產的經營上,除了持有自家的股票之外,對股市的投資甚 少。

但市場環境不斷在改變,香港的樓盤逐漸開發殆盡,而且地價越墊越高,大幅壓縮開發商的利潤,另一方面,香港成為亞洲金融中心的態勢已然確定,全球資金不斷 湧進香江,○三年,他觀察到,香港地產每天的總成交額約在二千萬到三千萬元港幣,但香港股市每天成交額卻總不少於二百到三百億元港幣,兩個市場相差一千倍 之多,於是他毅然決定,開始前往海外各主要城市做密集且廣泛的考察,一頭栽進投資領域。

第二堂課:不怕改變

踏入股市 親訪全球城市找機會「做足功課,不害怕改變」正是四叔給股民示範的股市投資第二堂課。

李兆基曾說,「股票市場是最早全球化的,投資領域並不必限於香港,投資界是全球性的大舞台,遊走這個舞台之間的人不問國籍,不計種族,真正的較量只是眼光與識見。」他自己則身體力行,半點不打折。

回憶錄中,以不小的篇幅敘述他與他的投資團隊全球走透透的過程,早已年過七十的他,足跡踏遍全世界各大金融中心,從已開發國家的美國紐約、英國倫敦、法國巴黎、瑞士蘇黎世到日本東京,新興國家則如印度孟買與中東杜拜等。

每次出訪,行程表排得密密麻麻,有好幾次一口氣連訪日、美、歐各主要城市,每站停留數天,每天到訪二到三家財經機構;過程中李兆基自己親做筆記,他的筆記 本寫得鉅細靡遺,會後還頻頻發問,問不夠,晚餐再問,再不夠,消夜繼續問,李兆基形容自己是晚入學的學徒,「只有加緊練習才能迎頭趕上」。

書中詳細敘述這位「亞洲股神」努力學習股市投資的過程,小自開會前每一件文具用品的準備、大至投資方向的擬定,他都親力親為,而且追求完美。天底下絕對沒有白吃的午餐,即使在首富身上也同樣印證,「亞洲股神」也絕非憑空而降,所有的報酬,背後都是辛苦努力的結果。

李兆基教股民「唔好斤斤計較小問題,要睇時勢、大趨勢,睇長期,至少一年半載,幾個月(意即不要計較小問題,要看大趨勢)。」這位投資大師確實看得長遠, 即使在經歷金融風暴之後,他自己也受傷頗重,但仍不改先前的看法,他建議只要資產在一千萬港幣(約合四千萬元新台幣)以上的股民,都應在買入中國國企股的 同時,放空美股。

李兆基解釋,這是大趨勢,如果股民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兩頭賺,但萬一又遇到像金融風暴這種整體經濟環境的重傷,這時一邊多一邊空,「又可以平衡,風險比壓單邊為低」。

近兩年,這位投資大師已不再對外透露他看好的個股,頂多只提出投資心法,一如前文中所摘錄的「投資基本法」,從國家的選擇、貨幣的選擇、到行業、到個股,這位大師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但更重要的是,他自己真的切實按照這些方法,逐一投資,證實確實可行。

如果真要談李兆基近年來的投資重心,答案恐怕是「自己」。根據香港證交所公布的資料顯示,從今年三月公布去年業績以來,四叔就不斷增持買進自家恆基地產 (○○一二;hk)的股票,截至目前,李兆基個人持有恆基地產已經達六二.一四%,若和一般台灣的大老闆對自家股票的熱情度相比,四叔顯然非常捧場。

事實上,李兆基名下的公司經營狀況都不錯,例如恆基地產每年穩定獲利一百多億港幣,去年賺了一三六億港幣,前年則賺一二六億港幣,每年股東權益報酬率 (ROE)都將近一○%,四叔掐指一算,與其做盡功課投資別人,還不如投資自己。因此如果股民跟著四叔一起買進恆基地產,看起來是不錯的選擇。

第三堂課:警覺風險

「兆基財經」不上市 不讓投資人冒險但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李兆基的投資做得多麼成功,外界給予多高的評價,但這位老先覺從來沒有被讚美沖昏頭,因此,他的「兆基財經」始終沒有 上市的打算,無論多少國際級承銷商透過各種管道遊說四叔,讓小股民也可以跟著股神一起賺錢,但李兆基就是不為所動。

他是這樣回答外界疑慮,他說:「我沒有考慮上市,因為投資始終是很有風險的。我用自己的錢去投資,去冒一定的風險沒有問題,但如果是上市公司,就會多掣 肘,甚至影響到恆基,所以我的投資也不會用恆基的資金。」近年來,他常向身邊的朋友提醒,「投資股票一定有風險,不可以亂來,每支股票都要做足功課,才能 有效降低風險,但即使如此,仍是很難預測金融風暴的到來,這就是我始終不願上市的原因。」這是股神教小股民的第三堂「風險課」。

幾年前,當時李兆基還願意開口談股市的時候,他曾經送給好友對於股市投資的八字箴言──「先疾後徐,穩守突擊」。他一輩子最好的親信,也是恆基集團副主席 林高演則進一步解釋:「『先疾』,就是要先做足功課,先人一步。因為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後徐』,則是由於早已做了工夫,因此最後做決定時就可以從容 以對,冷靜拍板,然後往往在人家未起步前就已重錘出擊,則是『突擊』。」回首這位亞洲股神一路走來的投資路,這八字箴言,如醍醐灌頂,當真無價!

香港四大名家看投資趨勢

李兆基(恆基集團主席、亞洲股神)中國仍是新興國家中最好,雖然已經起漲一、兩倍,但仍有空間,未起盡(還未漲完)。

曹仁超(《信報》首席顧問)未來展望:好日子過完了,如今局面已變成選股不選市,不僅產業有強弱之分,產業也有強勢股與弱勢股。投資必須更謹慎,若美國無推出QE3,代表復甦到完結篇,弱勢美元造成的資金氾濫可能退潮。

操作策略:農業、資源股逢高已經回檔,超跌的工業股反而有機會。

陳永陸(財經節目主持人、股市專欄作家)未來展望:油價在百元之上搖搖欲墜,金價也跌破1500美元,資金轉向避險性質較高的美元、美債。各國股市有築底盤整的味道,等待美元指數轉向才有行情可期。

操作策略:食品股受惠原料下跌將有短炒空間,航空股也受惠油料下跌,但經濟情勢若轉壞,必須避開航運股。

石鏡泉(香港《經濟日報》副社長、專欄作家)未來展望:中國股市的漲跌向來跟隨政策節奏,若通膨走勢已回跌,中國會立刻放緩調控。由四月數據可看出中國經濟正在放緩,這當然有利於通膨降溫,股市可望有所表現。

操作策略:大型國企股跌幅已差不多,但新上市的國企股會有較大的補跌,要小心。目前不要急於撈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66

王仁民站上趨勢浪頭 累積億元身價 抓準產業動向 門僮也能變股市大戶

2011-6-27  TWM




當過飯店行李員、房地產業務員的王仁民,縱橫台股二十七年,從八十萬元的投資金額起家,目前身價至少上億元。他不盯盤、徹底了解產業動向,就像站在浪頭上的捕浪者,總能搶先賺到波段獲利機會,而非只是一味追浪、錯失獲利大波段的跟隨者。

撰文‧林心怡

王仁民

出生:1951年

現職:專業投資人(投資資歷27年)經歷:飯店行李員、房地產代銷業務

學歷:淡江大學國貿系

王仁民的股市投資四階段

1 起飛期:民國74~78年看好紙業前景,滾出上億身價民國74年,國內經濟好轉、外銷增加,看好紙業前景,在每股18元的價位買進榮成,隔年賺一倍賣出。 76年,因紙漿報價持續上漲,再度看好紙業需求,以每股60多元布局華紙;78年2月,觀察到台灣造紙業競爭力有待加強,在高點85.5元賣掉300張華 紙。經此一役,在78年就滾出上億元身價。

2 重傷期:民國79年錯押紡織,資產蒸發僅

剩2000萬元

民國78年第四季,看好紡織,重壓新紡,79年股價卻從每股200多元重挫至30幾元,資產嚴重縮水至2000萬元。此後決定搞懂產業,甚至報名上電腦組裝課程,想徹底搞懂電子產業,準備東山再起。

3 東山再起期:

民國82~86年

布局電子,重新翻回億元82年,以每股30幾元布局宏碁,50幾元賣掉一半,股價逾百元全數出脫。自此更努力研究產業趨勢,作為投資布局的依據。86年資產再創先前高峰,重新翻回億元。

4 穩定成長期:民國86年至今

資產至少逾2億元

歷經電子股起飛財,96年以每股30幾元買進台玻,97年金融海嘯期間繼續加碼(約16.6~25元多),最多持有5000多張,在股價50元附近出脫半 數持股。98年看好營建股後市,以每股23元多買進遠雄(目前68.8元)、42元買進長虹(目前73.5元),持有至今。

王仁民的捕浪投資心法

1 平時勤觀察產業趨勢有機會盡量參加中華民國證券分析協會、中華財經策略協會、工商協進會、證券公司等單位組織的參觀行程,或工研院、《財訊》參訪團、各證券公司、行業展覽會參訪國外行程,有助掌握行業最新動向,也可由其他同行獲得寶貴知識及訊息。

2 挑選熟悉的

產業與個股

節能及再生能源是產業趨勢,身在其中的個股自然能跟著受惠。但儘管同樣都是太陽能產業,除生產製造多晶矽的門檻較高外,其他的區塊都容易因擴充產能導致供過於求。此外,台玻生產的節能玻璃,因具有競爭優勢,又是高現金殖利率概念股,值得長線持有。

3 觀察經營團隊

經營團隊攸關一家公司營運好壞,而大股東由於利益相關,努力經營是必然的,所以大股東持股比重越高,自然會投注更多的心力在公司經營上。因此,持股須多看年報及財務報表,多問公司問題及打聽產業趨勢,並與國內外同業多做比較。

4 分析產業

由下而上

應掌握上游(通常是原料、設備供應商)同行擴廠情況,及客戶、消費者的反應。如果是當紅的產業,即使短暫的供過於求,但經過需求成長,往後擴廠還是會派上用場;否則如閒置、折舊多,易造成虧損及財務問題。

王仁民目前持股狀況

產業趨勢向上的公司,包括台玻、遠雄、長虹都是可續抱的個股。

台玻

選股理由:由於溫室效應,造成天氣冷、熱極端化,而台玻的節能玻璃,可阻擋過多的陽光照射屋內,降低冷氣的需求;也可以把暖氣留在室內,減少耗能,所以是節省能源的選股對象之一。

遠雄、長虹

選股理由:寬鬆的貨幣政策,再加上未實施課徵財產交易所得稅,故房地產仍是最佳的保值標的之一;而營建資產股以原料(土地)存貨多、營造質量多,為優先選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27

工程師白手起家 年領逾八十五萬元股息 優選高股息股 十年累積千萬退休金

2011-8-8  TWM




當了二、三十年資訊工程師,近四十歲才認真做退休理財規畫的許正文,是家中唯一經濟來源,曾買錯房子、不當理財,現在靠著持續買入高現金殖利率概念股,累積了上千萬元的退休金。

撰文‧林心怡

我也想現在退休輕鬆過生活,但總是想說再等八年,孩子們大學畢業再說??。﹂今年五十二歲、目前為資訊工程師的許正文︵化名︶打趣地說。

他,與許多為人父母的心態一樣,總覺得要拉拔孩子完成學業、投入職場後,才能真正鬆口氣,正式退休,但事實上,透過累積高現金殖利率股票的理財觀念,現在 每年股票股息至少就能坐領八十五萬元的他,的確已達到能享受沒有經濟壓力的退休生活。究竟,白手起家的許正文是如何做到的?

一心購屋收租 忽略財務計算其實,投資理財路上,許正文和大多數的人一樣,不論在買房、買保單、買股票,都曾因不得要領與方法吃過不少虧,直到人生在接近四十歲的時候,才開始認真規畫退休金的議題。

從一九八三年就擔任資訊工程師的許正文,投入職場第九年,就興起了買房子的念頭,當時對股票投資尚未開竅的他,選擇先買房子存錢,但他買的並不是保值性佳 的區塊,反而是﹁山高水遠﹂的深坑路段,﹁那時我想買新大樓,但市區的買不起,覺得深坑那裡環境不錯,沒有多想就買下。﹂二○○○年時,四十一歲的許正文 想再買一戶房子用來收租,作為退休收入的一部分。他回憶,當時適逢﹁林肯大郡﹂房屋倒塌事件的影響,有好一陣子山坡地的房市價格下跌,也確實讓他撿到房價 的便宜,但在購屋之前完全忽略了財務計算,簽約不久,就發現兩戶房屋的貸款壓力已嚴重影響生活。

﹁當時兩間房子的貸款一度每月高達六萬多元,幾乎就花光我每個月的薪水,頭寸軋得我喘不過氣來!﹂歷經幾個月的掙扎,許正文深知投資的資金不能全部壓在房 地產上,當下決定短時間忍痛賠售深坑的房子。「沒想到,八年前辛苦買下的三十九坪、總價五四六萬元的房子,在二○○○年賣出時,只值四百多萬元!」他事後 檢討:﹁既然是急售,可以想見價錢一定賣不好!﹂所幸,當時許正文另購於文山區總價八、九百萬元的新大樓,至今房價已增值近一倍,約一千六至一千八百萬 元,算是「換對增值屋」了。但有了這次購屋經驗,許正文覺得自己還是利用變現性高的投資理財工具,做退休理財規畫比較適合。

但有趣的是,雖然許正文的股市投資資歷從二十幾歲就開始了,但認真鑽研股市,並在台股攢下還房貸與退休金的錢,卻是近十年的事。但在電子股輝煌的年代,許正文曾經靠著持有仁寶、廣達等個股大賺一波,也曾經歷過投資展茂、德寶(均已下市)等,最後股票變壁紙的慘痛經驗。

痛定思痛 悟出上班族致富關鍵○二年開始,許正文在勤還房貸之餘,年逾四十歲的他,也開始想盡辦法存出「東山再起的第一桶金」,在接下來四、五年內,他努力存款、勤耕投資知識,存款加上投資收益,及曾在服務二十年公司所辦理的優退金三百萬元,已累積逾六百萬元財富。

其間,他勤讀股市相關書籍不下二十本,其中對他幫助最大的,是由劉順仁所寫的︽財報就像一本故事書︾,以及投資大師呂宗耀所著的︽投資者的修煉︾;許正文 笑著說,前者提升他閱讀財報的功力,後者強化了他選股的投資邏輯。另外,也正因如此,讓他開始以長線投資的心態,在低檔時大量布局高爾夫球頭製造商復盛, 以及窗簾大廠億豐等獲利穩健的傳產公司,檔檔獲利都在八成至一倍左右,戰果頗為豐厚。

﹁拚了大半輩子,雖然年過四十後,我的年薪不過一百二十萬元左右,但依舊能在十餘年後的今天,累積到千萬元的退休金,還能每年固定領個八十到一百萬元的股 息收益,憑藉著就是我單純與有耐心的投資策略與執行力。﹂曾經換過三個工作的許正文笑著說,自己平日工作很忙,沒辦法天天看盤,多年投資的心得下來,覺得 股神巴菲特式的投資概念,最能幫助他在股市賺到錢。

因此,○五年當他在書店翻閱到由洪瑞泰所著的︽巴菲特選股魔法書︾後,就成了影響他長線投資的重要著作,甚至還打電話報名相關投資課程。﹁我的投資理財觀 念逐漸改變,除了落實『每月收入減掉儲蓄等於支出』的原則,也決定把錢『存』在現金殖利率八%以上的股票,開始把這幾年累積的近千萬元財富,大量轉進高殖 利率股票。﹂許正文回憶自己的關鍵轉變。

眼光放長加強專業 才能達到獲利目標在選股與布局邏輯上,許正文一共有六個條件,首先具有競爭力,且產業市場需求持續性強;其次就是現金殖利率五至八%的公司;再來就是近年平均ROE︵股東權益報酬率︶要大於一五%至二○%,且毛利率最好大於二五%。

第四,是公司過去四年「盈餘再投資比率(衡量資本支出占盈餘的比率,固定資產和長期投資部位較四年前的差額,除以過去四年的累積盈餘)」必須小於八○%, 「最好能小於四○%」;第五,則是選擇扣抵稅率高,最好在一五%以上;最後,就是不要買貴股票,可以靜待本益比在十至十二倍以下再介入。

綜觀許正文目前的核心持股,包括台化、台蠟、儒鴻、台積電、台灣大、佳能、信義房屋等,都具備類似的特質,其中多檔股票長達五年以上;至於幫小孩存教育基金的股票則有中華電、統一超、中鋼、佳格等,長線持有報酬率都至少逾八成。

但所有股票許正文也並非只進不出,當他發現該公司連續二年的ROE小於一五%時,他就會調節該檔股票,又或者當本益比超過二十至二十五倍後,就會在高檔調節波段操作的持股,長線持股則維持不變。

﹁我的退休理財方法,看似簡單,但真要長線持有,確實執行,其實並不容易。﹂許正文笑著說,長期布局這些高現金殖利率概念股,須有長期面對多空循環,與低 檔加碼的執行力,若一味追求﹁立竿見影﹂的投資績效,對投資專業有待加強的投資人來說,想累積優渥的退休金並不容易,要把投資眼光放長,才有機會達到獲利 目標。

許正文

目前年齡:52 歲

預估退休年齡:60 歲

現職:資訊工程師

學歷:海洋大學電子系

家庭:妻為家管,育有二子

許正文退休方程式

勞保年金預估(月領)11,000元+勞退新制8,017元+股票現金股利收入75,000元=94,017元註1:勞保繳費曾中斷,勞保年金在此以30年計,預估期滿月領。

註2:目前每年現金股利收入約85至100萬元不等,在此以90萬元均分一年12個月計算。

註3:持有退休理財標的為台化、台蠟、儒鴻、台積電、台灣大、佳能、信義房屋,股票資金部位約千萬元;另有自住房子一間。

註4:曾在工作期間結清一次退休金,後改以勞退新制,此處以退休年限20年計算。

高股息標的投資心法

1.個股產業市場需求歷久不變,產業前景持續看好者2.現金殖利率8%以上(最低不低於5%),毛利率>25%的公司3.近5年平均ROE(股東權益報酬率)>15%~20%,並超過

競爭同業

4. 盈餘再投資比率<80% 5. 扣抵稅率最好有15~20%6.等到本益比在10~12倍以下,再做長期布局進場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950

連年的累積虧損和支出也是一種競爭壁壘 管我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db8fda0102dumf.html

讀過經濟的人都知道SUNK COST不能夠算是成本,過去累積的虧損和折舊也不能夠當成企業的資產。

 

但是在股票買賣上面,很多人卻忘記了這個世界上只有為數不多的企業可以一開始就盈利的。大部分企業發展都必須經過研發、推廣、調整佈局、累積客戶與建立品 牌等等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免不了累積了不少虧損和支出,但是這些支出並沒有轉化為商譽列入資產負債表中。傳媒業的黎智英就曾經說過,在一家媒體盈利之 前,巨額虧損是免不了的。

 

某些行業的股票,只要它已經開始盈利了,如果市場以1倍的PB出售給你,那肯定是嚴重低估了。因為它所經歷的虧損和為了將來的盈利所作出的費用支出,新加入的競爭對手也必須經歷的。

 

有那些行業是這種情況,自己動腦筋想想?!


關於港股,歐元走強,看來大家都預期了歐元區問題能夠解決,歐債危機可以畫上句號了。港電也走強了,代表資金正在重新回流香港,美國國債價格也回落了,這 點很重要,因為債市是比股市規模要大十倍以上的市場,美債市場相對理性和具備預見性。既然如此,我大膽預計年底前港股見兩萬三吧!不過還是重申,關於預 測,我十有八九都是錯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66

職場快富》歐宏杰遠離舒適圈快速累積知名度 從自卑走向自信關鍵在「態度」

2012-1-9  TWM

歐宏杰將寫作與金融專業知識結合,迅速在職場上躥起,並利用工作空檔,替財經媒體寫專欄,打開知名度;三十 四歲就當上寶來證香港資產管理處董事總經理。他過人的毅力與恆心,成功地將最初的自卑感,化為超越的力量,打造屬於自己的快富人生。

撰文•歐陽善玲 每個人心中,或多或少存在著自卑感;有人隱藏著自卑過日子,但也有人利用自卑,鞭策自己。歐宏杰,大學念的是新聞,非財經相關科系,卻在三十四歲當上寶來證香港資產管理處董事總經理。駕馭自卑,是他踏上「快富人生」道路最初的動力。

「大學時代,我就待過電視台、廣播電台。在這些地方工作,我並不開心,也沒有熱情。仔細評估過後,我發現 自己對閱讀、寫作有興趣,對賺錢有熱情,兩者合而為一,最好的工作選擇,就是證券研究員。」截長補短    找到 利基舞台歐宏杰說,雖然後來順利進入券商,但部門同事個個頭頂著高學歷光環,不是財金相關碩、博士,就是留 洋回來的。「相形之下,我對自己的學歷有些自卑,等於起步就矮人一截。在強大的危機感下,我知道要在這一行 立足,就必須盡快建立專業,以長補短。」首先,在建立專業部分,歐宏杰採取「雙管齊下」方式。一方面犧牲假 日、埋首苦讀,考取多項金融證照;另一方面,他重回校園進修、念EMBA,彌補學歷不足。

再來,歐宏杰充分發揮自己的寫作專長,利用新聞科班訓練,結合金融專業知識,為自己創造利基。 歐宏杰表示,「我喜歡打排球。球場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強項,可發揮不同功能。像有的人發球很厲害,但接
球就不一定行。其實,職場上也是同樣的道理,如何才能取得上場資格,讓老闆注意,第一步就是要讓自己某部分變得很強,難以取代。」歐宏杰比喻,如果殺球很厲害的人,就應該專心做好殺球的角色,不斷磨練更高超的技巧。職場也是如此,要把自己變成重要的螺絲,得培養「非我不可」的能力。

因為是自己是新聞科班畢業,歐宏杰認為,相較其他金融專業較強的同事,從文筆中展現自己的特長,是建立不 可替代的好方法。「當研究員的時候,主管規定我們一周交一篇報告,我就交三篇;報告內容,我會強迫自己一定 要有別於一般觀點,從不同角度切入;簡單地說,就是把報告做到盡善盡美,而且要比規定的時間早一步交到主管 手裡。」歐宏杰為自己創造出來的附加價值,很快地被主管看見。老闆交付給他的工作,也如滾雪球般,愈滾愈多
,愈來愈重要。

他在券商的前三年,創辦了︽國際投資月刊︾,定期向市場發表研究成果,為公司專業形象加分不少;後來,老 闆希望透過出書方式,建立品牌知名度,同時達到教育市場目的,他挾其寫作優勢,也成為老闆心中執行這項任務 的不二人選。
找到自己的利基,趁勢發揮,歐宏杰在短短四年內,就爬到產品研究經理的位置。 隨著職位變化,老闆交辦的任務重要性逐漸顯現。歐宏杰表示,「二○○三年六月,寶來投信發行的台灣五○指數基金掛牌,這是國內第一檔ETF,台灣投資人很陌生。為了能在預定時間順利上市,掛牌前整整一年的時間,我只休了一天假,就連除夕都在公司加班!」金融商品有別於一般看得見、摸得著的產品,交易買賣時,需要以條理清晰、化繁為簡的方式,將商品「料理一番」,讓無形的東西變得具體。就某種層面來看,財經媒體工作,即是擔任金融機構與投資人之間溝通的橋樑。而歐宏杰則因為受過新聞專業訓練,能快速掌握媒體需求,自然而然就
成了公司與媒體之間對話的窗口。

向老闆申請外派    建立國際觀○四年,歐宏杰擔任國際金融部對外市場策略發言人,多了很多時間與媒體接觸。 他抓緊機會,與主要平面媒體建立長期合作關係,積極替公司增加曝光度。也因為合作經驗愉快,不少媒體開始找 他寫專欄,個人知名度也伴隨著公司成長,能見度大增。到○五年,他已從當年那位自信不足的研究員,變成可獨 當一面的產品總監。

但,歐宏杰並不滿足於現狀,腦中不時浮現一些想法,「金融業是國際事業,趁著年輕,應該要多學、多看」。 抱著「現在不學,以後就沒力氣學」的心態,歐宏杰鼓起勇氣,把心一橫,向老闆提出外派申請,決定去海外見世面、培養國際觀,強迫自己遠離「舒適圈」。

○五年,歐宏杰調派至寶來證券香港期貨部,新的環境、新的業務、新的合作團隊,讓他再次上緊發條。 為了快速融入香港市場,歐宏杰回到最初犧牲假日、埋首苦讀的日子,一鼓作氣,將香港證券相關證照全部考完
。他的工作內容,也從產品開發、市場策略到自營操作,幾乎是朝全方位金融人才方向發展。

善用「記時本」    搶先一步掌握未來「別看我來香港不到四年時間,就當上董事總經理,這當中的過程,我真的很努力!」三十七歲的歐宏杰,臉上紋路不多,但卻有著一頭花白的頭髮。他以緩慢、溫和的語氣說:「如果要問 我,為什麼能升遷得這麼快,我的答案只有兩個字,就是『態度』。」他解釋,這聽起來好像很籠統,但好的態度,包括即使老闆要求不合理,也不會輕易說「不」;對公司、主管不要只會抱怨,而不提供具體建議。「我和同儕 相比,最大不同地方,是我比較會站在老闆立場想事情,從勞資雙方中取得一個平衡點。另外,我也常從未來角度,思考工作方向,這樣老闆就會覺得,你比其他人更具有前瞻性。」舉例來說,一二年有哪些地方要進行國會、總 統選舉;歐洲主權債到期的國家有哪些?分別在幾月到期?另外,例行性事務包括,美國聯準會、歐洲央行開會日 期,中國兩會時間,也都要清楚掌握。「既然一定會發生這些事,那就要事先做好準備,以快速反應市場變化,掌 握未來方向。」歐宏杰說,自己有一本「記時本」。「我會把所有要做的事,都記錄在行事曆上。但我不叫它是『 記事本』,而是『記時本』的原因,是我會在每件該做的事情旁邊,壓上預計完成時間,然後每天檢視、註明達成 率;每周或者每月,再針對沒有如期完成的部分,進行一番檢討。」歐宏杰舉例,假設在月底之前,要找到五名業 務,那麼月初先找到了兩名,達成率就是四○%。

另外,歐宏杰也透過日常生活訓練,為職場加分。「邏輯思考是職場成功重要關鍵。像平常與家人、朋友玩牌時,就可趁機訓練自己的記憶力或算牌能力,強化邏輯。」歐宏杰將寫作與金融專業結合,迅速在職場上躥起,他過人的毅力與恆心,成功地將最初的自卑感,化為超越的力量,成為金融界的最佳典範之一。


歐宏杰 出生:1974年 現職:康和香港資產管理公司董事總經理經歷:寶來證券香港資產管理處董事總經理學歷:政大EMBA、文化大學新聞系著作:《香港期貨期權投資解碼》、《交易所買賣基金投資解碼》等十餘本

歐宏杰的快富人生5心法

1. 強化自身優勢,創造難以被取代的地方。

2. 提升溝通力、執行力,讓團隊合作更順暢。

3. 即使老闆的要求不合理,也不會輕易說「不」。

4. 善用「記時本」,做好時間控管。

5. 利用閒暇玩牌時間,訓練自己的記憶力與邏輯力。 職場滾雪球黃金6年
研究員變身董事總經理

2003年 2003年

1. 念EMBA在職進修,提高競爭力、拓展人脈。

2. 取得多項金融證照。

2004年 產品研究經理固定在多家財經媒體寫專欄,大量出版相關書籍,快速累積知名度。

2005年 產品總監 積極爭取海外職缺,建立國際觀。
2006年 副總經理 發展新業務,擴大學界、業界交流。
2009年 董事總經理

開發代客操作業務,規模達1.8億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9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