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經驗惹的禍 林夕


2009-02-20  AppleDaily





 

花 旗指出,年齡介乎三十到三十九的富翁減少了六個百分點,相信是投資較進取,「但」隨全球股市大跌而身家大縮水。本來是一堆可想而知的數據,但有趣的是那個 「但」字,我認為如果用「所以」會更為貼切。「但」甚麼「但」?越進取,風險自然越高,為甚麼敢那麼進取?


我明白,一般都因為到了這個年紀,投資日子久 了,累積了一定經驗。正是經驗惹的禍:一個遊戲玩到開始有點熟習了,就很容易失去快感,越玩越兇;這個跟用撲克牌玩射龍門遊戲的規律一樣,開始時眾人下注 都小心翼翼,不消一小時,大家都輸慣或贏慣了,開始由麻木而至不耐煩出出入入只得那幾個硬幣,由謹慎而變得越夜越豪爽,彩池於是出現一百到五百元紙幣。


經 驗多了,也很容易覺得已經見慣場面,自以為掌握了一些知識及竅門,而往往陷入迷局的,就是這些識途的半熟汗血寶馬。一條路走得多了,自信心蓋過了警戒心, 以寶馬的速度去賺那些快錢,虧損的自然比甚麼都不懂的更大。沒經驗反而膽小,第一次落場打台灣麻將,五十十已嚇得步步為營,抱着輸少當贏的心態,反而死不 掉。我常常想,盲拳打死老師傅,可能就是這個道理。


不明白的是,都快四十歲了,擁有五百萬元流動現金,如果又已經置業有了不動產的話,都不是第一日做人, 不是第一年做股民。明知這是個輸贏一瞬間的遊戲,那半生積蓄隨時跌到繼續下半生為奴,還那麼進取,那麼冒險,為的是甚麼?累積回來的經驗,竟換不到玩射龍 門的智慧:你不貪,輸極有限,不為眼前的累積派彩亂了心。逢星期五至日刊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024

青心直說:利益衝突惹的禍 胡孟青

2009-07-08  AppleDaily





 

以 古鑑今可知興替,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這番道理人盡皆知,但現實中又有幾多人,真正可從前人或自己過往的決策失誤中吸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最不變者仍是人 性中的貪婪基因。利益最大化創造文明,但不受監管的貪婪卻是金融海嘯禍首。能把垃圾包裝成寶物高價出售,相信是金融推銷員的至高境界;但Buy Side亦不一定全部好人,掌握他人資金(OPM)前途者說到尾其實也只是產品的美麗包裝,被行內尊崇備至的基金經理,也有害群之馬,2003年美國就有 互惠基金經理自肥醜聞。美國證監會作為證券市場把關者,究竟有沒有做好保障投資者利益的本份?假如監管有效,又何來馬多夫及史坦福事件?連監管機構亦信唔 過,怪不得有位從事債券交易超過三十年的仁兄,竟然會選擇把現款存放保險箱的極端例子。

幫襯華爾街有如掟錢落河

利之所在,連 一向講求至高誠信的傳統商業銀行,亦撈過界經營證券、保險業務。1999年11月4日美國國會通過了《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標誌着金融分業經營管理的瓦 解,改寫了整個行業的盈利模式,但始料不及的是,此舉也同時成就了一場金融生態災難,不出十年已成功累積能量引發一場金融海嘯。傳統銀行、保險公司為追求 回報,美其名為跨業混業經營創造價值,問題卻在於「利益衝突」。銀行掌握了企業與個人信貸資訊優勢,客戶對銀行的信賴被濫用,銀行既是企業貸款方,又為企 業發行證券充當承銷商。書中自有黃金屋,一本寫於半世紀前的財經寶典,叫做《Where are the Customers' Yachts? Or a Good Hard Look at Wall Street》,中文版譯作《你的遊艇在哪裏?》。作者Fred Schwed以無間道角度揭露華爾街的掠水手法,不外乎積極搵機會刺激客人做大大小小買賣,簡直可以用唔理好醜去形容,華爾街被形容為街頭係一條河流,街 尾卻係墳場,原來幫襯華爾街就形同掟錢落水,由得佢冲咗唔知去邊!本書的震撼力,在於點出在變幻才是永恒的金融世界,今天投資者與中介人的行為、小股民所 犯的錯誤,竟跟數十年前一樣。書中記述的故事都來自華爾街,但天下烏鴉一樣黑,在全球一體化下,不同的市場不會有多大差異,別以為自己那會這樣容易中招, 更不要自命聰明以為可以戰勝大鱷,切記機深禍更深,貪婪才是每個人應該突破和克服之最陰暗面。胡孟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35

陝西某高速貸款斷裂欠賬已數千萬 國家信貸調控惹的禍?

http://www.infzm.com/content/62429

6月底,負責云南省高速公路建設管理的云南省公路開發投資有限公司被曝貸款千億卻想「只付息不還本」的信用違約事件後,餘波未了,又有高速公路被捲入資金危機:陝西省在建的延志吳高速發生銀行貸款斷裂導致拖欠巨額工程款事件。

西安晚報》報導,今年6月份以來,在建的延(安)吳(起)高速公路26個施工標段,超半數陸續停工,更被指拖欠農民工工資上億元。8月20日上午,延吳高速公路第十一標段的10餘名工人代表冒雨來到延安市高速公路建設管理局,他們已經是數次到這裡來討要他們的工錢了。

據延吳高速公路十一標段主管隧道安全施工的經理王世遠講,十一標段總共有330名工人。「到現在,僅十一標段經過延安市高速公路建設管理局簽字認可 的總欠賬就高達3900多萬元,其中農民工工資1200多萬。這僅僅是拖欠我們一個標段的農民工工錢,據我們保守估算,整個工程拖欠26個標段所有農民工 的工資絕對過億元」。

報導裡所提到的「延吳高速」全稱為延安安塞經志丹至吳起高速公路,也稱「延志吳高速」(下文同),項目由陝發改交運〔2008〕2089號陝發改基礎(2009)1495號批覆。

根據上述文件,延志吳高速全長約117公里,暫定建設里程約110公里。項目於2008年12月開工建設,計劃工期為四年,項目總概算為1078507.6萬元。

在陝西省交通運輸廳網站的「諮詢投訴」 欄目,有網友在2011年4月份已經反映過延志吳高速拖欠工程款的問題:「延安經志丹至吳起高速公路,已經半年不支付工程款了,施工單位實在無法忍受了, 農民工也無法忍受了,材料供應商更是不能再忍了」,「工程幹到這樣,我們都墊付幾千萬了,企業馬上要拖垮了」,「業主到底有沒有資金」。

延安市高速公路建設管理局在該欄目回覆稱:「延志吳高速公路建設管理局目前因國家資金調控,資金出現了一些短缺,但我局多方融資,從2010年11月至2011年4月半年時間共給施工單位撥款813999219.68元」。

根據前述有關批覆文件,延志吳高速的資金來源以延安市政府自籌為主,國家和省上給予補助。而據陝西省新聞網站華商網消息,延安市高速公路建設管理局長助理胡援強對記者解釋稱,之所以出現撥付工程款不及時的情況,是因為國家金融政策調整,導致銀行貸款斷裂,工程融資出現問題。

據胡援強介紹:延吳高速公路項目是延安市政府在金融危機下國家號召拉動內需的情況下上馬的工程,「當時是由市政府出面做擔保從銀行貸款」。
 
從胡援強的說法看來,延志吳高速上馬的大背景是2008年的金融危機以及隨之而來的4萬億投資和基礎設施建設。當時,各地基礎設施建設狂飆突進,公路網絡建設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速公路貸款項目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各大銀行的座上貴賓。
 
2010年年底以來,為應對通貨膨脹,國家貨幣金融政策轉為持續收緊,並著手清理整頓地方融資平台。2010年6月,國務院下發《國務院關於加強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公司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對地方融資平台進行清理,禁止地方政府以「直接、間接形式為融資平台公司提供擔保」。
 
「今年國家金融政策改為穩健發展,取消了政府的擔保,所以銀行的貸款也就斷了。」胡援強說。
 
胡援強表示,資金鏈斷裂後,延安市政府無力承擔起該項工程的後續建設費用,遂將該工程上交到陝西省交通廳,「8月初確定移交,目前正在辦理交接手續,已接近尾聲。」

胡援強稱,將多方籌措資金先給欠款民工補發部分拖欠工資,「目前已經籌措到300多萬,應該能支付工人4個月的工資,剩餘工資盡快想辦法給予支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29

都是壟斷惹的禍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1-13/100348411.html

謝文
 

  陽曆年才過,陰曆年未到,鐵道部隆重推出了網絡購票服務網站12306。但自全面推出的那一刻起,該網站就始終處於癱瘓或半癱瘓狀態,速度奇 慢,引發網上罵聲不斷。一些官媒立刻出來護航,說大家不要把春運搞得太悲情,要「以苦為樂,不苦不樂」。過年回家團聚本是人生一大樂事,卻年復一年地上演 著「悲情」磨難,農民工們花錢花力氣都不一定買得到一張回家的票。

  現在值得認真討論的是:悲從何來,以及如何變悲為喜。從鐵道部購票服務網站製造的悲劇看,至少有三個不合情理、不合常識、不合產業規律的問題需要探究。

  首先,互聯網產業發展到今天的水平,大規模集中購票的服務早已不是什麼高精尖的技術難關,有眾多成熟的技術方案、軟件系統和運營體系可資借鑑和 使用,也有許多知名的專業公司與技術隊伍可以合作。但是,12306網站的後台體系據報導是由鐵道部信息中心和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共同開發,鐵道科學研究 院電子所負責開發和維護。這幾家看上去名頭很大、實力雄厚的單位,其實並沒有什麼在網絡業廣為人知的產品和業績,也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網絡服務運營經驗, 惟一的共同點就是它們都是鐵道系統的嫡系部隊。鐵道部為什麼不採取公開招標的方式,聘請最合適的公司,利用外部合作來開發運營這一涉及億萬百姓生活、事關 社會穩定大局的重大項目呢?

  12306網站從2011年6月1日上線試運行,開始只是針對高鐵、動車的網上售票。而7月的動車事故把鐵道部送上了風口浪尖,即使從公關角度 看,網站運營團隊也應抓緊時間,多做壓力測試,不斷升級系統,以免再次出醜,成為公眾輿論話題。但在這長達半年的時間裡,運營團隊在幹什麼呢?從媒體和有 關部門的調查看,鐵道部在購票網站項目上仍堅持「不買貴的,不買對的,只買自己人的東西」。但從結果看,這樣做真為鐵道部省錢了嗎?「肥水不流外人田」的 結果,卻是變成了「廢水流進自家田」。

  其次,售票網站在首頁鮮明標註:「12306.cn是中國鐵路客戶服務中心的惟一網站。截至目前,沒有授權其他網站開展類似服務內容,敬請廣大 用戶注意。」這也許是吸取了飛機票網絡銷售代理體系的經驗教訓,通過車票惟一發售網站的定位,從源頭上防止了任何欺詐釣魚網站的出現。但是,這也排除了建 立分級合作售票服務體系的機會,加大了網站的負擔和風險,一旦網站崩潰,百姓就失去了網絡購票這一渠道。

  鐵道部為什麼不找一些資質好、信用高、規模大的互聯網公司合作推出購票服務呢?這樣做既分散了風險,又方便了用戶。更何況,如果公開招標,沒準 會有實力雄厚的網絡公司,願意減價甚至免費幫助開發售票系統呢。但鐵道部放著這種一舉數得的好事不做,仍抱著壟斷的慣性思維方式。

  再者,和動車事故發生後的反應如出一轍,12306網站頻頻崩潰後,看不到鐵路系統主動出來道歉和承擔責任,也看不到反思與改革的動作。媒體和 網絡上倒有一批人出面為其辯護,例如經驗少、用戶亂悲情、輿論不寬容等等。這倒應了最近流行的一句俏皮話:「亂摸石頭不過河。」鐵路系統年年巨額投資,但 在這最關鍵的春運環節,仍年年不見效。跟老百姓回家的重重難關相比,這一點牢騷和抱怨,這片刻的悲情,怎麼就承受不了?更何況,政企不分的鐵路系統,既像 「吃財政」的公務員,又像壟斷市場的國企,生產經營的是公益性突出的公共產品,理當接受社會輿論的監督批評。

  說到底,由鐵路網絡購票引起的是非風波,都是壟斷惹的禍。看看十年前的民航系統,百姓怨氣也很大,買票也不容易。但隨著多家航空公司並立,供需 在市場競爭的調節中基本趨於平衡,服務水平也多少有所提高。十年前銀行系統的IT水平也很差,網絡服務幾乎為零。隨著引入國際領先公司的合作,今天的網銀 服務基本已和國際接軌。要想解決春運困局,鐵路系統的根本辦法還是改革,釐清政企邊界,引入市場競爭,徹底破除壟斷魔咒。

  作者為互聯網資深評論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673

德銀掩蓋巨虧內幕:又是衍生品估值惹的禍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614

FTav:關於資產估值問題的爭論很容易就會轉變成哲學問題。我們上週四就報導了,德銀三名前僱員指控德銀沒有給它的信用衍生品頭寸合適的估值,進而給市場創造了一個具有誤導性的健康印象。

我們首先想到:「德銀大不了和其它銀行一樣,難道不是嗎?」但其中涉及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事情看起來就變得有趣了。

看起來,德銀的故事和一種特定類型的信用衍生品相關:

...給被稱為槓桿化超高級的衍生品結構頭寸錯誤估值了...

「槓桿化」超高級?看起來有點矛盾,但這只不過是個名字。

補充一下,銀行、債券保險商、對沖基金和其它金融機構,經常進入超高級交易,而相對於這些交易的名義價值來說,真正交換的現金流是很少的,甚至沒有現金流。

超高級層次是銀行CDO產品製造流水線留下的碎石。這個層次的利息水平通常很低(可能只有幾十個基點),所以它們對投資者缺乏吸引力。同時,銀行會把它們的風險看作是可忽略的,因為在超高級層受到影響前,下面還有大量的次級層資產可供緩衝損失。

向債券保險商購買超高級層的CDS,也是一件容易而廉價的事情。所以審計員和監管者已經被說服相信這個層次的資產沒什麼好擔心的。

起碼在債券保險商開始被下調信用評級,和這些頭寸的市場價格開始滑落前,是可以這麼認為的。以下是一些細節。

但那時候還存在"槓桿化的超高級"交易,這是涉及非債券保險公司投資者的結構性產品。我們週四的報導提到了加拿大的退休基金。下面給出了圖解:

右上角所示的超高級層在投資者角度說上「槓桿化的」,因為投資者在簽訂合約時出的錢是遠少於投資者的實際頭寸的。這些交易的另一個特徵是,潛在的信用質量不是次貸按揭,而是看起來更安全的企業債務。

引述我們的報導:

德銀從加拿大投資者那裡買來了違約保險,接著又通過美國的信用基準指數CDX,把違約保險出售給其他投資者。德銀可以從這兩個頭寸中賺取幾個基點的利差,可能是0.03%。

建模的困難來源於,與客戶的超高級頭寸和利用CDX對沖(後來又利用了一些標普指數看跌期權)之間的風險錯配。 同時,因為如果這個層次的資產質量惡化,客戶可能會選擇離開而不是繳納更多的抵押品,所以存在一個「空隙期權(gap option)」。

在我們報導的分析中,闡述了三名前僱員的看法。簡而言之,指控主要是指,德銀對頭寸的估值沒有合理地反映空隙期權存在的風險,或是對沖不完美的風險——後者讓我們想起了摩根大通的倫敦鯨事件。

關於具體數目的報導:

但當時德銀囤積了不能再多的頭寸,最終佔據了所有槓桿化超高級交易的65%,最終累計了名義價值為1300億美元的資產配置。

這是個巨大的數字。這些資產配置由什麼組成的呢?只有出售給客戶的槓桿化超高級產品嗎?還是在另一端還有CDX的頭寸?可能還有普通的超高級產品,這也是CDO製造管流水線的一部分。

在CDO業務上,德銀是一個大玩家。下圖從CDO的未償付規模提供了另一個視角:

在2009年一季度之前,全球一共有1.308萬億美元未償付CDOs產品。這存在一定的誤差,上圖排除了像一些只有一個層次的交易——這可能包括一些槓桿化超高級產品,如果這些槓桿化超高級產品是獨立構建的,但對我們來說看起來不像會這樣構建。上圖的數據讓我們相信,1300億美元的頭寸至少含有CDX的頭寸。回到主題…

故事主要配角,巴菲特出現:

兩名前僱員指責,德銀在一些頭寸上,錯標2009年由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出售的保險產品的價值。而這些安排的存在,在之前是完全沒有公佈的。

這是與槓桿化超高級產品有聯繫的另一類風險——定價貨幣風險(quanto risk)。這類風險的存在歸咎於加拿大投資者持有的產品是由加幣定價的,但CDX交易是用美元定價的。所以:

伯克希爾公司在2009年以7500萬美元,出售了一張存在定價貨幣風險的保險給德銀。而德銀認為自己已經完全對沖了風險。但我們翻查了交易的合約,如果出現損失,伯克希爾公司的賠付金額上限只有30億美元,但當時德銀聲稱該保險價值數百億美元。

你可能會記得,伯克希爾公司還曾出手拯救過另一片區域——撿起了一些債券保險公司的市政債券業務。特別指出,這是通過伯克希爾哈撒韋保險公司完成的。巴菲特當時會認為這是筆漂亮的交易,至少有一段事件是這麼想的。

下面是伯克希爾2010年的10-k報表(用於公佈衍生品頭寸的):

定價貨幣的內容在哪?可能是沒有被分拆披露。

伯克希爾曾經就其信用頭寸發表過如下言論:

在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年初,發生了數件信用違約事件,主要和涉及非投資級別(或高收益)企業債券發行者有關,在2009年,我們大約賠付了19億美元的賠款。

還有:

正如合併財務報表附表11所描述的,我們是一些股權看跌期權和信用違約合約的交易方,在任何情況下,這些合約都不含繳納抵押品的要求,其中包括合同公允價值或內在價值的變動,還包括伯克希爾公司的信用等級被下降。

有趣的地方:

大部分這些合約都是在2008年12月31日前簽訂的。

這和存在定價貨幣風險的交易有關嗎?

繼續,伯克希爾還大概說了一下衍生品估值的問題:

相當多的判斷可能需要作出一些假設前提,其中包括利率的選擇、違約和可恢復率和市場波動率。假設前提的變化可能對估值存在巨大的影響。基於這些原因,我們把我們持有的信用違約和股指看跌期權合約分類為GAAP(公認會計準則)下的3類資產。

除了假設前提的相關性,對一家持有槓桿化超高級頭寸的銀行來說,還空隙風險和定價貨幣風險等。

對於德銀來說,那些沒有充足市場數據的3類資產(負債),必須利用模型決定它們的估值:

「被分為3類的以公允價值持有的金融資產,2009年12月31日的總額為582億歐元,而2008年12月31日為877億歐元。」(注意這是公允價值,不是名義價值)

德銀對我們報導的回應:

德銀在聲明中表示,這些指控已經有超過2年半歷史了,2011年就有公開的報導。德銀補充道,它們已經進行了「一次仔細認真的調查」,但「什麼東西都沒發現」。

德銀表示,調查結果已經解釋了,指責我們那些人「並不瞭解關鍵的事實和信息,或是對這些信息不負責任」。德銀承諾,「將繼續全力配合美國證券與交易委員會對這件事的調查工作」。

我們對事態的未來發展很感興趣。它可能會重燃對估值/模型問題的大規模爭論,但現在另一個性感而可怕的創新性產品已經出現在人們的焦點中。據我們報導:

在2012年前,很多交易已經到期或已經被解除。當信用市場恢復到比較正常的水平,德銀與有毒衍生品的「不正當關係」不再是威脅到生命的事情。

但這並不是說,在這個歷史性重要時刻對德銀的指控不應該調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993

圖解中國經濟失衡的根源——並非政策惹的禍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5394

雖然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經濟以驚人的速度發展了30多年,但其帶來的問題也是「驚人的」——經濟結構中消費與投資比重的失衡。很多人會認為這是長期金融壓制政策造成的結果,但前世行中國主管黃育川認為,這種不平衡的根本原因更多是一個小農經濟大國快速推進工業化和城市化帶來的結果——這是自然而然的。他還指出,誤讀經濟失衡的根源會導致錯誤的針對性政策。他寫道:

中國經濟增長不平衡是事實。在過去10年了,消費佔GDP的比重已經穩步跌至了35%——這是所有主要經濟體中的最低水平,同時投資的比重上升至超過45%,同樣也是主要經濟體中最高的(如下圖所示)。但這些不平衡是脆弱的一面(正如大部分觀察者認為的),還是中國經濟騰飛的結果,因此並不存在本質上的問題呢?

(藍線代表私人消費,紅線代表投資)

很多分析師把這些不平衡歸咎於低利率,加上被低估的人民幣匯率支持,它們被認為是壓制消費,鼓勵過度投資的因素。但這個觀點是具有誤導性的,因為這些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不是金融壓制,而是一個廣泛成功的城市化和工業化過程。這個過程已經導致家庭收入佔GDP的比重下降,儲蓄率上升,加在一起解釋了過去15年裡,消費佔GDP比重的下滑。

上述的一切都可以利用Arthur Lewis贏得諾貝爾獎的模型得到,該模型顯示了農業部門的過剩勞動力轉移到現代經濟體系中,是怎麼與投資上升相伴而生的,並導致了高速但不平衡的增長。他的分析還預測了其它情況,當勞動力供應收緊,增長放緩,經濟將變得更為均衡——現在普遍被稱為「劉易斯拐點」。

這些不平衡來源於城鎮化後勞動收入佔GDP比重變化帶來的影響,因為工人從農村轉移到以城市為基礎的經濟活動中。比如說,一個普通的中國農民種大米產出1萬元,在支付投入成本後,淨收入為9千元。那麼,他把2千元存起來,並消費了剩下的7千元。在國家宏觀經濟的統計中,他的經濟活動轉化成了佔生產總值70%的消費水平。

假如他轉移到深圳,並在富士康(蘋果)找到一份工作,每年的收入變成了3萬元。象大部分外來務工人員一樣,他存一半消費一半,也就是1.5萬元。蘋果把他的勞動與資本和進口部件結合在一起,生產出附加值為6萬元的iPad。那麼,現在他的消費佔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已經降到了25%。

如下圖所示,這種特定的勞動力轉移,在國家宏觀經濟的統計上會顯示出,勞動收入佔產出的比重從90%下跌到50%,同時消費佔GDP的比重從70%下跌到25%。

這個過程通過每年數千萬勞動力轉移的過程中不斷重複。這已經導致農業部門工人佔總勞動力的比重從約50%大幅下跌至35%,同時工業和服務業的工人比重也出現了同等的上升(如下圖左圖所示)。因為在工業領域中,勞動收入佔產出的比重低多了(相對於農業部門的接近90%,工業部門只有約50%,如下圖右圖所示),勞動收入佔GDP的比重已經大跌。

(藍線為農業,綠線為服務業,紅線為工業)

但這種下滑並不存在任何不正常的地方,因為外來務工人員賺的錢和消費水平都是過去的幾倍,企業又能夠通過不斷增加吸收勞動力和投資來擴張,同時國家也有益於更高的勞動生產率和兩位數的經濟增長。

(家庭可支配收入佔GDP的比重)

(中國不同地區的家庭收入佔GDP的比重,紅線代表西部,藍線代表東部,綠線代表東北,紫線代表中部)

....(如上圖所示)如果金融壓制或人民幣匯率是中國增長不平衡的根源,那這種消費的下滑就不應該存在巨大的地區性差異,因為全國的定價體系都是類似的。此外,如果存在地區性差異,那麼就應該認為,鑑於東部處於工業和商業的中心,這種消費比重的下滑應該更明顯。但實際上情況是相反的。從2000年開始(90年代末中央政府實施開發大西部戰略),大西部而不是東部沿海地區,經歷了家庭收入佔GDP比重大跌40%,同時其它地區過去幾十年出現的下跌則更為平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821

倫敦鯨惹的禍:沃克爾規則將限制銀行對投資組合對沖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6554

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金融監管的立法一直是華爾街和美國監管者之間的主要戰場,其關鍵戰役莫過於旨在限制銀行利用自身資本進行投機的沃克規則的制定。有意思的是,2012年摩根大通製造的倫敦鯨事件可能將拖累整個華爾街敗北。據WSJ報導:

據瞭解該規則的人士透露,作為戰勝華爾街的標誌,「沃克規則」將不會容許銀行進行為了規避持有大規模投資組合資產可能造成損失的專門交易。

這種被稱為「投資組合對沖(portfolio hedging)」的操作,已經成為起草規則的一個焦點——這是2010年Dodd-Frank金融監管法案最富爭議的一個板塊,希望禁止銀行利用自身資本進行風險投機尋求利潤。

以前美聯儲主席沃克命名的該規則預期將在下周通過,對證券行業最為賺錢的部分業務來說,持續3年的監管不確定性預期也將結束。

據瞭解情況的人透露,新版本將不包含容許投資組合對沖的用詞,這些用詞已經被從早期版本中「刪除」。在2012年摩根大通被披露因倫敦鯨交易造成數十億美元損失以後,監管者就決定從規則中移除投資組合對沖的內容。

摩根大通開始的時候把這些交易稱為投資組合對沖。現在,其它華爾街巨頭可能要為摩根大通的失誤買單了。作為應對摩根大通的巨虧,監管者推動加入保證銀行不能再進行這些交易的規則。

這措施將對銀行業造成衝擊,它們一直遊說監管者在規則中保留容許投資組合對沖的用詞。銀行通常會對沖其與客戶交易產生的風險。然而,有時是不存在完美抵消這些客戶交易的方法。銀行進而尋求投資組合對衝來管理更大範圍的風險。

注意,「不會容許」和「禁止」是有區別的,任何法規都可能存在漏洞:

WSJ看到的最新一版的沃克規則,把對沖活動定義為「旨在減少或明顯減輕…一個或更多可辨別風險」。

監管者寫道,對沖不包括的是「製造..任何重大的新的或額外的風險,而這些風險本身又不會被同時對沖的。」WSJ看到的摘要沒有提及投資組合對沖。

投資組合對沖一直受到了很多的批評,批評者表示,這製造了一個漏洞,銀行可以利用來進行大規模的市場投機。在2011年11月公佈的沃克規則制定計劃中,是容許「基於投資組合來對衝風險的」。

批評者表示,這為銀行進行各種市場投機敞開了大門,因為銀行可以更廣地定義其投資組合的風險,比如說美國經濟衰退的風險。

可能,這又是華爾街的天才發揮想像力的時候了:

雖然監管機構在完成規則以後可能松一口,但對於銀行高管和交易員來說,五家政府監管機構引入的規則可能並非任何事件的結束。

銀行將需要解讀這些新的規則,搞清楚怎麼才能保證他們的操作符合這些規則。

瑞銀分析師Brennan Hawken表示:「感謝倫敦鯨,沃克規則已經變了不少。現在大部分內容都變得關於對沖。你可能對沖什麼,你不能對沖什麼?這真的很混亂。」

對沖基金顧問公司TF Market Advisors創始人Peter Tchir表示,嚴格解讀沃克規則將「令流動性乾枯」,或使得投資者更難進行交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020

【周末茶座】都是不發月餅惹的禍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4095

今年中秋節八卦橫行,月餅竟然搶了月亮的風頭,真是掃興。自古以來,事涉中秋的詩詞歌賦,詠月亮的比吃月餅的多了去,現在月餅竟然僭越,從文化和情懷兩方面看,都屬於退化,讓人不禁要興今不如昔之嘆。更何況,按目前飲食科技的標準,高熱多糖的月餅,真談不上健康。

這都是月餅與福利勾搭、發生不正當關系的錯。歪風起於青萍之末,據說,“一些單位中秋節的二斤簡裝月餅沒了”,而這是“一些執行者借反腐之名拿掉老百姓應有的職工福利”之故。嗯,用心何其毒也!以至於“權威主流媒體”要通過評論予以辨析、澄清、批駁、訓誡、指導——這直接是一塊精神上的五仁月餅嘛,很美味,有木有?

不發月餅,貌似真成了禍端。中秋翌日,東莞一家叫萬士達的外資廠,因沒發月餅和600元的節日獎,導致了罷工,現場目擊者稱還抓了人。這事亮點有二:首先一家企業,又不是國營,竟然乘公務領域“反四風”之機,悍然盤剝工人,這不是亂跟風胡拆臺麽?其次,工人們怒而停工,到底是為了月餅,還是餅子搶了票子風頭?這月餅得有多大,如皓月當空,才能轉移一些人的視線,看不到那決定性的節日獎金600元?

可見,月餅不該跟福利掛鉤,更不能等同於福利,以免搞亂反腐局面,模糊公眾視線。反腐當然不應反職工福利,但是,要劃清公私為界。換言之,被取消發月餅之權的“一些執行者”,應是機關、事業單位和國企領導,被免發月餅的“百姓”,也當是花公款的那部分。我堅持認為,吃財政的人,中秋節就不應發月餅,這可是反腐大計,月亮再怎麽皎潔圓滿也不行。

理由很淺顯,福利歸福利,月餅歸月餅。公共領域,福利最好遵守規則,並以貨幣形式發放。這可以避免“一些執行者”收到的月餅由黃金打造,或者以鴿卵鉆石為餅餡,盒子里還有紅包、銀行卡裝點;而下級“百姓”呢,二斤簡裝餅,吃不完節後處理,還不值五毛錢。

民間中秋食用月餅以慶祝節日,屬於傳統,但以月餅當禮品,已異化成了陋習,為腐敗利用也並非始自今日。一個月餅,包裝成福利,鬧出這麽大的風波,八月十五的詩情畫意,竟淪為“海上升月餅,天涯共此時”了,坦率地說,這不科學,也不斯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555

全球精品股大跌 中國消費者惹的禍


2014-09-29  TCW  
 

 

儘管有蘇格蘭獨立公投的不確定因素,一些重要國家的股市,近來仍聯袂創下新高。然而,對於全球奢侈品產業的投資人來說,近期績效可說慘不忍睹。

所謂奢侈品產業,包括:高檔紅酒、精品、賭場、鑽石等,按照財富效應邏輯,股市上漲,這些產業應該最為受惠,但從數據來看卻不然。

超級名牌遭殃LV、古馳母公司財報難看

以全球最大精品集團LVMH為例,該集團最新出爐的半年報指出,今年上半年,集團上半年淨利率從去年同期的一九.八%萎縮至一八%。財報發布當天,LVMH股價收盤大跌六.八%,創下二○○九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其中LVMH旗下旗艦奢侈品牌︱︱ 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所屬的時尚皮具部門銷售年成長率,更從第一季的成長一○.七%,第二季掉到只剩下成長二.七%,大減超過七成。

另外,知名品牌卡地亞(Cartier)母公司、全球最大珠寶商瑞士歷峰集團(Richemont)銷售額,也創金融危機以來新低。包括八月份在內的過去五個月中,公司銷售額較去年同期成長僅四%(未計入匯率變動),創二○○九年以來最慢速度,且截至九月十九日的過去一年中,股價下跌了約一二%。

至於古馳(Gucci)和Bottega Veneta的母公司開雲(Kering)集團,上半年業績同樣不理想。

開雲集團上半年營收,較去年同期只有成長一.五%,營業利益更比去年同期衰退四.七%。另外,義大利名牌Prada在香港掛牌的母公司Prada SpA,近一年股價也同樣大跌三三.一%,對比香港股市創下金融海嘯以來新高,更顯得疲弱。

澳門賭場慘淡六大業者市值蒸發2.6兆元

被認為是奢侈象徵的賭場,業績也是黯淡到極點。今年前八個月,包含金沙中國等澳門六大博弈業者,股價重挫,從今年高點往下算,市值蒸發超過港幣六千七百億元(約合新台幣二兆六千億元)。其中,金沙中國和銀河娛樂集團股價,分別重挫三二.九%和二九.一%。

根據路透(Reuters)分析,賭場業績差的原因,在於中國官方反貪腐。今年八月,澳門賭場收入比去年同期下滑六.一%,連續三個月年增率負成長。國際信評機構惠譽(Fitch)日前發布報告,將今年澳門全年的賭場收入成長預期,從一二%下調到一○%。

不光是穿的、玩的奢侈品下滑,連號稱最不受景氣衝擊的紅酒指數,也同樣high不起來。

紅酒市場崩盤指數高點下滑,連跌兩年

而紅酒市場最具指標性的Liv-ex Fine Wine100指數,從二○一一年六月最高三百六十五點,連續大跌超過兩年。到今年八月底,已經來到二百三十六點,從高點往下算也跌了三五%。

這波奢侈品價格大崩盤,也與中國消費者有關。根據中國奢侈品市場研究機構︱︱財富品質研究院的調查,二○一三年中國人奢侈品消費總額高達了一千零二十億美元,而當年全球奢侈品市場總量為二千一百七十億美元,意味著中國人消費額占了全球四七%左右。

除了中國官方的禁奢令外,中國房地產泡沫化也是造成奢侈品崩盤的重要原因。

八月份中國七十個城市新屋平均房價,比七月下跌一.二%,創十年來最大跌幅。導致不少奢侈品飄洋過海後,在中國的銷售據點中,堆積成大量賣不出的庫存,許多品牌還罕見的打折銷售。

世界奢侈品協會(World Luxury Association)調查指出,今年農曆新年期間,全球奢侈品消費支出,較去年同期下降超過一半,多間奢侈品牌的中國旗艦店,在近一年左右被迫關門,包括:喬治亞曼尼(Giorgio Armani)、百達翡麗(Patek Philippe & Co.)、杜嘉班納(Dolce & Gabbana)都離開了上海外灘。路易威登也停止了在中國開新店的計畫,把資金用於裝飾歐洲旗艦店;東北第一家路易威登,隨著合約到期也宣布不再續約。

高消費稅嚇跑人奢侈財轉流往歐美市場

此外,奢侈品進口中國的高消費稅,也令富豪們轉戰海外血拼。

根據《經濟學人》報導,許多義大利名牌店的退稅金額中,中國旅客就占了四成,因為中國內地的奢侈品價格平均比法國高七成,比美國貴五成。

同樣情況也反映在歐美賭場上,相較於澳門的業績慘澹,美國拉斯維加斯、菲律賓馬尼拉和澳洲墨爾本的賭場,業績反倒亮眼。

以拉斯維加斯最大賭場米高梅來說,中國賭客特愛的賭桌百家樂(baccarat),生意可說是川流不息。這當然也和中國與澳門官方聯手查貪腐、打擊洗錢有關。

究竟這波中國消費模式調整要到何時才有盡頭?恐怕是許多國際奢侈品商眼前最想問的答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960

央行回應:資金緊張都是新股發行惹的禍 必要時會出手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012

昨日市場出現罕見的流動性緊張局面,中國銀行間市場前臺交易系統延時30分鐘結束,市場利率全面上升。中央今日公開回應稱,新股密集發行造成了市場利率波動。

央行今日在微博上表示,受多只新股IPO等因素影響,市場短期資金供求和貨幣市場利率有所波動。

央行還提到,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體充裕,需要時將通過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及時提供流動性支持。

CSVJ_VCJ9QB]TBZI2P7ETM3

央行此番表態公開後,中國1年期利率互換(IRS)跌3個基點報3.1100%,扭轉稍早一度漲9個基點的走勢。5年期IRS跌4個基點報3.3200%,扭轉早前的漲勢,該利率之前一度漲7個基點。

華爾街見聞今日提到外媒MNI的消息,為應對本周流動性緊張局面,中國央行向中國銀行、國家開發銀行和興業銀行,通過公開市場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hort-term Liquidity Operations,SLO)提供500億人民幣以內的資金支持。

從本周五起,有11只新股密集發行,預計將凍結1.61萬億資金,創下6月發行重啟以來的歷史峰值。

也有券商提到,銀行間資金緊張受到高層調整存貸比要求的影響,有消息稱,非銀同業存款將會納入存貸比。

海通證券在報告中寫道,如果要把同業負債算作一般性存款,一個現實的問題就是需要補繳準備金。過去同業負債不用繳準,而一般性存款需要繳納20%左右的法定準備金。這意味著銀行需要補繳2萬億左右的準備金。

因為同業存款的分布極不均衡,降準並不能完全對沖該措施對銀行的影響。海通認為,若政策實施,有人會一夜赤貧,有人一夜暴富,自然會有人漫天要價了。缺乏安全感的小夥伴就開始囤錢了,一囤市場錢就少了,自然錢就緊了。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18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