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漢普頓爭奪戰幕後玩家曝光






















2008-06-26 NextMagazine

上週三,位於旺角長沙街籍籍無名的漢普頓酒店,遭執達吏查封,被驅趕出來的酒店旅客,差點兒要入住專供露宿者容身的梁顯利油麻地社區中心,酒店業主以「冷血」來形容收樓的東亞銀行,債主東亞銀行翌日立即反擊,刊登聲明反駁酒店業主不負責任。

事 件最吊詭的是,在收樓前一個月,漢普頓酒店的業主竟以一億六出售物業,新買家第一信用財務的行政總裁冼國林還大數東亞拒絕交易,原來有一班神秘玩家在背後 泵水,想「o趙起」整幢酒店,當中包括福建幫第二代富豪曾文豪及邱德根兒子,人稱「老虎仔」的邱達昌,他們均為第一信用財務的股東,為爭奪酒店業權而暗地 裡與東亞角力。

上週三被執達吏查封的旺角漢普頓酒店僅屬二星級,住上不少國內自由行兼孭背囊的旅客,事關酒店房間不用五百元一晚,十分經濟。原業主勞工大廈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勞廈),指責債主東亞銀行驅趕住客是冷血行為。

而 事件更殺出程咬金,酒店的新買家冼國林聲稱以一億六千萬元向勞廈購入酒店,並已付兩成訂金,即三千二百萬元,不明白法庭為何不肯暫緩收樓,言下之意是指東 亞毋須做到驅趕酒店住客這一步。他向記者大吐苦水,謂不明何以東亞拒絕這宗交易,「我都估唔到東亞點解咁強硬拒絕,但我亦控制唔到。」

揭開整單交易的背後,其實涉及有一幫人馬想「o趙起」這幢酒店,而事件要追溯到東亞銀行與勞廈多年的錢債糾紛。

漢普頓酒店原屬台灣國民黨的窗口公司勞廈,在六十年代買入,曾是國民黨駐港最高級官員的辦公地方,○三年改建為十八層高的酒店,有房間一百零八間。

垂死掙扎尋找買家

勞廈九九年向東亞銀行借五千萬元作為重建之用,並以物業作為抵押,其後勞廈未能按時還款,○二年遭東亞入稟追討,而漢普頓的土地註冊資料,○二年已註有東亞銀行收回該物業的法院文件。但勞廈在審訊時聲稱該筆款項是東亞所付的政治獻金,藉以進軍台灣開辦分行。

官司一直糾纏多年,法庭最終在今年一月裁定東亞得直,勞廈須交出酒店物業及歸還八千六百多萬港幣連利息予東亞。

東亞二月份向法院成功申請收樓令,但勞廈連環四度向法庭申請暫緩執行令;直到五月二十六日的聆訊,上訴庭宣布暫緩執行令的最後有效期至六月二日。

收樓前夕速戰速決

就 在「死期」屆滿前勞廈突然出招,宣布早於五月二十二日,亦即上訴庭作出「死期」判決前四天,已經與一買家,偉潮投資有限公司簽訂初步買賣協議,作價一億六 千萬元出售漢普頓酒店,交易將在九月底前完成,勞廈因而要求法庭再暫緩執行收樓令,而這間偉潮投資的老闆,正是第一信用財務行政總裁冼國林。

但東亞以質疑有關交易的真實性為由,表示偉潮投資剛在今年四月成立,註冊資本僅得兩元。法官同樣質疑勞廈為何未有在上次聆訊中透露有關交易,遂維持原判,「死期」照舊在六月二日。結果東亞於六月十八日安排執達吏到漢普頓封鋪。

購入漢普頓酒店的偉潮投資老闆冼國林,去年才由打工仔變身成為第一信用財務公司的行政總裁,他更向本刊表示,進行這宗交易前,早已知悉賣家與東亞有官司在身,但仍勇於上馬。為表自己的誠意,更將訂金由五百萬加碼至三千二百萬。

國民黨欠債事件簿

1965年:國民黨旗下的勞工大廈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勞廈),購入旺角長沙街11號勞工大廈,即漢普頓酒店現址。

1999年10月29日:勞廈向東亞銀行借入$5,000萬,作為重建大廈費用,並以此物業作抵押,承諾分17期歸還,至04年9月30日為止。

2002年2月11日:勞廈因未能如期還款,東亞銀行向法院申請收回已抵押物業,並在土地註冊處註冊有關法院文件,同時向勞廈展開訴訟。

2008年1月23日:法院裁定東亞銀行得直,勞廈須交出酒店及歸還連本帶利$8,616萬。

2008年2月21日:東亞銀行向法院取得收樓令。

2008年3月至6月:勞廈五次向法院申請臨時暫緩執行令狀,聲稱需時安排旅客訂房事宜,但先後在19/3、24/4、26/5、2/6及18/6遭法院駁回。

2008年5月22日:勞廈與第一信用財務行政總裁冼國林的偉潮投資簽臨時買賣合約,作價$1.6億出售物業。

2008年6月18日:代表東亞銀行的執達吏及律師到漢普頓酒店查封收樓。

幕後富豪泵水撐腰

外間對冼國林能夠斥資一億多元收購漢普頓酒店感到嘖嘖稱奇,「佢舊年先搞財務公司,今年可以用億幾買貨,似乎有大水喉射住。」一名熟悉冼國林的人表示。

事實上,不論今次出價收購漢普頓的偉潮,甚至是第一信用財務的控股公司,同樣在英屬處女島(BVI)註冊,因此無從得悉幕後股東的真正身份,只知道兩間公司同樣由冼國林打骰。

但 據本刊調查得知,第一信用財務背後有不少富豪撐腰,其中包括福建幫第二代富豪曾文豪,他分別透過自己及旗下有份的創業板公司變靚D,入股第一信用財務近四 成股權。記者本週一晚致電給他,詢問有關冼國林收購漢普頓酒店一事時,在歐洲度假的他,承認自己有入股第一信用財務,並說:「我只係silent partner(投資者),無參與公司業務。」說完便掛線。

東亞軍師倒戈相向

第一信用財務另一幕後老闆,是前亞視及荔園持有人邱德根家族;邱德根旗下的上市公司遠東控股,亦持有約一成半第一信用財務的股權。據悉冼國林與邱德根的兒子邱達昌稔熟,彼此早有往來,去年冼國林重出江湖搞財務公司,外號「老虎仔」的邱達昌即拍心口入股。

今 年一月,冼國林與邱德根家族的關係更上一層樓,遠東控股作價四千萬元,向冼國林收購一間在國內公眾場所安裝音樂播放機的「北京金音源」六成半股權。截至去 年底的資料,整間北京金音源資產淨值約一千萬元人民幣,而該公司去年底為止的四個半月,虧損約一百四十萬元人民幣。遠東卻以八百萬元現金,另加發行總值三 千二百萬元的股份給冼國林,令他成為遠東控股的第二大股東。

除了一眾名人之外,第一信用財務的股東,據知還有一名律師陳華增。早年東亞銀行 與勞廈的債務官司,就是由他代表東亞,當時他是的近律師樓合夥人,所以陳華增甚為了解東亞與勞廈之間貸款文件的來龍去脈,遂成為第一信貸財務背後的軍師。 無獨有偶,現時持有勞廈四分三業權的盈禧集團,大股東陳漢增報住的鯉景灣物業,與陳華增相同,估計二人有密切關係。難怪第一信用財務有興趣買起漢普頓酒 店。

這名倒戈律師陳華增,兩年前被投訴性騷擾跟其學師的女見習律師,聲譽蒙污。由於陳華增牽涉的人脈關係複雜,據知東亞銀行曾有意將酒店售與英皇的楊受成,以及龍頭家族向氏,惜未能成事。

財仔揸弗人冼國林

聲稱已支付$3,200萬訂金向勞廈購入漢普頓酒店的冼國林,是第一信用財務的行政總裁,他雖報住九龍灣臨興街,但去年以$1,800萬與太太購入南灣道御 苑。現年五十出頭的他,在銀行界打滾二十年,紅褲子出身。八○年在盤谷銀行(泰國銀行)由文員做起,當時還兼職揸夜更的士,先後做過櫃枱、會計及銷售;在 職時不斷進修,考取特許銀行家認可資格,八七年過檔JCG(現稱大眾財務)當主任,亦曾一度重返盤谷銀行任經理,之後又修讀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於96年加 入永亨財務任總經理,專門開拓高息信貸市場。

在行內冼國林一向以「狠」見稱,皆因他出名大小通殺,高峰期時能為永亨年賺千萬。有行家不諱 言,指冼國林對於文件審批方面比較「有彈性」,○五年金管局開始收緊對財務公司的監管時,永亨財務為滿足金管局,即派人上場改革,冼國林一夜間向外宣布離 職。「嗰陣佢包裝到自己係個讀書斯文人,個原因咪話係為咗去讀書囉,之後就消失咗兩年。」一名行內人說。

他離職赴英國倫敦城市大學讀法律學士學位,以二級榮譽畢業;○七年回歸再戰銀行界,任第一信用財務的行政總裁,大股東為英屬處女島公司。

外表斯文的冼國林「食過夜粥」,閒時會去教功夫,同人切磋武術,世界武術冠軍周定宇和歌手黃伊汶都是他的徒弟。

遠東狂掃低檔酒店

冼國林忽然沾手低檔次酒店,手法與老虎仔打骰的另一上市公司遠東發展相近,遠東發展旗下在大角嘴及油麻地已經有三間類近漢普頓級數的酒店。這些酒店普遍只有二百多間房,專攻自由行旅客;去年遠東發展更部署分拆旗下的酒店成REITS上市,可惜因市場氣氛不就而擱置。

因此外間估計冼國林買起漢普頓,背後與老虎仔有關,「可能係怕由老虎仔出面,會令買家叫價更高。」知情人士透露。

事實上,有一百零八間房的漢普頓,今次冼國林以一億六千萬元購入,酒店業內人士覺得價錢偏低,「以一億六作價,每間房即係賣一百五十萬,回報有成七釐喎,起碼都二百萬一間房啦,兩億就差不多啦。」一地產界人士說。

有 分析指冼國林等人睇準勞廈無錢還債,東亞亦收樓在即,遂由冼國林出面以筍價速速買入,然後再賣給遠東發展,成為系內的酒店。記者問冼國林是否有幕後股東參 與收購漢普頓,他不置可否,只說:「你哋唔需要懷疑我嘅財力啦,我都攞咗兩成首期出來。」記者再指有傳遠東是幕後老闆,他則顯得不耐煩,「我係遠東第二大 股東,都未必係關遠東嘅事o架。」之後便掛斷電話。

交易告吹損失輕微

估計由於勞廈的大股東盈禧與第一信用財務關係密切,東亞情願收回物業後進行轉售或拍賣,免得再與這幫人交涉,確保賣出後取回銀行應得的欠款,便一了百了。

即使冼國林有能力拿出一億六購入漢普頓酒店,要完成整宗交易,非得到東亞銀行首肯不可,因為該行已獲法庭的收樓令。

冼國林這招先下手為強與勞廈簽訂臨時買賣合約,有「搏一鋪」之嫌,一旦交易告吹,他已交予律師樓保管的兩成訂金,將可全數退還,換句話說,除律師費外,冼國林沒絲毫損失。

邱德根家族上市公司架構圖

漢普頓酒店傳奇

漢 普頓酒店前身為勞工大廈,六、七十年代,國民黨駐港最高層官員「港澳總支部書記長」就在此辦公,街坊稱之為「國民黨大廈」。勞廈小股東代表、港九工團總會 主席李國強說當年國共內戰後,大量國民黨餘部流落香港,為免港英政府打壓,他們大多以地下組織形式生存,例如今次勞廈的小股東——港九工團總會,便是以 「工人團體」的名義來淡化國民黨背景。

港九工團起初租用中環威靈頓街一處辦公,至六十年代初,領導層欲有自己物業,並獲一黨友以「超筍價」 賣出旺角長沙街地皮,即漢普頓酒店現址興建大廈。前港九工團副主席、勞廈股東劉南琴指當年一眾工友以每股五元集資,仍不夠錢起樓,其後得台灣幫手才湊足五 十多萬建築費,大廈終於六五年落成。「當年我哋層樓有成七層高,係旺角區最威o架啦!廖創興大廈都仲未起。六七暴動嗰陣,勞廈係右派工會總部,連港英政府 都要睇我哋頭,先敢採取行動(打壓暴動!)」李國強憶述。

李國強說,持有大廈的「勞工大廈有限公司」台灣股東佔四分三股權,由多名僑委、黨部負責人為掛名大股東,餘下四分一以港九工團名義為小股東。九四年,負責國民黨黨產的「大掌櫃」劉泰英來港,見勞工大廈殘舊,建議重建,並拍心口由國民黨一力孭飛。

掌櫃出面找東亞

「當時劉泰英,悅昇昌(國民黨管理亞洲區黨產的黨營公司)嘅馬繼群, 許志慶同東亞一名姓彭的高層開過一次會。」

李 國強說。勞工大廈有限公司九七年與東亞銀行簽訂借貸協議,以大廈抵押借款四千萬,九九年借貸額增至五千萬元,作為重建費。東亞後來獲批到台灣開分行。李國 強補充:「劉泰英話重建後可以租單位出去增加收入,仲話國民黨除承擔重建費外,工團暫時租用外面辦公室嘅費用,都由黨支付。」不過,他沒聽聞借貸是「政治 獻金」。

大樓重建期間,劉泰英把台灣股東佔的四分三股權,轉戶至「悅昇昌」,港九工團佔的四分一則不變;二千年大廈重建完成,但台灣變天, 落台的國民黨要清理黨產,在未知會香港股東下,悅昇昌把自己的四分三股權以平價賣給盈禧集團。盈禧的大股東之一陳漢增,曾以個人名義持有私人公司「台灣會 有限公司」,現告解散。

大廈之後改名為「創業城」,○三年變成漢普頓酒店。由於盈禧接手後沒還錢,東亞於是向法庭入稟連本帶利追討八千多萬元。

而一班香港小股東慘被「賣豬仔」,李國強無奈地說:「佢哋(國民黨)先斬後奏賣咗幢樓,唔顧我哋感情,賣剩我哋嗰四分一,搞到官司上身,拖累埋我哋,真係好無奈!」今年五月台灣新任總統馬英九就職,李國強代表一班小股東向國民黨求助,要求黨出面約見東亞,但不了了之。

黨產逐個捉

親台人士透露,國民黨「國庫」充足,在香港有不少黨產;但為怕被共產黨或港英政府充公,物業大多以黨員個人名義登記,一代傳一代。不過由於交易多數是秘密進行,加上管理不善,至今大部分產業已難以追蹤。本刊查證後,發現還有兩個跟台灣政府關係密切的物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80

股權爭奪戰引發美聯內訌

2008-12-11  NextMagazine


美 聯集團自從十月中被神秘人士梁向榮狙擊,並超越主席黃建業進身成為美聯大股東後,美聯內部即風起雲湧。繼舊將張錦成強勢回歸後,即有傳一向在前線領軍打仗 的集團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陳坤興被削權。近日本刊及美聯內部,更不約而同收到一封匿名信,矛頭直指陳坤興以家人名義買入鋪位,再高價租予美聯謀利。一場股權爭奪戰,漸漸演變成內部權力鬥爭,美聯正面臨一場內憂外患的危機。

美聯主席黃建業(右四)找來舊臣張錦成(右三)回巢,集團行政總裁陳坤興(右一)即被削權。本週二記者找黃建業回應人事變動一事,他說:「金融海嘯令經濟環境差咗,公司都需要人才整理方向及定位,張錦成做顧問可以提升港置競爭力。」(《蘋果日報》圖片)

 

十月至今,經過六次增持之後,梁向榮現共持有逾一成四美聯股權,而主席黃建業則只得約一成三,只能屈居做阿二。據悉,雖然近半年美聯已裁減三、四百名員工,但基金股東近月仍向黃建業不斷施壓,指美聯派息低、開源節流等優化措施進行得太慢,令他近月心情十分煩躁。

令 他頭痛的事又再添一樁。皆因本刊及美聯內部,同時收到一封匿名告密信,內容主要指控美聯行政總裁陳坤興,涉嫌以家人名義買入地鋪,再以高於市值的租金租予 美聯。涉及的物業,是美聯位於北角宏安道的地鋪,業主陳坤福及陳坤耀,正是陳坤興的兩名哥哥。二人在今年一月,透過美聯以九百八十萬元買入該個三百六十三 呎的地鋪,並旋即於三月以月租六萬元租予美聯,即是呎租一百六十五元。雖然這個鋪呈三角形大單邊,位置較好,但跟美聯一鋪之隔,去年尾起租的西餐廳地鋪, 四百八十呎的面積月租卻只需兩萬五,呎租僅五十二元。

記者到長沙灣魚類批發市場,找到在該處以永生貿易為寶號,開設鹹水魚及急凍海鮮批發生 意的陳坤福。他聲稱是陳坤興的四哥,聽到記者來意,他即大呻:「佢(陳坤興)負責住宅,我買賣工商鋪,我唔覺得有乜牽連囉!你睇我成盤生意,唔通我會買唔 起間鋪?我唔會因父之名,假借個名出去,用人哋嘅錢來買鋪!」

問到租金為何比附近地鋪高出兩倍,他理直氣壯地說:「租金嘅嘢,唔同時間有唔同睇法,市旺時就覺得值,而家出現公司裁員潮,如果個鋪而家先租出去,可能四萬都租唔到添!當時有間西餐廳想租,我叫五萬蚊,佢俾唔到,人哋(美聯)出六萬,唔通我唔租咩?」

對於被捲入事件當中,他晦氣道:「美聯內部有咩權力鬥爭,唔好牽連到我啦,如果再係咁,我以後買賣物業一定唔會搵美聯,費事煩呀!」

關連交易惹非議

而 事件主角陳坤興,他持有的一個半山些利街八百三十五呎地鋪,亦由美聯以九萬八千元租用,呎租一百一十七元,與附近利嘉閣的地鋪呎租相若。對於這些關連交 易,他緊張地在電話中向記者解畫:「我都聽聞過有封咁嘅信,不過我一早已經向公司申報咗利益。公司搵鋪係經當區嘅兩名主管推薦,再由兩名營業董事同兩名執 行董事簽名先可以通過,當中黃小姐(黃建業女兒黃靜怡)都有份批核,遞交嘅文件有晒估價部、測量師對附近店鋪租金嘅評估o架,都唔知邊個咁大整蠱。」

就匿名信一事,記者向美聯主席黃建業查詢,他先猶豫數秒,然後便說對事件不予置評,但又承認公司有部門正在了解事件,他又說:「我哋咁大間上市公司,做嘢一定有晒程序,又有審計部門,呢啲有申報就無問題啦!點會唔申報?我都會申報啦!」

美聯內憂外患

 

舊將回朝操刀瘦身

其 實早於匿名信之前,美聯內部已經出現爭櫈仔情況。上月中,美聯舊將張錦成回巢出任集團顧問,當時市傳張錦成由梁向榮委派入主美聯。對此,張錦成澄清說: 「我唔識梁向榮,喺我離開美聯嘅三年時間,同黃主席都有保持聯絡。今年第二季開始,我自己搞嘅盈富地產代理已經執咗好多分行,老闆見我得閒咪叫我返來做顧 問囉。」他又強調九八至○三年地產低潮時,美聯都可以安然渡過,是因為當時的優化計劃有成效,「今次老闆想我、葉潔儀(集團執行董事)同黃錦康(集團高級 執行董事)原班人馬再做多一次優化計劃,配合市況瘦身減肥。」

然而自從張錦成回歸,美聯住宅部主帥陳坤興的兵權隨即被削,原本由他管轄的港置變成由張錦成「睇檔」。「顧問可以好廣泛,銷售同管理層都可以接觸到。之前住宅、工商鋪、港置等統統由陳坤興負責,而家公司想將部分業務撥歸過來俾我。」張錦成說。

曾 效力美聯十八年的張錦成,○五年辭任執行董事兼副主席一職,翌年便與新界區董事黎偉強等人自立門戶,開設盈富地產。有傳當日他離開美聯時並不愉快。「以前 美聯一直由張錦成做代言人,出席公開場合接受記者訪問,高調到人人以為佢係美聯老闆。」業內人士說。有指一次張錦成與黃建業去酒樓食飯,有餐廳侍應問張錦 成:「張老闆,今日又同邊個手下來食飯呀?」因而惹來黃建業不滿。

大玩平衡術

「張錦成當年出走,帶走美聯新界區幾百名員工過 檔盈富,人數佔咗美聯新界區一半人手,真係唔明點解會搵一名叛將返嚟。」一名美聯員工說。坊間傳言,因為一山不能藏二虎,陳坤興和張錦成一向不咬弦。「早 年新地栢麗灣開售,見到發展商派貨時,做副主席揸庄嘅肥仔張攞到件貨,出俾九龍同新界區嘅同事,都唔出俾港島區嘅陳坤興。」一名地產代理回憶說。在對手行 家眼中,陳張二人性格截然不同:「張錦成斯文啲,做事較有紋路和講道理,陳坤興做嘢癲啲,較愛高壓式管治,例如有啲樓盤輸咗俾對手,佢會半夜兩、三點叫班 伙記出來鬧。」

「自從梁向榮做咗大股東,黃建業猜疑咗好多,甚至懷疑係一班前線員工發動兵變,聯手搵梁向榮做代表爭奪股權。」消息人士指。 據悉現時黃建業欲以文官克制武將,四月時便拉攏多次進出美聯,曾任美聯副董事總經理及經絡按揭主席的黃錦康回巢做顧問,到九月再升他為高級執行董事,年薪 過千萬。精於市場推廣及宣傳的黃錦康,曾協助聯交所前理事蔡陳葆心,成立由多間經紀行合作的網上交易平台「證券互聯通」;在經絡按揭工作時,又成功開拓轉 介按揭業務,因而深得黃建業器重,三年前曾與張錦成、簡松年律師等人,合組美聯「大顧問團」。

增聘近身壓兩頭馬

被美聯員工稱 為「中央主席辦公室主任」的他,入主後即增強宣傳部及公關部勢力,今年中更投放過千萬元為美聯炮製一輯獨角白馬廣告,寓意美聯一直強調內部監管,注重誠信 及專業操守。他還以太傅身份傍住太子女黃靜怡出席發布會。有美聯員工說,黃錦康一向主張以市場推廣來帶領前線銷售人員,認為只要建立好美聯這個品牌,就由 誰來領兵都無所謂,因此與陳坤興不咬弦。

至於以兩元八毫六仙的平均價買入美聯股份的梁向榮,至今仍在蝕錢,股價仍未返回家鄉。他透過秘書回 覆記者,指買入美聯股份主要是投資用途,亦已跟美聯拓展部聯絡人溝通過。「梁生以投資角度,睇住時勢,見抵就買,買賣股票好平常啫。」她又表示梁向榮私底 下並不認識張錦成,但就不評論會否參與管理美聯業務。

由梁向榮入股美聯,到如今演變成內部的爭權風波,在內憂外患夾攻之下,且看主席黃建業如何招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689

群醫束手何鴻燊兩度開腦澳博爭奪戰開打

2009-08-06  NExtMagazine





今年八十七歲的何鴻燊,上週初入了半山的港安醫院,而且在深切治療部留醫,何家四房人的仔女全體出動探望。據醫院的消息人士透露,何鴻燊於上週接受開腦手術,但病情還未穩定下來,短期內要進行第二度手術,這數天將是關鍵時刻。

何鴻燊入院的消息本週一在金融界傳出,旗下的上市公司如 信德、澳博及新濠等均曾應聲下挫;雖然賭王近幾年已將旗下過百億元賭業王國的業務及資產分配予各房,可謂各有各的地盤,然而架構及股權較為複雜的澳博仍然 存有變數,近年澳娛開始有新人冒起並進身管理層,拉攏何家各房中人,爭取機會上位,與舊黨派一爭長短。情勢複雜的澳門若然群龍無首,澳博爭奪戰即將開鑼。

澳博與中國星合作的蘭桂坊酒店於週日(八月二日)開幕,賭王致辭的環節取消,而代為出席開幕典禮的四太,全場欠缺笑容,愁眉深鎖,有份出席的商界人士均竊竊私語談論賭王的病況。賭王忽然入院的消息,在這幾天開始在商界流傳。

本 週一、二,其四房的成員均輪流前往醫院探病,當中包括大房的女兒何超雄,二房女兒何超鳳、何超蕸,三太陳婉珍及四太梁安琪等。其中賭王最睇重的二房女兒何 超瓊,本來在北京公幹亦急急飛回香港探望。至於兒子何猷龍,本來飛往紐約亦原機「折返」,於本週一晚八時與姐姐何超瓊到達港安醫院,至十時四十五分才離 開,逗留足足兩個多小時。

據本刊得到的消息,賭王這次入院情況殊不簡單,一向有腳患,難以屈膝的賭王,最怕坐梳化椅,事關他的頭部傾前,稍 有不慎就跌倒梳化。據知他上週在四太家中暈倒,撞傷頭部,隨即送往港安醫院。何家上下一向在養和醫院睇病,今次轉到港安,族中人已有微言,怕港安方面不及 養和充分掌握賭王的病歷。

老人中招死亡率五成

硬腦膜下血腫由受傷到發現血腫的期間可分為急性、亞急性及慢性。急性患者由受傷三日內出現血腫,亞急性由三天至三星期,三星期以上出現血腫為慢性硬腦膜下血腫。

賭 王今次所患的屬急性硬腦膜下血腫,佔嚴重頭部外傷百分之五至二十二,男性比女性患者多三倍,年長者較容易因跌倒摔傷或車禍,導致腦靜脈撕裂引起出血,出現 嚴重腦傷,若延誤醫治,死亡率超過五成,即使僥倖存活,已失去大部分腦功能,影響記憶及身體活動能力。不過,若能及時醫治,約可恢復八成腦部功能。目前可 以電腦斷層攝影(CT Scan)診斷,醫治方法是施手術,於腦部鑽小孔引流血水,降低血壓,避免血腫愈積愈多。

腦部受創二度開刀

醫 院消息人士透露,何鴻燊上週初已入了港安醫院,「佢由醫院特別通道入咗ICU(深切治療部),醫院應何家要求,要所有護士醫生封口。」不過,何入院的消息 很快便傳遍港島區的私家醫院高層耳中,「佢屋企人好擔心,因為賭王畢竟年紀大,撞親個腦可大可小,佢入院第二日就做咗一次腦手術,在腦殼鑽咗好細嘅口放瘀 血,但未完全穩定,唔排除要鑽腦再做第二次。」

何鴻燊今次撞傷腦,出現「腦硬膜下血腫」(subdural hematoma),可大可小。一名腦科教授透露,本年三月,《五星級戀人》英國女星、四十六歲的娜塔莎李察遜(Natasha Richardson)在加拿大滑雪意外撞傷腦,數日後出現大腦死亡,死因證實是頭部受重擊導致腦硬膜下血腫,該教授說:「呢個女星好陰功,佢最初以為無 事,仲返屋企,點知瘀血已經積壓在腦殼周圍,幾日後就死咗。呢個腦創傷如果即刻醫先救得番,遲咗就會變得好嚴重,而年紀大亦會危險啲。」

迴避賭王病情

事 實上,賭王入了港安已超過一星期,令人擔心他不止腦有事,而院方亦出動多位專科醫生替他診治,包括腦外科、腦內科,連腫瘤科醫生也奉召到場,二十四小時全 程監測何的身體狀況,非常大陣仗,「港安有部好猛料嘅儀器(數碼導航刀),可以醫埋腦瘤,而家醫院照埋賭王個腦仲有冇其他問題,包括有冇瘤,血管有冇塞 咁;佢兩年前洗穿腸之後,身體虛弱好多,今次又撞傷埋個腦,大家都好緊張。」消息人士說。

記者曾致電何家中人詢問賭王病況,但各人均三緘其 口,其中四太梁安琪還向傳媒放料,表示賭王只是因痔瘡發作入院,且情況已穩定。本刊致電給她,匆忙接聽電話後她表現急躁:「我唔得閒呀,無咩同你回應!」 賭王這次已非首次中風,早年他曾中風一次,令左腳不良於行須用枴杖,當時為免事件張揚而往外國求醫,這次他頭部受傷,風險便大大增加。

各房子女均有所得

這 幾年,賭王已感年事已高,開始將旗下業務作適當分配。其中已故元配黎婉華一房,兒子猷光夫婦早年撞車逝世,女兒超英精神分裂,而超雄則專注私人地產事務, 近年頻頻掃貨並不涉足賭王王國;至於三房陳婉珍,專注古董及越南賭場業務,且仔女年紀尚幼,未有能耐接管賭業生意;其中近年成為社交界風頭躉的超雲及超 蓮,最近透露搞二手名牌店,暫不成氣候。故此賭王最重要的業務,便落在二房藍瓊纓的子女超瓊、超蕸、猷龍及充滿野心的四太梁安琪手中。

二房仔女分到的,是上市公司新 濠、信德集團及美高梅賭場。由二房幼子何猷龍掌管的新濠國際,主要經營摩卡角子娛樂場等賭業,另外亦夥拍澳洲皇冠集團成立新濠博亞娛樂,在美國納斯達克上 市,在氹仔經營皇冠酒店及新濠天地。至於二房的長女何超瓊則掌管信德集團,主要業務由船務、酒店及物業都有,連同與美國美高梅集團在澳門的合作項目,全權 由她負責。

悉心栽培未來賭后

去年才於香港上市的澳門博彩集團,則由四太及一班老臣子管理。熟悉何家的人士表示,這樣的安排非 常合理,並且符合各人性格:「何超瓊喺美國讀書,為人正派,又識英文,所以佢同美國美高梅合作,可以將賭王嘅部分生意走向正規化,建立正面形象,同美國監 管當局及美高梅集團本身,亦較容易溝通及協調。」而何鴻燊亦為何超瓊在政界鋪路,出任北京政協常委,最近澳門特首選舉前夕,何超瓊以香港各界婦聯協進會副主席身份帶團上京,與中央統戰部部長杜青林會面。

「至於四太,一向野心大,擅長打通各路人馬的關係,過去幾年開始介入賭場管理工作,又做埋賭廳廳主,及陪伴賭王出席商界活動,商界及賭業界裡面,好多人都肯俾面佢,所以澳博由佢揸旗。」

投資界人士普遍認為,何鴻燊基本上已淡出旗下公司業務,故其入院甚至完全退出商界,對旗下公司影 響有限。「早幾年最難搞嘅,係由澳娛分拆澳博上市,差點被十姑娘告密搞垮。雖然錯過咗最好時機,但最終喺去年上到市。而同美高梅合作,雖然話有黑材料及遭 美國當局反對,但最終都做到。」此兩着令賭王的業務更規範化,並且有力在澳門賭業爭霸戰中企穩陣腳,力抗威尼斯人、金沙集團及銀河集團等外敵。

股東面和心不和

表面上,賭王的生意已上了軌道,亦安排了接班人,但實際充滿暗湧。本週二,賭王入院的消息曝光後,旗下的澳博下滑百分四點五五,較信德只下跌百分之二點八為多,而新濠卻彈升百分之四。關鍵就在於控有澳博六成一的母公司澳門娛樂(澳娛),過去四十五年內,股東之間一直都存在糾紛。○二年,澳娛大股東霍英東因澳娛賬目不清,分紅不勻,而公開批評何鴻燊,後來由何厚鏵作「和事老」擺平雙方恩怨,霍英東將名下約二成八,市值百億元的股份捐予霍英東基金會,作為澳門未來建設發展之用,自此只派代表出席股東會。然而○六年霍英東過身後,其次子霍震寰突然一改作風,出席澳娛股東會,表示想了解一下澳門現時的發展情況,似有再度插手之意。

而何鴻燊死敵十姑娘何婉琪,則多年來一直未有放過任何與何鴻燊作對的機會,曾入稟法院要求查閱澳娛賬目,又控告四太非法成為澳娛董事,及阻止將澳博分拆上市。她得悉九哥何鴻燊入院後,擔心澳娛會出現變化,事關何鴻燊持有澳娛兩成七股份中,有兩成六由Lanceford這公司持有,而這公司其實已分給二房藍瓊纓一房所有。而四太梁安琪、三太陳婉珍及何超瓊亦為澳娛董事,令形勢更複雜。誰能在澳娛揸旗還看另一世叔伯,任澳娛主席的鄭裕彤。

持 有澳娛近一成股權的鄭裕彤,一向是何鴻燊好友,與燊哥互相俾面的他,對澳娛分紅問題從未表態,但近年他曾有意安排長子鄭家純入局。二人表面和諧,實質亦有 自己盤算。本週一記者致電彤叔,他對好友何鴻燊入院的情況毫不知情:「佢入咗院咩?我唔知呀!兩、三個星期前見到佢,佢精神仲好好。等我打電話問吓四太情 況先覆你。」

母公司澳娛股東各有盤算,旗下上市的澳博管理層與太子女亦不咬弦。

太傅起身老臣退休

其 中一直是賭王身邊紅人,替賭王打工三十四年的蘇樹輝,曾擔任「太傅」角色,今年四月他辭去何超瓊掌管的信德集團執董一職。他解釋自己不能兼顧太多,必須理 順關係,故專注發展澳博的業務,但澳門方面則傳出何超瓊與一眾老臣子不咬弦。連服務廿二年的陳偉能及三十年的禤永明亦相繼辭任信德董事,各人獲二百多萬作 為酬謝金。離開信德後的蘇樹輝,以及另一老臣子吳志誠,專注在澳博擔任管理層,其手持澳博股份及管理賭場的經驗都較四太梁安琪多,四太要令其「臣服」於她 腳下並非易事。而近年一名後起之秀的實力亦不容忽視,這位只得三十幾歲的江陽,由澳娛老臣子官樂怡一手提攜,近月由澳娛副秘書長升至秘書長,有青出於藍之 勢。

江陽父母由大陸到澳門,而她則到了葡萄牙讀法律,丈夫亦是葡萄牙人;進入澳娛後,她便主力與十姑娘周旋,同時亦招呼得三太、四太妥妥貼 貼,風頭不下於蘇樹輝及吳志誠等一班老臣子。澳博與鄭裕彤旗下國際娛樂合作的澳門凱旋門地產項目,江陽亦有份參予工作。熟悉澳門及葡國法律的她,與蘇樹輝 及吳志誠等老臣子就不少買賣有意見,而她亦「靠近」四太,何鴻燊聘用了一名二十多歲的私家看護,四太有所顧忌,本想炒掉她,但賭王對該看護甚為寵幸,四太 心裡不爽亦找江陽「呻氣」。

何鴻燊作為澳門賭業的龍頭大佬,無論黑白兩道皆吃得開,不過由社團到娛樂界,以至賭業三方面均互相競爭的楊受成家族及向華強家族,現時都拍住何鴻燊「搵食」,兩個家族的競爭愈見激烈,所以無論是何家上下,股東之間以至江湖中人,都會出現一場涉及金錢與權力的爭奪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68

吉百利争夺战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9-10/HTML_2SFGBU6Q6ITB.html


吉百利的一声“No”并没有打消卡夫继续追求的决心。

美国时间9月7日,世界第二大食品企业卡夫对外公开表示,其将致力于促成一份更优的报价并维持双方的建设性对话

此前,卡夫向吉百利提出了102亿英镑,即167亿美元现金加股票的收购建议,但在7日招致吉百利的拒绝,认为其报价低估了吉百利的价值和发展前景。

就在吉百利拒绝卡夫的消息传出之后,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好时、雀巢,甚至百事等全球食品巨头们,都将成为吉百利的下一个竞购者。

而 记者在卡夫网站上看到,在接到吉百利的回绝消息之后,卡夫董事会主席兼CEO艾琳·罗森菲尔德(Irene Rosenfeld)随即向吉百利主席罗杰(Roger)发去信件,在表达失望和继续努力的决心之后,罗森菲尔德表示,公布此消息和报价,也是为了“鼓励 和推动双方的建设性对话”。

同日,卡夫在网站发布消息称,将于7日和8日两天召开投资分析会议,讨论两家公司潜在的合并事项。而罗森菲尔德均将出席。

一场围绕这家英国的糖果巨头的收购战一触即发。

垂涎吉百利

成为巨头们的收购目标,对于吉百利来说,并不是新鲜事。

早在2006年初,坊间传言便称吉百利已经被锁定为收购对象。当时花旗集团的报告更是指名道姓地把好时食品(Hershey Co.)称为可能的收购方。

业内认为,当时的吉百利已经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收购对象。在其公司管理层的领导下,吉百利这家“一度暮气沉沉的英国糖果公司”已经焕然一新,业务集中在销售增幅更高的产品上,包括口香糖业务。

当时,按销售额排名,吉百利是全球第一大糖果生产商,在美国软饮料市场的排名仅次于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并在 2004年实现了67.4亿英镑(117.1亿美元)的销售额。

当 时投资界的看法是,就好时而言,其以美国市场为主的巧克力业务会与吉百利的全球口香糖业务和欧洲及新兴市场的巧克力品牌完美融合。而雀巢也会看中吉百利在 口香糖这块业务的快速增长。至于卡夫,如果能借收购吉百利扩充糖果、口香糖等产品线,同时进入更多的新兴市场,更是一桩美事。

不过当时这几家潜在的收购方均对此事保持缄默,而且各有各难处:好时复杂的所有权结构阻碍了它轻易提出收购意向,作为全球最大食品企业的雀巢则面对反垄断难题,而卡夫当时还在忙碌着从母公司菲利普莫里斯集团剥离出来的工作。

卡夫在那时公开表示,在从母公司剥离出来之前,进行大宗收购是困难的。

2008年,有关吉百利收购的消息再次传出。当时的分析师们还对吉百利的交易方案作过多种设计,包括由好时收购吉百利的trident和dentyne口香糖品牌,卡夫或箭牌收购其冰激凌蛋卷和牛奶巧克力品牌。

当时的好时由于业务下滑,被看作是吉百利最佳的并购者,因其如果能吞并吉百利的业务,则将有望坐上全球糖果生产商的头把交椅。

这年4月,另一糖果商玛氏联手巴菲特,斥资230亿美元收购箭牌,超过吉百利成为全球最大的糖果生产商。此前,吉百利拥有全球糖果市场10%的市场份额。但玛氏和箭牌合并后,将控制全球糖果业14.5%的市场份额。

这种情况下,外界对于吉百利与其他食品公司的合并更加期待,而卡夫也仍然被看作是最热门的人选之一。

卡夫的努力

卡夫终于不负众望。

在9月7日的声明中,罗森菲尔德表示,自母公司菲利普莫里斯集团公司分拆出来之前,卡夫就一直对吉百利感兴趣。

事实上,从母公司剥离之后,卡夫便随即展开了一系列收购行动:2006年卡夫以10亿美元代价收购英国联合饼干公司的部分业务,2007年以72亿美元收购达能的全球饼干业务。

在7日公布的两封罗森菲尔德致罗杰的信中透露,罗森菲尔德与罗杰在今年8月28日上午曾进行过会面并商讨过合并一事。此后,罗森菲尔德便在当日致信罗杰,正式提出了收购建议。

在这封信中,罗森菲尔德表达了卡夫收购吉百利的愿望以及初步的收购方案,她同时指出,两家公司一旦合并,将创造出一家年收入达到500亿元的企业,并将在糖果、快餐和饼干等多个领域拥有领先份额。

卡夫方面测算,收购吉百利会将其收入增长目标提高一个百分点,至5%,每股收益提高2个百分点。

根据收购建议,卡夫食品拟以现金300便士(约合4.92美元)与0.2589股本身的新股换取每股吉百利,即相当于每股745便士(约合12.22美元),较吉百利4日收盘价每股568便士高出31%。

9 月7日,吉百利正式发布声明,回绝了卡夫的收购建议。声明称,吉百利拥有强大的品牌,其产品种类也是独一无二的,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它的产品在销售,此外 吉百利的Vision和Action计划也在不断取得成功,因此董事会对吉百利的独立战略和发展前景很有信心。董事会认为卡夫的收购提议极大的低估了吉百 利的价值和发展前景。

事实上,也有分析报告指出,根据2008年玛氏收购箭牌的价格,吉百利的股价估计在每股855便士到1070便士之间。而目前卡夫的收购价无疑低得多。

9月8日,记者致电卡夫中国,其公关总监车飞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尚无任何消息发布,而他们也是通过媒体才获知这一情况。

事实上,7日,罗森菲尔德再次致信罗杰。在信中,罗森菲尔德除了表示将致力新的收购建议外,还建议吉百利再次考虑卡夫此前的收购价格。她表示,“现在这个价格比吉百利自上市以来的所有成交价都还要高”。

她 同时极力劝说吉百利考虑两家企业合并的种种好处,并举例称,目前的方案将使英国在提供工作岗位方面成为净受益者。“比方说,我们可以继续运作 Somerdale的工厂(设备),虽然按照现在的计划它将被关闭,另外我们可以在Bournville投资,以此来保留英国的制造业的工作岗位。”

卡夫的努力或许显示出其已经意识到即将出现的对手。

尽 管对于好时、雀巢等将成为卡夫的竞购对手一事,当事方均处于缄默的状态,但Shore Capital分析师舍利(Darren Shirley)在7日的研究报告中称,很快就会有竞购出现,至少也会把水搅浑,提高卡夫食品的报价。任何其它报价中的现金部分将是关键所在,如果股票作 为报价的一部分,协同效应和战略潜力也会发挥作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58

郑州廊坊争夺战或升级 富士康内迁“脚踏多条船”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0702/998012.shtml


 每经记者 喻春来 发自廊坊
郑州还是廊坊?“代工厂巨头”富士康的异常举动让内迁之地越发扑朔迷离。就在6月29日,新华社报道称,郑州市 政府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已草签协议,富士康将在郑州市建立新工厂,但富士康发言人第二天即表示,公司将主要生产线由深圳迁往河北廊坊的工作已进入最后阶段。 6月29日,河南鹤壁市政府网站发布了一则关于富士康招聘的更正声明称,富士康拟在河南投资建厂未经证实。
如此多的消息,令富士康内迁之地成 为一个迷团。
7月1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赶赴廊坊调查富士康内迁的进展情况。据该市有关知情人士透露,目前,该市的确在与富士康接触,磋 商内迁一事,富士康也有迁往廊坊的意向。廊坊在承接富士康内迁的能力上要强于天津和河南。
不过,这位人士又补充说道:“富士康老是在变,有很 多的不确定性。”
分析人士认为,富士康可能采取的是脚踏多条船的策略,让各城市互相争夺,以获得最大的优惠政策,坐收“渔翁之利”。
富 士康表态迁往廊坊不谈郑州
据新华社记者从郑州市政府了解到,河南省和郑州市主要官员29日正在深圳与富士康科技集团高层协商有关具体事宜,协 议内容还在调整变化中。
此前,郑州市已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多次接触。据了解,郑州市为接纳富士康已作了数平方公里的用地计划,工厂第一期占地约 2000亩,选址在郑州新区。
据报道,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日前造访郑州市,对建新工厂相关事宜进行实地考察。
但令人不解的是, 富士康发言人却在第二天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公司为缓解劳动力成本上升压力而将主要生产线由深圳迁往河北廊坊已进入最后阶段,预计今年将完成生产线的迁 址,只字不提郑州。
据富士康普通员工反映,集团内没有下搬迁通知,但不少厂房内的机器已经打包封存,机器都是被送去河北廊坊的,员工可以申请 去,不乐意的人或者调任到其他事业群,或者辞工。
之前,河南鹤壁招商引资办公室有关人士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也出现不同的说法。一位人士说是定在郑州,一位人士说还没有确定,各市都在努力争取。
6月29日,河南鹤壁市政府网站 则发布了一则关于富士康招聘的更正声明称,在鹤壁招聘培训员工情况属实,拟在河南投资建厂未经证实。
郑州廊坊争夺战或升级
据廊坊有关 知情人士透露,目前该市正在与富士康接触,磋商内迁一事,富士康也有深圳迁往廊坊的意向。有可能富士康在北京和天津的生产线也会变动,到底是电脑还是镜头 生产线迁过来还不清楚。
据悉,如果富士康由深圳迁往廊坊,可能会选择当地的龙河高新区。“廊坊在承接富士康内迁的能力上要强于天津和河南。” 上述人士说道。据《每日经济新闻》了解,富士康早在2007年完成了在廊坊龙河高新区的一期项目的投资。
按照富士康的规划,在龙河高新区项目 总投资37亿美元,分三期建设,总占地6000亩,主要生产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索爱、LG等手机零组件和准系统。
目前,富士康电子信息 产业(廊坊)制造基地是河北省“十一五”最重要的投资项目之一,并被列为河北省重点支撑产业项目。
上述人士称,廊坊的竞争力是会给出比较优惠 的政策,包括税收、用水用电、供暖等,劳动力供给上,廊坊附近有东方大学城、10多所电子技术院校,都在为富士康招聘培训员工。
就此,郑州当 地一位政府官员也表示,为了引入富士康,政府在税收、土地供应、用工服务等多方面做出了最大的让步。
显然,郑州方面最大的有利条件就是劳动 力,富士康在大陆的80万员工中,河南籍员工达15.7万。此次河南建厂在人力、资金等方面均对富士康内迁具有很大优势。
据一位不愿具名的行 业分析人士说,也存在富士康将不同的生产线分别迁往郑州和廊坊的可能性,这就要看富士康未来是如何进行产业布局的了。
富士康坐收“渔翁之利”
“哪个地方都希望富士康来,”廊坊有关知情人士说道,“不过,富士康方面老是在变,有很多的不确定性。”
这位不愿具名的行业分析人士说,富 士康只提廊坊不提郑州或许是为了在与郑州地方官员的条件谈判获得更多的主动权,让郑州提供更优惠的政策,从而进一步压低运营成本。
富士康最新 发布了一份利润预警报告,称其今年上半年的亏损将因其产品价格低迷以及生产线调整等因素而进一步加剧。去年上半年,富士康净亏损为1900万美元。
鹤壁招商引资办公室有关人士说,各城市都在争取,富士康也不傻,一定是看各地给出的条件,哪个优惠去哪个,这也是企业很正常的选择。
不过, 一些分析师也担心,富士康可能会因为不断加剧的竞争压力而很难完成产品线迁移,因为迁移期间可能会导致一些合作伙伴转投其他生产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513

福記爭奪戰揭盅

2010-3-25 NM





在港交所掛牌僅五年、五個月前便 突然宣布清盤的福記食品,白武士爭奪戰已經走入直路。繼香港資源主席黃英豪,夥拍麻辣火鍋店譚魚頭的創辦人譚長安出手外;天行國際的股東蔡朝暉,又找來內 地蒸飯名店真功夫的老闆蔡達標入標。據知雙方爲此招來招往,後者財團不斷提高條件,前者則拉來美心集團創辦人伍沾德家族「幫拖」,加上傳聞中糧集團等多個 財團加入混戰,這場併購戰的熱鬧程度屬近年罕有。不過,據可靠消息透露,上述財團出乎意料地通通已「out」,中標者另有其人。

原來中標 者,是上市公司安徽海螺水泥的股東之一、安徽海螺創業投資(海創)公司,據透露結果會在短期內對外公布。福記做的是送餐服務,安徽海螺則是做水泥,兩者風 馬牛不相及,海創中標令市場中人大跌眼鏡。

海創公司其實來頭不弱,屬安徽國有信託投資公司,主要投資建築材料、化學材料、金屬等行業,擁有 雄厚實力。海創既是香港上市的海螺水泥的第三大股東,手上亦有多隻工業A股,並經常四出尋找收購機會。這次投得福記食品,出價屬最高。「黃英豪財團只係出 兩億二,蔡朝暉出五億,而海創則出到六億,價高者得,結果由佢哋奪得福記。」一名接近消息人士說。

可換股債券出事

據有入標的 財團透露,福記最值錢的資產之一,正是一手導致其清盤的廠房及設備投資。福記是內地最大的送餐服務供應商,北京奧運亦由其供餐,生產的經消毒預先包裝膳食 可在室溫下存放,隨時食用。客戶包括工廠飯堂、鐵路、上海及蘇州的大學,以及展覽中心場館。另外福記還有九間中餐館,及生產方便食品等生意。

福 記○四年上市,當時每日最多可生產及配送十萬份飯盒,但創辦人魏東好大喜功,爲了達到每日一百萬份的目標,遂於○五年起三年,分別發行六點二億、十億及十 五億元的總共三十一億港元可換股債券,作興建廠房及增添生產設備等之用;而換股價亦由原先十港元,一直攀升至最後一筆債券的三十二港元。

然 而,金融海嘯爆發,再傳福記造假賬,基金經理拋售股票,福記由最高的二十九港元下跌至二元多,換股無望,還債的壓力便來,加上財務總監跳船,客戶員工大量 流失,引發清盤。

現金揸手殼 價值錢

縱使如此,一眾市場中人 對其採用的「一條龍」經營模式及生產線仍虎視眈眈。福記在山東、江 蘇等地有四間源頭採購及初加工中心,另有七間位於上海、蘇州等地的分銷及加工中心,由中央採購,用料分配、清洗切割到烹調都一條龍包辦,「佢哋一個加工中 心,可以每日送幾十萬份餐到兩、三個省份,炒菜等工序全部用機器製作!」一名知情人士說。

根據福記的○八年年報,盈利達四億二千萬元人民 幣,其物業、廠房及設備等資產,市值三十億元人民幣,之不過,含水量原來極高,「福記有虛報資產之嫌。而且做呢行毛利極低,只有一成,但佢哋就自稱有三 成,創辦人魏東而家喺內地無返香港。我哋搵人評估過,佢哋係用國產機器,有啲廠係在建工程,其加工中心嘅房產及生產線,總共係值二、三億元左右。而公司雖 然欠債三十億,但債權人有機會接受haircut(大幅扣減債項)七成,還到三成都OK。最重要係公司原來仲有兩億元現金揸手,佢嘅殼價亦值錢,故好多人 有興趣。」一名有意入標者說。

福 記去年七月停牌,十月宣布清盤洽售,臨時清盤人德勤接受任何形式出價。消息一出,曾找來千億新抱徐子淇父親 徐傳順及四叔李兆基入股、近年活躍資本市場的黃英豪率先出手,夥拍內地知名火鍋店譚魚頭創辦人譚長安,據知出價兩億二元,並給予債權人少量新股。譚魚頭在 香港雖然只有三間分店,但在內地已有一百多間連鎖店。由於賣的是麻辣火鍋,極少烹調食物,故加工中心對其作用不大,反而上市地位更值錢,「而家市場上殼價 已經要兩億,譚魚頭一直想上市,買到返來已經賺突。」一名財經界人士說。

財團提價混戰

由於出手低,市場中人認爲黃英豪最初只 是搏「無人要、執死雞」,但上月底突然殺出上市公司天行國際股東蔡朝暉,夥拍內地蒸飯名店真功夫創辦人蔡達標等人入標,令形勢逆轉。蔡朝暉在投資界出身, 角色與黃英豪相若,負責出謀獻計。他泊着的「真功夫」碼頭更大,直營店在內地達三百多家,是內地規模最大的中式快餐連鎖店。他們高調開記者會宣告出價十億 全購,嚇窒不少有興趣的投資者,最後出價五億元,「計及部分廠房及生產線,以及福記的現金及上市地位,約值六億多元,若五億中標賬面利潤達一億多。」而真 功夫做的是蒸飯及米線等熟食,食物需要製作加工;比起譚魚頭,與福記更有協同作用。

蔡朝暉爲增勝數,不斷加大注碼,提議將重組協議中,債權 人可獲股權比例提高至一成以上。而黃英豪入標前並找來美心集團創辦人伍沾德家族的旗艦投資公司落注,增強實力。殊不知,最後通殺的是安徽海創這個「程咬 金」,據消息指,他們付的現金最多、肯提供過渡性貸款及保證大部分員工順利過渡,是奪標關鍵。「佢哋出六億,另向債權人發行不多於百分之五股份。佢哋呢個 價利潤不多,好可能會將旗下資產注入上市公司。」預料福記將被「拆骨」,屆時又是併購界的另一番話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760

Prada争夺战:拒绝中国基因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0730/141180.html


陆强近两年间迂回购得Prada集团13%的股份,并将继续收购乃至控股——这一新闻近期从中国传播到了意大利,直到近日,Prada集团从米兰发来一份声明,断然否认。陆强此前乐于讲述向Prada“求婚”的故事,而今却不愿多说,他表示正在寻求收购其他的意大利品牌。

  奢侈品牌更为计较的是血统。当中国商人不再满足于做代理,手握巨额现金向其“求婚”时,奢侈品牌基本予以高傲的回绝。

  失败的求婚

  富克斯控股CEO陆强曾多次讲述“收购Prada”的历程。他先是以2000万欧元收购了一家意大利的咨询公司,并在两年时间内,通过这家公司购得Prada集团13%的股份。陆强试图继续收购,将持股比例扩大至30%以上,从而实现控股。

  这两年Prada集团的日子确实不好过,两次上市不成,又遇金融危机。集团欠下巨债,不得不把部分股权抵押给了银行,不断传出可能被收购的消息。

   很像又一个“吉利与沃尔沃”式的经典案例,然而《中国经营报》很快收到了一份Prada集团的声明,否认陆强已购得13%Prada集团股权,同时披 露,集团九成以上的股份在Prada家族手里,还有一小部分由银行持有。虽然Prada已在上海设有公关部,对这一事件的应对却是由米兰总部直接负责的。

  陆强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此事“非常复杂”,双方都无意炒作,将在一段时间后给出一个说法。“求婚”失败似乎已成定局。

   Prada拒绝陆强,首要的还是“血统”问题。Prada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3年,在发给《中国经营报》记者的邮件中,Prada方面介绍称,集团 拥有Prada、Miu Miu、Church’s与Car Shoe四个品牌。除此之外,还以特许授权的经营形式经营眼镜、香水等。目前在76个国家拥有280个直营店。

  2010年5月以来,Prada在中国上海、杭州、成都等地加速开出新店。

   和许多其他欧洲奢侈品牌一样,Prada仍是一个家族企业。Prada如今的董事长缪西亚·普拉达(Miuccia Prada)是品牌创始人的孙女,而她的丈夫帕特里齐奥·贝尔泰利(Patrizio Bertelli)担任Prada的首席执行官,他精于品牌运作、极端重视细节,成就了Prada商业上的成功。一个著名的故事是,1997年贝尔泰利在 巡视MiuMiu曼哈顿新店的装修时,当场砸掉了一面看不顺眼的镜子。因为“它把人照得很胖”。

  中国商人陆强生于上海,长在北京,18岁那年考上上海交大,后弃学投身商海,在国外和香港,做奢侈品“买手”的经历对陆强影响很深。

  陆强回到内地后创立了富克斯购物中心,以“outlet”(奥特莱斯)模式,销售打折的一二线品牌。

  奢侈品在华强势地位

  进入中国十几年来,奢侈品牌对中国合作伙伴和消费者,保持着一种高傲的姿态。

  陆强认为,许多国外的普通品牌,在中国卖出了奢侈品的价格。而一些奢侈品牌拥有多个层级的代理商,每层加价5%到10%,到门店的终端,卖出了比欧洲同款产品高30%的价格。

   奢侈品牌在中国一贯强势,中国的合作伙伴也似乎容易妥协。周学平是人力资源招聘机构科锐国际消费品行业北区业务总监,常常与奢侈品牌打交道。她告诉记 者,一些奢侈品牌在做推广活动的时候,给公关公司的预算非常少,公关公司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在向媒体投放广告的时候,奢侈品牌有时会用置换的方式,不直 接付广告费,而媒体还会觉得奢侈品广告提升了自己的品位。

  不为外人所熟知的是,奢侈品公司的中国员工并不拥有奢侈的薪酬水平,主管甚至经理的员工的底薪在5000~12000元不等,这跟部分大众消费品员工的薪酬水平相当。

  而引来最多争议的,是奢侈品与中国代理商的关系。

  “品牌商直营是大趋势。”陆强说,在改革开放初期,奢侈品牌通过代理商向中国内地投石问路,市场成熟以后,品牌纷纷收回代理权转为直营。

即使品牌商没有收回代理权,代理商受制于人的日子也很不好过。陆强举例称,代理合同通常是5年一签,代理商通常有优先续约权。然而续约的时候,品牌商如果把进货价从原来的三折提高到五折,代理商的利润立刻大打折扣,续还是不续?左右为难。

  中国买家海外“陪标”

  陆强在奢侈品这一行经营了十几年,手中握有9个奢侈品牌的代理权。

  “一得知是中国人在买,马上提高价格。”陆强心有不甘,很多品牌觉得卖给中国人“跌份”,宁可卖给印度商人。

  陆强说,他向Prada发起收购,从没想过把生产移到中国来。他仍希望在意大利生产,设计团队也保持不变。只是想向品牌植入更多的中国元素和东方文化。他举例道,爱马仕破天荒地专为中国市场创立了一个叫“上下”的品牌,就是个成功的本土化做法。

   长期从事企业融资并购事务的李辰(化名)告诉记者,奢侈品牌对收购方的调查无所不包:和品牌是否是一个级别的?出身、血统怎样?钱的来路如何?收购方的 最终实际控制人是谁……很多时候甚至合法动用私家侦探。在欧洲的中国民营资本十分活跃,但收购一线品牌成功的案例极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997

鏖战董事会,国美争夺战的新起点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2-20/1NMDAwMDIxMTM1Nw.html

意料之中。在12月17日的特别股东大会上,黄光裕家族如愿获得了国美电器(0493.HK)董事会新增的两个席位。

当天,国美电器在香港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就“将许可的董事最高人数从11人增加至13人,委任邹晓春为执行董事,委任黄燕虹为非执行董事”三项议案进行投票表决。最终,三项议案均获得通过。

36天前,11月10日,在大股东黄光裕家族与国美电器董事会达成“暂时和解”之后,这已是一个设定的结果。

鉴于黄家已与国美电器二股东贝恩达成一致,而黄家和贝恩持有的国美电器股权合计超过42%,特别股东大会其实只是走个过场而已。12月17日,在投票率只有67.73%的情况下,上述三项议案分别获得了97.74%、93.28%和92.74%的赞成票。

不过,真正的和平仍未到来。目前的国美电器,更像是一座“休眠的火山”。一位知情人士直言,“其实,双方此前最主要的矛盾都没有解决,大股东与贝恩投资、陈晓,将在董事会内部进行新一轮的争夺。”

在这场仍将继续进行的国美争夺战中,大股东黄光裕家族手中最有效的筹码,依然是其拥有的国美电器非上市门店,而其最为重要的诉求依然是,陈晓走人,并重新修正国美电器的发展战略。

与此同时,本报记者获悉,被判入狱14年的国美电器创始人黄光裕,目前已被转入秦城监狱服刑。

陈晓、竺稼缺席

12月17日,在香港港丽酒店7楼的一间会议室外,早早地挤满了来自香港和内地的媒体记者。然而,等到上午10点国美电器特别股东大会召开之时,会场中到场投票的股东,却还不到40人,其中,还有部分是购买了国美电器股票到场的媒体记者。

国美电器董事局方面,只有执行董事王俊洲、独立非执行董事史习平和陈玉生到场,而黄光裕家族方面只有邹晓春出席。包括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陈晓、贝恩投资代表竺稼在内的诸多董事,都以“时间冲突”为由没有出席当天的特别股东大会。

当本报记者打电话给陈晓时,他多年来使用的联通号码已显示为空号。国美电器新闻发言人赵彤对本报记者称,“大家可以让陈总先休息一段时间了,其实,我也很长时间没跟陈总直接联系了。”

10时之后,投票过程只进行了不到20分钟。在王俊洲用非常官方的口吻回答了几个股东提出的问题后,特别股东大会宣布休会,并进入计票时间。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包括大股东黄家、贝恩投资以及摩根大通等大机构,已经提前完成了投票,当天到场投票的投资者人数并不多。”

毫无悬念的结果

中午12时30分,王俊洲以及两位独立非执行董事,以及邹晓春都回到现场。在简短地宣布投票结果后,邹晓春走出会场,并对媒体宣读了提前准备好的文稿。

邹 晓春称,“国美创始股东对这一结果表示欢迎,我们相信良好的公司治理绝对不是排挤大股东在董事会的合理席位和权力。我和黄燕虹女士进入董事会是各方通过积 极努力达成的《谅解备忘录》的一个安排,是董事会的部分成员在逐步回归理智选择的结果,也是推动国美今后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的重要一步。”

而对于其本人在国美电器的职位安排问题,邹晓春称,“作为大股东的代表和公司的执行董事,我会参与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但是,具体的职位需要董事局共同讨论,目前还没有确定。”

邹晓春和黄燕虹的当选,早在一个月前,几成定论。

11月10日,国美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已与大股东达成谅解备忘录,同意由大股东推荐的邹晓春和黄燕虹进入董事会,分别担任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董事会成员将从11人扩增至13人。当然,这还须在36天之后的特别股东大会上获得批准。

当时,权威投资顾问ISS发布报告称,如果股东反对上述董事任命,将令创始人黄光裕与国美电器矛盾恶化。相反,若邹晓春和黄燕虹二人顺利出任,黄光裕在董事会代表增加两席,将被视为正面的、调停式的进展,有助双方关系的正常化。

事实上,在黄光裕家族与目前主导国美电器董事会的贝恩、陈晓达成一致之后,其它股东的态度,已经无足轻重。

目 前,大股东黄光裕夫妇持有国美电器32.47%的股权,第二大股东贝恩资本持股9.98%,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陈晓持股1.25%。黄光裕家族、贝恩及陈 晓三方,合计持股43.7%。这也就意味着,只要国美电器参与投票的股份在87%以下,黄家将毫无悬念地获得这两个董事会席位。

而事实上,12月17日,国美电器特别股东大会的投票率仅为67.73%。

非上市门店去留

在董事会格局确定之后,非上市门店的去留,成为影响国美电器未来发展的最为关键的问题。

在当选国美电器执行董事之后,邹晓春称,“创始股东将通过一切可行的途径,和董事会成员积极洽商,尽最大可能地使国美更快、更好的向前发展,尽可能地本着不分拆母集团的方向,来解决业已存在的阻碍企业发展的问题。”

而 本报记者从一位知情人士处获悉,黄光裕家族已在香港通过一家券商,运作与“国美电器非上市门店注入上市公司”有关的事宜。对此,一位接近国美电器创始大股 东的人士称,“国美电器非上市门店的注入(上市公司),涉及上市公司敏感信息,不便披露,即使有此安排,大股东一方也会尊重大陆和香港的相关法规操作”。

这与11月10日黄光裕家族与贝恩等达成《谅解备忘录》后的表态一致。当时,黄光裕家族对本报记者表示,对于非上市业务,在新的董事会框架下,创始股东将会通过与董事会积极协商的方法来解决公司目前和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创始股东无意“目前”解除非上市门店的托管协议。

上述知情人士还称,11月初,在与大股东黄光裕家族达成《谅解备忘录》的过程中,贝恩确实已就“非上市门店注入上市公司”一事,与黄家进行过讨论。

鏖战董事会

12月17日之后,随着董事会格局的变化,对国美电器控制权的争夺,将从公开市场转向董事会内部。

虽然,国美管理层表示:“代表大股东的董事加入董事会,令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能够充分地在董事会层面建设性地讨论并在决策上达成一致。接下来,我们将为国美和股东的整体最佳利益打造一家更强及更具盈利能力的公司。”

但是,在此之前,国美电器新董事会必须首先解决两大难题,前述的“未上市门店注入上市公司”,以及,陈晓的去留。

之 前,一位国美电器人士,曾将国美电器目前的局面比作是“休眠火山”。一位知情人士也坦言,“其实,双方此前最主要的矛盾都没有解决,谅解备忘录都是为了获 得进入董事局的机会,在进入董事会后,大股东已经开始希望争取董事局其他董事的支持,来与陈晓和贝恩投资在董事局内部进行新一轮的争夺。”

12月17日,在被问及“陈晓去留”问题时,与此前大股东方面表示“这已经不是问题”不同的是,邹晓春称,“在进入董事局后,我们会与其他董事一道解决公司治理中依然存在的问题,以及双方的分歧。”

而对于国美电器的现状,邹晓春称,“国美最佳的公司治理方案,应该是在创始股东参与及指导下,保证公司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和业务的快速发展,以及加强公司治理,保障全体股东利益的平衡。”

但对于黄光裕家族来说,要想在国美董事会达到“让陈晓出局,并按照积极扩张战略来推进国美下一步发展”的目的,难度依然很大。因为,目前在国美董事会,陈晓与贝恩阵营,依然占据了多数席位。

在 由13名董事组成的董事会中,陈晓、孙一丁和竺稼等3名贝恩董事,以及由贝恩指定的独立董事Thomas Joseph Manning,占据了6席,而黄光裕家族的代表只有邹晓春、黄燕虹和伍健华3人,加上倾向黄家的独立董事陈玉生,也只有4席,而魏秋立、王俊洲和独董史 习平倾向中立。在这样的格局下,大股东要想重新控制董事会,就必须争取到这3名中立董事的支持。

不过,赵彤对本报记者称,“双方存在分歧是正常的,而且,所有的上市公司董事局内部都存在分歧,这不是外界所说的从明争转为暗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13

金融危机后遗症:高利转贷背后的“宏邦”争夺战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6/zMMDAwMDIxNDYzMw.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55

民工爭奪戰打響 天價藍領逼企業到境外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2/693548.html

41歲的四川仁壽縣農民工黃彬穿著黑色皮夾克,面容整潔。憑著一手木工活兒,他目前在當地建築工地打零工,平均每月能掙五六千元。黃彬說:「我對自己的收入挺滿意,打算將來就在本地打工,不出去了。」

西部農民工在本地就業,這是很多東部企業不願意聽到的消息。近來,面對新一輪「用工荒」,各地民工「爭奪戰」硝煙四起。《經濟參考報》記者在西部勞務輸出大省四川各地採訪,探尋民工「爭奪戰」帶來的新問題。

勞動力市場正面臨失序考驗

一家鞋廠的老闆宋超告訴記者,縣內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相互之間已經開始「挖牆腳」了,挖的對象就是普通農民工。

黃彬不願外出務工的另一個原因,是基於養老的考慮。他說:「我在仁壽縣買了新農保,等60歲以後,每月都有養老錢拿。要是我出去打工,就沒辦法繼續買新農保了。我不會去外地打工。」這在當地用人企業和勞動部門聽來是個好消息。

就在幾年前,仁壽縣勞動部門還在為幫助農民工尋找崗位而發愁,如今,卻是企業主動找上門來要求招人。今年春節後,四川省一些地方政府為了幫助招商引 資企業招工,紛紛聘請中介在成都火車站對出川農民工進行截留。據他們介紹,一些大型企業在招商引資時,就將「政府幫助招工」作為投資建廠的一個前置條件。

面對西部省市開展的「截流」行動,東部一些傳統的勞務輸入地也在當地政府部門的組織下開展了「爭奪戰」,有的東部城市組織數百輛長途汽車,到中西部勞務大省「接回」農民工。

一些主管部門和專家擔心,由於對「招工難」的預期增大,「農民工爭奪戰」日趨激烈,而本應由市場機制正常調節、配置的勞動力市場正在「招工難」的壓力下逐步失序。

金堂縣是四川省有名的勞務輸出大縣,當地有大批外出務工人員長年在東莞打工。《經濟參考報》記者在金堂縣採訪瞭解到,為了緩解當地用工壓力,今年春 節前,當地相關部門組成代表團趕赴廣東東莞,對這個縣外出勞務人員進行慰問,並在當地媒體上刊載廣告,宣傳該縣產業發展狀況,號召本縣農民工返鄉務工。

「爭奪戰」不僅表現在東西部之間,還表現在企業之間,勞動力市場正面臨失序考驗。在金堂縣採訪時,一家鞋廠的老闆宋超告訴記者,縣內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相互之間已經開始「挖牆腳」了,挖的對象就是普通農民工。作為金堂縣的政協委員和鞋業協會會長,他準備請縣長出來調停。

長期關注農民工問題的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長郭曉鳴提醒說,勞動力市場說到底還是一個市場經濟,應該由市場來配置資源,通過「招工難」、「民工荒」 這樣的市場信號,有利於產業的重新佈局和升級換代,地方政府應該積極淨化市場環境、規範市場行為,而不應大驚小怪,甚至越俎代庖。

「廉價勞動力時代已經成為過去」

「去年有了小孩,我們就決定回四川,畢竟這裡才是我們的根,我們不想讓小孩將來既不是四川人,又不是廣東人。」

目前,西部地區工資水平與東部沿海地區的差距日益縮小,這已經成為影響西部勞務輸出地區農民工流向的重要因素。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的四川籍農民工中,大多數人對今年的工資期望值在2000元左右,比往年提高了300元以上。

眉山市仁壽縣是四川省人口大縣和勞務輸出大縣,據勞動部門瞭解,目前,仁壽縣的回鄉過年農民工中,有1萬多名農民工今年不願意再到東部地區打工。仁 壽縣勞動局就業中心主任劉剛說:「工資是一個問題,這幾年東莞的工資還比不上成都的工資,總體要低三五百塊錢。中國的廉價勞動力時代已經成為過去。」

除工資之外,「家庭」和「歸屬感」這些過去在農民工身上往往被忽視的因素,正越來越多地成為農民工選擇就業、乃至選擇生活方式的決定因素。記者在采 訪中,不止一次地聽到農民工為了更好地照顧孩子和老人,甚至願意放棄過去在外務工積累下的資歷和高薪酬,轉而留在本地就業。從這個意義上說,農民工正由 「經濟人」回歸其「社會人」的本來面目。

在仁壽縣滿井鎮金塘村,《經濟參考報》記者見到了在深圳打工12年的村民黃華。他告訴記者:「雖然在深圳一個月能賺4000多塊錢,但是不能在年老 的父母親跟前盡孝,心頭覺得很愧疚。長期不在家,老家房子也垮了。這次回來先把房子蓋起來,好好照顧父母,哪怕工資少一些也沒關係。」

楊龍婭兩口子是四川簡陽人,他們一再向記者強調「歸屬感」:「在東莞、深圳的電子廠打了這麼多年工,也習慣了廣東那邊的生活,但是我們始終覺得自己 成不了當地人,心是飄著的。去年有了小孩,我們就決定回四川,畢竟這裡才是我們的根,我們不想讓小孩將來既不是四川人,又不是廣東人。」

「要為今後的發展打下基礎」

超過80%的受訪者突出了「家庭、健康和快樂」對自身幸福感受的影響,多數人不再認同和接受父輩們「低收入、高強度和較差工作環境」的生活。

《經濟參考報》記者調查發現,經歷了30年發展的農村勞動力轉移輸出,目前新生代農民工佔據了務工人員總數的半壁江山。數據顯示,2010年四川省2246萬務工人員中,新生代佔到一半以上。

新生代農民工在勞動權益保障等方面有著更為明確的要求。23歲的四川宜賓小夥子林濤向記者坦言從沿海回四川之後的不適應:「這裡雖然工作崗位多了,但與東部相比,西部地區很多企業用工都不規範,該給工人買的保險不買,有的老闆還要扣押工人的身份證。」

與他們的父輩相比,新生代農民工對自身價值、生活質量要求更具有現代性。22歲的眉山市萬勝鎮農民工梁義德告訴記者:「我參加了光纖安裝培訓後現在在省內一個月都可以拿到1800塊錢。對我來說吃飽飯不成問題,家裡也沒什麼負擔,但工作一定要能為今後的發展打下基礎。」

在四川省社科院組織的對2500多名1980年之後出生的新生代農民工問卷調查中,超過80%的受訪者突出了「家庭、健康和快樂」對自身幸福感受的影響,多數人不再認同和接受父輩們「低收入、高強度和較差工作環境」的生活。

「我的標準是每月至少2000元。有些招聘企業開出的工價很高,但是一天要干10個小時以上的活,週末還要加班。這些企業招不到工,我一點都不覺得奇怪。」林濤說。

不具備職業技能反成企業爭搶對象

仁壽縣滿井鎮鎮長賀志輝說:「現在很多東部沿海的企業來我們這招工,要求的都是年齡在35歲以下的普工。有技術的他們不要,因為從事的都是簡單勞動。」

過去,缺乏職業技能的農民工,在勞動力市場上往往難以就業。然而記者發現,目前這一輪「用工荒」的一個突出特點在於,低附加值的普通工種普遍存在「招工難」,不具備職業技能的農民工反而成為企業爭搶的對象。

業內人士指出,儘管產業轉移是大勢所趨,但是目前,東部沿海企業低端勞動密集型產業模式仍在延續,而西部地區隨著承接沿海產業轉移、新一輪西部大開 發和經濟的快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帶來大量低端用工需求。這就造成了東、西部地區同時出現對普工的「爭奪」,並且這種爭奪將在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成為常 態。

新增勞動力減少,是普工短缺的一個原因。四川省勞務開發暨農民工工作辦公室副主任曹慶告訴記者:「四川農村勞動力目前有3800萬人,2010 年轉移輸出2246萬,勞務輸出水平已屬於高位運行。農村存量勞動力中,能夠轉移和輸出的『挖潛』空間已經很少了。而近年來,四川每年新增農村勞動力僅為 50萬至60萬之間,雖然勞動力供給總體呈增長之勢,但增幅下降已經是很明顯的了。」

對於普工短缺的現狀,用工企業紛紛提高了薪酬水平。位於成都市三環路邊上的錦江人力資源市場,素來是四川省農民工就業的「風向標」。根據這個市場的 統計,從2010年下半年到現在,由於用工缺口的持續存在,服務員、保安、保潔、普工等低技術、低知識要求的工種,其工資水平普遍有200元至300 元的漲幅。

成都市金堂縣是四川承接東部產業轉移比較集中的一個縣,當地方興未艾的製鞋、服裝等產業,正在吸納越來越多的本地農民工就地就業。金堂縣就業局局長 梁元惠告訴記者:「縣裡2010年的就業崗位比2009年增加了5000個以上,相應的外出務工人數,正以每年2000人至4000人的速度遞減。今年金 堂也出現了普工缺乏的現象。」

「東西部地區同時爭奪低端勞動力,表明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產業升級遠沒有完成。」郭曉鳴說,在正常年份裡,企業的生產工人相對穩定,而金融危機發生 後,沿海和內地相關企業先後出現「大面積裁員」;經濟情況回升後,又出現了「大面積招工」。並且這種大面積裁員和招工具有突發性和規模性的特點,由於大量 崗位與眾多求職者之間的匹配需要一定時間,這對勞動密集型產業形成巨大的衝擊和考驗。

錦江人力資源市場主任黃潔說,這次「招工難」所凸顯出來對勞動力、尤其是普通勞動力的旺盛需求是否可靠和穩固還需要進一步觀察,「因為這些勞動密集 型企業受國際經濟形勢影響極大,一旦外部經濟形式變化,這種需求就會急劇萎縮。不要忘了就在前兩年我們還在擔憂如何應對『農民工返鄉潮』。」

「天價藍領」正把企業逼往境外

記者 何豐倫 南寧報導

從數萬元月薪的紅木家具技術工人,到4000元/月的高級月嫂,從8000元「旱澇保收」的銷售代表,到數萬元的音響調教師……春節過後,遭遇 「用工荒」的不少地方,頻頻出現「天價藍領」的招聘廣告。《經濟參考報》記者深入採訪時,不少專家學者認為:「天價藍領」的出現,凸顯經濟結構轉型過程 中,勞動力價值日益凸顯,但要真正滿足企業的需求,實現雙重意義上的「互利共贏」,還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最早在招聘啟事中打出「天價藍領」旗號的是福建連天紅家具公司,在這家公司的網站上,記者看到這樣的招聘啟事:打胚普工540元/天,五片鋸普工540元/天,銑床、台鏤普工480元/天,選料、斷料、斷板普工430元/天,維修、補材普工320元/天……

總工程師張耀真告訴記者,按照這一計算方法,五片鋸普工按照每月工作30天機算,月薪可達16000元,銑床、台鏤普通的月薪也超過14000元。他說:「這還是普通工人的收入,如果一個熟練工人,按照工作業績來計算,最高的月收入可達兩三萬元。」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紅木家具「天價藍領」並不足為奇,焊工、機械製造、銷售代表、調音師等諸多行業,也紛紛打出高薪聘人的廣告。與此同時,南寧、柳 州一些月嫂的價格也紛紛上揚。《經濟參考報》記者通過QQ、msn等方式,對正在聘請月嫂和計劃聘請月嫂的家庭進行調查時發現,春節期間,這些地方的月嫂 價格已相繼比原來上漲了300-800元。

常年研究珠三角勞動力問題的專家、浙江大學博士楊天保認為:勞動力價格上揚無疑是整個中國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產業結構升級換代的必然趨勢。他同時 指出:「『天價藍領』並不意味著徹底進入了『賣方市場』,因為企業一方的『天價』對應的肯定是勞動力一方的『高技術水準』,如果沒有『高水準』,也無法拿 到足夠的報酬。」

《經濟參考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廣東、福建、浙江的一些傳統加工企業為了避免繼續出現「用工荒」的情況,開始著眼於建設「境外基地」的方式,培養自己的勞動力後備人才。但與此相伴而來的,則是相關產業「空心化陷阱」將逐漸浮出水面。

廣西玉林一家長期從事牛仔褲加工的企業業主覃國安告訴記者,2009年開始,企業已經在越南境內投資辦廠,短短兩年時間,僅勞動力開支就降低了不小 的費用。他說:「國內的勞動力價格一直在上漲,我和幾個股東一商量,人民幣升值我們在越南辦廠,還能用人民幣直接結算,月薪才幾百元,比國內的月薪動不動 上千元,便宜了一半。」

連天紅家具公司也正在醞釀打造「東南亞基地」。徐小晴說:「我們準備在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建設初步的加工生產基地,這樣能節省不少費用。但最大問題在於,當地勞動力需要相當長時間培訓。」

廣西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學者陳雄章認為:「如果勞動密集型產業向周邊國家轉移,可能會造成尚未富裕起來的我國中西部省區遭遇產業 『空心化陷阱』,這樣反而有可能持續拉大我國東西部省區的經濟差距。中西部省區迫切需要解決的,就是通過切實有效的辦法,將更多更高層次的勞動力培養出 來,並通過政府的協調,實現勞方和資方在薪酬待遇、工人權益、企業發展前景等諸多領域的『共識』。」

勞務輸出大省:「招工難」難在哪裡?

記者 葛如江 姜剛 合肥報導

勞動力資源大省缺工總數達25萬人

安徽省是中部勞動力資源大省,全省6700萬人口中,長年外出務工人員約1300萬人。近年來,在國家宏觀經濟回升向好和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拉動下,安徽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企業用工大量激增,這個傳統勞務輸出大省也開始遭遇「招工難」。

在日前於合肥舉辦的「2011安徽暨華東地區大型人才招聘會」上,《經濟參考報》記者在現場看到,與以往大型招聘會現場人頭攢動相比,此次招聘會現 場略顯冷清,很多招聘台幾乎無人問津。記者瞭解到,本次招聘會有700多家省內外企業參加,提供崗位3萬餘個。為了招攬人才,不少企業還集體漲薪。

「春節以來,我幾乎天天參加招聘會,比應聘者跑得還勤。」安徽綠寶不鏽鋼設備製造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部長張玉之說,我們公司現需50名工人,為了招到人,企業已經將試用期縮短至一個月,一線操作工人月薪已經提到了1600元,即便如此,也沒能招夠所需的人。

安徽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統計顯示,截至2010年底,安徽全省缺工超過50人的企業達2300餘戶,缺工總數達到25萬人。今年春節後,全省企業還計劃招工25萬餘人。

用工激增 新生勞動力增量卻減少

記者瞭解到,此次安徽出現的「招工難」呈現出結構性和行業性兩個特徵:一是普工,即無技術要求的工人或一線操作工難招,缺工企業招用普工人數佔缺工總數的64%;二是缺工主要集中在服裝(玩具)加工、機械加工、電子加工等勞動密集型行業,缺工人數佔比達72%。

以往大家印象中的勞動力輸出大省,為何會遭遇「招工難」?安徽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就業促進處處長劉曉燕認為,產業轉移帶來的用工需求激增和新生勞動力增量減少是主要原因。

根據安徽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此前的調查顯示,目前,全省缺工集中在皖江城市帶。「今年僅皖江城市帶的32個重大產業轉移項目(企業)建成生產, 需要招用3萬餘人。」劉曉燕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今後,隨著企業擴大再生產、勞動者創業及返鄉創業,這些都將帶動用工需求激增,用工缺口還將不斷增 加。

而與用工需求增加相對應的,卻是城鄉新成長勞動力供給呈下降趨勢。據安徽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統計,安徽省2008年新增108.9萬人,比2005年減少28萬人。預計「十二五」期間,安徽城鄉新成長勞動力仍呈震盪下行趨勢。

新生代農民工需求的多元化,也加劇了企業「招工難」。在合肥一家電器企業做質檢員的王強,月工資達到2500元。22歲的他說,由於每天工作 12個小時,工作壓力很大,幾乎沒有什麼業餘活動。「與其他企業的員工相比,我的工資還有優勢。但是,這麼長的工作時間,誰能受得了?我也想換份工作 了。」

如今,新生代勞動力已成為用工主體,在人力資源市場「80後」、「90後」的新生代農民工佔60%以上,他們對就業環境、收入待遇及自身價值實現的要求更加多元化。部分缺工企業工作環境差,用工不規範,許多新生代農民工不願到這類企業,導致勞動力供需緊張。

此外,由於網絡化建設相對滯後,公共就業信息傳遞渠道單一,很多都不能及時傳達到基層農民工手中。同時,安徽勞動力人口多數來源於農村,其平均受教育程度偏低,且多數沒有接受過職業培訓,不能適應企業需要,造成勞動技能與崗位需求不相適應的矛盾。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原副會長程必定分析認為,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快速推進,中國僅用了50年時間就走過了西方國家100年的發展歷程,由此帶來了產業技 術進步和升級轉型,先進生產力得以發展,新產品不斷湧現,企業為實現批量生產,需要大批勞動力。而勞動者的技術形成、心理素質提升需要一個適應過程,這是 企業「招工難」的深層次原因。

「招工難」或將長期存在

全國青聯委員、安徽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江永紅說,我國產業是呈梯度轉移的,東部沿海地區產業向中西部轉移是大勢所趨。在承接產業轉移過程中,安徽面臨 著用工需求的日益增多。同時,隨著城鎮化步伐的加快,安徽縣域經濟得以快速騰飛,也將帶來大量勞動力需求,而新增城鄉新成長勞動力是呈下降趨勢的,因此, 長期性缺工或將不可避免。

據介紹,隨著勞動力老齡化趨勢的日趨明顯,產業結構形成用工年齡需求與勞動者年齡結構矛盾將越來越突出。據安徽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統計,1990年,安徽勞動力平均年齡為24歲,而2009年,平均年齡則升至37歲。勞動力老齡化趨勢十分明顯。

劉曉燕說,從目前經濟和社會發展形勢來看,「招工難」可能不是短期現象,或將成為長期趨勢。不過,她同時指出,目前缺工仍是結構性的,而且出現的 「招工難」只是局部的。在「招工難」的同時,仍然存在一些城鎮大齡失業人員和城鎮化帶來的大齡轉移人員難就業,「招工難」「就業難」並存的現象將長期存 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5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