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漢普頓爭奪戰幕後玩家曝光






















2008-06-26 NextMagazine

上週三,位於旺角長沙街籍籍無名的漢普頓酒店,遭執達吏查封,被驅趕出來的酒店旅客,差點兒要入住專供露宿者容身的梁顯利油麻地社區中心,酒店業主以「冷血」來形容收樓的東亞銀行,債主東亞銀行翌日立即反擊,刊登聲明反駁酒店業主不負責任。

事 件最吊詭的是,在收樓前一個月,漢普頓酒店的業主竟以一億六出售物業,新買家第一信用財務的行政總裁冼國林還大數東亞拒絕交易,原來有一班神秘玩家在背後 泵水,想「o趙起」整幢酒店,當中包括福建幫第二代富豪曾文豪及邱德根兒子,人稱「老虎仔」的邱達昌,他們均為第一信用財務的股東,為爭奪酒店業權而暗地 裡與東亞角力。

上週三被執達吏查封的旺角漢普頓酒店僅屬二星級,住上不少國內自由行兼孭背囊的旅客,事關酒店房間不用五百元一晚,十分經濟。原業主勞工大廈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勞廈),指責債主東亞銀行驅趕住客是冷血行為。

而 事件更殺出程咬金,酒店的新買家冼國林聲稱以一億六千萬元向勞廈購入酒店,並已付兩成訂金,即三千二百萬元,不明白法庭為何不肯暫緩收樓,言下之意是指東 亞毋須做到驅趕酒店住客這一步。他向記者大吐苦水,謂不明何以東亞拒絕這宗交易,「我都估唔到東亞點解咁強硬拒絕,但我亦控制唔到。」

揭開整單交易的背後,其實涉及有一幫人馬想「o趙起」這幢酒店,而事件要追溯到東亞銀行與勞廈多年的錢債糾紛。

漢普頓酒店原屬台灣國民黨的窗口公司勞廈,在六十年代買入,曾是國民黨駐港最高級官員的辦公地方,○三年改建為十八層高的酒店,有房間一百零八間。

垂死掙扎尋找買家

勞廈九九年向東亞銀行借五千萬元作為重建之用,並以物業作為抵押,其後勞廈未能按時還款,○二年遭東亞入稟追討,而漢普頓的土地註冊資料,○二年已註有東亞銀行收回該物業的法院文件。但勞廈在審訊時聲稱該筆款項是東亞所付的政治獻金,藉以進軍台灣開辦分行。

官司一直糾纏多年,法庭最終在今年一月裁定東亞得直,勞廈須交出酒店物業及歸還八千六百多萬港幣連利息予東亞。

東亞二月份向法院成功申請收樓令,但勞廈連環四度向法庭申請暫緩執行令;直到五月二十六日的聆訊,上訴庭宣布暫緩執行令的最後有效期至六月二日。

收樓前夕速戰速決

就 在「死期」屆滿前勞廈突然出招,宣布早於五月二十二日,亦即上訴庭作出「死期」判決前四天,已經與一買家,偉潮投資有限公司簽訂初步買賣協議,作價一億六 千萬元出售漢普頓酒店,交易將在九月底前完成,勞廈因而要求法庭再暫緩執行收樓令,而這間偉潮投資的老闆,正是第一信用財務行政總裁冼國林。

但東亞以質疑有關交易的真實性為由,表示偉潮投資剛在今年四月成立,註冊資本僅得兩元。法官同樣質疑勞廈為何未有在上次聆訊中透露有關交易,遂維持原判,「死期」照舊在六月二日。結果東亞於六月十八日安排執達吏到漢普頓封鋪。

購入漢普頓酒店的偉潮投資老闆冼國林,去年才由打工仔變身成為第一信用財務公司的行政總裁,他更向本刊表示,進行這宗交易前,早已知悉賣家與東亞有官司在身,但仍勇於上馬。為表自己的誠意,更將訂金由五百萬加碼至三千二百萬。

國民黨欠債事件簿

1965年:國民黨旗下的勞工大廈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勞廈),購入旺角長沙街11號勞工大廈,即漢普頓酒店現址。

1999年10月29日:勞廈向東亞銀行借入$5,000萬,作為重建大廈費用,並以此物業作抵押,承諾分17期歸還,至04年9月30日為止。

2002年2月11日:勞廈因未能如期還款,東亞銀行向法院申請收回已抵押物業,並在土地註冊處註冊有關法院文件,同時向勞廈展開訴訟。

2008年1月23日:法院裁定東亞銀行得直,勞廈須交出酒店及歸還連本帶利$8,616萬。

2008年2月21日:東亞銀行向法院取得收樓令。

2008年3月至6月:勞廈五次向法院申請臨時暫緩執行令狀,聲稱需時安排旅客訂房事宜,但先後在19/3、24/4、26/5、2/6及18/6遭法院駁回。

2008年5月22日:勞廈與第一信用財務行政總裁冼國林的偉潮投資簽臨時買賣合約,作價$1.6億出售物業。

2008年6月18日:代表東亞銀行的執達吏及律師到漢普頓酒店查封收樓。

幕後富豪泵水撐腰

外間對冼國林能夠斥資一億多元收購漢普頓酒店感到嘖嘖稱奇,「佢舊年先搞財務公司,今年可以用億幾買貨,似乎有大水喉射住。」一名熟悉冼國林的人表示。

事實上,不論今次出價收購漢普頓的偉潮,甚至是第一信用財務的控股公司,同樣在英屬處女島(BVI)註冊,因此無從得悉幕後股東的真正身份,只知道兩間公司同樣由冼國林打骰。

但 據本刊調查得知,第一信用財務背後有不少富豪撐腰,其中包括福建幫第二代富豪曾文豪,他分別透過自己及旗下有份的創業板公司變靚D,入股第一信用財務近四 成股權。記者本週一晚致電給他,詢問有關冼國林收購漢普頓酒店一事時,在歐洲度假的他,承認自己有入股第一信用財務,並說:「我只係silent partner(投資者),無參與公司業務。」說完便掛線。

東亞軍師倒戈相向

第一信用財務另一幕後老闆,是前亞視及荔園持有人邱德根家族;邱德根旗下的上市公司遠東控股,亦持有約一成半第一信用財務的股權。據悉冼國林與邱德根的兒子邱達昌稔熟,彼此早有往來,去年冼國林重出江湖搞財務公司,外號「老虎仔」的邱達昌即拍心口入股。

今 年一月,冼國林與邱德根家族的關係更上一層樓,遠東控股作價四千萬元,向冼國林收購一間在國內公眾場所安裝音樂播放機的「北京金音源」六成半股權。截至去 年底的資料,整間北京金音源資產淨值約一千萬元人民幣,而該公司去年底為止的四個半月,虧損約一百四十萬元人民幣。遠東卻以八百萬元現金,另加發行總值三 千二百萬元的股份給冼國林,令他成為遠東控股的第二大股東。

除了一眾名人之外,第一信用財務的股東,據知還有一名律師陳華增。早年東亞銀行 與勞廈的債務官司,就是由他代表東亞,當時他是的近律師樓合夥人,所以陳華增甚為了解東亞與勞廈之間貸款文件的來龍去脈,遂成為第一信貸財務背後的軍師。 無獨有偶,現時持有勞廈四分三業權的盈禧集團,大股東陳漢增報住的鯉景灣物業,與陳華增相同,估計二人有密切關係。難怪第一信用財務有興趣買起漢普頓酒 店。

這名倒戈律師陳華增,兩年前被投訴性騷擾跟其學師的女見習律師,聲譽蒙污。由於陳華增牽涉的人脈關係複雜,據知東亞銀行曾有意將酒店售與英皇的楊受成,以及龍頭家族向氏,惜未能成事。

財仔揸弗人冼國林

聲稱已支付$3,200萬訂金向勞廈購入漢普頓酒店的冼國林,是第一信用財務的行政總裁,他雖報住九龍灣臨興街,但去年以$1,800萬與太太購入南灣道御 苑。現年五十出頭的他,在銀行界打滾二十年,紅褲子出身。八○年在盤谷銀行(泰國銀行)由文員做起,當時還兼職揸夜更的士,先後做過櫃枱、會計及銷售;在 職時不斷進修,考取特許銀行家認可資格,八七年過檔JCG(現稱大眾財務)當主任,亦曾一度重返盤谷銀行任經理,之後又修讀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於96年加 入永亨財務任總經理,專門開拓高息信貸市場。

在行內冼國林一向以「狠」見稱,皆因他出名大小通殺,高峰期時能為永亨年賺千萬。有行家不諱 言,指冼國林對於文件審批方面比較「有彈性」,○五年金管局開始收緊對財務公司的監管時,永亨財務為滿足金管局,即派人上場改革,冼國林一夜間向外宣布離 職。「嗰陣佢包裝到自己係個讀書斯文人,個原因咪話係為咗去讀書囉,之後就消失咗兩年。」一名行內人說。

他離職赴英國倫敦城市大學讀法律學士學位,以二級榮譽畢業;○七年回歸再戰銀行界,任第一信用財務的行政總裁,大股東為英屬處女島公司。

外表斯文的冼國林「食過夜粥」,閒時會去教功夫,同人切磋武術,世界武術冠軍周定宇和歌手黃伊汶都是他的徒弟。

遠東狂掃低檔酒店

冼國林忽然沾手低檔次酒店,手法與老虎仔打骰的另一上市公司遠東發展相近,遠東發展旗下在大角嘴及油麻地已經有三間類近漢普頓級數的酒店。這些酒店普遍只有二百多間房,專攻自由行旅客;去年遠東發展更部署分拆旗下的酒店成REITS上市,可惜因市場氣氛不就而擱置。

因此外間估計冼國林買起漢普頓,背後與老虎仔有關,「可能係怕由老虎仔出面,會令買家叫價更高。」知情人士透露。

事實上,有一百零八間房的漢普頓,今次冼國林以一億六千萬元購入,酒店業內人士覺得價錢偏低,「以一億六作價,每間房即係賣一百五十萬,回報有成七釐喎,起碼都二百萬一間房啦,兩億就差不多啦。」一地產界人士說。

有 分析指冼國林等人睇準勞廈無錢還債,東亞亦收樓在即,遂由冼國林出面以筍價速速買入,然後再賣給遠東發展,成為系內的酒店。記者問冼國林是否有幕後股東參 與收購漢普頓,他不置可否,只說:「你哋唔需要懷疑我嘅財力啦,我都攞咗兩成首期出來。」記者再指有傳遠東是幕後老闆,他則顯得不耐煩,「我係遠東第二大 股東,都未必係關遠東嘅事o架。」之後便掛斷電話。

交易告吹損失輕微

估計由於勞廈的大股東盈禧與第一信用財務關係密切,東亞情願收回物業後進行轉售或拍賣,免得再與這幫人交涉,確保賣出後取回銀行應得的欠款,便一了百了。

即使冼國林有能力拿出一億六購入漢普頓酒店,要完成整宗交易,非得到東亞銀行首肯不可,因為該行已獲法庭的收樓令。

冼國林這招先下手為強與勞廈簽訂臨時買賣合約,有「搏一鋪」之嫌,一旦交易告吹,他已交予律師樓保管的兩成訂金,將可全數退還,換句話說,除律師費外,冼國林沒絲毫損失。

邱德根家族上市公司架構圖

漢普頓酒店傳奇

漢 普頓酒店前身為勞工大廈,六、七十年代,國民黨駐港最高層官員「港澳總支部書記長」就在此辦公,街坊稱之為「國民黨大廈」。勞廈小股東代表、港九工團總會 主席李國強說當年國共內戰後,大量國民黨餘部流落香港,為免港英政府打壓,他們大多以地下組織形式生存,例如今次勞廈的小股東——港九工團總會,便是以 「工人團體」的名義來淡化國民黨背景。

港九工團起初租用中環威靈頓街一處辦公,至六十年代初,領導層欲有自己物業,並獲一黨友以「超筍價」 賣出旺角長沙街地皮,即漢普頓酒店現址興建大廈。前港九工團副主席、勞廈股東劉南琴指當年一眾工友以每股五元集資,仍不夠錢起樓,其後得台灣幫手才湊足五 十多萬建築費,大廈終於六五年落成。「當年我哋層樓有成七層高,係旺角區最威o架啦!廖創興大廈都仲未起。六七暴動嗰陣,勞廈係右派工會總部,連港英政府 都要睇我哋頭,先敢採取行動(打壓暴動!)」李國強憶述。

李國強說,持有大廈的「勞工大廈有限公司」台灣股東佔四分三股權,由多名僑委、黨部負責人為掛名大股東,餘下四分一以港九工團名義為小股東。九四年,負責國民黨黨產的「大掌櫃」劉泰英來港,見勞工大廈殘舊,建議重建,並拍心口由國民黨一力孭飛。

掌櫃出面找東亞

「當時劉泰英,悅昇昌(國民黨管理亞洲區黨產的黨營公司)嘅馬繼群, 許志慶同東亞一名姓彭的高層開過一次會。」

李 國強說。勞工大廈有限公司九七年與東亞銀行簽訂借貸協議,以大廈抵押借款四千萬,九九年借貸額增至五千萬元,作為重建費。東亞後來獲批到台灣開分行。李國 強補充:「劉泰英話重建後可以租單位出去增加收入,仲話國民黨除承擔重建費外,工團暫時租用外面辦公室嘅費用,都由黨支付。」不過,他沒聽聞借貸是「政治 獻金」。

大樓重建期間,劉泰英把台灣股東佔的四分三股權,轉戶至「悅昇昌」,港九工團佔的四分一則不變;二千年大廈重建完成,但台灣變天, 落台的國民黨要清理黨產,在未知會香港股東下,悅昇昌把自己的四分三股權以平價賣給盈禧集團。盈禧的大股東之一陳漢增,曾以個人名義持有私人公司「台灣會 有限公司」,現告解散。

大廈之後改名為「創業城」,○三年變成漢普頓酒店。由於盈禧接手後沒還錢,東亞於是向法庭入稟連本帶利追討八千多萬元。

而一班香港小股東慘被「賣豬仔」,李國強無奈地說:「佢哋(國民黨)先斬後奏賣咗幢樓,唔顧我哋感情,賣剩我哋嗰四分一,搞到官司上身,拖累埋我哋,真係好無奈!」今年五月台灣新任總統馬英九就職,李國強代表一班小股東向國民黨求助,要求黨出面約見東亞,但不了了之。

黨產逐個捉

親台人士透露,國民黨「國庫」充足,在香港有不少黨產;但為怕被共產黨或港英政府充公,物業大多以黨員個人名義登記,一代傳一代。不過由於交易多數是秘密進行,加上管理不善,至今大部分產業已難以追蹤。本刊查證後,發現還有兩個跟台灣政府關係密切的物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80

股權爭奪戰引發美聯內訌

2008-12-11  NextMagazine


美 聯集團自從十月中被神秘人士梁向榮狙擊,並超越主席黃建業進身成為美聯大股東後,美聯內部即風起雲湧。繼舊將張錦成強勢回歸後,即有傳一向在前線領軍打仗 的集團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陳坤興被削權。近日本刊及美聯內部,更不約而同收到一封匿名信,矛頭直指陳坤興以家人名義買入鋪位,再高價租予美聯謀利。一場股權爭奪戰,漸漸演變成內部權力鬥爭,美聯正面臨一場內憂外患的危機。

美聯主席黃建業(右四)找來舊臣張錦成(右三)回巢,集團行政總裁陳坤興(右一)即被削權。本週二記者找黃建業回應人事變動一事,他說:「金融海嘯令經濟環境差咗,公司都需要人才整理方向及定位,張錦成做顧問可以提升港置競爭力。」(《蘋果日報》圖片)

 

十月至今,經過六次增持之後,梁向榮現共持有逾一成四美聯股權,而主席黃建業則只得約一成三,只能屈居做阿二。據悉,雖然近半年美聯已裁減三、四百名員工,但基金股東近月仍向黃建業不斷施壓,指美聯派息低、開源節流等優化措施進行得太慢,令他近月心情十分煩躁。

令 他頭痛的事又再添一樁。皆因本刊及美聯內部,同時收到一封匿名告密信,內容主要指控美聯行政總裁陳坤興,涉嫌以家人名義買入地鋪,再以高於市值的租金租予 美聯。涉及的物業,是美聯位於北角宏安道的地鋪,業主陳坤福及陳坤耀,正是陳坤興的兩名哥哥。二人在今年一月,透過美聯以九百八十萬元買入該個三百六十三 呎的地鋪,並旋即於三月以月租六萬元租予美聯,即是呎租一百六十五元。雖然這個鋪呈三角形大單邊,位置較好,但跟美聯一鋪之隔,去年尾起租的西餐廳地鋪, 四百八十呎的面積月租卻只需兩萬五,呎租僅五十二元。

記者到長沙灣魚類批發市場,找到在該處以永生貿易為寶號,開設鹹水魚及急凍海鮮批發生 意的陳坤福。他聲稱是陳坤興的四哥,聽到記者來意,他即大呻:「佢(陳坤興)負責住宅,我買賣工商鋪,我唔覺得有乜牽連囉!你睇我成盤生意,唔通我會買唔 起間鋪?我唔會因父之名,假借個名出去,用人哋嘅錢來買鋪!」

問到租金為何比附近地鋪高出兩倍,他理直氣壯地說:「租金嘅嘢,唔同時間有唔同睇法,市旺時就覺得值,而家出現公司裁員潮,如果個鋪而家先租出去,可能四萬都租唔到添!當時有間西餐廳想租,我叫五萬蚊,佢俾唔到,人哋(美聯)出六萬,唔通我唔租咩?」

對於被捲入事件當中,他晦氣道:「美聯內部有咩權力鬥爭,唔好牽連到我啦,如果再係咁,我以後買賣物業一定唔會搵美聯,費事煩呀!」

關連交易惹非議

而 事件主角陳坤興,他持有的一個半山些利街八百三十五呎地鋪,亦由美聯以九萬八千元租用,呎租一百一十七元,與附近利嘉閣的地鋪呎租相若。對於這些關連交 易,他緊張地在電話中向記者解畫:「我都聽聞過有封咁嘅信,不過我一早已經向公司申報咗利益。公司搵鋪係經當區嘅兩名主管推薦,再由兩名營業董事同兩名執 行董事簽名先可以通過,當中黃小姐(黃建業女兒黃靜怡)都有份批核,遞交嘅文件有晒估價部、測量師對附近店鋪租金嘅評估o架,都唔知邊個咁大整蠱。」

就匿名信一事,記者向美聯主席黃建業查詢,他先猶豫數秒,然後便說對事件不予置評,但又承認公司有部門正在了解事件,他又說:「我哋咁大間上市公司,做嘢一定有晒程序,又有審計部門,呢啲有申報就無問題啦!點會唔申報?我都會申報啦!」

美聯內憂外患

 

舊將回朝操刀瘦身

其 實早於匿名信之前,美聯內部已經出現爭櫈仔情況。上月中,美聯舊將張錦成回巢出任集團顧問,當時市傳張錦成由梁向榮委派入主美聯。對此,張錦成澄清說: 「我唔識梁向榮,喺我離開美聯嘅三年時間,同黃主席都有保持聯絡。今年第二季開始,我自己搞嘅盈富地產代理已經執咗好多分行,老闆見我得閒咪叫我返來做顧 問囉。」他又強調九八至○三年地產低潮時,美聯都可以安然渡過,是因為當時的優化計劃有成效,「今次老闆想我、葉潔儀(集團執行董事)同黃錦康(集團高級 執行董事)原班人馬再做多一次優化計劃,配合市況瘦身減肥。」

然而自從張錦成回歸,美聯住宅部主帥陳坤興的兵權隨即被削,原本由他管轄的港置變成由張錦成「睇檔」。「顧問可以好廣泛,銷售同管理層都可以接觸到。之前住宅、工商鋪、港置等統統由陳坤興負責,而家公司想將部分業務撥歸過來俾我。」張錦成說。

曾 效力美聯十八年的張錦成,○五年辭任執行董事兼副主席一職,翌年便與新界區董事黎偉強等人自立門戶,開設盈富地產。有傳當日他離開美聯時並不愉快。「以前 美聯一直由張錦成做代言人,出席公開場合接受記者訪問,高調到人人以為佢係美聯老闆。」業內人士說。有指一次張錦成與黃建業去酒樓食飯,有餐廳侍應問張錦 成:「張老闆,今日又同邊個手下來食飯呀?」因而惹來黃建業不滿。

大玩平衡術

「張錦成當年出走,帶走美聯新界區幾百名員工過 檔盈富,人數佔咗美聯新界區一半人手,真係唔明點解會搵一名叛將返嚟。」一名美聯員工說。坊間傳言,因為一山不能藏二虎,陳坤興和張錦成一向不咬弦。「早 年新地栢麗灣開售,見到發展商派貨時,做副主席揸庄嘅肥仔張攞到件貨,出俾九龍同新界區嘅同事,都唔出俾港島區嘅陳坤興。」一名地產代理回憶說。在對手行 家眼中,陳張二人性格截然不同:「張錦成斯文啲,做事較有紋路和講道理,陳坤興做嘢癲啲,較愛高壓式管治,例如有啲樓盤輸咗俾對手,佢會半夜兩、三點叫班 伙記出來鬧。」

「自從梁向榮做咗大股東,黃建業猜疑咗好多,甚至懷疑係一班前線員工發動兵變,聯手搵梁向榮做代表爭奪股權。」消息人士指。 據悉現時黃建業欲以文官克制武將,四月時便拉攏多次進出美聯,曾任美聯副董事總經理及經絡按揭主席的黃錦康回巢做顧問,到九月再升他為高級執行董事,年薪 過千萬。精於市場推廣及宣傳的黃錦康,曾協助聯交所前理事蔡陳葆心,成立由多間經紀行合作的網上交易平台「證券互聯通」;在經絡按揭工作時,又成功開拓轉 介按揭業務,因而深得黃建業器重,三年前曾與張錦成、簡松年律師等人,合組美聯「大顧問團」。

增聘近身壓兩頭馬

被美聯員工稱 為「中央主席辦公室主任」的他,入主後即增強宣傳部及公關部勢力,今年中更投放過千萬元為美聯炮製一輯獨角白馬廣告,寓意美聯一直強調內部監管,注重誠信 及專業操守。他還以太傅身份傍住太子女黃靜怡出席發布會。有美聯員工說,黃錦康一向主張以市場推廣來帶領前線銷售人員,認為只要建立好美聯這個品牌,就由 誰來領兵都無所謂,因此與陳坤興不咬弦。

至於以兩元八毫六仙的平均價買入美聯股份的梁向榮,至今仍在蝕錢,股價仍未返回家鄉。他透過秘書回 覆記者,指買入美聯股份主要是投資用途,亦已跟美聯拓展部聯絡人溝通過。「梁生以投資角度,睇住時勢,見抵就買,買賣股票好平常啫。」她又表示梁向榮私底 下並不認識張錦成,但就不評論會否參與管理美聯業務。

由梁向榮入股美聯,到如今演變成內部的爭權風波,在內憂外患夾攻之下,且看主席黃建業如何招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689

三联商社控制权争夺战火重燃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20090114/05115757250.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206

争夺80万辆产能:一汽重组华晨猜想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6-17/HTML_985GWDV160TW.html


中国汽车业兼并重组渐入佳境。

本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一汽集团正在与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晨”)进行重组谈判。考虑中的重组模式之一是,一汽出资购买华晨汽车集团股份,不排除采取国有资产划拨的方式,最终进入华晨并实现控股。

“这个事情目前还没有明朗。”一汽集团规划部副部长田洪福对上述消息不置可否。事实上,一汽对华晨并不陌生。8年前一汽曾出让金杯汽车(600609.SH)的控股权,由仰融控制的华晨汽车接手。

一汽重组之路并不平坦。由于华晨是辽宁汽车工业的龙头,重组首先要征得地方政府同意。诸如兼并后的人员安置、税收安排等都需要提出妥善方案。特别是华晨直接或间接控制三家上市公司,进一步增加了重组的难度。

本报记者还独家获悉,曾与华晨接洽过的广汽集团一直没有放弃这段“姻缘”。广汽管理层人士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广汽与华晨的接触并没有中断。广汽于5月份与湖南长丰汽车达成重组协议。

华晨80万辆的汽车产能是有重组实力者眼中的“香饽饽”。2009年3月份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明确提出,要形成2-3家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如果重组华晨成功,一汽将超越上汽,重新夺回国内汽车业的头把交椅。

华晨融资困局

如果不是因为缺钱,或许谁也没有与华晨重组的机会。

华 晨汽车内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集团掌门祁玉民三年前上任以来,进行“多点开花”战略布局。目前有A级车基地15万辆、中华轿车15万辆,金杯海狮12万 辆,绵阳一期建设产能9万辆、二期完成后将达到21万辆,金杯车辆公司10多万辆,华晨宝马扩能之后也可达到八九万辆,华晨汽车的产能已经达到了80万 辆。

布局做大的同时,华晨面临着极大的资金压力。2008年华晨汽车的总销量只有28.5万辆,即使以其今年产销30万辆的目标来计算,空放产能也接近50万辆,产能空置率达到62.5%。上述华晨人士感叹,“目前就是缺钱,新产品研发、新项目的建设都需要资金来启动。”

而2009年资本市场的失常,使得旗下三家上市公司华晨中国(1114.HK)、金杯汽车(600609.SH)、申华控股(600653.SH)几乎丧失融资功能,这也打乱了华晨的融资计划。在一次采访中祁玉民反问记者,资本市场现在这个样子,你叫我能怎么办?

资金瓶颈越来越明显,已经开始制约企业的长期发展,众多华晨的项目却都“箭在弦上、不得不发”。A级车项目、华晨宝马扩能工程、绵阳基地建设、金杯海狮新品研发等等,每一个要钱的项目都在敲击着祁玉民敏感的神经,也迫使祁玉民对重组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就在一年前,祁玉民在接受包括本报在内的媒体采访时,态度十分明确,华晨会坚定不移的坚持自主发展,其他企业想来半路摘桃子(指自主品牌)是不可能的。

而在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祁玉民则表示,自己并不排斥重组,只要是对自主品牌的发展有好处,华晨都可以考虑。祁玉民态度变化的背后,有国家推动汽车产业重组的趋势使然,更多的是华晨资金链紧张所导致的。

重组方案猜想

有了“乘虚而入”的机会,一汽的收购计划也浮出水面。在最早传言的广汽重组华晨遇阻之后,一汽开始加快自己的收购战略。

知情人士表示,此次重组谈判有可能参照广汽重组长丰的模式,一汽直接进入祁玉民掌控的华晨汽车控股集团。一汽出资入股华晨汽车,实现对华晨的控股之后,也将其旗下的三家上市公司收入囊中。

民族证券研究中心副总经理曹鹤分析,也不排除采取国有资产划转的方式,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是2002年9月由辽宁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辽宁省最终掌控着华晨重组的决定权,所以只要和辽宁省达成一致,重组将会变得比较简单。

华晨汽车直接或间接控股华晨中国、金杯汽车和申华控股,拥有华晨金杯、金杯车辆、华晨宝马三大整车生产线及四条发动机生产线,以及华晨宝马,中华轿车、金杯客车等品牌。同时拥有控股和参股公司100家,资产总额300亿元人民币,员工3.5万人。

曹鹤分析说,一汽曾是金杯汽车的控股股东,后来退出,所以一汽“走老路”进入金杯汽车可能性不大,因为金杯汽车目前的实际生产资源并不多,所以与华晨汽车集团进行整合的可能性比较大,但一汽可能也不愿意出太多资金购买华晨股份,所以期待政策上能够进行支持。

另 一方面,由于华晨汽车是辽宁省汽车工业的龙头,所以重组的谈判并不十分容易。消息人士指出,此前在与广汽的谈判中,双方基本谈判完毕,但在最后关头,华晨 提出来要独立发展权,被广汽否决后,谈判陷入僵持。其实这是辽宁省对华晨发展的思路,辽宁省相关领导曾表示,华晨不能离开辽宁,不能离开沈阳,华晨要坚持 独立发展。

此次与一汽的重组谈判仍然涉及这个问题。在祁玉民的规划下,华晨还有宏图大略未实施,不肯轻易让出独立发展的权力,这其中包括自主品牌的长足发展,旗下三家上市公司的融资,从香港的整体回归等策略。

一 汽如果重组华晨,华晨旗下的上市公司如何处置成为关注焦点。曹鹤指出,金杯汽车、申华控股、华晨中国的融资工具作用不会发生太大变化,重组华晨可能只是改 变了母公司的股权结构,华晨肯定会要求对三家上市公司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所以华晨此前运作的融资计划,或可以照常进行。

对于资金处于饥渴状态的华晨来讲,一汽未必能够提供充裕的现金。此前有消息称,一汽总经理徐建一曾积极“游说”国资委、发改委以及辽宁省方面,希望获得主管部门的支持。

获 得主管部门的支持,当然是指在政策方面的放行。工信部装备工业司汽车处处长钱明华告诉本报记者,重组政策分为两块,一个是整个工业行业的重组政策,包括推 动妥善解决富余生产人员的安置、解决企业资产的划转、解决债务的核定与处置等方面的问题,这是汽车企业重组的大前提。第二个才是根据汽车行业的特点,制定 具体的措施。

毫无疑问,原计划7月份出台的汽车企业重组指导政策,将为一汽重组华晨提供指导意见。在解决了包括税收、人员安置等敏感问题后,通过政府的促成,一汽重组华晨的成本或可以大大降低。

但一汽希望通过政策来“摘桃子”的行为或遭到华晨方面的抵制。曹鹤说,华晨现在最缺的就是资金,但一汽给华晨的投资并不能确定,因为一汽本身也有自 主品牌,产品与华晨多数是重合的。如果与广汽重组,手握现金的广汽先期投入几十亿都不是问题,可以马上解决华晨遇到的资金难题。

80万辆产能争夺

“就华晨本身的意愿来讲,据我们分析,他们更希望能够同广汽合作。”广汽管理层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曾庆洪在重组长丰的记者会上曾表示,广汽重组是市场化行为,不赚钱的事情我们不会去做。广汽重组长丰在工信部重组政策出台之前实施,表明广汽的重组方式仍然是靠现金说话,并不是过多地依赖政策。

虽然此前广汽与华晨的重组谈判遇到障碍,但是双方的接触一直没有中断,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广汽仍然希望能够与华晨进行重组,并将成为一汽的竞争对手。

国务院下发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规定,“完善汽车企业重组政策,新建汽车生产企业和异地设立分厂,必须在兼并现有汽车生产企业的基础上进行。”

这表明,新建汽车项目将无一例外地被暂停,而广汽控股长丰也正是无奈之举。对于长丰这个只有批准产能8万辆,全部产能15万辆的企业,广汽都不惜花重金收购。对于华晨的80万辆产能诱惑,广汽更会不遗余力。

80万辆产能对一汽同样具有吸引力。在一汽集团整体上市预期不断加强的同时,一汽希望能够尽量做大盘子,最终实现以最大的规模整体上市。

振 兴规划中提及的“通过兼并重组,形成2-3家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的目标,如果重组华晨成功,一汽将领先上汽提前实现200万辆的 目标,一汽2008年的产量已经达到150万辆。而如果将华晨的80万辆产能全部盘活,其产能规划已经远远超出了200万辆,这足可以支撑一汽2012年 300万辆的销售目标。

从目前国家收紧汽车产能的情况来看,华晨掌控的80万辆产能,是汽车行业独一无二的优质资源。此外,华晨宝马对希望重组华晨的企业也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毕竟与宝马扯上合资关系是既有面子又赚钱的买卖。分析人士指出,类似重组事件中,外方公司的中方合作伙伴发生股权变化或更换合作伙伴,基本都没有政策障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88

群醫束手何鴻燊兩度開腦澳博爭奪戰開打

2009-08-06  NExtMagazine





今年八十七歲的何鴻燊,上週初入了半山的港安醫院,而且在深切治療部留醫,何家四房人的仔女全體出動探望。據醫院的消息人士透露,何鴻燊於上週接受開腦手術,但病情還未穩定下來,短期內要進行第二度手術,這數天將是關鍵時刻。

何鴻燊入院的消息本週一在金融界傳出,旗下的上市公司如 信德、澳博及新濠等均曾應聲下挫;雖然賭王近幾年已將旗下過百億元賭業王國的業務及資產分配予各房,可謂各有各的地盤,然而架構及股權較為複雜的澳博仍然 存有變數,近年澳娛開始有新人冒起並進身管理層,拉攏何家各房中人,爭取機會上位,與舊黨派一爭長短。情勢複雜的澳門若然群龍無首,澳博爭奪戰即將開鑼。

澳博與中國星合作的蘭桂坊酒店於週日(八月二日)開幕,賭王致辭的環節取消,而代為出席開幕典禮的四太,全場欠缺笑容,愁眉深鎖,有份出席的商界人士均竊竊私語談論賭王的病況。賭王忽然入院的消息,在這幾天開始在商界流傳。

本 週一、二,其四房的成員均輪流前往醫院探病,當中包括大房的女兒何超雄,二房女兒何超鳳、何超蕸,三太陳婉珍及四太梁安琪等。其中賭王最睇重的二房女兒何 超瓊,本來在北京公幹亦急急飛回香港探望。至於兒子何猷龍,本來飛往紐約亦原機「折返」,於本週一晚八時與姐姐何超瓊到達港安醫院,至十時四十五分才離 開,逗留足足兩個多小時。

據本刊得到的消息,賭王這次入院情況殊不簡單,一向有腳患,難以屈膝的賭王,最怕坐梳化椅,事關他的頭部傾前,稍 有不慎就跌倒梳化。據知他上週在四太家中暈倒,撞傷頭部,隨即送往港安醫院。何家上下一向在養和醫院睇病,今次轉到港安,族中人已有微言,怕港安方面不及 養和充分掌握賭王的病歷。

老人中招死亡率五成

硬腦膜下血腫由受傷到發現血腫的期間可分為急性、亞急性及慢性。急性患者由受傷三日內出現血腫,亞急性由三天至三星期,三星期以上出現血腫為慢性硬腦膜下血腫。

賭 王今次所患的屬急性硬腦膜下血腫,佔嚴重頭部外傷百分之五至二十二,男性比女性患者多三倍,年長者較容易因跌倒摔傷或車禍,導致腦靜脈撕裂引起出血,出現 嚴重腦傷,若延誤醫治,死亡率超過五成,即使僥倖存活,已失去大部分腦功能,影響記憶及身體活動能力。不過,若能及時醫治,約可恢復八成腦部功能。目前可 以電腦斷層攝影(CT Scan)診斷,醫治方法是施手術,於腦部鑽小孔引流血水,降低血壓,避免血腫愈積愈多。

腦部受創二度開刀

醫 院消息人士透露,何鴻燊上週初已入了港安醫院,「佢由醫院特別通道入咗ICU(深切治療部),醫院應何家要求,要所有護士醫生封口。」不過,何入院的消息 很快便傳遍港島區的私家醫院高層耳中,「佢屋企人好擔心,因為賭王畢竟年紀大,撞親個腦可大可小,佢入院第二日就做咗一次腦手術,在腦殼鑽咗好細嘅口放瘀 血,但未完全穩定,唔排除要鑽腦再做第二次。」

何鴻燊今次撞傷腦,出現「腦硬膜下血腫」(subdural hematoma),可大可小。一名腦科教授透露,本年三月,《五星級戀人》英國女星、四十六歲的娜塔莎李察遜(Natasha Richardson)在加拿大滑雪意外撞傷腦,數日後出現大腦死亡,死因證實是頭部受重擊導致腦硬膜下血腫,該教授說:「呢個女星好陰功,佢最初以為無 事,仲返屋企,點知瘀血已經積壓在腦殼周圍,幾日後就死咗。呢個腦創傷如果即刻醫先救得番,遲咗就會變得好嚴重,而年紀大亦會危險啲。」

迴避賭王病情

事 實上,賭王入了港安已超過一星期,令人擔心他不止腦有事,而院方亦出動多位專科醫生替他診治,包括腦外科、腦內科,連腫瘤科醫生也奉召到場,二十四小時全 程監測何的身體狀況,非常大陣仗,「港安有部好猛料嘅儀器(數碼導航刀),可以醫埋腦瘤,而家醫院照埋賭王個腦仲有冇其他問題,包括有冇瘤,血管有冇塞 咁;佢兩年前洗穿腸之後,身體虛弱好多,今次又撞傷埋個腦,大家都好緊張。」消息人士說。

記者曾致電何家中人詢問賭王病況,但各人均三緘其 口,其中四太梁安琪還向傳媒放料,表示賭王只是因痔瘡發作入院,且情況已穩定。本刊致電給她,匆忙接聽電話後她表現急躁:「我唔得閒呀,無咩同你回應!」 賭王這次已非首次中風,早年他曾中風一次,令左腳不良於行須用枴杖,當時為免事件張揚而往外國求醫,這次他頭部受傷,風險便大大增加。

各房子女均有所得

這 幾年,賭王已感年事已高,開始將旗下業務作適當分配。其中已故元配黎婉華一房,兒子猷光夫婦早年撞車逝世,女兒超英精神分裂,而超雄則專注私人地產事務, 近年頻頻掃貨並不涉足賭王王國;至於三房陳婉珍,專注古董及越南賭場業務,且仔女年紀尚幼,未有能耐接管賭業生意;其中近年成為社交界風頭躉的超雲及超 蓮,最近透露搞二手名牌店,暫不成氣候。故此賭王最重要的業務,便落在二房藍瓊纓的子女超瓊、超蕸、猷龍及充滿野心的四太梁安琪手中。

二房仔女分到的,是上市公司新 濠、信德集團及美高梅賭場。由二房幼子何猷龍掌管的新濠國際,主要經營摩卡角子娛樂場等賭業,另外亦夥拍澳洲皇冠集團成立新濠博亞娛樂,在美國納斯達克上 市,在氹仔經營皇冠酒店及新濠天地。至於二房的長女何超瓊則掌管信德集團,主要業務由船務、酒店及物業都有,連同與美國美高梅集團在澳門的合作項目,全權 由她負責。

悉心栽培未來賭后

去年才於香港上市的澳門博彩集團,則由四太及一班老臣子管理。熟悉何家的人士表示,這樣的安排非 常合理,並且符合各人性格:「何超瓊喺美國讀書,為人正派,又識英文,所以佢同美國美高梅合作,可以將賭王嘅部分生意走向正規化,建立正面形象,同美國監 管當局及美高梅集團本身,亦較容易溝通及協調。」而何鴻燊亦為何超瓊在政界鋪路,出任北京政協常委,最近澳門特首選舉前夕,何超瓊以香港各界婦聯協進會副主席身份帶團上京,與中央統戰部部長杜青林會面。

「至於四太,一向野心大,擅長打通各路人馬的關係,過去幾年開始介入賭場管理工作,又做埋賭廳廳主,及陪伴賭王出席商界活動,商界及賭業界裡面,好多人都肯俾面佢,所以澳博由佢揸旗。」

投資界人士普遍認為,何鴻燊基本上已淡出旗下公司業務,故其入院甚至完全退出商界,對旗下公司影 響有限。「早幾年最難搞嘅,係由澳娛分拆澳博上市,差點被十姑娘告密搞垮。雖然錯過咗最好時機,但最終喺去年上到市。而同美高梅合作,雖然話有黑材料及遭 美國當局反對,但最終都做到。」此兩着令賭王的業務更規範化,並且有力在澳門賭業爭霸戰中企穩陣腳,力抗威尼斯人、金沙集團及銀河集團等外敵。

股東面和心不和

表面上,賭王的生意已上了軌道,亦安排了接班人,但實際充滿暗湧。本週二,賭王入院的消息曝光後,旗下的澳博下滑百分四點五五,較信德只下跌百分之二點八為多,而新濠卻彈升百分之四。關鍵就在於控有澳博六成一的母公司澳門娛樂(澳娛),過去四十五年內,股東之間一直都存在糾紛。○二年,澳娛大股東霍英東因澳娛賬目不清,分紅不勻,而公開批評何鴻燊,後來由何厚鏵作「和事老」擺平雙方恩怨,霍英東將名下約二成八,市值百億元的股份捐予霍英東基金會,作為澳門未來建設發展之用,自此只派代表出席股東會。然而○六年霍英東過身後,其次子霍震寰突然一改作風,出席澳娛股東會,表示想了解一下澳門現時的發展情況,似有再度插手之意。

而何鴻燊死敵十姑娘何婉琪,則多年來一直未有放過任何與何鴻燊作對的機會,曾入稟法院要求查閱澳娛賬目,又控告四太非法成為澳娛董事,及阻止將澳博分拆上市。她得悉九哥何鴻燊入院後,擔心澳娛會出現變化,事關何鴻燊持有澳娛兩成七股份中,有兩成六由Lanceford這公司持有,而這公司其實已分給二房藍瓊纓一房所有。而四太梁安琪、三太陳婉珍及何超瓊亦為澳娛董事,令形勢更複雜。誰能在澳娛揸旗還看另一世叔伯,任澳娛主席的鄭裕彤。

持 有澳娛近一成股權的鄭裕彤,一向是何鴻燊好友,與燊哥互相俾面的他,對澳娛分紅問題從未表態,但近年他曾有意安排長子鄭家純入局。二人表面和諧,實質亦有 自己盤算。本週一記者致電彤叔,他對好友何鴻燊入院的情況毫不知情:「佢入咗院咩?我唔知呀!兩、三個星期前見到佢,佢精神仲好好。等我打電話問吓四太情 況先覆你。」

母公司澳娛股東各有盤算,旗下上市的澳博管理層與太子女亦不咬弦。

太傅起身老臣退休

其 中一直是賭王身邊紅人,替賭王打工三十四年的蘇樹輝,曾擔任「太傅」角色,今年四月他辭去何超瓊掌管的信德集團執董一職。他解釋自己不能兼顧太多,必須理 順關係,故專注發展澳博的業務,但澳門方面則傳出何超瓊與一眾老臣子不咬弦。連服務廿二年的陳偉能及三十年的禤永明亦相繼辭任信德董事,各人獲二百多萬作 為酬謝金。離開信德後的蘇樹輝,以及另一老臣子吳志誠,專注在澳博擔任管理層,其手持澳博股份及管理賭場的經驗都較四太梁安琪多,四太要令其「臣服」於她 腳下並非易事。而近年一名後起之秀的實力亦不容忽視,這位只得三十幾歲的江陽,由澳娛老臣子官樂怡一手提攜,近月由澳娛副秘書長升至秘書長,有青出於藍之 勢。

江陽父母由大陸到澳門,而她則到了葡萄牙讀法律,丈夫亦是葡萄牙人;進入澳娛後,她便主力與十姑娘周旋,同時亦招呼得三太、四太妥妥貼 貼,風頭不下於蘇樹輝及吳志誠等一班老臣子。澳博與鄭裕彤旗下國際娛樂合作的澳門凱旋門地產項目,江陽亦有份參予工作。熟悉澳門及葡國法律的她,與蘇樹輝 及吳志誠等老臣子就不少買賣有意見,而她亦「靠近」四太,何鴻燊聘用了一名二十多歲的私家看護,四太有所顧忌,本想炒掉她,但賭王對該看護甚為寵幸,四太 心裡不爽亦找江陽「呻氣」。

何鴻燊作為澳門賭業的龍頭大佬,無論黑白兩道皆吃得開,不過由社團到娛樂界,以至賭業三方面均互相競爭的楊受成家族及向華強家族,現時都拍住何鴻燊「搵食」,兩個家族的競爭愈見激烈,所以無論是何家上下,股東之間以至江湖中人,都會出現一場涉及金錢與權力的爭奪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68

“茂业系”闪击渤海物流 控制权争夺一触即发“茂业系”闪击渤海物流 控制权争夺一触即发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905/20090905015015851.html


       短短4个交易日在二级市场上增持5%的股份,“茂业系”以  “闪电战”的方式再度举牌渤海物流(000889,收盘价6.08元)。

        渤海物流今日公告称,9月1日至4日,公司第二大股东中兆投资在二级市场买入公司股票1693.53万股,占总股本5%,第三次达到举牌标准。

        分析人士认为,至此,深圳茂业集团旗下的中兆投资已累计持有渤海物流5080.62万股,占其总股本的15%,与目前渤海物流第一大股东新长江投资15.27%的持股比例十分接近,双方关于控制权的争夺战一触即发。

控制权争夺步入高潮

        “ 茂业系”对渤海物流的青睐由来已久。2008年10月份,中兆投资首次宣布举牌渤海物流,当时该公司通过二级市场累计买入渤海物流2263.21万股,占 其总股本的6.68%。此后,中兆投资又在2008年10月15日至当年12月31日期间陆续从二级市场买入渤海物流1118.48万股,占比 3.30%,同时使得中兆投资持有的渤海物流股权比例达到9.98%。

        在沉寂一段时间后,2009年8月25日,中兆投资再度通过二级市场买入渤海物流5.39万股,占比0.02%。至此中兆投资已累计持有渤海物流股份3387.08万股,占其总股本比例的10%,完成第二次举牌。

        对于持续增持渤海物流的原因,中兆投资称是看好公司的发展前景,拟进行战略投资;同时,中兆投资还表示,在未来12个月内不排除在合适的市场时机下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继续增持渤海物流。

        深 圳一位私募人士表示,考虑到目前渤海物流的第一大股东新长江投资仅持有5170.45万股、占比15.27%,对渤海物流的控制权已十分薄弱,如果后市“ 茂业系”继续增持,而新长江投资又不愿放弃第一大股东的地位,那么双方关于渤海物流控制权的争夺即将打响。

渤海物流前三季度预亏

        渤 海物流公布的股权简式权益变动报告显示,中兆投资在9月1日至9月4日间增持股票的交易价格区间为5.08元/股~6.25元/股。在上述期间内,渤海物 流的股价从最低4.88元最高冲至6.27元。“由此不难看出,中兆投资正是这波上涨背后的主要‘推手’。”有业内人士表示。

        虽然中兆投资看好渤海物流,但该公司目前的业绩表现并不令人满意。渤海物流中报显示,公司上半年亏损709.05万元,每股收益为-0.021元。同时,渤海物流还预计,1月~9月将出现亏损,且亏损额较上半年大。

        显然,单从业绩表现上看,“茂业系”频频举牌渤海物流的动作让人费解。但上述深圳私募人士认为,渤海物流是秦皇岛市目前最大的商贸流通企业,旗下的华联商场、商城商场、天华大酒店、金原商厦、金原超市、金原家居装饰城连成一片,经营面积约16万平方米。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部分百货业上市公司经营困难,但这些公司又都拥有大量黄金地段土地,无论是地产价值还是经营改善价值都潜力巨大,或许这就是茂业系看中渤海物流的地方。”上述私募人士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96

吉百利争夺战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9-10/HTML_2SFGBU6Q6ITB.html


吉百利的一声“No”并没有打消卡夫继续追求的决心。

美国时间9月7日,世界第二大食品企业卡夫对外公开表示,其将致力于促成一份更优的报价并维持双方的建设性对话

此前,卡夫向吉百利提出了102亿英镑,即167亿美元现金加股票的收购建议,但在7日招致吉百利的拒绝,认为其报价低估了吉百利的价值和发展前景。

就在吉百利拒绝卡夫的消息传出之后,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好时、雀巢,甚至百事等全球食品巨头们,都将成为吉百利的下一个竞购者。

而 记者在卡夫网站上看到,在接到吉百利的回绝消息之后,卡夫董事会主席兼CEO艾琳·罗森菲尔德(Irene Rosenfeld)随即向吉百利主席罗杰(Roger)发去信件,在表达失望和继续努力的决心之后,罗森菲尔德表示,公布此消息和报价,也是为了“鼓励 和推动双方的建设性对话”。

同日,卡夫在网站发布消息称,将于7日和8日两天召开投资分析会议,讨论两家公司潜在的合并事项。而罗森菲尔德均将出席。

一场围绕这家英国的糖果巨头的收购战一触即发。

垂涎吉百利

成为巨头们的收购目标,对于吉百利来说,并不是新鲜事。

早在2006年初,坊间传言便称吉百利已经被锁定为收购对象。当时花旗集团的报告更是指名道姓地把好时食品(Hershey Co.)称为可能的收购方。

业内认为,当时的吉百利已经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收购对象。在其公司管理层的领导下,吉百利这家“一度暮气沉沉的英国糖果公司”已经焕然一新,业务集中在销售增幅更高的产品上,包括口香糖业务。

当时,按销售额排名,吉百利是全球第一大糖果生产商,在美国软饮料市场的排名仅次于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并在 2004年实现了67.4亿英镑(117.1亿美元)的销售额。

当 时投资界的看法是,就好时而言,其以美国市场为主的巧克力业务会与吉百利的全球口香糖业务和欧洲及新兴市场的巧克力品牌完美融合。而雀巢也会看中吉百利在 口香糖这块业务的快速增长。至于卡夫,如果能借收购吉百利扩充糖果、口香糖等产品线,同时进入更多的新兴市场,更是一桩美事。

不过当时这几家潜在的收购方均对此事保持缄默,而且各有各难处:好时复杂的所有权结构阻碍了它轻易提出收购意向,作为全球最大食品企业的雀巢则面对反垄断难题,而卡夫当时还在忙碌着从母公司菲利普莫里斯集团剥离出来的工作。

卡夫在那时公开表示,在从母公司剥离出来之前,进行大宗收购是困难的。

2008年,有关吉百利收购的消息再次传出。当时的分析师们还对吉百利的交易方案作过多种设计,包括由好时收购吉百利的trident和dentyne口香糖品牌,卡夫或箭牌收购其冰激凌蛋卷和牛奶巧克力品牌。

当时的好时由于业务下滑,被看作是吉百利最佳的并购者,因其如果能吞并吉百利的业务,则将有望坐上全球糖果生产商的头把交椅。

这年4月,另一糖果商玛氏联手巴菲特,斥资230亿美元收购箭牌,超过吉百利成为全球最大的糖果生产商。此前,吉百利拥有全球糖果市场10%的市场份额。但玛氏和箭牌合并后,将控制全球糖果业14.5%的市场份额。

这种情况下,外界对于吉百利与其他食品公司的合并更加期待,而卡夫也仍然被看作是最热门的人选之一。

卡夫的努力

卡夫终于不负众望。

在9月7日的声明中,罗森菲尔德表示,自母公司菲利普莫里斯集团公司分拆出来之前,卡夫就一直对吉百利感兴趣。

事实上,从母公司剥离之后,卡夫便随即展开了一系列收购行动:2006年卡夫以10亿美元代价收购英国联合饼干公司的部分业务,2007年以72亿美元收购达能的全球饼干业务。

在7日公布的两封罗森菲尔德致罗杰的信中透露,罗森菲尔德与罗杰在今年8月28日上午曾进行过会面并商讨过合并一事。此后,罗森菲尔德便在当日致信罗杰,正式提出了收购建议。

在这封信中,罗森菲尔德表达了卡夫收购吉百利的愿望以及初步的收购方案,她同时指出,两家公司一旦合并,将创造出一家年收入达到500亿元的企业,并将在糖果、快餐和饼干等多个领域拥有领先份额。

卡夫方面测算,收购吉百利会将其收入增长目标提高一个百分点,至5%,每股收益提高2个百分点。

根据收购建议,卡夫食品拟以现金300便士(约合4.92美元)与0.2589股本身的新股换取每股吉百利,即相当于每股745便士(约合12.22美元),较吉百利4日收盘价每股568便士高出31%。

9 月7日,吉百利正式发布声明,回绝了卡夫的收购建议。声明称,吉百利拥有强大的品牌,其产品种类也是独一无二的,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它的产品在销售,此外 吉百利的Vision和Action计划也在不断取得成功,因此董事会对吉百利的独立战略和发展前景很有信心。董事会认为卡夫的收购提议极大的低估了吉百 利的价值和发展前景。

事实上,也有分析报告指出,根据2008年玛氏收购箭牌的价格,吉百利的股价估计在每股855便士到1070便士之间。而目前卡夫的收购价无疑低得多。

9月8日,记者致电卡夫中国,其公关总监车飞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尚无任何消息发布,而他们也是通过媒体才获知这一情况。

事实上,7日,罗森菲尔德再次致信罗杰。在信中,罗森菲尔德除了表示将致力新的收购建议外,还建议吉百利再次考虑卡夫此前的收购价格。她表示,“现在这个价格比吉百利自上市以来的所有成交价都还要高”。

她 同时极力劝说吉百利考虑两家企业合并的种种好处,并举例称,目前的方案将使英国在提供工作岗位方面成为净受益者。“比方说,我们可以继续运作 Somerdale的工厂(设备),虽然按照现在的计划它将被关闭,另外我们可以在Bournville投资,以此来保留英国的制造业的工作岗位。”

卡夫的努力或许显示出其已经意识到即将出现的对手。

尽 管对于好时、雀巢等将成为卡夫的竞购对手一事,当事方均处于缄默的状态,但Shore Capital分析师舍利(Darren Shirley)在7日的研究报告中称,很快就会有竞购出现,至少也会把水搅浑,提高卡夫食品的报价。任何其它报价中的现金部分将是关键所在,如果股票作 为报价的一部分,协同效应和战略潜力也会发挥作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58

渠道争夺引葡萄酒市场变局


http://www.p5w.net/newfortune/qianyan/201002/t2829096.htm


  中国潜在的巨大葡萄酒消费市场,吸引了众多进口葡萄酒品牌远渡重洋。随着中外葡萄酒的市场竞争升级,本土葡萄酒品牌正酝酿着从生产至营销的全面变局。

  岁末年初,正是酒水饮料的传统旺季,各品牌往往摆开大干一场的阵势,希望消费者能在辞旧迎新的觥筹交错中消耗更多自家品牌的酒水。以往,酒水市 场被传统的白酒所统领,近几年,葡萄酒异军突起。而随着中国葡萄酒市场潜力的日益彰显,进口葡萄酒也加入抢夺市场份额。除了老牌的法国、意大利葡萄酒之 外,来自澳大利亚和智利等新兴葡萄酒市场的葡萄酒早已悄无声息地摆上了一部分中国消费者的餐桌,甚至来自美国、阿根廷的葡萄酒也开始出现在消费者的视线 中。
在越来越丰富的进口葡萄酒选择背后,涌动着一场中外葡萄酒品牌在中国市场上的明争暗斗,在终端消费者和资本市场同时上演着精彩无比的年度 大戏。进口葡萄酒方面,以经营五粮液起家的银基集团(00886.HK)于2009年11月宣布进军葡萄酒市场,引进逾11个国家的21家供应商共200 多个品牌;12月初,三得利国际集团旗下的日本三得利酒类株式会社,将在获得中国反垄断局批准后,以3.5亿元的代价收购国内最大的进口葡萄酒商 ASC精品酒业的70%股权,成为后者的控股股东。国产品牌更是积极寻求突破,张裕出资1亿元控股天珠酒业,展开对葡萄酒产业链最上游原料基地的争夺;而 更多的二、三线葡萄酒品牌则试图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做大规模、打响品牌,金六福增发2.7亿股、集资1.67亿港元加大旗下葡萄酒板块香格里拉酒业于云南 的灌装厂的搬迁改造力度及提高产能,国内第10大葡萄酒生产商通天酒业(00389.HK)11月登陆香港联交所,而通葡股份(600365.SH)以定 向增发的方式向通恒国际购买其持有的“云南红”系列公司。随着中外葡萄酒竞争升级,不仅越来越多的企业涉足进口葡萄酒代理,并且代理机构日益专业化,同时 也推动着本土葡萄酒品牌从生产到营销的全面变局。

  金融危机加速
海外葡萄酒产能转移
  随着 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中国的葡萄酒消费文化在过去几年中明显抬头。中国葡萄酒信息网的数据显示,中国的葡萄酒消耗量多年来保持着10%左右的 增长幅度,2008年,增速为13-15%。尽管中国目前人均0.5升的葡萄酒年消耗量仅相当于日本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但在过去20多年中,日本的人 均葡萄酒消耗量达到了3升; 并且,与3.6升的全球人均消耗量相比,中国葡萄酒消费市场巨大的增长空间显而易见(图1)。据国际葡萄酒及烈酒博览会(Vinexpo)下属研究机构 IWSR预测,2008-2012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活跃的葡萄酒市场,消费年增幅约为36%,有望于2012年成为全球第七大葡萄酒市场,消费量达 12亿瓶。



受益并看好中国葡萄酒市场快速发展的除了张裕、长城和王朝等一批国产葡萄酒之外,还有队伍 不断壮大的进口葡萄酒。随着中国瓶装和散装葡萄酒进口关税的下调以及2006年进口葡萄酒消费税可用进口环节已缴纳的消费税抵减政策的实施,一批洞察先机 的进口葡萄酒品牌看到了希望,开始小规模试水。伴随中国内需市场的升温以及葡萄酒税率的进一步降低,进口葡萄酒抢滩中国市场的步伐陡然加快。2007年, 中国就已经取代日本成为澳大利亚在亚洲市场最大的葡萄酒进口国。
而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则让更多的葡萄酒品牌意识到,面对已然饱和或趋 于饱和的成熟市场,大力开拓类似中国的新兴市场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当务之急。事实上,早在金融危机发生前,以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为代表的葡萄酒传统生产国 的消费量就进入了下降通道,而金融危机则让以南非、澳大利亚、阿根廷、智利为代表的新世界葡萄酒生产国也加入了产能过剩的行列。《全球饮料市场数据分析与 预测》报告称,到2008年,全球人均葡萄酒消费量已经连续3年下降。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的统计数据更是显示,2008年全球葡萄酒消费量为 2430万千升,同比减少20万千升,而全球人均消费量则处于40年来的最低点。国际葡萄酒主要产销地的市场需求萎缩、价格下滑和供大于求直接导致了这些 国家加快了向中国转移葡萄酒产能的步伐。
据海关统计,2008年,中国全年进口葡萄酒18.16万千升,与国内葡萄酒产量比为1:4。而尽管 2009年前3季度中国进口葡萄酒同比下降4.4%,但其与国内产量比例继续保持在20%以上的水平。其中,零售包装的葡萄酒进口量明显上升,进口装入2 升及以下容器的鲜葡萄酿造的酒6327万升,增长52%(图2)。预计未来5年内,进口葡萄酒将占到中国葡萄酒市场份额的30%。



  进口葡萄酒代理商借势崛起
  在不断丰富的进口葡萄酒品牌选择的背后,则是一批进口葡萄酒代理商的 崛起。面对市场根基和经济实力短板的海外葡萄酒品牌,多采取与代理商合作的方式曲线进入国内市场,给兼具本土脉络与渠道优势的代理商以巨大的发展机会。 ASC、骏德、富隆等一批专业代理商不仅坐享了高端进口葡萄酒30-50%的利润空间,并且也抢占了市场的先机。尽管最近两年内,进口葡萄酒代理商增势迅 猛,但ASC精品酒业的首席执行官沈品同(Don St.Pierre)表示,包括ASC在内的一批初具规模的葡萄酒商掌握着中国葡萄酒进口量的半壁江山,以进口金额来计算,则超过了70%。
与张裕、王朝等国产葡萄酒在广告宣传上不惜砸下重金相比,进口葡萄酒代理商在进入市场之初,面对缺乏厂家支持、终端成本高、市场投入费用大以及消费群偏 小的现实,针对葡萄酒的高端消费者,大都采取自建终端的方式,把酒窖庄园等概念的专卖店和俱乐部会员式的个性化营销相结合,再辅以传统的商超、酒店销售渠 道,通过扩大渠道规模来提升知名度。骏德酒业的第一家专卖店于2001年在广州开业,截至2009年底已经在北京、上海、深圳、东莞、成都等地拥有近20 家直营专卖店。而富隆酒业在全国建立了集零售和饮用于一体的会所“富隆酒窖”、专卖店“富隆酒屋”、高档商超便利专柜“富隆酒坊”和精品葡萄酒+餐饮会所 “富隆酒膳”四种不同形式的连锁零售体系,通过向经销商授权和特许经营的方式扩张业务,触角伸及全国60多个地区、100多座城市。
不久前正 式成为进口葡萄酒代理商的银基最大的“法宝”亦在于运营五粮液多年来所积累的完善的销售网络,事实上,在确立所代理的品牌之前,旗下的分销商已经先行“试 酒”。按照银基的计划,现有销售网络资源的70%将会用于推广进口葡萄酒,而2010年3月底前,其还将与经销商合作开设110间形象店(其中30间已开 业),并于2011年3月底前逐步扩建到300至500家。形象店将提供不同种类的外国进口酒类产品及既有的五粮液等产品,为客人提供一站式的购物体验。
随着进口葡萄酒的市场竞争日趋升温,不仅进口葡萄酒代理商不断涌现以搭上中国高速发展的葡萄酒市场的顺风车,并且代理机构在运作方式上也开始朝着专业化 和品牌化的方向发展,最初的渠道之争开始升级至品牌营销。一些葡萄酒代理机构针对国内消费者进口葡萄酒品牌意识淡泊的特点,从打商号品牌转而主攻所代理的 葡萄酒品牌,尝试品牌化运营。龙程酒业买断“金蝴蝶” 品牌的亚洲经销权作为自有品牌,在运作时舍弃了进口葡萄酒惯用的慢热启动,不仅照搬国产葡萄酒品牌广告密集轰炸的方式,并且在重点市场上餐饮、商超、夜场 全渠道铺货,甚至采用了进口葡萄酒极少采用的买店、包场方式,将其打造成广东主流的进口葡萄酒品牌,市场出货量也位居国内市场前列。“澳洲虎”更是另辟蹊 径,用赞助赛事和冠名球队等体育营销包装和推广品牌,提高其在进口葡萄酒中的品牌辨识度。
如今,香港的进口葡萄酒代理商也有望分一杯羹,并将 使代理商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继2008年香港对进口葡萄酒实施零关税后,2009年11月23日,海关总署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达成共 识,将为由香港进口至内地的葡萄酒提供估价预审的清关便利,并缩短在内地口岸所需的清关时间,以深圳口岸作为试点。一旦此措施得以落实,将为香港地区的葡 萄酒贸易商,特别是规模较小的代理商提供更多进入内地市场的机会。

  国产葡萄酒酝酿变局
  进口葡萄酒在经历了“摸着石头 过河”的初级阶段以后,不仅对中国市场的了解开始加深,并且意欲直接操作市场。不少进口葡萄酒摆脱原本高高在上的架势,开始调整产品线,出击数十元一瓶的 中低档酒市场,以更贴近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而卡斯特集团逐渐甩开张裕,继2008年在中国成立了卡斯特兄弟国际酒业(北京)有限公司后,2009年又在中 国选择了10大代理商,分销其原装进口酒,其中并无张裕的身影。
这些萌动中的变化,再加上进口葡萄酒的大举“入侵”和代理商的大量涌现,整体而 言,对提升国内消费者对葡萄酒的认知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行业规模的做大。但从另一面来看,进口葡萄酒的崛起无疑对国产葡萄酒生产商带来了巨大 的压力。尽管短期内进口葡萄酒对张裕、长城和王朝这些龙头企业的行业地位和经营影响有限,但面对进口葡萄酒的咄咄逼人之势,国产葡萄酒已从生产到营销各方 面强化自身实力,以迎接不久之后可能出现的“短兵相接”。
国产葡萄酒企业的种种动作给葡萄酒行业带来了洗牌的可能,2009年底频繁涌现的资 本运作可视为一个不小的信号。张裕出资1亿元控股天珠酒业,从张裕的角度来解读,不仅在新疆拥有了自己的葡萄基地,并且也切断了长城和威龙的一部分原酒供 应。张裕以外,王朝、长城也在山东、宁夏、新疆等产区大面积圈地自建葡萄基地,收购天珠酒业的行为无疑将使葡萄酒企业对原酒的争夺再度升温。而从另一个角 度来看,作为国内最大葡萄原酒生产加工型企业之一的天珠酒业,苦于资金的软肋以及晚入市场,欲生产自有品牌葡萄酒未果,需要找到一个强有力的支撑。日后, 进口葡萄酒产能转移的加快以及国产葡萄酒价格优势的逐渐消失将使类似天珠酒业这样的葡萄酒企业以及二、三线葡萄酒品牌面临更多被整合的机会。
在产品布局上,与进口葡萄酒开始出击中档酒市场截然相反的是,国产葡萄酒品牌在高档酒上全面发力,抢占国产高端葡萄酒的空地。张裕最早在行业内完成了 “4+1”的中高端产品布局,长城紧随其后推出了高端的“君顶酒庄”和“桑干酒庄”。2009年上半年,尽管张裕推出了6款价位在18-32元的中低档葡 萄酒,但其发展重心仍为中高端产品解百纳和酒庄酒。光大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2007年下半年推出的爱斐堡,32万元/吨的平均出厂价比卡斯特系列高出 30%以上,虽然仍处于市场培育期,但2009年前三季度的销量增速已经超过200%,而另一个同处培育期的黄金冰酒同期增速也超过了40%。事实上,从 2006年到2008年,解百纳和酒庄酒占张裕葡萄酒收入的比重分别提高了2.4和7.8个百分点,中高端产品的增速明显高于低端产品,比重不断提高(图 3)。与之相伴的,则是中高端产品结构优化所助长的盈利能力增强。在近几年行业总体毛利率水平波动并有所下滑的大背景下,张裕的毛利率水平在 2004-2008 年上升了6.8个百分点至70%。即使是在2009 年上半年,毛利率也实现了0.1个百分点的微幅增长,而到了2009 年第三季度,则大幅上升4.6个百分点,达到70.2%(图4)。




除了增加自身葡萄酒的生产和营销实力以外,国产葡萄酒还纷纷开辟第二条“战线”,通过代理 进口品牌来增强对原装进口葡萄酒的抵御能力。张裕率先试水代理的新西兰凯利酒庄2008 年销量达200多吨,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2009年9月底,其下属的四大酒庄又与法国波尔多拉颂酒庄、法国勃艮第桑德酒庄、意大利西西里先锋酒庄结成 战略联盟,成为三者在国内的独家代理商。而王朝也在2009年3月与全球最大的法国葡萄酒和烈酒批发商之一的法国GCF酒业集团签署了《独家销售协议》, 由王朝酒业有限公司在大陆进口、销售GCF集团旗下的“香奈”系列葡萄酒。■


  声明:本刊电子版已经独家授权给
全景网
,未经全景网书面授权,禁止任何方式翻印或转载。侵权必究。转载联系电话:0755-83247179,邮件:[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67

爭奪亞視爆收購星島舊仇何柱國狂插查懋聲

2010-03-11  NM





旺 旺集團的主席蔡衍明,可能要問問信奉的神明,為何過江來港投資亞視後,不斷交上噩運。自從他去年一月入股亞視後,既未能扭轉亞視連年虧損的命運,又被第一 大股東查懋聲攤薄股權,緊接着開記者會「伸冤」,再遭富商何柱國揭與查懋聲十年前的瓜葛,乘機「抽水」,「旺仔」今鋪如陷入泥沼。

而查懋聲亦不好過,入股亞視後連人格也被質疑。查、蔡雙方一個說對方無理取鬧,一個罵對方欺人太甚,隔空招來招往;加上何柱國「客串」以及新加入的股東王征豪氣宣言,要用二十年時間將亞視打造為亞洲CNN。這場鬧劇,愈演愈精彩。

亞視股東的爭拗,進入白熱化階段。自從上週二亞視大股東查懋聲在北京,與內地商人王征簽約出讓亞視股權,又指旺旺集團主席、亞視第二大股東蔡衍明入稟告他違反董事誠信責任是「無理取鬧」後,本週一蔡衍明終於出招,趁旺旺在港舉行業績會期間開記者會,大力反駁查懋聲之言。

對 於查懋聲指他「無理取鬧」,蔡衍明顯得氣上心頭,以台語怒斥查氏「吃人夠夠」,意即「欺人太甚」,又認為查懋聲口口聲聲說愛亞視,卻抱怨自己在亞視精神上 的付出,跟經濟利益不成正比。他並批評查從無意願增持亞視股權,○八年底將亞視託孤給他,現在又託孤給別人(王征)而自己退出,並非真的「愛」亞視。

對 於查懋聲曾向傳媒表示,蔡衍明要求他將股權賣給蔡氏是「知法犯法」這一說法,蔡衍明指他以A、B股入股亞視的投資架構,是由查懋聲提出並由雙方簽約,按照 合約,蔡有權要求查懋聲將其持有的Panfair百分之二點七五股權,及查、蔡共同持有的Antenna百分之二的投票權(A股),轉讓給他或由他所提議 的人士,以獲得亞視逾五成控股權。「他之後說我知法犯法,那查懋聲先生不就是教唆我知法犯法的人了?」蔡衍明說。

自比同病相憐

語 氣激動的蔡衍明,這時大爆中午接獲星島集團主席何柱國的電話聲援,何指自己亦吃過同樣的虧,希望蔡在記者會中提及此事,以便有記者去訪問他。蔡衍明離開 後,本來在北京開政協會議的何柱國,不知何時已秘密回港,趁勢踩入位於尖沙咀美麗華酒店的記者會,大數跟查懋聲的陳年恩怨。

「我同查懋聲係 朋友,我唔係攻擊佢,我要多謝佢,佢俾機會我買星島,咁我先可做出成績來,先會成功……無查生,我唔可以做咁有意義嘅事,我要衷心感謝佢。」何柱國的反話 句句有骨,並暗指他跟查懋聲的恩怨,跟星島集團有關。「都十年囉,我唔係報仇,人哋話君子報仇十年未晚,我唔係君子,我唔係報仇……佢一陣話做,一陣又話 唔做。」他更暗指查懋聲為人無誠信:「佢後生仔,講唔講誠信唔緊要……如果同佢(查懋聲)合作就慘啦,就會好似蔡生咁。」

當場被抽水

何柱國還有意無意間重提查懋聲七十年代末,因一宗愉景灣工程外判問題,被判頭槍傷一事,何更指:「係佢屋企積德積佢返嚟嘅!」據知,何柱國得悉本週一蔡氏會舉行記招,遂透過《星島日報》的總編輯,聯絡蔡衍明的助手,以便跟蔡直接通話。

據蔡衍明身邊人指,蔡衍明在記者會上對查懋聲的言論已算客氣,很多何柱國在電話內提及令查懋聲更難堪的事,蔡衍明在記者會上都沒有講。「從查懋聲做生意的手法,何柱國說查生的臉皮比世界上任何人都厚,就像萬里長城一樣,跟他交手的人,下場便是如此。」接近蔡衍明的人士說。

蔡衍明召開記者會後,知道何柱國即將到場,顯得非常愕然,遂即時離席;到何柱國到場大發牢騷後,有記者建議他與蔡衍明合照,何柱國等候期間,蔡衍明都未有現身,最後託人將一張寫着:「因場地時間已過,會約你私底下見面」的字條交給正接受訪問的何柱國,何會意後匆匆離去。

對 於蔡、何二人的夾擊,同日身在北京開政協會議的查懋聲揚言:「覺得好似人哋喺度砌我,多過我砌人哋。」本週二,他更按捺不住再次開記招回應:「而家好似兩 公婆嗌交,無話邊一方啱晒。」又表示自己是資金不足才要另找投資者,並感謝王征在這惡劣情況下仍肯照顧亞視這個孤兒仔,希望大家可以「息事寧人、以和為 貴」。

收購星島成導火線

至於何柱國對他的攻擊,他表示當年有意收購《星島》,雙方簽了保密協議才審查《星島》賬目,最後決定 放棄收購。「我一向有做投資,睇好多公司,一啲傾吓,唔啱就算,一啲睇埋盤數,但會承擔法律責任,唔可以透露俾人哋。」他強調自己跟何柱國無交流及傾生 意,當年是直接跟胡仙接洽,「佢覺得我出賣佢,由人哋判斷啦。」

今次查、蔡權爭,甚至突然彈出何柱國爆料,誰是誰非一言難盡,不過曾與查懋 聲接觸的商界中人,則認為查懋聲做生意的手段,與其謙謙君子的表面形象並不符:「佢諗計好叻,亦係一個好要面子及好獨斷嘅人,曾經唔肯放權而同細佬(查懋 成)不和,後來因癌症先下放權力,佢為咗個人利益係可以去到好盡的!」

何柱國發惡源於十二年前他入股《星島日報》一役,但記者會上他並未有明言箇中來龍去脈,背後原來牽涉國共關係這敏感政治命題。

《星 島日報》由在東南亞發跡的「萬金油大王」胡文虎於一九三八年創立,其後由其養女胡仙打骰。九十年代胡仙因大舉在澳洲及香港炒地產而財困,並向何柱國的爺 爺、煙草商何英傑(何伯)借錢。何伯高峰期曾借過八億,但全無借據,只憑個「信」字,事關何伯與胡仙家族一向關係友好。

初試啼聲鎩羽而歸

到九七年胡仙涉篤數誇大《虎報》的銷量而被廉署拘捕,加上《星島》因金融風暴陷財困,胡仙再次向何伯伸手,並且將《星島》放盤,今次何伯交由何柱國處理,何柱國要求胡仙再賒便要先還三筆總數兩億七的欠款。

「胡仙向何伯借錢,係完全無抵押的,何伯純粹想幫佢,但有借總要還。而何伯一向以大慈善家身份自居,唔想俾人感覺係放數性質,故何柱國出面與胡仙講數時並無諗過啃起《星島》這盤生意。」一名知情人士透露。

時 任特首的董建華,是胡仙好友,他從中搭線,找來愛國商人查濟民收購《星島》。代表查家負責是次收購的,正是當時身任聯席董事總經理的查懋聲。根據協議,查 家的名力集團將與胡仙成立新公司Newco,二者分別持有五成一及四成九股份,由名力出資七億四千萬,收購《星島》。胡仙可套現三億七千萬,雖失去集團話 事權,但仍透過Newco間接持有兩成四股份,並保留主席身份。當時身為債主的何柱國亦屬意與查家合作,由查出面收購,站在後台的他則可順勢收回爛賬,能 在何伯面前「立功」。然而就在簽約前數小時,代表查家出手的查懋聲突然致電何柱國,表示不會收購,何柱國大感意外之餘,亦深覺被戲弄。

迫令胡仙下台

有 傳言當時查懋聲翻查《星島》賬目時,發現旗下「文化傳信」的數目不清而終止收購,但知悉內情的消息人士表示,查懋聲突然喊停,源於當時已任國務院港澳辦主 任廖暉的干預。「廖暉要求查家入主《星島》後,胡仙便要退下,不得再做主席,事關胡仙父親胡文虎家族一向傾右,是國民黨的擁護者。而且《虎報》篤數一事, 令董建華蒙上污點,事關董建華曾出任星島集團的董事。」事實上,胡文虎在中共執政後一直被打為反動資本家,內地家族產業早被沒收,而《星島日報》一向被視 為親右報紙,報章往往稱台灣國民黨為正統,間中甚至見「共匪」字眼,至九三年才將報頭的「中華民國」年號取消。

而廖暉的爺爺廖仲愷,是國民黨左派人員,正是在一九二五年被國民黨的右派暗殺,其後廖仲愷兒子廖承志加入共產黨,長期出任中共海外統戰工作,死後由廖暉繼承。當年查濟民發展愉景灣,正是因為中共不欲該地皮落入蘇聯手中,故由廖承志向他表達中央要求而促成。

如意算盤難敲響

面對廖暉的要求,查家可謂左右做人難,深知如果救了星島而踢走胡仙,對胡仙來說十分難堪,決定臨時以不滿意賬目為由退出算數。然而這着除了顯示《星島》被睇「全相」再被「彈鐘」,對日後放盤有負面影響外,亦令何柱國被何伯教訓。

事關何伯一向以「大慈善家」形象示人,這次因借錢幫胡仙一把,最後要把整盤生意「吞」下來,甚至要「赤膊上陣」追數,家族形象受損。何柱國亦在旗下《東周刊》透露被阿爺教訓,此事令何柱國「銘記於心」。

名 力縮沙後,何柱國隨即找來法資財團Lazard出面再提收購,有份參與收購的人都知,Lazard背後其實是何柱國,此舉讓顧及家族形象的何間接「o趙」 起《星島》。但中途殺出中企基金,中企基金內的管理層,有三名是前星島僱員,胡仙與中企見面時「一見如故」,中企的收購亦安排胡仙擔任集團主席,但收購價 不及Lazard的高,而且中企提出讓胡仙留任不獲港澳辦主任廖暉祝福。連番過招後,九九年三月,Lazard擊退中企,以二億六千萬收購胡仙手上的星島 股份。據知胡仙凌晨三時簽下買賣合約時,不斷以淚洗面,埋怨自己敗了祖業。

無心插柳做傳媒

當時的星島集團,實為燙手山芋,旗 下英文報紙《虎報》涉嫌「篤數」虛報發行量,被廉署調查,業績更差強人意,九八及九九年度,分別虧損一億多元及五千五百萬。Lazard入主後,業績一度 轉盈,但不到一年又蝕錢。至○一年初,何柱國坐正,以上市公司泛華科技的名義,注資約三億五千萬元,向Lazard購入《星島》股份,同時提出全購。但○ 一年,星島再度虧損六千五百萬,同年裁員一百七十人。最後,何柱國將《星島》「拆骨」,把最賺錢的印刷業務出售,套現四億多元。

五行欠水危在旦夕

亞 視股爭,多了何柱國這一段插曲更見精彩,而亞視本身業務這年多以來並無起色。本來旺旺入股亞視後,亞視數碼頻道便多了一條中天亞洲台,兩台合作無間。但兩 大股東「反面」,令亞視運作亦受到影響。據說上週台灣高雄發生一百年來最強烈的六點四級地震,亞視新聞部本來要求中天電視傳送幾條地震災後影片到亞視,但 卻不獲理睬。

現時令亞視內部員工最擔心的,依然是公司的財政問題,上月亞視遲了兩天發放薪金,更令員工人心惶惶。「公司原本每個月最後一日出糧,上月廿八日係星期日,理應廿七號出糧,不過最後要三月一號先有糧出。」

由 查懋聲○七年中入主,到去年初蔡衍明買入荷銀手上亞視股權後,亞視風雲愈演愈烈,蔡氏因不滿查家主導的亞視,在十一月發行定價兩毫八仙的可換股票據,比他 在四月時斥一億五千萬認購,定價一點三七元的票據為低,又認為查氏未有按照合約讓他增持亞視至擁有控股權而反面,前主席張永霖更慘成磨心而辭職。父母吵 架,最後苦了亞視這個孤兒,如今雖有新養父王征入股,但「多個香爐多隻鬼」,這場亞視風波,估計暫難以平息。

查、蔡爭拗事件簿

日期/事件

4/07︰查懋聲以名力集團名義,斥資2.5億元入股亞視10.8%,與電視廣播前董事總經理費道宜、荷蘭銀行及中資的僑光集團,成為亞視四大新股東。

1/09︰旺旺集團主席蔡衍明以私人名義入股亞視,成為第二大股東

12/09︰蔡衍明在台北首度發炮,認為查懋聲未有履行合約,阻撓他增持是「欺我太甚」。

20/1/10︰查懋聲開腔,大呻自己合共投資亞視3.21億元,但只享亞視經濟權利10.8%,旺旺蔡衍明投資2.74億元卻獲經濟權利48%,暗示自己才是做了虧本生意,並指有意轉售亞視股權。

2/3/10︰王征與查懋聲簽訂合約入股亞視,其後有傳王征買入的,是查氏、劉長樂及陳永棋,以及僑光手上合共五成二的亞視股權。

3/3/10︰王征在北京表示若成功入主,希望查氏家族繼續發揮作用。又希望用二十年時間,把其打造成亞洲的CNN。

4/3/10︰蔡衍明入稟高院,控告查懋聲一方違反董事誠信及責任,以低於協議價發行可換股票據,同時申請禁制亞視發行兌換價低於每股2.47元的可換股債券,及查氏行使可換股票據。

5/3/10︰查懋聲在北京召開記者會,指蔡氏無理取鬧,又證實已跟內地商人王征就出讓亞視股權簽約;王征指未來廿年他會投資數十億元將亞視打造成亞洲CNN,期望一年後將亞視在上海上市。

7/3/10︰王征在北京透露,幾個月前已買入亞視新發行可換股債券,並指需要不停注資,但未有透露規模及作價多少。

8/3 /10︰蔡衍明召開記招,指查懋聲欺人太甚,將亞視這個孤兒「託來託去」。另星島集團主席何柱國除致電聲援蔡衍明,又現身記招,大呻十多年前曾與查懋聲就 星島賣盤一事交手的不滿,並重提查七十年代的中槍事件;查懋聲則強調是對方先攻擊他,又指收購星島一事是跟胡仙接洽,過程中沒跟何柱國接觸。

9/3/10︰查懋聲在北京開記招,形容現時跟蔡的關係如兩公婆吵架,並感謝王征在此惡劣情況下仍支持亞視,他亦會盡力支持王征。

11/3/10︰查懋聲與王征將於北京開記者會,交代亞視股權風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49

牧草争夺:奶业混战另一面


http://www.21cbh.com/HTML/2010-6-21/3OMDAwMDE4Mjc3OQ.html


从事投资的张先生最近把目光放在了一株绿色的小草——苜蓿上。

苜蓿以“牧草之王”著称,不仅产量高,而且草质优良,各种畜禽均喜食。 在张先生看来,使用苜蓿等优质饲草为奶牛提供廉价优质粗蛋白来源将越来越成为国内奶业的一种趋势。因此,投资苜蓿种植应该大有前景。

不过考 察一圈下来,他有些气馁:“现在瞄准这块的人和企业太多,苜蓿价格已经水涨船高了。”

“其实,现在不光是苜蓿,还有羊草等牧草饲料,价格都 在拼命往上涨。不光价格高,而且量少。”上海锦晟奶牛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惠明也告诉记者。究其原因,他答道:“牛多起来了呗!”

被发 现的苜蓿

内蒙古黄羊洼草业有限公司正是苜蓿升值的获益者。

在这家企业担任市场部经理的暴向东告诉记 者,公司是内蒙古最大的苜蓿草生产企业。目前,公司一半的苜蓿草来自自己种植,一半则自农户手中收购。

在过去几年中,苜蓿一吨的价格仅为 1000元左右,然而到了2009年,这个价格均势被打破。“从2009年开始,苜蓿价格就蹿上去了,一吨涨了400-500元,有的一吨能卖到2000 元左右!”

与此同时,苜蓿的销量也节节上升。黄羊洼草业仅去年一年,销售了7000多吨的苜蓿,同比增加了50%。主要销给种植户以及伊 利、蒙牛等企业。

对于苜蓿为何受宠的原因,暴向东认为有两点。“首先,2008年三鹿事件之后,乳品企业都开始自建牧场,对牧草的需求增 加;其次,苜蓿很特别,能够提高蛋白质等指标,还能提高产奶量。”

这样的说法得到奶牛饲养者陈惠明的认可。他告诉记者,此前一些地区,特别 是散户,都习惯用玉米秸秆喂牛,价格便宜,但是对牛奶品质并无提升。也正是在这种状况下,为了达到乳企一些高蛋白的要求,才出现了添加三聚氰胺等恶性事 件。

而三聚氰胺事件后,由于国家针对食品安全一系列措施的出台,运用优质牧草提高牛奶质量已经成为共识。“食用苜蓿草,奶牛的蛋白含量平均 能提高0.1个百分点以上;而且,苜蓿能将奶牛产奶高峰期延长一些。”

事实上,2008年后,包括蒙牛、伊利等全国各大乳企,都喊出了优质 牧草的口号。据蒙牛宣称,在蒙牛的生态草原牧场,就种植着从世界各国引进的优质牧草,包括被誉为“牧草之王”的加拿大紫花苜蓿、新西兰的菊苣草、以色列黑 麦草等12国优质牧草,确保奶牛有最全面的营养摄入。

一家大型乳企的内部人士也表示,由于目前苜蓿是奶牛饲养必须有的,“所以我们选择美国 的优质苜蓿来进口”。

苜蓿争夺战

进口苜蓿正是目前国内苜蓿需求企业的主要来源。

陈 惠明的牧场也是一直使用进口苜蓿。在他看来,进口苜蓿不容易发霉,易于储藏,而且蛋白质含量高。

而乳业专家王丁棉认为,进口苜蓿受欢迎的另 一个原因是,国产苜蓿种植面积的大幅减少。此前,国内本有多家大型牧草企业,但是由于当时市场对这块并不重视,需求缺乏,导致这些企业因为亏损而陆续倒 闭。

“以前有的公司一种就是十几万亩,现在几万亩都不多了。”有统计数据称,从国内看,为全国奶牛养殖提供苜蓿商品草的主要省份是甘肃、宁 夏、河北和内蒙古,总供应量不足10万吨。而目前,仅全国较大规模奶牛场所需要的苜蓿商品草就在50万吨以上。

因此,相比进口苜蓿草每吨 2000多元的价格,尽管国产苜蓿价格仍相对便宜,但“有价无市,根本没有什么货源,包括蒙牛等企业都在进口苜蓿草”。

近年来,中国从美国 进口苜蓿产品的区域在扩大,省份在增加,进口的数量在增长,价格也一路飙升。数据显示,2007~2008年度,广东、上海、天津、河北等地进口美国苜蓿 近1万吨,到牛场价格每吨2200元;2009年,除上述省份外,江苏、福建和重庆三省市也首次加入到进口美国苜蓿的行列中来,重庆从美国进口苜蓿草 826.26吨,福建100.633吨,江苏250吨,进口价格每吨已达到2400~2600元,高的达到2800元,这一价格远远高于从美国进口玉米的 价格。

这也正是张先生看到的投资机会。但他表示,已经有很多企业或者个人涉足这一领域。比如北京三元下属的三元种业,几年前已经开始了苜蓿 草的种植。

“目前国内市场上确实呈现苜蓿涨价的情况,也有很多投资者在关注这个产业。”上述乳企的人士也透露,尽管企业目前没有涉足苜蓿的 种植,但是如果未来的趋势是进口价格越来越高,企业经营压力太大的时候,“我们也会考虑在国内想办法”。

但他同时表示,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苜蓿草的一个难题是土地。“养牛用地,种草也用地,现在地价很高,因此 种植也并不是易事。”

供不应求的牧草们

不仅仅是苜蓿。供不应求的还有羊草等传统牧草。

“现 在羊草的价格和以前不好比,以前一吨才800元,现在翻了一倍,一般都要1500元以上。”陈惠明说。

家在吉林松原的沈亚丽是为陈惠明提供 羊草的经销商。今年也是她遇到的最好的年份:“严重供不应求!”她告诉记者,一个原因在于去年的干旱使得羊草产量减少,而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养牛的 比以前多了很多”。

沈亚丽最重要的客户就是位于沈阳的辉山乳业。据她介绍,原本辉山乳业有40多家奶牛场,但三鹿事件后,企业开始发力牧场 建设。到今年为止,辉山乳业的奶牛场已经达到70多家,“今年还在增加中”。“现在很多地方都没有货。”她说。

事实上,企业不断开建的牧 场,正是包括苜蓿、羊草等供不应求最重要的原因。

以蒙牛为例。三聚氰胺事件后,打造超大型牧场成为蒙牛乳业的工作重心。蒙牛副总裁、新闻发 言人姚海涛曾对记者介绍,超大型牧场指的是上万头规模的牧场。到去年年底,蒙牛联手现代牧业等已经在全国拥有了11个超大型牧场。一年之前,这个数字还仅 为5-6家,同比翻了一番。

“大牧场”的思路在转板纽交所的飞鹤乳业身上也得到响应。其董事长冷友斌宣称,飞鹤欲在5年内投资40亿元建设 10个万头国际标准化示范牧场。

但另一方面,国内牧草的建设却远远跟不上需求的提高。王丁棉表示,除了前述的苜蓿草种植面积大量减少外,其 他草种的种植也相比以前减少,“专门做牧草的公司也不多了”。

“根本原因,还是以前政府对这块并不重视,补贴不明显。此前一些牧草企业的垮 掉,就是被银行贷款压死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14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