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巴西版“B先生”:“两落三起”的滚雪球记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7-6/HTML_4F765M2NSDU9.html


如果你有机会坐听91岁的Waldemar de Oliveria Verdi忆往昔峥嵘岁月,你会发觉这家巴西最大的多元化集团之一的创始人老人斑浮现的那张脸后,搏动着一颗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心,那么,你就不会对去年至今各行各业的商界大佬们的相继复出,连声惊呼。

显然,台积电的创始人兼董事长张忠谋不是“复出”的第一人,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人。与其把时间浪费在“买马式”的复出猜测,倒不如将时针往回调拨200年,去关注和思考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对于“企业家”(法语:Entreprendre)这一词汇的推而广之的运动,以及萨伊对此作出的定义——将资源从生产力和产出较低的领域转移到生产力和产出较高的领域。

事 实上,如何在经济危机时期,将资源从生产力和产出较低的领域转移到生产力和产出较高的领域,进而为公司进入下一个阶段的竞争打好地基,正是大佬复出的意义 所在。这也正是Verdi先生在其76年的经营生涯中能够“两落三起”,并且成就营业规模超过50亿美金的Rodobens集团的最朴实却也是最坚硬的内 核所在。

如今横跨交通、地产金融三大产业,拥有10项业务和50家公司的Rodobens集团,是Verdi第三次创业后的产物。在那之前,16岁的Verdi就开始他的第一次创业,此后其人生起伏,像极了高尔基自传体似的三部曲。

如 果你读过巴菲特的最新传记《滚雪球》,你很可能会因此想到被股神巴菲特称为“理想商人”的内布拉斯加家具零售公司创始人B夫人。B夫人的原名是Rose Blumkins,一位东欧至美国的移民。目不识丁的B夫人一手创建了美国内布拉斯加最大的家具中心,此后巴菲特以6000万美金的价格收购了B夫人的公 司,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收购了B夫人的经营才能。巴菲特曾在多个场合赞誉B夫人,称她是“天生的企业家”。他甚至给B夫人写诗赞颂她。活到94岁的B夫人一 直没有从她的家具事业中退休。

目前还未退休的Verdi先生,基本可以视为“Mrs B”的巴西版本,只不过换了个性别。和B夫人一样,Verdi的经验才能与书本无关。

创业“三部曲”

“我觉得我是个天生的商人。” Verdi说。

在 没有资金、经验甚至缺乏阅历的16岁, Verdi开始了第一次创业。起初他捣腾了一个仓库;一年之后, Verdi又成立了一家咖啡豆烘培公司。可惜,事与愿违,当时在巴西经营扫帚和咖啡等轻工业产品的公司,多如牛毛。最终, Verdi不得不放弃了上述业务,结束第一次商业冒险。

Waldemar de Oliveria Verdi并没有太过沮丧,2年后, 20岁不到的Verdi盘下了一家无所不卖的商店——它经营着从食品、布匹到各类工具的宽泛的商品品类。新老板Verdi保持着这家商店的“百货特色”, 最为极端的时候,这家商店销售3000种品类商品,既销售殡葬用的寿衣,也销售着新娘婚嫁所需的相关产品;与此同时,他对这家小“百货”进行创新,采用了 连锁业态。于是,一家名为“Casas Verdi”连锁零售店在巴西的几个城市相继亮相。

“当时的巴西,还是一个‘崭新’的国家,有着巨大的市场机会”,或许正是由于机会 太多了,彼时的Waldemar de Oliveria Verdi并不专注,他没有将所有的精力都聚焦在零售业上,在经营零售的同时,他涉足农业种植——成立某种类似农村合作社的方式,种棉花和谷类作物。“或 许我有些天赋,没过多久,我就被视为当地的‘棉花大王’。”Waldemar de Oliveria Verdi说,第二次创业到此为止,基本可以视为小有成就。在年轻气盛的Verdi脑中,根本没有“天有不测风云”这一说,“我当时认为只要努力,生意就 可以做得越来越大”。

1945年,巴西爆发了大面积棉铃虫害,这基本毁掉了当年90%的棉花收成,农民们在1945和1946年损失惨重, 越来越多的农民无法履行合约,这压垮了Waldemar de Oliveria Verdi的事业“第二春”,他变卖了商店内所有的产品,用以偿还供应商的欠款和员工的薪酬,以破产的方式,再一次回到起跑线上。

不过,就像永不疲倦的夸父,三年后,Waldemar de Oliveria Verdi开始第三次“白手起家”的创业,这一次,他缔造了一个帝国。

“我的企业大学”

正如建筑设计图纸中的大厦高度决定了地基的夯实程度,对于地区或者行业基于人口统计特征而作出的趋势判断,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商业设计师们今后的成就。

第三次创业的Waldemar de Oliveria Verdi将他从社会大学中学到的人生智慧——首先要做正确的事情,而非正确地做事情——近似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对于战略的某种描绘,淋漓尽致地用到此后的商业决策上。

他决定将新公司的命运与巴西的“未来之路”紧密联系在一起,“当时,我认为这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必然是和道路建设息息相关的。”Waldemar de Oliveria Verdi仔细分析研究一切与道路相关的行业,他认为随着任何一个新兴经济体,要想获得经济的长足发展,势必要完善交通网络,巴西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和运输业的发展是指日可待的,因此,他决心销售一切可以在路上跑的产品。

卡车销售市场被Verdi视为切入口,当时巴西的个人汽车消 费市场尚未成熟,工业化对于运输工具的需求开始显现。1949年,他和一位朋友一起创建了Toledo&Cia有限公司,用以经销美国卡车制造商 Studebaker的产品。很快地,Toledo&Cia选择将自己的发展前途与梅赛德斯-奔驰公司捆绑在一起。这家以品质著称的德国汽车品 牌,开始有选择地进入一些新兴市场,巴西是它看好的市场之一。

多少有些放手一搏的意味,Toledo&Cia放弃了包括 Studebaker在内的其它卡车品牌的销售业务,一心一意经营奔驰牌卡车业务。业务经营得不错,不久后,Toledo&Cia改名为 Cirasa,这就是此后的Verdi集团(该集团于2003年更名为Rodobens集团)的雏形。

但是,平稳增长,等客上门,模式简单的代理业务,既缺乏惊喜,也缺乏更大的想象空间。“当时巴西的经济发 展水平,远未及今天的水平,在买得起奔驰卡车的客户开发得差不多时,我们开始考虑如何发展那些有购买欲望但尚未有足够支付力的潜在客户。 ”Waldemar de Oliveria Verdi说,他和他的长子Waldemar Verdi Jr.有了摸索为客户提供贷款的业务发展模式的想法,即通过分期贷款的方式将潜在客户转化为现实的客户,或者通过某种形式的融资服务壮大现有客户的业务, 进而培育其对客车的进一步需求。

Rodobens公司的这一“成长逻辑”,你可能会觉得听起来“很熟悉”,事实上,它像极了近年来许多大公司所提倡的“服务转型”或者“整体解决方案”,或者我们更应该反过来说。这些所谓的新经营理念,早就已经存在着朴素的实践者。

在第二次创业期间,Waldemar de Oliveria Verdi曾经与巴西有着百年历史的银行Banco do Brasil有过深入合作,这些合作关系为上述的新想法提供了便利。这也为Rodobens后期在金融领域的深耕埋下伏笔。

跟随父亲经营Rodobens的小Verdi先生,在1966年成立了Rodobens财团,开始了这家巴西公司在金融服务业的开拓。Rodobens财团的成立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公司起家的卡车等交通工具的经销业务。“当我们从卡车的分期贷款业务,进入到汽车的分期贷款业务时,我们逐渐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客户数据。买车的人们往往也存在买房的需求。”Waldemar de Oliveria Verdi说,从提供汽车的分期贷款业务进入到房地产分期贷款,被他视为一种水到渠成的金融业务的横向多元化。

而 金融业务的“水到渠成的多元化”带来的则是Rodobens公司进一步的产业多元化。这一次,他们进入了房地产开发市场。在城市化迅猛发展的国度中,土地 是一种天然的稀缺资源,就像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企业,或多或少总会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总会盖那么几栋或高或低的商品房。

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上个世纪80年代,Rodobens正式进入地产界。

Waldemar de Oliveria Verdi坚持认为,Rodobens进入房地产市场是深思熟虑后的选择,并非一种机会主义的行为。“通过信贷业务,你可以了解客户的信用记录;你甚至还可以了解这背后隐藏的消费风向标。这能让你找到利基市场。”

Rodobens 瞄准的是两类客户群,第一种是家庭月收入在2000-4000雷亚尔之间,主要购买45平米到90平米之间房型的消费者;第二种则是家庭月收入在4000 雷亚尔之上,主要购买75-230平米房子的消费者。其中,中低端消费人群所构成的市场被Rodobens视为增长性更高的市场。2007 年,Rodobens将旗下的地产业务(含部分房贷业务)剥离出来单独上市,2008年这块业务实现销售收入4.18亿巴西雷亚尔(1雷亚尔约合3元人民 币),并且控制了价值约为62亿美金的土地储备量。

今年3月份,巴西政府出台了一项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规划方案,其中政府将联合部分地产开发 商共同开发一些面向低收入人群的地产项目,“2009年是另一个契机,Rodobens成了政府选中的合作者。”虽然已经不再涉及具体业务经营,谈起房地 产业务的发展,Waldemar de Oliveria Verdi还是为公司早年的战略选择颇为自豪。

不过,在Waldemar de Oliveria Verdi看来,Rodobens看起来是一家多元化经营公司,事实上这家集团公司的战略可以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来形容,“Rodobens的业务紧紧围绕‘车’和‘房’这两块业务,而后以金融为主的服务中心将他们牢牢地固定在有竞争优势的位置。”Waldemar de Oliveria Verdi说,与这“车”与“房”无关的业务,他们不会介入,“那无法积累专业知识”。

Rodobens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演变出来的,却是让人眼花缭乱的业务结构:保险经纪业务,银行,汽车租 赁业务,风险管理的咨询业务……这其中有一家名为Rodobens Business Communication的公司,甚至还经营着巴西当地的部分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业务。你实在很难解释卫星电视业务与地上的汽车房子有多么紧密的业务联 系。Waldemar de Oliveria Verdi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他选择来强调的“坚持、专注和信仰”对于一家公司或者一位企业家的重要性。

即便Rodobens的管理层 可以说明卫星电视与“房”/“车”市场之间的关联性,更为重要的是,多元化背后的能力建设。以金融服务为例,虽然说是围绕“房子”和“车子”,但这项业务 的发展依然与金融工具的创新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意味着随着业务发展,需要不断充实专业人才;这是一项“知易行难”的任务。其次,找到金融专业人才,这些成 天与资金打交道的人,是否会看上通过卖房、卖车而挣来的那点辛苦钱?他们是否更愿意抛开两个基本点,去从事更宽泛的金融产品创新?

这多少有 些自相矛盾,不过,更多的选择要留给他的长子去做出决定,91岁的Waldemar de Oliveria Verdi是应该以云淡风轻的心态,偶尔踢踏地跳几步桑巴舞步。他早已从自己一手打造的这所企业大学中毕业了,如今他就像一位精神领袖般在 Rodobens的内部商学院内和公司的新员工分享一些“战略与策略”之外的诸如人生观的话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57

《滚雪球》一书中老巴的投资方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f36780100ijv9.html


①定下的规定不随便偏离。巴菲特给自己定的规矩一定严格遵守,比如他给自己定下的价值投资方法是不会有例外的,不会研究股票时发现这只股票本不适合价值投 资,但这次搞个例外。
      
② 
投入大量精力对相关企业的历史和财务状况进行研究。
 
      
③ 
在考虑投资时,如果这个想法让你很兴奋,那么这个想法很可能是错误的。
 
      
最赚钱的行业多是垄断或近乎垄断的企业,但是这样的企业往往很难持续。就比如美国的报纸一样,它们的垄断地位并不能永远持续,因此你应该知道他们 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下跌。

有两种公司需要特别注意。一种公司是创意性公司,它们比较难被效仿,盈利能力就很强。比如微软就是这样的企业,其他公司很难效仿它;巴菲特有一个 GEICO保险公司,它的成本非常低,别人很难效仿;迪士尼也是如此。
 
      
另一种是存在的时间越长,获得更高效益就越难的公司,比如餐馆行业,百货商店、好莱坞的电影等存在越长,越难有效益,消费者喜欢新的口味、新的时尚等,这 样的公司应该引起投资者的警惕。

⑥那些为了赚钱而需要不断追加现金的企业是最差的企业。最好的则是投资一次就可以持续盈利的公司,比如GEICO公司,一次性投入后就可以持续不断地赚 钱;而百货公司则需要隔几年就重新装修一次吸引顾客,才能和新进入者竞争。
 
      
⑦ 
如果一个企业在一处犯错,在其他方面也会犯错,“一次不忠百次不用”,只有在各个方面都不犯错,才是好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30

我们原来所不知道的巴菲特 《滚雪球》札记 范卫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a73c90100lls8.html

作者:范卫锋

 

    1、巴菲特还住在家乡奥马哈的那套老房子里,这成为其节俭人生观的招牌动作。不过,原来他有5套房子,但只在其中两套居住。

 

    2、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的传奇广为人知,鲜为人知的是,可口可乐的前总经理唐纳德•基奥一家,在50多年前就是巴菲特家的街坊邻居。巴菲特当年初出茅庐搞投资,去过基奥家几次,屡次降低“投资门槛”拉委托资金,但最后仍然被拒绝。

 

   3、我一直认为,巴菲特对于媒体的情有独钟,如他对《华盛顿邮报》的著名战例,不光是出于投资价值的估算,他对于政治一向热衷。《滚雪球》印证了我的想 法。他的父亲上大学时就主修新闻,后来是在爷爷的坚持下,才“放弃了高脑力、低收入的新闻行业”,转而销售保险,开始了家族的金融生涯。巴菲特家族与传媒 世家就此擦肩而过。

 

   4、众所周知,巴菲特是史上最坚决的抄底爱好者。现在看来,这是有遗传的,不管是基因还是文化遗传。在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中,巴菲特父亲打工的银行倒 闭了,比失业更惨的是,他的钱也存在这家银行里,而两个孩子(包括1930年8月30日出生的沃伦•巴菲特)正嗷嗷待哺。

 

    这个时候,父亲作了一项绝不逊色于儿子的勇敢决策:他开了一家股票经纪行——在全世界没有人想买股票的时候(此时距离市场的底部还有七八年!)。随后,尽 管美国天灾人祸不断,罗斯福的当选又让他深恶痛绝,但父亲的股票经纪公司日渐走上轨道,巴菲特一家的生活在大萧条中奇迹般地日益改善。范卫锋相信,这一段 成功地“过早抄底”的家庭经历,根深蒂固地、从童年时期建立了巴菲特在绝境中的乐观主义信仰。

 

   5、人们一直竭力从巴菲特的童年中,找出日后成为股神的线索。但在我看来,这种努力基本告于失败,仅有一些的案例也过于牵强附会。比如,巴菲特从小喜欢收 集瓶盖,当然包括他后来投资的可口可乐公司的瓶盖,可这不足以解释:为什么他放弃了收集过瓶盖的其他公司(包括百事可乐等N家汽水公司)呢?

 

   6、现在我周围的朋友之所以热衷股票,往往是因为打工不如意,生意更不好做。但巴菲特在专业投资之前的青少年时期,已经是个成功的个体户。童年时期的送报 卖口香糖之类,可以不算。14岁时,他已经靠课余小经营,赚到1000美元(1944年),15岁时,他投资了父亲的建材公司,还用自己赚的1200美 元,买了40英亩的农场。(5年后,他以两倍的价格卖掉了这个农场)17岁时,身家5000美元(相当于现在5万多美元)

 

   7、大多数股民炒股十几年仍未见过中金公司的CEO,但巴菲特10岁时就和父亲拜访过西德尼•温伯格——华尔街历史名人,当时高盛的掌舵者。西德尼在巴菲 特出门时拥抱了他,问“你最喜欢哪只股票,沃伦?”巴菲特一辈子都记得这句话。在这次拥抱68年之后(2008年),他在金融危机中出手投资/援助高盛。 如同可口可乐的瓶盖、少年时送《华盛顿邮报》,巴菲特与投资对象的关系,常常能够追溯到几十年之前。

 

   8、巴菲特的父亲是国会议员,其政治风格和儿子在投资圈内一样:孤狼主义。不在政治/投资的人际圈中过份拉帮结派,以政治/投资理念(而非人际关系)决定投票/股票的选择。

 

  9、巴菲特属于典型的蔫坏小孩。不善运动——乒乓球除外;不善泡妞——连姐姐都不乐意带他玩,因为嫌他太土;不善交际——在读了戴尔•卡内基的书之后有所 改善,时常去百货商店偷东西,专门去抛空老师喜爱的AT&T股票。这种青春期的挫败曾造就无数伟人/恶人,而巴菲特把全部的青春期动力用于一个领 域:赚钱。

 

    10、PIMCO(全球最大的债券基金公司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的旗帜人物比尔•格罗斯,当年上学时精研赌术,据说是靠赌博赚钱读完大学。巴菲特与众多投 资大师一样,年轻时对赛马颇有心得,并和朋友写出自己的马经《稳健之选》。他利用父亲的国会议员“特权”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父亲帮他从国会图书馆,把几 百本赛马预测的书全部借出来。事实上,巴菲特的投资道路和一般人类似,都曾琢磨旁门左道,热衷奇门遁甲,只不过他在30岁以前已经走完这条歧路,而很多人 在这个年龄刚开始入市。

 

   11、打算效仿巴菲特在大学里做生意、赌马的学生务必注意,尽管巴菲特不爱埋头苦读,但成绩不坏。他的同学回忆,“在会计课上,导师还没有把200个学生的考卷发完,他就已经站起来交卷了——尽管他把大量时间花在了打鼓和唱歌上”。这一点和比尔•盖茨类似。

 

       12、巴菲特曾经泡妞无数,但屡战屡败,他惟一一个成功追求的女孩,就是他后来的妻子:苏珊。从传记来看,与其说巴菲特追到了苏珊,不如说他用巴菲特式的耐心“耗”到了苏珊。 

 

       在社交场合,他的话题永远是股票和政治——在大萧条过后不久的年代里,股票可不是一个好话题。作为国会众议员(论级别,相当于咱的中央委员)儿子的身份, 并没有给他的情场生涯帮什么忙。在这一点上,美国的确颇有古罗马之风。例如,巴菲特父亲在华盛顿当“大官”期间,他在老家的公司被合伙人霸占了,这种事, 不太可能发生在中国、日本或者任何一个亚洲国家吧?

 

       13、巴菲特的父亲是共和党议员,不幸遇到了罗斯福上台后连续20年的***党统治。(在有史以来美国经济最重大的底部),他们深信***党将把美国经济 拉入深渊,美元终将变成废纸,于是买农场、买金项链、甚至买食品储存……听起来似曾相识?没错,2008年到09年,类似的论调同样充塞坊间。

 

       14、巴菲特亦曾痴迷于技术分析,加尔菲德•德鲁关于零股交易法的书,他读了三遍,还研读爱德华兹和麦基的书。直到发现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巴菲特才相信自己找到了“真理”。

 

    范卫锋当年最早接触股票时,苦心攻读最力的是丁圣元翻译的那两本巨著,约翰•墨菲的《期货市场技术分析》、还有一本是史蒂夫•尼森的《日本蜡烛图分析》。 技术分析这东西,给你研究市场心理的一些工具,在天气预报上,属于“看云识天气”;在医术上,充其量是“望闻”,还算不上是“问切”。

 

15、巴菲特第一次去参加股东会的公司,叫马歇尔•韦尔斯公司。它是当时北美很有名望的最大的五金批发企业,这家公司如果将利润分红,每股可分62美元, 而当时它股价只有200美元。买了它,相当于买一只利率高达31%的债券。大萧条过后,美国股市这样的股票不少,格雷厄姆的公司当时也投资了该股票。人是 经验的动物,见过大萧条之后股票当垃圾的岁月,难怪格雷厄姆在50年代以后,几乎找不到他认为能买的股票了。

 

    16、凡是对格雷厄姆和巴菲特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GEICO——政府雇员保险公司。巴菲特在拜访GEICO后不到48小时,抛售了自己投资组合中75%的股票,重仓买了GEICO(300股)。这是很违背格雷厄姆的分散投资理念的。

 

    当时GEICO是8倍的市盈率,其他保险公司的市盈率比它高。很多保险业分析师认为巴菲特疯了:GEICO只是一家市场份额不到1%的小公司。价值投资的 教条主义者们要注意了,全世界价值投资的掌门人,第一次的经典战役,是投资一家规模很小、管理优秀的成长型股票。格雷厄姆经常提醒他,这公司的股票太高 了。的确,牛市是属于年轻人的,大萧条之后的牛市尤其如此。

 

    17、巴菲特视之如父亲和教宗的格雷厄姆,对于金钱远不如巴菲特热衷。格雷厄姆和巴菲特完全是两种人。巴菲特走的是平民路线的反精英文化,而格雷厄姆是人 中龙凤的精英主义,他用法语阅读雨果、用德语阅读歌德、用希腊语看荷马、用拉丁文看维吉尔,喜欢写剧本,创作十四行诗是他的乐趣,在几个笔记本上写满了他 的发明设想。除了不停变换的红颜知己以外,他对于凡间俗人俗事毫无兴趣。做他的学生、客户是一件幸福的事,做他的短暂情人也不错,但做他的太太就未免痛 苦。

 

    范卫锋觉得,格雷厄姆之所以在50年代中期关闭了他的基金公司,一方面是觉得市场已经超越了1929年的高点,有点恐高症,或者说,他已经看不懂眼前的市 场,激流勇退;另一方面,艺术和美女的乐趣,对他来说远远大于赚钱。对这位在大萧条及其余波中度过主要投资生涯的投资学术宗师,也许人生大于投资。

 

18、在名与利之间,格雷厄姆显然更重视前者。他居然把自己打算投资的目标股票,直接写入教材、在课堂讲授,不怕别人免费跟风(这对于基金管理者是极为不利的),甚至还有点以此为乐。而他的徒弟巴菲特则对其投资绝对保密,连客户也只能在有限范围内管中窥豹。

 

    19、在格雷厄姆公司20年经营期里,它的年收益率比市场高出2.5%。熟悉基金史的人应该知道,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20、巴菲特的岳父,和他家算是世交。他惟一的这次泡妞成功,多多少少沾了共和党家族的光。巴菲特父亲惟一一次失败的国会议员再竞选活动,就是其岳父当年一手策划的。

 

    21、从《滚雪球》的细节来看,很难说巴菲特的妻子苏珊,是否曾经“爱”过巴菲特。这取决于大家对于爱情的定义。

 

    22、巴菲特从不借钱炒股?这是个历史的谣传。21岁时,他父亲协助他从奥马哈国家银行贷了5千美元,这相当于他当时净资产的1/4。

 

    23、巴菲特一边做投资,一边在奥马哈大学教夜校,讲股票。这既是巴菲特家族传教士传统的延续,也是他推销自己的阵地。当年中共起家,也是大办夜校。在课堂上,人们要比晚餐闲聊时更容易被你“教育”。

 

    24、范卫锋感觉,巴菲特父亲在政治上颇有清流之风,有点“拗相公”的脾气。1952年,他拒绝支持党内明星艾森豪威尔,因此与共和党闹翻,牺牲了自己的政治生命。“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巴菲特日后的投资风格,俨如其父的政治风格。

 

    25、范卫锋觉得,如果说格雷厄姆是价值投资理论的马克思,巴菲特无疑是列宁的角色。没有列宁,马克思也就是欧洲N多哲学家之一,他的理论永远无法得到现实的检验;但好处在于,也因此无法被“证伪”。

 

    巴菲特做格雷厄姆手下时,做过一桩套利交易。但他比套利走得更远,自己下注于股票的单向未来走势,而不是锁定利润,这一单生意看出他们俩位一生的区别。尽管巴菲特后来早已自成一派,但他始终不“改旗易帜”,坚持高举格雷厄姆理论的红旗,这是他的人生智慧。

 

    26、格雷厄姆颇有堂•吉诃德式的骑士风范,他不会去拜访公司管理层,因为他认为这意味着努力去获取内幕消息,即使合法,也胜之不武。他只用公开消息和其 他投资者竞争。没错,内幕消息,时下基金界美其名曰“调研”,这是在法律边缘游走的艺术,正是价值投资界的马克思不耻的手法。

 

    27、格雷厄姆激流勇退之后,巴菲特谢绝了接班的机会,自立门户。1955年底,25岁的巴菲特杀回奥马哈小镇。当时,他有17.4万美元,每年的生活费 是1.2万美元。自从他怀揣9800美元上哥伦比亚大学以来,截至1955年,每年的资金增长率都超过61%。1956年5月1日,巴菲特联合公司成 立,20世纪最大的雪球正式开滚。

 

    28、巴菲特的第一批“客户”,主要是亲戚、发小、世交、挚友。在那个年代,离开纽约和波士顿搞金融、堂堂研究生去做个体户、有了钱不买房喜欢租房住,都 是凡人所不为的。1956年时,证券业并不显赫。苏珊对人介绍丈夫是“证券分析师”时,别人有时候以为是检查防盗报警器的。证券的英文security 也有“安全保卫”的意思。

 

29、格雷厄姆对巴菲特的帮助,绝不仅限于思想与精神。他退隐江湖后,介绍了很多重要的客户给巴菲特。全国价值投资精神领袖的推荐和传人地位,对于创业期 的巴菲特意义不言而喻。格雷厄姆激流勇退,将品牌和客户资源传给弟子,这是师父的智慧;巴菲特青出于蓝,却坚持高举旗帜不动摇,只争实利不求虚名,这是徒 弟的智慧,都不简单。

 

  30、巴菲特的私募基金开张第一年,跑赢市场4个百分点。他干过一桩漂亮的投资,购买总部在奥马哈的一家保险公司的股票,这公司当时没上市,属于一级半市 场。1919年各地农民买入成本是100美元,50年代时,有一个家族开始以每股30元吃进,而当时该公司每股盈利是29美元(1倍的市盈率)。巴菲特发 现大有油水,派人开车去全国找农民收购,一路把价格拉到了100美元——3倍的市盈率。

 

  31、巴菲特也曾做过庄,在邮市。他曾做庄4美分的蓝鹰邮票,一共收集了60多万张,控盘了,共花了2.5万美元。对于当时的他来说,是一笔大数目,结果 一败涂地。范卫锋认识一些人,只知“物为稀为贵”,殊不知,除了极少数孤品珍品之外,长期而言,惟有能够带来未来现金流的“物”,才能“贵”。

 

  32、如果没有芒格的出现,巴菲特不会有今天。芒格家世比巴菲特显赫。据说,在奥马哈,芒格家族的人总是在客厅受到款待,而巴菲特家族总是在后门递送货物 (开杂货店的)。芒格早年不幸,第一次婚姻在8年后宣告失败,儿子8岁时患白血病,他看着儿子一天天衰弱死去。他和巴菲特属于一见如故,相较于各自的妻 子,显然他们俩之间相知更深。巴菲特与芒格的友谊,我们一般只能在武侠小说中见到。

 

  33、中国人最爱问的一个问题是:巴菲特的投资之路,能不能在中国复制?有一件事,巴菲特从起步阶段就一直做,那就是收购股票——进入董事会——改组公司——赢利。讫今为止,不知道在中国有多少流通股东、公募基金、私募基金成功干过这些?

 

  34、巴菲特筹集资金的分水岭,是1960年。在此以前,是他找别人投资;此后,是别人找他投资。1960年起,他的资金门槛提高到8000美元。接受别 人的委托资金变成帮忙,雪球开始真正向下滚起来了。1959年,跑赢市场6个百分点;1960年,跑赢29个百分点,资产价值达到190万美元。

 

   35、在1960年的客户资源大跃进后,1961年巴菲特的回报率是46%,跑赢道琼斯指数24个百分点。仅仅6年,他管理资产规模达720万美元,超过了他老师的格雷厄姆-纽曼公司,个人身家正式超过100万美元,成为名副其实的百万富翁了。

 

   36、范卫锋也曾想过一个问题,查理•芒格作为智慧上与巴菲特比肩的搭档,为何比巴菲特“穷”这么多?现在看来,答案可能与他们早年的道路有关。1963 年,芒格也已经在做投资,然而和巴菲特比,他有几大劣势:一、当时他才筹到了30万美元,与当时的巴菲特比,起点太低;二,他很早就有了一大堆孩子,另 外,早年离过婚除过权,死过白血病的儿子,这些对于本钱都是大伤元气的。巴菲特说,“没有任何累赘地早点起步是很大的优势”,1955年从格雷厄姆那里打 工归来时,巴菲特身上已经有17万多美元,而芒格的本钱一直都很缺。年轻时候的本钱太重要了,范卫锋每每见身边的年轻人,沉溺于虚荣消费,就为其感到可 惜。三、芒格当时还在做着他的律师事务所生意,而巴菲特不在任何其他事情上浪费时间。专注是有代价的,它意味着放弃很多机会,但不专注的机会成本更大。也 许正因为这些劣势,为了奋起直追,芒格比巴菲特更愿意借钱投资,也进而承受着更大的风险。

 

    37、在认识芒格以前,巴菲特是格雷厄姆原教旨主义者,更关注的是雪茄烟蒂,是一家公司的关闭清算价值。芒格提醒了他,应该更注意公司的存活发展价值,思考资产负债表之外的东西:品牌、管理、未来。熟知巴菲特的人知道,这些后来成为他投资思想的核心。

 

    38、范卫锋感觉,以巴菲特的智商,一开始他不可能不知道定性分析的重要,关键是他的信仰。格雷厄姆深受大萧条的影响,信奉梭伦的名言,“除非结束,否则 没有任何人的生活可以被认为幸福的生活”;父亲霍华德,始终在为美元一文不值的那一天做着准备(后来在遗产分配时,他都为此给子女留好了后路)。

 

    39、30岁以后,巴菲特有几个变化。范卫锋相信,它们的发生互为因果,绝非时间的巧合。比如,和芒格结交、从坚定的共和党世家转为***党人、投资风格 的变化、接受费雪的成长股理念。这说明,这段时间,他的信仰发生了重大变化。信仰,而不是那些报表分析、图形分析、数据分析的“术”,造就了以后的巴菲 特,也让你我千万投资者走上不同的道路。

 

  40、巴菲特的学习力非一般人可比,芒格夸他是“学习机器”。范卫锋见过很多投资人聪明绝顶,可惜没有胸襟去海纳百川,终究成就有限。巴菲特从一个叫赫布•沃尔夫的人那里吸取了智慧,说此人“如果有人在新泽西的哈肯萨克洗个澡,他能告诉你这对美国自来水厂收入的影响。”

 

   沃尔夫告诉巴菲特,“沃伦,如果你在一个黄金堆里找一根黄金做的针,那么找这根针就不是更好的选择。”今时今日,仍然有大把聪明绝顶的投资者,在做这种蠢事。随便打开几份研究报告,就能看到一堆拿来着放大镜找“黄金针”的家伙。

 

  42、1963~1964年,巴菲特有一个至今广为流传的投资案例,是他投资史上的里程碑。美国运通被一个商品交易商所骗,骗子用海水冒充豆油得逞。事发 后,美国运通股价腰斩,正好赶上肯尼迪遇刺市场大跌,别人撒丫子跑,巴菲特思考数月,押下重注。好公司、坏运气、低价格、长期持有,一招鲜,吃遍天。

 

  43、在美国运通投资案期间,巴菲特的父亲霍华德在癌症中去世。一败涂地的政客,往往被此病纠缠。巴菲特让父亲把他从遗嘱中删除,将遗产让给其他亲人(巴 氏爱财,让之有道)。不过,在父亲生前,巴菲特始终没有告诉父亲——自己已经决心“叛变”成为一个***党人。巴菲特和索罗斯为何都是坚定的***党人, 而不是传统的“富人党”共和党,这值得我等投资者深思。

 

  44、尽管丧父之痛令巴菲特深受打击,头发凋零,但他仍然和妻子苏珊吵了一架——怪她在霍华德的棺材上花了太多的钱。若不是他的“阿堵物”富甲天下,范卫锋倒真觉得他颇有几份魏晋风度,略具庄子陶潜的深刻。

 

  45、巴菲特的公司举世皆知,叫伯克希尔•哈撒韦,现价9万美元/股,几个月前还是15万美元/股。对这公司的投资,是格雷厄姆“雪茄烟蒂”理念的代表作,却是一次著名的失败。

 

  46、伯•哈公司历史悠久,100多年前成立,后来的几代掌门人都雄心勃勃,殚精竭虑,可惜“海潮比游泳选手更重要”,一度辉煌之后,转而江河日下。巴菲 特进入之后,奇迹并没有出现。那种管理层痛定思痛,力挽狂澜于既倒的奇迹,常常只在报告文学、小说影视中才有。伯•哈的纺织主业始终没有振兴,至于它今天 的业务,那是巴菲特另辟天地的产物,和原来的伯•哈并无关系。巴菲特后来坦承,“如果我从来都没有听说过伯克希尔•哈撒韦,可能我的情况会更好”。

 

  范卫锋有时候想,清兵入关后的南明政权,就是典型的政治雪茄烟蒂。郑成功、张煌言、李定国、黄宗羲……那个时代的无数精英都想拿起来抽一抽,全都身死国 亡。当时的满清政权,政治市盈率极度“泡沫”,撞上狗屎运入了山海关,想用几十万满人统治几千万汉人,但泡沫一旦接轨现金流,就有希望做实,努尔哈赤皇太 极的成长股,终于变成了康乾的蓝筹股。

 

  47、在上世纪60年代,民权、反战风起云涌,欧洲日本美国全在闹西方版的“***”。美国之大,已经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尽管苏珊的救世情结极浓,巴 菲特却不为所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思赚钱术。尽管已经投身***党,他不会自己去做社会活动,甚至不想捐钱。如果没有最近的“裸捐”壮举,我想巴菲 特身后的名声很不乐观。

 

  他当时最关心的社会问题是核战争——极可能也是出于投资理由。他把《反战宣言》中的“记住你的人性,而忘记其他”放在案头。范卫锋相信,对人类的信仰,是成功投资的真正基础。

 

48、1966年2月9日,道琼斯指数突破1000点。在那个年代,一千点的道指,相当于现在很多人心目中的一万点的上证指数。这一年,巴菲特发现手头有4000多万美元现金,找不到足够多的可投资的烟蒂。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发现钱比机会多。

 

  这时,他开始出售两年前投资在美国运通的股票,股价已经翻倍——不过,按很多人印象中的牛市标准来说,两年翻倍顶多算是差强人意。和60年代沸腾岁月中的明星人物相比,巴菲特已经颇有“未老先衰”的形象,这种牛市中的尴尬后来屡屡上演。

 

  49、巴菲特的父亲给子女留下的遗产是农场,那是为大崩溃预留的避难所。巴菲特却将它卖了买股票。范卫锋想,有人肯定要问,巴菲特已经很有钱,增加那点股票意义何在?不过,也可以反问:既然他已经如此有钱,保留农场意义何在?

 

  50、用三流的价钱买二流的公司、用四流的价钱买三流的公司,这就是60年代初巴菲特玩的游戏。当时他在格雷厄姆的“烟蒂”论、菲利普•费雪和查理•芒格 的“大生意”之间举棋不定。“这有些像新教改革期间的情况,第一天我听从马丁•路德的,第二天我听教皇的。格雷厄姆当然是教皇。”

 

  51、巴菲特入主伯•哈以后,曾分过一次红,每股派10美分,结果后悔莫及——每一颗子弹都很珍贵。从此,他不再“犯这样的错误”。8个月后,他发行交换利率为7.5%的公司债,股东们可以用股票来换。通过这种方式,清洗掉希望得到现金的股东,只留下忠实同盟。

 

  52、巴菲特投资伯克希尔•哈撒韦后陷入沼泽,解套的方法是寻找一匹宝马把自己拉出来,这匹马是奥马哈的一家保险公司——国民赔偿公司。国民赔偿公司以昂 贵的价格为不寻常的人保险——马戏团的表演者、驯狮园、明星身体某些部分,大概像我们偶尔听过的贝克汉姆的脚、某女明星的美臀之类。没有糟糕的风险,只有 糟糕的费率,这是该公司掌门人的信条。

 

  53、范卫锋觉得,巴菲特号称“奥马哈圣人”,绝不只是因为他居住于此。他的早期客户大多来自奥马哈,而其早期的成功投资案例,也有不少来自奥马哈。投资本土市场、本土市场,的确可以提高命中概率,而投资就是寻找高概率赌局的游戏。

 

  有人入市不久,就大搞投资组合,自选股好几页,还跑到国外去隔山买牛,长期胜算很难保证,因为远离自己能力圈的投资是危险的,“窝里横”是大有哲学根据 的。即使是能力圈不断增长的学习机器巴菲特,也是逐步、谨慎地走向全国、走向全球。你的能力圈在哪里?如何扩大能力圈?这是投资者的重要问题。

 

  55、1967年,巴菲特给合伙人写了一封信,将其投资业绩的目标,从以前的每年超过市场10个百分点,下降为超过市场5个点(或只挣9%的回报),并且 劝告投资者:你们如果有更好的新的彼岸,请你离开我。确实有投资者撤出了——但巴菲特年底揭盅,那年收益跑赢了市场36个百分点。

 

  《滚雪球》的作者施洛德•艾丽斯认为,巴菲特是在借此测试客户对他的信任,范卫锋倒是觉得未必,这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巴菲特应该是真的认为市场 已高,泡沫膨胀,烟蒂的屁股越来越短了。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巴菲特继1966年跑赢市场36个点之后,1967年再次跑赢市场17个点。但他心里明白: 这些超额利润是泡沫所赐,是其他的“大傻瓜”送来的钱。若非如此推理,接下来他的关门清盘之举,就变得不可思议。

 

  56、众所周知,巴菲特不投资科技股。众所不知的是,IT界两大黑马,英特尔与微软,都与巴菲特颇有渊源。60年代时,盖茨还是个小孩,此处先讲英特尔。

 

  当年巴菲特结交了一位好友,鲍伯•诺伊斯----英特尔INTEL的创始人。当时诺伊斯在仙童公司工作。熟悉硅谷史的人知道,仙童是硅谷的天才孵化 器,AMD和英特尔等都是仙童人马出去创立的。尽管巴菲特很欣赏诺伊斯,但他并没有投资身边诞生的这家伟大企业——英特尔。安全边际,对于巴菲特来讲,绝 不只是说说而已。孙悟空用金箍棒给唐僧划个圈,离开这个圈就有危险;严守安全边际和能力圈、不受外界诱惑的巴菲特如果去取经,一定比唐僧省心。

 

  57、1968年1月,巴菲特召集格雷厄姆的信徒们开了一个会。当时的情形和90年代后期颇为类似,沸腾的市场让格雷厄姆信徒们感到孤独。范卫锋想,也许是当时巴菲特修为还未达化境,还需要和同志们聚在精神领袖的大旗之下,抱团取暖。

 

  58、巴菲特曾经数次想甩掉伯克希尔•哈撒韦这个包袱,但一直未遂。也许因为曾有过甩包袱引发的社会事件,让他十年怕草绳;也许是天性使然,他对于裁员、 重整这种事,做起来始终不如那些秃鹫投资者、并购大鳄们,始终有心理障碍。范卫锋猜想,“如果你不想持有一家企业10年,那就连10分钟也不要拥有它”这 句巴氏名言里,也许两成出于对甩包袱难度的认识。

 

  59、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巴菲特居然曾想把这个包袱甩给芒格,这实在是价值投资史的大幽默。经过三天的商谈,芒格没有上当。巴菲特烦恼已久、急着甩掉的累赘,查理•芒格怎么会接下来呢?

 

  60、尚未搭档做“连体双胞胎”的巴菲特和芒格,当年做过多次一致行动人,其中一家是蓝带印花公司。这公司是印制商场赠券印花的,商场先给它钱,它再印出 印花,最后再让消费者用赠券换奖品。因此,总是存在一批提前收到、尚未支付的资金,这正是巴菲特青眼有加的东西:浮存金。

 

  巴菲特头一次尝到浮存金的甜头,是他和老师对GEICO的投资。后来他对保险公司的投资、对银行的投资,将浮存金发挥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用别人的钱、未 来的钱做安全的投资,是巴氏秘技。范卫锋看过不少投资人物的历史传记,不少人的投资收益率都高于巴菲特,但他们在财富榜上的排名离巴菲特很远,原因之一正 在于此。

 

  61、巴菲特虽然没有走他父亲的从政道路,但对于新闻业情有独钟----新闻也是“大政治”。说实在话,他在新闻业的投资回报率并不卓越。1969年,巴 菲特拿下《奥马哈太阳报》时,他自己估计的年均回报率是8%,远低于他对其他项目的预期收益门槛,换句话说,他在传媒业的投资是有机会成本的。陈升在《关 于男人》中唱道,“没有玩具的孩子最落寞,而没有梦的男人是什么”。能够让巴菲特这样的财迷忍受“低”收益率的,只有梦想。

 

  62、范卫锋发现,巴菲特曾经得过一次普利策新闻奖——至少在本质上得过。当年他40来岁解散合伙公司后,弄到了一条新闻线索,先告诉自己投资的《华盛顿 月刊》,结果人家嗤之以鼻。他只得转向旗下影响较小的地方报《奥马哈太阳报》。当时有一家叫儿童城的慈善组织,巴菲特的父亲曾帮助过该机构,该机构声名大 噪以后,和我们听过的许多故事一样,捐款水漫金山,却只对受捐对象进行“滴灌”。

 

  于斯役中,巴菲特亲自披挂上阵,指挥一批记者在奥马哈城四处调查搜证。后来,从他的独特能力圈中找到了突破口,拿到了税收申报单这一铁证,颇有点像8年前《财经》杂志的《银广夏陷阱》中的海关单据。1973年,《奥马哈太阳报》因为该报道获得了普利策奖。

 

63、60年代的沸腾牛市,让格雷厄姆的嫡传弟子巴菲特感到困惑。1969年底,39岁的巴菲特宣布将退休,并关闭合伙公司。客户纷纷郁闷,其妻苏珊大喜,以为可以琴瑟相和享受人生。她不知道,雪球在奔腾而下的途中,是无暇停下欣赏沿途风景的。

 

  64、当年格雷厄姆引退时,把客户介绍给弟子。巴菲特此次“退休”,也把客户推荐给两位老友:桑迪•戈特斯曼、比尔•鲁安。比尔•鲁安可能不太有名,但红 杉基金的名字应该听过,他是红杉的创始人。巴菲特和高科技业那些大佬,其实渊源很深,比如盖茨、诺伊斯、比尔•鲁安、安迪•格罗夫……

 

  时下俗人,将高科技业风险投资排除在“价值投资”之外,范卫锋觉得很荒谬。巴菲特不投高科技,是因为他知道这在其能力圈之外,觉得押注的赢面太小而已。说红杉、KPCB他们不是价值投资,如同川菜师傅认为杭菜师傅做的不是中国菜。

 

  65、60年代,巴菲特和芒格在零售业投资上损失折将。芒格对零售业有句断语,“零售业是非常棘手的生意,实际上,每一家连锁店最终都会陷入麻烦并很难调 整。此20年里占优势的零售商,不一定在彼20年里同样有优势”。范卫锋觉得,这句话和巴菲特那句“不要买带轮子的股票”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如果听 众只盯着下一季季报,或者只关注下一根日K线,这些道理是听不懂的。

 

  巴菲特从中悟出另一些教训。“时间是极好的生意的朋友,是普通生意的敌人。也许你认为这个原理很明显,不过我必须也艰难的方式学会。”“以合理的价格买一个好公司,要远远好于以一个好的价格买合理的公司。好的骑师骑在好马身上,而不是骑在劣马身上才能发挥出色。”

 

67、1969年秋,即将“退休”的巴菲特在《福布斯》杂志露脸,文章标题叫《奥马哈如何击败华尔街》。如果1957给他1万美元,12年后价值26万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1%。

 

  68、然而,巴菲特个人的财富增长,比客户快得多得多。他不光从投资本身中赚钱,更重要的是向客户收费、用收费再投资。仅从1966年开始的三年内,他的身家涨了4倍,达到2650万美元。

 

69、范卫锋发觉,巴菲特1969年这次“退休”,其实和投资的关系并不大,他并没有清仓反而在增持伯克希尔等股票。菲特舞剑,意在沛公。巴菲特12年前 出道时,嘴上没毛,人微言轻,合伙公司的人物、权力架构中,应该有不少无奈的权宜妥协之举。1969年时,他羽翼已丰,从者如云,可以按自己的游戏规则来 玩了。所以,范卫锋觉得,巴菲特1969年的“退居二线”,实则是“以退为进”,可称为巴菲特版的“延安整风”,估计顺便改变了一些公司行业的配置,伯克 希尔的中央***根据地地位,从此确立。

 

  有的客户拿了现金走人,有人留下来继续持有伯克希尔•哈撒韦等股票。这次“退休”让动摇分子离去,留下的是打算走二万五千里的铁杆粉丝。截至1970年 底,通过继续增持,巴菲特夫妇在伯克希尔的股份,从原来的18%猛增到36%。芒格曾说,巴菲特是“贪得无厌的收购者”,像洛克菲勒一样,在缔造商业帝国 之初,大刀阔斧地扫清了任何挡路者。

 

  70、巴菲特确实在1969年宣布解散公司“退休”,但是,并不是卖掉所有股票清仓离场,顶多是进行了一些具体调整。范卫锋注意到,这一点至今被很多媒体书籍、评论人士以讹传讹,他们常常把这次“退休”说成是巴菲特清仓离场。

 

  关闭公司时,合伙公司所持有的是一大堆银行、纺织公司、报纸、保险公司的股票,现在巴菲特切开馅饼,让合伙人选择要现金还是要里头的股票。

 

71、1971年,巴菲特另一猎物喜诗糖果进入视野。喜诗成立于1921年,当时50岁,“喜诗品质”在加州很有点名头——巴太太苏珊也是它的拥趸。喜诗 开价卖3000万美元,但其资产仅值500万美元。如果按照格雷厄姆的标准,完全不能入其法眼。经历过大萧条的格雷厄姆,不相信品牌这些“虚”的,更关注 公司清算时有啥家当。

 

   不过,巴菲特和芒格此时已隐然自立门户,范卫锋称它为格雷厄姆教派的“巴氏修正主义”。“巴氏修正主义”认为,投资喜诗,相当于买了利率9%的债券(以当 时的收益情况算),而且这个利息还可能不断增加。范卫锋认为,巴菲特投资哲学的核心之一,就是把股票当成利息可能不断增长的债券。

 

  72、与妻子苏珊相反,巴菲特很不喜欢买房子,认为买房纯属浪费金钱。的确,几十年来,听过很多股票投资者进福布斯富豪榜、很多盖房的开发商也进了榜,可是,你听过几个买房子的进入福布斯榜?

 

  73、“水门事件”,正是《华盛顿邮报》的杰作。该报纸与执政的共和党政府斗得天翻地覆,亲尼克松势力对它施压,华邮股价跌了一半多。华邮的董事长正好这 时去世,巴菲特立即抓住机会,全部吃近他名下的5万股,并不断增持。为了让华邮的女主人凯瑟琳•格雷厄姆(与巴菲特的老师没啥亲属关系)放心,巴菲特告诉 她:华邮的股权结构设计,保证了他不可能夺到控制权。同时,他还和凯瑟琳协议,保证没有她的同意,不再购买华盛顿邮报的股票。范卫锋相信,巴菲特后来的投 资成功,还和他的“与人为善”投资风格有关,老头估计没读过《道德经》,却隐然深得其真髓。

 

  74、巴菲特模仿的偶像,不仅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格雷厄姆,还有他不常提及的人物:格登•华莱士。华莱士的作为,如今看来并不稀奇:构建“俄罗斯套娃”式的公司帝国,层层相互持股,掌舵者站在股权迷宫的枢纽处,操纵全局。

 

  巴菲特在70年代初“退休”之后,重组公司的股权架构,构建了华莱士式的架构。伯克希尔•哈撒韦、多元零售公司、蓝带印花公司、国民赔偿公司,成为一张复 杂的蛛网。因为动静有点大,还带来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一场调查。公司治理结构?在巴菲特这里,这个词的意思和教科书上的不太一样。

 

  75、华莱士式的帝国,当年德隆也搞过,为何失败了?范卫锋认为,德隆之败,并非败在所谓的股价操纵。德隆与巴菲特的关键区别,至少有两点:

 

  一,德隆没有找到巴菲特式的保险业现金流,保险公司从投保者手上融到钱,偿还期往往在N年之后,德隆的融资期限太短、成本过高;二,德隆投的那些项目,产生现金流的能力和巴菲特的差距很大,还对付不了融资的成本,水平和运气都不太行。

 

  76、尽管作风低调,但巴菲特其实是公关大师。在六、七十年代,上《福布斯》杂志、在超级畅销书《超级货币》里以大侠形象出现、进入《华盛顿邮报》董事会,都令他光芒绽放。生意大到一定程度,光有钱还是不够的,作为国会众议员的儿子,巴菲特深知此理。

 

  77、与许多书籍误传他“成功逃顶”不同,在1973~1974年的熊市中,巴菲特并未幸免。《滚雪球》一书并没有列出明确的损失数字,但从书中描述判 断,他的账面身家损失在三分之一以上,而芒格的不损失不小于50%。他胜在有保险业的现金流,可以不断买伯克希尔•哈撒韦,更重要的可以越跌越买,化危为 机。套五年,巴菲特套得起,可是阁下呢?你旗下有保险公司吗?

 

78、范卫锋认为,虽然巴菲特创业在50年代,起飞在60年代,飞黄腾达在八、九十年代,但是,决定他一生成就的却是70年代。

 

  用中共党史来比喻的话,师从格雷厄姆是留洋生们去西方“取经”的阶段,创业是建党打旗子,60年代崭露头角是搞暴动、建***根据地,70年代他退休后重 整伯克希尔•哈撒韦体系,以保险业的强大现金流,以本杰明•格雷厄姆的“烟蒂”价格,购买菲利普•费雪的股票,正是放弃中央***根据地、长征去陕北以 后,七八年苦心经营,尽管表面上不显山露水,却悄悄地奠定夺取天下的实力和布局,三战而天下定。

 

  1974年底,巴菲特接受《福布斯》采访,作出了一个著名判断:像一个性欲旺盛的男人,闯进了女儿国。范卫锋以前读过的另外版本,是“一个腰缠万贯的乡下小伙子,头一次来到城里的豪华夜总会。”可能后者更为形象。

 

  巴菲特认为,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能够以本杰明•格雷厄姆所青睐的“烟蒂”股票价格,购买菲利普•费雪的股票。”《福布斯》没有刊出巴菲特这句话,觉得 这种过于深奥的东西读者弄不懂。然而,这句话却是巴菲特荣登首富的关键所在。范卫锋忠告读者,你可以忘记我这几十篇《你所不知道的巴菲特〈滚雪球〉札记》 中的所有其他内容,忘记一切有关价值投资理论的繁琐细节,只要记住这句话,已经足够。

 

  79、1970年之后的5年,是伯克希尔•哈撒韦投资者们的无聊岁月,股价令他们失望,但巴菲特仍然痴迷地收藏它的股票。他让母亲将股票廉价卖给姐妹们 ——并非因为不孝——因为这是难得的逃避遗产税的机会。“这是我母亲一直想做的,直到那时才是最好的时机。那恐怕也是空前绝后的最伟大的一招了,再也不会 发生了,那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80、《华盛顿邮报》的女主人凯瑟琳•格雷厄姆,在70年代是巴菲特的社交引路人。巴菲特既不会说法语,也不会跳舞,甚至不知道龙虾怎么吃。然而,巴菲特 与众之同之处,正在于虽然他不会说法语,也不会跳舞,甚至不知道龙虾怎么吃,仍然乐于做凯瑟琳的“社交跟屁虫”,他关注的始终是比法语、跳舞、龙虾更实质 的东西。

 

  81、巴菲特的财富基因,并没有遗传到下一代。他们很年轻时,就开始抛售老爸视如珍宝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票,用于改善生活品质,或者尝试自己的浪漫梦 想。70年代,“爱上一个不该爱的人”的女儿苏茜,卖掉大半股票买了公寓和保时捷——年轻人的奢侈消费是他父亲的大忌;好动的儿子霍伊套现部分股票,搞了 巴菲特挖掘公司,开着挖土机帮别人挖下室。毫无疑问,这三个子女全都受母亲苏珊的影响更深。

 

   范卫锋觉得,巴菲特从未认真地想过子承父业(他曾经试着培养彼得,但那时已经太晚,彼得痴迷于音乐,对接班兴味索然),他对三个子女的教育并不成功,学习 巴菲特,这点别学。相比之下,摩根家族、洛克菲勒家族的教育,比他成功得多。当然,这是从一个投资者的身份去想。也许在其他人看来,做一个有钱的快乐凡 人,比一生为了做大数字而奋斗的巴菲特,要有趣得多。

 

  从家族的角度来说,巴菲特是个成功的儿子,但却是一个失败的父亲、失败的丈夫。史书上会有摩根家族、洛克菲勒家族,但不会有“巴菲特家族”。那个经典的幽默对话,是他的失败教育的注解:“你是谁?”“我是你的儿子,爸爸。”

 

   82、对巴菲特的人生价值观最不认同的,当然是她的妻子苏珊。她对把巴菲特从钱眼里挖出来已经绝望,开始寻求自己的浪漫梦想。她和网球教练(男性)到处游 逛,更要命的是,当年差点与她上演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被父亲强行阻止,让巴菲特趁虚而入的那位恋人米尔顿,也和她恢复联系,人们经常能够在公共场合看到 他们出入。毫无疑问,几年之后的分居伏笔已经埋下。可是,巴菲特仍然忙着滚雪球,对于身边的风景、亲人的失望,无心、无暇顾及。

 

83、巴菲特和恩师本杰明•格雷厄姆的投资交集,首推GEICO公司。(参见范卫锋我们原来所不知道的巴菲特  《滚雪球》札记之五)就是这家传奇的GEICO,从70年代初的60多元/股,跌到1976年的2元/股。这种雪崩式跌幅,与美国如今的金融股有一拼。

 

  巴菲特早就青睐GEICO,但一直在等待“安全边际”,1976年,他终于等到了这一天。有部电影《兵临城下》,里头那个苏联狙击手瓦西里,他的决窍不仅是枪法好,还有善于等待。“我像块石头似的,一动也不动”,如《孙子兵法》里讲的“不动如山”。

 

   84、一个老话题:价值投资与长期投资是什么关系?长期投资,到底应该有多长?GEICO最坚定的拥趸本杰明•格雷厄姆,曾经当过GEICO董事会主席, 似乎是一路套下来,在2美元时仍然继续持有,前CEO洛里默•戴维森(此人对于巴菲特早期投资启蒙有贡献)也是一股没卖。GEICO创始人的儿子小里奥• 古德温,最后成了一无所有的穷光蛋,他的儿子则死于用药过量,被疑是自杀。长期投资做成这个结局,恐怕应该好好反思。

 

  85、大众传媒和流行书籍,往往用剪辑过的数据误导人。那些耳熟能详的长期投资辉煌案例,往往是拿股票顶峰时的涨幅在说事。沙特王子阿尔瓦立德,91年开 始投资花旗,站在2007年往回看,是英雄;前几天花旗跌破2元(有兴趣的读者,参见范卫锋中东巴菲特与正版巴菲特,孰胜?),王子快从英雄变回狗熊矣。 AIG周五股价更是跌到0.54元,去年还在六、七十元,昔日的道指成分股沦落如斯。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87、1976年的GEICO寻求再融资,四处碰壁,寻找再保险受人冷眼,监管层给它发出病危通知书,它的处境比现在的AIG危险很多,AIG差不多已经 到了“大到倒不起”的程度,而GEICO挟持的“人质”还没有多到这个份上。这时,巴菲特来了,巴菲特的趁火打劫与雪中送炭之间,只有一线之隔,而这成为 他时时复制的盈利模式。

 

  88、在所罗门兄弟公司的古特弗伦德的帮助下,GEICO抓住了救命稻草。古特弗伦德的大名,相信读过华尔街史的人都不会陌生,特别是那本《说谎者的扑克 牌》让他“名”扬四海。当然,这次GEICO保卫战的成功,首先有一个基本的前提:1976年后,没有重现30年代的大萧条,苦撑几年就开始了美国20年 的黄金时代,否则,巴菲特也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30

「滾雪球」25年:巨鱷凱雷是如何煉成的?

http://www.21cbh.com/HTML/2012-5-5/0NMzE5XzQyODI0NQ.html

5月3日,凱雷投資集團(Carlyle Group,下稱「凱雷」)的三位核心人物丹尼爾·達安雷、大衛·魯賓斯坦和威廉·康威或許可以長舒一口氣了。

這一天,凱雷正式登陸納斯達克,上市首日的表現還算好,以22.05美元報收,與22美元的發行價基本持平,市值約61億美金。從1987年初創至今,25年間,凱雷成為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之一,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其管理的資產規模1470億美元。

去年9月6日,凱雷向美國證監會提交了IPO申請,由於市場環境波動等因素,一直延遲至今。 而早在2007年的時候,外界就聽到關於凱雷上市的消息,隨後日益嚴峻的金融危機導致計劃擱淺。但凱雷IPO只募得7.61億美元,和黑石IPO時候76億美元的募資規模相差十倍之多。

在此之前,凱雷的創始人兼聯合CEO大衛·魯賓斯坦幾次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也曾公開探討過PE投資機構上市的必要性,儘管他一直未公開表示過凱雷要上市。

1987年成立之初,凱雷還是一個只有一項投資產品並只投資於美國的很小規模的PE投資機構,資產管理規模不過500萬元。

這25年間,凱雷是如何實現「滾雪球」般的急劇膨脹的?

起家:從小PE到多元化資產管理平台PE

凱雷的「滾雪球」路徑中,「多基金、多地區、多行業」的多元化戰略,使凱雷起到了跳躍式發展。

實際上,多元化並非凱雷的獨創。

縱觀歐美的一些大型PE,包括黑石、KKR、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Apollo Global Management, LLC)、3I等,他們已不再是單純的PE

投資機構了,而是同時管理著對沖基金、房地產投資基金或其它業務的多元化資產管理平台。

此前,大衛·魯賓斯坦曾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些大型PE之所以能聚集更多資本開展多元化業務,是因為它們的品牌讓投資者放心。

從凱雷的利潤表來看,儘管分支眾多,但在金融危機中,凱雷還是遭遇到了不小的損失,其在2008年的虧損高達6億美元,但也正是多元化的佈局,讓凱雷快速度過金融危機,2009、2010年進入持續增長階段。

凱雷不僅僅是一家擅長投資企業併購業務的基金管理人,其首先擅長的是在自己的行業內併購。成立以來,凱雷自身完成的大大小小的併購近百個,這些「收購」,讓凱雷快速吸納了全球一流的基金管理人才,使得其可以「替代投資基金的經理」,而不僅僅是PE投資公司。

從投資回報來看,凱雷的表現足可以用「優異」來形容。截至2011年底,凱雷旗下PE部門毛內部收益率達31%;實物資產部門的毛內部收益率為29%;母基金解決方案部門的毛內部收益率為10%。

這得到LP以實際行動的支持。在2003年-2011年間,凱雷資產管理規模的年復合年均增長率保持在32%。其中,由財富基金LP承諾的資金總額增長195%,公共養老金LP承諾資金總額增長134%,高淨值投資者LP承諾資金總額增加64%。

這個成績,與當年凱雷推行的那場戰略轉型不無關係。而事實上,在凱雷的發展史中,如何快速用好政商兩屆的人脈資源,又及時在面臨危機之際,快速拓展新的資源,這種具有政治家視野的戰略敏感性,也是其競爭力之一。

成立之後的最初10多年裡,凱雷有著濃厚的「政治色彩」,1998-2003年間,凱雷邀請了美國前總統喬治·布什出任凱雷亞洲顧問委員會主席;1993-2005年間,前美國國務卿詹姆斯·貝克擔任過凱雷的資深顧問和合夥人;2001-2004年,英國前首相約翰·梅傑也曾擔任凱雷歐洲分公司主席。這些政界要人在凱雷的交易案中發揮過重要作用,凱雷也因此獲得「總統俱樂部」的稱號。

發生在2001年的「9·11」事件成為凱雷的轉折點。那時,本·拉登家族是凱雷的投資人,凱雷投資的防務公司因「9·11事件」獲得訂單,時任總統布什的父親老布什恰恰是凱雷的顧問,這些複雜的關係讓凱雷遭遇空前的危機。

「9·11」後,凱雷開始了一個被稱作「偉大試驗」的戰略轉型:向專業化轉型,向國際化與本土化相結合轉型。

凱雷先是將團隊中的政界人士辭退,轉而引入備受人們尊敬的IBM前董事長兼CEO郭士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前董事長阿瑟·萊維特、通用電氣前副董事長大衛·卡爾霍恩及時代公司前主編諾曼·珀爾斯坦等人;後又將資金分散到世界各地的基金中去投資,投資種類也從PE逐步擴寬至房地產、抵押債務憑證等多種業務。

但業績和品牌聲譽突出,就一定得走多元化路線嗎?華平基金就給出了否定的答案。其聯席總裁Charles R. Kaye解釋說,他們喜歡繼續當(PE)投資者,而不希望邁向多重資產管理的道路及上市。

而大型PE機構向多元化轉型,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對上市的憧憬。

2007年2月,資產管理公司Fortress率先在美國上市,同年6月,黑石在紐交所IPO,2008年,KKR又宣佈將通過與其在荷蘭阿姆斯特丹上市的投資基金合併,實現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

雖然凱雷「從未公開表示過要上市」,但在2010年,大衛·魯賓斯坦就表達過PE機構上市可能享受到的好處。

他認為主要有這樣幾點:其一,通過上市募集資金,可以滿足PE機構對資金的需求;其二,這些資金有助於PE機構留住和招聘員工,尤其是當競爭對手有資金來吸引人才的時候;其三,大型全球性PE的創始人大都到了55~65歲之間的年齡,他們希望將自己創建的企業貨幣化,而IPO是可以實現貨幣化的不錯方式。

而統觀這些已上市的PE機構,他們無一例外都在走多元化路線。

在投資銀行任職的分析師Michael Kim分析,由於私募基金是一個週期性較強的行業,特別是在經濟不穩定的時候,而諸如房地產和對沖基金業務就能為擬上市的私募基金帶來互補作用,因為這些業務可以為公司帶來穩定、可靠的收入,進而給投資者帶來更有確定性的回報。

凱雷最早的發起人是史蒂芬·諾裡斯(Stephen Norris),他在擔任Marriot收購兼併公司的稅務負責人時,發現收購阿拉斯加愛斯基摩人的公司能夠合理避稅,這讓他決心投身於PE(私人股權投資)業務。

25年來,PE投資一直是凱雷最核心,規模最大,也最有領導地位的領域。目前,其PE投資部門共擁有26只基金,管理資產規模550億美元(新興市場為100億美元),在凱雷管理的所有資產中,規模佔比近四成。

併購基金又是凱雷PE投資業務的核心,早在1990年,凱雷就成立了第一隻美國收購基金(Buyout fund)。而當黑石、KKR還在聚焦大的併購項目時,凱雷已經開始關注增長型企業的股權投資。2000年,凱雷成立了亞洲增長基金,在中國、韓國、印度等亞洲最大的經濟體中發掘當地各行業的新興領導者。截至2011年6月30日,凱雷旗下擁有16個併購基金,資產管理規模約達510億美元;9只增長基金的資產管理規模為40億美元,分佈在美國、歐洲和亞洲三個地區。

凱雷顯然沒有滿足於PE領域的投資。進入21世紀的凱雷,將產品多元化排上日程。凱雷創始人兼聯合CEO大衛·魯賓斯坦就曾表示,要將凱雷打造成一個類似於高盛的多元化金融服務和高質量的資產管理機構。

在這一思路指導下,在本世紀的頭一個十年裡,凱雷逐漸將產品從PE拓展至實物資產、全球戰略性金融投資兩個新領域。2011年,凱雷又收購了全球最大的PE基金管理公司之一AlpInvest60%的股份,組建了第四大業務部門:母基金解決方案。

至2011年6月30日,凱雷實物資產、全球戰略性金融投資和母基金解決方案部門的資產管理規模分別約達310億美元、220億美元和450億美元,在凱雷總資產管理規模中分別佔比21%、14%和29%。

在產品多元化的過程中,凱雷亦將投資觸角延伸至房地產,科技及商業服務,能源及電力,電信及傳媒,工業,醫療,消費及零售,航空及防務,運輸,金融服務,基礎設施等多個領域。

從地域上講,過去的20多年於凱雷而言,也猶如一支不斷國際化,又在國際化進程中不斷本土化的進行曲。

從1997年起,凱雷就開始了地域擴張,先後進入歐洲、亞洲、中東和南美市場,在這些地區設立辦事處和基金。招股書顯示,凱雷目前共在全球六個洲設立了33個辦事處,共管理89個基金和52個FOF。

中國作為一個高速發展的新興市場,無疑是凱雷極其看重的投資區域,儘管在中國,併購徐工未果之事,讓凱雷一度成為最早在中國「撞牆」的「門口野蠻人」。凱雷最早入華是在2000年。那年,凱雷向攜程注資800萬美元,2003年,攜程上市,凱雷獲得了高達14倍的收益。之後,凱雷又在聚眾、太平洋保險等中國投資案中獲利頗豐。在華的十多年裡,凱雷共投資了近50個項目,總投資額超過25億美元,是在中國投資最活躍、投資額最多的外資PE之一。

而凱雷的「三巨頭」,也曾頻頻來華。其中,被稱為「凱雷的心臟」的大衛·魯賓斯坦幾乎每年來華都接受本報採訪,他認為中國經濟有望在2035年超過美國,希望凱雷加強在中國的投資和佈局,但同時也對中國本地PE的快速擴張表示了難得的「震驚」。

擴張驅動力

「滾雪球」25年: 巨鱷凱雷是如何煉成的?

挑戰:後IPO時代利弊共存

但PE管理公司在二級市場否是一支受歡迎的股票?目前來看,似乎並不樂觀。

黑石IPO曾是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IPO之一,發行價高達31美元。但截至5月4日截稿,其股價已跌去大半。資產管理公司Fortress的股價也從上市初的30多美金降至目前的3.62美金。

凱雷上市雖然沒有其它公司諸如破發,甚至中概股流血上市的遭遇,但其發行價也較之前擬定的23-25美元的發行區間做了下調。從上市首日看,凱雷的股票在二級市場表現平淡。

澳大利亞投資公司Solaris合夥人兼首席投資官Timothy Ghriskey就表示,私募行業的股票並不是一類表現良好的股票。華平投資聯席總裁Joseph P·Landy也認為,「這些公司走向了一個它們不具備傳統基礎的方向。」凱雷未來的股價表現能否讓其高管團隊如期實現目標?還不好說。

而在具體的投資業務上,凱雷也仍有改善空間。以中國為例,凱雷投資的中國森林(China Forestry)與艾瑞泰克(China Agritech)都因被控欺詐,股票已分別被香港和紐交所停牌。

凱雷投資的另一家公司江蘇聖奧也傳出逃稅醜聞,並且,凱雷委任的新管理層與聖奧老員工之間也爆出矛盾。前不久,凱雷投資的安信地板也被捲入「毒地板」風波。

對於凱雷這樣一個具有國際聲望的投資機構來說,投資水準可能毋庸置疑,但在其急劇擴張的過程中,有必要思考的是,如何實現更細緻化的投資和管理?畢竟,它是要向LP負責的。

另一個現實情況是,PE管理公司IPO之後,面對股價波動的壓力增大,對短期投資回報的壓力可能會表現得更為迫切,這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對長線投資的耐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00

滾雪球(3):股票和存款誰更安全? renjunjie

http://xueqiu.com/9206125741/21766575
滾雪球,對一般大眾而言,至少會面臨兩個選擇:存款和股票。
選擇存款,是因為存款安全,收益穩定;選擇股票,是因為不甘存款利息低,願意以一定的風險代價去換取較高的回報。
所謂低風險,低回報;高風險,高回報。道理不僅淺顯,而且路人皆知。

於是,不願承擔風險的人,把從工作中辛苦掙到的錢一筆接一筆地存入了銀行。儘管利息微薄,但他們別無選擇,因為在他們看來:這裡最安全。
於是,擋不住低息煎熬和高息誘惑的人,讓自己鼓起勇氣,殺入股市。即使是傷痕纍纍,也毫無怨言,因為他們知道:股票就是一個高風險金融工具。

事實果真如此嗎?

1924年,埃德加.史密斯在一個旨在證明債券比股票更適宜長期投資的實驗中,得出了一個讓他始料未及的結論:「本書以不同時期(1866-1922)優等債券與普通股的比較為基礎,進行了一系列研究。研究結論始終支持分散化持有普通股,即便在貨幣升值的時期也不例外。」
如果從1866年開始股票回報就高於債券,而且還更加安全(埃德加的方法:依簡單指標構建一個包含10只股票的投資組合,然後長期持有),那麼在整個20世紀的100年中還會如此嗎?
西格爾等眾學者的研究給出了與埃德加完全相同的結論。

好吧,美國是個特例,其他國家也許未必如此。
然而迪姆森、馬什、斯湯騰三位學者的一項關於「投資收益百年史」的研究對上述擔憂給出了否定的回答:在12個國家樣本(後來的研究又進一步擴展至更多個國家)和各個年代的接續滾動10年中,股票都被證明不僅比債券回報更高,而且更安全。(接續滾動如此,考慮到事情背後的邏輯,連續滾動出現南轅北轍式結論的概率非常低)

2012年,巴菲特也來湊熱鬧了,以自己的投資經歷告之大家:長期來看,股票不僅比存款回報高,而且更安全。
所謂安全,自是指金融工具在本金價值維護、購買力價值維護、時間價值維護上的長期(相對)表現,尤其是購買力價值維護。

中國市場呢?
我和朱曉芸對股票與存款的長期實際回報(剔除通脹)進行了初步計算:以1年期存款利率計(假設利息全部轉存款),在1991-2011年的11個滾動10年中,股票(取上證綜指和深證成指的平均值)勝了9次,其中僅有一次為負回報(低於通脹-下同);存款勝了2次,其中有4次表現為負回報。如果考察1991-2011年這20年,剔除通脹後,存款的(年均)實際回報為-0.49%(也就說,如果我們的存款主要表現為1年定期的話,在過去的20年裡是以每年0.49%的速度在進行持續地貶值),上證綜指為5.87%,深證成指為7.03%。
如以5年期存款利率計(假設利息全部轉存款),在1991-2011年的20年裡,如果剔除通脹,存款只獲得了0.64%年復合回報,而股票(兩個指數均值)為6.45%。

如果綜合指數如此,那些被優化的指數以及被有選股能力的投資者挑選出來並堅持長期持有的「一流企業」股票理應更加如此。

未來10年,股票和存款誰更安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22

我們為什麼會「滾雪球」失敗 黃金梅麗號

http://xueqiu.com/5970869000/22526881
不知最近的酒鬼酒事件又會讓多少人的收益由正轉負,曆數資本市場的黑天鵝事件,不知在這些事件上多少英雄好漢黯然神傷,折戟沉沙。

     病樹前頭萬木春,當這些事件逐步遠去時,又能帶給我們什麼?好了傷疤忘了痛?顯然不對,我們在這種時候應該痛定思痛,思考我們為什麼會「滾雪球」失敗。

     實際上,在我們的價值觀裡,常常把高收益率放在第一位,這也是為什麼雜誌裡總出現各種收益牛人在大眾眼裡得到膜拜,中國的私募界的一哥更是城頭變幻大王旗,幾乎一年一變,而把資產在很長的時間裡逐步滾大的優秀投資者幾乎就是鳳毛麟角。

     那麼我們呢?我們作為混跡江湖的小蝦米,作為信奉價值投資的門徒,在曆數多年的投資經歷中,為什麼也常常滾不大雪球呢?自己離實現自己標榜的財務自由還有多長的路要走?我們為什麼會在「滾雪球」中失敗?

      每個滾過雪球的人都知道,要滾一個大雪球,必然要有個長長的濕雪坡,這也就是我們多數人在選擇股票時強調的成長空間要大,不遇到天花板,公司質地要優秀。這是我們大多數人思考到此的情況,實際上我們忽略了一個最致命的問題,這個雪球在滾的過程中會不會遇到一塊大石頭,突然「砰」地撞碎,或者遇到陽光暴曬,個頭縮水的這些場景——

      我們在投資中忽略了對風險的控制。我們總以為取得高收益的人才是優秀的投資者,實際上這只對了一半。一個聰明地控制住風險的人取得高收益才是真正優秀的投資者。比如,一個在低風險中取得中等收益的人,或者在中等風險的人取得高收益的人,而不是一個在高風險中取得高收益的人。

       也許因為我們一兩年內取得了高收益,自以為很了不起,但實際上一旦是我們承擔了高風險才獲得這種高收益,這就是無助於我們積累財富——因為多數人可能會在下一個週期或者業績低於預期或者一個黑天鵝事件中財富縮水四分之一,三分之一,二分之一,把自己前幾年積累的盈利又都吐了回去,功夫又都白費,又得重新開始——但人生能有幾個重新來過的機會?投資本來就是需要五到十年乃至更久才能看出成效的事業,一次的財富大縮水,就意味著我們失去的是大量的最有價值的時間!

      就在這種的週而復始中,我們多數人在財富的積累上始終無法讓自己滿意,我們常常就因此「滾雪球」失敗。

     那麼,風險是什麼?一千個人一千個哈姆萊特。

      在我看來,風險就是價值在你支付的價格上損失的可能性。許多人常常只關注價值,而忽略價格因素,這也是極為錯誤的,倘若在這個價格上這家公司的價值需要兩三年的時間的增長才能符合,那麼這就是一個高價格,不值得買入。這是最簡單的一個判斷價格高低的標準,其次還有你在承擔了較高可能損失風險的情況下買入的價格,比如,這家公司未來的業績如何增長很難看清,或者這家公司僅僅是被人們期望出來的業績所支撐的價格,這都是不值得買入的。

       所以在「滾雪球」時,我們必須考慮好風險因素和價格因素,然後再慎重下注。

結束語:控制住風險並取得較高收益的人才是真正聰明的投資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199

2012-11-27 滾雪球(甲)Max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7ct4.html

今天開始,我會對滾雪球的閱讀感受進行每天的記錄和更新。因為不確定能用幾天把它讀完,所以我就用天干地支的編號來進行排列。

   巴菲特的傳奇是一個有著深厚底蘊和淵源的故事。當你開始閱讀這本書時,你就能產生一種很明顯的感受:原來巴菲特是一個如此平凡的人,稍有不同的是他很聰明。但是比他更聰明的人也比比皆是,卻很少有人能達到他如今所企及的成就。

    在巴菲特早年的時光中,留給我最深刻印象的還是他青年時期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所經歷的往事片段。沃倫巴菲特自年少起就是一個與周圍同齡人不太搭調的異類,他也很好的把這種獨特性貫穿到了他的大學生活中。在沃頓商學院,他絕對是一個奇葩。一方面天真爛漫,孩子氣十足;一方面卻又睿智過人,學識淵博。他可以在房間忘情投入地唱著「媽咪,我願意為了你的一個微笑而跋涉千里」這種讓室友查克瀕臨崩潰的萌歌;也可以創造在導師還沒有把200個學生的考捲髮完,就已經站起來交卷的神蹟。這就是巴菲特年輕時真實的寫照和投影,他從來都是如此的別具一格,標新立異。但這當中還是發生了一些細微的改變,作為一個善於自我反省和改進的人,巴菲特也意識到了他性格當中的缺陷。他慢慢開始學著控制和調整自己的性格了。

   記得曾經讀到過一句非常有趣的話:天才意味著這樣一群人。他們在某些方面得天獨厚、出類拔萃,常人完全難以望其項背。但他們卻會在其他普通項上顯得異乎尋常的笨拙,連常人也不及。有些天才,他們的人生就是一出悲劇。而有的天才卻願意放下架子,去向常人學習,讓自己的生活最後成為一出正喜劇。

   毋庸置疑的,巴菲特就是屬於後一種的天才。他很清楚自己應該堅持什麼,妥協什麼。巴菲特總是在漸進的改變著自己那些「異於常人」的特質,但在另一方面卻一直將自己的天分和愛好保護得很好。

   不過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巴菲特教給我的最重要的,並且他一直都身體力行的還是那個大家都很熟悉和簡單的東西:勤勉。

   不過這對於把一項工作當做愛好的人來說有著另外一個名字------著迷。

    第一篇的讀後感快結束了。這裡想給大家談一談我由此書所產生的一個感受。在某一方面有著天分的人其實應該為之付出比別人更多的汗水與時間。任何一種恃才放曠、揮霍天資的行為都是世上最不能饒恕的一種罪過。當上天賜予你這樣的天分,父母辛苦將你養育成人之後,渺小的我們難以去報答這些恩惠。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這一點不同為這個世界的發展帶來一點不同,而正是這些不同讓這個世界因此而變得更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338

201 2-11-29 滚雪球(乙)Max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7e52.html

   作者注示:黑色楷體字為書摘片段及相關資料摘選。

   在寫這篇讀後感之前要傳遞一個信息。按歸總指示,我將開始對美國床墊巨頭絲漣床墊公司進行調查研究了。我很喜歡這個公司,因為我覺得一個好的床墊就是一個造夢者,讓人能夠卸下一天的疲憊,甜蜜的進入夢鄉。所以,我很確信一個成功的床墊公司,必定有著深厚的人文素養。因為如果不具備一種細膩體貼的內在情懷,便難以將床墊這個普通的事物製作成一門藝術。

   滾雪球的閱讀進程開始減緩,但每天的生活更充實了。今天要說的是一個能讓大家耳目一新的話題:我們來八一八股神的戀情。

   自古英雄出少年,似水紅顏惹人憐。山河萬里多嫵媚,英雄難過美人關。

   股神其實也是一個凡人,有著他自己的喜怒哀樂和愛恨情仇。尋常人看不見這些只是因為股神頭上的光環太過耀眼,他們都因此而目眩神迷了。但任何事物,我們都要透過表面現象看到本質才能格物致知,發現真諦。所以,只有瞭解股神的情感經歷,我們才能更好地走進股神的內心世界。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勾勒出一個有血有肉,形象飽滿的沃倫-巴菲特,最終達到理性崇拜的目的。

   記得我在第一篇讀後感中寫道天才都是跛腳的。巴菲特在這一點上就表現得很仗義,他馬上就在自己後面的自傳章節中進行了親身示範並由此給予我這一觀點提供了強有力的事實依據。這類情況,具體而言就是他的戀愛技巧。

    書中有這樣一段旁白:在和女孩交往方面,沃倫一直是個失敗者。他很渴望有一位女朋友,但他與眾不同的特質阻礙了他在這方面的訴求。此外,巴菲特自己還無私地應和道:「和女孩子們待在一起的時候,我是最害羞的一個,不過,我對此的應對可能就是讓自己變成一台說話機器。」一旦他把股票或政治話題都說完了,他就只能開始咕咕噥噥。他很害怕邀請女孩出來約會,當有女孩偶爾做了一些事,讓他覺得自己不會被拒絕的時候,他就能鼓起勇氣,但是一般而言,他的態度是,「為什麼她們不來約我呢?」

            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安得與君相決絕,免較生死作相思。

    巴菲特第一次遇見蘇珊-湯普森之後,他的心和靈魂就都被這個姑娘給帶走了。但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才子佳人,妙偶天成。他們在走到最終攜手之前歷經了許多的波折。蘇珊是一個天性自由純真、性格活潑開朗的女孩,這些都對內斂淳厚的巴菲特產生了宿命般的吸引力。巴菲特在第一次遇見蘇珊之後就非常明確、毫無掩飾的喜歡上了她。但在我看來,這就像一隻未成年的烏龜愛上了一隻乖巧的小兔(這裡絕對沒有對股神的不敬之意,只是我覺得這樣比喻真的很貼切)。巴菲特在這之後其實還和當時的內布拉斯加小姐,漂亮火辣的范尼塔有過交往。但范尼塔野性和機敏的性格特徵讓走正統學術派風格的巴菲特難以駕馭。兩人最後的結局只能是無奈「神女有心,襄王無夢」的不了了之。

   再反觀巴菲特和蘇珊也似乎是生活在兩個世界的人,他們很難保持同一種步調和節奏。蘇珊是她自己所在學校的明星,唱歌表演樣樣出彩,不僅是校劇社的當家花旦更是備受矚目和歡迎的校園甜心校花。巴菲特羞澀近乎木訥的個人風格並不對蘇珊的口味。在巴菲特還沒找到約會對象的時候,蘇珊已經在兩個英俊的男孩之間遊刃有餘了。但巴菲特最大的優點或是缺點:就是當他認準了一樣事物之後(尤其是股票),那種近乎偏執的執著。蘇珊在沃倫心目中就是那隻獨一無二,無可取代的藍籌股。在幾次對蘇珊的正面追求均告失利之後,「頑強」的、「熾熱」的、「深情」的沃倫採取了曲線救國的方法。他充分運用了和女孩一交往就犯暈和長輩打交道就來電的特長抱著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成功地征服了蘇珊威嚴與權威的父親威廉-湯普森博士。(在這段征程中,除了巴菲特自身的學識、智慧和人格魅力之外,政治、宗教、種族還有信仰等因素也給巴菲特幫了很大的忙。)

   最後在其父和巴菲特的雙重攻勢之下,蘇珊終於成為了常常出現在沃倫身邊的那個人。

   我一直很相信被父母祝福的婚姻才能擁有真正的幸福。而巴菲特和蘇珊從最初直至走到最後的婚姻也很好的印證了這一點。

   何謂伉儷情深,琴瑟和諧?巴菲特的自述解說了蘇珊在他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並很好的詮釋了這一點:

   蘇珊像我的父親一樣對我影響很大,甚至大過我父親的影響,用不同的方式。我身上有很多自我保護得東西,她能解釋,而我卻不能。她也許看到了我身上別人看不到的一些東西。她知道需要時間和肥料,它們才能萌發出來。她讓我感覺自己身邊有一個拎著小噴水壺的人,而這個人將保證花兒的成長。

    蘇珊認識到沃倫的脆弱,認識到他多麼需要有人安撫、慰藉,消除他的疑惑。除了生意,蘇珊發現他的丈夫在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都對自己充滿懷疑。他從未感覺被愛,她也看出來他覺得自己並不可愛。

   巴菲特還補充道:我瘋狂地需要她,我工作起來很高興,可是我對我自己不高興。她的確拯救了我的生活,她讓我重獲新生,這是和從父母那兒得到的一樣的、無條件的愛。

    

   不得不承認,蘇珊是一個極具母性氣質和富有智慧的魅力女人。她很懂得調適夫妻之間的關係和距離。我在網上查閱相關資料時,找到了這樣一則小傳:

   巴菲特的第一段婚姻開始於1952年,妻子蘇珊和他是青梅竹馬,兩人的感情非常好,還養育了3個孩子。但在1977年巴菲特和蘇珊剛剛慶祝結婚25週年幾天後,他們的婚姻就發生變故了。蘇珊天性自由,不愛受束縛,可婚後她一直在做家庭婦女,此時,她想要過自己的生活了。於是,蘇珊移居舊金山市,重操舊業在夜總會當起歌手,而巴菲特依然留在奧馬哈,兩人分居了。蘇珊離開後,巴菲特非常傷心。為了彌補給丈夫留下的空白,蘇珊曾為巴菲特介紹過幾位女伴,照顧其飲食,陪他看電影解悶,而31歲的艾絲翠就是其中之一。蘇珊是在奧馬哈一個俱樂部裡認識的艾絲翠,後者是那裡的服務員,兩人後來成了好朋友。在蘇珊看來,這個來自拉脫維亞、長著一頭柔軟金發的姑娘,非常聰明又樂於助人,她肯定能成為巴菲特的好助手。於是她把艾絲翠介紹給了巴菲特,並鼓勵他們交往。從1978年開始,巴菲特與艾絲翠生活在一起了。28年來,艾絲翠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照顧巴菲特,休閒時也只是在花園裡侍弄花草或去跳蚤市場淘點「寶貝」。據巴菲特的傳記作者形容,艾絲翠和巴菲特就是天生的一對,他們在一起時總是輕鬆又充滿孩子氣。

  蘇珊搬走後,一直與巴菲特保持著密切聯繫,兩人還經常以夫妻的身份出席各種活動。她還同時保留著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第二大股東的身份。而蘇珊和艾絲翠的友誼也維持得很好。節假日時,朋友們都能收到有巴菲特、蘇珊和艾絲翠3人簽名的賀卡。

   大家看完這個之後,可能都會和我一樣都發出一絲感慨:世有非常之人,然後行非常之事。我們為了巴菲特和蘇珊還可以再補充一句新詞:世有非常之愛,然後談非常之情。

    不是所有苦苦追求的愛戀都能擁有美好的結局。愛慕林徽因一生並為她最後寫下「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之驚豔輓聯的哲學大家金岳霖老先生卻至終都未能與自己的心上人結成連理。 蘭心蕙質,才貌並舉的奶茶劉若英雖已嫁做人婦但內心的情愫卻永遠沉溺在了她老師陳升那首把悲傷留給自己的淒美旋律中再難消散。

   就此來看,股神無疑是幸運的,他用暫時放下的尊嚴換得了自己內心最渴望的幸福。蘇珊也是幸運的,如果沒有巴菲特非伊不娶的堅定信念,她也不會讓自己的名字在歷史冊上留下如此濃墨重彩的一筆。但在巴菲特的感情故事裡,蘇珊留給我的印象更為深刻,她很好的展示了什麼叫不愛就請走開,愛了就請深愛的愛情真理。

   我從巴菲特的這段情感故事中體會到愛情(對象)與投資(股票)其實也很像。它們都是有著千萬種的方式和方法可供嘗試和選擇。但它們同時都是那樣的捉摸不定、具有風險。如果你不能選擇和她(它)在一起直到天長地久的話,那麼就把曾經擁有她(它)們的歲月和記憶、價值與意義變得鮮活而生動,傳奇而深刻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339

2012-12-13 滾雪球(丙) Max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7mww.html
在和蘇珊完婚之後,擁有了賢內助的巴菲特得以更加專注地在自己的投資事業上大展拳腳。

    但俗話說的好,一絲不線,單木不林;深諳此道的巴菲特開始了漫長的遊說時光。他動用自己所能利用起來的所有人脈資源去構建自己的合夥人公司。雪球由此而開始滾動了起來。

    毋庸置疑,本傑明-格雷厄姆是一個偉大的投資家和先行者,但他也有著眼光和思想上的侷限性。這一點既成就了巴菲特初期的投資事業也嚴重了抑制了他達到更高的境界。

    格雷厄姆對成長股普遍存有不好的感覺,他理論的核心就是去全神貫注地尋找那些散落在各處的煙蒂。巴菲特作為他的信徒一直很虔誠的踐行著這一點,不過,這一切都是在遇見了查理芒格之前。

    大多數人可能都對查理芒格並不熟悉,因為舞台上的燈光更多的時候是照射在巴菲特身上的。但在近期對查理芒格展開針對性瞭解之後,我強烈的感覺到芒格如果沒有遇見巴菲特,芒格可能最多少了一個最重要的知己和搭檔;但如果巴菲特沒有遇見芒格,那這將成為巴菲特這一生最遺憾的一件事。巴菲特沒有芒格,也許同樣可以爬到一座山峰上去,不過不會再是珠穆朗瑪峰了。

    這一篇文章無關乎對於滾雪球章節的細述和總結,其重點在於關注一下查理芒格,一個自1790年4月17日之後,重新得以最接近於那個偉大的名字的人。

   芒格有著兩個極為脫俗的特質。

   其一是對很多事都抱以悲觀卻又客觀的態度。能做到這一點是非常不容易的。一個普通人,從根本上說他所瞭解的,看到的,學到的知識其實都只是滄海一粟。在見識、學識上就已經處於片面的邊界之中了。再考慮到每個人獨一無二的脾氣和秉性,因此你要讓他在排除掉私利、情感、才識等方面做出一個準確且客觀的判斷,其難度絕對要比你所能預見的大得多。但查理早已深諳此道,他在無心之間還為我們解釋了為什麼世界上貪官總比清官多、醜聞總比好事多、大多數投資者在股票上虧錢總比賺錢的時候多。種種的這些因素都很直截了當的證明了查理芒格的智慧已經不再單單停留在智商很高的層面上了。

  以前看書,讀到過一句話。初時不覺有何所謂,但後來回味越覺妙趣不盡,耐人尋味。這句話是這樣說的:你感到很飢餓,卻發現了一隻不屬於你的雞腿。當你拼了命想要吃到它的時候,那麼,就已經注定了你將繼續挨餓下去。

   在這句話中,我對芒格所推崇的「在勝算不大時,下注很少;而在勝算很大時,狠狠下注」有了更深的體會。

   芒格第二個特質是他對任何目標和夢想都採取逆向思維。這一點給予我的引導是最大的。當他追尋幸福的時候,他會先花費心思去探索人是怎麼陷入絕望和痛苦的;當他盼望股票投資獲利的時候,他會先去學習和瞭解古今那些投資者是怎麼在股票投資上失敗和虧損的。如此以來,他就成為了一個眾覽全局的清醒旁觀者。在看完歷史的悲劇一幕幕上演之後,得以在自己做出判斷的時候輕而易舉地避開這些由人性缺陷和弱點而造成的失誤。

  對於巴菲特而言,芒格是一個如此與眾不同的人,他們之間總能產生別緻的默契。

  很多偉大的思想和優秀的習慣其實都是厚積而薄發的,誇張一點來說,我們還可以稱之為一種頓悟。書中給我的頓悟就是巴菲特和芒格都是很務實的人,他們厭惡的是眼高手低和不勞而獲。這一點也能從他們的每一次的投資過程當中很清晰的體現出來。正所謂: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飛來的橫財總是讓人感到不安穩的,一分一寸親手打下的疆土才是歷久彌新的真正財富。我以前的構想也因此而完全顛覆了,原來即便強如股神,也還是要一針一線才能縫好一件華麗的財富新衣。

   所以,這篇文章的意義在於想表達出一個觀點:當我們為成名發財焦慮渾噩,苦無良方之際;不妨好好掂一掂自己的份量。如果自己份量不夠,這些名利來了,也只會把你壓死在半路上。如果自己份量夠了,還會有人主動來找你幫他分擔一些名利。這不難理解,一顆小草誰看得見你呢?一棵大樹,誰會不到你的樹蔭下遮風避雨呢?

   我們需要從芒格那裡學到的最重要的一點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財富從來都不會是任何的身外之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249

看《滾雪球》的一些思維碎片 關山

http://xueqiu.com/7774834155
我這個人有個缺點,不喜歡讀書,所以我一般快要睡覺的時候去讀書,因為那樣可以給我催眠,呵呵。。。。。。。

這些天睡前都會看下滾雪球的原版,我對自己的英文能力可比我的投資能力有信心多了,所以一般看這種投資書籍都是去看英文原版,發現了滾雪球裡面有幾個挺有意思的事情(我覺得應該是真的,因為滾雪球的作者都是摘的巴菲特私人收藏資料裡的原話):

1  老巴當年買了華盛頓郵報之後,和華盛頓郵報的繼承人和女CEO(叫做格雷勒姆.凱瑟琳)成了很好的朋友,我看裡面的一些描述,甚至都覺得他們的友情不叫友情,有點那個的意思了,雖然凱瑟琳比老巴大個十來歲。老巴當年十分想進入董事會,用盡了各種方法,辭掉了在很多別的公司的職務,最後終於如願以償了。

進了董事會之後,老巴從各個方面幫助凱瑟琳,其中很重要一點,就是幫助他樹立了「好新聞和好利潤不矛盾」的經營思想。另外他在董事會上想盡各種辦法來幫助凱瑟琳來處理來自於其它董事的刁難。

看一看這個,發現原來真正的大戶們都是這麼幹啊,史玉柱和郭廣昌對於民生銀行不也是這麼幹的嗎?

2 老巴在美股第二次大熊市(年份不記得了,基本就是70年代吧)的時候,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在我的記憶裡面,這是唯一一次我們能用格雷勒姆的價格去買費雪式的成長股。

那個時候老巴已經四十多歲了,從事了幾十年的投資,但是成長股跌倒低價仍然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看到,看來這說明一個問題:好的成長股是很難便宜的,所以真的很看好一個股票的未來的話,確實就不要太糾結於價格了。

3 老巴所列出的格雷勒姆俱樂部的成員裡面,很多人都被美股第二次大熊市傷的很慘,其中有一個哥兒們,連續兩年跑輸大市,壓力大的很,整天擔心基金持有人會離他而去,芒格更慘,兩年沒了50%,但是芒格確實是條硬漢,發誓一定要給合夥人賺回來,因為他覺得自己對這些人有責任,後來他也確實做到了,不過之後他就不喜歡做基金經理了,喜歡給自己和BRK投資。

所以看看我們這些拿了3年銀行股也就不虧不賺的銀行幫苦逼們,想想以上這幾位先賢的遭遇,就不要太糾結啦,呵呵。

4 老巴在1970年左右的時候,那個時候BRK大概六十多塊錢一股,其實老巴自己並不知道BRK以後的方向是什麼,老巴甚至自己沒什麼錢,錢都在上市公司裡面,那個時候有很多人已經把BRK賣了,因為確實BRK的前景不明朗的,老巴直接就把這些貨給接了,當然老巴是個聰明人,他知道自己最擅長干資本配置這種活,所以後來他不斷的去收購保險公司,創造了屬於自己的商業模式,最終建立了一個帝國。

看完這個,我真是覺得投資裡選對掌門人真是太重要了,好的掌門人總能找到賺錢之道。

嗯,暫時就這些了,以後有些思維碎片了,再和大家分享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35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