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二三線公司清盤潮 德發主動申請宜進利被荷銀入稟

2008-09-12  AppleDaily


【本 報訊】本地二三線上市公司掀起清盤潮!同樣問題多多的德發集團(928)及宜進利(304),雙雙進入清盤程序,意味持有兩者股票的投資者,可能要等到有 「白武士」出手才有望脫困。據法庭資料顯示,德發於前日申請自動清盤,而宜進利則由主要債權銀行荷蘭銀行入稟申請清盤。記者:陳健文

法庭資料披露,德發已委任何君柱.方燕翔律師樓,代為入稟申請清盤。本報曾查詢該律師樓有關清盤一事,惟對方指目前不便評論。日前再有執董辭職的德發,自今年7月30日起停牌,之前公司核數師畢馬威曾對其07年度業績給予保留意見,並於去年8月辭任公司核數師。

德發無力還債

德 發曾表示無力償還債務,其附屬公司德發製造廠,本周二更被理想拉鏈亞洲有限公司入稟高院,追討367.81萬元生意欠款。另一家同樣進入清盤程序的宜進 利,據其臨時清盤人、富理誠執行董事沈仁諾及霍義禹發出的新聞稿稱,委任臨時清盤人,目的是為所有利益相關者保護及保存宜進利的資產與營運。臨時清盤人正 聯繫宜進利的管理層、債權人及其他利益相關者,並審查其財務和營運狀況,以釐定最合適的策略。沈仁諾表示,現正評估宜進利情況,以尋求更多可行方案。他向 路透社透露,清盤程序需時數星期,目前仍絕對有機會拯救公司;而債權銀行決定委任臨時清盤人,主要因為其中數家債權銀行對公司重組缺乏信心。

宜進利旗下先施錶行不受牽連

臨 時清盤人強調,宜進利旗下的Sincere Watch(下稱SW)、即本港上市公司先施錶行(444)的控股公司,並未受事件影響,SW維持正常運作。臨時清盤人並重申,SW沒有向宜進利的債權人 提供任何形成的擔保,亦未涉及宜進利的債務問題。臨時清盤人亦不會要求SW派發股息,或尋求任何形式的財務支援,對SW的基本業務及管理層充滿信心。沈仁 諾保證,SW營運獨立,不受宜進利影響,將維持正常運作,營運方式不會改變,該公司的僱員、供應商及顧客可放心。有分析員指出,由於宜進利的零售業務以銷 售中價時尚手錶為主,故其存貨「不是太值錢」,反而先施錶行應是現時其手上最值錢的資產,位於內地的廠房及機器亦有一定價值。日前東亞(023)旗下東亞 中國,已率先自行接管宜進利內地3家分店。

德發爆煲事件簿

‧07年8月5日:7月時沒有對全年業績表示保留意見的核數師畢馬威,在年報中對業績給予保留意見,其後更拒絕連任

‧8月6日:David Webb撰文,質疑德發賬目有不少疑團,當日股價急瀉逾13%

‧11月12日:委任NCN CPA Limited為核數師

‧08年7月15日:以總代價3億元收購一家柬埔寨木材公司40%權益,德發以同等價值的應收賬支付

‧7月21日:有報章收到匿名信,質疑公司收購的柬埔寨木材公司之股東身份

‧7月21日:發通告澄清報章所載的股東名冊副本為偽造,已報警處理

‧7月30日:因未能在限期前刊發全年度業績,在開市前停牌

‧8月8日:再延期公佈業績

‧8月8日:司徒澤樺、黎文良及周計良等3名非執董離任,原因包括對會計事務不滿

‧8月13日:發盈警,指截至08年3月止全年業績將大幅倒退,亦接獲若干催債函件

‧8月14日:委任Kristi Swartz及陳仕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James D. McMullen為非執行董事

‧9月8日:就司徒澤樺、黎文良及周計良的請辭作進一步解釋,指前兩者曾就應否發出盈警,與執董Douglas Gary Drew意見分歧

‧9月10日:林益勝及何益堅辭去執董職位,林氏指8月視察深圳廠房時曾被拘禁,及後患上嚴重創傷後壓力心理障礙症,不能再履行職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3

中環在線:雷曼清盤官扭加花紅 李華華

2008-11-20  AppleDaily

雷 曼兄弟破產,眨吓眼已經兩個幾月,但事件餘波仍然無日無之,公司除咗要不斷拍賣資產還債之外,負責雷曼重整業務嘅Alvarez & Marsal(A&M),公司創辦人之一Bryan Marsal禮拜一入稟紐約法庭,要求當局批准增設花紅,喺工作時薪之上,額外加多25%作為獎勵費,條件係A&M要為雷曼冇抵押債權人至少追番 150億美金。

日薪高達5.3萬

據知,Marsal早前收開嘅價錢已經唔係平,除咗預先收取費用250萬美金(約1950萬 港銀)外,佢同A&M班高層每粒鐘仲可以850蚊美金,即係時薪6630蚊港銀。以一日做8粒鐘計,Marsal每日人工咪成5.3萬港銀;一 個月做20日,月薪就有106萬銀,認真和味,難怪專家預料,雷曼今次清盤費用會高達14億美金(約109.2億港銀),勢必打破01年由美國能源公司 Enron破產所創下嘅紀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6

清盤人關注應收賬合法性 宜進利疑做虛假交易

2008-12-25  AppleDaily


【本 報訊】原以為出售資產後宜進利(304)「爆煲」事件已告一段落,但據一份早前高院判詞披露,清盤人富理誠於調查過公司債務後,關注宜進利銷售及應收賬的 合法性。港交所(388)前獨立董事David Webb更認為,若果商業罪案調查科未介入,應了解事件。記者:陳健文

高院於11月 11日至13日,就有基金質疑宜進利資產出售作價展開聆訊,法院於本周一(12月22日)下達判詞,內容卻透露清盤人表明非常懷疑宜進利管理層誠信,認為 不宜繼續將宜進利交由原管理層營運。接管宜進利日常管理後,清盤人更開始關注宜進利批發及分銷業務賬目的合法性,主要涉及該部門的銷售及應收賬。

清盤人估計,宜進利用作收購及支持虧損業務的部份資金,是來自一個自製的「資金圈」,具體運作是向與宜進利管理層關係密切的公司,出售一些不存在的貨品,而相關公司基本沒有業務。

向自製公司售不存在貨品

清盤人認為宜進利實際營運規模,有可能會較現時財務報表顯示的為細,公司亦有可能未如財務報告所顯示般賺錢。判詞沒有提及清盤人有否報警。商罪科昨向本報表示,未有接獲有關事件的舉報。本報昨日未能成功與富理誠就事件進行聯絡。

David Webb昨就清盤人所提出的事宜於網上發表文章,指雖然有關問題仍需待法院查正,並且於證實相關人士有犯罪前所有人均是清白,但他認為若果原本商罪科並沒有留意到宜進利的事宜,現在好應該了解一下。

Webb:商罪科應了解事件

今 次不是David Webb第一次就宜進利撰文,他曾於9月16日在網上撰寫文章,指自去年撰文表示聯洲國際(048)有問題後,收獲多份指宜進利有問題的文件,但由於沒有 提供證據,故沒有撰寫任何文章,並於去年9月12日已將資料交予相關監管機構。仍在進行清盤的宜進利,早前清盤人給予債權人的文件曾顯示,截至08年3月 底止、總額達8.73億應收賬中,暫時只收回1620萬元,僅為應收賬約1.85%。

宜進利爆煲事件簿

08年7月22日事 件:公佈3月底止全年純利約4.57億元,升52.27%,首次不派末期息7月尾至8月中事件:市場傳出多項不利消息,宜進利股價由逾5元跌至約1元的水 平9月3日事件:公司表示CVC已放棄拯救計劃,指無力償還總額逾12億元的貸款,銀行現金亦已被凍結9月8日事件:《基點》報道,宜進利已停止償還貸款 利息9月9日事件:宜進利內地三家店舖被東亞銀行接管9月11日事件:法院委任富理誠為清盤人10月31日事件:周大福以約5.05億元收購宜進利部份零 售店及品牌12月22日事件:法庭文件披露,清盤人關注宜進利賬目合法性12月24日事件:港交所前獨立董事David Webb認為,商業罪案調查科應了解清盤人所關注的問題

案件押後金至尊、合俊覓重組延清盤

疑因抵受不住金融海嘯冲擊的上市公 司金至尊(870)及玩具商合俊集團(2700),今年10月相繼遭債權人或自行申請清盤。有關清盤案昨在高等法院提訊,兩案的呈請人均表示在尋求重組方 案,獲批准將案件押後。另金至尊及恒豐珠寶案中,代表呈請人的律師稱,臨時清盤人德勤及公司正尋求重組。至於合俊集團及旗下6間公司的臨時清盤人亦希望覓 得重組機會,需要至少6個月。至於連鎖式電器零售店泰林無線電行有限公司,在10月結業後向高院申請清盤,公司代表昨表示已覓得白武士。聆案官考慮到公司 需時進行重組,亦將案件押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855

天誉置业财技失灵遭雷曼清盘人追债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0113/05365751845.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183

5亿元击倒周天宝 北泰系清盘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hkstock/hkstocknews/20090226/11325904761.shtml


  时代周报记者 王熙喜 翟瑞民发自 蚌埠、北京

  仅仅由于2400万美元的外汇合约亏损和合作伙伴3.266亿元的债务追索,2008年胡润富豪榜排名第821名的周天宝一手打造的“汽车王国”北泰(0.73,0.00,0.00%)创业(2339.HK)就不得不在香港申请清盘,成为金融危机冲击下香港第一家倒下的上市公司。

  5年前在香港上市2个月股价翻番的风光已然成为过眼云烟。

  5亿元击倒周天宝

  2月24日,位于北京亦庄的北泰汽车工业控股有限公司一高管表示,此次清盘属于临时清盘,主要是因为前期公司购买外汇合约导致账面出现浮亏,为 避免个别金融机构出现偏激行为,催逼公司提前还款,从而请德勤方面对公司债务和资产进行临时清盘。临时清盘何时能够完成,目前尚无法确定,还需要等香港高 院方面的最后结论。

  根据香港法律规定,清盘分为强制清盘和自动清盘两种。强制清盘系因公司资不抵债、由债权人向法院申请强制颁令公司清盘;自动清盘由公司自行清盘,公司资产大于负债,公司通过自动清盘把公司资产分派回股东。

  前述北泰高管称,主动向香港法院申请委任独立第三方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审核资产负债,是为了保护公司资产,确保公司正常运营。临时清盘何时完成,公司目前正与德勤沟通,估计尚需一段时间。

  该高管表示,公司前期购买外汇合约一直都有盈利,只是在全球性金融风暴发生后才出现账面亏损,到目前为止,该数字最高达2400万美元,不过可 能会随着汇率的变化而变化。公司目前也在和相关金融机构进行洽谈,协商安排还款行为,公司将在不违背合约规定的情况下处理好这个问题。

  但是,2400万美元的外汇合约亏损和3.266亿人民币的债务追索,合计尚不足5亿元人民币,却让这家名列 2007年度中国汽车零部件百强27位、号称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及出口商轰然倒塌,实在匪夷所思。

  位于蚌埠的北泰汽配工业园办公室主任王毅向时代周报记者确认,在不到一年前的2008中国国际徽商大会上,作为北泰体系之一的天宝集团还与蚌埠市及怀远县政府签约,将再投入3.2亿美元建设现代化的新型汽车产业园,只不过该项目至今没什么动静。

  而远在北方的中顺汽车工业园区更是一片萧条。这个占地面积110万平方米、拟建面积30万平方米、概算投资达25亿元的园区,曾被周天宝寄予厚望。然而开工虽已5年有余,但空旷的园区内,至今仅有西南侧2间厂房建成,以及东侧耸立的一排水泥柱外,便是满目杂草。

  上述高管还透露,北泰正在就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操作,而且可以说已经有了实质性的进展,正在签署一些协议,近期也许就会有重要消息宣布。但他拒绝作更详细的解释,只是表示,未来会成立一个类似战略联盟的组织,这包括战略投资者(合作伙伴)、机构和提供支持的政府。

  “中信泰富(8.21,-0.09,-1.08%)作为国有企业,即使亏损上百亿也有国家兜底,而北泰汽车作为民营企业,所有的亏损都得自己承担,生存环境是不公平的,外界不能太苛责了。”该高管对时代周报记者坦言。

  蹊跷的毛利率

  北泰100%控股北泰汽车工业控股有限公司(香港),后者则100%控股北泰汽车底盘制造(安徽)有限公司,然而位于蚌埠的北泰汽配工业园总经 理韩宝铭却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金融危机对北泰)没有太大的影响,我们的订单都接不过来,订单还是要完成的。”韩宝铭还表示,自己刚从韩国回来,北泰要 与俄罗斯合作生产1.3升到1.6升的汽车零部件。

  对于安徽蚌埠的北泰汽配工业园与北泰创业的关系,韩宝铭竟表示:“我们也不太了解。”他表示北泰的主要产业就在这个工业园,并盛赞周天宝董事长“善于学习,水平高”。

  北泰汽配工业园办公室主任王毅表示,蚌埠基地尚未接到北泰关于清盘的具体说明和指示,至于北泰汽配工业园有多少家企业,“我也不知道。可能有十 几家吧。包括北泰汽车底盘系统(安徽)有限公司、北泰减震器(安徽)有限公司、北泰汽车有限公司安徽蚌埠分公司。其中北泰汽车底盘系统(安徽)有限公司已 经吸收合并北泰减震器(安徽)有限公司”。

  记者在北泰的年报里也没有查到北泰汽车底盘公司,事实是该公司中期报告里没有任何一家分、子公司的名称。但据公司员工透露,汽车底盘是他们最大的利润来源。

  在北泰记者参观了6个车间,有的高达2-3层楼,产品介绍几乎都是“模具、自动系统(1.72,0.01,0.58%)、 减震系统、冲压设备”。在模具车间、冲压车间,记者也不由“深深”被庞大的生产线设备打动。据介绍,该公司设备先进,德国、美国、韩国产的设备都有,但在 国外要2000万元一套,但是他们通过自己进行技术改造,只用400万-500万元就拿下来了,大大降低了固定资产折旧。所以北泰的生产成本比行业平均水 平低20%-30%。

  但时代周报记者通过查询在现场拍摄的图片后得知,其实北泰所称“意大利三坐标CMM”,是自动系统关键零部件设备,是测量零件的外形尺寸、内部尺寸、空间三维的工具,价格大致在10万-40万元不等。

  韩宝铭一开始就表示自己刚来,只有“8个月”,对于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毛利率等数字不清楚。

  记者发现,公司仍在生产中,据称该公司“最大的亮点”是摩擦材料,毛利率“超过100%”。但是根据常识,毛利率是经营利润除以总收入,不可能大于100%。

  对于北泰自称该摩擦材料是供应给上海通用君威的说法,上海通用公共事务及传播总监李征卉在详细查证后告诉记者,北泰不是通用的直接供应商,有可能是二级、三级供应商,但还需要进一步查证了。

  2月23日,蚌埠高新区管委会一位局长在不知记者身份的情况下,听说记者为股票投资而查询信息时,立即劝记者不要投资这家公司。

  “它没有什么好的产品,也没有什么利润的。以前的领导免费批了一块地给它,就是现在的北泰汽配工业园(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内),然后拿这块地,去 忽悠几个项目,去银行融资,去香港上市。它注册了20多家公司,有可能是甲投资乙,乙投资丙,丙投资丁,实际上就是甲的那点资产,这叫虚假出资,但是有人 罩着,工商局也不会去查,查也查不清。现在这个公司倒了更好,要不然迟早会有一批官员被牵连。”

  在蚌埠市国税局,2名工作人员一面说该公司股权关系复杂,很难查清楚,一面婉转拒绝了记者查询该公司税务资料的要求。蚌埠市发改委和经贸局亦以“企业的事与政府没关系”为由拒绝采访。

  据知情者透露,北泰系公司有很多名称,中顺、天宝、东普、恒力、伟业重工等等。时代周报记者在蚌埠市工商局查到恒基伟业控股(安徽)有限公司档 案,资料显示,该公司2002年注册,伟业集团(香港)有限公司以现金出资2700万美元,占90%,安徽宝圣工业创业有限公司以现金出资299.99万 美元,占注册资本10%。在2002年3月1日首届董事会参会董事有周天宝、刘忠良。合资公司注册地址在安徽蚌埠市山香路77号,就在周天宝当时的身份证 地址山香路75号501室的隔壁。





  该次董事会决议显示,合资公司目标投资总额为2亿美元,形成年创汇2亿美元的生产能力,合资公司注册地址拟设在安徽省蚌埠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内。 但在同期的章程里显示,合资公司目标投资总额为1亿美元,可形成年创汇5亿美元规模,产品90%以上销往国际市场,实现年创汇2亿美元能力。

  在同一家公司的同时期文件中,对于投资额、创汇能力的表述竟是如此的混乱。

  虽然订下了宏大的盈利目标,然而该公司2007年12月31日会计报表显示,主营业务收入3.1亿,净利润仅179.9万元。

  有意思的是,记者在工商局还遇上香港永亨财务的助理总经理雷文卓也在查询北泰的有关资料。

  此外,北京北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安徽蚌埠分公司成立于2000年8月11日,隶属北京北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投资总额8000万元,注册资本 4400万元,其中投资方中方为安徽工贸实业总公司(以生产设备、厂房、生产技术出资1980万元,占45%),外方为香港中太工业控股有限公司(现金出 资2420万元,占55%),法定代表人周天宝。但其2005年度营业收入4826.8万元,净利润竟然只有区区15.6万元。

  北泰系全线溃败

  20多年前,喜欢汽车的周天宝开始建立自己生产农具的小作坊,随后又和其妻吴丽萍(上海知青,吴的父亲曾是民族资本家)一起建立蚌埠工贸五金厂, 之后,有了“安徽工贸”和“北泰企业”合资的故事。

  20年来,安徽工贸五金厂—工贸实业总公司—天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到北京建立北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香港成功上市—沈阳成功收购“ST松辽(2.79,-0.11,-3.79%)”,周天宝通过海内外的数十家企业,搭建起一个“汽车王国”,并构建了一个股权关系错综复杂的北泰系,对于其间资本运作的内情,至今还没能有一个清晰的解读。

  2001年,周天宝与其女周晓春出资5000万元成立安徽宝圣工业创业公司,其中周天宝持有80%股份,2003年4月,安徽宝圣更名为天宝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并以该公司为核心组建了天宝集团。

  知情人士还透露,东普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生产刹车片、机电、汽车配件、五金、万向节叉等,在上海市办公,副总经理周玉是周天宝的兄弟。

  上世纪90年代初,北泰创业在开曼群岛注册并落户香港,主要业务是将汽车配件和五金产品销往美国、加拿大、欧洲市场。

  1997年6月,香港北泰与当时的安徽工贸实业设立合资工厂,1999年设立北京北泰汽车工业公司,香港北泰持有90%股份,安徽工贸以出租设备和厂房为形式持有10%。

  2003年10月,北泰创业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2004年4月集资2.35亿元用于建立一家汽车零件合资企业。2004年6月25日,北泰创业宣布收购顺利国际,增持北京北泰余下的10%股权,全资拥有了北京北泰。

  据介绍,顺利国际为周天宝在香港注册的公司。但记者仍然无法获知顺利国际与安徽工贸更名而来的天宝产业之间的关系。此次收购使顺利国际获得1.2475亿港元。其中1900万为现金,其余为北泰创业4500万股股票。

  此外,周天宝通过旗下华汇控股集团、中顺产业控股集团控制了上市公司ST松辽的前两大股东。与ST松辽有着诸多关联交易的沈阳松辽企业(集团)、松辽内饰件有限公司、松辽零部件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也为周天宝。

  周天宝通过繁多的股权设计,涉足整个汽车产业链,从零部件、整车到终端的销售,无所不有,构建了横跨内地和香港资本市场的汽车王国。

  但是,无论怎样跑马圈地,腾挪资本,都始终难掩赢利乏术的虚弱体质,一场金融危机和一桩债务官司不失时机地点燃了周天宝汽车王国崩塌的导火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120

亚洲铝业终止回购进入清盘


From


http://www.caijing.com.cn/2009-03-17/110122888_1.html


肇庆政府决定按市场规律办事,收回财力支持承诺,亚洲铝业无力完成回购

  【《财经网》专稿/驻香港记者 王端 记者 王晓林】由于肇庆地方政府收回早前对公司的财务支持承诺,以低价提出回购债券的亚洲铝业控股公司(下称亚洲铝业)宣布,立即终止回购要约,并进入清盘程序。
亚洲铝业3月16日在新加坡交易所发出清盘公告,表示肇庆市政府已经确认不再提供财力支持,使之最终放弃回购。该公司于3月15日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清 盘申请,并于3月16日获得批准。高等法院并委任香港富理诚有限公司(下称富理诚)的执行董事霍羲禹及沈仁诺为亚洲铝业的临时清盘人。
提出清盘申请的公司包括亚洲铝业控股有限公司、亚洲铝业母公司AA Investments Company Limited以及亚洲铝业全资子公司
中钢发展有限公司,合称亚洲铝业集团。富理诚相关人士3月17日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部分员工目前已赶赴亚洲铝业位于广东肇庆的厂房基地,处理清盘事宜。
截至记者发稿时,肇庆市政府相关人士尚未对此事作出回应。而由于临时清盘人介入,亚洲铝业婉拒《财经》记者的访问。
一位接近政府的人士15日曾向《财经》记者指出,因近期
海外媒体在报道亚洲铝业回购事件时,认为其与政府合谋欺骗债权人,“政府担心受到牵连,最终决定按照市场规律办事。”

    亚洲铝业在2月13日向海外债券持有人提出期限至5月18日的要约收购,回购面值金额合计约11.8亿美元的两类债券。被回购的债券包括2011年到期、 利率8%的优先无担保债券(下称优先债)与2012年到期的、最高利率为14%的实物支付债券(下称PIK)。此两类债券分别于2004年和2006年发 行,此次回购价格约分别为债券面值的27.5%和13.5%,须全部PIK债券持有人,及90%的优先债债券持有人同意,交易才可完成。
根据回购要约,若债券成功回购,肇庆政府将在3月31日之后的三个月内,提供财务支持。部分资金将用于此次回购交易。而债务重组后,当地政府将获得25%的亚洲铝业股份。
    但该回购计划受到海外债券人的强烈反对,主因是公司披露的信息欠缺透明,双方沟通并不顺畅。一位知情人士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PIK的主要债权人为三家机构投资者,约占发行债券的80%,但这三家都拒绝接受回购条约。
亚铝主席邝汇珍3月9日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亦透露,仅有约20%的投资者接受回购优先债,约有8%-10%的投资者接受回购PIK。而按照邝汇珍的说法,3月19日将是回购债券的“生死线”,但未及触及,公司已在3月16日宣布进入清盘程序。
在亚洲铝业宣布终止回购要约后,标准普尔3月17日将公司长期信用评级由CC调低至D,同时将其2011年到期的高级无抵押债权评级由C调低为D。标准 普尔分析师符蓓指出,“当公司违约或者破产或进入清盘时,我们会给予D评级。”符蓓认为,当债务到期时,公司无力清偿。
亚洲铝业自称为亚洲最 大的铝型材生产商,其身份虽为民营企业,但自2003年被招商引资引入肇庆后,一直被视为当地的龙头企业。公司曾于港交所上市,但于2006年私有化退 市。私有化之时,亚铝曾举债30多亿港元,公司目前逾60%的借款也正是源于这次交易。公司原计划于2009年二季度投产的40万吨铝板带项目,2008 年曾展开试产,但由于资金紧张,当年10月已被迫停止该项目。
富理诚表示,临时清盘人会在亚洲铝业管理层过去一直未能与债权人达成共识的情况下﹐积极与债权人研究其他的企业拯救及债务重组方案。 “未来数天,我们将与亚洲铝业的主要利益相关者会面并进行电话会议﹐希望能寻求更多的可行方案。”临时清盘人霍羲禹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674

南太自願清盤曲線私有化每股最少派$1.52現金


2009-05-13  AppleDaily





【本 報訊】未獲證監會批准私有化延期的南太電子(2633)昨突然宣佈,母公司南太集團決定將其自願清盤,變相曲線私有化。南太集團承諾,將向股東每股派發最 少1.52元現金,高於私有化價格1.5元約1.3%;又指自願清盤不受證監條例規管,計劃獲通過機會很大。記者:陳健文

南太電子非執 行主席顧明均表示,自願清盤是目前唯一可將公司短期內私有化的方法。高露雲律師行合夥人馬紹燊補充,由於是次自願清盤僅須依從公司法及破產法,故毋須受證 監會條例規管。證監會發言人指,已知悉南太電子的公告,會密切注視事態發展。有投資銀行界人士指,這個貌似「過硬」的方案仍有一定變數。據南太電子的嶄新 「私有化」建議,公司將就自願清盤召開股東特別大會進行表決,若通過,南太集團將向南太電子股東派發現金每股不少於1.52元。其後南太電子全部資產交由 拍賣官拍賣,南太集團已承諾以相等於每股1.52元的代價競投,若由第三者以高於1.52元投得,溢價亦會悉數派予股東。今次方案涉及資金約3億多元。

證監:密切注視發展

對 於新方案,顧明均說,公司只想保障小股東利益,給他們一個選擇,「上次因只差不足1%贊成票而令私有化失敗,主因有中介人沒有反映部份股東意願,令股東意 願受阻,故今次決定選擇這個最快及有效的辦法。」他又指,私有化失敗後公司一直尋求其他解決方案,包括就被拒絕延長私有化要約期限,提出司法覆核。他重 申,看淡南太電子前景及以高溢價進行「私有化」並不矛盾,因為當南太集團全資擁有南太電子後,母公司可直接運用內部資源幫助南太電子度過難關,成功機會高 於南太電子仍是一家上市公司。

業界:未必一定通過

顧明均沒有評論,對方案獲通過的信心有多大,只表示根據上市規則,是次清盤 建議的投票須獲75%股東贊成,但大股東可參與投票,而目前南太集團約持有74%權益。他亦相信,一年後若再提出私有化方案,按現市況估計將遜於現方案。 早前表態支持私有化的網上股評人David Webb指,由於需時研究,故暫不評論是否支持新方案,但他估計新方案或被視為私有化建議,要有不超過10%股東反對才能通過。有投行界人士指,表面上南 太電子今次的成功門檻低於全購,惟經過電盈(008)一役後,在合法情況下法院仍能以股東利益為由「叫停」私有化,故南太電子股東會很關鍵,若未能取得逾 90%股東支持,監管當局便有藉口叫停。

南太電子私有化事件簿

21/10/05事件:首次提私有化,價格1.8元,較停牌前 溢價47.5%05/12/05事件:在限期前只獲69.81%小股東接納,首次私有化失敗24/02/09事件:重提私有化,出價每股1.5元,較停牌 前溢價163.2%06/04/09事件:私有化獲88.46%小股東贊成,未達最少90%要求,計劃再次失敗08/04/09事件:主席顧明均表示,發 現有證券行未交回股東的贊成票予中央登記處,因此約見證監要求私有化延期15/04/09事件:證監否決延長私有化要約期要求04/05/09事件:德勤 辭任核數師,南太另聘Moore Stephens接任05/05/09事件:Thaddeus Beczak及白英傑辭去獨立非執行董事職務,指南太未能成功私有化後所施策略或與兩人有衝突07/05/09事件:就證監否決延長私有化要約期,大股東 擬提出司法覆核12/05/09事件:大股東提自願清盤,向股東派每股不少於1.52元現金

早有前科財顧禹銘屢出怪招

今次策 劃南太電子(2633)以清盤達致私有化的軍師,是其私有化財務顧問禹銘投資(666)。禹銘過去在市場不時有驚人之舉,往往在監管規例以外鑽空子,令證 監會及後要修例堵塞漏洞。02年4月,禹銘狙擊中華汽車(026),以每股1仙提出全面收購,雖然收購價較停牌前大折讓99.98%,但承諾在成功後向股 東分派公司現金及變賣其資產,連同收購價,估計中巴股東每股可獲90.6元。然而計劃只接獲0.84%股權接納收購,最終功敗垂成。及後證監於05年修 例,規定收購人提出的每股收購價不能較市價折讓逾50%,防止以偏低價提出敵意收購。

迫證監修例堵塞漏洞

流動電訊商 SUNDAY的私有化是另一經典個案。電訊盈科(008)於05年首次提出以每股0.65元私有化SUNDAY,豈料有超過10%小股東反對而觸礁;事隔 不足一年,電盈施展曲線私有化的財技,摸清出售資產僅須逾半小股東同意便可進行的法律罅,提出以19.4億元全購SUNDAY旗下2G及3G等所有資產, 令其變成一間只持有大量現金的空殼上市公司,按例需要停牌,同時提出撤銷上市地位,小股東最後獲派每股0.65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905

福记食品在港申请清盘 原因待证实


From


http://www.caijing.com.cn/templates/inc/webcontent.jsp?id=110289624&time=2009-10-21&cl=100&page=all


【《财经网》香港 上海专稿/记者 王端 实习记者 刘冬】机构爱股——福记食品服务控股有限公司 (01175.HK,下称福记食品),10月19日突然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清盘申请。当日,高等法院委任德勤为临时清盘人,接管及重组公司资产。不过,福 记食品位于上海的相关人士21日向《财经》记者表示,公司在内地的业务保持正常运作。

债务危机
福记食品在20日公告了上述消息,但并未透露申请清盘的原因。德勤发言人也表示,暂不会评论福记食品清盘的原因及披露其他资料。


  福记食品财务负责人朱江21日向《财经》记者表示,公司申请清盘,主要是因为两笔可转债出现技术性违约。但有分析师指出,原因应该是公司无力偿付11月到期的可转债。

  这两笔可转债分别为:2006年与美国纽约银行梅隆公司订立的零息可转债(01506.HK),2009年11月9日到期,本金为10亿港 元;2007年与Capita Trust Company Limited订立的零息可转债(01603.HK),2010年10月18日到期,本金为15亿元人民币,港元结算。

  上述两项合约都规定,福记食品应在财年结束(3月31日)后的180天内寄发年报。任何于既定期限届满15日后寄发的,均被视为违约事件。

  福记食品于2009年7月底曾公告,由于未能按时公布截至3月31日的上一财年业绩,公司股票及两笔可转债自7月29日开始暂停买卖。8月26日和9月22日,福记食品又发布公告,延迟公布年报。

  按照上述规定,今年9月27日已经届满,因此福记食品可转债已经构成技术性违约。

  此外,福记食品还有一笔向国际贷款人借来的1500万美元的贷款未偿还,并曾向多家中国贷款人贷款,未偿还部分达5.5亿元人民币。

  福记食品财务负责人朱江指出,在临时清盘程序下,福记食品位于内地的业务运作正常,目前正跟债权人就债务重组进行协商。

数位高管离职
2004年上市的福记食品,一向为机构爱股。目前排在前十位的股东中,还可以看到Capital Group、美国银行、瑞银、Martin Currie等大型机构。


  但不少投资者也对福记食品高负债、高资本开支的状况深感担忧。近一年多来,更有多名高管和独立董事离职。

  2008年9月,公司突然宣告更换公司秘书、合资格会计师、财务总监及授权代表。

  2009年9月22日福记食品又在公告中表示,延迟公布业绩的一个原因是,集团中国财务管理团队的一名高级成员由于健康原因,自2009年初起无法履行其全部职责,而且公司未能与该高层取得联系。

  经《财经》记者了解,这名财务“高级成员”为董标成,今年42岁,是公司主席魏东在江西财经大学的校友。

  9月30日,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徐尉玲宣布辞职。在辞职信中,徐尉玲对无法及时完全获悉公司的若干关键事情表示担忧,包括延期公布财报等。

  一周过后,即10月7日,福记食品发出公告称,将委任德勤为独立财务顾问,协助审阅延迟刊发的截至2009年3月底的年度业绩。

  不过,公司在10月7日的公告中还表示,并未违反任何可转债、定期融资协议及所有其他贷款协议。“公司现正联络有关可转债持有人及相关贷款人,以期就任何实际或可能出现的违约实施豁免。”

经营滑坡
接近福记食品高层的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2008年初开始,福记食品在业务上就出现下滑,中餐馆生意清淡,配餐业务总量也有所下滑。该人士表示,这与金融危机、同业竞争有关,但企业内部管理问题也是重要因素。


  目前,福记食品的主要控制人为魏东和姚娟夫妇,共持股52.87%。

  上述人士说,2007年底公司的人事变动很大。公司的CEO姚伟达于10月离职,公司副总裁、魏东的哥哥魏民,以及姚娟本人(因生子)也离开了 领导团队。“2008年到现在这一年半基本由魏东一个人主持大局,这也是福记最乱的一段时期。”上述人士认为,魏东搞资本运作的能力要超过他做实业的能 力,如果不是在资本市场有所“斩获”,福记食品可能早就不存在了。

清盘出乎意料
  尽管福记食品的危机早有迹象,但此次突然清盘仍出乎多位受访者意料。


  里昂证券分析师Paul Quah认为,福记食品的“陨落”,可以归结于对低成本信贷扩张的热衷。据他称,公司不能偿还2009年11月到期的可转债,或是公司申请清盘的原因。但 突然清盘仍令他很惊讶,原因是早前他与公司管理层会面获得的信息是,截至今年9月30日,公司仍有一定量的现金,足够应付11月到期的可转债。他指出,现 在的问题是现金的去向。

  上述接近福记食品高层的人士也表示,福记食品此前在上海、无锡等地购置了很多工业用地,总价至少超10亿元,通过变卖资产,偿还今年的可转债没有问题。

  事实上,福记食品今年先后两度出售所拥有的部分天宝集团股权,套现近6亿港元。天宝集团主要资产是在内地从事烧烤食品业的金汉斯连锁餐厅,全国共有51家店铺。

  福记食品是中国内地最大的民营食品及送餐服务供应商之一,主营业务为送餐及中餐馆,其送餐服务涉及企业、工厂及大学校园等。2008年,福记食品成为北京奥运会惟一的餐饮服务供应商;若运营正常,也将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的餐饮供应商之一。■

  《财经》记者于宁对此文亦有贡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30

林少立资金断层或过亿 三羊清盘或为赎回“押金”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11/161472.html


“1月初出事的那天,林总还给我来过电话,但我拨回去,想问候他一下,手机却关机了。”一位与三羊资产总经理林少立相熟的深圳私募圈内人士告诉理财周报记者。

此时,距林少立远离公众视野已有7天。去年12月底,三羊旗下4只基金的托管方华润深国投公布了终止三羊系列信托的公告,再加上深圳证监局同期公布了36家不具有合法证券经营业务资质的机构,其中就有三羊资产的名字,令外界不免担忧林少立目前的境况。

一个疑问在深圳私募圈内弥漫,林少立是否出了大事,作为一个曾经的公募基金经理,如果出事了,究竟是陈年旧账还是三羊成立后的新事?

不仅记者采访的近8位知名私募同行未得到消息,就连曾与林少立合作过的一位资深证券律师也表示不知确切的情况,该律师还表示,有些情况当初签了协议,不方便谈。

不 过,不论如何,三羊旗下信托产品的清盘还是暴露了圈内一些固有的问题。接受记者采访的上述私募不约而同地对记者表示,由于事件敏感,不希望记者透露他们的 姓名,他们担忧,私募基金迄今仍游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带,令其不敢做大。而在做大后,面对一些利益的诱惑,有时很难把持。“因此,三羊基金清盘可能是近期最 大的一例事件,但不会是最后一个。”一位私募基金经理称。

清盘或不因投资纠纷

此前,市场上对林少立行踪不明的判断是,林少立旗下的基金可能牵涉和客户之间纠纷,但随着托管方华润深国投的说明,市场疑云不消而散,华润深国投称,市场上目前还没有任何机构收到三羊资产总经理林少立涉案的文件。

上述律师称,按照有关部门处理案件的程序,即使是林少立被限制人身自由,也会有法定的告知家属的期限。他并没有听到林少立被控制的消息。“与客户的纠纷一般只能是经济纠纷,公安部门介入后,家属一般可以很快得到消息。”

从 记者得到的公开信息看,林少立与客户陷入经济纠纷的可能性也并不大。清盘前,三羊资产共发售了4款信托产品,其中华润信托。三羊卓越1期的单位净值约 135.26元,卓越2期的净值约102.56元,卓越4期的净值约106元,只有卓越3期的净值是亏损的,但也有97.67元。这一成绩,在最近公布的 阳关私募基金排名中,并不算差。

“林总与其他私募相比,对市场的判断并没有太多标新立异的东西,给我的感觉是,公募出身的基金经理的操作都比较传统。”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如此评价林少立,与林少立在三羊中的角色一样,林少立此前在华夏和泰信两只公募中也任基金经理。

“不过,林总虽然传统,但投资能力是没有问题的。他操作的一只基金,2007年发行,2008年一算,居然在那一轮大跌中也没有亏损,估计没有几只基金能做到。”上述基金经理称。

其实,即使是以现值清盘,客户的损失也并不大。因此,三羊资产清盘的原因可能另有其他。

林少立资金断层可能过亿

于是,第二种猜测又浮出水面。据称,林少立早年曾投资一家拟在香港上市的内地机构ITAT,ITAT在2006年时号称中国最大的连锁服装百货。当时,该公司曾一连接受蓝山资本、摩根士丹利、美林等机构的风险投资,总额约1.2亿美元。而林少立在其中的投资也不少。

ITAT原计划在香港上市,不过由于被暴出财务造假,原保荐人退出,并未能通过港交所的聆讯。

有 私募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按照发行阳光私募基金的惯例,基金经理本人也需要出资20%左右的“押金”,如果私募基金经理实在缺钱,不排除其申请将旗下基金 清盘,以取回自己的出资。“如果不清盘,托管方是不会让私募基金经理随意动用账户中的钱。”按照三羊4只基金接近10亿元的规模,如果林少立真是因为缺钱 而申请清盘,那么他本人遇到的资金断层可能过亿。“这对林少立来说,真是一个大麻烦。”

由于林少立曾与江苏国投合作的背景,也有圈内人士怀疑林少立的资金断层是否与江苏国投的合作有关。但是,关于这一点,不仅江苏国投否认,记者也了解 到,三羊与江苏国投的合作早在2008年3月已结束。之前,他们合作开发的三羊开泰投资系列信托计划几乎都是打新股的操作手法。

“由于内地特有的环境,打新股几乎是包赚不赔,三羊的那些信托产品风险不大,也不可能有什么客户去找麻烦。”一位私募基金经理说。“所有的疑问都要在林少立现身后才能解开。”

私募呼吁尽快立法

“其 实,我们很希望私募基金法能出台,如果有这部法,与其说投资者心安,不如说我们心安。”一位私募基金经理表示,他说,现在很多圈内的朋友坐到一起,就在谈 林少立的事情,该基金经理与林少立的投资资历差不多。“譬如赵丹阳,都将公司总部移去了香港,又将在华尔街设立分支。明确的法律,可以让基金经理知道哪些 可以做,哪些不能做。这对私募基金的长远发展是有好处的。”

另一位基金经理则表示,目前国内很多私募的投资只能靠自律,底线几乎都取决 于基金经理的操守,如果他经不住各种利益的诱惑,很可能发生不论是投资者还是监管层都不愿见到的事。不过,对于私募基金的发展,管理层也不能不闻不问,对 于一些有市场需要的服务,管理层还是应该予以监管的。例如,自2005年以后,有关部门就再也没有批过一家新的证券咨询公司,令不少类似的公司只能打擦边 球,在工商局注册了事。

不过,一位圈内人士表示,英国虽然没有专门的私募基金法,但由于其他法规比较健全,私募基金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基金的规模动辄上百亿美元。

“这在内地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发达国家不仅有成熟的基金公司,也有成熟的投资者。”一位私募基金经理也为与客户的纠纷而发愁,“如果私募基金再发生几件类似的事情,估计公募基金经理都不愿下海了,因为公募基金经理背后几乎都有庞大的客户群,一发私募基金,规模都不会小。

最新的进展是,《证券投资基金法》的修订工作已经于2009年年中启动,将私募监管纳入该法的可能性很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67

境外“被清盘”太子奶“坍塌开曼”迷雾待解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0415/346182.shtml


 每经记者 夏子航 实习生 郑佩珊发自上海
曾在国内乳业界叱咤风云的太子奶掌门人李途纯久未露面,他苦心经营的太子奶帝国命悬一线。
香港保华顾问有限公司(BorrelliWalsh)(以下简称保华顾问)14日晚间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证实,其已于4月12日接受开曼群岛大法庭 委任,担任湖南太子奶集团(以下简称太子奶)的临时清盘人,“正逐步展开对太子奶各下属及关联公司的通知。”
多方信息显示,美国花旗银行此次 借道开曼提起太子奶的破产清盘,“是外方债权人和股东的一次单方面行动。久拖之后,它们对太子奶已失去耐心,决定止血。”
《每日经济新闻》记 者独家掌握太子奶在开曼、英属维京群岛(BVI)及境内3层组织架构图,太子奶最终归属于中国太子奶控股 (ChinaTZNHoldingCompangy,以下简称开曼太子奶),李途纯、盛延岭等拥有已发行的7.79亿股普通股,英联投资、摩根斯坦利、高 盛则共同拥有已发行的优先股3.54亿股,开曼太子奶通过在英属维京群岛的100%持股公司——ChinaTZN(BVI)SunriseLimited 和ChinaTZN (BVI)TopriseLimited控制其在中国境内的企业,涵盖太子奶几乎全部资产。
正是这种股权设置埋下了李途 纯“坍塌开曼”的伏笔。
临时清盘人证实太子奶遭清盘
“太子奶因为30亿元的债务进入临时清算阶段。”太子奶破产清盘的消息,14日空 袭而来。保华顾问的太子奶清盘项目负责人表示,“保华顾问目前正在和太子奶联络,正在通知太子奶集团以及旗下全部子公司。通知这些公司的行动已在进行中, 但进一步的行动时间表,我们还没有确定,待先通知太子奶后,再进一步展开行动。”
此前,德勤会计事务所的财务报告表示,太子奶的资产是25亿 元,总负债26亿元。高科奶业董事长文迪波在此前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后来的财务报告,太子奶已经确定“资不抵债”。
14日,太子奶被指在遭清盘时留下30亿元的债务。对此保华顾问的太子奶清盘项目负责人昨日在回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时表示,关于太子奶的债务情况, “目前还在调查中,不方便透露。”
相关资料显示,保华顾问主营业务为财务及营运重组、企业复原及破产管理、财务调查及司法会计等,已经手多家 项目,比如雅佳控股清盘人、珠光集团清盘人、APP申报会计师及计划管理人、LG.PhilipsDisplays财务顾问、SKGlobal香港附属公 司临时清盘人、花旗集团财产接管人、中原电力清盘人、香港建设财务顾问等。
李途纯“坍塌开曼”迷雾待解
为实现上市,2006年,太子 奶引入英联、高盛、摩根士丹利等三大投行“对赌”,投行借款7300万美元给李途纯,之后又介绍花旗集团、新加坡星展银行等6家国际银行,为太子奶提供5 亿元人民币的信用贷款。
借助这些资金,李途纯开始扩张。2008年由于扩张过快,太子奶被曝资金链断裂。前述三大投行以再注资4.5亿元人民 币的承诺,取得李途纯所持太子奶的61.6%股权。去年初,湖南省株洲市政府注资1亿元成立高科奶业,托管太子奶,同时从三大投行手中“要回”61.6% 股权。
有分析认为,此次花旗向开曼法庭申请太子奶破产,其根源或也出自太子奶当初引入境外投资者时,在股权结构设置时,由李途纯等人和三大投 行共同设在开曼的开曼太子奶掌握了太子奶旗下全部子公司的股权,以致太子奶一旦经营陷入困境,由三大投行引入的外资银行债权人就可以在开曼申请对开曼太子 奶进行破产清算,也就相当于对太子奶旗下的全部子公司可能拥有清算权。
知情人士透露,估计这一次外方债权人和股东已选择了不再容忍,直接展开 了行动。据悉,美国花旗银行是太子奶的最大债权人,此外太子奶在英国的苏格兰皇家银行和新加坡的星展银行也有未偿贷款。
最终是花旗银行提起了 清盘申请,这得到了英联投资、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的配合。在2007年初,英联投资、高盛、摩根士丹利以73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太子奶超过30%的股 份。其中,英联投资和高盛分别投资了4000万美元和1500万美元,摩根士丹利购买了1800万美元的股份。
“太子奶遭遇破产清盘,应该是 几个关键人物‘乐于’看到的进展。”熟悉太子奶的株洲市当地人士透露,“特别是英联投资等投行,它们已经被套3年,太子奶债务持续恶化以及救援的希望越来 越渺茫,它们不愿再等待李途纯和湖南省株洲市方面的步伐,决定止血。”
跨境破产尚存难点
此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掌握的太子奶在开 曼、BVI及境内3层组织架构图显示,太子奶的最终股东为李途纯、太子奶科技顾问盛延岭和李帅等自然人,以及英联投资、摩根士丹利、高盛。
李 途纯、盛延岭等拥有已发行7.79亿股普通股,英联投资、摩根士丹利、高盛则共同拥有已发行优先股3.54亿股,两方掌控开曼太子奶。开曼太子奶则 100%持股在BVI的公司——ChinaTZN(BVI) SunriseLimited和ChinaTZN (BVI) TopriseLimited。
ChinaTZN(BVI)SunriseLimited和 ChinaTZN(BVI)TopriseLimited这两 家公司再控制太子奶在境内的诸多子公司,包括:湖南太子奶集团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株洲太子奶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株洲太子奶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太子奶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湖北太子奶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都太子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昆山太子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熟悉破产法的 专家指出,这是一起目前尚无实施细则可依的 “跨境破产案”。据他介绍,太子奶开曼公司的破产,对太子奶来说,仅是未来的控股老板可能从“李途纯和三大投行”,换成一个新的未知接盘者。但新的接盘者 能否处置未来名下的资产,例如太子奶,仍是未知数,“因为这牵涉到非常复杂的‘国际私法协助’。”
2006年新《企业破产法》规定,对于外国 法院的破产裁决,在互惠、有司法协助或国际公约的条件下,中国法院也裁定承认和执行。
太子奶仍在正常生产
太子奶董事长李途纯昨日在接 到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求证电话后,连称“假的、假的、假的……”。李途纯表示正在与工作人员赶着起草一份《律师声明》。
《每日经济新 闻》3月25日曾报道《软银中国插手太子奶 李途纯北上再谋本行》,“老李(指李途纯)在河南新办了两家公司,还是做奶,但已经不是太子奶了。”
据太子奶人士透露,李途纯至今已经3个月未到株洲市参与直接管理太子奶的工作,主要在长沙活动,目前太子奶的主要管理已经落在“5大巨头”身上。“5大 巨头”即太子奶副总裁韩月平、稽查部部长常祝辉、工程部部长候廉雄、董事长办公室主任金萍和财务总监张红。
文迪波表示,并不清楚太子奶即将进 行破产清算一事,“太子奶在高科奶业的托管下生产经营还是一切正常,也有潜在意向方在谈合作。正与新的投资方进行接触,有多家投资方对太子奶感兴趣。现在 尚不便透露意向投资方的具体信息。”
此外,记者就开曼群岛大法庭的清盘通知询问文迪波,他表示开曼的司法并不能判令影响中国境内公司的正常生 产经营。即使破产清算,也只是引入新资金进行重组的一个必要程序。本报曾报道,软银中国正在和高科奶业洽谈,有意从高科奶业手中接管太子奶。
昨日(14日)软银中国方面表示,负责太子奶集团项目的投资部负责人目前正在出差,不愿透露接手进展。
最新消息
太子奶昨晚紧急声明:李途 纯与集团包揽21亿债务
太子奶在昨日(4月14日)晚间终于结束持续的沉默,就遭开曼大法庭清盘作出回应。太子奶承认花旗银行已对其采取行 动,但强调太子奶位于中国境内的子公司不会受影响。
太子奶声明全文:
一、太子奶集团各公司在境内尚未收到任何国内外司法机构有关 太子奶清盘的法律文书。
二、英、美法系的法律不适合中国的法律,对太子奶不构成任何影响;
三、湖南太子奶集团及旗下国内各子公司 均系依据中国法律设立的中国企业法人,其全部资产均在中国境内,权利义务受中国法律管辖。
四、湖南太子奶集团及各子公司与花旗银行(中国)有 限公司北京分行借款纠纷已由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受理,湖南太子奶集团及各子公司已向其提出了反诉,目前该案正在审理当中。
五、花旗银行的行为 完全是单方面的;由此引发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负责。
六、经审计太子奶集团实际资产50.9亿(其中商标无形资产20亿,房产土地30.9 亿),负债21亿(其中银行10亿,其他债务11亿),完全属于良性负债范围。七、一年来,太子奶集团已得到境内外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荷兰银行) 的长期理解和支持,近期正在协商拟定还款事宜。
八、我们已与11亿小债权人签订了3~7年分期分批还款协议,得到了绝大多数债权人的支持,目 前任何人宣布破产都是非法的;
九、太子奶集团及大股东李途纯先生个人一直反对外资恶意收购太子奶,也反对任何人任何机构以破产方式处理债务。
太子奶董事长李途纯还通过声明宣布,“即日起李途纯本人及太子奶集团对公司21亿债务终身负责,确保一分不少地归还,我们完全有能力归还,90%的债权 人经沟通已达成或即将达成协议,即日起至10月1日止,欢迎未签订还款协议的债权人到公司总部(株洲)可以签订分期分批还款协议,一经签订,我们将按合同 还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8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