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价格缓涨需求火爆 光伏业将再现“拥硅为王”?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0817/1451712.shtml

 每经记者 周洲 发自上海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最近几周,国际太阳能级多晶硅价格已涨至70~80美元/公斤,国内多晶硅现货价格在最近几周内上涨了30%。
昨日(8月16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国际多晶硅最新现货报价最高约60美元;8月13日国内多晶硅现货价为58.90美元/公斤,与70~80美元/公斤的水平仍有一定差距。
事实上,从今年1月初至今,国内太阳能级多晶硅价格确实处于上涨通道,上涨幅度达到17.8%。
多晶硅现货价格虽然稳步缓慢上涨,但太阳能光伏产业上游和中游厂商的出货量,却呈现“火爆”景象。
业内企业认为,这种“烈火烹油”的局面很可能延续至今年第四季度,明年中期以后将逐步回归理性,表现为因技术进步导致的总体成本下降,及内部收益率回归合理水平。
多晶硅生产现爆发式增长
相关数据显示,8月11日太阳能级多晶硅价格报价56.50美元,最高报价60美元/公斤;国内太阳能级多晶硅价格8月13日报价58.90美元/公斤,与今年1月初相比,上涨约17.8%,呈现稳步上涨态势。
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特斯)市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据我们监测,今年一月以来,多晶硅价格确实在上升,但幅度比较小,涨速也比较慢。”
尽管价格并未出现陡增,但今年年初以来,国内多晶硅确实需求火爆。
“从今年年初以来,我们的工厂全部生产线24小时满负荷运转,但生产的太阳能级多晶硅产量仍不能满足下游电池组件厂商的旺盛需求。”昨日,国内一家太阳能光伏产业公司的高管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上述人士说,因国务院将多晶硅生产列入产能过剩行业,因此今年国内多晶硅现货产量不足,致使当前国内在现有产能基础上,仍产生了约50%的产量需求缺口。
来自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6月份国内多晶硅进口量为3784吨,环比增加14.9%,同比增加208.1%。1~6月国内多晶硅进口总量为1.933万吨。
上述高管表示,“多晶硅价格从2008年至2009年年底,从顶峰510美元/公斤下滑至50美元/公斤。之后,因2009年很多厂商的多晶硅投产规划 没有实现,加上国务院认为多晶硅出现产能过剩,而实际上需求并未真正减少,因此从今年2月开始,多晶硅生产突现爆发式增长。”
“我们现在全天候满负荷开足马力生产,已经持续6个月,但仍有大量订单飞来。”这位高管笑称,“我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除了因为国内厂商最终产量不足及下游组件生产商需求大增外,还有一个原因是今年半导体产业复苏,加剧了硅料的短缺。”
据记者了解,位于日本的硅料厂商OTC由于半导体产业需求强劲,光伏厂商已被其从供应客户名单中删除,其高纯硅全部以更高价格销售给半导体厂商。目前,OTC所产硅料价格已上涨至70美元/公斤。
景气或延续至第四季度
不仅是太阳能光伏产业上游厂商开足马力生产,中游太阳能电池组件厂商也同样如此。
无锡尚德电力的公关总监陈晓东昨日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多晶硅供不应求,我们的晶硅电池组件销售同样如此。”
尚德电力媒体关系部经理张建明也表示,“现在我们的晶硅电池组件销售速度极快,供应速度不如销售速度。这种情况从去年二三季度开始至今,已持续一年,我认为今年第四季度延续这种较高景气度是没有问题的。”
陈晓东认为,目前多晶硅销量这种激增式的增长不可持续,其价格短期内上涨是可能的。
上述高管向记者表示,“我认为明年多晶硅需求量仍难以明显减少,多晶硅生产线的调试时间是24个月左右。2009年很多号称要加入多晶硅生产的企业,最 后并没有落实他们的计划,如果他们从现在开始重新启动,到2011年仍不能顺利投产。同时,半导体产业的复苏不会马上终止。综合来看,造成本轮多晶硅价格 上涨的两大主要原因,在明年将继续存在,因此多晶硅价格涨势延续至今年第四季度是很可能的,明年这种涨势也将得以继续,只是到那时,因为技术进步、成本下 降,多晶硅价格涨速会变慢,涨幅会变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11

銀行業將面臨新的資本規則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5142

銀行業將面臨新的國際資本規則的衝擊,這些規則旨在迫使債券持有者、而非納稅人來承擔銀行救助成本。

全球監管機構希望擬定一些提案,強制銀行持有最低數額的債務,以便在破產時能夠進行自救。監管機構正在為此尋求世界領導人的支持。

金融穩定委員會(FSB)主席、英國央行行長卡尼說,此舉是為解決「大而不能倒」問題所需的必要成分。他正在尋求來自各國的政治支持,以在本週的俄羅斯G20會議上擬定更具體計劃。

但卡尼認為,即便達成協議,避免出現「大而不能倒」銀行的進程仍將很漫長,在2015年之前不可能完成。

為確保破產銀行不需要納稅人救助,監管者們很有可能要求那些在全球具有重要地位的銀行確保其資本結構對納稅人提供了足夠的保護,具備高水平的潛在損失消化能力。

Allen & Overy合夥人Bob Penn說:「銀行會歡迎有關損失吸收能力的全球標準的到來,因為這有助於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

個別銀行可能還將需要進行重大的組織變革,而監管機構也可能必須簽署合作協議,承諾在股東和債權人應承受損失問題上尊重彼此的決定。

卡尼說,美國和歐盟已在達成立法框架方面取得進展,這將使得關閉或分拆跨國破產銀行成為可能。但他還補充說,現在距離準備好應對實際問題還很遙遠。

他同時警告個別國家不要太過熱衷於自身的內部解決方案。他說:「我們需要防範可能阻礙國際市場一體化的部門和國家架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647

為應對「獎金帽」 歐洲銀行業將集體加工資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5601

為了平息金融危機後民眾對銀行高薪的憤怒,歐洲監管當局設定了「獎金帽」規定銀行業的獎金不准超過工資。為應對新規定,各大銀行紛紛準備以「津貼」的名義提高工資。

為平民忿 設置獎金帽

在1990年代,倫敦的投行用金條、美酒和來自東方的精美地毯來獎勵優秀員工,以避免高額的工資稅。

如今,隨著公眾對銀行獎金越來越憤怒,銀行開始尋找更加低調的酬勞發放方法。

為了應對金融危機以來公眾對銀行業的責難,歐洲監管當局規定銀行業的獎金不能超過當年的工資,即便在股東允許的情況下也不能超過雙倍工資。該規定將於明年一月生效。

麥肯錫本月數據顯示,儘管許多大銀行接受了國家的救助,但銀行業的薪水並沒有下降。

年薪50萬以上員工將受到影響

歐洲銀行管理局表示,那些年薪在50萬歐元以上的人可能將受到較大影響。據路透,倫敦有10000名銀行業人士每年的薪水超過50萬歐元(67.87萬美元),該數字是歐洲各國平均薪水的10倍。

其中獎金佔到總收入的絕大部分,包括德意志、巴克萊摩根大通等在內的大銀行都是如此。

銀行也普遍表示,該政策可能影響到他們與紐約、香港、新加坡等其他金融中心的薪酬競爭力。而且使得那些「承擔更多風險」的員工無法得到相對應的回報。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為了應對新規定,銀行們可能會提高固定工資在薪水中的比重。

普華永道合夥人Jon Terry表示:「毫無疑問,固定收入將會增加,但對外的標準口徑肯定不會是漲工資,迄今為止大多數說法都是增加『津貼』。」

Terry稱,他們上個月調查了40家公司的數據顯示,80%的銀行都將採取津貼的方式應對「獎金帽」。

據路透,歐洲四分之三的銀行從業人員都集中在倫敦,正是這些人帶動了倫敦的資產價格,繁榮了倫敦的高檔餐廳和奢侈品商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297

富士康攜手谷歌 制造業將迎機器人革命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6121

長期以來,富士康公司作為蘋果的全球合作夥伴,生產並裝配了全球市場上大部分的iPhone和iPad產品。不過現在富士康已經不滿足於這些低利潤的領域,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其母公司臺灣鴻海精密已秘密攜手谷歌進軍機器人領域。業內人士表示:這或許就是傳統制造商和高科技公司未來合作經營的雛形。去年,谷歌已設立了新的機器人部門並收購了包括Bostion Dynamics在內的八家機器人公司。該部門的工作重心集中在制造業方面,谷歌計劃用機器人取代那些以往大都由手工完成的工作,譬如電子設備裝配等。也是自去年起,富士康總裁郭臺銘和前安卓部門執行官Andy Rubin就合作達成了共識。為了加快富士康廠房的機器人普及計劃,總裁郭臺銘最近在臺北和Andy Rubin就最新的機器人技術進行了探討,Rubin提出的全新自動化技術引起了郭極大的興趣。事實上,此次合作已經讓富士康公司廠房的自動化程度有了大幅的提高。引進廠房中的自動化設備和管理軟件已經緩解了富士康公司目前面臨的諸多問題,包括了中國勞動力成本上升及工作場地不足等。目前富士康公司的員工總數超過了100萬人,總裁郭臺銘一再重申將在數年內將公司建設成一個高科技制造企業。產品也會向著諸如汽車和醫療器械這樣高利潤、資本密集型的方向不斷發展。預計在未來,相當一部分的工人將會被智能機器人所取代。在分析師看來,兩家公司的合作前景良好。不僅富士康公司能從中受益,對於谷歌來說,這家全球最大的電子設備制造商是它檢測其機器人技術的絕佳場所。谷歌很可能會在制造業也掀起一場機器人技術的革命,就向啊安卓操作系統席卷移動設備一樣。作為制造商和高科技公司聯合的先驅,谷歌和富士康的模式則很可能在未來被其他公司所複制。CIMB證券公司的一名分析師評論道:使用機器人代替人工將是科技公司發起的一場革命,但現在投身於這一領域的不止谷歌一家。微軟和亞馬遜也在開發自己的機器人技術,誰都希望能在這場機器人大潮中占得先機。在未來,這種制造商聯手高科技企業的模式很可能成為制造業發展的新趨勢。而用不了多久,機器人或許就將在制造業的各個領域取代工人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025

Apple Watch來襲 瑞士表業將迎來“諾基亞時刻”?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087

20140911iwath

蘋果用iPod顛覆了音樂產業,用iPhone顛覆了諾基亞帝國,如今,蘋果推出了全新的Apple Watch,傳統的瑞士手表行業會成為下一個被顛覆的對象嗎?

盡管很多人都開始為歷峰、斯沃琪等傳統奢侈品手表業巨頭擔憂,但他們自己卻表現得很淡定。

路透援引蘇黎世一家奢侈品手表商Franz Tuerler評論稱:“它們(Apple Watch等智能手表)的生命周期都很短,不具有長久的價值。Apple Watch吸引的是那些崇尚科技,而不是追求聲望和情感的人群。我認為Apple Watch會很受歡迎,但它和傳統鐘表業不構成競爭。”

如果說高端奢侈品手表還能洋洋自得,那麽中低端手表的形勢可能就不容樂觀了。

瑞士馮托貝爾(Vontobel)銀行手表行業分析師Rene Web表示:“(Apple Watch)是首款有影響力的智能手表,我們相信它將會對整個手表行業形成沖擊,但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場。”

業內預計,價位在646-1940美元(約4000-12000人民幣)之間的手表將受到較大沖擊。

蘋果發布會之後,斯沃琪公司在蘇黎世交易所的股價下跌了2.5%。該公司股票今年已經累計下滑了18%,而同期瑞士股市上漲了8%。分析師表示蘋果進入手表市場是導致其股票下跌的主要原因。斯沃琪集團旗下的天梭、美度等中檔品牌都將受到較大程度沖擊。

花旗預計,智能手表今年的市場規模大約為18億美元,到2018年可能會增長至100億美元,這其中大概有一半是從傳統的手表市場中轉化而來。

巴克萊則預計,最壞的情況是蘋果售出超過2000萬塊智能手表,讓斯沃琪集團喪失25%的低端市場,利潤下降11%。

不過,對於智能手機的潮流,傳統手表制造商並沒有坐以待斃。斯沃琪集團曾多次表示,自己已經擁有制造智能手機的全部技術,無需依賴任何合作夥伴。

斯沃琪集團CEO Nick Hayek最近在接受路透采訪時表示,該公司將於明年獨立推出帶有智能功能的手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469

順豐、“三通一達”登陸資本市場 中國快遞業將上演“生死時速”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014/159240.shtml

順豐、“三通一達”登陸資本市場 中國快遞業將上演“生死時速”
科技棱鏡社科技棱鏡社

順豐、“三通一達”登陸資本市場 中國快遞業將上演“生死時速”

未來中國快遞業的競爭分秒必爭,“生死時速”即將上演

隨著中通快遞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招股說明書,以及順豐快遞借殼鼎泰新材獲批,快遞行業再次成為資本圈關註的熱點。中通、申通、圓通、韻達以及順豐作為中國快遞業的第一梯隊都將在資本市場找到自己的歸宿,而領頭企業在資本市場的加速布局也勢必會為整個行業帶來新的競爭動力,未來中國快遞業的競爭分秒必爭,“生死時速”即將上演。

行業數據並不理想為何快遞業突現上市潮?

國內快遞行業在2007年到2015年迎來了一波驚人的漲勢,但當行業漸漸走向興盛時拐點也隨之出現。在業務量不斷攀升的同時國內快遞行業平均單價卻在連年下滑,從2007年到2015年,平均單價已從28.5元降到13.4元,利潤空間被壓縮了一半。另一方面在運價連年降低的同時,快遞市場增速卻也在明顯放緩,據國家郵政局預測,今年中國快遞業的業務量將完成275億件,同比增長34%,而去年這一數字是48%,曾連續四年50%以上增長的神話似乎已漸漸遠去。

但實際上目前快遞利潤的不斷下行,正是快遞業向高質化、信息化發展的必經之路。中國快遞業近年來雖然得到飛速發展,但整體質量卻難言國際領先,在經濟學中社會物流總成本占GDP的比重是一項評價經濟體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在發達國家這一指標只有8%,而中國目前是16%。這也意味著未來快遞成本還有很大的下行空間,但這是一種良性發展的必然趨勢,並不是人們所想象的洪水猛獸。

去年10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強調,部署加快發展農村電商,通過壯大新業態促消費惠民生;確定促進快遞業發展的措施,培育現代服務業新增長點。未來將向各類資本進一步開放國內快遞市場,支持快遞企業兼並重組、做優做強。無論是從行業發展趨勢還是政策方面都表現出對這一行業的信心,國內快遞業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低迷後將迎來新一輪的快速增長,現在是中國快遞企業上市備戰未來的最好時機。

未來快遞業將形成怎樣的業態?

快遞行業雖然處在物流產業末端但其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如果說股市是一個國家經濟的晴雨表,那麽快遞業就是一個國家實體產業的指示劑。因為身處產業末端的快遞業是實體產業價值實現最重要的環節,快遞業務量直接反映了實體產業的活躍度。

目前全球物流行業正在迎來新一輪升級機遇,而電商行業在全球範圍的快速發展,使得如何解決物流瓶頸成為行業的共同命題。新經濟帶來的需求更碎片化、多樣化,垂直化方向發展的O2O平臺叮當快藥、餓了嗎、京東到家等平臺催生了新的物流模式,現有的物流模式已很難滿足多元化的需求。在保證快速發展的同時提高質量將是未來快遞業關註的重點,互聯網經濟時代快遞業將向著信息化、智能化、共享化方向發展。

目前電商包裹為每天6000萬個,但十年後這個數字可能會突破3億,如此龐大的量級單靠人力是難以為繼的,因此智慧型物流將成為未來大的發展趨勢。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機器人技術將成為未來推動快遞行業發展的重要力量,智能化機器人的投入將大大減少行業對人工勞動力的需求。而隨著機器人生產成本的降低其產業參與度將大大提高,快遞行業也將由勞動密集型轉變為技術密集型。

雖然很多技術的大方向已經確立,但未來具體的參與形式還存在不確定性。如當下最火爆的無人機概念,這一技術的應用的確可以大大提高快遞運送效率,但現在的技術對運送貨物的重量有很大的局限性很難支撐未來如此龐大的業務量,無人機在快遞業中應用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更多的技術還有待改進。

一些電商和互聯網科技企業已經開始了對新技術的實驗與應用,如阿里的菜鳥網絡內部已成立了E.T.實驗室,並已完成了末端配送機器人、倉內揀貨機器人等多個項目的研發,並將在今年陸續投入使用。未來快遞業將呈現多元化、智能化的全新業態形式。

第一梯隊忙上市行業競賽上演“生死時速”

2015年中國民營快遞業務量完成184.8億件,實現業務收入2246億元。業務量和業務收入市場份額分別達到89.4%、81.1%。而收入排名前八的快遞品牌占到全國比重的77.3%,其中前四就占到50.4%,隨著民營快遞企業持續快速發展,二三梯隊與完成上市工作的第一梯隊間的差距也將進一步擴大,未來的競爭可謂是現實版的“生死時速”。

排名前五的第一梯隊在完成上市後將對二三梯隊的快遞品牌的生存空間進一步的形成擠壓,剩下的十多家快遞品牌可瓜分的市場份額已不足三成。未來成功登陸資本市場的快遞企業將有能力大舉投入軟硬件設施提高整體運營效率。

據悉今年年初繼順豐之後,圓通航空首批引進的三架B737-300全貨機已經全部投入生產運行。圓通計劃明年在浙江嘉興建成圓通全球航空智慧城,加速在航空物流方面的布局。在快遞企業集體上市後,競爭焦點已轉向航空貨運,相比國外,我國的航空物流運輸還有很大增長空間。國際巨頭聯邦快遞目前擁有647架飛機,為全球200多個國家提供運輸服務。

而國內起步相對較早的順豐卻只擁有28架貨運飛機,相較而言我國航空運輸規模還有很大提升空間。但發展航空運輸業需要巨額的投入,這一定要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才能得以實現。

不過二三梯隊企業也並沒有坐以待斃,德邦物流去年就已經提起了IPO申請,而處在第二梯隊相對靠前的天天快遞、百世快遞也都將上市計劃提上日程。即使還未有上市消息的宅急送、優速快遞等二三梯隊企業也進行了融資運作來應對新一輪的資本大戰。

這一次的快遞上市潮將加劇行業內各品牌間的競爭,一些相對較小的企業將通過重組合並的方式來達到一定市場規模,從而吸引資本的關註。而目前以加盟制為主中國快遞業在渠道和客戶群體上存在著很高的同質性,其整合難度超乎想象。但為了能夠在競爭激烈的行業內獲得生存的機會,做出一些犧牲在所難免,留給這些企業的時間已所剩不多。

快遞業兩難抉擇眾包物流OR直營獨立?

在國內快遞業主要分為兩大模式即眾包模式與直營模式,三通一達和順豐是這兩大模式的主要代表。模式上的差異也造就了不同境遇,隨著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蓬勃發展,三通一達跟隨各大電商平臺的發展迅也速壯大,2015年僅這四家快遞企業就占據了近52%的市場份額,而順豐的市場份額僅僅有8.2%。其更為深層原因是順豐定位在中高端市場,平均單價較高,而三通一達和各大電商平臺形成合作夥伴關系“以價換量”。但這並不表示這兩種思路有明顯的優劣之分,更多的體現的是快遞行業未來發展的兩個方向。

在這兩個模式下電商都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隨著行業的發展二者之間的界限卻也越來越不明顯。今年4月,京東到家宣布與達達合並,京東以到家、京東集團的業務資源以及兩億美元現金換取新公司約47.4%的股份。這一舉動從側面反映出O2O平臺自建的眾包物流體系發展並不順利,兼並收購快遞物流企業將成為新的選擇。而另一方面快遞企業也在嘗試利用自有資源發展電商業務,順豐優選、中通優選等電商平臺因此應運而生。由此不難看出未來無論快遞企業選擇那一條道路,業務跨界都是繞不開的話題。

民營快遞企業加快上市步伐,無疑將為這一行業帶來巨變。在資本的驅動下將使企業快速引進技術和人才,推動設備升級改造,降低對勞動力的依賴度。另一方面,快遞業也將加快優勝劣汰節奏,兼並與收購或將成為行業主旋律。緊抓用戶痛點與需求,提高快遞服務質量,提高自身技術優勢才能在未來激烈的行業競爭與資本競爭中獲得生存機會。

快遞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75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