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华泽集团剥离零售板块 华致酒行拟A股独立上市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7-22/HTML_XWWGX6KIXWFY.html


“华致酒行已经正式从华泽集团剥离。”华泽集团董事长吴向东7月20日对本报记者透露,剥离后的华致酒行将以专业的全国酒类连锁机构的身份出现,并酝酿在A股上市。

作为华泽集团及吴向东旗下的连锁版块,创办仅3年多的华致酒行已在全国开设了300多家连锁专卖店,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利润高达2亿元。

吴向东表示,剥离后的华致酒行连锁店的数量在今年将增加到500家左右,未来3年内将增长到1000家,并最终实现3年内独立在国内A股上市。

“目前华致酒行正与国内外多家投行接触,并与安永会计事务所达成了全国战略合作,为华致酒行的上市铺路。”吴向东称。

“全产业链”延伸

华致酒行为华泽集团五大板块之一,与金六福销售、金六福投资、香港金六福投资(00472.HK)、华悦酒业构筑了吴向东整个酒业版图。据统计数据显示,华泽集团2008年的销售收入为60亿元,在销售规模上仅次于茅台、五粮液,位列白酒企业前三甲。

近年来以金六福为起点的华泽集团,开始频频向酒业上下游发力。

从2001年开始,华泽集团开始多元化的战略转型。当年吴向东收购了原“广东威龙保健品公司”并更名为“广东德庆无比养生酒业有限公司”,并将“云南香格里拉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收入麾下。

此后,华泽集团陆续收购了湖南湘窖酒业、安徽临水酒业、四川金六福酒业、滕州今缘春酒业有限公司、湖南雁峰酒业有限公司、黑龙江玉泉酒业、桂林湘山酒等十多家酒类企业。

通过一系列收购,华泽集团成功控制了酒类上游产业链资源。

而华致酒行的成立被看作是华泽集团向产业下游的延伸。2005年,吴向东以五粮液第一经销商的身份获得了五粮液年份酒的总代理资格,华致酒行正式成立。

“华致酒行实为渠道商和零售商的一个混合体。”一位接近吴向东的人士表示,华致酒行既为五粮液年份酒及古越龙山高端年份酒的总代理,又是全国最大的酒类专卖连锁。

吴向东表示,“代理+连锁”模式可以保证连锁机构所销售的产品的稳定性,又支撑了代理产品和自有产品的销售。同时,保证了“代理+连锁”两个层面均具备较高的盈利能力。

事实上,这种尝试在华致酒行取得了成功。短短3年多的时间,华致酒行已经遍布全国,成为了全国酒类连锁的第一品牌。

“华致酒行成立后,吴向东的触角已经遍布了生产上游、流通领域及零售领域。”上述人士表示,这个模式有点像宁高宁此前提出的“全产业链”概念。

支点与市场预期

通过全产业链的衔接,华泽集团实现了酒业产业各个环节的融合,也促进了华致酒行作为白酒零售连锁版块的快速发展。

“通过资源整合,华致酒行凸显出与传统渠道对比的竞争优势。”7月21日,一位白酒行业的资深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据了解,传统的白酒渠道包括:卖场、酒楼、团购以及个体酒行,而各个渠道则各有优劣势。

该人士表示,卖场的信赖度高,但不够便利;团购的量较大,但受制于推广上资源的限制,很难形成长远稳定的销售;个体的名烟名酒行的价格灵活且便利,但假货泛滥。

“华致酒行则利用整个产业链上的优势资源,规避了上述传统渠道面临的劣势。”上述人士表示,通过此前运营金六福与五粮液积累的资源优势,让华致酒行掌握了高端酒的核心资源,成为了华致酒行发展的支点。

对此,吴向东也认为,五粮液的年份酒在华致酒行的起始阶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透过华致酒行,五粮液再次实现了与金六福合作时的双赢局面。”

据了解,金融危机并未影响国内酒类消费的发展,以白酒为例,2008年1月—11月,中国白酒制造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41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9.9%;实现累计利润总额1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6.8%。

“今年第一季度,在高端酒普遍下滑的情况下,华致酒行实现了47%的增长。”华致酒行总经理谭志强对本报记者透露。

吴 向东认为,随着中国高端酒类消费以及对高端奢侈礼品消费需求的不断提升,传统的消费渠道将无法满足高端消费者的需求,专业、个性化的酒类消费渠道将迎来巨 大商机。而华致酒行的产品也不断增加。目前,华致酒行已经代理了世界顶级洋酒品牌——拉弗格、葡萄酒品牌——雷狄干红等。

按照吴向东的规划,华致酒行三年内的门店数量将达到1000家,并实现在国内A股上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58

LED板块迎来光明


http://www.21cbh.com/HTML/2009-12-17/158203.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85

中铝2010年打造七大业务板块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22/163331.html


1月21日,中国铝业公司(下称中铝)副总经理吕友清告诉本报记者,2010年,中铝将进一步拓展、完善其旗下业务板块,并形成铝、铜、稀土、工程项目、贸易、矿产资源、海外业务七大业务板块。

吕友清介绍,2010年,各板块的主要任务是:铝板块将继续进行结构调整,铜板块将进一步扩大资源、稀土板块主要是打基础阶段、工程项目板块将进一步走向海外、贸易板块将优化流通渠道。

值得注意的是,中铝将专门成立一家“中铝矿产资源有限公司”,主要目的是在国内进一步开拓资源,也不排除“出海”找资源;同时,中铝将进一步加强中铝海外控股有限公司的业务,“以前海外控股公司只是一个子公司,今年将上升到板块公司的高度,承担更大作用。”吕友清说。

其进一步完善业务板块的背景是,中铝陷入亏损泥潭、并逐步成为国际化多金属矿业公司。

1月18日,中铝旗下上市公司中国铝业(601600)发布2009年全年业绩预亏公告称,2009年上半年,由于国内外对铝的需求大幅减少,加上产能过剩,导致上半年公司业绩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亏损。

吕友清坦承,2009年,中铝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自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到2009年底,中铝总共亏损120亿元,“相当于把折旧全部亏损了”,但目前“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吕友清表示,在企业亏损情况下,中铝力降成本。“中铝2009年全年主要产品生产成本同比均有大幅度下降,氧化铝单位制造成本同比下降18%,电解铝成本同比下降17%,电解铜同比下降35%。”

吕友清还表示,目前市场形势整体向好,氧化铝、电解铝价格已呈现上涨趋势,市场需求也出现强劲反弹迹象,中铝不仅基本恢复了闲置产能,还在酝酿新的投资。

吕友清预计,2010年,氧化铝等有色金属价格将震荡攀升,下游需求将持续上升,同时,能源价格的上涨趋势基本成定局,这也将推动有色金属价格上升。

此外,中铝将进一步整合国内资源,并继续进行海外投资。吕友清表示,中铝已加快国内资源整合步伐,“中铝的业务布局重点不是新建产能,而是积极与国内资源企业合作。”

吕友清说,中铝目前没有与力拓洽谈合作,但没有停止继续向海外资源领域进军。

中铝方面表示,2010年,中铝计划实现销售收入1700-1800亿元,利润达到50亿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12

内外夹击煤价下跌 利好刺激电力板块上涨


http://www.21cbh.com/HTML/2010-2-26/166493.html


2月24日,中国海关公布,中国1月份进口煤炭1607.8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438%。

兴业证券在2月23日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秦皇岛煤价大幅回落,车板价和平仓价较上周每吨下降40元。这一数据,被视为电煤市场价的标杆。

在煤价下跌的刺激之下,节后的四个交易日,电力板块日日飘红,成交量亦持续上涨。相较2月22日,25日的成交量上涨了四倍左右。表现明显好于同期上证指数。

令人费解的是,华电国际(600027.SH)和华能国际(600011.SH)由于火电比例较高,被公认为从煤价下跌受惠较大,近两个交易日虽都上涨,但上涨幅度较为温和,并未显著跑赢大盘。

国内煤价高于国外

海关数据显示,我国去年首次成为煤炭净进口国。去年全国,我国进口煤炭1.25亿吨,较前年同比上升211.9%,被业内人士称为“天量进口”;净进口1.03亿吨。

其中,12月进口煤炭1638万吨,与2008年同期相比增长5倍以上。2010年1月延续了这一势头。

其时属于用煤旺季,进口煤缓解了煤炭需求的缺口。而春节过后煤炭需求回落,进口替代效应便凸显出来。

中信证券一份2月24日研究报告中指出,环球煤炭交易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月20日,澳大利亚纽卡斯尔煤炭价格93.98美元/吨,比上周上涨3.23美元/吨。

一位煤炭业内人士分析,这一数据正是澳大利亚煤炭的标杆价。现在从纽卡斯尔港运到宁波北仑港,运费大概为每吨11美元。煤价加运费,折合成人民币每吨还不到720元。“这比秦皇岛的煤价还低。秦皇岛的煤大多还要再运到浙江或广东。煤价怎么会不跌?”

大同证券分析师宇宏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2月22日秦皇岛发热量为5500大卡的动力煤为每吨720-730元,较上周下跌5.5%。

综上可知,秦皇岛煤价下跌后,才勉强与澳煤到广东或浙江的价格持平。如果再考虑到广东和浙江的运费,在进口煤面前处于劣势。本周其运费有所下降,但运到广州和上海,运费分别为每吨71元和44元。

此外,几位券商分析师在研究报告中指出,春节期间,港口、铁路部门加大力度抢运电煤,电煤库存增加,也造成了节后煤价下跌。

“五大”改变煤炭供求格局

一位山西煤炭业内人士指出,此番煤价下跌,有季节因素在;其深层次的原因也在于,五大电力集团力图扩大自有煤战略的作用初现,“以后电厂再也不像从前那么缺煤了”。

今 年1月,五大电力集团在召开的年度工作会上,无一例外地提出要大幅提高煤炭产量,甚至都将短期煤炭产能的目标指向“亿吨”。如,中电投和华能集团在 2010年的煤炭产能能达到7275万和5686万吨。(参见本报1月29日报道《目标亿吨级:五大电力大幅提高采煤计划》)。

上述山西煤炭业内人士告诉记者:“2008年5月煤价涨到最高点,这一年煤电矛盾也最强。几大电力集团纷纷四处找煤炭资源,着重在新疆、蒙东、安徽、甘宁几个区域,谈成了就买矿,扩张速度非常快。”

“像山西最大的煤矿阳泉、潞安年产量也不过四五千万吨,五大电力集团2010年都能到这个水平,对煤价有相当发言权了。”

此外,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电力行业分析师指出,市场一度预期电价上涨和两会期间会提案电力改革,也形成一定利好。“但现在煤价跌了,电价自然不会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374

中国建材2009净利上升55.6% 四大业务板块发力


http://www.21cbh.com/HTML/2010-4-16/3OMDAwMDE3MzE3OA.html

4月16日晚,中国建材(HK3323)发布2009年业绩公告:实现营业收入332.97亿元,同比增长26.3%;净利润23.5亿元,同比增长55.6%。
每股收益0.96元,同比增长41.2%。公告还显示,中国建材按照截至2009年12月31日止的总股本2481215273股,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07元(含税),总额共计约17368.5万元(含税)。
 “飙升”,中国建材内部用这个词,来形容过去这经济最困难的2009年公司所交出的成绩单。
据悉,上市四年来,中国建材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72.8%,营业利润复合增长率达到77.2%,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到62.2%。
对此,中国建材董事局主席宋志平表示,2009年的公司业绩,一方面受惠于国家“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和国发38号文等政策对建材行业的推动,另一方面得益于近年来实施的大规模联合重组和持续推进的管理整合。
这使得中建材旗下的四大业务板块各有发展亮点。
首先是大水泥区域化发展战略成效凸显,由淮海、东南、北方三大战略区域构成的水泥业务整体战略布局初步形成,产能规模达到1.6亿吨,区域市场控制力和利润贡献率显著提升;销量达到1.14亿吨,同比增长44.0%;
轻质建材板块已完成10亿平方米石膏板全国产业布局,总产能已达7.2亿平方米;销量达到4.7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47%。该板块在建项目进展顺利陆续投产,为满足产能释放的需求,积极拓展营销渠道,加大市场推广力度,紧盯全国大中城市重点标志性工程,行业领导者地位更加巩固;
在复合材料与玻璃纤维板块中,风机叶片业务快速增长,产能规模已达5,000片,销量超过3,700片,同比增长58%,跃居中国第一;沈阳、酒泉、包头风机叶片基地相继投产,产业布局全面完成,年产万片的战略目标提前实现。此外叶片业务成功引资1亿美元,为3兆瓦、5兆瓦等大型叶片规模化生产打下了良好基础;
受金融危机影响颇深的玻纤业务,则通过技术进步改进产品配方,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调整产品结构、创新营销管理和销售模式,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销量环比增加,生产经营指标持续向好。
此外,工程服务板块的收入、盈利水平和订单也在稳步提升。
对于2010年,宋志平表示,中国建材将抓住国务院38号文和7号文以及“建材下乡”等政策机遇,稳步推进联合重组和资本运营,坚定不移地走控制区域市场、构建核心利润区的发展道路,推进有规模、有巨大协同效应的联合重组,提高市场控制力和占有率,加强传导原燃材料成本价格波动的能力,保证稳定合理的利润空间,推进市场健康发展;同时,继续深入推进管理改进和精细管理,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链延伸,大力发展新型建材、新型节能住宅和新能源材料,不断优化产业链;继续协同各地政府淘汰落后生产力,进行区域内的合理布局,加强技术升级与节能减排,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62

从“晋江模式”到“晋江板块”

http://www.yicai.com/news/2010/11/610434.html

券资本市场上的“狼群”——“晋江板块”仍不断发力,其浪潮正奔A股市场而来。

11月23日,是一个“刺激”晋江企业界的日子 ——邻县南安、发行价为20.19元/股的天广消防(002509.SZ)上市,收盘价大涨101.58%至40.7元/股。同时,晋江的泰亚股份(002517.SZ)也确定发行价为20元/股,下月将正式上市。

在这片被社会学家费孝通称为“晋江模式”的热土上,由农民蜕变而来的民营企业大军,正以“晋江精神”,一路沿着“制造企业—品牌企业—上市企业”的轨迹奔跑着。

迄今,这片陆域面积仅为649平方公里、人口超160万的中国东南沿海小县,已有28家上市企业。

“明年将是晋江企业境内上市高峰期。”晋江市上市办副主任刘向阳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之前大家喜欢赴港上市,但看到A股上市效应后,估计会有非常大的改变。”

刘向阳透露,晋江另有2家企业在境外上市已获批。这意味着,至年底,这里上市企业数将超30家,总数或超江阴市(28家),居全国县市第一。

总市值超1600亿元

“晋江人有资本运作意识,从上市中尝到甜头,有示范效应。”23日,泉州市政府副秘书长、上市办副主任刘曙庆对记者表示,政府正引导晋江企业在A股上市。

“‘晋江板块’已初现端倪。”同时兼任晋江市经济发展局副局长的刘向阳对记者说。

数日前,刘向阳刚代表晋江参加了全国政府推动企业上市情况交流会。会上,晋江市是唯一发言的县级市。

迄今,由28家上市公司构成的资本市场板块“晋江板块”已现雏形,共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152亿元,总市值超1600亿元。

其中,4家公司在A股上市、8家在香港上市、7家在新加坡上市、4家在马来西亚上市、3家在韩国上市、2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后续梯队正在跟进。刘向阳说,晋江本级上市后备企业已由2006年的40家增至目前的79家。

其中,1家通过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4家上市申请材料已报送中国证监会审核,3家企业将于近期在境外上市,20多家企业启动改制上市实质工作,30多家企业正谋划上市。

这些上市和后备企业正主导着晋江的发展。

晋江上市办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晋江26家上市公司、76家上市后备企业纳税额17.01亿元,同比增收6.23亿元、增长57.77%,占全市财政收入的37.26%,增量占财政收入增量的68.93%。

此外,同期晋江增加合同外资总额3.83亿美元,而企业上市募集资金返程投资即达2.07亿美元,占 54%。

或再掀A股上市潮

时间指针指向2010年末,晋江企业赴港上市潮,或正逐步转为A股上市潮。

究其原因,刘向阳指出,初期看到企业赴港上市成功,同行业企业也紧随其后,“扎堆”在境外资本市场。“但同行业企业在同一资本市场多了,估值就偏低,企业也就不愿再去了。”

据其透露,有的晋江企业规模实力是其在港上市的同城同行的一半,但评估下来发行价仅为对方三分之一。如此低估,不如转至空间广阔的A股上市,还可能博得该行业企业“第一”或“第二”个在A股上市的机会。

同时,金融危机后,不少企业着力开拓内地市场,也是选择A股上市原因之一。

通过A股资本市场的放大效应,使市值和股票表现远超在境外上市的同行企业,是晋江企业在A股上市的内驱力之一。

刘向阳举例称,有一家晋江体育用品企业,论规模不及同城同行业赴港上市企业的三分之一,而一旦它在A股上市,其市值将一举超越对方。

至于晋江企业赴A股上市潮的判断,并非凭空臆测。刘向阳透露,迄今已经报至中国证监会审批的四五家企业均为晋江“非常优秀的企业”,明年上半年可能过会。

他估计,加上在香港(2~3家)上市、美国纳斯达克(1家)上市的企业,2011年晋江上市企业将新增10 家,多为服装、体育用品龙头企业。

政府引导

“刚开始比较难,政府要推着才行。”刘向阳回忆,1998年12月8日,恒安国际作为首家内地民企赴港上市,当年公众认购就超额36倍,创下当年港股上市最高市盈率和最高认购倍数的纪录,对当地部分企业产生触动,但大部分企业仍不能完全理解上市的重要性。

2001年初,借着国家推进国企股份制改革之机,晋江在福建率先成立上市办,推出“双翼计划”(品牌经营、资本运营)培训班,时任市长龚清概给企业家逐一打电话动员,随后上市办上门跟进“做工作”。

即便如此,推动上市仍较为艰难。“有的企业家口头同意,后来也没来。”刘向阳说。

“应该说政府的引导非常重要。”20日,忆及这段历史,恒安国际CEO许连捷对本报记者说。

2003年到2004年,晋江市分三期选派一些当地民营企业家到北大学习,首期由时任市委书记龚清概带领48位企业老总参加,引起轰动。

2004年,该市提出资本市场发展战略后,企业上市步伐提速。当年4月,凤竹纺织(600493.SH)在上交所挂牌上市交易,8月,七匹狼(002029.SZ)作为沪深两市男士休闲装品牌第一股上市,两股表现均不俗。“这再次触动了其他企业。”刘向阳说。

同期,被视为标杆人物的许连捷在跟本地企业家交流时也大力宣扬上市的好处。

“上市后,财富的增值效应很直观,我总是跟大家说,规范管理、减少漏洞,税多交了,钱没少赚。”许连捷对本报记者说,这些话在历次晋江千人企业大会上被反复提及。

刘向阳说,正当晋江企业鼓足干劲时,2005年 5月的停发新股却猛然将其上市热情浇灭。直至2006年、2007年初实行全流通,国内市场形势大好,晋江企业才掀起上市热潮。

“当时的书记杨益民和市长李建辉,两人力度空前,企业的后劲全都上来了。”刘向阳说,2007年,政府推出财税奖励和补助政策等多种措施,晋江企业 都把上市当成提升企业的重要手段。当年7月,安踏体育(02020.HK)在港上市并融资31.68亿港元,创下内地运动品牌境外市场募资最高纪录。

此后,接棒的市长尤猛军力度不减,提出“一切为上市公司让路”。迄今,晋江已累计兑现各种补助奖励金5397.39万元。

来自证监系统的支持也功不可没:福建证监局自前任局长岳仁华起就将晋江作为“海西板块”的推动重点,新上任的局长陈小澎,已到晋江调研两次,上交所、深交所高管也经常到访。

记者获悉,深交所驻福建首席代表兰邦华曾挂职晋江市长助理10个月,推动成立企业上市专业服务团队。

刘向阳透露,迄今,晋江已与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等机构联合开办晋江企业资本运营高级研修班、“双翼计划”培训班和现代企业资本运营(晋江)总裁班等,累计培训企业高管1000多人(次)。

“敢为天下先,眼光早半拍,不甘人后,使晋企成为资本市场上一道独特风景。”厦门大学EMBA中心主任戴亦一表示,由晋江市政府承办一半学费的现代企业资本运营(晋江)总裁班,学员所在企业已有数家即将上市。

附表 ●_28家上市公司构成的资本市场“晋江板块”

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152亿元

总市值超1600亿元

其中 4家在A股上市

8家在香港上市

7家在新加坡上市

4家在马来西亚上市

3家在韩国上市

2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69

板塊斷裂 蔡東豪

2010-12-30  NM




內地體育用品股李寧早前宣布股權 重組計劃,遭港交所上市委員會否決後,股價波動成為財經界焦點。同一時間,李寧宣布明年第二季銷售錄得倒退,引發股價下跌,股價從過去一年最高位跌了一 半。在港上市的其他內地體育用品股齊齊下跌,同業管理層急忙向市場解釋,這事件是李寧自己做得不好,並非整個行業的問題,內地體育用品市場前景依然秀麗。

這幾年香港投資者學到不少從內地傳來的術語,其中一個是「板塊」。以前我認識的板塊通常出現在地質學,現在已成為投資界常用術語,甚至出 現在電視新聞財經報導,代表行業、地域、概念相近而歸納起來的股票。板塊這詞語對財經演員特別有用,因為他們只需要看好某概念,不用深究每間公司的處境, 索性以板塊而論,一次過推介一個板塊。

上市公司身處同一板塊,就要接受板塊的起跌,內地體育用品板塊過去幾年是投資者的寵兒,一方面體育用 品銷售的增長幅度驕人,另一方面受惠於內需概念。規模最大的李寧是這板塊的火車頭,過去幾年不停帶動整個板塊前進。這次李寧受挫,板塊成員意圖跟李寧劃清 界線,有輸打贏要之嫌。我一直有這疑問,這幾年內地體育用品企業一間輪住一間上市,真的間間都咁賺錢?我趁機了解這板塊。

內地體育用品企業其實從事設計、生產(自己生產或外包)、市場推廣,絕大部分零售店鋪由獨立分銷商經營。內地分銷模式獨特之處,是大部分訂單在每年舉行幾次的訂貨大會上簽訂,因此,體育用品股的生意「能見度」應該很高,亦解釋李寧為何現已預知明年第二季生意將會下跌。

不 控制分銷商網絡的零售業務,對投資者而言,這模式存在一個風險,就是賣了出街的貨是否可入賬。假如分銷商生意不好,分銷商可否退貨,甚至可否取消訂單或要 求延遲送貨?我做廠,這方面經驗甚豐富,答案是因情況而異,重點是誰手瓜較硬,跟合約的關係不大。客戶要求取消訂單或要求延遲送貨,假如生產商後知後覺, 這是很糟的惡夢,因為物料已備了,生產計劃已定了,一下子被打亂,生產商損失可以很慘重。這時候生產商只能跟客戶講數,希望尋求減低雙方損失的方案,因為 這類商業糾紛講法律是嘥氣,訴諸法庭的話肯定兩敗俱傷。

 

分析不控制分銷商網絡的生意,投資者要看通整條渠道的流暢性。分銷 商落單,但其實銷售欠佳,滿貨倉是貨,最終損失的一定包括以為貨物已出門的生產商。對於普羅投資者,內地體育用品股的經營模式不容易看得通,因為銷售渠道 存在隱藏風險,投資者能掌握的資訊有限,須依賴生產商的管理層給予指引。投資要靠信一面之詞,我的心冷了一截。

看到內地體育用品這種經營模 式,一連串問題湧現:體育用品股這幾年增長驕人,其增長是靠不停開拓分銷網絡,不停塞滿銷售渠道抑或真的貨如輪轉?假如分銷商塞得太飽,它們的財政狀況會 如何?它們集體爆煲對體育用品股有什麼影響?這些分銷商究竟是誰,實在有幾「獨立」?有事發生的時候,分銷商跟體育用品股比較,誰的手瓜較硬?普羅投資者 無從考究,最後又要依賴體育用品股的管理層提供答案。

我相信內地體育用品板塊裡面,一定有做得很出色的,也一定有內藏嚴重問題的,我無法分辨出來。過往這板塊由李寧帶動,投資者懶得深究,總之是追捧整個板塊。如今李寧出事,同業急忙割席,現在才開始替自己建立獨立形象,需要一段長時間以及很大的說服力。

我 不懂分辨誰好誰壞,又不願聽陌生人說話,唯有借助外國勢力。內地體育用品市場的真正一哥是美國上市公司Nike,近期業績不錯,現股價是一年新高,管理層 歸功於新興市場帶動,其中中國是最重要市場之一。Nike好,是否代表內地體育用品板塊一樣好?抑或是零和遊戲,在遊戲中,有人贏即有人輸?我又唔識答, 但識得追問自己這問題:看好內地體育用品市場的話,點解唔買Nike?

蔡東豪Tony Tsoi

現任上市公司精電國際行政總裁,他曾任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02

fatlone’s view: 淺談水利股與水務股板塊 fatlone's investment paradise

http://fatlone.wordpress.com/2011/06/08/fatlones-view-%E6%B7%BA%E8%AB%87%E6%B0%B4%E5%88%A9%E8%82%A1%E8%88%87%E6%B0%B4%E5%8B%99%E8%82%A1%E6%9D%BF%E5%A1%8A/

每一個時期都有不同的題材炒作, 最具代表性就是「下鄉系列」 由家電下鄉, 建材下鄉, 汽車下鄉, 相關股份都必定以倍計地升, 當然要有業績支持才行, 這要看政策是否給力, 銷售數字就是最佳證據 印象中, 這類政策效力大約在一至兩年, 股價升得最厲害就在這段時間, 中間當然會有波動, 但是以時間長度來說, 的確提供了非常充裕的時間「上車」, 問題是你敢不敢買

另一類就是國家的五年計劃系列, 2011年是第十二個五年計劃(簡稱「十二五」)的開局年, 主題是強農和興水利, 也有其他副主題例如新能源, 高端裝備, 新材料等等 我今天不談強農部份, 只談水利 強農其中的一部份是大力推進農業水利建設, 水利本身已經被升格到國家頭等大事, 在今年的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就是論述國家發展水利的大方向, 可以納入到重要性很高的一號文件, 水利建設一定是今年十二五大力發展的部份 十一五的主題是高鐵, 相關的鐵路股都有非常可觀的升幅, 而我相信十二五就輪到水股

水利股涉及的行業十分廣泛, 可以是水利建設如水壩, 江河治理的工程; 可以是污水處理和供水(這就是水務股, 我自己會分清楚水利股跟水務股); 亦可以是相關技術供應者例如污水處理技術, 海水化淡技術等等; 相關建材股都可以是與水利息息相關, 最簡單的例子是做水管的, 又可以是做水泥的等等, 我隨便說都可以有這麼多類別, 不過這樣亦引伸了一個難題, 就是那些個股才是最大受惠者? 不像高鐵概念, 直接買製造高鐵的機動車組生產商就可以, 水利概念股真的要花心思才可以選出最給力的一員 我暫時也未對這方面研究過, 我直覺會認為升幅最勁的個股會是相關技術供應商的股票, 原因有二, 一是這些公司的規模都應該不會太大, 小公司才有爆發力; 二是一旦技術受認可, 可以短期內大規模推進, 沒有地域界限, 盈利可以增長得十分厲害, 最大限制是產能, 不過擴產都只是一年半載的事, 而其他類別的業者如做工程的就未必可以無限量地投標

回顧港股, 以我有限的認知, 水利技術相關個股我只識天業節水(840.hk), 其餘被市場視為水利概念股的大多是水務股, 例如中國光大國際(257.hk), 粵海投資(270.hk), 中國水務(855.hk), 中國水業(1129.hk)和北控水務(371.hk) (提到中國水業, 我曾經寫下一文: 破解鱔稿: 以《壟斷東江水處理 中國水業(01129)股價個(倍)升》為例, 股價在這篇文刊出之時跌去約三分之一, 如果有人因看了我的拙作而沒有買入1129, 算是做了一件好事吧 :P 我不是說1129沒有機會上升, 只不過此股不太正路, 初學者如我當然要避開, 再順道作一些善意提醒)

好像開始離題呢, 再談談為何水股是最強的概念股 先前已經提到, 水利概念效力會比下鄉系列更長, 暫時看在整個十二五會得到高速發展, 即是可以玩足五年 現在中國的旱情告急, 又再次喚起水資源的重要性, 生命之源影響著一國之根基, 社會和諧穩定是國家治國的最高原則, 一定會火速進行, 決不能拖 大家有沒有印象, 中國所有東西最終都會被國家限制, 因為發現有利可圖的話中國人就會蜂擁而上, 供應會爆發式的增長, 需求一定追不上, 之後就會做成浪費, 而國家就會限制, 接下來就會進行汰弱留強的程序, 我們再看看水利建設, 現在沒有爆發式的增長, 更不用說國家會限制, 反而會提供優惠去促進發展, 這個行業的前景, 遠遠也未到要政府干預的地步

而有很多行業的發展都會伴隨著很多反對聲音, 例如重工業的當然是環境破壞, 連高鐵也有反對聲音, 因為有人質疑將資源投放在升級現有鐵路比起重新打做一條高鐵更划算, 而高鐵建成後因票價高昂, 營運商都在虧損中, 反觀水利建設, 我暫時沒看過有反對聲音, 而我在調研水務股的過程中, 看見許多網友都支持加快污水處理的發展, 水價方面當地人都認為是相對便宜, 加水價的壓力應該不會太大, 始終在所有物價都上漲了不少的時候, 水價所佔的生活支出是十分小, 唯一受到最大非議的水利建設是三峽大霸工程, 我相信大部份的水利工程, 絕大多數的人民都會支持, 因為中國治水的問題已經十分嚴重, 國民都想盡快解決

國家和人民都支持水利發展, 相關公司理應賺個盤滿砵滿, 不過, 事實上現時仍沒有一間水利股獲得巨利, 將範圍收窄至水務股, 水務龍頭(以營運能力計)首創股份, 2010的淨利潤只有約6億元, 這已經是全國性的水務龍頭的賺錢程度, 也解釋了為何沒有大量的生意人去搶水務的市場, 因為利錢並不豐厚, 但投放的資金量卻多得不成正比, 有錢的多數都去搞地產

如果要大力推進水利建設, 國家一定會動之以利, 最近已經出台的政策就包括明確表示補貼的錢從何而來, 最緊要的就是錢, 要讓業者看到前景之餘, 更要看到錢景, 才會加快發展爭取更多生意 當政策越具體, 對股價的刺激力度就越大, 我相信不用等太久, 給力的政策將會陸續出台, 現在只是等高官們商議好 我對水務政策是門外漢, 不如聽聽專家之言: 水业盘点与展望:转型带来希望

據作者其他分析所說, 未來中國水務的市場將會得到更多來自政府的承擔, 以前中國的水治理之所以會差其中一個主因是水務事業可以隨便變賣, 而其實水務資產大多都是低利潤項目, 有人肯競投是因為這些項目會連同其他值錢的項目打包出售, 最平常的例子是土地使用權之類的地產項目

(我有想過北控水務的終極目標是借道水務廉價地獲得大量土地, 因為在2010年報中顯示371有其中一個主客戶以估值近二十億RMB的地作為相關BT項目(約值十五億RMB, 不太肯定)的抵押, 而有股評人曾經講過公用事業業者可能在一個城市發展的過程中獲得巨大的利益, 因為本來為處市區外圍的廠房經過市中心不斷擴容, 變得值錢起來, 香港的例子是煤氣的舊廠地就變成了今日的翔龍灣, 這個是371長遠的盈利潛在爆發點, 只是提出來供大家討論, 我自己研究股票多數不會太重視太長遠的事, 雖然有很多將「長線投資」掛在口邊的人也沒有我的遠見, 不是我自大, 只是他們找不到實質利好就以長線投資作為藉口又或者拿一些中小學生也能提出的遠景輕輕帶過, 其實抱住這個心態去投資, 甘願把資金長期鎖死在一隻自己都不甚了解的股票裡面, 是不可取的, 倒不如買磚頭好過, 當然現今的磚頭價顯然不是長線投資的好時機)

中央想更大力推進水利建設, 就必需主動承擔更多責任, 本來賣走了的水務資產重新劃歸政府, 讓政府做莊家, 沒有人願意挑起治水這個擔子就由政府來辦, 同時開徵稅項或者從其他財政收入劃分一部份做支持治水的資金來源, 現在中國政府就是向著這個方向進發 這意味著社會上有更多的資金流向水務市場, 由之前市場做推手, 轉為由政府做, 威力差天共地, 有政府出面, 市場自然一呼百應, 爭相搶奪這個大餅, 相信政府這一著可有槓杆之效 有關水會的走向, 一致的共識是向上加

現時最安全的行業, 其中一個一定是水務業, 國家只會支持而不會打壓, 而且還會持續一段不短的時間, 「政策風險」我認為暫時不用擔心, 而相關徵費如水價排污費則一如現時的利率走向: 沒有空間下調, 只可以加或者維持現狀; 唯一的風險是成本上升速度比提價速度快, 不過問題應該不大

非常簡單介紹一下在港上市的水務股 (base on我有限的認知, 我好像之前已經有介紹過… anyway再更新一下自己都不是壞事):

中國光大國際(257.hk): 中國光大集團背景, 集團為央企, 公司除了涉足水務, 其他環保事業及再生能源事業均有進展, 雖然算不上純正水務股, 不過打算捕捉中國環保市場的機遇, 光國是最正路的選擇, 我對此股認識很淺, 不能評論太多, 總之央企旗下的子公司最低限度都不會有「千味」吧

粵海投資(270.hk): 廣東省政府背景, 手握中港供水合約, 提供極好的現金流與盈利, 目前的賺錢能力是水務股中最好; 除水務外亦有很多投資, 包括地產及酒店項目; 雖然有先天優勢, 早前的財務狀況卻沒有想像中的好, 現在正慢慢改善; 個人看法該股重心並不是水務業, 只是以純利佔比計算, 它確是一檔水務股, 要是看好水務業而買入粵投, 我並不建議, 因為我感受不到它有心在水務業發展, 但以財務角度來看, 一定最健康, 以其他原因作為買入理據, 我沒有意見

中國水務(855.hk): 主要從事供水及少量污水處理, 還有其他投資包括物業和股權投資, 簡言之就是不務正業, 情況有些像粵海投資, 但人家根本連公司名稱都叫自己做投資系公司, 沒打算以水務做包裝, 背景雄厚下亦使它有本錢去不務正業, 對水務板塊認識不深的投資者經常給其名字騙到, 這家水務公司並無任何國家政府背景, 只屬於第二梯隊, 水處理量的增長只屬一般水平, 我個人看主席喜歡做投資而不是專心水務業, 估值低於其他正宗國家隊是有原因

中國水業(1129.hk): 此股我認為不太正路, 不敢說有「千味」, 不過我個人是不會沾手, 我不會分析此檔股票, 當然不代表買入此檔股票必輸無疑, 只是「這些機會不是屬於我的」

北控水務(371.hk): 較詳細的分享可以點擊相關的tag, 就會詳例有關此股的文章, 要我簡單的評價, 我會說這是一間開支極大, 現時尚未建立強勁現金流, 不適合追求財務上健康的投資者, 但近年以異常的速度發展, 成長力度冠絕同儕, 就像一個練魔功的人, 承擔不少的風險換取更短的時間提升功力, 我是有心把北控水務描述成這個樣子, 我想讓別人知道, 我知道這間公司的發展並不正常, 財務不好, 但除此之外, 水務股再沒有更好選擇, 我要補充一點, 如果我說北控水務正在練魔功的話, 一個失手走火入魔當然是很快沒命, 不過試想想這一切的背後其實有高人全程指導, 一旦有異樣會立即出手相救, 真正的風險比眼見的少, 而這個高手當然是北京控股, 而作為弟子的北控水務的資質也相當不錯; 北控水務顯然不是正路的投資, 只是對我這種喜歡發夢的小散戶, 我喜歡有幻想空間的股票, 不務正業的沒有幻想空間, 管理層資質平庸也沒有,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投資風格, 我從不會否定任何人, 我只是追求自我肯定, 倉位盈虧是最誠實, 最公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33

轉貼:公路板塊風滿樓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d5d75d0101806v.html

  • 經濟增速放緩導致通行費收入增速下滑,銀行信貸收緊致使省級公路投資公司財務狀況堪憂;同時,在通脹壓力回落前,背負物流成本高企罵名,收費公路將持續承受負面壓力。

【《證券市場週刊》記者 吳靜】山雨欲來風滿樓。

    2011年4月初,央視痛陳收費公路種種弊端,曝光行業亂象,公路板塊被稱為暴利超過房地產業;6月8日,溫家寶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研究部署進一步 促進物流行業健康發展工作,其中降低路橋收費備受關注;6月14日,交通部等五部委下發《關於開展收費公路專項清理工作的通知》以解決收費公路超期收費、 違規設站(點)等突出問題;6月18日,財政部部長助理王保安表示,加強收費公路是抑制通脹的必要手段。

  一時間,公路板塊壓力重重。

  中金公司研報稱,在輿論壓力和政策環境趨緊預期的影響下,收費公路板塊下跌明顯。其中,A股公路板塊平均下跌7.6%,跑輸大盤4.5個百分點;H股公路板塊平均下跌13.8%,跑輸大盤8.3個百分點。

    「政策環境的變化,帶來市場對高速公路收費期限減少和收費費率下調的擔憂,這會對上市公司經營帶來不確定的影響。而集中的負面輿論,更使投資者恐慌。」一位公路行業上市公司董秘辦人員向《證券市場週刊》記者表示。

    該人士認為社會誤讀了公路行業,「物流費用成本高,不由分說將責任歸咎於收費公路。不瞭解重資產行業的屬性,才將高速公路稱為暴利行業。」

    多家券商分析,排除市場對高速公路行業的偏見,隨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高速公路板塊通行費收入增速低於2010年。而銀行信貸收緊,各省級公路投資公司財 務狀況堪憂,直接影響對高速公路的資金支持。同時,在通脹壓力回落前,儘管並非CPI和物流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收費公路仍將持續承受負面壓力。

投資資金缺口不斷擴大

    2008年,為緩解金融危機帶來的壓力,中國政府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高速公路建設力度明顯加大,2009年、2010年公路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分別增長45%、19%。

    中國公路建設投資資金主要來自三個方面:政府投資(包括政府預算內資金和車購稅,約佔15%)、收費公路運營獲得的收益和地方政府財政投入(約佔20%)、貸款(包括建設項目直接貸款和母公司貸款,約佔60%)。此外,公路以外行業的企業和其他的非貸款投入約佔不到5%。

    由於銀行貸款和地方自籌金額佔到公路建設額的80%,在銀根緊縮和賣地收入下降的情況下,公路建設資金來源堪憂。

    興業證券研究報告預計,由於很多公路項目在2008年開工建設,2011-2012年正是資金需求的高峰期,公路投資每年將維持在1萬億元以上。業內人士亦表示,中國「十二五」期間高速公路里程目標相當於現有里程的70%,未來5年投資壓力依然巨大。

    目前,高速公路投資建設的主體是各省交通投資集團,但各省級公路投資公司財務狀況堪憂。一般資產負債率高於70%,ROE(淨資產收益率)低於5%,難以 支撐未來兩年年均1萬億元左右的公路投資規模。同時,山東、江蘇等省的公路投資公司還擔負高鐵在相應省內段落的修建,增加了財務支出。

    現在面臨的問題是,現有融資平台負債率高企,難以再放槓桿融資。財政部、銀監會著手整頓監管地方融資平台,平台可發揮的能力受限。照此計算,如果政府下調公路收費標準,那麼銀行是否願意貸款、社會資金是否願意參與、借款利息能否償付、里程規劃能否完成均將成為嚴峻的問題。

行業淨利潤增速放緩

    如果說出於考慮輿論壓力,政府出台宏觀政策對公路行業進行政策指導,是短期影響因素的話,行業自身發展進入緩慢階段,將使得這些負面因素產生疊加效應。

    2010年,公路板塊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19%、16%,利潤增速低於收入增速,主要是成本上漲幅度高於收入增長。2011年一季度,公路板塊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15.5%、5%,增速明顯放緩。

    安信證券分析,近年來大修、擴建、新路工程較多,特別是2008年以來公路固定資產投資大幅增長,折舊攤銷明顯增長,再加上近年來人員工資普遍上漲,公路板塊公司成本增長明顯,但是收費標準並未出現大範圍提升,成本上漲過快導致毛利率下降。

    「行業現金分紅佔行業淨利潤比例低於40%,是2001年以來最低水平,自2008年以來持續下降。這主要是因為公路行業資金偏緊現金分紅增長未能跟上利潤增長步伐。」安信證券研究報告顯示。

    近年來,公路行業支出持續保持快速增長,主要體現在新建路產、擴建、大修等,導致板塊資產負債率不斷提升。2001年公路板塊資產負債率僅有29%,到 2010年已經達到47%,隨著資產負債率不斷提升,財務費用率提升十分明顯,2010年比2001年高出近4個百分點。在加息週期中,公路行業盈利必然 受到影響。

    與其他行業不同的是,公路板塊上市公司數量相對較多,但每家公司一般都是所在省市唯一的公路上市公司,且包括省內優質公路資產,所以必須承擔部分新路建設的任務,這也導致資本支出增加,拖累業績增長。

    2010年底,國務院擴大了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網絡,並且增加了鮮活農產品品種,免收通行費的範圍進一步擴大,增添資本市場對政策導向的擔心。「降低收費標準,延長收費年限」更是對該板塊造成壓力。

    同時,2011年中國汽車行業政策出現明顯變化,全面取消了購置稅等優惠政策,北京還出台了限購令,汽車銷量增速將減緩,這也將給高速公路的車流量增速帶來不利影響。

背負物流成本高企罵名

    被媒體廣泛引用的一組數據是:中國高速公路收費佔物流業總成本的1/3,2010年中國物流總費用佔GDP的比重為18%左右,比發達國家要高一倍左右。結論則是:中國是全球物流成本最高的國家,而收費公路就是推高物流成本的「元兇」。

    但是,業內多家研究機構分析發現,經濟結構是物流行業費用偏高的主因,美國是以消費為主的經濟特徵,中國生產性特徵明顯,製造業對經濟貢獻很大。製造業和 服務業相比,單位產出對運輸需求必然有很大差異,而前者對運輸需求明顯偏大。物流成本相對於GDP的比重是衡量各國物流產業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並不科學。

    安信證券研究表示,從物流費用佔GDP比重來看,中國遠高於美國。美國物流費用在GDP中的佔比基本都在10%以下,中國該比例近年來雖然一直處於下降通 道中,但到2010年仍為17.8%,遠高於美國。物流費用主要包括運輸費用、保管費用、管理費用,其中運輸費用佔比最大。中國近年來運輸費用佔比都在 53%以上,2010年佔比為54%。但在美國運輸費用佔比明顯高於中國,達到60%以上,2008年為64%。

    從單位運輸量費用水平計算來看,中國也低於美國。2008年美國運輸費用大約是5.8萬億元,中國僅有2.9萬億元,運輸費用僅有美國的一半。而從貨運周轉量分析,2007年中國比美國高14.4%,即中國以美國一半的運輸費用完成運量高於美國的運量。

    同時,中國運價水平低於美國。美國一級鐵路運價約在0.03-0.035美元/噸英里,折合每噸公里收入0.12-0.14元人民幣之間,目前中國國內的 平均水平約為0.09元/噸公里,美國運價比中國高30%以上。公路運輸方面,美國公路運輸收費超過1元/噸公里,而國內一般在0.3-0.4元/噸公里 之間,中國的運價是已經包含過路費等各種費用在內的終端水平,由此降低路橋收費的確有利於降低物流費用,但作用十分有限。

    高華證券亦表示,第三產業佔GDP比重和物流成本相對於GDP比重間呈負相關性。美國物流成本相對於GDP中比重較低,是受到金融業規模較大影響。同時中 國物流產業高度分散,提高整體物流成本。而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是,過去20年鐵路運力瓶頸以及長途鐵路運輸以客運為主的狀況,使得高成本卡車運輸的市場 份額明顯高於鐵路運輸。

    對於輿論提出的「取消收費公路」問題,業內亦認為不可行。高華證券分析,截至2010年底中國的高速公路總里程從1991年的574公里增至74000公 里(過去20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9%),居世界第二位。中國高速公路短時間內大規模擴建,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中國收費公路體系(包括經營性公路,最長 經營期限為30年)和政府還貸公路,最長經營期限為20年)的推動。如果取消收費公路制度,政府無力完成如此大規模的建設和投資。

世界上沒有真正免費的高速公路,因為高速公路仍需使用財政預算(即更高的稅收)、來自汽油稅的資金及月度通行費等進行維護。

    高華證券介紹,歐洲國家駕車者在加油時交付的汽油稅/石油稅要比中國高得多。美國情況比較特殊,多數州際高速公路不收費,汽油稅也相對較低,但最近幾年這一模式開始顯現出侷限性,引發了人們對其可持續性的擔憂。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即在2011年1月就美國高速公路資金情況發表了評論,「在現行稅率下,高速公路信託基金獲得的燃油稅收入不足以維持高速公路現有及未來的開支水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02

中概股價值的冷思考:TMT板塊高估值實至名歸

 http://news.imeigu.com/a/1315905187477.html

2011年中國概念股成為了美股市場的焦點,瘋狂舞動之後,問題開始逐漸暴露。在動盪中我們應當看到中國概念股的真實現狀:參差不齊難掩其價值光芒。

 

鐘日昕丨文

2010年中國公司掀起一波赴美上市的浪潮,截至2011年7月,已經有50家中國概念股赴美IPO,融資額達到56.7億美元,特別是以2010年入秋後搜房網的上市為起點,中國公司赴美IPO進入一個密集期,在華爾街刮起了一陣“中國風”; 在中國概念股新貴們狂歡的同時,在美國上市的“老中概”特別是互聯網相關概念股,或受益於中國互聯網商業環境的改善,或受益於新的業務形態,也得到了華爾街資本的價值重估,百度、新浪、搜狐等紛紛創出歷史新高。

新股受追捧,老股價值重估,中國概念股享受了一場資本盛宴,反映中國概念股整體價格走勢的i美股中概30指數從2010年6月29日收盤的765.58點攀升至2011年4月29日收盤的1266.02點,累計漲幅高達65.37%;就在中國概念股節節攀升,很多投資者為之瘋狂的時候,中國概念股在美遭遇信任危機,由於財務等公司治理問題頻遭美國投資者質疑, 2011年5月起中概集體暴跌,不到50天,i美股中概30指數從4月底最高的1289.78點跌至900.72點,累計跌幅30%。

6月下旬,信任危機逐漸過去,中國概念股走出一波強勁的反彈,但步入8月,美國債務危機影響下美股劇烈波動,中國概念股也隨之劇烈震盪,8月8日當週, i美股中概30指數有數日出現7%、8%的漲跌幅。

赴美IPO熱潮、信任危機、美國國債上限問題的劇烈震盪,使得中國概念股受到不少人的關注,而對於那些真正打算投資這些中概股票的投資者來說,在美上市交易的中國概念股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主要來自哪些行業?哪些中國公司享受了美國資本市場的高估值?在美股動盪下如何在中概中淘金呢?

在美上市中國概念股概況:兩極分化嚴重

截至2011年8月12日,在美國紐交所(包括Amex)和納斯達克交易所主板上市的中國概念股共242只(本文中概僅指主要交易地在美國的中國概念股,中石油、中國人壽等多地上市但主要交易場所不在美國的不在討論範圍內),這些公司中,既有業務模式新、增長預期高、行業影響力大、有完善管理制度的公司,也有服務和產品落後、業績低迷、增長乏力、財務透明度差、主營業務不清晰或難以理解的公司,242家中國公司的兩極分化是非常嚴重的,可以說中國最優秀的上市公司和最垃圾的上市公司都在美股市場。這種冰火兩重天的現像在以下3個方面體現的非常明顯:市值、估值、流動性。

市值的兩極分化:大的大小的小。截至2011年8月12日收盤,在美上市的242只中國概念股市值1524億美元,市值大於10億美元的20只,5-10億美元的26只,2-5億美元的43只,1-2億美元的42只,小於1億美元的111只。其中,百度市值最大,高達523億美元;而能發偉業市值最小,僅600百萬美元。

從這個市值分佈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在美上市的中概以小公司為主,市值大的公司並不多,10億美元以上的僅20只,而且這20家“大市值”公司又主要集中在TMT行業(只有新東方、深圳邁瑞、如家、尚德電力、天合光能為非TMT)

估值的兩極分化:貴的貴、賤的賤。美股市場上估值的兩極分化表現在:既有市盈率“高位運行”、質地優良、長期受市場關注和追捧的股票,也有“萎靡不振”、競爭力低下、備受市場冷落的股票;既有股價已經100多美元但還在創新高的股票,如百度、新東方,也有股價已經跌破一美元“警戒線”卻還在持續下滑的股票,如聯遊網絡、中視控股。

同樣,流動性方面也是如此:好的好、 差的差。既有日均成交金額數億美元的大公司,如百度、新浪、尚德電力,也有日均成交金額僅幾千美元的小公司,如萬橋興業、漢廣廈地產、聖火藥業。例如漢廣廈地產(HGSH)近期的成交情況:股票在當天的交易量為1568股,最近30個交易日的日均成交量是2636股;一個市值1億美元的公司,日均成交金額卻僅有區區幾千美元。

中國概念股的主流板塊:新興服務業

在美上市的200多只中國概念股中有四大板塊:TMT、教育、醫療和光伏,除光伏屬於製造行業以外,TMT、教育、醫療三大板塊均屬於立足於“中國消費”的新興服務業,此外,三大經濟型酒店如家、7天、漢庭,房地產中介易居、思源、21世紀不動產,保險中介泛華、第三方理財機構諾亞財富等均屬於中國新興服務業,雖然也有些如玉柴國際、泰富電氣等傳統製造業以及原材料行業的公司,但是數量不多,市值佔比也很低,在美上市中國概念股的主流板塊為新興服務業(尤其是信息服務業)。以下是對中國概念股主要板塊的梳理:

TMT板塊:國內最優秀的TMT類公司幾乎都聚集在美股市場上,由於TMT行業是新興產業,很多公司都是依靠國際風投哺育出來的,在早期沒有非常清晰的盈利模式,即使在發展多年後也很難滿足國內的上市條件,加之美國市場倡導的創業氛圍和國際風投的引導,美股成了中國TMT公司上市的首選。這些公司在各自行業內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比如新浪、搜狐、網易均是“最具影響力的中文門戶網站”,而中概市值最大的百度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平台,還有網游行業的盛大、完美時空,將線上、線下無縫結合的攜程,開創新媒體模式的分眾傳媒,做軟件外包的文思信息、海輝軟件,通信行業中的展訊通信,電子商務的噹噹網,運營垂直門戶網站的前程無憂、搜房,網絡視頻行業中的優酷等都是各細分領域中的代表。截至8月19日收盤,i美股中概TMT指數20只成分股總市值862.3億美元,佔240多只美股中概1524億美元總市值的56%。

教育板塊:自2006年新東方作為第一家赴美IPO的中國教育培訓公司開啟了該行業上市的浪潮,特別是2010年4家中國教育培訓企業接連赴美上市,掀起一個中國教育公司上市高潮,截至2011年8月19日,已經有11家業務分佈在外語培訓、中小學課後輔導、遠程教育、職業教育等各個細分領域的中國教育公司,11家公司總市值約70億美元,2010年總營收13.6億美元,總淨利潤1.68億美元。其中,新東方無疑是這個行業的巨無霸,而且該公司的業務已經從最初的外語培訓逐漸發展為覆蓋幼兒教育、中小學課業輔導、留學培訓等,業務更加多元化;在教育行業的各自細分領域中也不乏優秀的公司:學而思和學大在中小學課業輔導上體現出很強的競爭力,環球天下一直深耕雅思業務,安博的職業培訓也有其特點,正保遠程教育業務一直專注於提供遠程教學服務。中國教育行業發展空間巨大,但是市場很分散,各個公司在各自領域均有一定的機會,相對而言,近年來中小學課外輔導市場以及幼兒教育比較火熱,新東方的優能中學和泡泡少兒教育成為其轉型過程中的重要業務,學而思和學大也增長迅速,安博也通過收購在整合中小學基礎教育。

醫療板塊:醫療行業也是中國概念股中比較重要的一支力量,目前在美國上市的中國醫藥行業相關公司已經將近30家,有醫療診斷設備的知名供應商深圳邁瑞,骨科醫療器械的代表公司康輝醫療,醫療投資和醫療中心運營商泰和誠,醫藥研發外包企業藥明康德和尚華醫藥,因研發H1N1流感疫苗而一舉成名的疫苗研發企業科興生物,運營和睦家醫院並致力於引進西方醫療技術的美中互利等。中概醫療板塊的個股之間差異比較大,關聯度不是太高,而且只有以上幾家公司市值和關注度較高,入選i美股中概醫療指數的10只成分股總市值約54億美元,其中最大的深圳邁瑞市值25.7億美元。

光伏板塊:中國在全球光伏產業鏈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中國光伏行業也湧現出了一批優秀的公司,目前美股市場上已經有11家中國光伏公司,總市值約64億美元,包括全球最大的光伏組件供應商尚德電力,全球最大的光伏電池供應商晶澳太陽能、全球最大的矽片供應商之一賽維LDK、光​​伏垂直整合一體化很好的英利綠色能源等。光伏行業屬於新能源產業,一直以來,很多人將光伏產品製造視作中國為數不多的能與世界同步的高科技產業。2009年全世界有超過55%的光伏產品由中國企業製造。然而,光鮮亮麗的外表下亦存在著隱憂。長期以來我國光伏行業形成了“兩頭在外”的發展模式,即晶矽原材料的供應主要由海外控制,光伏產品的終端市場也主要由海外提供。甚至可以說是“三頭在外”,中國光伏企業的主要融資渠道也在海外。由此可見,我國光伏行業的對外依存度還相當高。

進入2011年以來,由於產能過剩、歐洲市場補貼減少、光伏組件價格持續下滑等利空因素的作用,光伏企業的出貨量、營收、利潤率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環比下降,甚至有公司的毛利率出現負數,加之有些光伏公司此前融資多但投資回報率過低,資本市場對光伏股票的熱情更是降到2010年以來的冰點,靜態平均市盈率僅為3倍,很多公司的靜態市盈率在1-2倍。

中概TMT板塊:實至名歸的高估值

在美上市的中國概念股中,TMT板塊尤其是互聯網公司受到了美國資本的熱捧,百度、新浪、搜狐、網易等股價屢創新高,去年以來赴美上市的“中國+互聯網”概念股IPO表現也異常搶眼,在2010年全美IPO表現最好的5只個股中,中國公司佔據4席,分別是優酷(漲161.25%,第一,同時為2005年以來最佳表現),藍汛(漲95.32%,第二),噹噹(漲86.94%,第四),搜房(漲72.94%,第五)。2011年3月底上市的奇虎360,上市當日漲幅134.48%,為截至目前2011年全美IPO漲幅最大的股票,奇虎360市值也達到27億美元,市銷率40多倍,市盈率超400倍。

而資本市場之所以對中國互聯網公司如此樂觀,主要是看好中國互聯網的發展空間和高速成長性,中國互聯網生態系統正在發生改變,應用前景也被看好。

中國擁有互聯網產業發展的廣闊空間是中國TMT受熱捧的大背景。來自國際電信聯盟(ITU)的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底全球有18億互聯網用戶,雖然中國以3.84億的用戶量位列全球第一,但互聯網普及率僅有29%,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中國互聯網用戶量的年增長率為29%,既遠高於美國的4%,也大幅領先於全球平均水平13%。

截至2010年第三季度,美國的3G通信普及率已經高達47%,而中國僅有2%。不過中國的3G通信用戶數量在以年均增幅458%的速度爆發式增長。

中國互聯網新業務形態的興起是最大誘因。隨著移動互聯網社交網絡服務、新媒體(網絡視頻為主)、電子商務等互聯網新興業務形態的產生與興起,中國互聯網行業出現了一批以噹噹網、優酷、人人、斯凱為代表新上市公司;而以新浪、百度為代表的老牌互聯網公司也正在推出新業務,如新浪微博、奇藝等。這些新公司和新業務都將明顯受益於中國互聯網行業的轉型與發展。

移動互聯網是一場來自終端的革命。據DCCI預測,2010年中國手機銷量預計2.5億部,智能手機佔比為16.6%,智能手機銷量2010年超越電視,2011年銷量超越PC。而這意味著互聯網的主要接入口已轉移到移動終端上來。

此外移動互聯網用戶增長也非常強勁,根據易觀智庫最新數據,2010年第四季度中國國內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達2.88​​億人,環比增長18.52%,相比上年呈現41.48%的增長速度。

在這場終端革命中,將有三類公司受益移動互聯網興起。第一類為基礎設施公司,包括運營商,通訊設備、手機提供商,半導體公司和數據分包商類公司,如展訊;第二類為平台公司,國內傳統互聯網巨頭目前也在構建自己的開放平台;第三類為應用軟件公司,如斯凱。

社交網絡:爭奪互聯網主要入口。由於社交網絡極大降低人們社交時間、物質成本,有效拓展社交範圍與區域,同時將網絡信息以人為核心進行重構,因此在全球互聯網快速興起。中國的社交網絡發展迅速,據易觀國際發布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SNS用戶規模將達2.16億,環比增長22.7%。中國SNS市場規模將達13.28億,環比增長71%。到2013年,中國SNS用戶規模將達4.25億,較2012年增長25.8%;市場規模將達52.98億,較2012年增長61%。

社交網絡目前覆蓋互聯網主力人群,成為互聯網主要入口,其作為網絡平台的商業價值也日漸顯現。目前來看,社交網絡的商業價值主要體現在三大方面:社交廣告、社交遊戲、社交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的爆發式增長。從中國整體經濟狀況來看,網絡經濟的增長速度遠高於實體經濟,網絡經濟中的電子商務增速遠高於品牌廣告等行業增速。特別是近年來中國網購用戶數量的持續增長,便捷支付通道的打通,物流倉儲快遞發展,客觀環境的改善使得中國電子商務迎來一個爆發性增長。

中國概念股TMT板塊中受益電商發展的公司包括兩類:第一類是電商類公司,主要是噹噹網與麥考林兩隻個股;第二類是擁有巨大流量的互聯網公司,主要是百度、新浪、奇虎360等,這些公司往往並不直接經營電子商務,但他們擁有電子商務所需的巨大流量和用戶,那麼很容易從電子商務的廣告熱潮中有所獲益。

視頻行業也具有很大的想像空間。隨著中國帶寬環境的改善,在線視頻觀看人群和瀏覽時長飛速增長,視頻網站在帶寬上的投入不斷加大,加上CDN、P2P等網絡加速技術的應用革新,用戶在線觀看視頻的流暢度不斷提高,網絡視頻對於用戶吸引力越來越大,網絡視頻市場價值迅速提高。據易觀國際預測,到2013年中國網絡視頻市場規模將達到69.9億。

目前中國已經有三家視頻網站在美上市,分別是優酷、土豆、酷6。從優酷土豆的財務報表我們可以看到,雖然目前兩家均處於虧損狀態,但是營收增速均很快,最近幾個季度都保持著100%左右的同比增長。優酷2011年Q2營收增速178%至3060萬美元;同期土豆營收同比增94.5%至1782萬美元。

互聯網行業正處在一個重要的轉型期,這種結構性變局將帶來新的投資機會。投資者需要考察的是哪些公司將會受益於移動互聯網、社交媒體及電子商務未來的蓬勃發展。

同时,要清楚地认识到互联网2.0时代将是“赢家通吃”的局面。一家互联网公司的竞争力将体现在创新的业务模式上,单凭模仿已经无法在市场上混下去,这是互联网2.0与以门户网站为代表的1.0时代最大的区别。“大而全”已不重要,能用新产品、新业务模式在细分市场上抓住用户需求就可以构筑起自己的“护城河”,来一个“赢家通吃”。

美股动荡下的中概淘金

经过2010年以来华尔街对中国概念股的打假风波,市场已经清理掉一批有问题的中概,经过诚信危机洗礼后,相信中概在信息披露、公司治理水平上将会得到比较好的改善,虽然在短期内一度重创中国概念股,但是对于中概在美国资本市场上的长期发展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在诚信危机过后,相信华尔街会再一次拥抱中国概念股,毕竟在中国经济增长的大背景下,中国概念股是境外投资人分享中国式增长的最佳途径之一,中国正处于中国制造向中国消费的转型过程,中国有着十几亿人口的旺盛消费需求,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带动下的相关新兴服务业也正在高速发展,中国互联网也正在呈现爆炸式的发展,电商、移动互联、社交网络、新媒体等相关领域正涌现出大量变革和创新应用,中国对教育的投资和消费也随着对教育的重视正在进一步加大。在美上市的相关行业的公司也分享着行业发展和产业格局变革下的蛋糕,目前处于快速增长期。

当下,欧洲债务危机、美国国债上限问题、华尔街投行再度集体裁员、美国就业和房地产数据不佳、欧美经济复苏前景不明朗等多种因素交错在一起使得美股市场异常动荡,中国概念股也随着美股大盘股价剧烈波动,我们无法准确把握每次低买高卖的短期机会,但是基于对行业增长、公司业务、产品形态理解下的投资指引,或许能在美股动荡下的中国概念股中寻找到好的投资机会。

(作者为i美股分析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1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