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區收入持續下滑 香港外資投行將掀裁員潮/結論是明年Q3再看金融股。明年Q3Y2Y指標會很難看

http://slamnow.blog.163.com/blog/static/19931823620111078432170/

時隔一個多月,多數外資金融機構再爆新一輪裁員計劃。

「已經有動作了。」中國內地一位外資投行交易員向本報記者透露,主要外資投行現在都有裁員,投資銀行、銷售和交易部門是投行人力成本最集中的幾個部門,「裁這幾個肯定成效最明顯。」。

上一輪裁員主要集中在歐美地區,但瑞士銀行(UBS)香港投行部的一名員工認為,如果歐美資金撤出香港,該地區則可能被列入下一輪裁員的範圍。

遇缺不補是主要裁員方式

「整個投行業績不好,所以需要削減人員來減少開支,因為人員是投行最大的成本。和單個交易員的業績關係不大。」前述投行交易員表示。

歐美市場不好是既成事實,而對於外資投行來說,中國區業績的下滑則是雪上加霜。

Dealogic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0月25日,中外資金融機構在股權資本市場(ECM)的業績雖均有不同程度下滑,不過,前十位中的中資機構總數繼續增加至6個。其中,平安證券從去年的第12位躍入前三,收入增長至42.6億美元

外 資機構方面,高盛的境況相對較差。在股權資本市場,高盛痛失第一寶座,排名下滑一位,收入為58.9億美元,同比大幅下跌49%。在其他外資投行大賺的融 資兼併(M&A)市場上,截至10月25日,高盛共完成18筆交易,雖較去年多出3筆,但收入卻小幅下滑15%至151.5億美元。

自第二季度開始,高盛已經做出反應,計劃全球裁減1000個職位,佔員工總數3%,預計節省12億美元的成本。

「當時主要是針對(香港的)交易部門。」一名高盛高華員工向本報記者透露,這一舉動是由於交易部門業績不佳。

高盛今年第二季度財務數據顯示,多數部門業績增長,唯固定收益、外匯及大宗商品交易部門的收入同比下跌53%

「從9月份到現在一直有交易員走。」高盛香港一名交易員告訴本報記者,但很難分辨其中有多少人是公司節約成本的犧牲品,因為業績表現不佳被辭退是一直都有的事情。

摩根士丹利今 年第三季度淨收入同比大漲49%至99億美元,根據Dealogic的數據,其在中國股權資本市場收入為64.6億美元,排名上升兩位至第一,但較去年同 期仍下降25%;融資兼併業務方面,其今年的排名上升3位至第五,收入達103.3億美元,同比增長47%。摩根士丹利未來三年的成本削減目標將從10億 美元左右提高至14億美元,措施包括縮減離職賠償金、技術成本等。

摩根士丹利香港的一名員工告訴記者,目前員工尚未獲知裁員計劃,在其最近收到的郵件中,CEO高文(James Gorman)僅指未來招聘會更加謹慎。

根據Dealogic的統計數據,在股權資本市場的收入縮水幅度最大的是摩根大通。截至10月25日,摩根大通完成的交易總數僅為去年同期的一半,收入為14.8億美元,同比下滑67%,排名也下降9位,已經跌出前十。

摩 根大通CEO迪蒙(Jamie Dimon)早前表示,未來18個月內將裁撤1000個投資銀行部門的工作。據業內人士的微博透露,摩根大通香港投行部的中國組在本週一(10月24日) 就被裁掉8個人,均屬較低級別的經理、分析師職位。今年第三季度,摩根大通員工總數較上一季度減少1101人,而未來裁員主要通過自然離職後遇缺不補的形 式進行。

「現在多數投行都沒有新聘人員的名額。」一位巴克萊資本香港的員工向本報記者透露,遇缺不補是主要的裁員方式之一。

今年「犯太歲」的UBS在中國股權資本市場仍然排名第四,但收入大跌51%至38.5億美元。融資兼併業務則成為UBS重要的收入來源,與去年一樣完成11筆交易,但今年UBS的收入大幅增長87%至115.5億美元,排名上升6位至第三。

10月25日,UBS公佈的第三季度業績好於預期,實現稅前利潤10億瑞郎,但其中投資銀行部門虧損明顯。該部門第三季度稅前虧損總額6.5億瑞郎,較去年同期增加60%,UBS指這一損失是由於市況不佳及瑞郎走強導致。

不過,UBS並未公佈更新的裁員計劃,本報記者就此詢問,UBS發言人表示不可置評。

沃克爾法則大限將至

沃克爾法則「逼迫」投行瘦身,已經是老調重彈。剝離自營業務的最後期限延長至明年7月21日,但這一「死緩」並未給投行更多選擇。

前述投行交易員認為,需要關閉自營交易平台是促成投行裁員的另一個因素。

沃爾克法則(Volcker)要求銀行剝離其自營交易部門,而該部門曾是投資銀行的主要盈利來源。以高盛為例,其今年上半年的收入中,超過70%源於自營交易。

政府全面實施沃爾克法則給銀行業帶來的衝擊,可能遠超各家目前短期盈利欠佳帶來的負面效應

摩根大通的一項分析顯示,如果政府只瞄準自營性質的交易,高盛可能有14%的投行營收會受影響;但如果造市交易也被列入規管範圍,該比例將躍升至52%。若政府強硬執行沃克爾法則,40%的投行收入將會受到影響

現在,摩根士丹利已經關閉了幾乎所有自營交易部門,高盛也在2009年和2010年關閉了幾個自營交易部門。

「沃克爾法則沒有覆蓋券商。」一位法律相關人士向記者解釋,這一法則主要針對商業銀行,但他認為,大型投行為了繼續獲得美國政府的資金支持,可能不會放棄銀行牌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20

聰明人為什麼也會很愚蠢 管我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db8fda0102e5ve.html

(文/ SallyAdee)福樓拜曾寫道:「大地有其邊界,人類的愚蠢卻沒有盡頭。」這件事幾乎弄得他精神錯亂。在寫給法國詩人路易莎·古內(LouiseColet)的許多封信裡,福樓拜對他那些愚蠢的同類作了生動的譴責——正是這位女詩人觸動了他的靈感,使他寫出了《包法利夫人》。在他看來,愚蠢無處不在,從中產階級的流言,到學界人士的講座,哪裡都透出一股子蠢勁,就連伏爾泰都逃不過他批判的目光。他對人的愚蠢入了迷,在生命的最後幾年收集了幾千個事例,為的是編寫一本愚蠢百科全書。然而,在這本巨著完成之前,他就突然辭世,終年58歲。有人說,他是在著書的研究過程中憋屈而死的。

將人類的愚蠢蒐集歸類,這本身似乎就是蠢事一樁。可能正因為如此,對人類智力的研究往往專注於聰明的那一端。但實際上,人類的智力千差萬別,這也產生了許多有意思的問題。比如,如果聰明是一種顯著的優勢,那為什麼我們不都是一樣聰明呢?是不是聰明有什麼缺陷,以至於腦筋遲鈍的人有時反而能佔到上風?另外,即便是最聰明的人,為什麼也容易犯傻呢?

現在看來,我們平常用來測量智力,特別是智商IQ的手段,和惹惱福樓拜的那些沒有理性、沒有邏輯的行為之間,似乎沒有什麼關係。你可以智商很高,同時又非常愚蠢。明白了聰明人會因為某些原因而做出糟糕的決定,你就會對一些大災難的成因有所領悟,包括不久前的那場經濟危機。

說起來令人吃驚:將聰明和愚蠢看作是同一條線上對立的兩頭,這是近代才有的看法。文藝復興時代的神學家伊拉斯謨(Erasmus)將愚蠢,也就是拉丁文中的Stultitia,描繪成一個獨立存在的實體,認為它來自掌管財富的神和掌管青春的精靈。另一些人將愚蠢看作是虛榮、固執和模仿的組合體。荷蘭的歷史學家馬蒂斯·范博克塞爾(MatthijsvanBoxsel)寫過好幾本關於愚蠢的書,他指出,到了18世紀中葉,愚蠢才開始和智力平庸劃上等號。「那個時候,資產階級掌握了權力,理智也隨著啟蒙運動而成為新的社會規範,」他說,「這使得每個人都得以掌握自己的命運。」

現代人研究人類能力的差異,注重的往往是智商測量,也就是用一個數字代表一個人的智力。美國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的心理學家理查德·尼斯比特(RichardNisbett)指出,智商或許應該看作是對抽象推理能力的測量才對。「如果你的智商有120,微積分就會很容易。如果是100,你能夠學會微積分,但必須努力加把勁才行。如果你智商才70,那就絕不可能掌握微積分。」智商似乎可以預測人在學業和事業上的成就。

許多因素會決定你處在智商量表的什麼位置。我們的智力差異大約有1/3取決於我們成長的環境,比如攝入的營養和接受的教育。與此同時,基因在兩個人之間的差異中所起的作用也超過40%。

這些差異或許可以在腦的神經連接中顯現出來。聰明的腦在神經元之間似乎有著更加高效的網絡連接。英國西英格蘭大學的心理學家詹妮·法瑞爾(JennieFerrell)認為,這或許決定了一個人能否在短時「工作」記憶中,將分散的觀念聯繫起來,並迅速制定出解決問題的策略。她說:「這些神經連接是建立高效心理連接的生物學基礎。」

智力上的差異已經讓一些人懷疑,卓越的腦力是否需要付出代價——要不然,我們怎麼就沒有都演化成天才呢?可惜的是,這方面的證據還不充分。比如,有人主張抑鬱症在越聰明的人當中越普遍,導致他們的自殺率更高,但是沒有一項研究支持這個主張。只有一項研究指出了智力的一個「劣勢」:智商較高的士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上更容易陣亡。不過,這個關聯十分輕微,還可能有其他因素影響了數據。

智力的荒原

另一種理論認為,我們的智力差異可能源於一個被稱為「遺傳漂變」(geneticdrift)的過程,發生在人類建立起文明、緩和了刺激腦部演化的種種難題之後。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傑拉德·克拉布特裡(GeraldCrabtree)是這個觀點的主要倡導者。他指出,我們的智力取決於大約2000到5000個不斷變異的基因。在遠古時代,那些因為變異導致智力遲鈍的人無法存活到傳下自己基因;但克拉布特裡提出,隨著人類社會越來越注重協作,智力超群的人取得了成就,頭腦遲鈍的人也能跟著搭個順風車。事實上,他說,要是把公元前1000年的某個人放到現代社會,他會成為「我們的同事和朋友當中頭腦最聰明、智力最活躍的人之一」(參見《遺傳學趨勢》,第29卷,第1頁)。

這個理論常被稱作「蠢蛋進化論」(idiocracy),那原本是一部電影的名字,影片中假想了一個未來世界,社會安全網絡在那裡創造了一片智力上的荒原。儘管有人支持這個假說,但它的證據並不牢靠。要估算遠古祖先的智力並不容易,況且人類的平均智商在最近一段時間還略有上升。至少,英國約克大學的心理學家艾倫·巴德利(AlanBaddeley)說,「這證明有一種擔心是沒有必要的,那就是智力越低的人會生出越多的孩子,導致整個國家的智力因此而下降。」

無論如何,關於智力演化的這些理論可能需要徹底轉變一下思路,因為最近的發現已經讓許多人懷疑,人類的思維活動不是只靠智商就能夠衡量的。批評者早就指出,智商分數很容易受到閱讀障礙、教育水平和文化傳統等因素的影響。尼斯比特說,「如果讓18世紀的蘇族印地安人來設計智力測驗,我十有八九會不及格。」此外,在智商只有80的人中也有能說好幾門語言的,甚至還有一個英國人參與了複雜的金融詐騙活動。反過來說,高智商也不能保證一個人就一定會理智地行動——想想那些堅持認為氣候變化是個騙局的聰明的物理學家吧!

正是這種不能權衡證據、不能合理決策的愚蠢,讓福樓拜大為光火。然而,與這位法國作家不同的是,許多科學家都不願意對愚蠢本身多說什麼——用巴德利的話來說,「這個詞不科學」。不過,福樓拜發現最聰明的頭腦也會在邏輯上犯下重大的失誤,這個認識倒是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研究情緒和智力的心理學家兼作家迪倫·埃文斯(DylanEvans)承認:「高智商的蠢人是存在的。」

這個表面上自相矛盾的現象要怎樣才能解釋?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認知科學家、因為對人類行為的研究而獲得過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丹尼爾·卡恩曼(DanielKahneman)提出了一個理論。經濟學家向來假設人類的本質是理性的,但卡恩曼及其同事阿莫斯·特韋爾斯基(AmosTversky)發現並非如此。他們發現,我們在處理信息時,腦子裡運轉著兩套不同的系統。智商測試測量的只是其中的一套,這套處理系統較為審慎,在有意識的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默認使用的,卻是另一套系統——直覺。

愚蠢的源頭

首先,這些直覺賦予了我們演化上的優勢,在認知上開闢出捷徑幫助我們處理過載的信息。直覺之中包含了一系列認知偏差,比如刻板印象(stereotyping)、確認偏誤(confirmationbias),還有拒絕模棱兩可(resistance toambiguity)——即傾向於接受問題的第一個解答,即便它明顯不是最好的答案。

這些在演化中形成的認知偏差,儘管在特定情況下可能有助於我們思考,但如果我們一味依賴它們而不加批判,它們就會破壞我們的判斷。因此,無法識別這些認知偏差,或者無法抗拒它們,都會成為愚蠢的源頭。「腦子裡邊沒有哪個開關寫著『我只會對餐廳產生成見,對人不會』,」法瑞爾說,「你得訓練它這麼做。」

這類愚蠢和你的智商無關,因此要真正理解人類的愚蠢,你需要另外一個測試來檢驗我們對於認知偏差的敏感程度。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認知科學家基思·斯坦諾維奇(KeithStanovich)就提出了這樣一個測試。他目前正在開發一套「理性商」(Rationalityquotient,RQ),用以評估我們超越認知偏差的能力。

來看看下面這個問題,它是用來測試模棱兩可效應的:傑克看著安妮,但安妮看著喬治;傑克結婚了,而喬治沒有。那麼,是有一個結婚的人看著一個未婚的人嗎?候選答案有「是」、「否」和「無法確定」3種。絕大多數人都會回答「無法確定」,因為這是他們會首先想到的答案——但仔細推敲一下就會發現,正確答案應該是「是」。

RQ還可以測量人的風險智力(riskintelligence),風險智力決定了我們衡量某些幾率的能力。比如,埃文斯指出,我們一般會高估自己中彩票的幾率,低估自己離婚的幾率。風險智力低下,會讓我們不知不覺做出壞的選擇。

那麼,哪些因素決定了你是不是生來RQ就高呢?斯坦諾維奇發現,與智商IQ不同,RQ不是由你的基因或者孩提時期的撫養因素決定的。RQ的最大決定因素是一種被稱為「元認知」(metacognition)的東西,那是評估你自身知識有效性的能力。RQ較高的人都掌握了某些策略,能夠提高這種自我認識能力。斯坦諾維奇說,一種提高RQ的簡單方法,就是在解決一個問題時先用直覺得出一個解答,再思考一下相反的解答,然後再作最終決定。這樣,對於自己知道什麼和不知道什麼,你就能建立起一個準確的認識了。

愚蠢不是你的錯

然而,即便是RQ天生就高的人,也會在自己無法控制的局面下犯錯。法瑞爾說:「你個人的認知能力可能很高,但環境決定了你必須要如何行動。」

或許你已經有所體會,情緒干擾可以成為你犯錯的最大原因。悲傷、焦慮之類的情緒會擾亂你的工作記憶,減少你用來評估周圍世界的認知資源。為了應對這個局面,你或許就會不自覺地退回到直覺模式,通過捷徑來解決問題。法瑞爾說,這或許還能解釋一些更為持久的體驗,比如「成見威脅」(stereotypethreat)。這是少數群體在知道他們的表現可能被人用來證實既有成見時產生的一種焦慮感。實驗屢次證明,這是可以降低測試成績的。

說到對愚蠢的鼓勵,或許沒有什麼比得上某些商業行為了,這是安德烈·斯派塞(AndréSpicer)和馬茨·阿維森(MatsAlvesson)發現的。斯派塞來自英國倫敦的卡斯商學院,阿維森則來自瑞典的隆德大學,他們在做出這項發現時,原本關注的都不是愚蠢。他們研究的初衷是,調查聲譽卓著的企業如何管理高智商的僱員。但是沒過多久,他們就不得不推翻了原先的課題。

同樣的模式一次又一次顯現出來:某些企業,特別是投資銀行、公關公司和資訊公司,會僱用資質很高的人。但是,斯派塞並沒有看到這些天才能夠一展所長,「我們震驚地發現,他們之前訓練出來的專長立即就被『禁用』了」。他們把這個現象稱為「功能性愚蠢」。

他們的發現用偏見和理性的理論可以解釋得通。「我們起初並沒有將卡恩曼的理論當作自己研究的依據,」斯派塞說,「但我們後來意識到,我們的研究和他在實驗室裡觀察到的那種事情之間,存在有趣的聯繫。」比如,在企業中任職往往會「禁用」僱員的風險智力。斯派塞說,「他們的行為和結果之間沒有任何直接的關係」,因此他們就無從判斷自身行為造成了怎樣的後果。企業壓力還放大了模棱兩可偏見。斯派塞說:「在複雜的機構中,模棱兩可隨處可見——而不惜一切代價避免模棱兩可的企業同樣隨處可見。」

由此帶來的後果,可能是災難性的。在2012年所作的一項整合分析中,斯派塞和阿維森發現,功能性愚蠢是造成金融危機的一個直接原因(參見《管理學研究雜誌》,49卷,1194頁)。「那些人聰明絕頂,」斯派塞說,「他們全都知道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和結構性貿易融資有問題。」但是,這些問題非但沒有人研究,僱員還會因為擔憂這些問題而面臨受到處罰的風險,或許是因為提出這些擔憂似乎就冒犯了上級。結果就是,那些原本聰明的僱員都把邏輯留在了辦公室門外。

愚蠢共和國

考慮到經濟崩潰的現狀,這些發現似乎證實了福樓拜的擔心:一大群蠢人獲得了權力,這被他戲稱為「愚蠢共和國」。經濟危機也證實了范博克塞爾的部分觀察:高智商的人犯傻是最危險的,因為他們往往肩負更大的責任:「智力越高的人,他們的愚蠢就越是會造成災難。」

在斯坦諾維奇看來,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金融機構多年來一直在呼籲,要尋找一款好用的理性測試方案。目前的RQ測試還無法像智商測試那樣給出一個確定的分數,因為你必須先比對大量自願者的數據,然後才能設計出穩定的量表,讓你能夠在不同的人群之間進行比較。然而,他已經發現,單是接受這樣的測試,就能提高我們對於常見認知偏差的識別能力,能夠幫助我們抵禦它們的魔咒。2013年1月,他開始設計這套測試題,這都要多虧慈善組織約翰·坦普爾頓基金會提供的一筆為期3年的資助。

福樓拜開啟的「事業」,會不會有人來收尾,這是另一個問題。范博克塞爾打算寫完他的第7本關於愚蠢的書之後就金盆洗手。不過,美國國會圖書館或許會在無意之中接過下一棒——他們決定將世界上的每一條推特都記錄歸檔。

對於我們其他人而言,瞭解自身的愚蠢有助於擺脫它的掌握。或許,文藝復興時期的哲學家,比如伊拉斯謨,完全能夠理解愚蠢對於我們的統御能力。在他們為愚蠢(即Stultitia)繪製的寓意畫像的下面,你會看到這樣的聲明:「主宰我的是愚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777

“如果大家把創業當玩一樣,這會很麻煩” ——訪美國哥倫比亞國際大學校長李大西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1106

李大西,現任美國國際華人科技工商協會主席、美國利曼兄弟公司助理副總裁、美國凱思比海外創業投資公司董事長、美國東方銀行董事、美國哥倫比亞國際大學校長。 (陳露/圖)

北京時間2015年7月12日,李大西像往常一樣給“中國風險投資之父”、第九屆、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寫郵件。

除匯報國際華人科技工商協會的工作內容、關心成思危病情之外,遠在美國的李大西還想告訴成自己有“一個重要的決定”,“已經接受了美國哥倫比亞國際大學的聘請,出任他們的校長”。作為新任校長,李大西想把學校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創新創業傑出大學”,郵件最後,李大西問成思危“覺得可不可行”?

但李大西沒有如往常般等到回複。就在郵件發出去的約九小時前,成思危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0歲。

從美國歸來、送老友成思危最後一程的李大西,在廣州一家酒店接受了南方周末記者的采訪。這位國家首批公派留學生代表、“李政道項目”的受益者,在經歷從研究物理到去華爾街搞金融的轉變之後,落腳到了教育。

李大西從1997年力推創新創業教育,並為之努力至今。2015年6月,美國哥倫比亞國際大學聘請他為校長,正是源於他長期致力創新創業推廣,與這所新型大學的訴求不謀而合。而在中國辦一所職業教育大學,一直是成思危的願望。據李大西介紹,成思危的這一願望一度無限接近實現,但因種種原因,最終未能辦起來。

創新創業教育與職業教育,因此成為李大西與20年老友成思危共同關註、不斷討論深入的話題。

“鼓勵全民創業, 要循序漸進”

1980年,李大西通過“李政道項目”(又稱中美聯合招考赴美國留學物理研究生項目,由李政道教授主持)公派至美國留學。如今,他有多重身份:國際華人科技工商協會主席,全國政協海外特邀代表等,前不久,他又多了一個新的身份:美國哥倫比亞國際大學校長。

1997年,李大西即意識到創新、創業的重要性。此後數十年至今,他一直在鼓勵呼籲。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初期,李大西在美國成立了美國國際華人科技工商協會。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協會將在“華爾街聽到的不同聲音”以及應對金融危機的建議,呈交給時任總理朱镕基,建言“做中流砥柱,堅決支持香港”。

南方周末:你對國內的創新、創業環境和現狀了解嗎?如何評價?

李大西:我們國內現在大力提倡創新、創業。我覺得鼓勵創新、創業是必要的,但要循序漸進。

南方周末:是指現在在大力倡導的“全民創業”嗎?

李大西:我跟你說一句實在話,我一直在鼓吹大家來創業,那是因為很多人不願意創業,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合適來創業。而且創業的成功率其實是很低的,10%的成功已經是不錯的了。

南方周末:但是2014年你在廣東省實驗學校作講座時鼓勵每個人做“創客”?

李大西:是,這個題目是我定的。

南方周末:坦白說,中國的孩子,普遍被要求好好讀書、好好高考,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當有人把創新能力、藝術、科學放到一塊,好像都是生存之外的東西。

李大西:這個肯定是生存之外的東西,我為什麽要跟他們講,就是讓孩子們想一些要緊的東西。你不能光想著高考,對不對?

南方周末:所以你鼓勵大家做創客?

李大西:對,創客是其中一個。你先要明白,創客跟創業不是一碼事。現在中國有些人把創客和創業當成一碼事了。

創客是什麽呢,創客是從美國過來的,maker,就是自己做東西。因為美國是一個很喜歡動手的國家,大家都可以自己做這個,做那個。所以,這個maker,就是鼓勵大家來做東西。有的maker就變成一個創業者,像喬布斯,他就是一個maker,就做計算機,拿去賣,後來又做蘋果手機。所以說,這個創客和創業是有關聯的,有的創客可以變成創業者,但是有的創客只是自己的一個愛好。我是鼓勵他們做創客,不等於一定要去創業。

失敗了,你才會有進步

2015年6月,李大西正式加入了高校教育校長之列。在註重創新、創業的哥倫比亞國際大學擔任校長的李大西,其主要任務就是“找到傑出的老師和傑出的課程”。李大西觀察美國鼓勵創業、創新的學校,學校氛圍和相關課程往往都做得很到位。

李大西在打造自己學校的“金牌教材”,也希望中國高校的相關課程能早日達標。

南方周末:如何看待大學生創業?

李大西:大學生去創業,成功率更低,因為他連工作經驗都沒有。我不是說他不能創業,他們中也有人創業很成功,但對大量的人來說,這會是有一定的問題。

我最擔心的是開始創業的時候,他也不懂得這個錢來得不容易。如果大家把創業當玩一樣,這會很麻煩。有的父母也不是很寬裕,把積蓄拿來給你燒掉的話,也是挺可惜的。你失敗了,你得有失敗很痛苦的感覺,你才會有進步。

南方周末:所以你很看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在你寫給成思危的郵件中,提到了要尋找優秀的老師,創“金牌教材”。什麽是金牌教材?

李大西:我給你舉個例子,像我們有一個老師,他是教創新課程的,是人工智能方向很有名的專家,跟現在國家工程院的院長周濟是同學,他們還一起出過一本書。這個老師先後在中國、加拿大創業過。只有這樣,他體會到了創業中的酸甜苦辣,通過他講出來的話,就會很心動。所以這些案例會成為我們的金牌教材。

南方周末:那麽在您的觀察里,國內有無這樣的金牌教材?其創新、創業教育做得如何?

李大西:我再給你舉個例子。如南京大學,我知道他們也有一個創新學院。但是,我並沒有看到他們開出一個創新、創業的課,而他們只是辦一些培訓班而已,沒有系統的課,只是培訓班。我覺得其他學校可能也有類似的問題。

南方周末:為什麽那麽在意學校的創新、創業課?

李大西:因為學生在接受系統教育的過程中,會慢慢明白自己合不合適去創業。不一定你聰明你就能夠創業,不是說你很豪爽、很爽快,你就行。比如股票市場的交易員,他們經常在培訓,實際上就是在淘汰。我跟一些有經驗的交易員聊,他們說有的人是教不會的,有的人教了以後就會。這個過程,實際上把這些交易員淘汰掉之後,就剩下比較懂行的人了。

創業人員可能也有點類似。

“大家有點歧視職業學校”

2013年,在紐約創新與合作峰會上,成思危上臺發言,聊到教育的重要性,成思危說,“經濟只能解決今日問題,科技保證明天,只有教育能確保後天”。李大西坐在臺下,頻頻點頭。

教育是他與成思危之間,經常討論的重要議題。成思危做過中華職業教育社的理事長,這是一家成立近百年的機構。李大西知道,老友成思危一直有一個願望,“做一個中國職業教育大學”。

南方周末:你和成思危討論辦一所新的職業教育大學,是源於對現有的大學不滿意嗎?

李大西:我覺得兩個方面吧,一是職業教育不夠廣泛,現在很多一線上的工人,都沒什麽培訓。中國人有個很麻煩的事情,就是很多人是能糊弄個事情就糊弄。像德國人他當個技工,會為自己從事的這個職業而驕傲。他把它看得很重。這個看重有兩個方面,一是在態度上,對技術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第二,當做一門技術,會紮紮實實地學。

南方周末:德國的職業教育,歷來被推崇。

李大西:確實,德國的制造業水平和質量為什麽高?我跟德國朋友聊,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德國的工人都經過職業學校的系統培養,職業學校培養兩個東西,一個是敬業精神,一個是實際操作的技能。

南方周末:剛才說中國的職業教育有兩個問題,那麽還有一個是什麽?

李大西:就是大家有點歧視職業學校一樣的,就覺得好像是低等的人才去,你看什麽一本、二本、三本,然後才是職業學校什麽什麽的。我覺得這也是不應該的,很聰明的人也可以去念職業學校,你喜歡就行了。

南方周末:是不是因為現在中國職業學校里上升空間一定程度受限?

李大西:對,我是覺得應該給他這麽一個空間,你不一定想這是另外一回事,但是只要你想,總還有一些機會給你的。一個社會要穩定,就要使得下一層的人有機會往上升,所以咱們一定要提供很多上升的通道。

南方周末:在我國,大家普遍的觀點是以找工作,作為衡量職業教育能否成功的指標。你同意這樣的觀點嗎?

李大西:我覺得不能夠絕對這麽看。一個職業學校如果教出來的學生都找不到工作,當然會有問題,但是你不能單把找工作,也就是把就業率作為唯一的標準,那就不應該。

南方周末:還應該有哪些衡量標準呢?

李大西:教學成果。很重要的就是到了這個崗位以後,這些學生有沒有用,我覺得還是得往後看。你看中國很多事情都是急功近利,這不行的。培養的學生要看到他們對社會有什麽貢獻,就要看在單位里面起何種作用。

所以,我主張用人單位跟職業學校合作。前兩年在學校,最後一年主要由用人單位來派人教。當然不等於說這些人畢業了就全去這個用人單位。而且因為實踐的人來教他,對這個學生去找別的工作也有好處。

本科轉職校“一刀切”,要慎重

近年來,不斷有人大代表提出將三本院校適當轉化為職業學校的提案。褒之者有之;貶之者亦不少。

2014年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教育部副部長魯昕表示,中國高等教育將發生革命性調整。調整的重點是1999年大學擴招後“專升本”的六百多所地方本科院校,這些地方高校,將逐步轉型做現代職業教育。

南方周末:在職業教育學校的發展中,政府應該怎麽去理清這里面的權責呢?可能它是一個很關鍵的角色。

李大西:應該熱情支持,增強大家的這種光榮感、榮譽感,其實行行出狀元。我跟你說,也是給大家一種縱向、橫向流動的機會。如果你覺得這個東西還可以做得更好,你要轉換,要上升,都要給一個機會。這樣就比較容易做到人盡其才嘛。

南方周末:政府目前給出了“熱情支持”,2014年教育部副部長魯昕提出,要將七百多所地方本科院校,逐步轉型為職業教育學校。

李大西:我說句實在話,我歷來不是很同意這種叫做一刀切的做法。我覺得是可以鼓勵他們去調整、轉向。當生源越來越少的話,他們自己本身就有這個危機感,招不到人。但是我覺得一定一刀切也不行。像在美國,美國教育的精銳的部分是私立學校,你看像哈佛這些名校,其實都是私立的。我們中國私立學校剛開了一點,當然這個水平總的比公立還是差一點。但是你一定給他留下空間往上發展,不要一刀切,我很不主張這個做法。

而且應該培養一些民辦學校,讓他們往上升。你想把它辦成一個一流學校,你還要努力個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我覺得給人家個機會,給人家個空間。

南方周末:美國的大學的職業教育是怎麽一個樣子?

李大西:美國有比較專門的職業學校,還有社區學校。他們有一個好處,他給你一個流動的空間,這個社區學校過了兩年以後你就要有一個選擇,你就要繼續去做你的工作,或者你還可以升大學,還可以申請,就是職業學校也是類似的。一個很重要的不同就是給你一個很大的空間,讓你可以向上向左向右這樣去發展,中國也應該這樣子。

李大西

1948年出生於廣東普寧,1975年畢業於華南師院。現任美國國際華人科技工商協會主席、美國利曼兄弟公司助理副總裁、美國凱思比海外創業投資公司董事長、美國東方銀行董事、美國哥倫比亞國際大學校長。 1980年,李大西參加中美物理研究生入學考試(CUSPEA)獲全國第二名,考取“李政道項目”,赴美國紐約市立大學學習物理,並取得博士學位。此後,轉入博士後階段的研究,主要研究當時物理理論界最熱門的“超弦理論”。 他於1997年發起組織國際華人科技工商協會(CASB),為科技與工商搭橋,為中國和世界搭橋。1999年,李大西與80名協會的核心成員成立“工商協會海外創業投資公司”,主要目的是為希望回國創業的留學生和科技創業者提供援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192

金融業的苦日子會很久!

2016-04-25  TWM

全球利率愈走愈低,債券又有高達七兆美元規模呈現負報酬,加上金融科技崛起,銀行業的苦日子恐怕會持續很久,這是大家必須要有的體認。

過去,銀行業是最光鮮亮麗的金飯碗行業,但受到全球性經濟不景氣衝擊,再加上網路時代各種新金融商品出現,現在又加上一個負利率或超低報酬的時代,銀行業已成二十一世紀最艱苦的行業。股價的暴跌,意味了金融業真正的苦日子。

最近MarketWatch統計全球金融股的表現,赫然發現全世界主要金融機構,除了富國銀行、摩根大通(J.P. Morgan)及香港的中銀香港外,大多數銀行都比二○○八年金融海嘯前的高位回落很多。其中最慘烈的,是去年虧損六十八億歐元的德意志銀行,及在○八年金融海嘯中差一點沒頂的花旗集團。

花旗集團股價暴跌八六%,德意志銀行慘跌八二%,跌幅超過七成的還有在香港掛牌的渣打銀行及歐洲上市的瑞士信貸。在金融海嘯之前,瑞士信貸股價一度漲到九十四.八瑞朗,如今慘跌到十三瑞朗附近,比金融海嘯之前的高點慘跌七九%。而與瑞士信貸一樣跌幅的,則是渣打銀行。

慘跌!

渣打與匯豐 獲利與股價皆疲軟渣打與匯豐都是在香港上市的大型金融機構,這兩家金融機構的慘跌,讓香港投資人印象深刻。

渣打銀行九○%的收入來自亞洲、非洲及中東,在新興市場前景惡化後,人民幣和其他新興市場貨幣在一五年先後貶值,影響了渣打銀行以美元計價的獲利。再加上渣打大約有二八六億美元對油企的放款,在油價回升遙遙無期的狀況下,市場估計全球將有大量油企跌入破產邊緣,渣打在一五年出現稅前十五.二三億美元的虧損。

渣打一三年股價一度創下二四五港幣的天價,這次慘跌到四十二.五五港幣,股價最大跌幅超過八成。

而同樣有三四○億美元油元貸款的匯豐控股,去年全年淨利有一八八.七億美元,遜於一三年及一四年。但令投資人最在意的是,匯豐控股在去年第四季因為繳納違規罰款造成虧損,結果股價從六十三.三港幣慘跌到四十五.○五港幣。匯豐及渣打是香港兩家重量級銀行,股價的重挫,也直接影響恆生指數的表現。

而匯豐大本營仍在歐洲,尤其是英國。從金融海嘯以來,全世界的中央銀行扛起了救經濟的重責大任,從降息到QE(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等到利率降到零,已降無可降的地步,這些年又生出一個救市奇招,就是所謂的負利率。照理說,貨幣愈來愈寬鬆,金融機構應該有更多生意可做才對,因為各國央行降息最大目的,是要資金透過銀行放款給企業,增加整體流動性;可是負利率卻令金融機構變成了最大輸家。

從最早實施負利率的歐洲,及今年宣布負利率的日本來看,現在金融機構都成了「受難者」。三月歐洲央行宣布六大寬鬆計畫,負利率拉大到負○.四%,銀行存款利率從○.○五%變成零,銀行業營運壓力又加重了。去年歐洲債券殖利率不斷下跌,德意志銀行陷入CoCo債(應急可轉債,Contingent Convertible Bonds)風暴,一五年虧損六十八億歐元,股價一度跌破十五歐元,由於德意志銀行大到不能倒,為此,總理梅克爾協助回購數十億歐元債券救急。

歐洲金融機構的融資結構中,歐元區的間接融資,占整個金融機構信用供給七成以上,歐洲央行釋放的廉價流動性到了企業手上,在銀行利率普遍較發債成本高的情況下,企業會先償還銀行貸款去槓桿。

銀行資金堆積,結果流動性只是變成超額準備金又回流央行,並沒有流到企業。歐洲央行以負利率希望迫使銀行堆積的流動性回流,結果持有現金成為企業更佳的選擇。

歐洲的企業加速去槓桿,努力向銀行還錢,銀行變成企業與央行的夾心餅乾,銀行被央行懲罰利息,企業增加還款,盈利自然不斷收窄。歐洲今日之困窘,正好是日本野村總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過去看日本企業資產負表調整的寫照,銀行股價當然一蹶不振。

低利率及負利率,干擾各種銀行間的利率及利率衍生性商品,以致各種套利合約發生虧損,再加上新興市場股匯市波動大,非利息業務愈重的銀行,股價也傷得愈重。像美國銀行業獲利相對穩定,但是專注投資銀行業的摩根士丹利股價從四十一.○四美元跌到二十一.六美元,跌幅比其他銀行同業大很多。

過去幾年,全球投資銀行業受傷慘重,今年讓台灣投資人最有印象的是英國巴克萊銀行(Barclays)宣布結束亞洲投行業務,率先關閉台灣及韓國據點,下一步可能結束印度業務,同時也打算打包出售亞洲私人財富管理業務;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則是把亞洲股票業務外包給野村旗下的全球電子券商Instinet;法國興業銀行(Société Générale)則決定關閉印度業務;高盛則決定縮減固定收益部門一○%人力。

對比!

各國央行奮力寬鬆 大銀行卻苦哈哈這與全球央行不斷走寬鬆的路形成了強烈對比,各國央行從降息、量化寬鬆,接著是負利率,《經濟學人︾預告下一步只剩下直升機直接從天上撒錢,這些年單是央行購債增加的貨幣供應不知有多少?但是銀行的經營卻愈來愈辛苦,特別是寬鬆愈大力的歐洲及日本都出現反效果,央行不斷釋出流動性,企業卻拚命還錢,銀行股價則是跌更多。

歐洲最具代表的是德意志銀行、瑞士信貸及匯豐控股,而日本在日銀總裁黑田東彥祭出負利率之後,日本股匯市都出現與原先預期相反的變化,日本在宣布負利率後一個月之內,股市暴跌兩千多點,連日本退休基金都出現虧損。日本零售龍頭優衣庫(UNIQLO)的母公司迅銷集團(Fast Retailing)第一季出現二二八億日圓匯損,上半年淨利四七○億日圓,比去年同期減少五五.一%。

原來是日圓不但沒有趨貶,反而因利差交易大幅升值,日圓兌美元在去年六月創下一二五.八四的新低之後,這回突然狂升到一○七.六五,《今周刊》專欄作家之一的榊原英資先生更預測,日圓可能升破一○○日圓大關。本來黑田要逼出更多資金流到企業,日本民眾反而囤積更多現金,市場完全朝著當局如意算盤的反方向在變化。

裁員!

金融科技衝擊 美國銀行業勢必做調整日股大跌,銀行成了重災區。近半年瑞穗控股從二八○.四跌到一四九.三日圓,股價跌了五成;三菱東京UFJ從九三六.八跌到四三一.九日圓,股價跌了五三.八%,若從金融海嘯前最高一九六○日圓起算,股價跌了七八%;日本第二大的三井住友集團則從五七七○跌到二八一九.五日圓,股價也跌五一%,三井住友在金融海嘯前,股價最高是一三九萬日圓,後來一股拆成十股,從金融海嘯的最高價跌下來,三井住友股價也是災情慘重。日本銀行的無力,正是日本經濟頹勢的縮影。

○八年美國爆發金融海嘯,是全球金融重災區,但是這些年美國靠著QE的重建,金融機構反而相對體質健康。

目前富國銀行市值二四四九.五億美元,摩根大通市值二二六六.三億美元,是金融海嘯後碩果僅存的兩大贏家。

最近進入超級財報周,美國六大銀行獲利初估將較一五年減少二○%,高盛已預告今年獲利可能是一○年來最差的一年;剛剛公布獲利的富國銀行第一季淨利五十五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縮減五%;花旗集團已預告首季獲利三十五億美元,EPS(每股純益)僅一.一美元;FactSet的資料顯示,S&P五○○的金融業者首季獲利將比去年同期減少八.五%,在銀行業頻頻發布獲利預警中,美國銀行業正醞釀裁員。

首先是業績表現最好的摩根大通,將裁減亞洲區財富管理業務五%員工,多數是新加坡及香港的員工,香港已有超過十人離職;花旗集團三月裁減英國交易部門七十名交易員。全球金融市場首季黑天鵝頻傳災情,讓交易活動大幅減少,加上金融科技(Fintech)衝擊傳統銀行業,連體質最好的美國銀行業,都必須對業務做出大調整。

至於一直保持高速成長的中國銀行業,在人民銀行連續五次降息後,中國銀行業的淨息差大約二%左右,利差縮小已壓縮到銀行業的獲利。去年中國四大銀行獲利幾乎是零成長狀態,例如,工商銀行淨利二七七七億元人民幣,只成長○.五%;建設銀行淨利二二八八.八六億元人民幣,成長○.二八%;中國銀行淨利一七九四.一七億元人民幣,只成長一.二五%。

而工行每股派息○.二三三六元人民幣,減少八.七%;建行派○.二七四六元人民幣,減少九%;中國銀行分派○.一七五六元人民幣,減少七.九%,派息的比率都顯著減少。

而股價低反過來造成高股息殖利率景象,工商銀行有六.三九%,建行有六.五一%,中國銀行有六.四六%,在香港及中國,息率超過五%的公司並不多見,但中國的銀行股息率奇高,是因為經營體質被打上問號。

壓縮!

留意中國銀行業呆壞帳黑洞化目前中國的銀行業正面臨「呆壞帳黑洞化」,一個是中國整體債務快速上升,另一個是銀行的逾放呆帳正快速增加。中國各部門的總債務占GDP(國內生產毛額)比重已從○八年的一七○%上升到一四年的二三五.七%,六年間上升六五.七%。根據麥肯錫的算法,中國債務占GDP比重從○八年一八四.六%上升到一四年的二七八.九%,六年上升九四.一二%。○八年金融海嘯後,世界各國都努力去槓桿,只有中國努力擴大槓桿。

台灣的銀行業過去一年也很慘澹,去年人民幣貶值,全球金融市場震盪,富邦金控備供出售金融資產損失一度高達九四一億元,造成股價從六十九元急殺到三十四.七元,股價狠狠跌掉五成。一五年全體金融業淨利五六一四億元,是近三年最好的一年,但今年首季獲利都顯著縮水,富邦金首季淨利八十九.一四億元,減少五五%,國泰金首季淨利八十四億元,也減少五三%。

金融股股價的下跌已是類股之最,今年看起來狀況仍不妙,一月以來,金融股成了外資提款機,與外資積極買超台積電、中鋼形成強烈對比。

在利率走低,全球債券高達七兆美元規模呈現負報酬的情況,加上金融科技崛起,銀行業的苦日子恐怕會持續很久,這是大家必須要有的體認。

撰文 / 謝金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552

為什麽你做的產品會很容易死掉?丨黑馬薦文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926/158939.shtml

為什麽你做的產品會很容易死掉?丨黑馬薦文
三節課 三節課

為什麽你做的產品會很容易死掉?丨黑馬薦文

請相信我,沒有什麽“渾然天成”的商業模式。

推薦人:黑馬哥

推薦指數:☆☆☆☆

閱讀時長:全文2131字,閱讀需要5分鐘。

 

推薦理由:最近,業內知名的產品高手,蟬小隊創始人純銀V,從《氫氣球落下》開始,連續發布了多篇關於蟬小隊解散和融資失敗的文章,並對之前的創業過程做了反思。這似乎在提醒我們,還有很多我們眼中曾經看到的“最美”產品,在現象級之後持續低迷,甚至靜悄悄地死亡。

扼腕嘆息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背後的問題究竟出在哪兒。本篇文章出自INTERCOM聯合創始人,他反思了產品戰略中常見的“商業模式四大坑”,值得獨立規劃產品的負責人好好讀一讀。

本文由三節課(微信ID:sanjieke)授權i黑馬發布,三節課編譯。

*本文部分內容根據國情,重新匯總改寫

產品體驗好,還解決了問題,有錢賺。人們通常就會認為,這個軟件的商業模式是渾然天成、祖師爺賞飯、實現了“商業和設計的完美結合”的。但請相信我,沒有什麽“天成”的商業模式。

互聯網行業經歷了多年的驗證,已經證明,產品導向只能造就短期的成功,影響成功更重要的,是長期持續的商業模式。看過多年的案例之後,筆者總結了一個三分法,請看下圖:

640

性價比、可行性、需求度,是我總結的商業模式三分鑒定法。先別被這些名詞套住,我們來具體說說產品戰略時常見的一些坑。看看這些坑究竟忽略了什麽。

1號坑:不重要而低頻的問題

640-2

(三節課註:經常看三節課文章的同學應該很熟悉這張圖)

我們可以把產品放進這張四象限圖,無論你把產品放在哪個領域,你都有機會打造出體驗非凡的產品。以下的這三個象限,是比較好的:

高頻且重要:例如協作編輯文檔、電子郵件、即時通信等。

高頻不重要:例如分享圖片、觀看視頻、遊戲等。

低頻但重要:例如安排年度旅行、購買生日禮物、線上看病等。

那麽第四個象限呢?不重要而低頻的問題可能是有需求、解決方案也可行的,但性價比就不好說了。人們不會在這些需求上花什麽錢,而且由於使用頻率低,你也很難通過廣告或贊助資源的置換實現變現。

總而言之,如果你選錯了所在的象限,你可能生於產品,敗於商業模式。一些問題之所以反複出現,難以解決,原因往往只是因為它們不值得被解決。

2號坑:太便宜又太複雜的產品

640-3

如果要在成本很低的情況下,做好成交向的運營,你需要遵循以下的方法,確保你的單位經濟效益健康可控。

你要有以下的心理準備:

你根本沒有真金白銀來獲取用戶(正面的口碑宣傳很重要)

你根本無法花錢購買支持服務(所以你的產品必須近乎零缺陷,並且易於學習/使用)

用戶註冊成本也是你無能為力之處(所以一定要把成交轉化過程做得足夠順暢)

用戶導向的企業可能會比較糾結了。人人都想先保證用戶體驗,並優先幫用戶用好自己的產品。但是單位經濟效益不相信眼淚,這些冷冰冰的數據並不想和你說話可能會向你直接扔一張破產的賬單。

轉化一個新用戶需要幾天?讓一個新用戶花錢需要幾天?平均每個消費用戶能幫你賺多少錢?這還沒計算你的用戶獲取成本(渠道、廣告、市場等)。你要下決心算清楚這個模式是否收支平衡,因為就算你現在有錢可燒,只要模式不平衡,就遲早是死。

優化收支的重點不在於“提高轉化率”:因為調整不見得管用。對於一些新模式,你要做的主要是先對模式試錯。結果不好控制,但價格還是可以控制的,因此就可以從這里著手。如果你的結論是沒人會為此付費(廣告費和用戶付費都不行)那你的產品需求本身可能就是無解的問題。

3號坑:強行解決用戶不知道或者不在乎的問題

每當我無數次重複地看到鼓吹“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XX超流暢體驗、XX界面清爽”類型的產品時,我都無法自制地感覺心塞。把自己的優勢總結起來,集中突破用戶需求,總體上當然是好事,但是跟用戶無關的信息不但無用,還會給用戶的體驗雪上加霜。

用戶如果“想不到”,有時候代表的是——完全不知道、不在乎對這個問題的存在,那麽你根本無法讓他對解決方案買賬。絕大多數“解決問題”的用戶行為,都是在解決不好用、不能用,導致了自己痛苦、困惑的問題。你的界面清爽不清爽、你的解碼器用了什麽NB的代碼庫,這種情況,對用戶來說基本不屬於問題。

很多產品的問題不是出在品質上,問題的優先級首先是由活生生的用戶行為決定的。如果你的潛在用戶並不關心某些問題,你也不應該太關心。

4號坑:在本該由時間解決的問題上浪費太多時間

最好的軟件產品都是一邊創造一邊消費的。產品創造者本身也是用戶,用戶本身也是創造者。也就是說,一些特定的問題在早期註定是無法解決的——因為時機不對、經驗不對、這屆用戶不對。

處理這類問題,我有兩種萬能的建議:

公司體制下獨立出來的,方向清晰,但為效率而糾結的小團隊,需要下決心把拖延效率的工具換掉。

在方向上舉棋不定,為產品而糾結的大團隊,內部孵化一些最小化產品,可能會發現比原有產品更有價值的點子。

產品和對應問題是息息相關的,所以如果你對問題的理解還比較模糊,那麽你的解決方案自然就會模糊,模糊導致糾結,糾結導致停滯,停滯導致死亡。反之,如果你的理解已經足夠清晰,那麽解決方案也就清晰,清晰形成方案,方案形成方向,有方向的情況下比拼執行力,才可以稱得上戰鬥。

所以,花時間把方向搞清楚,或者把效率提高吧。

產品品質並不是全部

以上的這些問題,絕大部分現象級的產品成長中幾乎都經歷過。一切產品問題最後都要回歸到商業模式問題。合理化、可持續的商業模式,是其中的重點。缺失了好的商業模式,在激烈的競爭和價值導向下,產品的品質便無從體現。而許多堪稱偉大的產品忘記了這樣的道理:生存,是最重要的產品戰略。

產品 戰略 需求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684

微信要推的公眾號付費訂閱會很火嗎?不會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216/161246.shtml

微信要推的公眾號付費訂閱會很火嗎?不會
小馬宋 小馬宋

微信要推的公眾號付費訂閱會很火嗎?不會

即使微信付費訂閱開通,其他內容平臺也不會有太大沖擊。

本文由小馬宋(微信 ID: zhongguowenlian)授權i黑馬發布。

知名互聯網觀察者keso老師宣布去36氪做付費專欄的同時,引出了馬化騰在其微信朋友圈下留言說:應該等微信公號付費訂閱啊。並指出付費訂閱會盡快反饋,因此有人推測,微信公號付費訂閱會很快推出。

進而有人覺得,以羅輯思維的“得到”為首的內容收費可能會遭微信截胡,開始為羅胖們的創業前途擔心起來。其實,我個人的觀點是,不會,這個肯定系數達到99%。

我在去年8月份就寫過一篇文章,那個時候微信的付費訂閱據說就已經內測一年有余了,至今還沒有推出,而得到它們已經奔跑一年多了。

在森林中,大象固然有巨大的優勢,但螞蟻卻比大象的種族要堅強得多。鑒於小程序推出後的三天熱度,我對微信付費訂閱持懷疑態度。

半年過去了,我的觀點依然沒有變,我當時的觀點依然適用,如下是去年8月份寫的文章,我略作了一些修改。

微信“付費訂閱”悄悄內測,內容平臺會遭截胡嗎?

這幾天討論微信“付費訂閱”功能的突然多了起來,其實微信這個功能據說已經內測(或者說猶豫吧)快一年了。

有人會聯想到,當年騰訊推出微信,直接幹掉了微信的前輩“米聊”,微信“付費訂閱”會不會截胡了其他內容平臺呢?

我個人覺得不會,因為付費內容的本質與社交應用是兩回事。社交應用是一種商業模式,它遵循的規律是冪次定律,也就是說你的價值與用戶數的平方成正比,你用戶越多越有價值。

微信截胡米聊,其實就是靠它快速獲得用戶的能力,這一方面得益於QQ多年的用戶積累,另一方面也是微信在互動上推出了新玩法。

付費內容則不是這樣的。內容就像是一部電影,理論上來說,電影是不屬於任何平臺的,優酷買了版權,大家就在優酷看,奇藝買了版權,大家就在奇藝看。所以微信付費訂閱的推出,只會讓優質內容的生產者獲得更多變現的渠道,但不會對現有內容平臺有多大沖擊。

而且,微信付費訂閱的內容交付,還是有其形式的限制。比如喜馬拉雅的內容是聲音,我可以連續收聽,對內容的訂閱、搜索和使用都會比微信方便。微信公號的內容交付,到目前看,依然是圖文形式為主流,這個形態如果不變,那優勢不會太明顯。

所以,即使微信付費訂閱開通,其他內容平臺也不會有太大沖擊。

首先是內容形式的不同,讓各個平臺產生了天然的壁壘。比如得到的內容是以聲音為主,知乎、分答是問答,優酷奇藝是視頻,社群其實也可以算是付費內容,但形式更加複雜,kindle和多看是電子圖書。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在線教育內容,這些傳統上就一直收費,而且使用的工具更加複雜,微信不可能一夜之間做到如此大的改變。

其次,各家的對內容的定位也不同。優酷奇藝、喜馬拉雅,原則只是內容的分發平臺,自己生產的內容占很小一部分,而且以娛樂節目為主。

知乎和分答,則是問答形式的UGC,更強調回答問題人的身份和專業性。研習社、插座學院的在線課程,則是聚焦在主題學習上。

得到的內容,主要由內容由專業編輯和聲優組織生產,其付費訂閱則是通過專業編輯和行業專家共同打造,不僅是一種日更的產品,還是一個逐漸成型的社群運營。相信各位也可以想見,微信的付費訂閱內容會是什麽樣的產品。

第三,微信的付費訂閱僅僅是一種內容的交付形式而不是創造了一種新內容。之前微信的公號大V很多通過寫書變現,其實就是一種交付形式的不同,如果我把書里的內容連載,那就是一本每日一更的訂閱書。

如果不用微信交付,那我就用別的形式去交付。所以,應該擔心的人,是現在他的內容形式可以用微信訂閱的方式交付的那些內容,因為那才是真的搶了別人的生意。

比如文學的連載,會不會日後被微信蠶食?當然這只是一種猜測,用戶的遷移還是有一定成本的。

那麽,微信的付費訂閱難道沒有那麽大威力?

其實可能看起來威力很大。我只是說,可能不會對其他平臺產生影響,但是公號的付費訂閱這種習慣,一旦被發掘出來,就像微信紅包讓中國人的移動支付活躍起來一樣,成為一個巨大的機會。

這將是優質內容生產者的春天。

但不要激動,這個機會並不屬於絕大多數人,不要開心地以為,微信開放了付費訂閱,你就要趕緊去做內容創業了。內容付費的機會是給那些常年堅持學習和寫作,具備內容創作能力的人準備的。既然我們老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你在這方面又沒有任何準備,湊啥熱鬧呢?

付費訂閱有問題嗎?

還是有些問題需要解決。

比如,很多內容生產者,是很在意自己的內容影響力的。付費訂閱之後,閱讀量是一定會成級數下降的,這是內容生產者直接用內容收割利益要付出的代價。

你看和菜頭在“得到”開付費訂閱專欄後,還是會隔三差五在自己公號里更新文章,因為他還是放不下自己的影響力。所以這里面臨一個選擇,究竟是直接用內容變現,還是通過內容擴大影響力,然後找別的途徑變現?

比如,盜版的問題,按照我國創業者的習慣,付費內容一出,由於其盜版的難度極低,內容生產者又不具備系統的反盜版能力,即使你內心知道這是內容收費必須要接受的事實,絕大多數內容生產者還是內心很憤怒的。

微信的原創保護無法完成這個使命,畢竟盜版者可以通過郵件、群組、圖片等各種手段出售。不要低估我國盜版者的智商,他們在如何耍小聰明這件事上還是很有水平的。

比如,在用戶的時間和註意力極度稀缺的情況下,付費訂閱會帶來一些別的後果。付費訂閱如果火了,將會是一個流量殺手,每篇文章的閱讀會給用戶帶來極大壓力。

以前的免費訂閱,可以一目十行讀一篇文章,但這也算是一個閱讀量,現在付費訂閱後,免費訂閱的閱讀只能排在後面,那麽微信的流量會不會大幅降低?這會考驗微信的產品設計智慧。當然這個也不用太擔心,使用免費的自然比付費的要多很多。

再比如,以目前微信公號的內容來說,還都遠未達到收費內容的標準。這不僅僅是原創與否,因為搜集和精選資訊本身也是有價值的。也不在於,這個內容的精彩與否,精彩的內容未必就適合付費。四六級補課其實一定不精彩,但是依然有人付費聽課,天才小熊貓的廣告很精彩,但未必有人樂意付費觀看。

這個問題的本質在於,一個可以收費的內容,看起來不是現在公號文章的樣子。收費內容需要很多另外的條件,為什麽一本書可以收費呢?為什麽一個四六級試題匯編也能收費?但是公號文章卻不能收費?這個需要仔細研究,我不展開講了。

所以說如果目前的公號作者想要去做收費內容,那一定是另起爐竈再去設計自己的付費訂閱內容。

文章的最後,表達我對內容付費的幾個觀點:

1、為內容付費其實從來就是存在的,比如雜誌、書籍、有線電視月費、電影、培訓等等各種內容就一直是收費的。如果你要為別人生產付費內容,那就要借鑒此前這些收費內容的一些形式和方法。

2、微信的付費訂閱短期內不太可能有很大進展。畢竟讀者和作者都需要一個適應,而且很明顯,大部分作者是無法靠目前的文章形態收費的,內容產品的打磨和設計都是一個問題。但如果有人能夠提前做準備,就會收獲紅利。本人曾經試著開過一個公號叫“小馬宋的創意課”,日更,只講案例。看起來是有收費的可能的,這種。但是因精力所限,目前停更。

3、付費訂閱絕對不會一統天下。這就像360免費之前的收費殺毒軟件一樣,早就明白過這些商業邏輯的人們,也會明白免費也有它的邏輯和道理。而且有些公號作者,靠廣告可能比靠收費還要舒服,他就會更關註做流量,而不是關註付費訂閱。

4、微信付費訂閱,只是一種內容的交付方式,就像是我買一個蘋果手機,你是在天貓賣還是在專賣店賣,這個方式不是最重要的,蘋果手機其實是最重要的。所以好內容不會被渠道綁架。

5、公號文章的打賞功能,跟付費訂閱是兩個邏輯。打賞是閱後付費,基於個人的欣賞和啟發感,文章要想獲得打賞,更在乎單篇的精彩程度和啟發感;付費訂閱是提前付費,基於消費者對未來交付產品的預期,更在乎整體產品的設計和規劃。

微信付費閱讀 內容平臺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55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