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郭際勝聚焦董監改選 拉高投資勝算 「郭大俠」專注股海十年 散戶變大戶

2012-02-13  TWM




網路知名部落客郭大俠,十多年來 的股海征戰經驗,淬煉出一套值得散戶用心咀嚼的方法,而其中多次掌握董監改選行情,更早已是投資人相傳的經典戰役。

因此新春開年,具董監改選概念的個股值得觀察。

撰文‧葉揚甲

龍年開春後,一切又是新的開始,面對全球依然波動的經濟樣貌,你準備好因應之道了嗎?事實上,不論接下來的盤勢如何發展,重點還是在於投資人自己,是否能 不再隨波逐流,達成設定的獲利目標。但想怎麼收穫,就先怎麼栽,以散戶自居的財經作家郭際勝就直言,「股票賺錢不難,難的是持之以恆地努力研究。」從退出 職場到專注於投資市場的十多年來,郭際勝從散戶搖身一變成為股市大戶,雖然財富早已自由,但他仍在投資這堂課上做足了功課。從過往的成功戰役中,郭際勝首 先點出,公司若適逢董監改選年的話,至少在股東最後過戶日︵股東會前六十天︶前,股價下檔都會有買盤支撐,因此具董監題材的個股,勝率會比較高。

布局中鋼構 賺得第一桶金董監改選前,籌碼不易鬆動,在大宗賣方不多的情況下,股價上漲機率自然較高;而其中觀察點在於,大股東結構、公司價值,及前幾次選前的股價變 化。不過郭際勝提醒,枱面上的董監持股比率,大多只能參考,並非代表公司董監事真正所能控制的股數。至於是否有董監選舉行情,重點還是在公司有沒有價值; 如果公司具價值,股價卻低於合理價位,那麼自然會吸引有心人士介入,進而將股價向上推升。但如果曾經有過董監改選行情的公司,「因為已經炒過、協調以後, 下次再發生的機率不高。」搭上一九九八年中鋼結構董監改選行情,賺得第一桶金的郭際勝認為,若個股具董監改選題材,大概在股東會一年前就會開始醞釀,市場 派大戶會在此時吸收籌碼。按時間回推的話,在一一年八月股災時莫名抗跌、今年又即將董監改選的公司,或許其中大有文章。

當然,市場派在偷襲時,一定會刻意低調且不著痕跡,因此郭際勝建議,若要布局,最好去搜尋過去不曾炒過,基本面不錯、具價值的公司;反之,如果市場派明目 張膽地蒐籌碼,動作太大引來眾人目光的公司,往往到最後雷聲大、雨點小,散戶想分一杯羹,反而被套牢。

須注意的是,要徹底了解一家公司內在價值,並沒有標準作業程序。雖然,當公司價值比股價高時即可逢低布局,這樣的價值投資道理無人不知;但要做到各面向搭 配,無論是從轉投資、土地資產,甚至無形資產像是商譽,及公司本業的市場競爭力等,種種角度去思考公司的真正價值,絕對需要研究精神與投資熱忱。這也是人 稱「郭大俠」的郭際勝所一再強調的:「散戶要勤做功課,不然真的別進場。」除董監改選外,最好還要擁有另一項散戶保護傘,也就是財報能夠一目了然的土地資 產,「最好年代久遠,從沒重新估價」,只是土地題材發酵的時間通常拖得很長,但真炒起來,股價還是會有所表現。同時擁有董監改選及資產題材的東元,在二 ○○○年初時就曾讓郭際勝獲利頗豐,再加上當時東元轉投資的聯電,帳面價值每股才一.五元,市價卻高達八十元,大俠掐指一算,勝率著實不低,「散戶就應該 鎖定這類股票」。

郭際勝口中的「好股」,就是適合散戶投資的股票,如果從上市公司中,只選擇有董監改選的股票,在剔除曾發生過經營權爭奪、家族或關係企業交叉持股、大股東 為政府機關、本業或資產狀況不佳,以及股價在五元以下的雞蛋水餃股等公司後,標的大概只會剩五%,散戶再從中挑選最具價值的公司,建議布局不超過三檔。

郭際勝表示,如果連選股的基本功課都不願費神,散戶可能永遠走不出,「小輸、小贏,大輸」的困境。散戶若要扭轉可能的悲慘結局,郭際勝認為有兩個重要的關 鍵。

首先,擁有單一檔股票的數量要夠多,誠如美國小說家馬克.吐溫所說,「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然後小心看好它。」一旦策略設成將資金重押在單一檔股 票,這樣在一開始時,就不會放任自己有散彈打鳥的心態。

從股本大小 看籌碼拉抬機會畢竟,對選股決策或是進場點輕忽的判斷,都是投資失敗的開端;而能夠避免大輸的另一個重點,就是成本夠低,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在鎖定目標 後,耐心地等待合理價位來臨,如此看來,「忍耐」同樣為贏家必修的功夫。掌握這兩項關鍵才有可能大賺,缺一不可,因為數量少成本高,根本無法構成大賺的條 件,這樣反過來想就明白易懂。

最後,郭際勝分享另外一個長年觀察的心得,他表示,從來沒參加過現股增資,也極少投資只配發股票股利的公司,「股票印太多,股價不容易漲」,所謂高手看籌 碼,股本多寡當然是重要考量。

若單從股利政策分析,郭際勝認為兩種股票較具漲相,一種完全不配,另一種則只配現金。如果公司只配股票,大概股價沒什麼急拉空間,畢竟籌碼膨脹,並非股價 上漲的有利條件。股本十年沒有任何變動過的公司,如果價值夠好,股價遲早會爆發一次;當初郭際勝一度買到接近一%股權的聯華食品,就是最好的例子。

新年伊始,有志在股市追求財富自由的散戶,不妨就此下定決心,培養面對股市正確的態度,並勤做功課訓練思考邏輯,將每次征戰經驗內化吸收,等到習慣養成, 相信在可見的未來,散戶也能像「郭大俠」一般,氣定神閒地獨步於詭譎的股市中。

郭際勝

出生:1957年

現職:財經作家

經歷:電子業務員

著作:《散戶勝經》系列三集

郭際勝投資 3心法

1. 優先考慮公司的價值,次為成長性,最後再搭配題材。

2. 持有股票檔數不宜過多,訓練自己在進場前的判斷更嚴謹。

3. 在股市全面下挫時分批買進,有效擴大持股數並降低持有成本。

春耕布局重點

—— 11檔具董監改選題材且過去半年股價相對抗跌的個股

股票

代號 公司

名稱 09年董監

改選日 董監持股(%) 股本

(億元) 每股淨值

(元) 2月7日

收盤價(元) 2011年8月

至今漲跌幅*(%)

1733 五 鼎 5/21 11.4 9.6 16.8 69.20 3.3 1708 東 鹼 5/22 13.2 15.8 21.5 33.45 -3.15 2379 瑞 昱 6/10 5.6 49.2 34.5 58.50 8.75 2417 圓 剛 6/10 7.9 21.1 20.8 27.15 -0.74 1808 潤 隆 6/10 11.8 13.7 16.1 30.00 3.43 3003 健和興 6/16 14.1 14.0 19.4 21.80 -3.04 1321 大 洋 6/16 12.2 22.7 10.9 19.75 -11.78 9937 全 國 6/16 17.9 30.9 15.7 32.75 -8.38 3056 總 太 6/19 11.3 11.0 14.4 24.05 -7.73 1314 中石化 6/29 7.0 197.5 19.4 34.60 -20.09 3598 奕 力 12/2 11.1 6.3 31.1 79.30 7.25 註:本表依郭際勝給予條件所挑選,非其本人推薦 *依還原價計算區間2011/08/01?2012/02/06

資料來源:財訊智庫

郭際勝財富3階段

初嘗戰果期──1996?1998年看好中鋼結構股本小、獲利穩定等利多條件,將吸引市場派買盤進駐,遂把到期定存、年終獎金及薪水全數投入,出脫時進帳 260萬元。

經驗累積期──1980?1990年中大學時期與同學相邀到號子開戶,但在台股狂飆萬點的盛況中,卻完全留不住任何帳面獲利,反而都在向市場繳學費。

財富自由期──1998年至今帶著第一桶金離開職場後,十餘年來投資的股票雖然僅20檔左右,但因進場前的研究做得勤,勝率特別高,目前身價至少八位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16

中國建築熱潮重啟拉高木材期貨價格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2073

木材期貨出現自2010年以來最大幅度的連續四個交易日的漲幅,投資者押注中國建築業復甦將導致進口木材的需求大幅上升。

據木材諮詢公司Wood Resources International報告,四季度中國原木價格上漲至歷史最高紀錄,促使2012年下半年中國從新西蘭和美國進口木材,與上半年相比增長了26%。

在過去12月內,芝加哥交易所的木材期貨價格上漲了44%。昨天CME 3月交貨的木材期貨上漲了10美元或者是2.7%,收於379美元每1000英吋面積一平方英呎(BFM)。而在過去的4個交易日內,該品種木材期貨上漲了11%,創下自2010年12月以來最大上漲幅度。

上一個月由於投資者擔心中國木料需求下降,和加拿大的木料供應商加大產能,導致木材期貨價格下降了6%。

現在RBC Capital Markets分析師Paul Quinn認為中國需求反彈,可能預示著木材價格會進一步上漲。

他對彭博說:

「在1月30日木材期貨觸及7周低點後,『中國效應』又回到了市場上」

「我們一開始認為中國需求將放緩,因為他們在四季度進口那麼多的木材。如果他們能繼續四季度的進口量,價格將繼續維持在目前的高水平上」。

中國四季度GDP同比增長7.9%,過去兩年來首次出現季度增長加速。而美國12月新屋開工環比增長12%,創下自2008年6月來最高紀錄,營建許可年化上漲至90.3萬戶,創下自2008年7月以來最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769

貶值猛藥拉高能源價 日本沒在怕

2013-06-03  TCW
 
 

 

日本近期靠著「安倍經濟學」讓經濟起死回生,尤其是日圓匯率從一美元兌八十日圓貶至一百零三日圓,創近年來國際貨幣單年度最大波動幅度,但也有人質疑這招猛藥對於依賴進口能源的日本,恐怕是一大致命傷,不過,這份憂慮似乎言過其實。

石油危機後重整能源結構》

日本是一個天然資源稀缺的島國,從能源自給率而言,日本在世界主要發達國家中為最低,僅為五%,若包括核電則為一三%,換言之必須進口八成能源來滿足需求。

但日本卻不是第一次面臨能源成本恐暴漲的難題。因為早在一九七三年,就曾因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前後兩次發動了石油禁運,造成燃料價格大幅上漲,也因此,四十年來日本全國上上下下,對於能源的態度總是抱持「生於憂患」的危機意識,同時也發展出傲視全球的「開源節流」技術。

首先,在供應端上自從石油危機後,日本便逐漸降低了石油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率,煤炭、新能源的比重逐漸提高。目前石油在能源結構中的比率從最高時的八成,到目前已低於五成。

尤其在二○一一年三月東京電力福島核災後,日本隔年七月隨即通過「再生能源特別措施法案」,帶動日本國內一股再生能源熱潮,而繼太陽能發電熱潮之後,現在地熱也成為日本再生能源的新焦點。

同時日本為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氣進口國,因此近來最夯的「頁岩氣」,日本也未錯過布局,今年五月美國能源部批准,可以把含頁岩氣在內的天然氣出口到日本。這是美國批准對未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國家出口天然氣的第二個例子。日本最快二○一七年可進口。

從價格而言,美國天然氣價格已降至歐洲進口液化天然氣價格的三分之一左右、亞洲液化天然氣價格的四分之一,日本取得這項進口權,更有助益於壓低貶值所帶來的通膨效應。

此外,日本電廠在進口煤礦方面也有好消息。目前煤價現貨價已跌至每噸約九十美元左右,遠低於去年合約價每噸一百三十美元,日本電廠乘機積極擴大煤礦進口,從最近公布的四月進口數據來看,煤礦進口量就比去年增加一成,同期間石油進口量則是減少二.二個百分點,而且這股「以煤替油」的趨勢還在強化中。背後主因在於煤礦全球第二大生產國美國的供給量越來越大。

根據美國海關統計,今年三月美國煤出口量達到近四十年來的最高水準,受到美國本土正在逐步由燃煤發電轉型為更依賴天然氣發電,導致美國本土出現燃煤供過於求的局面,再加上美國出口傳統市場有一半都是在歐洲地區,亞洲只占四分之一,但隨著歐洲市場不濟,美國煤炭企業開始轉向亞洲市場,對比中國大陸現貨價,每噸(含運費)還便宜人民幣幾十元,對日本來說不啻是一大利多。

另外在節流方面,日本也極具競爭力。國際上最常採用的指標是能源密集度,也就是,計算每個國家創造每單位GDP(國內生產毛額)所需要消耗的能源數量,比率越高表示將能源轉換成GDP的成本偏高,而根據國際能源總署統計,從一九九○年到二○一一年之間,日本幾乎與講求綠能環保的北歐國家瑞典、挪威不相上下,排名都在前三名之內,同時跟美國相比,日本耗能的程度只有美國的一半。

能源效率高,次於德、英》

節能可說是日本的基本國策,日本官方每年公布的能源效率報告書中都重複強調一個數據:二○三○年前必須將節能效率提升三成。據美國能源效率經濟協會(ACEEE),剛公布去年全球十二大經濟體能源效率評分表,日本在國家整體、產業,兩類的節能程度都是排名第二,分別次於德國和英國。

這份評比中所針對的十二個經濟體,占了全球經濟總產值的七成八,同時也使用了全球六成三的能源,以及排放了六成二的二氧化碳。該評比分成四大類,分別是國家整體、產業、建築、交通載具。

日本東京立教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狄維特(Andrew DeWit)認為,這份報告還算低估日本節能實力,因為光是日本汽車業一九九七年就推出的油電混合車(Hybrid),早就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車種。對於眾多台灣車主來說,日本車就是省油的代表。

總結來看,日本應該能夠充分因應貨幣貶值所導致的進口能源價格上漲,隨著出口和內需經濟擴張,經濟正向循環的可能比出現停滯性通膨機率要大得多。

日本節能實力,不輸北歐!—1990 ~ 2011年能源密集度

註:能源密集度,是計算每個國家創造每單位GDP所需消耗的能源數量,比率越高表示越耗能資料來源:國際能源總署、OEC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948

金管會擬鬆綁 投資性不動產後續評價改採巿價法 掛牌公司獲利波動大 投機風險拉高

2013-10-14  TWM
 
 

 

上市櫃公司財報正式導入國際會計準則(IFRS)實施不到一年時間,金管會日前拋出有意檢討不動產入帳規定和後續評價方式,讓原本交易冷清的資產股突然熱絡起來,包括士紙、新紡、南紡、勤益、黑松、農林、大同、台肥、南港、國泰、新光等坐擁大筆土地的公司,頓時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根據IFRS規定,企業對於帳上的不動產,在開始導入時,可選擇成本法或市價法入帳,前者是依照歷史成本,也就是當時的購買價格;後者則是經公正鑑價後,按市價入帳。

擁精華土地 增值空間大然而,過去金管會擔心上市櫃公司經營階層會利用市價法操弄損益和淨值,進而影響股價漲跌,因此對市價法給予很高的限制條件,使得二○一二年IFRS開帳日(轉換日)開始,僅有二十家公司改用市價法重新入帳,且只允許投資性不動產,自用性不動產不在許可範圍內。

而且金管會要求增值部分必須直接算入保留盈餘(不列在損益表),並限制股利分配,至於後續評價則一律採用成本法(即開帳日的入帳金額),和國際上慣用的市價法沒有接軌。

對此,資誠會計師事務所營運長周建宏表示,參考國外先前實施的情況,開帳日選擇成本法的公司還是多於市價法,台灣不是特例,只是後續評價方式台灣走自己的路;而勤業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江美艷則認為,過去台灣鑑價環境不成熟,金管會怕經營階層操弄損益,才會「只做一半」,「先求有、再求好」。

如今金管會從善如流,決定完全和國際接軌,讓企業對於投資性不動產後續評價,可以採用市價法,持有大量不動產的上市櫃公司,將可認列增值利益,如果土地持有成本低、時間長,且坐落在精華區,估計每股稅後純益(EPS)將大幅增加,尤其是開帳日採用成本法入帳的公司。

據了解,金管會早在第三季就針對所有上市櫃公司進行問卷調查,詢問各財會主管對不動產入帳方式的看法和可能的影響。不過《今周刊》私下了解發現,這些問卷回函多半建議維持「不調整」的意願,顯示財會主管們對於市價法抱持著觀望的態度。

宜有配套 預防股價炒作一位上市製造業會計主管表示,實施市價法有三個「麻煩」,一是出具財報時,每次都要找鑑價單位評估,徒增作業時間;二是倘若土地上面有建築物,重估增值後反而會增加折舊費用;三是萬一土地價值大幅下跌,損益表會受到極大的影響,無法凸顯本業辛苦經營的成果。

這位主管認為,採用市價法評價意願很強且動機不單純的公司有三種,一是借款太多,負債比太高,達不到銀行團對財務結構的要求,透過不動產增值可以改善財務比率;二是準備要上市櫃的公司,用來粉飾財務報表,以拉高承銷價;三是老闆(大股東)想要操弄股價。

而不願具名的市場中實戶則表示,金管會打算接軌國際的想法值得鼓勵,但是就投資角度來看,資產股如果帳上土地都用市價評估,則該有的價值都呈現出來,反而「缺乏想像空間」,主力想要炒作股價的意願就會降低。唯值得慶賀的是,「現在的金管會對股市態度很偏多」。

未來一旦不動產後續評價實施市價法,市場該如何因應?周建宏認為,首先金管會應建立配套措施,防止經營階層炒作股價,而投資人除了關心EPS外,還要了解損益表的內涵和結構,尤其是不動產評價方面的財報附註內容。

江美艷則補充表示,投資人過去只看「損益表」的習慣,應轉換到「資產負債表」;從只計較損益的想法,改為重視企業資產和負債品質的觀念。她強調,由於市價法會讓企業獲利明顯波動,因此對短線投機客而言將拉高風險,中長期的投資者則不必太過擔心。

20家已採市價法入帳的公司勤益(1437)、程泰(1583)、大同(2371)、良得電(2462)、國建(2501)、新建(2516)、彰銀(2801)、台壽保(2833)、聯邦銀(2838)、新產(2850)、三商壽(2867)、富邦金(2881)、國泰金(2882)、台新金(2887)、新光金(2888)、三商行(2905)、欣陸(3703)、太欣(5302)、惠光(6508)、中鼎(9933) 坐擁金雞母!

——投資性不動產淨額占股本100%以上的公司股票代號 公司名稱 投資性不動產

淨額(億元) 股本

(億元) 比率(%)

3252 海 灣 15.16 2.00 757.8 4416 三 圓 30.51 6.00 508.5 1437 勤 益 73.1220.40 358.5 8913 全 銓 15.72 4.97 316.5 2035 唐 榮 104.50 35.00 298.6 2913 農 林 175.43 66.74 262.9 2905 三商行 174.10 68.12 255.6 2362 藍 天 177.16 70.10252.7 5607 遠雄港 37.59 17.00 221.2 2514 龍 邦 122.53 56.32 217.6 5601 台聯櫃15.59 7.20 216.5 5530 龍 巖 75.41 39.91 189.0 1903 士 紙 46.75 26.00 179.8 2420 新 巨 26.59 15.26 174.2 1503 士 電 84.40 52.10 162.0 1419 新 紡 47.5930.00 158.6 1234 黑 松 79.51 53.58 148.4 3051 力 特 46.47 32.53 142.8 5203 訊 連 13.07 9.44 138.5 3703 欣 陸 112.24 84.12 133.4 2923 F-鼎固 222.27 174.03127.7 1315 達 新 27.08 22.00 123.1 註:以上市櫃公司財報為主,未考慮各別不動產買進時間、地段和增值潛力。

資料來源:《台灣經濟新報》(TEJ)

撰文‧張弘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7165

經濟未見起色 為何央行執意拉高人民幣?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432

在美元走強,非美貨幣江河日下的今天,人民幣無疑是個異類。

盡管中國經濟放緩帶來不小的貨幣貶值壓力,但人民幣周二依然創下七個月新高。

近月來,中國的工業產出低迷,房地產銷持續降溫,貿易數字波動較大,但央行的指導利率始終緊跟美元升值。周二的美元/人民幣中間價更是定在6.1408,創今年3月19日以來新低。

由於尚未實現匯率自由,人民幣上漲主要是中國央行拉高的結果。分析師認為,這可能是為了避免經濟下行期間資金外流。

中國央行通過每天確定中間價和交易區間來控制人民幣。3月17日起,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1%擴大至2%。

摩根士丹利亞洲外匯和利率策略主管Geoff Kendrick表示:“人民幣目前正在緊緊跟隨美元。只有當經濟好轉時,中國政府才會減輕對資本外流的擔憂。”

自今年4月30日的低點以來,人民幣已經累計升值了2.2%,不過較年初依然貶值1.2%。

近日公布數據顯示,中國9月貿易順暢較8月收窄,從498億美元下降至310億美元,低於420億美元的預期。這意味著人民幣升值的動力有所減弱。

企業囤積美元的舉動也對人民幣形成了一定的下行壓力。數據顯示,中國公司正在快速的囤積美金,不願意將其兌換成人民幣。今年8月企業存儲的美金高達6240億美元,較年初上漲了29%,並創下歷史新高。而去年同期,企業美元存款僅上漲了5.9%。

長遠來看,人民幣對於美元升值的趨勢可能難以為繼。高盛經濟學家崔歷在接受彭博采訪時表示,美國進入加息軌道,強勢美元期來臨,人民幣相對美元貶值是未來幾年的趨勢。(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084

萬科大單翻紅 疑似機構拉高自救?

隨著萬科管理層向監管部門舉報寶能系資產管理計劃違規,萬科(000002.SZ,02202.HK)事件進入新的高潮;就在7月20日早盤一度跌到16.74元,逼近16.2元的最高平倉線之際,11點左右突然有大單把萬科迅速拉起,並讓A股最終在中午收盤翻紅,收報17.27元,上升0.94%,換手率1.84%,成交額超過30億,半天就已經超過昨天全天水平。

對此,有市場人士認為,萬科管理層舉報寶能系,意在壓低萬科股價,造成市場恐慌讓投資者割肉造成股價大跌,逼迫寶能系資管計劃早日爆倉,贏得在這次戰役中的主動權;然而這在投資者看來顯然並不合理,趁著現在成交不活躍,必然有機構要拉高萬科股價,無論是出貨還是拉高凈值,都有合理之處。

“萬科管理層被逼急了,想寶能快點爆倉,所以舉報資管計劃,嚇唬投資者割肉。”對於萬科管理層舉報寶能系違規,深圳一位私募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作出如此評價,一般連續陰跌後,趁著成交逐步走向低迷,持倉較多的機構會突然拉兩根陽線出貨,某些持倉萬科較重的機構,也可能面臨一定凈值排名壓力;股價被拉高後,之前割肉的投資者必然後悔,依然持倉投資者再賣的可能性也降低了。

據萬科管理層測算,鉅盛華買入萬科的9個資管計劃利率區間為6.5%-7.2%,購入萬科A股股票的總平均股價為18.89元/股,如按平均利率以及已存續期8個月計算,考慮融資成本後的平均股價約19.83元/股。“廣鉅2號資產管理計劃”的平倉股價為17.65元/股,目前萬科股價已破該資管計劃的預警線。但廣鉅2號為半倉,因此還有回旋余地,危險性不足。因此,目前有平倉風險的為“泰信1號”,其平倉價在16.19元/股。有媒體報道稱,寶能已經對泰信1號資管計劃補充了保證金,寶能也已經增持到占萬科總股本25.4%。

投行也在配合打壓股價,似乎都對寶能有所不利,摩根大通指出,平倉風險反過來會加劇萬科股價下跌壓力,也觸發其它資管產品的平倉風險。這就導致銀行很難退出這些資管計劃,而承受損失。因此,任何一個資管計劃若爆倉,就會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高盛認為,萬科A股估值偏高,重申賣出評級,設定12個月目標價為15.6元/股。

上海某險資投資經理認為,高盛近年來對資產價格判斷都有所誇張,比如今年曾經判斷油價跌破20美元/桶,結果遠遠沒到就反彈了;投行很多時候都是漲的時候“加把油”,跌的時候“踩幾腳”,既然華潤承認了15.88元的增發價對萬科來說是“白菜價”,那麽17元左右就有抄底資金湧入是很理性的抄底動作,跌破15.88元可能性很低,除非大盤有不理性殺跌,回到2800點。

華南某投行業務高管則認為,監管部門真的要核查寶能的資管計劃是否合法,其實早有動作,萬科舉報可能會使得監管部門有進一步動作,不過至今沒有定論,至今也沒有資金來源違法的證據,最終結果如何,還是有待監管部門認定,這也會主導萬科未來股價走勢,不過考慮到管理層對二級市場的呵護,有激烈監管部署去杠桿的可能性不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070

PPI轉正拉高傳統工業利潤 專家稱高技術產業受益不夠

國家統計局11月27日發布的工業企業財務數據顯示,1-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8.6%,增速比1-9月份加快0.2個百分點。其中,10月份利潤同比增長9.8%,比9月份加快2.1個百分點,銷售加快、價格上漲成為主要推動因素。

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多位專家認為,工業企業利潤增長結構不盡合理,利潤可持續增長仍存隱憂,企業持續利潤增長有賴於要素市場的深化改革以及企業供給升級和進一步降成本。

價格回升促利潤增長加快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何平博士表示,10月份利潤增長有所加快,企業效益向好態勢進一步穩固。主要表現在工業品價格繼續回升,顯示國內工業品市場需求進一步回暖,利潤率同比繼續上升,財務費用同比繼續下降。

數據顯示,10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1.2%,漲幅比9月份上升1.1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6.06%,同比上升0.24個百分點。企業財務費用同比下降4.5%,延續年初以來的下降趨勢。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助理劉哲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小幅反彈,主要受到去產能、去庫存造成的價格上漲,銷售收入增加,攤薄固定成本帶來的邊際利潤改善,以及去杠桿下財務費用的降低帶來的凈利提升。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工業企業利潤持續改善,與PPI大幅改善並由負轉正相對應,基建和房地產投資反彈帶動需求反彈疊加部分行業去產能導致的供給緊張導致上遊原材料行業價格持續上漲。

何平分析,10月份工業企業利潤增速比9月份回升,主要原因是銷售增長加快和價格上漲。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5.4%,增速比9月份加快1.5個百分點。因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1.2%,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加約1205億元,因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上漲0.9%,企業原材料成本增加約597億元,兩者相抵,利潤增加約608億元,比9月份多增約105億元。

化工、煤炭和通用設備等行業拉動明顯。10月份,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同比新增利潤81.4億元,比9月份多增55.2億元;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同比新增利潤165.6億元,比9月份多增56.1億元;通用設備制造業同比新增利潤19.4億元,而9月份則同比減少28.6億元。以上三個行業合計拉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速2.7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采礦業利潤增速又創新高。10月份,采礦業利潤同比增長86.6%,增幅比9月份加快56.3個百分點。

利潤增長仍存隱憂

章俊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工業企業利潤增長的可持續性有兩點隱憂。首先隨著基建拉動效應在明年減弱以及房地產調控效應的逐步顯現,需求將重新走弱,而受價格上漲刺激而加速投產的新供給能力可能會形成新的產能過剩,進而壓制利潤上漲空間。

其次統計口徑是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據,大中型企業在政策性刺激中受益顯著大於中小企業,因此數量眾多的中小民營企業可能依然面臨經營困難,甚至受到上遊原材料價格漲價的影響導致成本上升和利潤收窄。

何平分析,數據表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繼續顯現,10月份企業庫存、杠桿率和單位成本繼續下降。但是,工業利潤增速雖然穩中有升,但利潤增長結構不盡合理,傳統原材料制造業利潤增長較快,對整個工業利潤增長作用較大,而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利潤增速卻有所放緩。

關於工業企業利潤增長結構不盡合理,章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傳統原材料制造業利潤上漲較快本質上還是因為目前的經濟增長還是基建和房地產投資驅動的舊有模式,這些行業受益於寬松的貨幣財政刺激政策。從開工到建設的順序來看,屬於中遊的裝備制造業改善是滯後上遊原材料行業,而且短期內裝備制造受上遊行業漲價也部分導致這些行業的成本上升導致利潤收窄。因為本輪經濟企穩更多的是基建和房地產投資驅動,高科技行業很難從中受益。

劉哲表示,利潤增長動力過多依賴於價格的上漲,工業企業尚需多練內功,以提質促增效。企業持續利潤增長有賴於要素市場的深化改革和企業供給升級兩方面。一方面通過勞動、土地、資本、制度等要素市場改革,降低企業用工成本、土地成本、資金成本、物流成本,通過體制改革提高要素的生產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改善企業盈利能力,尤其是提高企業凈利潤率水平。

另一方面,企業要通過自身的產業升級,適應新消費。在這個過程中,簡單的老化供給、過剩產能之間的兼並重組,只是調節生產的措施,真正的供給升級應該註重老供給與新供給的結合,為老供給附加新價值,引領消費升級,提高企業長期持續的盈利能力。

章俊建議,接下來可以從兩個方面來促進工業企業利潤持續增長。首先,幫助制造業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進一步降成本,包括融資成本和財稅成本,這些要通過增加貨幣政策的針對性以及深入財稅改革來實現。其次要加快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在固定資產投資三駕馬車中降低基建和房地產投資的依賴,加大制造業投資來拉動對高科技產品和高端裝備的需求,進而推動相關行業的景氣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064

機器人轉型綜藝咖 人機大戰拉高收視率

過去一年,人工智能關註度達到頂峰,人機大戰不斷上演,娛樂綜藝圈自然不想錯過這個熱點。

對於人工智能在綜藝節目中屢戰屢勝,複雜系統智能控制與管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飛躍表示,人工智能目前依然十分初等,離完成人類日常工作的一般要求相距甚遠,離機器取代甚至“統治”人類的夢想更是遙遙無期。

不過,即便是初級人工智能的技術已經取得重大突破,在很多場合已經超越人類。可以預見,在數年時間內,人類大量工作將被人工智能代替,生活中也將會出現越來越多人工智能的影子。

從看點到“主咖”

人工智能技術早在前幾年就被逐漸運用到電視節目中。2014年,湖南衛視就曾在第27屆中國電視金鷹獎頒獎晚會上引入“萌萌噠”機器人小羅,這應該是人工智能最初開始進軍綜藝界。

河北衛視大型綜藝《主播愛上廣場舞》的導演王晶曾經表示:“在綜藝節目中融入人工智能是想讓節目有看點,增加趣味性,吸引觀眾的眼球。”所以,機器人跳跳在節目中的定位很清晰——不是主咖,而是作為調劑品出現。

和王晶的想法類似,不少制片人在綜藝節目中加入人工智能技術是出於對節目娛樂性的考慮。盡管節目中呈現的機器人具有語音交互、信息處理、數據分析、聲音識別等多種功能,但它們更多還是娛樂化的存在,不對節目內容產生實質性影響。

在這一時期,節目中有沒有這些機器人並沒有什麽關系,它們只是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但是,從《最強大腦》和升級版《一站到底》開始,人工智能從配角身份向主角發展。《最強大腦》制片人桑潔表示:“不同於以往節目中引入較為初級的人工智能,《最強大腦》展現的是頂尖的人類智慧與頂尖的人工智能之間的對決。之前的節目更多是觸到人工智能的皮毛,但沒有深入和節目內容結合。”

桑潔認為:“《最強大腦》做到第三季無論從輿論還是真人秀的角度來說,已經做到一個頂峰,第四季肯定要有所突破。”於是,《最強大腦》最後與百度公司進行合作,將小度搬上熒屏,人工智能成為綜藝主咖,與節目內容深度融合。

碾壓人類智商

人工智能在綜藝舞臺上表現出對人類智商的碾壓。

1月20日,《最強大腦》中能夠微觀辨水的王昱珩與“小度”PK落敗,百度人工智能目前還未曾一敗,以2勝1平的比分守住席位。

參加了最新改版的《一站到底》的機器人也挑戰了人類智商。搜狗的這款機器人叫“汪仔”,號稱是“史上最強AI智能答題機器人”。節目中,8支答題“艦隊”經過預選淘汰賽,最終留下的跟“汪仔”一決高下,結果,“汪仔”贏了。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研究員陶建華認為,此前,人工智能雖獲得了很大的發展,但重要的突破依然局限在規則相對明確(如圍棋)或者一些任務比較明確的識別、分類、檢索等領域,在啟發性聯想、推理、自主學習等領域與人的智能依然相距甚遠。而近期一些綜藝節目上人工智能的表現說明國內人工智能技術已經取得重大突破,人工智能在深度學習、樣本學習和樣本關聯(或映射)能力上,具備了很強的性能,在樣本的記憶能力上也具備了很強能力。

盡管Google的AlphaGo和百度大腦在圍棋或者綜藝《最強大腦》的比賽中取得了勝利,但並不意味著人工智能就超越了人腦。

點燃綜藝節目的一把“火”

人類屢戰屢敗,但隨著《最強大腦》和《一站到底》中人類與人工智能的精彩對決吸引了廣大觀眾,2017年人工智能將會比以往更引人註目而且無處不在。

人工智能不需要預約,不需要付款,更具有穩定性。人工智能在綜藝節目中的表現,其實也是對人工智能專利企業的一種植入式宣傳。

中國社科院新聞所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冷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人工智能,從更大的範疇上講是科技服務人類,或者說科技解放人類,這是電視界一個永恒的主題。只不過,過去這類選題更多出現在央視和各地面科教頻道的專題類節目中。把科技、人工智能融入綜藝節目中,實際上是去年到今年電視節目形態的一個最大變化。綜藝節目的對抗屬性、遊戲屬性、體驗屬性是其他專題類科技節目所不具備的,同時,這也說明我們電視節目的創新研發能力強了,才讓科技選題有了更好的呈現方式。”

綜藝節目與人工智能的融合、發展將會是未來幾年持續的一個爆點。人工智能不會只是一個冷冰冰的商業技術,更應該被賦予自身獨特的個性,使大數據人格化,也會形成綜藝節目的新看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618

人幣拆息抽升 拉高定存息率

1 : GS(14)@2015-02-10 01:02:26





【連鎖效應】離岸人民幣短期拆息,近日飆升至歷史高位。雖然銀行同業息率,屬於批發市場層面,與普羅大眾沒有直接關係,但息率環環相扣,拆息急抽,亦會拖高零售層面的定存息率,範圍亦可能幅射至人幣以外,如港元或美元等定存息率,換言之整體銀行的息率成本都會上升。零售銀行主管認為,自去年底以來,人幣滙率雖然有持續貶值軌迹,令存放人幣的散戶,不像過去一面倒升值時,「有升(值)有息」,但假定人幣兌美元每年貶值約2%,相比其他歐元、澳元等貨幣,貶幅已算少。現時銀行提供的人幣定存息率,十萬元人幣亦可以高達四厘,大額更逾五厘,扣除貶值最少亦可「淨袋」約兩厘;亦有客戶趁近期人幣回落,每百港元兌人幣可較前兌換略多,因而伺機換錢再定存。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209/1903475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721

名校拉高同區樓價

1 : GS(14)@2017-05-19 05:20:46

【明報專訊】美國Zillow房地產信息平台列舉了優質學校附近住宅值得投資的兩大理由:

家長偏好名校區房屋 市場波動較低

一、優質學校同區的樓價較貴,家長也很注重學校排名,為了居住在評分較高的學校附近,他們願意出更高的樓價。已育有子女或正計劃生育的準買家,可以將此標準作為最重要的考慮因素之一。因此,評分高的學校會拉高該學區的房屋價格。即使沒有孩子,在一所好學校附近居住的花費也較高,基本上,學校的質量可以作為評判一個區域樓價的標準。

二、優質學校同區的房屋需求大,會減少房地產市場波動,即使在市場低迷時,名校區樓價都持續上升。例如2007年,《舊金山紀事報》一篇報道分析了一所優秀學校對房屋價值產生的巨大影響,「有兩個區域被一條街分開,一區有名校,另一區僅有一間普通學校,同一開發商在兩區都興建了相同的房子,名校附近的樓價卻高出另一區10萬美元」。

[龍彩霞 海外置業錦囊]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384&issue=201705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45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