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个北京楼盘折射的断代史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14/161979.html


一个楼盘,往往就是一个城市的房价断代史。北京著名大盘珠江帝景便是如此。

2002年到2009年7年多的时间里,同期推出的楼盘大多数由于开发周期的原因隐退历史舞台,但珠江帝景依旧在开发期内,每年都有期房推出。

2002年开盘时,珠江帝景开盘最低价仅为6800元/平方米,而至2010年,珠江帝景的销售均价已达3万元/平方米。

尽管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北京房价年均上涨幅度不超过10%,但绝大多数的楼盘在躁动的岁月里涨幅远超此数字。销售价格翻倍已不鲜见,甚至出现四倍者、五倍者。这种疯狂在2009年更是被演绎到极致。

过去两年,有的楼盘曾经每平方米降价7000元,也曾经一年内上涨超过150%。这就是变幻莫测的楼市。

珠江帝景涨价史

珠江帝景楼盘位于北京西大望路23号,距离CBD核心区华贸中心之间距离仅为2.5公里左右。该楼盘所在的区域曾被称之为泛CBD区。开发商为合生创展(00754.HK)。

2000 年,北京市政府决定全面启动CBD的建设以后,很多项目陆续建设。2001、2002年,CBD建的房子多半都是住宅。当时媒体反映, CBD难称商务区,而是房地产开发区。而2000年,亚洲金融危机刚刚开始回暖,写字楼市场很低迷。CBD实际上盖的大都是住宅。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珠江帝景开始销售。开盘价最低仅为6800元/平方米。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上记载的珠江帝景一期成交均价为10684元/平方米,发证日期是2003年12月19日。

附近居住的一位居民向本报记者回忆说,当时珠江帝景附近很荒凉,直到2004年,楼盘不远处还都是待拆迁的平房,商业配套匮乏,市政道路也在建设中,而如此价格亦被认为较为昂贵。

2004 年珠江帝景销售均价上升至9600元/平方米,2005年上升至12000元/平方米。大多数业内人士认可,北京房价的上涨始于2004年底,后8·31 时期,土地中止协议出让正式进入招拍挂时代。根据搜房网记载,到2006年11月27日,珠江帝景的销售均价已经达到14000元/平方米。进入2007 年,珠江帝景更是数次调高销售价格,最频繁时,一个月调整两次以上。到2007年底,珠江帝景的销售均价已经达到25000元/平方米。

记 者查阅合生创展2007年年报,北京珠江帝景销售额18.39亿元,当年合生创展在北京全年的合约销售额是35.16亿元,珠江帝景所占份额超过50%。 北京地区2007年合约销售之平均价为17283元/平方米,同2006年比较上升55.4%。而2008年年报显示,珠江帝景销售额为11.25亿元, 依旧占合生创展全年销售业绩9%。

不为多数人所知的是,珠江帝景的地价成本十分便宜。本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该地块是谢强(此后转投富 力,现任富力天津区域董事长)在1999年至2001年间获得。当年合生在京先后拿下5500亩土地。由于是土地协议出让时期,出手快被认为是企业拿地的 绝招。谢强决定要在城乡结合处买原本是工厂的土地,不仅土地价格便宜而且容易拆迁。当时这块土地的价格在开发成本中所占比例不足20%。

价格一直在涨的珠江帝景亦曾经历过降价的时期。受金融危机影响,大部分资金链紧绷的开发商都曾有过降价经历。2009年春节期间,合生的珠江帝景实行降价促销策略。均价从23000元/平方米大幅降至16000元/平方米。

但 仅过几个月,珠江帝景又恢复了之前的价格。2009年6月27日,珠江帝景推出最后一栋楼,均价22000元至23000元/平方米,而春节时候该楼盘曾 是区域的“领跌”标杆,推出特价房的最低价仅为15500元/平方米。两相比较,半年以来该项目提价幅度超过6000元/平方米。

珠江帝景相关负责人当时表示,即将推出的C9号楼是C区位置最好的楼栋,而春节期间15500元/平米起的特价房,是E区位置、楼层和户型都不太好的产品。

2009 年6月30日,在北京国土局举办的土地拍卖会上,中化方兴力挫万科、中信、保利、华润、SOHO中国、远洋等公司,以40.6亿元的高价夺得北京土地出让 单价和总价双料“地王”广渠路15号地。“双料”地王就在珠江帝景对面。高价地频频诞生,成为珠江帝景售价上升的有利支撑。

价格天书

在最疯狂的2009年里,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已经难以反映楼市的疯狂。事实上,大多数新近开发的楼盘,涨势远超过珠江帝景。

较 具有代表性的“上海建筑”,最早在2008年5月面市。斯时还处在危机前夜,开发商北京匠心置业有限公司也定了一个市场高价,15000元/平方米。之后 危机初现,楼盘均价在2008年7月到11月间,降到了12000-13000元/平方米。2008年12月,寒冬来袭,楼价再次迫降到9200元/平方 米,同时推出了8100元/平方米的特价单位,楼价达到“冰点”。

然而,难挨的寒冬似乎一个月就过去了。2009年1月,楼市初现回暖迹象,上海建筑的价格也随之抬头。2009年4月,回升至11500元/平方米。此后,北京的房地产从回暖走向疯狂,上海建筑的楼价也如同坐直升机式地上涨。

2009 年8月,楼盘价格重回15000元/平方米;9月份新盘推出时均价涨至16000元/平方米。11月中旬推出新单位,价格升为19000元/平方米,之后 又变成20000-22000元/平方米;而到12月12日再次推出11号楼时,价格已变成25000元/平方米。

搜房网数据监控中心在年 末对2009年销售的普通住宅价格进行统计(2009年1月1日-2009年12月24日),北京288个项目有涨价行为,占在售普通住宅的近80%,涨 价最高的区县为丰台区,全区29个在售普通住宅,26个项目上涨,平均涨价金额达到5726.55元/平方米,涨幅比例达44.18%;单个项目中,均价 涨幅最高的太阳公元每平米上涨27000元。

几个售价在45000元/平方米左右的楼盘,均有价格上涨20000元/平方米的经历。如太阳公元、远洋万和城、中铁置业翰庭。

除 了高端项目外,中、低端项目也普遍上涨。而据亚豪机构向本报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部分中端项目在2009年屡次上调价格。金隅万科城从7500元/平方米 上涨至11000元/平方米,首开常青藤从9800元/平方米上调至15000元/平方米,悦溪公寓从3月的9200元/平方米到10月的17000元 /平方米。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 查总队去年12月15日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11月,北京四环路以内的商品住宅期房平均售价每平方米达到20515元(今年1-2月,北京四环 内期房均价只有14226元/平方米)。五环路至六环路商品住宅期房均价每平方米10665元。六环路以外的商品住宅期房均价8213元/平方米。换言 之,目前只有在六环外才能买到均价1万元/平方米以下的新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17

TCL多媒体前三季亏损9.91亿港元折射家电业OEM尴尬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102/2036928.shtml

 每经记者 李潮文 郎振发自深圳、北京
TCL集团旗下家电业务和手机业务上市公司近日同时发布财报,在家电业务亏损严重时,手机业务却交上一份靓丽财报,其公司突破产品中高端市场,控制OEM比例的策略,也为制造类企业提供了一条可行性策略。
“现在可以说陷入一个怪圈,消费类电子产品企业靠代工创营收,但为外资品牌代工的同时,这些外资品牌在很快地抢占市场。”业内人士对记者指出了目前家电类制造企业面临的尴尬现状。
决定家电业盈亏的OEM
TCL多媒体(01070,HK)财报显示,1~9月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90.9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9.5%;归属上市公司纯利亏损9.91亿港 元。巨亏的主要原因是集团集中清理旧款产品,公司在财报中表示,库存在第三季度已经清理完毕,也就是说,由此带来的跌损不会延续到第四季度。此外,OEM 订单的减少也是导致公司营收萎缩的一个原因。
数据显示,公司今年前三季度LCD电视机销量为519万台,同比下降6%,其中海外出货量下降 33.6%。“LCD产品销售的下降,主要是OEM策略的调整,以前我们有飞利浦的订单,今年订单确实减少了。”履新刚刚两个月的TCL多媒体总裁赵忠尧 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据媒体报道,去年TCL的飞利浦OEM订单有170万台,但今年前三季度多媒体OEM总订单仅30多万台。
“我们以后会在国际市场积极寻求与各大知名品牌合作的机会。”赵忠尧介绍,目前公司已经与东芝合作成立合资公司,还与互联网商亚马逊建立合作关系,为产品打入北美市场拓展渠道。
与此同时,TCL的手机业务OEM的良好发展,为集团前三季度盈利立下汗马功劳。TCL通讯(02618,HK)财报显示,前三季度归属股东纯利为 2.02亿港元,同比增长101%,其中海外市场销售同比大增160%至910万台。TCL通讯公司总裁郭爱平表示,主要是得益于与沃达丰等客户的合作。
实际上,OEM在诸多家电企业中都占有重要位置。康佳曾透露,上半年康佳75%的营收来自OEM。
外资抢占半壁江山
就在这些家电企业将OEM当作企业重要策略时,他们所代工的外资品牌抢占越来越多的国内市场。“十一”黄金周期间,索尼、东芝等外资彩电已连续两次降价,部分产品甚至低于国产品牌价格,抢占了国产彩电的市场份额。
一位国产彩电厂商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外资彩电企业之所以有底气降价,“原因之一是他们加大了代工比例,降低了成本。”
据DisplaySearch的报告显示,今年第二季度液晶电视的OEM供货比例达到32%,冠捷科技、富士康集团和伟视达分别以27%、15%和 10%的市场占有率,位列电视OEM厂家前三甲。其中,彩电品牌厂家飞利浦和东芝的OEM比例已越过50%,索尼也已接近50%。
中国电子商会副会长陆刃波对记者指出,为外资品牌OEM的毛利率不及自有品牌的一半。
TCL斥巨资建立华星光电8.5代生产线,似乎反映了集团的这一考量。“反观彩电产业发展,在数次转型中,能够取得领先的夏普、LG,都在上端有生产能力,整个行业洗牌的话,这些品牌仍然能够保持收益。”李东生表示。
郭爱平也认识到手机OEM导致的问题,“预计手机业务方面的OEM在未来会有所增长,但我们会控制在30%左右。我们因为收购阿尔卡特所获得的核心技术,使我们打通了大部分手机企业在全球销售中碰到的专利壁垒。”
家电专家刘步尘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TCL的亏损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原因,“对互联网电视的投入过大,但这块业务并没有给企业带来预期的效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06

“丢货门”折射B2C行业尴尬 乐淘CEO微博叫屈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10127/2199922.shtml

物流配送服务质量向来是B2C企业的心头之痛。
本周一(1月24日),一位消费者在微博上投诉称,在鞋类垂直B2C商城乐淘购鞋后,只收到了 一个空盒子。昨天(1月26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证实,乐淘已先行对此赔付。乐淘网CEO毕胜在微博上回应该网友投诉的同时,还对目前物流配送行业 的发展、服务现状进行了一番抱怨。
“物流配送已成为B2C行业发展的瓶颈,”毕胜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有能力覆盖全国提供代收货款业务的快递公司太少,B2C企业的可选择面极窄,而且不少企业的服务意识较为滞后。
业内人士评论认为,目前配送快递业服务能力和水平与B2C市场急速发展之间确实不匹配,需待物流业继续发展并在充分竞争中提升服务意识和水平来弥补这个差距。
CEO成客服代表
1月24日,消费者“胡先生”在网上发表了帖子《谁动了我的鞋子?》,称他19号在乐淘订了一双阿迪达斯的鞋子,24日收到货签收后,打开一看发现盒子是空的。气愤的他将此事发布在自己的微博上:收到你们寄过来的空鞋盒子……关注客服解决方法。
这条微博受到众多网友的关注。乐淘网CEO毕胜随即在微博上回应称,乐淘每个库房全天候有摄像头实时录像,库房不会出问题,会拿出录像来作证明;此事是 宅急送送货,乐淘决定报警追查此事,一定还用户一个满意,还乐淘一个清白。他还表示,该用户的鞋子他个人先赔,并向用户道歉。
次日中午,记者就此事向乐淘网问询。乐淘公关部人士称,公司内部正在与物流方交涉,查询问题环节,并表示在确认消费者收到空箱事实后,将给予先行赔付。
昨天下午,乐淘网方面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公司已完成了对投诉用户的先行赔付。
投诉者胡先生亦向记者证实了此事。
“对乐淘的处理结果基本满意,”他告诉记者,在投诉后的第二天,他就收到了乐淘全额退还的446元购物款。昨天下午,乐淘方面确有专员代表毕胜上门送他一双此前订购款式的鞋子,以此作为补偿。
在微博上第一时间直接与投诉者进行沟通的电子商务企业CEO,不止毕胜一人。
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凡客诚品CEO陈年,均收到过来自客户的投诉,无一例外地对投诉给予亲笔回复或即时处理。
2011年被称为中国B2C行业版图格局的确定年,在融资热、扩张热的背后,各企业对用户体验和口碑越来越重视。经历行业多年发展后,原本粗放的内部管理也在逐渐走向精细化,在产品价格战和质量关之外,服务体验成为网购消费者挑选商家的重要因素。
这就不难理解,B2C企业的CEO们为什么在互联网上扮演公司“首席客服代表”的角色了。
毕胜的抱怨
“毕胜们”亲自上阵任客服代表,但他们仍有很深的郁闷感,时时发泄一些埋怨之声。
“物流配送已成为B2C行业发展的瓶颈,”毕胜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物流业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拖累了B2C市场的服务质量提升。
在回应“收空盒”质疑的同时,毕胜在微博里对物流配送业现状大发一通牢骚。
“有人问我为什么用宅急送,因为只有它能够多区域支持用户货到付款。有人问我为什么用EMS,因为只有它能发到全国。”在回应网友提问时,他回答说, “宅急送起码能够覆盖全国接近1000个城市,支持货到付款,后台能够跟乐淘对接(虽然数据非常不准)。中国有几个物流公司能满足上述条件?”
一位物流业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目前能在全国三四级以上市场做代收货款业务的民营快递公司只有宅急送、顺丰两家,而真正能覆盖全国乡村市场的快递公司只有EMS一家,“我能理解毕胜说的话,B2C企业的选择面的确很窄”。
即便是在很少的选择中,物流配送服务质量也往往不让企业省心。毕胜抱怨称,EMS代收款手续费在5%以上,且账期长,一般快递业平均手续费率仅在1%~2%之间。“有多少毛利能分给这个惹不起的大国企?丢了货只赔5块,要不就别玩了,在中国,不跟他玩跟谁玩?”
第三方物流眼下不够给力,像京东、凡客那样自建物流或许是一条出路,却不具有行业普适性。
“如果可以只做轻公司,那么没有B2C企业会愿意做重公司。”一位业内人士称,但上游供应商对电子商务的适应度还不高,习惯“整进整出”而不是“整进散 出”,没有针对B2C企业的信息服务。同时,在B2C“跑马圈地”的竞争阶段,货品库存的丰富、充足和配送及时是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而这些只能由企业自 己来完成,他们不得不选择“重”业态。
不过,除了有志成为“中国亚马逊式”百货平台的少数几家公司外,多数垂直B2C企业均选择了只自建仓储,将物流配送交给第三方。毕竟,自建物流配送需要极大投入,建设周期也长,在没有足够的销售规模支撑的情况下,显然是不经济的。
“电子商务是网络公司、仓储公司、服务公司、技术公司、创意公司、供应链公司的集合体,如果再加个物流公司,还没做好基本功呢,钱就没了。”毕胜说。
兴长信达CEO刘磊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已明显滞后于B2C市场的爆发,这也是B2C行业目前最痛苦的事。“仓储可以自建,但配送呢?涉及大量人力资源的事,总是最麻烦的。”
多位B2C企业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表示,自建物流配送体系是数家龙头公司在发展初期出于成本和规模考虑的选择,并不适用于全行业,这些自建物流的企业在平台成型后,也会将物流体系与自营B2C业务进行分离。
目前,B2C企业与快递企业之间,信息流对接多数基本完成,现金流对接的部分通过COD快递代收货款业务可部分实现,管理服务对接则是难题。
“管理系统对接实在难实现,目前我们是通过每月会议的常态形式和个案沟通的方式完成,”毕胜告诉记者,但这其中仍有不令人满意的现象。譬如,乐淘要求第三方快递配送人员让收货用户在签收之前先当面试穿,现实中仍有一些配送人员没有做到。
“有的配送企业还非常强势,直接要求我们将用户资料给他们,否则拒绝为我们配送”,刘磊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B2C行业内基本都通过技术手段屏蔽了快递人员对购物用户资料的直接掌握,一些快递公司则希望获得用户资料以出售变现。
毕胜也提到这一点。他在微博里特别提醒用户,某些物流公司专门抄下用户地址做促销,“千万别信,是假的”。
这些都在彰显配送业发展水平与B2C增长速率之间的不匹配。
眼下物流业正成为电子商务重点关注的新增长领域,近日阿里巴巴就启动了庞大的物流业布局计划,但整体行业发展提升仍有待时日。
“我们现在必须耐心等待,只有竞争充分、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之后,配送服务的质量才会真正提高。”刘磊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32

从安莉芳(1388)折射戴维斯双杀的巨大威力和风险 BIL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bfb5400100nf3g.html
在2008年,自己的博客记录了安莉芳投资历程: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bfb54001009xoz.html
当时安莉芳徘徊2元,金融风暴还跌过一元(现价七元多)。很明显,她当时因业绩不符合市场预期(仅仅是增长预期达不到而不是出现亏损)遇到了戴维斯双杀的反效应(从上市八元一路下跌)。遗憾的是,安莉芳在已经过早卖出,笔克远东则一直持有,很明显,笔克远跑输安莉芳。
首先了解戴维斯双杀
关于戴维斯双杀的百度解答:
在市场投资中,价格的波动于投资人的预期关联程度基本可以达到70%-80%。而不断抬高的预期配合不断抬高的PE定位水平,决定了价格与投资人预期之间的非线性关联关系。以前这个现象被称为市场的不理性行为,更准确的说是市场的理性短期预期导致的自发波动。也称为戴维斯双杀效应。

双杀策略其实很简单:以低市盈率买入潜力股票,待成长潜力显现厚,以高市盈率卖出,这样可以尽享EPS和PE同时增长的倍乘效益。双杀并非戴公独创,事实上很多投资家都有类似策略,但是戴公却神乎其技,凭此名满天下。双杀和巴老“永恒价值”相比,显然世俗化了很多,但是对于新兴市场的投资者,或许双杀更实用一些。 双杀把买入价格放在企业质量之前,强调低市盈率,其实暗含了很多安全边际的保护。对PE提高的期待使得不会轻易陷入“雪茄烟蒂”的陷阱。卖出策略提醒投资毕竟不是婚姻,再长的持股期也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最终还是要离场。

戴维斯坚持的操作很简单,以10PE买入每年增长10-15%的公司,五年后市场会给这公司更高的预期,便会以13甚至15PE买入,此时戴维斯卖出,其获利率是相当客观的。 相反,很多人以30PE买入期望每年增长30%以上的所谓成长股,六年后的获利率只有前者的一半不到。因为在成熟的经济体,期望一个公司每年保持30%以上的净利润增长率,以摊薄其PE水平的难度是很大的。

1 1.2 1.4 1.6 1.8 2.5 3.5 5

10 倍PE 10 12 14 16 18 (此时的价格很可能在12元) --转折
20PE*2.5元=50元---100元 即由12---50元--100元,获利4倍--8倍,
而净利润只是转折性地由10%/年增长到40% ,同时双杀中的PE变成了20,

即DAI氏双杀的高获利度在于其 PE的大幅提高,而净利润的拐点大幅增长即是催化剂!
 
在看到暴利的前面,先看看戴维斯双杀的反效应---风险。当达不到市场预期及市场给予的估值下调时,股价会短时间内暴跌至非理性的价格,如果又碰到大的金融危机或大熊市,股价的跌幅可以说不言底。安莉芳在08年正是碰到了。类似的味千也似乎碰到。而一旦市场恢复信心及恢复增长,戴维斯双杀的效应也可以使股票暴涨。但人性的弱点会驱使我们作出反金字塔的投资,在恐惧的时候也恐惧小资金投入,在贪婪的时候大资金投入,其结果也可想而知,这也是绝大部分人在股市难以赚钱而又难以克服的心理。
投资首先要保住本金,骑不到黑马不会有损失,但骑了白马摔下来则可以轻易让你损失过半。跌50%容易,要回本,可要升回100%,这也是大家同样的感觉:升起来很慢,跌起来很快。要避免买入高估值,市场给予高预期的股票,她的股价聪明人已经反映出大部分好消息了,这也正是今年港股操作的要点,今年无论A股和港股股价都不太便宜,今年选的港股都偏重安全第一。而建仓不久的合生创展00752,今年似乎在遭遇戴维斯双杀的反效应,业绩不符合市场预期,不断的房地产调控,大股东做出损害小股东利益低价给自己配股(还好不是圈钱),也许还有人为的故意打压,股价仍一路小幅下滑。如果再遭遇金融危机或经济二次探底的打击,她的股价也可能现价夭折而不言底,但可以保证的是,我那时候一定在场,而且有充裕的资金不断买进。市场会对其不利因素充分反映,一旦反转,相信会有可观回报,从货币发行角度看,房地产的升值可以说是合理,但投资房产暴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因为路人皆知。希望能博一回戴维斯双杀。
股市有风险,谨慎!独立思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53

EMBA学生罢课折射商学院可持续发展难题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2/687117.html

徐平回忆起那一幕,仍然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教授在讲台上讲到正酣处,几位中年学生突然起身打破了课堂的平静。

其中的一位一边快步走上讲台,一边伸出手来,做了一个毋庸置疑的“请”的动作,“您讲的内容我们无法接受,与其耽误大家的时间,还不如先请您离开教室吧。”教授呆呆地看了他几秒钟,神情复杂地走下了讲台。

他径直向大门走去,很快消失在走廊的尽头。

商学院的EMBA学生罢课,正成为困扰商学院决策者的重大问题。

请走教授为哪般

“在没有上EMBA课程之前,就听说这家商学院的学生经常会将教授请下讲台,这次是眼见为实了。”徐平说,他没有料到这些身经百战,深谙人情世故的高管们会选择请走教授这样的方式表达他们对教授或者课程安排的不满。

对于罢课,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去年年底,就读于国内一所知名商学院的刘晓斌就曾经上过一堂将罢未罢的课。

“学校为我们配备了两位教授联手讲授一门课,德高望重的那一位似乎没有特别为课程进行备课,而另一位教授则讲授了非常精彩的内容。”出于中国人传统的“面子”考虑,很多学生虽然深感不适,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忍耐。

就读于另一所商学院的王开倩和她的同学也最终选择了“谈判”来表达对课程安排的“不满”。“临时更换教授,更换课程内容,学校方面没有对我们进行详 尽的告知,与此同时,教授方面讲授的内容也不尽如人意,暂且不提我们花费了大量金钱,更重要的是无法承受机会成本,每个人都有自己重要的工作,时间上耽搁 不起。”作为谈判代表,王开倩认真地搜集了班上所有同学的意见,汇总成一段精炼的语言,与校方进行谈判。

结果当然是一种“平衡”,校方承诺为所有同学补上一节课,但对于已经被浪费的时间,校方只能以致歉作为解决方案。

“商学院里的罢课,现在并非新鲜事儿。”一位商学院资深观察人士说。

不满足消费者需求?

随着学生识别能力的提高,他们对教授、授课内容、同学的构成等等都提高了关注度。

“进入商学院,对于身为企业高管的EMBA学生来说,可能有这么几个主要目标。”上述资深观察人士称,其一是将知识系统化,其二是建立良好的同学圈,其三是发掘好的教授帮助企业做咨询。

在知识系统化方面,商学院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设置自己的课程体系,并且配备优秀的师资力量。

在同学圈方面,一方面商学院要在招生时严把招生关,在学生的资历、来源、学习目的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另一方面,商学院要有意识地形成校友圈,使得学生的沟通能够纵深化。

在教授方面,商学院必须下决心寻找顶尖的教授,使得他们能够为学生提供“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的授课内容,在可能的情况下,教授与学生之间达成某种共识,向学生所在的公司“输出咨询”。

上述几个目标,对于商学院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如果将商学院视为一家公司,学生视为消费者的话,如何能够准确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商学院面临的真正挑战。

“我是创业者,自费读书,就是为了获得知识和积累人脉,两者中有一项不‘达标’,就等于浪费了机会成本。”王开倩并不避讳自己的不满。

目前国内一线商学院的学费大多已经达到或者超过40万元人民币,更有甚者,已经接近50万元人民币。

高额学费的来源,除了学生自付以外,也有很多是其所在公司支付,还有一部分是学生与所在公司共同支付。

有人形容中国顶尖商学院的EMBA项目是“没有应收账款”的“生意”,一般而言,学生必须缴付所有费用后方能入学,对于校方而言,不存在“应收账款”问题。

以每班30~40名(或许更多)学生来计算,每个班级缴纳的学费往往达到或者超过千万元人民币。

早期,由于信息的高度不对称,即便是对配备的师资或者课程设置的内容有异议,大多数学生还是会选择“韬光养晦”的方式;随着学生越来越多地接触到来自培训公司的高端培训或者商学院的高管培训项目后,加上自身在企业实际运营过程中积累和总结的经验,他们的识别能力大大增强。

随之而来的就是要求“商家”(商学院)提供优质的“产品”(课程)。

商学院应对挑战

毋庸置疑,“罢课”背后,是中国商学院的EMBA项目正面临着挑战。

由于政策限制,境外商学院不能在内地单独办学。境外商学院的EMBA项目曲线进入的方法大多是与中国内地商学院合作办学,一些较有实力的境外商学院还有机会与部委合作办学,此外,还有部分境外商学院大打“擦边球”在内地落地。

这些商学院在某种程度上占有了一部分的EMBA生源。

在中国内地,商学院也形成了不同的阵营,其中EMBA项目竞争最为激烈的无疑是第一阵营。其中包括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长江商学院、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等等。

内地商学院在20年左右的时间里,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商学教育体系。在EMBA办学上,更是走在全世界的前列。(一个重要的标志是,由于此前中国管理教育的缺失,高管急需提升管理水平,EMBA项目适应了这样的需求,中国的EMBA项目几乎是全球最大的。)

但对比欧美成熟商学院,中国商学院缺少师资、缺少研究,直接导致了提供给“消费者”的“产品”不尽如人意。

在商学院的EMBA项目的运营上,同质化的趋势较为明显,没有形成鲜明的“差异性”。“尽管有商学院被认为是娱乐化倾向严重,但在我看来,这也是一种‘差异性’,有人乐于为此埋单,就说明其定位是成功的。”一位负责在中国开拓市场的境外商学院管理者对《第一财经日报》说。

在世界级一流教授的吸引和保留上,中国商学院往往缺乏竞争力。

而在生源上,此前被默认的“国企三分之一(包括部分政府官员)、民企三分之一、跨国公司三分之一”的格局渐渐被打破,更多时候迫于招生压力,“先招来再说”的倾向明显。

“照此趋势,中国商学院的EMBA项目接下去很难谈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文章开头提到的商学院资深观察人士称。

一方面,尽管境外商学院无法取得许可,但它们能够通过高管培训项目曲线进入中国。比如哈佛商学院就在上海设立了一个学习中心,其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等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对于高管而言,如不考虑学位问题,高管培训项目也是不错的选择,更何况还冠之以‘哈佛’的名号,成为哈佛校友的吸引力确实不小。”上述观察人士称。

另一方面,压抑的不满情绪很可能影响到商学院办学的“口碑”,要知道,“校友推荐”在商学院EMBA招生过程中起到的是举足轻重的作用,更何况对于不少公司而言,往往是最高决策者先“试读”,再向其身边的高层主管推荐。

以往的案例表明,有不少董事长、CEO级别的管理者本人就读一家商学院后,将自己的高管都送往了另一所商学院就读。这些决策者,是最为精明的投资者,他们的选择就意味着对EMBA项目的认可或否定。getty图

(文中被采访者均为化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72

中國遠洋沉浮 折射中國經濟粗放發展時代

http://www.xcf.cn/ztlb/201306/t20130607_449059.htm
 2000年,中遠集團就制定了躋身世界500強的目標。在中國經濟粗放型高增長的推動下,干散貨和集裝箱航運的快速「上規模」令中遠集團得償所願。

  

  2007年,中遠集團傾力打造資本平台—中國遠洋。雖然干散貨和集裝箱航運讓中遠集團的經營更上層樓,但由此形成的粗放型擴張模式也為其今後的慘敗埋下了伏筆。為了實現在高收入規模上的繼續增長,中遠集團選擇一味擴張干散貨和集裝箱兩個航運船隊,結果是上市5年融資過千億的中國遠洋頻繁「觸礁」,業績慘不忍睹,三度成為A股「虧損王」。

  

  與中國遠洋慘敗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期母公司中遠集團除了在2009年受到嚴重衝擊外,仍保持了相對較為穩定的發展,並沒有被中國遠洋拖下「泥潭」。

  

  中國遠洋的潰敗是中國經濟粗放發展時代的縮影,在中國經濟由擴張期進入緊縮期的轉折中,如何改變盲目投資、粗放經營的運作體系,正成為包括中國遠洋在內的眾多企業需要面對的生死攸關的重要命題。

  

  本刊主筆  楊智全/文

  

  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簡稱中遠集團)成立於1961年4月,歷經52年的發展,目前主業覆蓋航運、物流碼頭、修造船。據其網站公開資料,中遠集團擁有和經營700餘艘商船,5100多萬載重噸,年貨運量超4億噸,遠洋航線覆蓋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多個港口,船隊規模中國第一、世界第二。

  

  在「船長」魏家福的帶領下,中遠集團一度乘風破浪。但2008年突如其來的金融危機讓龐大的中遠集團船隊開始一次又一次地「觸礁」。

 

  

  2009年,中遠集團的「資本旗艦」公司—中國遠洋(601919)首現75億元虧損、並墊底所有A股上市公司;2011和2012年,中國遠洋又分別以104億元和95億元的虧損蟬聯這一紀錄,這是自中國遠洋回歸A股5年以來三度問鼎A股「虧損王」。由於連續兩年虧損,自2013年3月29日起,中國遠洋正式被「ST」,成為A股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ST股。

  

  按照A股相關制度,已戴上「ST」帽子的中國遠洋如果再虧損一年,2014年後將被退市,命懸一線的中國遠洋必須在2013年完成自我救贖。2013年一季度,中國遠洋又虧損20億元,按目前低迷的航運行情估計,其2013年很可能又將經歷一次巨虧。此時,中遠集團的巨額關聯交易救助已然緊急展開,在年初中國遠洋將旗下中遠物流溢價36億元賣給中遠集團後,5月21日,中國遠洋又宣佈將旗下中集集團21%的股權溢價29億元賣給中遠集團。即便這樣,業內人士指出,這並不一定能夠100%保證中國遠洋扭虧。

  

  中國遠洋的「慘敗」到底緣由何起?要正確理解中國遠洋,必須瞭解中遠集團的戰略佈局、中國遠洋在集團中所扮演的角色。

  

  粗放模式打造航運霸主

  

  1998年,中遠集團的業務涉及「下海、登陸、上天」,即經營航運、房地產、航空貨運三大領域,但經營業績堪憂,當年集團營業收入為325億元,而同期利潤僅為4億元。

  

  彼時剛剛接掌中遠集團帥印的魏家福隨即請來一大批專家為中遠集團制定了十年發展規劃,這個規劃後來被他濃縮成兩句話:從全球航運承運人向以航運為依託的全球物流經營人轉變,從跨國經營向跨國公司轉變。

  

  2000年,魏家福在《財富》世界500強高峰會上首次提出,中遠集團要進入世界500強。按當時中遠集團的收入,與500強門檻還相差甚遠,但其逐步剝離了中遠集團的房地產等業務,並加快打造干散貨船隊與集裝箱船隊。

  

  干散貨航運是指運輸礦石、煤、糧食、化肥等大宗貨物,進入20世紀以來,中國逐漸成為全球能源和資源消耗大國,中國鐵礦石、煤炭佔全球海運貿易量的比重增長迅速,所以中遠集團首先劍指干散貨航運霸主地位。而受益於中國進出口貿易及經濟的快速增長,中遠集團也同時打造集裝箱航運船隊。

  

  2001年,中遠集團收入450億元,已較1998年飆升了近40%。但中遠集團的雄心顯然遠不止於此,當時全球集裝箱航運執牛耳者為馬士基航運,而干散貨航運領域則為日本郵船,它們都是百年企業。魏家福早年接受採訪時就說過,要比肩馬士基和日本郵船。

  

  正所謂時勢造英雄。2004年,中國鐵礦石消費佔全球比例從2001年的20%增長到40%,「北煤南運」也推動當時國內煤炭運量以16%的年複合增長率增長,甚至年年豐收的中國糧食也越來越依賴於進口。這些都極大刺激了中國乃至全球的干散貨航運市場,中國因素成為主導全球干散貨行情的最重要因素。

  

  中遠集團憑藉與寶鋼、鞍鋼、首鋼為代表的鋼鐵企業的戰略結盟,以及與大型煤加工企業的良好關係,干散貨運輸業務急速擴張(表1),2004年中遠集團就控制了375艘干散貨船隊,規模一舉超越了有著120年歷史的昔日龍頭老大—日本郵船,而其集裝箱航運規模此時也位居全球第七。

 

  

  但對於干散貨航運而言,規模越大,經營風險越高,這是由其獨特的行業特點決定的。首先是強週期性。相關資料顯示,1873-2000年,干散貨航運市場大致經歷了16個航運發展週期,伴隨一輪輪低迷、復甦、繁榮和回落的週期,大大小小的企業倒閉或被兼併在這個行業已司空見慣。其次,進入門檻較低,屬於完全競爭市場。買方集中而賣方分散,即便是規模最大的龍頭企業,其市場份額對全球而言不過是個零頭。相關資料顯示,全球前20大干散貨航運公司合計佔有的市場份額不到全球的30%。在這樣的行業特徵下,一味擴大規模的風險可想而知。

  

  並且,中遠集團著力打造的干散貨船隊與日本郵船在佈局上也有顯著的不同:中遠集團干散貨船隊配置過重,在2004年,中遠集團包括油輪、客輪等總計639艘船舶中,375艘干散貨船舶佔近60%,而當時日本郵船這一比例僅為33%;其次,中遠集團的干散貨船隊偏好於自有船舶,自有與租入干散貨船舶各佔一半,而日本郵船當時216艘干散貨船舶中,租入的達153艘,佔比70%。中遠集團如此佈局,無疑有較高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

  

  而集裝箱航運進入門檻較高,與干散貨航運的營運存在較大差異性。集裝箱航運市場集中,這種「門對門」的物流服務買方數量眾多,而有實力的賣方卻不多。公開數據顯示,全球前十大集裝箱航運公司所佔市場份額高達60%。因此,賣方可以憑藉自身品牌、競爭優勢形成較大的市場份額,如馬士基航運近幾年就一直保持15%的全球市場份額。

  

  但集裝箱航運不是簡單的規模競爭,一味追求船隊規模的擴大並不一定帶來豐厚的收益和競爭優勢的提升。

  

  2007年7月,中遠集團終於以154億美元的收入、排名488位首次跨入《財富》世界500強,按當時的數據,干散貨和集裝箱船運至少為其貢獻了625億元的收入,可以說,正是規模龐大的航運船隊載著中遠集團駛入了這一「殿堂」。

  

  此時,為了使自身規模繼續保持較快增長,中遠集團推出了醞釀已久的大資本佈局。

  

  借力資本更上層樓

  

  建造龐大的干散貨和集裝箱船隊需要龐大的資金支持,對中遠集團來說,通過資本市場融資無疑是不二之選。此外,將高風險且處於整個產業鏈「微笑曲線」底部的基礎運輸重組上市,對中遠總公司(中遠總公司是指處於中遠集團頂層的控股公司)而言意義重大。「通過成功的資本運作,使得中遠的全球化業務有充分的資金保障」,「通過撬動資本市場把中遠做大做強,把資本市場用得淋漓盡致。用資本市場帶來的利潤去發展核心業務,再以核心業務創造的盈利回報股東,以此形成企業的良性循環。」魏家福談及資本佈局時如此說道。

  

  魏家福早在1993年就擔任中遠總公司旗下首個上市公司—中遠投資(COSCO CORP)的第一任總裁,之後,其又見證了中遠總公司旗下中遠太平洋(01199.HK)等4家企業的上市過程,利用資本驅動成為中遠集團快速發展的有力引擎。

  

  於是,中國遠洋的上市被提上日程,其被定位為中遠集團的「資本平台」。中遠集團希望,通過中國遠洋這個旗艦上市公司,將中遠總公司旗下其他4家上市公司整合起來,形成資本市場的另一個中遠集團,使得集團發展的資本來源結構為5:4:1,即50%來自資本市場、40%來自銀行、10%來自自身積累。

  

  2005年,中遠集團就將集裝箱航運重組並注入到中國遠洋於H股上市,但中國遠洋作為集團的「資本平台」真正發揮重大作用是從2007年6月開始,彼時中國遠洋回歸A股上市,中遠集團又將龐大的干散貨航運資產注入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正是在這一年7月,中遠集團首次跨入「世界500強」。

  

  中國遠洋的A股上市,堪稱中遠集團的資本大戲(附文),其中干散貨船隊資產的注入尤為值得關注,中遠總公司竟然選在了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BDI指數)有史以來的幾乎最高點,此舉可謂一箭三雕。

  

  其一,中遠總公司通過出讓干散貨船隊資產的少數股權,獲得了5倍於少數股權淨資產的207億元現金,同時快速實現了「資本增值保值」;其二,中國遠洋日後對中遠總公司及其附屬公司的巨額關聯交易,有力支持了中遠總公司的其他業務發展(圖1);其三,將強週期性板塊獨立出去,中遠總公司本身也降低了營業和財務風險。

 

  

  中國遠洋A股上市後,資產規模一直佔據著中遠集團的半壁江山,魏家福親自坐鎮兼任董事長,這在中遠總公司旗下上市公司中也就獨此一例,中國遠洋對中遠總公司的意義非同小可。

  

  中國遠洋A股上市後不久的2007年,中遠集團收入同比增長430億元達到1585億元,而干散貨和集裝箱航運居功至偉,在分別貢獻了220億元和61億元的增長額後,收入也分別達到496億元和410億元的新高度。

  

  對中遠集團而言,也面臨著一個新挑戰,如何在高收入規模上繼續增長,此時,中遠集團再度聚焦在中國遠洋的兩個航運船隊上。

  

  逆勢擴張,資本平台下的業績豪賭

  

  行情大好時,中遠集團對幹散貨下大注,而行情開始逆轉時,其依舊逆勢擴張。

  

  H股和A股上市後,中國遠洋股權融資共計350億元,但這遠遠不能滿足「資本平台」的使命。中國遠洋在回歸A股之時,銀行借款及債券餘額為190億元,隨著其規模的不斷擴大,如今這一數字已升至千億元,這意味著其5年融資過千億。與此同時,中國遠洋資產負債率從51%飆升至如今的77%,歸屬母公司的淨資產卻從2007年的450億元縮水至如今的230億元。也就是說,1000億元的融資換來220億的淨資產損失。

  

  與中國遠洋慘敗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期中遠集團除了在2009年受到嚴重衝擊外,保持了較為穩定的發展,並沒有被中國遠洋拖下「泥潭」(表2)。

 

  

  兵敗干散貨航運

  

  2008年,中國遠洋的營業收入一度達到716億元,而到了2012年,這一數據僅為161億元。僅僅兩年的時間,干散貨航運就虧損150億,成為中國遠洋的「重災區」。

  

  2007年巨無霸的干散貨船隊上市時,中國遠洋手中還握有高達52艘總運力650萬載重噸的新船訂單,而此時其自有船隊總運力不過為1400萬載重噸。其中僅與中遠總公司旗下的中遠船務和南通中遠川崎造船公司,新簽或改簽29艘干散貨與集裝箱造船合同,金額就高達23億美元。

  

  2008年,BDI指數在5 月20 日創下11793 的歷史最高點後,在年內最後3個月暴跌至1000點以下,遠低於公認的盈虧臨界點的2500-3000點,干散貨航運暴風雨即將來臨。但中國遠洋的高層似乎並未完全覺察。這一年,中國遠洋新船訂單升至58艘,這意味著在該年接受8艘完工的訂單後,中國遠洋又下了14艘新訂單。

  

  在行情最好的時候生成的大量新船訂單,帶來的結果是在行情跌入綿綿無期的低谷時,這些已下單的船舶還在不斷加入龐大的干散貨船隊。一艘船舶從下單到交船需要數年時間,這些船很可能在行情下滑時開始交貨,此外,58艘的訂單需要佔用大量的資金,2008年年報顯示,佔用資金高達120億元。

  

  在巨資打造干散貨船隊之時,中國遠洋同時又在對總運力貢獻有限的條件下以超高租金租入船舶。2008年,中國遠洋租入了16艘船舶(表3),在租入總運力僅比2007年多1.7%的情況下,中國遠洋為此支付了335億元租金,比2007年的214億元租金足足高出57%。2007年,中國遠洋收購中遠總公司旗下全球最大規模的干散貨船隊時,其自有船隊賬面固定資產淨額不過137億元,而335億的租金足可以再買下2.4個這樣的船隊,即便常人看來,中國遠洋管理層的決策也不免有草率之嫌。

 

  

  波羅的海交易所等機構公開數據顯示,2007年好望角型船平均租金高達11.6萬美元/天,及至2008年好望角型船的日租金最高時超過20萬美元/天(圖2),之後所有船型租金一路震盪下跌,2012年好望角型散貨船平均運價已暴跌至7680美元/天,不及2007年平均水平的7%。

 

  

  更糟糕的是,中國遠洋以高價並且是以長期合同的形式租入了大量船舶,其結果是,在行情發生逆轉,船舶租金跌去十之八九時,中國遠洋還在為超高租金埋單。

  

  早在中遠總公司將干散貨船運資產注入中國遠洋時,BDI指數已處在本輪上漲週期的第4年(圖3),長期繁榮的背後必然是隨時的回落,這一點中國遠洋的管理層應該是有認識的。從中國遠洋上市後頭幾年的年報披露可以看出,管理層對公司干散貨海運貨物周轉量(航運總海裡×總載重)的預計就非常保守,而實際發生數往往比預計下限多出40%-60%。

 

  

  但干散貨航運曾給中國遠洋帶來太多的「光環」,加上2007年這一業務毛利率高達37%,中國遠洋繼續放手一搏或許完全在情理之中。另一方面,中國遠洋管理層對幹散貨航運的認知看來也有不足。

  

  2008年報中管理層表示,在市場爬升通道中,租入運力,通過鎖定敞口頭寸(有租出合同鎖定的租入船合同),擴大收益。他們甚至認為,「實踐證明,在當前市場大幅度下滑時期,公司毛利和租金水平受到影響比較小」。

  

  令人扼腕的是,行業形勢給了中國遠洋數次降低損失的機會,但卻一次次被其「無視」。

  

  實際上,2008年的金融危機已經嚴重影響了中國遠洋業績。年報顯示,2008年底中國遠洋僅鎖定2009年18.4%的營運天數,而2007 年這一數據為54%。此後,又因過高價格租入船舶,大量未鎖定的敞口頭寸暴露,中國遠洋在2008年計提了52.5億元的營業外支出。此外,中國遠洋還放棄執行與船東已簽訂的COA合同(大宗貨物進出口商與船方簽定的長期租船方式),並為此支付違約金1.2億元。

  

  儘管風險已經來臨,但中國遠洋的管理層依舊發出了「把握低成本擴張機遇,波段操作,及時補充運力,降低持倉成本」的經營策略。這如同股票投機者被套牢後,通過低價補倉,並寄希望於在大反彈之際彌補虧損,但要是股價長期萎靡下跌,只會越補越虧。很不幸,中國遠洋遭遇了後面的情況。如果其提前執行收縮戰略,或許可以避免更大的損失。

  

  中國遠洋的管理層漠視干散貨航運的巨大風險,從其遠期運費協議(FFA)的操作也可窺一二。

  

  FFA是一種基於BDI指數的遠期合約,合約雙方先約定好交割時間及價格,屆時與BDI指數價格相對比,收取或支付差額。國際干散貨航運市場價格波動難以把握,公司通過FFA可以配合散貨船隊運作,有效對沖租入船舶價格風險,起到風險平抑和套期保值的作用。

  

  中國遠洋在2008年顯然是高價租入干散貨船隊,現貨市場強烈做多,按照慣常邏輯,FFA應該買空,但是隨著2008年末BDI指數的暴跌,中國遠洋的FFA公允價值竟然損失高達52億元。有專業金融人士指出,中國遠洋很可能利用FFA進行了投機操作,這樣不但喪失了最後的對沖機會,而且加劇了中國遠洋的虧損。

  

  2009年,BDI指數的暴跌,中國遠洋收入由2008年的716億元跌至274億元,最終巨虧63億元。並且,這還是在2008年大幅「平滑」利潤的情況下,否則虧得更慘。

  

  船舶過高的租金是造成本次巨虧的重要原因。根據2010年中國遠洋提供的各種型號的干散貨船舶市場租金水平的變化,如果按現貨市場推算的話,2009年干散貨船舶租賃費大約為90億元,而實際是,該年干散貨航運261億元的營業成本中船租費就高達199億元。這意味著2009年合約價較市價高出100億元,即使到了2010年,合約價還較市價高出30億元。

  

  但隨後2010年航運市場出現暫時的反彈,中國遠洋的管理層誤認為「全球經濟將持續復甦」,於是又「賭」了一把。雖在2010年中國遠洋有所斬獲,但隨後為此付出的代價卻更大。

  

  2009年本已開始收縮的租入船隊在2010年又新租入了5艘船舶,此時中國遠洋干散貨船隊達到了空前的450艘、運力合計3856萬噸,將日本郵船的干散貨船隊遠遠甩在了後面。

  

  但干散貨行情接著就開始了新一輪持續暴跌, 2011年BDI指數大跌44%,中國遠洋揮刀砍掉了81艘租入船舶,並提前還船,為此支付違約金5.2億元;2012年BDI指數繼續暴跌,中國遠洋再度砍掉大約42艘租入船舶,並又一次提前還船支付違約金等11.3億元,中國遠洋規模龐大的干散貨船隊開始急劇「瘦身」。

  

  兩年來,干散貨航運累計虧損150億元,在BDI指數短期內回升無望的情況下,干散貨航運處於幹一單、虧一單的狀態,而中國遠洋為何不多歸還些租入的船舶呢?業內人士認為,很可能是因為其中部分船舶的租期被牢牢地鎖定。在運費極度低迷、運量又減少的情況下,龐大的中國遠洋船隊無法調頭,至今還在為多年前高價簽下的船租埋單。2012年底,中國遠洋預計2013年還有大約14億元因高價租入船舶而未鎖定的風險敞口。

  

  除了BDI指數的暴跌外,期間還發生了讓中國遠洋的高層始料未及的重大事件—大客戶自建船隊。中國遠洋的大客戶—控制上游鐵礦石的供應商淡水河谷,也自建船隊加入了干散貨航運,這也是源於2007-2008年鐵礦石運費的暴漲。淡水河谷運往中國的鐵礦石航運「首秀」發生在2011年11月,從這一刻起,淡水河谷與中國遠洋開始「翻臉」,2012年已拒用中國遠洋干散貨船,它們之間的矛盾已是公開的新聞。淡水河谷每年生產3億多噸的鐵礦石,有1億多噸運往中國,如果淡水河谷自產自運,對中國遠洋的打擊可想而知。

  

  再從目前行業所處的大環境看,也較中國遠洋最初制定幹散貨超級航母決策時發生了三大變化,中國傳統經濟模型轉型下導致對礦石及煤炭需求增長放緩、干散貨船隊無序擴張、貨主自建船隊已成趨勢,這些都造成了干散貨船供需嚴重失衡。

  

  此外,對比全球干散貨船隊規模第二的日本郵船與中國遠洋,二者間的差異直指業務結構和股權結構等更深層次的問題。

  

  從中遠集團干散貨船隊規模快速超越日本郵船,到中國遠洋揮刀「瘦身」的兩年,日本郵船干散貨航運規模卻穩步發展,截至2012年3月,其規模增至354艘,已超越「瘦身」後中國遠洋的332艘,大有超越中遠集團(除中國遠洋外,中遠集團還有其他公司經營較小規模干散貨航運業務),重奪全球霸主的態勢。2009、2011和2012年,在中國遠洋干散貨船隊巨虧的年份,日本郵船散貨業務在收入受到巨大衝擊之下,僅在2012財年出現6000萬元的虧損,日本郵船相對穩定的收入和沒有陷入巨虧泥潭,除自身經營不同外,與其船隊結構也有關係。

  

  中國遠洋散貨業務專注於干散貨航運,而日本郵船除了354艘干散貨船舶外,還配置了全球規模最大的121艘汽車運輸船舶、85艘油船等船舶。中遠總公司旗下的油船並沒有注入到中國遠洋,而汽車船、雜貨船等卻分佈在中遠航運(600428)及其他附屬公司中。但即便是剔除這些差異因素,幾乎可以肯定的是,日本郵船干散貨的航運收入,也不會像中國遠洋那般慘烈(表4)。

 

  

  在股權結構上,日本郵船前十大股東僅佔股權比例30%,金融機構和其他法人合計擁有47%的股權,MasterTrust信託銀行、日本Trustee服務信託銀行、東京海上日動火災保險公司等著名投資機構赫然在列。這些金融公司背後則是更多的財團以及鋼鐵等實業公司,如MasterTrust信託銀行就是日本豐田的大股東,它們共同組成了一個利益共同體,日本郵船無論是在企業決策、業務拓展還是風險控制上,有著中國遠洋不可比擬的優勢。

  

  集裝箱航運的盲目擴張

  

  相比干散貨船隊,中遠集運(中國遠洋旗下集裝箱航運公司)船隊規模擴張得更快也更大。中國遠洋H股上市時,旗下共經營集裝箱航運船隊119艘,總運力為30萬TEU(長度為20英呎的標準箱)。上市後經過多年擴張,截至2012年底,總運力上升至76萬TEU的174艘,規模增長150%後,目前居全球第四。資產規模也由當初的228億元膨脹到如今的520億元,比干散貨航運總資產的456億元多出14%。

  

  但中遠集運盈利卻一直是個問題,截至2012年底,中遠集運淨資產僅28億元,資產負責率高達95%。

  

  集裝箱航運受中國因素影響相對較少,從反映中國港口出口的集裝箱運價指數CCFI也可以看出,雖然波動較為頻繁,但總體上遠沒有干散貨航運那樣劇烈。2007-2012年,中國遠洋集裝箱航運在規模不斷增長的支撐下,基本上保持了400億元的收入。集裝箱和干散貨航運收入約佔中國遠洋總收入的86%以上。在干散貨船運業務大幅萎縮之際,集裝箱運輸收入已佔中國遠洋總收入的大半江山,成為中國遠洋收入的穩定器。

  

  在集裝箱航運的全球化競爭格局中,全球規模第四的中國集運和第一的馬士基航運同台較量能否勝出?在干散貨航運大勢已去之時,集裝箱航運能不能成為中國遠洋未來之星?從目前的情況看,答案都是否定的。

  

  2009 年全球金融危機時,馬士基航運雖創下了21億美元的虧損紀錄,但其-10%的淨利潤率卻至少比同期中遠集運高出15個百分點。2011年馬士基航運業務逐漸走出低谷,最終在2012年重返盈利之路,而中遠集運依舊陷在虧損的泥潭中,與行業標竿的盈利能力相差甚遠。

  

  自2008年5月以來的數據看,船運公司在燃油費不斷上漲的壓力下,利潤空間受到嚴重擠壓。但馬士基航運毛利率一直保持正數,而同期中遠集運毛利率波動幅度非常之大(圖4)。 假如中遠集運能在2011和2012年取得和馬士基航運一樣的毛利率,中國遠洋集裝箱的營業利潤可以增加近90億元。

 

  

  從僅有的2011-2012年的公開數據看,中遠集運兩年累計虧損84億元。如果按馬士基航運8%-10%的間接費用(管理費用、營銷費用等)佔總成本的比例推算,中遠集運如果作為一家獨立化運作的公司,那麼這5年來應該也是虧損纍纍,其高達95%的負債率也就不足為奇。

  

  業內人士認為,中遠集運在國內及基於國內的國際航線有一定的優勢,但在全球範圍內,與馬士基這樣的巨頭比,明顯不具競爭優勢,中遠集運「軟實力」的成長明顯跟不上其規模的成長。

  

  中遠集運與馬士基巨大盈利能力表現在它們不同的模式上,而這背後是它們關鍵競爭要素的巨大差距,而更具競爭性的馬士基航運,其2012年的扭虧之路更是見證了其可持續的平衡發展之道。2013年5月17日,馬士基集團公佈一季度業績,其中馬士基航運盈利再次逆勢增長,而根據中國遠洋一季度報表,中遠集運很可能依舊處於虧損,相比之下,馬士基航運的競爭優勢顯露無遺。

  

  難以完成的自我救贖

  

  由於連續虧損兩年,2013年中國遠洋正式更名為「ST遠洋」。2013年度中國遠洋必須盈利,否則就將退市。但按照目前航運市場持續萎靡的情況判斷,內憂外困之下的中國遠洋完成自我救贖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在其他「非常規」手段救助前,中國遠洋首推之計還是「瘦身」。自2011年以來,中國遠洋開始急劇「瘦身」以求自保,2013年一季度,干散貨船隊再度減少9艘,此外,就是從未停止擴張腳步的集裝箱船隊在2013年首季度也罕見地減了2艘。

  

  「瘦身」的同時,中國遠洋將重點放在圍繞「增收入、調結構、抓管理、控成本」展開自救,但這12字方針並無特別出彩之處。關鍵問題是,行情持續低迷下,「瘦身」的中國遠洋又如何能做到增收又增益?

  

  2013年一季度,中國遠洋干散貨航運再度遭遇量價齊跌,與此同時,BDI指數依舊在千點以下,離2500-3000的盈虧臨界點遙遙無期,而此時中國遠洋尚有144萬噸的15艘新船訂單在手,如果行情不好轉,它們的加入將加劇中國遠洋干散貨航運的困境。令情況更為惡化的是,大宗貨物需求增長放緩下,貨主以及上游資源商的進入將使干散貨航運行業競爭更為慘烈。

  

  同時,中國遠洋的集裝箱航運前景也不容樂觀,2013年一季度CCFI指數(航線平均價格)還處於2012年5月以來的下跌通道中。儘管集裝箱航運收入有14%的增長,但這是在運載量同比增加11%、CCFI指數同比增長14%的情況下取得,依舊反映了嚴峻的市場行情。至於扭虧之道,中國遠洋即宣稱將和其他船運公司加強聯盟合作,加大運力和航線調整,但鑑於其在全球競爭格局中的地位及話語權,單憑這些也難以扭轉其困境。

  

  由於斷臂「瘦身」,中國遠洋預計2013年干散貨船隊租金將同比下降30億元。而根據2013年一季度財報,儘管中國遠洋營業成本同比下降9億元,但最終還是巨虧20億元。

  

  儘管如此,中國遠洋似乎對扭虧還是信心滿滿。中國遠洋在2013年3月28日發佈的兩則關聯交易公告,體現了其母公司—中遠總公司的「護犢心切」,讓投資者看到了中國遠洋扭虧的「曙光」。

  

  一則是中遠總公司計劃溢價36億元買入中國遠洋旗下盈利性最強的資產;二是因為本項交易的發生,中國遠洋將再向中遠總公司提供總金額為4億元的相關勞務。值得注意的是,這一金額是2012年同類業務發生額的160倍。有了這兩項交易,中國遠洋2013年扭虧的概率增加不少。

  

  但這種母子公司之間資產的循環交易不過是騰挪遊戲。中遠物流最初就是中遠總公司旗下資產,中國遠洋H股上市時,49%的中遠物流股權被安置在中國遠洋控股的中遠太平遠洋旗下。2007年中國遠洋A股上市時,中國遠洋又以17億元的代價將51%的中遠物流收之麾下。2010年3月,中國遠洋又以20億元從中遠太平遠洋收購了另外的49%股權。如今,在中國遠洋決定賣出中遠物流之際,其管理層稱不排除未來中國遠洋在合適的機會再度買回。

  

  中遠物流是中國遠洋旗下盈利性最強的資產,是中國遠洋航運產業鏈條前端和末端的有力補充。2011和2012年,中遠物流分別為中國遠洋貢獻了17億元和18億元的毛利。在中國遠洋本就缺少對衝風險業務的情況下,將中遠物流剝離出,足以看出中遠總公司的無奈。但缺少中遠物流的中國遠洋更加跛足、經營風險也將更大。

  

  不僅如此,僅憑與中遠總公司這兩項交易,還並不足以保證中國遠洋2013年一定可以盈利。

  

  此外,中國遠洋通過控股43.2%的中遠太平洋還控制了中集集團(000039)21.8%的股權,目前這部分賬面價值為50億元。儘管中集集團的業務範疇也是中國遠洋非常重要的一環,如果中國遠洋窮盡上述所有手段都不能扭虧,不排除中遠總公司會溢價收購這部分股權。

  

  果不其然,中國遠洋在2013年5月21日宣佈,高溢價將這部分股權轉給中遠總公司,本次交易將給中國遠洋帶來大約12億元的稅前收益。值得一提的是,中集集團最早本就是中遠總公司旗下資產。但有業內人士指出,鑑於與中遠總公司之間的大量關聯交易,中國遠洋扭虧手段還有「控成本」。

  

  2011-2012年,中國遠洋和中遠總公司及其附屬公司之間就燃料、修船、碼頭服務費、集裝箱船舶租賃費年均關聯交易190億元,佔中國遠洋航運業營業成本的30%,中遠總公司在「一般商業條款」下,關聯交易價格哪怕是做出細微的調整,都將帶來中國遠洋利潤的不小改善。

  

  如果最終中國遠洋大力借助於關聯救助「摘帽」,那麼中遠集團很可能處於兩難境地。如果不救,中國遠洋將被摘牌退市;如果過多依靠關聯交易救助,中遠總公司的短期利益將受損。

  

  中國遠洋:扭曲的資本平台

  

  現在看來,中國遠洋更多的是充當中遠集團的「糧草官」,與市場化的「資本平台」相去甚遠,它或許無法成為一家真正市場化獨立運作的企業,更無法承載實現中小股東利益最大化的責任。

  

  在中國遠洋慘敗後,有投資者質疑,中國遠洋過千億元的融資額,為何不效仿馬士基投向能源等反週期或無週期行業,以對沖其巨大的航運強週期風險。在中國遠洋新出爐的2012年可持續發展報告中,中國遠洋的管理層道出了「委屈」:「由於國家各類相關政策的限制,中國遠洋只能專注經營航運物流及相關產業……」

  

  將原因歸於「國家限制」,中國遠洋的管理層有推卸責任之嫌。爭論的重點不在於行業限制或多元化,而在於企業能否將核心競爭能力複製並擴張到新領域,正如國資委研究中心宏觀經濟戰略發展研究部部長程偉指出的那樣,央企多元化發展是否基於企業價值創造,如果可以,國資委沒理由阻止企業的市場行為。事實是,從央企到央企旗下上市公司的相關或不相關的多元化都屢見不鮮。

  

  但關鍵問題是,中國遠洋是否具有這樣的核心競爭力?

  

  中國遠洋的潰敗是中國經濟發展舊模式時代的縮影。而這一切必須隨著新的全球競爭環境改變而改變,在中國經濟由擴張期進入緊縮期的轉折中,如何改變盲目投資、粗放經營的運作體系,提升運營效率與競爭力,正成為包括中國遠洋在內的眾多企業需要面對的重要命題。

  

  在一片質疑聲中,近期,中遠集團制定了兩個十年戰略,新的戰略能否為中遠集團帶來新的增長,尚須拭目以待。對廣大中小投資者而言,他們更關心的問題是,中國遠洋未來如何百年?

  

  對於本文內容您有任何評論或補充,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附文]中國遠洋上市背後

  

  中遠集團「精巧」設計的資產龐大的中國遠洋上市,讓投資者驚呼,原來大象也可以起舞。

  

  2005年,從事集裝箱船運的中遠集裝及中遠太平洋股權從中遠總公司中剝離,重組成中國遠洋,中遠總公司按評估值63億元作為出資並折成65.42%的股本,另外34.58%作為公眾H股,中國遠洋首次發行共募得83億港元。

  

  2007年6月,中國遠洋轉戰A股,成功募集150億元,其中60億元用於購買集裝箱船舶,本次A股發行後,中遠集團持有中國遠洋的股權下降到51.07%。

  

  在A股成功發行3個月後,中國遠洋二次非公開股票定向增發,中遠總公司將旗下全球最大的干散貨航運船隊——中遠散貨、GOLDEN VIEW 等資產注全部入到中國遠洋(附圖)。這些干散貨公司在2006年底賬面淨值為80億元,最後中國遠洋按評估估值382億元展開收購。

 

  

  中遠集團對本次資產注入的安排頗具「匠心」。首先,被收購的目標公司在收購前向中遠總公司進行了37億元的現金分紅,這部分金額幾乎相當於目標公司淨資產的50%。由於收購後中遠總公司依舊間接持有干散貨船運資產50%以上,因此對中遠總公司來說,收購尚未展開,中遠總公司就先將「本錢」落袋為安了。

  

  37億元現金從目標公司抽離後,中國遠洋相應的收購價從382億元減為346億元,而此時干散貨公司的賬面淨資產僅有50億元,346億元的收購價相當於高達7倍的市淨率,價格不可謂不高。中遠集團接著在同年9月4日公佈了分兩步走的非公開定向增發方案。

  

  第一步是中國遠洋按18.48元/股向中遠總公司發行8.64億股,中遠總公司將中遠散貨、青島遠洋100%股權及深圳遠洋運輸41.52%的股權作為對價認購,收購之後,中遠總公司持有中國遠洋的控股比例至少上升至53.04% 。

  

  第二步是向包括中國人壽在內的機構最終按30元/股再次非公開發行股票,其中,中遠總公司出資16億元認購了其中5367萬股,最終中國遠洋募得127億元。本次高估值高價發售得到了財力雄厚的國企追捧(附表 )。在鎖定期滿12個月後至今,中國遠洋股價最高也不過20.21元,目前大多數認購方早已「割肉」認賠。

 

  

  按照中國遠洋和中遠總公司先前的約定,中國遠洋尚需支付186億元用來收購中遠總公司旗下的Golden View及另外6.35%中國遠洋的股份(186億元=目標資產估值382億元-現金分紅37億元-第一步對中遠總公司增發股票作為對價,即18.48億元×8.64)。

  

  這樣,中國遠洋將剛募集到的127億元外加自有資金59億元支付給了中遠總公司。在整個交易過程中,中遠總公司得到的現金是207億元(37+186-16),本次收購完成之後,中遠總公司對中國遠洋的持股比例由51.07%上升到53.04%,干散貨船運公司依舊在中遠總公司的控制之下。

  

  中遠總公司為此付出的代價是失去了46.96%對中遠散貨等公司的控制權,按賬目價值計算,這部分股權對應的淨資產為38億元。就中國遠洋A股上市及定向增發,有財務專家按中遠總持股比例變化保守估計,中遠總公司大約「保值增值」200億元。

  

  中國遠洋雖然前後H股和A股上市,但離真正市場化上市公司尚有距離,除了飽受指責的行政色彩外,中國遠洋和中遠總公司、中遠總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及控股公司(簡稱中遠總公司及其附屬公司)金額巨大的日常關聯交易也頗受詬病,儘管中國遠洋表明這些關聯交易均按照「一般商業條款」進行。

  

  中國遠洋的日常關聯交易支出集中在以下幾個領域,以2011和2012年的平均交易額為例:中國遠洋與中遠總公司及其附屬公司發生船舶服務支出(燃料、修船及物料等)165億元,碼頭服務費支出19億元(其中支付給其旗下控制的中遠天平洋的碼頭服務費3.4億元),集裝箱船舶租賃支出5億元,此外,中國遠洋期末存放在中遠財務的金額高達百億元。

  

  中遠總公司旗下的中遠船務工程集團和南通中遠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為中遠集團內部公司建造了不少船舶,中國遠洋2005年6月H股和2007年6月A股上市後,中國遠洋與它們有高達23億美元的新簽或改簽造船合同,中遠總公司借助中國遠洋這個「資本平台」,極大促進了其船舶製造業的發展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008

傳統企業轉型電商困局:優購動盪,折射百麗的諸多硬傷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5660.html

先回顧一下優購網所屬的百麗國際電商之路:

百麗在幾年前試水電商一直是以低調的姿態進行,通過淘寶分銷、天貓以及B2C分銷三條腿穩健發展(B2C分銷通過淘秀網下單完成),由集團元老級人物——謝云立帶領著一隻並不豪華的電商團隊先以售賣百麗旗下品牌商品的方式進行,後續陸續上線了針對網絡的專供款,然後是網絡新品牌,這條發展路徑成為在2011年前被認為比李寧走得更堅實的傳統品牌企業進軍電商的成功案例。

隨著2010年以樂淘網、好樂買獲得過億美元的融資並迅速發展起來之後,給這兩家供貨的百麗集團坐不住了,一方面是擔心自己再次受制於渠道,另一方面則是評估後發現自己在電商領域有著巨大的發展優勢,這些優勢包括:

一、眾多的品牌:除了百麗自己的幾大女鞋品牌外,其次是代理的國際知名運動品牌——阿迪、耐克等在網絡的銷售態勢以驚人的迅速增長;

二、品類擴張更容易:作為以女鞋自有品牌、代理知名運動品牌的百麗集團來說,如何通過多品牌和多品類取得絕對的市場優勢和市場地位成為這些年思考最多的問題。線下開店擴張品牌和品類的方式顯然太慢,而一直在運營的電商業務能夠輕鬆擴充品牌卻無法快速擴充品類;

三、資金優勢:在與電商企業合作的過程中,百麗發現電商是資金密集型的業務,而百麗集團在資金方面的優勢可以使其不依賴資本來發展,這樣必然能夠打敗更多必須依賴資本的垂直電商,成為「剩者為王」的那一個。

四、人才優勢:通過幾年的電商實踐,已經擁有一個執行力較強專業性較高的電商團隊,人才的培養可以應對電商業務的規模發展或者更高。

五、供應鏈優勢:這個讓百麗內心異常興奮,也是其吸引更多品牌電商或平台電商高管的核心原因,畢竟對於電商來說,供應鏈的事情總是讓人著迷,因為這似乎是除資金外決定生死的部分。供應鏈包括商品研發、商品生產、倉儲管理、配送售後等一系列的「商務」內容。在重「商」輕「電」的傳統企業,這被認為是最優於電商企業的競爭優勢。

於是在這些優勢之上,百麗電商決定大干一場,先是購買yougou.com這樣的雙拼域名,將略為山寨的「topshoes.cn」淘秀網直接棄用做跳轉,把所有分銷網站停止供貨,雖保留淘寶、天貓商城這樣的直營第三方網店,但投入和重視程度變小。高薪高調挖來京東VP和凡客VP任職CMO和COO,再派出集團元老重臣任職CEO,構成黃金三角。試圖打造百貨全品類的垂直B2C商城,一方面實現多品牌的戰略實施,另一方面向服裝等多品類擴張,實現線下不可能實現的百貨帝國之夢!

一切聽起來都非常美好,只是無論是誰的夢想都需要照進骨幹的現實,現實的情況是:

一、獨立B2C在技術上的更高要求:處於深圳總部的百麗並不能招募更多更優秀的技術人才,技術外包服務公司在深圳更是匱乏。但技術決定著用戶體驗、決定著後台的管理效率和更靠譜的數據,獨立的B2C屬於動態技術,和原來的ERP等相對靜態技術不同,持續的變化仍然成為許多傳統企業現在邁不過去的坎;

二、品類擴張增加的管理難度:曾經有人說過做好女鞋能做好男鞋都很難,這一點估計百麗在擴張男鞋品類時應該是深有感觸。短短一年時間擴張到女裝和飾品可想而知後端將遭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對於習慣於精打細算的傳統品牌企業,這種快速打法凡客當年的特殊時期有效,凡客和京東的體制內能被理解,百麗雖然擁有了凡客的COO和京東的CMO,但是否能被理解並以「誇張的成本」執行是要打個大大的問號的!

三、體制:這個問題很多人沒有跨越電商和傳統企業很難理解,直白點說就是部門設置(組織機構)、審批、財務及預算、匯報方式、企業文化、溝通方式、執行方式、風險控制、流程制度等這些內容構成了一個企業的所謂「機制」。這種衝突的結果就是電商的在試圖說服接受電商的「體制」,而傳統的團隊則試圖去理解但卻永遠無法理解電商的「體制」導致效率低下和執行團隊的不穩定。最終董事長或董事會要麼來一句:「電商和傳統企業各有優劣勢,未來一定是融合的,所以在這些方面你們也必須融合……」,如果這種所謂的「融而不和」出現之後,就是所謂的管理方式創新,於是「CEO輪崗制」居然在百麗這樣的公司出現了!

原以為百麗電商的優購網已經一騎絕塵,幾大高管等著的是分拆上市享受功成名就、榮華富貴的無數傳統企業在電商時代成功之路的案例榮耀,而不是在這些硬傷面前糾結神傷。

畢竟,無論是和百麗成長起來的元老還是被挖角的電商專業VP們,可以看出他們並不是能力不行而離開,當京東來的VP回到京東仍然可以繼續業績斐然,當凡客來的VP有勇氣去創業。那麼硬傷是不是上面這三點?還是說這些不僅僅是百麗的硬傷也是許多傳統企業試圖進軍電商的硬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7263

GTAT,光伏+藍寶石折射出何種光芒? 余曉光

http://xueqiu.com/5277310522/26173388
余曉光 2013年11月

[本人完全是技術小白,這篇文章的目的只為拋磚引玉,希望在光伏,藍寶石,多晶硅產業中的技術專家們,可以多提供見解,修正對GTAT的判斷]

投資標的的出現通常是隨機的,有偶發性,就像去年我看NG的節目發現TESLA一樣。GTAT也在是我瀏覽光伏行業網站突然察覺到也許是個機會。在錯過很多大牛股之後除了確定自己的理解力有很大的侷限性外,更多的是對自己不夠勤奮的譴責。因為只要掌握分析能力,任何一個有價值的標的,優秀的投資者應該都會產生相識的結論。當然最終投資與否有很多因素影響。而比其他人更早看到這個機會,通過勤奮是可以彌補智力的短板。
查看原圖
(GTAT主要產品線)

GT Advanced Technologies公司是全球領先的多晶硅料生產技術,多晶鑄錠爐系統,以及藍寶石晶體生長系統和材料供應商,致力於太陽能、LED和其它專業市場。主要產品包括:多晶硅料生產的設備和工程服務、 HiCz單晶爐設備和材料、藍寶石長晶爐和材料。

查看原圖
GTAT(極特先進科技)對國內光伏企業影響非常大。2010年,GTAT的多晶硅爐子中國的市場佔有率高達70%。2012年,中國收入佔比依然高達51.8%。因為下游產能過剩,公司去年四季度對其鑄錠爐及庫存備件進行清貨處理,退出鑄錠爐業務給公司帶來1.4億美元減值。2012年11月份,公司宣佈實施戰略性裁員,裁員比例將達到25%。公司表示,裁員的目的就是為了減少每年1300萬美元的開支。另外在2013年中,GTAT又進行了管理層從組,把旗下的業務結構從新進行了梳理。

(GT Advanced Technologies精簡管理層 )
http://www.solarzoom.com/thread-246540-1-1.html 

查看原圖
PV多晶硅爐子在2009-2011的財政年裡,佔據了超過一半收入,而2012年開始因為光伏產能過剩,導致PV收入大幅度減少。藍寶石業務和多晶硅業務現在佔2013年收入的主要部分。雖然當前GTAT在多晶硅爐子業務的的收入持續減少,但是並沒有阻礙GTAT在這光伏生產技術的持續研發。

查看原圖
作為上游生產設備(技術)提供商,持續的研發投入,是GTAT在這個行業耕耘40年而不衰的原因。我本身並不喜歡製造業,畢竟製造業逃不開的產業週期。通常製造業都需要經歷週而復始的需求引起的產能擴張擴張,一窩蜂導致產能過剩,需求萎縮開工不足產業衰退的惡性循環。在40年的歷史中,GTAT作為製造設備生產商,持續收購(研發)最先進的技術,是戰勝產業週期,經久不衰的必要保障。

查看原圖
GTAT 2013年中庫存7億美金,多晶硅和藍寶石各佔一半。PV業務因為年初做了一次大的銷庫存,佔比已經非常小。而在庫存中,未發貨訂單佔了5.16億,客戶押金1.11億,整體表現健康。

根據GTAT的技術路徑,目前GEN 7的爐子(國內普遍GEN 5)可以在多晶硅價格小於14美金的時候保持生產企業的盈利能力。GEN 7產能比起第一代產品有10倍的提高,同時能耗下降60%。在過去的四、五年裡,憑藉DSS長晶系統的穩定性和良好的性能確立了市場的領導地位。世界上大多數的多晶硅片的生產都由DSS長晶爐生產(存量3300台)。  

DSS晶體生長技術實際上是過去幾年裡的主流晶體生長技術,但鑑於多晶硅產能已處於過剩狀態,未來對多晶硅新產能的投資會非常有限。從長遠發展來看,技術轉型正在發生,一是減少光伏技術的造價(降低製造成本),另一個是提高電池的效率。考慮到這個問題,GTAT將研發資源投入HiCz下一代晶體生長技術上。  

在多晶與單晶的未來發展趨勢上,GTAT認為N型電池效率更高,考慮到它的優點,太陽能電池製造商會在這方面繼續跟進,生產出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產品。N型太陽能電池會逐漸成為行業標準,這也就意味著更上游的製造商需要最適合生產N型電池的高質量、低成本材料。GTAT認為HiCz這種技術,能夠以有競爭力的價位生產材料。當然,使用DSS多晶硅鑄錠爐生產硅錠的方式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GTAT在Q3季度會議中預計光伏上游2014年下半年會走出低谷。HiCz技術可以達到24~25%的電池轉換效率。遠高於現在20%單晶(17~18%多晶硅)的轉換率。而光伏這幾十年的發展在技術進步和成本下降上也走出了自己的摩爾定律。效率每提升1%,成本下降7%。HiCz技術的設備有望在2014年下半年推出市場。

另外,2012年GTAT從Twin Creeks收購了Hyperion資產。Hyperion技術能將光伏電池的成本降低一半,讓太陽能真正能對化學燃料的統治發起挑戰。

太陽能電池基礎材料晶體硅片的傳統製造方法,是將硅柱體切割成200微米厚的硅片,製造過程會浪費掉一半的硅。硅片的厚度如果低於200微米,則容易斷裂。但在理論上,硅片的厚度可以達到20到30微米。Twin Creeks的工藝可以高效的製造20微米厚的硅片,基本不會造成浪費。它使用了氫離子加速器,讓每瓦成本降低至40美分,相比之下目前最廉價的太陽能電池成本是每瓦80美分。Twin Creeks的技術能減少九成的硅需求。如果我是$保利協鑫能源(03800)$ 的股東,看到這裡肯定會感到不安。

GTAT預計,Twin Creeks獨特的Hyperion離子注入機技術將能夠廣泛應用於功率半導體工程基板以及太陽能薄晶片的生產。此外,極特還計劃開發用於蓋板和觸摸屏設備等應用的薄藍寶石基板。Hyperion離子注入機能夠儘可能地避免使用切片鋸,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完全不必切割晶片,從而大大降低生產成本。

GTAT開發部執行副總裁Vikram Singh表示:「Hyperion獨特的離子源和光束線設計將能實現市場上各種不同的剝離應用,使薄硅、碳化硅、藍寶石、鍺和其他晶體材料基板在性能和成本上取得突破。有了Hyperion,我們將能大量生產出厚度最佳的基板,而這是其他離子注入技術無法做到的。」

GTAT的目標是2015年把Hyperion技術推向市場。

GTAT在Q3會議中透露與蘋果簽訂5.78億的合作辦廠協議,是近期暴漲的主要原因,比起其他硬件廠商只打雷不下雨與蘋果的傳聞。GTAT和蘋果簽訂的合同無疑是實打實對未來收入的保證。而此項合作讓GTAT的商業模式從之前的設備供應商,向原材料供應商轉變。藍寶石玻璃作為世界上硬度僅次於鑽石的材料,已經大範圍應用在IPHONE 4S,5的攝像頭玻璃上,而5S的TOUCH按鈕也是使用藍寶石材料。

(GTAT藍寶石和康寧大猩猩玻璃對比)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IwMzUyMzA4.html 

如果結合之前的新聞蘋果把VERTU手機藍寶石人才吸納過去幫助開發適合蘋果的產品。並且蘋果和GT合作之前一個月,康寧剛宣佈入股一家和三星的合作工廠。從產業鏈控制和供應安全的角度,蘋果完全有理由開發康寧之外的玻璃供應商,而藍寶石已經從IPHONE 4,5時代安裝在攝像頭前,進展到5S的TOUCH按鍵。未來是否成為新一代高端IPHONE的前面板,也是完全可期的。


本次合作中,Apple采支付預付款方式購買設備,該投資金額高,顯示Apple所需的產能龐大,若無預付款預購設備的話,一般藍寶石廠商很難一次將資金投入量產千台以上長晶爐。而Apple合作對象選擇GTAT,因為該公司可以生產200公斤藍寶石晶體,且其晶體形狀為圓柱型,在對切時,適合作大尺寸屏幕保護層。

查看原圖
如上所述,倘若5.78億美元全數購買長晶爐設備,DIGITIMES Research預估將達1,927~2,890台,DIGITIMES Research以5吋手機為計算基礎,若以業界平均產能估算,保守值將為3,379萬片、樂觀值將為5,056萬片;若全數藍寶石爐可生產200公斤晶體,則產能將可擴增為2倍。

以Apple全年手機出貨量比較,無法全數使用藍寶石材料,因供貨缺口達約5成;倘若Apple將手機分為高檔及入門機型,預計最快2014年新款手機將有機會採用藍寶石玻璃面板。目前全球超過900家公司都用過GTAT的藍寶石材料,覆蓋最傳統的工業、航天、醫療等領域。

查看原圖
公司預計今年收入在2.9-3.2億美金之間,毛利率30-32%,NON-GAAP EPS 虧40-50美分,當前股價在10美金(市值12億)。

在預測2014年營收時,公司給出的營收預測為6-8億美元,其中80%的銷售額要歸功於藍寶石業務。這意味著GT的藍寶石業務將在2014年為公司帶來4.8-6.4億美元的營收,比2013年的營收提升了幾乎20倍。而毛利率因為大量供應給蘋果的關係,下降為25-27%。具體的NON-GAAP EPS指引GTAT會在2013 Q4的季度會議中給出。(分析師預期40美分)

另外GTAT預計2015年收入會突破10億美金,2016年收入介於12-16億美金之間,毛利率保持25-30%。公司預計2016年每股EPS NON-GAAP大於1美金。

GTAT的風險就是收入不達預期,因為2012年底的時候GTAT給出的2013指引是5-6億美金(實際2013年只有3億左右)。

隨著2014年GTAT開始向蘋果供貨,下半年光伏上游在新技術的拉動下需求復甦,(如果轉換效率提高並且能耗降低,光伏生產商必須採購新設備或者對舊設備升級已保持自己在行業內不輸人後,任何的技術進步和設備升級都會帶來廠商的財務支出,製造業是絕對的苦逼行業)。

GTAT在2014年還是很值得期待的。畢竟2013年PV業務已經爛成渣。而整個2013年度GTAT業務梳理,管理架構的轉型(止損)也是2014,2015收入結構健康持續的保證。GTAT之前是技術創新驅動型企業,而與蘋果的供應合同導致GTAT從一直以來的設備供應商向下游產品生產商轉型。從業務長期經營角度,也可以避免之前光伏製造業強週期的興衰交替。收入應該也會比過往更加平穩一些,而如果蘋果採用藍寶石生產設備和藍寶石玻璃面板導致競爭對手效仿引起藍寶石需求爆增,GTAT此時肯定是站在了風口,而這其中的技術路線細節還需要進一步分析,但蘋果既然已經用實際行動進行投資,GTAT的未來也許會比之前的光伏更燦爛一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253

東莞制造業面臨危局:折射創新企業對傳統制造業的倒逼!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17/57183.html

i黑馬觀察到,中國經濟的轉型,創新企業對制造業的倒逼,多重困局讓制造業舉步維艱,而這些危機都在東莞這個倍受爭議而制造業又空前發達的地方爆發。東莞,濃縮了五年來,中國制造業的變遷史,凸顯了中國經濟體系的變化――創新,將倒逼傳統制造業!2008年的金融危機,東莞的制造業,十停去了三停,產業工人一年中喪失160萬人,但東莞仍然維持著龐大的制造規模。事實上,2008的危機,只能算是一場急病,來得快,去也快,真正令企業難受的是現在,以及將長期需求不暢的未來很多很多年。簡單講,這一次,是一場慢性病,無法治愈,只能靜養。東莞的制造業規模,將會持續縮減。不必要驚慌,事實上,浙江區域比東莞難受得多,溫州的打火機,十停已去八停。未來幾年的東莞的將會如何?1、制造業的小微化將是未來的一個趨勢。這是一個人人都想當老板的時代,制造業的門檻已經變得很低,尤其是勞動密集型以及技術門檻較低的領域。原先有規模的這種類型的制造業,將難以為繼。2、企業的數量將大幅增長,但制造業的規模將大幅縮小。現在,跟任何一個老板談未來,沒有一個希望把企業做大,最多是想把企業做強,知識產權受到空前重視,產品創新也被倒逼不得不提上日程。低端加工業的小微化將化解供應的矛盾。3、外資將持續看空中國制造,規模化制造業將持續縮減規模及數量。除了歐美資本的回流,臺資及港資本就是低端制造的始作俑者,將會大批量倒閉。臺資曾經在07年空前地達到60萬家(全國),現在只剩35萬家左右,未來或許10萬,或許5萬,臺資在大陸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港資更不用講,比臺資更不如,管理能力低下同時制造水平更加低下,加上港人較臺灣人懶散,所以將來是全軍覆沒的概念,這里基本不用再談港資。外資的撤離帶來的是配套企業的大量倒閉,比如合俊玩具的倒閉或者金臥牛的倒閉,都連帶拖累數百家供應企業或倒閉或縮減規模。現在在東莞,最便宜的是二手機械,CNC,註塑機,火花機,磨床銑床都是最便宜的時候――要創業來東莞,這個時候是進入門檻最低的時候。4、出口受阻。事實上東莞制造甚至中國制造,所堆砌出來的出口數據大部分是外資企業在中國制造的產品走了一趟海關,然後得出的數據,真正的國內企業出口量,事實上很有限的,東莞制造中的本土,出口能力十分弱小,甚至不值一提。5、內需持續擴展,東莞獲益不多。企業小微化將壓低制造利潤,國內工資將持續上漲,消費能力有所增加,因為產品價格的再次下探,將令消費能力提升,所以國內需求會有一定程度上漲,但東莞制造得益不多。比如網購所涉產品,東莞獲益的將基本集中在數碼產品,但又遠遠比不上深圳。至少東莞基本沒有開發能力。6、企業轉型難上加難,並不占據產品創新領先水平的東莞基本無法突圍。所以未來,東莞制造將風光不再!但制造業規模仍然較大,盈利能力持續低下,創新受阻。(i黑馬:在一個以創新為經濟驅動力的國家,制造業的衰落是一種必然。在未來,制造企業只會淪為創新型企業的下線。i黑馬觀察到,很多創新企業已經用數據化等方式去控制制造工廠,讓他們成為滿足自己的各種設計需求的代工地,而不是像前30年那樣,成為制造工廠的承銷商。制造工廠將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流水線”,設計、品牌、流程將完全被創新企業牢牢控制在手中。私家裁縫創始人鄒好運對i黑馬描述了這種未來:現在的很多工廠就相當於在為我們服務。以前我們也有自己的工作室和設備,但是現在我的工人越來越少,我直接把工人派到別人的工廠,包一條生產線進行生產,成本就更低了。一般工廠產能過剩,而且那些品牌訂單又不足,所以就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機會。因為有大量數據,未來我們不會只有一個生產車間,一個工廠,我們會選擇不同的工廠。比如說這個工廠適合生產這種版型,那我就會把這種版型放到這個工廠生產。以前我們有自己的設備的時候,一年的設備維護費就很高,而現在我們通過在別人的工廠里包一條生產線,用他們的設備進行生產,就省去了很多費用。在他們現有的生產流程上,我們只需要增加裁剪的環節。所謂剪裁,也就是數據傳輸過去之後,我們按照數據進行剪裁。)舉一些實際的例子:A、前幾天去一個朋友那里,他專收二手設備,意外的發現,他的氬弧焊機堆滿了一個倉,足了一百七八十臺,都是日立松下林肯及三社,問他怎麽搞了那麽多,他說現在倒閉的企業太JB多了,收都收不過來,問我要不要,1000塊一臺,自己拿去修,或者拿兩臺同型號的去拆機組裝一臺好的出來,壞的還給他買廢鐵。我說你自己拆,變壓器也值1000多了,他問誰要,堆在這里要付房租。無語了,原先一臺最便宜的松下,也要2.5萬,原來三社林肯這些,沒三萬四萬下不來。B、另一個朋友,專搞法院拍買的整廠設備,上個月收了一個註塑廠42臺機,250T的20多臺,300T的10幾臺,200T以下的有幾臺,350T的有幾臺,原來這些設備全新要值1300萬,拍賣價格100萬拿到手,平均一臺4萬元的價格往外賣,一周之內就處理完――創業的人大把人,原來在註塑廠里當師傅的,租個小門面,可以放三四臺機,就開始創業了,所以機臺非常好賣。前幾天跟他去看一個港資廠,800多臺註塑機,連同原料1500余萬元(現價打7折),總共3000萬出售,要現錢,他自己沒那麽大實力,沒收,被一群廣東佬組合起來收購了。原先這800臺註塑機投資超過1.8億。C、從前每個鎮都有數家用工超過萬人的企業,現在基本已經很難見到用工超過萬人的企業。僵屍工廠現在也不少。一個朋友做塑膠原料,前幾天被港資客戶告知工廠難以為繼,所欠145萬被要求按3折還款,同樣的經銷商有300多家,涉及貨款4000萬元,去到工廠處理,設備已經被法院查封,這個老板還算有良心,沒有跑路,積極配合處理後續資產,工人的工資及村委的房租以及政府要收的各種稅費是不能拖的,只能坑供應商。D、用工量持續降低,臨時工、暑期工對象用工量加大。原因是定單不穩定。E、廠房分租的越來越多。D、房地產繼續成為支柱,政府樂此不疲的開始打“三舊”改造的主意,目標對象基本都是工廠,特別是有價值地段的工廠。這在靠近深圳的幾個鎮尤其明顯。騰籠換鳥壓根就是個笑話。搞地產能換什麽鳥進來,換的只是一些鳥人進來。F、今年下半年經濟有些許回升,但整體來說仍然十分困難。深圳廠往東莞搬遷的多,制造了投資蒸蒸日上的傳奇,實際這是深圳房租大幅上升的必然結果,情況更令人擔憂。但深圳即便這樣仍然較有活力,深圳人才密集,山寨能力強,創新能力也不差,所以仍有活力。但深圳是職業環境最差的一座城市,所有去深圳的人都想著人生的奇跡,所以只要能夠撈到機會,立即想著價值最大化,這方面體現在企業的人才流動性大,技術幾乎無保密可言,商業道德,職業道德在深圳基本就是狗P,我認識一個老板做太陽能控制器,嵌入式芯片是這里面的核心部件,是我一個非常好的朋友幫他寫的,這個老板可憐到每一次拿芯片都自己晚上12點以後到我朋友這里來拿,怕人跟蹤,至於快遞什麽的,是絕對不允許的,哪怕一個芯片,也要自己上門來拿,他怕他的業務員及技術員知道供應商,分分鐘自己跑出去搞出一模一樣的東西出來。他說他只需要賺三年就夠了,以後再不開工廠,他的產品早就有人盯上,只不過這個芯片的程序――我的這個朋友在嵌入式芯片的編程方面在深圳絕對是頂級的,一時沒有人能夠破他的程序――其實呢,他用匯編編的,現在這些剛出道的軟件工程師恰恰不懂匯編,東想西想以為這里面有什麽高深莫測的東西。這就是深圳的職業環境,看看艾默生就知道,這家公司里出來的人,辦出過百家搞變頻器的企業,直接把普通低功率變頻器的價格拉到底――這行業也沒得玩了。華為是做系統集成,所以被人模仿也不會產生什麽影響。應該說深圳公司的開發能力在國內還是第一流的。哪怕山寨,現在也越來越有水平。G、如上所說,東莞的大多數公司都缺乏自主創新能力,大部分是低端制造,未來公司小微化會進一步阻止創新能力――沒有團隊組合怎麽創新?任何一項產品都涉及到很多領域的知識,不是一個人坐在屋里想就能夠把全部事辦明白的。現在要養一個技術團隊,好難啊。我同學的企業,173號技術人員,每年光薪水要2400萬,七七八八每年要花掉4000萬。幸好他的產品已經做到國內一流,年銷售額也差不多達到4億,尚能支撐。小微企業是幾乎不可能有這樣的實力去支撐創新的,華為開的價碼就算是應屆生萬元月薪,放到小型企業哪里付得起。所以東莞企業轉型升級的希望不大。H、創新的另一個風險是職業道德,我的一個朋友,開發一款產品,試驗成功之後,開始寫專利,等他把專利文件遞上去,以為沒什麽問題了,過兩個月去查詢,發現與他一模一樣的權利要求,產品說明,就是一樣的專利文本,而且寫都是他自己寫的,在國家專利網上被公開了,一下傻眼了,被福建的一個人率先申請了,經一調查,竟然是在申請準備期間辭職的一個技術人員,讓他十八歲的兒子作為權利人申請的。把他眼都急綠了。後來他仔細留下了這個人的工資記錄,當初的勞動合同,以及後來詢問這件事情時候的電話錄音,等到專利生效之後,要打一場官司。這就是我們的職業環境。幾乎已經無語了。人與人之間更加缺乏信任感,尤其是企業在下行環境當中的時候。老板對員工,員工對老板,均缺乏信任,企業可以做大做強的時候,員工與企業之前是可以有信任的,這個階段就比較難。這樣的從業環境,也同樣令制造業難以為繼。J、人工成本仍然不斷提升。在東莞,現在一個普工,包吃住沒有3000,基本上是沒人給你幹的。加班固然是較長一點時間,但即便每天八小時五天工作制,你不付出2500以上同樣沒人給你幹。身負一點技術的師傅、工位操作工,5000是最基本的。至於管理人員,這不好講,你工位操作工拿5000,管理人員該拿多少?沒8000你管得住這幫人?更重要的是:普工工資肯定還要上漲,這是根本沒辦法的。我常說,現在幹制造業,比在老家種地都不如,每天早上醒來,一兩萬就不見了,工資,房租、水電、稅收壓得人喘不過氣來,但你永遠不知道,這一單做完了,下一單在哪里。養幾個業務員,但凡是建立了好的關系,自己一腳把老板踹了。現在二手設備到處都是。制造業,不要說東莞,整個國家,都會面臨一場很大的危機,我涉身其中,了解較多,以我體會,看待東莞的前途。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天涯 | 編輯:weiyan | 責編: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213

東莞制造業面臨危局:折射創新企業對傳統制造業的倒逼!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209/58464.html

中國經濟的轉型,創新企業對制造業的倒逼,多重困局讓制造業舉步維艱,而這些危機都在東莞這個倍受爭議而制造業又空前發達的地方爆發。東莞,濃縮了五年來,中國制造業的變遷史,凸顯了中國經濟體系的變化――創新,將倒逼傳統制造業!2008年的金融危機,東莞的制造業,十停去了三停,產業工人一年中喪失160萬人,但東莞仍然維持著龐大的制造規模。事實上,2008的危機,只能算是一場急病,來得快,去也快,真正令企業難受的是現在,以及將長期需求不暢的未來很多很多年。簡單講,這一次,是一場慢性病,無法治愈,只能靜養。東莞的制造業規模,將會持續縮減。不必要驚慌,事實上,浙江區域比東莞難受得多,溫州的打火機,十停已去八停。未來幾年的東莞的將會如何?1、制造業的小微化將是未來的一個趨勢。這是一個人人都想當老板的時代,制造業的門檻已經變得很低,尤其是勞動密集型以及技術門檻較低的領域。原先有規模的這種類型的制造業,將難以為繼。2、企業的數量將大幅增長,但制造業的規模將大幅縮小。現在,跟任何一個老板談未來,沒有一個希望把企業做大,最多是想把企業做強,知識產權受到空前重視,產品創新也被倒逼不得不提上日程。低端加工業的小微化將化解供應的矛盾。3、外資將持續看空中國制造,規模化制造業將持續縮減規模及數量。除了歐美資本的回流,臺資及港資本就是低端制造的始作俑者,將會大批量倒閉。臺資曾經在07年空前地達到60萬家(全國),現在只剩35萬家左右,未來或許10萬,或許5萬,臺資在大陸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港資更不用講,比臺資更不如,管理能力低下同時制造水平更加低下,加上港人較臺灣人懶散,所以將來是全軍覆沒的概念,這里基本不用再談港資。外資的撤離帶來的是配套企業的大量倒閉,比如合俊玩具的倒閉或者金臥牛的倒閉,都連帶拖累數百家供應企業或倒閉或縮減規模。現在在東莞,最便宜的是二手機械,CNC,註塑機,火花機,磨床銑床都是最便宜的時候――要創業來東莞,這個時候是進入門檻最低的時候。4、出口受阻。事實上東莞制造甚至中國制造,所堆砌出來的出口數據大部分是外資企業在中國制造的產品走了一趟海關,然後得出的數據,真正的國內企業出口量,事實上很有限的,東莞制造中的本土,出口能力十分弱小,甚至不值一提。5、內需持續擴展,東莞獲益不多。企業小微化將壓低制造利潤,國內工資將持續上漲,消費能力有所增加,因為產品價格的再次下探,將令消費能力提升,所以國內需求會有一定程度上漲,但東莞制造得益不多。比如網購所涉產品,東莞獲益的將基本集中在數碼產品,但又遠遠比不上深圳。至少東莞基本沒有開發能力。6、企業轉型難上加難,並不占據產品創新領先水平的東莞基本無法突圍。所以未來,東莞制造將風光不再!但制造業規模仍然較大,盈利能力持續低下,創新受阻。(i黑馬:在一個以創新為經濟驅動力的國家,制造業的衰落是一種必然。在未來,制造企業只會淪為創新型企業的下線。i黑馬觀察到,很多創新企業已經用數據化等方式去控制制造工廠,讓他們成為滿足自己的各種設計需求的代工地,而不是像前30年那樣,成為制造工廠的承銷商。制造工廠將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流水線”,設計、品牌、流程將完全被創新企業牢牢控制在手中。私家裁縫創始人鄒好運對i黑馬描述了這種未來:現在的很多工廠就相當於在為我們服務。以前我們也有自己的工作室和設備,但是現在我的工人越來越少,我直接把工人派到別人的工廠,包一條生產線進行生產,成本就更低了。一般工廠產能過剩,而且那些品牌訂單又不足,所以就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機會。因為有大量數據,未來我們不會只有一個生產車間,一個工廠,我們會選擇不同的工廠。比如說這個工廠適合生產這種版型,那我就會把這種版型放到這個工廠生產。以前我們有自己的設備的時候,一年的設備維護費就很高,而現在我們通過在別人的工廠里包一條生產線,用他們的設備進行生產,就省去了很多費用。在他們現有的生產流程上,我們只需要增加裁剪的環節。所謂剪裁,也就是數據傳輸過去之後,我們按照數據進行剪裁。)舉一些實際的例子:A、前幾天去一個朋友那里,他專收二手設備,意外的發現,他的氬弧焊機堆滿了一個倉,足了一百七八十臺,都是日立松下林肯及三社,問他怎麽搞了那麽多,他說現在倒閉的企業太JB多了,收都收不過來,問我要不要,1000塊一臺,自己拿去修,或者拿兩臺同型號的去拆機組裝一臺好的出來,壞的還給他買廢鐵。我說你自己拆,變壓器也值1000多了,他問誰要,堆在這里要付房租。無語了,原先一臺最便宜的松下,也要2.5萬,原來三社林肯這些,沒三萬四萬下不來。B、另一個朋友,專搞法院拍買的整廠設備,上個月收了一個註塑廠42臺機,250T的20多臺,300T的10幾臺,200T以下的有幾臺,350T的有幾臺,原來這些設備全新要值1300萬,拍賣價格100萬拿到手,平均一臺4萬元的價格往外賣,一周之內就處理完――創業的人大把人,原來在註塑廠里當師傅的,租個小門面,可以放三四臺機,就開始創業了,所以機臺非常好賣。前幾天跟他去看一個港資廠,800多臺註塑機,連同原料1500余萬元(現價打7折),總共3000萬出售,要現錢,他自己沒那麽大實力,沒收,被一群廣東佬組合起來收購了。原先這800臺註塑機投資超過1.8億。C、從前每個鎮都有數家用工超過萬人的企業,現在基本已經很難見到用工超過萬人的企業。僵屍工廠現在也不少。一個朋友做塑膠原料,前幾天被港資客戶告知工廠難以為繼,所欠145萬被要求按3折還款,同樣的經銷商有300多家,涉及貨款4000萬元,去到工廠處理,設備已經被法院查封,這個老板還算有良心,沒有跑路,積極配合處理後續資產,工人的工資及村委的房租以及政府要收的各種稅費是不能拖的,只能坑供應商。D、用工量持續降低,臨時工、暑期工對象用工量加大。原因是定單不穩定。E、廠房分租的越來越多。D、房地產繼續成為支柱,政府樂此不疲的開始打“三舊”改造的主意,目標對象基本都是工廠,特別是有價值地段的工廠。這在靠近深圳的幾個鎮尤其明顯。騰籠換鳥壓根就是個笑話。搞地產能換什麽鳥進來,換的只是一些鳥人進來。F、今年下半年經濟有些許回升,但整體來說仍然十分困難。深圳廠往東莞搬遷的多,制造了投資蒸蒸日上的傳奇,實際這是深圳房租大幅上升的必然結果,情況更令人擔憂。但深圳即便這樣仍然較有活力,深圳人才密集,山寨能力強,創新能力也不差,所以仍有活力。但深圳是職業環境最差的一座城市,所有去深圳的人都想著人生的奇跡,所以只要能夠撈到機會,立即想著價值最大化,這方面體現在企業的人才流動性大,技術幾乎無保密可言,商業道德,職業道德在深圳基本就是狗P,我認識一個老板做太陽能控制器,嵌入式芯片是這里面的核心部件,是我一個非常好的朋友幫他寫的,這個老板可憐到每一次拿芯片都自己晚上12點以後到我朋友這里來拿,怕人跟蹤,至於快遞什麽的,是絕對不允許的,哪怕一個芯片,也要自己上門來拿,他怕他的業務員及技術員知道供應商,分分鐘自己跑出去搞出一模一樣的東西出來。他說他只需要賺三年就夠了,以後再不開工廠,他的產品早就有人盯上,只不過這個芯片的程序――我的這個朋友在嵌入式芯片的編程方面在深圳絕對是頂級的,一時沒有人能夠破他的程序――其實呢,他用匯編編的,現在這些剛出道的軟件工程師恰恰不懂匯編,東想西想以為這里面有什麽高深莫測的東西。這就是深圳的職業環境,看看艾默生就知道,這家公司里出來的人,辦出過百家搞變頻器的企業,直接把普通低功率變頻器的價格拉到底――這行業也沒得玩了。華為是做系統集成,所以被人模仿也不會產生什麽影響。應該說深圳公司的開發能力在國內還是第一流的。哪怕山寨,現在也越來越有水平。G、如上所說,東莞的大多數公司都缺乏自主創新能力,大部分是低端制造,未來公司小微化會進一步阻止創新能力――沒有團隊組合怎麽創新?任何一項產品都涉及到很多領域的知識,不是一個人坐在屋里想就能夠把全部事辦明白的。現在要養一個技術團隊,好難啊。我同學的企業,173號技術人員,每年光薪水要2400萬,七七八八每年要花掉4000萬。幸好他的產品已經做到國內一流,年銷售額也差不多達到4億,尚能支撐。小微企業是幾乎不可能有這樣的實力去支撐創新的,華為開的價碼就算是應屆生萬元月薪,放到小型企業哪里付得起。所以東莞企業轉型升級的希望不大。H、創新的另一個風險是職業道德,我的一個朋友,開發一款產品,試驗成功之後,開始寫專利,等他把專利文件遞上去,以為沒什麽問題了,過兩個月去查詢,發現與他一模一樣的權利要求,產品說明,就是一樣的專利文本,而且寫都是他自己寫的,在國家專利網上被公開了,一下傻眼了,被福建的一個人率先申請了,經一調查,竟然是在申請準備期間辭職的一個技術人員,讓他十八歲的兒子作為權利人申請的。把他眼都急綠了。後來他仔細留下了這個人的工資記錄,當初的勞動合同,以及後來詢問這件事情時候的電話錄音,等到專利生效之後,要打一場官司。這就是我們的職業環境。幾乎已經無語了。人與人之間更加缺乏信任感,尤其是企業在下行環境當中的時候。老板對員工,員工對老板,均缺乏信任,企業可以做大做強的時候,員工與企業之前是可以有信任的,這個階段就比較難。這樣的從業環境,也同樣令制造業難以為繼。J、人工成本仍然不斷提升。在東莞,現在一個普工,包吃住沒有3000,基本上是沒人給你幹的。加班固然是較長一點時間,但即便每天八小時五天工作制,你不付出2500以上同樣沒人給你幹。身負一點技術的師傅、工位操作工,5000是最基本的。至於管理人員,這不好講,你工位操作工拿5000,管理人員該拿多少?沒8000你管得住這幫人?更重要的是:普工工資肯定還要上漲,這是根本沒辦法的。我常說,現在幹制造業,比在老家種地都不如,每天早上醒來,一兩萬就不見了,工資,房租、水電、稅收壓得人喘不過氣來,但你永遠不知道,這一單做完了,下一單在哪里。養幾個業務員,但凡是建立了好的關系,自己一腳把老板踹了。現在二手設備到處都是。制造業,不要說東莞,整個國家,都會面臨一場很大的危機,我涉身其中,了解較多,以我體會,看待東莞的前途。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天涯 | 編輯:weiyan | 責編: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8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