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巴菲特傳記作者評伯克希爾股東信:別讓巴神那套愚弄你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2719

上週五,巴菲特公佈了一年一度的致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伯克希爾)股東信,相信很多人都已經讀過。如果要用一個詞概括觀後感,你會怎麼說?

「誰是巴菲特繼承人及其重要性」(Warren Buffett's Successor: Who It Is And Why It Matters)一書作者、伯克希爾的股東Jeff Matthews給出的是:無聊。
 
別忙反駁,Matthews還有補充:無聊演繹得不錯。
 
今年和前兩年不同,前年巴菲特退位的傳言甚囂塵上,去年巴菲特宣佈,董事會實際上已經批准了一位接班人。今年沒有這方面的故事,只有不少好消息。
 
巴菲特告訴我們,伯克希爾最大的利潤髮動機——鐵路與能源公用事業公司發展良好,這些公司大量持現必將贏得很可觀的回報。
 
Matthews提醒大家,伯克希爾的伯靈頓北聖太菲鐵路公司(BNSF)現在負擔著15%的美國城市間貨運量,兩年前巴菲特提到的這一比例為11%。
 
從盒裝巧克力製造商See's Candies到酒類等各類產品經銷商McLane,伯克希爾旗下大部分小企業也都表現不錯,但巴菲特說它們幾乎沒什麼好說的。
 
他迫不及待要談論的是自己作為伯克希爾首席投資官的兩個超級替補——Todd Combs與Ted Weschler。這兩人去年的業績都比標普500指數高10%以上。
 
巴菲特用玩笑的口氣抱怨說,Combs和Weschler「讓我望塵莫及。」
 
還有保險業務,即使不是伯克希爾的靈魂,它們也是核心部分。用巴菲特的話說,很有效率,「彈無虛發」。
 
此外,巴菲特照例讚揚了多位伯克希爾的經理人,像以往那樣,也反省了看上去「壞」消息,即去年伯克希爾賬面增值比例不及標準指標標普500的盈利比率。即便伯克希爾稅後淨值增加了240億美元,巴菲特也說這些數字「有失水準」。
 
巴菲特有預見性地透露,去年沒有如願達成任何一筆大收購,沒能捕到「大象」。他重申「美國最好的年頭在我們前方」。
 
Matthews認為,這封信最精彩的部分,即巴菲特帶給讀者最大感觸的部分並不是保險和鐵路業務,也不是邀請一位看空伯克希爾的分析師參加今年股東年會的問答環節,而是巴菲特感嘆五年內跑贏標普500的記錄受到威脅。以前巴菲特還從來沒有這樣公開談論過。
 
迄今為止,我們從未五年內輸給大盤,成功地43次五年時間裡超越標普……但標普過去四年每年都有收益,超過了同期我們的盈利水平 。
 
如果市場2013年繼續前進,我們五年期的勝績就將畫上句號。
 
巴菲特的好幫手芒格認為,應該買好的企業,不應該貪圖便宜。實際上,在芒格的這種真知灼見和多位高明經理共同努力的幫助下,過去48年裡,巴菲特已經讓伯克希爾的淨值每年複合增長19.7%。相當於48年裡每年增長近20%,大概一共增長586817%。
 
即使取得這樣的成績,巴菲特還在擔心43次都在五年內跑贏大盤的記錄不保。這已經告訴我們,創造一個巴菲特這樣的記錄需要什麼。說白了:赤果果的競爭本能。
 
所以,Matthews說:
 
別讓巴神表面的那套愚弄了你。人家的目標是當全球首富。他成功可不是坐享其成,不是靠說些在家裡編的警言妙語,而是比別人幹得更好、想得更深,並且每天、每週、每年都是如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331

認購基金慎防被愚弄(2014/4/17) 林本利

2014-04-23  NM
 
 

 

今年4月1日愚人節,對筆者來說可算另有一番滋味。一直自以為理財審慎,想不到竟然被一間財富管理公司愚弄,實在感到十分氣憤;故此撰寫此文,特別提醒認購基金的讀者小心謹慎,不要被人愚弄。

事緣在2006年3月,筆者當時仍在理大任教,一位在理大修畢工商管理碩士課程的畢業生,跟她另一位男同事來探訪我。這位同學是位財務策劃師,向我推介基金產品。我抱著學習心態,向他們二人求教關於基金產品的銷售策略和佣金制度。

當時我清楚表明自己不相信基金經理,但覺得既然花了他們這麼多時間解釋,他們又很坦白地告訴我如何賺取豐厚佣金,故此也認購了一個供款年期8年(已是最短)的保險連基金投資產品,生效日期是2006年4月1日,直至2014年4月1 日屆滿。

過了兩年,該名女學生轉往銀行工作,我的保單變了「孤兒單」,再沒有人跟進。該間財富管理公司後來賣盤,公司名稱一改再改,不時把旗下基金轉名或合併。我每年4月中才一次過收到公司發出的客戶賬戶結算表,告知戶口價值,內容完全沒有提及以什麼價格購入基金,購入數量,也沒有提及從中抽了多少佣金和費用。基金的表現一直跑輸大市和同類的指數基金,虧損程度愈來愈嚴重。但由於退保也要付足未到期前的佣金和費用,供滿後可獲5%紅利,故此唯有被迫繼續供款。希望到今年4月1日便「脫苦海」。

今年3月初,收到財富管理公司來信,告知我已經完成供款,4月1日起不用再供款;又提醒我保單的保障即將期滿,如有任何疑問或垂詢可致電客戶服務熱線。我於是致電給客戶服務部,表明要在4月1日取回戶口價值和紅利。負責接聽的職員說不能透過電話辦理客戶申請,必須填寫一份表格和簽名才可以退保。最快約在4月10日可取回金錢。我很快便收到對方寄來的表格,等待至3月中填妥表格寄回給該財富管理公司。我特意留下電話號碼,方便公司聯絡我。寄出表格後不到10天,便收到該公司寄來的支票,說已按照我的要求以3月19日的價格出售基金,完成退保。我於是致電給公司同一位職員,查問為何這麼快收到支票,款項是否已包括5%的紅利。她過了多天后才給我回覆,說公司收到客戶的退保通知表格後,便會儘快出售基金,不會等待至4月1日。由於我在4月1日前退保,差12天才完成合約,故此即使完成供款,也不能享有5%的紅利。

我聽了後自然十分憤怒,因為忍耐了8年完成供款,亦按照指示填表,電話錄音亦清楚顯示我是打算在4月1日退保和出售基金,現在竟然說我沒有完成合約而喪失紅利。我8年合共供款28萬元,最後只能取回17萬元,損失近四成,公司竟然還設下陷阱,省回應付的5%紅利。我向該公司發出投訴信後兩天,他們決定補回5%紅利給我。我相信這不是個別事件,故此仍決定向有關方面投訴,並撰寫此文,提醒讀者不要誤墮陷阱。倘若過去遇過類似情況,亦應向有關方面(例如保險索償投訴局、保監和消委會)投訴,希望能懲處缺德的公司。據瞭解,金管局已禁止銀行出售類似的保險連基金投資產品,因過去接獲大量投訴,指出產品「食水深」,收費及買賣缺乏透明度,投資表現差。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監管機構若繼續容許缺德的財富管理公司愚弄投資者,把問題交給金融調解員,令人對市場失去信心,對整個財富管理行業的發展也沒有益處。

林本利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http://www.livingword.edu.hk)作初網誌 - http://lampunlee.blogspot.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493

人類永遠都被「這次不同」愚弄

來源: http://www.jiujik.com/resources/article/%E4%BA%BA%E9%A1%9E%E6%B0%B8%E9%81%A0%E9%83%BD%E8%A2%AB%E3%80%8C%E9%80%99%E6%AC%A1%E4%B8%8D%E5%90%8C%E3%80%8D%E6%84%9A%E5%BC%84

 
最貴的四個英文字是「這次不同」( this time it's different ) ── 約翰.坦伯頓爵士。
 
二十世紀備受推崇的著名投資者約翰•坦伯頓爵士( Sir John Templeton )可謂無人不識,他的投資哲學更是出類拔萃。在他的姪孫女洛蘭.坦伯頓 ( Lauren Templeton ) 的著作《坦伯頓投資法則》記載,其中一個章節描述人們吃了多次「這次不同」的大苦頭,但也不能在從失敗中變得精明。
 
以身試險是人之本性,通常都是傾向盲目兼樂觀地預期未來的成長。不過,在風險升溫之時,他們卻告誡自己這次不一樣,不會再像過去那樣一輸到底。最可慘的是,就連財經專家都走出來喊著「這次不同」。
 
美國在1910年代,人們想也不想,就把投資於汽車業視為金礦,因為所有人都必須體會快速運輸的時代,故很難想像人類對汽車的需求會減弱。汽車的進步,把我們帶進「新時代」,這和千禧網絡掀起「新經濟」一樣。2000年網絡泡沫在未被刺破之前,專家們都不認為網絡的估值高得瘋狂,幾乎所有預測都是估計網絡流量的增長於未來5年可達一千倍,相信大家仍記憶猶新,對吧?當金融市場接受了這些新玩意時,泡沫便愈吹愈大,結果我們兩次被「新經濟」的新憧憬殺個片甲不留,但我們仍不能從中學精。
 
現在,金融市場對新能源及網購的憧憬又開始喊著「這次不同」,並開始譏諷投資於舊經濟的投資者是食古不化。新經濟的支持者並叮囑,投資是向前看,過去就是過去,未來才是大道理。不能否認,以上說法大致正確,惟他們卻無視風險。前景多麼美好又如何,付出過高溢價買入一家前景美好的公司,絕不等於是一個美好的投資機會,這個道理太淺易,但不懂的竟然大有人在。看來,「這次不同」將要再次出動,好好再一次教訓他們才安樂。
 
文:張偉傑(太陽國際証券分析師,擁有多年股票分析及投資實戰的經驗,持有工商管理學士學位及商業系統碩士學位,專長以多元思維模型尋找投資機會。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58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