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可口可乐装瓶厂疑云重重 与合作伙伴矛盾已久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80826/13435237983.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9

醞釀已久的稀土大集團方案終獲批 六大集團呼之欲出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0693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由工信部牽頭制定的稀土大集團方案,近期剛剛獲得國務院批複同意,按照方案內容形成“1+5”的格局,包括包鋼稀土組建成立的北方稀土集團,早在數年前就布局稀土行業的五礦和中鋁兩大央企,以及贛州稀土、廣晟有色、廈門鎢業等三家地方稀土集團。該報稱,此舉將真正改變數年來稀土散亂的狀況,實現國際競爭力無疑是國家謀求的重要“藍圖”,稀土產業也成為我國珍貴的礦產資源領域整合的“樣本”。為了更好地提高行業集中度,下一步包括生產配額、指令性計劃、新增采礦證等一系列政策,總體會向大集團傾斜。《經濟參考報》引述內部人士稱,國務院2013年12月下旬開的會,會上討論並原則性通過了上報的稀土大集團方案,目前文件批複已經到工信部,估計很快就會正式對外公布。目前獲得批複的大集團方案,實際上是促進稀土產業健康發展的一個總體發展框架,主要以現有涉及稀土業務的重點企業為主體,通過提高產業集中度,構建合理的稀土產業發展格局,從而實現稀土資源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上述人士還透露,方案獲批僅僅是開啟稀土整合大幕,根據國務院授權,下一步工信部將啟動核準的一系列工作。對於上述六家納入大集團範圍的稀土企業來說,需要準備詳細組建方案並向工信部申報,獲得批複才能最終進入稀土大集團行列。而一位工信部人士稱,基本上來說,稀土大集團將獲得國家在政策層面一系列支持,後期的整合將圍繞著上述幾大稀土集團進行,上述集團整合重點是國內稀土原礦和冶煉分離等上遊企業,這意味著稀土資源優勢將進一步向大集團集中。除了在整合和發展方面獲得政策支持的利好外,六家大型稀土集團還要承擔起整合本區域內稀土企業和優化資源的任務,包括整合區域內較為散亂的冶煉分離企業等,整合同時也要按照產業政策要求,進行產能縮減和環境治理。據悉,納入稀土大集團版圖的六大稀土集團,主要集中在內蒙古包頭、江西贛州、廣東、福建等稀土主產區。和包鋼稀土、廣晟有色、贛州稀土、廈門鎢業等地方國企以掌握資源為紐帶進行的集團化整合不同,兩大央企在稀土霸主爭奪戰中勝出可謂“不易”。在獲得上遊資源無門的情況下,央企涉足南方離子型稀土產業過程中通常會采用“滲透路線”,即通過兼並重組下遊冶煉分離和深加工行業,逐步向上遊滲透。五礦集團旗下擁有8.37億元註冊資本的五礦稀土成立於2008年10月,目前已掌握了14000噸每年的稀土冶煉分離產能,為南方最大。另一面,中鋁成立了中鋁稀土(江蘇)有限公司,將整合精力首要放在整合江蘇省內稀土下遊企業,並逐步向上遊滲透,獲得稀土礦產資源。此次方案獲批,距離2011年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於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幹意見》,明確提出用1至2年時間基本形成以大型企業為主導的稀土行業格局,時隔近三年。WIND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由於稀土收儲遲遲未能落實,稀土類股票表現不佳。截至2013年12月31日收盤,包鋼稀土2013年累計下跌了40.10%,廈門鎢業累計下跌了37.81%,廣晟有色則累計下跌了33.57%。而從2013年前三季度的業績看,稀土企業表現也不盡如人意,廣晟有色凈利潤同比下滑了191 .75%,五礦稀土下滑了61.83%,廈門鎢業同比下滑了54.08%,包鋼稀土則下滑了21.6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177

向擠兌宣戰:美國批準擱置已久的貨幣市場基金改革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1023

盡管遭到了部分企業團體和委員會成員的反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周三仍然通過了旨在防範貨幣市場基金出現擠兌的新規。 拖延了兩年之後,SEC的五名委員終於以三票支持、兩票反對的投票結果敲定了這些監管新規。新規要求貨幣市場基金份額實行浮動價格,而非當前1美元的固定價格。此外,新規還給予了貨基限制資金外流的能力。 兩年前,前SEC主席Mary Schapiro提出了一項貨幣市場基金監管提案,要求所有貨幣市場基金都應該采用浮動式股價,或是擁有像銀行那樣的資本,以便確保其可在所持資產價值突然下降時很好地進行贖回。但Schapiro並未獲得足夠的支持。 此後,現任SEC主席Mary Jo White一直承受著完成這些新措施的壓力。White將新規則制定過程中的討論形容為“激烈”,但她表示: 今天擺在我們面前的規則是一套強而有力的改革方案,能顯著地減少貨幣市場基金出現擠兌的風險。而且,在出現擠兌的時候,它們還能防止(擠兌潮)擴散。 向“擠兌”宣戰: 新規旨在限制投資者在市場動蕩時期大規模逃離貨幣市場基金。除了讓投資者接受其投資的價值會出現波動的事實外,新規還給予了貨基限制資金外流的能力。 按照新規,如果貨基按周計算的流動資產低於總資產的30%,那麽該貨基的董事會有權暫停投資者贖回,而且在這種情況下,貨基可以至多向投資者收取相當於贖回金額2%的流動性費用。 顯然,本次新規是對貨幣市場基金結構性弱點發起的一次“進攻”。以往,投資者在危機跡象剛剛出現時就會“奪門而出”,並形成擴散效應。 金融危機期間,老牌貨幣市場基金Reserve Primary的凈值就曾跌至每份1美元之下,致使投資者紛紛撤資,從而引發了更加廣泛的恐慌情緒。這種恐慌情緒直到美國政府介入市場,為所有貨幣市場基金都提供支持以後才有所緩和。 對新規投了支持票的SEC委員Daniel Gallagher表示,新規將消除人們的一種認知,即美國政府一定為會貨幣市場基金提供支持。他在投票前就表示: 以一種細膩的、量身制作的方法來解決一個長達三十年的錯誤,從而恢複以市場為基礎的定價,這種措施不應被視為政府所采取的強力控制行動。 反對者的聲音: 不過,也有參與決策的SEC委員認為新規並不能達到改革的真正目的。 在本次最終版新規的投票中,民主黨委員Kara Stein和共和黨委員Michael Piwowar投了反對票。Piwowar表示,他所擔心的問題是,新規將令貨幣市場基金變得不再對投資者具有吸引力。此外,Piwowar還認為,浮動股價不會起到阻止投資者逃離的作用。 Stein則擔心股票贖回限制可能會刺激而非抑制投資者逃離貨幣市場基金的活動,這與其他一些監管官員所擔心的問題相同,如美國金融穩定性監管委員會(Financial Stability Oversight Council)的委員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364

风尘已久的超额准备金利率,调低可期?

http://www.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8643


作者:李奇霖




一、超额准备金利率:利率走廊的下轨

欧 央行、美联储、英格兰银行、日本、澳大利亚等中央银行普遍采用了利率走廊调控货币市场利率,通过设置利率走廊,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趋于目标利率。在实践中, 商业银行能将超额储备以存款便利利率存入中央银行和以贷款便利利率从中央银行借出资金,便不会以低于存款便利的水平拆出资金或以高于贷款便利的水平在市场 上借入资金,贷款便利和存款便利实际上构成了短端利率的上下限。利率走廊保证了市场利率在央行设定的区间波动,央行同时通过设定目标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引 导市场利率趋于目标利率。

我国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相当于存款便利利率,是货币市场的利率下限。现实中,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作为一种货币 政策工具的意义在于:1)通过下调该利率,央行可以弱化银行将资金以超额准备金存放央行的动机,增强银行超额储备管理能力,刺激信贷投放;2)作为短端利 率下限,当流动性宽松、短端利率触及利率下限时,央行可以通过调低该利率引导货币市场利率下行;3)通过降低该利率,提高银行对货币政策的敏感度。


二、以史为鉴:那些年中国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的曾经


2005 年的中国经济延续了高增长的势头,但经济高度依赖投资和出口,产能过剩、消费需求不足导致信用需求疲弱,部分产能过剩行业面临银行惜贷。贷款同比增速在 13%的低位,而这一数字在2003和2004年分别是20.8%和16.7%。信贷收缩导致存款准备金消耗减少,资金面呈现流动性宽松,隔夜利率触及 1.62%的下限。3月份,央行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至0.99%,隔夜利率迅速下行贴近0.99%的新下限。2006年上半年,随着房价持续攀升,房 地产投资带动宽信用,信贷扩张消耗超额准备金,短期利率中枢不断上升。

2008年上半年,为抑制过热的经济和物价,央行4次上调准备金 率;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实体信贷需求急剧萎缩。央行货币政策迅速转向,进入降准、降息周期,信贷需求不足叠加货币宽松,隔夜利率迅速跌至 0.99%利率下限。央行在11月份大幅降息的同时将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下调至0.72%,之后持续的衰退性宽松使2009年上半年隔夜利率一直贴近利率 下限。2009年上半年,4万亿投资计划带动“宽信用”,短期资金利率开始回升。




三、国际经验:银行给央行贴钱,欧洲的负超额准备金利率



金 融危机之后,欧洲经济复苏乏力,原因包括:产业结构单一,对外围经济依赖严重;人口老龄化拖累财政,企业竞争力不足;再加上欧洲一体化未完成,财政无法统 一。实体经济回报率不断下降和对经济的悲观预期促使企业缩业裁员,投融资需求急剧萎缩;债务重压迫使政府与企业将资金用于偿还债务,而非投资于工厂、设备 与基础设施;居民对资金的支配上以偿还抵押贷款为主,消费需求减少。同时,银行风险偏好降低,不敢将资产配置集中于高利率、高风险项目,纷纷购买安全资产 或者偿还债务,导致信贷紧缩,银行惜贷最直接的体现便是LTRO 到期后极少续作。

欧央行为刺激宽信用,通过多种工具 (LTRO,MRO,OMT)为银行注入长期流动性,但很多银行将获得的低息贷款用来购买国债或存放于欧央行,资金并未通过信贷的方式流向私人部门。流动 性宽松下,欧元隔夜均值指数仅高于隔夜存款利率(利率下限)几个基点。为了减少欧洲银行将大量超额准备金存放在欧央行,2011年以来欧央行不断下调银行 隔夜存款利率,2012年6月将该利率从0.75%下调为0,2014年9月进一步下调为-0.2%,该举措成功促使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不断降低。然而,受 制于单一经济结构与高额债务拖累,整个欧元区投资乏力,虽然短端利率已接近0,但“宽信用”仍未产生。



四、为什么超额准备金利率下调的时机已经具备?

当 前宏观经济环境与欧央行和过去中国央行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有相似的背景:实体经济融资意愿不强,银行风险偏好回落,超储消耗减少叠加货币宽松下流动性堆 积,短端利率下行至超额准备金利率下限,央行通过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倒逼宽信用。以史为鉴,当下我国实体经济增长乏力,信贷需求微弱,银行惜贷,资金面呈 现衰退性宽松,而且和西方主要国家相比,我国的超额准备金利率为0.72%,仍有较大的下调空间,我们认为中央银行存在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的可能性。

在 货币创造的过程中,信贷派生存款,同时超额准备金转换成法定准备金,货币创造的过程也是超额准备金消耗的过程。如果实体经济对信贷需求旺盛,银行风险偏好 上升,超额准备金被大量消耗,资金利率则面临上行压力。当实体经济资本回报较低时,信贷需求疲弱,银行风险偏好下降,超额准备金消耗大大减少,叠加中央银 行通过货币宽松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货币市场呈现衰退式宽松。流动性过剩下资金利率触及利率下限,银行会选择将资金存放在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则有动机下 调超额准备金利率倒逼“宽信用”。

今年以来,外需不足和人民币升值背景下出口增速转负;房地产销售回暖以去库存为主,并未带动投资回升, 事实上,人口拐点到来预示着房地产的投资周期已经结束;在43号文约束下,地方政府借贷进行基建投资的能力大大减弱,作为信贷引擎的房地产和基建都不再给 力,实体经济信贷需求疲弱。同时,由于银行业不良贷款有所上升以及对经济预期悲观,银行风险偏好降低,信贷需求与供给收缩减少了超额准备金的消耗,资金面 非常宽松,超储率处于历史高位。




一 般来讲,商业银行信用投放意愿恢复是下一轮经济总需求扩张的前提,具体表现为社融底领先于经济底,而银行信用扩张恢复的前提条件之一是短端利率保持稳定低 位。银行是经营期限错配的行业,在投放长端信用的时候最需考虑的是未来流动性是否能持续宽松,未来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的结构会增加银行对短期流动性拆借的需 求。如果货币市场利率偏高或者预期不稳定,就会影响银行对实体信用投放的意愿和能力。而且,随着银行负债多元化以及利率市场化的推进,短端利率对长端利率 的影响越来越大。

当经济有下行压力,成功的货币政策会引导短端资金利率下行并给予金融机构稳定的资金面预期,恢复金融机构为实体信用派生 的意愿。当前,传统动力下行+基建托底+经济新增长点青黄不接并存,在经济企稳回升之前(可能因传统动力反弹或新增长点崛起),宽货币仍将继续。央行货币 政策当下的着力点是保持稳定低位的利率市场环境,为稳增长、调结构创造稳定的利率环境。

此前,隔夜利率在1%左右,近期因半年末考核、打 新扰动与MLF到期使得资金利率有所上行,但在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下,隔夜在1%甚至以下贴近0.72%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不会是一个短期现象,央行有动 机通过降低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1)刺激商业银行发放信贷而不是把钱存在中央银行2)降低短端利率,进一步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提升银行放贷积极性3)通过 灵活使用超额准备金利率,逐步构建短期利率走廊,逐步建立有效的基准利率体系。

正如前文所述,成功的货币政策通过引导短端资金利率下行并 给予金融机构稳定的资金面预期,恢复金融机构为实体信用派生的意愿。但最终信用派生的形成还需新的加杠杆主体出现确认,最终刺激宽信用产生的是传统力量的 反扑还是新增长点的崛起,目前还尚需等待。在此之前,货币宽松不会停止。(民生证券)


格隆汇声明: 本文为格隆汇转载文章,不代表格隆汇观点。格隆汇作为免费、开放、共享的16亿中国人海外投资研究交流平台,并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839

從公司到生態,或許這才是張濤密謀已久的O2O決戰戰略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723/151138.shtml

大眾點評與美團的決戰正在步步逼近。

在今天下午大眾點評宣布麗人事業部成立的發布會上,大眾點評CEO 張濤公布了醞釀多時的“生態戰略”——生態做大、平臺做強、總部做小。未來,大眾點評會堅持平臺開放,公司總部會變小,主要管控平臺級的基礎能力部分,再以一個個垂直行業的事業部切入具體業務。在這種開放策略下,大眾點評最終會長成什麽樣:從一家公司成為一個生態,有的垂直業務可以是獨立子公司,有的可以是合資,有的可以是多方合作。

這意味著美團與大眾點評兩家公司在戰略上正式分道揚鑣,一個向左一個向右。2014年開始去團購化的美團像一個戰士,以資金與渾身是勁,沖進各個垂直領域四面開戰。點評也在深入垂直行業,張濤卻從一開始就給點評設計了不那麽重的打法,做平臺、要合作共贏而不是彪悍地去戰鬥。

做生態是一個看起來更加遠大的商業理想,如果成功,張濤和點評也有機會勝出。現階段美團看起來被圍攻,點評則需要速度,還有一點點運氣。

QQ截圖20150722181501

O2O 2.0時代低價不再是核心

張濤日前宣布大眾點評正式成立麗人事業部,同時梳理了大眾點評的進攻戰略。

按照張濤的判斷,整個O2O正在進入2.0時代——一個全新的線上與線下深度融合,並不斷激發線下商業和服務模式創新的新階段。所謂O2O 2.0,就是線上平臺與線下商業深度融合,對線下服務和消費體驗進行流程再造和業務模式重塑,推動線下產業的升級,打造最優的垂直行業用戶閉環體驗。以餐飲為例,線上平臺為用戶提供的服務從團購正逐漸拓展到預定、排隊、點餐、支付等消費體驗的每一個節點,提供閉環服務,甚至還會為線下商家提供開店選址、金融等附加服務。

實際上張濤背後的潛臺詞,是時代變了打法也早應該隨之改變。舉個例子,1.0時代,線上平臺只是單純告訴用戶,哪里有優惠,價格便宜,引導用戶去消費。在2.0時代,雖然有時也會提供優惠,但是更加全面,比如一個理發店,即使沒有優惠,卻能讓用戶在線預約熟悉的發型師,選擇美發過程中用到的商品。單純的低價已經不是O2O的核心,進入2.0,價格在決策中占有的權重在降低。信息決策、交易與服務正變得同等重要,共同為用戶提供品質生活的消費體驗。

張濤對於O2O形勢分析相當值得玩味,這意味著點評的決策根源。點評仍然會集中精力陷入與美團的市場份額爭奪之中,但它對消費者的忠誠度與黏性實際暗藏巨大期待。2015年大眾點評年會上,張濤就曾經說過,2015大眾點評不僅靠高速換胎,還想改造其他團購業務,依靠“服務”取勝。

布局邏輯 信息決策與交易服務並行

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里,大眾點評迅速進入十幾個垂直行業,包括餐飲、電影、KTV、購物、麗人、健身運動、酒店旅遊、親子、教育培訓、裝修、結婚……但是回頭來看,點評的布局不是看起來那麽簡單。

按照張濤的想法,業務戰略中一直堅持兩條線:信息決策線、交易與服務線,兩條線同等重要去發展。判斷是否進入一個垂直領域,至少會遵循兩個標準,一是信息決策。一般與品質生活相關的行業,提供的往往是差異化而非標品的服務,這種屬性決定了一定是重信息決策的行業,這讓大眾點評將信息決策作為門檻的同時,提供閉環的交易和服務具有可行性。二是從高頻與低頻業務並重,通過餐飲等高頻業務,向中低頻業務導流,作為平臺,具有天然的優勢,效果也會更好。

進入垂直領域之後,點評的打法也在有意和美團化出分割線。比如在瘋狂的外賣市場,美團沈浸在與餓了麽等的補貼大戰中,點評采取的是更迂回的方式,與既有投資人一起以8000萬美元投資“餓了麽”。 “O2O太複雜,不可能每一個行業都能做好,而且每個行業需要的能力都不一樣,這和電商不一樣,電商是基礎平臺搭建好,只要物流能承載,擴充品類就可以,但是O2O公司沒進入一個行業,都要對非常深入到行業的業務流程中去,而且很多經驗和做法行業之間是不可複制的,”張濤認為 。

大眾點評進入諸多垂直行業之後一般會做三件事:一是幫助商家改造業務和服務流程,提升營銷和運營效率;二是和行業的上下遊有關,比如圍繞從業人員、商家、用戶之間的關系,提出一些創新業務,或者從供應鏈上為商家提供增值,甚至一些融資服務;三是從B端為商戶提供閉環服務。

在此之前,大眾點評推出戰略級產品“閃惠”時,張濤就說,“大眾點評的盈利模式並非提成模式,而是希望通過廣告加服務費賺錢,類似淘寶的模式。”在點評之前,提倡做平臺做生態的,有阿里巴巴。

點評牌局 全系生態對攻單打獨鬥

現在需要看看,點評到底有多少機會能打掉美團?

易觀智庫剛剛公布的2015年上半年生活服務全平臺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大眾點評市場份額達29.5%,較去年同期上漲8.5個百分點,而美團51.9%的市場份額則較去年同期下降4.1個百分點。兩者合計貢獻團購市場超過八成的成交額。但如果按照易觀的數據則是,美團的市場份額和GMV增速在連續下滑。

一種可能是,美團和大眾點評這兩個以不同方式在搶攻O2O市場的老對手市場份額正在接近,時間能更好的說明一切。目前美團需要克服的是,如何在四面征戰的當下,有效化解對資金的饑渴、提高利潤率,繼續電影、外賣、酒店等垂直業務的領先位置,而點評也正在刻意拉開和美團的差異。

從戰略上看,大眾點評的業務戰略中一直堅持兩條線:信息決策線、交易與服務線。美團則是以交易驅動,一切以交易為最終目的。兩者定位不同,直接導致兩者進入的行業不一樣,美團進入的行業都是高頻行業,點評選擇的行業都是重決策,追求品質生活的行業。

從盈利模式看,兩者也逐漸產生分歧。點評更多是導流,提供服務。一定程度上,點評更偏廣告模式,不管怎麽收費,本質是做導流,這是平臺模式決定的,這一點和微信和淘寶很像。也有評論認為,美團這樣的交易模式收入形式比較單一,就是交易提成。而且這類平臺的廣告價值比較低,因為用戶對價格敏感,忠誠度較低,只要有更便宜的價格,很快就會遷移。因為競爭激烈,毛利也在下降。所以美團這兩年一直在燒錢和融資,目前來看仍然沒有找到很好地賺錢模式。

戰略和盈利模式的不同,直接導致兩者一系列打法的不同。美團關註的電影、酒店、外賣等垂直領域都是高頻行業,高頻的業務一般都是標品,用戶對價格敏感,價格成為用戶消費決策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客戶以追求低價為第一目標,客戶忠誠度較低。由此帶來的門檻低,往往成為各方廝殺的焦點。這也是美團一直在多線作戰四面樹敵的的重要原因。

決戰之前,張濤和王興的想法顯然已經各奔東西。張濤希望做平臺,從一家公司成長為一種生態。王興仍然堅持靠單打獨鬥,認為自成一隊能夠活下來。這還不包括在O2O潛伏巨大野心的BAT,百度以200億給糯米續命,阿里60億重資複活口碑,留給鬥士美團的時間很緊迫了。

當然,我們都是時間的孩子,無論點評抑或美團,笑到最後才是笑的最好的。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王冠雄,著名自媒體人,微信公眾號:王冠雄。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i黑馬觀點及立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274

複盤愛康國賓私有化棋局,結局可能醞釀已久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13/156489.shtml

複盤愛康國賓私有化棋局,結局可能醞釀已久
祁豆豆 祁豆豆

複盤愛康國賓私有化棋局,結局可能醞釀已久

沒有永恒的敵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從體檢業昔日的美年、愛康、慈銘“三國殺”,再到圍繞愛康國賓私有化,在美年健康、張黎剛以及雲鋒基金間進行的博弈,無不印證了利益至上、實力說話的商道。持續近七個多月的愛康國賓私有化爭奪戰在雲鋒基金出場後迅速終結,張黎剛、美年健康等兩大買方團先後告退。複盤這一私有化棋局背後的資本博弈、利益碰撞,如今的結果或已醞釀良久。

私有化大戰突告終結

6月6日晚間,愛康國賓官網宣布,公司收到來自雲鋒基金的無約束力的私有化要約競購提案,雲鋒基金擬以每份美國存托股份20美元至25美元或每股普通股40美元至50美元的價格,收購愛康國賓發行在外的全部A類和C類普通股(包括美國存托股份代表的普通股)。由此,愛康國賓私有化中,該公司CEO張黎剛、美年健康等兩大買方團對峙的態勢被瞬間打破。

而就在市場猜測雲鋒基金來意並對三方如何競逐愛康國賓私有化展開猜想之際,7日晚間又傳出消息,張黎剛方面已撤回其私有化提案。對此,張黎剛隨後發布公開信稱,“如果友好的投資者能通過結盟或者並購的方式為愛康的長期發展帶來價值,我也會全力配合。為了公司的長期利益,如果我從愛康股東層面和管理層面的完全退出將有助於知名且友好的投資者對於愛康的收購,我願意在收購完成時離開。”

緊接著,美年健康在8日早間發布公告,稱鑒於愛康國賓私有化進程的最新變化,公司參與的買方團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決定不再向愛康國賓特別委員會呈遞有約束力的收購要約,公司亦決定退出買方團。

美年健康進一步向上證報記者表示:“如果雲鋒基金的加入將令健康體檢行業整體的生態環境更為積極和健康,我們認為繼續競價收購的必要性已大大降低,故決定退出愛康私有化競購。”

用時不到36個小時,雲鋒基金一露面,就將張黎剛及美年健康兩大買方團持續近七個月的私有化爭奪戰化解,同時成為唯一的收購方。極可能贏得本次私有化的雲鋒基金,在帶給市場震撼的同時,也讓人增添了更多疑問——這場私有化棋局下湧動的資本暗流,已挑動了市場敏銳的神經。

這個結局可能醞釀已久

或許,愛康國賓私有化爭奪戰能如此幹凈利落地落幕,是經過了長期的醞釀。理論上來講,雲鋒基金之所以能速戰速決,其背後應該是與張黎剛買方團、美年健康買方團有過多輪談判協商、利益博弈。

從公告看,美年健康6月8日早間發布的董事會決議公告顯示,公司第六屆董事會第十五次會議於6月7日下午16時以現場結合通訊表決方式召開。本次會議由董事長俞熔主持,經與會董事認真討論,以通訊表決的方式審議通過了《關於公司參與的買方團決定不再參與向iKang Healthcare Group, Inc(愛康健康醫療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提交收購要約的議案》。

而根據美年健康公司章程的規定,召開臨時董事會會議的通知方式為:電話通知和書面通知(包括專人送達、郵寄、傳真);通知時限為會議召開五日以前;經全體董事同意,董事會可隨時召開臨時會議;董事會會議通知包括會議日期和地點、會議期限、事由及議題以及發出通知的日期。

由此推斷,不排除美年健康本次董事會在召開五日前(即不晚於6月2日)便發出了會議通知,而退出愛康國賓私有化競購是本次董事會的唯一議題。這是不是意味著,美年健康對事態發展已有心理預期?就此,記者曾聯系美年健康兩名董事予以求證,但二人均表示“不便回應”。

美年健康就愛康國賓私有化對公司重組的影響的相關論述此前也有微妙變化。今年3月1日,美年健康披露重大資產重組預案,擬以26.97億元收購慈銘體檢剩余72.22%股權。公司彼時在預案中稱:“如果愛康國賓董事會之特別委員會最終接受公司參與的買方團提交的私有化要約,可能對本次交易方案造成影響,公司可能根據相關情況修訂本次交易預案。”對此,深交所向公司出具問詢函,要求公司補充披露對愛康國賓私有化事項的進展、該事項與本次重組的關系,以及對重組可能造成的具體影響。此後,公司遲遲未回複上述問詢。

直到5月21日,美年健康發布重組修訂案並對愛康國賓私有化進程可能造成的影響予以說明,稱“不影響”。美年健康解釋稱,公司於2015年8月31日停牌並籌劃發行股份購買慈銘體檢72.22%股份並募集配套資金事宜,其後於2015年11月30日公告了關於向愛康國賓提出私有化要約的事宜。“本次重組交易已在上市公司參與愛康國賓私有化事項前開展,愛康國賓私有化成功與否不影響本次交易的實施。”美年健康如是表示。

從“可能造成影響”到“不影響”,美年健康經過了兩個月的考慮,表述已發生變化,這一現象或許也意味著其已對愛康國賓私有化有了“新的想法”。

再對另一方進行觀察,今年年初,張黎剛“升級”買方團或許可視為愛康國賓私有化的一個重要轉折。彼時,張黎剛邀來阿里投資坐鎮買方團,或已為雲鋒基金日後入局埋下伏筆。

此處不得不提雲鋒基金與阿里巴巴的關系。公開資料顯示,雲鋒基金成立於2010年,是由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聚眾傳媒創始人虞鋒共同發起設立的私募基金。除出身與阿里巴巴同氣連枝之外,雲鋒基金在資本市場早已被視為阿里的一致行動人。雲鋒基金參與投資、合作的A股公司通常也被貼上“馬雲概念”、“阿里概念”的標簽。故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張黎剛拉阿里巴巴加入買方團可謂用心良苦。表面來看,買方團的豪華陣容有利於吸引愛康國賓中小股東投贊成票;但同時,張黎剛買方團自“升級”後卻並未展開實質性措施推進私有化,而這段時間或許正是雲鋒基金的入場時間,雙方的利益統合則是“入場券”。另外,張黎剛從個人發展及對愛康國賓未來經營考慮,相比美年健康的買方團,其或許也更願意接受由雲鋒基金主導完成私有化。

雲鋒的大健康布局

終結即意味著新的開始,私有化爭奪戰的收場也預示著愛康國賓私有化之役正式打響。在業內人士看來,馬雲通過阿里巴巴入局,再借由雲鋒基金布局,進而拿下愛康國賓完善其醫療健康版圖可謂步步為營。而馬雲也曾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表示出對健康產業的興趣。“未來超過我的一定是健康產業No.1,健康領域未來會誕生一個市值超過阿里巴巴的公司。”馬雲曾表示。

實際上,馬雲近兩年也在不斷加快擴充其醫療健康版圖。2014年1月,阿里巴巴攜手雲鋒基金以1.7億美元拿下中信21世紀54.3%股權,同年10月,中信21世紀更名阿里健康,成為阿里巴巴旗下的醫藥電商及醫藥數據運用平臺。此後,馬雲先後通過支付寶、雲鋒基金、阿里健康、阿里雲等平臺,與海虹控股、恒生電子、衛寧健康及國際醫學等A股公司在醫保管理、在線醫療、電子處方及智慧醫院等領域展開合作。

受到市場持續關註的則是,雲鋒投資還擬斥資5億元參與白雲山定增,該定增方案歷經三次修訂,終於在今年5月受到證監會核準。據悉,白雲山此次擬定增募資83億元為公司打造大南藥、大健康、大商業三大產業板塊。同時,阿里健康也將進一步推進與白雲山的合作計劃,雙方將在醫藥電商、促進醫藥分家、實現未來醫院等方面共同發展。

事實上,馬雲布局醫療健康產業的核心是健康大數據,上述雲鋒基金的投資邏輯也均是有“據”可循,這一點也與雲鋒基金另一發起人虞鋒達成共識。虞鋒曾表示,最關註的不是一家企業賣了多少商品,而是其累積了多少與行業大數據匹配的內容。就醫療健康領域投資而言,虞鋒表示:“希望投資分別跟醫院、醫生、患者相關的創新模式,累積一些數據,最終將這些打通,形成大健康領域的大數據。”

由此再看馬雲入局愛康國賓私有化,雖出預料之外卻也在情理之中。有市場人士向記者分析指出,雲鋒基金的介入代表了阿里在醫療健康方面的戰略布局,高溢價收購也反映了其對健康大數據的高度重視,以及對體檢平臺作為數據入口的充分認可。雲鋒基金在私有化提案中也表示:“交易完成後,計劃與行業參與者展開建設性對話,以提升行業整體標準,包括運用大數據分析和先進健康體檢技術,從而提升服務質量和顧客滿意度。”

有市場人士進一步分析認為,以美年健康目前在中國專業體檢市場領先地位,雲鋒基金在完成愛康國賓私有化後,不排除進一步尋求與美年健康的合作,從而深化其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戰略布局。

愛康國賓 美年健康 雲峰基金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927

上市“蓄謀”已久:華鑫證券有無“重估”機會?

上市券商將再添新丁。11月7日華鑫股份(600621)發表公告,擬收購華鑫證券92%的股權。被訪人士表示,盡管華鑫證券在短期內很難達到質的飛躍,但其融資途徑已被大大拓寬。其作價49億元的資產置換,低於行業平均估值水平,二級市場將有較大的溢價空間,利好華鑫股份的4萬余名股民。

“蓄謀戰”

“華鑫證券的上市,是一場國資集團的內部運作。上市公司--華鑫股份將原有的房地產業務歸還給母公司,把母公司控股的證券公司裝到自己的殼中。”某券商非銀分析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據方案披露,本次交易前,華鑫置業持有上市公司 13,951.75 萬股股份,占上市公司總股 本的 26.62%,是上市公司直接控股股東。儀電集團持有華鑫置業 100%股權,是 上市公司的間接控股股東。上海市國資委持有儀電集團 100%股權,是上市公司 的實際控制人。

本次交易後,儀電集團直接持有上市公司27.49%的股權,通過華鑫置業和飛樂音響間接持有上市公司25.78%的股權,合計持有上市公司53.27%的股權,仍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

被訪人士認為,從行業發展來和集團內部整合來看,都有其內部需求。“上市公司,其實質是一個融資平臺,以何為業務,非關重要。房地產行業逐步下行,政策調控較為頻繁。當前,房地產業務融資受限,包括證券業在哪的金融服務業處於一個逐步上升的空間。作為集團而言,更希望有一個相對穩定的業務和融資平臺。”首創證券研發部總經理王劍輝告訴《第一財經日報》。

此次重大資產重組,華鑫股份稱,有以下幾點考兩,一是響應深化國企改革的號召,推進核心業務資產證券化;二是要抓住證券行業的發展新機遇;三是華鑫證券亟待完成資產證券化,拓寬融資渠道;四是,解決上市公司與其控股股東之間的同業競爭。

事實上,華鑫股份的此次重大資產重組已“蓄謀已久”。2013年曾有小股東猜測,華鑫證券有可能上市。“當時其母公司賬上有十幾億的閑置資金,在資金方面是有一定規劃的。”前述非銀分析師說。2014年也曾傳出整合的消息。2014 年 6 月 26 日,華鑫股份控股股東華鑫置業出具《關於避免與上海華鑫 股份有限公司同業競爭的補充承諾函》,承諾“華鑫置業於 2017 年 12 月 31 日 前,以市場化的方式逐步將存在同業競爭情況的相關業務與資產註入到上市公司, 使上市公司成為華鑫置業下屬唯一的商務不動產運作平臺。

華鑫股份此時將華鑫證券裝至上市公司中,有監管環境、市場行情和公司內部的考量。

“券商資產重組審批流程較慢,需要從地方證監局到監管層的審批,而此次重大資產重組又涉及國資,集團內部的溝通也需要一定的過程。加之2015年至2016年監管層歷經較大的人士變動,股市環境也頗為動蕩。”前述非銀分析師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從市場層面看,2014年中期券商估值處於底部,到了當年年末,券商行情走高,拉高了整個股市行情。到了2015年,股市歷經幾次大跌後,券商估值下調,因此前兩年券商資產價值的評估有較大差異。但是,自今年一季度後,股市行情逐步企穩,券商的估值評價體系也能給出一個相對合理的價格。因此,華鑫股份選擇在這一時點進行重大資產重組。”

此次華鑫證券裝入上市公司,將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資產置換;華鑫股份擬以公司持有的房地產開發業務資產及負債(作為置出資產)與儀電集團持有的華鑫證券 66%股權(作為置入資產)的等值部分進行置換。第二步是,發行股票購買余下的股份。華鑫股份以發行價9.59 元/股向儀電集團發行股份購買置入資產與置出資產交易價格的差額部分,向飛樂音響發行股份購買華鑫證券 24%股權,向上海貝嶺發行股份購買華鑫證券 2%股權。第三步是配套融資。以發行價10.60 元/股,向儀電集團、國盛資產、中國太保股票主動管理型產品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 127,200.00 萬元。

“這是非常標準的資產置換流程,也是最便捷的上市流程。由於是集團內部的資產置換,如何進行利益協調,並不是難題。最大的風險點在於監管層的審批上。”前述非銀分析師表示。

雙贏戰

26家上市券商,將再添一名新丁。上市後,排名中後的華鑫證券能否突圍?

當前,其資本中介業務排名相對靠後。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統計資料顯示,2015年末 華鑫證券融資融券業務利息收入約為3億元,排名第58位;股票質押業務規模為45.97億元,排名第37位。“未來,作為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包括兩融業務、股權質押業務等在內資本中介業務和資本業務將直接受益。”前述非銀分析師表示。方案披露顯示,配套融資的12.72億元分別用於開展信用交易類創新業務、證券投資業務以及財富和資產管理業務。“盡管未來資本中介業務的規模有望增加,但反映到業務上,還是要看最終的成果。畢竟增加資本金的業務,一方取決於資金供給端,另一方取決於市場需求端。譬如,當前兩融業務受到限制,市場需求並不高。”前述非銀分析師分析。

”總體而言,華鑫證券短期內突圍,怕是不易。”當前,華鑫證券在行業中排名相對靠後。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在126家券商中,2015年末總資產約為180億元,排名在67位;凈資產33.6億元,排名75位;營業收入約為15億元,排名78位;凈利潤為4.7億元,排名為79位。前述券商非銀分析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在業務發展層面而言,華鑫證券無論是規模還是特色,在行業中均不凸顯。無論是經紀業務、投行業務、資產管理業務排名都較為靠後。經紀業務凈收入排名第58位;受托資產管理業務凈收入排名第68位;投資銀行業務凈收入排名第35位。“總體而言,未來華鑫證券在資本金這一塊將有所提升。但按照華鑫證券的這一規模體量而言,當前即使上市了,也不會有一個飛躍式的發展。除非管理層短期內提出特別有效的經營機制。”

業內人士認識,華鑫證券上市最為重要的意義是,融資渠道拓寬了。首創證券研發部總經理王劍輝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證券行業的開展是也資本規模掛鉤的,不允許有過高的杠桿。作為一個資金密集型行業,要通過各種途徑充值資本,但通過債券和銀行貸款擴充資本,都有其天花板,股權融資有更多的空間。”

在華鑫證券將買入上市券商的行列的同時,華鑫股份的股東們也成為一大贏家。

據方案披露,截至 2016 年 8 月 31 日,按照市場法評估, 華鑫證券全部股東權益評估價值為 535,490.00 萬元,擬註入資產的評估值為 492,650.80 萬元。經交易各方協商確認,本次擬註入資產的交易價格為 492,650.80 萬元。

“華鑫證券擬註入資產 估值作價49億元,是一筆劃算的買賣。“券商行業一般采用PB(平均市凈率)來進行估值。行業平均估值約為1.9倍到2.1倍,小券商因為盤子小,更易於被炒,其PB約為2.5倍。2015年年末其凈資產不超過35億元,其PB為1.3倍左右,其估值水平明顯低於行業平均水平,華鑫股份在二級市場上有一定的溢價空間。同時進行12.7億元的配套增資,其市值也將提升。

與此同時,華鑫證券的資產規模遠遠大於原主營業務規模。據公告披露,截至2016年8月31日 華鑫證券 資產總額占上市公司2015年度資產總額的比例為492.04%;2015年度營業收入占上市公司2015年度營業收入的比例為602.25%。這意味著新裝上市的華鑫股份,其市值將進一步提升。廣發證券研報顯示,此次資產置換完成後,總股本約為10億股,以11月7日該上市公司股價接近12元收盤價計算,市值約為120億,在券商板塊中,市值最低,有較大的市值修複空間。

4萬余名股民靜待華鑫股份重組後的再度開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723

小米造芯背後:蓄謀已久的必然選擇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01/161575.shtml

小米造芯背後:蓄謀已久的必然選擇
毛委員 毛委員

小米造芯背後:蓄謀已久的必然選擇

祝願松果電子越走越好~~

本文由毛委員(微信ID:gh_b41f1aa34a5b)授權i黑馬發布。

小米造芯了。這對產業鏈的眾多夥伴來說,可能是五味雜陳,什麽樣的滋味都有。這里,我想首先跳出具體的對誰有利對誰不利的窠臼,先從產業發展的角度看一看造芯意味著什麽。

站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角度去看,我們可以看到,半導體產業從歐美向亞太方向轉移的趨勢相當明顯。就在2015年一年,就有NXP收購Freescale,Avago並購Broadcom,Microchip收購Atmel,高通收購CSR等收購案例發生。隨著摩爾定律的發展,制程往下演進成本越來越高,歐美半導體廠商紛紛通過並購擴大規模縮減成本。

在歐美,半導體產業被視為夕陽產業,半導體公司一直無法得到高估值。而在東亞尤其是在中國,半導體行業屬於戰略新興行業,發展前景廣闊。根據美國IBS數據,中國手機制造的全球占比從2009年的的47%增長到2014年的84%;彩電制造的全球占比從2009年的45%增長到2014年的66%;PC制造的全球占比從2009年的58%增長到2014年的81%。另一方面,中國半導體芯片產業技術薄弱,大部分零部件需要進口。

“我們用了全球25%的芯片,買了全球50%以上的芯片,但我們自己的產能只有10%不到,而且還是落後產能。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差距是在拉大的。”(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清華大學微電子所所長魏少軍語)

也正是在這個背景之下,中國成立了千億級別的集成電路產業大基金。紫光集團私有化了展訊銳迪科,合並成立了紫光展銳,並在國內外半導體市場掀起一陣“買買買”的颶風。高通也開始與貴州省政府開展戰略合作。 AMD,Intel也紛紛與國內廠商合作,立足本土化。不過,在去年我們可以看到,有些東西不是花錢就能買來的,紫光的幾次海外並購遇阻也讓我們看到了通過並購獲取前沿技術的艱難。這倒有點像格力電器董明珠時常提起的“真正的核心技術買不來”,格力電器也就是在去日本購買三菱電機的多聯式中央空調技術被回絕以後大力開展自主研發。中國的芯片行業也需要大力開展自主研發,小米造芯順應了這一潮流。

從手機產業的發展角度看,這是新一輪的垂直整合。

最早的手機是摩托羅拉生產的,那時候還是一個垂直整合的年代,當時摩托羅拉的手機都是使用自家半導體部門的芯片。到了2G時代,移動通信市場開始進入了水平分工階段,有專門做手機芯片的,專門做手機的,專門做基站的。諾基亞愛立信等手機廠商無法獲得摩托羅拉提供的手機芯片,因此轉向德州儀器,這也幫助德州儀器成就一段輝煌。

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進入手機芯片市場,包括英特爾,高通,Marvell,聯發科,三星等一眾芯片廠商都先後涉足手機芯片研發,使得水平分工的模式達到高潮。而這些年隨著iPhone /Android之類智能手機的崛起,芯片公司面臨新一輪洗牌,德州儀器、飛思卡爾、Marvell等紛紛退出這一市場。剩下的手機芯片玩家主要是高通,聯發科等。各家手機公司都依賴於高通和聯發科的芯片供貨,Google新版Android的發布,推出的手機都大同小異,越來越難有自己獨特的東西。原先的水平分工模式面臨新的市場競爭態勢的挑戰。

各家手機公司要推出自己獨特的功能,只有通過自己的芯片來實現差異化。因此,蘋果自己做芯片,三星自己做芯片,華為也自己做芯片。現在,小米也推出了自研芯片,加入了這一戰局。手機市場有從原先的水平分工重新轉向垂直整合的趨勢。

小米有自造的芯片了。這對高通聯發科等芯片廠商來說自然不是好事。聯發科高管曾放話說”手機企業自造芯片不劃算“,可以看出聯發科對小米自研芯片的忌憚。

而我們稍微回顧一下就會發現,小米這幾年在芯片上也是幾經波折。眾所周知,小米一直是高配低價,高端芯片上高通是繞不過去的。而為了能獲得對高通的議價能力不至於受制於人,小米也是想盡了辦法。米3用Tegra4打高端,給自己供應鏈帶來很大挑戰,但也是為了突破不得不付出的代價。無奈nVidia產品實在無法與高通抗衡,在米4和米5上只好又換回來。

紅米采用聯發科的芯片,市場一片好評,而在出貨的關鍵時刻聯發科又不能保證小米的供貨而是在不同手機廠商之間做平衡,也讓小米頗為難受。可見關鍵部件受制於人是各手機廠商頭頂所懸的達摩克里斯之劍,隨時可能被卡脖子。何況還有一個又做手機又做零部件的三星。相比較之下,華為有海思做棋子,對高通和聯發科的議價能力就高得多,而且能通過自研芯片把控產品發布節奏,不至於跟其他廠商一起搶手機芯片的檔期。

有些人可能以為小米是因為受到華為的刺激才開始自己做芯片的,這個想法大錯特錯了。事實上,早在2012年,小米就有定制芯片的想法。那時候小米手機都還只是剛剛獲得市場關註。

松果電子的CEO 朱淩,之前就是小米BSP 團隊的負責人。對定制芯片以更好的滿足小米的需求,他是有迫切需求的。由他來負責松果芯片的設計,可以從軟件層面去理解用戶需求並對芯片提出要求。畢竟,芯片設計出來是用來跑軟件的,硬件設計人員對芯片功能的理解不如芯片使用者來的深,他來帶隊可以最大程度保證設計的芯片能符合使用者的需求。這也是小米追其極致用戶體驗的體現。松果電子另一員大將葉淵博,許多人可能很陌生。但是對Linux社區開發有所了解的人或許會有印象,當初ARM平臺上最早的Device Tree代碼就是葉淵博從PowerPC平臺移植過來的,還因此引起過一場社區大論戰。松果的軟件能力可見一斑。

松果電子的合作夥伴是聯芯科技,這也是一家老牌做芯片的公司,隸屬於大唐半導體。我們都知道,大唐是TD-SCDMA標準的提出者,核心知識產權的擁有者。而小米之前與聯芯科技合作推出的紅米2A在市場上收獲了千萬的出貨量,表現不俗。移動市場得Modem者得天下。放眼全國,能做Modem的廠商也沒幾家。展訊和瑞迪科給多家手機廠商供貨,如今又合並為一家公司,海思屬於華為,中興微電子這些年一直沒什麽動靜,真正有Modem技術並且有量產經驗的就只有聯芯了。小米與聯芯合作卡了一個好位置,拿到了基帶方面的相關專利和技術,為後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不過外界傳言的聯芯有松果49%的股份恐怕不實,這只需要簡單的查證即可知。

自研芯片有那麽容易嗎?很多人會問。

其實芯片設計早已經標準化了,在ARM和其他IP公司的共同努力下,芯片設計的門檻已經降的比較低了,遠不是10多年前自主CPU篳路藍縷的時代了。只是許多人長期被中國“缺芯少魂“的宣傳蠱惑,覺得芯片領域很神秘很高科技。從2014年四季度松果團隊成立到拿出第一顆芯片,其實用時不到一年。不過因為種種原因,小米並沒有立刻推出以松果芯片為基礎的小米手機,也因此這幾年華為以“中國芯”為賣點獨領風騷,大賣特賣。試想,如果去年這個時候小米推出自研芯片,手機市場風向又會如何?不過話又說回來,一款手機芯片做出來容易,做好難。

對小米來說,自研芯片一方面可以自用,另一方面可以用來平衡高通聯發科等芯片供應商。有了自研芯片,手機公司不用等高通或者聯發科的芯片,按照芯片廠商的路線圖去紮堆推新品,而是可以有自己的節奏,挑選合適的時機推出自己的產品。這是擺脫各手機廠商同質化競爭的一個方向。我們看看現在國際上一流的手機廠商,基本都有自己的芯片。蘋果,三星,華為都在自己做芯片。

可以說,只要想在手機領域有所作為,自研芯片是差異化的一條必然之路。否則各家都用著一樣的芯片,類似的跑分,PPT再怎麽漂亮也掩蓋不了同質化競爭的實質。

松果電子的自研芯片之路才剛剛開始,前面的路還很長,有更多的艱難險阻等著他們去克服。這正如中國制造走過的路,從模仿,到創新,從整機到關鍵零部件。

“集成電路產業是必須追求規模效應的產業!是必須砸錢、砸大錢、持續砸大錢的產業!投資者必須有錢,有耐心,有足夠的堅持,抱有短線投資目的,可以止步了。”

我們期待中國公司在半導體市場也實現新的突破,也期待中國公司在高端制造上有更進一步的發展。

祝願松果電子越走越好~~

小米 松果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839

周鴻祎對話劉強東:為什麽我會對劉強東“心儀已久”?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120/166086.shtml

周鴻祎對話劉強東:為什麽我會對劉強東“心儀已久”?
朱丹 朱丹

周鴻祎對話劉強東:為什麽我會對劉強東“心儀已久”?

“我倆的創業經歷比較相似,都是從沒有任何基礎之上,一步步趟著河過來的。”劉強東說。

創業家 1120日消息,周鴻祎自傳《顛覆者》新書發布會在京東集團召開。在發布會上,周鴻祎與劉強東進行了圓桌對話。

以下為對話內容,經創業家&i黑馬編輯:

劉強東:我們探討從“超級熊孩子”到“互聯網英雄”,我們都不是因為有顯貴的家庭關系和社會關系而成就了今天。我是群眾演員說的“寒門難再出貴子”,教育是我們走到今天非常關鍵的因素,教育包括原生家庭的教育、學校教育、人格教育、知識教育等等。

周鴻祎:現在很多人說“寒門不再出貴子”,我不太認同。因為“出身不能選擇,但道路可以選擇”。前段時間炒作“鳳凰男”的概念好像給他們貼了一個標簽。我認為最大的問題是有些人家庭比較貧寒,使得他在設計目標的時候,少了一些理想主義的色彩,多了太現實的想法,目標設定得過於物質化。

如果一個人年輕時目標就是賺錢,我覺得這個目標很難支持他走遠。很多人錯不在於出身貧寒,而是在出身貧寒後變成把掙錢作為唯一目標。

後來我在想教育體系對我最大的收獲是什麽,坦率地說,我今天仍很迷惑。我們下一代他們應該受什麽樣的教育?如果教育我的小孩,從我的經歷中我總結為三點:

第一,永遠保持好奇心因為有好奇心才會有探索,不會考慮說這個事情賺錢就幹不賺錢就不幹。

第二,自我學習的能力我在中學學物理或者大學學計算機,都是因為我有強烈的興趣愛好而不是為了考試。要培養小孩子能真正驅動的東西,而不是被家長驅動學習。

第三,培養大量閱讀的習慣我有個能力讀書特別快,這得益於我青少年時讀書,這對我很有幫助。

劉強東:這個問題我也思考了很久。小時候我們的老師就是村民就是鄰居,我們是全村學歷最高的,小學六年級畢業。

我認為階層固化有一定的道理。因為信息不通暢,我們各種宣傳教育,是無知者無畏。我們不知道這個世界的真實狀況,認為自己生活在廣闊的農村天地大有可為、農村好、我們生活得非常非常幸福。

我記得小時候和全村村民經常坐在樹底下,每個人衣衫襤褸、兩眼餓的深陷,激烈地探討我們怎麽打到美國去,把美國人民從帝國主義下解放出來。

當時我們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後來一步步,走到一座山就把山掀掉了,以為掀翻一座山就能獲得一片廣闊的天空,但掀翻之後又來一座。幾十年來我覺得一座座山壓迫著我,讓我沒有自由感。

我們要承認社會權威要大於個人權威,組織權威大於個人權威。這讓你的生活得不酣暢淋漓,沒有自由感。現在孩子一生最大的目標就是如何上一所好學校、如何在北京買房子、如何擁有一輛車……。信息通暢之後,讓很多孩子失去了夢想、願望變得很現實。

我很少站出來講話,現在想想應該講。為什麽有這樣的動力和心思?看了鴻祎的《顛覆者》動了一些心思,我在想能不能通過個人能力和成長經歷給年輕人帶來一些希望,不是看到眼前的一座山就覺得難以翻越,還是要有一點“無知者無畏”的沖動,不光看到眼前的現實,要想得長遠一點。

因為人如果失去了夢想,一輩子真的和行屍走肉一樣。

周鴻祎:本來我覺得我創業已經夠慘了,聽了劉強東的故事便不覺得了。很多人老是說創業創業,和我與劉強東比就是光說不幹。你一定要設定目標,然後Just do it。就去做,看到什麽困難就消滅什麽,慢慢積累。

劉強東:周鴻祎上研究生時做殺毒卡、硬件卡,我進大學第一天就開始打工,因為家里特別窮,全村湊了500元來了北京,我知道家里不可能再給我錢了,如果再要錢我只能退學。大學開始就跟給人做家庭教師、去各大高校刷黑板報、貼小廣告……

1993年,我第一次在中關村發現電腦,對電腦產生好奇。1994年,寫程序特別特別賺錢,因為北京一夜之間數據庫檢索、各種管理系統,MIS系統、Foxbase很熱門,我一個晚上寫程序拿5萬元,這個錢對我來說是天文數字。

農民的孩子沒想過創業開公司,大學畢業後,我想著民以食為天,想開餐廳、開最好的餐廳,後來還是經營不善。再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主持人:年輕人是直接創業好和先去大公司工作再創業好?

劉強東:創業和工作是人一輩子內心世界最重要的。如果你不能調整自己的內心世界,你就是個非常非常平凡的人。以混日子的心態無論去大公司工作還是創業註定都會失敗。

每個人不同的生活態度,這沒有對錯好壞之分、也沒有貧富貴賤之分,主要看你的內心世界想要什麽。如果你內心強烈渴望成功創業,那就沒有必要裝著去大的公司學習之後再出來創業。Facebook紮克伯格沒去別的公司工作過,直接創業就成功了。

周鴻祎:中國的商業環境過於複雜了,美國有很多年輕人確實一出來就創業,但這是宣傳層面看到的表面現象。它有兩個問題需要解決:

第一,每個創業者都需要有個團隊(一定要有個合夥人),而不是一個人打天下;

第二,美國有很成熟的職業經理人,一個公司成立後在某個時間都可以通過成熟的職業經理人來幫他解決問題。

中國創業者早期日子一般都過得比較苦,職業經理人也看不上小公司。所以,剛開始中國的創業者比美國的創業者壓力大,更不用說還有幾個巨頭在那兒壓著。美國有些創業公司可以像豆瓣一樣做慢公司、慢工做細活。在中國一旦發現巨頭也瘋狂地砸錢、瘋狂地挖人,這時對創業者來說挑戰就很大。

劉強東: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大學生在上學時發現了全新的商業模式,小範圍內悄悄地驗證,解決了某個行業的痛點或用戶痛點,這時候你就可以創業。如果大學生在沒有任何管理和工作經驗情況下,想在已有的商業模式層面和巨頭比拼,成功概率會稍微少一點。因此,還要具體看你所從事的行業。

周鴻祎:在校大學生如果真的要創業,就要放平常心。我認為失敗概率非常大,成敗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種鍛煉,給自己積累經驗。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情況下有兩種人:一、比如劉強東是能從0到1的人;二、能從1到10,或者從10到N的人。這兩種人都非常重要。

主持人:一個人在一次機遇面前把握住了是幸運,每次都把握住機遇的直覺,對於普通人而言可以後天培養嗎?

劉強東:我骨子里有一種不認命的東西,今日資本徐新老說我有“殺手氣質”,媒體老把我形容成“價格屠夫”,都變得快和老周一樣了。

創業走到今天,移走一座座山,但依然還有山。我生下來就是平庸者,就是社會最底層的人,所有人把我忽略,但我不想認命,和別人競爭時我打不敗他,我不認命。這是我的性格。

所謂的殺手的直覺是你發自內心永無枯竭,源源不斷的夢想、追求,一種想要自己的生活狀態。因為我自己很清楚,什麽樣的狀態是最讓我高興的。

周鴻祎:創業者在關鍵的時候都有一種直覺,我認為這表面看是直覺,但實際是一種判斷力,這種判斷力來源於經驗和經歷。《異類》這本書里提到1萬小時,後來有兩本書對其做了不同的詮釋,《精進學習》和《一萬小時定律》。所謂的高手在決斷時的決策最後都不是拿天賦來解釋,因為一旦拿天賦來解釋就變成天才論了,變成了玄學。只有經過日積月累的訓練在大腦里形成回路,這種回路比一般人的傳輸速度要快很多倍。

公司做大了更不可能靠拍腦袋做決定,更主要的還是靠一種積累。這種積累會在關鍵的時候通過大腦回路的方式在你腦子中出現了一個想法。

有一個“饅頭理論”——吃了第一個饅頭,沒飽;吃了第二個饅頭,還沒有飽;吃了第三個饅頭,飽了。由此下結論,只要吃第三個饅頭就可以了。其實,沒有第一、第二兩個饅頭的基礎,哪有第三個饅頭的效果?

主持人:你們如何評價彼此的風格?

周鴻祎:劉強東外表看來比我溫文爾雅,但內心比我還要豪邁奔放,不僅自己不認命還要帶著京東的兄弟改變命運,更有尊嚴地活著。這句話我聽著都熱血沸騰。他顛覆了自己的階層,每個不滿足於現狀的創業者一定是顛覆者。

360容易和別人發生沖突,京東也是,這是小公司在成長過程中必然的經歷。京東也在行業里做顛覆,原來電商是一種模式,京東換了一種模式出來。原來的電商走的比較輕的模式,京東在物流、倉儲,用戶體驗上下足功夫。京東能在電商市場異軍突起,如果京東僅僅模仿淘寶,我認為京東不可能走到今天。

無論從商業和個人,京東都是一個顛覆者。只是企業家有不同的風格,比如他表現的比我更內斂,不一定天天到外面和人撕,但骨子里的東西都是沒有變的。

劉強東:我倆的創業經歷比較相似,都是從沒有任何基礎之上,一步步趟著河過來的。

中國的經濟比較發達,但中國互聯網行業里很難看到清晰的規則,仍是一個野蠻的叢林社會。近幾年,中國互聯網行業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流量越來越集中,以前還有無數互聯網公司同時競爭,現在巨頭越來越集中。

在這個過程中,你不可避免地會跟人發生沖突。其實我們不想跟任何人戰鬥,但當別人卡著你的脖子垂死的時候總得掙紮,可能會說一句話,表達你的某種不滿。媒體就說你是挑戰者,加各種各樣的詞在上面,我們也是被迫的。

京東誤打誤撞做創新的時候,已經血海一片。2008年我們在中國電商還排不到前10名,2013年才超越了當當、卓越走到第二名。現在我們品類不斷發展,服裝是最後的品類,不可避免會有一些沖突。

我相信,最多五年,中國互聯網行業會真正會走到文明的社會,各種攻擊一定會少很多。到那時候,大家更多思考的是,我的公司、商業模式到底為社會解決什麽問題,而不是為了一己私利不顧國家和社會。

今天全球互聯網行業已經逐漸走向壟斷,其實這對行業來說是危險的。所以,我們企業不僅要繼續戰鬥下去、努力下去,還要不斷呼籲,推動整個行業走向文明,給真正新創業者留下機會。如果10年、20年之後,中國還是BAT這幾家,360、京東,那對這個國家和社會絕對是個不幸的事情。

主持人未來京東和360的業務目標是什麽?

劉強東:未來我有兩個願望。一是京東能成為受用戶信賴的公司。

二是我們也希望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再造”金融、電商、保險行業。

周鴻祎:這兩年我們提大安全概念,新時代大安全、網絡時代的發展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一方面人工智能和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讓世界變得越來越方便,越來越智能。但安全問題並沒有隨之解決,反而隨著系統越來越複雜,帶來更多的漏洞。無論是人為還是技術的漏洞,讓安全問題越來越嚴重,使得很多基於線上的攻擊延展到線下。

今天360已經不能孤立地做簡單的信息安全和網絡安全,網絡安全已經把國家安全、國防安全、社會安全、基礎設施安全乃至人身安全串起來。從這個高度,360回歸(中國)要變成世界最大的網絡公司、最大的安全公司。  

“安全”是360的品牌含義,也是我們安身立命之本。在這個基礎上,360可以成為一家用戶離不開的公司。

劉強東 周鴻祎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257

TVB幕後話事人 盛傳已久終浮面 周顯

1 : GS(14)@2015-04-24 12:34:0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離開了香港幾天,回來看到的其中一單新聞,是陳國強邀請「華人文化傳媒娛樂投資有限公司」入股電視廣播(0511)的26%控股公司,這家公司的控制人,就是中共黨員,曾任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委辦公廳主任的黎瑞剛。

  老實說,在看這篇報道之前,我並不知道黎瑞剛的身分,但是其名字則聽到很久了。很簡單,一直以來,市場上都是說TVB的真正控制人是黎瑞剛,我還以為他是一名黨官,一直想寫一段關於這個說法的文章,但並沒有翻查到資料,趕稿時,自然也想不起寫這個故事了。想不到,原來黎瑞剛並非黨官,而是中央政府屬下的傳媒投資公司的老闆。

總之,黎瑞剛是TVB真正控制人的這個說法,早在一年多前,我已經聽到過啦,如今只是正式「閹正」入股而已,沒有什麼值得驚奇的地方。

大家樂降檔 大快活應升檔

我很少看電視,一天偶然看到大家樂(0341)那個「魚毛」廣告,不期然想起之前青姐為它賣的那個玩慳錢廉價的廣告,我看後心裏嘀咕﹕「以前大家樂的廣告,永遠把形象打高一個檔次,為什麼現時居然把它形象做得比其價錢還低了一個檔次,專玩抵食呢?」

近來沒有碰到大快活(0052)的Dennis(羅開揚),如果見到他,一定會同他說﹕「喂!大家樂打低一個檔次,如果我係你,就打高一個檔次,專Sell自己(大快活)畀大家樂高級,可能大有商機!」

[周顯 投資二三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88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