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建立全球芝麻履歷 富味鄉受邀為中國制定麻油標準 首創聞香師團隊 把麻油當作紅酒賣

2011-4-18  TWM




非黑即白的芝麻,買台小機器,就能榨出麻油,但富味鄉卻打破這行業的觀念,導入香味品評的概念,替芝麻建立身分證,不僅讓自家的小油廠起死回生,也讓自己成為世界首屈一指的麻油公司。

撰文‧羅弘旭

只要將芝麻放進榨油機裡,開動機器,就可以榨出芝麻油,這是最平常的食品加工業之一。但是,台灣的富味鄉食品公司,卻能在這平凡不過的產業裡,做出與別人不一樣的成績。富味鄉所生產的頂級芝麻油,每瓶二五五公克,要價超過六百元,堪稱全球最貴。

每 粒直徑不到○.一公分,一公斤只要六十元的芝麻,經過富味鄉工廠「點石成金」,價值搖身一變,提高了四倍。而這還不是富味鄉最厲害的工夫,芝麻榨油後剩下 的糟粕,還能提煉出芝麻素,每公斤售價高達六萬五千元,也難怪同業稱富味鄉為「全世界最有效率的芝麻加工廠。」富味鄉,這家全世界最有效率的芝麻加工廠, 去年營收超過十三億元,當中芝麻油占營收比重約六成五,約八億五千萬元,直追國內排名第一的老字號醬油廠金蘭醬油的營收。在一般人的認知裡,醬油使用頻率 遠高於芝麻油,為何富味鄉能創下驚人營收?最大的原因在於,富味鄉不只囊括國內芝麻油八成市場,產品甚至行銷全世界,從美國華人街、香港缽仔街到北京全聚 德烤鴨餐廳等,都有富味鄉芝麻油的影子。

轉型

鄉下花生油小工廠被迫另尋出路對著燈光,富味鄉董事長陳文南細細 打量彷彿蜂蜜般黏稠的麻油說:「芝麻的用途,絕對不只是坐月子時吃麻油雞而已。」的確,光看台灣市場,兩家湯圓食品公司桂冠、西北的芝麻湯圓內餡,用的是 富味鄉的芝麻粉、全台7-ELEVEN涼麵的芝麻醬,也是由它提供。

事實上,芝麻在全球食品市場中,一直不屬大宗物資,就連最主要的加工品芝麻油,對大型製油廠來說,也只是一項附屬產品,甚至由於市場用量小,大廠多半沒興趣切入;在全球各地,即使能見到專門的芝麻油製油廠,多半也只是地區性的傳統小工廠,年營收很少能超過一千萬元。

富味鄉的起步,就是從一家地區性小工廠開始的。富味鄉董事長陳文南的父親陳百川,四十多年前在彰化經營﹁建發製油廠﹂,當時彰化的北港、芳苑、二林等地大量種植花生,採收後會就近壓榨成花生油,也造就當時彰化一帶二百多家製油廠林立的盛況,建發製油廠就是其中之一。

陳百川回憶:「當時,花生油才是主力,芝麻油的用量太小,工廠都不肯做,都是菜市場的油行代為榨取。」小工廠雖然競爭激烈,但由於當時台灣的食用油就只有花生油一項,市場需求穩定,直到一九七○年代,台灣引進美援黃豆,國內製油業有了顯著變化。

由於黃豆成本較花生便宜許多,因此,能取得黃豆配額的製油廠,順勢發展成為大型食品公司,壟斷食用油的市場,無法取得配額的小型製油廠如建發,不是式微,就是被迫轉型另尋出路,陳文南接手父親家業之際,面臨的就是如此窘境。

富 味鄉要如何打破傳統小油廠的宿命?在危機時刻,一個機會來了。一九七九年,有一位海外貿易商找上陳文南,要求提供麻油的出口報價,那是富味鄉第一次做外 銷,目的地是美國,雖然只有半個貨櫃,占公司營業額不到一%,卻讓陳文南發現;「原來海外也有麻油市場的需求。」陳文南因此興起擴展芝麻油生意,進軍海外 市場的念頭。

但進軍海外市場,最大的問題來自芝麻原料,剛開始,富味鄉透過貿易商向全球最大芝麻生產國印度進貨,卻發現小量生產還好,等到進口量一多,生產出來的芝麻油卻被下游批發商嫌棄:「為什麼和上次的油不一樣?」

尋找

親 自到印度、巴基斯坦等產區尋找原料當時陳文南心中滿是疑惑:「都是同樣的分量,同樣的壓榨過程,為什麼得出來的酸度和雜質程度就是不一樣?」確定自己的生 產程序沒有問題,陳文南開始從源頭檢查每一批進口的芝麻料,才發現不只各國的芝麻品種存在差異,光印度一地,外觀完全相同的芝麻,各地的品質也大不同;他 再從進口流程找問題,發現貿易商在各產區收購後並不分類,找到海外買主後,集結成船就出貨。結果,富味鄉買到的,其實是來自各產區的混雜芝麻,因此每批貨 的雜質、水分都不一樣,也導致生產出來的芝麻油品質並不穩定。

從第一次出口海外到找出問題,富味鄉整整花了六年多的時間,一九八六年,陳文南為了確保原料穩定,做出一項更困難的決定:親自深入全球芝麻產區進行採購。

在過去,根本不會有人這麼做,原因在於煉油廠透過貿易商進口芝麻,不僅下單方便,還能拜貿易商採購規模取得優惠成本。

現 在的陳文南,說得一口流利的英語,員工透露:「董事長都親自去原產地採購原料,才練出今天的英語能力。」土壤水分和酸鹼度不同,對芝麻的品質影響很大,而 且芝麻產區多、產量小,全球年產量僅二百萬噸,陳文南形容:「搭一整天鐵路、吉普車、卡車,到了產區,談好一千噸的收購量,又繼續往下一個點出發。」花大 把的時間和精力,只為建立全球的芝麻原產地收購清單。

拿掉方便,甚至還捨棄便宜,連員工都認為陳文南瘋了,他卻說,「你怎麼知道貿易商的芝 麻從哪些地方來的?每個產區的芝麻有不同特色,混雜在一起,好壞品質也分不出。」他還強調,直接和產區打交道的另一個好處是「絕對能拿到貨」,也確實,近 幾年全球天候變化劇烈,各地芝麻產量起伏甚大,富味鄉因為能掌握貨源,得以在二○○三年順勢打進當時芝麻缺貨的中國市場。

從八六年到一○ 年,富味鄉逐步建立全世界的芝麻地圖,上百種從印度、巴基斯坦到中國等二十多個國家,每個產地的芝麻特色、酸價比例(酸價是油品劣變、酸敗的間接指標,酸 價越高代表油品變質越嚴重)、水分比例,都存進富味鄉的資料庫中,只需在進貨時稍作查驗,就能夠確保產品的品質。即使到今日,陳文南仍堅持這項採購動作, 絕不假手他人。

標準

培養聞香師,建立香味標準刻度但即使建立了產地履歷,芝麻油還是有數據難以呈現的地方。某 一次,一家富味鄉的老客戶親自向陳文南抱怨:「這次的麻油都不香!」他緊急請公司同仁調出當初出貨的數據,發現芝麻的酸價、水分比例都沒變化,但客戶怎麼 不滿意呢?等他親自試吃過,才發現「香味真的不一樣」,陳文南苦笑說:「過氧化價(測量油脂氧化程度的數值)、雜質、水分,全部都可以用機器檢定出來,而 且有數據,但香味和口感是無法數據化的。」無法數據化,意味著沒有標準,連陳文南都想兩手一攤,但他突然靈機一動,「不如自己來訂出標準吧。」因此,九六 年,富味鄉工廠內部成立了一支祕密部隊,這是由品保、生產、企畫、研發等各部門人員,共同組成的「聞香師團隊」。

一共十人組成的聞香師團隊,先在公司內部遴選出對麻油香氣與口感極度敏銳的員工,每隔一年還要接受外訓單位的培養;因為香味沒有絕對標準,所以要先使用參考樣品,讓品評員產生共識,以建立香味標準刻度,而這還只是各種感官能力訓練的一環而已。

負責替富味鄉培訓聞香師的樞紐科技董事長姚念周即表示:「聞香師本身就是刻度,尤其要求穩定度,不能每次品評有不同標準。」因此每年的培訓,都要花上將近一個月時間。

姚 念周表示,過去只有在香水、紅酒與化妝品等行業,才會在內部建立香味品評部門,他是第一次接受一家製油廠委託培訓聞香師,「很顯然,當同業還只是用眼睛辨 別原料好壞,富味鄉已經升級到別人從未想過的階段。」如今,不管是任何客戶所提出特殊油品的需求,或者工廠製程改變、更換原料,經過聞香師小組的評選,都 可以調製出同樣的口感、風味和香氣。

也因為擁有這項獨門工夫,甚至,○九年大陸國務院制定中國芝麻油的國家標準時,請來四位業者組成評審 團,當中包括列名︽財富︾全球企業五百強的中糧食品、上海糧油與馬來西亞糖王郭鶴年旗下的青島佳里油廠,唯一的台灣業者只有富味鄉,陳文南笑著說:「我們 公司營業額最小,卻是最賺錢的公司。」

升級

推廣每公斤售價達六萬五千元的芝麻素更難得的是,聞香師團隊讓富味鄉能夠隨時生產 出不同層級的芝麻油,有的芝麻油香味差一點,但價格低;有的芝麻油則是用幾種進貨價比較低的芝麻,混合成同樣具有香氣口感的油脂;而全球最貴,二五五公克 就要價超過六百元的頂級芝麻油,是把更具營養價值的芝麻素加入麻油中製造而成。

這種區隔化生產對富味鄉的最大好處是,當對手削價競爭時候, 公司能立刻因應做出高、中、低價位的商品應戰,陳文南透露:「我們現在一共有六種價位的麻油,最低價的兩種不講究利潤,就是要打亂對手腳步,但我們還是能 靠高階產品獲利。」他指出,富味鄉能夠在○三年搶進中國芝麻油市場,除了因為當年中國芝麻歉收,整個大陸都在搶麻油外,另一個關鍵則是,當時富味鄉打出買 二送一的促銷活動,「只用一年時間,就在對岸打響品牌。」富味鄉的下一步,是要推廣每公斤售價達六萬五千元的芝麻素,這個從芝麻榨油後所剩下糟粕提煉出的 營養素,價格是芝麻油的數十倍!陳文南指著公司實驗室裡粉末狀的物體,神祕地說:「這就是我們下一階段的目標,把芝麻用到生物科技裡面。」當對手還只是在 用黑、白芝麻做出不同的芝麻油時,富味鄉已經邁入下一個階段,建立起二十多國的芝麻生產履歷,以及嚴苛程度等同香水、紅酒的聞香師團隊。

芝麻在日常生活中,雖是微不足道的東西,但陳文南卻用他二十八年的人生,從中鑽研出最深層的學問,在非黑即白的芝麻世界中,找出全光譜的色彩。

陳文南

出生:1957年

現職:富味鄉董事長

經歷:貿易公司職員

學歷:正修工專

富味鄉

董事長:陳文南

成立時間: 1983年

主要業務: 生產芝麻油、芝麻醬、芝麻粉

年營收:逾13億元

成績單:全球第一家芝麻全產品生產公司、芝麻單位產值全球第一

破框心法

一、打破量化數據的局限,改用聞香這種非量化測試,建立產品分級。

二、不沿用同業跟貿易商進貨的作法,深入芝麻產地找原料,得以控管品質和掌握貨源。

三、充分開發芝麻的多面向用途,把芝麻邊際效應發揮到極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07

造履歷 蔡東豪

2012-6-21  NM




雅虎CEO被對沖基金揭發誇大履 歷,本來以為是對沖基金搞事手段,屬茶杯裡的風波,後來事件愈搞愈大,最後CEO辭職。所謂誇大,是CEO履歷指他取得電腦和會計大學學位,實際上他只有 會計學位。以學歷造假程度看雅虎CEO事件,這種造假是小兒科,CEO可用大意來解釋,公眾或會接受。不過在科技界,電腦學位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履 歷造假歷史悠久,我印象最深刻,是2001年Notre Dame大學美式足球隊教練奧拉利(George O'Leary)受聘後五日,被揭發履歷造假而辭職。我最喜愛的運動記者寫了一篇如泣如訴長文,歷歷在目。榮登Notre Dame足球教練是所有足球教練的事業高峰,受聘前,奧拉利戰績顯赫,Notre Dame在一片歡呼聲中以高薪邀請奧拉利加盟,是當年美國大學足球界的大新聞。奧拉利履歷指他取得教育碩士學位和就讀大學期間,在大學足球隊取得優異成 績,但實情是,他沒取得碩士學位和從未代表大學足球隊出賽。奧拉利受聘時55歲,他的謊言是關於一些三十幾年前的事情,Notre Dame考慮聘請奧拉利,他的大學學位和大學時期運動成績,不在考慮之列。Notre Dame看中奧拉利,是他過去三十年足球教練的成就——領導才能、教導年輕人能耐、跟大學溝通等。造假消息傳出後,大學和奧拉利同樣痛苦至極,Notre Dame是重視傳統的天主教大學,教職人員誠信很重要,奧拉利承認履歷造假,Notre Dame怎能把帶領足球隊重任交給一個證實誠信有問題的人?反過來看,天主教宣揚寬恕,奧拉利在全國目光下被揭發說謊,人生已跌至低點,Notre Dame應否給他一個機會?奧拉利事件炒至全國沸騰,最後Notre Dame同意奧拉利立即辭職。

這件事之痛,是痛在所 有人都不希望見到結局是這樣,但所有人都知道這是唯一結局。奧拉利在球場上有很多敵人,但沒有一個人想見到奧拉利被三十年前虛假資料擊倒。一生人建立的東 西,一夜之間失去,而失去的原因太戇居了。不是戇居是什麼,三十幾年來奧拉利沒想過更正他的履歷嗎?假如在適當時候,他主動承認履歷有需要更正的地方,問 題不就可解決嗎?我不明白。或者,更正履歷上的謊言,是沒有適當時候這回事,即是說,所有時候都不適當。履歷最初是由自己寫出來,但寫了出來之後,它好像 有了自己的生命,會行會飛,不再由自己掌握。我想像到,奧拉利三十歲時找到新工作,新公司公關部從公開途徑取得他的履歷,稍作更新後傳給奧拉利:「有什麼 地方需要補充?」奧拉利不好意思提出更改的需要。奧拉利日後轉工時可能遇到同樣情況,繼續不好意思,謊言一直留在履歷上,履歷漸漸變成一件公眾的東西。這 件事對奧拉利不再是對或錯,它變成一個黑暗的秘密,奧拉利不願去想這件事。

我嘗試把自己代入奧拉利的位置,一生功名,因為 履歷中的兩行文字盡失,很痛。奧拉利的成就是在球場上掙回來,跟他的大學學位無關,或者他可以解釋,他沒從謊言獲得好處,他的罪過最多是戇居;戇居的人或 者可得到少許同情,但當時輿論一面倒指大學對欠缺誠信的教練,應該是零容忍。奧拉利故事未完,衰到貼地的好處是再沒有隱瞞,由最低處和以最乾淨身份重新開 始。一間名不經傳的大學不嫌棄他三十幾年前做過什麼,聘請他做教練。奧拉利在短時間內化腐朽變神奇,帶領這間大學走上美國大學足球高點。今日奧拉利仍是這 間大學的教練。講故事之餘,我對履歷也有實際的看法。履歷不是記錄生平的自傳,而是推銷自己的工具,推銷當然要有手段,但推銷自己和如實記錄之間有一條 線,這條線大部分時間頗模糊,很多人會不耐煩地認為不重要,但有事發生時,這條線忽然變得又粗又清晰。當內容有謊言的履歷在公眾空間任意飛翔,不在自己手 上,差不多所有人都不知道怎麼辦,於是採取鴕鳥政策,自己跟自己說,不去想便不會有問題。一宗又一宗案例證明,時間愈久,這個計時炸彈爆起來的威力愈大。

蔡東豪

現任上市公司精電國際行政總裁,他曾任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95

高手免丟履歷 臉書線上擂台獵才


2013-09-16  TCW  
 

 

九月初,社群龍頭臉書(Facebook)證實,第三度登上數據競賽網站Kaggle舉辦資料探勘擂台賽:只要稱冠,就有面試機會。此舉意味著社群徵才的趨勢正壯大,相對之下,看履歷、辨能力的舊時代將可能慢慢退場。

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 Money》,臉書這次的競賽題目是找出社群資訊網絡中遺失的關鍵連結,八個小時內拼湊出原本的主題與完整內容,目的是比出參賽者文本挖掘能力的高下。

難道臉書想找一位資料探勘專家,擁有龐大會員資料庫的線上求職網、手握專業菁英名單的獵人頭公司都幫不上忙嗎?答案或許正是如此。在巨量資料時代中,舊方法可能已經不符最佳效益。《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說,既然要找巨量資料高手,乾脆就從高手圈下手,而Kaggle正是箇中翹楚。

美太空總署曾贊助該擂台 根據《連線》(Wired)雜誌,Kaggle雖然成立不到三年半,卻已經是全球頂尖機構背書認同的最強資料專家人才庫: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曾贊助宇宙暗物質地圖製作比賽、奇異(GE)也在此期盼延攬設計出最佳飛行路線的人才。

此外,萬事達卡、輝瑞藥廠也都加入線上挑戰賽徵才行列,加州醫療集團甚至提供獎金三百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九千萬元),號召各路好手對比歷史資料,預測未來一年可能住院的病人模型,以利資源管理。

《大西洋月刊》分析,巨量資料人才供不應求,源於許多企業只會東找西抓前端資訊,卻苦無解讀非結構性語意的能力,篩檢不出有價值的商機。Kaggle這類平台的運作模式頗能有效幫企業抽絲剝繭,梳理、解決問題,因為它不僅是封閉的安控平台,還會提供各式資料格式轉換工具,節省專家時間。

《富比世》(Forbes)報導,企業透過Kaggle,將自家專案外包給功力排行前五百名的大內高手,既不必擔心商業機密外洩,也有效避免線上公開競賽可能觸及的智財權爭議,不過,聚焦金字塔頂端人力的Kaggle收取月費也很「高階」,約三萬至十萬美元,早把線上求職網Monster比下去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592

【趨勢】俏江南的O2O艱辛履歷:高端餐飲轉型記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10/57025.html
團購
 
  團購是俏江南較早邁向網端的O2O嘗試。2012年3月俏江南入駐窩窩團,首次嘗試網上用戶向線下實體店引流。此後不斷與多家團購網站合作嘗試,這裡值得瞭解的如2012年12月先後與聚划算(2012年12月3日聚划算聯合澳門豆撈、俏江南、四海一家等近千家餐飲商家開展「聚划算123年度慶典」)、拉手網(12月7日拉手與俏江南合作加入360團購導航「360HOME+計劃」)合作團購,今年11月京東推團購品牌「京品惠」,以買斷形式與俏江南簽署排他性團購合作協議。
 
  實際上俏江南的團購之路走得並不順暢。以入駐窩窩團為例,全年銷售額約5000萬元。雖然客流量得到增加,線上業績有了明顯提升,但同時互聯網客戶的大量投訴,也讓俏江南在一段時間內疲於應付,甚至曾一度關停了團購服務。俏江南高級市場總監趙錫剛表示,儘管同比增長數倍,但線上收入仍舊只佔俏江南總營收的6%以下,遠未構成主流。
 
  經過一段時間嘗試後,俏江南將團購業務僅只作為公司整體運營的一個補充,尤其放在新菜品推廣和調研上。趙錫剛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們一年團購的營收7000萬元,但是俏江南一年營收在20 億元左右,7000萬元連1%都不到。從資源上,我們不會對團購有太多傾斜,團購是把新產品放在線上,體驗門檻比較低,可以讓大量客戶試吃。然後我們可以看口碑,團購來的人80%不是俏江南的目標客戶群,但能傳遞體驗。
 
  微博
 
  開啟微博是俏江南最早觸網的一個步驟,因為運作起來相對較輕。俏江南的微博之旅也經歷了一段波折,剛開始時微博營銷並沒有把重點放在本地服務上面,在數萬微博粉絲中有70%的用戶所在地並沒有俏江南的門店,直到公司發現這一問題並做出調整,這種局面才有所改善。
 
  2011年3月,新浪微博推出LBS簽到服務,在今年3月,有細心的網友發現俏江南也入駐了新浪微博簽到服務,新浪微博可以為俏江南在全國各地不同的店舖建立 POI(Point of Interest)興趣點 Page 頁面,詳細展示俏江南某個門店的信息。如推薦美食、折扣信息等等,如果用戶的微博好友在該門店簽過到,用戶也可以看到。
 
  然而隨著新浪微博活躍用戶的不斷下降以及微信的衝擊,微博能為俏江南帶來的展示和客流也十分有限。
 
  APP
 
  今年年初品途網發現俏江南推出自有手機APP「俏江南中國」,3月有網友撰文列數了APP的優缺點,比如APP提供了「餐廳預定」、「活動信息」和「個人中心」三大功能版塊,APP內有內置菜單,方便查閱等,但仍然存在社交、點評、支付上應用的缺乏。
 
  2013年6月下旬,俏江南聯合中國烹飪協會舉行新聞發佈會,宣佈俏江南將借助O2O閉環打造完整的訂餐、訂座系統。同時表示7月中旬,俏江南將以全新的電子商務營銷模式全面上線。這次俏江南一改以往風格,把手機體驗推到前沿,比如訂座的顧客無需實體卡,只要輸入手機號就會成為會員,即便手機丟失或更換,只要號碼在,會員權益就不會消失。
 
  俏江南的APP最近進展的怎麼樣,具體結果不太清楚,不過在APP Store 裡,俏江南最近一次更新是今年的5月14日,也就是說俏江南的APP已經有半年多沒有更新了。實際上在15期品途晚餐會上,趙錫剛就表示,APP的效果有限,雖然投入了巨資,也在一些知名企業挖了人才進來,但實際真正沒有多少人會願意單獨下載一款餐廳的APP。有評論人士指出,其中一個難點在於,推廣APP並通過APP獲得新用戶、黏住老用戶的運營需要長期投入,而相較於大眾點評這樣的APP,一款獨立的餐廳APP並沒有長期使用的需求
 
  微信
 
  微信的爆髮式增長,讓很多企業都按捺不住入駐的慾望,俏江南也不例外。俏江南在微信設有多個公眾賬號,除了一個已經認證的訂閱號作為品牌宣傳,其他各地旗艦店均有自己的微信公號。不過,俏江南的微信公號的更新頻率非常低,甚至一月一次或數月一次,最近一次更新是10月11日。在微信公號外圍如微信支付上,俏江南正積極與騰訊方面開展合作。據騰訊方面的消息,目前微信支付在北京地區除了上品折扣外,在呷哺呷哺、海底撈、俏江南等O2O重點行業區域已經推出或會逐步推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358

大學甄試履歷 四招讓教授記住你

2014-02-24  TCW  
 

 

大學甄試入學備審資料,是「人生第一份履歷表」。今年,這份履歷表的製作難度又更高。

在二月十三日寄發學測成績單後,全國高三生進入甄試入學第二階段,頭一關便是製作備審資料。這份「履歷表」,佔各校甄試入學總成績○%到六○%不等,差異很大。但佔比低不代表不重要,因為備審資料跟三月底、四月初的口試是雙胞胎,左右教授面試方向。

今年大學甄試入學最大的改變,莫過於全面改為電子書審,以往書面的備審資料改用PDF檔上傳,因為閱讀習慣改變,教授閱卷時間將從原本兩到三分鐘,縮短到一分鐘以內。

投入甄試入學九年的樂學網升學輔導團總召集人張財銘分析,以往教授「翻完」一份備審資料約十到二十秒鐘,加上停下來看特別感興趣的部分和前後對照,看完一份約兩到三分鐘;「現在兩到三分鐘還要算入下載、翻頁的時間,真正專注閱讀的時間少於一分鐘。」

前三頁決勝負!

第1招氣勢開場樹狀圖,第一頁就亮相

「改為線上書審後,閱卷教授勢必會更有效率的看資料,」張財銘說,「前三頁,決勝負。」

三頁抓住教授目光,關鍵在「推銷自己」。「多數學生的備審資料,好像寫別人的事,跟自己無關,就不是『推銷』,」輔導升學超過十年、南港高中輔導組長紀俊竹強調,「教授最感興趣的是『你』,只有『你』才讓教授有感覺。」怎麼做呢?掌握以下四招:

雖然甄試委員會的上傳作業流程中說明,「審查資料上傳系統會主動於各審查項目前加入書籤(封面)……,」但這並不代表主角——「你」,開場就該是官方統一的封面,或者冰冷的成績單。只要謹守容量規定,都要讓主角氣勢驚人的登場;怎樣才是「氣勢驚人」?

就是在第一頁用樹狀圖或心智圖,呈現備審資料的全貌。

舉例來說,你可以用「為什麼我有信心適合念××系」(編按:此為舉例示範,請勿照抄)做為中心,往外發散出在校成績、自傳、讀書計畫、特殊活動等四個向度,每一向度再分出重點,諸如在校成績可拉出「平均校排」、「平均班排」、「關鍵科目平均分數」,以此類推。讓教授用最短時間全盤掌握重點,同時展現學生整合、組織的思考能力。

第2招標題「吸睛」文字有靈魂,才能動人

從紙本改成線上書審,編輯排版更重要。若擔心做不出漂亮版面反成敗筆,最佳補救之道就是下出「有靈魂的標題」。

多數學生認為,標題就是上傳項目名稱,成績單的標題是「成績單」,自傳是「自傳」;或是在上傳項目前面加上形容詞,諸如「收穫豐富的社團經驗」或「未來五年讀書計畫」。這不是錯誤,但沒有「靈魂」。標題,須勾起閱讀興趣,讓人不必看內文,也能抓住大意。

標題的「靈魂方程式」=主詞+動詞

假設A生的社團經驗是在高中三年參加吉他社,標題就可下「三年吉他社、二十場演出教我的事」;B生申請醫學系的動機可以寫「我要讓大家享受生命的美好」。

紀俊竹也分析,大、小標題是一句話,不是一個詞。

靈魂標題把閱卷教授領進門,要留住關愛的眼神得靠圖表,圖表在備審資料四部分全都派得上用場。

第3招圖表致勝統整數據增加說服力

一、用折線圖看出成績進步:先在成績單上將申請科系的關鍵學科各學期成績用螢光筆畫出來,做成折線圖或柱狀圖。如果分數不高,甚至一路下滑,就別做圖,簡單附上成績單,淡化處理。

二、自傳要有圖有證據:自傳除了要說故事,務必配照片、插畫(設計相關科係為主)或作品照片,切忌全篇文字。記得附上圖說,不要只把照片裡的自己圈起來。

三、自製讀書計畫表:在用文字詳述短、中、長期讀書計畫之前,請將各階段要完成的內容列成進度表,或做成樹狀圖擺在最前面。

四、活動、社團表現務必分類列表:將高中參加過的,與申請科系相關的比賽、活動、社團、服務分類列表。例如,比賽可以分為國際、地區、校內,並把重要的比賽標出來,最後記得去學校行政單位蓋學校認證章。

第4招寫出故事感性至上,最忌流水帳

自傳包含人格特質和養成背景,是感性的申請動機,要動之以情。永春高中輔導組長葉惠鳳表示,電子書審要回歸內容,尤其是自傳。然而八成學生都依時間序列流水帳,毫無情感可言。要寫出情感真摯的自傳,秘訣無他,關鍵在「說自己的故事」。標準程序如下:1.列出從國小到高中大事紀。2.各階段找一件與申請科系有關的關鍵事件。3.回顧事件始末,寫出:為什麼要做這件事?過程苦樂、收穫或啟發,及與申請科系的關聯。

各系對自傳規定不一,若頁數較多,每階段完整寫一個故事;若只有一頁,寫高中的故事就好,不要多。

張財銘提醒,製作備審資料前應自問:「十年後我想成為怎樣的人?」以答案篩選申請科系,並定出備審資料的主軸,再使用四招「推銷自己」,才是真正「有感」的備審資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936

Google人資長:我所看過最誇張的履歷表錯誤

2015-01-26  TCW
 
 

 

我個人投過上百封履歷,看過超過兩萬份履歷。在Google,有時一週會收到逾五萬份履歷。

十五年來我不斷看到應徵者犯同樣的錯誤,每一項都足以令他們失格。在競爭的職場裡,人資主管不能跟品質妥協。

這主題在LinkedIn很老套,但我敢保證,至少半數以上讀者犯過至少一項錯誤:

錯誤一:錯字。這是人盡皆知的錯誤,但一直發生。二一三年,美國最大求職網站CareerBuilder調查發現,五八%履歷表裡都有錯字。事實上,越常修改履歷的人越容易犯這個錯誤。

錯字很致命,會讓雇主認為應徵者不夠細心,對品質無法把關。

錯誤二:長度。履歷表的經驗法則:每十年工作經驗列一頁就好。一份三、四頁甚至十頁的履歷表,不會被仔細閱讀。

一份清爽俐落、有重點的履歷表展現了整合、排序的能力,同時精準傳達關於你個人最重要的訊息。履歷表唯一目的是取得面試機會,不是說服雇主馬上錄用你(那是面試的目的),也不是訴說你的人生故事(那是你結婚的目的)。

只要你獲得面試機會,履歷表沒什麼用,所以不要太長。

錯誤三:商業機密。有個應徵者來自三大顧問公司,這家公司有嚴格的保密條款,客戶名稱絕對不能被透露。但他在履歷中寫道「客戶為位於華盛頓Redmond的軟體公司」,我馬上判他出局。雖沒寫出「微軟」,但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雇主要求(保密)和你的需求(證明我多厲害),永遠互相牴觸。應徵者常想要從保密協定中投機,卻違反了保密協定的精神,這是不對的。

至少有五%到一%履歷表洩漏了保密內容,我絕對不會錄取這種人——除非我想要我的機密也被洩漏給競爭對手。

錯誤四:捏造。捏造履歷表裡的資料,絲毫不值。即使上如CEO也會因此被開除。應徵者會捏造學歷、畢業成績、工作年資、團隊規模、業績……。

說謊有三個問題:一、很容易被抓包,網路、同業打聽、你的前同事,都很容易拆穿你;二、 謊言永遠跟著你。假如十五年後來一個大升官,這時履歷被抓包更慘,而且在下個面試一定會被問到;三、聽媽媽的話,真的。

好消息是,正因為大多數人都有這些問題,只要避開,你很容易脫穎而出。(原文共提五項錯誤,此處摘譯略去格式錯誤,原文請見http://goo.gl/phYZnX)

【延伸閱讀】一○四人力銀行事業群 資深副總洪廣禮

三分鐘看不到重點,準備出局吧

履歷表一頁寫不完,兩頁剛好,三頁還可接受。超過三頁就多了。

重點在於履歷表的組成要件。獵人頭公司獵來的履歷表都會加上摘要提示,讓人覺得你的組織能力不錯,很會抓重點。很多人都是三、五分鐘就會看完一份履歷,不會到字裡行間去挖寶。

摘要最好放在最前面,以四、五點條列,菁華呈現你認為別人最關切的。例如:我擅長溝通、我得過什麼成就等等,字裡行間再闡述這重點,具體例證。

「因為有我」,面試愛聽這句話

不管履歷、面試,企業想看見的是,你有什麼樣的價值?在你的豐功偉業中,你的貢獻是什麼?

我最常問應徵者「這些專案如果換成別人來執行,是否也能順利完成?」回答好的人屈指可數。

「因為我的創意想法,讓這件事轉了個彎,所以做成了」,「因為我很會motivate大家,我們三天沒睡好,一起打拚才會勝出……,」企業期待聽到的是這種答案,能夠凸顯你的價值和產生的結果。

這種員工沒人愛:大嘴巴員工

在履歷表上揭露商業機密,台灣人不常犯這問題,這在面試就比較可能發生。若你講得很多,我們會覺得這個人嘴巴會不會太大,哪天我們公司的消息會不會被賣了?

不是非要寫到價格折扣、供出客戶資訊這種程度,才足以彰顯你的貢獻和價值。

如果你曾拿到一個大案子,可適當透露客戶的市場地位,例如某產業前五大,但不要方便對號入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333

首度曝光》一○四大數據會說話 47萬份履歷海搜 上班族躋身前5%教戰

2015-04-27  TWM
 
 

 

三十歲了,年薪卻沒破百萬元,這樣算低薪嗎?

年過半百,年薪二百萬元,這樣算高薪嗎?

一○四資訊科技集團利用大數據的優勢,海搜四十七萬份履歷,獨家揭露台灣人的薪資,根據這份報告,每個人可以找到自己的薪資位置,你可以快速位移,或加強自己的性格特質,躋身前五%高薪人才行列。

製作人‧方德琳 撰文‧孫蓉萍一三八萬元,這是台灣高薪族的年薪門檻。

你的薪資是高是低,是位在前段班還是後段班?台灣首份最貼近職場現況的薪資統計最近出爐,讓你清楚比較自己在同行、同年齡層的薪資情況。

這份資料是源自一○四資訊科技集團將近六百萬份會員履歷中的四十七.六萬份,不僅規模遠遠超過只有上千份的調查,而且資料的真實性也比傳統問卷來得高。

一○四將這份統計比照國中基測PR(百分等級)排序方式,將年薪總額由高到低排序,PR值九十五,即表示該份薪資排名在前五%,這前五%屬於高薪族群,共有將近二萬四千人。

調查結果發現,在台灣,高薪族年薪門檻為一三八萬元,而從這一群仍然活躍於職場的履歷分析,隨著年紀越大,高薪族的年薪也越高。

把年齡切分成每五歲為同一族群,年紀在二十到二十四歲間,PR九十五的年薪為五十五萬元,但到二十五歲到二十九歲的年齡層,則要領到七十八萬元才能擠進前五%行列。四十歲前一五○萬元,五十歲前二一六萬元,六十歲前二六○萬元。

調查也顯示,PR值五十、也就是薪資排名中位數的人,和前段班差距甚遠,隨著年紀越大,差距也擴大。

一○四資訊科技公共事務部經理張雅惠指出,二十五至二十九歲這一族群,位於中位數的年薪只有四十萬元,與PR九十五的年薪差了三十八萬元,幾乎將近一倍。到了六十歲前,差距則是PR五十的兩倍以上,中段班的年薪只有八十萬元,整整差了一八○萬元。

你進對行業了嗎?

高科技業比做餐飲的,年薪門檻多一百萬!

平平都是高薪族,但不同行業差距很大。

十八大行業中,高薪族年薪超過一三八萬元的行業,有電腦及消費性電子製造、半導體、電信及通訊製造業等。除了金融業外,清一色都是電子、通訊、網路等高科技行業。至於這幾年,就業人口大增的服務業,薪資遠遠比不上高科技行業。

以就業人口占大宗的批發零售業來說,只要年薪超過一一○萬元就能擠進前五%,比起電腦、半導體的高科技製造業,整整少了七十萬元。

而台灣這幾年很夯的住宿餐飲業,是十八大行業薪資最低的,它的高薪族年薪門檻只需八十七萬元。張雅惠說,高薪門檻愈低,表示愈容易達到。餐飲住宿業相對低薪,反映該產業的進入門檻較低,專業性也不如半導體、網通、或知識密集服務業等。

在公司裡,什麼職務的人能拿高薪?年薪逾一三八萬元的五種職務分別是:經營管理主管、專案╱產品企畫管理類、資訊╱網管╱研發、行銷業務類、金融╱財務╱會計╱稅務類。

你選對職務了嗎?

管理主管年薪最高,專案管理職比業務還高當然,管理主管一點也不令人意外,如果能在公司的晉升階梯上爬到金字塔頂端,這群人不拿高薪誰能拿呢?但畢竟,當上管理主管的人少之又少,還有什麼管道可以擠進前五%行列?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專案╱產品企畫管理人員,這類人才存在於各種行業,幾乎每家公司都需要這樣的人來做橫向的跨部門聯繫與溝通,才能如期、如預算、確實地完成計畫。

根據一○四的資料,五年經驗的專案管理師月薪平均達到五萬元以上,主管則可以超過七萬元。若你不想當業務員,短時間內也上不了管理層,專案管理確實是一個拿高薪的有效管道。

在這次一○四資料庫裡,擁有國立大學博士學位的人,有一六.八%屬於高薪族行列,不過跟國立大學碩士一六.二%屬高薪族的比率差距不大;若同樣都是碩士,私立大學碩士中有六.七%的人擠進高薪行列,與國立大學碩士比率差距近一○%。

最後一個珍貴的發現,則是這群高薪族的人格特質。高薪族的五大特質依序是領導性、冒險性、企圖心、適應性和抗壓性。相反的,其他九五%的一般族,五大特質則是順從性、循規性、秩序性、謹慎性和互賴性。

一○四人資學院營運長花梓馨還將人格特質交叉分析年齡,發現不同世代高薪族也呈現不同的特質。二十世代相對需要有適應性,可以隨環境改變,像變形蟲就可以存活很久。「這個族群往往比較自我,希望環境配合他們,因此如果環境適應性強,自己懂得調適、彈性比較大,再展現出領導性和企圖心,就很容易與眾不同,拿到高薪。」

有企圖心、領導能力

他二十三歲就當上麥當勞分店經理五年級生、旗下有日出茶太等品牌的六角國際公司總經理張國強,現在拿的是跨國公司高階管理者的薪水,自大學畢業後,一路職場過關斬將,充分顯露他為達績效,想盡解決辦法的企圖心。

張國強二十三歲就當上麥當勞店經理,是當時台灣麥當勞二十三家店最年輕的經理。他回憶說:「我當時因為工作表現好,升上店經理,但因為太年輕,被分到的是台北市中山北路店(晴光市場旁),是店面很小,營業額最少的一家。」當時,麥當勞沒有外送服務,但位在馬偕醫院旁的這家分店不時會接到病人家屬詢問:「能不能外送?」為了提升業績,張國強決定自己先做看看。「我送!不過需要一點時間,請問能不能等?」由於同事不願意配合,張國強也不好強迫,所以身為店經理的他,自己捲起袖子親自送。

他就這樣自己外送了半年,有時一天的訂單金額可以達到十萬元。由於許多訂單來自馬偕醫院,於是他乾脆放點餐單在護理站。

一年後,這家店的年營業額從四千萬元增加一倍為八千萬元,後來金額愈來愈高,最後麥當勞還在馬偕醫院裡設店。外送服務也被公司採納,現在也成為台灣麥當勞普及的服務。

不放棄任何一筆生意的企圖心,做別人沒做過事的冒險性,隨環境需求改變的適應性,以身作則帶頭衝業績的領導性,讓張國強年輕時便嶄露頭角。之後他到中國百勝集團,服務於中環集團,到現在的六角國際,今年五十歲的他,依舊不忘初衷,希望為台灣餐飲業創造國際品牌。

至於三十世代,在公司中通常已有相當程度的資歷,甚至當上初中階主管,工作上承受一定壓力。在生活面,多數已成家立業,上有長輩下有妻小,家庭的負擔也很重。花梓馨指出:「如何讓身為重要支柱的工作與生活不受影響,而且有如三明治般夾在中間,表現還要傑出,抗壓性十分重要。」此外,這個世代是人生中的關鍵時期。因為已經從學校畢業十餘年,如果還是用原來所學,勢必會遇到瓶頸。高薪族同時具備求變性和冒險性的人,會尋求不同方式讓自己更好,不會一套把戲玩到底。

敢冒險、懂得求變

她三十多歲轉職找機會,激發潛能到了四十世代,有些人開始面臨職涯抉擇,可能自行創業,仍待在公司內部的人則多半當上中高階主管,他們必須有企業家精神。花梓馨認為,如果有創造性,就會更上一層樓成為高階主管,否則仍是原地踏步,甚至被市場淘汰。

無論幾歲,不自我設限,還是可以發揮潛能。一○四人資學院業務經理陳秋鳳,原本是其他公司的人資副理,二○○六年時毅然決定冒險,轉戰業務工作。「當時我已經三十多歲了,我很想試著挑戰自己。」於是她展現了企圖心,努力開發客戶。懷孕時期她還開車南北奔波,儘管一次拜訪往往需要花三到四個小時,一天還可以拜訪三個客戶。由於懷孕期間就預作準備,在產假期間,業績甚至比正常上班的同事還好,很快就晉升為主管。

了解高薪族現在的面貌後,也要注意外在環境的變化,隨時因應,高薪才能拿得久。根據一○四獵才派遣事業群資深副總經理晉麗明的觀察,今年科技產業明顯復甦,因為未來發展主軸幾乎確定就是「物聯網」,帶動相關產業許多商機,不只是網路,還包括感測設備、穿戴式裝置等,可注意這類機會。

經濟學大師泰勒.柯文在《再見,平庸世代》一書中也提到,儘管大家認為數理科技領域很重要,「我覺得行銷才是未來經濟的關鍵領域。」例如一位按摩師靠的是個人專業技能,電腦很難取代,但按摩師最好也要懂得利用電腦,上網行銷自己,具備良好的溝通技巧。

服務業人才也是台灣現在急迫需要的,全聯福利中心管理部協理林子文指出,「我們去年找一百位儲備幹部,今年更增加到一百五十位。除了本身的專業技能,以及正向思考、樂意學習的態度之外,我們也重視橫向貫通的溝通能力。」依照以上作法,根據自己的人格特質,站在對的位置,高薪其實不是夢。

一次公開!高薪職業排行榜你是高薪族嗎?

註:比照國中基測PR排序,PR95表示該份薪資排名前5%。

統計說明:104資訊科技集團針對20至64歲、最近一份工作為全職工作、最近三年曾到104人力銀行更新履歷內容、並完整填寫最近一份工作年薪資訊的人做調查,總樣本數高達47.6萬人。

發現1.管理、專案職類領得比較多 單位:年薪經營管理主管 280萬元專案╱產品企畫管理類 180萬元資訊╱網管╱研發160萬元行銷業務類 150萬元金融╱財務╱會計╱稅務類 145萬元全體前5%年薪138萬元生產╱作業流程120萬元後勤幕僚(不含財務相關) 112萬元門市╱餐飲旅遊美容類 78萬元發現2.科技、金融產業薪水較高 單位:年薪電腦及消費性電子製造業180萬元半導體業 180萬元電信及通訊製造業 152萬元光電及光學業 150萬元電子零組件業 150萬元

金融業 150萬元

電信服務業 150萬元軟體及網路業 143萬元全體前5%年薪138萬元民生消費製造業 137萬元化工與石化業 133萬元法律╱會計╱顧問╱研發業 122萬元金屬機電製造業 120萬元農產畜牧業 120萬元醫療服務業 111萬元

營建業 110萬元

批發零售業 110萬元倉儲或運輸輔助業 98萬元

住宿餐飲業 87萬元

完全拆解!高薪族 人格特質論學歷 國立大學碩士畢業較划算學歷越高,高薪族越多。碩士當中,國立研究所拿高薪的占比為16.2%;畢業於國立研究所的博士,高薪占比為16.8%,與國立碩士相較不遠,但考慮到投入的時間與金錢,國立研究所碩士的投資報酬率較高。

國立大學高薪比率 私立大學高薪比率大學 5.2% 2.9%碩士 16.2% 6.7%博士 16.8% 9.3%看特質 敢冒險、會領導是重要關鍵20~29 歲 變形蟲族特性:該族群比較自我,必須加強環境適應性。

高薪族較凸顯的特質

1冒險性 2領導性 3適應性 4企圖心 5取悅性

一般薪族較凸顯的特質

1順從性 2循規性 3謹慎性 4秩序性 5合作性30~39 歲 三明治族特性:工作和家庭都夾在中間,特別需要抗壓性。

高薪族較凸顯的特質

1領導性 2冒險性 3企圖心 4抗壓性 5求變性

一般薪族 較凸顯的特質

1順從性 2循規性 3秩序性 4謹慎性 5互賴性40~49 歲 創業族特性:如果一成不變,將容易被市場淘汰,因此需要創造性。

高薪族較凸顯的特質

1領導性 2冒險性 3創造性 4企圖心 5求變性

一般薪族較凸顯的特質

1秩序性 2順從性 3謹慎性 4循規性 5互賴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977

說謊的履歷

2015-05-11  TCW
 
 

 

公司某位主管跟我談及一次奇特的招募經驗。他說,這次招聘面試結束後,覺得此人不錯,擬任用,因此展開資歷查核的例行。核對後,那天,他也不知怎的想再多核對一份其曾任職工作。

好一個心血來潮!第一個任職單位的查核沒問題,但第二份工作的查核蹦出意想不到的結果。該員曾任職的這家外商公司回覆:一,此人之任職不是所述三年,而是一年;二,職位亦非所述「資深」專員,只是專員。亦即,有兩項不符。

該員怎麼也沒想到有人會仔細核對他的履歷。一如,我們實在想不透他為何要在枝節上造假。

首先,將資歷誇大,如果,謊稱為主任或經理,好像還比較能理解是想美化資歷。但只敢多冠上資深二字,就很詭譎,這有多大的美化意義?大概多拗不了一、兩千元月薪的事,為何要鋌而走險。再者,一位在職場打拚數年的工作者,怎會連資深專員之職都無法有,要靠謊言。難道在這位年輕人的認知,資深專員已是高位?

我們自不敢用誠信有問題的人。回到初始,如果當初他在履歷上是忠實呈現,即便只是專員、只在外商待一年,但無減我們對他的肯定。但一個謊言,毀了一個信任、一個原本可得的工作機會,甚至前途。這叫什麼?弄巧成拙。

試想,一個履歷都敢造假的年輕人,他會有多少灰色地帶,有哪家公司敢用?試想,夜路走多了,豈會一直沒事?

就公司立場,我只能說,很慶幸,該主管當天的意外之筆,讓我們沒誤用一位誠信有瑕疵之人。

就當事人立場,如果他認為,在事實上小作文章有何嚴重,面試者真是小題大作。我直覺,日後此人必闖大禍。反之,如果他能在此時真切覺察,履歷是沒有灰色的空間,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誠信,雖摸不著看不到,卻是職場最重要的通行證,失去這張隱形通行證,哪裡都走不遠。這次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187

入住大安「玖樓」,室友從編輯到木工都有 租房得投履歷?秀自己免費住天龍國

2015-01-14  TCW

合作住宅在歐洲行之有年,如今在台北地段最貴的大安區萌芽。與室友造一個家?貢獻才華可免租金?看看他們怎麼「住」!

潘信榮,二十五歲,台大建築與城鄉所碩班生,名下零房產,卻在台北市房價燙金的大安、中正區,當起九戶老公寓的包租公。他承租房子、整理後,再以市價約八折分租出去,滿足了想住在市中心,卻買不起房的小資男女,晉升為天龍國居民的心願。

他和朋友打造的租屋平台「玖樓」,最近在網路租屋市場掀起話題。瞄準大安區出租老公寓,承租後每戶投入二十到三十萬元改造,再將翻新宅張貼上網「徵室友」 入住。十八個月內網羅九戶老公寓,每間空房至少超過三十人搶租。住商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徐佳馨表示,通常仲介招租房,每週有四組來電客求租,就算很好的物 件;逾數十人爭取,可見條件非常優質。

學生自造租屋平台室友來自全球三百六十行

走進新生南路的玖樓連雲館,約十坪大的客廳讓人眼睛一亮,工作木桌上書籍錯落,兩張復古沙發椅旁有竹籃吊椅作陪,再延伸過去是開放式廚房,來自美國、荷 蘭、澳門的三名室友正談笑準備早餐。走路到捷運東門站只要五分鐘、與大安森林公園為鄰。這樣的生活品質,租金最低竟然只要○元!

玖樓甫推出即風靡青年租市,目前房源不到三十間,一有空房,「求租信」立刻湧進。如日前釋出的延吉街、泰順街公寓,僅兩到三個名額,三天內吸引近兩百封信搶租。

但,可不是有錢就能住。玖樓遴選室友標準媲美企業徵才,附上自傳、履歷、作品集,詳述專業才能如何豐富玖樓,才有機會看房。一位求租的雜誌編輯,圖文並茂 羅列出版品,並企畫要寫一百個玖樓室友的故事,最後通過面試、成為室友。對照坊間租屋,通常一通電話,屋主、仲介熱切安排帶看,要進住玖樓相對有難度。

「房間不應該只是一個標價,請告訴我們你想怎麼『住』。」玖樓官網更是直接打臉資本市場向錢看的鐵律。潘信榮認為,除了房價,人更能為住宅創造獨一無二的 價值。不同背景的人同住、互相激盪創意,可豐富家的樣態,同時讓更多人在台北這個不友善租屋、住房的環境,快樂生活。

「私密家」重定義房小客廳大,開放鄰居派對

租金從○元到上萬元都有,付不起房租沒關係,做木工、做設計、寫文宣,只要對房子有貢獻,出錢出力來者不拘。例如一位美籍、有建築背景的自由譯者康孝恩,正幫玖樓做木工裝潢,免費換宿。

「我們想打破『家是私密空間』的傳統觀念,把家變成半開放空間,」戴著粗框眼鏡、頂著韓風鬈髮,外表還是學生模樣的潘信榮,對於活化空間有自己的一套想法。

潘信榮表示,玖樓設計房間小、公共空間大,開放式的客廳與廚房由居民與大眾共享,可出借給社區鄰里辦講座、派對,還開放室友參與。剛簽約的兩戶大安區公寓,還沒裝潢先徵室友,入住前一起討論,共同規畫未來家的模樣。

房源是潘信榮經營玖樓最大難處。找到合適公寓後,他會與房東溝通,表明未來將分租空房,公共空間做為工作室,並對外開放。簽約時須繳納的一個月租金與兩個月押金,由八位、年紀不到三十歲的朋友合資,管理則由他與部分股東、免費換宿的小幫手負責。

潘信榮說,合夥資金來自儲蓄與家人贊助,近期以講座、活動分享經驗,若遇到志趣相投的同好,也樂於商討募資。

德日韓正推廣合作宅緩解弱勢沒房窘境

玖樓的另類模式,在台灣才剛剛萌芽,但早從十九世紀,這樣的住宅文化即存在於歐洲。社會住宅推動聯盟前政策組長江尚書分析,玖樓強調居民共同經營住宅的理念,和德日韓倡議的「合作住宅」(Cohousing)不謀而合。

長年推廣合作住宅的歐洲非營利組織id22:創造性永續協會執行長Michael LaFond曾指出,一九七○年代以來,德國柏林有逾五百個合作住宅案例實現,現階段有上千個規畫在德國各地風起雲湧,全歐則有逾萬個類似計畫,日本與韓 國也有先例。歐洲住宅研究網工作小組召集人Thomas Knorr-Siedow分析,大型都更、公辦工程耗時費力,由居民「自助」負擔、出力經營的合作住宅,能有效率解決當地住戶需求。

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呂秉怡表示,要解決「有房沒人住、有人沒房住」窘境,及弱勢租屋的困境,發展合作住宅已成趨勢。合作住宅關注具體議題,如弱勢援助、老年租屋照護等,玖樓關懷主軸即為大台北高房價下的青年租屋難題。

然而,不同於合作住宅,由居民共同出資買地買樓的制度,玖樓的營運模式仍游走法律灰色地帶。

崔媽媽基金會社會事業處張艾玲分析,類似玖樓的包租代管、轉租,在租屋市場相當常見,先決條件是須取得原屋主同意,並和室友簽訂契約。

期待更多像玖樓這樣符合市場需求的平台出現,但仍須由政府制定租賃專法管理保障,讓租屋市場脫離地下經濟,得以健全發展。

【延伸閱讀】8折租金,還能親手規畫—玖樓與傳統租屋比較

●玖樓

優點:.住戶互動多,可共同規畫空間.租金約市價8折,可依專長議價.租期最短一個月,友善短租.專人代找房源,免付服務費.公共空間寬闊,家電齊全

缺點:.空間分享、隱私性較低.須附履歷、求租原因才能看房.履歷與面試2關耗時約1個月.分租須經房東同意

●傳統租屋

優點: .自有空間,隱私度高 .直接對房東,契約簽訂較有保障 .越快付租金、定金,越有機會承租 .固定室友、生活環境較單純

缺點: .變更裝潢須經房東同意 .租金依房東開價,議價空間低 .一般至少租半年、1年,短租不易 .租客自行搜尋看屋,耗時費力 .委託仲介找房,費用約半個月租金

資瞭來源:崔媽媽基金會 整理:王柔雅

撰文者王柔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223

“三會”主席履歷高度相似 助力大金融監管時代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2/4752541.html

“三會”主席履歷高度相似 助力大金融監管時代

一財網 宋易康 2016-02-22 22:08:00

“三會”主席的“共享履歷”的新局面是否會助力以央行為主導的“大金融監管體系”的推進?今後,“三會”在監管思路和戰略協同上也將有更多認同和默契。

“農行走出了三位‘三會’一把手。”在劉士余將出任中國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職務消息公布之後,有農行內部人士不無欣喜地說。劉士余這一角色的轉變,使得現任三會主席都遵循了從央行,到農行,再到“三會”一把手的工作軌跡。

的確,此前,農行前董事長項俊波出任保監會主席;農行前黨委書記、行長尚福林先後出任證監會主席、銀監會主席。

有業內人士則指出,“三會”主席擁有更多共性,尚福林、項俊波與劉士余都是央行出身的領導幹部。其中,尚福林在央行工作長達23年,劉士余也任職央行18年,只有項俊波在央行時間稍短,任職央行3年時間。

“三會”主席的“共享履歷”的新局面是否會助力以央行為主導的“大金融監管體系”的推進?今後,“三會”在監管思路和戰略協同上也將有更多認同和默契。

“三會”主席履歷高度相似

興業銀行、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三會”主席都來自農行,可能與農行發展史和上市過程有關。

“三會”主席中,與農行淵源最深的當屬現任保監會主席項俊波。他從2007年6月出任農行黨委書記、行長,之後於2009年出任農行董事長。直到2011年10月調任保監會主席。在項俊波掌舵農行四年多時間里,他主導了農行的兩地上市。2010年7月15日,農行在A股上市,7月16日,農行在H股掛牌。

魯政委對本報記者表示,農行的上市一定程度上是作為大型國有銀行市場化改革的收官之戰。過去由於農行主要經營農村領域的貸款,網點多、人員多,在四大國有銀行中,農行的資產質量並不出色。但中央希望農行在上市時能夠打的漂亮, 所以為了推動農行的改制上市,將很多尖兵都集中到農行。

對於目前“三會”主席的工作履歷,顯然,尚福林、劉士余與項俊波均在央行擁有更加豐富的工作經驗。銀監會主席尚福林畢業後便被分配到中國人民銀行總行,1994年出任央行行長助理,1996年任人民銀行副行長,直到2000年調離央行,共在央行工作長達23年。

劉士余也在央行任職長達18年,從1996年進入央行,劉士余歷任銀行司助理巡視員、副司長,銀行監管二司副司長、司長,辦公廳主任,行長助理。2006年6月,劉士余任央行副行長,分管支付司、條法司等部門。只有保監會主席項俊波在央行任職時間稍短,自2004年7月至2007年6月出任央行副行長。

進一步對比“三會”主席的履歷,尚福林與劉士余經歷更加相似,兩位不但都在央行有十多年供職經驗,且都擔任過央行副行長、農行領導,此外還曾履職證監會主席。值得註意的是,尚福林是前7任證監會主席中任職時間最長的一任。

尚福林曾在《求是》雜誌撰文指出,對於不合規的金融創新,金融監管機構必須及時說“不”,他稱,金融創新應建立在合法合規的基礎上,不能超越法律和監管的“紅線”。監管者應當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防止違規監管套利,嚴厲查處創新中的違法違規行為,督促銀行合規創新。

相似的觀點也多次出現在有著互聯網金融“大家長”稱號的劉士余口中。2014年2月,時任央行副行長的劉士余在《清華金融評論》發表《秉承包容與創新的理念 正確處理互聯網金融發展與監管的關系》一文,劉士余指出,機構法律定位不明,可能 “越界” 觸碰法律 “底線”。互聯網金融應該有兩個法律上的 “底線”:一個是不能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另一個是不能非法集資。

相似履歷助力大金融監管新格局

早在2013年,為進一步加強金融監管協調,保障金融業穩健運行,2013年8月15日國務院發布批複,同意建立由人民銀行牽頭的金融監管協調部際聯席會議制度。但2015年中國股市的劇烈震蕩暴露出“一行三會”溝通和協調上的問題,在新的經濟金融形勢下,金融監管協調部際聯席會議制度或面臨調整。對此,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丁誌傑教授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在2015年資本市場波動中,杠桿交易直接助推了前期股市快速上漲和後期指數暴跌。場外配資來源複雜,包含銀證保和信托的結構化產品,P2P、眾籌等互聯網金融渠道,各管一段的監管機構無一了解場外配資全過程。

金融監管改革已經成為2016年金融改革中的重要一項。據境外媒體報道,中國正就合並證監會、保監會與銀監會成為單一監管委員會進行討論。而在此前公布的“十三五”規劃中,“改革並完善適應現代金融市場發展的金融監管框架,實現金融風險監管全覆蓋”已經成為重要內容。

另據媒體報道,國務院辦公廳已經將其經濟局六處獨立,設立金融事務局,即秘書四局。屬於正廳(司、局)級部門,主要負責涉及“一行三會”的行政事務協調,巧合的是,據市場消息,或將出任主持工作的李振江也為農行原副行長,不過,農行對此並未確認。

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丁誌傑表示,從“一行三會”的監管體制上看,尚存在信息不暢、責任分割不明確等問題,這些問題並不會因為“三會”領導相似的背景、履歷就能迎刃而解。

以互聯網金融P2P行業為例,2015年出現的諸如E租寶、金賽銀、MMM等問題平臺的跑路或倒閉現象來看,都是出現在行業監管真空地帶,“誰批的孩子誰管”似乎也是“一行三會”體制下的又一難題。

魯政委稱,一個綜合化的監管體制要具有統分結合的特征,統是確保沒有遺漏和死角,分是在統一後仍然不喪失專業化的水平。所以一方面不僅需要“每個孩子”都有人管,還要確保創新生出來的“新孩子”也有人管。這就需要監管從業務的實質看,而不是從姓銀行,姓保險,還是姓券商來看。

在近日召開的一場“宏觀審慎政策框架與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內部研討會上,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指出,從國際監管經驗來看,如果要重構新的金融監管框架,無論是微觀審慎政策還是宏觀審慎政策,一種值得考慮的思路是把工作機制落腳到三個委員會上,即:貨幣政策委員會、金融穩定委員會以及公平交易委員會。

黃益平認為,未來無論是維持現在的“一行三會”格局還是建立大一統金融監管框架,或者采用宏觀審慎與行為監管雙峰模式,都可以考慮把以上三個委員會作為內核工作機制,這樣可以既保證其專業性與獨立性,又有利於各個領域之間的信息共享與監管協調。

編輯:林潔琛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38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