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大額存單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3/12/blog-post_9.html
小川認真,大額存單已成真。觀乎消息一出,內銀腳軟,證明市場歸市場,憧憬敵不過市場,改革並無樣樣可以即時叫好。

存款證推行,為落實利率市場化先決條件,如果從內地財金官員早前講話思路;先決條件之後,更先先決條件在於引入存保制。

而過渡期間,五千萬存款證,規模可能會遂步減少,由二千,一千,至五百萬等等。

從人行今年火速推大額存單,證明最少二點:一,改革目前多多,但金改的而且確最認真。

二,人行為首財金部委,部署周密,先大額,截去部份理財產品資金、風險先控,而早前人行率先用十多間銀行,制定指標利率,背後目的就是為了大額存單,意義在於,價你們定,那就別亂來也!!

改革成因是要解決問題,繼而達致提升目的,過程當中,由發掘問題,到表態計劃改革最易,但宣佈改革,到進步當中,最難。

人行雖然規劃有序,但似乎距離遇到困難為期不遠矣。

好簡單,當局希望改善市場,利用市場,提升目前的市場,價格要由市場反映為中央目標,但話說回頭,如果挑選一個,或那一個屬於最市場利率,似乎人行或有局限。

外國央行喜歡回購利率,因為央行有絕對左右主導權,但內地情況在於,回購利率對拆借市場利率傳導性,近年開始下降。

拆息市場本應亦屬於一個極佳市場指標,但如果現在即時用的話,等於亞里士多德的石頭,將石頭放落自己隻腳。

因為一,內地拆息目前太高,以上星期三個月要六厘以上,企業無受惠之餘,反而會受死。

二,離岸人民幣機制下,本港為首離岸市場利息低得很,當局會變相鼓勵套戥。

如人行首批大額存款決定按拆息計價反映,當局已經選定拆息作為市場利率指標。嘗試掌握當局想法的話,人行既要改革響,又要用家受惠,幾乎肯定,當局未來一段時間會不由自主地逆回購,剛剛人行更為二十八日期詢價,似乎可見一班,但代價在於流動性加大。

或者用領導人講法,改革某程度上要踩鋼線走路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746

同業存單啓動

2013-12-16  NCW
 
 

 

存款利率市場化再啓重要一步,同業存單可提高銀行定價能力、豐富金融市場負 債產品,引導線下同業線上規範化,為推出CD過渡◎ 本刊記者 張宇哲 吳紅毓然 文zhangyuzhe.blog.caixin.com|wuhongyuran.blog.caixin.com 按照央行推進存款利率市場化分步走的計劃,業內預期已久的同業存單(NCD)問世。

上海清算所12月11日發佈公告,工行、農行、中行、建行、國開行于次日發行首批同業存單,總額為190億元;交通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招商銀行的同業存單13日發行,這五家股份制銀行發行規模為150億元。

12月8日,央行推出《同業存單管理暫行辦法》 (下稱《辦法》 ) ,明確同業存單作為一種貨幣市場工具,以市場化的備案方式發行,定價參照同等期限的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 。

隨即,同業存單先後分兩批迅速發出,兩批十家銀行共發行 NCD 總規模達340億元,期限包括了一個月、三個月和六個月。

同業存單是存款類金融機構在全國銀行間市場上發行的記賬式定期存款憑證,其投資和交易主體為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成員、基金管理公司及基金類產品。存款類金融機構可以在當年發行備案額度內,自行確定每期同業存單的發行金額、期限,但單期發行金額不得低於5000萬元人民幣。 類似于金融債,也被認為是對線下同業存款的規範。

接近央行人士告訴財新記者,NCD 首先是一個貨幣市場工具,同時有多重目標考慮, “央行主要考慮的目標是從利率市場化角度,豐富金融市場的負債 產品,同時對規範同業有一定作用,希望可借此引導線下同業線上規範化。 ”今年9月底,央行推動成立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前述十家銀行為成員單位。據財新記者瞭解,該機制由多個小組組成,包括同業存單小組、LPR (貸款基礎利率)定價小組等。

此次十家 NCD 的定價水平在5.2% 到5.3%左右,遠低於當前6.9%到7%左右的三個月期限之內的同業存放利率,頗讓市場詫異。

出現這樣的定價是因為此次 NCD 的銷售仍以參與銀行互相捧場的互持為主。工農中建四大行的 NCD 基本都是機構買了之後,再按照同等利率把錢存在交易對手方。 “和線下的同業存放市場有1.7個百分點的套利空間,正常情況下,誰都會再放出去套利。 ”一家市場人士稱。

在不久的將來,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CD)也可期待。 “通過 NCD 探索提高銀行定價能力後,CD 的推出才更水到渠成。 ”一位國開行人士指出。

出台意圖

NCD 被認為是央行為存款利率市場化的“最後一跳”做準備,是 CD 啓動的前奏,後者是最直接的利率市場化工具。

從國際經驗看,美國和日本都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選擇CD 作為利率市場化的突破口。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現階段 NCD 對市場影響不大。從利率市場化本身,此次推出 NCD 的突破意義不大,只是利率市場化的過渡產品,因為“線下的同業存款早是市場化定價,NCD 只是同業存款標準化產品,由於 NCD 可交易,比同業存款有一個流動性溢價” 。

首批十家銀行的NCD發行方式中,除農行的發行方式為招標發行,被認為 相對市場化,其餘各行均為報價發行。

農行是同業市場連續六年最大做市商。

“今年利率市場化衝擊迅猛,傳統中國銀行業除了存貸業務,不懂其他業務,當前銀行負債成本不斷上升,整個中國銀行業面臨轉型 ;而利率市場化的核心是,銀行如何強化自己的定價能力,這是最大的挑戰。 ”一位股份制銀行固定收益部負責人稱。

“第一批 NCD 發行只有前述十家銀行,這相當于央行給這十家銀行發債的特批通道,也反映了央行的審慎。 ”一位股份制銀行金融市場部人士稱。

此次首批十家 NCD 中,中行、建行的發行規模均為50億元,工行、農行、國開行和五家股份制銀行的發行規模均為30億元。

五家報價發行的大行中,工行NCD 利率定價為5.1%,農行招標發行價格為5.175%,中行和建行、交行 NCD 發行利率均為5.2%。國開行NCD發行利率為5.25%。五家股份制銀行 NCD 利率定價與國開行一樣,也為5.25%。顯然,股份制銀行和大行之間的信用利差水平並未拉開。

此次 NCD 的定價水平大大低於市場預期。12月11日中行第一個公佈發行計劃,發行50億元 NCD,期限為三個月,報價5.2%。交易員一片嘩然。 “定價太低了,低得有點過了, ”多位交易員對此抱怨, “還以為自己是地方政府發債。 ”當日,Shibor 一個月期限利率為5.238%,三個月期限 Shibor 利率為5.332%,六個月期限的利率為4.4612%。

與 Shibor 利率水平相比,工行發行的NCD 利率定價稍低,國開行發行的NCD利率定價稍高。

但是如果與同等期限的同業存放利率相比,前述報價相差利差可達1.7個百分點。目前一個月到三個月期限的同業存放利率在6.9% 到7% 左右,而同業雙邊業務利差只有二三十個基點。這也是交易員激烈抨擊此次 NCD 定價水平的原因。同業存款利率主要參考市場報價,即參考更為活躍的七天回購利率,定價已非常市場化。

據財新記者瞭解,大行發行 NCD 的定價是參照三個月 Shibor 利率水平,股份制銀行發行 NCD 在此基礎上加10 個基點。而 Shibor價格長期偏低,不被市場認可,也一直不作為市場定盤利率。

由於價格沒有吸引力,多家基金持觀望態度,股份制銀行則積極參與認購。

“大行早已都商量好相互幫忙。 ”一位大行金融市場部人士坦承。

“價格太低,如果不互持,能發出來嗎?”一位交易員道。

一位參與此次發行的大行則反問道, “NCD 價格就要等同于同業存放價

格嗎?”

他認為,同業存放是線下,沒有流動性,持有到期,而且同業存放業務本來主要發生在中小銀行之間,本來融資成本就高;而NCD 和債券相似,有流動性、可抵押、可回購,雖然和同業存放價格相比定價比較低,但是如果參照大行金融債的收益率,收益率比較接近,只比三個月期限債券收益率略高,比如,國開行剛發的三個月期限國開債收益率是5.32%, “此次大部分 NCD 發行利率在5.2%-5.3% 範圍,比較符合債市收益率的定位” 。

挑戰能力

從以往政府引導的金融市場產品創新歷史來看,第一個創新產品往往以互持為主,象徵意義大於實質。

“可以理解首批 NCD 是按照大行金融債的收益率考慮,但是如果定價太低,肯定嚴重妨礙市場活躍。地方政府債就是很好的例子,動輒發行利率比國債利率還低,結果就是發了之後就再也沒有交易了,參團的機構自己就認購了,這個市場就變得很不活躍。 ”一位保險公司固定收益部人士表示。

地方自主發債試點已有兩年多,中標利率常常低於同期國債利率,被市場認為構成“非市場化”的操作行為。地方自主發債二級市場交易也非常清淡,絕大部分持有到期。

不過,暖流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程鵬認為,雖然大行對發行NCD 並不積極,但是 NCD 市場肯定會做起來,因為股份制銀行改善負債結構的需求最為迫切。目前股份制銀行同業資產 規模占比遠高于五大行,頭寸最緊。

“雖然大行資金來源以活期存款和居民定期存款為主,負債成本很低,有足夠的優勢,但是還有多少股份制銀行都想擠進來發NCD 啊,這只是第一批十家銀行而已;此前股份制銀行發行金融債都需要央行批。 ”有業內人士表示。

前述股份制銀行固定收益部人士分析稱,假定這次5.2%-5.3% 的價格是合理的, “這麼大的套利空間,誰不願意做?股份制銀行最有積極性 ;如果市場走穩之後,6.5% 的價格就會有銀行願意發,因為線下同業拿錢利率是6.9%- 7.0%;提高價格以後,這個產品也更有市場吸引力,未來 NCD 價格可能會出現兩極分化。 ”一位國開行人士指出,雖然大行不積極,但利率市場化讓傳統大行先試水,其壓力也比較大。 “試想如果 CD 市場向企業和個人放開,那就如同天弘基金,可能一下子讓中國的存款利率上揚四五百個基點,負債成本上升已是現實。 ”前述股份制銀行人士認為,利率市場化的核心是銀行是否做好準備?也即銀行的心臟部門——銀行負債部門和計財部門是否具有定價能力?

多位市場人士一致認為, “現在銀行還沒有定價能力。如果央行完全放開存貸款利率,銀行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定價。 ”中國的銀行長期依賴存貸利差保護的經營模式,一直被質疑缺乏定價能力。

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銀行理財產品的盈利模式——銀行理財並不是以標的定價,預期收益率的實質仍是吃存貸差。

在市場人士看來,另外一個問題是,金融從業人員是否跟得上產品創新的速度。他指出,現在產品推得夠快,速度比想象中要快很多。 “市場從業人員應 接不暇,都累趴下了,但相應的市場人才儲備缺乏;業務拓展夠快,規模拓展夠快,但規模掩蓋了風險,也缺乏能識別風險的人。 ”近年規模快速膨脹達10 萬億元的銀行理財最為典型。

程鵬表示,NCD 的推出是對銀行定價能力的真正考驗, “考驗的核心是銀行對 Shibor的報價能力,也是對股份制銀行主動負債能力的最大考驗,因為大行不可能大量通過同業存款來管理負債” 。

做實 Shibor

NCD 的推出,也被市場認為是央行意圖通過 NCD促進Shibor的市場化。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指出,由於要求 NCD 參照 Shibor 定價,其推出有利於夯實 Shibor 體系的基準性。目前,Shibor 利率體系一個月以內期限的可信度較高,但對一個月及以上期限,市場並不認可。

過去的利率市場化改革主要圍繞中長期的貸款端, “以前基於Shibor 定價的資產很有限,只有銀行理財、同業存款會有一定參考,負債、貸款和Shibor 都沒有掛鈎,而Shibor的定價必須從短端遞延到長端。 ”一位市場人士指出。

由於缺乏基於 Shibor 的基礎資產,Shibor 沒有交易量,不活躍,報價行也沒有積極性,使得Shibor價格失真,並不被市場認可,市場也不參考Shibor價格。比如三個月Shibor利率水平遠遠低於七天回購,比一個月 Shibor、七天回購利率都低很多。只有少量利率互換業務是中資行和外資行緊跟 Shibor 做的。

“此前 Shibor 只是一個報價利率,沒有和任何資產掛鈎,誰願去認真報價?”前述市場人士說。

據市場人士透露,在 NCD 發行前一天,國開行、工行、建行的 Shibor報 價還沒有調整,三個月Shibor報價還在4.7% 左右,最先對 Shibor 報價先做出調整的是農行、交行、中信銀行,此後其他行才跟上。

此次 NCD 的定價,大行參照三個月 Shibor利率水平,股份制銀行在此基礎上加了10個基點。 “央行的目的就是通過Shibor加點,把各個機構信用利差和市場供需反映出來,起到真正的基準利率的作用。 ”前述股份制銀行人士分析稱。

雖然交易員們都認為發行價過低,但在國開行人士看來,此次 NCD 的發行價格比較穩健,因為比較貼近于三個月 Shibor。他認為, “過去三個月Shibor 定價過低,Shibor 做市商過度無作為,導致其定價不可能一下子調整到位,現在的修正仍然沒有達到一個市場該有的水平,Shibor 價格仍然在一個找平衡的過程,還是比市場價格低很多。 ”多位市場人士認為,如果要進一步做實 Shibor,需要進一步擴大 NCD 的發行範圍。 “其他金融機構能不能參與?

參與方多元,市場才能更活躍,定價才有現實意義。 ”前述國開行人士表示,如果各種銀行都來發,就會找出信用利差。 “比如大行先試點,同業價格能低到什麼水平,找出一個同業利率基準的市場化水平,下一步股份制銀行發,比如興業銀行發行 NCD 可能會發到6.5%,這樣 NCD 的收益率曲線就完整了。 ”他進一步分析稱,這也是如何看待各家銀行的報價能力,真正考驗各家銀行的定價能力, “也就是說,利率市場化已經開始,檢驗各家銀行是否做好準備的時候到了。 ”線下同業線上化?

接近央行人士告訴財新記者,推出NCD,也希望可以同時對規範同業業務有一定作用, “因為線下同業業務不透明、非標準化、也不能交易,將來希望可以借此引導線下同業線上化,也有利於監管當局對全局有一個把握” 。

今年6月“錢荒”之後,央行曾窗口指導警告高價交易,市場成員開始將部分同業拆借業務轉到線下,即不在銀行間同業拆借平台登記,轉為線下的同業存放或存放同業。

線上和線下業務最大的區別就是合約的標準化和非標準化,後者效率高。

隨著同業業務線下交易日趨活躍,尤其是同業存放利率已大大高于回購利率,也使得手上流動性充裕的機構更願意選擇在線下融出資金。

作為同業存款的替代品,標準化的NCD 對線下同業存款有一定的“擠出作用” 。線下同業業務主要是由總行授權各家銀行的分行做,前述接近央行人士稱, “將來總行也可以授權分行把同業業務從線下轉到線上。 ”雖然央行此次推出的《辦法》並未限制NCD是由銀行總行還是分行發行,一般 NCD 多是由總行相關部門進行發行交易,不大可能授權省級分行。

一家大行總行的財務管理部人士表示, “非標”資產池借短貸長、信用錯配,各個省分行都有自己的資金池,同時在線下做同業存款,總行很難管理。

“6月流動性危機後,總行把資產端權力上收;NCD 又讓總行把負債端權力上收,可以更好地讓總行規範存款管理。 ”至於 NCD 未來能否完全替代線下的同業存款,業內人士認為,NCD 對 于引導線下同業轉線上,直接影響很小,這取決于發行資格是否放開,定價是否更貼近市場,這樣市場才能做活,才對投資者有吸引力, “前提是所有的機構都能發行NCD”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908

大額存單箭在弦上

2014-06-09 NCW
 
 

 

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被視為利率市場化的突破口,央行已就方案徵求意見,內容接近國際經驗,銀行緊鑼密鼓籌備◎ 財新記者 李小曉 文lixiaoxiao.blog.caixin.com 作為最直接的利率市場化工具,美國和日本都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選擇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CD)作為利率市場化的突破口。

當前,在經歷了餘額寶的插曲後,中國也迎來了利率市場化時的重要產品。

央行近日下發《大額存單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 》 (下稱《徵求意見稿》 ) ,正式將啟動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提上日程。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是指銀行為吸收資金髮行的,可以在金融市場上流通轉讓的銀行存款憑證,一般為固定利息。簡而言之,CD 就是可流通的大額協議存款。

《徵求意見稿》明確了大額存款憑證屬於一般性存款範疇,並將對企業和個人開放,即「在存款類金融機構開立賬戶的個人投資人和非金融機構投資人」 ,其中機構包括非金融企業和機關團體。個人和機構投資者持有的大額存單在發行人營業網點可以辦理提前支取或者贖回,提前支取按照活期利率結算。

上述這條規定是1996央行發佈的《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管理辦法》 (下稱舊《辦法》 )的重要修改。舊《辦法》規定,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不得提前支取。存單到期時,存單持有人只能在原發行銀行支取存款。對於這條變化,業內人士表示不解。 「對銀行來說,推出CD的一個重要動力是可鎖定存款期限,防範流動性風險。設定可以提前支取,這層意義就沒有了。 」業內人士稱。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關於設置可提前支取規定,要麼囿於法律中「存取自由」的規定,要麼是顧及到初期CD 流動性不好,所以規定可提前支取, 「這就又搞成一個不倫不類的創新了。提前支取意味著附加了期限不定的選擇權,給定價帶來挑戰。 」有銀行分析師表示,這條規定可能是參考了美國,美國的 CD 也可以提前支取或贖回,但會有額度較大的懲罰,如五年期CD通常要損失六個月的利息。

一位大行人士表示,銀行從去年起就一直在做相關準備工作,但一直不緊不慢,這兩個月突然聽說要加速,銀行這才開始加緊籌備。

千呼萬喚始出來

近兩個月來,央行專門成立了專題小組,召集了包括五大銀行和四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共同討論CD方案。

「兩個月前央行還在廣泛徵求意見,沒想到這麼快就有了具體方案。 」一位參會的銀行人士稱。

在額度方面, 《徵求意見稿》指出,個人最低額度為10萬元或等值外幣,機構為100萬元或等值外幣。存單一般是人民幣,必要時可以發行美元和歐元等外幣存單。在發行渠道方面也採取了電子化方式,即「營業網點、電子銀行和人民銀行認可的其他渠道」 。

存單期限比照存款期限,分為三個月、六個月、一年、兩年、三年、五年等檔次。利率分為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兩種。固定利率採取票面年化收益率的形式;浮動利率以Shibor(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為基準;外幣浮動利率存單以國際市場具有基準性質的利率為準。 「可以是Libor(倫敦同業拆借利率)加點的形式。 」銀行人士表示。

《徵求意見稿》要求,銀行發行 CD 必須提前報備,每年發行人發行前都要在央行備案發行計劃,如果計劃調整就要重新備案。

CD最早始於上世紀60年代的美國。

當時美國利率上漲,為了突破利率和存款限額的管制,花旗銀行為防止存款外流、吸引大額資金,率先設計了 CD。

可以說,CD 是在美國利率監管的年代倒逼利率市場化的過渡性產物。

在中國,CD 也並非新客。早在1986年,交通銀行、中國銀行以及工商銀行曾嘗試發行 CD。1989年5月22日,央行頒發了《關於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管理辦法》 ,規定 CD 最高利率上浮幅度為同類存款利率的10%。除了利率可上浮,當時推出的 CD 面額很小 :個人存單面額最低為500元,企事業單位存單面額最低為5萬元。利率和麵額的雙重優勢使得 CD 成為當時的熱門儲種,大量儲戶提前支取定期存款以購買CD,出現了存款「大搬家」的情況。

1996年11月11日,央行發佈舊《辦法》 ,規定個人 CD 面額為1萬至5萬元,企業 CD 面額為50萬至500萬元。1989 年的文件自此廢止。

然而,舊《辦法》出台沒多久,CD 就被暫停了。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表示,當時銀行系統本來的存貸利差就很小,貸款利率較難上浮,存款利率的上升導致了存貸利率倒掛。此外由於交易制度、技術系統落後,CD 在流通過程中還產生了偽造存單用於詐騙等犯罪問題。1997年4月,央行決定暫停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的發行。

2004年, 央行在推進利率市場化時,曾經召開座談會,提出金融機構可發行大額存單的動議,但這項創新最終沒有出台。究其因,是因為2004年後中國外匯儲備激增,不到十年時間,就從6000 億美元激增到3萬億美元,國內流動性氾濫,央行不得不大規模發行央票來對 沖。發行央票的利息要由外匯儲備的收益來覆蓋,比起控制流動性氾濫的貨幣 政策目標,發行CD的創新不得不暫緩。

但關於 CD 的討論從未停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研究員巴曙松在兩年前指出,1970年美聯儲允許90天內的大額可轉讓存單的利率市場化,就是美國利率市場化開始的標誌。從實際效果來看,這些新產品的引入有力地吸引了流出銀行體系的存款,重新強化了銀行體系的中介能力。他表示,中國在利率市場化時,也應考慮借鑑美國的經驗。

近日,央行在2014年《一季度貨幣 政策執行報告》中明確指出,將繼續推進同業存單發行和交易,探索發行面向企業及個人的 CD,逐步擴大金融機構負債產品市場化定價範圍。 「去年以來,央行開會討論發行CD 好幾次了,大家心中普遍預期的時間差不多就是現在。 」一家股份制銀行中層人士表示。

從NCD到 CD

在重啟 CD 之前,NCD(同業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已於去年年底搶灘試水。

NCD 是存款類金融機構在全國銀行間市場上發行的記賬式定期存款憑證,其投資和交易主體為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成員、基金管理公司及基金類產品。

2013年12月8日,央行推出《同業存單管理暫行辦法》 ,明確 NCD 作為一種貨幣市場工具,以市場化的備案方式發行,定價參照同等期限的 Shibor。

隨即,NCD 先後分兩批迅速發出,兩批十家銀行發行 NCD 總規模達340億元,期限包括了一個月、三個月和六個月。各銀行自行確定每期同業存單的發行金額、期限,但單期發行金額不得低於5000萬元人民幣。

財新記者在上海清算所統計發現,2014年以來,NCD 的發行更加活躍。

其中四大國有銀行中,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分別發了一期 NCD,額度從10億到15億元不等,總規模已達880億元。農業銀行較為活躍,共發行6期 NCD,每期從10億到15億元不等。除四大行外,還有11家中小銀行在今年發行了 NCD,分別為中信銀行、平安銀行、浙商銀行、北京銀行、民生銀行、江蘇銀行、上海銀行、浦發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和江蘇銀行。其中興業銀行最為活躍,今年以來已經發行13期NCD,總規模250億元。NCD 的近期發行利率普遍在5%到5.5%左右。

銀行人士分析認為,相對於同業拆借,NCD對銀行來說有幾點優勢 :一方面隨著同業拆借業務大多轉為 線下,線下同業業務主要是總行授權各分行做,而目前看來NCD 多是由總行相關部門進行發行交易,更能把資產端權力收在總部,便於管理。

另一方面,同業資金不能計入銀行存貸比,但 NCD 屬於存款產品,可以計入存貸比。因此對銀行來說,發行NCD可以有效補充存貸比。

中小銀行在發行 NCD 上熱情明顯高於四大行。某股份制銀行中層表示,中小銀行資金比大銀行緊張,6月底又將面臨一年一度的考核,此時發行NCD 可謂一石二鳥:一方面有助於存貸比達標,一方面現在銀行競爭力體現在存款規模上,發行NCD可補充存款,幫助銀行在「年中 PK」中脫穎而出。

隨著 NCD 逐漸成為廣泛應用的市場工具,CD 的推出變得指日可待。

「通過 NCD 探索提高銀行定價能力後,CD的推出才更水到渠成。 」一位國開行人士指出。

邁向利率市場化

CD最核心價值無疑是加速利率市場化。

「中國一直在沿著『先長期後短期,先大額後小額』的路線推進利率市場化,CD無疑是絕佳的過渡品。 」一位香港分析人士稱,一旦發行 CD,相當於替代了大額定期存款,過去定存利率是管制的,現在允許銀行給CD 自由定價,相當於放鬆了定存利率。

「過去七八年利率市場化緩慢調控往前走,就是讓銀行提前適應,不要等到開放時措手不及。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朱寧表示。

CD 推出後,也將給中國的長期利率錨提供一個新選項。利率錨的問題在業內已討論多年,目前短期利率錨最具參考價值的是Shibor,但長期利率錨尚無基礎,有待發展。

香港分析人士認為,CD 利率將比較接近五年期國債利率,因為二者都相當於無風險利率。目前五年期國債利率在5.41%。未來究竟國債和 CD 誰能成為長期利率錨,主要取決於其市場規模和流動性。

關於CD 對銀行的影響,業內眾說紛紜。

一位大行資管部門人士認為,發行CD 必然會提高銀行的資金成本,短期對銀行是利空。香港分析人士則指出,發行 CD 不會對銀行收入產生太大負面影響,因為 CD 替代的是定期存款,而定期存款現在於銀行負債中的比例很少,五年以上定存只有10% 左右,銀行主要的收入來源依然是活期存款。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也表示,其實大額定期存款競爭已經非常激烈了,理財產品也分流了很多定期存款。此外,大額存款雖然現在利息低,但私下打點給掮客的錢不在少數,還原成顯性成本也挺高的。

相較微弱的負面影響,CD 對銀行帶來的積極作用則不容忽視。長期來說,CD對銀行降低負債管理風險意義重大。

業內人士常調侃「中國沒有真正的定期存款」 ,因為所謂定期存款依然可以隨時按活期支取。然而,CD 的出現將打破這一困局,真正讓銀行能夠鎖死存款期限。儘管這次設置可提前支取的條件,但有銀行人士分析稱, 「應該不會有人以活期利率去提前支取,完全可以在二級市場轉讓。 」「CD才是正兒八經的固定存款,銀行可管理負債期限,想發多久就發多久,大大降低了銀行不可預期的流動性風險。 」魯政委表示。

此外,CD 可轉讓的特性將產生相應的二級市場,和股市一樣,能夠幫助市場對政策更好地進行預測和估值。

CD 可以進行二級市場交易或辦理質押。發行 CD 的登記機關是上海清算所。發行人應該在本機構官方網站和官方指定的信息披露平台披露發行計劃。

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是大額存單的第三方發行平台和信息披露平台。

「格林斯潘當美聯儲主席的時候,美聯儲每個季度會議決策都會通過期貨市場、企業債券市場和CD 市場做出反應。和股市一樣,市場會將結果和經濟學家會前預測之間的落差進行比對,從而產生波動。 」朱寧表示。

儘管 CD 的推出乍一看似乎離個人投資者很遙遠,但無形中對個人投資者也會產生影響。一旦 CD 被廣泛使用,將對現有的銀行理財產品產生替代。

「CD 只是一種標準化的可流動的理財,而且風險可以進一步降低。 」魯政委說。

因此,未來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規模和收益率都可能受到衝擊。

5月30日,此前發行 NCD 規模最大的興業銀行在香港發行了第一期CD,側面表明瞭對發行 CD 的支持和熱情。

對於 CD 的發行,興業銀行認為 :一是可以取得較長期限低成本負債來源,有效滿足流動性監管指標 ;二是使得同業銀行對該行有較為清晰的認識,有助於進一步拓展業務;三是此次發行利率屬合理偏低水平,對資產負債有利,發揮了示範作用,為後續發行打下良好基礎。

「總體而言,大額定期存款的市場化程度已經很高了,下一步如果開放小額存單,影響才會比較大。 」曾剛說。

財新記者霍侃對此文亦有貢獻在額度方面, 《徵求意見稿》指出,個人最低

額度為10萬元或等值外

幣,機構為100萬元或

等值外幣

作為最直接的利率市

場化工具,大額可轉

讓定期存單作為利率

市場化的突破口應用

於美、日市場,對中國利率市場化也不例外。

央行近日下發《大額存

單管理暫行辦法(徵求

意見稿) 》 ,正式將啟動

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

提上日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2258

假存單、假定期、假印鑒 連環套套走社保資金1.4億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7337

(CFP/圖)

高達數百萬元的好處費,洞開銀行內部數層通道,在里應外合作用之下,東風公司1.4億元社保資金終被掏空。

相關銀行業人士說,存放在銀行的社保資金被李誌勇等“有心人”打主意,一方面因銀行監管有疏漏,另一方面與東風公司社保中心有關人員的職業素質不無關系。

這是一起震驚湖北銀行界的金融詐騙大案。

因牽涉銀行之多,金額之大,且是社保資金,又涉及知名公司,此案自事發之日就未能及時見諸報端。直到被告人王艷等不服判挪用公款罪而上訴,到二審才浮出水面。

2015年1月8日,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開庭公開審理李誌勇等8名被告人挪用公款等罪,一宗不為人知的社保資金詐騙案才得以公開。

第一被告人李誌勇,2000年到2010年共十一年間涉案13起先後騙取6.27億元,其中有一起是東風汽車公司(以下簡稱“東風公司”)的1.4億元社保資金。

一並涉案的王艷,當時是東風公司社保中心計劃財務科科長。

真存款換來假存單

2006年底,李誌勇認識了時任中國建設銀行武漢江岸支行永清支行(相關證據顯示,該分行又名永清分理處)行長陳科。李聲稱自己的公司需要資金運轉,跟陳科提出自拉存款到永清支行,希望陳能將這些存款作為質押,再給自己放貸款,並許諾事成後給予高額好處費。出乎意料,陳科不但自己同意幫忙,還拉來一位櫃員合作。

2007年3月,李誌勇通過關系聯系到東風公司社保中心計劃財務科科長周華。作為好處費,包括周華在內的關系人可分得全部存款的2%。

2007年4月4日、16日,東風公司在建行永清支行分兩次開戶共存入2000萬元,並將活期存款轉為定期。彼時,從銀行櫃臺遞出來的,是早已準備好的假存單。

真的2000萬元存單去哪了?李誌勇拿著真存單,在陳科的幫助下,冒充東風公司人員,於2007年4月29日,成功獲得建行江岸支行放出的1800萬元貸款。

此回合中,李誌勇共拿出30萬元好處費。陳科分得16萬元,相關銀行櫃員分得3萬元。

假定期與真活期

2007年4月,陳科由建行永清支行調至該市建行的解放路支行,將協助作案的櫃員一並帶了過去。

2008年10月,需要用錢的李誌勇再次找到周華,試圖再次引存東風公司資金。這次,李誌勇更大膽,給中間人的好處費也升至5%。

到建行櫃臺,開戶,存款,活期轉定期。同樣的方式,東風公司又分兩次共存入2000萬元,定期1年。到期去取時,卻被告知不但存單是假的,賬戶里的錢壓根就沒辦過“活期轉定期”業務。據相關證據顯示,去取錢的東風公司工作人員大鬧至晚上九點半,銀行承諾解決該問題。

2008年11月28日,東風公司財務人員到建行解放路支行通過支票轉入1000萬元。李隨即指使自己公司財務人員利用私刻的東風公司公章,將1000萬元轉到自己公司的名下。

同樣的操作方法,2009年2月18日,李誌勇又轉得東風公司1000萬元。此過程中,建行相關職員獲得5萬元好處費。

彼時,東風公司社保中心持有四張假存單,因尚未到取款期,並未被人察覺。

與職工醫療、養老息息相關的社保資金,堪稱“養命錢”。 (CFP/圖)

假印鑒開戶,偷梁換柱

2009年9月,東風公司新的社保中心計劃財務科科長王艷上任。據了解,王還考上了國際註冊內部審計師。同月,李誌勇通過關系找到王艷,希望通過給中信銀行拉存款方法貸款。知情人士透露,東風公司社保中心賬目上常年有二十多個億。

要想把東風公司的社保資金拉到自己目標銀行,李誌勇找到中信銀行武漢梨園支行客戶經理王凱做自己的銀行內應,開出的好處費為400萬元或存款總金額的1%-2%,外加一輛價值40萬元左右的皇冠車。起初,王凱沒有答應,原因是“東風公司的戶很大,比較敏感,風險很大”。後經李誌勇反複遊說,加上王凱之前已為李挪用5000萬元客戶資金,被李視為把柄,最終不得不答應。

2009年9月18日,該行梨園支行客戶經理前往東風公司,“上門服務”開戶。

事後查明,東風公司在中信銀行武漢梨園支行的真正開戶時間是9月21日,有三天的時間差。

這三天發生了什麽?

原來在18日那天,王凱在拿到東風公司的開戶資料後,並未回銀行,而是去找了李誌勇。李誌勇托人複刻了核心資料卡上的東風公司相關印章,並將《授權委托書》上財務人員姓名作了手腳。

案發後王凱承認,“上門服務”是違反中國人民銀行相關規定的,這一點也得到了該行有關負責人的證實。但之所以仍選擇“上門服務”,就是為上述操作爭取時間。而據東風公司出納介紹,除建行要求其公司必須到櫃臺辦理開戶外,其他銀行均可“上門服務”,因此中信銀行的行為並未讓他們懷疑。

9月21日,李誌勇的公司財務拿著“包裝”好的開戶資料來到中信銀行武漢梨園支行。在王凱的幫助下,用假的印鑒卡開了真的東風公司賬戶。

據當時負責開戶的櫃員回憶,“開戶資料均為複印件,沒有原件”。按照相關要求,負責審核的工作人員需給東風公司打電話核實開戶信息。中信銀行武漢分行結算運營中心一副經理也稱,“他們確認給公司公司打過電話,詢問是否開戶”,但忘記是否確認授權人的姓名。

如果確認,該戶就開不了。因為被李誌勇更改後的授權人並非東風公司工作人員,後面的一切原可以避免。

1.4億社保資金被掏空

開戶成功,東風公司轉入1億元社保資金後,李誌勇開始謀劃怎樣能把1個億套走。

9月25日,財務人員在李誌勇的吩咐下,填寫了3張電匯憑證,分別為一張3200萬元和兩張2400萬元,共計8000萬元。據負責審核的中信銀行武漢梨園支行會計主管事後回憶,“填寫過程多次出錯,重新寫了好幾次”。

就在李誌勇的公司財務人員在中信銀行轉款時,碰巧東風公司的財務人員也來該行拿進賬回單及定期存款單,但在王凱的幫助下李誌勇套走了8000萬元社保資金。

10月10日,李誌勇再次指使財務人員拿著已填好的電匯轉賬單到中信銀行武漢梨園支行去轉賬,這次是將剩下的2000萬元轉給自己名下的另一公司。

至此,東風公司存在中信銀行的1.4億元社保資金被全部掏空。

這期間,東風公司55萬元溢出利息也正常到賬,並收到了王凱送來的定期存單,只不過是假存單,但未引起懷疑。就算後來對賬公司郵寄來的對賬單的賬面僅有164.2元,東風公司仍未發現破綻。

事後查明,東風公司認為這筆錢是活期存款的利息,就在對賬單上蓋了章,並把對賬單寄回了中信銀行。詭異的是,假印鑒開的戶,真印鑒的對賬單也通過了中信銀行審核系統。

直到2010年1月,東風公司在建行解放公園路支行一筆1000萬到期,去取時被告知是假存單,且假存單被沒收,才發現公司社保資金賬目出了大問題。

又到風口的社保資金

社保資金被有心人打主意,這不是第一次。

2006年的上海社保貪腐案,轟動全國。34.5億元社保資金被挪用,28人被控,其中牽涉原上海市市委書記陳良宇。

與職工醫療、養老息息相關的社保資金,堪稱“養命錢”。集結起來的社保資金,如何管理?如何投資?其實,國家早有規定。

2001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發布了《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管理暫行辦法》。按照辦法規定,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的範圍限於銀行存款、買賣國債和其他具有良好流動性的金融工具。“銀行存款和國債投資的比例不得低於5%,其中銀行存款的比例不得低於10%。”

據東風公司內部人士介紹,東風公司的二十多個億社保資金,“不是存在這家,就是存在那家”,而且,其存款均是按照內部體系一級一級簽字批準後的公司行為。

相關銀行業人士對此表示,存放在銀行的社保資金,被李誌勇等“有心人”打主意,一方面因銀行監管有疏漏,另一方面與有關社保中心從業人員的職業素質不無關系。

在中信銀行賬戶上8000萬元被轉走的當天,就在現場的東風公司財務人員沒有如願拿到定期存單。事後調查發現,其當時並未向銀行買過支票等金融票據,進而無法進行活期轉定期業務,更談不上有定期存單這回事。但後來東風公司還是收到了王凱送來的假定期存單,只不過當該公司王艷懷疑存單顏色不對時,被王凱以“印刷批次不同”搪塞了過去。

在這起不為人知的詐騙社保資金大案中,主謀李誌勇獲刑20年,而東風公司社保中心計劃財務科科長王艷被法院以“挪用公款罪”被判處8年有期徒刑。

“怎麽就構成挪用公款。”這讓王艷的辯護律師不能接受,這是典型的金融詐騙。而王艷的哥哥甚至懷疑妹妹在案發後遭遇刑訊逼供。

2015年1月8日,在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期間,當辯護律師詢問王艷本人是否受到刑訊逼供時,公訴人立刻抗議,“這與本案無關”。在辯護律師闡述相關性後,被審判長允許繼續發問,但提問的話音剛落,檢察院公訴人予以制止,“王艷你可以不回答”。隨後,審判長宣布休庭10分鐘。再開庭時,已經換成下一個被告人,王艷沒有再出來。

(文中王艷、王凱、陳科、周華系化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864

中國央行決定推出大額存單 利率市場化棋至終局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787

本帖最後由 WENBEN 於 2015-6-2 17:40 編輯

中國央行決定推出大額存單 利率市場化棋至終局
作者:劉曉翠

本周二,中國央行決定推出大額存單產品,投資人包括個人、非金融企業等。至此,中國利率市場化只差放開存款利率這最後一步。

央行規定,個人投資人認購大額存單起點金額不低於30萬元,機構投資人認購大額存單起點金額不低於1000萬元。大額存單期限包括1個月、3個月、6個月、9個月、1年、18個月、2年、3年和5年共9個品種。

大額存單發行利率以市場化方式確定。固定利率存單采用票面年化收益率的形式計息,浮動利率存單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Shibor)為浮動利率基準計息。

所謂的大額存單,是指由銀行業存款類金融機構面向非金融機構投資人發行的記賬式大額存款憑證。

央行提到,從國際經驗看,不少國家在存款利率市場化的過程中,都曾以發行大額存單作為推進改革的重要手段。而目前,我國推出大額存單的條件和時機已經成熟。

“從我國的情況看,近年來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加快推進,除存款外的利率管制已全面放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上限已擴大到基準利率的1.5倍,金融機構自主定價能力顯著提升,分層有序、差異化競爭的存款定價格局基本形成,同時,同業存單市場的快速發展也為推出面向企業和個人的大額存單奠定了堅實基礎。當前,推出大額存單的條件和時機已經成熟。”

“大額存單是利率市場化過程中自然而然的步驟。”民生銀行金融市場部首席分析師李誌強曾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當前存款利率市場化區間浮動進一步擴大,按照利率市場化“先大額後小額”的推進節奏,同業存單對募集資金對象有門檻限於同業,大額存單發行將範圍放開至企業和個人,通過同業和大額存單實現大額存款完全市場化後,再逐步轉向小額存款,所以大額存單是完全放開存款端利率市場化的一個必然步驟。

自1996年建立全國統一的同業拆借市場至今,中國利率市場化之路已經近二十年。債券市場、貨幣市場和外幣存貸款市場的利率市場化基本完成。目前,央行放開了貸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存款利率浮動上限也分別在去年11月和今年3月先後擴展至基準利率的1.2倍、1.3倍。

今年5月10日,央行在宣布降息的同時,也將存款利率上浮區間上限由基準利率的1.3倍調整為1.5倍,不少分析師預測,央行下一步便是完全打開浮動區間,那麽中國將完成利率市場化的最後一躍。


以下為央行新聞稿全文:

為規範大額存單業務發展,拓寬存款類金融機構負債產品市場化定價範圍,有序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中國人民銀行制定了《大額存單管理暫行辦法》,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國人民銀行

2015年6月2日


大額存單管理暫行辦法

第一條 為規範大額存單業務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大額存單是指由銀行業存款類金融機構面向非金融機構投資人發行的、以人民幣計價的記賬式大額存款憑證,是銀行存款類金融產品,屬一般性存款。

本辦法所稱銀行業存款類金融機構(以下稱發行人)包括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以及中國人民銀行認可的其他金融機構。

本辦法所稱非金融機構投資人(以下簡稱投資人)包括個人、非金融企業、機關團體和中國人民銀行認可的其他單位。

第三條 發行人發行大額存單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是全國性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成員單位;

(二)已制定本機構大額存單管理辦法,並建立大額存單業務管理系統;

(三)中國人民銀行要求的其他條件。

第四條 發行人發行大額存單,應當於每年首期大額存單發行前,向中國人民銀行備案年度發行計劃。發行人如需調整年度發行計劃,應當向中國人民銀行重新備案。

第五條 大額存單發行采用電子化的方式。大額存單可以在發行人的營業網點、電子銀行、第三方平臺以及經中國人民銀行認可的其他渠道發行。

第六條 大額存單采用標準期限的產品形式。個人投資人認購大額存單起點金額不低於30萬元,機構投資人認購大額存單起點金額不低於1000萬元。大額存單期限包括1個月、3個月、6個月、9個月、1年、18個月、2年、3年和5年共9個品種。

第七條 大額存單發行利率以市場化方式確定。固定利率存單采用票面年化收益率的形式計息,浮動利率存單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Shibor)為浮動利率基準計息。

大額存單自認購之日起計息,付息方式分為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和定期付息、到期還本。

第八條 發行人應當於每期大額存單發行前在發行條款中明確是否允許轉讓、提前支取和贖回,以及相應的計息規則等。

大額存單的轉讓可以通過第三方平臺開展,轉讓範圍限於非金融機構投資人。對於通過發行人營業網點、電子銀行等自有渠道發行的大額存單,可以根據發行條款通過自有渠道辦理提前支取和贖回。

第九條 對於在發行人營業網點、電子銀行發行的大額存單,發行人為投資人提供大額存單的登記、結算、兌付等服務;銀行間市場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清算所)對每期大額存單的日終余額進行總量登記。對於通過第三方平臺發行的大額存單,上海清算所應當提供登記、托管、結算和兌付服務。

第十條 大額存單可以用於辦理質押業務,包括但不限於質押貸款、質押融資等。應大額存單持有人要求,對通過發行人營業網點、電子銀行等自有渠道發行的大額存單,發行人應當為其開立大額存單持有證明;對通過第三方平臺發行的大額存單,上海清算所應當為其開立大額存單持有證明。

第十一條 每期大額存單采用唯一有序編號和命名。發行人或上海清算所應當準確、連續記錄投資人持有大額存單情況,不得與其他產品的投資信息相混淆。發行人為投資人開立大額存單專用賬戶,投資人購買大額存單遵循實名制規定。

第十二條 發行人通過第三方平臺發行大額存單,應當於每期大額存單發行前至少1個工作日在本機構官方網站和中國人民銀行指定的信息披露平臺披露該期大額存單的發行條款,並於發行結束後次一工作日內披露該期大額存單的發行情況。

發行人通過營業網點、電子銀行等自有渠道發行大額存單,應當於發行結束後次一工作日內向中國人民銀行備案相關發行信息。

大額存單存續期間,若有任何影響發行人履行債務的重大事件發生,發行人應當在事件發生後3個工作日內,在本機構官方網站和中國人民銀行指定的信息披露平臺予以披露。

信息披露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不得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

第十三條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為大額存單業務提供第三方發行、交易和信息披露平臺。

第十四條 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根據市場發展狀況,對大額存單發行交易的利率確定及計息規則等實施自律管理。

第十五條 大額存單在會計上單獨設立科目進行管理核算;在統計上單獨設立統計指標進行反映。

第十六條 發行人開展大額存單業務,應當嚴格執行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的有關規定,防範利用大額存單業務進行洗錢等違法犯罪活動。

第十七條 本辦法由中國人民銀行負責解釋。

第十八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管理辦法》(銀發〔1996〕405號文印發)同時廢止。

以下是答記者問:

1.什麽是大額存單?推出大額存單的主要考慮是什麽?

答:大額存單是由銀行業存款類金融機構面向非金融機構投資人發行的記賬式大額存款憑證。從國際經驗看,不少國家在存款利率市場化的過程中,都曾以發行大額存單作為推進改革的重要手段。從我國的情況看,近年來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加快推進,除存款外的利率管制已全面放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上限已擴大到基準利率的1.5倍,金融機構自主定價能力顯著提升,分層有序、差異化競爭的存款定價格局基本形成,同時,同業存單市場的快速發展也為推出面向企業和個人的大額存單奠定了堅實基礎。當前,推出大額存單的條件和時機已經成熟。

大額存單的推出,有利於有序擴大負債產品市場化定價範圍,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機制;也有利於進一步鍛煉金融機構的自主定價能力,培育企業、個人等零售市場參與者的市場化定價理念,為繼續推進存款利率市場化進行有益探索並積累寶貴經驗。同時,通過規範化、市場化的大額存單逐步替代理財等高利率負債產品,對於促進降低社會融資成本也具有積極意義。鑒於此,人民銀行決定於近日推出大額存單產品,並制定了《大額存單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2.哪些機構可以發行大額存單?哪些投資人可以認購大額存單?

答:大額存單的發行主體為銀行業存款類金融機構,包括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以及中國人民銀行認可的其他金融機構等。為規範大額存單市場定價秩序、促進形成合理的存單市場價格、有效發揮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以下簡稱自律機制)的激勵約束作用,大額存單推出初期,將首先在自律機制核心成員範圍內試點發行。此後,人民銀行將結合利率市場化改革進程、以及大額存單市場發展情況,有序擴大發行人範圍。

大額存單的投資人包括個人、非金融企業、機關團體等非金融機構投資人;鑒於保險公司、社保基金在商業銀行的存款具有一般存款屬性,且需繳納準備金,這兩類機構也可以投資大額存單。考慮到不同投資群體投資能力的差異,《辦法》在存單起點金額設計上對個人和機構投資人有所區別,個人投資人認購的大額存單起點金額不低於30萬元,機構投資人則不低於1000萬元。未來,結合利率市場化推進進程和金融市場發展情況,人民銀行可對大額存單起點金額適時進行調整。

3.大額存單通過什麽渠道發行?如何定價?

答:大額存單發行采用電子化的方式,既可以在發行人的營業網點、電子銀行發行,也可以在第三方平臺以及經中國人民銀行認可的其他渠道發行。通過發行人營業網點、電子銀行等銀行自有渠道發行大額存單,與現有銀行存款、理財產品的發售方式類似,發行便利性和客戶接受度高,市場基礎好。在此基礎上,人民銀行還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為大額存單業務提供第三方發行、交易和信息披露平臺,進一步豐富大額存單發行交易渠道。通過第三方平臺發行大額存單,更能體現大額存單電子化、標準化的特征,有利於存單的集中流通轉讓。具體采取何種方式發行,由發行人根據自身業務特點、經營管理要求並結合市場狀況自主確定。

大額存單發行利率以市場化方式確定。固定利率存單采用票面年化收益率的形式計息,浮動利率存單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以下簡稱Shibor)為浮動利率基準計息。大額存單利率實現市場化方式確定,是我國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重要舉措,將為全面放開存款利率上限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Shibor作為貨幣市場基準利率,具有基準性高、公信力強等優點,以Shibor作為大額存單的計息基準,符合國際慣例,有利於促進形成合理的存單市場價格,進一步完善市場化利率形成機制。

4.大額存單是否可以流通轉讓?是否納入存款保險範圍?

答:從國際經驗看,成熟金融市場國家的大額存單都可以流通轉讓,而且活躍的二級市場是推進存單市場發展的重要前提。借鑒國際經驗並結合企業、個人等不同投資主體的交易需求,《辦法》規定大額存單可以轉讓、提前支取和贖回。大額存單轉讓可以通過第三方平臺開展,轉讓範圍限於非金融機構投資人及人民銀行認可的其他機構;通過發行人營業網點、電子銀行等自有渠道發行的大額存單,可以根據發行條款通過自有渠道辦理提前支取和贖回。此外,大額存單還可以用於辦理質押。

根據《存款保險條例》,大額存單作為一般性存款,納入存款保險的保障範圍。

5.如何規範大額存單市場發展?

答:為提高大額存單業務透明度、加強市場監督管理,確保存單發行交易規範運行,《辦法》對大額存單的信息披露、登記托管等制度作了相關規定。《辦法》要求,發行人通過第三方平臺發行大額存單前後,都應當在本機構官方網站和人民銀行指定的信息披露平臺進行信息披露;對存單存續期間發生影響發行人履行債務的重大事件也應予以披露,信息披露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對於通過第三方平臺發行的大額存單,由銀行間市場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清算所)提供登記、托管、結算和兌付服務;對於在發行人營業網點、電子銀行發行的大額存單,上海清算所應當對每期大額存單的日終余額進行總量登記。為規範大額存單登記托管業務,保障參與各方合法權益,上海清算所將制定並公布《大額存單登記托管業務操作規程》。

此外,自律機制將按照激勵與約束並舉的原則,對大額存單發行交易的利率確定及計息規則等實施自律管理,促進大額存單市場規範健康發展。為發揮好自律機制對大額存單業務的自律管理作用,自律機制將制定並公布《大額存單管理實施細則》。


來源:華爾街見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7726

銀行業:應適當控制大額存單市場化可能帶來的風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815

銀行業:應適當控制大額存單市場化可能帶來的風
作者:楊青麗
一、大額存單為大量非活期存款的替代,而不是理財產品的替代,個別金融機構是否為投資人尚需明晰。“第二條本辦法所稱大額存單是指由銀行業存款類金融機構面向非金融機構投資人發行的、以人民幣計價的記帳式大額存款憑證,是銀行存款類金融產品,屬一般性存款。”而理財不屬於存款,不能保本保息,更不能參與存款保險。目前商業銀行非活期存款占存款比例為為68%,包括個人定期存款、個人結構存款、單位定期存款、單位結構存款、單位保證金存款、國庫定期存款、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存款。結構存款本為謀取高收益的存款。大額存單的投資人包括個人、非金融企業、機關團體等非金融機構投資人;鑒於保險公司、社保基金在商業銀行的存款具有一般存款屬性,且需繳納準備金,這兩類機構也可以投資大額存單。投資人是否包括其他金融機構如基金公司及其基金等需要央行決定。國庫不屬於一般存款,應不屬於大額存單投資人。鑒於大額存單為大量非活期存款的替代,而大額存單取消了任何顯性的利率上限限制,利率市場化迎來了最驚險的一步?存款利率競爭會如何演變?

二、大額存單利率向誰看齊、存款利率大升或大降,目前有些令人迷惑。“第七條大額存單發行利率以市場化方式確定。固定利率存單采用票面年化收益率的形式計息,浮動利率存單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Shibor)為浮動利率基準計息。”按照存款利率上限逐步提高的情況來看,在基準利率之上不斷提高是趨勢,但存款利率總水準會隨著基準利率的下行而下行。目前基準利率普遍低於同期限SHIBOR利率50%-60%,相當於存款利率達到最高的基準利率1.5倍的上限,依照以前幣性,大額存單利率應至少追高至SHIBOR的水準(浮動利率存單的話),固定利率存單應不會偏離太遠,除非預期未來利率會劇烈變化。這樣會導致存款利率甚至貸款利率大升,沖擊經濟連帶股市。

如果存款基準利率及上限不再是存單利率的指針,而由由SHIBOR來代替做基準,短期內內SHIBOR只有大降才能避免存單利率、存款利率、貸款利率的大幅上升。基準存款利率與與SHIBOR的鴻溝如何填平,會實質影響社會資金成本。

三、軟約束依舊,其他條件不變,大額存單發行導致實體利率上沖的可能性更大。即使SHIBOR利率大降,但軟約束及剛性兌付依舊,大額存單利率完全放開,不排除最終由於中小銀行的競爭而脫離SHIBOR,最終推動銀行存款及貸款利率沖高。以前有50%的存款利率上升上限,銀行及客戶仍表現較為克制,但當存款利率完全無上限後,是否還能克制?

四、為控制存款利率完全市場化的風險,隱性遊泳圈將代替顯性遊泳圈(法定存款利率上限)。隱形遊泳圈包括有,規模控制:辦法規定,存單發行計畫上報央行;發行人範圍控制,以便於利率指導和理性約束;利率指導,如以隔夜SHIBOR為基準。如此,可適當控制存款利率成本及社會融資成本的升高。存款成本提高對銀行的負面沖擊也有所控制。

五、無論如何,短期內基準存款利率遠低於於SHIBOR如何解決,是影響短期市場的重大問題。既然存款利率偏低,而SHIBOR大降的可能性更大。否則,成本提高後銀行擡高終端利率的可能性加大。無論存款基準利率,還是SHIBOR基準利率,將基準利率降下來,是對沖軟約束下銀行經營競爭導致的存款及貸款利率上升的必然手段。隔夜SHIBOR利率為1.039%,降低空間應在50BP以內。其他期限的市場利率偏高,有繼續壓低的必要。軟約束及在貸款基準利率難有大幅下降的情況下,貸款最終利率也難有大幅下降的可能。

如之前文章所述,即使拉低實體利率,對企業盈利貢獻有限。最終需求能否擴大仍是關鍵。去產能去庫存不能真正實現,債務持續堆積,經濟難有真起色。如果需求擴大短期難有改觀,股市還可以依賴預期上漲,但應是實質的改革預期,而不僅僅是次數有限的降息。

六、根據類比測算模型,其他條件不變,即使銀行業非活期存款成本全部提升50%,銀行依然可以通過貸款利率提高約24%來對沖掉,但風險會加大。




來源:交銀國際

格隆匯聲明:文章系格隆匯轉載文章,代表其特定立場和看法,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關聯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253

大額存單:利率市場化一躍,但挑戰才剛剛開始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810

大額存單:利率市場化一躍,但挑戰才剛剛開始
作者:俞平康


核心事件:6月2日,央行正式推出《大額存單管理暫行辦法》,金融機構向個人和企業開放大額存單業務,個人認購30萬起,機構認購1000萬起。固定利率存單采用票面年化收益率的形式計息,浮動利率存單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Shibor)為基準計息。

我們的觀點:

央行在連續降息、擴大存款利率上限至基準的1.5倍之後,公布大額存單管理辦法,是利率市場化的質變一躍,意義非凡,但挑戰也將接踵而至。

直接意義:

一、覆蓋範圍廣。此前大額存單(CD)主要是商業銀行對其他商業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發行,此次也對個人發行,額度規定在30萬以上,令CD這一存款工具的發行範圍擴展到整個經濟。由於存款保險的上限是50萬元,因此30-50萬之間的大額存單具備完全的安全性。

二、存單利率市場化。大額存單發行利率以市場化方式確定,無論是固定利率還是浮動利率,都是市場化利率,居民和非居民的儲蓄存款利率可實現很大程度的市場化,意義重大,是儲蓄存款利率市場化的關鍵之一。由於大額存款的期限從1月至5年,因此除活期利率以外的利率原理上已經充分接近利率市場化。我們預計央行在下一次降息之時應會順勢取消存款利率的上浮上限,實現存款利率的完全市場化。

三、大額存單有利於增加市場流動性。一方面,大額存單可用於質押,並可轉讓,對資本市場流動性不會產生負面沖擊。另一方面,大額存單豐富了存單品種,並對同業存單、銀行理財等產品形成一定的競爭關系,我們判斷同期限大額存單利率將會低於同業存單利率和銀行理財收益率。

挑戰:

一、銀行業競爭將加速。大額的存單降低了存款在銀行之間轉移的成本,個人將更方便地將存款從收益低的大銀行向收益高的中小銀行轉移。中小銀行與大銀行間為攬存而展開的競爭將加劇,將推升存款利率水平。

二、利率市場化導致的短期內利率上升壓力對經濟穩增長形成挑戰。商業銀行負債端成本的提高將不可避免的導致貸款利率上升。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利率市場化的進程中,利率一般有一個先升後降的過程。 而目前我國經濟還處於下行探底的過程中,計入通縮因素實際利率上行,融資成本居高不下。此時貸款利率的上升勢必對穩增長形成挑戰。當然從中長期來看,利率 市場化後,利率的形成機制進一步通常,資金在資本市場與信貸市場間的流動將更為順暢。資源也將更有效的依據價格利率的信號來分配。


三、貨幣政策轉型將加速推進。市 場利率的大額存單的推出,有利於在各資金市場間形成以Shibor為核心的利率傳導機制。這將大大有利於貨幣政策實現以數量(M2)為錨向以利率 (Shibor)為錨的轉型。以利率為錨的貨幣政策的操作手段主要是在公開市場中進行政府債券的買賣,以影響均衡Shibor利率。5月12日三部委聯合 發布的102號文件,允許將地方政府債券納入向央行的抵押品框架,以擴充央行資產端的政府債券數量,為更為便利的貨幣政策公開市場操作提供工具。貨幣政策 的轉型將對央行的政策決策機制和操作水準提出挑戰。


四、為資本賬戶開放作鋪墊。利率市場化所引導的有競爭力的銀行系統是資本賬戶開放的前提。在我國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速推進的趨勢中,留給本國銀行業競爭力提升的時間已不多了。

對資本市場的影響:

股市:中期來看,利率市場化後信貸利率的提高有利於資金從股市向信貸市場回流。但短期內,在社會資金洶湧入市的背景下,大額存單的推出對總體股市資金面的影響不大。但對銀行股的短期影響偏負面。

債市:存款端利率的上漲,擡升了商業銀行資產端資本回報的要求,進而提升了其對債券收益率的要求,所以對利率債的影響偏負面。


(來源:華爾街見聞)

格隆匯聲明: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259

企業“愛”,銀行“怕”大額存單玩轉利率市場化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0152

無論是流動性,還是收益率,大額存單是跨時代的。 (CFP/圖)

在利率市場化這股不可抗拒的時代洪流中,銀行正摸著“大額存單”這塊石頭過河。其間,那些具備定價能力的金融機構將勝出,走向真正的市場化。對於企業而言,這款資金管理利器將為他們帶來“真金白銀”的雙重利好。

媲美商業票據

“這是中國金融管制放開的明顯信號。”

2015年6月15日早上9點,五大國有銀行加上中信、浦發、招商、興業四大股份制商業銀行,同時發行大額存單。距離央行6月2日下發《大額存單管理暫行辦法》(下稱《辦法》)僅過去13天。

時間看似很緊,但實際上央行去年6月就下發征求意見稿,而相關大行也自去年起就開始緊鑼密鼓進行籌備。

大額存單(Certificates of Deposit,簡稱CD),按照《辦法》定義,是指由銀行業存款類金融機構面向非金融機構投資人發行的、以人民幣計價的記賬式大額存款憑證,是銀行存款類金融產品,屬一般性存款。

換句話說,就是由銀行面對個人和公司企業等發行的存款產品。之所以稱“大額”,是有“門檻”的,即針對個人為“30萬”,機構是“1000萬”。而期限方面,比普通的定期存款更豐富,包括1個月、3個月、6個月、9個月、1年、18個月、2年、3年和5年共計9個品種。

而利率方面,《辦法》規定,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兩種。固定利率存單采用票面年化收益率的形式計息,浮動利率存單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Shibor)為浮動利率基準計息。

梳理目前9家銀行已經發行的大額存單可以發現,其中5家銀行推出的產品僅針對個人,而工商、中信和建設、興業銀行面向個人和機構推出大額存單。

至於利率水平,各家銀行則“幾乎像是商量好了”一樣,一致上浮40%,一年期最高為3.15%。這樣的定價,沒有超過央行給定的可上浮50%的範疇。“算是一個合理水平。”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評價。

一石激起千層浪,看似平淡的一款產品卻引發了業界的無限聯想。

“這是中國金融管制放開的明顯信號。”深圳諾輝嶺南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董博欣興奮地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董博欣早年先後在南航、華為的集團資金管理部門工作,2011年,他離開華為從事企業資金管理的咨詢,並寫作了《企業資金管理》。

在錯綜複雜的經營活動中,特別是大型企業,幾乎都有安全資金存量的內部紅線,因為一旦現金流斷裂,企業馬上面臨破產風險,所以企業特別需要註意短期資金支付能力。

董博欣介紹,例如一些跨國公司,月末賬戶需要準備的平均余額高達幾十億美金,如何提高這部分錢的收益,又能隨取隨用?常規做法是現金加上銀行存款,大額存單的出現,意味著企業完全可以減少活期存款的比例。

在他眼里,大額存單甚至可以媲美美國貨幣市場的基本投資品種——商業票據,商業票據可以由企業自主發行,也可以在市場購買,以其期限短,可轉讓,流動性靈活,在美國廣泛使用,對企業來說,商業票據既是投資產品,又是融資渠道,大大提升了企業現金管理的效率和收益。

在大額存單出現之前,“綜合來看,國內的短期投資產品,極為有限,不管融資投資,都無法符合需求。而常說的股票、資管計劃等,都不在我們考慮範圍內,原因是這些產品本身期限長、風險大,不保本,第三就是流動性不好。”董博欣說。

目前,銀行推出的存款產品主要以固定存款和理財產品為主,固定存款的周期長,不能提前提現,否則就以活期利率計算,而理財產品的周期一般是60天、90天、180天,購買之後也無法自由轉讓、贖回或者退出。唯一的短期產品是銀行票據,但使用不便,企業首先需要去銀行開銀票,才可以對外支付,而且銀行需要審查企業資質,如果不是大型國企、央企,還需要存一筆保證金才能保證支付,這樣就降低了投資收益。

無論是流動性,還是收益率,大額存單是跨時代的,“這一產品比銀行的7天通知存款好太多了,7天通知存款雖然流動性不錯,但是利率太低了。”他說。

下一步,可轉讓

交易之前“要把規矩想清楚”。

市場的熱度印證了董博欣的判斷。

中信銀行官網顯示,截至6月15日17時,個人和單位大額存單共計銷售50.62億元。首批個人大額存單已成功銷售3.69億元;首批單位大額存單已成功銷售46.93億元,其中一年期單位大額存單10億元額度已全部售罄。

而6月15日全天,興業銀行的1個月和3個月的大額存單,總發行規模就達到了68.01億,接近70億的發行規模。“這個還是很受市場歡迎的。”興業銀行一位公關人員稱。

“但從目前起始點來看,大額存單對於企業來講,只是一個投資工具。”董博欣認為,“在有了一定存量之後,大額存單如果可以轉讓,對企業來說,才是一個融資工具。”

針對董的吐槽,一位股份制商業銀行對公業務部門人士稱,對企業來說,實際上都是雙方議價,“早就市場化了”,而這次就是“更加明確而已”。最大的不同在於,過去企業的大額都不能轉讓,未來大額存單“可轉讓”。

“可轉讓才是最關鍵的。”董博欣說。不能轉讓,和目前銀行推出的一些理財產品“沒什麽兩樣”。如果未來可轉讓,能夠自由流通,流動性好,風險又低,對企業是一個“比較好的投資品種”,“甚至是未來中國市場上一個決定意義的品種”。

郭田勇認為,目前央行應該著手考慮建立一個可轉讓的市場,“這是非常重要的”。

根據《辦法》規定,銀行可以自主決定大額存單是否可提前贖回、轉讓等條件。但目前,所有銀行推出的第一批大額存單,均不可轉讓。而後續待轉讓交易制度及平臺建立完成後,大額存單才真正是“大額可轉讓存單”。

可以想象的是,大額存單在轉讓流通時,價格將隨著市場利率價格不斷波動。假如一個CD初始利率可能是8%,如果購買時是50億,等到到市場流通時,市場利率變成6%,那50億肯定就買不到了,可能要花50.5億,相當於發行的時候是一個很好的市場產品,後來利率低了,是超值了。

對機構來說,高流動性的吸引力更大。而對普通個人來說,這樣的吸引力卻相對有限。長期關註銀行市場的譚先生認為,30萬的起點,即使比同期基準利率提高40%,一年期也才3%多一點,“還不如買國債,每年還能有5%多的收益”。

雖然今年以來,央行兩次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為2.25%,但多數銀行為了留住存款,一般會上浮20%-30%。而一些理財產品收益率雖也隨行就市有所降低,但是對於普通居民來說,“剛性兌付”的觀念依然存在,再加上如今火爆的股市,大額存單的真正“優勢”也不那麽明顯。

至於未來大額存單在哪里轉讓,目前還並不明確。但在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教授蔡榮鑫看來,真正交易是很容易的,但是交易之前“要把規矩想清楚”。未來也可以在銀行間拆借市場進行交易,關鍵是這樣做之前,要想清楚“銀行能不能承受”。

銀行必走之路

定價能力,會決定“到底哪些銀行會脫穎而出”。

目前,已有9家銀行的大額存單產品落地,但在期限和規模方面,則不完全相同。

根據建行官網發布的第一期產品說明書顯示,建行發行的個人大額存單和機構大額存單均為1年期,利率為3.15%,其中個人CD規模100億,企業CD為200億元,計劃於6月15-19日發行完畢。

工行的一位客戶經理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工行推出6個月和1年期大額存單,6個月期限為2.87%,比其他銀行的6個月期限稍微低一點,1年期利率也為3.15%,與其他銀行持平。

6月15日一早,南方周末記者走訪了幾家位於廣州越秀區的銀行網點,已經發行大額存單的各個銀行均沒有對此做出明顯的宣傳,反而是交通銀行旁邊的平安銀行在門口及大堂里,打出了兩年以下定期“存款上浮40%”的標語,而且起點僅為5萬。

“其實銀行很不願意做,但,不做又不行。”一位國有銀行內部人士稱,“如果別人有,我沒有,我就失去了這個存款;如果別人有,我也有,我們就站在同一個平臺上。”

事實上,在利率市場化的過程中,所有銀行都將經歷一次次的陣痛,銀行獲得資金的成本將提高,現有的利差空間將進一步壓縮,從某種意義上說,大額存單的推出將倒逼銀行按照市場規律辦事。

如何確定大額存單的利率、期限,如何以最經濟的價格獲得資金,這是擺在每家銀行面前的問題,

“對銀行來說,這是革命性的。”一位在股份制商業銀行從業多年的人士稱。

他分析,大額存單推出後,讓市場決定利率,而不是銀行壟斷,肯定會侵蝕一部分銀行利潤。相同的情況下,大額存單利率肯定要比小額存單利率要高。

而目前存款利率上浮40%的資金價格,對銀行來講,已經是一個很大的成本。但銀行肯定不會讓所有人都享受這麽高的利息,所以對優質客戶,銀行給的利率肯定要高一些。

興業銀行在給南方周末記者的書面答複中稱,大額存單作為新的業務品種可能對目前部分存款產生替代效應,但現階段替代效應有限。大額存單對客戶起點金額要求較高的特點,有利於商業銀行加強流動性及期限管理。

短期來看,對銀行來說是“利空”,銀行的資金成本肯定會上升。但是長期的影響卻是“利好”。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分析,大額存單會使商業銀行的司庫成為指揮銀行業績的重要指標。

“商業銀行的經營自主性會得到極大的提高。”他認為,今後商業銀行所有的業務,都會簡化為資金的價格,價格決定了這個業務賺的錢多還是錢少,司庫也有能力管理資產的收益和定價的水平。

銀行的定價能力,會決定“到底哪些銀行會脫穎而出”,“這才是銀行未來的關鍵。”魯政委說。

目前,銀行的定價能力實際上已經在慢慢地形成。而央行的一系列政策,也為逐步實現銀行自主定價提供保障條件。

未來利率市場化一定會形成,央行總的思路肯定是想把利率降下來。每一次央行降息後,存款利率上浮的空間是在加大的,“這相當於給了銀行一個過渡,讓銀行慢慢地適應利率降低。”上述國有銀行內部人士分析。

在銀行過渡期間,通過大額存單讓銀行逐步適應市場化利率,形成自主定價能力。這個過程中,雖然看似銀行的資金成本上升,但是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教授蔡榮鑫說,“要註意,這次推出大額存單,是在兩次降息之後,所以降完再升,銀行的成本也沒升太多。”

而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銀行的風險意識比過去大大提高。“據我所知,一些珠三角的商業銀行對一些小額貸款的利率都快達到了4倍的基準利率。”蔡榮鑫說。

他分析,從宏觀角度來看,是用“市場化的方式逼著銀行往前走”。他認為,目前倡導的“轉型升級”“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都需要資金,但是銀行肯定不可能支持這種初創的企業,所以提高社會的直接融資比例。當銀行反應過來的時候,也會做出一系列的改變。

大額存單推出後,促進利率市場化,也會促使資金回報和風險對等化。董博欣認為,現在一些中小企業融資成本非常高,與銀行天然的“嫌貧愛富”屬性相關。

他認為,對銀行真正的影響,並不是利潤被壓縮,而是讓銀行回歸市場。“這樣一來,好的銀行成本雖然低,但客戶量大,差的銀行,通過提高成本仍然可以獲得資金,而不是像現在大家就是拼命地拉存款。”

過去,銀行已經習慣了高額的存貸差,而現在銀行逐漸“走向市場”,“過去的好日子已經一去不複返了”。

利率市場化“臨門一腳”

很可能在今明兩年就完全放開存款利率。

多位業內人士稱,大額存單實際上是中國利率市場化進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算是利率市場化的初步嘗試”,是實現存款利率完全市場化的重要過渡。

從2004年10月開始,銀行貸款利率下浮0.9倍,直到2012年6月,貸款利率下浮0.8倍,同時存款利率才允許最高上浮10%。此後,在2013年7月貸款利率完全放開。但存款利率一直維持不變。直到2014年11月,存款利率才可以上浮20%,至2015年5月,存款利率最高可上浮50%。

在蔡榮鑫看來,這種改革的力度和進程遠超過他的想象,“過去十多年一直在說的事情,在這兩年一下子有了很大的推動。”

大額可轉讓存單,其利率完全由銀行根據市場情況自主定價。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大額存單的推出,讓利率市場化僅差“臨門一腳”。

郭田勇說,利率市場化估計也會很快就完成,很可能在今明兩年就完全放開存款利率。

2013年12月,銀行推出同業存單,在銀行與銀行之間進行短期的資金拆借,利率也是由市場定價。而這次大額存單實際上是面向個人、非金融企業和機關團體等推出,範圍更廣。

“同業業務是一個抽象意義上的鋪路,讓銀行司庫體會到負債是可管理的,但二者還是有很多差別的。”魯政委說。

實際上,大額存單在中國並不是新鮮事物。早在1986年,交通銀行、中國銀行和工商銀行就曾嘗試發行大額存單。在隨後的1989年,央行出臺了《關於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管理辦法》,規定CD最高利率上浮幅度為同類存款利率的10%。

在當時,央行規定的CD面額相對來說較小,個人存單最低為500元,企事業單位的存單面額最低為5萬元。因為利率高、面額小,受到當時市場的熱捧。

但隨後,因為市場環境不完善,出現了諸多問題,如存貸款利率倒掛、偽造存單等。1996年11月11日,央行重新發文規定,提高個人CD面額為1萬至5萬元,企業CD面額為50萬至500萬元。但在1997年4月,CD就被央行叫停。這一停便是近20年。

在魯政委看來,1990年代取消CD,“最主要的原因是存貸比的要求,再就是當時CD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說是叫CD,但是換言之,有點像現在的保本理財”。

從國際經驗看,美國、日本等國家在存款利率市場化的過程中,都曾以發行大額存單作為推進改革的重要手段。多位市場人士分析,此次重啟大額存單,也正是利率市場化的必然選擇,為全面放開存款利率上限鋪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958

擔心"存單變保單"? 銀行賣理財需要錄音錄像了!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5-15/1005091.html

不知從何時起,去銀行存錢也成了一件"艱難"的事情。近幾年,各地"存款變理財產品"、"存款變保險"的事時有發生。不過這樣的玩法以後可能行不通了。5月13日,銀監會發布了《關於規範商業銀行代理銷售業務的通知》,不僅要求銀行只能代銷持有金融牌照的金融機構發行的產品,還專門就誤導銷售做出了規定,概括起來就是:代銷產品只能在專門的區域銷售,還需要錄音錄像。

__.thumb_head

每經記者 施娜

不知從何時起,去銀行存錢也成了一件"艱難"的事情。

本來是到銀行存款,最後卻購買了稀奇古怪的理財產品或是保險。近幾年,各地"存款變理財產品"、"存款變保險"的事時有發生,導致不少投資者錢包受損。

類似的經歷,《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曾有過。記者有一次幫外婆去銀行存定期,雙腳一踏進銀行營業廳的大門,還沒到銀行櫃臺,一名穿著工作服的人員便上前來詢問辦理什麽業務並推銷其"**分紅"產品,在多次表示不需要的情況下,該工作人員仍"苦口婆心"地不停勸說,存銀行定期利息低,我們這個利息高。

不過這樣的玩法以後可能行不通了。5月13日,銀監會發布了《關於規範商業銀行代理銷售業務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不僅要求銀行只能代銷持有金融牌照的金融機構發行的產品,還專門就誤導銷售做出了規定,概括起來就是:代銷產品只能在專門的區域銷售,還需要錄音錄像。

誤導銷售時有發生

 

近幾年,"存款變保單"、"存款變理財產品"等事件時有發生。

據西部網2016年1月報道,2010年,寶雞市的張女士,在一家銀行網點存錢時,銀行櫃員建議她辦理另一種利息較高的"存款"方式。結果,"存的錢"變成了保險,沒到期提前支取的話,30萬元本金只能拿回28萬。

如果說存款變成保險還能勉強保本,但如果買成了分級基金,就沒那麽幸運了。據《河南商報》2016年3月報道,2015年6月,鄭州市民曹女士到鄭州市中原路上一家銀行存錢,在排隊等待的過程中,銀行大堂里作宣傳的某證券客戶經理高女士鼓動其購買了一款國企改B基金產品。

隨後股市一路大跌,半年之後,曹女士的1萬元只剩下3000多元。對炒股一竅不通的曹女士表示,根本不知道自己買的是基金,更不知道這是高風險產品。而更讓人驚訝的是,該客戶經理高女士對"國企改B"產品也並不了解,她說,只是當時股市行情很好,很多朋友都在這個產品上賺了錢,她也就推薦給了剛剛開戶的曹女士。

而以記者上述親身經歷看來,一些穿著正規制服的工作人員,很容易讓部分不明真相的老百姓誤以為其就是銀行工作人員。很多銀行網點設有大堂經理的座位,這些推銷保險的工作人員也經常會坐在那個位置上。

對此,《通知》相關條款規定,商業銀行不得允許非本行人員在營業網點從事產品宣傳推介、銷售等活動。

監管出拳 "雙錄"勢在必行

近年來,隨著商業銀行代理銷售業務快速發展,部分商業銀行出現誤導銷售、未經授權代理銷售、私自銷售產品以及與合作機構風險責任不清等問題。

雖然早在2年前,2014年4月初,保監會曾出臺銀保新規--《關於進一步規範商業銀行代理保險業務銷售行為的通知》,對投保年齡、從業人員引導、產品宣傳及猶豫期等方面進行了調整,其中就包括禁止銀保駐點銷售。但侵害消費者權益的事情依然存在甚至一度成為輿論的"聚焦點"和信訪投訴的"重災區"。

為整治亂象,5月13日的《通知》明確規定,商業銀行應當建立健全代銷業務管理制度,由總行對代銷業務實行集中統一管理。

同時,《通知》強化了對代銷產品銷售環節的監管要求。一是商業銀行應當對客戶風險承受能力進行評估,只能向客戶銷售與其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代銷產品;二是要求商業銀行告知客戶代銷產品的發行機構、產品屬性、主要風險和風險評級等信息,充分揭示代銷產品風險,不得采取誇大宣傳、虛假宣傳等方式誤導客戶購買產品;三是商業銀行不得將代銷產品與存款或其自身發行的理財產品混淆銷售,不得違背客戶意願將代銷產品與其他產品進行捆綁銷售,不得為代銷產品提供直接或間接、顯性或隱性擔保等。

《通知》要求商業銀行通過營業網點開展代銷業務,應在專門區域銷售,銷售專區應具有明顯標識,並根據相關規定實施錄音錄像(也就是銀行人士所說的"雙錄"),完整客觀地記錄營銷推介、風險和關鍵信息提示、客戶確認和反饋等重點銷售環節。

此前3月16日,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在人民大會堂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2016年底之前要求主要的、有條件的商業銀行要全面推開理財產品"雙錄","'雙錄'可以加強銀行投資產品的全過程管理,更好地治理銷售誤導問題,也有利於提高消費者的風險意識。"

"雙錄"效果如何?記者這里有一組數據,廣東試點一年,誤導銷售投訴減少一半多:

廣東銀監局在轄區內較早開始推行全部銀行機構實施高風險理財及代銷產品銷售"雙錄"措施。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廣東銀監局轄內13163個銀行網點全部啟動"雙錄"。"雙錄"實施以來,實現"兩降一升",即理財及代銷業務誤導銷售的信訪投訴同比下降56.25%,銀行代理保險業務的平均退保率同比下降7.95%,銀行理財、代銷業務客戶滿意度較實施"雙錄"前上升7.52%。

 
  • 每日經濟新聞
  • 姚茂敦
  • 每經記者 施娜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977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進一步擴大大額存單發行主體範圍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10月20日發布《關於進一步擴大大額存單發行主體範圍的通知》稱,為進一步推動大額存單市場發展,逐步擴大金融機構負債產品市場化定價範圍,有序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現決定將大額存單發行主體範圍進一步擴大至2016年9月底以前發行過同業存單的自律機制核心成員與基礎成員,機構個數新增39家(具體名單見附件)。目前可發行大額存單的機構已達353家。

通知表示,自律機制將繼續監測評估大額存單發行交易情況,充分發揮行業自律和協調作用,促進大額存單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維護公平有序的利率定價競爭秩序。

附名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64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