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影響我非常深的兩本好書 巴黎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3773

巴黎:


幾天前開始看芒格的《窮查理宝典》,非常高興這不是一本投資工具書,因為"證券分析"已經令我忙過不堪。

第一眼就發覺非常奇妙,因為作者全書都在說兩個概念,多於一般的投資技巧,而巧合兩個都是自已多年一直希望增進的知識領域:

1. 我們的世界是一個整體系統,而非分割;
2. 我們的心理存著很多缺陷。

李路在中文版序說,芒格是首個在二十年前提出系統思考學說的人。巴黎不知道是否,但是我也是在多年前前看過一本影響自已很大的類似書,這本書叫"第五項修煉",The fifth discipline,是一本有關系統學說的書。

這本書引導巴黎分析事情會以一個綜錯交替的整體而非獨立分割直線方式進行,因為前者才是我們現處的真實的社會。

書中舉出很多因為獨立分割看事情產生的社會悲劇,作者非常推崇"道德經",也提到第六十四章節,我看完全書,也愛上了道德經這一章,之後就成為自已的人生目標,我的站內也常常提到這章的其中幾句---------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慎終如此!

另 一本是Stanford University  Philip G. Zimbardo教授的 Psychology and Life的 中譯本,由游恆山編譯,書名叫"心理學"。這本書令我認識人類、或所有有機體的天生的限制,或因求生本能引致的心理盲點,這種人性心理盲點給人類的災難的 例子都很活生生。
雖然這本書非常厚,接近三吋,但因為例子非常有趣,例如有一種蟲,是可以透過吃下另一條蟲,而得到它的知識,有這些例子,看這本書就不覺得很困難。

很多人說芒格的《窮查理宝典》很難看得明白。以往我遇到這種問題時也曾經懷疑自已是否有閱讀困難,後來我問問幾個愛閱讀的朋友的經驗,又看完那本"心理學",知道那是很正常才安心。

巴黎看書時非常渴望了解作者為何有他自已的結論,多於那個結論。所以很多時就不知不覺把書內引另一本書的引文的書也買下來,這才令我知道作者的思路。久而久之,自已就買到成屋書。

如果你沒有看過一些有關系統思考學的書籍,例如上述的"第五項修煉",或另一些有關於心理學的書本,你可能不知芒格有關這兩方面對投資的關連的思路,他的想法的基礎,與及結論是否有說服力,或者有關的限制,你便會失去很多看芒格的書時應有的樂趣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62

投機心法 / 好書介紹 分析員的告白

http://albertanalyst.blogspot.com/2010/10/blog-post.html

當一個人在接觸一堆有關投資的書籍,聽取一大堆投資理論,甚至在市場內測試一段時間後,很自然便會進行一個消化的過程,再跟據各自的情況而發展適合自己的方法.

值得注意,即使是很多人認識的"Fundamental Analysis(FA)"和"Technical Analysis (TA)",是有各自的優點和限制.而問題的精結所在處是那一套方法適合自己,而非那一個方法是好還是壞.更重要的是 ---> 自己對一個方的學藝有幾精??

再提升一個層次的話,便是集百家之法後漸漸悟出自己獨特的一套投資(投機)心法和操作手法, 並且看破人為的界限(Boundary),這亦是宗師級人物的必經階段.

目前來說, 筆者時常運用到以下的方法:
- Top-down的宏觀大局分析
- 反向人群心理的操作(只低限度是Avoid the Crazy Crowd), 這方法通常不會錯得太離譜
- George Soros所常用的Reflexivity
- 所謂的個股Fundamental Analysis
- 間中看下Chart, 但僅是作參巧
- 一些交易操作方法, 包括"Position Control","Cut Loss / Stop Gain","Exit Strategy"

有一點可以幾肯定, 市 場內的資產價格通常是高於或低於所謂的"Fair Value",而這個所謂的"Fair Value" 仍是動態的(Absolute Fair Value是不太可能的). 再看深一層,一切事情都是變幻無常, 而且往往是由人的心理(Psychology)變化所推動.


以下是一些筆者時常會翻看的好書,可能你們亦用得著:
- Trading Rules: Strategies for Success (William F. Eng)
- The Alchemy of Finance (George Soros)
-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系列 (安德烈•科斯托蘭尼)
- Investing the Templeton Way (Lauren Templeton)
- The Education of a Speculator (Victor Niederhoffer)

當然,"Warren Buffett"的"Letters to Shareholders"亦是值得各位去閱讀和思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93

好書介紹 巴黎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5338

巴黎:

今天意猶未盡,寫多一篇文,不過是介紹好書的文。

巴黎還未看此書,但和看戲頭、看股票初步資料、看其它Blog主 文一樣,巴黎習慣先了解一些基本事實,如果戲頭也不認真、一支股票沒有基本的財務能力、Blog主說一些違背基本面、例如不勞可獲的話,我一般都不會繼續 下去。當然我"或"可能會損失一場好戲、一支之後大升的股票、一些創見,但是我認為如繼續,我損失的時間、金錢、心智的一般機會還是會較大點!

看完這本2000年出版的書序,我就被吸引了。

我 常常聽到有些Blog主說,基本分析法和投機法是可以互相配合、共用,而沒有矛盾。巴菲特說,價值投資是一個既念,這不關乎IQ有多高,學歷有多好,明白 者數分鐘就曉,不明白者永遠也不能。是的,要明白基本分析是和投機對立的道理,我並不知道實際有幾難,因為我一開始就明白。

但是我還是確信,即使你現在未明白,就好像你年少時不明白做人為何要勤力的道理一樣,你仍然能透過不要懷疑而去確信這些老生常談的道理去豐富自已的投資財富!

價值投資法

  一百五十年前,米爾(John Stuart Mill)在其《政經學原理》(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中假設:資產價值的漲跌是基於人類異想天開的天性。當價格上漲時,大眾視之為獲利的機會,進一步推高價值,並應驗自我實現的預言。價格下 跌則可激發相反但類似的反應。米爾寫道:「人類的性格本身就容易導引出其所期望的效果。」

  股票漲跌通常沒什麼道理,不過是由恐懼、激情 與貪婪所推動。儘管有缺陷,卻也是我們自己能了解的人類情感。華爾街這種喜怒無常的拉鋸戰提供了巨大的獲利機會,尤其是一家公司的價值被錯估時。幾年前, 人們根本不敢以本益比11倍的價格買進默克製藥(Merck & Co.)或是嬌生(Johnson & Johnson)的股票。投資人於英特爾(Intel)的本益比達12倍時避開該股,在思科系統(Cisco Systems)股價24美元殺出,而且根本沒人敢擁有像富國銀行(Wells Fargo)這種高達75美元的銀行股。

然而到了1998年,如果投資人在上述股票的股價高達4倍、本益比躍升30倍時仍未搶進,那簡直是「暴殄天物」。 一旦你了解華爾街只不過是我們自己的化身,就已經邁出了長期成功的第一步;第二步則是掌握它。

  本書的主要任務是告訴你如何掌握華爾街。 只要運用「價值投資法」(Value Investing),你即可坐擁華爾街。價值投資法於1930年代中期被提出,常為世界上許多最偉大的市場專業人士所採用。包括巴菲特(Warren Buffett)、史勞斯(Walter Schloss),加百列(Mario Gabelli),普萊斯(Michael Price),內夫(John Neff),坦伯頓(John Templeton)及索羅斯(George Soros)等等,他們以廉價買下公司的方法已經證實是史上最成功的選股工具。

  有了價值投資法,等於擁有神奇的煉金術,可運用它點石成金,你可以買進全世界最受歡迎公司的股票,並坐享其成。同時,由於你不願支付不合理的高價,你的利潤必定會相對提高,所面臨的風險也會相對降低。

   然而時至今日,依然沒有人認真地把價值投資當成重要的紀律,反而相信金融業所宣稱的投資是一種難以捉摸、複雜的事情,你不應該親自參與、更不應該深入了 解,這種論調使得投資人成為自己情緒的犧牲品。雜誌標題引誘你購買「當前十大好股」,而券商則精心設計,讓你換股票比換舞伴還快。投資業界從未領會到單純 性的可貴:只要以低於1美元的價格買進價值1美元的資產,然後耐心抱牢持股即可,簡言之,投資並非是快板的華爾滋。不幸的是,緩慢而穩定的成功並不吸引 人。

  現在是採取價值投資最好的時機。今天有近半數的美國家庭參與股票投資,然而其中絕大多數在規劃其股票投資組合時所展現的耐性,甚至 還不及做飯、渡假與買衣服。長達十五年的多頭市場使得投資人相信,沒有必要花時間小心翼翼地做研究,而且再高的股價都有人追高。如同在1987年、 1970年代早期,以及喧嚷的1920年代,以預期未來獲利會增加而買進股票的成長投資法(growth investing),已經取代了謹慎的投資法。就像所有的壞習慣一樣,對於所有的投資人而言,類似的不幸後果將會一再的重演。

  過去二十年的研究發現一再顯示,股票會隨著時間緩慢上漲。這個發現是簡單而明白。下述七項訓誡所傳達的理念也是同樣清晰:

 1. 殺進殺出導致利潤不佳。將手中持股拼命殺進殺出以追求快速獲利是無法戰勝市場的。你的投資組合更動越頻繁,落後市場的幅度也越大。

 2. 唯一能戰勝市場的鐵則是同時考慮價格與價值。算出一家公司的真實價值,並在該價位之下買進,如此你的利潤幾乎可以超越其他的投資人。

 3. 一般公認的分散風險法則應該不予考慮。隨便挑個十來支股票以「保護自己」獲利必定不佳。同樣地,單位平均成本法(dollar-cost averaging)與嘗試錯誤法(trial-and-error approach)只會帶給你二流的獲利。

 4. 依技術指標買賣不但毫無幫助,反而容易導致利潤受損。從未有人發明出一套能在市場中衝鋒陷陣且持續有效的方法。在購買前先行評估一家公司才是無可取代的方法。相反地,若是忽略公司的價值與優點,則容易使投資淪為賭博。

 5. 不計代價避免受到「資訊」魔力的擺佈。要在這場業界的遊戲中勝出,就不應理會所有的循環性預測,如經濟、利率、盈餘與股票等。

 6. 只需公司公佈給投資大眾的財務報表,即可成功獲利。許多價值投資人仰賴年報、計畫書與代理委託書(proxy statements)。

 7.  評估一家公司所需要的大部分資訊皆可在網路上免費取得。現在個別投資人隨手皆可獲得與傳奇基金經理人相同的資訊。

   市場向來高低起伏。投資人應該謹記,要獲利100美元,平均要忍受40美元的虧損。除非你注意到價值,否則這種進兩步退一步的過程可能會很痛苦,然而實 際上大部分的投資人不曾注意價值。儘管有研究結果的訓誡與明顯的趨勢,多數人均未能為週期性的損失作好準備。股價大多呈現長期穩定成長的趨勢,而經濟與生 產力的持續成長,會帶動美國公司的實質價值穩定成長,並進而推升股價。有太多美國人固執地把投資視為當今世上的點金石,他們深信今日所購買的股票,在退休 時會神奇地把他們變成百萬富翁。在這些美國人身邊圍繞著成長型投資人,大力鼓吹現賺100美元的方法。他們對風險實在太大意了,這簡直是以盲引盲。相反 地,價值投資人所尋求的方法是,如何賺進100美元同時規避40美元的虧損。

  本書綜合所有價值投資法的主要法則,並闡釋如巴菲特等許多 傳奇投資人用以建立其王國的方法。首先我會概述價值投資法的主要議題,然後再舉例證明,無數的基金經理人依循此法獲得成功;稍後我會透過數章篇幅教你如何 以投資價值來評估一家公司;最後我將說明如何建構價值型股票(value stocks)的投資組合。在附錄中,我會列出個人特別喜歡的網站,你可以上網免費取得有關公司與股票市場的資訊。

  我確信本書將有助於 你掌握自己的未來,透過謹慎與睿智的投資以提高獲利表現。這裡所提出的投資法則是超越時間的,可以協助你走過多頭與空頭市場。不論你買進網路股、奇異電器 (General Electric)、新力(Sony)、Duke Power或者是伯利恆鋼鐵(Bethlehem Steel),都一樣適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04

一本幫助你將金融業納入能力圈的好書 孫旭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d5d75d0100pnfr.html

一本幫助你將金融業納入能力圈的好書

——評《金融長尾戰略》

(本文發表在《證券市場週刊》2011年第7期)

 

對投資者而言,金融企業的重要性與日俱增。不久前,巴菲特為自己挑選了一位接班人——托德·康布斯。康布斯之所以能在眾多的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有一種觀點 認為康布斯專注於投資金融行業,且業績斐然,用價值投資的術語來說,金融業在他的能力圈範圍內。與此同時,金融業在很多國家都是市值最大的行業,伯克希爾 資金規模龐大,掌管其投資業務必須對金融行業有深入的瞭解和超常的防範風險的能力,從這個角度來看,康布斯是再合適不過的人選。

然而,投資者不可能都像康布斯一樣有過在金融機構工作的經歷。其實,巴菲特本人也沒有在保險公司工作過,但他對保險行業的瞭解無人能比,他只是善於學習而已。如果您也想將金融業納入自己的能力圈, 杜麗虹博士和姜昧軍先生的新著《金融長尾戰略——金融創新的長尾風險與後全能銀行時代》是不可多得的好書。

這本書從對次貸危機的回顧開始,闡述了金融創新時代中小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應對策略,以及金融創新時代的產融戰略。書中有大量的案例和紮實的分析,主要觀點令人信服。

本書的特色在於對風險的認識。作者認為,「金融創新本身就意味著風險,而且是那種平常看上去很安全,但由於人們對它的認識不足、準備不足,所以一旦爆發就 會導致巨額損失的風險,我們將這種風險稱為『長尾』風險。」與長尾風險相對的是「短尾風險」,即發生頻率高,但每次損失有限,從而可以對總體損失進行相對 準確估量的風險。

從書名來看,作者顯然認為對長尾風險的防範更為重要,這與巴菲特的觀點一致。巴菲特曾經這樣說,「我們需要天生就能識別和避免嚴重風險的人。我把它們用斜 體標了出來『包括以前從未出現的風險』。我的意思是說隱藏在投資策略中的某些風險不能被現在金融機構通常使用的模型識別出來。」

一段時間以來,A股市場上銀行股一直是投資者爭論的焦點。有人認為銀行股被極度低估,也有人認為其股價尚未完全反映風險。我發現,多數人將關注的焦點放在了房地產貸款和地方融資平台貸款上,分析如果短期內房價下跌一定幅度銀行當年的利潤會怎樣。這種分析當然是必需的,但還不夠。

作為價值投資者,我們必須用長期視野來看問題,銀行股的估值也是如此。很多重倉銀行股的投資者當初買入時可能沒有想到銀行股會低迷這麼長時間,然而這又不 足為奇,畢竟按格雷厄姆的名言,市場只有從長期來看才是稱重器。因此,關注銀行股的長期前景,關注其未來發展戰略,關注其對待風險的基本態度,對投資者而 言是必修的功課。

本書的作者是以長期視野來看待銀行業風險的,「中國金融機構的長尾風險更大……信用卡和個人住房抵押貸款等消費信貸業務也面臨同樣問題,從中國台灣地區到 韓國都出現過信用卡的泡沫和危機,美國歷史上也出現過多次住房抵押貸款危機,中國也難以逃脫這些危機,只是風險的積累需要時間——從新興市場看,信用卡泡 沫的積累至少需要六到七年的時間,中國地域更廣,積累所需的時間可能更長,但無論怎樣,在上述風險充分釋放前,再低的違約率也不能反映真實的風險。」

可貴的是,作者不僅提出了問題,還給出了解決方案——現代金融集團業務構建需要遵循三項原則,即風險隔離、資本獨立和有限協同;中小金融機構的生存空間在於精準的定位,大膽地摒棄傳統的大而全的業務模式,從金融價值鏈的一個環節入手,聚攏行業資源、成就「金融新貴」……

其實,不僅是投資者,金融機構的管理人員讀此書更會開卷有益。不久前,我在一篇報導中看到了這樣的話:「前 述股份行高管稱,銀行擺脫再融資魔咒實施轉型亦有相當難度。在利率管制條件下,銀行可輕鬆獲取豐厚利差收入,沒有動力轉型去做費時費力的中間業務;部分銀 行希圖增加中間業務收費項目,還遭遇了公眾的抵制而不了了之。」將發展中間業務直接理解成為增加收費,這樣的銀行高管或許還不在少數,該充充電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10

我的十X本好書 ---- 糖糖爵士談採購 老占的博客

http://oldjimpacific.blogspot.com/2012/01/x.html

糖糖爵士Alan Sugar說:採購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採購是零售企業中第三重要的方面。首先是商品,其次是銷售,第三就是採購。如果你購買不當,就沒有生意做了。

在 Alan Sugar 看來,零售界對採購的看法已經發生了令人欣喜的變化。在這一領域中曾經有一種說法,採購都是騙子。雖然有時確實如此,但在他的團隊中,採購不 是騙子,他們講的都是實情。他們會怎麼做?例如,他們會告訴我們的供應商,其他競爭對手對產品的標價,或還有沒有其他的競標者。他們告訴我們的供應商,雖 然不斷有供應商找上門來,但我們總是傾向於把機會留給現有的供應商,同他們保持合作。

如果某個採購是騙子,那他將失去信譽。一、兩次他們也許能混過去,但最終他們就毫無信用可言,就這麼簡單。

長期合作關係  
在 Alan Sugar 所處的行業中,採購人員需要洞察行業環境。拿某種產品的供應商來說,前一分鐘他們還在懇求你購買他們的商品,後一分鐘這種商品可能就會短缺, 你到哪裡都買不到了。你需要與你的供應商建立合作關係,這樣無論市場形勢是好是壞,你都能得到來自他們的支持。但這並不是全部。同樣重要的是保持商務優 勢。

善於談判是門藝術
而這門藝術的秘密何在?對於糖糖爵士和他的團隊來說就是做到根據情況的變化有進有退。何時接受條件?並明白價格是在上漲的。所交易的很多產品的價格都與原 材料緊密相關,如銅,金,鐵和石油,這些原材料的價格都在上漲。所以,採購人員會力圖做到對市場情況非常瞭解,知道什麼才能激勵廠商。對於大部分廠商也包 括我們在內,持續不斷的訂單就是對他們的激勵。換句話說,不要斷斷續續地訂貨,不要到需要的時候才訂。要善於利用訂單,將其當作談判的工具。

如果知道我們要500,000箱商品, Alan 決不會瞎胡鬧,告訴對方我們的訂貨數量只有50,000箱。最好是把我們所有的訂貨需求擺在桌面上,讓他們看到10個月的訂單量。這才能激勵廠商,並能使你獲得最優的價格。

建立長期合作關係是最重要的,而不僅僅是要在談判當天拿到最低的價格。他說:這一點毫無疑問。他從業這40多年來,看到很多年輕人只注重價格,他們經常找 出現有供應商中價格最優惠的,然後換掉以前的老客戶,只為省那幾分錢,還認為他們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結果卻適得其反。這不是節約,絕對不是慳。

有時採購及其助理兩個人就能高效地處理採購需求,你同這樣的人打交道就知道生意會越做越大, 他就見過我的客戶是這樣成長起來的。

然 而,突然間出現了龐大的專門從事採購的專業團隊,糖糖對這種方式實在不敢恭維。這種新結構除了大幅增加費用還能為客戶做些什麼呢?難道他們真認為這樣就能 拿到最優的價格嗎?在大部分情況下,這是行不通的。這不僅僅是個財務問題。在很多情況下,這會引起混亂,因為你往往會因此而受到侷限,決策受到耽擱,發貨 也隨之延誤。 真係真知灼見,難怪王老吉過去五六年同貴州王買薏米,都是10噸10噸咁採購!(全文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57

我的十X本好書 ---- 糖糖爵士Alan Sugar 老占的博客

http://oldjimpacific.blogspot.com/2012/01/x-alan-sugar.html

今個新年唔出門住,我會把呢兩本一新一舊糖糖爵士嘅書一次過睇曬,一本是The Way I see it,一本是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其實,我一直在等才子陶傑寫Alan Sugar,他是最親英的作家,英國乜都好,可是等了幾年,都好似冇寫過,我自己來吧!


Alan Sugar是英國的「政府企業顧問」,佢在1992年曾投書倫敦金融時報表示:「某個名叫Gordon Brown的 先生,指控我在經濟衰退時期發橫財,這話我聽了覺得惡心。我可不曉得這位布朗先生是何方神聖,恕我無知。不管他是誰,他都沒有好好做功課,這位老兄不知道 自己在說什麼。」後來,兩條友仔顯然熟了起來,布朗邀他加入「經濟領袖委員會」,現在又請他擔任政府最高經濟顧問,是「企業沙皇」。
糖糖出身倫敦東區一個猶太裁縫家庭,16歲輟學,用100英鎊積蓄開廂型車兜售汽車天線和錄音機,但他努力上進,成年後創辦幾家科技公司,並從事科技投資,2007年出售英國天空廣播公司BSkyB2008年成為泰晤士報英國富翁榜第92名,目前身價約8億英鎊。糖糖爵士後來主持英國版「飛黃騰達」The Apprentice,聲名更盛,對參賽者時而大聲斥責,時而冷言冷串咀,那句You're fired,幾乎人人耳熟能詳。是英國Donald Trump
The Apprentice中,糖糖爵士提到他所不喜歡的人之一就是滿口胡言的人,No Bull Shit我很佩服他的成就和能夠快速得到問題的根源,也很喜歡他願意承認失敗。呢本書會教曉你:

1.      Know your market
2.      Know your Cost
3.      Have a “Lead-in” price
4.      Negotiate for win-win
5.      Be Persistent

糖糖爵士的成功是在玩市場,玩消費類電子產品。他知道完整的供應鏈和他的競爭對手正在做什麼,也知道大眾市場的想法。他不僅知道自己的成本,但也計算到他的供應商和零售商在底牌及價格方程式,也知道什麼的量和利潤是他的供應商和製造商的Bottomline

什麼是Lead – in? 糖糖爵士在幾乎每一個產品的會有驚人價格,然後一個更高的價格版本upgrade,但仍然是非凡的價值。例如,上世紀單色Mon及彩色Mon分別是199英鎊及299英鎊,成本差異非常低,他發現,大多數人被較低的價格吸引,但購買價格較高的項目。 

入便很多小故事,他的一些交易,他的虛張聲勢,有點像玩啤牌去曬冷。(未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58

Steven Sears版投資者必讀的十大金融好書推薦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205
亞馬遜的博客上,巴倫週刊資深編輯和專欄作家Steven Sears向投資者們推薦了心目中必讀的10本金融類書籍:

1. 《股票作手回憶錄》  作者 埃德文•拉斐爾
Reminiscences of a Stock Operator by Edwin LeFevre
絕大多數專業投資者都認為這是改變他們投資觀的第一本書。

2. 《投機藝術》 作者 菲利普·凱睿
The Art of Speculation by Philip L. Carret
當偉大的投資者揭開自己神秘面紗的時候,你最好注意了。

3. 《逆向思考的藝術》 作者 漢弗萊.尼爾
The Art of Contrary Thinking by Humphrey B. Neill
在讀了這本書之後,你會明白為什麼最聰明的賺錢者反其道而行之。

4.  When to Sell by Justin Mamis (《何時該賣出》無中文版)
你不能只在紙面上獲得利潤Mamis向你展示在做出最難的投資決定時該怎麼想。

5.  Trading and Exchanges by Lawrence Harris (《交易與交易所》無中文版)
從頭到尾的告訴你指令被送到交易所之前、過程中和之後所發生的事情。

6. 《非同尋常的大眾幻想與群眾性癲狂》 作者:麥基
Extraordinary Popular Delusions and the Madness of Crowds by Charles MacKay
對於理解群眾心裡給市場帶來的影響很有幫助。

7. 《羅斯柴爾德家族》第一&第二部   作者:尼爾.弗格森 
The House of Rothschild: Volume 1 and The House of Rothschild:     
Volume 2 by Niall Ferguson
這一系列叢書告訴你世界上第一家巨型銀行和全球市場的崛起。

8. 《金融怪傑》 作者:傑克•施瓦格
Market Wizards by Jack Schwager
有一些投資者要比另一部分更優秀,很多優秀者在這本書中討論了他們的做法和背後的邏輯。

9. 《1929年大崩盤》 作者:約翰·肯尼斯·加爾佈雷思
The Great Crash by John Kenneth Galbraith
那麼多年過去了,而市場其實變化很小。這一經典書籍提供了理解為什麼市場會崩盤的最好例子。

10. 《不落俗套的成功》作者: 大衛·F·斯文森
Unconventional Success by David Swensen
如果你在基金中投資,著名的耶魯退休基金經理告訴你為什麼這可能不是最好的投資方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213

《香港企業併購經典》經典好書! 502的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cee43000101h28h.html

   剛買了馮邦彥寫的《香港企業併購經典》,13元,物超所值啊。全書有28個香港企業併購案例,才讀了第一個就覺得好經典啊!佩服作者能把幾十年前發生的事情能夠比較詳細地寫出來,這得要看多少資料。

   第一個案例是發生在1972年得英資洋行怡和旗下的置地地產換股併購牛奶公司。當時牛奶公司股權分散,有大片土地在城市發展區域,顯然搞牧場的價值根本比不上搞房地產。用格雷厄姆的話就是隱蔽資產的價值,用麥肯錫的話就是不同所有者價值不同。整個併購過程大致如下:

   1、置地地產在報紙上打廣告,要通過2股置地股票換1股牛奶股票,牛奶股票直接上漲40%。

   2、牛奶公司董事會不同意,提出合併後每股收益和股息變少的反對理由。並預計了當年不錯的盈利,還進行了拆股發放大額股息誘發自身股價上漲還擊。

   3、置地公司繼續登廣告反駁,直指牛奶拆股沒有任何價值,盈利實際增長沒那麼高,提示股東收購失敗股價會暴跌。

   4、牛奶公司聘請專家重股自身資產價值,指遠比置地報價更高,且收購並非現金而是隨時波動的股票。

   5、置地公司同樣聘請測量師重估自身資產價值,說自身資產價值更高,換股有利。

   6、牛奶公司聯合其他房地產公司成立新的房地產公司運營土地,並建議拆分獨立上市,認為不需要置地也能運營好公司土地。

   7、置地繼續打廣告,稱收集的股票足以否定牛奶公司上述行動,新地產公司也不有同自己一樣的實力和經驗。

   8、最後越來越多的小股東自己跑去置地公司換股票,置地公司收集到了已發行股票的90%,發動強制收購,牛奶公司退市,董事局主席黯然退位,置地獲得大量發展土地。

   令我驚嘆的地方在於,雙方在併購中還可以大打廣告戰。另外攻擊和還擊的手法都很豐富,拆股、發放大額股息、資產重估、拆分等。最後,小股東居然可以不經董事會或者股東大會同意,自行把手中的實物股票換股,不知在如今電子化交易情況下還可以這樣做到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433

一個指數 一單大案 一本好書 朱泙漫屠龍記

http://johnchrysostom.blogspot.hk/2013/09/blog-post_19.html
2013年9月20日,BDIY升38.00點(2.09%)收1,860.00點。回顧以往六個月走勢,BDIY由2013年6月5日低位801.00點開始上升,那時正是Shibor風暴刮得最烈之際。之後中國進出口持續性上升,中國PMI回穩。到了由2013年8月12日完成調整後由低位996.00點開始爆升。
同期中國政局只有一件大事,便是平西王不厚哥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大案開審。2013年7月25日山東省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宣佈會就不厚哥受賄、貪污、濫用職權案提起公訴。2013年8月22日,薄熙來大案開審,直至2013年9月22日宣判。值得留意的是2013年7月9日滬深300低見2,162.67後回升,2013年9月20日收2,427.32點,升12.24%。
近日有資深金融圈內人向筆者推介一本關於中國影子銀行的書,便是《Inside China's Shadow Banking: The Next Subprime Crisis》。關於這本書,筆者沒有看過故不敢胡亂評論。筆者只希望眾博友留意其出版日期是2013年5月14日!
一個指數,一單大案,一本好書,三者之間可有關係麼?猶記得筆者2012年11月30日拙文《南橘北枳論中國信託業》亦曾分析中國影子銀行,當中曾指出「⋯以2012年9月計,信託公司以投向劃分的三大範圍分別是工商業、基建和地產,三者比例分別是25.06%、23.34%和11.34%,其中工商業範圍內的礦產項目和基建更是增長熱點。⋯現時中國信託業資金有三大來源,包括「非銀信理財合作單一資金信託」(指國內機構投資者(Institutional Investors))、「銀信理財合作單一資金信託」(有點上似當年盛極一時的雷曼迷債)和「集合資金信託」(即國內大款(High-Net-worth Individual (HNWI)))。根據2012年9月數據,三者比例分別是38.34%、29.13%和26.89%。⋯」

追本求源,當今中國經濟政策還脫不了當年鐵面朱的兩稅制和三頭馬車。且讓筆者改天再談這一段源於8964的一段近年中國宏觀經濟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479

【老紀讀書】這個周末可以幫你打發時間的五本好書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07/147560.html

i黑馬
今天是周末,黑馬哥給大家上一盤文化大餐,盤點一下紀中展老師這周讀的書。紀老師是資深媒體人,在北京的讀書圈里很有名氣。他個人的公號每天推送一篇文章,介紹一本自己看的書,再加上個人的解讀。黑馬哥每天看著這些睿智幽默的文字,仿佛帥萌的紀老師手捧一本書,娓娓道來。下面,咱們來看看紀老師本周都讀了哪些書?愜意的周末,我們可以一起來讀呦!


\《盲眼鐘表匠》
昨天和朋友喝酒,他是斯坦福的博士,研究組織行為的,他昨天講了一個段子:斯坦福商學院在MBA畢業時都會有最後一課的傳統,有一年請的是斯坦福商學院的老院長講。此君上臺後就說,“你們過去上的兩年課都是錯的,你們今後如果去了大公司做經理人就努力賺錢吧,別想著去改變去顛覆,企業和人一樣,都是有生命周期的,很難讓一個老企業散發青春,一個社會保持活力是新生兒替代老人來達成的,你所在的企業從出生開始就進入了一個自然生長周期的既定軌道,走向衰落是必然,你們能做的只是在這個基礎上微創新而已,除非你們去創業,但這也只不過循環周期而已。”

恰好,老紀讀的這本《盲眼鐘表匠》也有一些論述,這本書是演化論的入門書籍,進化的核心思想是以“生物適應的起源”為核心。
 
《五十度灰》
這是英國女作家EL·詹姆斯45歲才寫出的第一本書,並且依靠這本書成為了2013年《福布斯》年度作家首富,簡直是一個中年大姐的勵誌逆勢。

這本書讀者大部分都是35歲以上的婚內女性,EL把一個中年女生面對平靜生活時內心的激情與幻想,把婚內女性內心中隱藏的渴望和欲望表現得淋漓盡致。當然,在這方面的題材里,日本的文學與影視作品更是透徹與大膽。

在這里,老紀要對婚內男性喊話,婚姻不是止水,要關註關心關愛你的另一半,無論是精神還是其他,真的要做到且行且深愛,且行且呵護,且行且珍惜!
 
《跑步聖經》
老紀推薦《跑步聖經》這本書,原因是里面的大量方法對於愛好跑步的同誌來說非常重要。最近幾年,大家都關註運動都愛上跑步,但很多人卻不是很會跑步,所以學會正確的方式跑步很重要!

上周在深圳和朋友喝咖啡,號稱“百馬王子”的他走路一拐一拐,膝蓋嚴重受傷;前天在上海和朋友吃飯,過去生龍活虎登山入地的他,如今被腰間盤突出搞得坐立不安;昨晚在北京和朋友喝酒,過去渾不吝的老兄在健身幾年後外形精壯但不敢吹空調、喝涼的。有中醫曾給老紀講過養生,何謂養?如何適度?一動不如一靜。唉,這幾位老兄全是過量運動惹的禍。
 
《創業小敗局》
《創業家》雜誌出版的《創業小敗局》這本書賣得非常好,已經超過同期出來的幾本書。我估計火的原因是更多的創業者希望“用別人的血淚武裝自己”。老紀一直認為成功不可複制,失敗值得研究。

《中國企業家》曾經出過《研究失敗》,如今《創業家》的《創業小敗局》看起來一脈相承,但卻不同維度。過去創業失敗是萬劫不複,很難東山再起;如今創業失敗只是擦幹眼淚再重來,連續創業者眾多;過去創業都是大胸懷、大使命、大情懷,順便賺錢,如今創業都是微創新,小事切入賺大錢;過去創業失敗都是市場不規範的大敗局,如今創業失敗只是自身成長不夠的小敗局。

從大到小,對於創業是件好事,對於創業者來說更是件好事。

PS:創業失敗最常見的兩種模式:
1、資源性創業,也就是說我有什麽資源(比如說政府,比如說客戶,比如說這個那個的),依據這些資源去創業的99%以上都會失敗(即使短期內跑得快);
2、年輕人創業,也就是說不懂江湖、沒有經驗,只有一腔熱血,血仍未冷但事已敗。

創業成功的三個要素:
1、好方向,至少是個百億美金的大行業;
2、好團隊,創始團隊要給力,第一批員工要給力;
3、花不完的錢,至少3年內不用考慮生存問題,一心一意謀發展。
 
《大秦帝國》
很早以前看黃仁宇的《中國大歷史》,第一個感覺就是很震撼,居然可以用這樣的角度來分析中國5000年的風風雨雨。

1、里面提到了為什麽大秦可以一統天下。黃仁宇的觀點是:易於耕種的黃土地帶、能帶來豐沛的雨量的季候風、不可缺少但泛濫成災的黃河(中國必須統一,以便上下遊一起來治水),這三大要素直接或間接地促使了中國要采取中央集權式的、農業形態的官僚體系,而紛擾的戰國能為秦所統一,這些是必要條件。
2、另外,中國歷史長河中農牧業(主流的農業社會和遊牧的少數民族)的鬥爭和混合史也帶來了巨大影響。沒有積累的(遊牧民族)去搶掠有積累的(農業社會),有積累的偶爾也會反擊沒有積累的,求得一個較長時期的平安。當然長城也是這一時期、這一思路的產物。

一位很尊敬的兄長曾強力推薦我閱讀《大秦帝國》,還有一本關於西藏的書。這位兄長從世俗意義上來講絕對是值得稱頌的成功人士,不過讓我敬佩他的不是財富而是他的心存慈悲,讓人見他常有大和尚的感覺。

最近在家帶孩子,找來這套書閑暇捧讀。《大秦帝國》是著名作家孫皓暉歷時16年創作的長篇歷史小說,共6部11卷,504萬字,把秦國從興盛到滅亡的整個過程進行了一個詳盡的全景掃描。我查了查網上的資料,這應該是寫大秦帝國最全面的一本小說。
一提大秦帝國,我們能想到的關鍵詞肯定有:一統天下、尊崇法家、秦朝暴政+二世而亡、陳勝吳廣、項羽劉邦、趙高+指鹿為馬、長城+孟姜女、商鞅變法、焚書坑儒、荊軻刺秦王等等。

2000年來,正統歷史基本上都是按照這樣一條思路走下去的,秦是暴政。哈哈,畢竟之後的歷史是以儒家為主,儒家記錄。
大秦帝國是中國文明的正源,讓中國真正從松散做到了實質性的法理統一。

我前段時間看羅馬帝國,對比大秦帝國。
為什麽一個統一天下的帝國只維持了15年,但它所確立的法理卻千古不廢?
為什麽一個統治了幾百年的羅馬帝國崩潰後,就再沒有凝聚起來,無論是精神還是物理上的?
這值得深究,或許《中國大歷史》的技術觀點能有些解答。


有更多想法,請加入黑馬書友會和書友們一起討論吧!

註明“公司+姓名”加微信zzyyanan,黑馬哥拉你入夥。

本欄目歡迎各大出版社、自媒體人聯系。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