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投資快富》張真卿利用產業界SOP概念將投資指標化 股海投資像出海捕魚準備好就會豐收

2012-1-9  TWM

原本只會到處聽明牌買賣股票的張真卿,在金融、產業和授課三方面的經驗洗禮下,逐漸發展出自我一套成功 的投資心法,並利用量化和指標化,減少情緒影響買賣。
撰文•張弘昌 不少投資人可能都曾接觸張真卿的書,從一九九四年寫第一本書開始,至今已寫了六十餘本著作,範圍包括股票、期權、外匯等,最暢銷的書還曾賣到五、六十刷;此外,張真卿目前還擔任上市公司董事長特助,以及台中科技大學和社區大學投資講師,可說是學理和實務並用。

初見到張真卿那天,正好是冬至,寒流一波一波的來,冷得讓人直打哆嗦,而台股也剛剛創下六六○九低點不久,投資人的心幾乎涼了半截,不過張真卿以他三十年的投資經驗、一副老僧入定的說:「股市的決戰點,就是在空頭,看誰守得住(獲利)。」早在一一年六月,歐債危機和美國債信降評發生前,張真卿就將股票獲利了結,當時指數還在八八○○點上下,不僅如此,他還通知親朋好友和授課學生一起出場,安全度過股災。而這一切看似風光的背後,其實是張真卿一步一腳印走出來的「快富人生」。

擺脫人云亦云    鎖定台積電來回操作受到曾任證券公司董事長姑丈的啟蒙,張真卿很早就接觸股票。一九八四年 就讀大一時,向父母借了五十萬元,買進人生第一檔股票台泥。那時張真卿什麼都不懂,聽人說什麼就買什麼,但 沒想到意外讓他賺了三成,而後繼續在股市橫衝直撞,在出國讀書前,資金增加到一百萬元,表面上看似賺了一倍,但如果對照當時台股從六百餘點漲到一萬點,只能說還是股市的「遜咖」。

拿到國外學位後,張真卿進入台中銀行國外部任職,在實務環境的訓練下,開始擺脫人云亦云的投資想法,不但 對外匯交易瞭若指掌,更對總體經濟開始產生觀念,「我那時最大的成長,就是可以從容抓到大盤的多空『拐點』
。」張真卿舉例說,像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他就發現中國崛起對亞洲其他國家的外銷產生衝擊,於是開始有 計畫性的退場,後來真的發生了亞洲國家貨幣狂貶競賽。

在九○年代這段時間裡,正逢台灣電子股開始起飛,張真卿和專門從事放款的同仁交換心得後知道,科技業的放 款在急速增加,顯示產業景氣蓬勃發展,於是他不買金融和資產等過去當紅的股票,反而開始尋找電子股,後來鎖 定台積電這檔股票。

現在聽到台積電,很多人第一直覺就是「大牛股」,但當時它的股本不過一、二百億元,每年每股稅後純益︵ EPS︶幾乎在五元以上,是典型的成長股。張真卿抓到這個契機,從股價七、八十元開始來回操作,直到一七○元以上才不再追蹤,而這檔個股,總共為他賺進七位數的財富。

「我選擇台積電,有兩個理由,一是董事長張忠謀,他是IT出身,技術扎實;另一個就是晶圓代工是上游產業,景氣下來,受到影響比下游晚,容易察覺。」從晶圓代工成功經驗出發,張真卿再將資金轉戰台積電的合作夥伴日月光,從一九九六年的五十多元,抱到九七年的一三○元,直到亞洲金融風暴才全數賣光,身價一舉突破八位數。

每天注意要聞    剪報好習慣維持二十年事實上,張真卿能比別人早一步抓到電子股的浪潮,除了嗅覺靈敏外,自 身也相當用功研究。見面時,他拿出一堆泛黃的剪貼簿,裡面都是十年前每天看︽工商時報︾和︽經濟日報︾的重 要新聞,並在旁邊簡單註明一些注意事項,這個習慣至今維持超過二十年。

同時張真卿也認真研習基本分析和技術面操作,逐步在這段期間建立起自己的操作系統,後來演化成一套獨特的 成功心法,就是先用基本分析挑選出標的,再用技術分析掌握買賣點。他表示,散戶買賣股票常是憑「感覺」,但 懂得看基本面和技術面後,你才會因為「感動」去買股票。

○一年,網路泡沫席捲全球,投資人損失慘重,張真卿因為操作績效良好,名聲逐漸傳開,被社區大學延攬開課,傳授一些散戶如何進出股票的心法。原本張真卿客氣推辭,但後來腦中浮現「種福田」的想法,讓他決定全力投入,如今社區大學每周日都開課,分成兩班,人數超過百人。

同時間,張真卿也從銀行業轉戰產業界,看到更寬廣的投資世界。他比喻,產業界像廚房,而金融業則是端出來 的菜,以前只看到做好的菜,不知道過程怎麼炒出來,後來在產業界全懂了,他笑說,很多人是用一個角度看投資,自己則是用三個角度,包括金融、產業和授課,於是變得更清楚、更完整。

隨著視野愈來愈寬廣,張真卿的投資方法也更臻成熟,他利用產業界的SOP概念,將投資量化和指標化,並做 成流程和檢查表。例如先用十七項指標判斷大盤多空,決定增加或減少持股後,再陸續用基本和技術分析來執行投 資決策,其中基本面更分成「產業趨勢」、「公司財報」和「願景」(有無故事性)三大方向,技術分析也是用量 化後數目的多寡來決定買賣點,「這樣做能避免情緒主導投資決策」。


因為授課的關係,張真卿逼自己每周要寫新的東西與三、四百位學生和學員分享,無形中養成每天勤做筆記的習 慣,並裝訂成冊,往往一周寫下來,幾乎有○.五公分的厚度,前遠見科技董事李世有就深感佩服,「我們只知道 大量閱讀,但張真卿多了筆記分析和量化投資指標,這是他成功之處。」
量化投資指標    投資零失誤

○二年開始的 十年,張真卿的資產再登高峰,他察覺中國內地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展開,加上得知鋼價漲很凶,於是在中鋼十五至 十七元時分批進場,○四年的三十三元附近獲利了結;接著在○六年以平均三十元成本買進豐興,○八年在六十元 以上陸續出脫,加計其他如正新、全家、統一超的大大小小戰役,以及本業收入,張真卿在四十餘歲,身價就攀升 到九位數,成為少數成功的投資達人。「中鋼和豐興不但有基本面,而且產業趨勢往上,又有故事題材(中國的基 礎建設),最後再掌握技術面買點切入,就是一樁完美的交易。」展望新的一年,雖然歐債問題難解,但張真卿已 經在物色下一個投資標的。目前他持有約五%股票,專門「試水溫」,隨時準備出擊。其中他鎖定的一檔個股是統 一,因為不論從基本面(上游農產品原料成本減少、中國內需成長)和技術面(站穩所有均線)來看,都是一時之 選,只差大盤目前尚未完全翻多,而他也認同同族群的味全。至於康師傅和旺旺,因為來台是發行TDR,透明度 不夠高,因此暫時不予考慮。

「股海投資就像出海捕魚,要先掌握季節變化和魚群習性,才會成功,而不是出海後才慌了手腳。」張真卿對於 他的快富人生,給了這樣的結論,值得投資人再三咀嚼。
張真卿 出生:1964年 現職:理財暢銷作家、台中科技大學暨社區大學兼任講師經歷:台中銀行國外部外匯交易員、美國CME期貨交易員
學歷:美國奧克拉荷馬市立大學MBA、成功大學統計系

投資經歷:30年以上 著作:《30歲前買對股票就像印鈔機》等60餘本著作 職場滾雪球黃金10年
張真卿累積上億身價

1984年? 1990年大向父母借50萬元,買進人生第一檔股票台泥,大賺30%,身價百萬元。

1991年? 2000年1. 台積電:股價70至80元開始來回操作,直到170元以上才不再追蹤,單一股票賺進7位數財富


2. 日月光:從1996年的50多元,抱到1997年的130元以上出脫,身價突破千萬元。

2000年至今

1. 中鋼:在02年以15至17元分批進場,於04年中鋼33元附近獲利了結。

2. 豐興:06年以平均30元成本買進,於08年在60元以上陸續出脫。 張真卿的快富人生4心法
→在進出股票前,先判斷大盤的多空方向決定持股比率,然後根據基本面選出標的,再利用技術分析抓到買賣點
,交易完成後,再進行檢討,讓自己的投資功力日益精進。

1.持股比率要多少 對大盤看法(景氣、資金)2.持股標的選擇 基本分析 產業趨勢
公司財報 營收╱獲利    EPS    P/E    淨值    P/B    股息    股息殖利率 願 景 說故事
3.買賣時點掌握 技術分析(用量化指標決定多空,愈多技術指標看多就買進,反之亦然。)

4.執行╱檢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93

創業公司產品好就不需要PR?呵呵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228/161564.shtml

創業公司產品好就不需要PR?呵呵
南北南北

創業公司產品好就不需要PR?呵呵

“產品好就行,要PR幹什麽?”我不只一次聽見這樣的說法。其實,“唯產品論”、“酒香不怕巷子深”是缺乏基本商業常識的表現。

我的工作與創投有關,因此與大量的創業者打過交道,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絕大多數的創業者,對於PR的理解存在誤區。有的人過分誇大PR的作用,認為它可以讓產品一夜之間引爆市場;有的人則覺得PR是無用的,產品好的公司根本不需要,這兩種觀點都是極端的。那麽,PR的本質到底是什麽?PR對創業者有什麽實際意義?如何通過PR來低成本獲得影響力?結合我的工作經歷,給大家談一談。

filehelper_1488269580224_

產品好就不用PR了?

“產品好就行,要PR幹什麽?”我不只一次聽見這樣的說法。其實,“唯產品論”、“酒香不怕巷子深”是缺乏基本商業常識的表現。

道理很簡單,蘋果的產品好,但每次發布會,喬布斯都會提前兩周把場地租下來,反複訓練演講、斟酌話術;阿里創業初期,馬雲頻繁參加各種節目,好多人都是先知道有個長得像外星人的企業家,才知道淘寶的。

把產品做好,只是商業系統的一個環節,你首先要讓大家知曉你的產品,並且認為你的產品真的好,他才會願意嘗試,而這也正是PR的作用之一。著名風投機構GRP Partners的合夥人Mark Suster曾總結過PR的重要性,我結合中國公司的情況做了一些調整,簡單說說:

1.融資造勢

很多創業者選擇群發BP,但一般都會石沈大海。相反,當投資人在某篇報道上讀到你,或者聽身邊某人提到過你,他主動約談你的幾率就上升了,這種連接顯然是更有效的。如果你的PR做的專業,那麽投資人對你項目本身的了解程度和好感度也隨之上升,從而增加了融資成功的幾率。事實上,創業者通過媒體報道被投資人邀約最後得到TS的例子,非常非常多。

2.獲取用戶

通過曝光,吸引用戶使用你的產品,這也是PR非常明顯的好處。還有一種常見的情況,當用戶搜索你的產品時,如果網絡上關於你的信息很少,他們很可能就跑到競爭對手那里去了,To B的產品尤其需要註意這點。

3.招聘人才

我認識一個做的還算不錯的創業公司,招聘一直做得不咋地,在做了一次融資PR以後,HR突然就收到了好多份簡歷。這年頭,創業公司可以說多如牛毛,但人才是有限的,如果你能夠率先吸引到應聘者,他與你接觸的概率就增加了。

4.合作機會

如果你在這個行業內知名度高一些,產業上下遊的合作也好,大公司的訂單也好,就傾向於你,換句話說,PR為合作提供了背書。

5.團隊士氣

員工其實很願意看到關於公司的正面報道,比如每次過年回家的時候,你的員工再不需要再給親朋好友解釋自己的工作,丟給他們一篇報道或者百度給他們看就好了,在一個知名度高的公司工作,幸福感會強很多。

6.未來的PR

公司越大,PR越重要,參考百度這兩年的境遇。PR是項細水長流的工作,未來當你需要大量的媒體報道時,你現在的媒體關系和輿論構成都是基礎,可不要等到想吃西瓜的時候,才去耕地。

你真的明白什麽是PR嗎?

PR,不就是寫軟文找媒體發嘛;PR不就是開個發布會,告訴大家我有個產品可以顛覆BAT嘛;PR不就是pianren(騙人)嘛......各位創業者朋友請註意!把沒有說成有,把假的說成真的,這根本不是PR。

PR的全稱是“Public relationship”,是營造有利的公眾關系,這是長期的事情,你可以突出優勢、回避不利,但不要只顧短期利益而肆意造假、說謊,最近好多公司曝出問題,其實都是在還歷史的債,具體就不點名了。

好了,如果用一句話總結PR的本質,會是什麽呢?那就是:通過信息的設計和傳播,營造良好的受眾認知。相比廣告的單向信息灌輸,它更註意與受眾的溝通,更潤物細無聲,更低成本。

當你需要用最簡單的一段話介紹你的項目時;當記者采訪你時;當你想讓產品得到大量媒體的報道時;當你的品牌出現負面信息時......你都需要PR。

做PR的6個關鍵步驟 

做好PR不容易,你不要以為不斷的對外宣傳自己有多好就萬事大吉了,搞不好還恰恰起到反作用。從我的經驗來說,一次專業的PR至少分為六個步驟,用一個實際的案例,說一說創業公司怎麽快速把PR這件事做好。

背景:做企業服務市場的A公司

目標:希望通過媒體報道,吸引到投資人的關註

接下來我們分六步來拆解一個專業的PR工作是如何展開的。

filehelper_1488269627834_92

1.細化目標

PR的目標不同,所面向的受眾,設計的內容,傳播的渠道,最後的結果都完全不同。A公司想為融資造勢,那麽你就要把目標細化為: 引起投資機構的關註,尤其是投資方向里有企服的投資機構,並且希望投資機構可以主動聯系。這個目標會用來指導後續的一切PR動作,比如內容的設計要符合他們的話語體系,要提煉出一些key points擊中他們的內心,再比如投放的媒體要能夠精準地傳播給這類投資人,包括要設計好投資人聯系你的路徑......所以做PR的第一件事,是先把目標細化出來。

2.剖析受眾

確定了目標以後,要去思考受眾有什麽特點,怎樣才會被你打動,如何產生你想要的行為。還是A公司的例子,面對火熱的企服市場,你希望建立聯系的投資機構,他們有什麽樣的投資哲學,看好什麽樣的團隊組合,曾經投過哪些相關項目,有什麽投資的忌諱,看什麽媒體,這些都是需要去研究的。把這些信息記錄下來,作為內容設計的素材。

3.設計內容

在剖析受眾的工作結束後,就到了最重要的部分--設計內容。內容的設計需要一定的專業度,比如此時,A公司至少要準備三份內容:

第一份,是整個項目的關鍵點梳理,用於對外的話術,一般包括:市場概述、產業分析、痛點描述、商業模式、競品分析、產品介紹、團隊介紹、發展計劃、財務計劃等,這個部分要參考受眾剖析的結果以及項目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比如涉及到商業機密的部分肯定要回避。

第二份,是一篇具有專業度的融資報道稿件,用於給媒體老師作為參考,這部分的重點在於用讀者的視角把項目的邏輯與亮點呈現出來,讓文章具備可讀性,最忌諱的是把自己的項目一通誇,明天就要顛覆阿里騰訊,這個部分最考驗PR的專業度。

第三份,是關於項目的簡短介紹,甚至是一句話總結。對於商業問題本身,一句話或者一小段話根本沒有辦法呈現完整準確的信息,這樣做是沒有意義的,但在傳播上,這樣做卻意義重大。“ipod,把一千首歌裝進口袋里”以及“ipod,優勢就在於存儲空間非常大,高達1GB,比其他的mp3都要高......”,哪個更能打動你?這個簡短介紹類似電梯三分鐘,關鍵在於用最短的時間調起受眾的胃口。

4.聯絡媒體

在我們把內容準備好以後,才是聯絡媒體的開始,根據目標和受眾的特點,選擇的媒體也不同。在和媒體建立聯系時,你所準備的三份內容,就都派上用場了。事實上,越是有影響力的媒體,越看重你的項目是不是有報道的價值,不要把媒體發稿當成廣告投放,希望直接花錢了事,這是非常外行的表現,你要做的是準確的把自己項目的亮點傳達給媒體老師。比如A公司,它需要為融資造勢,選擇的媒體則重點是創投科技領域的媒體,以及財經金融類的媒體,最好再配合一些門戶綜合類媒體做品牌背書。

5.輿情監測

很多人覺得內容發出去了,PR就結束了,不過這種情況只適用於互聯網出現前的時代。內容發布出來後,你需要關註網絡的輿情發展,人們對你的評論,競爭對手做出的反應,甚至有人的惡意詆毀,這些都有可能導致公關危機的出現,所以你需要在此之前準備一些對策出來,關於如何做危機公關的話題比較複雜,留到以後再談。

6.持續發聲

PR是一件長期的事情,它的成本不高,可以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因此,你可以每隔一段時間就把自己最新的動態發布出來,比如:產品更新、戰略合作、市場動作等,這既是對媒體關系的維護,也能讓你的受眾接收到最新的消息,從而為品牌保鮮。

好了,一次相對專業的PR至少就是有這幾步構成的,不過這里有一點一定要註意,如同做產品和運營一樣,PR也需要“以用戶為中心”,你的目標不同,針對的受眾不同,具體的對策也會完全不同,對客戶做PR以及對投資人做PR,絕對是不一樣的。

現在開始,重視PR

雖然,你沒有辦法確定一次PR動作出來,就一定可以收到12個投資人的邀約,獲得1萬個註冊用戶,或者得到7個重要的合作機會,但PR卻是有可能達到上述效果的。我記得徐小平老師曾在朋友圈分享過一句話,“如果只剩1美元做marketing,那就應該花在PR上”,PR就是一種低成本打響品牌的有效方式,在信息爆炸和產品爆炸的時代,尤其需要引起創業者的重視。

PR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331

【果籽人話】一支螺絲批整衣車40年 「整番好就滿足」

1 : GS(14)@2017-10-09 03:55:03

衣車叔叔在深水埗已開業近十年。



香港小店逐漸被大家所注視,所謂之小,不只是財力,更是面積。余偉祥師傅,又名衣車叔叔,位處深水埗的店面窄長,但整店被衣車所包圍,連通道也只剛好夠放兩隻腳掌,由地下到天花板都是衣車。這裏的衣車有的是在等待衣車叔叔維修的,有的是他回收過來,整理好、補油、換上零件後重新售出。



「多數賣給誰?」我們問。衣車叔叔說:「現在多像你們這樣的學生來買,來學。你想想在我這邊買比較平,剛好合你們這種用一兩次就夠的心意。又或者主婦來買做DIY,始終我這裏開得久有點信譽,他們都知道這邊賣(衣)車都特別耐用。」



維修衣車的工具十分簡單,只要一支螺絲批。

店舖裏放滿了等待維修的衣車。

衣車叔叔每天都坐在店舖門前維修衣車。

既然耐用,那衣車叔叔豈不是沒維修生意了?他直然,生意是逐漸在下滑的,剛開初時興網上拍賣時,他會在網上賣衣車,現在網上短片變潮流,他又會拍片放上網教人用衣車。但做過種種之後,更意識到對的,這行沒很多前路了。他補充,指的不是順應潮流沒用,是順了潮流,衣車還是沒人用。



店舖內放了近百部不同型號的衣車。

衣車叔叔的桌子看似凌亂,但他卻能從中輕易地找出需要的零件。

衣車叔叔的工作間放滿了不同的配件。

衣車叔叔的煩惱,是大家以後不再需要維修衣車。但對他來說,他還是希望一生也在做。自言未到退休年齡的余師傅,維修衣車四十年,已是老行尊一位,但對衣車的熱情依存在,太太都說,他是(衣)車癡,一天埋頭埋腦不吃不喝在維修一部衣車也會很快樂,然後第二天又再來一次。每天都在重複,像衣車車衣一樣,但他還是很快樂,因為上癮了,多複雜的衣車都不要緊,到了沒法維修的日子,一定更煩心。



家庭主婦和學生也是衣車叔叔的顧客。

師傅維修每一部衣車需要十分細心。

衣車叔叔愛坐在店舖門口維修衣車。

採訪:Terry Wong/ATUM Images攝影:Justin Lun/ATUM Images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925/2016298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340

【京阪米芝蓮】大阪名物章魚燒 兩間新上榜好就腳!

1 : GS(14)@2017-11-13 03:55:55

2018京阪平民米芝蓮共有12間章魚燒店上榜,當中有兩間首度上榜。

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


章魚燒是大阪的代表名物,2018京阪米芝蓮終於出爐!今次的平民版米芝蓮(即車胎人推介)共有12間章魚燒店上榜,當中更有兩間是首度上榜,分別位於大阪市淀川區及大阪新梅田食道街。兩間新上磅的小店都很近車站,如果你剛好去開大阪,都不防試試!


記者:湯珮然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108/202074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16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