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筆論天下:中鋁(2600)盈警的啓示 木石

2008-06-25 AppleDaily


外 遊歸來,這三周的恒生指數雖然變動不大,只輕微下跌了2000點,但各類股份尤其是中資股的變化卻相當大。當中,中國鋁業(2600)的盈利預警最受關 注,有一定代表意義。上周五,中鋁發盈警,指預計08年上半年的盈利將會較上年同期減少五成以上。業績倒退的原因,有雪災,亦有燃料成本上漲等因素。受消 息影響,股價在兩個交易日下跌了超過一成。然而,中鋁發盈警其實不是新聞。事實上,有些投行早前已指出中鋁面對的困難,木石再事後孔明,會浪費時間。只是 木石想指出,中鋁發盈警的背後意義相當重要,值得大家思考。中鋁是行業老大,壟斷了國內的鋁業。從鋁礦土到氧化鋁以至成品鋁,都能一手包辦。理論上,它是 各類工業的供應商,屬於相當上游的行業,應較其他工業用戶擁有更大的議價能力。但實際上,隨着煤及電價的上升,強如中鋁的,也受如此大影響,其他同樣是耗 電大戶的水泥業及其他原材料行業,盈利前景實在令人擔心。不利政策成拋售藉口

上游的壟斷行業受波及,下游的各類工業相信亦不 會好過。若果這些上游的原材料供應商慢慢將成品加價,以減輕成本壓力,那原本已傷痕纍纍的工業用戶,將會百上加斤,盈利受壓不在話下,更重要的,由於各行 各業都要面對這些成本上漲,只有少數能加價的行業能倖免於難,對於整個經濟而言,企業盈利下跌意味經濟的動力下降,影響不能忽視。大家可能以為,只要買入 那些最上游的行業如石油及煤公司,盈利及股價便有保障,然而,這可能是美麗的誤會。觀乎中央政府已出籠的政策如暴利稅及限制煤加價空間等,可以想像,中央 政府是不會坐視,讓油及煤公司獨享通脹的利潤。以現時煤股的估值,任何突如其來的不利政策,都將成為拋售藉口。翻來覆去,都是通脹的問題。現在已不是大家 之前討論的食物通脹這般簡單,隨着電價及成品油價的上漲,全面性的通脹隨時一觸即發,更重要的,通脹的負面影響已慢慢反映在各企業上,以各分析員的盈利預 期來看,市場還未反映這潛在的負面因素,萬一真如木石所言,各企業盈利將受打擊,大市估值向下的壓力非同小可。讀到這兒,大家可能又指責木石過淡。由本欄 開始至今,木石14篇文章中,凡與股市有關的,大都看淡,想來有點過份……只是基礎因素正逐漸轉壞而市場又不盡反映,怎能唱好?木石天生樂觀,深信股票而 不是買地產,才是長線最賺錢的投資工具。然而,食有時、睡有時,大家又不是「芬佬」,何須在大勢向下時急於下注?弄不清可以離場,這是散戶的優勢。跟做人 一樣,要想在股市長存,便得弄清自己身處位置。

隨時離場散戶優勢

寫作是有趣的,無奈木石即將履新的投行要木石避嫌,暫停寫作以免利益衝突。木石還未「搵夠上岸」,興趣與金錢,木石選了後者。在此多謝編輯及讀者這幾個月來的支持,後會期!

http://penandsky.blogspot.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6

筆論天下:蝙蝠俠情意結 陸日勤

2008-07-22 AppleDaily

在 芸芸電影世界的超級英雄,蝙蝠俠在觀眾心目中,擁有一個特殊的地位。我們都相信自己有某種勝過別人的才能,可是,受制於客觀現實環境,沒有機會盡情發揮。 另外,我們對現實社會都有不滿,認為有不公平的地方,可惜,也是因為現實的種種原因,我們沒法靠個人能力糾正不平的事情,惟有默默忍受。如果可以發揮個人 所長,同時,亦可以將自己能力改變社會,伸張公義,是一件痛快的事。在現實世界做不成英雄,走進戲院,看超級英雄電影,將自己代入他們的世界,觀眾至少可 以幻想自己飛簷走壁、警惡懲奸,做90分鐘的蓋世豪俠。

冷靜頭腦有理財策略

超人、蜘蛛俠和蝙蝠俠電影,都可以為觀眾帶來以上 的心理慰藉。唯一令蝙蝠俠成為強中之強,成為長拍長有的票房保證因素有很多,最重要是觀眾的代入感。超人會飛及蜘蛛俠曉吐絲,都有異於常人的能力,與普羅 觀眾有一定距離,蝙蝠俠本身沒有特異功能,靠的是機警冷靜頭腦、先進武器,而令他擁有這兩項優勢的,日勤認為,是蝙蝠俠的個人理財策略。作為一個成功的企 業家,蝙蝠俠已達到「財務獨立」,身家達到一定水平,即使不用上班,已足夠應付日常生活開支、子女學費等。達到「財務獨立」,你可以即時退休,做自己喜歡 做的事,甚麼事也可以。蝙蝠俠選擇了穿着得有型有款,晚間出動去警惡懲奸。蜘蛛俠在日間要應付正職,擔心月底沒有錢交租,連蜘蛛戰衣也要自己拿去洗衣店。 超人也好不到多少,同樣要為口奔馳。如果比較三位超級英雄的戰鬥力,沒有人有答案,難道有錢一定好打些?日勤不敢講,不過,無後顧之憂,做自己有興趣的 事,總較憂柴憂米的,做得更投入,更專業。何等投入,何等專業? 看蝙蝠戰車的懾人氣勢就知。現實中,我們都有自己的願望,未至於蝙蝠俠的那麼偉大,可能是開咖啡店、花店、環遊世界、研究學問或建立自己的生意等,也可能 比得上蝙蝠俠的使命感,例如從事政治工作。大前提同樣是,要達到「財務獨立」,而要達到這目標,需要長時間地累積財富,可能要到十年、廿年甚至更長時間。

財務獨立享受人生

看蝙蝠俠,可以暫時紓解期盼,看這位「財務獨立」的英雄如何盡情享受人生,每集蝙蝠俠電影都大賣的原因,可能與這個「蝙蝠俠情意結」有關。http://penandsky.blogspot.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6

筆論天下:還我「小販價」 陸日勤

2008-07-29 AppleDaily

日 勤近日患感冒,先看西醫、再看中醫。西藥見效快,可以暫時紓緩感冒引發的頭痛發燒等問題,但對抗病菌,始終要靠自己身體的抵抗力,只有中藥有固本培元的功 效,加上進行適量的運動,長遠來說,才是保持身體健康的不二之法。最近,香港經濟也有消化不良的症狀,政府推出110億元紓解民困措施,包括一次過派發綜 援金和學童津貼,日勤認為,這些政策都是西藥,或可有助止痛,但治標不治本。要治本,就要強化低收入家庭的抵抗通脹能力,令他們賺多一點錢。

政策治標不治本

食 物價格較去年增加兩成,但清潔工薪酬卻停滯不前,有人倡議設立最低工資法,迫僱主加人工,日勤認為,這種做法亦是西藥,而且其副作用很大,會減少就業機 會。在「你唔做、有大把人做」的客觀環境下,議價佔上風的始終是僱主,為了避免被老闆剝削,我不打工,買入一些小貨品在街上叫賣,這樣可否維生?日勤認 為,做小販是自立謀生的一個基本做法,而這個行業在30年前養活了不少低下階層。60至70年代,小販在香港街上隨處可見,當時全港有超過30萬人從事小 販行業,佔整體勞動人口兩成多。他們擺賣各式各樣的廉價貨品和食物,包括了衣服、玩具、零食及日用品。戲院門外,就擺賣着煨魷魚乾、雞髀和其他小食。晚市 有炒小菜,也有雜貨攤。經營小販生意所需要的資本低,技能低,賺錢機會多,只要懂得頭腦靈活和勤力,總可以賺點錢應付生計。今日,從事小販的人數只有兩 萬,小販數量大幅減少的原因,並非社會不需要他們。有人將小販的衰落,與經濟轉型混為一談,這是不合理的。工廠北移令製造業職位大幅減少有其實際原因,就 是內地成本低,而香港是工廠北移的最大受惠者,令香港順利轉型至高增值事業。不過,小販行業式微,並不是因為有更優良的零售模式取而代之,式微只是政府政 策迫使。政府故意趕絕小販,無論是為改善市容,還是提高衞生水平,趕絕小販政策又是一種西藥,副作用是扼殺低下階層基本謀生機會,令他們面對今日的通脹, 不得不向政府求助。

扼殺基層謀生機會

趕絕小販的另一個副作用,是減少廉價消費的渠道。廉價日用品供應商,因應付不到大型超市 連鎖店的供貨量和上架量要求,跟着小販一起式微。今日的消費者買日用品,只有到超市買貨品,來來去去是幾隻大牌子,被迫接受所謂的「最抵價」,而沒有機會 選擇小販所提供的真正廉價品。小販行業,不但改善低下階層的收入,也可降低生活開支。組織「格價隊」和急忙派糖的政府,應考慮放寬小販限制。 http://penandsky.blogspot.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0

筆論天下:快樂金融 陸日勤

2008-08-14 AppleDaily


有 錢,不一定快樂。不過,如果有錢是其中一種足以令人快樂的東西,要確保人能對快樂有所追求,就必須確保人對財富有追求之門。近年,金融業好景,求才若渴, 公司自然要出高薪。相反低技術行業,如清潔、保安的工作薪金雖低,但因為政府趕絕小販,失去自立謀生的機會,惟有接受低工資。在此消彼長的情況下,難免令 人感到金融業成為惡霸,阻礙港人由貧變富的機會。在新著《香港溫布頓》中,蔡東豪說港人把茅頭指向金融業,是「找錯了出氣袋」,原因是金融正是最講求能者 居之的行業。他指出,金融機構之間競爭激烈,有必要精銳盡出。

地產壟斷靠政府庇蔭

日勤認為,投資銀行面對每單大買賣,固然寸 土必爭,即使是日常的股票買賣,經紀佣金亦都壓到很低。銀行業亦一樣,彼此間收購合併,連大銀行近年也大幅減少分行,並將後勤基地遷往印度等成本較低的地 方,背後競爭的壓力可想而知。面對激烈競爭,那些個人能力不高、單靠家族背景關係加入金融界的,蔡東豪指出,只能擔當次要的角色而不可能獲委以重任。例 如,派他們到私人銀行部門,希望憑其人際網絡,吸引更多有錢人開戶。至於重要決策權,只可能交給不論家庭背景的有能之士。相比之下,香港的其他經濟支柱行 業,例如地產和服務業,較金融業更依重「父傳子」的世襲制度。在這些一代傳一代的行業,人由低位爬上高位的阻礙更大。他引用《亞洲教父》(Asian Godfathers)一書,指出阻礙港人向上爬的,其實是香港富豪集中發展的行業,例如地產業。這些業務的特點,是受政府保護而得以佔據壟斷地位。這些 業務賴以維生的優勢,是富豪家族與政府之間的長遠關係,而並非靠質優價廉的產品和服務取勝。長遠來說,這些大企業忽略培養人才去提升產品和服務的質素,以 及生產效率。富豪們的大企業不沾手制度開放的金融業,而其地產業到海外或內地發展亦佔不到甜頭,這正顯示他們的強項,只局限於在香港政府的庇蔭下才有所發 揮。

拓金融業增晉升渠道

因此,蔡東豪推論,香港發展金融業,不會令社會整體的晉升渠道收窄,反而有助社會變得更和諧。日勤認 為,金融業晉升機會確實較其他行業多,不過,這不等同發展金融業,社會的整體機會就得以提升。如果將行業之間的互動和時間因素一併考慮,可能出現另一幅圖 畫。下周二再續。http://penandsky.blogspot.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2

筆論天下:你有你快樂 陸日勤

2008-08-19  AppleDaily



在 三線行車的馬路上,你駕駛的車沿着中線行駛,但不知為何中線特別擠塞,於是你左望右望,發現兩邊的行車線卻暢通無阻,你希望切線,可惜,路上劃着雙白線, 顯示交通規則規定在此路段禁止切線,沒法子的你,惟有繼續承受塞車之苦。這個情況是不少港人面對的問題,所指的並非交通,而是追求改善生活時,所面對的困 境。近年,金融業好景,金融從業員的收入遠遠拋離其他行業,例如從事資訊科技的人士,除了一部份被金融機構的資訊科技部門吸納,其餘的面對「雙白線」問 題:希望轉行而不得其門而入。從事其他非金融業人士,如地產、物流、旅遊及零售等,可能因股市暢旺帶來額外需求而受惠,不過,若他們希望「切線」投身金融 業,就受到不少限制。

金融業入行門檻高

每個行業均有其入行要求,金融業的入行門檻卻特別高。高要求來自三方面。第一,是知識 的要求——金融在學校裏是專科,教授的是會計、企業融資、銀行制度和市場理論等專門知識。第二,是經驗的要求——金融業要求的經驗,只限於金融業的本行, 即使某些工序,理論上需要對個別行業了解,例如化工行業的投資分析,理應需要化工科專家加入,但不知為何,金融機構傾向相信,任何行業的企業表現和前景, 都能歸納在財務報表的數字上。他們似乎相信,要求一個了解財務報表的人去了解化工化學,較要求一個化工專家去了解財務報表容易。第三,是牌照要求。證券、 衍生工具、保險、基本投資的從業員,各需要領取不同的牌照,需要通過考試和執業、年資要求等資格。知識、經驗以及牌照限制,令金融業入行門檻提高。金融業 的「雙白線」不但影響打工仔,連企業家要拓展金融生意,如經紀行,也十分困難,同樣面對資金和牌照的規管。要開辦一間新銀行,更是天方夜譚。金融「雙白 線」的形成,有行業特質原因,也有監管因素。有人將金融業塑造成資本主義社會孕育出來的洪水猛獸,貪婪無恥地吞噬社會發展機會。日勤認為,這種說法屬情緒 宣洩多於理性求真。相反,如果說發展能者居之的金融行業,可以令全個社會都能者居之,又未免太理想化。

能者居之太理想化

金融 業發展機會多,是行內人士之福。不過,要了解社會提供個人改善生活的空間有多大,不能單看個別行業,而忽略彼此的互動關係。如果考慮到「雙白線」因素,即 使金融業機會再多、再公平,社會上大部份的人也未能受惠。個人改善生活的追求,取決於他在那條「行車線」。有迹象顯示,「雙白線」現象,正蔓延到其他行 業,造成較廣泛的影響。周四分解。http://penandsky.blogspot.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84

筆論天下:雙白線香港 陸日勤

2008-08-21  AppleDaily



下 班後,美國人愛到咖啡店看書,聽音樂;而居酒屋是日本人三五同事享受公餘時光的好去處。至於香港人,那有這份閒情逸致呢?下了班還要趕上進修班,目的是在 事業階梯上向上爬,改善生活水平。港人不斷進修增值,但近年工資增長緩慢,有人抱怨進修沒作用,因為你增值時,別人也增值,互相競爭之下,導致沒有人能夠 突出自己,大家的工資只有給無良僱主壓低。這個「爭凳仔」理論就是指,凳仔的數目是固定,如果人人都同時努力去爭奪,結果沒有人能嘗甜頭。

進修不等於增值

日 勤對這個理論不以為然,破綻在於對凳仔數量不變的假設。人人增值,理應可以幫公司做多些生意。公司要發展,自然要請多些人,即是凳仔的數目應該增加。如果 人人增值,業務也得不到幫助,不如不增值罷了。日勤認為,努力進修而得不到回報的原因,是進修不等於增值。為一份工作而裝備自己,有很多途徑,而途徑又因 工作性質而異。有些工作要高學術理論支持,如醫生、律師,自然需要讀很多書。有工作較着重實戰經驗,課本裏找不到答案。日勤相信,大部份工作是後者。由文 員到行政總裁,都要靠實戰,而非紙上談兵。有人說投身工作等如進「社會大學」,日勤認同。既然進修不能有效令人增值,工資自然無法提升。諷刺的,是大家都 知道進修對工作的實質幫助不大,但仍然照樣做,目的是一張文憑。近年越來越多工作入職要求,要包括某些文憑,通過課程、考試,獲得某種認可。地產經紀、教 師、保安員以至家務助理都需要。這種所謂「專業」認可,其優點在於保障行內人的飯碗。另外,政府慷納稅人之慨,資助持續進修,又扭曲了進修的成本效益。更 糟的是,每個行業各自樹立壁壘,令人轉行變得困難。

專業人士門檻高

現在年屆退休的長輩,一生人做過不下四五個行業,很多邊做 邊學,可隨着社會變遷,自我增值。今日的所謂「專業人士」因為諸多入行要求,令轉行困難,於是他們的際遇,只能由所屬行業的盛衰支配,好景時人工高,不景 氣時人工減,即使是今日風光的金融業,也難逃這個命運。更糟的是,某些行業風光過後式微,從業員更苦。三條行車線的馬路上,如果交通規則容許車輛切線,一 條行車線較為擠塞不打緊,因車輛可以轉行另一條,左穿右插雖然辛苦,但總有前進機會。否則,如果路上畫上雙白線,不准切線,你的行車線擠塞,便沒有辦法。 香港的情況就是如此,港人追求改善生活的機會因此受到限制。入行要求有些是有實施需要的,有些是為了監管,而監管是基於一個社會上根深柢固的信念,就是對 「專業」的崇拜,下周二再續。http://penandsky.blogspot.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5

筆論天下:是專家說的 陸日勤

2008-08-26  AppleDaily

在 一場中國對委內瑞拉的奧運女子排球賽,中國稍為領先,電視台即場旁述對中國隊的表現讚嘆不已,尤其是主力王一梅,指她不但扣球了得,發球也有一手──她每 次用「四分三力」發球,球穩而有「些少」威脅。中國隊連取幾分後,王一梅又準備發球,旁述肯定地喊道:「看!她又用四分三力發球……」結果,球越過對方的 場區出界,中國失一分,這位旁述頓時語塞,空氣靜止了兩秒,另一位旁述接着說,發球失誤,只怪王一梅今次「想得太多」,發球前意志不夠堅定。在另一場奧運 賽事──男子50米步槍三種姿勢決賽,美國代表一直領先,到最後一發,只要他保持水準便勝出。他開了槍,槍靶竟然安然無恙,全場嘩然。他連靶邊也射不進, 子彈不知飛到那裏去。結果美國代表將金牌拱手相讓。旁述對失誤感到莫名其妙,請教客席旁述──一位射擊教練。教練說是「心理質素」問題,是「集中力不足」 所致。

按結果自圓其說

日勤認為,旁述的解釋大有問題。首先他說王一梅用「四分三力」,他怎知她用多少力?當她開失球時,另一 位說她想得太多,他又怎知道她想甚麼?射槍失誤的美國人,事前又沒有傾手提電話,也沒有擔天望地,「集中力不足」又何以見得?有沒有可能是,王一梅用慣常 的力度如常發球,十次中總有一次失手呢?另外,有沒有可能是那位美國選手,精神如常集中,一百發之中,總有一發無緣無故射失呢?而落敗是否他的不幸,這隻 罕有的黑羊,偏偏在關鍵時刻出現呢?有個旁述說得對,他拿起一個文書用的萬字夾,道:「要射中圓心,就等於隔着一個標準游泳池,射中一個萬字夾,過程中的 誤差之大可想而知。」勝負得失不可能全靠運氣,不過,日勤認為,突如其來的事件令人感到不安,我們需要找人來解畫,而我們信賴的解畫人,通常是專家。專家 有兩個特點:第一,他們對事情有精密的量化,例如,王一梅用的力度是「四分之三」,而非「三分之二」,又不是「五分之四」。之間的分別,普羅大眾不會懂, 因為他們不是專家。第二,專家對凡事皆有解釋。何以某運動員大熱倒灶呢?專家不可能說:「我不知道」,這個答案令人懷疑他無料到,「心理質素」便成為百搭 的馬後炮。

為意外解畫

日勤所指的專家,不是假冒神棍,而是真正的專家。他們有豐富資歷、精密估量和解釋,令觀眾津津樂道。世 事的千變萬化易令人感到不安,專家將這種不安一掃而空。而在人群中,專家站在知識領域的最前線,這種自信有時連自己也騙了。奧運旁述不乏有料之人,但旁述 力求專業,以滿足觀眾對專家的崇拜心態。對專業過份倚重,助長「雙白線」現象──轉行困難,是港人追求改善生活面對的困境,最頂級的專家也可能失敗。周四 說故事。http://penandsky.blogspot.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7

筆論天下:格老的糊塗 陸日勤

2008-09-02  AppleDaily


21 年前的一個星期一早上,上任美國聯儲局主席不久的格林斯潘,準備乘搭飛機前往南部省分發表演說。格老心情有點不安,原因是華爾街股市在之前兩星期急跌兩 成,剛過去星期五跌勢加劇,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單日急挫108點。登機之前,格老得悉股市低開200點,由於當時科技所限,飛機上沒有電話,無法接收即時 行情,格老惟有待抵步後,即當日收市後,才向來接機的當地聯儲局下屬查問。一位職員說:「股市下跌了5--0--8。」格老鬆口氣,道:「好極,簡直是一 個奇妙的反彈。」職員面無表情,分享不到格老的喜悅。

大禍臨頭 懵然不知

格老才知誤會了職員的意思,在一般英語會話中, 「5--0--8」,是指5點08,即5點多些少。今次例外,「5--0--8」指的是508點,--即指數的兩成。這個單日跌幅,較1929年引發經濟 大蕭條的股災更為嚴重。事後,1987年的那一天被稱為「黑色星期一」。大禍臨頭,仍懵然不知,這個聯儲局主席,若以今日香港人對專業人士的期望為標準, 應該不合格──格老真的不夠專業。過去幾十年,全球股市由美國主導,而華爾街要選一位最有影響力的人,非聯儲局主席莫屬。他擁有最多的資訊、最佳的人才和 最廣的人際網絡,包括與白宮和各大銀行的聯繫,聯儲局主席時常被神化。格老在其自傳《我們的新世界》中,憶述這段「黑色星期一」笑話,作為銀行家群雄之首 的他,將事件看成趣事一則,在書中沒有流露半點失責的內疚,完全不感到有甚麼不妥。日勤認為,這說明市場的波動連最具影響力的人士,也無法預知,更遑論操 控。這種看法與坊間流行的陰謀論──全球股市上落操控在一小撮華爾街銀行家的手上,股市的大起大落,是這班幕後黑手興風作浪的後果──大相逕庭。

致勝之道 沒天書可依

1998 年長期資本管理事件,聯儲局罕有地主動出擊,召集華爾街各大銀行及投資銀行合作,才能令各懷私心的銀行家團結行動,顯示團結行動的難度。因為面對危機,誰 都不想做最後一個逃生者,面對機會,誰都不想做最後一個淘金者。每家銀行有自己的股東問責,每位銀行家有自己的事業前途去維護,也有自己的家人要供養。組 織一次聯合行動已夠困難,更何況持久操控。在這種混沌環境下,沒有人設下規則,沒有試卷,更沒有模範答案。雖然以專業作為包裝,銀行家需要有的卻是小販的 靈活變通,多於醫護人員的專業規範,連聯儲局主席也不例外。本想總結港人追求快樂的話題,可惜日勤長氣了,惟有待周四才作總結。陸日勤 http://penandsky.blogspot.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4

筆論天下:香港「虛線化」 陸日勤

2008-09-04  AppleDaily

對 港人追求改善生活,日勤的一些觀點可綜合如下:一)香港貧富懸殊是社會發展、人口老化和全球一體化的結果,社會不能要求每個人都同等富有,但能為自己的前 途奮鬥,應該是每個人可享有的權利。政府應確保人人得有追求改善生活的機會。二)香港的重要經濟支柱為金融業,而金融業有能者居之,晉升機會較着重血統的 家族生意為公平。三)發展金融業是雙刃刀。金融從業員有機會向上爬,不過由於金融業門檻高,跨不到進去的人,改善生活始終困難。

對專業過份信任

四) 近年各行各業崇尚專業,增加了進修課程、考試和資歷評審,通過以上種種才獲得執業牌照。這種對專業的要求,好處是保障業內人士的飯碗,但壞處是各行業豎立 壁壘,造成「雙白線」現象。馬路上行車不准轉線,駕駛者不能選擇較暢通的路線前進。打工仔和創業者就如駕駛者在雙白線路上一樣,面對困境。 五)除少數職業如醫生和律師,大部份的職業,包括金融,是實踐重於理論的,專業資格對提升工作表現,效用不大。社會上凡事講求專業,反而有反效果 ──人們對專業過份信任,和專業人士的過份自信,造成鹵莽的行為。美國長期資本管理(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事件便是一例。六)美國聯邦儲備局前主席格林斯潘,在1987年股災當日,亦未知大禍臨頭,是一例子說明,人們公認的權威不是超 人,亦非先知,連格老在其自傳也顯然沒有對自己有這種超乎現實的期望。這樣,有誰能制訂能令專業人士超人一等的「專業規章」呢?既然專業資格對工作表現實 際幫助不大,而徒添人們轉行的障礙,日勤認為香港應該去除「雙白線」的經濟環境,將之「虛線化」──由在職培訓取代「為文憑而讀」的進修課程和考試,降低 各行業入行門檻,讓人可以因應社會的變遷,而輕易轉行,在「虛線」路上靈活轉線,平步青雲。

在職培訓取代文憑

日勤有個弟弟, 是一個上進的青年,閒聊間,得知他希望通過進修,有朝一日出人頭地,試問做哥哥的,怎能說不支持呢?理直氣壯地指出進修的不是,不近人情地潑冷水,會打擊 青年人的意志,日勤再有道理,也說不出口。惟有希望社會觀念逐漸改變,由注重形式,回歸實事求是,而政府政策也相應配合。呼應月前「對快樂的追求」的題 目,寫了8000字之後,日勤來一個簡單的結論──掃除人與人之間先入為主的偏見,世界會變得更美好。陸日勤 http://penandsky.blogspot.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2

筆論天下:富士康「死亡之吻」陸日勤

2008-09-09  AppleDaily自 05年初上市,富士康(2038)是一隻表現優秀的股票,直至06年秋天,恒指服務公司將之納入恒生指數成份股,在投資者祝賀這間台灣電子廠成為藍籌之 時,就是其股價見頂之日,莫非藍籌封號帶有「死亡之吻」的魔咒?原材料價格及經營成本上升,以及人民幣升值,對不少在內地設廠的廠商帶來沉重的打擊,而這 些打擊反映在股價之上,富士康也不例外,所謂「死亡之吻」會否只是時間上的巧合呢?如果比較其他廠商,看來亦不是巧合。富士康被納入恒指的同時,聯想 (992)和德昌電機(179)被踢出,雖然聯想與德昌的股價因此下跌不少,但過去兩年的股價走勢,仍然跑贏富士康,富士康已由高位回落近八成。「死亡之 吻」的出現,有三個可能的解釋。第一,股價已經升過龍──經過幾年的高速增長,加上被封為藍籌等利好消息,投資者和證券商在06年,對富士康信心爆棚,將 股價推高至不合理的水平。第二,管理層被勝利冲昏頭腦──股價屢創新高,代表融資成本降低,原本無利可圖的擴充計劃,都變得有利可圖,加上成為藍籌之後, 投資銀行對管理層趨之若鶩,奉上投資計劃書,管理層雄心勃勃,太輕易過份擴展

(對第二點不同意,作者無好好研究過公司近十年是持續高速拓展的,難道之前不過份,現在才過份?做好功課先啦。這家公司主要是死在自己的定價制度上,每年做cost-down迫死對手,結果原料價格上升,反而迫死自己)

股價超升過份擴展

還有是,恒指服務公司被愚弄 ──日勤認為這個因素最嚴重。每個行業都有盛衰周期,此起彼落,當中的企業隨着行業升降,也是很自然的事。這個上落不代表某企業有某種特質,令她們成為市 場基準。恒指服務公司見誰的市值及成交大,再符合一些主觀的條件,便把誰納入恒指,漠視行業周期的波幅,很容易將處於行業周期高峯的企業納入恒指,而將暫 時處於低迷期的企業踢走。例如在99年科網股熱潮期間,將電訊商數碼通(315)納入恒指,兩年後熱潮退卻便將她踢走。04年外資湧入國內發展汽車業,汽 車股大幅上揚,駿威汽車(203)被納入恒指,至行業因過度擴充產能,而股價冷卻下來,駿威汽車最終便被恒指股務公司棄走。而香港地產周期又令新世界發展 (017)和信和置業(083)被踢出藍籌之列,至兩年後又重新歸位。

恒指服務公司亦摸頂

以上例子顯示,這些上市公司從恒指 之列進進出出,並不是他們在市場上的代表性有甚麼根本的變化,只不過是行業周期出現變化所致,更糟糕的,不知是甚麼原故,恒指的選擇往往「摸頂」──在股 份最風光的時候奠定公司的代表性。明星股散發的魅力,連恒指服務公司的評審也被蒙蔽,所以「摸頂」又何止是投資者的通病呢?現在富士康的市值是恒指之中最 少的,下一輪恒指成份股檢討,會否將她踢走呢?如果換入另一隻,新的股份又會否繼承「死亡之吻」的魔咒呢?陸日勤 http://penandsky.blogspot.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