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中国稀土假帐黑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拒绝审计


From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3-07/18/content_982485.htm


 中国内地首家在港上市的民营企业正在学习适应香港证券市场最残酷的游戏规则——被四大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抛弃,跌入到“仙股”行列

  2003年5月行将过去,但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中国稀土控股有限公司仍然未能公布其2002年年报——按照惯例,香港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下限是每年的4月30日。

  公告拖延的原因有些离奇: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中国稀土的核数师已数度更换。在“四大”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周游之后,近期才刚刚选定了香港本地的何锡麟会计师事务所。

  这意味着号称首批中国民营企业海外上市之一的中国稀土,正在被“四大”抛弃。尽管公开消息并未道尽此间委曲,但其股价却已应声而落:4月28日,中国稀土最低跌至0.42港元,至今在0.50港元上下徘徊,不复昔日光彩。中国稀土究竟发生了什么?

  民企明星

  中国稀土原名宜兴新威稀土控股有限公司,是位于江苏省陶瓷名镇宜兴市乡间的一家私营企业,创办者兼大股东是有一口浓重江苏口音的蒋泉龙和钱元英夫妇。

  尽管江苏省并没有丝毫稀土矿源,但却拥有很多家大大小小的稀土厂。在全国位列行业前十 名的就有三家:江阴加华(全称为江阴加华新材料资源有限公司)、溧阳方正(全称为江苏溧阳罗地亚方正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和宜兴新威。简而言之,稀土行业 指的就是通过分离技术提取稀土矿中的15种元素或元素的化合物,这是一个小行业。(参见辅文《稀土ABC》)全国全行业全部的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全年 的销售收入全国加起来约30亿元,大部分供应出口。中国较大的稀土企业总共100多家,但销售过亿元的骨干企业不过10家左右。宜兴新威大约排名第八、九 位。

  然而宜兴新威很早就意识到了资本市场的重要性,这使得它很快变得与众不同。早在1998年,宜兴新威就由法国里昂证券担任上市策划人,开始向香港主板进发。按照民企登陆香港的惯常作法,上市公司的注册地变成开曼群岛,一家名为YY Holdings Limited的公司成为其大股东——经过上市和在香港被称为“抽水”的两次后续融资后,它对上市公司持股仍高达62%。YY Holdings Limited为蒋氏家族信托人,全权受益人是另一家为钱元英及其子女全资持有的公司。曾经作过教师的钱元英国籍已转换成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实际代表蒋氏家族——蒋泉龙自己的身份并没有变化。

  凭借香港投资者陌生而新鲜的“稀土概念”和“体制优势”,原来的宜兴稀土控股公司于 1999年10月15日在香港顺利上市(股票代码769),筹资1.2亿港元,外部投资者占25%,最终的保荐人为光大融资公司和新加坡唯高达融资公司。 至今,身为上市公司董事的钱元英还记得当时与中海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卫留成同时在港交所聆讯的一幕,结果当时雄心勃勃的中海油功败垂成,中国稀土却凯歌 高奏。

  此后一年间,宜兴稀土通过转券和配售再度筹资达2.5亿港元,并于2000年5月 改名为中国稀土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稀土)。一时间,中国稀土被市场追捧为民企明星,股价最高超过3港元。2001年,中国稀土的业绩冲上了顶点:根据 2001年年报,其销售额高达6.18亿港元,其中的稀土类销售额高达3.75亿港元,当年盈利1.47亿港元。

  蒋泉龙一举成为中国稀土界中的“能人”,“善于观察形势发现机遇,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速度”,这是业内对其较为正面的评价。

  然而上市也同样也使“透明度”问题受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事实证明,这很快就终结了中 国稀土的光彩。其实只要凭借基本的稀土行业知识和对中国稀土业的了解,就不难发现中国稀土上市以来的业绩严重注水(参见辅文《注水的稀土》)。知情人更透 露,中国稀土的内部财务人员曾一度对被掩盖的事实忐忑不安:宜兴新威为使股票上市,重新包装了公司三年来的财务报告,并将销售收入放大三倍。从那时起到现 在,仅从其主业稀土类产品看,销售收入累计虚增超过10亿元,可以推算利润掺水的累计额已达1亿元~3亿元,占其净资产9亿元的相当大的比重。这还是在假 设其耐火类产品的销售完全真实的前提下(参见附表一《中国稀土销售的稀土究竟是多少》)。

  这个事实是颠覆性的。因为如果按照香港联交所规定的最低上市条件——拟上市公司需有连续三个会计年度的业绩,其前两年总共利润不得低于3000万港元,最近一年不低于2000万港元、预计市值不得少于1亿港元——中国稀土当年能否达到上市要求都令人质疑。

  风云突变

  2002年9月,中国稀土公告了其未经审计的2002年中报业绩,销售收入为1.96 亿港元,其中稀土产品的销售额为7178.6万港元,较上年同期2.12亿港元急降66%。受此影响,其股价急剧下跌,从每股2港元迅速破位。在中报里, 中国稀土把原因归结为上半年国际稀土市场低迷,国内稀土产业政策未落实而影响出口配额发放等。但这仍是个突如其来的变化,因为在两个月前,蒋泉龙还对一内 地媒体表示当年的销售收入将达到10亿元!

  对于中国稀土来说,这种急转弯显然所来有自。据《财经》了解,2002年7月来曾 经有一封发自内地稀土界的举报信经由香港特首董建华转至香港联交所和香港证监会,内容直指中国稀土的稀土类销售有假。可以确信,自此中国稀土开始成为香港 证监机构暗中的“高度关注对象”——中国稀土对此不可能无所察觉,业绩突然大降本身就是一种姿态。

  然而时至今日,香港证监会并未对中国稀土采取任何公开调查。资深人士认为,这主要 受制于目前亟待变革的香港证券市场监管框架:证监会的立案需要相当确凿的理由,而对于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香港证监会受到的限制很大。比如清查银行账 户,香港证监会到内地调查会有很大不便,和中国证监会也缺乏这方面合作的法律安排或先例。即使到内地调查,银行也会以《商业银行法》为由不予查账。曾经轰 动一时的格林柯尔、欧亚农业事件最终均受制于此。

  但这并不意味着监管部门就此罢手。一位接近香港证监会的人士称,在目前的情况下, 监管部门更多倚靠的是市场力量:对可能存在问题的上市公司,一般先通过核数师、媒体的工作,向公众传递信息;失去投资者信任后,公司的股价自然下跌,银 行、供货商由此产生警惕;公司内部矛盾爆发,或许就有内部人向监管部门提供证据,最后据此将之绳之于法。因此对于类似中国稀土的情况,证监部门最先倚重的 是核数师。

  正是这一年,中国稀土上市以来一直聘用的核数师安达信会计事务所因安然丑闻解体,香港安达信也被普华永道收购。然而不无蹊跷的是,在普华永道接收的安达信客户名单中,并没有中国稀土的名字。

  之后,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成为其2002年年报的核数师。然而到了3月12日,中国稀土又称因安永索要费用较高而解约,接任的是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一个月后的4月17日,毕马威又提出辞呈——这次索性连解约的理由亦未告知。

  几次更迭之后,即有业内人士判断:“四大”中的最后一家德勤会计师事务所也不可能接这 个显然已经烫手的山芋。果然,5月5日中国稀土宣布,公司最终聘任的核数师为香港何锡麟会计师行。后者显然不具备“四大”的声誉。据香港会计师公会秘书长 李启发介绍,截至2002年底的资料,在香港的上市公司中,90%均由“四大”审核。

  这种反常现象很快引起了市场对中国稀土财务真实性的质疑。专家指出,在香港上市公 司没有权力单方面解聘会计师,必须要经股东大会批准才能换,但会计师也可参加大会提出自己的意见。因此此番中国稀土的情况,更像是会计师事务所的主动放 弃,这显示出问题远比出具保留意见严重。

  《财经》辗转获知,“四大”的一致放弃有一秘而不宣的背景:收到了有关部门的“特殊关照”,主要内容是督促其要独立判断,要仔细审核。这种情况在对于受到证监会“关注”的上市公司案例中,并非罕见。

  核数师疑云

  今年3月安永的迅速解约多少透露了对中国稀土财务真实性的质疑。

  据了解,安达信在中国稀土的一年审计费约150万港元左右,而此次安永提出的收费为“重大额外审核费用”,约在四五百万港元左右。事实上,安达信在前一年度刚刚为中国稀土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按照惯例年度审计不应该有额外的工作,更不至于有高出数倍的收费。

  中国稀土4月26日发布公告称,安永注意到需对银行结存、出口销售、原料和制成品的管 理进行额外的程序安排,而且安永对账簿上确认所有固定资产遇到困难,也未能取得核实部分固定资产原值所必须的原有文件,甚至对存货也怀疑是否会在储存中出 现损耗,因此要求“重大额外审核费用”——中国稀土对此不能接受。这份解释其实已清楚的说明,安永在经过初查后对中国稀土的银行存款、出口情况、存货认为 需全面进行审核,需要作大量额外的工作。虽然公告里并没有说安永是否认为需要对以往年度都要重新进行审核,但从高额的收费要求来推断,这恐怕不仅仅是针对 当年。

  对于稀土这个“稀有行业”,核数师有太多的理由审慎,“这些稀土粉末甚至看上去和 一般面粉没什么差别”。香港一位会计专家称,四大望而却步的理由不外如下:一个是首先得了解稀土业的知识。对产量进行匡算,看看生产线、生产流程、原材料 采购和产出是否匹配,这需要可靠的专业判断;二是对实际销售情况进行确认。与其主要客户、出口配额、银行资金往来等进行不同科目不同程序的确认,务必取得 第三方的证明,即来自海关、主要客户、银行等的确认函。三是倘若确定有假后,还要仔细检查资产类科目的真实性,看看虚增的资产藏在哪个科目下,对固定资产 的原始文件、存货的盘点和估价、应收款的真实性都要一一求证。

  然而对内地的问题企业作调查,风险和难度很大。审计程序中的征询函到了中国到处都 可遇到“完美的安排”:收到征询函的客户常被当事人操控,或干脆由几个皮包公司配合。甚至国内银行在接到确认函时常要求核数师和当事企业一起来,然后随便 盖个章,至于有无担保等重大事项、资金往来等经常不予准确地核实。因此,会计师未必有能力查清企业的真相。一旦今后企业“东窗事发”,“四大”赖以生存的 声誉就会受到重创。如此不如“走为上策”。

  水分会自动消失吗?

  记者在江苏宜兴中国稀土的工厂所在地大浦镇实地采访中,见到了中国稀土董事会主席、副主席蒋泉龙夫妇。中国稀土的惊人业绩在他们看来主要归功于民营体制。这确乎也是当初吸引香港投资者的一大“卖点”。

  似乎是为了打消记者的疑惑,蒋泉龙主动称:“我认为公司上市难免有点水分,比如80% 是真的,20%可能有水分,上市后要将这20%的水分甩干,这是正常现象。”这是与市场对民营企业最乐观最善意的解脱不谋而合:企业上市时做假,但在投资 取得效益时隐瞒利润,用以弥补以往的黑洞。

  果真如此吗?根据《财经》了解,中国稀土账目中的水分绝不止20%,而且这样的财务黑洞一旦形成,就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企业就会像穿上了红舞鞋一样根本停不下来。

  从中国稀土的历年年报来看,上市以后中国稀土从来就没有“甩干水分“的迹象,其营业额 从1999年的4.48亿港元,到2000年5.58亿港元,再到2001年的6.18亿港元,基本上每年增加1亿元。其中稀土类产品的销售占比接近 70%。而事实却是中国稀土实际的稀土类产品销售额至今仍仅在1.5亿元左右。(参见表一)

  虽然实际的销售量并无突飞猛进,但中国稀土的投资规模却在迅速膨胀之中:2001 年6月,中国稀土募集资金投向的两条生产线扩建工程竣工,这是一条6500吨的氯化稀土分离线和一条3500吨的离子矿分离生产线。这使得中国稀土的生产 能力扩大了近三倍。2002年中国稀土又新增一条500吨的荧光粉(以稀土为原料的加工产品)生产线。

  截至2002年6月30日的数据,中国稀土的固定资产高达4亿多港元,另有应收款近1亿港元,存货1.9亿港元,银行存款3亿多港元。可以推测,中国稀土虚增的资产,就藏在这些科目和数字里。

  不无讽刺的是,与“甩干水分说”恰恰相反,这可能与市场上最为悲观的一种推断更为吻 合:企业在最初虚报业绩后,一般都要扩大投资来掩盖黑洞,通过虚增固定资产的价值,或者虚增大量的应收账款、存货等资产类项目来做平账务。进而必然在未来 某时归罪于市场环境、金融危机、“9·11事件”影响甚至SARS危机,为投资失败找到借口,令当初的黑洞“合法化”。-(张学庆对本文亦有贡献)

  【资料】

  稀土ABC

  稀土是常常伴生于铁矿的一种多金属矿的总称,含元素17个,可供工业用元素15个,常 用于发光材料、永磁材料、工业添加剂等,被成为“工业味精”。中国是稀土的资源大国及生产大国,储量占全世界80%。然而中国不是稀土强国,基本是向国外 的稀土产品使用商提供初级原料。

  中国稀土工业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直到改革开放前仅有10多家企业。20世纪 70年代北京大学徐光宪院士为代表的学者完成稀土萃取串级理论到计算机仿真设计技术后,中国稀土的分离技术在世界上达到先进水平,生产技术和产品工艺流程 设计变得简单,生产企业提出要求,通过计算机就可完成工业化设计。于是稀土业在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掀起了一股稀土热。稀土投资较少,几百万即可上分离 线,几千万就可达到中等规模,稀土产品(多数是原料或初级产品)大量出口创汇,利润空间较大,更激发了乡镇和县市办稀土厂的热情。

  多年来稀土价格几经几落。1989年下半年,稀土外销形势恶化,出口受阻,厂家竞相削价以求生存,但大多数厂家还是倒闭。一直到1992年下半年,出口形势才转好,比以前温度更高的又一轮热潮凸现。这是稀土业的黄金时代。

  1996年下半年中国稀土再一次滑坡,产品价格大幅下滑,销售产量虽有增长,利润却反 而下降。1999年到达谷底后,2000年开始反弹,数量、价格、档次上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好景不长,2001年的稀土产品价格与2000年的相比,又 下跌三成到五成,甚至更多,至今未见起色。而中国大陆的化工原料没有同步下跌。因此稀土企业的盈利难度很大。

  目前中国大陆较大的稀土企业(不包括稀土永磁企业)有140多家,主要厂家还是10多家,全国各类稀土产品的年销售收入约30亿元。70%以上稀土产品销往欧、美、日等外商。由于1999年开始实行出口配额管理,所以稀土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在1997年内蒙古稀土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交易所上市和1999年中国稀土香港上市成功后,稀土就成了渴望上市的企业的操作题材。目前仍有近10家稀土企业竞相准备上市。

  2003年,国家组建南北两大稀土集团:以稀土高科为首的北方集团,和以中国铝业公司为首的南方集团近期刚刚挂牌,能否从此实现产业的整合、理顺关系,告别各稀土企业的低端竞争时代,还面临很大的挑战。(凌华薇/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22

四大预言均未兑现 中国乳业“坚强”反弹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912/20090912025609861.html


每经记者  李文艺

2009年9月,距离去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刚好一周年。

        这一年,我国乳业发生了许多“意外”:行业并没有如之前所想一蹶不振,相反的是,不到一年时间迅速收复失地;伊利、蒙牛、光明三大乳企巨 头仍然稳坐前三位置,行业格局没有根本性改变;强大的行业规范和政策扶持,令业内感叹我国乳业凤凰涅槃般的新生。原来,过去大多数人对于乳业危机的判断都 是错误的。

        本周,《每日经济新闻》特别推出三聚氰胺事件一周年报道,通过多方采访,还原我国乳业、乳企在经历行业毁灭性打击后的恢复状况。  

【行业】

三大乳企稳居前列  销售额涨回原位

  一年后,人们又开始拿着吸管没有担忧地喝牛奶了。

        不管是官方数据,还是上市公司年报或消费者信心调查,都显示经受“三聚氰胺事件”打击后的中国乳业已经基本恢复  “元气”。最让人意外的是,当初危机来临时的四大预言一个都没有兑现,而整个行业的恢复过程却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预言一:

2009年将是行业洗牌之年

        2008年11月,在“三聚氰胺事件”中独善其身的两大二线品牌飞鹤、三元先后高调宣布,分别以1.6亿元和1.3亿元的价格竞得央视重 点广告段和黄金广告段。央视广告招标会历来被看成中国行业景气的风向标,由此,外界认为:伊利、蒙牛、光明三大乳企巨头一统天下的时代可能终结,2009 年乃至今后的几年都将是中国乳业的洗牌之年。

        尽管2009年还没有完全过去,但传说中的洗牌似乎不会到来了,伊利、蒙牛、光明仍然“霸占”着三巨头的交椅。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陈 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称,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整个行业还没有出现大面积洗牌的现象,市场格局基本不变,只是在细分市场上结构有稍微的调整。如奶 粉市场中,原本三鹿所占有的18%市场份额被其他品牌瓜分;伊利的奶粉业务发展很快,市场份额由之前的不足10%发展到现在的13%;光明也逐渐把奶粉这 块业务当成支柱业务在发展。液态奶老大蒙牛的市场份额稍有下降,但仍然处于第一的位置。同时,三元和飞鹤的发展也很快,但相比第三名光明仍有不小的差距, 暂时无法撼动三巨头的地位。

预言二:

三巨头未来两年都将亏损

        2008年9月22日,“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中金公司立即下调了三大乳企的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报告称,危机除了重创乳企公司的销售 外,还将增加其未来的营运成本,退货、库存滞销将引发大额会计计提;危机公关增加费用开支;乳品需求下降推高营销投入;从紧监管提高生产成本。因此,中金 公司预计

*ST伊利(600887,收盘价18.99元)、蒙牛乳业(02319,HK,收盘价20.10港元)、光明乳业(600597,收盘价6.89元)三 家上市公司2008年~2010年将连续亏损,从而给予三公司“回避”的评级,并采用2009年1倍的净资产价格作为公司股价的安全底线。

        同时,摩根大通也预期,蒙牛乳业的业绩将在未来三年遭遇滑铁卢,2009年和2010年预计净亏损。

        2008年,乳企上市公司中,除三元股份(600429,收盘价7.09元)外,其他均为亏损,但今年上半年这一情况就发生了改 变。*ST伊利今年上半年净利润2.54亿元,同比增长117.57%;蒙牛乳业上半年净利润6.62亿元,同比增长13.55%;光明乳业上半年净利润 4533.54万元,同比下降67.8%。三大乳企都实现了盈利,销售额恢复的情况整体向好。

        事实上,三家公司去年股价大跌时,最低价格也没有跌破每股净资产。

预言三:

三元将领跑中国乳企  进入三强

        去年底,三元股份董事长张福平曾放出豪言——“三元要进入中国乳业的前三名”,2008年业绩披露后,三元股份盈利4000多万元,成为 唯一一家盈利的上市乳企,加上二级市场股价的良好表现,由此业内“恍惚”认为三元已经成功实现“上位”,或将领跑中国乳企。特别三元是收购三鹿后,更增加 了上述一预期实现的可能性。

        目前,三元还未进入前三强,与“老三”光明乳业还有一段不小的差距。截至今年6月30日,光明乳业总资产42.63亿元,上半年主营业务 收入38.52亿元,而三元股份总资产只有16.66亿元,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11.34亿元。此外,前三强乳企都是全国布局,三元股份的战线也只在北京 及周边省份,而奶粉产品在收购三鹿后,今年4月份才正式铺货,还未见成效。

        在上半年的业绩较量中,三元股份不但没有“领跑乳企”,还因为投入三鹿的费用猛增,营业利润基本没有了,3673.43万元的净利润中, 有95%来自公司投资北京麦当劳食品有限公司的投资收益,如果单看第二季度的营业利润,还是负数,短期内挤进三强是没希望了。

预言四:

中国乳业将一蹶不振

        2008年9月“三聚氰胺事件”来势凶猛,当年10月我国国产奶粉的市场份额由正常情况下的70%、80%骤降至个位数,奶产品滞销迅速 蔓延至液态奶,甚至其他奶制品,行业形象几乎毁灭,相关部门还撤消了伊利、蒙牛、光明液态奶名牌称号。我国乳业面临着空前的行业危机,进口奶粉品牌迅速成 为主流,市场份额扩展至9成以上。当时,*ST伊利、蒙牛乳业、光明乳业的股价也一落千丈,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都跌至底谷。

        事实上,早在去年底的时候,中国乳业将一蹶不振的预言就被推翻了,短短几个月时间,市场份额已开始出现恢复的迹象。乳制品工业协会的数据 表明,今年前5个月,行业工业产值已恢复至“三聚氰胺”事发前九成的水平,1~5月产值622.8亿元,同比增长5.82%,至少出现了缓慢的正增长。截 至目前,根据媒体对各个城市消费者市场的调查,三聚氰胺事件对消费者造成的心理影响基本消除,对奶产品的消费已恢复正常。不过,消费结构仍有变化,消费者 开始偏向于高端奶、酸奶等产品的消费。“正是这种结构的变化,导致乳企的销售量还没完全恢复,销售额却基本恢复到事前水平。”陈钢说。

业内分析

行业重振背后:政府扶持+消费需求

  危机中的四大预言皆没实现,我国乳业也在短短一年时间里恢复迅速,根本的动力是什么?陈晨认为,政府扶持起了关键性作用。

        2008年11月下旬,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等13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对2008年、2009年及2010年的行业发展做出了要求和规定。

        最重要的是,除了对行业的各种标准化规定,规划纲要还对重塑消费者信心提出了三大措施。一是及时公布信息,二要维护消费者权益,三要普及乳制品知识。几条紧急措施执行下来,对消费者信心提升有很大帮助。

        “从一侧面看,三聚氰胺事件促进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国家还出台政策,要求奶制品行业加大对奶源的投入。我们知道,上个世纪90年代,像蒙 牛这样的企业大步发展时,上游投入远远跟不上市场的投入。现在,在国家政策的约束下,行业产业链的连接也是一个大趋势。”陈晨说。

        可以这样说,国家对乳业的扶持和规范让整个行业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但出现恢复的根本原因还是市场的刚性需求。

        国金证券食品行业研究员陈钢称,我国的人口对奶产品的需求是巨大的,而且具有刚性。虽说去年事发时,短时间内掀起全民喝豆浆热,但豆浆与 牛奶毕竟不能完全替代,最终人们还是要回到牛奶的消费上来,短期的心理影响将很快消除。只不过,消费结构会有所调整,更多的消费者可能会选择档次较高的牛 奶。比如蒙牛乳业,在今年年初还遭遇了一个“特伦苏事件”,对公司高端奶市场是一个重要打击,因为蒙牛的绝大部分收入来自液态奶,而特伦苏的销售占据其液 态奶收入的20%,但今年二季度,该部分的恢复情况也比较好。三巨头的市场格局没有变化,其中也有消费习惯的因素。不过,值得一提的细节是,《每日经济新 闻》在对公司的采访中发现,这些曾经受过伤害的企业,如今在面对媒体时仍然相当谨慎。

【公司】

“反弹”中  乳业三强表现各异

遗憾!三元股份“错失良机”

  提到三元股份,不得不想起那个曾经被国人视为“民族英雄”的品牌,但现在这种感觉正渐渐远去。

股价跑输大盘  业绩靠投资收益

        去年9月三聚氰胺事发,三元股份因在该事件中“独善其身”,成为二级市场唯一走强的乳企,2008年9月18日起,连续走出6个涨停,后 因收购三鹿事项停牌,今年2月16日复牌后继续走出3个涨停。但这种猛烈的势头很短暂,2月18日完成3个涨停之后,是三元股份长达半年时间的高位震荡。 目前的股价相比2月17日的价格稍微上涨了4.73%,但同期的大盘却上涨了28.9%。

        更没想到的是,三元股份在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中,竟有95%来自投资收益。

大力投入  “背着”三鹿赛跑

        对于三元目前的状况,业内存在一些分歧。

        大部分券商研究员认为,历史给予三元股份的机会一瞬即逝,而三元股份并没有掌握住。持这部分观点的人士认为,去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前,全 国许多消费者都不知道三元这个品牌,事发后,人们知道了这个品牌,这对三元股份来说,是一次历史性的机会。但当时的三元还只是区域性品牌,在营销手段和产 能上都无法做出迅速的反应,所以错失了一次良机。现在,随着三聚氰胺影响的消失,消费者对三元的品牌概念也在消失。

        “三元股份能把三鹿的接力棒拿过来,还是不错的,但是在最近几年可能是一个磨合期,要培育市场,没那么快见成果。”东海证券行业研究员卢媛媛说。

        但是,国信证券研究员黄茂却看好三元股份。“这一年来,三元股份的营业收入增长速度非常快,去年是14.14亿元,今年上半年就已达到 11.34亿元。在公司的扩张发展中,只要收入猛增就是有潜力的公司。”黄茂称,三元股份之所以营业利润很低,是因为对三鹿的投入费用太大,投资者可以关 注三元下半年这部分投入费用,如果有所减少,预计明年,三鹿这部分资产就能带来利润,慢的话估计要3、4年时间。

        业内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三元未来的成败就押在“三鹿”上了,如果这部分资产整合得好,三元股份就还有机会,整合不好就是负担。

感叹!*ST伊利强者仍强

  因为连续亏损,我国乳业第一巨头伊利股份一不小心被ST了,但2009年,*ST伊利打了一场翻身仗,股价和业绩都有突飞猛进的表现,估值优势在行业中显得很突出。业内认为,这应该归功于*ST伊利早已建立的较为完善的产业布局和积极的宣传攻势。

走出阴霾  今年股价上涨138.57%

        去年9月份,三元股份连续涨停时,*ST伊利却在连续跌停,但此后走势发生逆转,*ST伊利今年以来股价涨幅138.57%,远远超过大盘。

        最重要的是,*ST伊利半年报显示其业绩增长快速,今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13亿元,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54亿元,同比增长 117.57%;1~6月份,主营业务收入122.17亿元,同比增加6.69%。但是,国信证券研究员黄茂分析说:“*ST伊利过去两年因为摊销股权激 励费用,导致净利润为负,因此今年净利润的增长不能说明问题,应该比较营业收入,这一数据今年与去年变化不大。”

        从*ST伊利的产品构成看,上半年液体奶实现收入77.73亿元,冷饮收入21.17亿元,奶粉及奶制品的营业收入21.2亿元。不过, 奶粉的营业利润率为40.71%,高于冷饮的33.41%,总体来看,液态奶收入仍然占了一大部分。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ST伊利的销售费用为 17.99亿元,相比去年的16.41亿元,增加了9.63%,业内认为*ST伊利上半年采取了积极的促销策略。

期待业绩释放

        *ST伊利是业内产业布局最完善的企业,相比蒙牛乳业和光明乳业基本依靠液态奶,*ST伊利是液态奶、冷饮、奶粉三条腿走路。有数据显示,三鹿倒下后,*ST伊利迅速抢占奶粉市场,市场份额已从之前的不到10%上升至13%。

        对于三元股份、光明乳业、*ST伊利三家A股公司的投资机会,业内普遍认为*ST伊利中长期更值得关注,除了明显的估值优势,另一理由是 看好公司长达8年的股权激励计划,有助于将来业绩的释放,更何况公司的销售费用较高,若能适当压制,利润增长空间弹性大。

惊喜!光明乳业发力奶粉

在乳企中,光明乳业尽管与蒙牛、伊利一起被看成前三强,但蒙牛与伊利是第一阵营,光明乳业只能是第二阵营。在危机和反弹中,光明乳业始终都很“温柔”。

        光明乳业的股价走势自去年见底后,也是一路向上,但反弹的力度没有*ST伊利那么大,今年以来的涨幅为63.27%,与大盘走势基本持 平。上半年业绩报告发布后,光明乳业成为唯一一家业绩同比下滑的乳企,净利润4533.54万元,同比下滑67.8%;主营业务收入37.48亿元,同比 下滑0.58%。在光明乳业的主要产品构成中,液态奶的收入占到了80%以上。公司表示,业绩大幅下滑主要是受国际市场奶粉价格大幅下跌影响,工业奶粉销 售收入下降较大。

        中投顾问陈晨认为,三聚氰胺事件中,光明乳业受到的品牌冲击相对较小,所以在恢复过程中,反弹也不那么强烈。

        不过,三聚氰胺一事后,光明乳业在战略布局上也有惊喜,今年年初公司表示,正式将原本非主营的奶粉业务纳入公司的支柱业务之列。按照光明 乳业去年全年73.59亿元的主营收入规模,在奶粉的收入上需达到20亿元以上,才能算是真正的支柱产品,而去年光明乳业在奶粉的收入上只有2.5亿元左 右。

        高华证券认为,光明乳业的半年报也体现出液态奶的需求有所恢复,但乳制品的总体收入基本持平,略低于预期,上半年高企的销售费用仍然说明公司在采用激进的策略进行品牌重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88

TDR新秀︾ 洪聰進深耕中國十七年 聖馬丁拚出全球第四大機上盒廠


今周刊



一位黑手老闆洪聰進,一位頂著「女郭台銘」封號的執行長陳美惠,搭配德國來的技術長法蘭克,及從未賣過一張股票的原始股東強力支持,打造出全球第四大機上盒廠||聖馬丁,擠上TDR列車,高喊﹁鮭魚返鄉﹂了!

撰文‧賴筱凡

拿著自家的機上盒(Set-top Box,STB),即將返台發行TDR︵台灣存託憑證︶的聖馬丁董事長洪聰進感性地說,「我現在算是衣錦還鄉了。」因為打從一九九二年洪聰進到大陸拓展版圖到現在,即使○五年在香港掛牌上市,聖馬丁始終都在海外飄泊,直到今年證交所鼓勵台商返台發行TDR,聖馬丁才真正落葉歸根。

談到從台灣起家,赴大陸設廠、開拓歐洲市場,到回台掛牌,洪聰進感性地兩度哽咽,不是因為他創業的歷程比較辛酸,也不是他大陸設廠比較辛苦,而是出身台南鄉下的他,等到衣錦榮歸這一刻,他等了二十二年。

二十二年前,他帶著妻子,也是聖馬丁現任執行長的陳美惠,加上政大企管系的學弟王耀祖(聖馬丁財務長),從三人小公司,做到現在三五○○名員工的規模,不管是在義大利、西班牙、法國,甚至就連北非、杜拜都能看到聖馬丁機上盒的蹤跡。

生產電纜接頭起家

政大企管當黑手學開模

聖馬丁成立初期,是以生產有線電視電纜接頭起家,一般人都會很好奇,政大企管系出身的洪聰進,怎麼會懂得這些開模技術,「這些都是我在工廠打工學來的。」農村出身的洪聰進,小時農忙得下田幫忙,長大念書難有充足的經濟支援。所以從他踏進大學的那一刻起,每一餐、每一本書錢、每學期的學費,都是領清寒獎學金跟打工賺來。

別人當家教賺零用錢,洪聰進則是選擇到北縣汐止姊夫開的工廠打工掙生活費,就連進了工廠,也不是做文書處理,而是蹲在師傅旁邊,學著如何顧機器。

這一顧卻讓他顧出一身開模具、操作車床的好本領,「人家說:『戲棚下站久就是你的。』所以比起大公司,我喜歡從小公司做起。」洪聰進一路從黑手、技師當到總經理,雖然是在姊夫的工廠,卻都只領微薄的薪水,即使做到總經理,薪水也只有五千餘元,也是當時的磨練,打下扎實的根基。所以,當洪聰進決定創業之時,選擇了他最熟悉的模具製造,從有線電視電纜接頭開始做起,而陳美惠,則成了聖馬丁的最佳業務員。

從創立聖馬丁到赴陸設廠,短短五年若算是草創期,那洪聰進帶著兩名工程師到廣東中山市坦州設廠開始,就是聖馬丁真正的起飛期。「整整九年,我都在大陸打拚。」就為了一句「老闆不在大陸,不會成功」,洪聰進與陳美惠,一人在大陸帶頭衝製造、產能,一人則在台拚業務。

由於洪聰進不是技術背景出身,所以他十分重視技術研發,「剛開始半年做出來的東西,怎麼做怎麼不對,東西送到客戶那裡,每次都被退貨。」這也讓聖馬丁在大陸建廠的前期,只能替別人代工賺薄利。直到二○○○年,洪聰進決定轉型專注生產機上盒之後,聖馬丁才奠定了明確的發展策略。

轉型生產機上盒

購併兩歐洲客戶搶進西歐

聖馬丁能在西歐有突出的市占率,擁有強大的研發團隊,○六、○八年兩個購併案是最大關鍵,甚至更因為購併,讓洪聰進找來聖馬丁現任的技術長法蘭克(Frank Fischer)。

「當初開的條件就是希望他來亞洲當技術長,他不要、我們就不買。」因為在聖馬丁買下德國數位服務廠IDS前,IDS其實是聖馬丁的客戶,法蘭克更是IDS的創辦人。

除了洪聰進以外,陳美惠也是聖馬丁的重要靈魂人物。「我這一生中,最幸運就是娶到她。」講起創業過程,洪聰進三句不離陳美惠。

從小業務員當起,陳美惠因為執行有魄力,獲得客戶讚譽為「女郭台銘」。洪聰進舉了一個小故事為例,二○○○年聖馬丁決定轉型專注在機上盒之際,當時帶領機上盒團隊的主管就是陳美惠,為了全年衝刺機上盒產品的業績,陳美惠甚至定下鐵律,「她要求團隊裡的人都要用跑的,就算在辦公室裡,也不能用走的。」洪聰進說,為了衝刺業績,一分一秒都不能浪費,所以陳美惠要求員工要用跑的。

即使自己貴為「董娘」,陳美惠卻是相當公私分明,「她當上執行長後,要求裁撤公務車。」就因為看到洪聰進開著公務車送女兒上學,這在陳美惠的觀念裡,就叫公私不分,足見她的魄力。

陳美惠強悍執行力拚業務,加上法蘭克率領的強大研發團,聖馬丁的機上盒站上全球第四名,甚至積極往第三名邁進。在「無上限增資」的約定下,聖馬丁的原始股東沒有賣過一張股票,走到了今日能夠「鮭魚返鄉」。感性的洪聰進說,為了不忘本,他要回到家鄉台南新營蓋宗祠,真正地衣錦還鄉。

洪聰進

出生:1961年

現職:聖馬丁董事長

學歷: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系

經歷:模具工廠技工

聖馬丁

成立時間:1987年

資本額:5,567萬港元

董事長:洪聰進

執行長:陳美惠

主要業務:STB及系統解決方案

近期業績:

2009年獲利3,065萬港元2008年獲利4,244萬港元2007年虧損1,510萬港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620

命盤曝光求四大風水佬打救陳振聰絕境種生基


2010-02-25  NM





在千億爭產案中慘敗,又因涉偽造遺囑,被警方拘查的「哨牙通」陳振聰,密鑼緊鼓大反擊,不單申請禁制警方翻閱搜查文件,還申請延期上訴期限。表面躊躇滿志,風水佬出身的他,實則慌不擇路,四出尋訪風水師施行改運道術「種生基」,妄圖在爭產案上反敗為勝。

據悉,本港有所謂四大種生基天王,當中曾為小甜甜龔如心種生基的風水師俞志麟,證實本月初陳振聰派人找他願出一千萬種生基,但他覺得陳道德甚有問題,揚言一億都唔做,上週更登報呼籲同行「罷種」,另外兩名「生基王」也杯葛陳,即時打亂陳營部署。

君 子愛財,取之有道,決不可做傷天害理、違背良心之事而感到後悔與心中抱憾,故縱然有人出價千萬要本人替某商人種生基,本人已回覆,就算給我一億,我亦不會 埋沒良心,與全港市民為敵……」上週三,《明報》刊登了一個四分一版啟事,題為「一個術數家之心聲」,下款寫着的,正是於○五年曾替龔如心種生基、最後小 甜甜上訴打贏官司而一戰成名的風水師俞志麟。

啟事刊登後,隨即引來風水界議論紛紛,大家都問:「點解有錢唔賺?」「點解要咁高調登廣告?」

小甜甜○五年向俞志麟提供一組時辰八字,看其人是否生命中的貴人,當時並無透露姓名(後來俞才把其名字寫上),但出生年月日(新舊曆),就與陳振聰脗合。

登廣告明志

上週六,頂着大肚腩的俞志麟,坐在上環的辦公室接受訪問,聲如洪鐘的他,承認出價一億,是誇張講法,但透露陳振聰確曾委派同姓親信向他發動銀彈攻勢,要求代種生基,還開出「如心價」一千萬,希望打動他出手,助首役一敗塗地的陳振聰,在爭產案上運轉乾坤,反敗為勝。

「每 逢新正頭,都有好多熟客上嚟批流年運程,農曆年前個星期一(二月八日),突然有一男一女,預約上嚟批流年,之前從無睇過,又無話邊個介紹,男的叫陳振傑, 同陳振聰只差一個字。講完流年,佢突然喺袋拎咗張白紙出來,上面寫咗個日期同時間,佢同我講,話紙上面呢個人犯咗官非,想我幫佢搵個好穴種生基,希望贏到 場官司,但就無透露呢個人係咩人。」翻查資料,陳振聰和龔家打官司時,三名胞弟出庭力撐,包括陳振鴻、振田及振國,但就沒有一個叫陳振傑,俞相信可能是陳 的堂弟。

每月閒閒哋為逾百條命開命盤的俞志麟,一眼看出寫在紙上的時辰八字,正是世紀爭產案主角陳振聰,「○五年時,我首次同龔如心見面,佢原本係想叫我幫佢種生基,但甫坐下,就遞咗張紙俾我,又係好似呢個神秘客人咁,只係寫住一個人嘅出生年月日同時間,同樣無名無姓。」

為小甜甜種生基

時 間回到○五年初,當時小甜甜為了與家翁王廷歆的爭產訴訟,鬥到你死我活,小甜甜已先輸一仗,高院在○二年十一月裁定王廷歆勝訴,後來小甜甜上訴,亦被上訴 庭駁回,於是再上訴至終審法院,更因此被指懷疑偽造遺囑隨時入獄,心力交瘁,最後更患上卵巢癌,為了打贏官司及戰勝癌魔,她於是透過助手約見俞志麟求助種 生基。當時陳振聰和小甜甜已相識,陳更教她在集團物業地底種生基,這次趁着見俞志麟的機會,便問俞她和陳的八字是否相配,「我同呢個人(陳振聰)八字夾唔 夾,有無緣分?佢喺我身邊會唔會幫到我?」

俞志麟說當年小甜甜除了連串追問他有關陳振聰的事,還要求他代開陳的命盤,想確定陳是否她生命中的「貴人」。俞說:「當時梗唔知佢就係陳振聰!」但就清楚記得當時向龔說她與陳的其中一組時辰八字相剋,會掀是非,也有機會為這個人付出很多,龔聽後點點頭,沒有作聲。

俞後來替小甜甜在廣西合浦縣星島湖上其中一個小島種生基,墳內放了她的胸圍、底褲、一套紅色連身裙、指甲、頭髮和一隻牙齒,包在一個小棺木內。

○五年九月,終審庭裁定小甜甜上訴得直,反敗為勝的小甜甜,馬上給俞送上一封利是,裡面是一張寫了七個零的一千萬支票。

當 年小甜甜所給的陳振聰八字,俞志麟還保留着,記者要求看,他就從抽屜中取出一張紙,上面寫了陳振聰的出生年月日及八字,和陳身份證上的日期完全脗合。這個 八字,俞說事隔幾年,仍然清楚記得,所以當陳振傑要求他代種生基時,便直問陳這人是否陳振聰,「佢(陳振傑)呆一呆,沉默一陣答話係,仲話會俾五倍價錢, 即係一百萬叫我做(俞種生基的酬勞為每次二十萬),最緊要做得好,我當時諗都無諗,就答話唔會接呢單生意,因為我唔想同香港市民為敵,佢聽我咁講,有啲愕 然。」

但陳振傑不罷休,於是不斷加碼以金錢利誘,最後還講了一句:「你幫人睇風水,都係為咗錢啫!」坐在辦公室攤開雙手的俞志麟愈說愈火 滾,謂搞到要登報「明志」,就是因為受這句話刺激,「唔係個個都咁貪錢,我即時請佢另請高明,佢見我咁強硬,無再講咩,坐一陣就走,但第二日朝早又打電話 嚟,話想出個王太(即小甜甜)價(一千萬元)俾我,叫我再考慮。」

幫了會有報應

為免節外生枝,俞決定登報澄清,還呼籲同 行「封殺」陳振聰,不要為他種生基轉運,記者追問為何如此堅決,他斬釘截鐵謂:「他不可以幫,幫了我會有報應,如果唔報在我身上,都會報在我老婆子女身 上,佢爭產係一個錯誤決定!」俞又說首次登報公開「明志」,並不是龔家向他施壓,擔心他掉轉槍頭,而是為免自己抵不住銀彈戰術,迫不得已。「錢好容易打動 人心,我想趁自己仍然清醒,俾自己一個公開嘅承諾:證明俾外面嘅人知,唔係個個風水師都好似近排啲新聞咁,唔係騙財騙色,就係為咗錢咩都肯做,埋沒良 心。」

據悉陳振聰知道游說失敗後,並未放棄,四出找其他風水師幫助,誓要種到生基為止。

行內人指,本港風水界有所謂四大種生基天王,除了「有錢唔賺」的俞志麟外,還有曾替彭定康任內的港督府睇風水的黃文超(外號觀龍)、門生曾獲邀上庭為華懋作供的劉啟治,以及曾替何鴻燊尋生基穴的內地風水師林元群。

本刊先後找過這三名「生基王」,他們當中有兩個都異口同聲說:不會為陳振聰種生基。

搵死人着數唔抵幫

師 承祖父輩、七十四歲的劉啟治,曾走訪胡錦濤、蔣介石及毛澤東等名人祖墳,他週一在元朗家中接受訪問時,坦言即使陳振聰前來找他種生基,他也會拒絕。他解 釋:「作為一個學術數的人,有個大忌,就係唔會搵死人着數,不論事件是對是錯,陳振聰在法庭上講出小甜甜咁多過去的事,都係不道德,所以我係絕不會幫 他!」

劉啟治又說:「為人種生基要付出福德,我每次為人種生基,都要先睇過當事人個時辰八字,數過手指,認為佢所求合理先會做,我都試過幫唔少犯官非嘅人搵穴,佢哋都係俾人陷害值得幫,同陳振聰情況好唔同。」他最後更要求記者不要登出他的全名,說不想和陳振聰扯上任何關係。

另一「生基王」觀龍,曾替吉之島、香港聯交所堪察風水,同樣表示不會為陳振聰種生基,但就不願多講原因,「我只想講:不義之財,冤孽嚟,瘟疫去,要唔要都罷啦。」

不 過,第四位生基天王林元群就表示會幫陳振聰。林元群是廣東高州人,和俞志麟是相識二十多年的老友。高州是全國生基墓最集中的地方,何鴻燊、謝霆鋒的生基穴 都葬於高州,林元群半生尋穴無數,目前一半時間在高州,另一半時間在港開班授徒,接受訪問期間,他也身在高州家鄉。他說信陳手持的遺囑為真,「我可以幫佢 大事化小,但要完全化解官司就好難!」

陳振聰上訴反擊

陳振聰自爭產案敗訴、被商業罪案調查科拘留查問後,曾高調反擊,月中入 稟高等法院,控告律政司司長及警務處處長,指警方取去的證物涉及法律專業保密權,要求法庭澄清,希望藉此阻止警方閱讀搜查所得的文件,連日來又在山頂豪宅 隱居,極少踏出家門,把握機會與律師商量對策向法庭申請延期上訴。

原本陳振聰須於頒布判詞後的二十八天內,即三月二日前,向高院呈交上訴通 知書,列出上訴理據,但陳振聰一方於上週五向高院申請延長提出上訴的時限,由原定的三月二日延至四月二日,原審法官林文瀚於本週四聆聽延期申請,而爭產勝 方華懋慈善基金已表明反對。究竟種生基是否可以打救陳振聰,俞志麟說:「錢唔係萬能,其實,搞咁多嘢做咩?陳先生都好應該早日回頭是岸。」自言與廣大小市 民同坐一條船、希望那筆過千億遺產可以造福社會的俞志麟總結說。

名人瘋狂種生基

種生基為傳統巫術,由當初被視為邪邪哋的旁門 左道,到今日愈趨普及,名人效應功不可沒。其中,以治病延壽最多,較廣為人知的,除了去年跌倒中風一度命危的賭王何鴻燊外,另如早前病重的藝人薛家燕,均 希望借生基續命。至於早已逾百的六叔邵逸夫,雖然無大病痛,但就以生基延壽。

除了治病延壽,也有特殊要求,如早前因為醉酒心臟一度停頓的馬清偉,其前妻薛芷倫,七年前便曾就「求和合」種生基。另身為基督徒的民政事務局前局長何志平,也和太太胡慧中在順德故鄉種生基求「添丁」。而藝人謝霆鋒(圖)及古巨基等,就想以生基創事業高峰,各適其適。

假生基氾濫

龔如心爭產案中,種生基一詞廣為人知,除了小甜甜,賭王何鴻燊、謝霆鋒等都為健康及運程種生基,令種生基成為一門大生意,造就數千元有交易的所謂平民版「小生基」大受歡迎,但俞志麟就直指只屬冒牌貨,「等於叫人將生基葬喺停車場,點吸靈氣呀!」

俞志麟說,所謂「種生基」,是將當事人的頭髮、指甲及近身物品葬於風水地,借助大自然力量改運。這種源自遠古的神秘巫術,盛傳能透支非分之福,改變原來因果。尋覓所謂龍穴吸取靈氣,即如中國人傳統要找風水地安葬先人,以期福蔭後人。

但 畢竟福地難尋,動輒十萬元以上的生基墓,非人人負擔得起,眼見愈來愈多人欲種生基轉運,曾在龔如心案作供的風水師司徒法正,就想出廉價版「小生基」,由八 千八到數萬元不等,其門如市,不過並非將頭髮、指甲葬在風水地穴,而是放在香爐裡面,再將香爐擺上神壇供奉。司徒法正的師兄,正是俞志麟。

俞志麟直斥這種噱頭味濃的小生基搵笨,「呢個做法其實叫本命爐,基本上大部分法科師傅都識,祈求神靈保平安,根本唔係種生基!」

紫微王評陳振聰命格

本 刊把陳振聰八字交給有「紫微王」之稱的馮岳批閱,馮曾執筆撰寫車公廟籤文解讀天書,甚有權威。他根據陳的時辰八字開命盤,謂現年五十一歲的陳振聰,正進入 第六個十年大運關鍵期,今年受「天刑」官非星影響,未來日子都要出入法庭,加上「地劫」及「地空」等凶星,身家會大縮水,且事業也會一落千丈。

不 過,馮謂陳屬「命不該絕」的命格,晚年雖聲名狼藉,但錢財卻不缺,「人世間總共有一百二十粒星,紫微斗數分本位、對官同三拱,唔同時辰八字,互為影響,佢 命格之中有一粒遺產星『天巫』及財富星『天府』猛照,晚年錢財不缺,雖然未必會贏官司,但有機會偷雞免刑責,唔使坐監,化險為夷。」

八 十二歲的馮老又說,陳振聰的「本命宮」有天機及天魁兩粒星,兩者都代表機智聰明,表示陳是食腦之人,靠把口致富,他這樣總結:「陳振聰攞咗廿幾億仲未心 足,人情上講唔過去,但從佢嘅命格睇,又真係唔衰得晒喎。」是命不該絕,還是天網恢恢,且看這宗世紀長命官司,最終如何了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21

中国建材2009净利上升55.6% 四大业务板块发力


http://www.21cbh.com/HTML/2010-4-16/3OMDAwMDE3MzE3OA.html

4月16日晚,中国建材(HK3323)发布2009年业绩公告:实现营业收入332.97亿元,同比增长26.3%;净利润23.5亿元,同比增长55.6%。
每股收益0.96元,同比增长41.2%。公告还显示,中国建材按照截至2009年12月31日止的总股本2481215273股,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07元(含税),总额共计约17368.5万元(含税)。
 “飙升”,中国建材内部用这个词,来形容过去这经济最困难的2009年公司所交出的成绩单。
据悉,上市四年来,中国建材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72.8%,营业利润复合增长率达到77.2%,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到62.2%。
对此,中国建材董事局主席宋志平表示,2009年的公司业绩,一方面受惠于国家“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和国发38号文等政策对建材行业的推动,另一方面得益于近年来实施的大规模联合重组和持续推进的管理整合。
这使得中建材旗下的四大业务板块各有发展亮点。
首先是大水泥区域化发展战略成效凸显,由淮海、东南、北方三大战略区域构成的水泥业务整体战略布局初步形成,产能规模达到1.6亿吨,区域市场控制力和利润贡献率显著提升;销量达到1.14亿吨,同比增长44.0%;
轻质建材板块已完成10亿平方米石膏板全国产业布局,总产能已达7.2亿平方米;销量达到4.7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47%。该板块在建项目进展顺利陆续投产,为满足产能释放的需求,积极拓展营销渠道,加大市场推广力度,紧盯全国大中城市重点标志性工程,行业领导者地位更加巩固;
在复合材料与玻璃纤维板块中,风机叶片业务快速增长,产能规模已达5,000片,销量超过3,700片,同比增长58%,跃居中国第一;沈阳、酒泉、包头风机叶片基地相继投产,产业布局全面完成,年产万片的战略目标提前实现。此外叶片业务成功引资1亿美元,为3兆瓦、5兆瓦等大型叶片规模化生产打下了良好基础;
受金融危机影响颇深的玻纤业务,则通过技术进步改进产品配方,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调整产品结构、创新营销管理和销售模式,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销量环比增加,生产经营指标持续向好。
此外,工程服务板块的收入、盈利水平和订单也在稳步提升。
对于2010年,宋志平表示,中国建材将抓住国务院38号文和7号文以及“建材下乡”等政策机遇,稳步推进联合重组和资本运营,坚定不移地走控制区域市场、构建核心利润区的发展道路,推进有规模、有巨大协同效应的联合重组,提高市场控制力和占有率,加强传导原燃材料成本价格波动的能力,保证稳定合理的利润空间,推进市场健康发展;同时,继续深入推进管理改进和精细管理,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链延伸,大力发展新型建材、新型节能住宅和新能源材料,不断优化产业链;继续协同各地政府淘汰落后生产力,进行区域内的合理布局,加强技术升级与节能减排,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62

四大絕學 創史上最黏人遊戲

2010-11-15 TCM




很少遊戲能像《魔獸世界》這樣成功的擄獲消費者、投資人和學術界注意,絕對是大型多人線上遊戲中之翹楚。」這是《電玩正在改變世界》中,兩位作者對這款遊戲的第一句描述。

這兩位作者,都畢業自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數位遊戲產業十多年,他們說,「若沒親眼見識《魔獸世界》,實在很難理解其深度及廣度。」這款史上最黏人的遊戲,為何推出六年銷售還未見疲態?

關鍵在於「好玩」。

好玩,雖然是個抽象的形容詞,但正如消費者花錢購物,是為了將滿足程度最大化,企業所有研發、製作與銷售,終究得回歸到滿足「消費者需求」。

以《魔獸世界》為例,從「好玩」出發,加入「即時互動、社群參與」的元素,讓玩家一再造訪,至少成功滿足四項消費者心理需求,每一項都呼應其他產業成功的原因。

絕招一》內容為王 如蘋果產品:訴求美學與舒服使用 一、內容為王,連細節都不放過。

《魔獸世界》承襲英國作家托爾金(J.R.R. Tolkien)在鉅作《魔戒》開創的奇幻世界觀,腳本架構龐大、歷時萬年之久。劇中數十個種族、上千個角色輪番登場。任何玩家在任何時候、任何場景切入,都是新一輪故事的起點。

許多玩家宣稱,喜歡這遊戲的原因就只是為了好好「欣賞風景」,日本的鳥居、古羅馬的鬥獸場、麥田中的怪圈、中東傳說中的石像鬼、北歐神話中的符咒,甚至《西遊記》中的鯉魚精,都是他們讚嘆的設計,而且細緻到連符咒上頭的文字都清晰可辨。

內容、細節與美感,是當紅「體驗式經濟」看重的原則,蘋果(Apple)堪稱另一代表。《富比世》(Forbes)專欄作家費雪(Bill Fisher)推崇蘋果首開體驗設計之風,將硬體、軟體和媒體整合成優雅的用戶體驗。

正因蘋果總是設法降低技術的存在感,追求用戶直覺使用的舒適感,無須費力就能取得用戶的情感認知、群體歸屬與跟隨。費雪說,如果學校能夠在教室、軟體、書籍和教師間創造同樣體驗,全世界的學生們可能像喜歡iPod一樣愛上學習。

絕招二》保證耐玩 如精品業:延長美好體驗,加持品牌 二、遊戲耐玩,包括難度與獎酬制度。

耐玩是暴雪的一貫風格,新手玩家三個月後還在入門階段不足為奇。《魔獸世界》設計的任務數量超過九千筆、與角色之間的對話超過兩萬筆,過關的過程中接觸超過一百塊以上的地圖,讓玩家在一而在、再而三重複「練功」的過程中產生新鮮的體驗。

更重要的是,該遊戲找到在困難和辦得到之間的平衡點,新手不會因受挫而退出。而當玩家花費數十小時解決反覆出現的惱人怪物,它也不吝於提供稀有寶物回饋,讓玩家帶著成就感,勇赴下一關。

門檻、奮鬥感、成就感,和精品業的經營思維有異曲同工之妙。精品定位強調個性設計、高辨識度,並握有市場價格制定權,強化了消費者的渴望,也擴散了月暈效應,由認同、信賴、喜愛到擁有。

這一連串移情作用不一定全程愉快,大多時候是累積資本的「努力期」、接收理念的「認知期」,還有建立忠誠的「連結期」,最後才得償,達到滿足的「高峰期」。

心理學有個峰終定律(Peak-End Rule),用來解釋潛意識記憶這道過程中最愉快與最不快的感覺。消費者多半不會記得好、壞感覺的比重或長短,但對「峰」與「終」時的記憶最深。

精品業者就是善用峰終定律,極大化延長消費者對美好服務的體驗,體現公司的品牌價值,並滿足客戶最重視的需求。當消費者心中的品牌價值提升,差異化因而顯現,品牌地位隨之確立。

絕招三》追求公平 如排隊消費:滿足顧客才有下一次 三、遊戲平衡,包括建立角色強度與公平機制。

玩家進入《魔獸世界》的第一件事就是選擇職業(即角色),這個決定同時賦予玩家特定的技能、武器、天賦等。為了保證所有職業都有獨特的能力和法術,並維持相對平衡,每種職業都有優勢、劣勢與致命缺點,所有玩家都擁有一次改變戰鬥局面的機會。

公 平機制獲得玩家一面倒認同,不僅玩家清楚自己在解任務的每個階段目標是什麼,遊戲後台設計也完全杜絕裝備轉手,以防私下交易;採四種團隊結盟輔以投骰分配 方案(例如:打怪團隊共一百名隊員,卻只能分配到二十種武器,為求公平,所有隊員以擲骰決定哪二十人可得到武器),以達公平競爭;設立聯盟與部落的語言隔 閡機制,阻斷不同陣營間玩家的仇恨破壞遊戲環境。

無論什麼產品,「公平感」是品牌印象之外另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消費者對在百貨公司購物,或是在路邊攤挑選便宜貨,兩者的期待截然不同,因此低價或折扣促銷不一定永遠有效。

其實,許多無關價格的細節,也會誘發顧客拾起心中那把尺丈量。就以一窩蜂的甜甜圈開店現象為例,如果消費者大排長龍,所得結果卻未能對付出的時間感到滿意,被剝奪感就會阻斷未來交易的機會。

絕招四》經營社群 如超商:緊跟消費趨勢推季節商品 四、玩家精神:讓玩家開發遊戲。

《電腦玩家》創辦人徐人強說:「線上遊戲業者都說重視玩家社群,但沒有一個像《魔獸世界》做得這麼徹底。」據玩家反應,《魔獸世界》快則一週,慢則一個月,真的會有所回應,嚴重者則等到改版時一併解決。

每次遊戲改版後,《魔獸世界》的社群管理員及遊戲開發者,就等著與玩家筆談,還會不定期發表下一次改版構想與進度。官方也鼓勵玩家積極投稿,小說、繪畫、音樂或服裝建議,這都可能出現在遊戲的某一個角落。玩家因為意見受到重視,熱情與忠誠度邁前一步。

利 用消費者經驗反饋,設計出更符合需求的產品與流程,是零售通路龍頭7-Eleven的拿手策略。在日本,引進7-Eleven的鈴木敏文從一開始就覺察, 零售通路的業態繁瑣,了解消費者心理不如從POS(銷售時點)系統下手,藉由預測及分析日常購買行為,提高來店數與單店營業額。今年台灣的7- Eleven,六月夏季鮮食商品中,關東煮、光合沙拉銷售較去年同期成長一倍,就是抓住「輕食」趨勢,適時在產品組合中加入天然、低卡的當令時蔬,突破夏 天是關東煮淡季的宿命。

遊戲,雖然是個虛幻世界,但他們從消費者口袋掏出大把鈔票的關鍵機制,是所有產業都要學習的know-how。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64

六十二.八億元的年營業額從何而來? 八五度C快速展店四大心法


2010-11-22  TWM




八五度C這個台灣起家的咖啡烘焙 連鎖店品牌,如何在台灣快速展店之餘,還能走向海外,在中國和澳洲,甚至是星巴克的故鄉美國等市場開疆闢土?

董事長吳政學的展店心法,可以說是八五度C成功的關鍵四堂課。

撰文‧林孟儀、黃筱雯、李喬琚不過賣個咖啡、麵包加蛋糕,從台灣起家的八五度C,一年就能創造近六十三億元的營業額?

二○○四年七月,八五度C第一家門市保平店,在台北縣永和樂華夜市旁開幕,首月就創下營業額四百多萬元的奇蹟!當年十一月台中公益店成立,並開放全台加 盟。

八五度C接著進軍澳洲、美國與中國;尤其在中國,一年內也展出百店規模,令業界側目。其中,美國的洛杉磯爾灣店甚至成為全球店王,去年還寫下年營業額兩億 元、平均日營業額五十四萬元的驚人紀錄,被美國媒體《橘郡紀事報》(Orange County Register)譽為「台灣星巴克」!

「肯德基進中國,前十年也才開一百家,八五度C前往中國還不到三年,就已經開出了一百四十家店!」八五度C中國區副總王建堯自豪地說。

究竟八五度C快速展店,背後有哪些心法?

心心法一 增加品牌能見度展店,首要講求「location」(地段)和門面,八五度C開店堅持「三角窗理論」,為的就是增加品牌能見度,吸引四面八方的人流、車 流。

而董事長吳政學重視性價比,強調「五星級的享受,平價的消費」,店面裝潢以透明玻璃讓路人一覽無遺,門市更貼上深赭色花崗岩,營造高檔印象。

八五度C草創時的參考標竿,就是高雄起家的金鑛咖啡,其董事長鄭立鍵分析,八五度C氛圍簡單高雅,還將裝滿精緻蛋糕的冷藏櫃往外推,直接面對人來人往的街 道,形成櫥窗效應,成功吸引顧客駐足。

進軍中國後,八五度C有許多因地制宜之舉,例如選擇商場與地鐵沿線展店,長期待在中國的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常務理事柯建中觀察,「這兩處是人潮進出最多 的地方,是品牌曝光的絕佳位置。」中國最大茶飲料連鎖店仙蹤林董事長吳伯超說,最開始的二十家店是最難突破的,因為民眾對品牌還很陌生,「八五度C是以快 速開店打響中國知名度,當一有知名度,會有許多人跑來提供店面,選址選店因而變得容易。」在中國,八五度C不靠三角窗理論,卻仍堅持貼近民眾的透明店面; 不過中國冬天冷,因此特別打造雙層的透明玻璃,中間填充氮氣以阻絕冷空氣。

而在台灣九成靠外帶、僅在騎樓擺設些許桌椅的八五度C,在中國,因為顧客習慣在店裡坐著消費,特別規畫了大坪數的店內空間。

王建堯指出,中國都市街區很大、馬路又寬,一條大街的兩側往往就分屬不同商圈,因此在大街的兩側甚至可以各開一家店,搶不同的人潮,並不會「打架」。

在美國,八五度C選在華人聚集的大洛杉磯爾灣地區(Irvine)Diamond Jamboree商場。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研究生鄭安呈就是常客。他指出,八五度C門市離學校僅有十分鐘車程,再加上位在交通便利的購物中心裡,常見闔家光 臨的景象,店前排長龍的情況,已成為當地「景點」。

以人車匯聚的地點、寬敞透明的店面,抓住了消費者的目光,下一步就是成功讓他們掏錢消費。

心心法二 更低的價格 更高的品質八五度C找來五星級飯店的四大西點名廚當號召,打出「三十五元咖啡、蛋糕」招牌,讓人拿出銅板就能享受下午茶的高貴不貴定位;在開幕期間甚至限 時開賣一元咖啡,迅速引爆排隊搶購人潮!

靜宜大學觀光系教授岑淑筱也認為,「八五度C最會打『物美價優戰』。」一九九九年把美國星巴克引進北京的漢鼎亞太董事長徐大麟分析,「星巴克賣的是氣氛, 八五度C賣的是實惠,它的商業模式會成功。」徐大麟說自己曾在上海八五度C店裡坐了兩、三個小時觀察,那時他就心想,「這一定會紅!不僅是剛出爐的麵包吸 引人,咖啡價格只要星巴克四分之一,價格中肯、多分量,是八五度C的優勢。」在中國,八五度C在店門口張貼了「來自台灣、打敗星巴克」的海報,進行高調宣 傳。「海報貼到都已經長年受潮、字跡模糊了,還不撤下來!」統一星巴克某位主管在上海出差時,瞥見八五度C門口海報,不禁為之氣結。

柯建中描述,八五度C在好幾個地點都與星巴克打對台,但排隊人潮絕對不輸星巴克,甚至更多!

而店面、行銷的成功策略,必須仰賴專業團隊完美執行。

心心法三 廣納人才 打造完美團隊八五度C產品開發副總鄭吉隆曾說,麵包師傅是八五度C的靈魂,但師傅的養成很難。不會做麵包西點的吳政學,不惜砸下重金,甚至以入股的條件, 在兩岸延攬知名的麵包師傅。吳政學自爆,曾經等一位師傅等了三年,每個月固定打電話噓寒問暖,才挖角成功!

除了技術人員,管理人員也是不可或缺,為了找到具中型以上連鎖餐飲管理經驗的人才,八五度C瞄準中國連鎖餐飲業龍頭——肯德基的店長,尤其是副店長。據業 界估計,當時有近百位肯德基基層幹部跳槽,造成肯德基內部嚴重失血。

岑淑筱觀察,肯德基進入中國已久,人事已經穩定,若八五度C真是對升遷面臨瓶頸的副店長祭出高薪與店長職位,很快就能打動人心。

找對人才,還要懂得留才。吳政學讓核心幹部入股,還實施分紅獎金制度,開店團隊展店成功有獎金,負責後續督導營運的團隊,做得好也有獎金,甚至中央工廠的 阿姨,只要提得出節省流程與減少廢料的點子,一樣可以領獎金。

敢於論功行賞,是吳政學讓一票核心幹部願意跟著他打天下的重要原因。

「你敢給,人家就敢拚,當然願意留在手下做事。」一位同業說,吳政學出手闊綽,十分敢給,起初八五度C展店展到目標數字,業界盛傳吳政學一口氣各分發配一 百萬元獎金給十幾位原始股東自行購車。

「我只能說,這位老闆值得跟!只要你說到做到,做不到就不要說,該獎勵的都不會吝嗇給。」從休閒小站時期,就一路跟隨吳政學十四年之久的王建堯表示。

不過八五度C協理、吳政學的小舅子張佶文也透露,如果業績沒有達到目標,或是幹部預估營業額失準;開會的時候,吳政學也會有嚴厲的一面,「叫你起來罰站、 跟大家道歉,因為一個人做不好,就要向大家道歉!」八五度C快速展店、攻城掠地的能力,還來自於導入ERP(企業資源規畫系統)的流程改善。

心心法四 一切以標準化流程進行「第一次聽到吳董說八五度C導入ERP,我差點從椅子上掉下來!」岑淑筱提到,為了研究八五度C,當面採訪吳政學四次之多,驚訝於一 家咖啡蛋糕店,竟然也採用高科技大廠才重視的ERP。

八五度C創業之初,吳政學花了七個月時間,一邊蓋中央工廠,一邊和一批師傅、阿姨,將蛋糕製作過程拆解為圖片,不只做到標準化、流程化,穩定品質,也有助 於中央工廠降低產品損耗率,最後快速複製、展店。

「導入ERP,才能快速展店,墊高別人進入的門檻,這是別人沒辦法學的。」岑淑筱指出,「不是只有他會做蛋糕,但他是用組織戰的方式做蛋糕!」事實上,八 五度C在咖啡、蛋糕和麵包三大品項的營業額占比,都是勢均力敵的三分之一;在台灣靠咖啡和蛋糕崛起,在中國,八五度C卻是靠麵包打江山。

在台灣,連一杯飲料受歡迎的甜度都南北有別了,甭提幅員遼闊、口味南甜北鹹、東酸西辣的中國了。在新市場,必須先確認口味,再進行複製。鄭吉隆點出,麵包 受限於氣候溫溼度、發酵條件不同,欲維持統一品質,製作上難度最高。

○七年七月,鄭吉隆在上海試做麵包,籌備中國第一家門市開幕。等到十二月開幕當天,開賣的麵包在零度的天氣下,硬得像石頭!「光上海冬天和夏天的天氣就溫 差四十度。」鄭吉隆苦笑,只好趕緊熬夜研究,改用讓麵團有保溼性的轉化糖。

如今八五度C除了從上海、北京到深圳等中國一線城市有點,還開到江蘇太倉等二、三線城市去了,「之前是搶市占率,接下來要搶覆蓋率了!」張佶文表示,區域 模式準備好了,只剩下複製和延展,明年就可以更有效率地在中國發酵。

從八五度C創業以來,吳政學最享受的時光,就是每天下午四點還有半夜十二點,固定經由POS系統(銷售時點情報系統)傳回手機的各店營業額數字,親自掌握 每一家門市動向。靠著四大展店心法,只要是八五度C想攻克的下一站,對手都該嚴陣以待!

台資西點咖啡連鎖 決戰中國市場店家名稱 成立時間店數營收

(億元)負責人名

85度C2004年44263吳政學迪歐咖啡(中國)2002年 35017.5王陽發兩岸咖啡2003年400100楊進發克莉絲汀麵包1993年86060羅田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97

中環在線:四大地產商均禮待太傅 李華華

2010-12-8  AD




 

喺華資家族大企業,太傅似乎係一個不可或缺嘅角色,佢哋要肩負起扶植老闆第二、三代上位嘅重任,而當呢班少主坐正,亦係佢哋退位之時。

華 華數一數,唔計新世界(017)嘅梁志堅,香港仲有幾個出名嘅太傅,包括李嘉誠系長實(001)、和黃(013)嘅周年茂同霍建寧;新地(016)郭家有 黃奕鑑;李兆基嘅恒地(012)有林高演。到家陣都仲未退役嘅,得番年薪過億嘅霍大班,同埋林高演。幾個殿堂級太傅,普遍亦得到家主禮待。好似退咗役嘅周 年茂同黃奕鑑,前者97年離開長實之後,曾經入股過新福港,4年埋單輸2600萬,佢索性轉型做地產發展商,o依家做緊華業(控股)主席。有傳佢退役後嘅 一切發展,舊老闆幕後都出過唔少力幫手。至於後者就由郭家安排佢做新地非執行董事,年薪有成1635萬!

霍大班間屋大過超人

現役嘅太傅待遇都唔差,好似霍大班咁,據李超人嘅講法,大班赤柱間屋係大過佢屋企嘅。林高演亦都好巴閉,四叔前幾年捐錢畀港大,將某個building嘅命名權送畀佢,叫「林高演學堂」,仲話同佢咁多年都心靈相通拍住上。有理由相信,他日佢兩位退役之時,應該都會好風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83

CES電子展四大趨勢 智慧電視耍聰明

2011-1-13  TNM




一年一度的美國CES消費性電子展甫落幕,今年智慧電視(Smart TV)從配角躍升為主角,造就一場由內容帶動硬體的視覺饗宴,加上更多更平民的3D應用;速度比3G快10倍的4G手機;以及隨處可見的平板電腦等趨勢。

今年CES不只有看頭,也不再遙不可及,產品人人消費得起。

趨勢1 Smart TV 電視變多功

今年智慧電視(Smart TV或稱Connected TV)鹹魚翻身躍升為主角,能透過線上服務輕鬆搜尋電影、節目、影片,卻不需像3D電視一樣花大錢才能擁有。如果說Smart Phone是不只能打電話,還能上網、收E-mail的智慧手機,那Smart TV就是不只能看電視,還能看各種網路影片、打視訊電話的智慧電視。

既然要打視訊電話,當然少不了Webcam,電視的網路攝影機內建高畫質傳感器,即使被拍攝的人隨意移動也不失焦,還有4個麥克風可捕捉4公尺範圍內的環境音。

也許有些人會擔心是不是一定要換一台新電視,才能有連網看影片,其實可藉由外接網路機上盒就行,像LG推出ST600智慧型電視升級器(Smart TV Upgrader)讓消費者透過HDMI線將一般電視升級為智慧電視。

趨勢2 4G手機 飆網速

4G LTE下載速度達5至12 Mbps,上傳速度為2至5 Mbps,最高傳輸速度比3G網路快10倍。想想看,當你在捷運上,用手機線上觀看高畫質影片,而完全不會停格、馬賽克、畫面延遲,該是多麼美妙的一件 事!這就是4G即將帶來的便利。美國已於2010年12月正式啟用4G LTE行動寬頻網路,因此手機業者卯足全力進軍美國4G市場,其中又以台灣HTC動作最積極,此次在CES發表3支4G手機,包括 ThunderBolt,以及側滑式QWERTY鍵盤的EVO Shift 4G,還有以AT&T HSPA+網路為基礎的4G手機Inspire 4G。

趨勢3 平板電腦 追iPad

去年被蘋果iPad一手挑起的平板電腦浪潮延燒到CES!諷刺的是,蘋果往年都是在舊金山的MacWorld麥金塔電腦展與拉斯維加斯的CES電子展分庭抗禮,但這2年,蘋果跟MacWorld主辦單位鬧翻,連MacWorld都缺席。

既然在CES看不到新iPad,那CES的平板電腦除了Android就還是Android。Google展示為平板電腦量身打造的Android 3.0系統,首頁螢幕能夠客製化,依需求加上更豐富及具互動性的小工具。展出Android平板電腦的業者包括Samsung、Lenovo等,其中,三 星Galaxy Tab被美國科技媒體喻為是少數已上市的平板電腦中,能與iPad分庭抗禮的產品,此次也有Wi-Fi版推出。而華碩一口氣則推出了EeePad Slider滑蓋平板、Transformer變形平板、MeMO迷你平板與Eee Slate 超級平板等4款。

電子書閱讀器 變彩色

彩色的平板電腦夯,單色的電子書閱讀器聲勢反而減弱,現在有相關廠商投入彩色電子書的研發,如台達電子與日本普利司通共同開發新世代電子紙。在這次CES 首度發表電子粉流體顯示面板技術(QR-LPD)的彩色電子紙,包括8.2吋與13.1吋彩色電子閱讀器、4.1吋電子標籤、與21吋數位看板等。

趨勢4 3D應用更平民

3D電視的首要問題是昂貴、不夠平民化,這是短期內無法普及的最大原因。第二個問題是:就算花大錢買了電視,可能還找不到想看可看的3D內容,這是屬於3D電視的悲哀。

因此,平民化的3D電視解決方案包括VISIO推出65吋被動式3D電視;以及採裸視3D技術如Toshiba小尺寸3D裸視電視REGZA GL1,有20吋及12吋,還有不需要使用專門眼鏡的65吋∕56吋3D電視。

3D應用更多元也是今年趨勢,去年的3D產品是大尺寸電視、專業級攝影機、藍光播放機。今年的3D則是落實到一般入門消費性電子產品如迷你DV、數位相機 等。在這些廠商中,對3D最積極的還是Sony,包括3D筆電、3D相機、3D口袋攝影機、3D數位攝影機、3D電視、3D藍光播放機,一應俱全。

自製3D影片 Po上網

有鑑於目前合法可看的3D影片實在不多,消費者就算有3D電視、3D螢幕或3D筆電,仍找不到內容。因此,建議可使用較便宜的3D相機,將拍攝的相片、影 片Po上網,大家一起共享3D內容。有部分業者如NVIDIA還推出3D內容社群網站3DVisionLive.com,不但可建立自己專屬的3D相簿, 亦可針對別人po上網的作品評分,或是線上串流收看3D電影預告片、MTV、運動節目、短片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79

四大电力集团进入 西藏加快水电开发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27/3NMDAwMDIxODc3NA.html

“果多水电站处于预可研阶段,预计今年上半年可批下来,环评报告同时也在做,装机容量为16.5千瓦。”1月20日,昌都地区“三江办”夏主任在电话里对本报记者说。

果多电站由华能集团在澜沧江上游开发,是扎曲规划河段的第二个梯级电站,一旦获批,将是除藏木水电站外,西藏进展最快的水电站。

近日,西藏自治区水利厅党组书记、副厅长李文汉表示:“为了做好能源供应保障工程,我们将在‘十二五’期间建成藏木、老虎嘴、果多、多布四座水电站。”

据《西藏日报》报道,根据三江流域水资源开发规划,初步规划开发25个梯级电站。目前,7个梯级电站初堪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叶巴滩、拉哇、苏哇龙三个梯级电站预可研工作全面开展。“十三五”末,将基本建成国家“西电东送”接续能源基地和藏东有色金属产业基地。

西藏水资源丰富,可开发水电资源达1亿千瓦,此前受制于多重因素一直处于未开发状态,而随着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15%目标的提出,西藏水电开发已进入预热阶段。

“为了实现2020年节能减排和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2020年水电装机容量必须达到3.8亿千瓦(含抽水蓄能5000万千瓦)。”早在去年下半年,时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曾说。

然而,目前,中国水电装机容量2亿千瓦,在建规模为7000万千瓦(含抽水蓄能),还有约1亿千瓦需要建设。

缺口怎么补?西藏的水电资源技术可开发量就有1亿千瓦。来自英大证券电力能源研究中心的报告称,到2020年,全国水电开发程度将达到82%,其中西部水电开发占比重将达到67%。

1.四大电力集团进入

去年11月12日,藏木水电站进入主体工程施工。和去年通过发改委核准的金沙江金安桥水电站一起,冻结两年多的水电开发终于解禁。

藏木水电站总装机容量51万千瓦,是西藏第一座在建的大型水电站,计划2014年投产发电。

在西藏,华能瞄准的还有澜沧江上游。“除果多外,澜沧江上规划的古水、入梅、侧格三个梯级电站预可研工作已经开始。规划报告上这条江藏内有7个电站,古水跨西藏和云南。”夏主任说。

华电则把持了金沙江上游。“叶巴滩、拉哇、苏哇龙三个电站也在预可研。金沙江上游共规划了6个电站,国家点名这三个要纳入‘十二五’规划,力争开工。”他说。

另一说法是金沙江上游川藏段共布置了8个梯级电站,分别是岗托、岩比、波罗、叶巴滩、拉哇、巴塘、苏哇龙和昌波电站,总装机898万千瓦。

按照华电的计划,未来10年,在西藏的水电投资总额将达1200亿元,力争2020年投产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

大唐瞄准了怒江。“怒江的后期还待加深。”1月20日,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院项目经理熊礼奎在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目前,怒江水电开发西藏段流域规划报告和环评报告年内完成,俄米、怒江桥等梯级工程在做预可研。

去年5月,国电集团在拉萨注册成立分支机构,开发西藏帕隆藏布(含易贡藏布、拉月曲)流域和尼洋河流域水电资源,以及雅江仲达、冷达、朗镇电站,初步规划总装机约1890万千瓦。

各大水电巨头抢滩西藏,源于其巨大的开发潜力。

西藏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平均功率20136万千瓦,占全国的29%,居全国首位;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14000万千瓦、占全国24.6%,居第一。截至2007年底,全区已建水电站装机容量不足60万千瓦,水电开发利用率仅0.4%左右,还是一片处女地。

然而,该地水电开发一直滞后。2005年,华电和西藏自治区政府就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华电成立了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公司筹备处。叶巴滩、苏哇龙和巴塘三个电站设计报告原计划2008年10月底前完成,但进度大大推迟。

在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院副院长职小前看来,“我们对该地区水电开发的政策导向不够明确,”是导致许多河流(或河段)水电相关审批滞后的主要原因。

2.加强前期论证

有人说,如果把青藏高原比喻成地球上一颗高昂着的头颅,那么横断山脉就是皱纹最深的地方。

褶皱处,金沙江、怒江、澜沧江三江并流。昌都地区是三江流域的发源地,华能、华电、大唐发力之处,昌都成了西藏水电开发的主战场。

西藏水电开发,技术曾是最大难题。早在1988年,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陈传友曾发表文章《西藏可否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但这一问题至今仅限科学研讨。

常年穿越在川藏的职小前认为,西藏水电开发在技术上,已不存在制约因素。

他 说,根据实地查勘情况分析,主要将面临四个问题:一是高地震区。二是覆盖层厚,超过了300米,面临在深厚覆盖层上建坝,如何确保稳定和安全。三是高水 头、大容量的机组制造。目前世界最大的水轮机组也就是70万千瓦的单机容量。四是大跨度的地下洞室群的建设。现在,无论是设计、施工和设备制造,我国已有 了很高的技术水平。同时,水电勘测设计行业也结合大型水电工程的建设,对许多重大课题进行研究,已取得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

鉴于此,西藏很多水电项目还处于前期论证阶段,并没有急于上马建设。据了解,雅鲁藏布江下游墨脱地区水电开发正在开展规划阶段的前期论证,项目建设还有10到20年左右的时间。“我们还有时间研究。”他说。

在移民问题上,熊礼奎介绍,三江上游移民人数不多,因人口本来就少。如怒江,总共只有几十户人家需要搬迁。

“移 民估计还是长期扶持,现根据国务院相关文件和库区移民安置办法,但各省有调整,如云南有1618政策。”夏主任说,水利部2009年曾到青海、甘肃、云 南、西藏等西部省市和自治区调研,但新的移民调整方案还没有出台。记者致电昌都地区水利局,因相关负责人出差采访未遂。

有人提出,为了解决移民的贫困问题,中国政府应探索“投资型移民”政策。即将应补偿移民的经费不是一次性给移民,而是作为投资(股份),获取水电开发的长期效益,安置费用先用借款的方式解决。

但由于缺乏统一规范,“投资型移民”方法还需要解决“流域统筹”的管理机制和经费“持续增加”的来源问题。

新华社报道认为,西藏水电工程开发过程中注入的大量移民资金,可改善移民的生存环境,提高他们的生产、生活质量。水电开发和“藏电外送”中所获得的电力电量和财政收入,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必将促进西藏国民经济的整体跃升。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一直承担三峡库区移民补偿定价的调研。其有关负责人指出,目前水电开发对移民的“一次性补偿”,很难保障移民长期生活的要求。用于移民安置的费用占总投资比重将提升到一半甚至三分之二,水电开发投资企业需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

3.电力输送方案

和新疆一样,西藏的水电一旦开发,如何长距离送到东部?

据新华报道,《西藏水电开放和外送有关问题研究》的研究报告日前已经完成,根据这项研究成果,藏电外送主要方向为川渝、华中东四省和广东;主要外送电河流为金沙江上游、澜沧江上游、怒江上游及雅江干流和主要支流。

“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为藏电外送提供了网络平台。”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总经理晏志勇说。

晏志勇认为,西藏水电的电力市场可能主要在南方电网、华中四省电网或华东区域电网。

西 藏水电的电力电量外送及消纳初步考虑有两种方式:—种是接力式,即澜沧江、怒江上游水电开发后送电云南,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后送电四川。另一种是直送式, 即通过特高压输电系统直接将藏电送电南方电网、华中四省电网或华东区域电网,随着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送电方式也将越来越现实。

“华电集团已和国家电网达成协议,金沙江上游的水电从四川、重庆电网送到华中。怒江、澜沧江的电力输送正在研究,确实有可能从云南通过南方电网送到华南。”夏主任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1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