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30年群英谱:中国商业变革的力量

http://finance.sina.com.cn/leadership/sxyrw/20080807/16005178592.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6

金利豐力量-德信控股(313)、泰德陽光(306)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220/LTN20090220384_C.pdf

泰德陽光公佈配售1.11億股後再按配股後股數2供1,再發行2.78億至3.33億股,每股6.5仙,集資約3,000萬。

包銷商為...。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220/LTN20090220082_C.pdf

陳志遠先生,42 歲,持有工商管理(榮譽)學士學位及公司管治與董事學理學碩士學位。彼為香港會計師公會及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資深會員,並為英格蘭及威爾斯特許會計師公會會員。

陳先生為執業會計師及於財務管理、企業融資及企業管治方面擁有豐富經驗。

陳先生現為江山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295)之執行董事以及中科環保電力有限公司(股份代號:351)、香港體檢及醫學診斷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397)、上海策略置地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64)及奇峰國際木業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228)之獨立非執行董事。陳先生原於二零零六年五月出任新時代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66)之執行董事,並已於二零零六年十月起調任非執行董行。彼於二零零五年八月至二零零九年一月為澳瑪娛樂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959)及於二零零七年七月至二零零八年九月為中國網絡教育集團有限公司(前稱「乾坤燭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股份號:8055)之執行董事、亦於二零零四年九月至二零零五年十月為黃金集團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031)之獨立非執行董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70

錢的力量-真明麗(1868)


大股東發跡過程: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2125


 


在台灣長大的樊邦弘,少年時迷上共產主義,大學選修新聞系,立志做記者,將自己的理想宣揚出去。

 


 


不過他大學畢業後,發現理想和現實相差太遠,因為以七十年代台灣的政治環境,共產主義信徒根本不能生存,於是他把心一橫,索性去做資本家,創辦燈飾生意。

 


 


結果他建立起全球最大的燈飾廠,並且在研究LED照明科技上,處全球領先位置。如果當日他不是思想一百八十度轉變,由共產主義走到資本主義,就不能成為今天的燈王,掌管市值一百二十五億的上市公司真明麗。

 


 


「讀書的時候以打倒資本主義為目的,從無想過長大後會做生意。那時覺得社會主義很偉大,對人類是很有意義的事情。」真明麗主席樊邦弘說。

 


 


...


 


 


回顧他創業的過程,他由共產主義信徒轉為資本家,最為戲劇性。「以前我信共產主義,但現在都不信了,因為現在就算中國也走市場經濟路線。這個情況我最了解,條路一定這樣走。」

 


 


他認為,社會主義國家一旦開放,市場的潛力十分龐大。所以中國一開放他就來開廠,俄羅斯改朝換代,又第一時間去莫斯科做生意,現在俄羅斯已是最好的市場之一。「這個轉變的過程我最清楚,了解共產主義,就要知道它的歷史,其實現在世界上已沒有分甚麼主義。」

 


 


樊邦弘在內地開廠之初,已長期在香港定居,並且有香港身份證,九八年曾經拿過青年工業家獎,已是地道香港人,對香港特別有感情。

 


 


靠滙豐支持建王國

 


 


「在最困難的時候,得到香港銀行的支持,尤其是長期得到滙豐銀行的借貸,才可發展到今天的規模。那時我們規模還很小,沒有甚麼抵押,如果是在台灣就很難有銀行借錢給我們。」

 


 


公司的營業部、研發部等後勤部門,於九六年已一併搬到內地。所以在那時開始,他遷到內地廠房居住。「現在的生產是量少款多,不能夠令所有後勤工序留在香港,然後靠電話聯繫。遇到有甚麼設計,馬上到工廠試產,馬上做辦,效率就快得多。」

 


 


所以,他九六年以來,都是周一至周六都在工廠,每逢周日才回香港,見見留在本港讀書的五個寶貝女兒。以前我信共產主義,但現在都不信了,因為現在就算中國也走市場經濟路線。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2126


 


世新畢業之後,樊邦弘考上了中央社與台灣新生報,到了中央社報到,卻始終拿不到正式任用的聘書。英文底子不錯的他只好以翻譯維生,曾經替中央日報、青年戰士報(現更名青年日報)與電視節目翻譯外電。

 


 


正職工作處處碰壁,沒想到民國六十七年,卻碰到創業機會;一名姓溫的電視節目經理,見樊邦弘英文不錯,希望借重他的專才做燈飾生意,代理美國Tivoli公司的產品,好不容易有正職工作,樊邦弘一口答應。

 


 


兩個月後,這家公司卻因經營不善,股東鬧意見,決定結束。於是樊邦弘出面接下代理的機會,跨入了燈飾業,當一人公司的老闆,從跟Tivoli下訂單、到安裝燈飾都自己來。

 


 


他代理的產品稱為「流星燈」,一長串的燈泡會閃閃發亮像流星,發明者是美國Tivoli公司。第一筆生意是替米高梅舞廳安裝舞台燈,當時台灣經濟起飛,舞廳生意大好,需要最新流行的裝飾品,打著國外進口的燈飾,樊邦弘三萬塊的本錢,跟米高梅收了十四萬,淨賺三倍多。

 


 


三度破產扭轉想法!社會主義信徒,轉而奉行資本主義

 


 


但創業過程並不順利,原因不是做燈飾不賺錢,而是樊邦弘太大膽,因過度投資三度破產,例如民國七十二年,那時美國發明新產品螢光燈,樊邦弘看好,一年營業額一百萬,他一口氣下單子新台幣兩百萬,資金全部貸款,想一口氣做兩倍大,沒想到市場不如預期,產品沒人要,資金壓力逼樊邦弘宣布破產。

 


 


...


 


 


民國八十四年,另一個轉折出現,樊邦弘找到光鴻電子入股是真明麗大躍進的關鍵。光鴻是台灣生產迷你燈泡的領導廠商,擁有核心技術能耐,樊邦弘說服了光鴻入股,因為真明麗擁有下游市場、光鴻有技術,是最佳的搭配,最後樊邦弘讓出五成股權給光鴻,合夥經營燈飾事業。有光鴻協助,真明麗開始茁壯,迷你燈泡產能從每月百萬顆成長到每月一千萬顆。

 


 


當有了一千萬顆的產能,樊邦弘膽大、走險棋的個性更加顯露,他決定要一口氣擴大五倍的產能。「樊邦弘像是懸崖邊走路,隨時會掉到無底深淵!」光鴻電子董事張守仁說起當年看他行事作風的感覺:市場只有一千萬顆需求,要做五倍實在太危險。

 


 


光鴻決定分手,樊邦弘退還股權,但五倍擴產計畫照樣進行,並且連更上游的鎢絲與杜美絲都自行生產,進行一個同業沒有的燈飾垂直整合王國。

 


沒想到,樊邦弘除了大膽投資還有後續動作。因為規模擴大帶來的成本下降,讓他搶生意時,膽敢把迷你燈泡從一顆兩元砍成一元,拉著客戶往真明麗跑。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133





 


香港IPO與上市後的維持成本都相當高,以真明麗為例,上市費用就高達6,000萬港幣,每年維持費用也要1,000萬港幣;不論是上市前或後,維持上市的成本都相當高。

相對於香港,台灣的股市不論法人或散戶,對工業股的了解與投資意願,都遠超過香港股市,並且上市與維持上市資格的費用,都遠低於香港,樊邦弘表示,只要法令鬆綁,政策底定,不只真明麗,還有許多獲利與市場占有率都很好的大陸台資企業,都有意返台上市。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613/LTN20080613267_C.pdf


 


真明麗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於二零零八年六月十二日注意到載於本地報章之多篇文章(「該等文章」)提述(其中包括)本公司計劃將芯片製造及封裝業務於台灣上市。


 


董事會謹此澄清,與該等文章所報導者相反,本公司一直無計劃將其任何業務於台灣上市。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8283





 


 


主席樊邦弘接受訪問時表示,5月開始迎接聖誕檔期定單, 且感到有回暖迹象,加上中央鼓勵節能減排,其間內地收入仍錄得單位數字增長,希望今年來自內地營收佔比由去年7.8%,提升至15%,2011年則達 30%。「有一半賣不掉!」樊邦弘指以前經濟不景氣,燈具銷售依舊理想,但今次情況逆轉,根本沒有生意,原本規劃5億美元產值,最後營收僅得2億美元。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601/LTN200906011314_C.pdf


本公司就今日本地報紙報道,茲聲明本公司認為報紙上經常有存在偏頗的報道而對於不署名的報道「經常瀏覽一下標題,多數(內容)都不符合事實」。


其後,引入投資者: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9776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715/LTN20090715003_C.pdf


真明麗控股(1868)協議,將發行新股予創投基金,以擴大資本基礎。

   認購新股的中國環境基金,由青雲創投管理,為中國第一家清潔技術投資管理公司。中國環境基金為純粹中國環境創業投資的先驅及首個先行者,已建立了獲得財 務回報的成績。已協議於8月12日之前,認購真明麗新股九千六百七十三萬一千股,相當於現有股份12.7%或擴大股本後11.3%。每股作價2.4元,總 代價為2.32億元(約3000萬美元)。

  作為中國環境基金,需要籌集資金以作認購,上述認購額為最多之數,如無法於指定期間內籌集足夠資金,則基金並無義務籌集資金或認購新股,屆時真明麗將不發行新股。

   真明麗已獲股東大會授予發行股份20%的授權,而上述計劃發行的新股數量在授權範圍之內,因而發行該項新股毋須股東另行批准。如發行新股得以實行,所得 資金將用於持續資本開支,並作為一般營運資金。值得留意的是,協議日真明麗股價是2.3元,而新股發行價則為2.4元,較市價溢價4.3%,而且該批新股 有一年的禁售期。

  真明麗 產銷照明產品,包括LED裝飾燈、LED照明燈、白熾裝飾燈及舞台燈。近年營業額持續上升,而業績則有反覆。 LED產品具環保、安全及節能優點,所謂有概念,曾受市場追捧。於2006年年底上市,2007年曾升至18元以上,而去年的低位只是0.8元水平,反映 其波動程度之大,亦可見概念只在旺市時得以發揮。

   事實上,2008年的業績亦令人失望,盈利較上年下跌58.5%,至1.38億元;每 股盈利18.2仙,派息4.5仙。其業績涉及相當其他項目,與直接業務無關,如作出調整,去年盈利約1.8億元,較上年下跌31.6%,每股盈利約 23.6仙,遠高於表面數字。但從已調整數字看,上半年增長54%,而下半年則倒退44%。

   其他項目包括利息收入的明顯減少,上市投資 公允值的變動、滙兌收益增減、壞賬撥備或撥回以至投資物業公允值的變動等。去年是淨虧損4220萬元,上年是淨收益8430萬元。其中影響較大的 是,2007年上市所得利息收入特多,去年滙兌收益增加,投資物業公允值由收益轉為虧損。而更為重要的是,2007年撥回呆壞賬準備1500萬元,去年則 作呆壞賬撥備淨額達5370萬元。

   去年銷售總額增長2.8%,上半年增長41.8%,下半年同比跌15.5%。銷售以LED裝飾燈為 主,佔銷售總額約47%;白熾裝飾燈其次,佔31.8%。以全年計,前者銷售增長11%,後者下跌5.5%,舞台燈亦跌15%。而LED照明燈則激增 84%,但所佔銷售總額僅3.8%。而且上半年增幅達329%,下半年已放緩至12.3%,其他產品下半年銷售均有不同跌幅。

   以市場分 類,歐洲為主,佔34.7%;增長8.8%。美國為次,佔32.3%;增長11.5%。中國佔總銷售7.3%,較上年減少35%,其他市場包括俄羅斯、亞 太區及中東等。以市場分類的業績看,各地均有不同跌幅,其中以中國的由盈利4192萬元,轉為虧損3636萬元至為顯著,該等業績已包括部分其他項目,估 計已包括呆壞賬撥備。去年收緊中國客戶的信貸政策,大部分貨款必須收取才送貨。

   真明麗去年毛利率由38.5%,降至32.5%;上半年 34.6%,下半年為30.9%。上半年同比相似,下半年由40.3%降至30.9%,變動相當明顯。據報,是擴大產能以致折舊支出增加40.7%及材料 成本上升11.8%的影響。去年擴充廠房,產能已由2007年的月產二億五千萬個LED,增至去年的四億五千萬個,增幅達80%,是LED行業的產量最高 水平,並已推出新產品,包括街燈及隧道燈,亦適用於高速公路。

  去年芯片廠已興建完成,預期今年第二季開始生產,可滿足集團對芯片的全部需求,並預留空間可以發展。自製芯片較於市場採購價低40%,可節省生產成本10%至15%。去年底的資本承擔約1.75億元,而淨現金約1.3億元。如順利發行新股集資,將有利於持續性發展。

   真明麗去年收緊信貸政策,應收賬款較前下跌12.4%,周轉期由六十二天降至五十三天,而存貨則增26%,至9億元,周轉期由二百七十二天升至三百零四 天。管理層表示,今年將致力清理存貨,看來問題有待解決。真明麗表示,作為一家縱向整合的生產商,經營一完整的行業鏈,包括每個生產程序,因而存貨維持於 相對較高水平,部分包括貯存若干原材以對抗上升壓力。而存貨過高,有待改善。

  白熾裝飾燈銷售佔31.9%,而不少發達國家公布將放棄使用,未來需求將放緩,希望可以LED裝飾燈取代。亦成立發展重點,市場日益關注全球暖化,LED技術的環保及節能,將具良好前景。

   市場對真明麗的評價不高,而公布創投基金將入股,引起市場注意基金入市,必然對其業務及財務作出深入了解,間接為市場帶來信心;而且禁售期一年,反映基 金看好長線。而股價急升之後,審慎的投資者,如貿然跟進,則有反覆的風險,不妨待反覆或多看一份業績報告,再作考慮;如已持有,則可繼續持有。


中國環境基金認購股票前兩日發行認股權予主席及高管,但最後主席不要: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713/LTN20090713571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731/LTN20090731691_C.pdf


兩個月後,正式承認,和一年前態度完全不同: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1114





 


 


真明麗(1868)主席樊邦弘昨日於中期業績會上表示,有關集團到台灣上市計劃,將會在適當時機予以考慮,公司或將採用以預託證券形式(TDR)掛牌,但暫未有時間表。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914/LTN20090914017_C.pdf


曾博士生於中國台灣省高雄市,現年五十一歲,一九八二年畢業於台灣中國文化大學,一九八七年在美國德州州立大學拿到計算機工程碩士學位,一九八九拿到美國南美以美大學(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博士候選人資格,其後於一九九一年在英國艾登威爾大學(Edenvale University)拿到計算機科學的博士學位。


Webb原文:


http://www.webb-site.com/articles/neoceo.asp





 


Edenvale University is not a "recognised body" with degree-awarding powers in the UK. A list of those which can award degrees is on the web site of the UK Government's Department for Business Innovation & Skills, which also


warns

that it is an offence in UK law for any other organisation to offer a degree which could be taken to be that of a UK institution.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1113





 


 


【明 報記者曾明明報道】燈具製造商真明麗(1868)首席執行官之位懸空兩個多星期後,昨日宣布由來自台灣科技業的曾金穗出掌。公司通告提及曾金穗於1991 年獲得英國的艾登威爾大學(Edenvale University)頒授計算機科技博士學位,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 即日揭露艾登威爾並非英國認可的頒授學位機構,如自稱英國大學頒授學位就是違法。

 


 


Webb 質疑艾登威爾其實是一家出售假文憑的學店,真明麗回應本報查詢時表示,公司確認曾金穗在艾登威爾大學獲得的計算機科技博士學位,是通過大學要求、及在正常程序下獲得,而公司有信心,以曾金穗的能力、專業、資格能為公司未來發展作出貢獻。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1013/LTN20091013426_C.pdf


於二零零九年十月十三日,Billion Choice(本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與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一家中國機構及獨立第三方)訂立協議,據此,BillionChoice同意設立一間 以生產LED外延片、晶片、封裝及照明模組的製造廠,其總資本承擔額為30,000,000美元(相等於約234,000,000港元)。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1021/LTN20091021523_C.pdf

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謹此宣佈,已於二零零九年十月二十一日就討論本公司及其主要股東Rightmass Agents Limited(「Rightmass」)建議發行台灣預託證券(「台灣預託證券」)事宜舉行董事會會議。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61204/01868/CWP113_c.pdf


p.2/3


Rightmass 是大股東的公司。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1021/LTN20091021523_C.pdf
於二零零九年十月二十一日,董事會已批准委任存託銀行,本公司及Rightmass就台灣預託證券於台灣證券交易所建議上市(「建議台灣預託證券上市」)將若干數目的本公司股份轉讓予該存託銀行(「轉讓」)。轉讓將於台灣監管機關就建議台灣預託證券上市授予批准後作出。


建議台灣預託證券上市的申請將儘快於台灣有關監管機構存檔。建議台灣預託證券上市的申請須待有關機構授出若干批准。概不保證該等批准將獲授出。本公司及Rightmass在決定何時進行及是否進行建議台灣預託證券上市時將適當地注意現行市場氣氛,以確保將進行的上市乃符合本公司及其股東整體最佳利益。

greatsoup:


語氣多番轉變,還要自己減持,真的是資本主義下的商人,已不是往日的馬克斯主義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27

匯銀家電VS百思買:邊緣的力量


http://foreverchan.blogspot.com/2010/03/vs.html


 2009-04-23 14:39 《商界評論》4月刊

商界導讀:匯銀家電與百思買都是蘇甯國美等主流陣營外的非主流力量。雖然身處主流陣營的邊緣
商界導讀:在家電零售領域,匯銀家電與百思買都是蘇甯國美等主流陣營外的非主流力量。雖然身處主流陣營的邊緣,但是匯銀家電與百思買在商業模式的重塑、產業鏈的修繕和管道的拓展方面,卻又顯現出執掌未來市場的雄心與機遇。


在家電零售領域,一個是地處中國一隅的區域性公司,一個是雄踞全球的第一大企業,匯銀家電與百思買都是蘇甯國美等主流陣營外的非主流力量。雖然身處主流陣 營的邊緣,但是匯銀家電與百思買在商業模式的重塑、產業鏈的修繕和管道的拓展方面,卻又顯現出執掌未來市場的雄心與機遇。

低下了頭的張大中終於將大中電器賣給了國美,換來36億元身價奔赴新理想;不肯低頭的張繼升在痛苦與無奈中失去三聯,被迫走上了路途遙遠的官司拉鋸戰;早已低頭多年的陳曉,終於有機會駕駛國美的命運之船,然而在其背後主掌大權的仍然是龐大的黃氏家族。

這些曾經在中國家電零售市場呼風喚雨的大腕,都在2008年中經歷了角色的切換。而作為始作俑者,在完成這一切謀劃之後的黃光裕,卻突然一個轉身,陷入無 邊黑暗的牢獄之災,只留下一個倉惶的國美。2008年,因為黃光裕一個人的率性而為,整個中國家電零售市場都在不斷劇烈震動。

在強悍者的主導下,家電零售市場正處於秩序崩塌和規則重建的進程中。而以國美電器“類金融”擴張為代表的舊有秩序,顯然不是這個行業的未來。

還好,有另外一種力量,雖然他們還不夠強大,他們還沒有在這個領域形成絕對的影響力,但是我們看得到他們正在進行的努力與嘗試,並且不斷地被整個產業鏈上的各個角色所認同。

江蘇匯銀電器連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匯銀家電)和百思買,在家電零售領域,一個是地處中國一隅的區域性公司,一個是雄踞全球的第一大企業,不在一個量級而 少有人放在一起對比。然而它們之間卻有非常微妙的相同點和競爭關係,在主流電器連鎖企業和商業模式面前,它們都小心翼翼地扮演非主流革新者的角色。在對於 產業鏈的修繕和推動中,在對消費者的理解與關懷中,甚至是對於自身商業模式探索的節奏上,兩家企業所展現的姿態又是出奇的相似。

模式:出擊藍海與理性回歸

匯銀:激情奔赴新藍海

2001年,在黃光裕的國美電器已經統一品牌、建立連鎖並打通了產業鏈向廠家直接進貨的時候,曹寬平和他的匯銀家電也意識到家電賣場必須走連鎖擴張的路 線。然而,曹寬平帶著在揚州地區已經小有成就的匯銀家電,前往上海、南京等地考察的時候發現,大城市中的家電零售競爭十分激烈,在資本實力並不足夠雄厚的 前提下,大城市昂貴的場租、人才、行銷成本會很容易將自己拖垮。

城市擴張道路已經被對手們封死,曹寬平一個轉身,發現了一直藏在自己背後的農村市場,他開始用目光小心翼翼地打量起這片廣袤的土地。

國美和蘇甯都曾在不同的時間點發表過進軍農村的豪言壯語。然而,農村市場消費者分散、產品利潤率較低、物流成本較高、盈利水準弱等客觀原因,都制約著這些先見者規模性進軍的步伐。

越是被廣泛當作雞肋的市場,越具有藍海的特徵,關鍵取決於誰能找到藍海的入口。此後的兩年時間,曹寬平不斷地到農村走訪與研究,思考如何把三四級市場做好。經過兩年的研究,匯銀家電於2003年啟動了三四級市場的挺進戰略。

解決農村消費者的便捷問題,最為直接的方法就是把電器店開到農民的家門口;而解決三四級市場消費者的信任問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統一的品牌、統一的商 品、統一的定價、統一的服務開設連鎖店,由容易被消費者信任的當地人來管理。匯銀的一個特色就是讓員工回老家開店。在匯銀工作過的人,自己便成為連鎖店的 老闆,充滿創業的激情;農民消費者經過比對,發現在家門口開的這些匯銀家電店,是城裡來的連鎖店,賣的是和城裡一樣品牌、一樣價格的產品,可以迅速地送貨 上門,而且維修服務也十分便捷,自然十分買帳。

百思買:品牌讓位消費者

這不是我們熟悉的喧鬧的家電賣場。在店內你會發現貨架代替了櫃檯,統一風格的裝修代替了各式各色的廠家展櫃;這裡很難看到其他家電賣場那種海報林立的場 面,而門口笑容親切的員工也並不會像傳統賣場導購員那樣搶著拉你去看貨;你會發現這裡的貨品並不像傳統賣場那樣按照品牌劃區陳列,在這裡基本上是電視按 “英寸”,空調按“匹”,洗衣機按“升”,冰箱按“開門”,根據購買者的需要分類;而每個型號的電器下面都掛著一個牌子,標注有該款電器適合推薦的客廳面 積、購買人群等。

這就是百思買,處處體現對消費者關懷的電器連鎖巨頭。

百思買對消費者的最大體貼之處在於,它不允許家電廠商的促銷人員入場促銷。在國內傳統家電賣場中,家電廠商派駐促銷人員入場促銷,最大限度地爭搶客戶。這 些促銷人員經過專業培訓,十分清楚應該以什麼樣的介紹方式打動消費者,而在銷售傭金的激勵下總是不厭其煩,用消費者的話說就是“永遠跟在你身後,說個不 停”。而這在一定程度上就會影響消費者自己對於需求產品與品牌的判斷,甚至最終導致購買了並不適合或並不需要的產品。

在百思買的賣場,通過無差別導購的管理模式,消費者的理性需求被最大化尊重。經過專業培訓的導購人員,會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客觀地推薦真正合適的產品。

百思買提出的“與供應商採取先付款後拿貨”模式,也從根本上顛覆了本土家電零售商賴以生存和擴張的“類金融”模式。

百思買是紐約的上市公司,資本市場對其盈利能力要求苛刻,有嚴格的財務考核指標,要保證每平方英尺的銷售產出不能低於一定的數額。而注重績效也是百思買成 功的原因,保持低成本運營,但在資訊系統和培訓方面慷慨投入,以保證在高速擴張的同時,可比店鋪銷售,單位面積銷售和存貨周轉率一直表現優異。

家電零售連鎖的商品同質化競爭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利潤大幅降低,百思買不擅長“類金融”模式擴張,甚至不擅長壓榨供應商利潤,卻善於從商品管理中尋找新的利潤空間。

手機配件、遊戲周邊產品、家居用品、視聽配件和線材,這些以往和家電關聯不大的品類,好像國內的家電巨頭們都不屑一顧,即使賣場中存在也只是作為品類的補 充。然而,這些品類在百思買的門店裡佔有相當的面積,甚至百思買還利用收購企業推出自有品牌的線材等品類產品。這些也許並不是最合適中國市場的品類,但百 思買也在做中國消費者的研究與嘗試。近幾年,百思買往產業鏈上游挺進,通過OEM模式推出自由品牌的影雅(INSIGNIA)液晶電視。

點評:

近年以來,在國美與蘇寧在一二級市場瘋狂擴張下,行業資源不斷向這兩家最大的電器連鎖銷售企業集中,家電零售商業模式與產業鏈形態也在按照兩家企業的強勢 意識進行修改。佔用供應商資金、擠壓供應商利潤、擾亂商品定價規律、非理性開設門店、對消費者缺乏人性關懷……這一切顯然不是這個行業的未來。

取悅投資者的瘋狂“圈地運動”,從反面助長了國內家電零售的“類金融”式的粗暴擴張思維。在這種瘋狂的擴張面前抵制誘惑、克制衝動,甚至是避免受到衝擊, 是以匯銀家電和百思買為代表的中國家電零售市場邊緣化力量需要面對的難題。出擊藍海,抵達他人之所不能;理性回歸,修煉他人之所不及。匯銀家電和百思買分 別從兩個方向,去淬煉自己商業模式的核心優勢。

產業鏈:合縱與連橫

匯銀家電:大朋友大生意

揚州市中心文昌中路的匯銀家電連鎖揚州店,是匯銀家電連鎖體系中的中心店,記者發現這裡與國美與蘇寧的旗艦店稍有不同。雖然店面營業面積有4000多平方米,但是家電品牌集中度較高,大多集中在國內外比較有實力的品牌特別是合資品牌。

匯銀家電連鎖集團總裁助理郭廣忠向記者介紹:“由於匯銀家電賣場從不向家電廠商收取入場費,因此對家電廠商更具有靈活的選擇權,而匯銀家電喜歡結交‘大朋友’,做‘大生意’。”

正是基於這種與“大朋友”做“大生意”的意識,早在2001年,匯銀家電在揚州首先確立了面向大品牌合作的長遠發展戰略,開設了揚州文昌商圈第一家精品家 電購物中心,面積達1000平方米。這家店的開出,不僅使匯銀家電在揚州消費者心目中樹立起了“精品家電”的形象,也標誌著匯銀連鎖的開始。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本是商貿流通中天經地義的道理,但是實際上商業邏輯往往掌握在強勢資源者手中。國美與蘇甯為代表的企業,便扮演這種強勢者的角色。

百思買與供應商的良好合作建立在先款後貨的基礎上,無獨有偶,在百思買尚未登陸中國的時候,匯銀家電已經開始類似的嘗試,並且一直堅持到現在。匯銀家電直 接從供應商那進貨,最初因為在規模上並不具備太大話語權,嘗試先款後貨的交易流程,為的是從供應商那爭取到最好的價格、最好的產品。

匯銀家電通常先把5000萬元貨款給供應商,分批拿貨,待匯銀家電帳戶上只剩1000萬元的時候,就再打5000萬元貨款給供應商。相比國美、蘇寧等企業長期佔用供應商的貨款,這種方式自然更受供應商的青睞。

先貨後款的流程,表面似乎是將現金流壓力由供應商轉移給了匯銀家電,事實上並非如此。在匯銀家電修訂的新產業鏈中,不但自身與供應商採取先貨後款的操作模式,對於加盟店來講也同樣如此,在向供應商打款之前,匯銀家電已經從代理客戶、加盟店那收到了足夠的預付貨款。

“比如說我現在手上有200個客戶,其實我們在向供應商打款5000萬元之前,每個客戶我已經收了20萬元,我就已經收回4000萬元了。”匯銀家電董事 長曹寬平向本刊記者介紹。在匯銀的新產業鏈規則中,一切回歸原始的交易流程,採取先貨後款,整個產業鏈實現了更有效地運轉。

在匯銀體系中,最與眾不同的還是其旗下獨立的品牌公司。它服務於匯銀體系下的城市自營店、鄉鎮加盟店和服務維修點,同時,還游離在這個體系之外,做外家人的生意。

為了與家電供應商實現更緊密的合作,匯銀家電將運作比較成熟的電器品牌單獨拉出去成立子公司,拿出團隊與資金來運作這些品牌,獲取供應商的區域代理權,拓 展體制外的銷售管道。比如匯銀格力空調銷售有限公司,所代理的格力空調不但通過匯銀體系銷售,而且還分銷到區域內國美、蘇甯等強勢連鎖以外的銷售管道,比 如給當地的百貨商場供貨。

在2008年,江蘇全省的某品牌空調通過匯銀銷售的就占五分之一以上。而類似的品牌代理子公司,匯銀家電已經成立了11家之多。

百思買:橫向擴張

2003年,在曹寬平一頭紮進農村市場的時候,他並沒有太注意,在家電零售領域全球第一的百思買,也已經在這一年悄然來到中國;而首次登陸中國,最初僅僅 是在上海、北京、深圳設立全球採購辦公室專門採購中國品牌電子產品的百思買,更沒有注意到,中國家電銷售市場正在發生一些微妙的變化。

第二年的6月,國美電器成功完成對“京華自動化”的借殼,登陸香港證劵交易所;一個月以後的7月21日,蘇寧電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IPO。短短一個月內, 中國市場的兩家電器連鎖企業接連上市,引起了百思買的強烈震動,原來這個一直以來被自己當作家電產品產地的國度,同樣蘊含著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

當年的百思買全球副總裁、中國區主席呂維民是進軍中國市場最狂熱的鼓吹者。以2002年對加拿大Future shop成功並購作為標杆,以及呂維民的強烈推動,百思買總部決定將中國開拓成繼加拿大之後的第二個海外市場。為了快速進入,呂維民首先想到的是並購,他 迅速帶隊對中國幾大家電連鎖企業,包括國美、蘇寧、永樂、五星、大中等進行了拜訪、考察。

而2004年橫貫在百思買面前的中國家電連鎖企業雖然很多,但是並購的對象已經有限。黃光裕已經開始熟悉資本市場的遊戲規則,許多後來震驚天下的資本騰挪 遊戲已經悄然開局,而國美電器正是自己的一手好牌,自然不肯賣給百思買。在國美與蘇寧的上市示範效應下,規模靠前的永樂電器已經在自己的上市道路上奔行, 大中電器也急於和永樂電器合作,搭上上市的快車,它們也都對百思買拋出的橄欖枝不感興趣。

自2004年開始,百思買盯住了在上市道路上節奏稍慢的五星電器。

2006年1月,五星電器董事長汪建國曾對外透露6月登陸H股,計畫首期融資4~6億港元。然而在國美、蘇寧以及永樂的瘋狂擴張帶動下,價格戰、品牌戰、 管道戰壓得五星電器喘不過氣來,不但不能到上海、北京、廣州等核心市場與對手一搏,就連自己的資金鏈也開始吃緊,已經越發等不及證券市場的那張唾手可得的 門票。

當2006年百思買再次出現在五星電器面前,希望進行戰略投資的時候,五星電器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2006年5月百思買以1.84億美元購得了五星75%的股份,成為五星電器的控股方。

激烈的競爭也造成了對優質物業的哄搶,後果就是自2004年之後店面租金開始大幅攀升。開始房租只占賣場銷售收入的百分之二三,而後來隨著房租飆升三到四倍,已經達到銷售收入的百分之七八。這意味著家電連鎖企業必須擁有更高的毛利率才能維持贏利。

五星電器相比國美與蘇寧,本身在供應商面前的資源優勢就不強,而過度競爭的客觀環境又變本加厲地考驗著這家區域性的電器連鎖企業。因此,在資本市場的門口掉頭轉向外資企業的懷抱,看起來不可思議,其中滋味其實也不難品讀。

百思買控股五星電器以後,並沒有立即進入後者的董事會參與決策,在此後的三年內,五星電器仍然按照汪建國的意志在前進。

點評:

競爭激烈、管道強悍的家電零售業,經常領受到商品流通環節企圖駕馭整個產業鏈的逼人氣勢。然而商品流通環節的商業模式,既要服務于下游的消費者,也要得到 上游家電供應商的尊重與支持,在絕非壟斷的行業平臺上,咄咄逼人的氣勢終將釀成對自己的傷害。匯銀家電與百思買的目標客戶群、擴張戰略存在巨大差異,甚至 商業模式本身的優勢也分處在產業鏈的兩端,在產業鏈關係上的處理方式也不盡相同,但是他們對於建立健康而有序的產業鏈規則,卻有著類似的謹慎與聰慧。

管道:蜂窩式擴張與拉鋸戰收購

匯銀家電:蜂窩式擴張

商務部及中國家電協會統計資料顯示,2008年國內家電零售一二級市場的容量已經達到6000億元,而即便是如此龐大的市場,仍然只占全國整體市場的 32%,剩下的68%份額都在三四級市場。在相對份額較小的一二級市場,已經誕生了國美、蘇寧等大型的連鎖企業,而市場容量更大的三四級市場,仍然沒有大 的零售企業出現,更多是區域性、分散的地方銷售企業。

“假如有一家企業,比如匯銀家電,通過資本市場的支持,能夠將三四級市場的管道‘鏈’起來,就不得了了,那就是中國家電零售的‘沃爾瑪’,是未來的偉大企業。”匯銀家電董事長曹寬平面對本刊記者,無限豪邁地曝出一個大夢想。

2006年,黃光裕曾經揚言國美將實施“農村市場計畫”,聲稱將只在商品採購成本上加價1%銷售,最後也是無疾而終。曹寬平認為造成國美“農村市場計畫” 流產的主要因素,在於國美全國一二線城市佈局的銷售網路和供應鏈特性,難以支撐更大範圍、更為分散的農村市場的物流需求;而農村不同於城市的消費觀念,也 決定著只有區域本土化的運作模式才能取得消費者的信任。

正是基於對這兩個瓶頸的理解與突破,匯銀家電才實現了在三四級市場精耕細作。

匯銀家電體系中,在集團與鄉鎮加盟連鎖店之間,還有一種廣泛存在的銷售形態,那就是滲透在各個地級市、縣級市、縣城的自營店。匯銀每到一個地區發展,總是 先將自營店開到那裡,這些自營店賣場一般與街對面的國美、蘇寧、五星門店規模相當,而實際上,自營店承擔的銷售功能,遠不及更為深遠的平臺戰略有意義。

匯銀家電的自營店並不採取傳統意義上的以量取勝的佈局策略,而是作為銜接供應商與加盟店的物流平臺、針對加盟商和員工的培訓平臺以及滿足消費者體驗的宣傳平臺等作用而設立。因此,匯銀家電設立自營店,從來不瘋狂圈地,而是審慎地選取合適的地區,逐個出擊。

先開自營店,再尋加盟店,配予維修點,匯銀家電每到一個地區,都是按照這種“蜂窩式”順序由點及面的吞下整片三四級市場。

在總部所在地揚州,匯銀家電擁有一個兩萬多平方米的大物流中心,主要輻射揚州周邊地區的自營店及加盟店,其他地區的自營店庫房則扮演區域物流中心的角色。 比如在江蘇興化市下屬鄉鎮的加盟店,將進貨訂單下達給匯銀家電後,只需要到匯銀興化市的直營店去提貨,而不用等待由匯銀總部的物流中心發貨;而匯銀家電接 收到加盟店的訂單後,只需要安排相關品牌的家電供應商將貨品配送到興化市的直營店,等待加盟店上門自取。

自營店的物流平臺功能以及精准的訂單控制,既最大化地節省了物流運輸成本,也節省了倉儲管理成本,還縮短了貨品的供應流程、加快了供貨時間。

一方面,自營店作為貨品的物流中轉站,另一方面,這裡也是加盟商的培訓基地。所有的鄉鎮加盟店,在開店之前,都要接受在自營店的經營、管理培訓,家電知識、銷售技巧、經營技巧、管理方法等都從自營店開始,滲透到遍佈每個鄉鎮的加盟店。

售後服務是家電零售的重要環節,匯銀家電為了滿足三四級市場消費者的售後服務需求,每兩個加盟連鎖店之間,選取便捷的地理位置設立一個匯銀家電維修點。而這些維修點員工的培訓、日常的管理,也都納入自營店的管理範疇。

聚焦三四級市場,深化供應鏈管理,推行自營門店與加盟連鎖相結合,構成了匯銀家電最基本的商業模式架構,在此基礎上,供應商與加盟商都成為產業鏈積極的建設者。得益於這一模式,匯銀家電不斷成長,已經成為蘇皖地區最為強勢的家電連鎖品牌之一。

百思買:收編拉鋸戰

2006年,百思買控股五星電器之際,五星電器曾經聲稱“新合資公司計畫用3~5年的時間,在中國市場開出800~1000家賣場,並將進軍上海、北京、 天津等特大城市市場。”百思買當時與五星電器聯合的恢宏氣勢,甚至令黃光裕感到恐慌,國美電器立即行動開設仿百思買的高端電器連鎖店鵬潤電器。然而後來, 這句話被當成業內的笑談。

百思買收購的五星電器,非但沒有納入百思買中國的管理體系,甚至百思買的第二家門店一直到2008年8月才開業。收購五星之初,或許百思買並不想立即調整 五星的管理層,也或許百思買與汪建國之間另有約定,在此後的三年時間內,控股了五星電器的百思買一直扮演一個戰略投資者的角色。百思買除了在五星導入資訊 管理系統,做市場調研和培訓之外,幾乎不插手五星的運營管理。

按照百思買的話說,自己還需要研究和瞭解中國的家電消費市場,而且也需要汪建國及其團隊完成二者的平穩對接。然而,一個不爭的事實卻是,正是這關鍵的幾年,國美與蘇寧攜帶上市融得的資金,進行瘋狂的圈地運動,屢推擴張競賽的高潮。

業內人士曾經無比期待,百思買和五星電器進行產品採購、後臺系統以及庫存管理的整合,形成家電連鎖零售市場的第三極,然而在二者之間,似乎什麼都沒有發 生。根據百思買2008財年報表顯示,百思買中國門店的採購由百思買中國統一運作,與其長期戮力經營的全球採購體系相得益彰,五星電器則依然維持其傳統的 採購模式,由五星總部統一負責;百思買在上海有一個10萬平方英尺的倉庫為其在上海門店服務,而五星電器則運作著大小50個物流基地。

在雙品牌戰略、整合過渡期、研究探索階段等諸多藉口下,百思買與五星電器的解釋似乎並不統一。而坊間更多的傳聞似乎表明,百思買早在一開始就希望與五星電器進行採購上的整合,但始終不能如願。

由於百思買第一家中國門店開業只審批到上海政府,沒有經過商務部的審批,因此第二家中國門店的審批滯後了一年,原計劃在2007年開門營業,直到2008年才得以審批放行。顯然,在開店這個事情上,百思買沒有得到來自五星電器的太多幫助。

好在2008年,百思買終於在中國市場拓展上邁出了重要一步,一口氣在上海開出了6家門店。這正體現出典型的百思買擴張方式——集中進入市場戰略,選擇在同一個城市密集開店,以節約廣告成本並更多地增加與消費者接觸機會。

與百思買陸續開店正好相反,在百思買理念的影響下,自2006年開始,五星電器不但在控制自己開店的節奏,而且主要做的事情變成了在不好的地方關閉門店。這與百思買的風格完全吻合。百思買始終宣稱不在乎開店速度,未來也不會在中國進行開店競賽。

被百思買控股以後,五星電器最大的變化還是觀念的變化,幾年間國內的家電連鎖都在想著如何圈地、如何做大,而百思買教會五星電器思考如何做強,如何提高利 潤率,如何保證門店的健康盈利。因此,儘管2008年外部環境不好,但是五星電器的利潤、利潤率都是最近六七年以來最高的。

2009年2月20日,百思買宣佈,繼2006年首次股權交易之後,已和五星電器就其剩餘股份的全部轉讓達成協議,這意味著百思買將全資控股五星電器。百 思買此番對五星電器剩餘股權的收購代價達到了1.85億美元。這對於汪建國而言,似乎是個不錯的價格。畢竟三年前,75%的股份也僅換來1.84億美元。 而對於百思買而言,實現對五星電器的獨資以後,終於終結了二者三年時間的貌合神離,種種整合工作終於可以提上日程。

“在完成獨資之後,百思買將進一步加大對五星的投資,五星今後的發展將要提速。”據百思買聲稱,五星獨資後,百思買在中國仍堅持百思買與五星的雙品牌運 作。百思買當初收購五星看重的是其在本土的品牌力,五星有競爭力的門店主要集中在江蘇等省的二線城市,這正好與百思買在一線城市走高端路線形成差異化。

百思買實現對五星電器的獨資控股之後,在中國家電零售市場上,由僅僅七家門店的邊緣性角色,終於一躍升級成為第三大家電連鎖銷售商。特別是在全球經濟危機的格局下,百思買在美國市場都大面積虧損,而蓬勃的中國市場則為其逆勢而動提供了一種看得到的可能。

點評:

義無反顧地出發,並不一定能到達預想的彼岸,在商業領域尤其如此。匯銀家電和百思買的另一個共同之處,就是對於管道擴張的生命線延展保持難得的冷靜。

從連鎖發展速度來看,“蜂窩式”並不是最快佔領市場的模式,然而,從滲透效率來看,“蜂窩式”卻又是最為有效的擴張之路。從企業擴張來看,並購並不是管道佔領的終點,如何有效地重組,完成企業文化的整合和商業模式模型的重塑,更為關鍵。

尾聲

這是一個敬畏規則的時代,任何商業思維,即使最初賤若草芥,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規則,也可以一飛沖天;這又是一個摧毀規則的時代,當產業規則被英武者重新修訂,無論是在產業鏈上游舞蹈,還是在產業鏈下游苟且,也只能命比紙薄。

中國的家電零售行業,經歷過規則被敬畏的滋養,也正在經歷規則被摧毀的陣痛。

近年以來,傳統家電連鎖企業在一二級市場瘋狂擴張下,行業資源不斷向規模最大的電器連鎖銷售企業集中,家電零售商業模式與產業鏈形態也在按照它們的強勢意 識進行修改。佔用供應商資金、擠壓供應商利潤、擾亂商品定價規律、非理性開設門店、對消費者缺乏人性關懷、對投資者誇耀規模而不是盈利能力本身……逐漸, 在家電零售商與廠商之間形成了產業鏈上下游的對立情緒。

顯然,這一切不是行業的未來。

能不能再出另一種模式呢?哪怕它們規模還很小,哪怕它們還偏安一隅,但是它們可以修繕產業鏈的危機,它們可以洞察消費者的需求,它們即使不能改變但可以引 導,讓這個行業得以健康、穩定地向前發展。正是帶著這樣一種期待和願望,我們掃描了這個行業中被人關注和不被人關注的企業,採訪了著名和不著名的企業家。

顯然,匯銀家電和百思買並不代表這個產業的未來,但是它們在商業模式創新、產業鏈修繕和管道拓展方面湧現的新嘗試,讓我們頗感欣慰。

當然,一切都還不是終點。

多年來,匯銀家電在華東農村對各個村莊逐一探測的時候,總能隱隱感到一種從未來射向廣袤農村的目光。當匯銀家電關注它,試圖感受更多點點滴滴信號 的時候,突然間窗子洞然而開,“家電下鄉”的政策撲面而來。而在這場轟轟烈烈的激勵消費政策面前,匯銀家電已經在江蘇、安徽地區開設了22家直營賣場、 400多家鄉鎮加盟連鎖店以及137個售後維修點。

而對於百思買而言,一個比2003年登陸中國更為宏大的序幕已經展開。怎樣以一種新的力量,參與到中國家電零售市場的爭奪,並試圖成為中國家電零售真正的 第三極;怎樣以一種新的姿態,把握新的增長點,為抵禦百思買在全球面臨波濤洶湧的全球經濟危機增加砝碼。百思買既機會多多,又困難重重。

混亂中能否出黑馬,紛爭中是否有新貴,我們拭目以待。■

[編輯 胡 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20

五种力量决定中国房价居高不下 Barrons


http://blog.caing.com/expert_article-5598-3932.shtml


 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是哈佛大学商学院著名教授,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管理学家之一。迈克尔·波特32岁获哈佛大学商学院终身教授,是当今世界上竞争战略和竞争 力方面的权威。他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并获得哈佛大学商学院企业经济学博士学位。      迈克尔·波特博士的主要成就在于他所提出的 “五种竞争力量”和“三种竞争战略”的理论观点。五力分析模型是迈克尔·波特于80年代初提出,对企业战略制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框 架,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五力分别是: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 在的竞争能力。五种力量的不同组合变化最终影响行业利润潜力变化。    
五种力量决定中国房价居高不下
     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3. 新进入者的威胁    4. 替代品的威胁    5. 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房地产行业,就是开发商从政府买地建房,然 后再卖给购房者的过程。在这一行业,政府是土地的唯一供应商。购房者是购买者。新进入者是新的房地产企业。替代品是出租房和二手房。同业竞争是房地产企业 之间的竞争。下面看看各个方面在竞争中所处的地位:      1. 政府:是开发商的唯一土地供应商,处于垄断地位,议价能力极强。    2. 购房者:是开发商的最终客户,分散而弱小,议价能力几乎没有。    3. 新进入者的威胁:房地产业进入门槛非常高,必须有实力,有关系。很难进入,新进入者威胁不大。    4. 替代品:租房和二手房,也不便宜。而且租房并不拥有产权。    5. 开发商相互之间的竞争:并不激烈,有时甚至合谋涨价。       所以,政府在竞争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造成房价居高不下。而购房者处于食物链的最下层,自然只能成为房奴。开发商在其中赚取利润。      有人认为炒房者才是真正推动了房价上涨。那 我们再用同样的方法分析一下炒房市场:      1. 开发商:是炒房者的房屋供应商,处于强势地位,议价能力极强。除非买几百套,否则价格很难降。    2. 购房者:是炒房者的最终客户,议价能力有一些。     3. 新进入者的威胁:炒房业进入门槛不高,只要有资金就行,不难进入,新进入者威胁较大。    4. 替代品:租房和开发商直接卖的房。完全可以替代炒房者手里面的房源。    5. 炒房者相互之间的竞争:激烈。      所以,炒房者在炒房市场中受制于各方面的力 量,并不处于明显的竞争优势地位,根本无力推动房价的上涨。      而目前所有的房地产政策完全是针对在竞争中 处于最底层的购房者的,针对的都是最终需求。目前没有任何政策针对的是出于绝对主导地位的土地供应商,也就是政府本身。就连处于中间的开发商都没有触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31

食用油行业新生力量搅局

http://www.p5w.net/newfortune/hygc/201009/t3188794.htm

  随着消费诉求的转型,中国食用油行业迎来了新一轮的消费升级潮。在当下普通油向健康油的升级换代中,以山东三星集团、西王集团为代表的民营油 企,通过挖掘渠道优势、借力资本市场,开始在玉米油等细分行业崛起,并由贴牌代工、批发为主向发展自有品牌转型,从而对在传统品种小包装油市场具有垄断地 位的丰益国际和中粮集团形成挑战。顺承健康油明显的上位趋势,两家巨头继续依托技术、资本及品牌优势开拓高端市场,并在延伸产业链上发力。但新生力量的搅 局,使中国食用油市场“外企主导、国企跟随、民企分化”的格局正待重构。

  在血压血脂血糖三高肆虐、“地沟油”令人心惶惶的今天,健康营养的食用油消 费需求渐成主流,以橄 榄油、玉米油为代表的健康油消费量随之激升(图1)。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2003-2007年,中国食用玉米油产量的复合增长率为43%,中国橄 榄油年进口量2004-2008年的复合增长率达43%,两者增速均远高于1997-2006年间中国食用植物油产量9.3%的复合年增长率(图2、 3)。


健康油市场需求的迅猛释放,既推动中国食用油行业步入第三次消费升级潮,也在悄然酝酿影响 未来行业格局的新气象。自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中,中国由上世纪80年代初食用油消费总量不到600万吨增长到2009年的2450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 食用油消费国。总量飞跃的同时,也经历了由动物油到植物油、散装油到小包装油、普通油到健康油的三次消费风格的升级(附文一)。在这三次升级换代中,小包 装油市场由外资企业丰益国际和国内巨头中粮集团联手开局,二者也因此在大类品种小包装油领域占据垄断地位,并依托技术、资本及品牌优势在健康油市场继续开 拓。而在当下,健康油走红之时,山东三星集团、西王集团等窥测到其中机遇的民营油企推动了玉米油这一细分行业的崛起,它们自身也由贴牌代工、批发为主开始 转型,大力发展自有品牌的小包装油,给市场加入了诸多变数。

  民营企业:从健康油的细分领域突破
  中国食用油行业已经是垄断竞争市场,而垄断方是跨国粮商,中 国64家大型油脂企业总股本的66%控制在跨国粮商手中,中国食用油的对外依存度高达60%。在传统的大豆油、菜籽油领域,外企和国企共同瓜分着2300 多万吨的大油种市场。不过,借力新一轮消费升级,在健康油领域,民企得以撇开与外资和国企的正面竞争,并在细分市场成功突破。
在中国食用油大 部分为外资主导的格局中,健康油中成规模生产的玉米油却出现了中国企业占主导的局面,山东三星集团已经处于这一细分行业的龙头地位。中国粮油学会数据显 示,2008年其产量为7.66万吨,占中国食用玉米油产量的30.6%,其旗下“长寿花”自有品牌与“金龙鱼”、“福临门”三者已占据中国小包装玉米油 50%以上的市场份额。
不太为人所知的是,山东三星和位于同一区域的民企西王食品,在自有小包装品牌玉米油之外,更是“金龙鱼”、“福临门” 玉米油产品的重要贴牌生产企业,即玉米油代工企业。中粮集团是山东三星散装玉米油业务的最大客户,而益海嘉里是西王食品的五大客户之一。目前,这两家代工 企业均计划大力发展自有品牌,平衡散装玉米油及自有品牌玉米油的销售比例。幕后走向前台,客户成为对手,玉米油市场硝烟渐浓。

  挖掘渠道优势,山东三星从OEM向品牌运营升级
  在外企和国企的夹缝中,山东三星如何实现成功突围?梳理其发展脉络,山东三星的成功主要来自原料优势、培育自有品牌、挖掘渠道优势、控制费用以提高盈利效率。
山东三星脱胎于一家小型机械加工厂,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三星研制出了玉米淀粉加工、制糖等粮食深加工类设备,并逐渐成长为国内最大的玉米机械加工设备 供应商,以此与玉米深加工企业保持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从而获得了稳定的玉米胚芽供应。而玉米油的原料玉米胚芽正是玉米深加工的副产品(图4)。正是在原料 供应上享有独特优势,山东三星于2001年正式切入玉米油制造行业,2009年其产能已达到约18万吨玉米油及其他油产品,75%的产能利用率也远高于行 业平均水平。


山东三星在发展初期,主要通过OEM方式加工或间接销售给食用油大客户,自2006年7月 开始转向内销并创立了自有小包装油品牌“长寿花”,其自有品牌玉米油的销量占比从2006年的4.9%上升到2009年的16.2%(图5)。其上市公司 中国玉米油(01006.HK)财报数据显示,自有品牌的毛利率较非品牌玉米油高出超过1个百分点,2009年上半年达到15.9%。


山东三星自有品牌销量的提升,得益于通过让利刺激经销商积极性、积极挖掘渠道优势的策略。 从2006-2009年中期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山东三星销售的非品牌玉米油价格波幅与大豆油价格波幅一致;而自有品牌玉米油的价格上涨波幅小于非品牌, 下跌幅度大于非品牌;表明其在推出自有品牌的初期阶段,对经销商采取了低价策略。假如其终端价格与竞争对手保持一致,经销商代理其品牌即具有更高的获利空 间(图6)。而市场上的数据反馈则显示,“福临门”、“金龙鱼”采取了多品种的分层营销方式,长寿花的终端价格与竞争对手同类产品相比略高,而自身的毛利 率在2007、2008年分别为9.99%、10.69%,与丰益同时期的10.49%、12.2%相比略低,意味着三星为刺激经销商代理销售自家品牌而 给予经销商更大让利(图7)。为实时监控管理经销商队伍,山东三星以销售代表处的方式在全国扩张,覆盖近20个省份,其营销人员的人均销售收入甚至略微领 先于中粮(表1)。

 


由于让利经销商获得强力的地面推广支持,山东三星的市场推 广策略相对低调,有效控制了成本。“长寿花”选择倪萍作为代言人,但并未采取轰炸式广告策略,这使三星的销售费用率控制在2%以内,远低于中粮的高达 17%以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让利经销商带来的利润损失。而通过加快存货周转、缩短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三星也在外资企业及国企的夹击中获取了生存空间 (表2)。

  对接资本市场,民企纷纷融资谋发展
  民营食用油企业在资本实力、品牌上与外企、国企不能相比,借力资本市场,无疑是快速发展的捷径,山东三星同样选择了这一道路,但其资本之旅却非一帆风顺。
2008 年3月,山东三星选择在欧交所Alternext创业板上市,融资500万欧元,但之后交投清淡、股价低迷,在2009年9月25日股份暂停买卖前12个 月,每日平均成交量2245股,相当于已发行股本总额的0.052%,股价远未反映企业价值,更无再融资可能性。2009年6月,山东三星决定通过私有化 退市,并于2009年12月登陆消费品板块相对成熟、“中国概念”认可度更高的香港市场。其发行时超额认购660多倍,融资7亿港元,为当初在欧交所融资 的14倍,前3个月的平均成交金额为21亿港元(在欧交所的成交金额为4万欧元);估值从发行时的14倍PE迅速上升并稳定在25倍PE以上。英国著名的 私募基金马丁可利(Martin Curie)于2007年投资山东三星,此次上市成功后亦收益不菲。
对于民营油企,对接资本市场无疑会加速其胜出,因此,同以玉米油代工闻名业界的西王集团亦不遗余力地谋求进入A股市场,目前其子公司西王食品已顺利借壳金德发展(000639),力图通过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发展前景看好的玉米油市场。
同时,A股市场中,以油脂加工、粮食贸易、基础物流为主业的东凌粮油(000893),也把握了这一波消费投资热的行情,与同一控股股东旗下的上市公司 广州冷机进行整体资产置换,股价同样得到追捧。此外,在小品种健康油市场,在杏仁饮料上具有垄断地位的露露集团,也于2007年开始从事高档杏仁油的研 发。
随着民企在细分行业的突围,外企及国企的垄断优势在健康油市场正经受挑战。不过,依托强大的技术、渠道及品牌优势,以中粮为代表的国企, 正在谋划全产业链布局,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在中国市场收割链式高利润的丰益国际,也再次踏着消费升级的拍子,借由“金龙鱼”的品牌力量推出玉米油、 米糠油等健康油种。

  中粮:以花生油开局,拓展健康油品种链
  向前回溯, 健康油的概念在中国始于花生油,始于“鲁花”,始于中粮。目前,中粮旗下主要有“鲁花”、“福临门”两大品牌,其中,“鲁花”较早成名正得益于中粮以健康 和风味为特色、以花生油破局的策略。中粮集团以与丰益国际、ADM等外资领先企业合作发展的模式,采取跟随策略,借助资本平台,快速成为行业第二。近几 年,试图构建“全产业链”模式的中粮在其他健康油品种、尤其是高端健康油市场进行了有效开拓。
上世纪80年代末,中粮集团选择与丰益国际旗下 的嘉里集团合资,推出“金龙鱼”品牌的小包装食用油并大获成功,嘉里以此快速切入中国市场,而中粮则借机积累了相关的油脂加工技术及经验。此后,面对日益 构成威胁的嘉里,中粮另辟蹊径,在“金龙鱼”推出第一代调和油不久,于1992年重点推出在中国具有原料优势的“鲁花”花生油,并以压榨而非化学手段浸出 在此细分市场拔得头筹。花生油特有的浓香风味迎合了北方消费者,其天然的原料和较优化的营养结构也得到南方市场的认同,“鲁花”快速成为花生油第一品 牌,2004年开始,“鲁花”花生油销量持续稳居行业榜首,在花生油市场占有率高达50%。中粮也初步奠定了在中国市场的领先地位。
在技艺成 熟之后的1995年,中粮另起炉灶,创立“福临门”品牌正面对抗“金龙鱼”。2001年,中粮出售其所持的嘉里全部股权,并于次年选择了食用油行业的世界 老大ADM作为战略投资者,可以看出,有了与嘉里合作的前车之鉴,中粮与ADM的合作重在引进技术及保障原料,在“福临门”的主要生产基地—东海粮油工业 (张家港)有限公司的股权安排中,中粮控股54%,而ADM占股22%,中粮此次牢牢掌握了“福临门”的品牌控制权。经过数年的培育,“福临门”目前已成 为紧跟“金龙鱼”之后的第二大食用油品牌(图8)。


2001年后,丰益国际旗下的“金龙鱼”、山东三星集团旗下的“长寿花”等品牌陆续推出玉 米油作为健康油料的主力油种,主打健康牌的花生油多了些许尴尬。花生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低于玉米油、橄榄油等健康油种,饱和脂肪酸却高于大部分常见的植 物油,特别是其价格还高过玉米油;在油料供应上则面临与食品生产商争夺原材料的窘境,这些都直接限制了花生油的消费。中国是全球花生总产量最大的国家,也 是花生油产量最大的国家,近8年平均占全球花生油产量的45.1%,但花生油在中国的消费比例仅占8%。2008年花生油的消费量比2007年减少了 30%左右,迫使中粮在健康油种中继续拓展。
中粮集团仍然采取合作为主的方式,布局高档健康食用油,逐步丰富品种链。其不仅通过与国内代工能 力领先的山东三星集团合作,贴牌生产玉米油;2010年1月,还联合西班牙橄榄油产量最大的白叶集团,投建合肥燕庄食用油有限公司,生产冷榨芝麻油,与热 榨芝麻油主要定位为调味品不同,通过物理的低温冷榨工艺生产的芝麻油,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含量更高,堪与其他健康油种媲美。
2005年 11月上市的“萨利维(Soliva)”橄榄油,则由中粮和ADM合作推出,并分为特级初榨(ExtraVirgin)和纯正(Pure)两种等级;其携 手ADM推出的“滋采”天然食用油,目前已有核桃油、红花籽油、山茶籽油三个品种,这两种品牌均推出礼盒包装,定位高端,与主攻大众市场的“福临门”等明 显区别开来。在健康油市场,通过搭建立体化品种结构,中粮正逐步实现全面包抄。
与中粮集团步入宁高宁时代所打造的“全产业链”旗号相对应,中 粮在食用油产业链上的架构也趋于完善,中粮集团目前设9大业务主体和板块,拥有7家上市公司(图9)。其中,中国食品负责“福临门”等小包装油销售事务, 中粮屯河涉及食用油加工、制造及销售,中粮控股旗下公司则负责油料加工、压榨、精炼等环节,而玉米油的生产,又与玉米深加工、燃料乙醇等环节互为联通。不 过,与ADM作为一个完整的上市公司下面分4个业务部门不同,中粮现在较多的上市公司对于吸引专业性基金有利,但是对于资源的协同性则较弱。宁高宁近日坦 承,中粮的上下游产业不完全对接,目前正着力于整合资源。

  丰益国际:打造全产业链式竞争模式
  外资阵列中,世界著名的四大粮商ABCD,即 ADM(Archer Daniels Midland,阿彻丹尼尔斯米德兰)、邦吉(Bunge)、嘉吉(Cargill)和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控制了全世界80%的农产品贸易。这些企业拥有悠久的历史、强大的资本积累,控制着农产品资源,主导着市场价格。不过,近几年来,受益于 在中国市场精耕细作的回报,创始于马来西亚的亚洲企业丰益国际(WILMAR)也有了与ABCD相抗衡、一逐天下的资本。
丰益国际是中国小包 装油市场的开山鼻祖,这也被业界视作其旗下的“金龙鱼”品牌在中国市场大获成功的核心因素。不过,仔细观察“金龙鱼”小包装油及玉米油的推出时间,可以认 为,“金龙鱼”最初的成功更多在于其抓住了中国消费总量升级带来的发展机遇,率先实现了品种和技术创新。1991年,“金龙鱼”率先在上海等一线城市推广 小包装油,以替代传统粮油店的散装油消费模式,而1993年中国粮油购销体系放开,“金龙鱼”切入中国市场的节点恰好迎合了此轮消费扩张,在扩容的市场中 以新颖的销售形式获得迅速成长。2001年,“金龙鱼”开始主推玉米油这一健康食用油品种,再次契合了一线城市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从而引领了食用油行业 的新一轮消费升级。
及时把握机遇,只是丰益国际在中国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布局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则使其享受了更高的利润率。当今食用油行业 的竞争已经成为产业链的竞争,通过与美国ADM公司合资成立益海集团进军压榨环节,并利用中国2003-2004年间的大豆危机大肆并购,丰益国际获得了 中国市场16%的大豆压榨领域市场份额;利用在棕榈油原料上的优势全面参股中粮集团,其在中国油脂市场形成了“通吃”的局势(详情见本刊2009年9月号 《通吃—金龙鱼出水)。如今,其全产业链式竞争已由大豆向大米延伸。
2005年,丰益国际与上海益海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佳木斯粮食中转库合资 成立了益海佳木斯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建立了从水稻种植到大米加工、米糠炼油、生物质能发电的大米产业链:水稻经剥壳处理后成为“金龙鱼”大米;稻壳输送到 益海(佳木斯)生物质能发电有限公司,用于火力发电;稻壳燃烧后变成的稻壳灰,加工成白碳黑和活性炭;米糠中提炼出米糠油,米糠粕则提炼出卵磷脂、肌醇、 谷维素等产品。2010年4月,“金龙鱼”稻米油(又称米糠油)已经上市,其大米产业链初步成形。
得益于中国市场的贡献,这家亚洲企业在2008年以收入衡量已经超过路易达孚,不仅坐上全球第四大粮油企业的交椅,也正在打破世界四大粮商ABCD的长期垄断局面。
世界粮商格局重构之时,中国食用油市场“外企主导、国企跟随、民企分化”的传统版图也面临松动。民营企业在玉米油市场实现的成功突围显见,消费升级的大 背景下,健康油领域的竞争进入新的轮回,随着消费者对油脂营养结构的重视,更多新品种将会得到认可,市场会不断成熟,层次亦会更加完善,而油企中的新生力 量从某一细分领域反超并非没有可能,他日到底谁主沉浮,目前尚不可知。
李永立为大福证券上海代表处总经理。
对于本文内容您有任何评论或补充,请发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ADM:全产业链楷模转型

  围绕农作物这个核心点,ADM公司在过去漫长的发展中从农业阶段进化至化学阶段,依赖深加工技术收获了油脂及食品市场的丰厚红利;而步入新时代,清洁的生物燃料和高附加值的农业服务领域成为了ADM的摇钱树。这个庞大的农业帝国适时的阶段进化值得借鉴。

  2009 年,世界四大粮商之一的ADM公司营业收入达到692 亿美元,净利润达17亿美元,已是连续第77个年头向股东支付红利。中粮集团所欲打造的“全产业链”模式,ADM实在可称其楷模:把大豆加工成动物饲料和 色拉油;把玉米转变成玉米油、乙醇燃料和软性饮料的甜味剂;购买可可豆后再销售巧克力;小麦加工成面粉后再运送到烘焙公司。其传统的商业模式中既包括按吨 生产的全过程(如饲料、大豆油、玉米油),也倚赖按磅销售的高附加值技术(如赖氨酸、蛋白粉)。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ADM不仅在大豆、玉 米、可可豆等作物的采购、贸易、加工处理、运输、销售等环节实现了控制,围绕农产品链条深耕细作;而且站在了农业发展的前沿方向,其盈利结构的变更则显示 ADM已逐渐发展成为能源商及农业服务商,谋求获取增值环节更高的附加值。从ADM的发展看,其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农业阶段。以并购实现从亚麻籽到豆油、面粉领域的扩张;以先进炼油技术加速在农业领域扩张。时间跨度50年。
ADM最早以亚麻籽起家,在美国大萧条时代抓住机遇,通过数次并购,快速切入大豆油和面粉领域,实现了农业领域的横向多元化。它1933年开始生产饲 料,围绕农业加工产业链纵深发展。1934年,经过10年的探索后,ADM成功采用溶剂浸出法萃取豆油,不仅出油率高、质量好,且生产效率和自动化高,易 于大规模生产,ADM借此领先技术在全美迅速扩张。这一时期,1935年ADM实现净利润252.57万美元,1947年净利润增长至1567.30万美 元。
第二阶段,化学阶段。掌握了领先的化学技术,进一步强化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产品开始出口。时间跨度30年。
1954 年,ADM购买了美国工业化学品公司树脂部,1957年,进入大豆分离蛋白领域。1966年,生产组织化蛋白(用脱脂大豆粉制成,用于食品添加)。通过在 化学技术上持续保持领先优势,成为了世界上大豆加工规模最大、产品特别是大豆蛋白产品最多的企业(包括6种不同加热和添加磷脂的脱脂豆粉、21个大豆分离 蛋白、6个浓缩蛋白、5个组织蛋白)。在大豆之外,ADM还切入玉米深加工领域,1970-1971年,相继通过收购获得干法、湿法加工玉米技术,带动了 玉米淀粉的深加工。同时期ADM出境收购,开始世界范围的扩张。1973年收购了英国Arkady公司50%的股权,1974年进军欧洲和南美,分别在荷 兰、盛产大豆的国家巴西收购了大豆加工厂。
第三阶段,能源、服务阶段。从粮商向能源商、服务商转变。时间跨度将近30年。
1978年,ADM在时任美国总统的卡特要求下研发替代燃料应对石油危机。此后,ADM开始了使用玉米、大豆制造乙醇的进程。在此过程中,伴随技术进 步,ADM产品线不断丰富。以玉米衍生产品为例,从淀粉、葡萄糖、饲料、玉米油,发展到变性淀粉、燃料乙醇、赖氨酸。目前ADM已成为最大的玉米乙醇及豆 油生物燃料生产商。2009年,ADM在美国拥有5家乙醇工厂,还有两家工厂正在筹备当中,其年生产能力将提高到16.5亿加仑。公司现任掌舵者帕特丽 夏·伍尔兹(Patricia A. Woertz)具有深厚的石油背景,显见ADM向生物能源进军的坚定决心。
时至今日,ADM作为一家整 体上市公司,拥有四个主要业务部门:油料加工、玉米深加工、农业服务及其他(图1)。其中,农业服务领域成为了ADM盈利结构中的重要支撑,ADM通过谷 仓、码头、仓库和港口设施连接成了复杂的全球网络,同时拥有由卡车、铁路货车、驳船、集装箱和远洋船只组成的运输系统,其500多个存储和分销设施使 ADM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物流公司之一,以连接原材料产地、ADM加工厂、客户等,提高附加在产品上的价值。2009年财报数据显示,ADM农业服务部分的 收入已等同于油料加工、玉米加工两块业务收入的总和,在总收入中占据将近半壁江山(图2、3)。


ADM的触角已经伸向了32个国家,在新兴的亚洲市场同样收获匪浅,自2007年年报起, 其首次将亚洲油料加工业务的盈利情况单列。凭借将近一个世纪的资源和技术积累,其2009年在亚洲的油料业务经营利润达到2.48亿美元,甚至超过了这一 业务1.79亿美元的销售收入(图4)。


在中国市场,ADM的“魅影”同样无处不在,在众多知名品牌背后若隐若现,ADM与丰益国 际共同成立的益海集团拥有金龙鱼、胡姬花、元宝等品牌,而与中粮集团的合作则从原料采购、油料压榨、“萨利维”与“滋采”系列高端油的布局上全面展开。除 此之外,ADM还积极投资控股或参股,在中国建设玉米、大豆、大米等粮食加工基地,组建物流公司,贯穿运输及销售网络等,以适时适地收割正在增长中的中国 油脂市场。其在生物燃料技术及运输物流体系上所奠定的优势,对中国本土企业而言,无疑意味着长远的激励与威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10

金融炒家最害怕的照妖鏡 奧立佛史東:貪婪不是推動世界的力量

2010-10-04  TWM  
 

 

奧立佛史東出身於華爾街的家庭中,他的父親是股票經紀商,童年就住在曼哈頓的豪華公寓裡,他的青年歲月卻是圍繞在吸毒、暴力及各種叛逆行為中。

年老時,他拍出一部控訴華爾街貪婪的電影,出身華爾街,卻又詛咒資本主義,史東是一位什麼樣的人?

 

撰文‧乾隆來

一九八七年,就在紐約股市大崩盤後不久,奧立佛史東︵Oliver Stone︶導演的電影「華爾街」席捲全球票房,片中由麥克道格拉斯飾演,穿著吊帶褲、滿嘴髒話、深信「貪婪是好事︵Greed is good!︶」的股市作手葛登蓋柯︵Gordon Gekko︶,成為華爾街的形象代言人,麥克道格拉斯更因此奪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奧立佛史東成為世界的焦點。

當時大家以為,隨著股市的崩盤,加上電影裡面惡臭的炒手形象,華爾街貪婪的世代已經告一段落,金融炒家紛紛入獄服刑,世界將會回頭尋找安定與長期投資的價值;但是,經過了二十三年,大家才驚覺,一九八○年的炒作,根本只是開幕式而已!

蓋柯:比起現在炒手,我只是小咖!

而今,奧立佛史東拍了「華爾街」續集,還是由麥克道格拉斯演出二十三年前的作手葛登蓋柯,蓋柯從監牢服刑期滿重出江湖,憑著老招牌伎倆成為股市名嘴與暢銷書作家;但是,當看到當今對沖基金炒作的手筆,以及投資銀行包裝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操作,連蓋柯也不禁承認:「與現在的炒手相比,我只是小咖!」電影是時代潮流的鏡子,奧立佛史東的兩部「華爾街」,卻更像一面醜陋的照妖鏡,而且時間不偏不倚地落在一九八七年與二○一○年兩個金融大泡沫破滅的時點上。

在金融海嘯之後,華爾街猶如一片戰後廢墟,百年機構倒閉或被接管、數十萬金融高階經理淪落街頭。政府更是追打落水狗,歐巴馬通過二次戰後以來最嚴厲的金融改革法案、歐洲拚命要課徵銀行稅、降低負債︵deleverage︶成為主流聲浪。如杜肯米勒︵Stanley Druckenmiller︶在內的對沖基金大師紛紛宣布退休,連巴菲特也轉頭去搞慈善捐贈了,大家似乎又認為過度貪婪、炒作的年代終於告一段落。

但是,金融炒作真的結束了嗎?○八年的金融海嘯真的警醒了好鬥、急著想發橫財的社會大眾嗎?

「你的電影,鼓舞了我進入華爾街!」這個問題,恐怕連奧立佛史東都無法回答。他在接受美國媒體訪問的時候說,他自己原本也以為,一九八七年崩盤是歷史的終結;後來卻發現,他所塑造的「壞人蓋柯」,竟然成為許多年輕人模仿學習的對象,不斷有年輕人告訴他:「你的電影,鼓舞了我進入華爾街!」而且,隨著電影在全世界的放映,金融炒作的貪婪,爆發成全球化運動,就如同暴力電影刺激了黑幫集團升級,奧立佛史東的「華爾街」,也鼓勵了更多想要一夜致富的年輕人前仆後繼投入金融炒作領域。

刺激金融犯罪絕非史東的本意,他應該是好萊塢大導演裡「最左派」的人物,但也因為他拍片極為認真,光這部電影就找了超過三十位華爾街的資深銀行家來擔任顧問,巨細靡遺呈現了金融圈內光鮮亮麗、精采刺激的真相。這部「華爾街:金錢萬歲︵Wall Street : Money Never Sleeps︶」無疑比二十三年前的那部更令人著迷。

還有,發行片商灑狗血也不手軟,看看廣告的訴求就知道了,片商廣告詞說「接近敵人,更甚於親近朋友」、「如果想要致富,祕密在學會如何貪婪!」「貪婪已經被合法化了,貪婪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有這樣精采的戲,有這樣刺激的廣告,二十年後人們又會吹出多大的金融泡沫?實在難以想像。

全好萊塢「最左派」的大導演奧立佛史東不只是全好萊塢「最左派」的大導演,更是「反美」陣營的頭號旗手。從美國政府及美國主流社會的角度來看,奧立佛史東除了拿過很多次奧斯卡金像獎外,他的言行與電影中反政府的論點早已不是新聞。

先說史東正在籌備的電視影集﹁Secret History of America﹂(美國神祕的歷史),這部以紀錄片形式拍攝的影集,將會圍繞在過去一百多年來,最黑暗、最殘酷無情、人類最醜惡的事件,圍繞在諸如毛澤東、史達林、希特勒這些「壞人」周邊的事件。

史東宣稱要「以非傳統的角度來看這些人與事」,而所謂的非傳統,史東舉希特勒為例,他認為希特勒只是歷史上的替罪羔羊,一個最容易被拿來當成墊背的藉口,他認為希特勒只是一連串歷史事件的產物,而他要去探究的,是「造成希特勒」背後的真正原因。

所謂「造成希特勒現象」的真正原因,史東沒有明說,外界的猜測是他將會把第一次大戰勝利國對德國的壓搾,拿來大作文章,大家印象中的好人,可能會成為史東新片裡的壞人。

搞歷史翻案文章也就罷了,史東還拍片直接讚揚美國的敵人。他去年拍了一部紀錄片「國境之南︵South of the Border︶」,全片讚揚被美國歸類為獨裁者的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Hugo Chavez︶。

史東呈現的委內瑞拉與其他的中南美國家,是積極向上、生活富庶、人民歡樂的景象,而且把查維茲領導的反美行動,做了正面的詮釋。去年九月七日義大利威尼斯影展,史東與查維茲手牽著手一起走紅地毯,接受群眾的歡呼,這個畫面,連《時代》雜誌都受不了,乾脆以「史東與查維茲的愛情故事」作標題,用極為罕見的諷刺語句嘲笑史東的電影。

史東與查維茲的確是志同道合,他們最大的共同敵人是美國前總統布希,查維茲稱布希為「惡魔」(Devil),是世界上反對布希的頭號戰犯,而史東則在二○○八年拍攝反布希的電影「W」,稱布希「笨蛋」,兩人一搭一唱,猶如一對左派的情侶。

九月十五日剛剛慶祝六十四歲生日的史東,堪稱是操作政治電影的高手,布希只是他許多部電影的主角之一,早在一九九一年,他就拍過「誰殺了甘迺迪」︵JFK︶,對暗殺事件大作翻案文章。成為他電影主角的總統,還有一九九五年以尼克森為主角的「白宮風暴」(Nixon),此外,○六年上映的「世貿中心」、九四年的「天與地」、九一年的「門」、八九年的「七月四日誕生」等,都是政治掛帥的電影。

史東的發跡電影「前進高棉」︵Platoon︶也是政治味道十足的越戰電影,反戰、暴力、高超的電影技巧,是史東一貫的電影風格。「前進高棉」與「七月四日誕生」兩部反越戰的電影,也為他奪得兩座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根正苗紅的華爾街世家子弟一位左派的電影導演,為什麼可以把華爾街拍得出神入化?原來史東根本就出身於華爾街的家庭中,他的父親是股票經紀商,史東的童年就住在曼哈頓的豪華公寓裡,而且正如大多數華爾街交易員一般,他們也在康乃狄克州的斯坦福擁有一棟別墅,史東年輕時還曾在法國的交易所內工作,絕對是根正苗紅的華爾街世家子弟。

不過,今年已經六十四歲的史東,顯然對華爾街的爾虞我詐深惡痛絕,他公開地說,「我反對蓋柯,我是那種工廠的人,我認為製造業才有價值。」「當信任崩潰,就是資本主義的垮台之日!」奧立佛史東只要每拍一部片子,爭議就沒有斷過,外界會認為他是故意譁眾取寵,但是他卻是在每部片中尋找救贖。著名的「前進高棉」片中充滿了暴力、強姦、血腥的畫面,其實正是反映當時一位嬉皮、異議分子的少年史東,面對殘酷真實世界的反省,「別人是拍戲,我是拍人生經歷,我見過的暴力比你多,你真的想談暴力嗎?好,那就實實在在地談吧!」他挑釁地對媒體說。

在「華爾街」中的奧立佛亦是如此,雖然父親是股票經紀商,但是他在片中塑造的父親形象,卻是一位充滿正義感的藍領工人卡爾,何嘗不是對自己身世的一種救贖,希望自己是出身在充滿信任、傳統美國價值的家庭。

這樣看來,史東倒是為他這部華爾街電影下了重要的注解,「信任」是金融市場的基石,但是近年所謂金融創新,卻讓「算計」超越了「信任」,為了利益,投資銀行設計出像洋蔥那樣層層複雜包裝的衍生性產品,把這些毒藥產品賣給親密的交易夥伴,從最好的朋友身邊賺走數以十億元計的利益,一個只有算計、沒有信任的金融市場,還有未來嗎?

在史東暗藏背叛情節的「華爾街:金錢萬歲」片中,我們是不是可以大膽猜測,貪婪之火不會消滅,而會在二十年之後再次吞噬世界?

 

奧立佛史東

(Oliver Stone)

出生:1946年

 

現職:導演

 

學歷:紐約大學

作品:「前進高棉」、「華爾街」、

「七月四日誕生」、

 

「誰殺了甘迺迪」、

 

「世貿中心」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64

投资的中庸与品牌的力量 自强不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d4888a0100nwnl.html

 

中国,在中药方面有许多老字号品牌,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些品牌大多被收为国有。既有已经成为白马的云南白药,东阿阿胶,似乎他们已经是前景无限,各种各样的故事纷拥而致。观其历史,也曾经在低谷徘徊过。

    而类似同仁堂,广州药业旗下众多老字号,包括盈天医药等等。却一直在落后的管理和营销中,发展速度一直低于行业平均速度。而他们潜在的无形资产,特别是对 于同仁堂这种品牌来说,就是历久弥新,随着国家对中药的重视和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传播而更加的有价值。特别是对于中医药这种大健康系统的理论来说,药食同 源,保健,化妆等范围的延伸,又给企业发展的空间和品牌价值都得到了提升。而国企的机制来说,太坏的时候往往就是不用看得太淡的时候,已经坏成这样了,一 旦管理变好,其成长的空间是非常巨大的。而坚实的品牌基础和在经营不好的情况下低收益所对应的安全估值进入。就是我们最好的安全边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38

從咖啡店小妹到世界咖啡女王李雅婷一萬次練習的力量


2011-1-3  TWM




人生有幾次的練習機會?練習幾次會成功?

31歲的李雅婷,用上萬次的練習一舉贏得世界杯咖啡大師選拔賽台灣冠軍。

從咖啡廳小妹到咖啡達人,李雅婷這位來自南部的鄉下女孩,只花了八年的時間,她靠什麼精神成為咖啡冠軍?

撰文‧羅弘旭

穿著白色襯衫、綁著馬尾的李雅婷接過冠軍獎牌,害羞地在台北市貿中心會場接受眾人歡呼,剛打敗六十位咖啡高手的她,似乎還不適應這「咖啡大師」的冠軍光 環。李雅婷是來自台灣中部的歐舍咖啡店長,從咖啡店小妹到世界冠軍,三十一歲的她也曾在人生道路上感到迷惘。到底靠著什麼樣的精神,讓她終於嘗到冠軍的滋 味?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李雅婷奪下「世界咖啡大師大賽」(World Barista Championship)台灣區選拔賽冠軍,一一年將代表台灣赴哥倫比亞參加世界大賽。

讓日本眾多咖啡達人甘拜下風其實,這已不是這位身材嬌小的女咖啡達人的第一個冠軍頭銜;○九年十月,她就打敗六十多位參賽者,從以虹吸式咖啡自豪的日本人手中,奪得「第一屆世界杯虹吸咖啡大賽」冠軍,讓日本眾多咖啡達人甘拜下風。

日本達人研究了一輩子的虹吸式咖啡,卻敗在入行只有八年的李雅婷手下,她致勝的祕訣是什麼?

起床後泡一杯咖啡,是許多人每天早上不可或缺的享受,但要從咖啡愛好者到達人,卻有一段漫漫長路。咖啡行家對於進入咖啡殿堂有個共同的術語,叫作 「From S to Cup」,意思就是從咖啡種子seed,到最終的一杯咖啡cup,每個步驟都是學問,環節只要稍有變動,入口的味道就截然不同。

一杯咖啡要好喝,關鍵就在於善於掌握各種變數的平衡,只有掌握咖啡豆產地、咖啡豆處理,到咖啡豆的烘焙、咖啡豆的研磨、沖泡咖啡方式這套繁複知識,才能算 勉強一窺咖啡堂奧。圈子裡稱這群人為咖啡吧台師或者咖啡師,外界稱他們為咖啡達人,要成為達人,除了味覺的天分外,就只有苦練一途!

光練習就用去三百公斤咖啡豆談到連奪二座冠軍的關鍵,李雅婷甜甜地笑著說:「就是泡出好喝的咖啡啊!」眼神中滿是疑惑的她,似乎在說:「這麼簡單的問題,需要問嗎?」簡單嗎?世界咖啡大師的比賽,一點都不簡單,兩關預賽,就刷掉九成選手。

進了決賽,選手們被要求在十五分鐘之內,端出四杯義式濃縮咖啡、四杯卡布其諾、四杯創意咖啡,平均七十五秒要端出一杯。

如果沒有平時的苦練,不可能在比賽的高壓下,短時間內泡出頂級的咖啡。引領李雅婷進入咖啡世界的師傅李美娟指出:「她比賽前,光上一屆冠軍的比賽影片,就 從頭到尾看了一百多次。」為了找出口感和風味最多重層次的咖啡豆,栽培她的歐舍咖啡老闆許寶霖,特地到非洲衣索匹亞和肯亞尋找這次比賽用的咖啡豆,終於在 衣索匹亞的哈瑪合作社這個小產區找到目標。這裡一年只出產九百袋咖啡豆,九百袋中,隨著採收時間的不同,品質也有略微的差異,許寶霖在九百袋中挑出六袋, 這六袋,就重達三百六十公斤。

三百六十公斤,就算開店營業,都夠用上一年了,李雅婷任職的歐舍咖啡,卻沒有沾著她冠軍的名氣,順勢推出冠軍咖啡。許寶霖指著空蕩的麻袋,苦笑著說:「因 為練習比賽,用到只剩下二十公斤了。」如武功高手般一次次反覆苦練重複磨豆、敲粉、整粉、填壓,記住每次的手感和試飲結果,找出最對的感覺。比賽前五個 月,李雅婷光是練習就用去三百公斤咖啡豆,以一杯濃縮咖啡八公克咖啡粉來計算,她沖泡超過一萬四千杯。

李雅婷平時擔任店長,要負責店內的營運,只有在夜深人靜,咖啡館打烊後,才是她開始練習的時間,每天重複數百次同樣的動作、聽著單調的磨豆子噪音,只為了掌握味道變數的平衡。每個晚上,她就像武功高手,一次又一次地練習,直到雙手肌肉掌握了做出正確味道的感覺。

開動震耳欲聾的磨豆機,出粉,放在鼻前嗅了嗅,毫不猶豫地倒掉,繼續調整旋鈕,旋動機器,磨粉,鼻嗅,又毫不手軟倒掉,咖啡粉越堆越高:「這全部不能用了 嗎?」李雅婷面無表情地說:「氣味不對。」這還只是填粉沖泡的步驟而已,兩種咖啡豆的比例如何混合?豆子是要淺焙、中焙還是深焙?烘焙過的豆子熟成幾天之 後會出現最佳風味?咖啡粉的粗細?

伴隨著李雅婷練習的李美娟說:「就是不停的嘗試和練習,找出最佳結果。」透過苦練泡出味道一致的咖啡,只是基本,要能成為達人中的達人,還需要勇敢嘗試的創意。

冠軍賽最困難的,是創意咖啡這部分,不曾到過非洲的李雅婷,手上的參考資料只有同事從非洲帶回的乾燥香草樣本和照片。照片裡衣索匹亞的哈瑪合作社,是一片 被香草所包圍的農莊,李雅婷轉述同事對此地的形容:「當你聞到空氣中開始帶有淡淡的香草味,就知道快到目的地了,當咖啡收成的季節,周邊的茉莉、薑花香 氣,讓你覺得好像是來到花園當中。」融合香草的創意咖啡驚豔評審味蕾這二項元素,成為李雅婷創意咖啡最終表現的元素,評審先喝一口香草茶,在嗅覺中進入中 非哈瑪這個地理空間,接著喝第二口花茶,彷彿進入哈瑪收成咖啡的季節。

但最終怎麼表現衣索匹亞這個地方的風味呢,李雅婷俏皮一笑:「當地的蜂蜜,是我的祕密武器。」最後一杯義式咖啡,李雅婷配上了從衣索匹亞帶回來的蜂蜜,形 成風味天成的搭配,從香草茶、花茶,到最後一杯咖啡,讓評審從空間、時間、味道三個面向體會衣索匹亞這個主題,李雅婷在創意咖啡得到高分。

創意的背後,是不停的嘗試。「我們幾乎試過能買到的所有花草,要在台灣找出符合衣索匹亞風味的香草和花茶,但又不能讓這些花草蓋掉咖啡的味道。」如果沒有嘗試的勇氣,李雅婷不可能打敗競爭對手勝出,在人生的道路上,她也是以同樣的精神走出自己的道路。

十八歲之前的李雅婷,還抓不到人生的目標,她自嘲說:「對未來根本沒有什麼想法。」當初報考高職時,羨慕念服裝設計的表姊每天可以接觸漂亮衣服,所以跟著選擇服裝設計科,進入學校之後才發現自己不是那塊料,畢業後就沒再接觸服裝設計。

放棄服裝領域,她改報考食品科系,這期間,她嘗試各種方向,從學調酒到糕餅烘焙,也考過中餐師執照,甚至還去醫院實習當營養師。李雅婷說:「什麼都學看看、試看看。」她不放棄嘗試的機會,不喜歡就毅然放棄!

沒想到,反而是在工讀的咖啡店裡,接觸到咖啡後,讓她找到不可自拔的樂趣。李雅婷的創意咖啡,也如同她嘗試和練習的人生過程一樣,累積、摸索出最精準的配方,得到最適合的方向。

不放棄嘗試,勇敢探索生命的可能性,就是她成為咖啡冠軍的祕訣!

李雅婷

出生:1979年

現職:歐舍咖啡店長

學歷:大仁科技大學

經歷:服飾店工讀、醫院實習得獎紀錄:2009年世界杯虹吸咖啡大賽冠軍2010年世界咖啡大師台灣選拔賽冠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17

被相信的力量 郭奕伶

2011-4-11 TCM




人的一生中,至少,一定要有一次被完全相信的經驗。

因為,被相信的力量,很大,很美妙。

當你被人授予「信任」,源源不絕的力量因而產生,似乎,你可以挑戰任何不可能的事。因為被相信,路途縱有顛簸崎嶇,你都不以為苦,跌倒了可以再爬起來,你知道,一切都是OK的。

然而,信任,不是憑空從天而降,你得靠自己去掙。

在信任的存摺裡,「誠實、能力、坦誠、一致性」都是該有的資產部位。存摺有多豐厚,就看你的提存動作,存入越多,存摺數字就往上跳升。

被相信,不只能提升你的挫折復原力,更讓你有能量帶領人群。因為人們跟隨你,不是因為你有多聰明,或你有多能幹,而是他們對你有正面預期,相信你不會佔他便宜。

但,不被相信的負面能量,也很大。

「不信任驅趕信任,信任滋養信任,」這說法顛撲不破。一旦別人對你開始不信任,你又未及時修補,一切將走向負向循環,不信任越滾越大。

這,不止影響個人競爭力,更可能攸關組織興衰。本週的兩則報導,都跟「被相信」有關。

封面故事「薄冰上的戰將」,講的是宏?眭漪G事。一個超級戰將,任內讓公司品牌從無名小卒到一度挑戰世界龍頭,為什麼就在獲利創新高之際,他卻在七十二小時內閃電下台?

產業典範的轉移,固然是關鍵,更深入來看,領導者不被相信,組織的信任危機擴大,導致大家無法齊心抗敵,才是董事會得陣前換將的決策考量。

後PC時代的台灣科技業,宏?眭瘍雂恁A只是序曲。「當別人不信任你時,你是不可能領導他們的,」對領導人來說,組織變革時,信任資本格外重要,雖然無形,重要性卻不下於人力、技術、資金等資本。

第二則報導,則是股神巴菲特親手斬決儲君。一樁內線交易,讓巴菲特親筆撰寫新聞稿,對外宣布第一接班人選索科爾(David Sokol)辭職獲准。培養一個接班人要耗上多少心血,可以想見,八十一歲的巴菲特有多痛!

被相信,就像一場馬拉松,沒有終點。只要持之以恆,正面積累,信任,可以像磐石般穩固,但只要稍有嗔念妄想,信任,也可以像玻璃般易碎。

這,就是被相信的力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0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