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打大鱷內情十年後曝光

2008-08-11  AppleDaily


港股熊市壓頂,一片愁雲慘霧,10年前的今日恒指跌穿7000點,創5年新低。當時國際炒家在港元、股市及期指三個市場同時出擊,如「㩒」自動提款機般,在港予取予攜。一場官鱷大戰,3日後正式爆發。

昔日大鱷已銷聲匿迹,曾經狠批港府入市的前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亦風光引退。千帆過盡,驀然回首,留低的是港府不敗之謎──運氣抑或策略致勝?

本報訪問了98年代表特區政府披甲上陣殺鱷的前金管局「女掌櫃」(助理總裁)葉約德、前外匯基金諮詢委員會委員兼重量級銀行家李國寶,以及御用經紀之一中銀證券副董事長馮志堅,披露當年打大鱷過程。記者:劉美儀羅嘉銘

歷史上最偉大的統帥拿破崙,相信運氣亦誇耀運氣,不少人認為當年港府入市打大鱷,最終能本利歸還,與對冲基金「後欄失火」不無關係。由於捍衞聯滙及擊退炒家有功,2000年獲頒授銅紫荊勳章的葉約德,以「天時地利人和」總結這場官鱷大戰。

她說,不會排除「luck」(運氣)的元素,更引用拿破崙打仗時,揀將領亦要「睇吓呢個將軍有無運氣」作比擬,說明「運氣係幾緊要」。不過,她認為信念及決心亦很關鍵,「只許成功不許失敗(failure is not an option)」是她踏上戰場的座右銘。

持續兩周的行動,到8月28日是當局入市最後一天,當時恒指已反彈逾千點至7900點,她說當時最大顧慮,是對手「再嚟沽低個市會點?」政府若不繼續接盤,便「前功盡廢」,尤幸對冲基金接連在東歐出事,彈盡糧絕,港股遂一路拾級回升。

「連炒家貨源都掃晒」

對 於當年第一口價「掃幾多」、入市期間「瞓咗幾個鐘」等細節,她笑說「都唔記得嘞!」唯一印象最深是獲上司金管局總裁任志剛知會準備行動時,回應的第一句 話:「我好多年無落過飛嘞(直接落盤)。」現任星展銀行(香港)行政總裁的葉約德指,當時港府兵分三路迎擊炒家,在股票現貨、期指及借貨三管齊下,其中借 貨時機之佳如獲天助。「我哋要挾佢哋空倉(short squeeze),就要三路齊發,令佢哋無貨沽空。」她記得政府剛開始借貨時,適逢恒指重磅股滙豐控股(005)除息,不少借出滙控股票的貨主,要取回股 票收息,然後再借出街。於是政府覷準時機,「連炒家借貨嘅貨源都掃晒」,令借貨成本從當局開始入市時,年息約半至一厘,至長期資本管理(LTCM)倒閉時 飆至36厘。政府入市,行動絕密,她本人亦是早一兩天才獲任總通知。作為管理逾萬億元外儲的舵手,葉約德即時展開部署,包括「拉線(電話線)、整 screens(螢幕屏)、預positions(交易位)、揀經紀」等,因外匯基金一直「無做開港股」,故她亦要確保後勤人員「識得交收港股」。

入市小隊由數人增至十人

官 鱷大戰,是否像電視劇《大時代》中,丁蟹與方展博在市場廝殺,其他人退避三舍呢?為防洩密,她率領的入市小隊(起初數人,後增至約10人),只好「匿藏」 在她的辦公室內,與外面的交易室隔絕,房外人乍見人出人入,「唔知裏面搞乜鬼!」入市干預是本港金融史的轉捩點,亦是葉約德職業生涯的高峯。十年過去,她 認為港股從市值規模、資金流向、衍生工具複雜度,均不可同日而語。若再有大鱷重臨狙擊本港,昔日的三管齊下措施,今天「唔一定」夠力迫退炒家。「資金洪 流,唔再係一個人或者一個交易陣營輕易阻擋得住」,又或者,如她所說隨着年紀漸長,自己已無復當年「咁勇」。

98年官鱷大戰事件簿

‧23/10/1997

事件:亞洲金融風暴蔓延至香港,港股曾急跌1800點,一度失守10000點

‧05/08/1998

事件:港元受國際炒家狙擊,沽盤達290億元,創聯繫滙率成立以來紀錄

‧11/08/1998

事件:受日圓暴挫拖累,港股跌穿7000點

‧13/08/1998

事件:港股下跌至6660點,創近5年低位

‧14/08/1998

事件:港府宣佈動用外匯基金,斥資40億元入市,對抗國際炒家

‧24/08/1998

事件:港府繼續大舉入市干預

‧27/08/1998

事件:期指結算在即,政府御用莊家全面接外資沽盤,力撐港股

‧28/08/1998

事件:港府千億托市,殺退炒家,期指結算日成交創790億元新高

‧05/09/1998

事件:金局管總裁任志剛推7招,對抗狙擊港元炒家

‧30/10/1998

事件:港股重上10000點,恒指收報10154點。

‧16/03/1999

事件:港府透過外匯基金投資公司制訂出售港股計劃

‧11/10/1999

事件:港府成立盈富基金,並宣佈發售詳情

‧25/10/1999

事件:盈富基金正式公開認購

‧12/11/1999

事件:盈富基金首日掛牌,錄得9%升幅,成交逾28億元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鑑往知來千億入市打足兩周

8 月14日,對港府以致普通市民均是「大日子」。十年前的那天,港府以捍衞聯繫滙率為名,表明要狙擊港滙、以圖在股市和期市獲巨利的金融大鱷蝕本離場。連續 10個交易日,港府動用近1200億元狂掃33隻大藍籌和期指。恒指在98年8月28日的結算日,創出歷史性的790億元成交;並企於7829點收市,較 8月13日的6660點大幅反彈。不過,港府慘勝或屬僥倖,因8月期指結算時,外圍對冲基金出事被迫回防,金管局在9月初推出「任七招」穩定滙市,「打大鱷」令港府急促整頓金融體系,尤其是將期交所併入聯交所。大鱷覬覦香港早於97年見端倪。當年回歸翌日,泰銖遭炒家狙擊。不久,東南亞貨幣相繼貶值。同年10月20日起,大鱷大舉拋空港元,金管局以「一招」挾高拆息至近300厘穩定聯繫滙率。

為求官股甩手設盈富基金

及 至98年4月,本港監管機構發表報告稱「沒有人為造市現象」,亦忽略大鱷已借入大額遠期低息港元,並手持大量期指淡倉的部署。隨着環球經濟持續轉差,8月 起多家大行唱淡本地樓價將暴跌,港股8月11日創5年新低,反彈一日後,再跌至6660點。翌日(8月14日)收市後,港府主動出擊,入市保聯滙,動用外 匯基金狂掃藍籌股,又大手買入期指好淡倉,最後於8月28日的期指結算日迫退大鱷。可惜,當局沒要求期交所和中央結算公司配合,未能針對炒家「借唔夠貨, 沽空要補倉」的漏洞,導致需小心安排官股回流入市場,以免造成衝擊。港府最終將官股包裝為盈富基金(2800)出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77

今日恢復掛牌瑞信抖出內情 蒙牛高層8月已知奶出事

2008-09-22  AppleDaily


【本報訊】蒙牛乳業飽受毒奶事件影響,上周五管理層會見傳媒及分析員後,仍未能釋除大眾疑慮。最令人震驚的是,瑞信昨日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管理層上周五承認早在8月份已察覺異樣,由於缺乏三聚氰胺的詳盡資料,僅向地方政府報以進行測試,變相將責任推諉至政府身上。

記者:李培瑛梁德倫

蒙牛昨晚發表公告,計劃今日復牌。集團為毒奶事件以及對公眾造成不便致歉。集團又指,有關受污染的問題產品只屬少數,相信問題產品是個別不負責任的奶站及奶販的非法行為。現時蒙牛已對每批原料奶及出廠前的產品檢測,以確保產品不含三聚氰胺。

稱對五年內疾患負責

蒙牛已經安排回收問題產品,並會對五年內查出由此造成的疾患負責到底,並將按中國法規標準雙倍賠償。所有問題產品均只曾在中國分銷和出售,並已迅速回收,截至昨日,除問題產品外,並無回收任何其他產品。截至本周日,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對在港有售的蒙牛液體奶的41項樣本進行檢測,結果表明全部不受污染。不過,本報上周委託化驗所的化驗結果顯示,一個在本港市場售賣的蒙牛高鈣低脂奶類飲品樣本,含有3ppm三聚氰胺。有分析員指出,蒙牛復牌後,股價隨即急挫50%亦不足為奇,小股東隨時蝕到入肉。證券界相信,毒奶事件對蒙牛影響深遠,市場信心盡失,估計今年至2010年盈利大幅倒退甚至見紅,大削其目標價51%至79%不等,評級亦急降至「沽售」、「減持」、「跑輸大市」等,其中摩根大通狠削其目標價79%至3.8元,較停牌前報20元,下跌空間高達81%。瑞信表示,毒奶事件將令蒙牛奶類產品銷量急跌至兩年前水平,估計蒙牛需要一次過撥備9.2億元人民幣,包括對受害者的賠償以及產品撇賬;又預期蒙牛今年業績見紅,估計蝕17.4億元人民幣。摩根士丹利估計,蒙牛第四季奶類產品需求大跌逾80%,最快至2012年才能回復07年水平。

8月時大股東曾配股

值得留意的是,蒙牛管理層在8月察覺異樣,巧合地由總裁牛根生擁有控股權的銀牛及金牛公司,選擇在公佈中期業績前約一個月,即8月1日,透過大摩進行配售舊股,每股淨配售價22.02元,套現淨額12.6億元,銀牛及金牛的持股量合共降至16.4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9

中環在線:張化橋飛北京送錢畀超大郭浩自爆反口抽水內情 李華華


2009-03-25  AppleDaily





 

超 大現代(682)掌舵人郭浩舊年底,喺傳媒面前講過毋須融資,都足夠還清今明兩年近29億元短債,點知一個屈尾十,事隔兩個月,超大就喺市場配股,吸水近 4億港紙。原來呢單嘢有段古,郭總話係為咗畀面人,「被迫」配股收錢。邊個咁大面子?咪係「民企之父」張化橋囉!性格豪邁嘅郭總,噚日喺業績會為自己前言 不對後語大平反,重申冇咗配股嗰筆錢都冇問題,仲話唔通有人送錢畀我使都唔要咩?

股價過10蚊再諗配股

郭總越講越有火,自爆 配股來龍去脈,全因回巢瑞銀近半年嘅張化橋,喺香港上門搵咗佢幾次,話好認同超大經營模式,希望分得1億美金貨仔,但郭總眼見超大冇需要而拒絕咗。之不 過,張化橋並無放棄,郭總話張化橋仲「夾着尾巴」專程飛到北京想說服佢,為咗畀面,郭總惟有應承頂多配股5000萬美金,多一蚊都唔制。佢補多句,話呢幾 日張化橋仲想追加1億美金貨,但自覺o依家超大股價基本上太低,所以一直都唔答覆,「拒絕佢,佢會很傷心;答應佢,對公司又唔負責任。」郭總仲話,如果有 吹水成份,可以拉佢坐監,或者請華華食飯喎!一句到尾,超大仲會唔會配股先?郭總答案係起碼等股價上番10蚊、12蚊(去年高位),都可以考慮吓!超大噚 日收報4.5元,咁即係……下回再分解啦!李華華[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954

舞高弄低股市揭大戶屈機內情

2009-07-23  NextMagazine





上星期,股市出現不少異動,期指及多隻股份先後在極短時間內被大幅舞高弄低,頓時惹來一連串嘜價疑雲。事實上,金魚缸內,大戶造市陰影幢幢,經常出現屈機景象,買了牛熊證更隨時中流彈身亡。其兇險程度跟金融海嘯前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本週一恒指急升七百點,創今年最大升幅,一掃金融海嘯的頹氣。翌日還未開市,位於觀塘的中國銀行已聚集數十名散戶,在股票機前議論紛紛,「而家冇咩業績睇,都係炒消息啦!」

輾轉之間,散戶的話題扯到近期多隻股票臨收市前,出現大幅上落,一名阿叔即插嘴,「肯定係大戶造市啦,如果唔係點會咁反覆。」其他散戶亦點頭稱是。

散戶所指的,其實是上週東方海外股價插水事件。話說上週四,由前特首董建華家族控制的東方海外,全日股價一直平穩,但到收市前一分鐘,竟然暴跌三成以上,叫外間目瞪口呆。

在這死亡一分鐘之內,有接近十五萬股以低價成交,牽涉金額約三百三十萬元,僅佔全日成交百分之四,市傳有關沽盤牽涉歐資大行。

拖低結算價輸少當贏

股價急速插水,東方海外管理層立即解話,強調公司近期並無重大消息公布,更不明股價何以被質低。一名歐資大行分析員說:「睇來睇去,基本因素根本冇變,股價冇理由跌咁多!」事實上,翌日股市重開,東方海外股價急升五成,猶如沒事發生一樣。有證券行高層估計,這次插水事件,應與大戶的場外期權交易有關,「咁短時間跌咁多,肯定唔正常,分明係有人做手腳!」

去年十月,東方海外的股價曾低見九元,但上週三已攀升至三十三元水平,市值升至二百多億元。由於期權買賣如同對賭,若有投資者於去年十月,趁低位買入東方海外認購期權,碰巧於上週到期,便可賺個盆滿鉢滿,而期權發行人則蝕大本。

因此行內人認為發行人有很大誘因,於期權到期時,將當日的收市價強行推低,務求令自己的虧損減至最少,做到輸少當贏。

除了東方海外,生產運動鞋的特步國際,同日股價表現本來亦很平穩,但收市前三分鐘,股價急跌逾一成六,最後跌幅收窄至百分之七,翌日亦神奇地回升至原有價位。這兩宗同日出現的離奇插水事件,已惹起市場人士注意,港交所雖不作個別評論,但據悉已密切跟進。

嘜價情況過去一直存在,例如有部分對沖基金公司,為令基金回報看起來更豐厚,以便增加作為報酬的基金管理費,遂趁每季結算前,出招左右股價,早已成為行內公開的秘密。一名資深對沖基金經理坦言:「要做呢啲window dressing唔難,基金有足夠的槓桿,借錢買貨或者沽貨。」

U盤一年玩完

為 解決大戶嘜價的問題,港交所去年五月推出收市競價制度,可惜事與願違,股價波動的情況非但沒改善,甚至變本加厲。去年五月三十日,短短十分鐘的競價時段, 竟錄得一百四十多億元成交,佔大市總成交近一成七,最離譜是平日成交不多的中電,收市價竟然急升一成,成為升幅最大藍籌。同日蒙古能源及百麗國際,股價全 日大致橫行,收市竟雙雙升逾一成四。

本來競價時段的目的,是令收市價更為公平,但結果卻被揶揄為「勁假時段」。到今年三月,滙豐股價於競價時段急插至三十三元,令市場大為震驚,股評人胡孟青甚至激動得於電視直播節目中淚灑人前;最終港交所撤回新制,重用舊有的收市價計算方法。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涂國彬直言:「其實無論邊種機制,都總有漏洞,大戶嘜價的確好難避免。」採用競價時段的話,大戶嘜價成本較高,但股價可大幅嘜高或質低。至於現時的做法,要左右股價的成本相對便宜,惟只適用於成交疏落的股份身上。

程式盤扮㩒錯

股 價於收市前大幅波動,除了有心人嘜價之外,另一原因可能是大戶行使名為market on close的電腦程式盤。這種落盤方式的特點,是電腦會盡量於收市前最後一刻才落盤,務求成交價與收市價接近。例如有電腦程式盤,會指定買入某隻股票該日 三成的成交量,由於數量不少,故會在臨尾最後衝刺,為了達成交易,甚至抽高價錢,亦照樣落盤掃貨。有基金操盤人說:「盡量用收市價買貨,係好多基金的落盤指引,但證監唔鍾意,因為會令股價較波動。」

上週三,追蹤內地股市指數的標智滬深300,於下午三時開始無緣無故急升,最後由三十五元抽升至五十三元,升幅高達五成,翌日股價便打回原狀,情況與東方海外相似。

雖然港交所第二天接獲申報,指部分以高價成交的股份,實為錯誤輸入的買賣指令,但該名基金操盤人相信,這應是電腦程式盤不問價掃貨所致。而涂國彬表示:「無論係有人嘜價定出錯,證監會應該查清楚,俾公眾一個交代,如果唔係,投資者點可以放心?」

無論股價因何波動,無辜的投資者隨時中流彈受傷,最容易中招是買了牛熊證,事關一旦股價波幅觸及收回價,投資者便血本無歸。

其實牛熊證的發行商,亦有誘因左右大市;上週一下午,即月期指淡倉成交急增,拖累現貨恒指大跌四百多點,至一萬七千二百多點,即場令廿六隻牛證打靶,心水清的人便知道,這水平是多隻牛證打靶的重災區。

殺罷牛證,正當所有人以為大市走勢向下,週二下午,即月期指好倉在一分鐘內,由正常的五百張急增至三千張,令恒指掉頭大升六百多點,結果遍地眼鏡碎。

吸引散戶回頭買輪

事 實上,牛熊證發行人的利潤如何計算,一直非常神秘,記者向一名發行商查詢,對方竟回應:「呢點唔係咁方便答喎,以免教精咗啲人……」港大工程學院電子金融 服務榮譽助理教授徐燦傑解釋:「買牛熊證,發行商會先收取全期溢價,如果投資者到期前賣番俾發行商,發行商會退還多收的溢價。但若牛熊證打靶,發行商就賺 晒。」

此外,由於牛熊證結構較簡單,毛利遠遠不及窩輪,有業內人士表示,發行商或許合力炮製過山車現象,務求既殺牛亦屠熊,做出兇險景象,長遠是吸引散戶重投窩輪的懷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849

專訪:禹銘舵手爆1仙收購內情


2009-07-27  AppleDaily





 

說 粗俗點,新工投資(前稱禹銘,666)主席李華倫92年開始跟隨「馮兩老」──禹銘前主席馮永祥及前董事總經理馮耀輝搵食,師徒關係至今17年,緣份不 淺,尤其是直屬上司馮耀輝。李華倫形容馮耀輝極度有腦,只要合法,做刁不會被規例限制;馮永祥則能夠與香港最頂層富豪打關係,就是這個非凡組合,讓他搞出 一仙收購的創舉來。李華倫說,「馮生(馮耀輝)成日話,搵刁好似打獵,打到大笨象,收入自然高,但唔一定打到」。因為這種心態,馮耀輝才容許李華倫02年 史無前例地提出一仙收購太平洋興業(166,現已易手並改名新時代能源)。李倫華娓娓道來,當年讀《壹週刊》,知道太興大股東蔣麗莉與第二大股東挪威投資 公司Kistefos不咬弦,要賣盤,李倫華cold call 主動聯絡Kistefos,打算獻計阻止蔣氏賣盤。雖然Kistefos沒答應委託禹銘任軍師,但馮耀輝認為可以「行咗先」,看看能否成功攔截蔣氏。

李華倫:搵刁似打獵

「馮 生都講,呢個係crazy idea,首先要問,頂唔頂得順之後嘅輿論呢?」李華倫明白,提出一仙收購是把禹銘個名押下去,「慶幸兩位馮生畀機會我做我諗嘅嘢,相信全香港都無人有咁 嘅機會做呢啲刁」。禹銘收購太興最終因有新投資者出手,無功而還,李華倫承認那次是「白做」,但如果沒有太興一役,就不會有中巴(026,現改名中華汽 車)股東主動上門找馮兩老幫手,正如「釣魚都要有沙蟲」。禹銘提出1仙收購太興不久,便有中巴股東要求禹銘提出1仙收購中巴,收購完成後把所有現金派給股 東,禹銘扣起1億作報酬;中巴大股東顏氏家族最後要派逾8億元特別股息,擊退禹銘。李華倫表示,雖然中巴一役「白做」,但很有意義,起碼喚醒大股東。「對 兩位馮生來講,錢並不重要,只要件事有意義,又合法,why not?不理常規不常規,It's really fun!」自從馮兩老於06年底逐步淡出禹銘,李華倫便接掌,他希望秉承兩位師傅的刁轉作風,看準新能源概念仍有數年發展空間,「希望做到一兩單堅嘅借殼 上市」,怎樣為之堅呢? 「學馮生(耀輝)話齋,最好嘅概念,就最簡單」!馮兩老最近以自由身搞環保概念,透過大中華科技(8032)重出江湖,收購空調熱水器生產商快意集團 66.58%,讓快意借殼上市,李華倫的新工投資亦有份協調。在投資方面,馮兩老似乎早着先機。記者:高淑嫻

李華倫小檔案

‧88-92年:香港ABN Amro任職‧92-97年:新鴻基國際任職,馮耀輝是上司‧97年:隨馮兩老加入禹銘‧07年:升任董事總經理‧09年3月:升任主席,禹銘本月中改名為新工投資

一波三折南太私有化如上深造班

近 來上市公司私有化惹來頗大爭議,南太電子(2633)年初以全面收購形式私有化不成,企圖將公司自願清盤,甚至惹來證監會公開譴責。南太私有化幕後軍師新 工投資(666)主席李華倫承認,最初以為私有化作價高便「過硬」,豈料過程出亂子,在緊要關頭又與南太大股東顧明均失去聯絡,令事情一波三折。難怪李華 倫形容,過去半年彷彿上了一次「私有化深造班」。私有化有兩種方法,一是全面收購,九成以上小股東贊成便成功;二是協議安排,逾75%小股東贊成及少於 10%小股東反對才行。李華倫認為,前者優點是快,後者的成功機會較大,因為「如有一成小股東死咗,全購就一定唔成!」他跟南太大股東顧明均痛陳利害,但 顧明均希望所有股東「心甘命抵」支持私有化,故堅持全購。

以為「過硬」 過程出亂子

而且,南太年初提出每股1.5元私有化, 較停牌前收市價有1.6倍溢價,相當吸引,李華倫承認,當時「諗住單刁過硬,食生菜咁食」確實是自信太高,結果出人意表。李氏透露,只有88.46%小股 東贊成,查明原因,是有經紀未能及時把客戶資料發送到中央結算。還有一段小插曲。截止當天,顧明均身在加拿大,李華倫準備晚上前往澳洲,當收到不夠數的消 息,李華倫致電顧氏,要顧氏決定是否延期,陰差陽錯,兩人偏偏聯絡不上,李華倫抵達澳洲,才收到顧明均電話,指示要延期;故出現南太「唔嫁又嫁」,公佈完 私有化要約失效,轉頭申請延期。至於誰人在證監會不准南太延期後,提出自願清盤這條「絕橋」,李華倫堅稱是「集體創作」。幸而,證監公開譴責顧明均後,也 讓南太再提私有化。半年「深造」後,李華倫明白大股東要成功私有化,最要緊是作價合理,一定要大股東與小股東雙贏。若選擇全購,要做足公關工夫,讓所有小 股東知悉。至於協議安排,他建議,要在私有化文件上寫明「嚴查拆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983

TCL通讯CEO杨兴平离职内情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12/161642.html


2009年3月27日,惠州,TCL通讯十周年庆典现场,杨兴平履新TCL通讯CEO的第一次公开亮相,彰显了TCL通讯由单一的卖产品,走向卖内容和服务转型的雄心。

豪言壮语,言犹在耳,但如今杨兴平却不得不面临去职的命运。本报记者从TCL通讯内部多个渠道获悉,杨兴平已于近期辞去了TCL通讯CEO一职。

但截至本报发稿时止,作为上市公司的TCL通讯(02618.HK),尚未就杨兴平离职一事,对投资者发布任何公告。

本报记者了解到,杨兴平不再担任CEO后,他的另一职务TCL通讯执行董事,也将去职。

关于杨兴平离职原因,有TCL通讯内部人士分析,或许跟杨“空降”的背景有关:“作为‘空降’入职的CEO,他很难融入公司既有的企业文化和人事格局,上任以来掣肘颇多。”

也有观点认为,杨兴平的去职可能跟TCL手机的业绩有关:“事实上,TCL手机在国内的销售并无明显起色。”

上述说法均未获TCL通讯官方证实。

“(从财报看)我们发现您上任以来,业绩还不错。(对于离职原因)所以我们有点看不明白?”1月10日,本报记者在电话中对杨兴平问及离职原因。

杨兴平作答:“看不明白,到时候公告一出来你就知道了。”

4C融合之困

“TCL通讯眼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商业模式的转变,即从以往出售硬件的一次性收益模式到提供内容和服务从而实现多次连续性盈利的商业模式。”去年3月27日,刚刚履新TCL通讯CEO的杨兴平对本报记者如此谈及TCL通讯的未来转型。

由卖硬件向卖内容和服务转型的背后,是杨兴平早在多普达时代就积极倡导“4C融合”理念的体现。

在 TCL集团的一部内部刊物中,杨兴平曾这样描述4C融合:“传统的3C(电脑、通信、消费电子)融合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必须将第四个 C(Content,即内容和服务)融合进来,以内容和服务作为介质,将其他3个C真正联系起来,实现向4C融合的转变,以此来适应3G带来的产业环境和 用户需求的变化。”

“以4C融合理念和精品战略推动TCL通讯全面转型。”这既是杨兴平履新TCL通讯的“施政纲领”,也是面对积弱难返的国内市场,由其主导TCL通讯战略转型的开始。

当时,杨兴平对外界透露,TCL将与腾讯、MSN等合作来研发手机聊天软件,而TCL通讯将重点放在了手机理财软件的开发上,并将与运营商展开积极合作。

但 去年8月4日,杨兴平再度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突然炮轰运营商:“既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只会让中国的3G产业受到拖累。”杨兴平认为,运营商参与增值服 务的做法并无法调动产业链的积极性,反而会影响蛋糕的做大——这一度被业界认为,TCL通讯向内容和服务盈利模式转型遭遇颇多坎坷。

3G遇阻?

“当时,请杨兴平出任CEO,主要是为了重振中国市场。”一TCL通讯内部人士对记者分析。事实上,早在刘飞时代,中国区 业务的萎缩,已成为TCL手机业务发展的软肋。为此,2007年底,TCL通讯CEO刘飞一度调整中国业务中心的管理层,并且提出了“重整中国区”的计 划。

但据本报记者了解,TCL通讯“重整中国区”计划效果并不明显。TCL通讯2008年财报显示,2008年全年TCL通讯全球总销售量1370万台,但中国区销量仅占总销量的17%。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背景是,2008年下半年开始,金融危机对TCL通讯海外市场的影响,已然显现。“改变中国市场的颓势的愿望,显得更加迫切。”上述TCL通讯内部人士分析。

而面对2G时代,大势已去的江山。中国市场刚刚启幕的3G时代,似乎给了TCL通讯一次难得的市场机会,抑或“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当时来看,带领TCL发力3G业务,杨兴平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有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早在多普达时代,杨兴平就积极倡导“4C”融合的理念,一度被业界誉为“中国智能手机之父”

但TCL通讯的3G之路绝非坦途。多位与运营商有着紧密合作的厂商人士告诉记者,目前运营商在对3G终端的集采,还会综合考虑厂商在2G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这两点TCL均不占优。”

据本报记者了解,时至今日TCL通讯仅有一款阿尔卡特E800入围中国电信的集采:“与中国移动和联通的洽谈,还在进行中。”

事实上,出任CEO之初,杨兴平对于TCL通讯此次转型之艰辛不无担忧。“说实话对我来说最大挑战,就是TCL品牌能否承担起这次转型的重担。”去年3月27日,杨兴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的目标是用3-5年时间来完成商业模式的转型。”

现在看来,他显然没有这么多时间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86

厚酬經紀電盈「遲報」內情


2000-12-21  NM





▲圖中的Miller ,同時擔任CMGI 董事,並於今年初股價高位時行使CMGI 認股權,淨賺九百萬美元。

電盈本月初舉行股東特別大會,這些「例牌」會議本來無甚特別,但其間卻出現一段小插曲,有小股東代表,反對公司向非執行董事Avram Miller ,派發六千三百萬股巨額認股權證,但議案最終仍獲得通過。

 

 

▲小小超送給Miller 這個扯線紅娘報酬之優厚,惹人非議。(嚴寶權攝)

這個認股權小風波,除了小股東認為公司有過分慷慨之嫌外,電盈披露資料時間上亦備受質疑。而事實上,上述交易「遲報」,可能另有內情。市場傳聞有關認股權文件,較早時才呈上給董事「補簽」追認。而電盈發言人梁胡雪姬則以事忙為由無暇回覆。

首先,未收購香港電訊前,盈動與Miller 早於去年八月簽訂顧問協議,向Miller 提供總額五十萬美元現金及巨額認股權的報酬,但詳情一直沒有公佈。

然後是今年一月,Miller 獲委任為盈動非執行董事後,已成為公司關連人士,而上述認股權亦變成關連交易,按聯交所上市規則第一章第十四點二三節,須向外公佈。但盈動遲至今年五月,才在收購香港電訊文件內,披露有關資料,並於十一月中盈動因改名為電盈而召開的特別股東大會上通過生效。雖然聯交所對電盈做法不滿,但並無作任何行動,聯交所發言人表示,不評論個別公司

促成與英特爾合作

作為一個非執行董事,Miller 所得的認股權數目,亦遠較電盈主席李澤楷的左右手——袁天凡及鍾楚義還高,兩人分別獲得三千二百萬及二千八百多萬股。這批分十年行使的認股權,行使價是二 元三角五仙六,按電盈今天低殘的股價五元五角計算,該批認股權仍為Miller 帶來兩億元的賬面利潤,較袁天凡還和味。

Miller 之所以得到小小超的厚待,市場人士估計與他撮合盈動與Intel 及CMGI 合作有莫大關係。原來Miller 在英特爾打工十五年,主要負責風險基金業務,其間由他拍板投資CMGI 及Geocities 等名牌網股。九八年二月,他一手促成英特爾與小小超合作發展PCC ,所以當去年中他離開英特爾,成立自己的企業發展策略公司——Avram Miller Company 後,八月中盈動便即時委任他為顧問,九月他便撮合盈動與CMGI 那總值三億五千萬美元的互換股份合作。

Miller 常引以自豪,表示是他介紹小小超給CMGI 主席David Wetherell 認識,當時大家身在泰國,交易是在小小超的遊艇上傾成的。由於成功拉攏這兩位國際級科技巨人合作,盈動股價短短一個月內急升逾倍,其後更因「快高長大」而收購香港電訊。

撰文:陳志恆 圖片:何少忠[email protected]請參考《壹週刊 時事及財經冊》第80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18

黃道益活絡油家族決裂內情

2004-3-18  NM




「健絡通活絡油,點滴在心頭」, 曾志偉向阿婆送油問暖關懷的廣告,家傳戶曉,然而大賣溫馨的背後,卻牽出黃道益活絡油創辦人黃道益,要控告兒女商標侵權的官司。賣活絡油致富的黃道益,年 賺五千萬,身家豐厚。但黃道益因有二奶,兒子與母親另起爐灶,成立健絡通活絡油爭奪市場。一家八姊弟妹為了錢,展開長達四年的官司,一家人妻離子散外,還 不惜對簿公堂。位於葵芳的工廠大廈內,傳來黃道益活絡油濃濃的藥油味。下午二時許,八十五歲的黃道益拿着枴杖,一拐一拐步入工廠大廈上班。身旁外貌平庸、 衣著普通的中年婦人,小心翼翼攙扶着他。記者上前詢問他與前妻羅金梅,聯名持有物業,最近放盤拍賣一事,未及問完,身旁的中年婦人已大聲斥喝:「你係邊 間,你點知我哋喺度,無嘢講,走開啦。」她以粗壯手臂隔開記者,並匆匆拉着黃離去。黃唯有倉猝回應:「斷晒纜啦,我哋斬斷晒啦!」在旁這名婦人,便是二奶 關秀容。黃道益匆匆回應為何拍賣聯名物業,亦顯示他與前妻的感情亦「斷晒纜」。但五十多年來與黃道益共同打江山的,便是前妻羅金梅。

賣涼茶 起家五十年代,黃道益於深水埗南昌街開設涼茶鋪,比黃小十二歲的妻子羅金梅,每日朝九晚六,與黃胼手胝足賣涼茶。六七年曾習中醫跌打的黃,在鋪內替人捽跌 打酒,兼售自製藥油。老街坊陳伯猶記起黃氏夫婦工作辛勤,七女一子放學後,年紀小小亦於鋪內幫手,妻子賣涼茶,黃道益捽跌打,子女幫忙招呼客人,一家十口 樂融融,生意不錯。其後涼茶鋪遷拆,七七年黃以廿五萬,購入長沙灣富安大廈兩個相連單位,開設黃道益中醫館,兼售藥油,生意漸上軌道。七九年,已生活小康 的黃道益,安排妻子及子女移民加拿大,黃特意與妻羅金梅,於大埔婚姻註冊處補辦正式結婚手續。羅在加生活三個月後,因不習慣當地生活,回港與夫打理藥油生 意。當時黃道益藥油已自設廠房,並成立兩間公司營運銷售藥油。黃的獨子黃天賜,八五年由加返港,協助父親打理家族生意。八八年,黃道益成立黃道益活絡油有限公司,企業化管理家族業務,並開拓美、加、澳等海外華人市場。

黃道益家族表

年 賺五千萬「當年黃道益藥油,唔夠梁智鴻阿叔梁財信嘅藥油,以及和興藥油咁老字號,但黃道益識得做生意,注重宣傳推廣,睇佢喺醫館大廈外牆,油晒大廣告就 知。佢又夠眼光,睇準八十年代香港移民潮,開拓海外香港華人市場,生意愈做愈大囉!」老街坊黃伯表示。九○年,已年屆七旬的黃道益,逐步將藥油生意交棒予 獨子天賜及兩名細女慧娟及秀娟,主管行政、會計及生產銷售等。九二年,黃天賜與妻廖玵玒,成立健力通公司,擔任家族公司的廣告代理。據黃天賜二千年入稟清盤令提供資料顯示,單在二千年,黃道益活絡油在香港的生意,利潤年賺五千多萬。黃天賜亦自豪地說:「我接手,由幾百萬生意額擴張到幾千萬,次次賺錢,無俾人呃過。估唔到業務做到有點名氣,有點錢,屋企就出現第三者,阿爸仲鬧我忤逆仔。」

一直自認幫家族生意做大的黃天賜,自八八年持有公司百分之十二股權至今,其他姊妹亦持有百分之四,不過大權一直握在父親黃道益手上,佔百分之四十五。家族生意,因黃道益有了二奶而出現變化。大婆及兒女表面啞忍,卻私下成立同類型的活絡油公司,更用家族公司的 分銷商,一家人開始四分五裂。原來黃道益在妻子及子女於七九年移民加拿大後,返廣東開平認識了細他廿四年的女子關秀容。八一年,年僅廿六歲的關秀容為他誕 下一子,其後再誕下一女。在港已婚的黃道益,八八年竟可與關在內地註冊結婚。九四年,關以家庭團聚名義申請單程來港,翌年黃道益以五百多萬,在屯門購買瑜 翠園三座一單位安置關,與大婆同住一屋苑。未幾羅金梅被屋苑管理員詢問,繳付三座單位管理費,才驀然驚覺,丈夫竟在咫尺之內另築愛巢。「九五年開始,我見 二奶陪黃道益返醫館,個二奶又肥又矮,見到人唔同人打招呼。有次二奶陪黃道益返醫館,大婆殺到,二奶頭耷耷,立即走人,唔會當眾同大婆鬥。」大廈看更表 示。

家族成員有異心黃道益藥油品質無變,但家族成員已有異心。二奶出現後,黃天賜及兩位妹妹密謀另起爐灶。在黃道益不知情下,掌管公司會計的黃慧娟、秀娟與其夫婿們,分別於九七及九九年成立兩間同類型的藥油公司;九八年,黃天賜與母親又成立香港黃道益活絡油公司,售賣與黃道益活絡油類似的藥油產品,但卻用家族公司的分銷商,頂家族生意。九九年,二奶關秀容替黃所生的兩名十九歲及十四歲子女,獲批單程來港,大婆羅金梅地位更不如前。羅哭訴自九九年五月起,有仔女撐腰的二奶,公然在她與丈夫晨運時出現,又經常在鄰居面前自稱黃太。此時黃道益早已知道大婆子女「反骨」,背地裡開公司頂自己公司生意,他一直部署反擊。黃道益首先安排三名已移居加拿大的女兒回港,接管公司會計部,取代原先管會計的細女黃慧娟。他並公開藥方給一名女婿接管生產線,令已掌管家族生意逾十年的天賜等人極不滿。九九年十二月,黃道益停了獨子天賜及兩名細女董事職位,改由三名自加拿大回港的女兒取代。二千年,二奶所生的兒子黃志滿(拼音),加入黃道益公司董事。「太子爺(黃志滿)唔係日日返工,返工無定時,有時朝早十一點,有時下午,停留公司個零鐘就走。老闆嘅女好少返公司,可以喺加拿大遙控公司業務。一星期老闆會返公司幾次巡一巡,咩嘢都要佢批准㗎。公司上晒軌道好耐啦,邊個做董事一樣啫,總之我哋人工、福利無變就得。」黃道益公司內一名老員工說。

一家人對簿公堂但黃天賜極之不甘心,「自己用咗二十年時間做家族生意,無被人呃過,估唔到俾自己親家姐出賣,用咁多時間俾屋企,最後乜都無,董事個 位俾家姐霸埋。本來屋企出現第三者,一家人團結嘅話,唔會俾到外人入侵,本來我爸爸講好咗話離開姓關嘅,估唔到屋企有成員借呢個機會分身家。第三者嘅事變 咗分身家,好醜,都係錢作怪。」黃天賜表示,曾聯絡父親茶聚,最終父親還是失約;而三名掌管家族業務的姐姐,他稱年來努力聯絡,沒有回覆。「我家姐覺得無 面見我媽媽刦,而家我媽媽好好,咁大年紀要承受呢個壓力,託賴啦。」晚年才發現丈夫不忠的羅金梅,九九年及二千年,將與黃道益聯名持有的十二個物業,以及 二奶與黃持有的瑜翠園物業,要求法院頒令,強制黃道益交出他所佔有的業權,但敗訴。二千年七月,羅金梅入稟法院要求離婚。

黃道益物業表註:全部物業均沒有按揭#由黃道益與元配羅金梅聯名購入*以黃道益活絡油有限公司名義購入##由黃道益與二奶關秀容聯名購入**先由黃道益及羅金梅於11/99聯名購入,後法庭於1/03判令,羅須將其持有之業權轉予黃。

家族恩怨事件簿1968年:黃道益開始銷售自家研製的活絡油1985年:獨子黃天賜開始參與家族公司業務1994年:黃以家庭團聚為由成功申請二奶來港定居1999年:黃成功申請二奶內地兩名子女來港定居1999年12月:大婆子女黃天賜、慧娟及秀娟被逐出家族公司董事局。 2000年8月10日:黃起訴黃天賜、慧娟及秀娟,多名兒媳及女婿侵害版權。2000年8月25日:元配羅金梅召開記者會揭夫重婚2000年10月21 日:黃道益入稟高院向兩名女兒慧娟及秀娟追討欠債逾九百多萬元2000年10月27日:黃天賜等人向高院入稟,申請將家族公司清盤,敗訴。

父控子違誠信黃道益雖年逾八十,也不甘子女「反骨」,雙方關係正式決裂。他以其公司名義入稟高等法院,控告黃天賜夫婦、細女黃慧娟、黃秀娟及夫婿,和他們開設的公司共十一名與訟人,指三名家族成員,在擔任黃道益活絡油有限公司董事期間,在外開設性質類似的公司,經營藥油生意,違反誠信責任。入稟狀稱,在家族公司不知情的情況下,黃天賜透過另一間公司,香港黃道益活絡油有限公司,生產及出售幾種影射黃道益活絡油的藥油產品,利用家族公司於中國大陸、香港、加拿大和澳洲的分銷商,代為銷售,做法上有利益衝突,更侵害了家族公司的商標及版權,令家族公司蒙 受損失。事隔半個月,即二千年八月二十五日,前妻羅金梅隨即在細女慧娟、秀娟的陪同下,高調召開記者會,公開她透過內地律師等途徑,取得證據以及其他相關 資料,指證丈夫於大陸重婚,還公然申請「二奶」來港定居。記者會後不足兩個月,黃道益再度出招,入稟法院向女兒慧娟、秀娟追討向公司借下兩筆欠債連利息,共九百多萬港元,指她們違反借貸協議,在還款七十二萬港元後便再沒有如期供款,案件仍未審結。在老父的再度追逼下,黃天賜與慧娟、秀娟最後一擊,向法院要求對其家族公司頒布清盤令,但敗訴。剛巧,入稟的日期正是黃道益的二奶兒子黃志滿加入家族公司董事的日子。黃道益以一樽藥油,創出年賺五千萬生意的神話,亦因為黃道益活絡油,一家人互相對罵,公開決裂,親情不再。

重 婚要坐監香港人若要在內地結婚,必須先向當地婚姻註冊機關出示一張俗稱「寡佬紙」的單身證明書,以示自己並未在港結婚,否則無論當事人在本地或外地再註冊 結婚,亦已犯了重婚罪。而女方若在註冊前已經知道男方已婚,即使她本身是單身,亦會同犯重婚罪。不過,由於單程證是由大陸公安局負責審批,香港入境處並沒 有權限去查核申請來港人士的丈夫有否重婚嫌疑,故該處並不了解有關人士如何申請來港。至於能否揭發事件,則須依賴「大婆」自行從民事訴訟,向法庭作出檢 控。但由於重婚罪乃刑事罪行,若證據充足,案件會轉為刑事案件處理,一經定罪,最高入獄七年,並留有案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46

中環在線:港富二代買殼內情幫深圳富二代出面互惠互利 李華華

2011-2-24  AD




 

前排有位香港富豪嘅第二代,使咗兩億幾買咗隻殼股。呢位富二代嘅家族,新聞多多,家陣又突然買隻殼返嚟,唔知係咪想整齣大龍鳳,引嚟一班炒友無限憧憬,所以單刁公佈完嘅第二日,隻殼炒到飛天,最多升咗近三成,臨尾收市都升咗超過兩成。

不過,華華收到風,本身已經係上市公司主席嘅呢位香港富二代,無啦啦買多隻殼,並唔係有乜新搞作,純粹係為一個深圳富二代出面。

話 說呢位深圳富二代,年中都幫襯唔少香港富二代間公司,有日,深圳富二代想喺香港搵隻殼搞吓,但唔方便出面,所以問香港富二代可唔可以幫吓手。香港富二代做 生意叻、做人仲叻,絕對唔係一般二世祖,佢明知深圳富二代有錢有面,又係自己個大客,諗過度過,送個人情畀佢日後可能有着數,所以二話不說幫佢搞掂。

預12億買資產注入

華 華仲聽聞,深圳富二代已經搵晒財務顧問,仲開定張12億港銀嘅Bank Guarantee(銀行保函)放喺某大投資銀行,諗住睇啱啲乜就買嚟放入隻殼度。不過,隻殼因為香港富二代入主已經乾炒咗一浸,但市值都係得嗰幾億,一 下子塞十幾億嘢落去,盞畀監管機構開file,所以放嘢入隻殼要慢慢嚟,所以呢單嘢應該仲有下集。

李華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01

ipad案內情曝光:蘋果霸權致中國損失300億

http://www.21cbh.com/HTML/2012-8-17/1MNDE1XzUwMDI1MQ.html

轟轟烈烈的ipad商標案在蘋果支付6000萬美元和解金後,本應風駐雨停,但事實卻是,在短暫的平靜之後,先後曝出唯冠拒付律師費被起訴、協議簽訂過程唯冠律師被排斥等消息。

近日,在談判中作為唯冠大債權方代表的和君創業,向本報發來一份《ipad商標維權團隊關於蘋果公司違法造成律師欠費的備忘錄》,該備忘錄詳細記載了ipad商標案談判前後的原委和細節。

和君創業等中介團隊指責,蘋果的霸權條款導致中國損失了300億元國家收入。

ipad商標維權始末

《備 忘錄》表述,2009年12月,北京和君創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應中國民生銀行深圳分行的邀請參與唯冠深圳公司的資產重組。當時的法律文件是2009年3月 8家銀行組成債權人委員會來監管深圳唯冠(微博)公司資產的協議,深圳市政府金融辦批准並加蓋了公章。為此,在民生銀行和中國銀行推動下,和君創業與唯冠 公司簽署了資產重組協議。不久,廣和律師事務所受唯冠董事長楊榮山委託,風險代理ipad商標訴訟,和君創業開始介入該訴訟的公關等事務並同樣採用風險代 理模式,聯合國浩律師事務所與廣和律師事務所肖才元律師合作對抗蘋果的侵權行為。

2010年末,深圳唯冠職工鬧事,債權銀行收到大量舉報 楊榮山抽逃債務的舉報,遂開始審計唯冠帳目。為此,和君創業應楊榮山之邀,幫助唯冠協調與銀行的緊張關係,最終在深圳市政府的參與下,形成了唯冠監管的新 協議:由債權銀行出資解決職工清退的補償,唯冠交出公章交由鹽田法院代管。在蘋果糾紛處理上,所有決定必須經債權銀行、風險代理團隊與楊榮山協商後請鹽田 法院蓋章方能生效。

2011年下半年,蘋果公司總部知識產權部律師來華與唯冠談判,楊榮山派香港唯冠董事長孫敏私下與蘋果談判,受到債權銀行、鹽田法院和律師團隊的共同反對,最後由和君創業總裁李肅(微博)與其助理郭彬、國浩律師所謝湘輝與孫敏共同參加,在北京與蘋果公司進行了第一次談判。

在李肅看來,這次談判奠定了雙方價格談判的基礎,如果沒有其他干擾,成交價格將以債權銀行本金全部補償為基礎,並可以在談判中為台灣唯冠的美國訴訟留下巨大的運作空間。

這次談判不久,蘋果公司派人與唯冠方聯絡,要求唯冠方確定正式談判代表,開始雙方最終的價格談判。為此,在徵詢了中國銀行與民生銀行意見後,各中介方與楊榮山在鹽田法院召開談判準備會,共同簽署了一份授權協議書。

從 記者得到的授權書影印件內容來看,肖才元、謝湘輝兩位律師,和君創業李肅與唯冠公司董事局主席孫敏4人作為受託人,此授權書明確規定,「現委託上列受委託 人在我方與美國蘋果公司及其關聯公司有關ipad商標糾紛事宜中,共同作為我方談判代表。談判代表無權私下與對方協商或作出任何承諾」。

但這份協議由鹽田法院遞交蘋果後,蘋果並沒有守約開展談判。李肅認為,原因是當時唯冠方贏了深圳中院的一審訴訟,全國工商局查處的風潮全面展開。蘋果自知此時談判地位低下,竟然違背雙方約定拒絕繼續談判。

而後,「蘋果甩開唯冠公司合法授權談判代表,在明知被監管的唯冠權力已被限制的情況下,與根本沒有獨立簽字權的楊榮山個人達成和解,不僅對所有的監管方和授權方置之不理,竟然在和解協議簽字後1個月才讓我們看到和解內容,其違法行事的方式匪夷所思。」李肅直言。

謝湘輝和楊榮山也向本報記者證實了唯冠授權代表被排斥的事情,但楊榮山表示,這並非他的本意。

另 有一直關注此案的專業人士對此持異議,他在接受《證券日報(微博)》記者採訪時表示,只要唯冠沒破產,其法定代表人楊榮山就有權簽字。此案利益關係錯綜複 雜,蘋果、唯冠、律師以及和君創業都有自己的利益。他認為,中介機構的介入會使案件過程更複雜,不利於案件的解決,蘋果排除他們有一定合理性,畢竟司法程 序解決的是案件的主要糾紛。

蘋果被指霸權

《備忘錄》指出,蘋果公司明知ipad商標在大批 債權人查封之下,當年公司一方面在與唯冠授權人談判,另一方面與民生銀行談判解除查封條件。但是,在和解協議中,蘋果公司完全無視楊榮山無權對抗銀行商標 查封權利的事實,毫無常識地在未解封狀態下硬簽合同。為此,民生銀行已向法院提出執行異議反對這一違法行為。

李肅還揭露,蘋果明知中介團隊擁有談判授權,並因風險代理而擁有優先收益權,卻在與楊榮山談判時不顧楊的多次要求,斷然拒絕明示上述權益。

廣和律所和國浩律所因為唯冠拒付律師費已經提起訴訟。

對此,上海大邦律師事務所合夥人、知識產權律師游云庭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 達了不同意見,他指出,在簽合同時,中介機構就知道唯冠沒有破產,這就勢必導致蘋果的和解金肯定會進入法院指定的賬戶。游云庭認為,律所在簽合同時也有疏 忽,應該把風險比例定得再高一點,如此這個案子也不至於特別虧。

此外,和解協議中還規定,為消除有關部門可能的誤解,蘋果和唯冠確認蘋果公司實際購買並有權使用ipad商標的日期回溯至2009年12月23日。

李肅等人認為,該等所謂的追溯不僅違背案件真實情況,還將損害國家利益,其目的是阻止工商管理機關對蘋果公司進行行政處罰,按照該期間ipad在中國的銷量,估計逾300億元的國家收入因此而損失。

游云庭則稱,商標持有人自願回溯,與國家利益沒有關係。

而和解協議還有不為外界所知的一點,和解協議中明文規定ipad商標不是出售給蘋果而是贈送給蘋果,6000萬美元僅僅是協助辦理過戶的費用。

和君創業和唯冠代理律師認為,蘋果公司明知唯冠公司債權人正在申請公司破產,也明知ipad商標是唯冠公司的唯一一筆巨額財產,在他們看來面對4億美元的債權人,這何止是在賤賣公司資產,完全是在偷竊轉送債權人權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34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