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李本曾沉潛修道、龐厚元深山讀經 「萬點時代」明星操盤手的人生下一章


2011-10-31  TWM




一九九○年代,台灣證券市場大調整,從早期的主力炒作時期,正式邁入以研究基本面為主的專業時代。加上股市兩次萬點多頭行情,培養出許多明星級基金經理 人,他們如今都到哪裡去了?

撰文‧劉俞青

不只是葉志勇,事實上,大約十到十五年前,從一九九七到二○○○年間,由於趕上台灣股市二次上萬點的大多頭行情,當時的台灣資本市場確實培養出了一批操盤 精英;再加上當時投信業如雨後春筍般一家家開設,有行情、有舞台,很多的明星基金經理人紛紛嶄露頭角,是操盤人的「美好年代」。

元大李本曾致力兩岸希望工程當時台灣資本市場正面臨時代性的大調整,由元大證、富邦證、群益證,以及當時的京華證四大證券體系領銜,以正統的基本面研究, 終結早期四大天王主力掛帥,利用技術面、籌碼面、消息面操縱盤勢的年代。而這四大券商,在時勢造英雄的助瀾下,各有天王級人物誕生。

葉志勇當然是這個年代的代表人物,他所率領的群益投信基金,曾經在台灣投信史上,創下難以超越的績效。而隨著葉志勇的操盤生涯從巔峰到戲劇性地隕落,更增 加了傳奇性。但是或許也受到「葉志勇事件」的影響,葉志勇遠走他鄉之後的幾年間,台股跟著步入空頭,許多同樣的明星級人物也紛紛急流勇退。

例如前元大投信總經理李本曾、前富邦投顧總經理龐厚元、龐厚元的愛將王傑、官大煊,以及前京華山一證券總經理何建平等,如今一個個從市場上消失,從此人生 際遇大不相同。有的人從此潛心念經修道,幾乎快成「仙人」,也有人成功的另闢人生第二個舞台,各有千秋。

以李本曾為例,他其實比葉志勇更早離開市場,一九九五年李本曾就辭去元大投信總經理的職務,從此浪跡天涯。多年來,市場上幾乎完全沒有他的消息。但李本曾 擔任元大投信總經理時曾經創下元大多福基金三天募爆五十億元的紀錄,也讓元大投信從此在投信界站穩領導地位,留下歷史性的成績。而且李本曾深得元大集團大 家長馬志玲的信任,讓馬志玲一度很捨不得放人。

事實上,嚴格說來,他並未離開這個市場。儘管當時辭職之後,李本曾確實自我放逐了幾年,過著閒雲野鶴的生活。但後來馬志玲力邀回任,悄無聲息地在元大證券 上海辦事處擔任顧問至今。

據了解,其間李本曾曾經生了一場大病,挺過生死關頭之後,人生有了截然不同的想法。這幾年,他除了元大的上海業務之外,就是致力於兩岸的「希望工程」,希 望可以幫助兩岸許多無法上學的小朋友都能接受學校教育。如果這幾年有人得到李本曾的消息,大概都與他積極為此志業募款有關。

和許多業內人士相同,李本曾也有很深的信仰,他在元大上海代表處內有一間辦公室,室內放了許多神像,他的希望工程也與這個信仰有關。

但長期住在上海,就近觀察中國市場的他,對中國經濟發展與上海股市有其獨到見解。據了解,日前他給元大的建議是,中國市場將進入大調整年代,這個調整可能 需要長達五年的時間。其中甚至許多已經在港股掛牌、擁有國際資金挹注的大型國企,都可能爆發作假帳的問題,因此建議暫時看淡上證指數。

除了李本曾之外,其他許多人其實都漸漸遠離市場,例如曾經一度執掌整個富邦體系投資大印的龐厚元,是蔡明忠、蔡明興兄弟跟前的大紅人,他是蔡明興從復興中 學、建中、台大,一路到紐約大學的同學,兩人情誼早已超越一般的同學,龐厚元在蔡明興力薦下,為富邦效命,他不僅為富邦證券體系的投資賺進不少績效,也帶 領出一票子弟兵,包括也紅極一時的官大煊、王傑、林福星等人,後來都各領風騷。

富邦龐厚元遠離俗世塵囂

龐厚元離開富邦之後,輾轉還在業界以顧問或股東角色,為大戶代操了幾年。此後他的人生漸漸轉向,有很長一段時間甚至遠離塵囂,在深山裡專心讀經,他其中一 位子弟兵就以「仙人」稱呼他。

但龐厚元早在操盤期間,就為自己累積大筆財富,據說當時每到周末,他最大的興趣就是到處買房子置產。

如今雖然早晚虔誠念經,不諳股市投資,但他在台北、上海兩地都有不少地產投資,光靠租金收入就能過著優渥的生活。他接到記者來電時,只是淡然地說,現在退 休生活非常簡單,也沒有和太多人有所聯繫,「而且現在大家講的話都不一樣了,」一句話道盡遠離俗世塵囂的心境。

京華何建平引退移居國外

此外,當時為「小沈」沈慶京的京華證券效力的何建平,和龐厚元曾是早期大通銀行的前後期同事。京華證券雖然後來為元大購併,但何建平在位時代,為京華體系 設立業內有名的研究部門。何建平也和他旗下主管許道義連手,曾為小沈賺進數十億元的驚人報酬。而許道義至今還在市場上,是大華證券董事長。

何建平後來移民洛杉磯,與圈內人的聯繫越來越少,只有偶爾朋友來到洛杉磯,何建平才會聊盡地主情誼宴請吃飯喝酒。

時光流轉,一代新人換舊人,資本市場的沖刷尤其迅速。但這些台灣第一代的明星級操盤人都有其共同特性:就是低調、沉潛,默默為投資人或老闆賺進大錢,但卻 為自己與外界間,築起一道高高的藩籬。尤其引退之後,更是幾乎斷絕一切聯絡管道,與後來許多枱面上所謂的知名操盤人,積極經營媒體或各式行銷手法,大鳴大 放的行徑,天差地遠。或許也正因為如此,特別讓人懷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25

說史150430修道院啤酒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5/04/30/%e8%aa%aa%e5%8f%b2150430%e4%bf%ae%e9%81%93%e9%99%a2%e5%95%a4%e9%85%92/

說史150430
修道院啤酒
執筆人:蟬

近年紅酒熱潮席捲香港,除了其多變的風味能夠吸引不同階層的酒友之外,普羅大眾更可藉此感受往昔上流社會獨享的情趣。 一直被視為大排檔必備的啤酒因而相形失色。
筆者對紅酒興趣不大,卻熱愛啤酒,尤其以 比利時出產者為甚。美國著名啤酒同好網站beeradvocate的排行榜上,頭20名只有兩枝非美國啤酒,它們都來自比利時。 排行20的Trappist Westvleteren 12 (XII)來自比利時Sint-Sixtusabdij van Westvleteren修道院,產量極少,其炒賣價格驚人,在ebay上一個空的啤酒樽也叫價60元港幣,其稀有度可想而知。

為何修道院會出產啤酒? 其實歐洲很多著名的食品和食材是由修道院出產的,如麵粉和奶品。 大家或許以為修道院是為了慈善目的而製造,實則不然。要了解這個背景,得從「七宗罪」說起。

〈七宗罪〉
公元四世紀土耳其基督教神學家Evagre le Pontique為修士制訂 “八大罪孽” 戒律, 分別為:貪饞、色慾、貪婪、憂鬱、憤怒、懶惰、虛榮和驕傲。 「貪饞」是八宗罪之首,「饞gourmandise」的意義在歷史上不斷變化,在4世紀時指的是 暴食gula行為。 暴食與齋戒和禁食反其道而行,違反修士為進天國而實踐的苦行精神。

「八宗罪」由法國修士Cassien傳至西方, 六世紀教宗Gregoire le Grand進行調整,將驕傲排在眾罪之首,而貪饞列為倒數第二,色慾包尾,懶惰則被剔除,成為今日的「七宗罪」。  七宗罪在十三世紀成為基督教修會奉行的綱領,並以此作為告解內容的框架。

最初的 「貪饞」是指正餐以外的額外進食、妄顧生理狀況的過量進食、料理方式過於精緻或豐盛、食材昂貴和稀罕等等。
當貪饞觀念進入世俗生活,由於種種務實和難以界定的原因,令其一直處於非常曖昧的位置。 中世紀神學家對於這宗罪的著眼點並非暴食本身,而是因此引致的失控現象:色慾與貪饞一直被視為邪惡姊妹花:狂飲暴食除了會做出褻瀆神靈的言行,還會因而恣情縱慾。
“Gula” 在中世紀意指邪惡、骯髒,是侮辱性用語,也有墮落和淫蕩的意味, “貪食婦gloute”和妓女更是同義詞。

禁食和齋戒雖然是修士修行的要求,但對於大眾而言卻有其限制。中世紀醫學界雖然認同暴食對身體有害,但也相信身體必須吸收所需的營養,不宜過度節食。十二世紀阿拉伯醫學名著《健康全書》指出進食喜歡的食物能帶來更多養分,該書對西方營養學想思有著深遠的影響。

教會也同期對貪饞的定義作出修正。 神學家 阿奎納d’Aquin強調飲食適量的重要,認為不能讓身體獲得足夠營養的人所犯的罪過不下於飲食過度的人。 他並不譴責吃喝的慾望,也不否定飲食方面的感官享樂,認為這些都是出於神的旨意,本身並不邪惡。但他指責對食物過度需索的慾望與禽獸無異。

十三世紀教會以 “節制”取代 “禁食”,*** 並將管束的對象由飲食本身轉至飲宴行為。 亞拉岡阿方索一世的醫師Pierre Alphonse所著的《教士禮儀》對餐飲舉止提出看法,這書當時在西歐大受歡迎,並從伊比利亞半島流傳至北歐,成為後世餐桌禮儀的原型。
根據德國社會學家Norbert Elias的分析, 十二世紀禮儀文化起源自菁英圈子的餐桌,其後逐漸在西方世界發展並傳播。****

〈宗教改革:英法飲食文化差異的起點〉
中世紀末期西方教會戒律放寬的現象越加明顯,以往註重的定餐定量不再,在齋戒前幾天的所謂「油日」,即四旬齋戒期接近時,飲食消費大幅增加,羅馬教廷更可說是極盡奢華之能事。
很多中世紀文學作品描述了修道院的饗宴如何鋪張, 為了解決齋戒期的進食苦悶,修士們發明了所謂的「美食齋戒」:即除了紅肉,大量食用五花八門的奇珍美饌,尤其是魚類、糕點、甜點和水菓。

中世紀修士的負面形象在教權日益低落的背景下更加鮮明:遊手好閒、腹大便便、好吃善飲,加上好色。 宗教改革家對修士放縱飲食猛烈抨擊,喀爾文 以「腹部是他們的神,美食是他們的宗教」描述舊教教士;馬丁路德 則發明了新詞彙「大腹神學家theologastre」,用來醜化放縱享樂的教士。

教會對於這些批評當然不會默不作聲, 路德和喀爾文都曾承認寧可拋棄美食也不能沒有女人,路德臃腫的體型以及其著作《談餐飲》反映出他好吃善飲的一面。 教會於是出了一幅版畫,畫中路德推著手推車,將肚皮架在車上,修女打扮的妻子則跟在後頭。

文獻顯示教會的確在烹飪方面作出過很多貢獻,針對不同季節和齋戒期編制了不同的食譜,這對後來法國的烹飪術有著深遠的影響,十七世紀著名的烹飪書《法蘭西廚師》收錄了很多教會的食譜。

反觀同期英國的飲食文化卻有著明顯的落差。 十七世紀初Markham著的《英國家庭主婦》勸戒婦女講求節檢,即使宮廷料理文集也主張簡單原則。 英國民間之所以沒有像法國般仿效宮廷料理,是因為英國不曾發展出真正的宮廷料理,令中產和富農階級知所遵循發展。 英國料理表現出來的社會階級觀念不如法國料理那麼顯著。

意大利和法國人認為 “吃得好”包含感官享樂、與人共享以及風土情懷等概念;而英國人則覺得 “吃得好”僅在於食物提供的養分和機能。 兩種迥異的餐飲哲學分別代表了 “宗教改革”撞擊下形成的文化疆域,並且反映出西方對美食的樂趣與 “基督教倫理”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參考:
《饞:貪吃的歷史》
《Gourmandise: histoire d’un peche capital (2010) Florent Quellier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899

說史150430修道院啤酒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5/04/30/%e8%aa%aa%e5%8f%b2150430%e4%bf%ae%e9%81%93%e9%99%a2%e5%95%a4%e9%85%92/

說史150430
修道院啤酒
執筆人:蟬

近年紅酒熱潮席捲香港,除了其多變的風味能夠吸引不同階層的酒友之外,普羅大眾更可藉此感受往昔上流社會獨享的情趣。 一直被視為大排檔必備的啤酒因而相形失色。
筆者對紅酒興趣不大,卻熱愛啤酒,尤其以 比利時出產者為甚。美國著名啤酒同好網站beeradvocate的排行榜上,頭20名只有兩枝非美國啤酒,它們都來自比利時。 排行20的Trappist Westvleteren 12 (XII)來自比利時Sint-Sixtusabdij van Westvleteren修道院,產量極少,其炒賣價格驚人,在ebay上一個空的啤酒樽也叫價60元港幣,其稀有度可想而知。

為何修道院會出產啤酒? 其實歐洲很多著名的食品和食材是由修道院出產的,如麵粉和奶品。 大家或許以為修道院是為了慈善目的而製造,實則不然。要了解這個背景,得從「七宗罪」說起。

〈七宗罪〉
公元四世紀土耳其基督教神學家Evagre le Pontique為修士制訂 “八大罪孽” 戒律, 分別為:貪饞、色慾、貪婪、憂鬱、憤怒、懶惰、虛榮和驕傲。 「貪饞」是八宗罪之首,「饞gourmandise」的意義在歷史上不斷變化,在4世紀時指的是 暴食gula行為。 暴食與齋戒和禁食反其道而行,違反修士為進天國而實踐的苦行精神。

「八宗罪」由法國修士Cassien傳至西方, 六世紀教宗Gregoire le Grand進行調整,將驕傲排在眾罪之首,而貪饞列為倒數第二,色慾包尾,懶惰則被剔除,成為今日的「七宗罪」。  七宗罪在十三世紀成為基督教修會奉行的綱領,並以此作為告解內容的框架。

最初的 「貪饞」是指正餐以外的額外進食、妄顧生理狀況的過量進食、料理方式過於精緻或豐盛、食材昂貴和稀罕等等。
當貪饞觀念進入世俗生活,由於種種務實和難以界定的原因,令其一直處於非常曖昧的位置。 中世紀神學家對於這宗罪的著眼點並非暴食本身,而是因此引致的失控現象:色慾與貪饞一直被視為邪惡姊妹花:狂飲暴食除了會做出褻瀆神靈的言行,還會因而恣情縱慾。
“Gula” 在中世紀意指邪惡、骯髒,是侮辱性用語,也有墮落和淫蕩的意味, “貪食婦gloute”和妓女更是同義詞。

禁食和齋戒雖然是修士修行的要求,但對於大眾而言卻有其限制。中世紀醫學界雖然認同暴食對身體有害,但也相信身體必須吸收所需的營養,不宜過度節食。十二世紀阿拉伯醫學名著《健康全書》指出進食喜歡的食物能帶來更多養分,該書對西方營養學想思有著深遠的影響。

教會也同期對貪饞的定義作出修正。 神學家 阿奎納d’Aquin強調飲食適量的重要,認為不能讓身體獲得足夠營養的人所犯的罪過不下於飲食過度的人。 他並不譴責吃喝的慾望,也不否定飲食方面的感官享樂,認為這些都是出於神的旨意,本身並不邪惡。但他指責對食物過度需索的慾望與禽獸無異。

十三世紀教會以 “節制”取代 “禁食”,*** 並將管束的對象由飲食本身轉至飲宴行為。 亞拉岡阿方索一世的醫師Pierre Alphonse所著的《教士禮儀》對餐飲舉止提出看法,這書當時在西歐大受歡迎,並從伊比利亞半島流傳至北歐,成為後世餐桌禮儀的原型。
根據德國社會學家Norbert Elias的分析, 十二世紀禮儀文化起源自菁英圈子的餐桌,其後逐漸在西方世界發展並傳播。****

〈宗教改革:英法飲食文化差異的起點〉
中世紀末期西方教會戒律放寬的現象越加明顯,以往註重的定餐定量不再,在齋戒前幾天的所謂「油日」,即四旬齋戒期接近時,飲食消費大幅增加,羅馬教廷更可說是極盡奢華之能事。
很多中世紀文學作品描述了修道院的饗宴如何鋪張, 為了解決齋戒期的進食苦悶,修士們發明了所謂的「美食齋戒」:即除了紅肉,大量食用五花八門的奇珍美饌,尤其是魚類、糕點、甜點和水菓。

中世紀修士的負面形象在教權日益低落的背景下更加鮮明:遊手好閒、腹大便便、好吃善飲,加上好色。 宗教改革家對修士放縱飲食猛烈抨擊,喀爾文 以「腹部是他們的神,美食是他們的宗教」描述舊教教士;馬丁路德 則發明了新詞彙「大腹神學家theologastre」,用來醜化放縱享樂的教士。

教會對於這些批評當然不會默不作聲, 路德和喀爾文都曾承認寧可拋棄美食也不能沒有女人,路德臃腫的體型以及其著作《談餐飲》反映出他好吃善飲的一面。 教會於是出了一幅版畫,畫中路德推著手推車,將肚皮架在車上,修女打扮的妻子則跟在後頭。

文獻顯示教會的確在烹飪方面作出過很多貢獻,針對不同季節和齋戒期編制了不同的食譜,這對後來法國的烹飪術有著深遠的影響,十七世紀著名的烹飪書《法蘭西廚師》收錄了很多教會的食譜。

反觀同期英國的飲食文化卻有著明顯的落差。 十七世紀初Markham著的《英國家庭主婦》勸戒婦女講求節檢,即使宮廷料理文集也主張簡單原則。 英國民間之所以沒有像法國般仿效宮廷料理,是因為英國不曾發展出真正的宮廷料理,令中產和富農階級知所遵循發展。 英國料理表現出來的社會階級觀念不如法國料理那麼顯著。

意大利和法國人認為 “吃得好”包含感官享樂、與人共享以及風土情懷等概念;而英國人則覺得 “吃得好”僅在於食物提供的養分和機能。 兩種迥異的餐飲哲學分別代表了 “宗教改革”撞擊下形成的文化疆域,並且反映出西方對美食的樂趣與 “基督教倫理”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參考:
《饞:貪吃的歷史》
《Gourmandise: histoire d’un peche capital (2010) Florent Quellier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924

IS毀伊拉克最古老修道院

1 : GS(14)@2016-01-22 16:15:26

■聖以利亞修道院有1,400年歷史。 美聯社


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再毀古蹟,將擁有1,400年歷史、伊拉克最古老的基督教修道院夷平,美國及梵蒂岡予以譴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指位於摩蘇爾(Mosul)的聖以利亞修道院(St. Elijah)遭IS破壞,只剩一片頹垣敗瓦。UNESCO斥極端分子的狠毒行為不能把歷史磨滅,又指他們被歷史嚇怕,因歷史可以引證他們的所作所為單純出於仇恨與愚昧。羅馬教廷指修道院有獨特之處,因它見證了基督宗教分裂前的歷史,對它遭到毀壞表示惋惜。美國國務院則指IS的惡行再一次引證他們思想的淪喪。修道院被夷平對最近為它完成修葺的駐伊美軍來說,無疑是一大打擊。
IS至今已在敍利亞及伊拉克兩國破壞逾百宗教及歷史建築,又毀壞博物館及圖書館的館藏。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122/194621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78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